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比较(共12篇)
经济性比较 篇1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城市在能源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大部分工业企业及居民主要以煤炭作燃料, 有的甚至用木柴作燃料。建省后, 现在渐渐被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替代, 现气化率达95%以上。如何有效利用气源, 调节冬夏季高低的用气矛盾, 减少大气污染, 真正建设文明生态城市。下面对燃气锅炉的发展及经济性进行分析。
2 锅炉选型的原则
在城区规划, 锅炉改造, 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对锅炉台理选型是降低污染, 节约能源, 合理开支的重要环节。选用锅炉主要应考虑以下原则。
2.1 用户实际对热能的需求量
用户使用锅炉不外乎用蒸汽或热水去制冷、采暖、消毒、洗涤或工艺上加热其他物质, 这首先要知道需用多少热水 (蒸汽) 才能满足需要。一般情况下对工艺需用的蒸汽量, 设计院在设计时通过工艺的计算有一个明确的量的要求。对热能的需求量确定之后, 选用锅炉时, 可按其标准的蒸发量选取。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所选锅炉的适应性, 因为燃气燃烧器由于气源不同, 其热值、压力均不相同。
2.2 环保对锅炉排放的要求
为有效地保护环境, 要防止边治理污染边制造污染。锅炉烟气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因此我国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5月发布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91) , 该标准对原始含尘浓度, 锅炉烟尘允许排放浓度及SOX, 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分别根据一、二、三类地区对环境保护的不同要求做了详细明确的说明和规定。
燃油锅炉虽然在烟尘排放大大低于燃煤锅炉, 但燃油锅炉SOX和NOX排放量却远远高于燃气锅炉。人们在比较燃煤和燃油锅炉时往往忽略了燃油锅炉的SOX和NOX, 等到酸雨成灾再考虑脱硫时已晚矣。
所以客观地说, 燃气锅炉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能源利用角度来说都是较为理想的, 这主要是由于气体燃料比固体、液体燃料更易充分燃烧, 燃烧热效率更高。
2.3 锅炉的设置费用
用户在设置锅炉房时必须考虑锅炉房锅炉设置的经济性, 从而使所选用的锅炉既满足上述要求又节省投资费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锅炉设备费用 (机组) ;
(2) 为满足锅炉正常运行的配套辅机费用;
(3) 为放置上述设备的土地征用费;
(4) 锅炉房土建投资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燃煤、油、气三种锅炉在热负荷相同的情况下, 燃煤锅炉体积庞大, 外加分散式的鼓、引风机、出渣机、除尘器等, 还要有储煤厂、堆渣厂, 占地面积着实惊人。相对而言燃气锅炉本身体积小, 又无需引风机、出渣机、除尘器等辅机设施, 连煤场、油罐都没有了, 只有一个机具间和主机房, 在设置上较为简单, 占地最经济。但燃油、燃气锅炉到底在经济上与燃煤锅炉相比要相差多少?我们能否承受, 其社会效益又如何?下面我们就以上海某锅炉厂4t/h锅炉中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为例, 从锅炉投资、锅炉房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燃煤锅炉不仅在烟尘, 废气排放上不受大都市的欢迎, 其占地面积亦是相当惊人, 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在锅炉房的设置费用上燃气锅炉还相对便宜一点。
2.4 锅炉的运行费用
设置费用是一次性的投资, 运行费用则是长时期的消耗。因此在锅炉房筹建、更新、改造中, 对运行成本的分析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锅炉的运行费用由三方面构成: (1) 锅炉机组的耗电量; (2) 燃料消耗量、燃料及废弃物的处理费用; (3) 锅炉管理人员, 司炉人员的工资费用、日常维修管理费用。
3 结论
(1) 从我国传统的经济角度和能源结构来看, 燃煤锅炉由于一次性投资费用较低颇受人们青睬, 特别是在煤资源丰富, 环保要求不高的区域人们更喜欢选择它。但是在海日煤资源贫乏, 煤价并不是很低, 故油、气与煤相比有一定竞争能力。人们喜欢煤炉的另一个原因是操作简单。但燃煤锅炉的污染:废渣、废气、废水"三废"俱全, 治理亦较困难 (特别是脱硫, 目前燃煤锅炉的脱硫技术已取得一定成果, 但投资费用高, 操作过程繁, 占地面积大) , 从社会效益看燃煤锅炉应限制使用。
(2) 燃油锅炉的烟尘排放量虽然较低, 但其排放的有害NOx、SOx气体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罪魁祸首, 要象治理燃煤锅炉烟尘排放一样予以治理。
(3) 燃气锅炉具有占地面积少、排放污染少的优点, 而且锅炉房设置费用并不是最高, 天然气使用后燃料价格下降, 运行费用比燃油锅炉还低!
(4) 通过三种炉型的比较, 燃气锅炉不但设置费用和运行费用较低, 而且它的社会效益是无法比拟的。天然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是排放污染最少的燃料, 燃气锅炉将是锅炉发展的最终趋势!
经济性比较 篇2
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989年的2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7·3%,捷克为94·7%,乌克兰为44·3%,波兰为117·8%。
谈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20多年的成就,我们必须承认,无论社会的实际经济表现还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存能力,中国都遥遥领先于俄罗斯。我们认为,中国市场转轨的理论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并以俄罗斯自己的方式,用于俄罗斯的任何领域。
中国取得的进步得益于他们精心制定的经济改革理论。这一理论拒绝货币主义不计后果地转向自由市场的做法,代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观点。其实,这是一个从中央计划和高度集中的经济转向自由市场的理论,它“对传统计划经济作了不同的解释,同时又为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中国的改革经验不同于俄罗斯,他们善于运用国外的实用知识,从理论上深刻分析自身经济改革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改革的第一阶段是试点,通过分析和总结试点结果,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在一段时间内,各种措施是统一的,因此,改革者一旦遇到挫折(中国改革确实存在着不多的失败),就能放弃和重新开始。1979—1981年采取的是控制政策。当时,中国强调为改革打基础——在各种产业中,尤其在农业中,培育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独立的市场中介;在投资中,增加政府预算外资金;提高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以便鼓励需求,激起继续改革的兴趣。
回到俄罗斯。我们看到,1992年初放开物价,接着向公众大量发行产权证,对大宗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其中一些企业仍然垄断着全国的商品和服务,石油、电力、交通和通讯首当其冲,其次还包括一些消费品。从而引起恶性通货膨胀。政府无法进行预算分配,拖欠企业债务。社会差别加大,经济犯罪上升,虚假行业大批浮现。人们惟一的目的是捞钱,将其转移到海外。结果,生活水平自改革前期起,直线下降,沉重地打击了人民对改革者和以后漫长改革的信任。
我们认为,中俄两国都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但是两者是不同的。中国把转轨设想成一个漫长的过程,一直延续到2050年。而俄罗斯则采取完全不计后果的“休克疗法”,以为一两年内就会有投资流入国内,俄罗斯将迅速重新赢得改革前的经济地位,追上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选择了激进的改革政策,只用了一年就实现了价格自由化和公共财产私有化,在其经济中建立了非公有部门。由于奉行货币主义的自由市场转轨模式,俄罗斯不仅没有达到稳定的经济增长,反而陷入了L型的生产下降。这是价格自由化和公共财产私有化的“休克疗法”的必然后果。
改革十年后的今天,俄罗斯仍然处在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的开始阶段。为了看清俄罗斯需要走多远才能达到自由市场的目标,我们来比较一下俄中两国在经济改革的一些关键领域的情况。
一、所有制改革
中国彻底修正了社会主义在法律上只能有一种所有制,或只能有国家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的理论。按照中国所有制改革理论,各种形式的所有制可以共存于社会主义社会,其中公有制发挥着主导作用。另外,“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有所不同。根据这一理论,国营企业的改革引入了法人管理原则,建立了公司制。
在中国,逐步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消费市场的竞争是改革的关键。改革的第一阶段引入了农村家庭承包制,从而建立了农村储蓄资源,并导致了城市非公经济的增长。接着,80年代中期奠定了多元经济的基础,建立了资本货物市场与相关的不动产市场和保险市场。这些市场最终于80年代末形成,它们以中国经
济中的非公部门为基础,而不是以私有化和产权证交易为基础。在90年代,中国按照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原则开始了国有企业的公司化。作为一般原则,国家掌握了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控股权。公司化以多年以来推行的经济法为根据,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严格监管。
俄罗斯根据直接私有化的纲领用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取代了公有制。直接私有化的主要缺陷是,私有垄断取代了原来的国家垄断,而垄断者又常常来自国外。同时,大多数人民群众没有行使他们的所有权,只能从私有资本中拿到最低收入,零散地获得工资和薪水。人民分得产权证(或私有化支票)后无权控制企业和管理财产,可以理解的是,只有经理(和公司官员)才能行使这些权利。事实上,俄罗斯政府避开了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可以相互竞争的多元经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瓜分公共资产,用不同形式的私有制取代公有制,同时又为不受改革影响的产业保留了垄断权,尤其是出口产业。换言之,俄罗斯的改革仅限于公有企业的私有化,用半私有制取代公有制,而中国则是发展各种形式的非公所有制,通过改变公有制运作的原则来修正公有制的性质。在时间长度方面,中国的经验完全不同于俄罗斯,它要求创造多元经济,采取新方法行使公有制权利,推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相互竞争,国家只做调节者。
二、农村改革
中国农村改革实现了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它以土地联合所有制和家庭承包为基础引进了商品经营,区分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使农户可以充分自主地经营农业。该项改革没有使农民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使他们成了土地产品的所有者,这就给了他们以额外的动机经营土地。由此形成了拥有土地和使用土地之间的差别。
我们认为,在所有可行的选择中,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俄罗斯。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可以交给农民使用多年,但不是卖给他们,成为他们的财产。中国经验中更特殊的是家庭承包,这一点俄罗斯很难接受,因为俄罗斯人均占有的自由可耕地
以及农机远比中国要多。俄罗斯农业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制没有得到法律的肯定,而是由于缺乏充分的储蓄资金,银行贷款利率过高,工业品和农业机械价格太贵,以及本地官僚主义者的无能。
中国的理由是,由于农民集体占有土地,土地租金也就应当归集体,而农民个人则拥有选择经营方式的自由。因此,中国农村改革摆脱了农业的命令计划,建立了合同采购体制,结束了国家规定农产品价格的特权。政府建立了能够监控农产品市场的框架,通过备用和保险金体制维持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节批零价格。
在农村地区建立乡镇企业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这些企业的发展提高了消费品和农业相关产品产量,同时又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工作。乡镇企业还刺激了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居民不加限制地拥进城市起到了很大的约束作用,而这些城市正在被人口过剩、环境污染、住房交通短缺和通讯条件不善所困扰。中国选择发展农村刺激了城市化进程,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家庭承包制作为农村改革的组成部分,产生了农村地区部门专业化的明显趋势。这一趋势又推动了农业综合企业渐进地整合一切要素,尤其是生产、加工、销售。整合反过来推动了耕作效率的普遍提高,在一些地方还提高了市场化的程度。
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俄罗斯很有价值。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表明,保持多元所有制形式和不触动集体土地所有制是改革的主要原则。各种类型的农场,无论国有农场还是家庭农场,都可以在新型自由市场的环境中找到某种社会经济的“小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企业,非农企业促进了各地农业综合企业的整合,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消费品,为大中型的制造企业提供了自然资源、原料和零部件,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了工作,为城镇和居民区带来
新的气息,推动了制造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又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返还农村地区。
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的基本做法是使企业成为拥有自己银行账户的法律实体,从而能够逐渐地进入竞争市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便允许企业以自己的方式支配自己的利润。仅几年功夫,到80年代初,全国便开始实施“利改税”的试验。许多企业建立了承包制。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国开始发展新的企业管理体制,从公有制和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企业,逐步转变为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如同私人生产者与市场参与者的关系。
在实践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各种措施促成了这样一种转变,即从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层负有全责的体制,转向股份企业的内部控制。这些股份企业由公司和体现各企业之间横向联系的行业来管理。下一步的改革,一方面是政企分开,即部长、部委和地方当局是一摊,企业是另一摊;另一方面,创造更为灵活的管理机制,活跃国有企业,使它们拥有一切管理权,以便加入市场竞争。
今天,中国运用了各种形式的市场化企业管理方法,如合并、联合、出租、股份化、出售、破产程序等,因此,资本可以从经营不善的企业流向赢利企业。许多国有企业已开始从单个企业管理转向公司化的股份管理体制,从物流管理转向资金管理,从单一投资者管理转向投资者集团管理。优化企业管理的研究在中国是一个难点,公有部门企业的效率目前仍比其他所有制企业要低。
俄罗斯几乎不关注这一问题。在前苏联,有效率的企业管理体制从来没有形成过。它的经济受国家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的统治,集体所有制实际上是国家所有制的变体,尽管法律上不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控制着一切,生产者对绩效和最终后果不负任何责任。现在,俄罗斯正在推行的政策是加强和发展政府企业,把国有企业和所谓私人企业转变为国家控制的拥有垄断权的公司。金融业集团正在组建,大投资者被召募来开发所谓的私人企业,外国合作者被排挤出
合资企业,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中国的经验是,国有资产管理的目的只在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此相反,俄罗斯没有设定这样的目标,因此,大多数企业仍然效率低下。
2003年5月,中国国务院设立了一个新机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它作为国有资金投资者对资金管理和改革企业具有不可分割的权威。另外,国资委的一部分权力来自与国有资金管理相关的财政部,另一部分权力来自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总之,新成立的国资委的责任不仅是改革国有企业,而且是对它管辖下的国有企业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国家最关心的既不是企业的私有化,也不是再次宣布全面干预企业管理,而是逐渐地抛弃政府部门在中央计划体制下管理企业的生产分配以及商品流通的命令方式,采用指导性的管理,运用商品市场中的经济杠杆来推动企业的需求,通过分配国家投资和选择贷款来实现金融的流动管理。逐步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后果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在政府主要使用经济杠杆的监管下,正在渐渐成为在竞争性自由市场中能够独立运作的生产者。
四、市场体制改革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生产要素是商品,正如资本货物是商品一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承认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商品,尤其不承认资本、劳动和信息是商品,认为这些东西不能有价格。俄罗斯仍然受这些错误概念的影响,今天这些要素已变成了低工薪、任意的银行贴现率和基本免费的信息。但是,由于生产要素是类似于资本和消费品的商品,当自由市场出现时,它们也就有了价值。价格体制的改革是形成市场环境的重要工具。市场环境是由资本市场、信息市场和劳动市场构成的。换言之,中国不仅承认资本货物和消费品市场的存在,而且也承认资本、劳动、技术、技能、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存在。
在改革的第一阶段,中国政府放弃了农业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大规模地削减了制造业中的政府计划,从1979年的70%削减到今天的4·6%。这个过程是在改
革政府严格控制的价格体制的背景下展开的。中国价格改革导致了三种价格:(1)政府规定的指令性价格;(2)指导性价格,可以在政府为调节市场供求所核定的价格的5%到20%的范围内浮动;(3)由市场形成的市场价格。随着改革的发展,自由市场关系的出现和多元经济的建立,三种价格的比重一直在渐进地朝着增大指导价和市场价份额、缩小指令价份额的方向变化。90年代末,95%以上的制造业价格都是由生产者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决定的,同一时期,零售业中的指令价份额已从1979年的95%下降到今天的7·2%。在80年代和90年代,主要商品和原料的指令性价格以及政府对它们的价格控制,有助于控制成本膨胀,使之免于失控。当然,成本膨胀不断地伴随改革而出现,因为计划经济时期,许多产业由政府来补贴,计划使它们效率低下。但是在中国,政府以三种价格为基础的反膨胀政策约束了膨胀,使之大大低于东欧各国,更不用说低于俄罗斯和独联体各国了。
俄罗斯的改革与中国的价格改革和反膨胀政策是直接对立的。在俄罗斯,市场环境是通过纯粹货币主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放开了,使其符合它们的成本和需求,但是许多产业仍然保留了垄断。这种做法在1992年的价格自由化中导致了商品、原料、设备和消费品的价格爆炸,呈现出1500倍到2500倍的增长。价格上涨引发了通胀失控。一方面,不断高涨的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导致了价格上升及成本膨胀,另一方面,通胀环境使利润上升,生产成本加大和税金贬值。
中国转向自由市场和价格放开的经验表明,建立自由市场的价格机制是第一位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商品价格的改革,而生产要素的现时价格,中国与俄罗斯一样,由于用户垄断和政府规制不力,与市场价格还有差距。中国走向自由市场时,价格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高需求领域放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同时保持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协调商品服务的中央定价,取消资本货物和物质资源的价格“双轨制”,建立劳动、信息、保障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市场。实际上,中国先实行了“三轨”定价体制,然后再逐渐转向合理的生产要素的自由市场价。
五、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是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的关键一步。1980年,中国开始“把税收同管理层的支付及分配责任分开”。1994年,中国建立了新的税收体制,把国家税与地方税结合起来。80年代和90年代,在国家中央银行之下建立了宏观经济调控体制,中国人民银行奉命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负责监督指导国家、地方和商业银行的运作。同时,合资银行、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也在全国各地开办起来。这一金融体制刺激了投资,使政府预算分配在经济发展项目中的份额逐渐地下降到1997年的2·8%,2001年又反弹到6·7%,同时继续推动作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企业自有资金在资本资产项目上的份额达到了2001年的69·6%。当中国的改革势头越来越大时,投资的增长份额主要来自企业和地方预算,这与80年代初的情况完全不同。当时,中央政府预算资金是投资的主要来源。1983年创立的建设税在资本投资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税种的试验被用于电力交通企业、教育科学卫生机构,并被优先用于环境保护项目。另一项重要措施是把所得税降到生产设备再投资形成的利润的40%以下,同时缩短折旧期,刺激企业引进新的生产线。到90年代中期,这些措施显著地减弱了企业在资本积累和设施现代化方面对政府预算资金的依赖,因此,政府可以把更多的资金用于服务业上。各种税收是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们在预算收入中占97%,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工商税(在征税中占2/3以上)。
俄罗斯于1992年放开价格,从商品、原料、石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补贴价格转向国际价格后,其财政体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由于更高的通胀率而一次次变得更加严重。总的来说是一个高税收的问题,如薪给税、增值税、消费税和许多小税种,征收量已远远超过市场经济所能接受的税负上限。在市场经济中,税收不超过30%。过度征税的代价是俄罗斯的资本从生产领域流向金融贸易领域。银行发放了利息非常高的贷款(90年代初,农民每年的贷款利息超过100%),而且只有短期贷款,这些贷款只能被具有很高需求的烟、酒、糖
等商品贸易公司吸纳,他们不在乎支付高昂消费税。接着,通胀和价格飞涨,断绝了国内市场对俄罗斯产品的需求,严重打击了国内生产及以此为主要来源的财政预算。岁入短缺引起了科学、教育、卫生、基本建设投资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公共开支的不足。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的匮乏,并迫使银行求助于证券市场。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俄罗斯政府拒绝履行支付短期国债和联邦国债的义务,结果导致俄罗斯一半以上的商业银行破产,并造成卢布在通货市场中贬值。现在,长期银行贷款只占俄罗斯银行总贷款量的5%,因为中央银行的贴现率高达20%—25%,商业银行不愿为生产企业提供利率每年低于10%—15%的贷款。
中国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的经验表明,国家在自由市场中仍起主导作用。国家摆脱了对自由市场参与者商业活动的日常行政控制,但是,这一目标是在20多年的时间里分阶段逐步达到的。国家没有放松对关键产业的控制,它不仅通过政府预算的财政政策控制这些产业,还通过立法机构设定的法律和行政部门制定的法规控制这些产业。这些措施使国家能够建立和促进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并鼓励它们之间的竞争。
六、社会改革
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始时,国家逐渐放弃了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原则,允许企业在完成利润指标后对工人和科室人员发放奖金,允许农民以市场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一些地区和产业可以在国家许可下首先致富,以便加速经济增长和“达到共同富裕”。在下一个阶段即90年代,收入分配理论得到了修正:生产与初始分配应遵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这就意味着更多地强调市场型的收入分配原则。在再分配中,税收政策、法定最低工资和生存保障线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以社会公正原则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中国起初没有怎么关注社会问题,1989年后中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就业、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等问题。为了调整政策,中国经常举行民意测验和各社会阶层生活水平的调查。90年代的生活水平开始明显地向沿海省份靠拢。虽然如此,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解决,仍然是国家政策考虑的重点。中国现在面临着两大社会问题的挑战,这两个问题是在多年改革中积累下来的,国有企业尤为严重。一是企业职工下岗,他们将在其他所有制企业就业或得到下岗津贴,二是来自农村的大量流动人口,他们受改革驱动而离开村庄,进入更有前景的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城市寻找工作。
在俄罗斯与在中国一样,改革正在冲击生活水平。企业私有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了失业,扩大了社会差别,造成了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下降。据不同的估计,人口中10%的最富裕者的收入是10%最贫困者收入的14倍。改革的社会后果已成为俄罗斯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下降了,一般生活期望下降了,尤其是男人。
俄罗斯从中国经验中获得的主要教训是,生活水平应当随改革的深入而提高,否则居民就会公开地或暗中反对经济改革。为了避免这一点,国家应在科研组织、工会、妇女、青年及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的帮助下,提高科学工业领域就业人口的生活水平,以他们为基础进行调查和监控,预测整个社会和个别地区的社会状况。
七、外贸改革
中国认为,在外贸和相关活动领域坚持开放政策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有助于加快发展国家的生产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努力引进和使用数量越来越多的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通过系统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
早在80年代,中国就在国际商业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中国在有利于国家的条件下普遍开展的外贸活动,为国家经济提供了商品和自然资源。当时在这一领域起主要作用的是四个经济特区、14个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贸易区、一大批开放城市和地域。1988年建立了海南特区。上海还建立浦东开发区。此外,中国还有无数合资企业享有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从政府预算中
获得重要经济项目的资助。例如,广东省2001年吸收了12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项目开发,上海获得了43亿美元。1979年到2001年,中国共吸引外国投资超过5680亿美元。仅2002年,中国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27亿美元。改革以来,外贸扩大了近30倍,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
在俄罗斯,改革时期的外贸几乎没有进展。俄罗斯还处在改革起点,与世界经济体系一体化相差甚远。与80年代相比,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自然资源(石油和石油产品占出口量的55%以上),进口产品几乎都是消费品。俄罗斯引入的外国投资微不足道,平均每年约在20亿和30亿美元之间,远远落在中国后面。外国投资者首选贸易,其次是开矿。至于综合的自由经济区、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俄罗斯还没有建立起来。外国的直接投资受到高税收和敌视投资的环境遏制。俄罗斯还缺乏实行开放政策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出口信贷、信息服务和营销渠道。
俄罗斯可以从中国开放经验中获益。我们认为,俄罗斯仍有机会建立两三个自由经济区,如加里宁格勒(Kaliningrad)、纳霍德卡市(Nakhodka)和新罗西斯克港口(Novorossiisk)。这些地方相对发达,具有与中国自由经济区相同的商业气息。俄罗斯还应认清,制定合适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合资企业出口产品。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外国合作者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现代技术和新的商业合同。以上措施可以使外贸为俄罗斯经济服务,而不是让外贸依附于经济发达国家的利益。
经济性比较 篇3
关键词: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贡献
一、引言
印度是一个有活力的发展中的大国,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始让人们越来越多地把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放在一起研究。两国不仅仅是传统的邻国和潜在的对手,两国还都是人口大国,也是“金砖五国”中最耀眼的两个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水平一直不相上下,90年代初两国的经济总量也相差无幾,而到21世纪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出了印度。就业人员方面,两国的就业人员以相近的增长速度增加;产业结构方面,2006年印度的人均GDP为2494美元,中国为4669美元,但印度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2.4%,中国仅为39.9%[1]。由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很多,鉴于中国和印度印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本文把重点聚焦在劳动生产率和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上。
二、基于指数模型对中印两国数据测算综述
经济增长,是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由于每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我们先分析从业人员增加和总体劳动生产率提高两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数据见表2-1).
1980年以来,中国和印度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提高总体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80年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8.7%降到33.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8.2%提高到30.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3.1%提高到36.1%,而印度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从72%下降到47.2%,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的比重从11%上升到24.1%,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1%到28.1%。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比印度低,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的比重比印度的高。由于生产方式,装备水平等方面的重大差别,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着重大差别,中印两国就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变动。(见表3-2)
三、分析比较
从表2-4中可以看出,在1980年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中国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第一贡献者,三分之二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科技进步、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市场化的作用,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1995-2012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1980-1995年的1.4倍。可以认为科技进步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而印度,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是第一贡献着,但只有二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三次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1995-2012年生产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84.2%,印度的只有63%。
从业人数增加是1980-2012年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第二贡献着。由于我国还处于人口的增长时期,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也有1980年的4.2亿增加到7.6亿人,从而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但是,从表3-4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迅速下降,由1980-1995年的27.8%下降到1995-2012年的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地二位下降到第三位.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有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印度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下降趋势,但始终处于第二位,说明印度的经济增长还在转型之中。
结构变动方面,中国1980-201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7%从其变动情况来看,有下降的趋势,1980-1995年的13.1%下降到1995-2012年的11.1%。从三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看,结构变动由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高于人口增长的贡献。印度1980-2012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4%,其变动情况来说,是上升趋势,1980-1995年的11.5%上升到1995-2012年的17.2%。
四、结论
对于中国近3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原因,有的学者部分归因于中国的人口红利,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就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小,因此中国应该努力提升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中国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印度,中国要致力于升级产业,转变产业结构,这样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印度,随着人口接近中国,就业人口却远低于中国,印度应该促就业,发挥就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和印度的比较[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4)
[2]Vittorio Vallia、Donatella Saccone.于晓言译.中国和印度的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2010(1):101-129.
大开间轻钢结构檩条的经济性比较 篇4
日益发展的大型物流中心、大型仓库及大型超市等 (图1所示) 建筑对室内的操作空间要求越来越高, 常用的6.0m到9.0m的柱距有时难以满足此类的建筑的功能要求, 如果采用托梁的结构形式的轻钢结构, 工程的钢量就会增长, 经济成本就会增加。
钢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 柱网尺寸是结构用钢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此外结构高度、材料强度、荷载大小、单跨多跨等都对结构用钢量变化有明显的综合影响, 本文作者以相同的结构高度、相同的材料强度、相同的荷载大小、相同的跨度等做了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 并归纳总结了6.0m、7.5m、9.0m、10.5m、12.0m、13.5m、15.0m和18.0m不同开间的含钢量, 进行了较详细的经济比较, 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变化对用钢量影响的基本规律。同时还综合考虑了钢结构安装工期及基础工程等的影响与分析意见。
2 大开间柱距的桁架檩条简介
通常情况下轻钢结构建筑的柱距在6.0m到9.0之间, 且使用Z型或者C型檩条搭接的形式, 这样做比较经济, 但有时不能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当建筑柱距达到12.0m时, 通常会采用纵向结构系统 (LGS) , 这样会使主结构的用钢量明显增多, 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和施工难度。
为了解决大开间柱距问题, 美国巴特勒制造公司于1995年引入了独特的桁架檩条的概念, 并定名为LAND-MARK 2000TM。在美国, 该系统已被广泛使用在大型超市、大型物流中心、大型厂房及大型仓库, 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宽阔的操作空间。
桁架檩条是一种新型的用于大跨度屋面系统的空腹次结构。以150mm为模数, 长度可以从4.5m到18m, 其截面高度有两种:520mm (腹杆截面高456mm) , 750mm (腹杆截面高686mm) 。由不同的截面高度、上弦杆厚度、下弦杆厚度、主腹杆加强型式、端腹杆类型以及端腹杆加强型式组合成部件号唯一的桁架檩条, 如图2所示:
2.1 弦杆
弦杆是经冷加工成型的, 其截面形状象带缘的帽子, 如图3所示。弦杆有五种不同的材料厚度, 分别是:1.5mm (目前暂时不用) , 2mm, 2.2mm, 2.6mm及3.2mm。上弦杆需要预冲间距为150mm的孔, 以用来安装MR-24屋面连接件, 下弦杆不带屋面连接件预冲孔。弦杆的材料严格按国家标准供货, 从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特性以及加工过程到材料交货的总体要求均有严格的规定。
2.2 主腹杆
主腹杆由外径为27mm, 厚度为1.5mm (目前暂时不用) 或2mm的直缝电焊钢管 (符合国家DB/T13793-92标准) 制作而成, 圆管在每一个间距为750mm面板连接点砸平、折弯并与上下弦杆焊接连接。如图4所示。腹杆与弦杆的连接是通过焊接而成, 腹杆的承拉力大大超过其承压力, 为了提高桁架檩条靠近端部的腹杆的承载力而又不在整个檩条上采用更厚的腹杆材料 (如若采用更厚的腹杆材料一方面产生浪费, 也增加了桁架檩条的自重) , 因此应在靠近檩条端部的腹杆上作加强处理, 也就是在腹杆折弯前在指定区域套上一个外径比主腹杆大的套管, 然后在檩条组装时将套管点焊就位。与此同时, 在该加强区域, 主腹杆与弦杆的连接要求采用加强焊。
2.3 端腹杆
端腹杆由外径为27mm, 厚度为2.3mm的圆管制作而成, 其材料与主腹杆相同, 如图5所示。端腹杆端部砸平并以一定的角度折弯后焊接在上弦杆及下弦杆上, 从檩条端部到端腹杆与下弦杆连接点的水平距离为672.5mm与972.5mm之间, 以75mm递增, 这样既可以保证桁架檩条的长度以150mm递增, 又能保证主腹杆的折弯间距为750mm,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端腹杆也需作加强处理以承受更高的风升力, 其加强方法同主腹杆端部加强方法。
2.4 端座
端座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 用来将桁架檩条连接到主结构上, 端座本身高208mm, 加上上弦杆高度, 从而保证整个端座的截面高240mm, 这样在同一个建筑物上, 就可同时使用桁架檩条和截面为240mm高的Z型檩条, 端座只有一种型式, 其材料厚度为3.2mm。端座料严格按国家标准供货, 从材料的化学成分、机械特性以及加工过程到材料交货的总体要求均与弦杆的材料相同明。如图6所示。
2.5 桁架檩条的组装
桁架檩条在工厂由不同的零件经焊接组装而成, 桁架檩条的部件号由不同的零件号 (上弦杆、下弦杆、主腹杆、端腹杆) 组合而成, 由于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变长度的, 故同一个部件号可以有不同的长度, 当桁架檩条的长度确定以后, 其相应的零件长度也就随之确定。
2.6 桁架檩条的涂装
桁架檩条的表面处理达ST2.0级, 底漆采用浸漆方式, 浸漆厚度为25, 底漆为醇酸底漆。面漆有两种, 标准面漆为醇酸面漆, 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推荐采用特殊油漆工艺, 但价格昂贵。
2.7 桁架檩条的运输
桁架檩条与其他空腹构件一样, 需用较大的运输空间, 故其运输成本较高。然而从整体设计方面考虑, 较大截面的桁架檩条比小截面的桁架檩条成本反而较低。
2.8 桁架檩条的安装
由于桁架檩条为空腹结构, 其刚度相对较差, 且损坏后不易修复, 故对安装的要求相对较高。
3 大开间柱距轻钢结构柱网尺寸的经济分析[1,2,3,4]
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柱网布置首先应该满足工艺使用的要求, 在设计中往往也是由工艺或业主与建筑师选定柱网尺寸, 但是要做到合理的选择柱网尺寸, 还离不开结构工程师的参与, 这是因为除了工艺使用要求外, 柱网尺寸 (柱距、跨度的) 的合理选定还应该综合考虑结构用钢量、工期、基础工程的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此结构工程师有责任提出正确的建议, 协助决策。
用钢量直接影响工程的造价, 几乎已习惯地成为从结构因素考虑柱网选用时的重要因素, 但应该注意, 除了柱网尺寸这一主要因素外, 结构高度、材料强度、荷载大小、有无吊车、单跨多跨等都对结构用钢量变化有明显的综合影响, 不能不在分析比较中, 一并予以考虑。
本文对宽度为90m, 长216m, 檐口高9m, 端跨柱距为3@30m, 边跨柱距为分别为:6m、7.5m、9m、10.5m、12m、13.5m、15m、18m, 吊挂荷载分别为0.15kN/m2、0.30kN/m2、0.50kN/m2的各种因素作用下主结构用钢量的影响, 各用钢量数值均在理论计算上参照工程实践经验进行了加工余量及构造余量的增量调整, 以便符合工程实际。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得出以下结论:
⑴从柱距为6.0m递增到18.0m的主结构重量和次结构重量都有显著的变化, 占总重量的比重变化也十分明显;而支撑重量的变化微小, 占总重量的比重变化也十分少;
⑵荷载0.15kN/m2时, 柱距为6.0m时的主结构重量与次结构重量占总重量分布为71.82%、27.09%, 比例为2.65:1。这是因为柱距较小, 钢框架的榀数增多了, 主结构的重量就随之增大了;檩条由于柱距较密, 重量上也随之较轻;
⑶荷载0.15kN/m2时, 柱距为18.0m时的主结构重量与次结构重量占总重量分布为54.62%、44.03%, 比例为1.24:1, 两则的重量几乎是相等的;
⑷在门式刚架体系结构中, 次结构的用钢量可占总用钢量的27.09%~44.03%, 所以设计人员说应该注意并合理地做好次结构部分设计;
⑸影响次结构用钢量比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柱距增加, 主结构选用高强度钢及建筑物高跨比增加等;
⑹屋面荷载增大引起门式刚架用钢量增加, 特别当是柱距较大时, 幅度也较大。当荷载由0.15kN/m2增大到0.50Kn/m2时, 门式刚架用钢量平均增幅为14.12%, 最大的增幅为17.9%, 最小的增幅为11.86%;
⑺从总用钢量面上看, 15.0m柱距的桁架式檩条的门式刚架的用钢量比其他柱距的用钢量都小;如果檩条采用冷弯薄壁Z型钢, 9.0m柱距的门式刚架的用钢量是最小的, 故单从用钢量的经济性考虑, 门式刚架最经济的柱距为15.0m;
⑻如图所示, 柱距从6.0m到10.5m的主结构用钢量下降的十分徒, 到了柱距12.0m时主结构用钢量有所回升;而柱距从12.0m到18.0m的主结构用钢量下降确十分缓慢, 但主钢构的用钢量比之前的柱距都有所下降了。这是因为, 同等条件下, 柱距增大就是意味着主结构的榀数减少, 所以用钢量也随之减少;
⑼如图7所示, 各种不同柱距的用钢量随着荷载的增加也随之平行增加, 荷载的大小也是直接影响着主结构的用钢量;
⑽如图8所示, 柱距从6.0m到12.0m时檩条的用钢量增长比较缓慢, 柱距从12.0m到15.0m时檩条的用钢量增长有向下的趋势, 当柱距从15.0m到18.0m时檩条的用钢量增长迅猛;
⑾如图8所示, 柱距为6.0m、12.0m、13.5 m、15.0m时的檩条的用钢量几乎在一个点上, 几乎相等, 这说明此时的檩条设计都可能是构造设计, 跟荷载大小相关甚微, 即檩条的用钢量是受到建筑物柱距大小影响的;
⑿如图9所示, 柱距为6.0m时, 在各个荷载下的总结构用钢量是最大的, 柱距为15.0m的总结构用钢量最小, 也是在最节省的柱距。
4 结论
轻钢结构屋面檩条、墙面檩条均采用冷弯薄壁C型钢或Z型钢, 这已是国内外传统和成熟的配套技术。由于原料条件 (带钢、冷轧薄板经纵剪成钢带等) 更有保证, 小型专用成型设备及其应用技术也陆续普及, 现国内已可方便的提供截面高度达300~350mml (甚至达400mm) 的C型钢或Z型钢。而巴特勒公司生产的桁架式檩条, 其截面高度有两种:520mm (腹杆截面高456mm) , 750mm (腹杆截面高686mm) , 更适用于日趋增长的大开间柱距的市场需求, 也符合经济利益上的节省, 据此考虑, 门式刚架的柱距 (即擦条跨度) 一般以15.0m或者9.0m为宜。
钢结构工程的造价由材料价格 (与钢材用量直接有关) 与加工、安装价格 (加工、拼装、运输、吊装等) 共同组成。显然, 在工程中构件数量的多少, 将直接影响加工、安装的工程量、施工进度及造价。一个工程采用15.0m柱距时的刚架、檩条、支撑等构件的数量 (注意, 不是重量) 要比采用6.0m柱距时减少30%, 其对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的有利影响十分明显, 在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柱网时, 采用较大开间柱距, 减少构件数量, 也是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
同上分析, 整体工程的造价还应包括基础工程造价 (基槽、土方及基础) , 而基础的数量多少也直接影响总的造价与施工周期, 特别是当为软土等不良土层而需采用桩基等人工地基时, 则采用较大柱距, 减少基础数量的经济效果与意义更为重要。
摘要:大开间、大空间的轻钢结构是今后大型物流中心、大型仓库及大型超市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 通常情况下轻钢结构建筑的柱距在6.0m到9.0m之间, 使用Z型檩条或C型檩条的形式, 均能满足建筑的要求。当客户对室内的功能要求更高, 室内使用率要求更高时就难以满足。如果柱距达到9.0m以上, 不超过18.0m时, 普通的做法是做托梁, 这样的钢量就大幅增加, 成本增高。巴特勒制造公司独特的桁架檩条解决增加托梁的结构形式, 在经济成本更低的情况下释放了更加宽阔的室内操作空间。本文作者总结了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开间的主结构钢量、檩条钢量和总钢量, 得出采用9.0m柱间的轻钢结构和采用15.0m柱间的轻钢结构的总钢量身最低, 15.0m柱间的轻钢结构的总钢量比9.0m柱间的轻钢结的总钢量还少约2.3%~6.7%左右, 对节约社会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大开间,轻钢结构,桁架檩条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CECS102:200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018-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经济性比较 篇5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许多资源消耗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同时相关生态压力也不断的增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众多与循环经济有关的生活实践率先在发达国家兴起,作为一种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逐步完善以及进一步深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能看得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所取得的成绩,循环经济下我国坚持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来合理和珍惜利用每一寸土地,充分利用每一份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而为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随着国际化贸易在业务量和质量上的提升,我国在赢得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产生危机感,因此我国应采用比较的优势来赢得国际市场的份额,在国内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并为国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协同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国对外贸易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应的我国出口行业已经面临的高壁垒也在日益增大,由于国外一些发达的国家率先提出循环经济这个概念,因此许多发达国家以此为由来设置众多的相关标准来限制和制约我国产品或者服务的出口,并相应的对我国出口产品或者服务所使用的配套原材料、包装产品以及相应的生产过程来实施众多的限制,来打压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缩小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限制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来考虑我国出口产品的相关生产过程,因此也就对我国的产品或者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包装物品必须是绿色的,所谓绿色的也就是利于回收的,节约资源并且可以减少废除产生的,并且在大自然环境中有利于自然分解,不会对土地、水及空气产生长久的污染。如今我国正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拟定包装材料回收率应达到40%;而同为亚洲的日本对回收率的规定为50%到60%,并且依据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回收率;而欧盟对包装品的回收提出了高达80%的回收率,远远高于我国所制定的标准这对我国出口包装产品的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我国出口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分析
1.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来分析
我国与众多的竞争对手对比来看,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占的是最大的,并且由于历史背景原因,大量的华人留在了美国这就为我国出口产品迅速占有美国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根据有关资料得知,我国出口产品占美国市场的`7%,韩国占3%,其他各国所占的比例就更加小了。从另一方面也发映出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已经摆脱了只会复制粘贴的模式,我国众多引入的技术或者理论理念都结合了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进和优化。
2.我国出口产品在日本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来分析
中国和日本是非常重要的贸易火把,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国出口日本的产品,所占其市场份额比美国的份额还要多,达到了13%,韩国产品在日本所占的份额同样也比在美国所占的份额大,由于同处于亚洲,日本又是亚洲发达国家,但又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岛国,好多生产原材料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因此日本与亚洲大多数国家都有着频繁的经济往来,我国地大物博同时经济在飞速的发展,日本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我国的贸易往来,因此我国产品在日本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和增长速率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也是在日本市场占有率唯一一个不断增长的国家。
3.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来分析
欧盟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由于获取每个国家的数据有些现实性的困难,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欧盟市场仅包括12个国家,通过这12个国家与我国贸易往来的频繁度以及贸易额来观察和分析我国出口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占有率,根据现实发生的具体情况,由于英国脱离欧盟,因此此次讨论也就不包括英国,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及其众多的竞争对手在欧盟市场上的占有率都是很低的,且远远低于我国出口产品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所占比例,这是一个共性,这也与欧盟的性质有关,但在这其中,我国的出口欧盟市场的总额在总体上仍然是竞争对手最高的,这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实力有关。综上所述,在比较优势的比较中可分析发现,循环经济下我国出口的产品在美国和日本所占的份额比较大,在欧盟所占比例则很小。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较,我国在这三个市场中的比较优势都处于大幅度领先地位,这种领先优势在日本市场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美国市场据后,欧盟最小。
四、总结
本文总结了相关的循环经济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借鉴了国内外实践的众多先进理念,认识到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中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一蹴而就,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来渐进的发展循环经济,不能急功近利。目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我国将会长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的经济水平仍需要努力发展,在此阶段应选择在不同层次上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循环经济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探讨的基础上,来对比较优势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并结合我国与美国、日本及欧盟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的对比上,来进了行比较优势的研究。
作者:周艳阳 单位: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江林.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我国对外贸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程博琦.人力资本要素对我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
[3]刘建江,张显春.论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A].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0.
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比较研究 篇6
姚晨(1990-),女,辽宁大连人,研究生,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
摘要:市场经济模式是一种经济政策,也是一种社会政策。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本文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各个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并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提出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模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模式;基本国情;建议
市场经济在许多国家已经运行了多年,各个国家由于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原因,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国家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逐步完善的阶段,虽然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本文立足于借鉴其他国家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发展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进一步去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帮助。
一、当今世界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及其特征
1.以美、英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起源于亚当·斯密的理论,主张实行自由经济和自由贸易,政府对经济发展尽量少干预甚至不要干预;强调由市场决定自由发展,政府不要制定发展规划等。美国和英国都是这种市场经济模式的代表,他们在所有制领域实行私有化、在金融市场上去除管制、在国际贸易上主张自由化,充分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反对政府的干预。他们认为政府干预会阻碍市场功能的发挥,过分的干预甚至会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各个企业根据市场的选择优胜劣汰,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解决资源配置的动力问题。[1]
2.以德、发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也叫莱茵模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过时的经济模式和“第三帝国”的强制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号称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它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上面去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1]。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只有展开自由竞争,才能促进每个社会成员努力工作,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但是,自由竞争又会带来贫富差距,因此,在经济利益的经济权力分配方面要公平,即通过政府来制定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公共福利分配政策等。尽管如此,依然存在一部分无力参加竞争者或是丧失劳动能力者不能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由社会救济、社会照顾和社会保险组成的安全体系来保障他们的权益。总之,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强调市场和政府调节并存、强调社会福利与公平。
3.以日、韩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
政府主导市场经济模式也称作“东亚模式”,东亚模式的特点是:以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主;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合作等等。东亚模式是一种温和的集权主义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同德国、法国的模式有相似之处,但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要大。
二、对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评价
英国的基特教授对不同市场经济模式进行了评价,他认为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不可取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虽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但绝不能由毫无节制的市场经济来支配我们的生活。因为没有边界的自由市场经济会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交由市场来管理,这样是不行的,比如教育事业,如果交由市场进行自发管理,教育事业必将被淘汰出局,所以像这种公共事业还是要有政府提供支持,不要直接被市场所控制。另外,市场机制也存在失灵的情况,如果市场在某个时刻不能发挥作用时,政府是有必要进行适当干预的。所以他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不太适合其他国家去借鉴[2]。
基特教授比较推崇德、法、瑞典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他认为该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因为在该模式下,并不是由市场单方面决定,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去影响经济、社会。比如瑞典就利用政府去创造有管制的劳动力市场和制定完善的福利制度来分担市场风险。瑞典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加强市场竞争和贸易自由化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又通过严格的市场管制,在劳动力市场上保证劳动者的合法利益[1]。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可以促进政府集中人力、财力办大事,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干预能力,这种模式在短期内来看是可以促进政府完成经济发展目标的,但是长期来看也存在一些弊端,就是政府的目标容易出现偏差,容易扭曲自身的行为,而且容易产生权力寻租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破坏市场机制,破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的建议
1.首先就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言,我们要借鉴他们如何搞活市場主体的经验,比如给予企业自主权,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关键一环。我们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自己在市场中优胜劣汰,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要时刻防止一部分人私有化的倾向,我们依然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不能动摇。
2.其次德国、瑞典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具有更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自发作用与政府的适当干预相辅相成。一切经济活动以市场为中心,让市场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同时政府必要时在宏观调控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引,维持好市场的秩序,做好“守夜人”的本职工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集中在从社会政策上面去加以控制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公共服务体系上面,德国、瑞典等国家实行的制度很好的保证了公平和效率兼顾,不但成功改善了收入差距,同时达到了社会和谐和经济良好发展。我们要借鉴他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我们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创造一个涵盖社会各阶层、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持。
3.最后就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而言,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开始,我们一直在学术界推崇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和政界推崇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之间平衡关系,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干预,至于干预到何种程度就另当别论了。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变而来的,我们的政府定位与市场经济中政府定位是不一样的,政府要清楚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原则依然是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3]。
总之,三种市场经济模式各有特色,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但是我们要牢记我们在总结别国成功经验的同时一定不能照搬照抄,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情况,不断总结出能够为我所用的经验。(作者单位:1.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旭章.三种主要市场经济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2):49-52.
[2]何秉孟,姜辉.当代世界市场经济的不同模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3):120-123.
经济性比较 篇7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智能电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全控型功率器件的发展及其性能的不断改善,基于电压源换流技术的高压直流输电(HVDC)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这种以电压源型换流器(VSC)、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1]为基础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被CIGRE[2]和IEEE正式命名为VSC-HVDC,即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从该技术特点和实际工程运行来看:一是能够解决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问题,不仅具备优异的风电场、太阳能并网可控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还能有效改善低电压穿越能力,满足并网系统对暂态性能的要求[3];二是由于电压源换流技术在输电可控性能和潮流反转方面,直流线路在投资、运行费用、长距离输电等方面具有优势[4],因此在孤岛供电领域,柔性直流技术经济性指标优于其他输电方案;三是在城市配电网供电领域,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模块化结构、标准化设计、建设工期短、结构紧凑、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可防止敏感设备因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5],当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实现黑启动控制,快速恢复供电[6]。国内关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3月首个柔性直流输电试点工程试运行,并已顺利完成了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控制性能测试。
本文针对城市供电领域特点,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输送容量与电压等级的关系,提出了确定经济输送范围的方法。综合考虑换流站、电缆和环境等因素,选取实际柔性直流工程数据和电力规划标准数据作为参考,针对一个输送容量、传输距离确定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比较分析了不同电压等级的换流站造价、电缆造价、运行费用、总工程投资以及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性指标。最后以典型陆上电网为例,研究输送容量与电压等级对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经济性影响,可为今后实际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提供支撑。
1 柔性直流输电经济运行范围
考虑到柔性直流设备(主要是直流断路器、换流设备及滤波设备)的价格较高,对于一个实际工程,在不同条件下,选择交流输电、常规直流输电还是柔性直流输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指标和投资费用[7],因此需要进行经济分析。
1.1 柔性直流输电容量与电压等级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初步估计电压等级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确定直流输电电压等级[8]。
1)经验公式
根据瑞典乌尔曼的经验公式:
式中:Vd为双极直流线路的对地线电压;P为双极直流线路的输送功率。 直流电压应选取在
根据西德公式:
式中:L为线路长度。
2)统计曲线
将世界各国已投运或正在施工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9,10]的输送容量与输电电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后绘制成统计曲线,如图1所示。
当柔性直流输电线路输电功率给定后,可通过统计曲线快速查出电压等级。由图1可知,目前国际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输送容量水平一般在几百兆瓦内,电压等级水平在几十千伏到几百千伏之间。
3)电缆手册
参照厂家提供的电缆参数[11],根据输送容量,选择电缆材质和电缆敷设方式,选取电压等级。
在实际工程初步估算电压等级时,可应用式(1)、统计曲线或电缆手册来确定柔性直流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Vd。最终采用的Vd值还应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才能确定。
1.2 柔性直流输电的经济输送范围
当输电工程的输送容量确定后,其输电距离将影响输电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输电成本变化的速率也随着电压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对2种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进行经济比较时,存在一个经济性分界点,即临界经济距离。在对多种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进行比较时,每2种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间都会存在一个临界经济距离。输电技术的2个临界经济距离间的范围即为该输电技术的经济输电距离[12]。
2 投资成本分析
以一个温带环境下的陆上柔性直流工程为例,输送电力额定值为300 MW,输送距离70 km。根据1.1节提供的电压选择方案,柔性直流电压应选取在(-207 kV,+207 kV)区间内,再查某公司电缆手册,可选择电缆有±150 kV和±80 kV这2种电压等级的铝材料双极地下电缆,并需带空隙敷设。对上述2种电压等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
2.1 换流站造价
换流站主要设备有交流变压器、换流反应器、直流电容器、交流滤波器、阀塔和水冷设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还可以节省大量电气设备。表1列出了其换流站造价。
2.2 电缆造价
电压等级为±80 kV和±150 kV的柔性直流输电电缆的密度、重量等原材料参数如表2所示[11]。
经计算,可得在±80 kV和±150 kV电压等级下,其原材料消耗分别为630 t和350 t。可以看出,采用±80 kV电压等级时,其电缆总重是±150 kV电压等级时电缆总重的1.8倍。电缆造价见表3。
2.3 总工程造价
从目前实际上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来看,换流站的造价一般占总工程造价的30%~40%,电压等级越高换流站造价占总工程造价的比例越高[9],在实际工程造价初始评估时,可根据电压等级选择不同比例。预估总工程造价如表4所示。
综上所述,对于几百兆瓦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选取不同电压等级的传输电缆,其电压等级越高,柔性直流换流站的造价就越高,所占总工程造价的比例也越高,影响总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换流站造价。
3 运行成本分析
年运行费用是指所实施工程在正常运行中所需的年经常性支出。对于输电工程通常包括传输损耗以及年运行维护费用等。
3.1 线路损耗
柔性直流输电电缆双极线路损耗Pline如下:
Pline=0.002RI2 (3)
由式(3)可以看出,导线截面越大线损越小,但增加了线路投资;导线截面越小线损越大,且无法满足供电需要,降低了安全系数。在实际工作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的截面面积。
3.2 换流站损耗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站损耗比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换流站损耗大。开关频率为1 950 Hz的两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功率损耗为系统额定功率的6%左右,开关频率为1 260 Hz的三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的损耗降低至3.6%,最新的采用优化脉宽调制(OPWM)技术的两电平换流器站损约为1.6%;常规直流输电的功率损耗一般只有系统额定功率的0.8%[13]。
换流站损耗Pcon计算如下:
Pcon=PcapCCrate (4)
式中:Pcap为传输容量;CCrate为换流站损耗率。
3.3 传输损耗率
输电运行中的传输损耗率,是指输电运行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耗和换流站损耗)与传输容量的百分数;传输损耗率用来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传输损耗率fTrate计算公式如下:
3.4 年运行维护费用
根据输电线路损耗、换流站损耗、传输损耗等参数分析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运行维护费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年运行维护费用Fopr定义如下:
Fopr=foprCtotal (6)
式中:fopr为运行维护费率,电力工业通常将其定为1.8%;Ctotal为总工程造价。
年传输损耗费用Ftra定义如下:
Ftra=fTratePcapSh (7)
式中:S为售电电价;h为利用小时数。
由式(3)~式(7)可知,对于输送容量相同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选择不同电压等级,其年运行维护费用和年传输损耗费用均不同。
4 投资回报分析
4.1 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益(税后)占投资成本的比率,也称投资效果系数,定义为每年获得的净收入与原始投资的比值。
投资收益率反映了投资的收益能力。当该收益率明显低于工程净资产收益率时,说明该工程投资是失败的,应改善该投资项目;而当该收益率远高于一般净资产收益率时,则存在操纵利润的嫌疑,应进一步分析各项收益的合理性。
输电工程年度投资收益FInv和投资收益率fInv定义如下:
FInv=FSale-Fopr-Ftra (8)
其中
FSale=PlSh (10)
Itotal=Pd+Pr+FTopr+FTtra (11)
式中:FSale为年售电收益;Itotal为总工程投资;Pl为用电负荷量;Pd为工程首付款;Pr为总还款额;FTopr为运行维护费用总额;FTtra为传输费用总额。
柔性直流工程的贷款还款方式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即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每个月的还款额固定。
4.2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又称投资返本年限,是该项目或方案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所需的时间。投资回收期可用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得。定义投资回收期N和年内部收益Iner如下:
Iner=fnerItotal (13)
式中:Iincome为年投资收益;fner为内部收益率,电力工业暂定其为总工程投资的8%[15]。
5 典型工程计算分析
以2.1节中的假设算例为例,柔性直流输电年运行费用主要参数如表5所示。
近年来,为缓解华东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电力供应压力,三常、三广直流输电工程的利用小时数均超过了6 000 h。同时,规划中的海上风电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预计利用小时数为5 500 h。因此,本算例将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利用小时数选取为6 000 h。经计算,年运行费用结果见表6。
柔性直流输电±80 kV电压等级的年运行维护费用约为±150 kV电压等级的1.05倍。±80 kV电压等级的线路损耗费用约为±150 kV电压等级的1.11倍。对于输送容量为几百兆瓦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选取电缆的电压等级越高,运行维护费用和传输费用越小。
假设本算例中贷款额为总工程造价的50%,售电量为负荷的80%,按运行的最长年限25 a做投资贷款,计算其投资回收期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柔性直流输电±80 kV电压等级的总工程投资约为±150 kV电压等级的1.1倍,2种电压等级的投资回收期都在工程运行年限内,经济可行,且±80 kV电压等级的投资回收期比±150 kV电压等级的投资回收期多3 a。
综合以上经济性指标可知,本文列举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应选择电压等级为±150 kV的柔性直流电缆输送更为经济。
6 结语
本文重点分析了柔性直流输电输送容量与电压等级的关系,提出了确定经济输送范围的方法。针对陆上输电系统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时的经济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相同的输送容量在柔性直流输电电压区间
1)几百兆瓦及以下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电压等级水平在几十千伏到几百千伏之间。
2)工程电压等级越高,换流站造价越高。
3)工程电压等级越高,电缆所消耗的原材料越少,电缆造价越小。
4)考虑换流站、电缆和其他因素,工程电压等级越高,柔性直流输电的总工程造价越小。
5)工程电压等级越高,运行维护费用和传输费用越小。
从长远看,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成熟,以及换流站等设备的造价进一步降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营的经济性将会更好,综合优势更加明显,从而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经济性比较 篇8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结构方案,经济性
1 工程概况
本小区地下室车库与各单体脱离,之间以连通道连接。左右两排单体间为主要停车库,跨度以8.0 m为主,宽为5跨(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较长,跨数较多,拟分段处理(见图1)。主楼南北立面之间为窄条型车库,中间为8.0 m一跨,左右两边各有4 m一跨。车库顶板覆土以1.2 m厚为主,局部区域有消防车道。建筑方案中预留给结构的净高为1 m。拟按普通荷载作用(活载为行车荷载)和消防荷载作用(活载考虑消防车),对十字梁布置、单向双梁布置、井字梁布置三种顶板结构方案进行比对(见图2),寻找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2 计算模型
2.1 计算程序
在PKPM,PMCAD中建立结构计算模型、输入荷载,SATWE中计算结构内力生成配筋,在STAT-S(工程量统计)中统计钢筋与混凝土用量。
2.2 计算原则
各方案梁截面确定以受力钢筋的经济配筋率(0.8%~1.5%)为标准。由于是全埋式地下室,地震力与风荷载对结构顶板影响较小,故不作考虑,仅考虑竖向荷载。模型宽取5跨,长取9跨,虽然与小区车库的真实情况略有出入,但仅以方案的经济性来比较,其结果肯定是一致的。
2.3 PMCAD,SATWE参数
1)混凝土容重:26 k N/m3,钢材容重:78 k N/m3,混凝土为C30;
2)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不考虑活荷载折减;
3)各构件的纵筋、箍筋及构造钢筋均采用HRB400三级钢;
4)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20 mm,板保护层取15 mm;
5)不计算风荷载、不计算地震作用。
2.4 两组方案的截面及荷载
1)普通荷载作用下:
恒载:考虑1.2 m覆土,1.2×18=21.6 k N/m2,取22 k N/m2;
活载:5 k N/m2;
截面尺寸见表1。
mm×mm
2)消防荷载作用下:
恒载:考虑1.2 m覆土,取22 k N/m2;
活载:覆土折减厚度s=1.43×s×tanθ=1.43×1.2×tan45°=1.716 m;
折减系数:a.十字梁:0.782;b.单向双次梁:0.757;c.井字梁:0.738;
十字梁活载值:0.782×33.25=26.01,取26.0 k N/m2;
单向双次梁活载值:0.757×35=26.49,取26.5 k N/m2;
井字梁活载值:0.738×35=25.83,取26.0 k N/m2。
折减系数取自《建筑荷载规范》附录B:消防车活荷载考虑覆土厚度影响的折减系数,表B.0.1,表B.0.2;
截面尺寸见表2。
mm×mm
3 各方案经济技术指标
各方案的经济性指标见表3,表4。
混凝土每立方米330元,钢筋每吨4 300元。钢筋单价取自中国钢材价格网2013年6月上海行情。
从表3,表4中可看出在普通荷载作用下,单向双梁布置经济性指标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与十字梁布置方案相比节约4.4%,与井字梁布置方案相比节约7.3%。如果将单向双次梁的布置方向换成横向,以上两项指标分别为5%和8%。
在消防荷载作用下,仍是单向双梁布置单价最低。其余两方案中,井字梁布置比十字梁布置节省约5%。
4 方案对比与选择
4.1 经济性对比
普通荷载作用下,十字梁造价要低于井字梁2.8%,消防荷载作用下十字梁要高于井字梁4.7%。由于消防车道的面积只占少数,故两者之间十字梁布置较经济。
从经济指标上看,单向双梁节省较多,但消防荷载下主梁与柱截面不合理,且梁受力钢筋配筋率均在2.0%左右。完全采用此方案不可行,如仅在消防车道处采用其余两方案,其造价仍为最低。
4.2 结构布置的合理性
全部采用十字梁和井字梁,无疑是最合理的,次梁连续,楼盖开洞灵活,建立模型时消防车道处仅需修改活荷载值;“单向双梁+十字梁”在消防车道处结构形式难以转换,交界处的框架梁承受扭矩大;单向双次梁转换成井字梁较方便,如消防车道布置规则,“单向双梁+井字梁”的方案也是合理的,但是现在的小区车道布置是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不可能有横平竖直的、与结构布置对应的车道,只能是和建筑景观专业协商尽可能将车道布置在单一方向的板跨中,遇到转弯和回车道处控制所占用的板跨数量。
4.3 配筋
现在车库顶板板钢筋广泛使用的配筋方式是设置贯通钢筋,支座处布置附加钢筋,如果板跨变化比较明显,相邻板跨荷载变化大时,容易出现附加钢筋直径大于贯通钢筋两个标号的情况,甚至无法配筋(例如使用冷轧带肋钢筋)。该车库中局部有9 m跨度,也有重荷载,井字梁板跨小,从属面积小,配筋容易控制,十字梁可改为六宫格的形式。单向双次梁除了加一道次梁外,可转换成井字梁,但是单向板与双向板相结合时,相比其他的方案要做到板配筋合理对结构设计人员来说更有难度。
4.4 预留空间
三个方案均为梁板式,配筋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话梁截面较大,总体来说都是比较占用空间的,不利于水、暖、电管线的布置。单向双次梁方案中框架梁有一个方向和次梁截面相同,单方向内净高多出200 mm,与设备专业相配合有效利用此空间可增加地下室净空高度。
4.5 结论
“普通荷载下布置单向双次梁,消防荷载下布置井字梁”,其经济性明显优于其他方案,结构布置的合理性也比较好,综合分析是最优方案,但是对结构设计人员会有比较高的要求。方案初期需和建筑设计协商消防车道位置,使得双次梁与井字梁的切换更加合理。双次梁方向的选择需和设备设计协商以便得到最大净高,不同的次梁方向也对总体造价有影响,这两方面均需要综合考虑。
5 结语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大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稀缺和车辆使用的普及催化许多大型地下室的诞生。车库顶板结构方案的选择对造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降低含钢量成为结构设计方始终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3]李培林,吴学敏.混凝土密肋及井式楼盖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沈蒲生.楼盖结构设计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经济性比较 篇9
关键词:生态经济,佛教经济,持续发展
产业革命以后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大规模环境污染,人的心理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等日益枯竭,不仅导致社会整合资源日益贫瘠,而且直接冲击经济体制本身的调节功能。在这种背景下,生态经济和佛教经济应运而生。生态经济是通过运用生态的理论来指导环境实践,以维护世界的生态平衡;佛教经济则是运用佛教思想倡导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生态的平衡、心灵的舒适和自由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
一、二者的相同之处
1.坚持整体观。佛教经济的发展是以佛教的生态观为基础的,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 ,所谓“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种条件和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不能孤立存在。整体论是整个佛教生态观的首要特征。整个世 界出于相互关系的网络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单位都是相互依赖的因子。另外,佛教的整体论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它的全息思想中,佛教认为任何极其微小事物都蕴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因而,佛教经济以佛教精神为指导对现代经济各自为阵的畸形发展进行修正。
生态经济也和佛教经济一样都坚持整体观,包括人类的偏好、认知、技术、文化和制度等都与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因而,二者都认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人类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他们既理解自己在这个系统中的作用, 更明白他们自己对持续性所承担的那份责任。
2.强调持续发展。佛教经济从佛教的劳动观、商品观、利益观、消费观、生活观、资源观等方面强调限制人的欲望,以减轻对环境、资源的需求和消耗。佛教经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世界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不能放大我们的贪欲之心对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它不仅强调要使资源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强调要使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强调教育在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认为我们的发展应从现代经济的“大量生产”转向佛教经 济所强调的“大众生产”上,即强调人人都应有一门生存的技能,并能进行自主的小规模的生产,从而使经济得以可持续性的发展。
关于生态经济所倡导的持续性及其经济循环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思鲍尔丁,他认为地球实际上是一个生产能力和自净能力都非常有限的系统,人类经济系统作为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可持续循环关系不仅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物质上的循环流动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也包括生态经济大系统及其各个组成的子系统在功能上的稳定有序、协调一致、持续发展,即经济系统的运行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功能相契合,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二者都是从持续的、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看待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3.强调物质的基础作用。二者都重视物质的基础作用 ,佛教经济认为物质的存在和生产都是更好地实现精神满足的基础和保障。佛教经济在进行小规模的生产的过程中,强调物质的价值在于对精神价值的保障作用,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注重和社会、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以达到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同时它也强调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应被物质所累,而应在生产过程中追求和创造精神财富,以达到精神的满足。生态经济关于物质的效用问题是继承了萨伊的效用思想,他把生产过程看作是以创造效用为目的的物质形态转化过程。这与生态经济学中的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物质平衡理论”相似。
二、二者的不同之处
生态经济和佛教经济虽然都是在当今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包括以下几点: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为其理论基础的。 其研究方式采用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来看待经济活动及其过程,把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系统赖以存在的基本环境,重视影响和限制财富生产的自然生物物理因素。而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的佛教经济学是以佛教的精神来指导经济的发展,特别强调佛教的“八正道”中的“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方式,以正确的生活方式来指导经济的发展,以道德来修正主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弊端,达到经济发展同政治、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2.生产和消费观念不同。生态经济学采用的是一种把生产作为经济分析起点的“ 生物物理的分析方式”。它认为生产活动是人类和自然界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把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而,生态经济强调生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应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生产,以满足人类的消费欲望。
而佛教经济则在否认主流经济所谓“生产的问题”已经解决的观点基础上,提出应限制人们的欲望,利用“正命”,即正确的消费观念来指导人们的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资源带来的破坏,强调“大众生产”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以一种理性、简约的消费理念来指导人们进行“大众生产”,更加关注人的自我发展和可持续性,使人在生产中体验到劳动的自由和尊严。
3.对科技的认识不同。二者都强调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生态经济同主流经济所强调的科技有相似之处,它认为科技虽然促进了经济的腾飞,但是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强调要解决主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必须依靠科技。这里的技术都是 物化的技术,使人和自然被技术所奴化。佛教经济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科技 ”。认为科技的主要任务 ,就是减轻人类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的工作的负担,并发展其潜能;科技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几乎所有真正的生产行为都被转化成毫无人性的琐事,不但不能丰富人的内涵、激发人的潜力, 反而使人更加空虚和淡漠而又缺乏思考和情感。马克思也认为“他们希望只生产有用的东西,但是他们忘了生产太多有用东西的结果则是制造出太多无用的人。”
4.涉及的范围不同。二者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经济的发展问题,但是较之生态经济而言,佛教经济所认为的整体的生态观立足的范围更广,其立足点是宇宙主义。作为佛教基础的宇宙主义,不把自然看作人的附属物,而是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其观点不仅让人克服了人类与自然的疏离,而且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不失其个性。
而现代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反人类中心主义。它认为各种个人主义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就是人类自命不凡的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特殊化,才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但是,生态经济反对人类中心论只是就事论事,所主张的是全球伦理经济的理论。
5.生态观上的核心理论不同。生态经济正是在寻求发现和解决三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是地球的资源供应能力;二是地球消纳废物的能力;三是经济增长的规模限制问题。生态经济的核心理论是循环经济的思想,其本质上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资源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物质循环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
佛教经济的生态观表现为佛教的“自然观”、“生命观”、“ 理想观”。认为人的行为应当有益于万物的共存 ,对自然的尊重,从生态系统的完整、持续出发,采取符合规律的行动。佛教“生命观”强调的众生平等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同 时,佛教特别重视通过心灵的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篇10
从20世纪初开始,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思想家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的思考不断推向深入,人们开始觉察到语言的束缚以及所用语言的困惑,因而自然而然地从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的不同研究视角同时发现了语言问题。最早开启“语言转向”的是在哲学领域和语言学领域,例如奥地利哲学家弗雷格,他从研究逻辑和数学中开始关注并思考语言问题;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从对世界的本体论的逻辑思考逐步转向到了对日常语言的反思;语言哲学家奥斯汀等进一步推进语言转向并使其成了当代哲学中最蓬勃兴盛的一维“研究向量”;哲学家海德格尔从自己的哲学思考视角把对语言的反思回归到了哲学的本体论诠释。于是在近代和当代诞生了诸如索绪尔、布龙菲尔德、萨丕尔、乔姆斯基和韩礼德等国际语言学界的思想大师。然而,在经济学领域里,经济学家却似乎很少注重经济学分析中的语言问题,直到20世纪末,博弈论经济学大师鲁宾斯坦才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分析和博弈论经济学的语言问题。后来,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把“语言转向”看成是经济学作为分析人类经济和社会行为及其后果的一门学问之本质的自然延伸以及其理论向深层推进的一个自然结果,同时,这也为语言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和哲学方法论支撑。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引领各学科进行深层次研究。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围绕着语言研究,一方面是语言学研究出现了一些分支,另一方面是应用语言学也出现了很多分支,这两项研究在不断取得新的学术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后者。因为,如果说语言学研究仅仅依靠其内部因素就能够使得以研究自身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话,那么应用语言学研究则需要借助其外部因素,借助其他学科才能够得以存在并得以研究其自身。因此,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涉足了很多其他学科或领域,然而却没有涉足经济学科,也没有一个分支直接或间接地涉足经济领域。不论是语言学还是应用语言学,它们给人们的感觉都是语言研究、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统统与经济以及经济学毫不相关。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语言转向”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背景下和在哲学方法论支撑下,世界上才开始有学者提出并研究语言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学问。
提起“语言经济学”,无论是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还是从事语言学研究的学者都有所关注乃至有所研究;而“外语经济学”则鲜为人知,更有甚者把“外语经济学”看成是“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出现这样一种看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语言经济学”已经早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二是“外语经济学”几年前才提出来,是土生土长的,国外几乎没有关注并研究,自然对国内没有产生影响;三是外语与语言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人们自然会把外语纳入语言的范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人们经常提及的“语言”通常是索绪尔的“语言”。他认为,在各种具体的语言之上,还存在着一个人类的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这就是“普通语言”。上述有关语言的定义都是“普通语言”的定义,也可以说是抽象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研究,作为一种有关语言理论的系统研究,是建立在普通语言或抽象语言的基础之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索绪尔从学术上称为“具体语言”。对一个民族而言,“具体语言”也可以称之为“母语”。而“外语”则正是相对于“母语”的语言。所以,索绪尔所指的“语言”不是我们所说的“外语”,我们所指的“外语”也不完全是索绪尔所提出的“具体语言”。
上述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 “外语经济学”不是“语言经济学”,它们彼此具有相关性,但又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二、外语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
(一)外语经济学研究现状
外语经济学的提出及其研究起步很晚,始于21世纪初,而在我国尚未引起语言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为什么或基于什么提出外语经济学?庞加莱早就说过:“人们不能互相理解,因为他们不讲同一种语言,并且还有人们不懂的语言(Benacerraf ﹠ Putman,1983,中译本,102)”。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人们的语言密切相关,都需要有语言,而且对于人类的个体或群体都需要讲同一种语言才能共同开展交流与交易。我们假设在个体与个体之间或在群体与群体之间或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建立在不同的语言基础之上,那么,对于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而言就需要解决另一门语言问题,即外语问题。然而,人类自从开始研究经济以来,没有哪个国家经济学专家或学者把其母语作为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变量,更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理论模型中的变量。中国也是如此。在今天,中国国民经济对涉外经济的依存度很高,没有外语,涉外经济就无法进行。经济学界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即“经济现象总是发生在活生生的现实中,由于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不同,在西方重要的、必需保留在理论模型中的变量在中国不见的重要;在西方无足轻重、可以舍掉的变量,在中国不见得就不重要”。中国由于其自身经济发展特点和语言特殊性使其经济构成要素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外语是中国涉外经济活动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特殊因素,但外语从来不是西方国家经济构成要素。外语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和有形的经济资源,可是长期以来,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语言学界几乎始终把外语看作单纯语言而没有把它看作是经济因素予以关注和研究,甚至把外语直接等同于母语,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国内学者较早地提出了“外语经济”和“外语经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张德富,2004;2005;2009;2010),初步分析了外语经济学形成的背景和研究了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特别是与语言经济学等等的关系与区别,进而较为明确提出了外语经济学的学术概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前景。其主要观点:“我们假定把外语看成是经济因素,那么外语经济学便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里所说的外语既不是语言学研究定义的‘普通语言’,也不是其‘具体语言’,而是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外加的,而是固有的。在涉外经济框架下,外语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的本质不是语言的,而是经济的,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贯穿于涉外经济的始终,也贯穿于具体的对外贸易的始终。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封闭的和独立的系统,在其内部消除语言固有差异、避免新生差异、优化价值取向、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涉外经济的良好运行和发展;而在其外部,有自然接口或界面,与语言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业务环境、人员环境相连接,同时也与外语教育、母语地位密切相关。”对外语经济学内涵的界定不仅从分析、研究层面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准确和科学的学术概念,而且为全面、系统研究外语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二)外语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从上面的定义使我们能够知道,“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是涉外经济活动中外语因素的总和。外语是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交流或交易的桥梁,如同在一条江河之上架起一座桥梁使得两岸居民能够进行交往一样,使得他们具备彼此间进行交流或交易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基本条件,两个不讲同一种语言的个体之间或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交流或交易则无法进行。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作为一个因素更像是汽车的发动机、飞机的引擎,汽车没有发动机不可能行驶,飞机没有引擎不可能飞行,涉外经济没有外语就无法运行和发展;而保证外语这个“发动机”或“引擎”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行速度和质量,一方面是外语人的本质,另一方面是外语人的言语行为。外语是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自利经济行为者,它有能力和理性对效益和价值形成理性的最佳化预期。事实上,一方面外语人的言语行为一直受到无形的内在制约,另一方面人类的任何个体或任何民族由于受人类本能行为的反制和受自己民族种种约束的内在制约,人类因此不能也缺乏完全理性。正因如此,表面上的语言问题导致实质上的经济问题。这样,我们围绕外语经济学研究,暂且将其分析研究初步假设为以下四大命题:
1.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是一种劳动。在涉外事务及活动中始终存在并活跃着一支预先经过专门学习或训练掌握并使用某一门或某几门外国语言的外语人(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通过他们口头的语言互换或书面的语言互换使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得以进行交往、交易。所以,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是一种劳动,也是一个过程。这种劳动的目的在于为双方架起一座能够共同认可和共同理解的语言桥梁。没有这种劳动及其过程涉外经济活动就无法进行。然而,问题是这种劳动必然会使交易一方或双方要付出代价:一是增加外语人的福利待遇,二是提高交易费用,三是加大交易成本,四是交易时间也会增加一倍甚至更多。人们之所以宁愿付出代价,是因为在这个劳动过程中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有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以此来进行并实现交易。可事实上,由于以下两个基本原因,人们很难实现语言与语言之间互换实现与母语等值或接近等值的预期:第一个原因,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以自己的形式而存在,任何一门外语与母语相比之间无疑在词汇、语言特征以及语法结构等形式上有所不同,这说明语言与语言之间存在先天性差异;第二个原因,任何一门语言都是伴随着一个民族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一个民族的语言始终是适应自己民族的发展和需求。一个民族的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存在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历史原因、所处地理位置、客观条件、人口数量、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秩序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东西”之外,同时承载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约束(以下简称约束)。这些约束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活动为其存在和进化,反过来又借助其语言进行各自界定,进行各自表述,进行各自约束。一个民族的语言已经成为自己民族生存、交易和发展的特有媒介和主要维度。但是,这些都蕴含在自己民族语言之中并且通过言语行为为其存在和进化的约束往往都是非透明的和无形的。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是这样,对另一个以及对其他所有民族的语言也是如此。因此,在涉外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于语言与语言之间的互换,处理了形式和体系问题只是总体问题当中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处理相关民族语言中蕴含的与自己民族语言所不同的约束。因为“在任何语言中,人们交谈时所用的词语的语义都非常灵活且有时会超出说出的话的字面或话语意义,甚至意义完全相反”,貌似相等的形式存在的差异,实质导致在讨论、研究、描述以及理论再现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类型、结构、演化和变迁以及社会生活秩序机制等内涵方面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两个基本原因将导致我们自然需要研究外语,即研究语言本身。但是,这种研究是一种从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学研究思路中剥离出来的语言研究,既包括外语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应用特点及其规律研究,更包括外语与母语各自不同的语言构成形式和语言构成体系之间的先天差异。同时,这种研究还在于如何避免外语与母语在互换过程中或然出现的新生差异。
由于客观上存在母语与外语之间的先天性差异以及母语与外语之间互换抑或出现的新生差异,导致在涉外活动中会经常发生有形或无形的碰撞和冲突,进而不是间接地而是直接地影响涉外活动。所以,这种劳动表面上是一种语言互换,实质上是消除先天差异和避免新生差异,从而使语言与语言接近或尽可能实现等值或接近等值。
2.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受外语人本质的驱使或反制。外语人的本质也就是人的本质,它在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民族性,人类本能和理性。
第一个方面是人类民族性。索绪尔认为,语言与心理有关联,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个民族集体心里的表征;语言与人种有关联,语言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或文明史“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语言创造了民族”;语言与地理有关联,“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多样性,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甚至地区与地区之间显而易见的语言差异”。一个民族的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民族的语言,具有某种先天的适应“基因”,在特有的语言环境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语言本身以及其内涵和外延,尤其能够自然熟悉语言所承载的其大脑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己民族的语言能力,而且其外在语言媒介能够自然与大脑的自己民族语言能力“天然地融为一体”,与此同时在自己民族语言的根本性的作用下在头脑中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理性、思维定式、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
第二个方面是人类本能。目前恐怕人们还不能从语言学或经济学角度对人类的本能进行解释,但完全可以从认知学、脑生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其他学科找到相关解释。人类对利益追求的本能一是靠直感指引,二是凭信心决断,三是无限贪婪。从原始角度来看,人类的本能需要催生语言,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又激发人类的本能需要,而且人类在一直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本能需要。因此,人类的个体或群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一种利益的追求,这种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而且都在竭尽全力自动追求这种利益。所以,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交易任何一方都会从人类本能角度出发自然而然地追求和维护自己一方的利益。在这一点上,语言似乎与人类本能具有某种“自然性”、“意识性”和“回应性”,但人类受到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不断且长期得到进化,加之受到不断进化的文化的强烈塑造,与环境积极互动并对人类本能形成自然反制。
第三个方面是人类理性。亚当·斯密早就明确指出,人的交易是需要语言的,“从来没有一个人看到一只狗与另一只狗进行公平的、有意识的骨头交易”。这一论断告诉人们,狗与狗之间不能交易除了因为没有语言,再有就是它们没有理性。人类与动物的不同恰恰表现在两点上。按照索绪尔的理论,在一种语言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语言自然而言地蕴含着自己民族的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所承载的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及信息;而语言不仅影响甚至造就这个民族。因此,无论是这个民族的个体还是群体,其语言必然彰显业已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和经济制序等几乎所有的约束以及其承载的本民族的文化,语言必然或隐或现反映这个民族的理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一个民族有自己的理性,而另一个民族同样有其自己的理性。此理性与彼理性从人类共性角度来看是相同的,但实质并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理性不能体现或不能完全体现在自己语言上,或者说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其理性的载体但不能有形地体现其理性。在利益面前,交易双方以及外语人都会一方面受到人类共同理性的抑制,另一方面又都会受到其自己民族理性的强烈冲击,因为人类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理想的完全理性。
在涉外活动中,将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必然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还是用另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来对语言进行互换?因为思维方式决定语言表达顺序和表达方式。二是在追求和维护利益时会出现文化和基本理念碰撞,如何从人类的共性和从民族的个性两个角度实现双方均可接受的理性、公平和正义?三是在了解并掌握交易一方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自己民族的思维定式、人生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的分寸和尺度?在一般情况下外语人不是受到自己民族本质的驱使或人类本质的反制就是受到另外一个民族本质的驱使或人类本质的反制,所以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推动或制约自己的言语行为。
人们甚至在尚未出生就具有适应自己民族语言的某种“基因”,在其特有环境条件下比较容易学会和掌握自己民族语言及其内涵和外延,并且自然而言地受到自己民族语言所承载的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规范、社会机制以及经济制序的约束。同时,在内心世界里逐步形成了与这些约束相适应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当出现了与这些约束相违背的“外侵”,即出现了外部约束时,人们自然会从心底里发出抵制的信号,这时人们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就开始发挥作用来本能地维护自己民族的种种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人类的共有本质还是一个民族特有本质都是以一种无形的形式体现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之中,但在利益面前会抛开人类的共有本质左右自己的言语行为维护自己民族的利益。
总之,一种语言具有民族色彩,外语人具有民族特征。在利益面前,相关双方会自然暴露自己民族的特有本能,可同时又受到人类理性的反制。但所有这些都应该而且又只能从语言中找到答案。
3.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受外语人言语行为的推动或制约。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伴随着该民族的起源、进化和发展而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就总体而言,语言一直是适应着人类的。人类之所以能够区别于一般动物成为人类,人类之所以能够构成人类的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够有规范人类行为的约束,就是因为具有语言并且使用语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一种语言与自己民族同在,外语人与言语行为同在。外语人实施言语行为必然具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目的。无意识目的的言语行为常常受到人类本质的自然推动,而有意识目的的言语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第一个条件,外语人的言语行为受其本质的驱使,即以承载着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市场交易中会产生并逐步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道德的、法律的、信仰的规范和制度的、组织的、习俗的社会机制以及市场秩序的、商业惯例的、制度规则的经济制序以及不同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约束极力维护其自己民族的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受到客观环境以及对方民族的种种约束的反制。第二个条件,外语受自身言语行为能力的直接影响,这种直接影响表现为:一是在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消除固有差异的程度;二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避免产生新生差异的程度;三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消解文化差异的程度;四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减少周围语言环境影响的程度;五是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时使用肢体语言的程度等等。
在这两个条件的制约下,如何使一种语言互换成另一种语言的速度实现最佳化将是一直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即便懂母语也懂外语也未必能够实现交易或合理的交易,因为即使外语人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是有限的,那么,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也不会比外语相关信息更丰富;而且,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也同样丰富,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也未见得与外语相关信息一样丰富;最后,即使他所拥有的本民族语言不很丰富,如果他所掌握的外语相关信息是丰富的,那么,他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未必没有外语相关信息丰富。由于语言的不同、其承载的文化不同以及承载的信息的不同,再加上语言无法显现的理性、思维、人生观、道德、公平、正义和价值取向等等因素,母语与外语只有在两种语言“完全” 相同时,一个词才对应一个词、一句话才对应一句话、一个语段才对应一个语段。不然的话,一个词与一个词、一句话与一句话、一个语段与一个语段的内涵与外延等就永远不会像一个天平上两边质量完全相等的两个砝码。
4.外语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外语因素的经济特性。长期以来,人们始终把对语言的认识停留在索绪尔的“语言”和“具体语言”的概念上面,外语一直受语言概念的影响和人为扭曲。所以,外语在涉外活动中,一方面被看成是单纯的语言;另一方面被充分涵盖在整个涉外活动过程中,其重要性和价值就自然被冲淡或回避掉了。当我们站在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把外语从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语言学中剥离出来,放在涉外经济活动中重新观察时,我们看到外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样,也就出现了资源及其配置问题。对于资源配置,并不是因为稀缺才有资源配置问题,即便丰富也同样存在资源配置问题。外语资源配置本身的意义在于使其经济特性更具科学合理,在于其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语言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
(一)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以跨语言学、经济学为主,同时涉及多种学科门类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把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存在语言变量的研究中,同时也研究语言与传统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刘国辉、张卫国,2010)。经济学家Grin Francois 给语言经济学下过这样的定义:“语言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式,它把经济学通常的概念和手段应用到研究存在语言变量的关系上,尤其(但不是仅仅)对那些经济变量传统上也起作用的关系感兴趣”。后来,他在1996年又指出:“下此定义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即经济学的特点不在于它研究的话题,而在于研究那些话题采用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把经济学的论证推理方法应用到语言问题上就成为语言经济学的一部分”。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信息经济学开拓者Jacob Marschak在1965年在Behavior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语言的经济学》的论文,他在对信息经济学进行研究时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他认为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并且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因此他认定经济学与探究语言方面的优化具有密切关系。他只是提出了语言经济特性的概念,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语言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为语言经济学的形成和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先驱作用。(Jacob Marschak, Economics of language (J) Behavioral Science)在1996年,经济学家Grin Francois发表了一篇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综述文章,提出了语言经济学一直沿用的概念并界定了其研究主题,对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语言经济学主要是把语言作为一种变量来测度其对经济的作用,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揭开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序幕,标志着语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真正形成。此后,一方面是加拿大和瑞士等国的学者围绕人力资本和教育经济学开展了语言政策的经济性、双语或多语言对收入的影响以及语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另一方面是以色列博弈论经济大师鲁宾斯坦不仅对经济学的语言进行了反思,而且尝试“通过给出‘经济学式的分析’来讨论语言问题,以揭示经济思想与语言研究之间的相关性”。他在2004年出版的 《经济学与语言》一书中,站在“语言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语言”两个角度,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对语言本身进行探讨,把语言本身视为一个函数,而非变量,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学与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该书成为语言经济学的纲领性著作,是语言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在国内,对语言经济学的关注和研究相对较晚,目前对此进行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是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三大命题,即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语言是一种制度,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语言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
山东大学张卫国博士从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语言的经济性质,提出了语言经济学的三个命题,可以作为国内有代表性的语言经济学分析框架。
1.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即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资本的一种形态。界定人力资本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关键要看该投资是否能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而给个人、企业或社会带来收益。在一定意义上讲,语言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人力资本。因为语言知识基本上是知识资本的积累,学习一种或多种语言所花费的费用以及时间是对人力资本特殊形式的投资。
2.语言是公共产品。从消费的角度看,语言同样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在一个语言群体中,特别是一个语言异质性的国家或地区,语言的使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因为语言传播而产生的收益主要来源之一是语言群体边界的溢出收益。这表现在:语言的传播可以增强贸易往来、知识共享以及推动大多数经济与社会相关活动的组织、协调及管理,尤其能降低不同语言群体相邻或交界地区的信息处理与交流、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以及不同语言人群中共享的成本。就像天气预报和大众传媒一样,双语或多语的潜在收益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被国家或地区其他人群所分享,并且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也不能排除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因此,一个国家或区域内,语言是一种公共产品。
3.语言是一种制度。人类表达思维的方式总是按一定规则来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规则就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本身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社会制度”,因为它具有规范人们言说表达的功能,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制度。语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制度,一切人类制度基本上是通过语言文字所记载或通过言说所表达的,可以说,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又是人类其他制度的信息承载物。有了语言这种制度作为基础,人类社会中其他的习俗、惯例、规范和法律等制度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元”制度,或者说,语言是制度中的制度。语言作为制度并不是指语言的立法制度,而是把语言本身同其他制度同等对待,分两种情况:一是指不同语言作为不同的制度,其效率是不同的;二是指同一种语言在发生(制度)变迁的前后,效率也是不同的。
虽然这个基本分析框架在学术上还没有一个一致的认同,但至少把分析框架提出来了,为我们进一步进行更深层面的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分析平台。
(三)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局限性
语言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直到目前,有关这一研究基本上比较零散,多半属于描述性的研究而没有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研究,可以说其研究尚未成型,还没有形成一个被学者们公认的定义,其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系统性都有待于进一步商榷。从研究的脉络及其成果来看,学者们始终是围绕着语言而展开研究的,这些研究基本上还是泛泛的抽象研究,他们把语言经济学中的“语言”要么看成是索绪尔的超凡“语言”、要么看成是索绪尔的“具体语言”,基本上没有落实在某一具体的经济领域。鲁宾斯坦在《经济学与语言》一书中,围绕语言与经济或经济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了“经济学与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从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两个学术概念:“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但就其总体而言,所有研究都是从语言本身、基于语言本身、为语言本身,即便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也还是没有脱离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圣经”,这也是语言经济学和经济语言学两项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内外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四、结语
外语经济学研究不关注对语言本身的单纯研究,也不关注索绪尔超凡“语言”以及“具体语言” 的经济特性,同样也不关注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所进行的投资、与此相关的收入和福利、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利益;而是关注在涉外活动中外语互换成母语或母语互换成外语过程中消除语言的先天差异和避免在语言互换过程中产生新生差异,关注决定语言互换质量的外语人本质,关注决定语言互换速度的外语人言语行为,关注外语资源的科学配置;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分析研究在涉外活动中把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之和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的经济特性,从而确定这一因素对涉外经济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而语言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是语言本身,以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一种公共产品、一种制度为分析研究的核心,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工具就语言为语言来分析研究索绪尔所提出的超凡“语言”或“具体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始终没有脱离语言本身,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理论研究,实质上仍然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畴。
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媒介,可惜人类并不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里尤其是涉外经济领域里,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可能也无法取代外语。因此相对于母语而言,外语的存在和使用就是必然的和客观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外语经济学。
摘要:语言经济学研究是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分析研究索绪尔所提出的超凡“语言”和“具体语言”的经济特性,即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是一种就语言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纯粹理论研究,本质上属于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而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外语作为涉外经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采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分析研究由外语+外语人+外语人语言行为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存在于内而非游离之外的因素的经济特性,是一种应用研究。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彼此虽具有相关性,却是互不隶属的两个交叉学科。
关键词:外语,语言,外语经济学,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冯志伟.应用语言学的三大支柱[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1).
[5]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钱勇,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6]景玉琴.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J].经济学家,2007(3).
[7]张德富.外语经济学研究什么?[J].商场现代化,2011(8).
[8]刘国辉,张卫国.语言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1).
[9]张卫国.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8.
[10]张德富.浅议外语经济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作用[J].商业研究,2004(12).
对中外会展经济的比较分析 篇11
关键词:会展经济;国际会展业;中国会展经济;数据
中图分类号:F71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131-01
会展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具有高利润、高产出、高效益等特点,是颇具有前景的产业之一。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会展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整体上看,国际会展业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格局同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是基本一致的。目前,国际会展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展会规模大型化、内容专业化。
随着会展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举办机构展会的规模越办越大,已不再局限于吸引本国、本地区的参展单位,也不再满足于国内甚至是地区范围内的影响力,而是力争提高国际参与程度。专业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具有明确的展览主题和市场定位,展览会才对参展商或与会者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举办国家多元化、项目运作国际化。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为抢占国际会展市场,发达国家的跨国展览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向海外扩张。项目运作国际化的项目是指具体的会议或展览活动,其运作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举办机构、管理体制、国际规则和活动组织四个方面。
(三)会展设备现代化。
实际上,设备现代化也是展会标准、展览内容、展览形式发展的共同要求。会展活动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高低一向是紧密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大量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会展设备现代化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
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会展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会展行业才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2014年4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共举办展览7851场;展出面积10344万平方米;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1万场;出国境展览面积6474万平方米;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60万人次;直接产值3796亿人民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67%,占全国第三产业产值的145%,拉动效应34万亿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63%。
从展会数量上看,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20场,位居全国第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164场,位居第二;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133场,位居第三。从展会总面积看,201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总面积约为649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总面积约为583万平方米,位居第二。
虽然中国发展会展经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中国举办的展览会会展的质量、水平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二会展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不能适应会展经济的发展要求;三缺乏专门的会展活动管理机构,管理秩序混乱;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造成人才稀缺等,这些问题会严重阻碍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这些问题,能够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发展会展经济的思考
21世纪,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中国会展经济也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我国会展经济水平,建立并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产业培育,提高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我国会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随着我国会展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要进一步转变其职能,减少对会展业直接干预。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进行调查研究、政策指导上,最大限度地弱化直至取消政府部门进行一事一批的微观事务管理,让政府部门从这些具体的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转变为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然后据此制定政策指导意见和建立相应法律、法规,并予以检查和监督,促使企业遵照执行。
其次,要加快培育会展人才和会展团队。目前会展业日益规范化和国际化,会展业要想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培养专门的会展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开展系统、正规的会展人才教育,可在高等院校设立会展专业课程,把会展人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根据会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训开发规划;规范会展行业的人才标准,对不同的会展岗位制定相应的人才衡量标准,不仅有利于会展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同时也有利于不同企业间会展人才的流动。
最后,加强国际会展业的交流与合作。会展业的开放性和国际化是影响会展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可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因国外展览公司的进入给国内会展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能够推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会展业的先进技术,并提高会展业对其利用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出国展览在开创我国民族品牌,促进我国会展同国际会展结合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出国展览应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接受、重视。惟有如此,中国会展业才能在国际会展领域生存和发展,真正成为具有高度国际化、市场化的朝阳产业,我国才会成为真正的“会展大国”。
四、结语
本文立足于中外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国内和国际两角度分析当今国际会展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我国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引发了对我国会展经济的思考。通过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加快培育会展人才和会展团队,进一步提高展览场馆的效益以及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开展中外会展经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我国会展业同国际会展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来生.会展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凤山.浅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J/OL]
[3]刘宗太.中国发展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OL]
经济性比较 篇12
1)无论末端负荷大小如何变化,空凋系统均在设计的额定状态下运行,不能跟随实际负荷的变化对冷媒流量进行科学的调节,系统能耗始终处于最大值,能源浪费很大。
2)由于在实际工程运行中,末端负荷频繁波动,必然造成系统循环溶液(冷冻水、冷却水、制冷剂溶液)的运行参量偏离空调主机的最佳工作状态(例如:空凋冷冻水设计出水温度为7℃,但实际运行中大多数制冷系统出水都在12℃~15℃之间),导致主机热转化效率(COP值)降低,使系统增加不必要的能耗。
3)在工频状态下启停大功率水泵,冲击电流大,且水泵等设备长期在工频额定状态下高速运转,机械磨损严重,导致设备故障增加和使用寿命短。
近年来,为降低中央空调的能源浪费,响应国家的节约型社会政策,开始采用BAS系统(楼宇设备控制系统)或PLC(可编程序控制器),通过对空调系统压力或温度的采集,并进行PI运算或PID运算后,再通过变频器去控制空调系统的水泵,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这种控制方法达不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系统,其控制过程要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大滞后及强耦合关系。对这样的系统,智能模糊控制方式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1 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的特点
模糊控制技术是一种由模糊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等多门学科领域相互渗透、理论性很强的技术,它是智能控制技术的重要分支。模糊控制系统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的规则推理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构成一种具有反馈通道的闭环结构的数字控制系统。图1所示为模糊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其中具有智能性的模糊控制器是模糊控制系统的核心[2]。
智能模糊控制方式可实现中央空调冷媒流量系统的智能控制,根据对空调系统负荷变化的跟踪,系统自动调节各水泵的转速,并动态修正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空调(冷冻、冷却)水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制冷主机节约能源10%~30%,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节约电能60%~80%的节能效果。
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对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将各个控制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互联在一起,实现它们之间的信息综合、资源共享,在一个计算机平台(模糊控制器)上进行集中调节和统一管理,实现中央空调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和综合性能优化。
2 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
在北京西四环外物流中心工程空调系统中,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通过全面的运行参数采集,可实现系统工作的全面控制,并设置了冷冻水低流量保护、低温保护、低压差保护、高压差保护和冷却水出水高温保护,有效地保障了空调主机在变流量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该系统突破了传统中央空调冷媒系统的运行方式(定流量模式或冷源测定流量而末端变流量模式),实现最佳的输出能量控制,即空调主机冷媒流量自动跟随末端负荷需求而同步变化(即变流量)。因此,在空调系统的任何负荷状况(满负荷或部分负荷)下,都能既保障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舒适性,又能实现最大的节能。
该系统全面采集中央空调的各种运行参量,再应用先进的模糊控制技术对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运行参量进行动态优化控制,以满足中央空调系统非线性和时变性的要求,使空调主机始终运行在最佳工况,以保持最高的热转化效率。
北京西四环外物流中心工程中央空调系统配置有5台中央空调主机,分为两个制冷站,2个空调机房配置如表1所示。
采用传统的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方式和采用一套先进的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一年内的运行费用情况见图2~图5。
图2为1号制冷机房中央空调主机能耗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从4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中旬,能耗费用较高,在7月上旬到9月中旬达到最大,随后又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7月上旬到9月中旬处于夏季,能耗达到最大。在没有采用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时,7月上旬到9月中旬能耗费用为87.12万元,达到最大。而采用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后,运行年节约费用为恒流量年能耗费用的10%~30%。图3为1号机房辅机的能耗图,从图中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只是运行年节约费用为恒流量年能耗费用的60%~80%。
图4和图5是2号制冷机房的年运行费用,规律同1号机房。由此可以从图2~图5中看出,智能模糊节能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费节约92.69万元/a~168.39万元/a。
3 投资回收年限的计算
根据动态回收期公式:
式中,P′为动态投资回收期;CI为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比普通中央空调系统节省的电费;CO为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比普通中央空调系统费增加的投资;基准收益率,取工商银行2007年12月颁布的一年期利率4.14%。
本物流中心的实际投资预算表明,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需增加投资约390万元,同时原系统中约80万元的配电柜可节约,故实际增加投资约310万元。
从而我们可以根据公式(1)得出采用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两到三年就可收回投资。一般来说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主要由甲方方投资、甲方部分投资、乙方投资三种形式,后两种情况多使用于改建工程。
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目前在沿海应用较多,北京地区目前也有部分工程在用,北京西四环外物流中心工程已于2005年4月份改造完工。经过一个夏季的运行(现在只统计了4月中旬到8月底),情况良好,当年的实际运行费节约了80余万元。
4 结论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和建筑节能工作力度的加大,对于建筑中具有高能耗的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模糊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的高级阶段,其在实际中央空调系统的控制中表现出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采用智能模糊控制方式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可以达到制冷主机节约能源10%~30%,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节约电能60%~80%的节能效果,效果明显。通过北京西四环外物流中心工程的实际项目的节能管理,明显的节约了实际运行费用,因此对于智能模糊控制方式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不仅符合我国当前节能、环保的政策,而且也是一种具有超前眼光的节能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宁永生.模糊控制技术在集中空调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暖通空调,2005,35(5):116
【经济性比较】推荐阅读:
经济综合比较08-17
经济比较研究08-21
地方经济开放度比较06-14
比较经济体制的太极图08-12
经济师考试哪个专业比较容易过11-14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08-18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应用08-28
长三角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及浙江对策11-16
经济投资工程经济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