临床注射(共12篇)
临床注射 篇1
肌肉注射为临床常用给药手段, 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肌肉组织为患者治疗, 具有药物见效快、吸收好等特点。但由于传统肌肉注射法会致使患者出现渗液、疼痛等不良反应, 不利于临床疾病治愈[1]。近年来我院借助所改进的注射法进行肌肉注射, 取得显著成效。该研究将我院接收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分别行不同肌肉注射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 我院门诊接收肌肉注射患者200例, 按编号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3~42岁, 平均 (28.1±2.1) 岁。两组肌肉注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临床传统注射法, 嘱患者取坐位, 于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注射, 注射前期给予消毒处理, 借助临床常用碘伏药物, 消毒次数为2次, 消毒范围直径为5 cm以上。操作人员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朝反方向拉紧患者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针头和注射部位呈90°, 快速进针, 进针深度为整个针的2/3, 约2.5 cm, 注射器活塞回抽确保无回血现象后, 缓慢推注药物, 注射完毕后使用无菌干棉签按压注射点, 快速将注射针拔出。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注射针眼, 1 h后将纱布去除查看是否渗液。试验组患者行临床Z型注射法。临床注射前体位的选择、肌肉注射部位的选择等同于对照组, 操作人员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将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等朝同一方向拉扯, 拉扯力度以2.0~3.0 cm为宜, 该操作直至进针后结束;右手持注射器快速进针, 进针深度为整个针的2/3, 约2.5 cm, 注射器活塞回抽确保无回血现象后, 缓慢推注药物, 注射完毕后拔出注射器松开左手, 向同一侧皮肤、皮下组织等行复位处理, 便于针刺通道快速闭合, 预防药物回流。随后, 还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注射针眼, 1 h后将纱布去除查看是否渗液。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疼痛度, 标准:患者临床注射部位不痛或轻微疼痛为1级;患者临床注射部位疼痛, 但可自行忍受为2级;患者临床注射部位剧烈疼痛, 无法忍受为3级。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红肿、渗液发生率, 标准:药物注射完毕后覆盖无菌纱布, 1 h后观察是否存在渗液、红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疼痛度对比
试验组患者临床注射部位疼痛度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红肿、渗液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临床肌肉注射期间均出现红肿、渗液现象, 试验组患者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肌肉注射为临床常用给药手段, 可实现最终的快速吸收药物、药物见效快等临床目的[2]。目前, 临床常用注射方法为传统注射、Z型注射。临床传统注射:操作人员用自身拇指和食指将注射部位皮肤拉紧, 然后行注射处理, 这样可在注射区域形成针道, 注射活塞回抽时可将拉紧皮肤恢复原有状态, 这种情况下拔针, 就无法将皮下组织针眼封闭起来, 若患者臀部皮肤较为松弛, 药液就无法进入针眼, 导致渗液现象出现。再加上臀部皮肤表面血管相对较少, 药液吸收进度缓慢等因素的存在, 间接加大皮肤刺激, 诱发红肿, 加大疼痛度。而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注射皮肤消毒处理后的皮肤拉紧[3]。注射时操作人员用自身三个手指拉紧患者同侧皮肤, 该操作保持到注射结束, 待结束后快速松开, 这样可短时间内恢复皮肤现状并封闭针眼, 预防药液渗出, 使药液存留皮下组织处。并且, 还可加快药液吸收进度, 减少皮肤刺激度, 减轻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度。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 Z型肌肉注射组患者临床疼痛度、渗液、红肿等发生率和传统注射组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改进后的注射方法效果突出, 可将其作为长时间肌肉注射患者首选方法, 便于减轻患者注射痛苦, 提高生活质量, 与毛方菊等结果一致。此外, 毛方菊等报告还显示:肌肉注射期间应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 若需同时注射两种药液, 应注意其配伍禁忌; (2) 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合适注射部位, 一般2岁以下患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应选择臀中肌、小肌注射; (3) 准确定位, 尤其是臀大肌注射时, 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4) 禁止出现针头全部刺入现象, 预防针头折断。若注射期间出现针头折断现象, 应叮嘱患者保持体位不动, 迅速使用血管钳将其拔出;若进入肌肉组织, 应行手术取出术; (5) 针对长时间注射患者来说, 应更换其体位, 预防注射部位硬结。
综上所述, 临床针对肌肉注射患者行Z型注射法效果突出, 可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 降低并发症总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肌肉注射应用Z型注射法和传统注射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 我院门诊接收肌肉注射患者200例, 按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试验组患者采用Z型注射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注射法, 对比其注射结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疼痛度和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临床针对肌肉注射患者行Z型注射法效果突出, 可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 降低并发症总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肌肉注射,Z型注射法,传统注射法
参考文献
[1]李桂宝, 文勇.2种肌肉注射方法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2) :127.
[2]赵军.改良肌肉注射与传统肌肉注射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22) :71-72.
[3]徐佳敏, 周英, 赖丽英, 等.两种不同支点法肌肉注射所致局部疼痛的比较[J].护理研究, 2014, 28 (8) :2754-2755.
临床注射 篇2
我院十分重视这次中医药知识培训工作,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组成由院长带头,院委办工作人员负责,卫生院中医医师××医师培训,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培训教材及中医相关内容培训,这次共 35人参加了这次知识培训,现将培训情况小结如下:
一、培训目的
为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确保医务人员准确、规范应用中药注射剂,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独特作用,使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培训内容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三、培训对象
全镇35个村医生。
四、培训教材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五、培训结果
通过我院这次组织对全镇村级医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后,使乡
村医生掌握了中成药的概述,包括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分类以及其安全性,保证培训效果,为中药注射剂在基层临床应用中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培训后,又进行了考试,基本达到了培训要求,为以后乡村医生合理、规范使用中药注射剂打下了基础。
镇卫生院
0一二年八月十二日2
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2例临床观察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13-01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病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病位在胃,隔肌。2008至2011年间,我康复科采用穴位注射治疗32例,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领18-70岁,平均58岁。胃癌术后,致呃逆5例,脑卒中致出现呃逆20例。7例有胃炎,胃溃病病史,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
1.2 诊断依据 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制,经用惊吓,屏气治疗无效。
1.3 治疗方法 取单侧膈俞,督俞,内关,用药氯丙嗪12.5mg,操作用5ml注射器常规消毒穴位部皮肤,常规针刺手法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每穴推入约02.-0.5ml,一日一次。
1.4 治疗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
2 治疗效果
治愈3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本组疗程最短一天,平均2.5天.31例治愈后随诊无复发。
3 典型病例
吴某,男,75岁,2011年5月4日初诊,主因反复呃逆8天,加重伴恶心呕吐两天入院。患者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在院外服用胃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二天前自服药物加量,服654-2,3片﹨次,一日三次,出现恶心呕吐,嘔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咖啡样物质,总计4次,量不详,排出油样物两次,量约500至600ml,无头晕胸痛,自感周身乏力。即往有脑出血病史20余年,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利,烧心反酸病史约10年,未系统治疗。入院后禁食,针对胃出血,对症治疗,针对呃逆肌注氯丙嗪12.5mg,症状无缓解,请会诊,患者呃逆连声一刻不停,家属诉睡觉时仍不止,患者神疲乏力,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治拟通隔降逆,和血理血。取穴内关,膈俞,督俞,用药氯丙嗪12.5mg穴位注射,每日一次,第一次后,呃逆症状明显缓解,第二次注射后呃逆止,第三天再巩固一次,后好转出院。
4 体会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 篇4
1 增强风险意识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国应用中药防病治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 中药及中药制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 返璞归真, 崇尚自然, 追求绿色已经成为世界新潮流, 中医药成了绿色健康的象征, 得到国人的青睐。但“是药三分毒”, 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中药, 使中药的不良反应 (ADR) 不断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报告, 全球死亡患者有1/3不是死于自然疾病本身, 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 合并用药的种类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我国每年有250余万人因ADR而入院, 占住院患者的5%, 而住院患者ADR发生率占住院患者总人数的10~20%。2005年国家ADR检测中心收到的ADR报告17.3万份, 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占中药总数的75%, 可见, 增强风险意识是减少中药注射剂ADR发生,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的重要因素。
2 询问过敏史、加强观察
对于首次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的患者, 医生护士要做到详细询问、密切观察, 特别是输液开始后30 min内, 防止严重ADR发生。王晓瑜等[1]在对413例中药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报告统计后得出结论, 既往有ADR或家族ADR史37例, 占9%, 说明这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更易发生ADR。对于此类患者, 在用药前应详细了解其本人和家族的ADR史, 除避免应用曾引起过ADR的药物外, 还应在用药过程中加强ADR的观察。邵晓慧等[2]对5种中药注射液199例ADR分析报道, 首次用药发生ADR者占71.86%, 静脉滴注30 min内发生ADR者占60.80%, 提示在首次用药30 min以内应注意ADR的发生。在这199例病例中, 出现变态反应者171例, 占85.93%, 出现药物热者占1.16%, 这2种症状是较易出现的ADR。在出现变态反应的病例中, 以出现皮肤过敏者居多, 并以速发型为主;出现过敏性休克者37例, 占21.64%, 其中死亡6例, 提示应注意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一般在严重变态反应之前, 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胸闷等轻度过敏症状, 及时发现并停药, 给予脱敏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3 严格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3.1 合理选择适应证
“辨证施治”自占以来就是用药安全的前提, 每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 只有“辨证”才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良好的疗效, 并且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受中医辨证论治的制约, 有的药品说明书没有写明这点, 或者写明了被忽略, 使用时只针对病不兼颐证 (如寒证、热证) , 寒证误用寒药、热证误用热药时有发生, 导致雪上加霜、火上浇油, 病情更加严重, 甚至危及生命[3]。如清开灵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醒神开窍之功, 本应用于热证发热却被误用于寒证发热, 易引起不良反应;双黄连药性寒凉, 受凉后发热咳嗽或虚寒腹泻用双黄连静脉滴注属错用[4]。脉络宁主清热养阴、活血化淤, 对阴虚血热血瘀的中风患者效果很好, 而对于痰湿偏盛的中风患者效果不件, 且ADR较多[5]。再如:便秘一症, 中医理论将其分为津估、血虚、气虚、阳虚、气滞、实热等证, 因此疗法也分有滋阴、养血、温阳、益气、理气、清热等异, 临床中由于患者或临床医生不知这样的分型, 一遇便秘就一味地用“泻下”药的情况十分普遍;而结果往往是患者便秘不除, 反而越加顽固。因为没有“对证”, 便不能“治本”, 却伤津耗气。因此, 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所选药物的适应证。
3.2 溶媒选择
中药注射剂有粉针剂和水针剂。临床治疗疾病较多使用静脉点滴, 因此要依据中药注射剂的酸碱性选择适宜的溶媒稀释很重要。要根据每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的规定选用葡萄糖注射液和氯化钠注射液及专用溶剂。例如, 灯盏细辛注射液 (10 ml) 在酸性条件下, 其酚酸类成分可能游离析出, 故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 而不能用偏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6], 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使用说明书推荐的输液品种或选择产生不溶性微粒数相对较少的输液作为溶媒。
3.3 避免合并用药
3.3.1 避免中西药合用
慎重或避免2种中西药注射液的混合使用, 尤其有文献报道可能引起严重ADR的配伍应禁用, 如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 常引起患者头痛、头昏、呕吐等, 并有引起严重ADR因抢救不及而死亡的报道[7]。张晓红[8]报道, 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合用更易发生变态反应, 如氨苄青霉素+双黄连注射液, 青霉素+板蓝根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故临床上中西药配伍宜慎重。
3.3.2 避免不同中药注射剂合用
不同种类中药注射剂混合使用, 这种情况更令人担忧。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 各厂家生产工艺又不同, 使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如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甘利欣注射液等都有引起ADR的报道[9], 这是由于其中某些成分易受p H变化的影响, 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 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必然要蓄积于人体各种器官的毛细血管中, 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等[10], 并可诱发热原样反应和变态反应。
3.4 注意加药顺序及放置时间
加药方法不当也可造成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产生混浊。在实际中, 10%氯化钾注射液10 ml与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混合后, 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 即刻产生混浊。但将氯化钾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中, 避免了混浊的产生。在临床上, 有中西药混合静脉滴注的配伍时, 应要求护士把中西药注射剂分别加入到输液中, 并且每次均使用新的注射器加液。药液配置好以后, 应观察输液颜色及澄明度, 现配现用, 不应长时间放置。
3.5 掌握用量、控制速度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及配伍后输液的浓度, 都有其安全范围, 临床医生有时因患者病情危重或主观的认为中药制剂ADR少, 随意加大剂量, 这会造成不良后果。蔡晧东[11]对158例双黄连粉针ADR报告分析结果表明, 超剂量使用双黄连及超药物稀释浓度,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DR, 其中2例出现了严重ADR。
3.6 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3.6.1 免疫学方面
机体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而且最基本的差异是个体免疫系统的差别。世界上没有两个免疫系统完全相同的人, 这就是机体的个体差异, 它是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出个体差异的分子基础, 出现过敏体质患者的原因, 过敏体质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常人, 且往往表现较严重。这是药物本身的特性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个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3.6.2 年龄、性别因素
老年人由于器官、系统功能逐渐衰弱、老化, 机体耐受性下降, 且老年人一般病种较多, 联合用药较多, 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 其器官组织、肝肾功能、酶系统、血脑屏障和脑组织发育等的不完善, 不良反应比成人更多。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 女性由于生理素质不及男性, 对药物较敏感耐受性也较差, 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注射 篇5
卫医政发„2008‟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
近年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被暂停销售使用。为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管理、不良反应监测和召回工作
(一)药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确保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应加强中药注射剂销售管理,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召回售出药品。
(二)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处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对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分析、组织调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主动召回。
(三)药品生产企业应制定药品退货和召回程序。因质量原因退货和召回的中药注射剂,应按照有关规定销毁,并有记录。
二、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管理
(一)中药注射剂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凭医师处方使用,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对过敏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的规程。
(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采购、验收、储存、调剂的管理。药学部门要严格执行药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保证药品来源可追溯,坚决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临床;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药品储存条件储存药品;在发放药品时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进行审核。
(三)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管理。要求医护人员按照《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见附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严格掌握功能主治和禁忌症;加强用药监测,医护人员使用中药注射剂前,应严格执行用药查对制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规定报告;临床药师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四)医疗机构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要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做好临床观察和病历记录,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出现损害的患者及时救治,并按照规定报告;妥善保留相关药品、患者使用后的残存药液及输液器等,以备检验。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的监管,指导医疗机构做好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各级药监部门、卫生部门、中医药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通报和沟通相关信息,发现不良事件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组织有关部门对医疗机构留存的相关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
(六)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检查;组织对医疗机构留存疑似不良反应/事件相关样品进行必要的检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监测信息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强化监测系统的应急反应功能,提高药品安全性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附件: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卫生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附件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
1.选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必须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的应加强监测。
2.辨证施药,严格掌握功能主治。临床使用应辨证用药,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疗程。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给药速度、疗程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6.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对长期使用的在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临床注射 篇6
方法:药剂配置、药物品种、个体差异、溶媒选择、药物配伍、滴速控制、浓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分析。
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临床应用指导,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
结论:针对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师对其进行应用指导,可提高药物的安全,有效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临床药师应用指导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78-01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引起了许多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配伍复杂、溶媒的错误选择、给药剂量较大、滴速过快等问题,在临床上由于这些不规范的操作,经常出现药物事故。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从药剂配置、药物品种、个体差异、溶媒选择、药物配伍、滴速控制、浓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同行参考,现总结如下:
1个体差异
应向患者仔细询问是否存在过敏史、用药史与家族史,针对药物过敏者,应慎重选择静脉进行中药注射剂给药,特别是儿童、体重较弱的老人、过敏体质、肾功能低下的患者,极易发生不良反应。在用药之前,要认真核对、调整剂量,强化对患者的监护,若出现頭晕、呕吐、恶心、胸闷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给药,同时采用相应的救治措施[1]。所以,我院临床药师对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非常注重考虑个体差异方面的问题,定期对急救药品(如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药物配备情况进行检查。
2药物品种选择
由于中药复杂的化学成份,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了解较少。主要从中药经典方中了解中药注射剂,同时也是中药的来源,根据辩证治疗的原则,可明确中药的药效、药性。对于无法辩证的药物,只可根据说明书所显示的病名使用,例如醒脑静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均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可明显缓解脑梗死患者病症。然而由于刺五加注射液具有偏凉的药性,醒脑静注射液属于偏温补药性,因此前者在虚寒型病症中应用,后者在火热型病症中应用。药物的选择,必须根据药物属性、疾病症候选用。针对药物的选择,临床药师必须按照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以合理、适当的选择中药注射剂。
3药物配伍
由于中药注射剂的成分较为复杂,同其它药物进行配伍时,容易出现沉淀、变色与氧化等反应,影响了疗效,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为确保患者安全、科学的用药,必须的尽可能防止联合用药。有关文献研究表明,联合用药,极易引发不良反应。从研究结果来看,联合用药者,在不良反应比例中占有83%[2]。所以,临床药师必须严格对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止进行药物配伍。同时,也必须防止中药注射液与其他中西药物的配伍使用。若进行选择多组输液,必须严格给药顺序、给药时间间隔,使用溶媒对输液器进行冲洗,或可使用中性液体在输液组间进行加液隔开。
4溶媒选择
由于中药注射剂具有较多且复杂的成分,应该按照中药的理化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媒,防止出现变质与沉淀反应,以降低不溶性微粒的含量。根据有关文献研究显示,复方丹参、银杏叶等注射剂,其PH值为4.1~6.4,呈现偏酸性质,若与0。0%的氯化钠配伍,可能会由于盐析作用,而产生过多的不溶性微粒。因此,一般选择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再行静脉滴注。由于复方苦参、灯盏花素等注射液呈现碱性,通常选择0.9%的氯化钠对其进行稀释,再行缓慢滴注。针对PH值过低的注射液,应避免与其进行配伍使用,以防止析出有效成分,产生沉淀。所以,临床药师在临床应用指导中药注射剂时,必须根据中药品的说明书进行溶媒选择,同时要查阅相关的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结果,以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合理的调整。
5药物滴速、浓度与剂量控制
根据笔者对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临床医生多采用大剂量的注射剂,严重者超剂量使用,引起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有关文献研究表明[3],在中药注射剂中出现不良反应的3414例患者,就有730例发现超剂量用药,约占总数22.63%。使用高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可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引起血压性休克。这说明,药物的高浓度、大剂量,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所以,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根据药品说明书所规定或推荐的浓度、剂量,进行给药。在临床给药时,若给药速度较快、浓度较大,均可引起栓塞、头晕、静脉炎、刺激性皮炎、疼痛等不良反应。因此必须控制好中药注射剂的滴速,通常为45~55滴/min。而针对葛根素、苦碟子等心脑血管药物使用,尽可能将输液速度减慢,通常为30滴/min。某些药物,还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差异,调整给药速度,例如清开灵的使用,儿童为25~35滴/min,成人则为45~55滴/min。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控制好给药的速度。
6药物配置
针对中药注射剂,配置操作的规范化、合理化,可有效防止发生药害事故。所以,临床药师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查对制度。在配药之前,护理人员必须仔细检查药物的质量,例如外观是否存在外标签模糊、漏气、沉淀、溶液变色、瓶口松动、混浊等现象,若发现这些问题应避免使用。针对患者同一疗程治疗,尽可能选择同一批号、厂家的药品。在配液过程中,要控制好加药方法与配置顺序,特别是分针,应首先充分溶解药物,再将其加入至输液。此外,对于中药注射剂抽取所使用的空针,禁止混合使用。配置好药液后,明确规定配液的时间。例如灯盏花素,在使用氯化钠稀释后,在4h内必须使用[4]。
7结语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必须经过临床药师的指导,发现不合理情况,并进行整理,加强药学监护,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准确的信息。同时,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注意个体差异、药物品种选择、药物配伍、药物滴速、浓度与剂量控制、药物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管鸽,周鹏,孟菲等.临床药师就临床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714-4715
[2]陈燕.临床药师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J].光明中医,2011,26(8):1720-1721
[3]苏利红,朱秀琪.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J].包头医学,2011,35(3):156-157
胃癌靶向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观察46例为本院2009年1月~12月行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证实。男36例,女10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7.79岁;肿瘤部位:贲门癌7例,残胃癌5例,胃体癌22例,胃窦癌8例,胃小弯恶性肿瘤2例,胃底恶性肿瘤1例;术式:D2式全胃切除16例,远近端胃大部切除30例。术后随机分为试验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56岁;对照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7.2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理类型、部位、临床分期及术式构成比较,治疗前KPS评分>60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完成胃癌D2手术后,术中用蒸馏水2000ml加温至42℃~44℃,灌入腹腔,常规冲洗保留15~30min后关腹。试验组于胃癌D2手术完成、关腹之前,将化疗药物注射用丝裂霉素6~10mg(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90307),替加氟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9080032EU)0.5~1g,溶于蒸馏水2000ml中,加温至42℃~44℃,沿淋巴引流方向分别从腹腔干、食道裂孔旁、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肠系膜上血管旁;髋内外血管旁组织肠系膜下血管内部注射,保留15~30min后关腹。两组病例均在术后2周起按TF方案予全身静脉化疗:注射用盐酸拓扑替康(贵州汉方制药有限公司,090701)1.2mg/m2,ivgtt,d1,替加氟1g/m2,ivgtt,d1-5,注射用亚叶酸钙(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907201-2)0.2g,ivgtt,d1-5,q21-28d为一周期,2~3次为1疗程。化疗中并发症均给予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情况。
1.3 观察随访
术后随访包括门诊随访、信访及电话随访,主要观察患者复发转移情况,检查血象、胸部X线片、腹部B超、肿瘤标记物和肝肾功能等。术后1年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内每6个月1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
两年内46例患者26例治愈,16例复发,4例死亡。试验组:30例治愈,6复发(包括2例死亡);对照组:23例患者有13例治愈,10例复发(包括2例死亡)。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本组死亡病例4例,其中在围手术期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腹腔内出血、吻合口瘘并发症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随访情况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年,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6、12个月复发转移无显著性差异,18、24个月的复发转移情况:试验组分别为4例占17.4%,6例占26.1%;对照组分别为6例占26.1%,10例占43.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0.9%和23.9%,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胃癌术后复发中50%以上是由于癌细胞腹腔播散种植所致[1],腹膜转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腹膜内有自由脱落的活癌细胞,其主要机制可归属于所谓“种子·土壤”学说[2],即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侵及浆膜,可能出现浆膜面癌细胞脱落;术中牵拉、挤压等操作可能也会造成癌细胞的脱落,这些脱落的癌细胞进入胃肠道腔内,随胃肠液经残端流入腹腔,或手术区域被切断的血管淋巴管内癌栓随血液和淋巴流入腹腔,成为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导致腹膜播散。再者术后早期腹膜缺损没有修复完整,造成屏障功能丧失;手术打击,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四周的生长因子能促进癌细胞生长,癌细胞不断增殖;术中出血也可导致癌细胞污染腹腔以及腹腔内癌细胞被创面区域纤维素样物凝固后形成保护层,不易被体内免疫活性细胞及化学药物所杀灭,着床种植形成小癌灶;这些因素均也利于癌细胞的种植转移,造成腹膜复发转移。
此次对比研究的术中直接靶向注射治疗是靶向化疗中的一个部分。它不同于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的“生物导弹”治疗,而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残留癌组织内或切缘注射或肿瘤组织旁,药物直接渗透在肿瘤组织内,从而使得肿瘤细胞内外形成抗癌药物的高浓度,同时药物被淋巴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系统,提高药物在淋巴结内的浓度,延长药物在淋巴结内的滞留时间,使药物能在较长时间内作用于局部肿瘤细胞,有效杀灭癌细胞和控制其播散,可达到预防与阻止腹膜扩散、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减少或杀死腹腔脱落癌细胞。浆膜层受侵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胃癌切除术后腹膜转移的两个高风险因素[3],如能有效预防浆膜层受侵和区域淋巴结转移,这对达不到R0切除的B级根治术减少术后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4],术后早期腹腔内粘连还没形成,有利于化疗药物充分与腹膜接触杀伤可能存在的游离癌细胞;术后早期负瘤细胞分裂增生速度相应加快,对化疗药物最敏感是用药的最佳时机;通过靶向注射部分化疗药物经腹膜吸收后汇流至门静脉入肝,可防止癌细胞的肝转移,且大多数药物汇流入肝脏解毒代谢后进入体循环的药物较少,因而全身毒副作用小。从此意义讲,术中直接靶向注射治疗也可理解为是对手术治疗的一种补充治疗。动物实验表明[5]靶向组织间注射给药后,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植入药物的下游区域淋巴液中具有全身化疗难以出现的高抗癌药物浓度、没有全身给药的首过效应、局部利用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中心大片凝固性坏死、外周肿瘤细胞也有退变。术中直接靶向注射治疗的另外一个优越性是可以避开实体肿瘤耐药的Jain's屏障[6],而它是实体肿瘤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普遍存在于肿瘤组织内,增加区域淋巴结放化疗的敏感性[7]。
本研究表明,靶向注射治疗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缓,差异具有显著性。该方法作为消化道肿瘤手术中的辅助综合疗法,操作简单、易把握、安全、副作用小,在降低肿瘤细胞的腹腔种植率、减少或延缓复发、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沈爱忠,邢国臣,张寒梅,等.胃癌患者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8,16(3):411.
[2]朱正刚.腹腔内温热灌注疗法在防治胃癌术后腹膜复发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5,15(12):710.
[3]黄万中,蒋华.胃癌腹腔灌注化疗临床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76.
[4]何运胜,姜淮芜.进展期胃癌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2):145-148.
[5]王建,陆彬,林苹,等.植入靶向持续组织间化疗概念的可行性动物实验报告[J].四川肿瘤防治,2003,16(3):138.
[6]Rakesh K.Jain.固态肿瘤内药物传递的障碍[J].科学(中文版),1994,11:25.
临床注射 篇8
关键词:颈性眩晕,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
颈椎病有神经根型、脊椎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颈型5种, 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 成年人患病率约为12%。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30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诊断依照文献[1]标准, 排除: (1) 经检查证实由内耳疾病或脑部炎症、出血、肿瘤、外伤及眼病等引起者; (2)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 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精神病患者; (4) 凡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按规定用药,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0例, 均表现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或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头晕等, 症状与体位、颈位或转动有关, 体征为颈部僵硬, 活动受限、压痛等, 颈X线片提示C3~7颈椎骨质增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治疗组男14例, 女16例;年龄35~65岁;病程1~15年。对照组男性13例, 女性17例;年龄36~72岁;病程3~20年。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 (中科院成都地奥公司生产) 20ml, 参麦注射液 (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0ml各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参麦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2组均治疗5~7d。观察期间停用一切影响疗效判定的中药和西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显效:仅有轻微头晕, 体征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随访
随访6个月, 对照组复发3例, 治疗组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颈性眩晕系颈椎骨质的退行性改变, 导致椎动脉血管痉挛和血液流变性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 出现后循环缺血而发病。黄芪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本病, 结果表明疗效良好。
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注射液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及使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的作用, 并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清除自由基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性;参麦注射液有对抗氧自由基对脑细胞的损伤、减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可保护脑细胞及血脑屏障完整性, 稳定细胞膜结构。2种药物合用, 共奏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 并可改善脑循环, 保护脑细胞, 提高大脑耐缺氧能力, 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
参考文献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观察 篇9
1 临床资料
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8例, 其中脑梗死32例, 脑出血16例。分为治疗组24例, 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15例, 女9例;年龄41~82岁, 平均62.4岁;病程5d~85d, 平均34.6d。对照组男18例, 女6例;年龄32~79岁, 平均58.3岁;病程15d~92d, 平均37.8d。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具体方法是:每次取4个穴位, 每穴注射0.5ml媒介药物, 每日一次, 15d为1个疗程。取穴:廉泉、三阴交、心腧和膈腧, 吞咽咀嚼困难者可去膈腧换用d突穴。药物媒介选择:我们一般选择维生素B 1 (2 m l:5 0 m g) 作为主要媒介;口水过多者可于廉泉穴换用阿托品0.5 mg, 其它穴位用药不变, 隔日一次;经常恶心呕吐者可选用维生素B 6 (2 m l:1 0 0 m g) 。对照组:中药地黄饮子辨证加减, 1 5 d为1个疗程。
3 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吞咽咀嚼困难及口水过多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自觉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显效:
治疗组中18例, 开始显效时间1~10d, 平均6d;对照组中8例, 开始显效时间9~20d, 平均15d。有效:治疗组5例, 对照组6例。无效:治疗组1例, 对照组10例。总有效率, 治疗组95.83%, 对照组58.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4 病案举例
王某, 男, 58岁。主因言语不清6d求诊。自诉6d前因生气上火, 突然晕倒, 醒后便觉言语不利,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 经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 右侧肢体症状明显好转, 但言语不利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言语不清, 语声低缓, 饮水呛咳, 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查体:伸舌偏右侧, 右侧口角低垂、轻度流涎, 右侧肢体肌张力可, 肌力均为4级, 双下肢轻度浮肿, 舌苔薄白, 脉沉缓。诊为中风失语, 肝肾亏虚型。治疗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 取穴廉泉、三阴交、心腧和膈腧, 每日1次。治疗1次后, 饮水呛咳明显减轻, 后共治疗7次, 临床症状均消失, 痊愈而回, 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5 结语
临床注射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8月我院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90例, ASAⅠ级或Ⅱ级, 年龄19岁~34岁, 体重 (54.8±7.2) kg。根据不同注射部位随机分为3组 (T1、T2、T3组) , 每组30例。T1组注射部位为手背最大浅静脉;T2组注射部位为腕关节处头静脉;T3组注射部位为肘部贵要静脉。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 有药物禁忌证 (蛋白类过敏者) , 有精神疾患者, 体温37.5℃以上者, 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均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3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1。
1.2 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6 h~8 h, 禁饮4 h~6 h, 均不接受麻醉前用药。均使用20G套管针穿刺留置, 静脉滴注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 丙泊酚剂量按2 mg/kg使用。3组患者由同一名护士行静脉穿刺, 由同一名麻醉医师按0.5 m L/s的速度注射1%丙泊酚。
1.3 观察
患者进入妇科门诊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 (ECG) 、血压 (BP) 、心率 (HR)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作为基础值, 穿刺成功后开始注射丙泊酚, 注射过程中 (开始注药至患者意识消失前) 询问并每5 s~10 s评估1次患者注射肢体有无疼痛及程度, 疼痛程度分为不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4个级别。手术中保持患者自主呼吸, 常规面罩吸氧。整个麻醉手术过程常规监测ECG、BP、HR、SpO2, 记录注药前、注药10 s时与麻醉满意时BP、HR情况及术后1 h患者回忆痛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组患者注药前BP、H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注药10 s时
注:q、P为T1组与T2组比较检验值, q1、P1为T1组与T3组比较检验值, q2、P2为T2组与T3组比较检验值。
注:Z (χ2) 、P为T1组与T2组比较检验值, Z1 (χ12) 、P1为T1组与T3组比较检验值, Z2 (χ22) 、P2为T2组与T3组比较检验值。
BP、HR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麻醉满意时BP、HR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2。T1、T2、T3组之间注射痛、回忆痛发生情况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见表3。
3 讨论
丙泊酚静脉注射引起的注射痛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给患者带来不适, 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不良回忆, 对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虽然有不少方法或药物可以减轻丙泊酚引起的注射痛, 目前的研究中, 以有关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剂量、浓度及预处理时间的研究较多[3,4], 也有关于使用氟比洛芬酯、雷米芬太尼防治或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报告[5,6], 但截至目前仍未发现彻底抑制疼痛的方案。本研究主要针对某些药物干预使用在基层医院实施不太现实的情况, 通过更为简单的选择注射部位的方法进行丙泊酚注射痛防治的观察, 以期找到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方法。
丙泊酚引起注射痛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一方面可能为丙泊酚直接刺激产生注射疼痛;另一方面丙泊酚间接激发缓激肽生成诱导注射疼痛[7]。临床上常用手背静脉网、前臂和肘部前面的浅静脉输液和注射药物。手背浅静脉起于手指, 在手背部形成网状结构, 位于皮下, 与深静脉之间存在丰富的吻合支, 是上肢浅静脉的一部分;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 沿前臂下部的桡侧上行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 沿前臂尺侧上行, 于肘部转至前面, 在肘窝处汇入肘正中静脉, 继续上行注入腋静脉[8]。本研究选择手背最大浅静脉、腕关节处头静脉、肘部贵要静脉为注射部位具有通用性。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与其应用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其主要发生在外周小静脉[3]。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证明外周小静脉发生注射痛的概率较大, 而前臂较粗的静脉可减轻丙泊酚注射痛。
通过本研究发现, 保持一定注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时, 不同的静脉血管最终发生注射痛的概率不同, 以肘部贵要静脉的注射痛最轻, 发生率最低。笔者认为在基层医院中, 选择前臂较粗静脉注射减轻丙泊酚注射痛不失为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国易, 曾因明.静脉全麻[M].//盛卓人, 况铣, 李文硕.临床麻醉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麻醉学专业教材 (第Ⅴ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57.
[2]肖永, 蒋宗滨, 刘云娟, 等.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4) :358-359.
[3]徐学武, 许文秀, 王宝宁, 等.丙泊酚复合不同浓度利多卡因预防注射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4) :378-380.
[4]许铁翼, 张瑞霞.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最短预处理时间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5) :472-474.
[5]田悦, 张丽红.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防治异丙酚注射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7, 10 (5) :277-279.
[6]黄亚辉, 谈珊柏, 梁萍, 等.预注雷米芬太尼缓解丙泊酚乳剂注射痛的临床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7 (6) :606-608.
[7]陈涛, 王汝涛, 胡惠静, 等.丙泊酚制剂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 32 (1) :109-112.
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病的临床观察 篇11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活血化瘀、解痉止痛药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穴位注射丹参、三七加针灸治疗与单纯针灸治疗眩晕各取46例,观察疗效比较。结果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结论 穴位注射对本病有显著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缓解眩晕症状的作用。
【关键词】眩晕 穴位注射 丹参 三七 针刺
穴位注射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小剂量中药注入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此疗法形成已近60年的,从肌肉注射到神经阻滞的初创阶段(50年代),推广应用阶段(60年代)和系统总结阶段(80年代),技术成熟应用阶段(近10年)。源于西医注射疗法,渐被中医所兼收,成为一种理论较为完整,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用途广泛,疗效理想,前途广阔的疗法[1]。笔者于2013年1月~2013年11月对46例眩晕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均为北京航天中医院三门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35例,女57例,年龄40~59岁21例,>60岁71例,病程2天~9年不等。随机分为注射组和针刺组。
2 治疗方法
针刺主穴: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四神聪。配穴根据辨证分型选择。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耳鸣,头胀痛,易怒,失眠多梦。舌红,
苔黄,脉弦滑。配穴 太冲、行间、大椎。(2)痰浊中阻:头重如裹,视
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配穴足三里、丰隆、中脘、内关。(3)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淡白,神倦乏力,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弱。配穴:内关、足三里。(4)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心烦口干,耳鸣,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配穴:肾俞、三阴交。(5)瘀血阻窍:眩晕,头痛,兼见健忘,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配穴:血海、膈腧。
针刺方法:选用0.25﹡0.44mm针灸针,辨证施治’,留针25分钟,1次/日,10次/疗程,共4个疗程。
穴位注射:丹参、三七注射液混合(1:1),常规消毒,注射0.5ml/穴,配穴选2个/次,0.5ml/穴,1次/日,10次/疗程,共4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无阳性体征;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效:症状减轻,体征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及发作次数均未见好转。
治疗结果 注射组中治愈40例占86.9%,有效4例占8.6%,无效2例占4.3%;针刺组中治愈29例占63.7%,有效10例占21%,无效7例14.5%.
典型病例
例1:贾某某,女,63岁。主诉:眩晕2月余,每于晨起或转头时加重,伴有头胀痛,肩背压痛,手麻,烦躁失眠,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不足型。
毫针选穴:百会、风池、大椎、太冲,配穴:中渚、内关。方法:各穴均施以平补平泻,留针40分钟。
穴位注射:选风池穴和配穴2穴,每日1次,每次注射0.5ml/穴。针刺加穴
位注射8次后,眩晕明显减轻,肩背疼痛缓解,易于入睡;针15次,穴位注射15次后,手麻减轻,治疗3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又经1个疗程治疗,巩固疗效,症状全部消失,随访3个月未复发。
例2:張某某,男,64岁,眩晕每于情志波动时加重,并伴有烦躁、面赤、耳鸣、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吸烟、饮酒及高血压史,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西医诊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
毫针选穴:百会、风池、太冲、合谷、四神聪。配穴:太阳、太溪、肾俞、三阴交。方法:百会、风池、太阳、太冲强刺激,用泻法,其他穴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40分钟。
穴位注射:风池加配穴2穴注射,每日1次,每次注射0.5ml/穴。治疗7次后眩晕明显减轻,1个疗程后各症状均见好转,2个疗程诸症皆除,BP:130/85mmHg。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讨论
眩晕是一种自觉周围环境在运动的主观感觉障碍.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复发性。多为风、痰、虚所起。由于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劳倦太过,以致脾虚不运,湿聚生痰,痰浊蒙弊清阳,风痰上扰;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则血行不畅,脉络瘀阻,不能上荣头面,脑失所养而致眩晕。现代医学认为:椎枕肌痉挛,椎体滑移,压迫椎动脉或者是由于关节增生等引起无菌性炎症,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而致椎基底动脉痉挛,供血减少发生眩晕。采用针刺治疗改善经络循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脑部经络气血运引,纠正脑供血不足,从而解除眩晕。
丹参具有凉血、补血、活血、祛瘀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抗凝、降低血脂,降低全血粘度、防止红细胞聚集、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灌注量等功能。三七具有凉血、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三七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抗炎、双向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
风池穴具祛风解表,平肝熄风,清热明目,健脑通络之功。能使血管弹性增加,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病理反应,达到健脑通 络止痛。
穴位注射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在同样条件下,穴位注射等量的同种物质,穴位与非穴位,此穴位与彼穴位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别[2]杨改琴[3]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耳鸣耳聋68例。结果: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88.2%,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68.0%。因此,通过局部药物的物理作用,刺激病灶点,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效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穴位注射小剂量药物,可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强的药效。穴位注射提示:药效与穴效进行了某种特殊的整合作用。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眩晕的方法比普通针刺治疗眩晕的方法有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刚启 穴位注射疗法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国针灸》2001
[2]骆乐 穴位注射疗法研究进展《针灸临床杂志》2001
临床注射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2例肺心病患者, 男42例, 女20例, 年龄为41~73岁, 平均年龄为 (57±1.1) 岁;重型41例, 中型2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患者入院后, 均接受规范的慢性肺心病的常规诊断, 被确诊为慢性肺心病患者, 且在病情加重期住院接受治疗。
1.3 治疗方法
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综合性治疗, 包括必要的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化痰、抗感染、平喘、给氧、扩血管、利尿、强心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加用20ml黄芪注射液, 与250ml丹参注射液融合, 给予静脉滴注治疗, 每分钟滴注速度为20~30滴, 每天1次, 连续对患者进行10d为一个疗程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
根据相关指标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消失, 体征明显改善, B超证实患者肝脏回缩为2cm, 心功能改善超过Ⅱ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明显缓解, 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 心功能改善低于Ⅰ级。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从上表1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改善率及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
丹参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 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功能;其可有效增强心肌血流量, 起到较好的外周血管扩张作用, 增加血流量;有效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 抑制血小板发生积聚, 延长凝血时间, 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效果良好;调整改善微循环。还能有效抑制过度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改善局部的淤血及血液循环情况, 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主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丹参制剂同时能抑制体外大肠杆菌、葡萄球菌, 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 改善微循环[1]。
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 对心肌细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心血管功能的改善效果良好。黄芪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黄芪苷, 其增强正性肌力效果显著, 可对心肌细胞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磷酸二酯酶活性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 抑制环磷腺苷的分解, 增加心肌细胞的环磷腺苷浓度。同时黄芪还可有效发挥血液流变学改善作用, 释放心脏负荷;增强巨噬细胞、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有利于T细胞玫瑰花结形成率及T细胞转化率, 有利于诱导生成干扰素, 增强白细胞介素活性。还能有效发挥免疫调节、抑制过敏、抗病毒复制、抗菌作用效果;可对肾实质细胞代谢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促进肾功能的恢复[2]。
3.2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本研究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肺心病患者, 结果显示, 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明显优于常规方法治疗效果 (80.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应用效果显著。肺心病主要是因肺动脉血管或支气管-肺组织病变而引发的肺动脉高压心脏病, 病情发展缓慢, 会对患者肺功能、心功能产生严重的损害。黄芪作为一味传统中药, 其补中益气、利水消肿以及益气固表效果良好, 可起到较好的抗炎、调节免疫功能、利尿功效, 被用做治疗肺心病的有效药物。在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 该药物可有效增强患者的肾上腺皮质功能, 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 有效发挥抗缺氧及抗炎功效。丹参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 其改善血氧饱和度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组织存在的缺氧状况, 降低血液黏稠度, 减少红细胞聚集, 改善血流缓慢情况, 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还可有效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增强心肌收缩能力[3]。两种药物联合作用, 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推广。
总之,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 可起到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 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应用效果显著。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62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给予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治疗, 分析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改善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 可起到较好的抗心力衰竭作用, 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孝田.丹参、黄芪治疗有机磷中毒14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5, 12 (5) :553-554.
[2]董顺福, 李亚新, 韩丽琴.丹参等三种中药总黄酮含量分析及其抗氧化机制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 2013, 24 (5) :11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