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2024-07-02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精选11篇)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1

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E、注重实践教学,组织模拟旅游比赛,选择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教学环境较为固定,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堂作为主要“阵地”, 并应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放在操作主体上来,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可以为后续英语教学课程的合理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从客观角度而言,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较差且英语教学起步相对较晚, 教学基础薄弱且师资条件无法达到原定标准要求, 其总体发展状况呈不平衡发展态势, 从而出现了教学效率远低于城市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状况。本人总结多年自身教学经验, 并探讨出切实可行策略。

一、营造优秀小学英语教学环境, 使学生爱上英语课堂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英语学习氛围的营造决定着最终英语教学质量好坏和教学效率优劣, 学习氛围创造可以提供英语教学机会以至有效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本人对创设小学农村英语学习环境抱有以下看法:

1.增加英语知识的可视性和全面性。农村环境交通堵塞与外界交流机会很少, 一般情况下学生接触英语的几率较少, 所以我们应该在学校内部进行英语知识传播, 在学校设置英语校牌和办公室门牌以及相关活动室门牌等, 同时也可设置英语宣传橱窗和英语知识专用标牌等。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内部也需要注重标语设置, 名人名言可以设置成英语类型的, 这样既方便学生记忆, 又可增强学生的基础性英语学习能力, 还可设置学生英语作品展示区, 努力让学生看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最为常见的即为学生英语书法作品展示和学生英语手抄报作品展示等。

2.增加英语教学实效性。此条首要一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实效性和教学可行性等, 之后在此基础上以学生内部自身身心现状和自身实际学习能力水平为出发点, 从实际出发程度进行具体学习任务布置和活动布置, 同时需要进行英语活动开展, 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尽量体现英语教学的丰富多彩性,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真正融入到这种教学氛围中且要渗透英语的生活应用性, 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激发出自身英语学习热情。适时设置英语角和相关英语学习活动小组, 充分利用课后空闲时间进行英语歌曲播放和英语故事播放, 积极组织同学学唱英语歌曲, 同时以英语短剧表演为辅助教学手段, 以英语诗歌朗诵活动和手抄展览活动并行策略来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以增强教学研究深度来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单从农村小学环境角度而言,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环境中进行英语教学的主要地点为英语课堂, 所以此时提高基础性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产生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为:一些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量相对较大, 不仅负责英语教学, 有时还需要兼任其他学科教学, 课时的不断减少不能够有效保证英语教学数量和教学质量, 农村小学班级内部学生人数较多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

1.适时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技能,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课堂优化与管理。国内众多英语教育学家与学者均发表过言论, 掌握正确英语学习习惯胜于掌握英语教学方法, 将前者放在首要位置之上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 英语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为课堂学习气氛调节, 如若调节不当就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课堂打闹和溜号现象时有发生。小学生群体在学习中常常会表现出活泼好动现抓, 学习耐力和学习持久力并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节奏保持程度不佳且学习思想极其容易分散到他处。英语教师应该进行英语教学节奏的合理调整, 使其张弛有度且使课堂氛围能够动静结合, 教学节奏一旦被英语教师掌握即可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目的。

教师可在课堂英语知识精讲时瞬间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模式, 此时以定量跟读学习模式为主、机械式替换练习模式为辅, 但此时学生极易产生学习疲倦, 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群体生理特点和小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等, 进行课堂英语游戏组织、课堂英语唱歌活动组织和课堂英语表演组织以及英语口语竞赛组织等, 这样就会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主要目的, 高密度操作和快节奏训练之后应该留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段以便能够很好的进行单词记忆和书面练习。

2.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多元教学情景创建。学习英语课程的最终动机需求就是达到流畅的交流效果, 因此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设置特定的交流场景, 完善模拟演练的跟进绩效, 最终提升口语表达的潜质。小学生本身对交流活动情有独钟, 并希望在人群中彰显个人的独特魅力, 教师要牢牢把握这一性格特征创设合理的情境, 加强多元思维碰撞的力度, 引发这类群体之间正向的竞争效应, 促成合作意识的滋生。在整个交流合作过程中, 学生思维发散迹象广阔, 能够达到相互启迪的效应, 主观适应心态更加是不可抗拒。

三、结束语

科学高效提高农村小学基础性英语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从实际角度而言, 其也是当前我国教育建设过程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 上述核心课题值得我们深究。只有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英语学习质量以至可以提供英语学习机会, 之后在此基础上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陈萍华.互动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新课程 (综合版) .2013 (05) .

[2]陈百琴.“以学生为中心”的综合英语互动教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2) .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3

【关键词】随文小练笔;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随文小练笔是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通过及时的写作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同时课堂随文小练笔是学生们的即兴思考,可以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写作水平,这对小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小学生的语文课堂随文小练笔方面的实践,同时学术界也应该为这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课堂随文小练笔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改革明确表明作文教学与指导要鼓励和促进学生描述和写作想象中的相应事物,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幻想与联想,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进行优秀写作的必要前提。语文能力的培养涉及的不仅仅是对字词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可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自己可以有一定的想法。同时语文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作文,作文是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思想内涵的体现,是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但是作文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积累,不仅仅是多读书,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需要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因此课堂随文小练笔是提高作文能力,进而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要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语文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包括听说读写,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和读的能力;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其次是写的能力培养,随堂小练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从而通过对听说读写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方面的素质。

(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现新课标的语文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听说读写都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写,不光体现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还反映了学生们的阅读状况,可以说是语文综合能力的表现。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内的随文小练笔,通过练笔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二、课堂随文小练笔中出现的问题

(一)趋于形式化,没有体现练笔的本质与内涵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进行课堂随文小练笔,尽管很多的教师也让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但是更多的课堂随文小练笔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地发挥练笔的作用,因此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二)内容无法体现学生们的真实情感,教师的授课形式比较呆板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可以让学生们真正融入课堂中去,尤其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需要教师的授课方式要有趣,但是很多教师的课堂呆板无趣,无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比方在《圆明园的毁灭》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对课文的背景、内容等进行了讲解,但是孩子们的写作内容主要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等,并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教师缺乏对练笔内容的重视

教师对于学生们的练笔作文没有进行及时的批改,并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因此不能很好地发挥练笔的作用,学生们的课堂练笔的热情也随之下降。

三、完善课堂随文小练笔的措施

(一)练笔内容要精益求精,提高其丰富性

随堂小练笔的阅读内容需要具有代表性并且可写性强,这样的题目可以触动学生的思想感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九寨沟》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课下写一篇自己的风景游记,对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进行描写,学生可以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在学习文本的同时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方式要多样,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科学合理性,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启发。教师在进行小练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写作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和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情与感受。在学生有感情的表达和体验的时候进行课堂小练笔,优美的语言和激昂的情绪便会喷薄而出,使学生的小练笔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与语言的共同表达。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我们可以给孩子布置一篇描写自己最喜爱老师的小练笔,要求学生表达出对老师的真情实感。孩子刚学完和老师有关的这篇课文,有一定的感情积淀,这样在学习文本的同时又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三)教师要注重在练笔之后与学生的交流工作

教师让学生们进行练笔之后不能就撒手不管了,还要及时对学生们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解,针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及时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随笔内容提出一定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的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对课堂随文小练笔的重视,不断提高自己在阅读材料的选取、内容的讲解方面的能力,注重随笔的形式与内容相结合,使课堂随文小练笔更加丰富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整体上提升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芹.营造书香校园,创建特色学校[J].赤子(中旬),2014(4).

[2]林明超.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2).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4

一、教学检查通报:

1、教案情况:以检查记录为准通报到人

2、作业情况:以检查记录为准通报到人

3、整改要求:通报中存在的问题实行回查制,仍不改正的按教学事故对待,并在职工大会作表态发言;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5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必须严格做到六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测验考试和教学目标。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教师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高质量地正常开展,有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二、教师备课

1、备课要求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1)备目标。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合理。(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通过有效途径,使重点得到强化,使难点能够突破。文科教学要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理科教学要注意恰当的补充和拓展。(3)备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特点以及个性差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4)备方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和学生的学法结合起来,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5)备过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要周密思考,对例题、基本训练题(反馈练习)要详细列出;要多采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等手段;要思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和方法,所设计的所有教学活动要注意层次、坡度、密度和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 老年教师要有比较完整的教案,重在创新。(6)备作业。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作业。作业要精心设计,紧扣当堂教学内容;作业布置要难易适当,多少适当。

2、编写教案任教每门学科的教师均要编写教案。复习课、实验课、活动课、作文课、讲评课、辅导课也要编写教案。教案的内容一般应具备课题、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练习设计等项目。课后要补写教学后记,内容为课堂教学得失、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等。)

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问题。

1、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当前, 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也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从本质上讲,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教育是一种竞争教育,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会技能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所以,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有必要提出合作学习。

2、如何选择合作学习的题目

我认为合作学习不是专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应该用于解决知识的难点,对有疑难的问题、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适当引导后,让学生合作探索,运用集体的智慧去攻克难关。而且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开放性。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实施前提。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培养合作精神为目标的。因此,哪些内容可分解,即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的学习内容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有探究价值 有一定探究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内容。

3、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常常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或者由于胆小,不敢当众发表意见而长期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他们怕思考、怕交流的懒惰思想。开展合作学习,就是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它除能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发生以外,还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所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参与学习,须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能力倾向、性别、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7人不等,课桌按马蹄型、T型等方式排列,学生根据特长,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等,角色可以互换。成员组合可灵活多样,有时每个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有时每个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

2.群体协作: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互相协作、探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参与,一种“亲历”。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之间是积极互赖的,为了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个好汉三个帮”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并使之在协作学习中逐步学会合作技能,如: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3.照顾后进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保证了同一时间有多数学生乃至全部学生参与发言,打破了过去一人发言全班听、优生发言后进生听的局面。由于教学时空的相对拓展,学生表现的机会多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后进生更容易成为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对象,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思维堵塞时,伙伴或老师帮助疏通;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援助;有了学习成果,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劲头与热情。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堂上要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或学生提出疑难或有争议问题,如果教师急于让尖子生来回答,就会剥夺了大部分学生的思考权力,使他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折,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坐而听之的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思考的时间,使学生人人都能有机会进行磋商,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作为教师应该大胆让学生去讨论,去辩解。在这样的氛围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宽松的合作学习环境下会学,乐学。

4、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注意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师生合作来带动生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拿着问题任意讨论交流,否则可能导致放任自流,毫无收获的尴尬结局。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疑惑问题时,教师要俯下身来,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适时的对学生的合作交流给予指导,适量提出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以利于调控合作进程,辅导学生正常开展交流。

5、如何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

当完成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后,首先要反馈小组合作的结果,因此要组织全班性的交流,以扩大小组合作的效益。具体组织交流时,一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持有典型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交流。当然,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小组合作表现”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它包括: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要达成共识,而是扩大视野,促进发展。既然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是各异的,合作学习成果的也应是开放的,我们不能强求学生在经过合作讨论和交流后一定要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解题策略,结果虽重要但过程本身更重要,我们更注重应是合作过程而不是结果,允许多种结果的存在,因此评价也应是开放的,评价个体在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同时更注重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缔结而成的群体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

合作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增长见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养成团结奋进,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从小培养,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发挥民主,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习手段,他能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作为实验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更完善,更合理,更有效。

四、精选课堂教练习题、作业题。

1、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可分口头、书面、思考,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力求能开拓学生知识面,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份量适当,难易适度,并具有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

3、作业的规格要统一,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

4、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细致、不漏批错批。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作文必须在下次习作前批改结束,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字迹要工整。

5、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要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对无力订正的学生应进行面批。

五、强势推行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

1、完整了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

“三段六步”模式的基本结构即是指,三段:课前、课中、课后。六步:展示目标、自学检测、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自我展示、小结作业。第一是“先学”,即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揭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 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讲明要求,指导学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 是后进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第二是“后教”,即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引 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促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及教师启发解决疑难和问题,这里,教师要注意避免 不必要的重复讲解,要创设民主与平等氛围,并紧紧抓住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契机;第三是“当堂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当堂作业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基本实现课始揭示的学习目标,这里,教师要注意保证 时间,促进学生当堂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同时要基本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课后的作业和辅导打好基础。

2、充分认识“三段六步”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段六步”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六个方面。首先是面向所有学生,尤其要关注后进学 生,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是目标明确,时间管理严格,教师通过依纲扣本、精讲善诱来促进学生的智力活动紧张有序、活泼高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其三是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解惑与训练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学、质疑与作业,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培养。其四是也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其五是整个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有机过程,教师注意抓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契机。其六是来自普通的农村学校的实践,朴实易行,3、认真把握“三段六步”模式的操作要领。

(一)、优化课前的准备策略,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

1合理分组、排座。

2指导学生主动进行预习,并作适当扩展。

3、课堂45分钟强行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学校领导及教导处将采取看课及试卷调查的形式检查以下情况: A、是否出示明确的学习目标。B、是否有让学生先学的过程。C、是否有恰当的指导先学的方法。D、执教时间是否以点拔答疑为主。E、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F、有无当堂训练设计,学生能否当堂完成、落实。G、是否坚决将每天的两个半小时整理时间还给学生。H、是否积极参与听课评活动。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5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宋元小学教导处召开了本年度全体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大讨论。参考学校全体教师的意见,结合学校的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导主任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切实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习题。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同时结合中心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每期每人献一课活动,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认真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5)自我提升。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后进生主动找“先进生”,取得他们的帮助,提高自身的成绩。(6)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宋元小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篇6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的根本所在,是学生学习效果到达度的直接反馈,体现着

学校的教学水平,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及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从业者需长远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针对目前教学方式陈旧、学习目标模糊、课堂管理混乱的现状,结合所教课程,从教材、学生、课堂和教师四个方面,浅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实施方法。

(一)备教材一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是学生在学习中接受知识的源泉,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认真备课,具体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理解教材

理解教材是备课的基础,只有理解教材,才能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哪些题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拓展研究的,从而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

2.掌握教材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所有知识结构做到融会贯通自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对每个章节乃至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

3.感悟教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故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活动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反复研究,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时事要闻,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满。

(二)备学生一一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

所谓“备学生”,就是指教师的课前准备,要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龙生九子各不同,老师要对学生的爱好、习惯、知识结构水平乃至兴趣点清楚洞悉,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況,及时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班级基本状况

班级基本情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

2.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例如,面对学习氛围低沉和课堂活跃的两个不同的班级,教师要根据以往的授课经验,体会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3.了解学习基础

学习基础包括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基础,同时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的所占比例。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

4.了解学生个体品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的性格、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決问題能力,包括学习进退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为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对于自卑性强、缺乏动力的差生,教师要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并强化引导,使差异化教育体现在日常教学中。

(三)备课堂一一实施教学过程的平台

我们常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做到对整个课堂了如指掌,包括授课内容、环节设置及课堂预料达到的效果。

首先,我们必须从根源做起。在每一学期开始之初,制定出严格、严谨的教学计划在授课之前和学生沟通,使学生清楚教学进程和安排,为以后教学做好铺垫。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清楚授课内容,并把整个授课内容设置成不同环节,使学生融入其中。

其次,课程内容不同,环节设置会有很大区别。文科类的课堂可设置成多种情景模式,或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使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和情境中,学生在表演和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并会留下深刻印象;亦可借助多媒体的力量,利用网络资源,改变以往教师示范的惯例,领略名家名作风采。

再次,教师要合理安排每节课的任务量和各环节预计使用的时间,确每节课结東之前能对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检测,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下一次备课做好准备,并能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最后,教师要提高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包括对一些突发状况的预防和处理,制定密的计划和预防措施,这是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最可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授课坏节万无一失。

(四)教师一一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师是人类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扮演着传授者、管理者、示范者、研究者乃至父母与朋友的角色,因此,教师的专业知识,人格魅力和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不仅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一位博学多才的教师往往能拓宽授课知识面,开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专业知识深

刻掌握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可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育人先育己,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

2.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响最大的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作为教师,要具备健全完美的人格,要做到以下两点:

(1)热爱教育事业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才会积极热情的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子牛奖”的获得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青海高原土族乡村的刘让贤老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也清晰的说明了这一点,他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一年又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由此可见,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源泉,是具备完美人格魅力的前提。

(2)彰显大爱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爱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大爱”。师爱是师德之魂,大爱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灵魂,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思想品质,具体我们要做到三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以身作则、躬行实践:对待学生要耐心自制、真诚坦率、宽容相待、热忱关怀:对待自己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不断进取。

(3)师生关系相处融治

“真情今,煦煦春风胜母爱;师魂兮,浩荡日月齐放彩”。在学生心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是人类的楷模,是父母的替身,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待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多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心理,处理课堂问题要客观公正,无论成绩优劣、家境如何一律平等对待: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多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7

制种田必须充分利用自然屏障隔离条件好的地块配合空间隔离 (高秆作物300米, 矮秆作物500米) , 要求地势较高且平坦, 排灌方便, 肥力较好, 所用亲本要进行包衣处理, 以减轻苗期病虫的危害, 确保苗全苗壮, 采取防治病虫害措施, 综合运用先进栽培技术, 以取得制种的高产稳产。

二、适时播种避过伏旱

玉米开花期要求气温24~26℃, 相对湿度不低于75%为宜, 黄淮流域进入7月后, 气候炎热、干旱, 常有伏旱发生, 对玉米开花授粉十分不利, 如果春播制种期过晚, 开花散粉时正遇上伏旱, 常因花粉生活力低而不能正常受精结实, 造成严重减产, 夏播制种播种期过晚, 不但易患病害, 而且遇到低温气候, 往往不能充分成熟而降低产量。

三、加大密度增株增穗

自交系植株较矮, 果穗较小, 单株生产力低, 不易倒伏, 适当加大种植密度, 充分选用光能和地力, 是提高制种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当然, 加大密度应结合自交系植株高矮、地力和播种期等条件, 灵活掌握, 并非越密越好。一般苗, 肥水猛攻, 一促到底, 以促进幼苗早发, 植株健壮, 穗大粒饱, 获得高产。

四、增肥增水以促为主

自交系生长势较弱, 发苗慢, 适应能力低, 对旱薄等不良环境条件反映敏感, 因此, 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 早间苗, 早浇水, 早追肥。

五、辅助授粉提高产量

不论父、母本花期相遇或不相遇, 人工辅助授粉均有增产作用, 特别在自交系开花期遇到大风大雨, 高温干燥的不良天气, 或因栽培管理不当, 生长发育不好的情况下, 都会给授粉带来坏影响, 随着父、母本行比的加大, 制种田也常常感到花粉量不足, 因此, 酌情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对提高制种产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一般情况下, 初花期和末花期进行辅助授粉两次, 可增加产量10%左右, 在父、母本行比过大 (1:5以上) 或双亲花期相遇不良的地块, 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明显。

六、调整花期确保相遇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 掌握两亲本的生长动态, 判断是否能够花期相遇, 是田间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预测花期的方法很多, 最常用的是叶片检查法, 具体做法是:在一般情况下, 父本的未出叶比母本的未出叶多1~2片时, 被视为两亲花期可能相遇, 在确知制种亲本在当地主茎上的叶片数的前提下, 在制种地里选择生长有代表性的父、母本的叶片数, 来判断两亲本是否生长协调, 出叶数目是否相互对应, 如不对应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花期调整。

调整花期的措施有:在早期, 对生长慢的亲本进行偏肥偏水管理, 促进发育, 或用深中耕的办法抑制发育偏早的亲本;在后期, 若父本抽雄晚, 母本抽丝过早, 应对父本结合浇水追施磷钾肥, 并适时偏早去雄, 剪短雄穗苞叶, 促使加快发育, 提早抽丝, 并对父本进行深中耕, 抑制发育。必要时利用人工辅助授粉补救。

七、严格去杂提高纯度

要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期进行3次去杂去劣, 根据父、母本的生物学特征去掉与其不一致的杂株、弱株。特别是大喇叭口前期, 追肥浇水阶段, 植株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每2~2.5天长出一片叶, 是去杂最关键时期。采用农户自行去杂和以片为单位集体组织去杂相结合的办法, 要求母本杂株不超过2%。父本杂株不超过0.5%。

进入7月中旬去雄工作陆续开始, 此时也是玉米制种田间管理的最关键时期, 采取带叶超前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的有效措施。在母本雄穗打苞后期带一二片叶与雄穗一起拔出, 以不超过3片叶为准。此时雄穗主轴未木质化, 去雄省力省时。多年的实践证明, 带一二片叶去雄, 产量可提高3%~5%, 带3片叶去雄不会造成减产。切记拔出的雄穗及时带出田间集中压土处理, 以防雄穗后熟散粉, 影响种子纯度。进入8月下旬, 授粉任务完成, 应及时割除父本。

八、适时收获安全入库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篇8

关键词: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219—02

由于办学体系既不同于普通高校也不同于普通高级中学,五年制幼高师形成了独特的办学模式:学生来源于初中毕业生,分专业进行专科段的文化和专业学习。这种独特的办学模式,解决了我国幼儿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但在实际教学操作层面上,这种独特的办学模式也对作为其重要课程的英语教学产生了很大制约,导致其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困难。提高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一个重要前提应当是厘清这些制约因素,具体分析产生这些制约因素的成因,继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切实提高其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就制约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制约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

1.所用英语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脱节。由于五年制幼高师普遍没有自己的专用教材,英语教材大多取自两种渠道:一是采用普通高校英语教材。二是采用普通高中教材。这两种教材都不符合五年制幼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五年制幼高师的学生来自初中三年级毕业生,其英语学业水平普遍处于初中生平均水平以下。所使用的两种教材都高于生源的实际,且教材设计目的不同,对幼高师的学生没有任何针对性。这样就给实际教学造成极大困难。一些学校不得已只能采取缩减教材的方法,要么只教教材的一半,要么采取跳跃的办法:如果单元有A单元和B单元,就只学A单元。还有的干脆就删掉某些单元或某些材料。结果是把教材剪切得支离破碎,其英语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大受损伤。学生也常常感到学无指向,不知所以。

不但学生进校时原有水平较低,各专业间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也相当大,如我校音乐专业、美术专业的学生和幼教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相差就非常悬殊。有些音乐专业、美术专业的学生初中英语基础一点没有,个别学生连26个字母都读不准,不同专业、班级间学生的英语程度极不平衡,却要用同样的教材,从一个相同的点开始新阶段,并以相同的教学进度来进行英语学习,结果造成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效果却不好。

2.考试功能失效。考试是对教学的监督和评定,通过考试,师生可以检讨自己的教与学,从而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但在幼高师,考试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正面反拨作用,变成了形式,检查不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检查出老师的教学效果。五年制幼高师的英语的考试,大部分考卷试题都由任课老师自己出卷,自己改卷,整个的考试各个环节都由任课老师自己把握,这样的考试可信度极低,因此也就失去了对教学的监督和评定功能。反馈到教学上,则出现教师的教学失去目标,学生学习失去动力。老师平时教学可以马虎敷衍,临考试前给学生划范围,讲重点,严重的甚至在考前泄露试卷。学生也感觉学不学一个样,只要考前背背重点就可以,学习失去目标。结果是一部分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只在考前用功死记,反正都能过关。学生通过短期突击就可以通过考试的状况不仅使考试失去信度,起不到考试应当起到的推动教学的作用,反倒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造成戕害,使学生更轻视平时的学习。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有些科目由于内容特殊,授课只有一名或者两名教师,其他人很难对其进行监督。觉察到这样的考试弊病,有的学校就不让自己的老师出卷,采用所谓“教考分离”的方式,请别的学校的老师出卷,有的干脆就请普高的老师出卷。以为这样就可以杜绝自己老师出卷的随意性。实践证明“教考分离”也有其弊病。一是出卷老师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出卷的内容往往和老师所教的内容相差甚远,造成学生大面积不及格。二是改卷人还是任课老师自己,判分标准同样存在主观性,随意性。

3.专业课冲击基础课。五年制幼高师的学生是分专业学习,由于学生有了专业的学习,如音乐专业的要练习钢琴,美术专业的要练习素描等基本功。专业课和基础课就形成矛盾。常常是专业课冲击基础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普遍重视专业课,轻视作为基础课的英语课。(2)专业课课时多,还要外加大量时间练习。(3)课时安排及教师的重视程度。由于专业课需要大量时间,一些学校就挤占基础课的时间,将英语变成副科,只安排较少的课时。由于师范教育的特殊性,有时又不免要停掉一些课时,如各种演出活动、节日放假、学生执周等等,已有的课时也很难保证。以上因素造成英语课实际授课课时少,老师完不成教学任务,也没有时间辅导学生,这样就只能教到哪儿算哪儿,无暇顾及质量。学生也没有时间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4.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失衡。由于教师的任课工作量和所带专业不同,很难制定一个客观的标准,没有客观标准就很难进行教学间的比较来评定教学效果,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就失去了依据。比如,教两个学前教育班级的老师如何与带一个美术班、一个音乐班的比较;一个老师带的是英语听力,一个老师带的综合英语,如何去比较;带30人一个班的老师与带50人一个班的老师如何比较;带学生素质好的班级与带学生素质相对较低的班级如何比较。没有客观标准就没有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一点和普通高级中学有极大的不同,评价普高的教师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时看其高考录取率。不能以考试分数作为评定老师教学质量的依据,又没有一个其他的标准来代替,一线教师就没有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自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就不会高。针对这样的情况,有的学校干脆就把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作为对老师评价的标准。以学生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也同样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主观任意性太强,学生对老师的工作量和其他情况很难了解,只把自己的印象作为标准,学生评价的客观性与可信度很低。单纯用学生满意度来评价教师教学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就是促使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满意度,就去刻意迎合学生而不去钻研教学,如有意降低教学难度、考试难度等,客观上同样造成教学的低质量。

5.五年制幼高师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巨大反差。对五年制幼高师的学生,老师更多强调学生的自律,自主学习。而初中学生是以老师管理,指导为主。进入五年制幼高师的学生,学习生活方式较之在初中有了很大变化。初中学生的生活非常繁忙,每天早自习后是一天的课,各科老师连轴转盯,初三学生周六、周日还要加课。而一入幼高师,这些都没有了,只有一天上下午的课,住校学生的晚自习也没有老师盯着,书面作业也没有很多,学生突然感到轻松起来。原本应该是学生自己安排的时间,由于学生不会安排,不会利用,许多学生就感到无所事事。这种现象反映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身上更明显。

二、克服制约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因素应采取的措施

以上分析了制约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克服以上制约因素,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针对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建立自己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这样几个内容:五年制幼高师学生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其英语水平应当达到的标准:含语音标准、词汇标准、语法标准、英语综合技能标准;五年制幼高师的英语测试标准,含测试内容、测试形式、测试管理等,同时增加对学生学习的形成性评价测试。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师教学考核标准:含所任课程难度、所任课程多少、学生测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等。如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就建立了除期中、期末考试外的年度考核标准:一年级通过标准英语语音测试。二年级通过英语口语测试。三年级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三级)。四年级通过幼儿园英语教学技能测试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部分实现了教考分离,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有了较明确的目标。

2.有针对性地选择幼高师所用英语教材,英语专业用专业教材,非英语专业用非英语专业教材。提倡针对各专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英语教材,调整各专业对学生不同的标准要求、测试要求,不强求统一标准,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

3.加强英语课程的过程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轻易改动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减少的授课时数,减少的教学内容或以及降低难度。多开专题讲座,采用讲座的方式增加英语学习内容。同时延伸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将英语活动渗透到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

4.加强对高一新生的英语学习指导,做好初中到五年制幼高师的英语衔接工作,指导新生对新的英语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内容和形式上对高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由初中到五年制幼高师学习内容以及方式的转变,适应这个转变,适应五年制幼高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新要求。

5.加强对五年制幼高师英语学习特殊性的研究,深化对五年制幼高师英语学习目的认识。明确五年制幼高师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的方式方法,课堂实施原则,教学评价原则等。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及措施 篇9

听了王局长在全县教育系统强力落实教学目标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我深有体会:

(1)学校对教师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绩轻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如果一位教师不好的教学质量,那么无论如何,他不会被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相反,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往往就会一俊遮百丑,他就可能是一位获得过很多荣誉的“优秀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代替了对教学质量的评定,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及获取成绩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学生是否爱学、乐学、会学等学习因子及动手操作、演示,参加实践活动等学习能力方面。

(2)教学设施与教学需求矛盾

许多教学工具、设备老化、滞后、虚设严重。现代化教学设备严重缺乏,全校多媒体仅一台。有时教师为了一节课仅拉电线、找电源就耗去几十分钟,耽误了大量备课准备时间,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懒得再用。

(3)学校制度在制定和实施时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是还存在着见分不见人、见章不见人的现象。好像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赋分,缺乏制度的实施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指导。二是制度的实施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实施的对象就是被管理者,使两者处于一种对立状态,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权力行为。

(4)对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学到真本领,多数教师仍沿用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教新教材,来教育社会化的学生。

改进措施:

(1)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领导充分重视教学工作。①每周例会都安排研究教学工作的时间,针对存在的问题,商定有力措施。

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每周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课后就教法、学法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③备课检查分定期查和抽查两种形式。定期查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后留有记录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情况。个别教师还需跟踪检查,督促其整改;抽查是在推门听课后随机检查,在定期查、抽查情况的基础上于期末评出优秀教案。每学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10

今年是我县的师德师风建设年,为了有效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的实际,根据各级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通过广泛宣传和不断学习,提高三个认识。

1、确立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中心工作的认识。

学校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使全校各级领导及全体教职工明确教学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督查小组,亲自抓教学质量。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的政策与措施。要把教学工作做为主要日常工作,各处室主任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学校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支持教学。

2、确立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佳方式的认识。

学校在上期末,就决定在本期全校实行教学模式改革,并且全体教职工认真听取了学校教研室杨利高主任主持的:课堂模式改革报告会。全校至上而下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在本期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行“五环渐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在实践中寻找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3、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认识。

学校各级领导及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生存、质量取胜、质量发展的观念,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常抓不懈。

二、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

1、坚持各级领导听课制度。要求学校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务、教研主任每学期听课至少20节,以便及时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不能定期研究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措施不力,没有完成听课任务的各级领导,年终考核视为不合格。

2、强化教学检查制度。明确教务处在教学管理中的职责,确保教学管理这一行政的畅通、有序和高效。建立教务处.教研组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教研组通过开展互相听课、评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务处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采取一听(听课堂教学);二查(每周查教案、学案和听课笔记);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等办法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并在教职工大会上公布每一次检查的情况;学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切实加强教研教改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1、坚持教研活动制度。教务处根据学校的要求,指导各教研组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保证每周三下午文科组,每周四下午理科组、每周五上午音体美电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和内容。各组开展的教研活动计划、实施情况均应记录在《教研工作记录》中,每学期结束,教导处收缴汇总后,作为期末对教研组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坚持听课制度。要求教师互相听课每周不少于1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授课质量提高,教务处每学期要考核各类人员的听课情况。

3、集体备课制度。各年级各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在主备人完成 初次备课后,同组教师要完成集体二次备课,并提出修改意见,完善教学导案。要求同年级同学科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

4、争取每月召开一次教研总结会。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教学质量提高。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风师德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教风师德建设关系到学校学风、校风的建设,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提倡乐于奉献、忠于职守、严谨求实、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

2、教务处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实行中年教师指导制。各组要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并要求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3、积极为年青教师进修创造条件,提倡年青专业教师到生产第一线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健全奖励机制

1、健全学生奖励机制,对在各种考试、活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2、健全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以此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例如,优秀教师的评选,教学奖的设定,考核晋级的评定等,教学实绩都占有绝对的比重。

六、加强学风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良校风、学风、班风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

1、学校各班级,通过开展“一班一品”班级建设活动,把学风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营 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努力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全校师生要排除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干扰,努力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2、以严格的考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从2010年上期,我校的段考、期考的考室安排就是按照毕业会考的要求,按照班级交叉、打乱学号的要求安排考室和考号的。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坚持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观点,注意研究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调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每一位学生取得进步,帮助他们更快成长,同时要求教师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热情、切实的关怀和帮助,使住他们尽快得到良好的转化。从而从整体上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符合我们当前的课改精神的。

通 道 三 中

提高中学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措施 篇11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教学质量;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受繁重课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喜爱程度往往更高。综合来看,高中体育学科当中,篮球教学备受学生欢迎,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体育教学项目。从篮球项目本身来看,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对于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篮球项目在高中体育学科中的重要性,在教育又一轮改革的新时期,已有越来越多的高中致力于探寻提升篮球教学质量的对策,以确保体育教学中篮球教育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帮助学生缓解课业负担并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提升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篮球教学在高中阶段开展的作用

篮球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入而有了全面的提升。(1)篮球训练具有较大的体育强度,因此,能够通过篮球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保证学生凭借身体健康的资本为学习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保障;(2)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通过训练能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运动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运动能力的发展;(3)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阶段的贯彻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体育篮球教学成为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4)高中阶段的学生出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致使身体素质整体呈现出亚健康发展趋势,篮球运动可有效改善这样的现状,不仅能够通过团体运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更能够通过一定强度的运动增强学生的体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并更深切地感知体育文化。

二、高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已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但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并结合我国整体现状能够看出,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成为制约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纵观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整体的体育教学现状能够看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的体育技能理论灌输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普遍具有明显的任务导向性,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对体育项目进行讲解,而后由学生被动模仿练习,大大抑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篮球教学亦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对篮球运动基本技巧的传授,无疑会因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而使学生失去对篮球运动的热情,体育篮球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2.教学目标固化

当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开展,很多教师均仅以完成教学指标为目的,单一地注重对篮球技巧的教学指导,并不能认清篮球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折损了篮球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这种情况通常表现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完基本技巧指导之后,便对学生进行“放羊式”管理,使篮球课程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程,对篮球技巧的考核也是应付了事,教学效率直接打折。如此固化的教学目标,直接对高中篮球课程产生着负面的影响,使学生逐渐失去对篮球学习的兴趣。

3.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问题

篮球运动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应有的体能,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协调能力。就我国当前的整体形势来看,学生之间身体综合素质的差异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学生很难抽出时间进行日常锻炼,致使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法满足篮球运动的要求,抑制着篮球教学质量。另外,就心理层面来讲,高中生因为学习过于紧张,为了应对高考而不得不埋头苦学,情绪上的波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自信心更是严重缺乏,心理素质的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篮球运动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中学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建议措施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首先必须提高教师对篮球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迎合新课改理念,明确篮球教学目标,并改善教学方式,从而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与积极性,为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1.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篮球教学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对此,教师应当正确认识篮球教学的意义,以全面提升籃球教学质量为原则,改变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模式,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不同的学生之间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具备的篮球运动能力也有所不同,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详细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开展分层教学法,对基础能力强的学生进行高级技巧的指导;对基础能力弱的学生重点做好基本技巧的教学,如此使学生的篮球能力全面提升。

2.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树立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发现,该阶段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秉着新课改理念要求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入新型教学模式包括游戏教学法和篮球比赛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更乐意投身于篮球的学习当中,在充满趣味性的篮球活动中逐渐增进对篮球运动相关理论与技巧的了解,并给予学生以更多的机会感受篮球运动的团队合作重要性,进而不断培养体育精神。

3.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对于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保证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身体与心理层面,并设置更多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如此才能更顺利地开展篮球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篮球授课之前,以跑步或者跳绳等方式帮助学生热身,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运动的状态当中,同时,根据实际的课程安排适当穿插一些多样化的体育比赛活动,帮助学生的身体真正动起来,并实现心理方面的放松。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所提升,对于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明显,然而结合当前高中阶段篮球教育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只有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篮球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正确教育目标的树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中体育篮球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敏.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质量与效率[J].体育科技,2014(3).

[2]暴晓娣,青格乐.城市中学篮球教学的发展及对策探究[J].青少年体育,2015(10).

[3]孙卫兵.关于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措施研究[J].体育世界,2013(9).

[4]陈锁.对高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20).

上一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措施下一篇:入会申请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