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共10篇)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1
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发展和生存,教学质量是其生命线。只有强化学校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在今后激烈的意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下面就学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学校组织领导,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实施学校管理的决策者、管理者,一支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领导机构,有利于凝聚广大教职工,有利于协调在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完善的制度保障。
学校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备、教、辅、批、考、评、奖等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制度和质量标准。这些制度不仅使教学工作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能使教学质量有机的渗透到各学科所有教学环节之中,体现于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之中。这些制度应整理汇编发至每位教师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于教师主动、自觉的将教学质量扎扎实实落到各自教学活动中去。以制度管人,实行民主管理,可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提出合理性建议,对学校领导和办学实行民主监督。
三、施目标管理,完善教师业务跟踪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不仅能有效地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可使得学校复杂的工作体系能够沿着管理目标的轨道“令则行,禁则止”,有条不紊的健康运转,使学校的工作纲目清晰,政令畅通,管理更加到位。
建立教师业务跟踪制是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收集教师专业学习的成就和进步证据,真实反映教师专业成长历程,是教师师德、教学、教研、继续教育等全方位的记录和展示,真实而全面体现教师专业发展脉络,为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培训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加大常规抽查力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可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各校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但必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有质量,学校才能生存。有高质量,学校才能发展。
深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明确学校各教学环节(如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听、评课、集体备课等)对教师的要求。完善师生评价细则,狠抓教法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加大常规检查力度,除定期进行检查外,便应加大平时的常规抽查力度,踏实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避免各种临时抱佛脚现象,及时掌握教师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弱点,不断调节教学策略。
五、加大教研和集体备课力度,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建立的新课标相适应的“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职工研形式,是适应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需要的紧迫任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积极倡导教学研究、教学法观摩、教学讲座、集体备课和随机听课制度的建立,通过教研共同探讨、交流学习,及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教学法反思,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回顾、分折和小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及时与同教师交流、探讨、总结和反思,不断调节个人教学习惯、角色定位和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教学水平在以后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最终使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六、大力开展学科抽考和学科竟赛活动。
教学法质量要提高,学校还需要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学科抽考和学科竟赛计划,完善平时质量跟踪评比,不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抽考与竟赛,可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方面存在的欠缺,调整教学法计划、教学法方法,及时补缺补漏,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在平时抽考和学科竟赛中,要注意针对不同层面,采用不同形式,多以班集体进行评比,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2
一、重制度, 勤督促, 常规管理精细化
教学质量的高低源于平时的积累。所以, 保证质量就要从最基础的常规教学工作抓起, 只有重视了教学的课前、课内、课后等各个环节, 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单元检测上着手, 认真细化内容、目标、措施、策略、评价等, 保证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有章可循, 才能切实实行精细化管理, 保障教学质量。
1. 要细化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农村学校实际, 要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全面细化, 让教师明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我校顶层设计了教育教学“网格化”管理制度, 构建了学校—教研组—年级学科组管理体系、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教研体系, 做到“岗岗有职, 人人有责”的管理制度, 通过“权力下放, 责任上移”的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核心力量, 着力打造上下联动的教育格局。
2. 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
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 学校要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外, 效率求在课内。通过每周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案检查、作业检查、集体备课等形式, 强化教师对课标、教材、教法、学生、教具等课堂因子的深挖细研。做好不同观点的汇集、提炼, 成果教案的有效推广、利用等, 通过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凝聚,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合理提高课堂密度, 增加教学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3. 要强化领导巡课和随堂听课。
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的检查与指导, 要把教学监控的重点放在领导巡查和推门听课上。在学校网格化管理制度建设中, 明确了学校领导在教学管理中的规定动作和内容, 通过每学期校委会对领导的量化考核, 强化学校领导对听课、巡查等教学常规的督导, 从而促进教师把可讲的内容讲得更精彩、更实在。
二、重实效, 勤研究, 校本教研精细化
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要有效实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 就要以校本教研精细化为抓手,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走教育科研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为提升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1. 要坚持开展好三课活动。
“三课”是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 也是教师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立足“汇报课”、“展示课”、“示范课”, 通过备、说、上、评系列活动, 有效开展教学精细化管理。学校要全面落实新教师上“汇报课”, 解决教材关, 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青年教师上“展示课”, 把课改成果以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骨干教师上“示范课”,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引领全体教师追求“理想课堂”, 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2. 要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常规化管理范畴, 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的课题研究活动。鼓励以骨干教师为龙头, 针对课堂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建立“一人一题”、“一组一题”的校本教研模式, 做到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 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 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 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采取实践—反思—总结—应用的思路, 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通过课题研究, 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重培养, 勤搭台, 队伍建设精细化
教学质量的优劣, 核心在于教师专业水平、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有了常规制度和校本教研作保障,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保证教学质量的目标仍然无法实现。所以,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
1. 要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
学校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专业成长, 创设理论学习的氛围。积极利用各种培训和专题研讨、观摩学习等有利时机, 把教师送出去, 聘请邀请名师名家来校作报告, 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开阔教师视野, 增长教师才干, 提升教师素质。同时, 学校还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 尤其是动员青年教师多读理论书刊, 勤写读书笔记, 并把个人理论学习切实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2. 要认真开展“传帮带”活动。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对策分析
S85-4
经笔者分析,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分别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养殖人才的需求量大,使得社会出现技工荒。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问题。因此在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本身的教学质量,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强化本校的教育特色,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的强化竞争力[1]。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学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仅有课本,使得学生的学习层面变得狭窄,无法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考核时,多是考核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理解不多。
有些学校即使是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实践内容十分简单,多数是以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学生专业技能差,出现难以就业的情况。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在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未根据学生水平、学校特色进行施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相一致,学生并未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失去市场竞争。加上,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发展慢,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出现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偏差,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三是,教学脱离现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人才类型则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中职学校之中,畜牧兽医专业盲目跟随专业教材,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具备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十分缺乏社会实践,并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教学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二、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改善不良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笔者将从: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欠缺。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职业培训教学,更加注重能够于学生全面发展。行为导向教学与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相关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之中,活动是教学导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学习技能、思想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这类院校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这类学校和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到听得懂,也学得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畜牧兽医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3]。
(四)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
校企合作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养殖企业的现场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但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中職学校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知识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师资队伍,选择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平台,落实专业技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志妹. 浅谈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优化措施[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11:143-144.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目标及措施 篇4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自从实施课程以来,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及时检验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必须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采取一定的质量监控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一、提高教学质量目标。
1、按要求认真做好新生招入、旧生巩固及变动工作,做好年报统计工作。确保数据准确。
2、提高普及教育程度。抓好适龄儿童入学工作,确保6周岁入学;重视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和保障弱势群体子女接受义务教育。7—12周岁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率99.9%,三残儿童入学率96%以上。
3、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落实教学常规,规范办学行为,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质量管理,进行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寻找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主题,评价办法等向深层次研究、高层次发展。
4、提高教科研水平。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努力成为县、市课改优秀实验学校,推进教育创新工程。开展创新概念课系列活动的后期成果展示—教研节,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抓好实用课题的研究,加强与高校的联合,依托高校力量抓好课题研究。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使课题研究切实为教学服务。
5、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倡导人文管理模式,对教师讲尊重,讲宽容,讲诚信。青年教师培养有措施,专任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有目标;教师、学生的知识、技能比赛、论文评比、教学活动等成绩争取全区前列;学科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有创新、有特色。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加强科研,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重在课堂教学,更新教育理念,把教育改革重点落实到课堂,广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
(1)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颖人才观、评价观、教学观和课程资源观等四个观念。
(2)开展各级各科教学研究活动。统一认识,增强课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申报参加各类实验活动,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于精神,体现在课堂。做到新课程老教材都要体现新理念。重视教研和调研活动,重视研究性学习。
(3)开展群众性的上课、听课、评课活动。将课程定位于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概念课,将优质课活动与教师考评结合起来。平时注重过程管理,学校行政要加强随堂听课;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以求实效,有序地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凡参加市级以上教研活动观摩课的老师回校后要上形象传达课。
2、加强和规范教学业务的科学管理。
(1)狠抓常规管理,建立正常教学秩序。重视平时的自查,针对上学期检查中暴露的问题,加以整改。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高标准迎接区教学常规检查。
(2)建立新课程实验档案。要求参加实验的教师认真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册》,注重教学反思,做到周周有教学随笔,月月有典型案例分析,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课改实验体会文章,教导处要认真做好对《实验记录册》和备课情况的检查,做好实验资料存档工作。
(3)继续实施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落实一个单元(或几个内容),在集体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备课,既减轻教师备课中的负担,提高备课的质量,资源又得到共享。鼓励教师在电脑中进行备课,以便于随时修改。
(4)各年级、各班三表上墙,做到环境卫生整洁,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定期变换。校班级黑板报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配合,真正起到教育作用。
(5)加强教育质量管理,平时注重调研,采取科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狠抓小学教学管理,夯实基础。
(6)抓好学籍管理。转进转出手续齐全,按区教育局要求,统一表册,根据填写准确。关心弱势群体的上学情况。
3、建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课改精神和标准建立适合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评价教师教学的水平和评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促进两个发展,一是促进学生发展,二是促进教师发展。课堂评价体系要体现“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4、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坚持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做到教研促进科研,科研指导教研,解决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要加强实用科研,将教育的亮点、难点、热点课题化,扩大教科研队伍,提高教科研质量。要以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育教学过程,确立以“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实施教师角色的转换和教学方式改革,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完善隔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加强对新课程的评价研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结合新课改培训,促进教师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运用。
2、认真抓好新教师见习培训和青年教师基本功过关活动。开展拜师活动,搭建舞台,营造环境,抓师德,拓师能,抓师艺。举办各类促进新教师基本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的活动。规范各类教师业务考评。
3、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教师自学、函授、进修,提高教师高学历比例。鼓励教师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提高教师获证比率。
4、注重教师内部挖潜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继续开展英语教师校内培训活动;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全面进行计算机等级证书培训。
(三)组织开展好师生各类活动,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1、组织参加英语、美术、音乐、体育、文艺、科技、劳技的有关活动。
2、成立各兴趣小组(兴趣数学、作文、书法、美术、科技、田径队),集中训练,并组队竞赛。
3、举办校级艺术节系列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提高师生艺术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目标及措施
神木县第十一中学
如何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 篇5
农村学校是基层的教育教学场所,肩负着农村人口素质提高的重要使命。然而现在的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比较差,师资力量薄弱,交通不够便、信息不灵,文化氛围不浓,所以教育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一直困扰着农村教育工作者。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远贫困农村,在工作、生活、交通条件很差,学校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只要有点成绩就调往城里去了,导致学校教师的结构配备不合理,学科教师人数不够。另外,在农村,农民的耕地面积少,人均收入很低,大多数的学生家庭都靠外出打工挣钱来维持生活,形成了大批的留守儿童。农村学生的家长忙于生计,他们没有精力顾及子女的教育,对子女考高中升大学没有报什么希望,也没有去计算知识的回报,忽略了“知识是最大的财富和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小孩读书成了一种生活过程而不是缔造美丽人生的过程。由于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不好和家长意识薄弱,导致学生求学意识也不强。农村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是极不容易的。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呢?
一、严格的学校管理,转化师生的教学态度
农村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差,管理不太严,很容易形成管理混乱的局面,因为教师工作平时不安心工作,学生学习无激情。要想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得抓制度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教育空间。学校管理具有强制性和鞭策性,它可以规范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培养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从心理和过程上调动师生的激情。规章制度在制订和实施上坚持首先要做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制定,保证制度切实可行、富有激励性,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其次是制度的落实要有力度,如有违反,绝对不能姑息放过,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要起模范遵守作用,学校领导的执法和守法意识要强,并且要形成一股合力。各项规章制度是管理一所学校的“法”,任何人不得置之于“法”外,学校领导的榜样是无声的命令,是人格的力量,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性手段,必须在提高全体人员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最后是制度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的制度师生容易接受,可操作性强,见效快,制度要保证与时俱进,要有“活灵魂”。学校管理水平决定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农村学校,面对师生客观存在的问题,规范和严格的学校管理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二、要立足实际,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的教师处在与外界沟通较少的学校里从事教学工作,很多信息和思想还比较落后,课余时间耗费大,工作效率低,加上应对的各种检查特别多,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长期超负荷工作的教师有厌战思想,工作有点被动,竞争意识不强。在课堂教学和要求的工作中,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不是发自内心的。“我要做”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很淡,由于没有珍惜能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教师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相当低下。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工作激情和工作效率是关键。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教师努力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爱岗敬业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要加强教研教改工作和开展校本教研,探索和挖掘有利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要明确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制度,为师生指明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使其有的放矢地去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教师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靠教师;稳定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靠教师。因此,要解放思想,找准教师发展的突破点,加大力度去挖掘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会得到有序训练和快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就成为必然的结果。
三、改革评价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由于教师的管理是对人的动态管理,人的自然因素就要在管理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它的核心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决定因素很多,有社会地位、工资待遇、领导重视、学生认可、人际关系、工作实效等等。但随着教育法制化的完善和教育科学体系的确立,评价和奖励机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评价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结果的鉴定,奖励又是评价的结果。根据教育评价原理,教师工作评价是指参与教育工作的人以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为对象,根据教师工作的目标和统一的标准,采用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的工作现状及其效果进行测量和估价,比较并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及作用的价值判断过程。奖励是一种激励和促进的办法,不同内容的奖励以不同程度的评价为基础。我们当前在评价、奖励制度上最大的不足是就考试分数评价的比重过大,有的地方甚至把它当成对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直接导致了教育功利思想和教育的短期行为,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危害不浅。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在现代学校的教师管理中就起了关键作用。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比如:做事不马虎,自觉学习,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习惯。教师在平时要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比如:规范书写,重复错题等。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是极为重要的。学生好习惯一旦形成,做起试卷来写字规范、漂亮、整洁给人是一种享受,从而得分率就高。另外一方面,要多从思想上教育学生,从思想上认可了,他才会自觉的去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才达到是教育目的。总之,要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不是一个数字结果,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量,涉及的因素很多,不能概括性的语言来判断,但是只要我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找准突破环节,教育教学质量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浅谈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岗
李
二
中
赵 巧 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在积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我认为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制度是保证
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适用于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规范常规重落实
为完善教学常规,使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备、讲、改、辅、检”等常规环节作出明确的细化规范。
在备课中,要求坚持吃透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教案要有实用性和超前性,对教案的格式和教法、学法以及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作相应规范。
在课堂教学中,要去突出以发展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正、活、优、清、精、显”上下功夫,即:传授知识正确,选择教法和学法灵活,课堂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清晰,课堂活动设计精妙,教学效果明显。教学中坚持启发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获取知识。
在作业上,要精心设计、分层布置,作业量适当,体现层次性;及时批改纠正,做到问题不积累,体现实效性。
在辅导上,要求做到“五落实”,即有辅导对象、措施、时间、目标和记载。
在检测考核上,要做到检测与考纪、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补救三结合。通过教学常规的完善落实,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障教学质量提高。
三、优化管理要质量
强化教学形成性管理,力求向管理要质量。
(1)突出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校长带头主抓,教导处和教研组分层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管理体系。
(2)严格考核教师常规工作。按照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考核细则》逐月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学“六认真”工作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3)实行教学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各种教学例会(教学业务会、教学专题研究会、学生座谈会等),认真总结,精心安排,查找不足,提出补救措施。
(4)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指导力度。学校领导深入教学课堂,坚持兼课和听课评课,了解、关注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课堂达到陶行知所倡导的“教学助合一”,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5)加强教学巡查。细化巡查项目,每天作检查记录,确保教学秩序有条不紊。
(6)强化教学质量监控。通过作业批改和单元检测反馈的信息了解各班各科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查找原因,落实提高措施,重点是采取多种有效手段抓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并进行跟踪监控。
(7)以研促教。完善教研机构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小问题”研究,克服“教而疏研,研而不实”和校本教研“大、虚、空”的现象。
(8)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抓好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并重,开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课程改革,组织“开放教学”并编写综合实践校本教材。(9)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制定、分解、落实教学质量目标,建立教学质量考核奖惩机制,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发展教师是关键
提高质量,教师为本。针对学校教师“老龄化”和“半公半农”现象,以及师资调动频繁等实际问题,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多途径、多角度、多方位推进教师发展。
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县内外学校开展“推门听课”“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传、帮、带”和压担子、结对子、树牌子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五、培养习惯促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学校从习惯养成入手,狠抓德育工作,改变“教学硬指标、德育软指标”的认识,以学习习惯为重点抓好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对此,针对实际制定《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计划》以及各年级、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训练内容与活动安排,主要对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读书、作业、书写、纠错和观察思考、质疑问答、合作交流以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作明确要求,定期开展评比与检测,并收到良好效果。
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每堂课的每一个细节抓起,注重一个“实”字;反复训练,常抓不懈,坚持一个“恒”字;严格要求,反复强化,突出一个“严”字。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中心工作,学校要始终抓住教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探索新的教学管理特点,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措施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希望,是教师成长、学生成材、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见证,更是高安小学每一位教师辛勤工作的历史使命。为了切实加强教学工作管理,突出教学中心,树立“质量兴校、质量强师”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形成合力,全面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学校现阶段教学工作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学校行政,特别是值周行政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将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容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各年级组每周四下午3:00-4:00以学科为小组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下一周的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年级级内教学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由教研组长安排做好记录,学校行政轮流参与,纳入考核。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并当时检查教案和作业,纳入过程考核,提出要求和建议。(2)以全学期四次校级教研活动献课为契机,组织全体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教师每天要布置适量的课堂和家庭作业(一、二年级可根据要求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但可布置其它形式的作业),批改应该做到全面、认真、及时和信息反馈,严禁出现错改、漏改现象。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还将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看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
第三、结对帮扶。以上学期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由各班语数教师确定后进生辅导对象6名左右,再由每位语数教师与4-6名后进生结为对子,教师拟定详细的辅导计划,除平时课内外的辅导外,每周三下午3:00-4:00为集中辅导时间,并收集好资料,做好分析与记录。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下学期开学和家长会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操作。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自我提升。开展班级“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在班上,通过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或老师安排,取得优生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六、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第七、交流经验、总结推广。学校定期召开后进生管理、辅导工作研讨会,组织经验论文评选,及时宣传和报道好的做法和经验,让全校教师学习和借鉴。
四、严格实施奖惩,调动工作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6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7
1. 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和引导学生对语文探索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认真的讲解。另外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引用一些跟课堂内容有关的故事、名人轶事或者典章制度等, 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学生的各种知识。
2.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师上课之前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和特点进行准确地把握, 对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同时还要对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游刃有余,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材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 才能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 才能够真正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都要善于抓住重点教学内容, 并且根据学生的特色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领略到文章的精华。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体地位, 教师讲, 学生被动地听, 教学质量较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 教师要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去,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切不可一味地套用新的教学方法, 不但起不到提高的作用, 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
3. 建立和谐的课堂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两大主体, 也是课堂教和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教育学中有一种“爱屋及乌”效应, 如果学生非常喜欢某个教师, 那么也会非常喜欢该教师讲授的课程;反之则不会对其课堂产生任何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素质教学背景下, 要求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不断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以朋友的身份跟学生进行各种交流, 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 不断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 通过对优点的放大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进步, 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任老师。
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营造比较和谐的气氛, 对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支持, 促使学生向着前进的方向不断努力;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 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 而应该引导学生, 并且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激发学生改正错误的信息, 使学生在错误中获得进步。
4. 回归生活
语文是跟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 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味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相关技能的训练, 很少将其上升到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因此在未来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走生活化的道路, 还语文最真实的面目。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访问或者查阅相关资料, 从而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只有让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不断扩大其视野, 才能够得到有效的积累, 才能够使其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做好进行充分课前准备、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等措施, 并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郝焕芬.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 (C) , 2011 (11) .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探究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学习能力;生活化;想象;激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大教学难点,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又被看做是衡量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作文教学效率当作研究的重点课题,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泉,使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变得想写、会写,并且写得富有真情实感,写出属于自己的作文。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措施谈几点个人建议。
一、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实现作文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只注重写作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由表达,这对于本就缺乏真实生活体验的小学生而言,写作起来是十分痛苦的,他们常常会因为生活积累和思想情感的贫乏而陷入写作困境。鉴于此,我们就要将作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即,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这样,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觉得写作是一件快意之事,而不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却依然写不出一个字的苦差之事。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郊游,如秋季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去参观、玩耍,与大自然接触,观赏枫叶,或看看空中的大雁排成了什么队形往南飞去,也可以去田野里看看谷穗、玉米,想象一下农民伯伯大丰收的场景……另外,也可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体验,如与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亲密接触,并积极体验他们的劳动过程,如开展各种与职业有关的主题活动,“我是小小售货员”“一天小交警”“急诊部”“我是小记者”等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学生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文思泉涌,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十分酣畅淋漓的事情。
二、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富有创造性地写好作文,这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
比如,小学阶段学生是活泼天真、富有童心和充满幻想的,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强和想象力丰富的优秀儿童书籍,如《中外神话故事》《格林童话全集》《科学王国里的故事》《神奇的符号》《中国古代科幻故事集》《皮皮鲁传》等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另外,我们在给学生出作文题目时,要精心地设计,要注重设计一些能唤醒学生写作灵感、刺激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题目,如《森林里的联欢会》《会说话的小山羊》《一条流浪的鱼》《小熊去上学》等等。小学生本就思维活跃,喜欢幻想和憧憬,在写这类作文时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有效改变自己写作内容空洞、立意陈旧的现状。
三、注重作文的讲评,并做到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教授学生写作技能上,忽视了作文的讲评,导致学生写完了作文,却不知道自己作文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各是什么,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作文的讲评环节,并且做到以激励为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请你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通过讲评环节,学生知道了自己被肯定和夸奖的地方,自然会产生兴奋感和愉悦感,进而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变得爱上写作、喜欢写作。
比如,在批改作文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新颖的开头、优美的句子或者令人惊喜的结尾时,可以在讲评时将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仔细品味和用心欣赏,我们也可指出这些闪光点中的妙处,这样,写出这些开头、句子或者结尾的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兴趣。
总之,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写作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写作的整体水平,提高作文的教学质量,使写作成为学生乐于去做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陈吴.如何提升小学作文教学质量[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2).
[2]安静.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改革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9
单位:永和中学 姓名:王晓明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措施
根据同行们和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英语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我的感触颇多。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这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去研究讨论并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一、讲究教法,因材施教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在初二年级的发展,初三能否得到好的收获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求,力求把教学搞“实”、搞“活”。所谓“实”就是讲究实际效果,把教学大纲化为具体的要求,落实到教和学上,对每课时的教学计划逐项落实。课堂上,少讲空话,多做实事,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对每个单元进行考查、总结,并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补漏,帮助学生过关。对于平时作业或测验得到好成绩或有进步的同学,在班上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作业错误较多的应当面批改,及时帮助更正。所谓“活”就是侧重听说训练,把外语课由“讲演课”变成“实践课”。采用展示性的直观教学方法,使学生一上课就置身于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中,在既紧张而又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英语。
二、坚持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
各备课组要坚持集体备课,每周集备一次。集备活动较上课时间超前一周。每次集备会上备课组长要总结上周教学工作,布置下周教学教研工作。每次集备重点要研究的内容是: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3、教法学法。
4、课堂讲授、训练和检测内容及课后配套练习。备课组通过集备活动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配套练习,统一达标测试的目的。
在集备之后,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要依据课程标准选择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撰写教学个案,实施课堂教学。
三、及时帮助,以防为主
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教学应面向全体同学,争取做到人人基本达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出现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找学生谈,分析他们掉队的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同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耐心帮助他们补习功课。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及早指出,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是防止分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使学生能听懂老师和同学说的英语,自己能用英语表达简单的思想,能读懂简易读物,他们就会感到有收获,兴趣就会产生,所以每堂课都注意让学生有练的内容,有练的时间。每次练习五分钟左右,费时不多收获较大。,给学生留同步阅读训练作业,以开阔学生眼界。异国他乡的风俗习惯、名人趣事,这些在英语阅读中均能了解到,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普遍关心学生,尤其差生,同他们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使他们能树立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五、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教师应有计划的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和创新意识。
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渠道
多媒体网络技术环境下提供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大量的语言输入学习就交给了学生自己。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发现并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有关英语学习的网页,为学生提供英语新闻,英语论坛等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进度。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个性化的教学原则,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符合外语习得的基本规律的。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各种感
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3.合理征订和利用英语报刊资料、英语图书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计划
在进入标准化的新形势下,在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打造精品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提升英语教师业务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已经迫在眉睫。特此制定以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继续贯彻学校的指导思想,认真履行英语组新学期制定的工作要求,深入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英语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对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努力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主旋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英语学科的教研工作,认真分析现有状况,总结提升现有经验,在目前的基础上,使英语教学教研工作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二、现状分析
初四年级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较低。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随着年级的升高,两级分化逐渐突出。
三、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英语教学业务水平
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练就良好的英语教学基本功。
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外,还要听具有听、说、读、写、唱、演、画等综合能力。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不断学习。这学期英语组准备搞一次英语学科体验活动,让老师们朗读英语美文,互相学习和提升英语的口语能力。同时学习英语课堂用语,让老师们的课堂用语简洁、准确和规范。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多读报刊杂志上有关英语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报告,了解英语教育教学前沿信息,获取和学习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每次利用教研时间,请一位老师推荐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和所有老师一起分享。分享里面的理论,分享教师的感受,分享学习运用后的效果...这篇文章请分享老师每人准备一份,并发到和美教育网。
3、观看教学光碟,直观学习
利用组内研究时间,组织观看英语教学光碟,根据所观课来议课。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取其对我们英语教学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
4、走出去,请进来
多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教研活动和英语教学活动,了解最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开阔眼界。请区上研究员和专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
5、积极展示自我,随时总结教学经验
利用组内和学校宣传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重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英语教学比赛,在比赛中学习和成长。组内无论谁参加英语教学比赛,全组全力以赴,共同学习和成长。
四、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1、认真研读《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做到目标明确。每周的常规教研中安排《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课标中的理念、要求读透,把课标中的学习策略有效利用。特别关注中小学英语新版课标与老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目标明确。
教材是教学的方向,只有牢牢把握教材知识点、重难点,才能够有的放矢。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分析教材。由于英语老师几乎是一个人上一个年级,在教材分析上,我们决定每次由上本年级的老师分析本册教材。提前一周进行教材分析,每次分析后的结果形成电子文档保存。
3、认真做好英语测试和试卷分析
利用常规教研时间,做好英语试卷的出题和试卷分析。在月测的前一周研究本年级的命题意见,参照新课标的语言知识目标描述和本年级具体情况灵活出题。月测后的下一周进行月测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研究解决方法。积极参加区上的试卷出题,并配合建立试题库和教案集。
4、加强组内课研究,提高集体备课效能
由于英语学科基本上是每个老师上一个年级,组内课很难达到好的效果。这学期的组内课改变以前老师任选一课的惯例,统一上同一种课例。这学期组内课统一上第一课时“故事教学”,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摸索出适合我们的故事教学模式。每次上课的老师提前一周进行教学设计说课,集体备课。组内评课利用上课后的其他时间。如课间和中午。
五、创设英语教学环境,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英语学科活动,不断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1、利用第二课堂,培养一批优秀的英语爱好者。
2、利用多媒体,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每学期至少三次。
3、组织参加英语竞赛,提高学生的成果意识。
4、利用好英语文化特色活动。这学期的圣诞节,搞一个英语PARTY,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西方文化,并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5、坚持做好对外联系工作,每月一次与英国布林赫斯特小学的电子邮件交流。
六、加强家校联系,提高对英语的重视
由于英语教师人数有限,每个教师要面对60左右的学生,每天时间基本在上课,除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外,(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需要不断的巩固)还要发动家长的力量,对学生英语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告家长书的方式告知家长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告知英语学习的要求和一些合理的方式方法。让家长
明白老师一切为了学生,家长更要为了自己的孩子,监督孩子学好英语。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为了孩子进高一级学校的轻松学习,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我们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中心,以高效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为宗旨,以校常规教研抓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结合丰富的学科活动,不断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英语教学规律。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计划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篇10
姚建强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基础教育永恒的主题。以“质量为本”“发展为本”,潜心研究教学教育工作,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凝神聚力,扎扎实实抓好课堂教学;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好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是重中之重。当前,我校已根据区教育局开展教育质量提升活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出《赤沙中学教育质量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和提高教学质量,我就针对个人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二、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七年级和九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七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四、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
第五、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三.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
第一、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第二、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第三、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后进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第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后进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四.精心布置和认真批改作业
第一、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实验、操作、制作、测量、观察、调查等,中高年级学生适当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保证练习质量。课堂作业必须当堂完成。
第三、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第四、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第五、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推荐阅读:
小学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措施05-30
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工作计划11-28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12-11
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措施07-04
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开设效果的措施07-11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07-02
新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