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经济性

2024-09-09

质量的经济性(精选12篇)

质量的经济性 篇1

托辊广泛应用于煤矿、铁矿、港口、冶金、电厂等企业的传输设备中,托辊质量,直接关系到传输设备的传输效率与稳定运行。如何经济地提高托辊的制造质量,是国内外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就托辊制造的技术性与经济性平衡,进行一些探索与研究,以供同行批评指导。

1 提高托辊制造质量的意义

提高托辊制造质量水平,必然延长托辊使用寿命,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有效减少检修人力与物力消耗,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由于托辊筒体与轴度提高,可以减小筒体旋转阻力,相应减小功率配置,减少动力消耗;同时对输送带的跑偏具有抑制作用。由于托辊筒体与轴的同轴度提高,可以有效减小输送带拉动对筒体产生的轴向力,减少轴向力对向心球轴承的疲劳破坏。改进托辊轴承的密封保护,改善托辊轴承的工作环境,可以进一步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减小工作噪音。

2 托辊质量失效的原因分析

托辊质量失效的原因主要有2个:一是筒体的破坏,特别是采掘业的煤矿企业,其输送设备由于暴露于高硫工作环境,筒体特别容易被腐蚀,对策是对筒体进行针对性防腐处理。二是托辊轴承的失效,也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托辊轴承采用的是向心球轴承,可以承载较大的径向力,几乎不能承载轴向力。因此,轴承成为托辊的“心脏”部件,所有的失效技术分析,必须围绕轴承的工况来进行。影响轴承失效的工况有2个,一是轴承的疲劳破坏,即托辊工作时由于筒体偏心对轴承产生的轴向力高频冲击。技术上破坏的形式有3种:强度与刚度破坏、磨损破坏、疲劳破坏。疲劳破坏在技术分析时是最难被发现的一种破坏形式。因此,制定工艺对策时必须着重解决筒体止口加工的偏心问题,减小轴向力高频冲击给轴承带来的疲劳破坏。二是密封,防止水与尘的进入,一旦水与尘进入,将严重破坏轴承的工况,降低轴承使用寿命。

3 提高托辊质量的技术对策

影响产品质量差异的因素一般有3个方面:产品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水平、新材料运用。因此,托辊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制造工艺的不同选择。制造工艺必须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并结合企业已有设备状况来决定。

(1)规模化生产,可以投入一定专用设备,提高生产制造效率。制造工艺流程为:轴的加工、筒体下料、筒体二端镗孔、轴承座与筒体环缝焊接、组装等。工艺设备为:锯床、车床、专用镗床、专用环焊机、专用组装机等。工艺特点是:采用专用镗床对筒体二端进行镗孔加工安装止口,同轴度一般可控制在0.05 mm的精度范围内;如采用通用车床加工筒体时由于装夹变形,以及筒体校调的困难,同轴度控制在0.50 mm左右,工艺效率就已很低,直接影响托辊制造精度。用专用环焊机进行轴承座与筒体的焊接。本工艺虽然可以形成规模化加工效率,质量保证,但须增加专用镗床、专用环焊机等专用设备,且必须联合选用。本工艺优点是,可选用价格较低的冷拉轴承座。

(2)非规模化生产,可根据企业现有设备状况,尽量利用通用设备,组织制造工艺流程,提高经济加工水平。本文根据一般工业企业具备的设备条件,推荐一种工艺形式,即利用冷拉钢管内外径同轴度技术精度较高(小于0.05 mm),下料后无须加工止口,采用铸铁轴承座,安装时采用“无止口大过盈压装配合”的工艺形式,节省止口加工与环焊这二个较为复杂的工序。工艺流程为:轴的加工、筒体下料、大过盈压装、组装等。本工艺的优点是:在保证托辊制造质量的前提下,不须添置任何专用设备,筒体不须加工止口,轴承座不须焊接,不要增加焊丝等辅材成本,因筒体不须加工可适当减小筒体壁厚,节省材料费用等。

综上所述,“无止口大过盈压装铸铁轴承座配合”的工艺形式,制造质量更高,工作量更小,不失为托辊制造,特别是小规模企业的最佳工艺制造形式。

4 制造工艺技术要点

(1)托辊轴承座大过盈压装的技术要点:设备采用通用性较强的油压机(或简易液压工装),压力为10 t;经过试验,过盈量为0.25~0.35 mm,如筒体内壁粗糙,需增加20%的过盈量;轴承座采用小角度导向角;本工艺操作简单、效率较高、质量保证。

(2)托辊密封的技术要点:托辊密封基本上都是采用尼龙迷宫式密封。由于尼龙有一定弹性,内圈与轴、外圈与轴承座一定要过盈配合;迷宫中应注满油脂,就能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5 托辊制造的经济性分析

(1)不论规模化生产还是非规模化生产,投资设备是经济与技术综合平衡决策的结果。如投资30万元设备,按5年回收设备成本,每年生产1万套,加上设备维护费用,每套至少摊销10元生产成本。

(2)采用无止口铸铁轴承座大过盈压装工艺来组织托辊生产,是经济技术全面优化的工艺路线。铸铁轴承座制成品每只较外购冷拉成品轴承座高9元左右,一套托辊需2只轴承座,共增成本18元左右。但采用铸铁轴承座大过盈压装后,可节省筒体止口加工费用8元,至少节省轴承座与筒体焊接的人工与辅材费用12元,节省筒体材料费用10元左右(因筒体不须加工可适当减小壁厚0.5~1.0 mm),节省专用设备摊销及维护费用10元左右。

(3)综合比较,采用无止口铸铁轴承座大过盈压装工艺,比采用冷拉成品轴承座焊接工艺,每套托辊制造成本至少平均可降20元左右。如按年产1万套计算,年增赢利20万元以上,效益巨大。

6 结语

采用无止口铸铁轴承座大过盈压装工艺制造托辊,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通用设备优势,节省新设备投资及维护费用;制造的托辊产品,质量会更好,成本会更低,工效会更高。

摘要:通过对托辊使用过程的长期跟踪,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多家生产制造商托辊产品的制造工艺与结构,总结了一套托辊制造“无止口大过盈压装工艺技术”。实践与研究证明,采用该工艺技术制造的托辊产品,质量会更好,成本会更低,工效会更高。

关键词:托辊,制造,技术,质量,工艺,经济

质量的经济性 篇2

【摘 要】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质量”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生命力的需要。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现状 影响因素 对策 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在促进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质量”是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核心要求,是维护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生命力的需要。

1.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经济责任审计尚未正式纳入法律体系、组织程序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相对滞后、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处理处罚和定性依据不足。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首要的一条是依法审计,既包括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法律法规,也包括一系列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但是,现有规章制度都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作的法律地位和执法依据,缺乏科学性、操作性、特别是在审计内容、重点和评价标准等方面不明确、不规范、不统一、给责任划分、审计评价造成很大困难,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条例》也还在征求意见之中。因此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依据支持是制约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2社会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制约着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大量存在。个别领导干部为显示政绩,搞短期行为,建形象工程,特别是钻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的空子,用各种手段转移、侵占国有财产,有的甚至违反财经法纪,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随着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会计信息大量失真现象时有发生账外账、小金库、潜亏及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而难以查证,特别是为满足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需要,甚至有暗箱操作、幕后交易行为,从而使得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和评价。

1.3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宣传不够,认志不足

由于多种原因,有些组织人事部门对审计成果的运用重视不够,不少领导干部被审计出很多问题,不但没有受到处罚,而且照样做官,有的还被提拔重用。这种做法违背了我们国家的干部任用原则,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失去实际意义,同时也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1.4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设置不全、力度薄弱、经费不足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地方在经济责任机构设置、力度配备、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有的地区做的较好,有的地区则几乎是停滞状态。事实上,凡是地方党政府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志程度深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机构设置就较全,配备的力量也强,经费往往也有保障,这个方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相应地也就发展得较好。

1.5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造成潜在的审计风险较大

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审计工作的目的地是通过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确定法定代表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影响到个人前途,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定性准确。从审计实践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审计质量难以全面保证。由于时间紧,审计组只能审查被审单位的账表资料,无法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盘点;在案审计范围上,只能就单位负责人本身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查,难以延伸到相关单位。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决定了不得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2.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对策

2.1搞好审计评价是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关键

评价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重点。评价的基本原则应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评价的依据是查实的各种数据和经济管理活动的事实,评价的标准宏观上应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微观上应是具有行业特点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本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应尽早颁布,以使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纳入法制的轨道。

2.2搞好审计队伍建设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审计纪律,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确保依法审计,客观反映问题,提出科学建议。

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作风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质量管理标准,做到依法审计,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审计结果跟踪审计,审计报告三级复核制度,外审审计发现问题追究责任制度等,使审计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志、风险意志,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使审计工作中潜在的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力争把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

2.3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规范程序、夯实工作基础

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依照《审计法》、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科学考察任用领导干部的必要程序,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应建立健全系统的法规制度,规范运行,才能保证质量,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2.4更新审计模式,运用形式多样的审计方法,求实创新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跨度大,被审单位资料多,传统的审计模式也不能适应审计要求,也必须更新审计模式。传统的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就事论事的审计模式,转变为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财务收支审计与重大经营决策审计并重的就事论人的审计模式。

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应当在保证证据质量的前提下,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指审计证据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与审计目的相关联的审计证据,比如审计人员应考虑的相关事项包括: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是否一贯遵守。另外在收集审计证据时,灵活运用检查、监盘、观查、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各种不同的审计方法。

2.5创造和谐社会环境,促进审计工作有效进行

审计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经济责任的影响,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针对有些地方政府对审计成果的重视不够,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多汇报、多宣传。地方政府也要充分认志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确实加强管理,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支持,特别是在人员和经费上要有足够的保障。同时要建立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是从审计角度认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是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要建立一种机制,在干部提拔、使用、奖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中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地位,审计结果要在干部业绩鉴定表上设置专栏,审计结果材料要纳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党、政及有关部门正确决策,遏制腐败,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和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

浅谈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篇3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即稳定性、有效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持续性,上述“六性”分别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有效性指经济增长中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稳定性指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及对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协调性指经济增长中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分享性指国民收入的分享状况,创新性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持续性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因此,本文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如下: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国民经济在有效性、稳定性、协调性、分享性、创新性及持续性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因此,高质量的经济增长至少应符合以下六项标准:经济稳定高速增长;投入产出效率高;增长潜力大;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国民分享增长成果程度高;资源环境代价小。

一、经济增长的有效性

所谓經济增长的有效性指经济增长的效率,即经济增长过程中要素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经济增长就是各种经济资源综合运用的结果,在经济资源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显然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要素生产效率,经济增长率和质量也就越高。有效性是经济增长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增长质量诸多内涵的中心,更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所谓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指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及对潜在产出的偏离程度。稳定性高则意味着经济增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保持平稳的态势,稳定性低即剧烈的经济增长波动则意味着产出的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经济增长率过高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过低又会造成通货紧缩,这样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影响未来经济的增长,降低一个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稳定性高即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是经济运行处于正常状态的综合表现,其长期平均增长率一般也较高。因此,稳定性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增长波动的出现不可避免。一个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稳定性能力的大小,在于能否有效、及时地把经济增长波动控制在较小限度之内。

三、经济增长的创新性

经济增长的创新性是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现代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不是靠资源投入数量的增长,而生产效率的提高又是由技术不断进步引起的。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可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并通过新技术从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利于克服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所以,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经济增长是以制度的不断调整为必要条件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观点,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可以创造出好的秩序,降低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其次,制度为社会提供一个激励的机制,激励才能发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社会总产出增加。

总之,不断涌现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可以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所构成的创新性的强度是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经济增长的协调性

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指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经济结构包括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贸易结构等。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一个国家的结构是不同的。一定的经济总量总是一定结构下的总量,经济总量的变化总是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经济增长质量本身含有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增长且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高质量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产业结构合理,则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的,它会带来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如果产业结构扭曲,无效投入就会增大,资源配置的效果就会降低,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不可能实现。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不仅是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结果,而且是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条件。因此产业结构的协调性或合理性也是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

五、经济增长的分享性

经济增长的分享性指经济增长成果即国民收入的分享状况。一国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评价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它是影响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如果经济增长率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长期的贫富两极分化,失业率有增无减,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低质量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建立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基础上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富人收入和欲望满足的增长,而且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扭曲的收入分配状况不仅影响社会总需求,而且会造成人们享受教育和医疗保健机会的严重不平等,最终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投资上。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直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通过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者队伍加入到经济中来,从而促进经济在长期内更快发展。

经济增长的分享性的第一层含义指国民收入在居民间的分配。经济增长的分享性的另一层含义指政府、企业和居民对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由于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的提高意味着经济增长分享程度的提高。

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指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在本文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仅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是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耗费占用以及物质生产的废弃物排放的综合过程。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一切能为人所利用的自然物质和可以提供有用物质的载体。它是社会生产的自然基础。经济增长受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就是经济增长的极限,自然资源的有限导致经济增长的限度。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将引起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若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即使耗费巨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资源去拯救,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不仅经济增长受阻,而且人类生存也将受到威胁。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就必须追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能以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代价。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因此在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候不能忽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代价。

总之,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整体概念,上述六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它们彼此之间并非相互独立,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叶宗裕.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统计与信息论坛[J].2004(3)

[2]李俊霖.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J].2007(4)

[3]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6(5)

质量的经济性 篇4

经济结构的调整包含丰富的内容, 从总体上说, 它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区域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 既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也包括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 要妥善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 保增长关注的是短期目标, 是一种战术性措施, 而调结构关注的是长期目标, 是一种战略性措施, 既要实现保增长, 又要在保增长中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协调, 相互配合,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构建公正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保护合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 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完善事业单位全员聘任制度, 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税收征管和调节。

二、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调整

促进投资﹑消费﹑出口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2009年来看,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出口下滑, 我国实现“保八”基本都是靠投资拉动, 从以后的发展趋势看, 我国出口前景并不乐观, 而单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也导致了过剩的生产能力。所以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提高农村和城市低收入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缩小收入差距, 树立健康的消费文化, 建立低成本﹑广覆盖的消费信贷记录, 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上涨现象, 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局面, 转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同时在产业内部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具体来说, 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振兴装备制造业,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注意产业的地区布局规划, 引导发展产业集群;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 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更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不应该出台政策去救助那些产品落后﹑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 该破产就破产。同时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 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 但是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经济手段为原则, 以优势互补为前提﹑以一个大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系为纽带﹑以生产能力的重组为主要手段。

四、区域结构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合理发挥, 和而不同, 各尽所能, 促进效率的提升;各地区人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体来说,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应当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二是推进形成功能区:功能区包括主体功能区和特殊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特殊功能区进一步细化分为生态保护区﹑蓄洪地区﹑粮食主产区﹑能源区﹑污染防治区﹑旅游休闲区等。三是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从今后的重点看, 国家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 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五、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

城乡二元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通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推进: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严格规范土地管理制度,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完善农村金融制度,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力,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不断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繁荣农村文化,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医疗事业,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不断提高扶贫开发力度, 认真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四是加强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 加强巩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提高农民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五是加强对进城民工的服务和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开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加强民工权益保护,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鼓励就近转移和创业, 完善进城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

六、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所有制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另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们要走出“国家要控制就必须搞公有制, 不搞公有制国家就不能控制”的误区。一是要积极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性调整, 实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 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 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要不断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积极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 放宽市场准入, 积极构建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体系, 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问题,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摘要:2009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0年的六大任务之一, 即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章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调整, 所有制结构调整六个方面论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二元结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2]、张军扩, 侯永志.协调区域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学习辅导读本[M].新华出版社, 2008.

[4]、陈佳贵, 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浅谈我镇经济普查中的质量控制 篇5

于2007年开始进行的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是继一次经普和二次农普后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它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一产业个体经营户以外所有经济活动,对全面掌握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提高国民经济核算质量,为各级党和政府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推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宏观调控、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此,各级政府对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乡镇级普查机构作为经济普查的基层组织具体实施机构,在经济普查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这一级的普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普查的数据质量,影响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可以说乡镇级取得高质量的普查数据是普查工作成功的关键。

一、影响普查数据质量的三大因素

从我镇普查的实践来看,制约普查数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难摸清:个体户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经营随意性大,涉及行业多,流动性强,如无照经营个体户,未登记注册私营单位、小作坊、店中店、单位无人、单位关门等多种现象,生产经营与财务资料不健全,数据登记难度大,想摸清普查对象的情况很难;二是难配合:本次普查对象以个体私营经济、民营企业居多,法律观念淡薄,配合意识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普查对象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对普查的配合程度不高,尤其是涉及资本、利润、收入等敏感资料,采取不配合态度,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经济指标、收入指标,不愿如实申报的情况也有发生,普遍担心普查结果作为征收税费的依据,怕露富、露底、露秘,查实难,填报数字普遍低于实际经营收入;三是难胜任:经济普查涵盖着大量的会计核算指标,有的普查人员还不熟悉这些经济指标的来龙去脉,短期内很难掌握,承担指导普查单位填表并解答问题有难度。

二、经济普查的数据质量控制

经济普查这样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具有不可逆性,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必须确保普查的数据质量,根据以上问题,从普查一开始,我镇就紧紧围绕以获取高质量的普查数据为中心,把质量控制的思想,贯穿到普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并针对普查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种差错的发生率,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都有一整套的方式方法,对数据质量进行控制。

(一)普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经济普查的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有建立机构、宣传动员、制定方案、普查培训、单位清查等,这些工作没有直接涉及普查的数据质量,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高度关注这个时期的各项工作。

1、建立机构。我镇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经济普查领导机构及其工作机构,这是搞好经济普查的组织保证。由于这次经济普查不仅包括二、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还包括所有一、二、三产个体户,应此我们要求在村(居)级成立经济普查小组,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

2、宣传动员。宣传是普查不可缺少的环节,宣传工作到位,使经普的意义、重要性家喻户晓,营造敢说、能说、肯说、诚心诚意配合普查的氛围,对普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镇经普办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贴标语、挂横幅、领导讲话等,使每个普查对象都能够清楚地知道,按时、如实地填报经济普查表是单位和个人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均属违法行为,并将依法予以严肃惩处;同时使其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普查,及时取得可靠信息,才能有利于自己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势,适时做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以及公民个人的自主择业和消费、投资。

3、普查人员培训。普查人员培训的质量控制就是在认真做好普查人员选调和管理的同时,确保普查人员不仅能够精通各类统计标准和指标含义,而且可以熟练地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能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和被调查者的商业秘密。我镇在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市县两级相关业务培训的同时,于2008年9月24-25日和9月26日,镇经普办还先后举办两期经济普查工作培训会,与会人员达83人次,通过培训,使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能成为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合格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为下阶段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单位清查。单位清查是搞好经济普查的基础,它对整个普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清查摸底工作结束,普查的大体轮廓就基本出来了,所以要切实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到不重不漏,全面掌握二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一、二、三产个体户的数量等基本情况。在这一阶段,我镇单位清查采用“绘图→清查→比对→补漏→成表”工作模式。即:

1、各村居经普人员按照“边界清晰,不重不漏”的原则,绘制了普查区示意图;

2、为确保经济普查数据质量,镇经普办人员分成3片,进行责任包保、明确任务、责任,建立了镇、村两级普查网络,要求村级普查员进行“地毯式”清查,对普查对象逐个进行实地登记;

3、将清查结果与市级部门名录底册及其他相关名录资料进行比对;

4、根据比对结果查漏补缺;

5、整合跨区域产业活动单位,形成浙江省单位清查普查员工作表。

(二)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

普查的登记阶段,要确保普查对象如实填报各项经济指标,这是保证经济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在这一阶段,镇经普办主要是重视三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加强统计执法,将普查与执法结合起来。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动员,仅靠普查人员的努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调查对象的密切配合,才能够事半功倍。因此,在调查阶段,镇经普办本着依法普查的思想,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有力武器,确保普查对象不虚报、瞞报、拒报和迟报经济普查数据,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要求普查员要熟练地掌握调查访问技巧和方法,能够对填表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控和微调。这次经济普查包括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以及一、二、三产个体户,对个私经济的调查是此次普查的难点,由于大多数私营企业、个体户都没有财务资料,并且由于存在思想顾虑和自身利益驱使,在填报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时,一般存在瞒报倾向,要搞准数据非常困难。镇经普办通过培训,要求普查员采用盈亏保本点的方法推算营业收入,即按照当地不同行业管理费一般缴纳标准,加上房租、水电、雇佣人员工资以及其它费用支出等计算费用支出总额,一般来说,该私营、个体单位能够正常经营,其收入起码要能支付这些费用,根据行业的一般盈利水平即可推算出其最低营业收入,计算公式如下:营业收入=(税金+管理费+房租+水电+雇佣人员工资+其它费用)/毛利率。同时,要求普查员有较好的调查访问技巧。在调查顺序上,应先询问费用支出情况,调查对象对费用支出情况较易如实填报,根据费用情况,普查员即可大致推算其最低营业收入,当调查对象填报的营业收入明显不符时,普查员可及时指出,对填表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

三是镇经普办能要求各普查区每天上报填报进度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避免错误重复产生。普查登记阶段是普查最繁忙的阶段,镇经普办要求各普查区普查人员每天下午四点之前上报报表填报进度,并且深入到各普查区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这一时期,对于哪些调查对象容易出现问题,填报过程中存在那些技术性的问题,容易出现哪些错误,镇经普办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努力予以解决,杜绝同类错误重复发生。在普查的组织实施过程中,镇经普办要求普查人员做到各项措施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和人为错误,这样也就更好地保证填报阶段的质量。

(三)数据审核阶段的质量控制

普查表的审核方法有手工审核和计算机程序审核,在还未上报市经普办时,由我镇经普办人员进行手工初审及工业企业经济指标网上初审,通过有经验的业务人员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审核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镇经普办要求镇经普人员认真、细致审核所有普查表填报的每个指标、签名盖章,特别是把握好属性指标、计量单位是否正确,普查表的漏项、缺项等指标的完整性和普查表种类是否齐全,普查表单位数及重要普查指标、表内及表间逻辑关系是否正确,对工业企业通过网络程序对经济指标进行初审,做到报表张张过,指标个个看,数据项项审,如若必要,要求普查对象重新补填写普查表,有力地保证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质量的经济性 篇6

摘要: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会计在搜集信息时要对相关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关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一些关联信息要进行有效整合,这样探寻影响信息质量的有效思路。

关键词:会计经济环境;会计信息质量;影响

会计工作的完成需要多方面的信息,而对这些信息的有效处理严重影响着信息的质量,实现会计的预定目标需要明确不同的影響因素,对于会计经济架构内的环境差异,会计人员要学会辨识关联的影响,从而使环境影响有利于信息质量的提高。

一、会计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影响

会计活动是一项具有经济特性的工作,它的有效运行受一些环境的影响,会计主体在处理信息时要关注这些具有经济特性的环境的影响,会计的经济环境包括很多种要素,这些要素严重影响着具体工作的进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连接着工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会计架构下的环境有内外之分,外部环境一般在对应情形下发生,而内部架构下的一般也称为分支环境。内部环境表现在很多方面,如预设环境工序和路径,其中预设文化是处在整体态势下的,并且一些理念价值也属于内部环境,具有会计特性。而会计涉及的很多要素属于外部环境,主要有文化特性和科技特性等。这些环境会不断的变更,是属于内外部框架下的环境,并且会产生大范围的影响。会计环境和信息质量是互相影响的,因此会计要对信息进行检验,这样才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会计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外部影响

1、宏观态势的总体经济

经济环境的影响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特定时期的经济结构和文化水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这种影响,信息质量的高低和使用者有很大的联系,使用者由于受到其本身特性的影响,很容易受到需求变化的影响。信息的不同特性也会对会计的质量造成影响,比如说市场化的信息会提升原来的信息质量。我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而企业中的各个成员也是这种特性的使用者。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对关联的环境有所侧重我国现有公司的投资主体逐渐多元化,而且公司的贸易也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因此财务信息的运用主体也有了更广的范围,随着市场的拓展,资本市场的各个环节也变得日益复杂,他们之间在配置资源上有着自己的特性,而且能够实现信息互通,这些都会给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2、政治环境

国家的政治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会计工作的流程也受到政治路线的制约,在某一个时期,国内政策方针的变化对会计的总体地位会有所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长时间地存在,会计人员在处理具体的事务时要认真解析这种政治环境,并且有效地运用到会计的各个领域。我国的经济由于受到历史的影响,一直以来各种市场主体都受到政府很强的干预,这种政治手段虽然对会计的经济环境有着良好的影响,但是这种干预路径仍然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有些时候过分的制约会影响经济环境的公正,因此会计主体可以创设一些关联的经济环境,这样才能会计工作更加地公开。

3、潜在特性的社会环境

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会受到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是复杂多样的,比如说一些价值观念、文字或道德观念都会对会计的流程有所影响,这些环境因素有很大的稳定性,这些特性在会计工作人员处理信息的方式上能够得到清晰的体现。工作人员对待权威的态度以及大众对信息的保密程度都是潜在的社会环境,而且会计的经济环境也包括各个方面,比如说会计的培养水平,处理信息的技术和会计人才的流动性都是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我国的多重文化都是在集体主义的环境下建立的,这种特性的社会成员很容易形成一些小团体,这样的群体模式是不利于信息流通的,进而影响会计领域的信息质量。

三、寻求完善的途径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对一定范畴内的经济环境加以控制,通过探索不同的解决办法来维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原有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准普遍偏低,而且一些会计准则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因此建立新的披露体制才能使信息更符合规范。会计信息的关联准则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着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缺乏相关的体制来规范这些准则,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这些现存的规定,是关联准则发挥更大的作用。处理会计信息的人员虽然能够按期完成任务,但是这些人才的素养已经难以满足工作中新的要求,因此建立相关的培训机制对优化人才结构有很大的作用。会计信息的处理需要秉承诚信的原则,从而保证信息的可靠性,这种信息质量的保证需要公司优化治理结构,要重视会计工作中的细节,通过有效治理从而为会计工作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的处理在公司的总体架构下更加规范。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的,这些环境因素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信息的质量,而这些环境有受到总体态势的影响,因此会计工作人员既要分析这些关联的环境因素,又要去辨别这些搜集而来的信息的属性,通过探寻合理的手段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陈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8期

[2]杨占云.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改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3期

[3]贾冰.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10期

客户经济时代的质量经营观 篇7

质量经营的概念

质量经营发源于日本。它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战略, 但它又不是延伸原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而是以质量文化为主导, 以行为科学为基础, 以无缺陷管理为出发点, 以优化质量、功能、成本结构、提高质量效益为前提, 以顾客满意为目标, 以质量体系为保证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它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拓展, 是质量效益型的企业管理, 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一场革命。这种经营管理思想革命是企业质量管理思想和实务的核心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活动从本质上看就是质量效益的经营活动。就产品和服务质量乃至资本运营质量而言, 都取决于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过程中的工作质量, 而工作质量无疑取决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系统的整体质量水平, 包括管理质量水平和决策质量水平。

现代质量经营是一种集聚各种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精华的新质量经营体系, 它标志着质量管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质量把关检验”到“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进而到“质量经营”, 它们并非是简单的演进形态, 它实质上反映了企业经营思想观念的变化和经营机制的变化。因为, 质量和经营息息相关。今天, 离开经营空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已经没有意义。一个成功的企业, 它的质量管理总是紧密结合经营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总是紧密结合企业细分市场后确立的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这些要素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解决经营中的难点和问题上。质量管理围绕经营活动和质量效益优化而展开, 为实现经营战略目标服务。质量经营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技术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带动和促进着整个企业素质的提高。

客户经济时代下的质量经营, 是一种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以顾客为中心, 以创造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经营模式, 实际上是把追求客户满意、客户赞美和客户忠诚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作为经营理念的核心, 将其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文化、资产经营、产品开发和生产、市场营销的全过程, 成为企业各个经营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的一种信仰、一种哲学、一种习惯乃至一种生活方式。质量经营与质量管理的比较:

1. 质量管理侧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质量经营则注重从质量意识和质量教育入手, 改革企业风尚, 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质量道德观念, 建设质量文化, 树立质量精神, 提高企业的质量形象。

2. 在技术管理方式上, 质量管理偏

重于产品的符合性质量, 即内在质量特性和外部质量特征;质量经营则强调质量特性、特征 (内在质量) 与精神质量 (外显质量) 的融合统一, 注重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审美质量, 使之相得益彰。通过体现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美的形式而增值。

3. 在管理对象上, 质量管理以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为中心;

质量经营则强调以人为中心, 通过对人的行为管理和激励, 促使全员正确地工作来保证质量的改进和提高。

4.在管理重点上, 质量管理侧重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本身;质量经营则侧重于质量的经济性、效益性, 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质量的成本, 提高质量效益。方法是通过将质量成本数值化引起经营者的关注, 从而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来持续地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5.在管理的方法上, 质量管理侧重于维持性质量保证的检测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改进, 而质量经营则着眼于持续性质量突破, 实现质量领先, 从而提高质量竞争优势。

6.在市场营销和顾客满足上, 质量管理侧重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本身的满足和推销;而质量经营则从经营的角度, 以质量营销为出发点, 着眼于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建立, 以顾客满意为目标, 开展全方位的质量营销。

如何实施质量经营

1.制定有效的质量经营战略。质量经营战略就是把依法进行的质量管理充分地溶于企业的经营、生产、技术和服务等每个活动之中, 也就是确立以质量为中心, 依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实施的全部经营管理的新观念, 以实现对设计质量的保证、持续改进和提高, 推动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2.确立质量第一、顾客满意的经营思想。客户经济时代三种趋势形成的合力使消费者的权力越来越大。首先, 市场上产品短缺的现象被货源充足所取代。其次, 消费者对市场行情越来越清楚, 消费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产品进行反复比较, 搜寻出自己最中意的产品或服务。再次, 技术上的突破使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更多的产品迅速转化为商品。这三个因素都使得消费者的权力不断加强。而一个产品的质量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 对质量唯一有发言权的是用户, 只要用户满意, 则说产品质量高;用户不满意, 再好的产品也不能说质量高, 或者说这种高质量是无任何意义的, 因为没有市场的产品是谈不到质量的。

3.确立并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制定有效的质量经营战略基础上, 接下来就是要确立明确的质量目标。21世纪是质量世纪, 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在市场竞争逐渐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 企业要在21世纪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就必须以生产“世界级质量”产品和全方位优质服务, 来达到用户满意或用户完全满意。这样的质量经营体系, 才能作到高瞻远瞩, 卓越超前, 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4. 建立系统有效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

要正确实施质量经营, 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 为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手段, 可以促进企业机制有效运作, 减少内部成本浪费, 帮助企业适应市场, 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套全面的、完整的、详尽的、严格的有关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 要求企业从组织机构、人员培训、产品寿命周期、质量控制等活动都必须适应质量管理的需要, 使供方能够以最低造价确保长期、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 使需方建立起对供方的信任。同时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还有助于企业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障碍, 提升企业形象, 拓展国际通路。

5. 以人为本, 开展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持续性的质量改进活动。

人的能力是确保质量的关键, 管理必须把目光集中到人的能力上来;也就是坚持以人的能力作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立足点。坚持“能本质量管理”,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使各类人员各展其长, 各司其职, 各显其能和各献其功, 真正作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确保质量不断提高, 按照质量经营的道路稳步前进。随着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对员工不断加强岗位培训, 抓好质量教育工作, 提高员工的素质, 这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6. 围绕质量效益进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

实施质量经营要求企业以质量为核心, 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 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TQM) 。它不仅要求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管理, 还要求从企业最高决策者到一般员工均应参加到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活动应包括从市场调研、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制造、检测到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 全员参加、全过程、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所谓全员参加, 意味着质量控制由少数质量管理人员扩展到企业的所有人员;所谓的全过程, 是指将质量控制从质量检验和统计质量控制扩展到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全面运用一切有效方法, 是指应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方法, 而不仅仅是数理统计法;全面控制质量因素, 意味着把影响质量的人、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检测手段、环境等全部予以控制, 以确保质量。

7. 挖掘质量文化。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思考 篇8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并探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相对性和动态性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 准确地揭示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削弱, 严重的还会贻害社会和广大公众, 损害广大相关者的利益。

之所以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 主要是因为会计信息是客观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 从哲学上说, 意识对存在的反映既受反映者本人条件的制约, 也与所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有关, 因此, 会计信息的这种反映既与会计人员的素质、能力、经验、品德等有关, 又与会计准则、制度、程序、方法等紧密相联。

从会计人员的角度分析, 不同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道德水准和技术水平, 这就决定了他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愿意做出和可能做出的最大承诺和保证的程度不同, 由其根据客观经济活动加工处理形成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有所差别。

从所运用的会计程序与方法而言, 受会计自身特点的制约, 会计信息的加工过程也会影响到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首先, 会计对经济活动 (在会计上表现为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的反映, 是通过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来实现的。会计所运用的确认和计量方法肯定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程度, 如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 这就使会计反映的当期利润与当期实际现金净流入可能不一致, 从而使利润缺乏实际货币保证, 会计收益的概念与人们通常的“经济收益”的概念有差异, 会计提供的仅仅是名义收益并非“真实”收益。其次, 对相同的会计事项, 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 这种可选择性虽然也有一定原则以供遵循, 但由于选择何种会计处理方法才最合适完全取决于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当事人对其合理性的判断, 因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我们很难说哪个方法得出的结果是真实的, 哪个方法得出的结果就是不真实的, 这就给判断是否“如实反映”带来了困难, 例如, 存货计价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辨认法等, 固定资产折旧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 不同的方法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方法, 但我们无法证明自己的结果是否真实。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模糊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界限, 因此对会计而言, 无所谓真实不真实, 只可说客观不客观。第三, 会计处理过程中包含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很多参数需要估计和预测, 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预计残值、或有事项等, 这种预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预计的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吻合,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 会计核算中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应用,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与客观经济活动的吻合程度, 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之所以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动态的, 主要是因为世界在不断运动, 经济活动经常变化, 会计信息反映的只是某个时期和某个时点经济活动的情况, 与当时的客观环境是相适应的。从发展的眼光看, 都是历史的和过去的。在当时条件下, 基于当时的客观情况, 这种反映可能是真实的,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会计的理解逐渐深化, 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断完善, 对经济活动的会计反映要求会发生变化, 原来被认为是正确的做法可能会被认为不正确, 原来认为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可能变得不真实。相反, 一些原来认为是不正确或不可能的做法可能会得到承认和支持。因此,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以一定的条件为转移的, 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 呈现动态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分析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 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 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从产生过程看, 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 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 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账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 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即“真账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可能, 即“假账假算”。

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 事前经过周密安排, 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 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 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或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实, 其标准应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动机。具体可以依据下列两个标准进行判断:一是当事人是否有造成失真的主观愿望。二是当事人是否可从中得到个人利益。根据会计信息与会计处理的关系,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制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会计技术本身的局限性等引起的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可以说, 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从理论上说, 这一部分的会计信息失真可以通过制度的变迁得到改善。会计操作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操作的错误 (可能是主观的和有意的, 也可能是客观的和无意的) 引起的会计信息歪曲反映会计事项的情形, 其原因包括会计人员素质不够高、会计处理方法选用不恰当、对会计事项的判断欠准确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制度经济学认为, 组织中的个体有各自的利益, 每个个体都将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 个体不可能无限地扩大自身的利益, 因为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在于组织中的其他个体行为不影响该个体寻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 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必须对组织中的其他个体的利益影响最小。这种由于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产生的个体的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 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会计制度, 从广义上说, 泛指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引导会计活动的各种法律、规则、准则等, 同时按照诺斯的制度定义, 会计制度还应该包括约定俗成的惯例、道德准则等。作为一种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 成为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什么好处, 则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惩罚, 从而是得不偿失的, 制度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社会规则。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订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 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 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 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 会计规范中也难免有漏洞有不完善之处。

2.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 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 (或效用) 最大化

制度经济学进一步考虑了交易成本之后, 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 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所允许的有限的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 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 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政府最关心税收的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 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 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而经营者的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 即经营者直接管理着企业, 他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负直接责任, 因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然而, 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 经营者只会提供信息披露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点的信息量, 也即信息披露量满足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要求。许多信息从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应该披露, 而经理阶层从自身利益出发, 只会选择少量披露甚至不披露, 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同时, 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经营者“偷懒”动机会带来“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问题, 即经营者有动机操纵会计信息生成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从信息使用者方面看, 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 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 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 而有些则不然。从理论上说, 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信息使用者, 因为它们肩负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职能, 它们能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和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破坏, 但是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 出于某种特殊政绩或隐瞒事实等的需要, 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 如果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它们的目的不利的话。从债权人角度分析, 它们关注债权是否能按期收回, 也应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并尽早采取对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是否所有银行真的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呢?恐怕未必。这里同样涉及到银行的利益问题。目前我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 接受贷款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 如果说在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所要求的话 (实际上连这一点都存在疑问) , 那么贷款发放之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银行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 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好处, 二是就算他们知道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 (当然是财务状况不好的情况) , 他们也无法做些什么。剩下股东, 应该说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 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明晰, 其利益相关性最大。但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而论, 投资与投机并存中后者占的比重较大, 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甚众, 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甚少,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广大股民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令股价上升, 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有时, 不同的产权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的但又是一致的利益目标, 可能相互串通, 合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虽然这不仅可能损害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 而且可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例如, 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共同动机, 经营者可能与某些以短期炒作、获取差价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走到一起, 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 借以操纵股价、牟取暴利, 最终贻害社会和坑害广大中、小散户股民。可见, 某些产权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 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3.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中极为重要的两大机制

制度经济学认为, 产权结构影响组织中个体的行为, 即不同产权结构可以导致同一个体做出不同的行为。产权指的是人们所接受的、与物的使用有关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产权安排实际上规定了人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与物有关的行为规范。违背这种行为规范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产权在组织中的具体表现为制度。制度框架通过影响个体获得的报酬及其违规应付的代价来具体影响个体行为。

在很多企业中, 特别是国有企业中,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与经营者的劳动合同是采用完全合同的形式签订的。合同的谈判是一次完成的, 经营者的业绩与报酬在事前就被一次性规定了。这种合同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及时地按照经营者所作贡献来对经营者进行对等的激励。经营者为企业做出了贡献, 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物质上的不满足成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动机。另一方面, 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 可变因素太多, 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 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 并且对让渡的权力不设监督,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经营者拥有过大的权力, 无人监督也无人敢监督。因此, 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偷懒”动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 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行为, 这样, 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 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 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 造假者得好处, 不造假者反而吃亏, 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理性依据, 因而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 “X—非效率”问题、“五十九岁”现象、“穷庙富方丈”现象屡见不鲜。

4.根据科斯奠基的“契约理论”, 企业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

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实际上是对企业的契约组合理论的具体化。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资产的所有者, 即委托人;契约的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 即代理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代理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 代理人成为了企业的“内部人”;而股东则“已没有任何权利与那些已成公司资产的东西发生实际联系”, 成为了“外部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种不对称既有时间上的, 也有内容上的。

企业中存在的基本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二者存在信息不对称, 其利益目标也不相同, 经营者可能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 以欺骗所有者, 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由四个更低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组成, 形成一个多层面的、金字塔式的委托—代理关系。

(1) 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董事会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代理股东对企业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由于大多数内部股东持股比例小, 就个别而言, 他们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并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 最多只是参与决策。而在事实上将资产的所有权委托给董事会, 从而形成股东与董事会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肯定会带来一定的成本, 这种成本往往表现在持股比例大的董事会成员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 使中、小股东在委托之后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 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经营者在第一线从事经营活动, 掌握着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 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 控制着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经营者处于相对的信息优势, 而董事会则处于信息劣势, 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完全有可能为自己谋取额外利益。由于经营者并不持有企业股份, 经营者辛勤工作并取得了相当卓著的业绩, 但由此产生的企业利润完全归企业股东所有, 而经营者只能得到约定的报酬。这种付出和得到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经营者放弃积极经营企业的努力, 经营者侵蚀企业利益, 为自己谋取福利。

(3) 企业内部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虽然经营者直接管理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直接对经营者负责, 二者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 但是, 由于有限理性和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假设, 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之间也可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 加上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这就可能造成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 (如为了贪污、挪用公款等) , 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 隐瞒真实情况, 从而逃避惩罚。

(4) 会计机构内部会计主管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各自的利益不同, 导致双方的目标不同, 代理人不可能完全按委托人的意图进行企业行为, 利益冲突是个体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动机;而双方信息不对称, 使得代理人有机会进行一些危害委托人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 从而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可能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认为, 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明晰企业产权

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 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合同, 该合同广义地规定了哪项任务应当由企业中的哪些成员来完成, 在这里, 基本权力 (收益索取权、使用权、让渡权) 实际被分割给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 权力的让渡不足, 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 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 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

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 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 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 (甚至增加) 所有者的效用, 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 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 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产权与会计信息失真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研究成果得到验证, 即会计信息失真在私营企业大都表现为虚减利润, 以逃避交税;而在国有企业则大都表现为虚增利润, 以形成业绩良好的形象, 使经营者获得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

2.加强会计规范建设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是会计规范建设上存在缺陷。因此, 我们应当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工作, 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我们认为, 在会计改革之初, 为了减少会计制度变迁的阻力, 使会计准则能早日出台, 以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会计实务, 尽早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衔接, 即由政府直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应是无可厚非的。与此同时, 每个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都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 进行反复讨论与论证, 最终使准则能为各方所接受。政府机构要维护该机构制定的准则的权威性, 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要进行处罚, 目的是使违反准则而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 其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会成本, 从而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这样, 会计信息供给方就会愿意提供真实而相关的会计信息, 使各方都能得到合作利益, 而不愿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而使自己遭受损失, 从而提供失真会计信息的经济利益动机得以消除。

3.理顺各方利益关系

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多层级的、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 因此理顺委托方和代理方的利益关系就极为重要。

经济行为后果的产生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实施经济行为的个体的选择, 即决策人是由于环境的原因, 造成经济行为最后显现出如此的后果。委托方只能观察到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能得知经济行为的过程本身。而在事前辨别经济行为的后果到底是由于主体的选择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样做成本极高。因此, 委托方应当根据某些假设 (如关于代理人偏好和冲击的分布函数等信息) , 根据经济行为的结果为代理人确定一个报酬方案。委托方应当使得在这个方案下, 代理人将不但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同时也最大化委托人的效用。这样, 委托人和代理人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础, 使利益关系清楚, 减少利益冲突, 从而减少由于利益冲突原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我们认为, 首先应当尽早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 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其次是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建设, 鼓励市场并购行为, 活跃资本市场, 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人专业经理人才市场, 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对经营者的基于其经营成果的有效合同激励机制 (如使经营者部分持股或给予其股票购买选择权等) , 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趋于一致, 从而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此外, 应强化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 加强对经营者的行为约束。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健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的责、权、利, 可以考虑将会计按其职能和作用的不同分成内部管理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 前者仍属企业内部委托—代理网络的一环, 受托于经营者, 起参谋和决策支持作用, 后者则直接受托于董事会, 起反映和监督作用。同时, 要明确界定对外报告会计部门的产权, 即拥有据实核算反映权和监督权, 但以不损害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权为限, 不得擅自干涉经营者的决策甚至替代其做出决策。对于经营者的一些明显不合理、不合法, 以及损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应拒绝进行业务处理, 并及时向董事会报告。同时为抑制对外报告会计人员其与经营者“串谋”欺骗所有者、出现“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还需在机构设置上强化内部的制衡和约束机制, 加强基础工作, 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减少或消除“X—非效率”现象, 同时, 建立一套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的机制, 使其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目标函数一致, 最终使所有者、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三方达到经济利益上的“激励相容性”。

4.强化契约关系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合同的事后支持制度是重要的。合同关系的强化有利于降低违规行为的预期收益, 提高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 从而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首先, 必须使企业中的个体严格地执行已经订立的合同。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严格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以使违反合同的成本极其之高, 远远高于违反合同可以得到的利益。同时, 防止那些等到饼做大了以后想捞一把的行为。尽管饼做大了是他的功劳,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只允许新的谈判, 而绝对不允许机会主义。

第二, 应当订立关系合同而非完全合同。合同中应当允许一定的发展余地存在, 使得合同各方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来确定风险和报酬。此时, 违规行为变得没有必要, 或者说违规行为的成本变得很高, 合同当事人就不会故意地选择舞弊、欺诈等违背合同的行为, 从而可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除以上几方面以外, 我们还应净化会计信息的需求环境,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会计信息市场, 使信息使用者在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在需求, 从而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杜绝会计信息的失真。

参考文献

[1]埃瑞克.G.非吕博顿, 鲁道夫.瑞切将编, 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2]刘峰.会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3]王开田.现代会计角色论——从企业的性质看会计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J].会计研究, 1998, (2) .

[4]安徽省会计学会课题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 1999, (4) .

[5]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

质量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篇9

纵观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 质量在大国的发展中, 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德国在20世纪50年代, 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 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 使德国制造业在战后迅速崛起, 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 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20世纪60年代, 日本政府实施了“质量救国”战略, 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使日本产品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全球市场, 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0世纪80年代, 美国出台《质量振兴法案》, 通过一系列激励质量创新的措施, 使美国在主导产业上再塑全球霸主地位。

而2011年, 我国钢产量已达7亿吨, 居世界第一, 但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却只有3%。不外乎有人戏言, 2斤高技术含量不锈钢的价格不及1斤初级农产品的猪肉。

作为“世界工厂”的我们, 在“中国制造”充斥于世界后, 得到的只有污浊的空气、干涸的河水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依赖于进口商品。婴幼儿, 首选进口乳粉。运动员, 吃特供肉菜。对资源无节制、低效率的开发, 使得资源枯竭的地方越来越多。“玉都”信宜快没有玉料了, 紫砂壶产地快没有紫砂了, 景德镇面临资源枯竭了, 相关的消息不绝于耳。

低质低效的经济发展模式, 亟待改变, 有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 成为人们的普遍诉求, 更成为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柱。

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GDP发展目标出人意料的下调到了7.5%。连续7年GDP增长8%以上的目标, 为何今年调至7.5%?人们的普遍看法是, 中国经济正在寻求高质量的增长方式。大规模的固定投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低含金量的发展方式正在成为过去, 随着经济的发展, 更科学的、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两会”代表委员达成了共识———7.5%仍是一个不低的增长速度, 调低目标传递出一个信号, 即要把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 经济发展要更加务实、更加注重民生。“我们要的是重质量的GDP”成为人们的心声。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承, 2011年, 全国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 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铿锵有力的话语, 彰显出转型发展的决心。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GDP增长?有政协委员开出了一剂药方———我国应尽快建立国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并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目前, 全国已有2 600多个市 (县) 开展了质量兴市 (县) 活动, 有26个省、自治区提出了质量兴省强省战略, 有14个省、自治区将质量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出台了具体考核办法。

质量问题已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 关系到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关系到国家形象。追求有质量的高水平发展,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共识。

如今, 中国GDP已超过47.2万亿元、人均GDP也超过5 000美元, 应该也有可能放慢发展脚步, 追求更加有质量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方式。过去30多年, 中国不惜代价追求高速增长是为了迅速摆脱贫穷, 为达成这一目标, 环境透支已经太多。

就在“两会”召开的1个月前, 国务院刚刚发布了14个部委局共同制定的《质量发展纲要》。中国经济在接下来的10年, 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描绘出来。

美好的“蓝图”, 落实是关键, 既要做好“蓝图”实现的细化工作, 真正将质量发展的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 又要建立制度来做保障。没有制度做支撑, 所有的美好愿望都有可能无法“理想照进现实”。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措施研究 篇10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用分析

1.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督促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积极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经济工作作为一个企事业单位部门工作的重心, 也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营发展。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经济工作决策上的主观随意性, 防止由于“拍脑袋”决策造成国家或者是企业经济损失问题的发生。同时促使领导干部在进行决策时积极的采用集体协商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 实现经济活动决策的科学性。

2.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带动其他审计工作的开展

现阶段我国针对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类型较多, 例如财政审计、财务审计以及投资审计等多种形式, 但是这基本上都属于个性问题的审计分析, 针对业务情况而并不是责任人。通过经济责任审计, 可以进一步延伸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问题的发现分析深度, 将审计问题直接与责任人员挂钩, 因而可以带动其他审计工作的开展, 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

3. 经济责任审计对于领导干部具有较好的约束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形成对领导干部的约束与规范作用, 避免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运行的普遍性与倾向性, 促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责任期内增强自我约束意识, 科学合理的使用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决策权力, 提高依法行政以及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途径分析

1. 注重审计工作关键环节中的质量提升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首先应该重视任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关口前移, 这不仅可以缓解离任审计工作任务量, 同时也能够避免领导干部在较长任期内由于缺乏约束监督出现违纪违规的问题, 利用任中审计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各种问题的苗头倾向, 形成防患于未然的监督机制。其次,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 应该进一步的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以及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以及审计程序, 分别在审计调查、审计方案制定、实施审计工作、复核、出具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整改落实等方面细化管理, 提高审计质量。第三, 在审计工作管理上应该遵循客观公平的原则, 对主要经济责任人在任期内的财务收支管理情况、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的执行情况、决策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进行客观的调查评价, 并及时揭示审计中出现的违纪违规以及失职问题, 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真实准确, 能够客观的反映经济责任人的任期绩效。

2. 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式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上, 应该实现责任审计工作的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的查询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 同时对审计资料以及各种资金数据进行分析, 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快速准确。其次, 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 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紧密的结合起来, 综合使用多种审计技巧, 并全面收集经济责任审计与常规审计的证据, 实现信息数据资料的共享, 避免重复审计浪费人力物力。第三, 对于审计方法, 可以综合使用实物观测与计量审计法、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查阅会议记录和走访调查审计法等几种方法, 确保审计工作的真实可靠。通过上述这些措施,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进行创新优化, 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3. 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 在工作方式上朝服务型审计方向转变

在审计工作内容上, 除了需要对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责任人在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以及效益性上进行审计之外, 同时应该重点针对其事业单位所涉及到的基建项目、固定资产采购、资产处置、土地出让以及股权债券分割等重大的经济事项决策过程以及实施结果进行责任审计。结合不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情况, 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同时, 应该积极的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结合, 审计工作人员应当明确经济责任审计除了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人的监督之外, 还是对被审计单位的服务, 积极的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分析报告, 查找审计出现问题的根源, 为被审计单位工作调整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结语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国家干部管理的专项制度, 对于约束权力的执行以及强化干部的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主体地位,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等相关制度规定规范化、法治化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进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推荐我国党风廉政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企事业单位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 也是实现依法行政以及强化权力监督运行的必要措施。本文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首先概述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作用, 进而详细的论述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可行措施, 可以为相关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郝雪莲.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酿造, 2008 (8) .

[2]张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04) .

质量的经济性 篇11

一、结合高校特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针对性

(一)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针对性

开展高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很多,范围也很广。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必然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更有可能留下隐患。实践也证明,经济责任审计不是涵盖的内容越多越好,审计的范围也不是越广越好。从高校的特殊环境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有其特殊的地方。首先,当前高校里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教育部【2000】21号文也不能完全适应高校审计工作的需要,其他相关的法规也不健全。使得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规范,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容易偏离“经济”这个主题,过多地评价领导干部的非经济行为。其次,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普遍以任期审计为主。高校领导干部的换届任免非常集中,审计部门常常处于被动的局面。第三,在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大包大揽选择过多的审计内容,难以审深审透,不符合审计重要性的原则,容易造成审计评价目的不明确。因此,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该突出重点,明确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使有限的审计资源用到“刀刃”上,不应该面面俱到。归纳起来就是把握好两个原则:不属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畴的其他非经济活动或行为不审;或者虽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范畴,但审计无法查实或缺乏可操作性的事项也不审。

(二)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种类非常复杂,涉及院系职能部处、教辅单位和后勤产业等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也要因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不同的职能部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学校后勤产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一些个别服务性质并实行预算经费拨付包干使用的部门,不承担国有资产增值的责任,没必要将国有资产是否增值列入审计的范围;对于一些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性企业,如招待所、校办产业其生产经营目标就是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就没必要将服务满意率列入审计的范围,相反国有资产是否增值则应作为审计的重点;对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饮食中心,则不应将盈利水平的高低列入审计考核的重要内容;此外,还应避免涉及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人事管理、工作作风甚至生活作风等非经济方面的事项。这样可以集中精力,紧扣经济责任这个主题的内容展开,便于审深审透。概括起来就是做到重要事项不选漏、重大问题不放过、重要线索不忽略。

对于大多数在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的领导干部,即从他们行使经济职权或行使职权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责任事项来把握,并列入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二、运用审计分析和财务分析方法,着重考察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内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些年来,高校在教学、科研等多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其资金的使用效益,一直是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指标完成的结果、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单靠计算期末的静态指标作为评价的依据,难以客观、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必须将期末指标与目标计划、预算计划、前期指标、先进指标等进行对比。常用的对比方法主要有:百分比、比率、绝对比、相对比、倍数比、比重。通过量化的分析对比,将静态指标演变成客观公正的动态指标,可以较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在部门单位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应负责任情况。尤其对一些资金使用效益不好的投资项目,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深入、全面地分析其资金使用效益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以后勤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近年来受大环境的影响,高校后勤部门都曾先后实行过社会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部门实行了经费总额包干等多种类型的经济模式,从表面上看是为学校节约了一些资金。作为后勤主管领导干部,就理所当然地将其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大力宣传,也希望在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中得到肯定的评价。但经过对比分析,其结果是不仅未为学校节约资金,反而是学校加大了投入,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好。

运用技术方法进行经济预测分析,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些经济决策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如经济项目投资,不仅要分析项目的投资额,更要考核分析项目投资后的效益如何。这里不仅要运用审计分析的方法,还要采用财务上使用的线性回归法、本量利法,对产品成本、利润等进行分析。当某个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不好以至亏损时,某些领导干部会想方设法找各种理由,来解释项目效益不好和亏损的原因,推卸自己应负的经济责任。此时,审计人员就应当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产品的可控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期间费用,计算变动成本率、期间费用率以及各项费用的开支比率,以确凿的数字指标来揭示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同时,进一步运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项目或产品扭亏为盈的可能性。采用上述这些技术方法分析计算出来的数据,使静态指标反映和动态指标分析相结合,深刻地反映问题实质,不仅从根源上找出了原因,关键是在审计评价时可以提出“治本”的策略。因为揭示问题不是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治理才是最终的目的。

三、处理好问题的揭露和情况的披露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的审计相比,在对问题的反映等方面有所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揭露财务收支方面的违纪问题,更要揭示单位内部管理方面、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有的是无法套用有关的法规进行定性的,但审计若不予披露将是冒承担风险的责任。另一方面,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健全,审计工作还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手段的限制,对许多问题的揭示不是审计部门可以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审计部门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妥善处理好揭露问题与披露情况的关系。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采用审计风险转移的方法。如对一些审计部门无法判定是否真实的事项,或一些审计难以发现问题和无法查证,而教职工反映强烈的事项,以及在审计中已发现的某种现象但无法查证的,特别是一些得到个别主管校领导同意而教职工意见很大的事项等。应采取陈述写实的办法,审计部门不予定性,不加以评价,而是作为一般性的情况反映将其披露在审计报告中,让报告使用者自己去判断和分析。

四、把握好审计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谨慎性的原则,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客观性。即审计评价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凭主观臆断、个人好恶,不受外界影响。只对审计查实的情况进行评价,未经审计的情况不评,未经核实的指标和证据不充分的经济事项不评。

(二)全面性。即在领导干部任期内所有重大经济活动的基础上,从全局的高度,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全面、深入地分析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此外,还要根据高校内不同的组织机构,选择审计评价的不同侧重点。因为有经营目标和仅有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职能的院系领导,经济责任评价的侧重点有较大的差异。前者重点评价的是单位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而后者则是执行财经法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准确性。即评价定性要准确,法规运用要适当,用词要恰如其分,使内容表述准确,既不夸大也不贬低。要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

(四)谨慎性。揭示问题要有充分证据,定性要有有效的法律依据,只围绕审计事项的内容评价。注意不要把话说死,留有余地,以免增加审计风险。对个人廉政情况,未发现问题的只作一般客观说明,一经发现有个人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应及时按相应的规定办理。评价用语采用直接陈述,不用主观修饰性的语言,紧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采用写实,量化的评价方法。

五、重视审计建议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发现问题不是最终目的。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遏制性的措施,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治标之举才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此外,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多提有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使被审计领导干部心服、口服,减少交换意见时的障碍。提出审计建议时尽量考虑下列因素:一是要有针对性,有助于领导干部和被审计单位解决问题,促进降低风险;二是要明确、具体、到位,可操作性强,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且切实可行;三是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财政制度;四是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五是既有利于解决被审计单位的现实问题,又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村经济统计质量的途径 篇12

1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意义

农村经济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 农村经济统计必须在这些产业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调查及分析, 不能遗漏和错失任何一项产业, 要形成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资料, 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为政府的农村经济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要成为个人和政府部门的支撑点和基石,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

1.1 农村经济统计是乡镇政府工作的有效评定依据

农村基层经济工作重要的使命是贯彻和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 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落实到乡镇、农村, 对农村经济进行指导和定位, 使农业各项产业能够得到稳步发展。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又是对政府经济工作的有效评定方式, 它通过整理和分析农村经济发展指标和数据, 用科学的方法对乡镇、农村地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及速度进行显现, 从而有效改进政府工作方式, 帮助乡镇政府更好地对农村经济进行效率的指导。

1.2 农村经济统计是乡镇政府决策的科学依据

农村经济在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下, 需要激发其活力, 想尽办法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用政策的、法制的力量为农村经济提供助力, 而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则是农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乡镇政府不能凭“拍脑袋”进行经济决策, 也不能单纯依靠经验进行决策, 而要以农村经济统计数据为科学依据, 用数据说话, 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真正为农村经济服务。

1.3 农村经济统计是乡镇农村政府的计划规划依据

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有其长远的和近期的发展性规划和筹谋, 这些规划需要对农村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 群策群力, 以乡镇农村的现实情况作为基础, 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 用其现有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这些规划的制定, 资源的整合需要真实的依据, 这便需要农村经济统计, 通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将各产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并进行综合分析, 为乡镇农村政府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2 造成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低效的原因

我国现有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与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 存在“四不适应”的现象。

2.1 名不副实的农村基层统计与复杂的多元化统计体系的不适应

在现有的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中, 存在着严重的基层统计工作力量薄弱的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单一化家庭经营方式较为普遍, 农村经济相关指标也呈现单一化特点, 需要从农村各家各户开始进行自下而上的盘查, 这种单一的经济指标统计方式不但简单, 而且也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需要, 在多元化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之下, 单一的统计工作要转为多层次、多元化的统计网络工作, 用典型的方法、抽样调查的方法构建农村经济统计网络, 而在现有的财力条件下, 基层农村经济统计在大量的统计、核算、汇总等工作中出现了不详、漏查、甚至造假的现象, 这极不适应多元化统计体系的建设, 使基层统计与体制设置失衡。

2.2 传统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与现行的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环境下, 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与传统统计指标体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和冲突, 传统的统计指标体系呈现出对农村经济发展掣肘的态势, 较为明显的体现在农村乡镇企业、村组集体企业的经济统计工作,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乡镇办企业的比重已大大减少, 传统的农村经济统计指标难以应对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变, 成为一个盲区或薄弱点, 根本无法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统计状况, 与新形势改制下的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3 基层农村统计人员的素质与农村统计工作不适应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由于农村范围较广、任务较重, 因而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村统计人员, 需要较为专业的统计工作者投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来, 而现实的状况是:农村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多数是临时调聘的人员, 文化功底较薄弱, 对各种现代统计科学技术手段掌握还不够, 尤其是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显得较为无力和苍白。

2.4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不适应

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农村管理体制中, 由于农村经济统计人员的“三权”归属于各乡镇, 他们欠缺对农村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不利于农村经营管理, 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较差, 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性也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而且, 由于政府绩效考核的片面性, 导致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篡改、瞒报的不真实现象, 为“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官员提供了保护伞, 用缺乏真实的经济统计数据做出了错误的经济决策,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3 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的路径

3.1 摆脱农村经济统计窘境, 规范制度改革创新

我们必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 给予乡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高度关注, 必须将统计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之中, 用政策的、法治的、经济的举措进行推动, 将主要负责人定为农村经济统计第一责任人, 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推向正常和有序化。并以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实际为出发点, 加快制度改革进程, 规范统计流程, 强化审计管理, 用制度化的、严格的评估手段, 约束农村经济统计的不规范行为, 实现合理有效监管。

3.2 导入新型统计方法,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新型的农村经济统计方法以减少统计误差为目标, 对农村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准确可靠的整理和分析, 同时要考虑适宜的条件进行典型或抽样调查, 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 对旧有的“农村经济收益分配情况统计表”指标体系进行修订, 从经营层次、经营方法上进行改革, 建立一套适宜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统计指标体系。

3.3 实行多元化统计, 构建基层农村统计网络

农村基层的经济统计工作至关重要, 它对于提高农村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较大的意义, 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尤其要加强多元化的统计, 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构建基层统计网络, 对统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在对基层调查户进行重新布点的基础上, 进行分级管理, 并注重基层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使统计网络架构完整而畅通, 保证数有源头、据有所依。

3.4 提高农村经济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乡镇农村经济统计人员要进行相关统计业务培训, 加强专业性学习, 可以采取集中培训方式, 一年开展一次业务知识培训、报表口径衔接培训。也可采取以会代训方式, 借助农经工作会、统计工作会等形式进行培训;还可以采取现场指导方式, 对基层统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示范。通过以上方式, 分期分批地对农村经济统计人员进行整体或局部的培训, 不断提升基层统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为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3.5 改革条块分割管理体制

条块分割的旧有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使基层经济统计有名无实, 为了扭转这一状况, 需要对旧有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替之以“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 充分调动农村经济统计人员的主动性, 促进农村经济统计法的切实落实和有效实施。

4 结束语

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呼唤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 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深刻明晰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农村现实状况为契机, 以“稳粮增收、固基础、强民生”的方针为指引, 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质量, 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摘要: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 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要依赖于农村经济统计数据, 其质量是农村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分析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指出了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指明了提升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质量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计,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车德彬.浅谈农经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1) .

[2]穆志勇.数学建模在农业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 2014 (05) .

[3]乐水芬.论如何搞好农业统计工作及其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22) .

[4]沈皎.土地收储统计工作雏论[J].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 (03) .

[5]车德彬.浅谈农经统计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11) .

上一篇:空间自适应下一篇:DLMS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