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精选12篇)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篇1
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 文化是其最具特质的个性[1] 。简单地说, 大学文化个性就是一所大学生活方式的固定特性。这种固定特性将表现为哪些具体内容呢?学者刘庆昌对教学文化的剖析, 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他认为, “教学文化可以划分为显在的表现形式和隐含的支持性因素两大部分。显在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学生活方式”, “对于支持性要素做深入的思辨, 我们认为, 支持教学生活方式的要素, 由近及远分别是教学集体无意识、教学风俗习惯、教学制度和教学思想”[2] 。可以发现, 大学文化个性同样能够划分为大学的生活方式和支持性因素两大部分的特性, 所不同的是, 大学文化个性更为其支持性因素所表现, 而不是其生活方式。因为, 一所大学的生活方式是可见的、具体的, 甚至是琐碎的, 可以肯定的是, 我们无法从这些斑驳复杂的生活方式本身捕捉到其固定特性。也就是说, 我们需要对一所大学的生活方式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密码进行适当的总结和一定程度的破译, 以便能够有效地探寻其固定特性, 而不为近乎混乱的生活方式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具体地说, 大学文化个性更表现为其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从横向上来说, 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将同时表现在其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四个不同层面, 这四个不同层面无不映衬着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 并且是四个不同层面互为补充地映衬着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从纵向上来说, 一所大学的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 是一个文化个性从自觉状态到自在状态转化的过程, 即属于思想层面的东西将会转化为制度, 制度层面的东西将转化为习俗, 习俗层面的东西将转化为集体无意识, 这种从自觉向自在的转化是完全符合文化发展的特点的。
一、生成思想——大学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确立
(一) 大学文化个性的觉醒
美国文化学者露丝·本尼迪克认为, 一种文化, 就像一个人, 或多或少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3] 。一所大学要形成一定的文化个性, 首先就要生成与预期行为相应的思想。思想内涵了人的思维和意志, 它既是人主观思维运动的结果, 又是对人的愿望、情绪和意志的表达[4] 。在这里, 这种思想内涵的是一所大学的思维和意志, 它既是一所大学中师生群体思维运动的结果, 又是对一所大学中师生群体的愿望、情绪和意志的表达。这种结果和表达, 呈现的就是这一特定人群的群体性表征, 展现的就是大学的文化个性。思想的生成, 既可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又可能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但其意义可以说无关过程的性质。大学作为文化的重要集散地, 生成思想就意味着其文化个性的觉醒。
思想是大学文化个性的首要表现, 生成思想就表明大学文化个性走上了形成之路。在这一阶段, 思想发挥的主要是启蒙作用, 使混迹于日常生活形式中的大学师生群体, 解除生活惯性的蒙蔽, 而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特殊文化意义。正是基于思想的这种启蒙作用, 我们才主张生成思想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觉醒, 实质上是大学中的师生群体对自身文化意义的感知, 对文化赋予他们的价值意识的醒悟。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事实上就是大学中师生群体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意识的明确和建立。生成思想只是这一意义和意识得到明确的一步, 从而昭示了大学文化个性的觉醒, 启动了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二) 大学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确立
思想作为个体思维的结果可以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但承载大学文化个性的思想不是个别人思想的简单堆砌, 也不是某些人思想的零散构成, 它存在着自身的结构和体系。生成具有一定结构和体系的思想, 注定了需要进行取舍, 在文化意义上, 将完成的是对不同文化的价值取舍。也就是说, 生成思想的意义, 最终将表现为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确立。这种主导性文化价值, 会以其鲜明的思想特性表达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任何的文化现实载体, 都将受某种主导性文化价值所支配, 大学也不例外。
事实上, 一所大学最理想的形势是主动选择主导性文化价值, 否则, 它就会在多种文化价值观的作用下迷失方向, 而且这样的大学由于没有主导性文化价值, 其文化的整合功能会因为没有明确的体系而非常薄弱, 从而“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深刻到足以给这个文化提供主体性的东西”[2] 。这样的话, 大学就不能凝聚其本应具有的文化资源, 更谈不上文化个性的形成。主导性文化价值是构建一所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支柱, 是其它非主导性文化价值的归附地。大学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 受传统、时代、人群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甚至变化的结构。因为, 主导性文化价值与非主导性文化价值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众多的大学而言,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价值必然具有主导性, 也没有一种文化价值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主导性文化价值直接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文化价值取向, 也就决定了大学中的师生群体对愿望、情绪和意志的表达方向, 换言之, 也就决定了一所大学生成的是何种性质的思想。在不同文化价值观构成的大学文化价值体系中, 主导性文化价值的不同, 决定了大学文化个性的差异,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常常能从一所大学所表露出来的主导性文化价值, 最直观地体验到它的文化个性。因此, 我们认为, 对于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来说, 生成思想就意味着主导性文化价值的确立。
二、形成制度——大学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
(一) 大学文化个性的自觉
对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而言, 生成思想只是完成了一次觉醒, 还没有真正达到自觉的状态。因为,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 为了实现思想, 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 。即使是最正确的思想, 若不被人所掌握并运用于实践, 也不会有什么意义。思想为人掌握并运用于实践, 在某种意义上, 就是思想演化成为制度开始约束、规范人的行为。“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7] 我们分析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时, 的确会充分考虑其各个方面的表征, 但最为直接的莫过于其制度了。因为, 身处其间的人群感受最为直观的也莫过于制度。
“制度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 新老/新旧制度经济学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视野。”“制度的内生性概念强调制度总是与个人因素或者那些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的社会因素相联系。”很显然, 对于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而言, 这里的制度具有内生性, 因为它与个人因素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 我们说过, 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说到底是以大学校长为核心的师生群体为主体的文化构建活动, 所以它必然与个人因素相联系。而且, “制度的内生性……是社会代理人基于自身代理身份或角色而制定利益分配规则的过程, 背后也总是有一个价值干预或讨价还价的过程”[8]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大学校长为首的大学管理层正是以大学代理人的身份或角色, 制定了相应的制度, 在制定制度背后也总是有一个价值干预或讨价还价的过程, 抛开物质利益权且不说, 在制定制度背后的讨价还价主要干预的是文化价值的选择, 也就是确定哪一种文化价值的主导性地位, 事实上也就是生成思想的过程。
可以说, 形成制度是生成思想之后发生的行为, 或者说形成制度的背后定然是生成思想的过程, 是主导性文化价值的选择过程。这一结论虽然没有任何新意, 但它给我们提供了有意义的东西, 那就是制度内生性注定了形成制度是一种自觉行为, 这种自觉状态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新阶段。形成制度原本是人的一种自觉, 这种自觉既有某种思想的支撑, 又是对某种思想的提炼与明确;没有这种自觉, 思想还只能停留在自然而然的状态, 大学的文化个性也只能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 一所大学的文化个性也就并不突出, 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
(二) 大学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
制度对于大学还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及其文化心理调适制度”, 这种规范体系及文化心理调适制度, 与思想相比较, 它从更加具象的层面反映着大学的文化个性。形成制度其实是个制度建设问题, 而“制度建设问题本质上是行为问题以及影响人的行为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的东西”[9] 。形成制度的确既与生成思想观念相联系, 又与养成习俗习惯相联系, 与其相关的显然都是文化范畴内的东西。相对于大学文化个性而言, 形成制度就是大学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大学文化个性无论在思想层面如何的精妙, 最终都必须表现为行为, 这样才能使一种文化个性得到验证和体现。
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 其重点在于规范文化行为, 使这种文化行为符合既定的文化模式, 也就是符合既定的生成思想。规范文化行为, 对于行为的主体而言, 具有约束的效力与意味。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 保证了大学中的人群日常生活行为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是他们对一种文化个性的认可, 也是被认可的文化个性在行为方面的体现。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下的行为, 表面上看起来呈现的是多样化的行为共存, 但事实上总有一些基本行为是一致的, 尤其是一些接近大学生活方式的日常行为, 这也是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区别所在。大学与大学之间, 在文化个性方面的差异, 就是在日常行为上的差异, 这些日常行为涉及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因此, 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使一所大学形成了符合自身特性的制度, 表现了形成文化个性的自觉性。
三、养成习俗——大学文化个性行为方式的习惯化
(一) 大学文化个性的内化
制度的形成, 标志着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进入自觉状态, 大学主体主动秩序化了文化个性行为, 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个性行为方式。按照我们前面的思路, 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进入养成习俗阶段, 这一阶段是形成制度的自然延展。习俗是风俗习惯的简称, 风俗是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俗习。习惯则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10] 。从生成思想到形成制度, 大学文化个性完成了从觉醒到自觉的状态转化。养成习俗是在形成制度基础上的发展, 事实上就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内化, 为大学中的师生群体所认可和接受, 并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常态, 习俗原本就被有些人认为等同于生活方式。如果说形成制度是形成一定的文化个性行为方式, 那么, 养成习俗就是文化个性行为方式的习惯化, 使某种文化个性行为方式固定下来, 并且成为大学中师生群体的一种需要。
“一般说来, 文化的演进或进步离不开文化内在的动力机制。……正是自在的文化和自觉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张力构成了文化演进或进步的内在动力机制。”[11] 大学文化个性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类似, 其内在动力源于文化个性的自觉与自在状态的相互关系或张力。我们知道, 生成思想和形成制度完成了大学文化个性的自觉, 养成习俗揭开了大学文化个性自在的序幕。
大学文化个性在自觉状态时是外显的, 以思想或制度的形式得以表现, 特别是经过大学中师生群体对制度的认可和遵循,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 这些制度所规范的大学生活方式, 会因其长时期的秩序化沿袭, 而演化成为大学中师生群体的一种习俗。这种演化将外显的制度转化为一种生活的习惯和风俗, 事实上就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内化。这时的大学文化个性, 不再仅仅表现为一所大学的思想、制度, 而更见于一所大学的习俗。这种习俗养成的关键, 不仅在于使制度潜移默化成为大学中师生群体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更在于人们对制度的认可和遵从, 这种认可和遵从已经触及了大学中师生群体的心理层面, 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价值认同和行为秩序化。这种内化是习俗之所以成为习俗的心理根据, 人类行为方式的习惯化甚至固定化, 其文化意义背后隐藏的就是心理特性。大学文化个性的内化, 使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从外在走向了内在, 这一转变, 为大学文化个性的最终形成——集体无意识的沉淀打开了通道。
(二) 大学文化个性行为方式的习惯化
相对于形成制度使文化个性行为的秩序化而言, 养成习俗就是使文化个性行为方式习惯化。进一步说, 在形成制度阶段, 文化个性行为秩序化为文化个性行为方式;在养成习俗阶段, 文化个性行为方式被习惯化。文化个性行为方式的习惯化, 就意味着文化个性行为方式经过重复而固定下来并变成一所大学师生群体的需要。
这个认识很重要, 也很好地说明了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从形成制度到养成习俗发生了质的变化。形象地说, 生成思想是一所大学中的师生群体, 对大学文化个性的追寻、探求;形成制度是运用一些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来维护已经追寻到、探求到的某种文化价值;而养成习俗则是将这种文化价值经过重复而固定下来, 并内化为一种需要, 不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这种质的变化, 直接促进了大学文化个性从自觉状态向自在状态的转化, 也直接导致大学文化个性走上了真正的形成之路。
四、集体无意识沉淀——大学文化个性思维的自动化
(一) 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
集体无意识是大学文化个性的最终表现, 在表现大学文化个性的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四种形式中, 集体无意识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标志。集体无意识, 作为一种群体心理现象, 无声无息但十分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这里所说的集体无意识, 就是指在历史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 沉淀在大学师生群体心理的一种近乎本能的文化心理倾向。需要说明的是, 集体无意识在我们这里虽然没有违背其心理学的本来意义, 但在我们的分析中, 它更具有文化性质。
集体无意识沉淀是养成习俗的延续, 养成习俗完成的是大学文化个性的内化, 内化启动了大学文化个性的从自觉到自在的转化, 自在是对大学文化个性状态的描述, 这一状态需要通过集体无意识沉淀完成。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并且是根深蒂固的, 对于某种心理倾向处于集体无意识的状态, 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知觉的, 也是不自觉的, 这种状态就是自在。大学文化个性的真正形成, 也是通过身处其中的师生群体这种自在状态表现的。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状态与自觉状态之间始终进行着相互的影响, 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 截取大学文化个性的一个完整阶段来谈表现, 并不能掩盖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各种表现形式之间是不断相互转化的。即使我们提到的完整阶段, 也在不停地循环, 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进一步说, 思想、制度、习俗与集体无意识是同时存在的, 相互之间特别是临近的两种之间都发生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转化, 而集体无意识作为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 也在影响着思想的生成, 至少始终在启动着下一轮的自觉运行。
(二) 大学文化个性思维的自动化
把集体无意识引入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领域, 作为大学文化个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是有着学理依据的。我们知道习俗阶段, 大学文化个性完成了内化, 文化个性行为方式已经习惯化, 这个时候, 对于一所大学的师生群体而言, 已经涉及其意识思维问题, 因为当某种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 成为一种需要之后, 身处其中的人的思维会形成相对的自动化。集体无意识沉淀就意味着文化个性思维的自动化。文化个性思维是相对于文化个性行为及文化个性行为方式而言的, 因为, 行为或行为方式的背后就是思维, 不管这种思维是否能被意识到, 事实上它是起作用的。行为或行为方式的变化, 只是表象的东西, 也许不能决定思维的变化, 但至少触动了思维的变化, 而思维的变化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为或行为方式, 思维才是文化个性形成的原因、表现甚至根本动力。
在我们的推断中, 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观点, 那就是文化个性的形成实质上是文化个性思维的自动化。实际上是否是这样呢?文化与思维之间是否具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呢?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 在讨论文化的成长与思维的进化关系时, 曾提到“人类的文化是人类的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其补充”, “人的思维主要是在共同文化的客观材料中进行的公开的行为, 而且仅在次要意义上是个人事务”[12] 。当然, 他探讨的是文化的成长与思维的进化之间的关系, 而且他这里提到的行为是个最为宽泛的概念, 但我们从这些言论中, 完全可以看出来, 文化与思维之间具有无比密切的关系, 人类的文化既然是人类的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就暗示着文化个性的形成实质就是文化个性思维的形成, 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就是文化个性思维的自动化。
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个性的形成, 而且有利于从文化的立场, 捍卫大学的尊严。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只对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学理层次的研究, 没有提出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具体程序和模式, 还需要进行实践层次的思考, 这也是我们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研究进一步努力方向所在。
摘要:大学文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分别为思想、制度、习俗和集体无意识, 这四种表现形式既是同时存在的, 又是依次发展的。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即生成思想、形成制度、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沉淀。大学文化个性的形成, 是一个从自觉状态向自在状态转化的过程, 生成思想和形成制度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觉阶段, 养成习俗和集体无意识是大学文化个性的自在阶段, 集体无意识沉淀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最后阶段, 相应的集体无意识沉淀成功, 是大学文化个性形成的标志。大学文化个性只有在集体无意识层面形成, 才能说一所大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个性。
关键词:大学文化个性,思想,制度,习俗,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1]封海清, 张应强.大学文化选择论略[J].江苏高教, 2006, (4) :39.
[2][5]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J].山西大学学报, 2008, (2) :15.
[3][美]露丝.本尼迪克.文化模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36.174.
[4]刘庆昌.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8:21.
[6]章士嵘.认识论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53.
[7][英]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57.
[8]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0-124.
[9]胡国铭.大学校长与大学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162.
[10]胡旭晟.法理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149.
[11]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89.
[12][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8:82-89.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篇2
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它是企业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是企业的灵魂,文化是企业的个性。有人批评戴尔(中国)企业文化缺失。严格来说,这是不准确的。对企业而言,没有文化就是一种文化,这就好比某个人没有性格就是他的性格一样。
近年来企业文化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在我国掀起了一股企业文化热,不仅国有大型企业喜欢企业文化,而且很多民营企业也很重视企业文化,纷纷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无论谁,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要做企业文化要不要弄个定位?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既然是定位,就争取定得更准一些,参照系更明确一些,这样利于理解,也利于操作。
在企业发展的三个时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文化应该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环境,发挥不同的作用。涉及了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等。不同的专业人士和企业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如共同目标、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氛围等,说法不一。
华为集团的企业文化是典型的“狼性”文化,华为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华为认为狼有三种特性:其一,有良好的嗅觉,反应敏捷;其二,不怕寒冷的冬天;其三,成群结队,发现猎物集体攻击,
“良好的嗅觉,反应敏捷”代表了华为人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市场发现商机;“不怕寒冷的冬天”代表了不怕市场的挑战;“成群结队”代表了富有团队精神。华为公司在抢占市场时,对员工进行了强大的“狼性”文化教育,最终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实现了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张。现在的深圳华为已经成为国内第一的电信设备企业,与华为的狼性文化密不可分。
威廉・达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成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
这些观点有一个交汇点――企业价值观,这也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简单地理解,我们可以说,一个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它就有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做企业文化的各项工作都集中指向这核心一点,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就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
个性十足的“后窗文化” 篇3
Many people like to put stickers or posters on the rear window of their car, which can show the unique personality of the car owner and start a new trend known as “rear window culture”.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汽车后窗张贴各类图释或标语。不同个性的车主,所展示的显然是不同的姿态,这些标语图案汇集在一起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即“后窗文化”。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osters people like to put on their rear windows. Some are warning the vehicles running behind them, such as “Don’t follow me, I lost my way too.” “Baby in car.” and “Stop pursuing, I'm married.”
后窗标语有很多种。有的属于车距警示类:如“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车里有小孩”、“别追了,本人已婚”等。
Some are just making jokes of themselves, such as“Newbie on road, no threatening please.” “Oops, I don't know which one is the brake pedal.” “After you.”…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篇4
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的困境
1.学校培养规划死板
目前, 高校都会制定自己的教学培养计划, 而英语教学的课时安排都已经是固定的。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中, 85%—90%的课时是以英语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的, 对于口语的课时安排少于5%。
各个高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不同, 有的学校, 虽然有英语口语课, 但是, 由于英语教学任务重, 课时相对不足的种种原因, 在实践中并未很好的执行。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安排为例, 第1周——第3周军训;第4周——第18周, 每周4节英语读写课, 1节听说课。广州大学松田学院08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一学期的英语课时数分布为读写课程占60/76, 约占英语教学的79%, 而口语和听力一共才占英语教学的21%。松田学院大英教学实践中, 听力的内容又占了听说课的80%—90%, 实际上,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课时, 不到10课时, 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口语水平差异化, 引导学生方法匮乏
高校教师口语水平对学生有很大影响, 在平时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口语好, 肯定会起到榜样的作用, 学生会通过模仿老师口语而得到启发。如果, 英语教师自身口语差, 学生会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除了英语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的差异化, 好的老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 常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对教学安排无计划, 发散性太强, 无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 理解难点。另一种普遍现象就是课堂气氛沉闷, 教师滔滔不绝, 学生低头看书, 师生缺少互动。学生缺少开口的动机, 口语能力不进反退。
3.学生开口难
因为英语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 在实际中, 缺少使用第二语言的环境。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形成了金字塔形状的口语现状。少数学生重视英语口语, 并主动寻找练习口语的机会, 大多数英语处于中间水平的学生, 怯于开口, 害怕说错被笑话, 少数英语水平差的同学, 觉得自己不具有说英语的实力, 因此保持沉默, 也很少去主动提高英语水平。
4.口语训练无法做到“学生为中心”
要提高英语口语, 关键是要学生开口, 而在数量严重不足的英语口语课中, 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教师组织不力, 就会让这样珍贵的提升口语机会变成浪费时间。大多数英语口语教学都变成了汉语交流, 或者教师自己英语流利的自说自话。学生的中心位置被挤占, 变成了被动的听众, 对于英语口语越来越沉默。
大学英语口语教育应转向学生个性塑造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在学校培养计划之内, 高效率的安排教学计划, 总体上要有明确的重点, 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层次, 又要细致到每一节课的安排, 内容要充实, 并且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大学英语口语教育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传统的教育注重语法、语言形式的死记硬背,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口语能力差, 而且缺少独特的个性魅力。因此, 必须转向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教育者要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内容, 对他们当前的情况了解。口语教学中, 在分组练习、双人练习、单人陈述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用英语思维的训练会让学生超越自我, 不单纯的记住生词、短语、或者是句子, 关键是要深入这些语言材料去思考。更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个体的口语给出不同的改进建议, 因材施教根本上是对学生的尊重, 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教师不能强迫所以学生都用“Fine, thank you, and you?”来回答“How are you?”每个人的反映不同, 教师要尽量保持学生的个性表达, 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对于不符合英语表达的不当之处要指出, 并给出改善建议。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塑造, 不仅有利用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和口语的质的飞跃, 而且也真正在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大学生个性塑造并非空中楼阁, 其理性支柱就是文化哲学。
以文化哲学提升大学英语口语教育
以文化哲学的视角剖析大学英语口语教育, 激发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要引导学生不断自我批判, 完成自我超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生命体, 因而学生不应被当作局部的、孤立的个体, 或者只是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英语口语教育。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恰当表达自我的同时, 具有完整的人格、情感的互动, 从而让学生得到生命多层次的满足和体验。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育, 将掌握口语技能作为找工作的优越条件, 教育变得具有功利性, 而它并没有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培养, 因而在教学中只注重逻辑化和系统化科学知识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整体培养。
这样的大学英语口语教育是与文化哲学相悖的, 文化哲学是“以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人本精神, 以此来促使人内在地建构起现代的价值取向, 使人不再满足于自在的“是什么”的文化模式, 而能自觉地超越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自在性, 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来对待生存, 从而确立起自由自觉的、理性的、契约的、法治的现代文化模式。”[1]当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育课时不足, 导致学生没有机会练习口语, 而更加忽略口语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 在仅有的口语课中, 教学的主体也是传授口语技巧, 告诉学生这个句子用英语表达“是什么”, 不培养学生自觉思考“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能力,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也阻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塑造。以死板单向的传播方式进行的大学英语口语教育是非人文的, 是违背人文精神的。
文化哲学引导人们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怀。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回归对学生本身的完整性、独立性、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关照中。和谐社会, 是国家对文化哲学理解和运用的大环境, 在英语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塑造。把学生“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 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2]大学英语口语的教育必须借助文化哲学进行新一轮改革。
摘要:现代大学教育, 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而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的现状却与之相悖。为了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 有必要探讨当前大学英语口语教育的现状, 从而提出改进策略。理性依据就是以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启发大学英语口语教育, 开启了独特的研究视野。文化哲学回归对人本身的关怀,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自我超越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关键词:个性塑造,大学英语口语教育,文化哲学,自我超越,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衣俊卿.【J】《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求是学刊》, 1999年第1期, 12页.
如何营造富于个性的企业文化? 篇5
一.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工作场所、生产资料、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服务内容等等都是企业文化中的物质层。在企业文化中,人是主体,承载精神和意识,物质是客体,是人活动的对象。人们谈起企业文化,想到的只是人的精神风貌而忽视工作的条件对象,这是一种错觉。其实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以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规则为依据的,而是以生产资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这与经济理论的研究相符合。
进行企业物质文化建设要形成以下认识:
1. 企业的效益主要是控制企业物质性的生产成本产生的;
2. 企业的行为规范是建立在对物质存在研究的基础上的;
3. 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是以提高企业成员对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
二.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就是对企业成员行为的规范。人的行为,总是交互作用着的,就象一个情绪不好的人遇到另一个人难免要流露出不高兴,而被他遇上的这个人一看他这样,也难免会受影响。企业之所以要规范行为,其初衷就在于不想让工作情绪稳定者受到工作情绪不好者的影响,更不想让工作情绪不好者去影响企业的客户或关系对象,以使企业形象受损。然而企业行为文化的建设光重视行为的交互作用和企业的形象还是不够的,下面几个问题也是应该考虑到的:
1.在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中应侧重于企业成员之间与企业成员对外行为的哪 一方面?
2.有没有把握好“控制—自由”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企业在给其成员约束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其成员还需要什么样以及何种程度上的自由?
3.如何消除员工对制度和规范的抵触情绪?(员工对制度和规范的抵触情绪最好的来源是制度和规范自身的不稳定)
4.企业的制度和规范有没有一点人情味?能不能加入一点人情味?
5.在大部分人的意识里,制度和规范都是其制定者维护自身利益约束他人的工具,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不让制度和规范延续传统的冷铁形象呢?
三.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在于在多少程度上考虑到了人的价值和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在多少程度上考虑到了企业的利益和团体的需求。精神是心理活动的参考,是行为举止的座标。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要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重视企业成员对企业活动的参与和协作能力,既要考虑到内在的环境要素,也要考虑到外在的环境要素,才能形成企业创新、奋进、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风貌。
企业的精神文化对企业成员的潜移默化作用主要依赖于:
1.企业的精神与社会所倡导的精神风貌相适应;
2.企业的精神与个人和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相适应;
3.企业的精神在领导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在基层中有可被其他人效仿的具体典型,
四.企业文化与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外层,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体现出该企业企业文化的外在张力。同理,一个企业的品牌是该企业企业文化的外延。品牌战略的制定,往往是以企业文化的现状为参考依据的。实施品牌战略,就不得不考虑向外界展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因为一个企业要让外界了解自己以及外界了解自己的介质、外界评判自己的依据就是企业文化,这对不管是实施品牌战略还是实施名牌战略都是一样的。相应地,实施品牌战略应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巩固和发展。另外,企业文化在实施品牌战略中的体现不止是公关宣传上的,也是产品质量、销售和服务上的;不止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不止是体现在外界,更体现在企业内部。
一个企业,在已做好经营管理上的总体规划实施品牌战略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实施品牌战略要与企业文化相互兼容补充、相互调整促进;
2.实施品牌战略要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加强企业文化的发展力度;
3.实施品牌战略要在企业内部先行开展“企业品牌战略文化”活动。
五.企业文化与广告、营销
广告和营销是展示企业文化的又一个窗口,也是树立企业品牌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品牌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重视企业营销文化和广告文化的建设,目的就是要树立企业成员的品牌意识,以文化促营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感觉:
1.广告的投放是否达不到预期效果?
2.对产品周期的预计是否正确?
3.在技术上的竞争是否落后于人?
4.服务的理念是否深入人心,服务的意识和规范是否到位?
5.市场规划和细分是否得当?
6.是否有盲目扩张的嫌疑?
六.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
到目前为止,企业CI还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最佳选择,然而在中国的企业里CI战略的实施却缺乏新意,模仿和克隆的结果使企业患上了软骨病,企业的总体效益仍徘徊在原有的水平,企业的形象也没有因过多的投入产生质的改变。究其原因,是缺乏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只有富于个性的企业文化才能产生富于吸引力的企业形象;
2.企业和产品的形象比企业和产品本身及其价值(价格)重要;
3.企业文化应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
4.最富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是学习型的企业。
结束语:
创建有个性的班级文化 篇6
一、“美化”教室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客观事物对人心理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环境优美,就能令人赏心悦目,产生愉悦的心情;而愉悦的心情又可以引导出人的快乐的行为;而有快乐心情参与进去的行为因为有昂扬的情绪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充分地认识环境的美育力量之后,我认真设计了如下措施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1.美化每一块墙壁,让墙壁做不会说话的监督者。
开学初,为了加快学生、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建设教室环境绿化的工作中来,在我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利用班会时间布置下去一项任务:每一位同学自行创意一张手写版或印刷版自我主页,要求图文并茂,要求用最节省的语言最大限度地传输自己的信息让大家认识你,了解你,进而喜欢你。设计版面尽可能具有创意,抄袭必究。我认为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地费心思地去做这件事了,就会把自己对班级的爱、对获得朋友的渴望制作进去。大家相互之间也会产生一种期待、一种好奇、一种好感。果然,第二个周一的早晨,同学们拿来了他们精心设计制作的自我主页,庄谐具有,绝大多数孩子都贴上了自己的生活照,除了介绍自己,还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宠物,自己的生活空间,自己旅游的名山大川……这些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预计,原来只是希望师生之间尽可能由面熟到心熟,没有想到这个活动被孩子们当作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宣传委员精心的设计之下,这些载着同学们心思和创意的图片被贴在了教室的各个角落,每一堵墙壁都会说话了,它们在悄悄地告诉每一个经过的人班级主人的情况。我们说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当我们把“人”放在一个极为显眼的位置的时候,每一个班级成员都會感受到自己被重视的喜悦,进而被尊重的尊严感油然而生,他的一言一行都好像被大家关注着,所以,每一个同学都尽可能地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在众人的面前,班主任老师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做到“拱手而治”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2.精化黑板报制作,让完美的黑板报成为主流思想宣传的阵地。
每个班级教室的后面都有一块黑板,那是班级宣传的主要阵地。忽视这块阵地无疑是不明智的。我在接班之前就充分调查了学生的情况,把能写、能画、能组织的同学分门别类的作以登记,又借助制作自我网页的活动来考察这些同学的实力,然后确定了庞大的宣传组,又内部分工为学习宣传组和生活宣传组两大组。学习宣传组挂靠于班委会,主要负责常规学习、复习备考、考风考纪等方面的导向宣传工作,落实在班会组织上,主张侧重于口头、行为的宣传方式;生活宣传组挂靠于团组织,主要负责思想建设,落实在黑板报的创办上,主张侧重于书面、板报的宣传方式,狭义上就可以认知为板报组。
凭借以往的经验,我清楚地知道板报在一个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黑板报的每一次创办,我都不余遗力地参与进去,从板报的主题锁定到内容撰写,从板报的色彩搭配到标准确定,从板报的版式设计到成形验收,我都一一过问,因为我深知:为实现一定的价值追求,必须有一套规范来加以保证,这就是与一定的价值追求相适应的规范。这些规范被编成各样的短文、诗歌誊写在黑板上,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每一位学生。为了使板报色彩鲜艳、保持长久,我和学生一起决定用广告色来创办板报,虽然花费多一些,但学生们明显从中获得了创作的满足:当自己的创意以一种色彩纷呈的方式长久地保留在黑板上,精致而且耐人品味时,这无疑是一种绝好的享受。而在创办过程中的同学们的品评、参与以及大家一起拿着拖把洗刷时,那种奉献的快乐又并不只是办黑板报和欣赏黑板报所能承载的——看似复杂了的日常活动在同学们的参与中变成一种快乐的承担责任和享受实现价值的体现。所以,六班每一期板报都是集体的结晶,都是一幅画,一首诗,一道绝美的班级风景线。同学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坐着听课,老师们在这样的一幅画下讲课,都是熏陶,都是沉醉。
二、教化于班级活动——形成健康的主流思想
班级文化教育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的。我非常重视在小处细处做文章。
1.共同记一本《成长日记》,在成长道路上我们携手前进。
我准备了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在这学期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展示给学生。我说:“班级是个大家庭,每一个同学都是家庭成员。我们都有着相同的经历、共同的生活,我们应该共同分担成长的痛苦,分享成长的快乐。大家在相互的关心、相互的关注、相互的帮助下健康成长,也可以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示。我们以《日记》为平台,大家互通有无,在交流中相知……”我还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的寄语:“这里没有著名的诗人,这里没有惊人的华章。这里有的是真诚的求助,这里有的是真心的帮忙。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一起手牵着手,走好成长的每一步路。”学生们一个传一个地写下去了,几乎都是洋洋洒洒几千言。大家都尽自己所能展示自己的文采,也尽可能和盘托出自己的痛苦与快乐。日记本每天像蝴蝶一样从一个书桌飞到另一个书桌,甚至外班的也竞相借阅。《成长日记》成了大家的《成长宝典》。
2.用心召开每一次班会,让活动指引学生成长。
如果说《成长日记》是对日常生活中“长毛长草”的事的小道宣传教育的话,那么班会就是我们班级文化营造和展示的主阵营,宣传的大道。作为文科班,我们充分发挥文科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次班会。我们把班会类型细分为节庆班会、文学班会、主题班会等。节庆类班会如《中秋诗会》,我们用多媒体powerpoint课件展示有关中秋的传说、唐诗宋词、现代歌谣,然后由本班诗人鲁悦和语文课代表组织同学们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原创诗作,并讲解赏析。这个班会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班会后不久,几十名同学就筹备组织了西中诗社。一次活动激发学生组织社团,发起创作运动,由此可见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再比如文学班会,我看到学生在课下阅读卡通漫画书籍,书品不高。我就在网上下载几米和几米的成名漫画,给学生介绍和赏析。学生们以鼓掌欢呼的方式来迎接这次班会。班会后不久,班上好书不断,流动的图书站形成了。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有这么多老师与我并肩作战,我心慰然。
三、优化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互动的合作网络
我认为环境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的。如果说,教室环境是硬环境的话,那么人际交往的氛围就是一个软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可以使人奋发向上,而且可以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意 识,良好的集体意识会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无形的、巨大的教育作用。在一个有亲和力的班集体里,同学们会因为被认同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和向心力,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
人际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群体舆论的监督来实现的,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甚至能平等地友好相处,那么就能形成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和谐氛围。
一个凝聚的班集体是否能够形成,关键要看班主任老师营造班级磁场的能力。班主任要有威信,最好做到业务好,让学生心服,口才好人品好让学生佩服,有一颗善良的父母心让学生信服。我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协调功能,教给学生“爱屋及乌思想”,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积极处理好五种关系:即班主任与学生、任科教师与学生、班主任与任科教师、学生与家长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使班级形成了一股齐心协力,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四、强化学习风气——形成上进的奋斗目标
一般说来,学习风气与德育是紧密相关的。良好的学风会促进班级的德育工作。它不仅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而且也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平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求实、进取、创新”的学习风气,才能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我除了做好常规的学习督导工作外,还创作了“班诗”让学生朗读成诵,形成上进的奋斗目标。现在每一位学生都会背诵:守时守信,自爱自尊。进门要“净”,入座要“静”,学习要“精”,成绩要“进”,名次要“竞”。学生在“班诗”的倡导下精神面貌喜人,学风浓厚。
还原校园文化个性的“面孔” 篇7
珍惜“个性土壤”才能让校园文化个性的“面孔”得到充分的滋润。一要充分了解校园自身的“文化土壤成分”, 在动态和静态、人力和物力、环境和氛围、制度和理念等诸多相关因素中进行科学的分析, 弄清楚积极成分及其比重, 明确不同成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价值, 为建设环节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布置;还要充分发掘学校自身的“传统因素”“名人资源”等, 并以此为切入点, 拓宽张扬的平台和渠道, 不断为学校文化个性化发展注入活力。二要熟悉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土壤特征”, 准确掌握学校所在地域文化的“养分特征”, 特别是有助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和力量, 为校园文化的“个性秧苗”选择出合适的水分和营养。
尊重“个性种子”才能让校园文化个性的“面孔”具备清晰的轮廓。一要尊重本校师生成长中的“个性需求”, 只有弄清楚他们在具体阶段、具体环境、具体活动中不同于其他学校师生的需求内容, 才有可能选择出满足其需求的“文化秧苗”, 进而培育出与之相适用的个性鲜明的“文化产品”。二要遵循校园自身发展的“个性愿景”, 只有明白一所学校所追求的育人目标和办学境界, 才会准确地定位其“个性特征”, 才能从制度、队伍、环境、活动等诸多方面植入“个性种子”。
小学班级“个性文化”的建构策略 篇8
班级的个性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的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由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决定的,即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基本素质方面达到合格的标准。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使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
一、夯实“基础”环境
对对于于文文化化环环境境的的重重要要性性,,每每位位教教师师都能认识到,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文化”育人的队伍中,大胆尝试“个性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开办有亲和力、有实效性的家长学校,配合班级活动,请来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使班级文化建设触手可得,得以延伸,促进“家校”共建。
如举办“我和父母比童年”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对父母童年生活的采访调查,以及他们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顾,在与父母童年生活做比较的同时,使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现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做时代的小主人,并培养队员们的爱国之情。在主题队会的过程中,锻炼队员们表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由于都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所以在活动的设计上力求活泼、有趣,努力使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
通过比较,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体会生活的变迁,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这一代人的幸福、美好的童年,增强了彼此的交流意识,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亲情等,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载体,也使家长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转变观念,积极地、主动地支持学生,支持班级活动。
二、凸显“主题”文化
建立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是构建、巩固和发展班级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1. 积极开展主题班会
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我们结合农村的实际,带学生深入农村。如开展以“走进新农村,感受新变化”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课中,通过让同学们调查、述说家乡的变化,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家长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使他们深刻理解家乡有今天,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劳动,引导学生树立宏伟、远大的理想。
2. 精心设计班级活动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培养学生们主动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丰富文化内涵。还开展“踢毯子比赛”、“跳绳比赛”、“跑步比赛”及“写字比赛”、“故事大王比赛”、“朗诵比赛”等,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各类比赛,同学们互相竞争,共同努力,使班级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3. 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如结合学校的实践基地———小菜园,让他们亲手去开垦,去种植,去培育,去收获。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结尾中这样写道:今天真的很开心,开心的是我们收获了!想想锄草时的辛苦,真的很值得。也让我从中体会到了,要想有收获,真得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在劳动中体验了生活,体会到了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三、深挖“精神”内涵
所谓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统一运作系统,最终目标是使班级成员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自觉塑造自我,成为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全面发展的人。
1. 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在班内实行“分级管理制”。例如,一级管理:七名班委负责全班的学习、劳动、体育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总结;二级管理: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生和卫生;三级管理:课代表负责各学科学习情况的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四级管理:把班内一些细小琐碎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分解到个人,从而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是班内小主人,都有着为班级、为他人服务的岗位,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平等培养、民主激励的效应。
2. 以情感文化教育人
班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场所,而“爱”是培养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都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班主任更是班级情感文化的引导者。
班级有一位单亲家庭的小男孩,由于缺乏亲情的温暖,导致他性格怪异,不合群,也很不自信。了解到他这种情况后,我首先找他离异的父母,希望他们多给予孩子关怀,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多给他温暖。接着,在班级中,让同学们多和他一起玩,当他遇到困难时,大家一起帮助他。在集体生活中,让他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关心。并且,利用他身上的闪光点加以引导,不断地增强他的自信。现在,他已经能够很好的融入班集体,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孩子。
班主任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的无心之过,让学生在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篇9
1 茶文化视野下的体育文化教育发展背景
中国茶道是一种产自特定时代的文化产物, 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色彩, 旨求和谐清雅, 基儒道, 倚佛缘, 奉道法, 同时也与现阶段提出的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它也是一门完整的学科, 上世纪20 年代初就开始出现健康教育有关方面的资料, 但是至今为止对健康教育的概念都没有明确的界定。20世纪20 年代初在美国的一所儿童健康机构第一次出现健康教育这一个概念, 在那时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联合委员针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了界定:即健康教育是一切影响到个人、群体和社会有关的健康知识、方式和态度的经验整体。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文件中每年都有记录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解:“健康教育就跟一般教育差不多, 也是与人们知识、行为方式和态度的转变有关。”具体来说,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指导人们养成有益于自身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 健身心保持健康。
在国内, 许多学者也对健康教育的概念给予了界定, 如贾庆山等人在《学生健康教育》教材中对健康教育定义为是通过有组织、有结构、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维持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减少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元素, 防止疾病, 增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并对健康教育产生的效果作了分析。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们建立健康观念、增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消除不利于自身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人们对健康教育的理解, 使他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哪些生活习惯是会危害身体健康的, 并能够正确的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健康教育的目的: (1) 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使个体和群体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2) 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增强个人的自我素质修养, 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鼓励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3) 增强自身的健康教育理念, 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本论文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社会组织对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 让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强壮的体魄, 提高人们在生活中质量。也可以锻炼人们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2 体育文化教育与茶文化的共性探讨
中国的茶文化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部分, 挖掘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基于校园茶文化理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高校体育文化教学思路。
2.1 两者均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兴趣是学生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一步, 学生喜欢一项体育活动的话, 他会主动投入并迅速融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开展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并提高他们的情绪。体育兴趣是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激情和强度。许多学生刚开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兴趣很高, 但缺乏休闲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的了解, 往往是他们对休闲体育活动渐渐失去信心的重要一点。因此, 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应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当然, 也可以针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寻求而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这样才符合学生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的特点。
2.2 两者均有助于培养学生休闲体育习惯
习惯是由于反复练习和巩固下来产生的自动化的生活方式。而休闲体育习惯是特定的情境刺激 (时间、场地、伙伴、氛围等) 和个体之间经长期的练习和重复形成的。习惯一旦养成, 在情境因素出现时, 就会自动地表现出来,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学生一旦养成参与休闲体育的良好习惯, 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就会从有意识变成无意识的自主行为。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休闲体育的习惯至关重要。
2.3 两者均有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进行积极的休闲体育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因此, 在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且还包含心理方面的健康, 而休闲体育锻炼是取得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休闲茶饮观念的认识, 让他们了解到花钱买健康的思想是正确的。
2.4 两者均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身体动机
动机是是学生参与茶饮的首要前提。在健康教育中, 我们应针对学生身心特点, 提高学生茶饮质量, 适度改变茶饮价格, 满足学生求实求廉的动机;还有针对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 可以通过社团组织, 激励学生自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根据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好学的动机, 适当的开发、引荐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攀岩、越野等) 。
2.5 两者均有助于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学生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社会和学校共同认可的体育理念。学校定期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认知体育文化, 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体育文化建设;也针对学生的个性的特征, 多开展一些新型和时尚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大型体育赛事等。
2.6 两者均有助于体育教师的自我学习性
教师作为传授者是休闲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至关因素。他是学生与高校休闲体育的桥梁, 单独依靠学生自发的参与不够, 体育教师的知识水平、素质、品行对于学生掌握休闲体育知识和形成休闲体育价值观至关重要。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做好以下工作:
2.6.1 时刻增加自己的休闲体育方面知识, 增强自己休闲体育教育的修养, 了解当今流行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2.6.2 加强休闲体育方面宣传, 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观念。
2.6.3 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休闲体育活动。
2.6.4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选编各种体育教程,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7 两者均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对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竞技比赛和其他运动管理等方面负责, 为强化团队精神应该主要采取多种思想教育手段, 需要及时批判团队内存在的部分个人英雄表现。教师在日常训练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和强制方法来培养和加强每一位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精神, 还能培养体育运动内部的活跃氛围, 提高整体训练效果。在体育运动的日常训练中, 可以用老学生帮扶新学生的方式“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创造和谐的整体环境, 它也可以有效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禅师”菲尔·杰克逊和公牛队经常在日常训练经常安排“冥想”联系, 这不仅能使学生们集中精力, 而且能使团队在无声的沟通中, 有助于增强团队精神。当然, 方法培养有很多, 只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 你也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方法。
2.8 两者均有助于学生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学生的个人态度以及对团队精神的领悟是否深刻是树立共同竞赛目标的重中之重。共同的竞技目标可以让一支体育运动队伍中每一位学生在具体的竞技比赛中达成基础共识, 由此形成更为强大的团队精神, 以此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竞技斗志。另外, 除了树立共同的竞赛目标, 还需为每一位学生在内心树立一种能够达成共识的目的感, 教师应该为此建立一个远期目标, 并将远期目标细分为多个阶段的小目标, 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小目标, 逐步累积最终实现远期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 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进步, 让学生不断增加信心和团队凝聚力。每一个学生都参加了这个项目, 他们即可拥有自己的目标, 成为学生自身努力的内在驱动力。然而, 个人目标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团队的竞技凝聚力, 只有建立团队竞技的总体规划目标, 才能将个人的目标真正融入到总体目标中, 每个学生都有为总体目标实现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责任感和使命感, 才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技战斗力。
3 结语
茶文化艺术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 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空余时间的增多成为高校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创造了经济条件, 让学生有能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体育活动方式, 这样不仅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也可以达到心理的愉悦。
参考文献
[1]齐婷.吉林省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研究[J].才智.2015 (11) :169-170.
[2]梁兰颖, 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 (4) :153-154.
[3]杜金蕊.天津医专开设体育保健专业的可行性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 (11) :61-63.
从鲁西花糕看鲁西的文化个性 篇10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在《礼记》中, 孔子已经提到“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1]。“民以食为天[2]”一语则可以看出, “食”在中国不仅是满足腹肌之饱, 它已经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以最简单的形式包含最丰富的内涵。
《博物志》说:“土地所有者, 有饮食之异。”[3]中国的面积之大, 气候的差异性之大, 导致了饮食中原材料的多样、制作工艺的复杂和惟妙惟肖的造型。本文以鲁西的花糕为例, 从花糕的原材料、造型、体积、功用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所体现的鲁西文化个性。
一、鲁西食花糕的习俗
“鲁西”主要指山东的聊城、菏泽、德州、泰安。早在宋朝时期, 以北方面食加工为特征的饮食及饮食市场的兴旺发达, 促进了以齐鲁为代表的面食文化的繁荣昌盛。花糕是齐鲁面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它是鲁西一带过春节时必准备的一种食品, 并在整个春节期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祭祖先、请各路神仙、过年后回赠亲戚朋友这些礼仪都少不了花糕。鲁西的花糕呈圆体塔状, 底层是圆饼, 圆饼的上面放枣, 依此一层一层的垒起来, 少则三层多则十几层。食花糕从多个方面展现了鲁西文化个性。
二、鲁西花糕所反映的鲁西文化
(一) 鲁西文化地域性
1.从鲁西花糕的原材料来看
从原材料来看, 鲁西花糕主要为小麦粉, 辅助材料为红枣。
鲁西地区地形特征属于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 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这种气候致使冬夏温差大, 昼夜温差大, 降雨量少。而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 适应范围较广。鲁西最早栽种小麦的历史可追述到商周时期, 据《左传》的记载, 当时的小麦产地主要有温 (今河南温县西南) 、陈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齐 (在今山东省北部、西部和河北省的东南部) 、鲁 (山东省南部) [4]。这样看来, 鲁西一带已有三千多年栽种小麦的历史。如今, 鲁西一年两季的农作物仍为小麦和玉米。平日餐桌上的主食为小麦粉做成的馒头。作为过春节时, 家家都要制作的花糕, 取材于当地大量生产的, 日常食用的小麦粉。
花糕中的大红枣, 一般取自于鲁西自家栽种的枣树。枣树耐干旱、贫瘠, 适应性强, 特别是在果实成熟期, 要求少雨多晴的天气, 以免造成大量烂果、落果, 鲁西的地理气候适应枣树的生长。另外, 枣还象征着吉祥与幸福, 枣是礼仪庆典上的必备之物, 最常见的习俗便是婚礼上关于“早立子”的祈福。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 在新婚夫妇的床头被角压几颗枣和几个栗子, 取其谐音“早立子”, 以求早生贵子, 多子多福。所以, 鲁西一带家家户户都栽有一到两棵枣树。到了10月份, 枣成熟了后, 会被从枣树上打下来, 储存起来, 等到过春节的时候, 拿出来专门用来做花糕。枣放在春节时食用的花糕中, 不但丰富了花糕的味道, 美观了花糕的造型, 它的象征含义也使花糕更富有了祥瑞的意义。在鲁西过春节时, 一个重要的习俗是新婚夫妇去给新娘的父母拜年, 岳母家会送给女婿一块填满枣的花糕, 意思就是希望新婚夫妇早生贵子。
虽然, 鲁东和鲁西同属于山东, 但在制作花糕的原材料上差异很大。鲁东地区虽然农作物的栽种也以小麦为主, 但是由于邻近黄海和渤海, 利用便利的海上运输, 加进了与外界的贸易往来, 南方生产的大米在交换中被带入了鲁东地区。所以, 在鲁东的日常饮食中, 小麦和大米兼而有之。在制作花糕时, 也不仅仅取小麦做原材料, 更多的是用糯米做原材料。
2.从花糕的形状来看
从花糕的形状, 可看出鲁西的政治文化浓厚。鲁西花糕的形状像金字塔型, 在鲁西意味着步步“糕”升。“糕”音同“高”, 步步“糕”升是对做官之人美好的祝福。在过春节时, 对官场上的朋友来说, 花糕是最好的礼物, 每个人都愿在春节这个祥瑞的时刻, 得到一个好彩头。花糕食用的时间是有讲究的, 正月初八的早餐才可以吃到年前就已做好的花糕。定在这一天, 并不是因为初八是开始上班的时间, 而是取“八”的谐音———“发”, 在搭配“糕”, 就是“发糕”了。特别是家中有人在官场的, 往往会在春节前, 留一块自家食用的花糕, 在初八这天拿出来食用, 同样是取“步步高升”的好兆头。
鲁西的花糕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追其原因, 是因为历代的政治中心设置在北方。唐宋元明清, 五代中, 只有南宋的朝廷设置在南方, 其他隶属于北方, 包括现在的政治中心———北京。长期的政治中心, 使北方人更加看重权力的重要, 增强了北方人仕途上的观念。林语堂曾写到“唐周二代的创业帝王, 出自甘肃东北部, 其余各大皇朝的帝王, 盖莫不起自比较阻塞的山岭地带, 靠近陇海铁路, 此地带包括东部河南, 南部河北, 西部山东和北部安徽[5]。”历来北方人把能在官府寻得职位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3.从花糕的体积看
从花糕的体积, 可看出鲁西的民风。鲁西民风俭仆, 饮食不尚奢华, 讲求实惠;食风庄重大方, 素有“堂堂正正不走偏锋”的评语[3]。在日常饮食中, 鲁西人习惯于粗茶淡饭, 重主食轻副食, 重数量轻质量。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尚俭之风虽有减弱的趋势, 但是广大人民还是把勤俭作为一种美德加以推崇。除非是过年待客, 否则不搞一餐数菜。一日三餐, 多以咸菜和田间栽种的季节菜作为佐餐。副食的缺少, 使鲁西人主食的需求量加大。
这些饮食文化, 在花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鲁西的花糕较大, 普通的一个往往有两三斤重, 仅仅最底层的圆饼就要用三个馒头所需的小麦粉;而大一些的花糕会重达十多斤。一个普通的花糕在一般的三口之家, 两顿早饭即可吃完。而这对重副食轻主食, 注重搭配营养的南方人来说, 是不可理解的。若是把这么大一个花糕放在南方, 恐怕等到花糕变质了, 依旧是还有剩余。
(二) 鲁西文化的交融性
一个地域的文化, 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发生着微乎其微的变化。能使一个地域文化发生大的变化的:一是战争, 可以使整个地域文化荡然无存;二是人口的迁移, 为该地域带来新的文化。鲁西文化的变化就是源自于第二种。
鲁西文化因受地理及经济、交通因素的影响, 受到周边地区零星渐近、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少之又少。而大规模的移民移入却是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明代, 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 朝廷推行“移民就宽乡”的民垦政策, 使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桐县迁至山东鲁西一带[6]。
饮食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使它成为两种文化交融过程中最先也是最容易的部分。山西地处我国黄河中游, 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 属于暖温带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适宜谷、小麦、高粱、玉米、荞麦[7]。原材料的丰富使山西人特别擅长在面点上下功夫, 面食品种繁多, 素有“一面百样吃”的说法。山西不但各地有制作花糕的习俗而且在逢年过节时, 还会制作各种面塑, 样式千奇百怪。山西人迁入鲁西后, 对花糕的制作进行了改进。之前的花糕是一层圆饼, 一层枣, 样式比较塌陷, 而山西人把枣用长条形的面包裹起来, 这样两层圆饼被长条形的面支撑起来。这样可以使整个花糕的立体感增强, 不容易塌陷。鲁西受此影响, 制作的花糕有了改良, 形成了今天花糕的样式。
而山东其他地区还是延续古老的做法, 制作的花糕样式与鲁西花糕大相径庭。山东烟台、威海等胶东地区, 春节制作的大枣饽饽等同于鲁西的花糕。饽饽做成圆形大馒头状, 表面十字挑出九个鼻, 嵌入红枣。而山东莱州一带, 春节制作的也是枣饽饽, 但它的枣饽饽上面印的是六个红色蝙蝠, 寓意为多福多寿。
饮食文化的交融开启了鲁西和山西文化其他方面的交融。例如, 民俗文化方面。每年的四月四日,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这一天禁忌烟火, 以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 弘扬有功不居, 不图富贵的精神。汉时, 山西民间的寒食节要持续一个月。现在, 多为一天, 只有少数地方禁食三天。山西人的迁入, 为鲁西带来了寒食节。受山西人的影响, 鲁西的节日中加入了寒食节, 来纪念介子推, 发扬介子推的精神。
(三) 鲁西花糕体现的鲁西民俗文化
鲁西花糕的主要作用不是食用, 而是在春节期间用于祭拜祖先、供奉财神、菩萨、天地众神。春节是中国最为盛大的节日, 是蕴涵着中华文化精要的重大节日。“祭祖拜神”是春节期间的一种活动类型, 具有宗教性, 并且具备社会教育之意义。
“祭祖”是用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是中国文化中“孝”的一种表达方式和传承。“拜神”是中国人宗教信仰的表现。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 都是在追问“天”和“人”的关系。在大自然面前, 人类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地震、海啸、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在地球上横行, 人类却无能为力。因此, 对不可解释的自然现象, 人们往往通过假设神灵的存在寻找出路。除此之外, 人们“拜神”还往往带有世俗的功利色彩。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命运, 所以会把自己的一些希望寄托在“神”或者“上帝”的身上。
对祖先和神的崇拜和尊重, 使人们在祭拜时, 会供奉自己认为最好的食物。花糕即是其中的一种。制作工艺的复杂, 是把对祖先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包含在里面。
结语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8],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古传承的文化地域特色。而中国作为一个崇尚饮食文化的国家, 在饮食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当地文化, 若是想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 研究该地区的饮食是一个好的突破口。虽然鲁西的花糕只是鲁西众多饮食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它也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鲁西文化不同于鲁东, 更不同于南方, 具有自己的独特地域文化质性。
参考文献
[1]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
[2]李东祥.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8.
[3]胡自山.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6:2-17.
[4]左丘明.左传[M].长沙:岳麓出版社, 2006.
[5]林语堂.吾国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6]山曼.山东民俗[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1988.
[7]侯欣珪.山西通志 (第二十七卷粮食志) [M].北京:中华书局;山西:山西通地方志研究院, 1996.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篇11
关键词:茶文化;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品德共性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37-03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册,每一册史卷、每一页史料都满溢茶的甘甜与清香。
在当代,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又因其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修身陶情和促进经济贸易、民族团结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文化与茶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功能在重德和求和的精神境界层面具有高度的共性,二者具有品德共性。
一、重德的品德共性
(一)茶文化中的重德品德
重德品德是中国茶文化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基本内容。中国茶文化讲究茶德,通过茶德的注重和培养来形成和提升饮茶人的高尚人格,提高饮茶人的个人修为能力,进而实现饮茶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通过对制茶程序的研究和茶文化精神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中茶德的确立和追求,源自于作为自然产物茶叶的自然属性显现,更是通过人们饮茶过程中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又是饮茶人所确立的茶文化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首先,茶叶的制作程序包括采摘、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茶德自然特性的体现,人的道德也是通过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修为过程才最终呈现;其次,重德是茶人所崇尚的精神品德,“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避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这是茶文化中礼仪的教化,才是茶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注重了自身视、听、言、动等方面的自身修为,只有茶人具有了茶德,才能做到敬心于内,外动于行,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唐代文人刘贞亮将茶的好处概括为“十德”,茶可以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他不仅把饮茶作为养生之术,而且作为修身之道了。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之所以被其成为嘉木的原因就是茶树生长随遇而安,可长在山野、可长在烂石和黄土中,其生长过程坚然而幽深,但是,无论生长环境如何,其提供给世人的茶叶却清香怡人、晶莹清澈,尽展茶文化的清新幽雅。茶的生长品行可以看作人的成长过程,这些清纯质朴、幽静阳刚的自然本性特征通过饮茶过程为纽带再折射到饮茶人的身上,就表现为饮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体验、理解和品鉴;同样,这种自然抱朴的品行通过饮茶过程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后又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里,则就演化成人的一种精神追求、理想信念、人生智慧和性格品德了[1]。因此,中国茶文化中重德观念的发生和形成,源于茶所生所长的自然属性。当代茶学专家王泽农先生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写道: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
(二)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重德品德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注重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这也是中华传统修生文化中重德品德的体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修身》),拥有高尚道德的人比王公贵族更有价值。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核心就是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只有道德高尚了,他的言行举止就顺天理、合法度、尽人情了。这种高尚的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仁者也,推崇惠施于民,匡世济众。“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为人应重义轻利,不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义,甚至在有的时候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礼”:履也,体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众人依据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恪尽职守,尽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仁德和义务。“信”:不疑也,诚实也,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强调自尊自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信可爱。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行修养的人,一定是是一个富有精神力量和感召力的人,其所道之言、所行之事,化雨春风,令人赞叹敬仰。
茶文化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都是一种蕴涵丰富的文化,具有坚实的思想积淀,这种积淀就变现为人性理论。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把人性理论推演论说,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后天的成长环境不同,人性也是随之改变的。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董仲舒的“性三品”都是重视了个人后天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先善还是先恶,无论是上中下之品,后天的修养作用极为重要。唐代的李翱、宋代的张载和朱熹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人性的论述。在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内容特别丰富,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重德就是修身养性。中国古代这些丰富的人性理论为茶文化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重德思想奠定了基础[2]。
二、求和的品德共性
(一)茶文化中的求和品德
在茶文化中,“和”的内涵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和顺和平和等,但是,在“和”的内涵中最重要的还是指和谐,即通过茶这种文化来传播和传承和谐之意,达到以茶求和、以茶促和、人茶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求和的茶文化品德包含了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人们用来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的行为的价值尺度,可以说求和品德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3]。
茶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哲学“和”的理想信念。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儒家推崇的“和”是中庸之道,节制为本。“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中庸》),“未发”为中,“皆中”为和,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未发、节制而不放纵自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融入自然、亲和和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其次,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无量寿经》),强调舍弃亲缘关系一视同仁的“言色相和”,尤其在茶文化中的“禅茶一味”更是要求人们六根清净,达到“明心见性”的“和”。最后,道家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对“和”的追求就是人物合一,能够体验物的本性,也是就是人生活的本性了,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和”的哲学思想和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这种哲学思想和理念既是天地万物自然规律与人物两化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的体现。茶是自然之茶与人文之茶的结合,表现为自然植物之茶叶、自然川水之山泉的融合与人身生理满足、人文审美愉悦的共通想结合过程。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蕴含了丰富的“和”理念和“和”品德。例如《茶经·四之器》中关于煮茶用的风炉的制作介绍,“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这种茶炉(即风炉)是陆羽根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大胆设想并对茶炉的制作和使用做了详细论述。他能够把熟知的茶性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相结合,充分表现了“和”的思想与方法。这种茶炉煮茶时,放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柴木,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综观整个煮茶过程就是一个求和的过程,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在《茶经》中还对茶的采摘时间、煮茶时的火候掌握、泡茶时茶汤浓淡和用水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细致论述,这些论述无一不体现茶文化“和美”的自然法则[4]。这种“和美”的自然法则形成了中华民族长期而独特的处世哲学、理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处事行为上,就是以和睦、和谐、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人与人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同时,我国著名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5]。
(二)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求和品德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民族,注重对精神境界的坚守和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理论阐明了人的本质是善、或可以为善、或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身保持先天的善性,从而使人的行为达到善的标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精神境界理论,以“仁”作为修身的理想目标,认为个人达到“仁”的境界,不仅能够自身保持守仁的高尚品德,同时对他人也能以“仁”为人际准则,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仁”就是理想的精神境界,即“仁者安仁”(《论语·里仁》)。同时,孟子将“仁”与“义”相结合,提出了以“仁义”为个体人生最高理想的精神境界理论,这种境界理论以人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修养为路径,达到仁义的思想的精神境界[6]。这些精神境界理论阐明了修身的理想目标和理想追求,而这些理想目标和追求变现为个人的“仁”,那么从社会整体来看,这种“仁”就表现为群体的“和”,既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和”,又是人与物之间自然关系的“和”,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和”,所以,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仁义”的最终归属还是求和,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群体相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体社会和谐的三个基本体现,而这三者和谐的基础就是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品德特性。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是儒学的身体观,也指明了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那么,修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个人立身处世行天下的基本能力。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核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关系体中的人,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的论述,而不是孤立的人,展开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链条,使之处于不可割裂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之中。
茶文化的重德求和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重德求和具有品德共性,而这种品德共性根源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首重人品,为人之道,以“德”为先,以“和”为贵;茶之道,茶文化,人之道,人修身其理莫不如此。
参考文献:
〔1〕鲁鸣皋.试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J].农业考古,2003,(2):30.
〔2〕吴春岩.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34.
〔3〕朱海燕,王秀萍,李伟,刘仲华.“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6.
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研究 篇12
关键词:企业文化,个性,可持续发展,策略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和, 它为企业全体成员所接受, 对员工起到激励、凝聚和规范、约束的作用。一个企业的竞争, 从形式上看, 似乎是产品的竞争、劳动竞争和科技竞争, 实质上是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打造有着鲜明个性、与别的企业保持着差异的企业文化。
一、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内涵研究
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三个层次:文体活动、企业道德、企业精神, 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 企业文化就是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同遵守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它还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感染性, 能够将新进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统一起来, 真正实现“化”人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共性, 即出发点均是为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与此同时, 企业文化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 首先是一种自然的表现, 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发展目标、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些基础上形成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彼此相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 索尼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 惠普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性, 更是企业发展到高层次境界的成熟表现, 是现代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尽管有个性的未必都是优秀的, 但优秀的必定是有个性的。纵观肯德基、微软等世界著名企业, 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个性风格, 其最大特点就是个性鲜明, 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复制和模仿。因而, 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 牢牢扎根并不断延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的个性化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 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然而, 企业文化却是生生不息的, 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财富杂志曾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于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 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凭借着企业文化的力量, 这些一流的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我国一些经营了近百年的老字号:同仁堂、瑞福祥等, 也正是因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有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 它们才能生存、发展至今。由此可见, 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 构建符合企业客观、充满个性的企业文化, 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1. 企业自身特点要求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每个的企业都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其所处的行业和背景、组织形态和员工的素质以及企业发展经历都有很大的差别, 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应具有强烈的个性。否则, 就会流于形式, 起不到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首先, 企业的类型不同、生产的产品以及市场和服务对象有差别, 企业文化的侧重点就应不一样。虽然我们可以在一些优秀的企业所推崇的核心价值观中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 但每个公司最为称道的企业理念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如波音的“在航空的世界中吃饭、呼吸、睡觉”;迪斯尼的“把欢乐带给大家”等等。其次, 自觉地创建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就要考虑企业自发形成的文化氛围。从分析现有文化入手, 将其加以提炼和完善, 升华为理论、制度和规范。另外, 企业文化要得到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也必须考虑员工的心态和素质。最后, 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 企业文化也应有所差别。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2. 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亟须个性化的企业文化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 企业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既包括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 也包括文化和机制方面的。调查发现, 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是领先竞争对手的关键力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土壤, 只能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不同于别人的竞争力, 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今企业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 纳科尔公司的一位主管总结说:“我们的成功20%来自干新技术, 80%来自于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国内有不少企业因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在短期内取得成功, 然而由于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 在多变的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很快就被淘汰。因此, 在“与狼共舞”的时代企业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三、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策略
1. 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是指企业在终极目的、总体经营思路方面的根本信念, 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 是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的基础, 对员工起到指引和激励的作用。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应从企业的行业、环境入手, 与企业战略、远景目标相结合, 避免口号化、公式化, 如果提炼过于抽象化, 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 无法真正指导企业员工的具体工作与行为表现。许多跨国企业能持续成长、不断发展, 其动力就在于他们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秀企业文化, 有着独特的经营哲学、共同的价值观。如沃尔玛“尊重每位员工, 服务每位顾客, 每天追求卓越”;诺基亚“科技以人为本”等等。在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建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独特, 为个性而个性。苹果公司在创办初期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 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 创新与冒险成为其公司的核心理念, 但他们的这种做法中也隐含着特例独行, 桀骜不驯, 没有了合作与协调同样要把公司引向崩溃的边缘。
2. 正确导入CIS战略系统
目前, 导入CIS系统已经成为不少企业构建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CIS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一为MI (Mind Identity) , 即理念形象识别, 包含企业价值、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企业伦理等具体内容。其二是BI (Behavior Identity) , 即行为形象识别, 包含了对内的企业行为准则、教育培训和对外的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内容。其三为VI (Vision Identity) , 即视觉形象识别, 包括产品标志、吉祥物、服装、礼品等等。CIS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与企业文化的不同层次内容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M I对应企业精神文化, BI对应企业行为文化, VI则与企业物质文化相对应。MI才是CIS系统的核心部分, 也是CIS系统功效的原动力, BI和VI只是MI的动态和静态表现。MI系统是灵魂, 决定支配着BI与VI, 企业在导入CIS系统的过程中, 应当将关注点集中于MI之上。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自行或通过有实力的专门的由机构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信条、企业伦理等思想内容进行精心提炼、准确的表达, 形成企业的MI系统, 再以MI系统去指导BI、VI系统建设, 才能有效建设企业文化,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3. 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
不少企业在自身的发展历程都形成了自身的优良传统, 它们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优势, 要想有所作为, 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与光荣传统, 利用好这些传统和历史。在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尊重企业的优良传统和光荣历史, 其定位必须源于企业的历史, 尊重企业的传统, 又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其次要追求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明白本企业与同行业企业相比, 其优势与不足究竟是在哪些方面, 让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服务。无论是微软还是I B M, 它们企业文化的特色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 正是因为它们的文化适合于企业, 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造就了非凡的商业成就。最后, 不人云亦云, 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来谋划企业文化的建设, 避免雷同、凸显个性。在具体行动中, 可以借助一些重大活动, 如公司庆典活动, 公司年夜饭等活动或一些主题活动来推波助澜, 像当初海尔张瑞敏怒砸76台劣质冰箱就是一个实例, 既表明了海尔对劣质产品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 还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来达到统一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效果。
4. 倡导人性化的管理
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活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 要突出以人为本, 通过各种载体和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 构建民主人本型的企业文化模式。首先要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实践证明, 个性化企业文化的构建能否成功, 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首先自己先认同、传播并执行企业的文化, 这是构建个性化企业文化成败的关键。一个成熟的企业领导人, 必须对本企业的文化建设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长远的决策, 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从而有效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整个企业健康发展。第二要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把“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造就出一种全体职工所认同的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增加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如东台市国贸大厦, 把“尊重人, 为爱岗敬业的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工作环境”写进《员工手册》, 从而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创新, 追求卓越。最后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化, 不能脱离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企业文化, 应该重视并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只有从实际出发, 与生产经营管理实际结合, 才能与企业发展相协调, 形成特色。
参考文献
[1]苗顺太:浅谈如何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 2006 (8)
[2]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3]赵永光:创建独特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5)
[4]刘燕: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考[J].企业经济, 2006 (5)
[5]张晶晶:企业文化视角下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2)
[6]赵长贵: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 2004 (2)
[7]李明:刍议企业文化先进性[J].商业时代·理论, 2005 (6)
【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推荐阅读:
大学文化个性08-30
大学的文化自觉10-26
大学宿舍的文化色彩07-17
当代大学的文化使命05-13
大学精神的文化力量07-30
大学的文化功能现状09-11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07-11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10-08
2019大学校园的传统文化活动总结08-16
大学文化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