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途径(共3篇)
注射途径 篇1
当前, 我国的不合理用药状况堪忧, 注射剂的不当应用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频频见报。注射剂的说明书虽在给药途径作了规定, 但在原因解释上缺项, 给药途径的依据缺少结合药品的理化性质、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作阐明。注射剂品种多, 用法多样, 有臀肌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穴位注射、鞘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心腔内注射、静脉推注、静脉滴注等[1,2], 知识点多。没有给出一定规律, 因而存在着不理解用药机制而凭经验开处方及审方的行为, 造成临床用药不合理, 甚至酿成医疗事故。
针对上述原因, 为使药师、医师能更好地理解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整理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79种注射剂说明书的[用法用量]项, 把注射剂的给药途径用Excel表格整理为一个数据库。从中筛选出具有相同的给药途径注射剂, 结合其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溶媒、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 临床不当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诠释注射剂给药途径的理论基础, 寻找规律, 供大家参考。具体分静脉给药、不能静脉给药及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 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分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 优点是药品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没有吸收过程, 生物利用度高;减少对局部组织的剌激, 易为患者所接受;给药剂量相对较大, 起效快, 适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静脉滴注给药缓慢, 可以观察机体的反应调整给药量, 若发生过敏反应, 可以立即停药, 如青霉素等较易引起过敏的药品多数采用滴注;而静脉推注给药速度快, 多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1.1 可由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大部分, 原因为除少数起局部作用的药
物外, 大部分药物要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 借助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组织, 靶器官, 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所以注射剂中除了混悬剂, 油剂、疫苗等少数药品外, 大多数药品能直接进入血管。统计279种注射剂中, 能静脉给药的有232种, 占总量的83.15%。
1.2 只能用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说明书上没有标明肌内注射, 只能用于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121种, 占279种注射剂的总数的43.37%。这121种注射剂有抗微生物类中的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 硝咪唑类, 酰胺醇类, 喹诺酮类, 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心率失常类;大部分急救类;大部分抗肿瘤类;静脉麻醉药;氨基酸及其他能量代谢药品;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部分生物制品 (如白蛋白) ;质子泵抑制剂;部分消炎解毒的中成药等24类药物。原因是: (1) 药物的分子结构大, 通过肌肉吸收进入血管较难, 易积蓄在肌内注射的局部, 形成肿块, 引起局部刺激。如大环内酯类, 四环素类、白蛋白等大分子药物不能肌内注射[3]。 (2) 药物注射时能引起注射部位的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肌肉坏死, 如急救药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因其为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 通过α受体激动, 引起血管极度收缩, 因此不能肌内注射[4]。 (3) 一些急救类药品必须通过静脉给药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 如异丙肾上脉素,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硝普钠等。 (4) 大部分抗肿瘤药物的毒性较大, 若通过肌内注射吸收会对肌内注射部位的正常组织造成毒害, 而且生物利用度相对较少, 疗效差。 (5) 药物的酸、碱度、渗透压等较肌体大, 因肌肉内所含的组织液有限, 缓冲能力远不如循环系统的血液, 所以这类注射剂在肌内注射时会引起注射部位的强烈刺激性疼痛及硬块, 甚至局部组织坏死。此类药品有碳酸氢钠、浓氯化钠、50%葡萄糖、甘露醇、葡萄糖酸钙 (以及各种钙盐) 、氯化钾 (包括各种钾盐) 、维生素C、止血芬酸 (包括各种酸制剂) 、喹诺酮 (酸碱两性药物) 类、氨基酸类等。 (6) 一些生物碱盐类注射液若经肌内注射, 因pH值的改变, 易游离出生物碱, 极性下降, 而肌肉组织的极性较高,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 难以吸收, 如盐酸吗啡, 其用法仅可以静注及皮下注射 (皮下为脂肪组织, 极性低) 。同理, 安定、氯霉素也为脂溶性药物, 其注射液不宜肌内注射, 若肌内注射易发生注射部位硬结而且吸收不稳定。 (7) 抗血栓药品不能用肌内注射, 否则会引起注射部位内出血而引起淤血, 如肝素钠仅用于静脉及皮下给药。 (8) 新生儿的肌肉组织较少, 药物的吸收的速度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 因新生儿的肌内注射效果差, 故小儿注射给药多数用静脉给药。
1.3 不能静脉推注的注射剂
不能用静脉推注, 要用溶媒稀释后缓慢滴注的注射剂有: (1)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而导致呼吸肌松弛, 引起呼吸抑制; (2) 氯化钾、硫酸镁、青霉素钾盐如用推注有心脏传导阻滞的作用, 严重会导致死亡; (3) 氨茶碱、苯妥英纳、利多卡因、维生素K1等静脉推注时, 若速度过快会引起患者死亡; (4) 速尿、利尿酸钠静脉推注速度过快也会引起突发性耳鸣、耳聋。
因此上述注射剂静脉给药时不得静脉推注, 只能用于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以策安全。
2 不能静脉给药
注射剂如药物的油溶液、混悬液、疫苗等禁用于静脉给药, 筛选出不能静脉给药的注射剂有47种, 占279种注射剂总数的16.85%。包括大观霉素、链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卡介苗多糖、乙型肝炎疫苗、胰激肽原酶、甲硫酸新斯的明、黄体酮、己烯雌酚、维D果糖酸钙等47种药品, 归类分析如下。
2.1 若药品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会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氨基糖甙类中的大观霉素和链霉素, 主要原因是氨基糖甙类药物的极性大, 肌肉组织周围的组织液极性大, 依相似相容原理, 肌内注射吸收良好;另一方面是大观霉素, 链霉素这两种氨基糖甙类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强, 导致肌肉软弱、呼吸抑制或呼吸麻痹 (呼吸暂停) , 特别是在静脉给药 (直接快速给药) 时非常易出现, 故二者禁用静脉给药。
2.2 需要较长的作用时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的注射剂
对于疫苗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等, 需反复较长时间刺激机体才能够产生有效抗体, 因此需皮下或肌内注射, 让药品缓慢释出吸收进入血液;另如胰激肽原酶等也需要作用的时间较长;甲硫酸新斯的明等药理活性强, 需缓慢吸收以减少不良反应;此外, 有的活菌苗毒性太大, 仅供皮上划痕用, 严禁注射。
2.3 注射剂的特殊剂型情况
注射剂剂型为混悬液、乳浊液、油剂等禁用静脉注射, 如维丁胶性钙、黄体酮、己烯雌酚等注射剂, 直接进入血管会引起血栓, 导致堵塞血管, 重则危及生命。
3 其他
某些注射剂的理化性质虽可肌内注射, 也可静脉给药的, 且口服制剂口服吸收良好, 一般少用肌内注射, 但抗菌药品例外。
3.1 若患者休克或昏迷不能口服给药, 需注射给药时, 多数采用静脉给药, 因患者在此状态下, 肌肉的血液循环差, 肌内注射时吸收不稳定。
3.2 若口服吸收良好的, 用肌内注射吸收不如口服通过消化道黏膜吸收给药来得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3.3 消化道表面有人体健康需要的正常菌群, 抗生素通过消化道黏膜
吸收的同时会杀伤有益细菌, 可能会引起菌群失调, 因而在有口服制型的抗生素中, 其注射剂还经常用于肌内注射, 因为肌内注射比静脉给药经济且方便。
当前医药科学发展迅速, 资讯不断更新, 注射剂型不断改良, 药品说明书也不断完善, 本文内容按当前的药品说明书分析, 若药品说明书更改, 则以即时说明书为准。严格按药品说明书合理使用药品。
摘要:目的 探讨各种注射剂的不同给药途径缘由。方法 把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279种注射剂说明书的给药途径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 从中筛选出相同的给药途径的注射剂, 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溶媒、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 临床不当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诠释注射剂给药途径的理论基础, 小结注射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规律。
关键词:注射剂,给药途径,药品说明书
参考文献
[1]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7.
[2]汤光, 沈素, 李任.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7-90.
[3]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79.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与进展 篇2
关键词:胰岛素 (INS) ,非注射给药,糖尿病治疗
胰岛素 (insulin, INS) 是目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的首选和必备药物, 自1921年Banting和Bast发现并首次在临床中应用INS以来, 一直以皮下注射途径给药。几十年来, 为提高INS的疗效, 不断改进INS的剂型, 不断更新INS的注射装置, 但终究离不开注射途径。长期的注射给病人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痛苦, 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 国内外研究者一直致力于INS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 如口服给药、肺部给药、黏膜给药以及经皮给药等。本文就INS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传统、方便, 易被患者接受, 可明显改善INS患者的生活质量。但INS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 若不经处理直接口服使用, 其生物利用度仅为0.5%。影响其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有: (1) INS在胃酸和消化道蛋白酶的作用下易降解失活; (2) INS分子量较大 (M≈5 7 0 0) , 脂溶性差, 分子间具有很强的聚合趋势因而多以聚合体形式存在, 难以通过肠道吸收屏障; (3) 制备过程中的胰岛素构象稳定性问题[1]。因此, 提高INS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家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克服的难题。目前INS口服制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如下几个方面:
1.1 固体的纳米微囊、纳米微球或微粒制剂
在人和动物小肠的某些区域, 存在着与免疫有关的特定组织区, 称Peyer区, 该区域占整个肠道黏膜的25%左右, 其特点是允许淋巴因子和一些颗粒进入循环系统。研究表明, 微粒制剂如纳米粒口服后, 可以经过Peter’s patch (集合淋巴结) 到达肝、脾等组织, 从而改变INS在体内的组织分布, 提高INS口服生物利用度。
国内于2009年做了一项实验, 在硫酸镁和三聚磷酸钠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搅拌阴离子聚-γ谷氨酸溶液和阳离子壳聚糖溶液制备对p H敏感的载有INS的纳米粒, 考察其在兔子体内的有效性。实验显示其在给药至少10h内有明显的降糖效果, 与皮下注射INS相比其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了 (15.1±0.9) %, 以100mg·kg-1的剂量在小鼠上进行安全性考察, 耐受性良好[2]。
固体的纳米颗粒制剂利用肠道的Peyer区将载药的纳米颗粒转运入体内发挥作用, 在制剂的稳定性和缓释作用方面有明显优势。
1.2 脂质体
脂质体作为载体可以达到保护药物生物活性, 提高稳定性, 增强靶向性, 延缓释放, 提高疗效等作用。随着研究的进展, 人们发现用脂质体作为载体不够稳定, 易于聚集融合, 使被包裹药物的吸收变得困难。通过改变脂质体的成分来提高INS的生物利用度或作用时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吴正红等[3]以壳聚糖和壳聚糖-EDTA接合物 (CEC) 双层包裹INS脂质体用于大鼠降血糖实验, 发现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可达8.91%。修志龙等[4]将INS包封脂质体内, 体外实验证实INS与脂质体结合或混合后均能抗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糜蛋白酶, 小鼠口服用卵磷脂或磷脂酰肌醇包制的直径为20~100nm的INS脂质体后呈现的生物有效性约为皮下注射的一半。实验表明卵磷脂-胆固醇 (7:2) 配比包封INS降糖效果较好。
美国Diasome公司研发的肝靶向胰岛素胶囊 (oral hepatic-directed vesicles insulin, Oral HDV-I) 现在正处于Ⅲ期临床研究中。Oral HDV-I颗粒直径<150nm, 脂质体内部包封了1%的INS, 而脂质双分子层中则是特殊的肝靶向分子。肝靶向分子能将INS分子送达到肝细胞中, 从而模拟正常的生理代谢。动物及临床试验显示, HDV-I较之传统的INS注射制剂降血糖效果更显著, 且能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动, 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研究者推测其增强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刺激肝脏的活性, 增加肝脏葡萄糖的摄取有关[5,6,7]。
1.3 油相制剂
油相制剂的概念是英国Cortecs公司的New于1997年最先提出, 这种将亲水性物质溶解在疏水性溶剂中的技术被称为Macrosol technique。此种技术可以成功地将小分子水溶性药物、蛋白多肽药物甚至是金属颗粒溶解在油相中。Cortecs公司应用该技术制备的口服INS制剂 (Macrulin) 和口服降钙素制剂 (Macritonin) 均已达到临床试验阶段[8]。
清华大学与福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结合油相制剂制备技术和自乳化给药系统, 联合研制了一种新型口服INS制剂。体外实验表明该制剂是通过细胞间隙透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Ⅰ期临床的人体葡萄糖钳夹试验结果表明, 该药物的相对有效性达24%。在Ⅱ期临床试验中, 经12周的治疗观察, 结果显示该制剂能显著降低主要疗效指标Hb A1c, 说明采用该药12周的治疗有可靠的降糖效果, 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9]。
2 肺部给药
由于肺泡吸收面积大 (5 0~1 4 0 m 2) , 通透性高且无肝脏首过效应, 因此肺部吸入是INS给药的一种有效途径。肺吸入释药具有下述特点:剂量均匀性和可重复性;可携带性和使用方便;可灵活地调节剂量;药物在室温下储存稳定;初始接触肺部体液的药剂溶解迅速[10]。为使吸入的INS能有效沉积于肺部, 研究发现直径为1~3μm的气溶胶颗粒在肺泡的沉积效果最好。目前, 吸入性INS有干粉状制剂和液态气雾剂两种剂型。研究发现吸入性INS制剂相对于皮下INS注射的生物利用度在8%~15%[11]。
目前吸入INS只有Exubera, 其于2006年1月26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 成为首个被批准的非注射途径给药的INS制剂。Exubera的活性成分为重组人INS, 以干粉形式储存在衬箔的水泡眼的独立包装内, 可被迅速吸收, 但其作用时间短, 只能替代糖尿病患者日间的餐前INS注射, 糖尿病患者仍需要继续注射长效INS。上市一年后, 由于患者的耐受性较差, 产品被召回。此外, 美国辉瑞 (Pfizer) 及Nektar公司实验室研究发现, 使用吸入性Exubera糖尿病患者肺癌的发生例数增加[12]。
多组临床试验表明, 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病人中, 吸入INS和皮下注射INS相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且病人对吸入INS更易接受[13,14,15]。INS肺部给药制剂目前很引人注目, 这对糖尿病人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福音。
3 黏膜给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黏膜给药有利于药物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提高生物利用度, 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同时, 黏膜给药方法简单, 易于患者接受。INS黏膜给药的主要途径有口腔、鼻腔、眼睛等, 不同给药点的黏膜组织生理结构不同, 淋巴毛细血管分布不一, 因而不同黏膜的给药制剂和给药效果有很大差异。
3.1 口腔黏膜给药
口腔黏膜面积大 (100~200cm2) , 毛细血管丰富, 药物吸收后可经颈静脉、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避免胃肠道消化酶和肝脏首过代谢的影响, 因此口腔黏膜给药是肽类药物较适合的给药途径, 其剂型主要有舌下含片、颊部贴片或贴膜、舌下及颊部喷雾剂等。
Oral-lyn是由加拿大Generex公司开发的INS口腔喷雾剂, 是一种添加了卵磷脂、低分子量醇类等吸收促进剂的药物, 通过特殊装置Rapid Mist TM[16]实现口腔喷雾给药。该药于2005年5月13日在厄瓜多尔上市, 用于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治疗, 2007年9月1日在印度上市。另外, 国内湖北华工生化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舒临INS口腔喷雾剂早已完成其Ⅲ期临床实验, 但至今未见其产品上市。研究显示, INS口腔喷雾剂起效时间约在给药后1h, 作用时间达4h以上, 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 但餐后1~2h血糖下降程度略低于皮下注射INS[17,18]。
3.2 鼻黏膜给药
鼻黏膜给药方便, 吸收表面积约为150cm2, 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十分丰富, 有利于药物吸收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但鼻黏膜的纤毛运动使得药物分子在鼻腔滞留时间短, 此外还存在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等都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目前提高INS鼻黏膜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的方法主要有:使用基于生物黏附性的黏膜吸附性制剂以延长药物的驻留时间, 添加吸收促进剂及酶抑制剂等。
迄今为止, 有限的临床经验证明, 经鼻黏膜途径的INS需要大剂量并且反复使用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同时多达2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鼻炎等不良反应, 此类药物潜在的损害鼻黏膜和鼻纤毛功能的危险[19]也令人担忧, 因此经鼻腔黏膜途径的INS药物要想成为临床及商业上可行的、能替代皮下注射INS的新型药物, 仍然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
3.3 其他黏膜途径
早期曾有经眼黏膜和直肠黏膜给药制剂的研究报道, 但即使添加了各种吸收促进剂, 黏膜黏附剂等, 这些给药途径的生物利用度也不高, 同时还存在着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因此这些途径目前还不是一条理想的INS注射给药的替代途径。近年来这些途径给药制剂少有研究报道。
4 经皮给药
INS经皮给药是一种安全且方便的给药方法, 皮肤中的水解酶活性很低, 可以避免INS的失活, 但INS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并且容易形成聚集体, 皮肤表面的致密角质层结构使其难以渗入。为了突破角质层的屏障作用, 需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渗透性。目前, 一些化学方法和物理学技术已用于经皮给药的研究, 并且显示出对药物良好的促渗作用。
4.1 化学促渗剂
借助于皮下使用的化学促渗剂可以促进INS的吸收, 如胰蛋白酶改善皮肤对INS的通透性。日本一项实验利用胰蛋白酶来增强INS的透皮吸收, 实验证明在p H=3.0的溶液中胰蛋白酶能明显增强INS的透皮吸收, 其作用是胰蛋白酶能使角质层的蛋白由α构型转为β构型, 并降低皮肤的电阻抗, 从而使皮肤对INS的通透性提高[20]。
胆固醇和磷脂组成的INS脂质体或INS囊已被开发利用, 但由于INS是大分子物质, 通过皮下毛孔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采用了与脂质体结构相似的INS微囊, 使INS可以通过皮下不同的细胞层。INS透皮吸收制剂可以达到50%的INS生物效应[21]。
4.2 物理促渗技术
微针、离子导入、电穿孔技术、超声波法等物理促渗技术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的物理状态或增加药物分子的能量来增加药物的透皮量, 在经皮给药领域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电致孔形成的传输通道直径可达几十微米, 这使得INS可以通过;低频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以干扰角质层的结构, 实现INS的持续稳定的透皮吸收;利用直径小于1μm, 长约150μm的微针, 其可排列成阵簇, 刺穿角质层而不伤害真皮组织[22]。
P a s s P o r t透皮释药系统是A l t e a Therapeutic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可透过皮肤释放肽类、蛋白质类、小分子药物、基因和疫苗的先进技术。该系统采用温和的脉冲能量来促进药物透皮释放, 具有可增加药物疗效、安全性和病人顺应性, 可控制剂量准确释药, 无痛, 使用方便等一系列特点, 从而能够消除使用注射器引起的疼痛或吸入药物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Pass Port system目前正在美国进行释放胰岛素的Ⅰ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皮肤经能量脉冲形成微孔后可采用被动和主动转运释放胰岛素进入体内产生作用[23]。
5 小结与展望
INS非注射制剂作为一类全球瞩目的新剂型, 由于其具有方便、无痛苦等明显优势, 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的关注和科研工作者的兴趣, 而且INS非注射剂型的研究是其他蛋白质药物非注射剂型的最好模型。
笔者认为, 相对于其他几种非注射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途径的患者顺应性最好, 给药最为方便, 比较容易控制剂量, 且成本较低。肺部给药虽有一定优点, 但肺部吸入型INS还是会引起小量、早期、非进行性的肺功能的变化和轻度至中度的干咳[24], 因此不推荐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使用。吸入性INS所引起的肺功能减退、INS抗体水平升高等问题是否对人体存在远期影响尚缺乏临床证据, 其远期安全性仍然为人们所关注, 还需要进行更多长期的临床安全性研究。黏膜给药途径为增加其生物利用度, 制剂中通常添加有酶抑制剂, 吸收促进剂等, 但是这些辅助剂对黏膜的刺激或者其特有的苦味使患者难以接受并长期使用[25]。经皮给药途径使INS可以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但促渗方法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需要进一步考察。因此, 我们有理由认为, 在所有INS给药途径中, 口服INS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给药途径, 最具研究价值。INS口服给药不仅能减少糖尿病患者使用INS时的不便, 减轻患者痛苦, 而且一旦研制成功, 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会为INS强化治疗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注射途径 篇3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静脉滴注,雾化吸入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为感染性疾病, 因为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比较容易造成损伤或者感染, 从而引发支气管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药物将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采用雾化吸入则是药物进入呼吸系统, 药物同时通过皮肤黏膜上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但是雾化吸入方式药物最终吸收进入体内的量相对静脉滴注要少一些。两种给药方式效果比较的具体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资料完整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病儿童总共287例, 所有患儿均为急性喘息样支气管炎, 将选取的287例患儿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 总共144例, 其中男70例, 女74例, 年龄在4.5~5.8岁, 病程5~11 d;对照组总共143例, 其中男70例, 女73例, 年龄在4.2~5.9岁, 病程4~10 d。研究所选取患儿的年龄集中在在4~6岁, 患儿的性别男女组成大致相同;在对患儿进行治疗和采集数据之前, 参与数据收集者全都已经知情, 然后在签了同意书。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治疗, 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加生理盐水剂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观察组144例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法:根据疾病不同给予抗感染和解痉平喘治疗的基础上,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山西西吉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0毫升/瓶, 20 mg) 静脉滴注治疗, 年龄>7岁用量为20毫克/次, 一天2次;3~6岁, 用量为9毫克/次, 一天3次;年龄<3岁, 用量为6毫克/次, 一天2次;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时需根据婴儿体质量确定用药量, 患儿的体质量每增加1 kg, 则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用药量就上升25 mg, 每日用药次数就应是3次, 用药方式为注射泵给药, 进行静脉输注的时间不应过快, 并且要确保用药时间>6 min。7~10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143例患儿采用的治疗方法:根据疾病不同给予抗感染和解痉平喘治疗的基础上, 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山西西吉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0毫升/瓶, 20 mg) 加15 m 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年龄>7岁用量为20毫克/次, 一天2次;3~6岁, 用量为10毫克/次, 一天3次;年龄<3岁, 用量为5毫克/次, 一天2次;7~1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在为期7~10 d为1个疗程内, 观察两组患儿的咳嗽、咳痰、还有呼吸的情况、哮喘发作情况以及肺部干湿啰音等病症的情况。
1.4 诊断标准:
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的观察组和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对照组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 显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 并且肺部干湿啰音等病症情况全部消失, 经过X线检查患儿肺部情况良好, 呼吸系统的病情恢复正常, 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有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 呼吸系统的病情有一定的恢复, 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患儿咳嗽、咳痰、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未有好转, 呼吸系统的病情无恢复, 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探索研究所得到的有效数据, 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临床研究通过对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的观察组和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对照组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两组的治疗效果见表1和表2。根据表1的数据, 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观察组的144例患儿中, 完全治愈的有120例, 有效的为23例, 无效的只有1例, 总有效率99.30%;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的对照组的143例患儿中, 完全治愈的有95例, 有效的为34例, 无而效的有14例, 总有效率90.20%, 整体治疗效果要低于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的观察组。根据表2的数据, 观察组的5种呼吸系统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得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治疗效果比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好。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呼吸道官腔相对狭窄, 纤毛运动能力较差, 黏膜柔嫩, 血管丰富, 容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 分泌物增加, 加上小儿咳嗽反射和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功能较差, 导致呼吸道阻塞。在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急性喘息样支气管炎的临床过程中,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疗效, 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 这两种给药方式各有优缺点, 经过如上的临床试验可知静脉滴注方式疗效较好, 但是雾化吸入也有它的优势, 因为雾化吸入是通过呼吸系统给药, 不良反应相对静脉滴注较小, 同时这种给药途径也要方便安全一些。由于时间和样本有限,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给药途径效果的比较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的探索, 两种给药方式特别是静脉滴注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Research into Acupuncture for Respiratory Disease in Japan:Asystematic Review[J].J Acupunc Ture Tuina Sci, 2009, 6 (3) :331.
[2]洪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30 (1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