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质量的提高

2024-10-10

模具质量的提高(精选6篇)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何真正的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对于模具专业来说, 随着现代化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企业对模具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对模具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要培养能够满足当今中国制造业需要的具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必须保证教学质量, 培养满足企业需求, 适应社会发展的模具人才。

下面我就将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结合我们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做一些浅析。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 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高考的时候, 成绩都比较低, 一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学生心理上没有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还需要靠老师、 家长督促。而对于模具这个专业, 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这就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 没有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提不出问题, 甚至在课后答疑也少有人出现, 课后作业纯粹应付等等不良现象出现。更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漫不经心, 平时书不看、课不听、 作业不做, 考试不及格。有的学生心理年龄很小, 不知道上大学是来干什么来了,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只好用小说和网络游戏打发时间。

2.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严重

目前的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在进入大学之前, 其学习方法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学习动力完全依懒于学校教师的严厉监督和说教, 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 进入大学之后, 他们要独自面对复杂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 使他们无法很快适应这种新的环境, 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 从而导致紧张焦虑无所适从等不良反应。同时, 高职高专学生所面临的人生第一次考验就是自我心中的失落感。他们同样十年寒窗 , 同样怀着更高的梦想 , 想象着通过高考能够达到人们价值观念中所说的金榜题名。然而高考下来, 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 他们未能达到梦想中的“登堂入室”, 无奈之下选择了到原本没有考虑过的高职高专院校学习, 这种失落感不自觉显现在他们心中。进入大学, 人际交往面宽了, 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同居一室的来自五湖四海, 有的来自农村, 有的来自城市, 不同的方言, 不同的性格, 他们之间的磨合是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 以自我为中心, 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 孤独寂寞, 甚至想逃避现实。这些都将影响专业的学习, 影响课堂的听课质量。

3.学生就业方向不明确, 学习的动力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量的毕业生涌现到人才市场, 给就业造成极大的压力。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学生都认为毕业就等于失业。尤其在找工作时, 工作经验成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瓶颈。种种这些, 使他们感觉到学习专业课已经不重要了, 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

针对以上问题,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以下想法:

(1) 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模具类课程, 涉及的知识面广, 专业性强, 面对信息社会, 作为教师再也不能固守自己的主体地位, 应该变主体为主导, 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萌发。在教学中, 应该大力倡导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 计算机、音像视听等先进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运用语言、 黑板、 挂图、模型等媒体面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教学是运用计算机来呈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并且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对于一些无法运用挂图、模型等教具来表达教学内容中动态过程的教学环节, 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或活动视频不仅可以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 达到不讲自明的教学效果, 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 计算机只能在某些环节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 它无法承担全部的教学工作。一些工作还需教师去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式, 都各有其优点与不足, 只有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传统的教具与先进的 CAI演示相结合才能很好的表达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从“互动学习”的教学观出发,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和专业发展水平, 对所教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重组,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把握。

(2) 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内在的素质, 它是其他各项素质发展的心理前提与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 应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并全面渗透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辅导员 (班主任) 的日常管理中。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的人格完善过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学校在选配辅导员时, 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 更要看重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和人格魅力, 要经常在辅导员队伍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知识的培训。辅导员在管理学生中, 要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多一点信任和支持, 多一点表扬和鼓励, 多一点温暖和体贴, 使学生在心灵和人格上强大起来, 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表现出正直、自信。

(3) 提高教师素质, 将理论知识与人格魅力有机结合

随着厌学风气的盛行, 如何把学生从迷途中解救出来, 提高教学质量,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素质。讲好一堂课对于任课老师来说, 有很多办法, 也能讲的很生动、卖力, 但如何能讲好每一堂课, 作为教师, 有责任心是首要的。如果一名教师备课不充分, 讲课的内容就很枯燥,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的安排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方面, 有些老师在讲课时像在读课文, 甚至低头讲,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如何在语言上增加感染力, 充满激情, 或者运用风趣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课堂上, 不光要讲书本上的, 还要穿插着讲一些专业前沿的东西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 要从广度上拓宽知识面。为了打消学生就业方面的消极因素, 还应该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让学生重新树立就业信心, 鼓励学生上进。并且传授一些就业方面的常识, 让学生对就业有心理准备。

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会有影响。有很多学生会有 “不喜欢这个老师, 就不愿意听他讲的课” 这样的想法, 如何避免与学生的关系出现僵局;如何与学生融洽相处;如何处理好严师与好老师的关系, 都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4.结束语

在本文中主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模具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想法。在学生自身方面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心理不成熟、就业形势不乐观等影响因素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 作为教师如何从教学手段、方法, 教师的素质等方面来积极的应对, 改变现状, 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尽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曹静, 杨武成, 魏春雪.高职高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探讨.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1) :139-140.

[2]袁军柱.高职高专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3) 40-41.

[3]刘志勇.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实践一瞥.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52-53.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2

检查项目

一、模具外观: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冷却水嘴是否伸出模架表面,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是否为¢25、¢30、¢35mm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冷却水嘴是否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模具安装方向上的上下侧开设水嘴,是否内置,并开导流槽或下方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无法内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模架上各模板是否有基准角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11号。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支撑腿的安装是否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或过长的支撑腿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100或¢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全同。

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

浇口套球R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R。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模板或后模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用漏板喷黄色漆,字高50mm。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锈迹,多余不用的吊环、进出水、气、油孔等及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模架各板是否都有大于1.5mm的倒角。

模具是否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油缸除外需单独包装)。吊环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可以更改吊环孔位置。

每个重量超过10KG的模具零部件是否有合适的吊环孔,如没有,也需有相应措施保证零部件拆卸安装方便。吊环大小和吊环孔位置按相关企业标准设计。

吊环是否能旋到底,吊装平衡。

顶杆、顶块等顶出机构如与滑块等干涉,是否有强制预复位机构,顶板有复位行程开关。

油缸抽芯、顶出是否有行程开关控制,安装可靠。

模具分油器是否固定可靠。

连接分油器与油缸的油管是否用胶管,接头用标准件。

顶针板丁是否有垃圾钉。

模具撑头面积是否为方腿间后模板面积的25%—30%。

撑头是否比模腿高出0.05—0.15mm,并不与顶出孔干涉。

锁模器是否安装可靠,有定位销,对称安装,不少于4个(小模具可2个)。

三板模前模板与水口板之间是否有弹簧,以辅助开模。

大型模具所有零配件安装完毕,合模是否有干涉的地方。

如注塑机采用延伸喷嘴,定位圈内部是否有足够大的空间,以保证标准的注塑机加长喷嘴带加热圈可以伸入。

所有斜顶是否都可以从一个通过底板和顶针底板的且其角度与斜顶角度一致的孔拆卸。

螺丝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面。

M12(含M12)以上的螺丝是否为进口螺丝(12.9级)。

二、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顶出时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

斜顶是否表面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0.1—0.15mm。

斜顶是否有导滑槽,材料为锡青铜,内置在后模模架内,用螺丝固定,定位销定位。

顶杆端面是否低于型芯面0-0.1mm。

滑动部件是否有油槽(顶杆除外),表面进行氮化处理,硬度HV700。(大型滑块按客户要求)。

所有顶杆是否有止转定位,按企业标准的三种定位方式,并有编号。

顶针板复位是否到底。

顶出距离是否用限位块进行限位,限位材料为45#钢,不能用螺丝代替,底面须平整。

复位弹簧是否选用标准件,两端不打磨、割断。

复位弹簧安装孔底面是否为平底,安装孔直径比弹簧大5mm。

检验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直径超过¢20mm的弹簧内部是否有导向杆,导向杆比弹簧长10—15mm。

一般情况下,是否选用短形截面蓝色模具弹簧(轻负荷),重负荷用红色,较轻负荷用黄色。

弹簧是否有预压缩量,预压缩量为弹簧总长的10%—15%。

斜顶、滑块的压板材料是否为638,氮化硬度为HV700或T8A,淬火处理至HRC50—55。

滑块、抽芯是否有行程限位,小滑块限位用弹簧,在弹簧不便安装的情况下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有行程开关。

滑块抽芯一般用斜导柱,斜导柱角度是否比滑块锁紧面角度小2—3度。如行程过大可用油缸。

如油缸抽芯成型部分有壁厚,油缸是否加自锁机构。

斜顶、滑块抽芯成型部分若有筋位、柱等难脱模的结构,是否加反顶机构。

大的滑块不能设在模具安装方向的上方,若不能避免,是否加大弹簧或增加数量并加大抽芯距离。

滑块高与长的最大比值为1,长度方向尺寸是否为宽度尺寸的1.5倍,高度为宽度的2/3。

滑块的滑动配合长度大于滑块方向长度的1.5倍,滑块完成抽芯动作后,保留在滑槽内的长度是否小于滑槽长度的2/3。

滑块在每个方向上(特别是左右两侧)的导入角度是否为3—5度,以利研配和防止出现飞边。滑块的滑动距离大于抽芯距2-3mm,斜顶类似。

大型滑块(重量超过30KG)导向T形槽,是否用可拆卸的压板。

滑块用弹簧限位,若弹簧在里边,弹簧孔是否全出在后模上或滑块上;若弹簧在外边,弹簧固定螺丝是否两头带丝,以便滑块拆卸简单。

滑块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抽芯距2-3mm,斜顶类似。

大滑块下面是否都有耐磨板(滑块宽度超过150mm),耐磨板材料T8A,淬火至HRC50-55,耐磨板比大面高出0.05-0.1mm,耐磨板应加油槽。

大型滑块(宽度超过200mm)锁紧面是否有耐磨板面高出0.1-0.5mm,上面加油槽。

滑块压板是否用定位锁定位。

宽度超过250mm的滑块,在下面中间部位是否增加一至数个导向块,材料为T8A,淬火至HRC50-55。

若制品有粘前模的趋势,后模侧壁是否加皮纹或保留火花纹,无加工较深的倒扣,无手工打磨加倒扣筋或麻点。

若顶杆上加倒钩,倒钩的方向是否保持一致,并且倒钩易于从制品上去除。

顶杆胚头的尺寸,包括直径和厚度是否私自改动,或垫垫片。

顶杆孔与顶杆的配合间隙、封胶段长度、顶杆孔的光洁度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

顶杆是否上下串动。

检验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制品顶出时易跟着斜顶走,顶杆上是否加槽或蚀纹,并不影响制品外观。

有推板顶出的情况,顶杆是否为延迟顶出,防止顶白。

回程杆端面平整,无点焊,胚头底部无垫垫片、点焊。

斜顶在模架上的避空孔是否因太大影响外观。

固定在顶杆上的顶块是否可靠固定,四周非成型部分应加工3-5度的斜度,下部周边倒角。

制品是否利于机械手取件。

三板模在机械手取料把时,限位拉杆是否布置在模具安装方向的两侧,防止限位拉杆与机械手干涉,或在模架外加拉板。

三板模水口板是否导向滑动顺利,水口板易拉开。

对于油路加工在模架上的模具,是否将油路内的铁屑吹干净,防止损坏设备的液压系统。

油路、气道是否顺畅,并且液压顶出复位到位。

用机械手取件,导柱是否影响机械手取件。

自制模架是否有一个导柱采取OFFSET偏置,防止装错。

导套底部是否加排气口,以便将导柱进入导套时形成的封闭空腔的空气排出。

定位销安装不能有间隙。

冷却

冷却水道是否充分、畅通,符合图纸要求。

密封是否可靠,无漏水,易于检修,水嘴安装时缠生料带。

试模前是否进行通水试验,进水压力为4Mpa,通水5分钟。

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是否按相关企业标准加工尺寸和形状,并开设在模架上。

密封圈安放时是否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水道隔水片是否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一般用黄铜片。

前、后模是否采用集中运水方式。

三、一般浇注系统(不含热流道)

浇口套内主流道表面是否抛光至▽1.6。

浇道是否抛光至▽3.2或320#油石。

三板模分浇道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是否为梯形或圆形。

三板模在水口板上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是否小于¢3,球头处有凹进水口板的一个深3mm的台阶。

球头拉料杆是否可靠固定,可以压在定位圈下面,可以用无头螺丝固定,也可以用压板压住。

顶板和水口板间是否有10-12mm左右开距。

水口板和前模板之间的开距是否适于取料把,一般情况下,开距=料把长度÷20-25,且大于120mm以上。

三板模前模板限位是否用限位拉杆。

浇口、流道是否按图纸尺寸用机床(CNC、铣床、EDM)加工,不允许手工甩打磨机加工。

点浇口浇口处是否按浇口规范加工。

点浇口处前模有一小凸起,后模相应有一凹坑。

分流道前端是否有一段延长部分作为冷料穴。

拉料杆Z形倒扣是否圆滑过渡。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是否表面为圆形,前后模无错位。

出在顶杆上的潜伏式浇口是否存在表面收缩。

透明制品冷料穴的直径、深度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料把是否易于去除,制品外观面无浇口痕迹,制品有装配处无残余料把。

弯钩潜伏式浇口,两部分镶块是否进行氮化处理,硬度HV700。

四、热流道系统

热流道接线布局是否合理,易于检修,接线有线号并一一对应。

是否进行安全测试,以免发生漏电等安全事故。

温控柜及热喷咀、集流板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主浇口套是否用螺纹与集流板连接,底面平面接触密封,四周烧焊密封。

集流板与加热板或加热棒是否接触良好,加热板用螺丝或螺柱固定,表面贴合良好不闪缝,加热棒与集流板不大于0.05-0.1mm的配合间隙(h7/g6),便于更换、维修。

是否采用J型热电偶并与温控表对应。

集流板两头堵头处是否有存料死角,以免存料分解,堵头螺丝拧紧并烧焊、密封。

集流板装上加热板后,加热板与模板之间的空气隔热层间距是否在25-40mm范围内。

每一组加热元件是否有热电偶控制,热电偶布置位置合理,以精确控制温度。

热流道喷咀与加热圈是否紧接触,上下两端露出小,冷料段长度、喷咀按图纸加工,上下两端的避空段、封胶段、定位段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喷咀出料口部尺寸是否小于¢5mm,以免因料把大而引起制品表面收缩。

喷咀头部是否用紫铜片或铝片做为密封圈,密封圈高度高出大面0.5mm。喷咀头部进料口直径大于集流板出料口尺寸,以免因集流板受热延长与喷咀错位发生溢料。

因受热变长,集流板是否有可靠定位,至少有两个定位销,或加螺丝固定。

集流板与模板之间是否有隔热垫隔热,可用石棉网、不锈钢等。

主浇口套正下方,各热喷咀上方是否有垫块,以保证密封性,垫块用传热性不好的不锈钢制作或采用隔热陶瓷垫圈。

如热喷咀上部的垫块伸出顶板面,除应比顶板高出0.3mm以外,这几个垫块是否漏在注塑机的定位圈之内。

温控表设定温度与实际显示温度误差是否小于±2℃,并且控温灵敏。

型腔是否与热喷咀安装孔穿通。

热流道接线是否捆扎,并用压板盖住,以免装配时压断电线。

如有两个同样规格插座,是否有明确标记,以免插错。

控制线是否有护套,无损坏,一般为电缆线。

温控柜结构是否可靠,螺丝无松动。

检验项目

序号

标准

合格

可接受

不可接受

热流道系统

插座安装在电木板上,是否超出模板最大尺寸。

针点式热喷咀针尖是否伸出前模面。

电线是否漏在模具外面。

集流板或模板所有与电线接触的地方是否圆角过渡,以免损坏电线。

所有集流板和喷嘴是否采用P20材料制造。

在模板装配之前,所有线路是否无短路现象。

所有电线是否正确联接、绝缘。

在模板装上夹紧后,所有线路是否用万用表再次检查。

五、成型部分、分型面、排气槽

前后模表面是否有不平整、凹坑、锈迹等其他影响外观的缺陷。

镶块与模框配合,四R角是否低于1mm的间隙(最大处)。

分型面保持干净、整洁,无手提砂轮打磨避空,封胶部分无凹陷。

排气槽深度是否小于塑料的溢边值,PP小于0.03mm,ABS、PS等小于0.05mm,排气槽由机床加工,无手工打磨机打磨痕迹。

嵌件研配是否到位(应用不同的几个嵌件来研配以防嵌件尺寸误差)安放顺利,定位可靠。

镶块、镶芯等是否可靠定位固定,圆形件有止转。镶块下面不垫铜片、铁片,如烧焊垫起,烧焊处形成大面接触并磨平。

前模抛光到位。(按合同要求)

前模及后模筋位、柱表面,无火花纹、刀痕,并尽量抛光。司筒针孔表面用绞刀精绞,无火花纹、刀痕。

顶杆端面是否与型芯一致。

插穿部分是否为大于2度的斜度,以免起刺,插穿部分无薄刃结构。

模具后模正面是否用油石去除所有纹路、刀痕、火花纹,如未破坏可保留。

模具各零部件是否有编号。

前后模成型部位是否无倒扣、倒角等缺陷。

深筋(超过15mm)是否镶拼。

筋位顶出是否顺利。

一模数腔的制品,如是左右对称件,是否注明L或R,如客户对位置和尺寸有要求需按客户要求,如客户无要求,则应在不影响外观及装配的地方加上,字号为1/8″。

模架锁紧面研配是否到位,70%以上面积碰到。

顶杆是否布置在离侧壁较近处以及筋、凸台的旁边,并使用较大顶杆。

对于相同的件是否注明编号1、2、3等(打印方式同上)。

型腔、分型面是否擦拭干净。

需与前模面碰穿的司筒针、顶杆等活动部件以及¢3mm以下的小镶柱,是否插入前模里面。

各碰穿面、插穿面、分型面是否研配到位。

分型面封胶部分是否符合设计标准(中型以下模具10-20mm,大型模具30-50mm其余部分机加工避空)。

皮纹及喷砂是否达到客户要求。

制品表面要蚀纹或喷砂处理,拨模斜度是否为3-5度或皮纹越深斜度越大。

透明件拨模斜度是否比一般制品大,一般情况下PS拨模斜度大于3°,ABS及PC大于2°。

有外观要求的制品螺钉柱是否有防缩措施。

前模有孔、柱等要求根部清角的制品,孔、柱是否前模镶拼。

深度超过20mm的螺丝柱是否用司筒针。

螺丝柱如有倒角,相应司筒、镶柱是否倒角。

制品壁厚是否均匀(0.15mm以内)。

筋的宽度是否为外观面壁厚的60%以下(客户要求除外)。

斜顶、滑块上的镶芯是否有可靠的固定方式,(螺丝紧定或有胚头从背面插入)。

前模插入后模或后模插入前模,四周是否斜面锁紧或机加工避空。

透明PS、AS、PC、PMMA等是否采取强脱结构。

模具材料包括型号和处理状态是否按合同要求。

是否打上专用号、日期码、材料号、标志、商标等字符。(日期码按客户要求,如无用标准件)。

透明件标识方向是否打印正确。

透明件前后模是否抛光至镜面。

六、包装

模具型腔是否喷防锈油。

滑动部件是否涂黄油。

浇口套进料口是否用黄油堵死。

模具是否安装锁模片,并且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三板模脱料板与后模固定)至少两片。

模具产品图纸、结构图纸、水路图纸、零配件及模具材料供应商明细、使用说明书、装箱单、电子文档间否齐全。

模具外观是否喷蓝漆(客户如有特殊要求,按合同及技术要求)。

制品是否有装配结论。

制品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精细化问题。

备品、备件易损件是否齐全并附明细,有无供应商名称。

是否有市场部放行单。

模具是否用薄膜包装。

用木箱包装是否用油漆喷上模具名称、放置方向。

木箱是否固定牢靠。

其余见客户特需BOM。

检验结论

合格[

]

不合格[

]

签字:

日期:

质量中心/顾客服务部

意见/出厂原因:

签字:

日期:

制造中心

意见:

签字:

日期:

C3P中心

意见:

签字:

日期:

市场中心

意见:

签字:

日期:

顾客

意见:

签字:

日期: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3

关键词:模具结构图解 任务驱动 一体化教室 评价体系

《模具结构图解》是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模具专业基础课教材,作为专业基础课,它从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常见的冷冲模的结构、塑料成形模结构、金属压铸模结构及各零件的功能和相关制造工艺。该教材在内容展示上,突破了传统的以文字和工程图介绍的形式,采用(PRO/E、UG)等模具软件生成彩色立体模型,给初学者直观和实用的图解内容,有助于学生立体感、空间思维的建立。该课程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该课程内容多而繁杂且文字性东西少,很难在学生没有建立相关图感的情况下通过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造成学生停留在看漫画的层次,浅尝辄止。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和素养培养相差很远。如何提高模具结构图解教学质量,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做出了以下几点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突破重点和难点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通过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例如在讲第二章第三节《冲裁模的典型结构与特点》中的“单工序冲裁模”时,内容上有敞开模、导板模、导柱模。在敞开模中涉及弹性卸料装置和刚性卸料装置,导板模中涉及始用挡料块、活动挡料销,导柱模涉及了导柱导套、钩形挡料销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加处理,学生只会看到花花绿绿的三维图形,抓不住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对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实时提出的任务会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因此每一次课,笔者都把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以任务的形式写到黑板上,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这样学生就知道劲儿往哪里使,不会出现两眼一抹黑的现象,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根本不是简单的 “是什么”与“为什么”的认知问题,而是要解决“做什么”与“怎么做”的新问题。模具结构图解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校与就业的良性对接。因此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的教改势在必行。教师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适时地采用模块项目、任务驱动、启迪诱导、合作探讨、现场教学、实物展示等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灵活使用,把教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开发能力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模具专业产生信心,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三、探索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模具结构图解课程在内容上的繁杂性、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中职学生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性等因素,采用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场地势在必行。这种模式能够实现空间和时间的统一(即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完成教学的多种任务),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如讲冷冲模和塑料模结构时,可以在模具拆装实训室边拆装、边讲授、边认识。讲塑料成形工艺时,可以在模具注塑实训车间通过实习塑料制品,巩固模塑工艺加热、预塑、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定型、开模、退出制件整个工艺过程,并完成制件缺陷的分析。这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的考核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模具结构图解课程的考核不再仅以一次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结果。该课程将成绩分为两部分,实训成绩占40%,理论成绩占60%。实训成绩主要来自实训报告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填写、自我评价及教师评价,理论成绩主要以闭卷形式对本课程的知识点进行考核。这种考核评价体系既体现了过程性和水平性评价,也体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评价,促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深入改革。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4

1 作好课堂教学设计, 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行动的主体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行动的主体呢?教师要为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检验学生《模具制图》学得怎么样?关键看他识图、制图的能力和水平。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学生一节课绘何种图上, 那么学生就成为课堂学习行动的主体。此时, 对于一节制图课教学, 作为教师应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其设计内容应该有:课堂教学任务目标, 学生应该准备什么用具, 教师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学环境, 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时间上怎么分配, 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都完成规定的绘图任务呢?……在此我将我已实施的一节课堂教学设计展现如下:

1.学生分组建立学习团队 (1分钟) 。2、告知本节课的任务和目的 (1分钟) 。3、检验学生绘图用具 (1分钟) 。4、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三视图绘制立体图的方法 (25分钟) 。4、团队完成绘图练习题 (15分钟) 。5、评价 (2分钟) : (1) 学生评价; (2) 教师评价与总结。

2 教师当好“教练员”, 加强督导检查。

俗话说“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成才的投资”, 制图课上教师务必要求学生绘图, 较好管的班级个个绘图, 较难管的班级分团队绘图。学生刚绘图要求就要严格, 必须铅笔绘图, 图形线粗细分明……。教师按所定要求严格加强执行力度, 检查学生到底按照要求做了没有。例如:教师要养成检查学生带绘图工具的习惯, 使学生边学边绘;在课堂上教师要养成检查学生绘图的绘图任务和质量。

3 教学内容化繁为简, 语言简洁, 浅显易懂, 直奔主题

《模具制图》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投影的基本知识, 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本知识, 基本体及其截断, 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多, 知识点多, 如果按照教材讲, 在给定的课时下, 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 教学的效果也不一定好。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差、课时量减少和企业用人需要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制图的基本知识技能中, <>中要绘的不讲, 后面经常用的才讲;投影的基本知识, 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本知识, 基本体及其截断, 轴测图、组合体等章节概况起来, 主要是实现三个目标:1.根据立体图绘制三视图。2、根据三视图绘制立体图。3、根据两视图绘制第三视图。在教学时, 为了教会学生去实现三个目标, 用得上的才讲, 用不上可以不讲。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章节重要在于识图, 图的理解在于视觉直观上, 见多识广, 但抓牢却又要通过绘图来体现, 所以这几章, 可先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生边理解边绘图。通过以上分析, 《模具制图》课程内容我们化繁为简了, 具体到课堂教学中, 语言要简洁, 浅显易懂。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但应以学生绘图为主

《模具制图》课教学手段多种多样, 如根据立体图绘制三视图, 有教师将模型发给学生绘图;也有教学生用橡皮泥捏图形的;还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如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并茂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 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 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模具制图》课的教学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物体, 在制作模型又很困难时, 教师无论怎样讲述与比划, 学生始终难以想象出来。学生在进行画图、读图和讨论时, 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下, 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CAD制作的三维动画, 任意摆放物体位置, 将物体任意拆开与组合, 使学生对复杂物体的结构能一目了然, 再配以flash制作的课件, 将物体的三视图按绘制步骤演示出来, 效果很好。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 都要学生以绘图的形式来表现他是否掌握了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我曾做过多次多媒体教学尝试, 刚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效果好, 但下一次上课时, 很多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较模糊, 很多细节没掌握到。所以对于《模具制图》的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章节的掌握, 可先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生边理解边绘图, 最后将这几章学完了, 将学生分到模具测绘室实施模具专周绘图, 由几个同学为一组, 完成一副模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训练。

5 课堂教学做评价, 课后应有一定量的练习

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留时间作评价和总结, 包括本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的难点, 教师的讲课方法, 学生的参与性等等。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会掌握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很有效;学生也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制图课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绘图的方法和技能, 仅靠课堂上的练习是不够的, 教师应该布置一定的课后练习, 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摘要:本文对模具专业职高学生的绘图技能掌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结合职业高中教育的特点, 从课堂设计、教师角色、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提高职高模具制图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高中,模具制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5

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大至汽车、小至玩具,其制作均源于一系列大小模具。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模具。从广州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模具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经超过10万。模具工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模具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人员短缺200多万。数控人才与模具设计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地方模具行业的背景优势为模具专业的设置提供了重要保证。2004 年,广东省模具业稳居全国模具行业的头把交椅,产值达 185 亿元,模具制造业产值和销售额约占全国的 40% 以上,广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模具市场,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模具出口与进口省。

我国加入 WTO 后,各行业大批境外企业的涌入,使作为支持工业的模具行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我国塑料模具在未来几年里发展空间巨大。外资对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由于模具行业是一个技术、资金、劳动力都相对密集的产业,我国的平均劳动力成本仅是美国的 1/40 到 1/30,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技术人才的水平也逐步提高,而工业发达国家模具发展逐渐萎缩的趋势,发达国家将制造业纷纷转移到我国,使我国模具工业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

目前仅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 3000 家左右日资企业,随着日资模具加工制造业本地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我国的模具加工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目前广州周边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模具工业最为发达、科技含量最高的区域。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后几年,随着全球制造业重心加快向我国转移,这一地区可能在 10 年内发展成为世界模具生产中心。此外,国内浙江东部的余姚、宁海、黄岩、温州等地区的模具工业发展也非常快,从业人员达到 10 万余人,模具年产值 70 亿元,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这些地区的模具工业将会有

更大的发展。

根据行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对专业进行定位。根据“十一五”模具行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模具产品发展重点主要有如下几类:

(1)汽车覆盖件模具

冲压模具占模具总量的 40 %以上。目前汽车覆盖件模具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生产周期长已成了汽车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影响了车型开发。今后,中高档轿车所需覆盖件模具是重中之重。争取到 2010 年时中高档轿车及以下水平的汽车覆盖件模具做到可以完全自配,2020 年时除个别特别高档的轿车外,所有汽车覆盖件模具应基本立是国内配套。

(2)精密冲压模具

多工位级进模和精冲模代表了冲压模具的发展方向,精度要求和寿命要求极高,主要为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仪器仪表、电机电器等配套。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

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近40 %,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塑料模具中为汽车和家电配套的大型注塑模具,为集成电路配套的精密塑封模具,为电子信息和机械及包装配套的多层、多腔、多材质、多色精密注塑模,为新型建材及节水农业配套的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管路和喷头模具等,目前虽然已有相当技术基础并正在快速发展,但技术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总量也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几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发展。

(4)主要模具标准件

目前国内已有较大产量的模具标准件主要是模架、导向件、推杆推管、弹性元件等,但质量较差,品种规模较少。这些产品不但国内配套大量需要,出口前景也很好,应继续大力发展。氮气缸和热流道元件国内至今无像样的专业厂生产,主要依靠进口,应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水平,形成标准,并组织规模化生产。

(5)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占模具总量近8 %的压铸模具中,大型薄壁精密压铸模技术含量高,难度大。镁合金压铸模和真空压铸成形模目前虽然刚起步,但发展前景好,有代表性。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也是发展方向,其中活络模技术难度最大。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一些快速制模技术及相应的快速经济模具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些高

技术含量的模具在“十一五”期间也应重点发展。

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对市场的调研,目前模具行业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具备产品开发素质的3D造型工程师;具备产品加工工艺素质的CAE分析工程师;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模具钳工、技师;数控加工中心的高级编程师、高级技师;熟悉模具制造工艺的设计工程师;此外还有塑料模、冲压模、压铸模、挤出模等领域的专才。

当前我国中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机械设备操作工,往往不具备模具设计、编程的能力;而高校由于软硬件设施的限制,培养出的学员理论水平可以,但实际技能不够,不能满足模具企业的实际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应突出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突出体现实践课程所占有的学时比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应结合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实际需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补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

正是模具人才的一路告急和良好的职业前景,为模具职业教育创造了相应的需求。通过对模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更加明确模具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模具产业以塑料 40%、冲压 40%、压铸 8% 三类模具为主。广东作为中国最大的模具生产基地,高、中、低档各种类型模具应有尽有,但生产塑料、冲压、压铸模具的模具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尤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55%左右。因此,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针对生产此三类模具的专业人才需求,尤其突出塑料模具的专业人才需求。

对于以上的数据,我想作为一个想成为模具人的你一定有说不出的喜悦留在心中,还有你那美好的憧憬。好了,那请你就暂且把它们留在心中吧!通过以上

振奋人心的资料,我们可以说,模具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模具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我们学模具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天时和地利,特别对于珠三角地区的大学生而言,更是有明显的优势。至于人和,这是我们自身要好好努力争取和把握的方面。为什么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为什么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而学模具的某些你却还在待业呢?这很能说明我们大学生在模具行业的就业能力还十分是有限的。以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我们学模具的大学生可从一下几方面提高我们在模具行业的就业能力。

一·众所周知,模具行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行业,像金属材料的热处理;铸造;锻压成形;焊接成形等等,很多工序都需要人工操作。当然随着时代的推进,科技的发展,我们也不用再去打铁锻造了,但对于那些在模具行业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操作能力,我们是必须拥有的,而且是要求较好地掌握的基本技能。虽说动手能力要求逐渐弱化,但对机器的使用要求却逐渐增加。为什么很多技校出来的人,他们的工资比我们大学生还高?我们不能不服气,我们必须意识的我们的不足。虽然我们的理论能力比他们强很多,但我们的动手能力却是比他们差了不少,而模具行业是一定需要理论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行业。那我们如何提高这方面的不足呢?大学四年,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是十分有限的,只能让我们对各种工种和十分有限的机器有一定的了解,而对实际的操作要求是不那么高的,这主要是学校的设备所限,这也是不能立刻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去提高自己在操作方面的能力和经验,那寒,暑假实习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我们大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工厂去实习,这样可很好地为我们解决我们大学生最欠缺的动手能力,这对我们毕业找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我们提高了自己在模具行业的就业能力。

二·模具行业现在正不断地从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高科技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我觉得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较高的就业能力的模具人才,就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能力,我们觉得我们大学期间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目前模具行业最紧缺的几种人才:具备产品开发素质的3D造型工程师;具备产品加工工艺素质的CAE分析工程师,模具CAD设计师,模具编程师等,而这方面应该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是由我们自己支配的,假如我们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学模具软件,编程,那我们毕业之后一定是一个高级的模具人才。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说,但只要我们用一定的时间在这方面学习,那我们也前途无限了。我们当中总有某些同学整天沉浸在游戏当中,而当毕业来临时,也就是他们的梦醒时分,留下的又是什么呢?我们要多学有关模具方面的软件,并熟练地掌握它们,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多参加一下软件比赛,通过比赛和别人交流和向老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提高模具行业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那是因为能力从来不是一撮而就的,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学模具的同学能做好以上两大方面,那我们毕业之后就肯定具备了一定的在模具行业就业的能力,而且我们的前途也将是不可限量的。

既然我们选择了模具,我们也选择了机遇和挑战,那我们何必不放手一搏呢?既然我们选择了模具,我们就不该有任何顾虑,当然也不能好大喜功,就让我们用自己有限的能力为模具行业作一份贡献,也为了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吧!

为了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为了模具行业的无量前景而努力!

模具质量的提高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模具 实践动手能力

模具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那些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AutoCAD、Mastercam、UG、Pro/E等绘图软件、又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较缺乏、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有效培养模具专业复合型人才,项目教学法是一条重要途径。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并围绕着具体的项目来组织和展开教学任务,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新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已有的专业知识,从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选择项目。真正发挥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并实现其价值,必须在实施前设计和选择好教学项目。项目确定是否恰当,其难易程度、深度和广度,都会影响到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成败。所以,确定的项目要有利于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充实和提高,适合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符合进一步提高已学知识并补充新技能知识的要求。

2.确定教学重点。教师的授课重点应结合项目中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和操作的关键技能来确定。在组织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讨论,对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提示,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探索正确的解析方法中去。

3.制定计划。学生根据项目收集资料并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等。这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要进行学生分组,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然后归纳制定计划。教师以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为依据,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做出最终决定。教师应检验计划的可行性,还应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但不要在学生的讨论中施加个人的分析,只应起引导作用,引导帮助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把最佳的方案确定下来,帮助他们理解尚未掌握的知识。

4.加强检查。在模具教学实践中,当学生完成项目所确定的内容后,要准备好需要的量具和加工完毕的工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冲压机上进行试模,认真测量冲裁工件,并填写所有测量值。同时,学生还要对制件与标注尺寸相比,明白出现误差时应如何进行修模。教师在检查时,除了质量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自我检查过程中的能力。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积极评价。评价是对整个课程中学生各方面表现的综合评价,包括技术方面的评价、行为能力方面的评价,等等。评价要客观,以褒为主、以奖为主、以鼓励为主,要善于总结,使学生具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便于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评价时,先分组由学生对本次课程设计进行自我评估,总结收获和不足,小组讨论给出成绩。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模具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策略

1.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中心,同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协助作用。教师只是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并参与学生的讨论。项目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所以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项目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切忌过多地干涉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包括在项目实施前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指导要结合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项目教学法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控制。要加强项目教学法每个阶段的控制力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求学生亲自收集项目资料,制定工作计划书,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等。在设计阶段,学生分组讨论确定产品的尺寸和模具的结构形式。经过教师确定后,由学生通过学过的电脑软件将产品结构图和模具结构图设计绘制出来,增强绘图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综合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模具设计完成后,可按照其结构拆画各零件图,对所使用的标准零件可列出清单进行采购。在实施模具的加工制作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零件结构,可由学生选择、组织材料,对材料进行粗加工。这些,都强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把关,充分利用每一个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创造和谐的现场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是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应是平等互助的,教师应积极参与并加强指导作用。在和谐气氛中能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许多实践课上,很大一部分学生害怕出错,被教师批评或者被其他同学耻笑,所以不敢自己动手。即使迫于无奈,不得不动手,也是心惊胆战,动手的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和谐的现场气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轻松的关系,有利于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只有这样,项目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的应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具有较强综合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适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魏德才.项目教学法在模具专业骨干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职业,2007,(27).

上一篇:作文大擂台下一篇:人生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