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共12篇)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的开设何以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这是因为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然而, 在众多高校, 大学语文教育却无处话凄凉, 语文课不仅由必修降为选修, 学分由4个减为1-2个, 课时也由最初国家规定的108个课时缩短到36个课时甚至更少。[1]足够的课时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必要条件, 学校不重视, 语文自然就被成千上万大学生视为了鸡肋。语文教育衰落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的式微,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母语危机的民族文化之忧
早在20世纪70年代,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 感慨国人母语能力下降, 忧虑中文日渐低落。四十年过去, 这种状况越演越烈。当代中国, “外语热”和“母语荒”形成鲜明对照, 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深思。许多大学规定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才能获取毕业证或学位证,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考英语, 却不需要考汉语, 众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需要通过英语水平能力测试, 却不需要通过汉语能力测试。在轰轰烈烈的“全民学英语”热潮中, 汉语在固有的领地日益狭小, 甚至呈现边缘化趋势, 大学生的母语能力也严重退化。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 南京某高校曾组织博士生、硕士生做高中语文试卷, 及格率25%, 令人大跌眼镜。复旦大学2005年的汉语比赛中, 外国留学生首次夺魁事件也曾引起华语社会强烈反响与深刻反思。许多大学教授十分忧虑:当代大学生, 包括中文系学生, 对汉语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冷漠。这种冷漠多源于学好英语和计算机有助于找到含金量高的工作, 而学好母语似乎派不上用场。
面对“母语危机”, 余光中先生说, “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 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2]语言不仅是工具, 更是文化的载体, 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倘若一个人对母语缺少感同身受的体验, 必会缺乏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汉语沉淀着中国五千年文化, 汉民族文化精神有其无法替代、不可磨灭的经久价值, 当年轻一代膜拜外来文化, 疏离民族传统文化之时, 当全社会慨叹国人道德滑坡、信仰失范、经典迷失、价值偏离之时, 我们必须警醒, 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处于尴尬的危险境地, 促使民族文化得到最广泛的认同是当代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思
早在1978年, 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两位先生的倡导下, 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 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 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3]匡亚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最多、最集中, 通过语文教学, 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则说:“不论学习何种专业, 都应具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较多知识, 对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可以说, 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民族文化素质。文化精品之所以能称为精品, 即因在精美的语文表达中, 还深深地蕴藏、显示着前贤高尚的精神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健康的审美趣味等等。”[4]由此可见, 大学语文从它历经十年浩劫之后重返课堂之时就被赋予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格曾说:教育的对象是特定文化环境中具有思想道德情感的精神主体,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 并培养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5]语文是一种工具, 也是一种文化。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 人与文化通过互动实现着双向建构。在历史的长河中, 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恰似骨肉相连。语文教育浸透着文化的血液,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 不仅传播知识, 更建构精神。“面对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化失范、文化迷失, 大学的学术研究不仅秉承着文化守护的责任, 还肩负着文化探索、文化创新的使命。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 《大学语文》教育不仅应当成为先进文化的传递者, 还应当成为主导文化的示范者、多元文化的整合者、融通者、指向者。”[6]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 其实就是陶冶性情, 唤醒灵魂, 建构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使其成为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 从而洞察人生真谛, 把握生命价值, 提升人生境界, 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 肩负起传承并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
三.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之变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已得到语文教育界的认同, 实现其文化育人功能, 需要改变窘境, 改革创新, 挖掘教材文化意蕴, 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1.全球性的教育视野。化解母语危机,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闭关锁国, 将外来文化视为洪水猛兽, 阻挡于国门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中, 独尊母语无异于天方夜谭。虽说世界上任何一国的母语高等教育都把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放在首要位置, 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大学语文并不等同于中国语文, 中国文化只有在和世界先进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过程中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实现真正的复兴。因此, 大学语文应该以民族文化为主导, 同时放眼全球, 吸纳异国先进文化, 凭借足够的民族自信, 将外来文化的精华熔入中华民族的炼炉, 洋为中用, 吸收借鉴。
2.专题性的教学内容。传统语文教学以篇章为单位讲解作品, 极少将作家作品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审视观照, 文章之间缺乏相互关联, 其文化含量难以得到充分显现和挖掘, 学生所学文化知识零星散乱, 不成体系。大学语文以文化育人, 应该凸显文化主体地位, 以文化为核心考察教材篇章价值, 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的知识体系, 紧扣传统文化的脉搏, 以经典篇目诠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 将作家、作品置于生成、发展、衍变的文化流动过程中, 由文学而文化, 去体察其在传统文化链条上所因袭的固有的文化品格, 为学生开启透视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视窗。
3.研讨性的教学模式。我国当今大学语文课多采取大班授课, 同一课堂学生动辄百人以上。学生规模过大, 难以进行研讨、互动和训练, 教师只得满堂灌, 力求讲深讲透, 自己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是求知的主体,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专业性和研讨性,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异也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我们应该借鉴美国高校小班研讨的母语教育模式, 如哈佛大学规定一个课堂学生不得超过14人, 普林斯顿大学则规定不得超过12人, 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建立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其人文素养与文化素质, 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全球化趋势中, 众多国家深刻认识到母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 对其格外重视。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 利用它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建设, 塑造文化精神, 培育高素质人才。
注释
1[1]刘芳.课时学分萎缩必修变选修“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中国青年报[N].2005-11-1.
2[2]周士君.“母语危机”.福州晚报[N].2005-8-7.
3[3]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科学时报[N].2007-1-30.
4[4]罗萍.大学语文文化育人新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4)
5[5]曹明海.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J].文学教育.2008 (8) .
6[6]李鹏辉.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示范[J].教育评论.2007 (6) .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2
1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简述
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不太乐观,很多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进展十分缓慢滞后,德育教育的质量也不高,大学生德育教育成果很差。具体来说,高校相关部门或领导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认识不够彻底,对德育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无法从政策体系上保证德育教育相关工作的展开和实施。部分老师对于德育教育也没有正确认识,教学活动始终按照教学大纲在进行,以教学为策略、考试为手段、分数为目的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完全忽略了应该具有的德育教育。一些学生也没有注意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老师或是家庭的影响,只看重分数,不注意素质培养,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2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积累沉淀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儒家文化为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和精神食粮。
2.1内容丰富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极其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传承至今的主流文化思想。就战国时期来说,除开儒家文化,其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多个文化流派,当时文化爆发,百家争鸣。不仅文化流派种类繁多,就是同一种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主流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近现代杂文,这都是儒家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唐朝繁荣昌盛,儒家文化则侧重于学习。近现代抗日解放,儒家文化则侧重于舍生取义,为国家而奋斗。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
2.2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是每一代炎黄子孙长成为人的重要学习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明确了许多道德立场和价值取向,比如《乐羊子妻》这篇文章,羊子路遇金饼,拾之归家,妻见大怒,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这短短的一句话,所包含的道德准则以及价值观念放眼如今也是完全适用的。
2.3适用范围广
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篇3
关键词: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是获取知识、成就人才的摇篮,在大学文化这个载体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能使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道德素养和言行举止等方面卓有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的必要性
加强研究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而大学文化就在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基础,大学文化主要通过内在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发挥功效,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时代同步,能够促进新文化的发展。
二、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大学文化的内涵
我国对大学文化的研究起点较晚,在21世纪才出现大量的专著和论文,虽然专家们对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但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大学文化是在大学这一载体内活动的一种逐渐形成的意识形态,就活动对象来说主要是指在大学校园内活动的学生、教师以及管理服务人员等,并且大学文化是一个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2.大学文化的特征
大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文化本身的共性,也有其作为大学这个特殊文化的个性,就其大学文化本身的特性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大学文化具有一定的深度。大学文化是一个具有深层次追求的文化,可以说,开办学堂以来,学校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得到改善和升华,而且大学文化可以说是代表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形象,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外在表现力。其次,信息价值的变换性。转换信息的价值是文化的主要价值,众多文化信息从各处汇集到大学中,大学教育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信息进行处理,从而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脑海中。再次,文化活动具有创造性。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较为成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
第一,本质特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继阶级、国家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才产生,所以说,作为它们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最明显的特性是阶级属性。
第二,教育方式的差异。大学文化的教育方式具有多样性,如内部和外部相结合、课本与课外同步等,特别是受大学学风的影响,大学生耳濡目染,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价值认同、良好习惯等,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明显的分歧,也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
第一,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作用的对象,教育研究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观点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四、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保障物质文化的功能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机制结合起来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任务。在具有较高文明因素和教育意识的大学氛围中,大学文化可以体现出高校的个性和精神,给我们带来一种崇高的文化洗礼,使之清晰而深刻地感受到浓重的大学情怀,而且能够做到自觉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2.规范制度文化的功能
国家依据教育目的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了各种有利于高校发展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主要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和各高校的治学理念,不仅规划学生的活动范围,而且明确了学习的内容。大学生的言行是受到高校制度文化规范的,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而达到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建立规范和严谨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前提性保障,也是为了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建设。
总之,加强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不仅能加快大学文化的建设,而且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在塑造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也为民族精神注入了健康活力。近年来,我们为应对大学发展需求,对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当然,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定的挫折和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继续而深入地加强大学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探究 篇4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语言教育,文化教学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语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见,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 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则是语言发展的动力
事实上, 语言也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最原始的文化, 是精神文化的基础。但是语言, 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 都不可以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 更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所遗留下来的决定一个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而存在。同时, 文化对语言的形式也有着制约作用, 文化是语言存在的基础, 它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中, 成为语言新陈代谢的重要生命源泉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 也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 所以文化的发展就会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 语言的丰富和发展, 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1.2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它能直接反映出文化的内涵与现实
一种文化的面貌可以在语言中得到体现。比如, 汉语中“东风”一词在英语中对应词是eastwind, 表面上看, 这种译法没有异议, 但如果进一步研究的话,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异:中国人一般将其理解为和煦的、温暖的, 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的事物;而在英美国家的人们看来, “东风”并不像中国人理解的那么美好, 他们只能想到凛冽的刺骨寒风。[2]1.3语言推动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动力, 反过来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整个文化发达的基础。如果没有语言记载人类祖先的知识与经验, 后代人就不得不对一切事物从头做起, 社会会停滞, 文化更得不到发展。如果没有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各个民族之间就无法交流, 人类也就无法获得先进的知识和经验。
2 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
直到20世纪60年代, 人们才真正意识到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速度的加快, 对语言研究不再是脱离社会客观现实而展开的, 而是与文化研究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外语教育的实质, 做到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统筹兼顾。
就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来看, 人们普遍认为英语教育等同于语言教育, 就是向学生传授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 而很少涉及文化教育的内容。随着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 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语法知识, 而是培养交际能力”。2004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良好的听说能力可以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另外,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既要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又要使其掌握各种文化知识, 提高其文化素养。总之, 大学英语教育中的语言与文化是同等重要的,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并驾齐驱, 才能具备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
3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3.1 文化教学的目标
除了强调文化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关系外, 学者们还指出应培养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在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的创新能力。
综合上述观点, 我们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技巧。文化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门外语, 而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适应世界的发展。[5]3.2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交际习俗与礼仪、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五个方面;并且通过文化教学, 可以使学生理解、思考和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使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实际应用能力发生关系, 并有利于文化间的沟通和个体思维能力发展, 从而顺利地进行了文化教学, 实现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目标。
4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
4.1 循序渐进原则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具有阶段性或层次性, 在教学中就应遵循循序渐进或层进行的原则, 也就是说, 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 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展开教学。
4.2 相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文化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 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但受大学英语教学中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重点讲授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相关、与日常交际相关, 以及与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内容。
4.3 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需要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还要设法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 使他们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从而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一原则既符合知识学习的规律, 又符合文化教学的要求。因为知识的学习以掌握为目的, 以应用为结果, 主要经过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掌握, 但是仅有掌握是不够的, 学生还应该会运用所学的知识, 如果不会运用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掌握, 真正的掌握在于对知识的操作。
5 结语
尽管目前我国教育界对文化教学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 但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尚未得到完全的重视和应用,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令人堪忧。要确保外语人才真正地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就必须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首先目标。总之,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吴为善, 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5
摘要:作为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稳定的传统文化一旦生成,它对于置于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的生存就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既定存在必将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这里论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影响作用,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大学生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性的精神,对于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过于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而对于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还不够。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教人明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除以上内容外,可供借鉴的还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以德治国,修身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正确地介绍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民族精神在《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外,中华民族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都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
第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相当数量的国人无不为生活而奔波,无不为利益而拼搏。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容易产生见利忘义的情况,容易引发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至上等思想。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深入分析、找出大学生思想症结,从而加以启发教育。要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一定要考虑是否符合“取之有道”的原则,提倡“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等等。
二、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而成了纯职业训练的场所。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民族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国家观念、审美情趣的淡化,导致了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为此,我国高校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使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的责任,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现对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简单做如下阐述:
第一、在大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经济、法律等应用学科备受青睐,而文史哲等基础学科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和更新发展,大学应普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根据情况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学生的基础课中增加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进而弘扬传统美德,发扬传统民族精神。
第二、多方位开掘学科课程的人文内涵
对学科课程,尤其是对文科课程,我们在讲授其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开掘其中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基于课程本身浓厚的人文特质,可以充分挖掘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资源,从哲学、政治、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语言文字等层面进行多维度的意义建构,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其他文史哲课程亦如此。对自然科学课程则可以通过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等方法,强化专业的历史教育,如法制史、财政史、金融史、经济史、建筑史、物理史、化学史、数学史等,使学生对中国科技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第三、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现在,尽管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关于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但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对它们的评价却是“效果平平”。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授课方式的古板和陈旧则是屡屡受人诟病。然而,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传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却十分受人欢迎。“于丹现象”、“易中天现象”为我们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要注重对传统经典中的现代因子进行挖掘,从“现代视角”,在新时期语境下,进行阐释和调整,做到古为今用。其次,在注重对历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设计与把握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兴趣需要,不能居高临下,故作高深,过于强调学术性,要采取“平民立场”和普及的态度,从学术研究的高阁中走出来,运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甚至可以“用非学术的语言,来讲学术性的内容”,努力实现从“曲高和寡”向“和之者众”的转化,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对祖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第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资助课题、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并造就一批国学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 取的青年学术骨干。
第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尝试“以实为主,以问题带经典作品原文,以作品印证问题”的方法,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大学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和提高质量,逐步将全国的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六、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文化传承;和谐校园;高雅艺术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个高校之间的竞争呈现了白热化的状态,此种情形下,校园文化成为了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指标。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影响到高校当前学生的培养质量,它还是校园中的一种无形资产,对高校长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全面培养的重要环节,有着极其丰富的形态,即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校园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载体[1]。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操、人生价值观、人格心理、个人思维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一方面受到了校园艺术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新的时期下,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选择。
一、有利于大学自身的文化传承创新
北大教授叶郎指出,社会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高低对建设文化强国有着直接影响,而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内涵在于振奋民族精神和提升中华民众的国民性。学校艺术教育是营造积极健康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只有构建整体的社会文化艺术氛围,才能逐步提升国人的修养和素质。从文化生存演变的视角来看,文化人才构成了文化传播与创新的主体,为此高校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离不开对大学生的培养。清华大学教授韩景阳指出:“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互相发展,一方面艺术教育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发展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充足的载体”。求新立异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大学之所以为“大”,在于学校的文化氛围与底蕴。为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就成为了衡量大学品质的重要指标。高校文化建设中施以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激发受教育者的创作动力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动力反之又可通过辐射作用带动本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形成浓郁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教育不同专业培养艺术人才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主张通过艺术的美学功能来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鉴赏和审美情趣。艺术教育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是一项创举,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在抵制校园低俗文化、陶冶学生情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有着突出作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教育也成呈现了多元化的形态。例如,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文化活动纳入其中,通过举办红歌会、爱国歌曲大赛等代替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提升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通过举办音乐沙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帮助学生树立了高尚的生活追求。高校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了情感和心灵的升华,对一些低俗文化和不良行为也会“被动式”地进行抵制[2]。例如,高等学校教育氛围较为宽松,学生有更多地自我学习时间,但部分学生受到社会陋习的影响,在空闲时常常通过上网、聚众饮酒、赌博等形式进行消遣。实施艺术教育之后,学生兴趣爱好发生转移,不自觉地对一些不良行为产生了抵制。
三、有利于高雅艺术普及与提升
高雅艺术指的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保留的,能为人类带来积极、向上、健康心灵感受的艺术。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心,能否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操和乐观积极的审美情趣,直接关乎到了高校的文化艺术的品味。高雅艺术在培育大学生性格、促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完善方面具有其它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作用[3]。为此,应当对大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同时通过艺术的自我辐射作用在学校内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实质而言,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本身即是一种高雅文化的传播。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是诸多艺术学家从人类文明发展中精选而来,这些内容都经历了历史长期的沉淀,在思想上极具厚度、深度和浓度,在情感上具有强烈感染力,而在价值观赏则是积极健康和催人向上的。
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总有一种教育内容会“打动”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并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处处体现这种情趣。艺术本身与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通过艺术教育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生活更富于情趣,人生也更多多字多彩,一些艺术活动的开展,如绘画大赛、音乐大赛、形体艺术表演等,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持续影响到了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与看法。学生在参与艺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欣赏到了高雅的艺术,另一方面还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组织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将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持续影响。实质而言,艺术反映了人性中的纯真,能够唤起人们对高雅、宽容、有礼等人生态度的思考。为此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还能帮助他们以更好的姿态去面对生活。
结语
艺术教育是高等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建设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创新了校园文化建设形势,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的营造。新的时期下,高校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优化艺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艺术需求,继而也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乃钟,侯文恩,段继超.大学精神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课题、新任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0):39-42.
[2]何慧敏.艺术教育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学园.2014(7):93-95.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7
一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课程不但是一门语言学基础科目, 而且是开阔眼界、熟识国际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 因而在对大学英语课程课时设计时, 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学生的语言素质培养和知识体系完善两方面。然而, 当代大学英语教学还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忽视素质培养、过度关注表面形式、不注重文化学习意识和文化教育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文化这一词代表的意义深远、内容丰富,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也很早以前就给文化下了定义。语言作为构成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文化所处时代的折射镜, 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语言艺术, 了解和领悟该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演变过程。因为文化的民族特点鲜明,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文形式千姿百态, 风格千变万化, 这种文化内容和形态上的差异性无法避免地通过语言词汇等方式表达出来, 并成为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此, 文化差异性表现最为明显的方面就是语言词汇方面。它涉及范围也是最广泛的, 不同语言词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语境都不一样, 是文化差异性最好的反映。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之间, 通常因为文化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由此可见, 在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 教育机构也应当关注文化方面的教学, 因为语言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就是文化教学, 大学词汇文化教学必须注重词汇与文化的关联性, 着重加强词汇对比的研究力度。
二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方法
1. 对比分析法
汉语词汇和英语词汇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作为教学手段。如dragon和moon, 汉语和英语都解释dragon是动物, 而moon是一个球状物体, 不过英语中的dragon是极为凶狠的怪物, 而汉语中的龙却是中国人所崇拜和敬重的, 能带给人们幸福和运气的灵物;英语中moon在西方人看来是冰冷的、阴郁的、有敌意的象征, 而中国人则认为月亮代表团圆、美好的憧憬和想象。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和讲解词汇, 加强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 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英语知识和文化的求知欲望。
2. 英语环境引导法
英语学习时词汇的学习和积累都需要在实践和生活中加以体验, 学生学习词汇文化的实践过程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经常与外国友人进行友好的交流、互动, 多去英语角学习, 让学生尽量多接触外国文化和语言, 掌握英语词汇的运用方法, 了解更多的词汇文化, 提高自身的词汇运用能力和词汇积累量。
3. 外教引领法
如果条件允许, 教师可以邀请国外讲师走进大学课堂, 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或者请国外讲师讲一下西方文化和趣事, 使学生能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词汇文化和知识, 提高自己的接受能力。请国外讲师现场授课和讲解词汇知识, 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 还能够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外的词汇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
4. 故事导入法
在英语词汇中, 很多短语词汇有故事背景, 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翻译成中文就是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 教师为学生讲解时就可以加上适当的时代背景和故事。在很久以前, 英国教堂是十分贫困的, 就连教堂里的老鼠都受穷, 甚至被活活饿死。将类似的词汇加上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重现当时的情境, 使学生在学习词汇和积累词汇的同时, 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和历史。
5. 影视媒介导入法
部分英语词汇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应用的, 教师可让学生欣赏一些影视作品, 从而将词汇文化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如在商务礼仪中, 词汇的用法十分讲究, 通过影视内容, 学生可以掌握这些词汇的应用场合和环境, 在了解词汇真正意义的同时了解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词汇应用差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大学英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教学, 要结合具体的文化和环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语言教学的最初阶段, 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应当包含文化知识, 文化就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教师在语言基础词汇的教学中, 要着重强调对学生文化内涵和词汇运用的培养,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语言, 建立正确的跨国文化交流观, 尽量避免交流时出现失误, 提高自身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8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对四书五经、古典名著缺乏足够了解。进入大学之后,又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专业课与英语学习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深受英语文化的感染,逐渐淡化了对母语的认知。这就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道德观念逐渐下降管,价值观混乱,人文精神失落。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阅读中国文化书籍,系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从中汲取有益营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
2.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相互依存、彼此渗透,大学生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无疑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开始对本民族文化妄自菲薄,甚至横加指责,认同感逐渐下降,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这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振兴祖国的历史重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这种认同危机令人担忧,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关注、热爱、认可本民族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3.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的需要。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时代形势下,西方文化不断冲击这本民族文化,因此,若要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就必须弘扬本民族文化。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固然有其优秀之处,但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也是其他文化无法取代的。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性,结合现实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若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渗透,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英语教学的课堂时间很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中国文化信息,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开设文化讲座,系统的为学生讲解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在讲解过程中要英汉相辅、循序渐进,采取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推荐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或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电影,例如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和《推手》,或中央九台的一些英语节目。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戏剧表演、英语角、中国文化英语演讲赛等,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2.完善教学大纲。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中国文化的介绍都是零散的,缺乏必要的系统性,这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文化。因此,为了正确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必须完善英语教学大纲,将中国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把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作为重要的英语教学目标。目前,中国文化项目纷繁复杂,在制定英语文化教学大纲时,要充分考虑到文化教育的层次性、阶段性、目的性和多维性。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将中国文化分层次纳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大纲词汇表中安排大量的中国文化词汇。
3 . 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合理设置文化教学内容,加强中西文化对比,促使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从课文话题切入,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它们的异同点,以增强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隐藏在各个层面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蕴,让学生意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从而自觉调整文化观念,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当然,同时还要及时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以此丰富和充实中国文化。
4.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在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与英国国家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美文化、英美国家概况等。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课程却非常少,部分学校以选修课形式将中国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可见,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并为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重要性,这对中国文化发展及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社会风俗、历史等文化内容纳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具体到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实时加入中英文化的对比内容,以此增强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例如,在英语阅读课中,融入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译本,或一些由中国作家创作的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听力课中,引入中央电视台九频道的英语节目,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内容;在口语翻译课中,要安排学生联系一些与中国价值观、政治、宗教、民俗相关的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9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一) 更好地适应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在对特定的地域环境与社会环境进行突破, 进而融入到全球性的文化互动中。在当前, 有不少的国人都简单地认为西方的文化无论什么内容都是好的。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独立自强带来威胁。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他们的文化认同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下更应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1]
(二) 对大学生的民族情感进行培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不能够忽视了“文化自觉”与民族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进行渗透不仅仅是可以传授文化知识, 还能够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
(三) 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进行培养
大学阶段中, 大学生很少接触各种古典名著, 接触的内容很多都是外语材料, 这在无形中淡化了大学生对母语知识与文化的认识。因此, 他们的中国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间接地导致了学生的道德约束减弱。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需要通过对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渗透, 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中的精华进行吸收, 有效的改是他们的人文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
二、大学英语中中国文化认同渗透策略
(一) 对教材进行改革
当前, 我国高校中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都没有包含中国文化, 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对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进行把握, 同时也使得跨文化交际只能够停留在理论与表面上, 让学生不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与熏陶。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要比对本国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因此, 要有效的对中国文化认同教育进行渗透, 就必须要在大学英语的教材中增加部分中国文化与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想对比的内容。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 学生在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 还必须要加强对本国文化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不能够仅仅是将中心放到听说读写的内容上, 同时还需要融入一些能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映的优秀英语文章。让学生能够在获得良好的英语教育的同时, 可以增强自身对本国文化的表达能力。例如2013年的四六级的考试中就融入了大量的中国风元素在其中, 如果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 那么就难以获得高分。
(二) 改善课程设置
在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开设有专门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介绍的课程, 例如英美国家文化现状等。但是在其中几乎就没有专门的课程对中国本土文化进行介绍。因此,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只能够接触到英语国家的各种文化内容。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就会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较为严重的缺失感, 对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因此, 我们需要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之中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各种课程。这项改革在短期之内难以发挥出效果, 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但是却是势在必行。通过对课程设置的改变, 不仅仅是可以有效地增加英语课堂上中国文化内容的容量, 还有助于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改善。
(三) 课堂之上增强中西文化的对比
为了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认同教育在英语课堂上的渗透,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增强对中西文化的对比, 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让中国文化能有效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之中。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根据课文内容来设置话题, 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比来作为方法, 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存在的差异点与共同点进行凸显, 这样不仅仅是可以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 还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深层次理解。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可以让学生对隐藏在交际行为各个层面背后的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中西方价值观进行深刻的理解, 进而使得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义得以实践, 让学生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强自身的中国文化认同感。
(四) 积极地开展多种课外实践活动
在中国文化认同教育中, 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对学生的知识面进行扩展, 改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到英汉相辅, 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扩展, 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对中国文化进行介绍的英文作品, 观看对中国文化进行介绍的英文电影, 并鼓励学生组建专门的社团对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进行研究[2]。
三、结语
作为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 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缺失的现状及其后果进行清醒的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去深入思考如何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要有效地增强当前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对现状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李征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4) :101-103.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10
1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意义
1.1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历经了几千年的积淀、筛选和发展, 直到今天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同时,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 进一步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2 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受西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较差、人际关系不佳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法, 利用传统文化这个载体实行课堂教育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去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2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巨大冲击, 我国大学生极易接受新事物, 其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也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有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社会责任感缺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基础文明教育、诚信做人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正在大学生群体中日渐式微。
2.2 有利于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毕业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仅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 还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因此, 中国优秀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 使之更具有现代价值, 同时为培养德才兼备, 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 同时也为更好的实现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2.3 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本文在对大量文献的客观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价值, 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3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的具体途径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原则和方法, 通过这些活动和形式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1 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把大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编进教材,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很多中小学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传统文化的读本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去学习, 教会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学里也可以增设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程, 让学生去了解和学习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 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导;二是教师在言传身教中更多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容。
3.2 课外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学生既爱参加又会比说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学课余生活中开展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接受教育, 比如学习和践行《弟子规》, 利用寒暑假为父母做一件事, 感恩节为父母和师长送上最真诚的感谢;“厉行节约, 从我做起”等提倡节俭的活动让学生们知道节约每一点一滴就是巨大的财富;经典歌曲合唱比赛, 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 还能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3.3 拓展传统文化网络教育的平台
网络的普及让很多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网络的关注上, 如果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微信平台, 每天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或者讲一些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哲理故事, 就这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每天都渗透给学生一些正能量, 那么日积月累, 传统文化就会在学生的思想中建立了起来, 达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的目的。
3.4 利用传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 西方文化和大众文化泛滥已经对我们古老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了严重的侵蚀。我们要积极借助大众传媒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与手段展示传统文化, 源源不断的传承下去。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大力宣传, 使学生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现行法规。学生们在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启迪, 更多地认识社会, 并能自学知识, 进行自我教育。
3.5 对比流行文化体现其现实性
如今, 市场化的大众文化为追求商业效益而迎合一些庸俗消极乃至不健康的思想潮流, 通过炒作形成不良的社会导向, 呈现出舆论环境的复杂化, 这些流行文化对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人格形成、心理适应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文明的眩晕中逐渐失落自己的精神家园, 导致一些青少年人格和精神上的畸变, 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和盲从。此时, 利用传统化进行古今文化的对比教育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以通俗、浅显、明了的方式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青少年面前, 让他们逐渐接受。要借助书法、戏剧、朗诵、民乐、民间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熏陶、感染青少年, 使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申申, 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11
【关键词】文化教育 母语文化 跨文化 交际法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04-02
以培养外语人才为目的的中国语言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演变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传授语法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第二阶段,按幼儿习得母语规律,强调模仿和重复,训练学生外语的听说能力; 第三阶段,以认知为前提,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或交际能力; 第四阶段,以语言和文化作为输入,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正处于第四阶段,强调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发展进程。然而,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训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培养的学生严重缺乏交际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可分为:母语文化教育和英语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
一、母语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缺失。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虽已进入文化教育阶段,但长期以来我们片面地把“文化”理解为“目的语文化”即“英语文化”,忽略了母语文化教学,导致了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力能较低,这一现象被从丛定义为“中国文化失语”。目前我国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甚少,同时,以交际教学法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也以英语国家的物质文化和风俗习惯为背景展开的,因此学生无论在教材还是教师的课堂中都无法接触到母语文化,更无法将母语文化与英语结合起来进行交流。
二、母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母语文化教育是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前提。我国“大学英语学改革报告”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其中,综合应用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能力,即“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及“社会文化能力”;其次,母语文化教育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文化深受外国人的喜爱,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来龙去脉及文化精髓的翻译,例如:孔子、孟子、儒家学说、阴阳八卦、朝代变迁等等。因此,掌握好母语文化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最后,母语文化能力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综合人文素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母语环境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非英语环境),学习者通常会将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翻译一遍理解。因此,在理解层面上,只有懂得了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的理解外国文化;只有了解了外国文化,才能对本民族的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三、英语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跨文化教育(即英语文化教育)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对话练习中通常出现以下现象:1.与对方打招呼时,有同学会用到“你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你吃饭了吗?(Do you have your lunch?)”等,这类句子属于中国人见面时用到的打招呼的句子,而外国人不用此类句子来打招呼。2.角色扮演对话中,一位中国人问一位英国女士:“你多大年纪?(How old are you?)”;“你结婚了吗?(Are you married?)”等,这类句子尽管语法正确,且充满关心之意,但内容却设计英语国家认的隐私,违反了文化原则。这类中国式英语随处可见,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教育的不足和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1.主流教派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2.外语教学缺乏较为成熟的英语文化教学模式;3.教师和学生缺乏英语文化交际教学意识;4.很多教师及学生缺乏亲自接受英语国家文化的机会;5.缺乏评估文化能力的手段和标准。
四、英语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在大學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交际法理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同时也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场合、按照不同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一文,提出来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它的解释是:“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整个人类社会的努力。消除文化冲突,构建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五、构建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的模式。
要改善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需要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构建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笔者有以下构想:首先,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设定明确的语言、文化教学目标;增加文化教学项目;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将文化因素有机地融入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大学英语教学框架内设置文化课程;其次,提高师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心态;再次,加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材的编写;最后,狠抓课堂文化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语言与跨文化能力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从丛. “中国文化失语”:我国教育教学的缺陷[M]. 光明日报,2000-10-19(1).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Z].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4]苟丽梅. “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 [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7.
[5]刘润清. 论大学外语教学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 篇12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策略
前言
近年来, 以“微”为主体的如“微博”、“微电影”、“微小说”等新生物迅速传播并被大众认可与接受, 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形成了“微文化”。微文化背景下受到影响的群体之一便为高校大学生, 而与此同时, 高校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现阶段被关注的焦点, 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微文化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微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 微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1. 微文化的概念界定
当前, 对微文化的概念并没有公认的结论, 但根据以往学者研究, 将微文化的重点落在“微”字, 其概念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微乐队”中的麦子所提出, 随后将其概念侧重于哲学方面, 使人性与微文化相结合。而另一种理解则为随微博网络平台的发展产生的向微观与个体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 如微信、微电影、微文艺等形式的微文化。因此, 对微文化的概念可理解为随互联网技术的的不断发展, 出现以“微”为主题的发展形式, 使人们生活发生改变, 并以此为基础的人类个体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总和[1]。
2. 微文化的表现形式
现阶段, 微文化主要表现在微博、微信、微公益、微电影以及微小说几种形式。其中微博是微文化中发展内容比较丰富的一种形式, 用户可在此平台中通过各种客户端如WEB、WAP等建立个人社区, 并随时更新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并进行分享, 如当前的新浪微博是大学生进行学习交流、获取信息与展示自我的主要平台。而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也成为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重要工具。在微公益方面, 改变了传统的通过有限的渠道进行公益活动, 只需通过微公益集中每个人的微小力量便能实现帮助他人的目的。谈及微电影, 融合了许多时尚潮流、商业定制、幽默搞怪以及公益教育等主题, 得到许多观众的好评。另外, 微小说的产生则是基于微博、微信而发展起来的, 以140字的内容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
3. 微文化的主要特点
微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即:第一, 信息大众化。在微文化时代中, 只需利用互联网, 便可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而且可以共享自己的信息。第二, 信息趋微化。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应用使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不再受传统的地域、时间或空间等限制, 而且微文化时代下的信息内容也不再受到限制。第三, 信息瞬时性。以2010年发生的“宜黄事件”为例, 在新浪微博中全程直播, 被许多网民所关注, 也因此引起了网络舆情监管部门的重视并作出了快速的处理。第四, 互动交流性。以微博为例, 用户只需进行对其他人或一些领域进行关注, 便可随时进行信息反馈与交流, 一般瞬间产生的信息也很容易形成网络舆论力量。因此, 从微文化特点中可以看出, 其产生的信息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 而作为社会中比较活跃的力量且具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大学生成为了微文化影响下的重要主体[2]。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以及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其目标在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其实质被理解为社会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在学术界领域中被定义为:“阶级与政党在自身的思想品德基础上, 逐渐发展起来的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与道德行为规范, 并对目标成员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终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各阶层且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 大学生在新的教育观念及新思潮的影响下, 在思想与生活方面既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 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 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
2. 高校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分析
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但时代的发展使大学生在思想、素质等各方面也在发生变化, 具体表现的特点为:第一, 个性独立、缺乏责任意识。当前大多高校学生主要在宠溺的环境下成长起来, 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也因此使微文化下的微信、微博、微小说等新事物被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第二, 竞争意识较强、抗挫折能力较弱。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大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意识, 但面对失败时却呈现无法承受的状态, 尤其在微文化时代下的网络平台, 其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 很容易为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第三, 知识丰富、辨识能力较差。尽管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学生可直接通过百度、谷歌等查阅相关资料, 或者在相关学习论坛中进行交流互动, 但在海量信息面前, 大学生也很容易受到蛊惑, 被许多错误观点影响自身的思想与行为。由此可见, 微文化为学生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3]。
二、微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一) 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无论对当代大学生还是社会中每个人来说, 其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文化环境的不同使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性格特征、情感意向、生存意识以及生活心态都有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受教育对象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具备一定思想道德素质的人, 而良好的文化环境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展开,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以提高。另外,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会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 二者需形成良性的互动, 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4]。
(二) 微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如前文所提, 微文化是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发展下兴起的, 其表达方式主要以网络化为主。作为文化层次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的群体, 大学生对微文化现象如微信、微博、微电影以及微公益等新生事物更易接受。因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微文化为载体, 将会得到大学生的接受与认可, 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 微文化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微文化时代下, 只需借助互联网以及互联设备便能够快捷、实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高校中的学生往往在微博、微电影或微小说中便可了解社会时事, 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想, 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更多的实例。同时, 微文化背景下的如微公益等形式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微文化对传统观念的更新
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仍处于向学生直接“灌输”的阶段。在微文化时代下产生的大量信息使这种传统的“灌输”方式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而且微文化中的交流互动使学多大学生掌握的信息通常多于高等学校的部分教育者, 这种情况促使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4.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尽管微文化主要来源于网络, 但在此文化环境中, 所有的“微民”在观念意识上都是独立、平等的。而大学生思想正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微微文化更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5]。
(三) 微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微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首先, 微文化背景下, 由于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 很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受到动摇。其次, 微文化背景下, 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受到一定的影响,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冲击, 如许多学者对微文化的观点为:“既包含健康、积极、向上, 且能与主流文化相融合的内容, 也包括许多平实、琐碎、无害的且游离于主流文化的内容, 还有与主流文化相抵消的颓废、有害、消极的内容。”再次, 微文化环境下差生的大量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而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包括许多环节与阶段, 所以受微文化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往往需面临很多的调整与改动。最后, 微文化环境中的信息传播与信息来源在管理方面难度极大, 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增添了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 微文化可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的影响, 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采取相应的策略使信息的传播得以规范与监管[6]。
三、微文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 网络文化的不断完善
在微文化席卷校园之际, 高等院校以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为文化环境, 正视微文化为学习、生活、工作所带来的便利, 充分利用微信所产生的友谊互动、微博提供的便利信息以及微公益带来的正能量等, 帮助大学生去正确学习新事物。对微文化中的不良信息, 相关监管部门应认真履行其职责, 确保大学生接触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7]。
(二) 充分发挥微文化载体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中微文化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微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 从自身做到与时俱进, 并充分利用具有传播价值的微信、微博、微公益等, 使其成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与工具。
2. 对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优化
首先, 应做到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倾向于理想性, 主要强调社会价值等相关内容, 无法满足大学生个人价值现实性的需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对微文化中的真实信息, 教师需将社会阴暗面与理想性的实例充分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 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涵盖的内容具有很鲜明的阶级性、先进性以及目的性等政治色彩, 若在教育过程中完全强调其政治性, 将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而微文化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 对社会与个人的和谐也有所强调。因此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引入微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等。最后, 将传统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结合起来。微文化中的信息能为大学生带来很多的益处, 也可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毒害。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适当增加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保证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8]。
结论
微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微文化的特点及带来的影响, 将微文化中的积极信息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同时, 大学生也需加强自律, 对微文化的影响力客观看待, 充分利用其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保证微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源.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及其模式研究[J].思考观察, 2010 (3) :12-14.
[2]孙芳.论“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0) .
[3]童卫丰.“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2 (3) :113-114.
[4]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4.
[5]李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宋守信.常态社会为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4) :6-8.
[7]杜坤林.“微时代”高效网络舆情生成与干预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6) :17-19.
【大学教育中的文化反思】推荐阅读: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09-30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12-17
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01-03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07-19
大学生课余文化教育11-25
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12-15
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12-29
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论文09-13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讨论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