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2024-05-18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精选8篇)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1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不仅具有专业素质, 还兼具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素质等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知识进行传授、熏陶, 使之内化为人的言谈、修养, 成为内在品格, 从而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工科院校是以理工科专业为主, 同时适当地兼顾其他学科的院校。理工科学生对于理工科知识的学习较多, 相较于文科生, 擅长逻辑推理, 偏重于理性。长久以来, 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建的理工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 尚未建立起自己的校园文化体系, 更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于学校刚起步, 重心大多还放在理工科专业的学科建设上, 思考不充分, 推进不到位。因此, 新建理工科院校如何从理念上、体系架构上、行动上从一开始就加强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设, 充分实现素质教育, 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培养体系特点

长期以来, 大学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重视专才教育, 理工科院校重技能轻理论、重理工轻文史、重分数轻能力。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教育过于轻视, 造成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甚至社会科学常识。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要求不仅具有科学精神、深厚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人文精神。理工科院校由于学科专业特点造成校园文化主要都是理性的文化, 如此一来带来的是校园文化生活单调、沉闷, 没有彰显活力和激情, 缺少应有的人文精神。

新建理工科院校由于属于新建, 没有厚重的学校历史, 之前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并且在筹建过程中, 大多筹建高校围绕建设一所满足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条件的要求, 重点从校园硬件、师资队伍、领导班子、学科专业等方面加强建设, 对学校的软文化重视不够或者工作重心尚未放到软文化建设上来, 最多只有校训、校歌、校徽及简单的校园环境人文布置。同时, 因为学校属于新建, 百事待兴, 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引进、硬件设施的添置、科研项目的申报、干部队伍的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等等千头万绪, 内涵建设难免顾及不够。因此, 新建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培养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 新建院校如同一张白纸, 可以任意绘画, 如果加以重视, 方向正确, 最终将会诞生一副美丽的图画, 并幻化为它独有的校园文化, 从而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 使新建院校更加和谐而快速的发展。

二、新时期大力加强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是文化传承, 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 培养出一大批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还富有人文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对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净化社会风气、塑造社会的人文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培根曾经说过:历史能使人聪慧, 诗歌能使人灵秀, 数学能使人精细, 自然科学能使人深沉, 伦理学能使人庄重, 逻辑学和修辞学能使人善辩。当今社会,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是信息时代的骄子, 智能手机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的同时, 也让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那份情感有所缺失。大学校园里到处都是低头族, 特别是理工科院校, 重理轻文, 男生多女生少, 理工男们更是成天与手机为伍, 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理工科院校特别是新建理工科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可见,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理工科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点, 大多数存在人文精神培养和素质教育缺失。有时候表现在伦理、审美、心理、社交能力等方面。另外, 由于缺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人际沟通的技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匮乏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择业和就业。而且由于理工型教育所形成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也使他们很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缺少科学的审美和心理认知造成的脆弱的抗挫折能力和应变能力也使他们很难很好地融入社会,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新建理工科院校由于新建, 更谈不上在大学文化和人文精神方面的积累, 因此, 大力加强新建理工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培养已经迫在眉睫。因为高等教育也包括理工科院校的教育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 也不只是使他们有个找工作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通过高等教育提升人的素质, 教会他们如何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教会他们应该怎样做人, 应该以什么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 用于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社会使命, 有责任、精技术、懂感恩、善相处, 能以健康的身心和丰厚的专业知识, 实现自己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历史责任。

三、新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几点建议

新建理工科院校加强校园文化与人文精神培养建设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高尚的文化鼓舞人, 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文科专业学生不同, 理工科学生没有足够深厚的人文底蕴, 我们要将针对其特点分别对待, 采取针对性地方式方法, 结合其专业特点加以引导, 否则难以达到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因此, 针对理工科院校的特点, 我们在开展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引导, 正确地构建教育体系, 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吸取外国进步的文化成果, 努力形成校园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德康的文化环境, 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1. 以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为根本。

理念指导行动, 新建理工科院校从一开始就应该从理念上进行创新, 不能走传统理工科院校循规蹈矩、重理轻文的老路。要深刻认识到所培养的学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他所应具有知识、能力和品德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能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所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知识和能力方面经过大学的教育和培养, 初步具备了一名大学本科生应该具有的素质。但在思想道德方面, 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 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 如强烈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坚持不懈的恒心等。因此, 新建理工科院校要对有关学科进行整合融合, 不断突出综合素质教育的功能, 通过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安排一定的学分给人文课程, 加大了解社会、参与公益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权重, 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在阵地、堡垒作用, 使学生加深对经济、社会、政治和专业技术的理解, 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知识和能力并重、有着强烈使命感、正义感、丰富情感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人才。

2. 以培育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核心。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 一名清华的学生和一名北大的学生在一起, 我们是能看出他们身上的区别的, 这正是因为两所名校各自的文化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通过一定时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有的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良好校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和文化活动等。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新建的理工科院校要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优良校园文化的培育, 不断提高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 通过自有的文化育人。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类文化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造, 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品德、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追求;要加强校园的环境建设, 着力在校园整体布局、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整洁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的场所及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工夫, 包括体育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的建设, 以此让学生在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里生活、学习, 陶冶高尚的情操;要加强校园文化平台建设, 占领新媒体育人的阵地,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时候都活跃在新媒体上, 在微博、微信、QQ、网站等网络阵地上弘扬主旋律, 积极引导。

3. 以丰富的第二课堂为载体。

新建理工科院校要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活跃学生思想,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兼具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结合理工科专业优势, 发动广大学生主动设计, 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自主选择, 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个性, 充分让每一名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施展其才华。众所周知, 人的精神最终通过生产实践来体现, 生产实践活动是精神产生的源泉。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到社会中、深入到生活里,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类博物馆和人文景观,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周末到到农村、到街道, 到工厂开展实践活动, 从实践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生活, 寻找人生感悟, 从而激发刻苦学习的决心。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使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不断强化奉献精神, 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精神需求, 提升综合素养, 做一名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大学生。

4. 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为抓手。

我们在重视环境、课程体系、文化活动的同时, 不能忽略了教育学生的主体———教师。教师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者,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教师尤其是理工科专业教师如果在专业教学中紧密结合丰富、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自然而然的人文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某些效果甚至好于人文类课程。因此, 新建理工科院校从一开始就要强化教师队伍的人文精神培养, 我们应该把文科类的教师培养以及发挥其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要不断提高理工科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 并确保使之走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前面。要将教师的人文教育作为教师教育培养、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 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 尊重他们, 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对学生将是莫大的鼓舞, 他们会因此而感到心情愉快, 从而会对他所喜爱学科的学习和各种活动全身心地投入, 使他们自己的兴趣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 新建理工科院校若从建校之初就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师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将会使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开阔的视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丰富的情感、甘于奉献的情怀、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壮志, 从而使我们的理工科大学生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群。浅议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 2007年, 21期。

[2]许宛春。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 11月。

[3]李思雨, 彭语良。论校园文化对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的培养[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 1月。

[4]王贵锋, 徐忠杰。浅议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 2011年, 8月。

[5]王凤先。论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年, 3月。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2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突破“先天不足”,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进行着以办学定位引领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办学定位的探索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主动凝练精神文化、不断优化制度文化、精心锻造物质文化、大胆汲取外来文化、巧妙融入地方文化,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实现。而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注意处理好要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处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的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 办学定位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办学定位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塑造高校的形象,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道德人格、行为方式,决定着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作用;它区别着不同高校的特色,影响着学校事业的发展,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实现。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层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下,近年来一批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其它同一层次、类型学校升格而成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蓬勃发展,成为发挥高等教育教育与社会职能的新生力量,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地位,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软实力”,新建本科院校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然而,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或多或少存在着以下问题:校园文化特色模糊,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物质文化建设欠缺内涵,等等。寻其原因,学者普遍认为是新建本科院校多为数校合并,存在多种文化的冲突;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短,文化底蕴不深、欠缺办学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投入相对不足,发展能力有限。但究其根本,我们认为这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密切相关。

高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对自身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的选择,直接体现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数量、种类和质量。从基本的定位来看,我国本科院校大致可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四类,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经验、办学力量、文化积淀的薄弱,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高校的办学条件要求相去甚远,多类属于教学型的本科院校。从新建本科院校的渊源和服务对象上看,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院校独立或合并而成,多属省市共建性质,多分布于省会城市以外的地级市,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有密切关系,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独立或合并前的专科院校或是高职专科、或是师范专科,而“升本”以后的高校发展必然不能完全摒弃“升本”前传统,且需要以过去的办学资源为基础并汲取过往的成功经验,同时作为非研究型的高校,也就要求人才的培养要侧重应用型、复合型。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实现的校园文化,其建设亦必须服务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和“复合型”,以学校的办学定位为导向,切不可盲从于其他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在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中着力彰显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二、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凝练大学精神,育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它凝聚着高校师生员工的操守规范、价值取向和人格理想,通过学风、教风、校风等体现出来,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凝练大学精神方面,三明学院着深度挖掘校史资源、恰当融入地方文化,丰富和提升校园精神格调。三明学院前身是由三明师专、三明师范学校、三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的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其中,三明师范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三明学院搜集保存清末以来校史的相关珍贵史料丰富为校史资料,发扬“闽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夯实校史资源。三明是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出生地,三明学院以朱子文化为纽带发掘地方传统文化,汲取“崇文尚学、循理明义”之理念,吸收“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之精神,丰富校园精神内涵。基于此,三明学院提炼出“厚德博学”之校训,“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之校园精神,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

在“厚德”上,三明学院探索实践“筑牢理想、典型引路、全员育人、机制保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先后培育出“福建省师德标兵”、“2008年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同学等师生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感恩、责任、奉献”在师生中间蔚成风气。在“博学”上,三明学院坚持以发展需要培养人才,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体现能力为重的导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初步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办法》,密切校企联系,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着力探索、构建实践育人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将因材施教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例如,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教学上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主动创造条件,实施主辅修、双学位教育;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近三年共有522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如此,三明学院的人才培养上呈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模式,始终导向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优化制度文化,保障办学定位贯彻实现。精神是隐性的、是柔性的,制度是显性的、刚性的,科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凝聚力的迸发、价值规范的遵守和办学理念的实现,这也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的、切合实际的顶层设计是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三明学院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办学治校方针,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党政工联席会议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和审议学校发展重大事项,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人才政策,尊重、关心、培养和用好人才;充分发挥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并解决他们的困难。学校将“以生为本”的理念置于顶层设计之上,贯彻于各项教学、行政管理制度之中。率先在福建省推行全员育人学生导师制,出台《关于建立学生导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实行管理部门与院(系)定点挂钩制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员学生导师制度,形成“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局面。

今天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科学地思维方法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欲实现该目的,高校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项制度之中,灌输于每一位教职工的头脑之中。三明学院制订和实施了《加强中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暂行办法》,鼓励支持45周岁以下的专业课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和实践指导课教师到企事业和相关行业一线挂职锻炼3—5个月;鼓励教师带队下企事业(学校)实习、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鼓励教师报考各类职业资格;优先引进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企业生产、研发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承担专业教学任务。近三年,选送40名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加专业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更有保障。三明学院还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出台《关于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工作的意见》,鼓励教师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定《教学奖励办法》,对各类教学改革成果进行奖励,同时将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项目纳入岗位聘任考核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获得科技成果与专利、考取职业技能证书等给予创新教育学分,对获得成果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奖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级和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近年来,三明学院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学校“建模团队”获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学生作品《可折叠置物架》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福建赛区一等奖,等。

3.锻造物质文化,构建人本和谐办学环境。物质文化的建设首先是提供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以必需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设备,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备基础。而在高等教育日趋竞争激烈的今天,要提高校园文化的区分度,要在硬件环境上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要增强文化育人的效果,还必须将高校办学定位、校训、校风等蕴于物质硬件与空间之中。

地处闽西北的三明学院在办学基础并不雄厚、区位优势不明显、投入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根据办学规模,在有限的校区内逐年扩大建筑面积,巧妙利用地貌地势,建造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公寓,开发扩建运动场地、学生活动中心,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教育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不断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虽然学校升本建校时间不长,但独具匠心地建造了校史展览馆。如上所述,三明学院深度挖掘学校历史,将清末以来全闽师范学堂的相关珍贵史料陈列于校史馆,将校训、校标、校歌装裱于展示窗,将学校“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短暂而丰满的发展史大篇幅、全方位地展示,让师生在这里接受校史校情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情感,增强爱校爱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学校着力营造楼栋文化、走廊文化、办公文化,用凸显育人理念、突出院系特色、彰显时代主题的师生书画佳作、文化创意精品装饰学校建筑空间,为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创造清新雅致的人文环境和健康文明的文化氛围,让师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教育,经受大学精神的洗礼。

融合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三明学院精心打造 “风展红旗如画”、“大学之道”、“ 文明与精神的史诗”、“客家风情”等一系列校园雕塑群,以三明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三明的城市发展和三明学院的发展为脉络,融合朱子文化、红色文化(三明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客家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思政教育新模式等内容,展开宏大叙事,凸显了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学校的育人理念,主题鲜明、生动形象、真实可感,在传承与创新中,以具象化、符号化和艺术化的景观形式展现了一座座一幅幅史诗般的“文明与精神”的画卷。既可以让广大师生在校园中处处感受三明文化的丰富内涵,时时接受文化的熏陶、引领和教育,彰显着学校文化特色,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同时也使悠远灿烂的三明文化在校园得以继承和发展。

4.放开办学胸襟,主动汲取外来先进文化。今天的高校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之中,“先天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如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必然被高等教育淘汰。高校校园文化应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气魄,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襟,大胆学习优秀的办学理念、成功的办学经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理念准备、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在开放办学中主动“借用”本校所不具备的师资资源,提升学校育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办学中引入优质智力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让外来的育人文化与本校的育人文化相碰撞,与本校的育人实践相结合,为本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三明学院一直以来与老本科高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建立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共建“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海西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院士工作站”落户学校。通过借鉴老本科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利用其优质资源,促进本科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质量提高。学校借助闽台合作政策,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0年起,作为省教育厅批准的福建山区第一所闽台合作“先行先试”项目本科高校,先后与台湾1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将具有优势的专业纳入闽台合作办学项目,与台湾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直接学习、借鉴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引进师资、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校校企(台资企业)”合作育人模式,促进教育开放和办学特色的形成。目前,三明学院有6个闽台合作项目联办专业,学生375人,已与6家台资企业建立了“校校企”合作办学关系,选派150余名学生赴台学习交流,有20多位台湾教师来学校进行短期授课,组织学生到台湾企业、台资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合作培养人才。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将外国先进大学文化融入自身办学之中,同时也将本校的成功办学经验将校外推介。2012年10月成立国际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专门负责聘请、管理外籍教师及其它国际交流事务;有7名学生赴乌克兰、1名学生赴日本交流,有3名乌克兰学生来三明学院学习交流。

在开放办学中,学校汲取有益育人文化,造福于本校人才培养。2011年三明学院学生代表队“山水食客组”在台湾新竹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校学生营销策划邀请赛中获得大赛唯一金奖。

5.突出地方特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融入地方文化,地方文化可以是隐性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是显性的行为文化。融入地方文化,不仅是形成并彰显学校特色,更是践行新建本科院校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

服务地方,首要要融入地方。三明学院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大局意识,顺应海西建设发展大势,组织实施《三明学院服务海西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规划(2008—2012年)》,全面融入海西(三明)发展战略。一是学科专业调整贴近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海西(三明)产业发展需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由升本时的2个增加到10个,比例为33.3%;呼应三明市文化产业发展,联合动漫企业,组建海峡动漫学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设置动画、工业设计、媒体创意等专业(方向)。初步形成服务海西(三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建设与环境产业和基础教育等建设发展的专业群。二是以项目带动加快学科专业特色形成。通过实施省高校服务海西8个重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凝练学科专业,汇聚和壮大人才队伍,培育产生了生物化工、植物学、结构工程3个省新建本科高校重点学科。每个重点学科都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其中生物化工学科的“福建省固定床洁净煤气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科技厅批准建立的三明市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学学科利用三明市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建成“福建省中药材草珊瑚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所合作的三明市三元区被命名为“中国草珊瑚之乡”。通过将地方特色融入学科建设和具体教学中,三明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融入地方是双向的,让地方文化走进校园,也让大学精神走向地方社会。三明学院密切与地方政府、企业联系,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学校与三明市6个县(市、区)以及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中国动漫集团中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组建产业联盟、联合申报科技项目、共建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决策咨询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条件。通过与企业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共建实验室和教学实训中心、实践基地,进行人才互聘,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育人,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适应性。如,根据福建是全国运动休闲鞋生产大省的行业优势,艺术设计专业(鞋类设计与工艺方向)与“安踏”、“匹克”、“361°”等大型鞋服企业合作,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高校学生实训,在大学精神与地方特色实践的互动中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要处理好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校园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精神的、是制度的、也是物质的。以观念形态存在于高校办学定位、校训、校风之中,以制度形态存在于高校各种显性的规章制度之中,以物质形态存在于建筑、设施、景观等之中。校园文化是丰富的,它需要以上述各种形态存在,各种形态缺一不可,同时它又以观念的形式渗透于制度与物质建设之中,是营造校园文化育人氛围的重要形式。物质建设如缺少精神文化的渗透,将缺少人文气息与育人功效;制度建设如缺少精神文化的滋养,将是缺少真善美的“冰冷”律令,减弱其实施效能;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如缺少制度文化的保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失去秩序,难以实现办学定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认真规划,统筹协调,确保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和教育。

2.要处理好校园文化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

由于办学定位的差异性,如果在实践中确实以办学定位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造就富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品牌。但是出众的、高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首先要求有科学的办学定位,科学的办学定位既是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条件等特殊的办学实际,同时又必须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能与普世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标准相违背,避免因一味盲目追求“特殊化”,而从盲从于品牌高校的趋同校园文化走向盲从于标新立异的不切实际。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首先体现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然后才是贴近各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实际,在深入研究学校办学条件与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探索建设适合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要处理好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并非无水之源、无木之本,“升本”以前的办学资源、办学经验绝非一无是处;当前高等教育流域流行的高层次校园文化也不是绝对的“万金油”、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继承要积极主动地去挖掘、寻找以往办学历史中的有益资源,要及时总结自身办学的经验与教训;借鉴要有选择地吸收古、今、中、外相关领域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其改造内化为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创新要基于历史、结合实际、面向未来,将校园文化建设贴近人才培养目标,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建设不可能一簇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只有在社会变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批判、调整和创新,始终保持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在一代又一代教育人的努力下传承并实践,永葆校园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使其品牌力量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3

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新建学院发展的关系

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新建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高地, 肩负着对民族文化继承、发展和传播的作用[2]。国外很多著名大学, 从建立开始就一直强调大学教育中应当体现文化和精神, 也使大学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如英国纽曼大学提出“崇尚人文, 注重理性”, 德国洪堡大学倡导“教学与科研的统一”[3], 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从自己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起来”[2]。正因有了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这些著名高校才能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 才能培养出众多的科学家、政治家、商业精英和行业专家, 才能取得璀璨的科技学术成果。

与历史悠久的大学或学院不同, 大学里的新建学院, 由于成立的时间短, 没有足够的积累与沉淀, 所以也就没有文化传承的基础。新学院建立初期, 一般来说人力、物力、财力都比较紧张, 事务性工作繁多, 百业待兴。如何在有限条件下, 推动学院迅速发展起来呢?这需要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需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 找到个性化发展道路。

二、大学新建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与其他学院相比, 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在于:初创者可以大胆构思, 进行文化创新, 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新建学院往往师生人数少, 沟通渠道畅通, 减少了层层上传下达而造成的信息损失;当前正是国内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时期, 容易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然, 新建学院也存在着一定劣势:建立初期往往面临人少、资金少、空间少等窘境,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条件保障;由于缺乏文化传承的坚实基础, 新建学院需要比其他学院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新建学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1.校园文化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 也是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由于学院成立时间短, 影响力弱, 社会认同度也比较低。因此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归属感和自豪感是文化建设首要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专业情绪, 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讲座、参观、实习等活动, 让学生看到专业发展的大好前景;另一方面, 要发挥学生人数少的相对优势,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为其量身订制个人成长方案, 让学生有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同时, 努力营造温馨融洽的学院氛围, 增加师生共同参与, 互动性强的活动, 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让大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2年1月。成立当年, 学院就制定了厚基础、重实践、显特色、多样化的学院人才培养理念。三年来, 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高校的著名学者、行业单位的企业家、政府协会官员等来院授课或举办讲座;组织学生赴公司或测绘局等校外单位参观实习, 与校外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在校园内开展GIS DAY系列活动, 举办GIS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 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树立专业信心。每学期举办师生座谈会, 鼓励学生为新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打造学院走廊文化;建立学生创新创业中心、考研自习室等;精心挑选班导生、班导师;精心设计新生报到流程和新生入学教育课程。

2.大力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知识精英和年轻人聚集的高校, 师生对网络依赖性很强, 网络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学院的建立, 需要依靠网络提高知名度、认可度。网络文化建设因其投入小、见效快的特点, 正适合新建学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014年, 电子科技大学成为教育部7所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之一。资环学院在年初就精心制定了网络文化建设整体方案, 建立了以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小组为主导, 网络导师、辅导员、网络媒体中心及学生意见领袖协同运作的网络文化建设架构。利用教师个人平台、学生集体平台、学院官方平台及学校官方平台等渠道打造网络文化精品。重点打造“资环港、梦想湾”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3.与学院具体工作相结合

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在之魂就是崇尚学术[4]。一般来说, 新学科或交叉学科是当前大学新建学院成立的基础。新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学术和学科建设这一主线展开。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和推动学院健康、快速发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在电子科技大学学科拓展的背景下成立的。学校需要资环学院在非学校优势学科体系下开拓一番新天地。但是学院创建时期, 由于资源有限, 不可能做到在新的领域全面的学科拓展, 就必须凝聚和整合师资力量, 主攻几个最容易出成果的学科方向。经过反复论证, 学院确定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三个主要学科发展方向。通过多次座谈会、研讨会, 以及宣传报道等形式, 让三个学科方向深入人心, 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新建学院的发展, 关键在人才。内培方面, 学院建立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 最大限度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和聪明才智;外引方面, 积极发动校内外资源, 发现和笼络一批有闯劲的创业型人才, 使新进教师将个人提升与学院发展相结合, 个人性格与学院文化相一致, 最大限度地调动新进人员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4.利用重要事件宣传学院, 凝心聚力

新建学院一般社会影响力都较弱, 特别需要得到外界的认知。这就需要树立宣传意识, 抓住各种宝贵机会展示学院形象, 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资环学院通过精心组织和宣传迎新晚会、田径运动会、水上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展示学院风采;踊跃组织参加校庆活动周、走廊文化展评等校内活动, 借助学校平台展示学院形象;大力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 如学院承办中欧合作“龙计划”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300余名海内外学者参加, 大大提升了学院知名度;2015年1月学院首任院长、中科院李小文院士去世的噩耗传来, 学院师生积极参加追思会, 在学院微信平台发布悼念追忆系列专题, 立志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四、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成绩

资环学院通过三年来的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已初见成效, 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绩:学院网络文化建设获学校专项支持;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吸引了校内外1600人关注, 绝对关注量居全校前列;学院新闻发稿量实现连年大幅增长, 建院仅两年就被评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本科生获学校公寓走廊文化展温馨走廊奖, 音乐健心活动最佳策划奖, 成功申请学校研究生科技文化支持项目2项, 多次获评学校特色研究生分会和十佳学生会称号;学生对学院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大一新生前三志愿录取率连年攀升, 本科生近三年转专业的比例都在7%以下, 硕士推免生选择本学院的比例高达71.43%, 居全校前列。

在大学新建学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别于其他学院。具体操作中, 应充分发挥新建学院的优势, 避免自身的劣势, 应建立长效机制, 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将具体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并具体化。新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体现自身的特色, 更要溶入学校文化建设整体规划中。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新建学院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新建学院必须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将其与具体工作相结合, 积极发挥其优势, 避免其劣势, 以促进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新建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怡.大学文化建设原则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 2012, (3) .

[2]胡显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自觉持续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6) .

[3]张维维.浅谈大学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J].北京教育, 2011, (11) .

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篇4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需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也是新建高校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新建高校真正实现其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中包含的价值目标要符合学校所确定的教育目标,能对学校教职员工及全体学生的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高校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建立其自身的价值体系,校园文化对学校群体成员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上起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来引导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能以各种文化活动、文化习惯默默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心理,使其在校园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最终使个人的追求同步于高校的目标。对于刚刚建立的高等院校,亟需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引导师生的价值和行为取向,获得师生内心的认同。

2. 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主动体现,不仅能弘扬正气、优化校风、培养校园精神,而且能促使师生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效应。对于新建高校来讲,可以通过塑造校园文化,让每位师生成员都能自觉地产生一种为学校拼搏进取的奉献精神。因此,新建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升华学校的凝聚力。

3. 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是使生活在校园中的多数个体有着类似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追求,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存在的。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把这种凝聚力推进到教学工作当中,这样不仅能和谐人际关系,美化生活,还能促进广大教职工团结一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培养优秀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上,同时这种凝聚力还能促使学生更加的刻苦努力,为母校争光,为社会添彩。

二、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建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到位。

部分新建高校在追求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作用和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系统的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本身的认识是导致校园文化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新建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比如发展定位、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就导致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相对合理的办学理念,阻碍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其次,我国大部分新建高校发展时间并不长,学校领导优先会把有限的物力、财力和人力都投入到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上,即使有些领导能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考虑到有限的办学条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它是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的。因此,大部分新建高校都存在着重物质文化建设,轻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素质不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即校园文化的创建者,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从教师主体来看,新建高校因其自身原因,缺乏雄厚的师资队伍,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另外,新建高校对教师要求很高,教学任务很繁重,很难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到学生的文化活动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就难以发挥,进而不能很好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从学生主体来看,大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与其他高水平的高校相比,新建高校在发展前景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其生源质量一般都比较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设高品质的校园文化。

3. 校园文化个性不突出,特色不明显。

“高等教育系统一方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环境施加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开放性。”对于新建高校来说,办学特色应作为其立足之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更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我国很多新建高校在其校园文化发展当中,往往存在种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出现盲目攀附、效仿更高层次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没有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因此,新建高校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并能全面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新建高校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校园文化,对其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那么,面对这一工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育良好人文环境,构建优良校园文化氛围。

新建高校在规划好基础教学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做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场地、设施、平台、制度等方式,满足高校师生员工文化生活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校刊校报、广播台、宣传展板、网络、微博等新旧媒体、文化阵地,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爱好,组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 创新高校学术文化,激发校园文化发展潜力。

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学术特色,反映着一个学校的学术水平。新建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凸显科学文化,突出学术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知识,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其次,作为新建高校,还要积极推进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第三,青年教师占新建高校教师队伍的半壁江山,因此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支持师生共同搞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逐步形成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最后,新建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3. 突出高校办学特色,构建个性校园文化。

文化生活决定大学的风格,影响学生的气质品格。新建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贴近师生生活,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和欣赏水平。所以,新建高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个性,显示学校自身的魅力,不仅要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任务着手,还要兼顾高校教育目标、发展历史等因素。个性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地从高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积累、沉淀,在全校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学习等各种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掘、创造。对于那些优质的、积极有益的校园文化成果应及时进行梳理、总结、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新建高校真正实现其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当前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如何改进和加强。

关键词:新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昌珍,李化树.大学校园文化若干问题探讨[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4,(4).

[2]吕新月.构建应用型高校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6).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9.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5

大学校园文化,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 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学过程、科研活动、服务社会、生活娱乐等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 既受社会大文化系统的影响, 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 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更反映出大学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1) 大学是文化的重要吸收单位, 即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 (2) 一般来说, 构筑校园文化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四个角度入手。校训作为校园文化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 往往蕴涵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品格和道德情操, 凝聚着先辈学人的生命感悟和学术体验, 是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象征, 也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核心, 应成为每一个师生的人生座右铭, 并以此熔铸学校师生的文化人格。

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文化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义。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是经过历史文化凝练而成的, 常常蕴含在校训、校风 (教风、学风) 、校史、校志、校徽、校歌等方面, 包含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要素。校训作为构建校园文化的突破口, 以整合校风、教风和学风。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文化象征和符号, 从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自2004年以来, 学校抓住举办90周年校庆的机会, 通过邀请已故名誉院长陈省身题写“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的校训, 并深入开展校训的解读活动, 努力传承九十余年的办学传统, 提炼形成被广大教职工广泛认同的办学精神。我们编著了《方正为人勤慎治学———嘉兴学院校训解读》一书, 并隆重举行了首发式, 在学校图书馆、学生公寓和有关楼馆门厅等处放置该书, 供师生随手翻阅。通过这些举措, 使“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成为我校人人皆知, 深入人心的校园精神。

以校训精神引领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动感主题。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如何反应该校的办学定位, 而又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成为嘉兴学院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嘉兴学院办学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教学型大学, 产学研相结合, 培养满足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 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他们走上服务社会之路。如2006年我校《新概念纺织品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在浙江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大赛特等奖、并获得全国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04年我校学子陈彦中参加“省内欠发达计划”、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05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此外, 文化讲座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集成, 高质量的文化讲座往往浓缩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所营造的浓厚学术文化氛围为学生提高科学文化和思想素质提供了良好环境。近三年来, 学校十分重视邀请名人名家进校园开设讲座, 以出文化精品为目标, 面向全校学生, 系统开展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的培养教育活动。本学期, 学校又作出决定, 将学校的的人文论坛以先生名字命名为“省身大讲堂”。

以校训精神美化校园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可靠依附。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大学校园是直接面向社会的、站在知识高端的重要育人场所, 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容高雅的文化气息, 突出的审美情趣, 巨大的德育教化功能。继学校建成陈省身纪念馆之后, 2006年12月学校又在第二教学楼B座2楼建成了嘉兴文化长廊。整个分嘉禾之源、历史名胜、嘉兴名人、南湖红船等板块, 将7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到当代红船精神浓缩在历史文化长廊中, 使学生可以一一领略陈省身、金庸、黄昆、谭其骧、沈钧儒、王国维、朱彝尊等一大批嘉兴文化名人的风采, 通过吸纳嘉兴文化名人、南湖文化等地方文化元素, 构筑极富江南气质的校园文化,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个亮点。我们还在学校每一处绿地上一一竖起名人名言牌, 在校园内的石头上刻上嘉兴文化名人的印章……这些小小的细节无不精心设计, 烘托出我校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 于无声处默默育人, 使教育目标的外化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内心境界。

以校训精神指导校园文化媒体。文化媒体是校园文化的坚固阵地。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 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提升每一位成员的精神状态, 有助于激发校园的活力和整体发展潜力, 而文化的认同需要有效的宣传媒体来联络和沟通。如今, 校园主流文化媒体有广播电视、报刊 (校报、院报及各类小报) 和网络三部分, 其他辅助媒体还有宣传窗、横幅、阅报栏等等。除在校园广播栏目里开辟校训专栏外, 我们还把“省身讲堂”的精彩内容制作成视频和光盘资料, 在思政网、在校报上选择刊登, 并定期编印《省身讲堂录》。学校将入选榜样人物的事迹, 整理、编辑完成了《与身边榜样同行》一书, 为全校学生学习先进提供材料。校园媒体成为宣传校训精神, 构建校园文化良好的载体。

一般来说,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往往面临着文化的冲突, 品牌的流失。嘉兴学院自合并组建以来, 除积极倡导建设大学文化, 推进大学精神文化的融合, 努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之外, 还进一步巩固成果, 树立品牌意识, 做大校园文化品牌工作。我校从2004年以来, 努力打造“陈省身校园文化品牌工程”, 精心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环境, 培育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都应融入文化内涵, 盈显人文情怀, 让所有的学生在“精神成人”的语境中坚守着自己的校园文化空间, 让所有的校园风景在“省身文化”的烛照下聚沙合璧, 使全校师生形成一种与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这是校园文化最本质的意义所在。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 除了面对师资、实验设备、本科办学经验、文化积淀薄弱的问题, 同时还面临着多校合并带来的文化冲突。一般来说, 构筑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应以校训精神为中心, 从文化理念、文化活动、文化景观和文化媒体四个角度入手:以校训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以校训精神引领校院文化活动、以校训精神美化校院文化景观、以校训精神指导校院文化媒体。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校训

参考文献

[1]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本管理》 (J)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2007 (1)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6

1 校园规划建设是高校新建校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浪潮,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更好地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转变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先进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又称载体文化,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与文化的载体,是塑造、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校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校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各种物质设施,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校园物质创造的形式和成功过的总和。高校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在外形上有教育、熏陶作用,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校园规划建设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它旨在营造高校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和文娱活动等设施条件以及花卉、树木、草坪、雕塑、小品、道路等自然人文景观。作为物质载体,校园规划建设起着构建校园文化氛围,知识熏陶,沟通信息,扩展人际关系,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育人设施和丰富校园生活等作用。

2 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的缺失

2.1 缺乏老校区文化的传承发展

高校大多数的新建校区地处城市郊区。高校新建校区在快速建设和发展中,过分地追求校园总体效果和建筑规模,对总体效果和建筑风格所包含的内涵和文脉考虑不足,未注重校园整体和谐。师生普遍反映新校区建成时间短、建设速度快、总体规模庞大化、建筑风格现代化、投资巨额化、缺少个性化和文化,所能看到的是现代气派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高楼林立,宽敞的道路,崭新的绿化景观,缺乏一些特定的意义,更难以感受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老校区沉淀下来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在新校区缺失,没有较好地传承和发展,现代气派的新校区校园环境缺少老校区的厚重。新建校区规划建设中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做好老校区的文化传承。

2.2 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高校校园文化较大程度上是通过丰富的课余生活和浓郁的学术氛围来体现,这离不开师生员工的交流、沟通、互动,新建校区的师生员工缺乏交流、沟通、互动的现象无法达到丰富的课余生活和浓郁的学术氛围的效果。由于新校区最先建设的是校舍,如,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没有建设教职工住宅,或是教职工住宅建设滞后;另一方面,新建校区周围没有建成较好的中小学,教职工子女就读问题没有解决;另外,市区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多数教职工在市区有稳定的住所,诸如,教工子女上学、生活用品购置、看病吃药等等都很方便。教职工工作生活两地分开,进而形成一种非常无奈的“教师走教、学生住校”的现象,学生课外时间几乎见不到教师的影子,学生教师的交流、沟通、互动很少,导致了新建校区的丰富的课余生活和浓郁的学术氛围的缺失。

2.3 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

高校新建校区大多数地处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周边环境条件比老校区相对要差很多,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商业相对落后,没有城市相对成熟的环境条件。高校新建校区偏离城市闹区,就像“荒漠上新筑的新城”“世外的桃源”,十分孤单,这也使得高校新建校区内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学生生活活动相对封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闭门造车”培养学生,与周边的沟通联系自然较少,优秀的城市文化对高校影响不大,无法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充足的养料;反过来,高校对周围社会环境和社区居民无法产生强大的文化辐射和精神引领作用,无法体现出高校先进文化的社会魅力。高校新建校区与城市之间相互缺失依托,彼此分离相对严重,这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十分不利的。

3 抓好高校新建校区的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1 科学规划,注重传承,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加强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四方面加强。

1)抓好校园总体规划。注重科学规划,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建筑风格、色调等都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反映民族精神风貌,反映地域特色,校园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周边地域的联系和沟通。2)特别应强调传承大学精神。要注重考虑如何发挥学校物质设施对学生精神潜移默化的传播功能,时时处处会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作用,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3)校园规划建设百年大计,要以发展为基础。校园规划建设要以“实用、美观、特色”为原则,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教工住宅宜与一期校舍工程同步建设,建设过程中切忌片面追求“高、快、变”。所谓“高”,就是规划建设追求高标准,甚至是奢侈浪费;所谓“快”,就是规划建设时片面追求快速度,恨不得一夜建成;所谓“变”,就是规划建设变化快,计划赶不上变化,失去了整体规划的意义。4)硬件建设现代化。硬件建设也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硬件主要是指楼内的设备设施,是高校教学、师生学习、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硬件建设要达到现代化,要有三个到位:a.认识到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b.投入到位,资金要到位,还需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做到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相结合;c.管理到位,要加强过程管理,发挥设备的最大效益。

3.2 培育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教科书,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提到北大,人们就会想到未名湖,说起清华,人们就能想起清华园,这是因为人们在环境优美、内涵丰富的大学校园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凝重和人文的底蕴,感受到人与自然的贴近与和睦。高校新建校区要培育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

1)始终贯穿校园文化。讲究城市与建筑、环境与人文、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融大学精神于山水之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势必对大学精神的发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和人为破坏,尽量结合原始地貌,结合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反映地域文化特色。

3)校园环境建设简洁。简洁是一种美,美化校园不是装扮公园,不必复杂豪华,要寓文化教育于美感好感,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相协调,营造高雅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

4)移植部分悠久的古树,体现历史的沧桑,通过培育花草、绿地和小树在贫瘠的土壤中成长,实现了绿化、观赏、休憩等传统功能,更能体现出一座年轻的大学在新环境中自强不息、坚韧刚毅的奋斗历程。

5)加强校园管理。加强对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要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组织开展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等等。

摘要:高校新建校区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空前,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校园文化氛围缺失,介绍了校园规划建设是高校新建校区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对高校新建校区校园文化的缺失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抓好高校新建校区的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新建校区,规划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呈频,郑春晔.试论高校新校区建设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11.

[3]刘发生,谢小刚.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51-53.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7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它是指在大学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工作、学习和自由生活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并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念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它对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 同时又能促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 实现校园安定有序运行。从内容上来讲, 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物质文化。

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从校园精神文化上来看,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特色不突出, 办学理念不够鲜明。

所谓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是一所高校在长时期的办学过程中所积累下来、具有历史传承的、带有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者个性品格、气质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但是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基础起点相似, 发展历程相当, 认知能力没有太大差异, 所以造成在总结校风校训、办学理念时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日趋激烈, 又使得一些高校只重招生数, 什么专业热上什么, 什么专业火招什么, 最终形成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专业上的相似性, 丧失了个体的特色。所以, 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若想办出特色、办成有内涵的百年名校, 就必须认真研究自己的办学定位, 提出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

(二) 从校园制度文化上来看, 学术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形成的保证。它是高校为了正常运转、教学秩序得以维持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 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自身要求在校园内的规范化。“高等学校的特质在于治学”。而高等学校又区别于其他各类学校, 它不仅是一般的教育机构, 也不是常规的职业教育。高校要承载着更多的人文气息、学术任务。正像教育家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 在全校大会上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提到的那样:“大学之大, 非大楼之大, 乃大师之大”。何以保证“大学之大, 乃大师之大”?重要的手段就是大学的制度。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行政、轻学术的问题, 加之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术制度本身就不是很健全, 所以问题就更加严重。所以, 新建本科院校应当从新建开始就要形成尊重学术权威, 重视学术的制度。

(三) 从校园行为文化上来看, 校园文化活动数量少、层次低, 学术氛围不浓。

高校校园行为文化是高校教职员工在各类活动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是长期以来办学理念、办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多数是从专科独立或者联合升本而来, 起点低、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也能够组织一定的学术科研活动和师生文体活动, 但是这些活动大都层次偏低。学术科研活动开展得不多, 学术氛围不浓, 从而很难发挥大学应有的影响力, 很难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社会效益有限。

(四) 从校园物质文化上来看。

经费投入不足, 学生开展的活动场地有限。就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而言, 它包括高校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及维持这些方面的硬件设施, 是物质形态的存在。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刚刚成立, 因此学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个方面进行建设, 资金有限, 大部分学校不得不自筹资金, 在保证教学、实验的情况下, 拿出一点资金用于学生课外活动, 而大部分学校是没有专门的学生活动场地, 这样就限制了一些学生活动的开展, 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式的探讨

(一) 加强整治校园自然环境。

一方面, 要建造一些必要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 如大礼堂、歌舞厅、录像厅、体育场馆等, 配备一些必要的活动器材;另一方面, 要重视校容校貌, 包括校园的合理布局、标志性建筑物的文化设计、校园绿化、美化等, 以更好地体现深刻的文化蕴涵。

(二) 加强人文环境整治。

努力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 形成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和谐的气氛, 崇尚科学、相互尊重、发扬民主、养成高尚的个人品格和情操。

(三) 加强教学及行政管理。

完善校规校纪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这是创建和维护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关键。校规校纪既是学校各种活动能够正常运行的保障, 又是约束师生员工行为的契约, 因而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建树良好的教风、学风;增强服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 提高管理效率, 明确岗位职责, 勤于、忠于职守, 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 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气氛, 增强校园文明。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各种讲座、交流讲学, 文化、体育、娱乐等。学校及分院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在抓艺术体育文化建设时, 要坚持高雅性和通俗性、严肃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原则, 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档次。

参考文献

[1]史洁, 冀伦文, 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中国高教研究, 2005年, 第5期.

[2]王冀生.绿色、人文、科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建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1月, 第1期.

新建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篇8

但是目前我国新建的大学城大都处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 校内教学楼、生活区、实验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齐全, 但是由于距离城市中心偏远, 原有的城市文化底蕴难以辐射到新校区, 致使大学城文化出现了城市文化辐射的断裂和缺失。

一新建大学城城市文化辐射缺失的现状

大部分高校的老校区都处在城市的中心人口密集区域, 由于缺乏拓展空间, 因此很多高校都选择在远离老校区的城郊地带建设新校区。这些地带没有任何地理上的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 这一地理位置决定性地影响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 造成了新校区建设初期和一段时间内校园文化的匮乏。

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受大城市文化的辐射、熏陶较少, 无法将周边社区文化转化为校园文化, 而落后区域的负面文化则有可能对其校园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新校区学生缺乏文化归属感, 这是由于新校区一般是建设时间不长, 到处都是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运动设施, 缺少有历史文化积淀和蕴含校园精神文化的标志建筑, 使新校区师生普遍感到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 缺乏文化归属感。

二新建大学城城市文化辐射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新建大学城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影响了城市文化的辐射

大学城内各高校的老校区大都处于城市中心区, 与周围环境和社区居民紧密相连。周边的历史文化、经济现象和社区居民的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各种养料, 大学又以自己的精神文化对周围社会环境和社区居民产生强大的文化辐射和精神引领[2]。而新建的大学城大多建于城郊或城市新的开发区等地带, 城市文化难以辐射到, 使整体校园缺乏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

同时新校区在规划和建设中, 往往优先考虑教学需要和学生宿舍, 而教职工宿舍基本上不会考虑。因此造成长驻教师少, 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流动性很大, 一般是上完课就走, 在很多新校区很少看到教师的身影, 缺乏与学生交流的机会, 使得师生之间言传身教的文化熏陶减少。

此外, 新校区通常都只是新生入住, 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老校区, 新老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十分匮乏, 这样就造成了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联系的隔离, 低年级同学难以得到师兄师姐们的言传身教, 更体会不到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因此造成归属感不强, 失落感明显。

再者, 由于缺乏校领导和学生的互动、师生互动、新老生互动, 学生难以获得高密度的信息, 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普遍感到缺乏人文关怀, 这也影响了校园文化中浓厚的精神文化对新校区学生的传承。对于现在的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高校而言, 学科的融合不仅仅是几个学科的简单相加, 它需要浓厚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氛围做平台。而新校区校园文化的环境很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创新的效果。

(二) 新建大学城缺乏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文化总是在一定历史传统基础上得以发展, 但又不断打破原有的传统, 而建立新的传统[3]。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有自身特点, 其时代背景与老校区截然不同。完全复制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只是对其进行简单的照搬移植而建设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是错误的作法。因为简单的模仿不可能得到文化内涵性的东西, 无法将文化上升到精神层面, 无法将文化向深度和广发发展下去。而在大学新校区文化建设中, 抛弃老校区优秀校园文化精神内涵, 忽视老校区的校园文化积淀, 片面追求效率, 只重形式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此, 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 要在继承老校区优良文化的同时, 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创造出体现时代特色和教育精神的新文化。

三促进新建大学城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交流的对策

(一) 重视新建大学城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

在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时候, 要注重从城市文化的丰富源泉中吸取文化精华, 结合现代环境美学的理念, 精心设计、规划构建[4]。在教学环境、校园景点、文化设施、绿化美化等方面, 突出城市文化特征, 使校园文化给人以美感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二) 传承与创新老校区校园文化

传统的优秀文化是文化构建的基础, 而创新则给文化构建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机。大学城内高校的文化资源整合是继承与创新的综合。只有在继承和融合老校区优秀文化的基础上, 把创新精神融入整个大学城精神的培育中去, 创建新型和一流的校园文化, 才能使众多高校文化融为一体。

(三) 坚持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世界著名大学城永恒的魅力[5]。大学城校园文化构建应打开大门, 拆除有形的、无形的围墙, 注重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 有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 注重整合不同价值观念与取向的不同地区和社会集团的文化, 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展现自身文化的魅力。

(四) 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城市文化的辐射

大学生通过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 通过在城市社区中进行调研、服务和研究等工作可以体验社会角色, 丰富人生阅历, 转变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自觉性, 培养团队精神, 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互动, 使学生在服务中学习, 通过听、看、想、感悟、体验来消化教学内容, 内化道德理念, 强化思想品质, 培养实践能力, 实现学习目标, 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武超群.探究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0 (13) :62-63

[2]叶云明.高校校园文化如何促进城市社区文化的和谐发展[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 (5) :71-73

[3]苏蓉.大学校区建设理念与地域文化—从成都大学新校区建设说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3) :238-241

[4]李敏, 孙大力.社会互动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J].成人教育.2008 (5) :36-37

上一篇:经济性比较下一篇:国际标准交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