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2024-05-30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共13篇)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篇1

笔墨千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2、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分析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及意境的表现方式。

三、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范画、课件、中国画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画的工具材料,你们认识吗?是的,这就是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中国画就是用它们画出来的。这些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工具材料,是造就中国画独特表现效果的重要部分。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中国画,但是,要完整地描述中国画的特点却不太容易。今天,我们就以中国画的特点为题来进行探讨,为我们认识、欣赏、学习中国画打下好的基础。墨纸砚,以演示方式展示宣纸上的笔墨效果。

(二)、初步认识中国画

1、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

介绍文房用具笔

2、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对比欣赏《出水芙蓉图》、《册页——荷花翠鸟图》。

总结: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3、以大观小的观察认识方法。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峰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如此开阔的画面?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了中国画中“以大观小”,强调以“想象”为本质特征的观察识方法。花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善于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小中见大”,一草一木往往折射出人们的宇宙观。

4、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册页——鱼》(朱耷)。“不似之似”,这条鱼在哪里?它和现实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小结: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就简,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趣味。

5、灵活变化的时空表现。引导学生《韩熙载夜宴图》。中国画不拘泥于固定时空的表现手法常常把事件的全部过程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里。

(三)、用笔——状物传情:线描、书法比较。对比欣赏《送子天王图》、《渔翁渔妇图》及篆隶草书图解。

“书画同源”,绘画笔墨技法与中国书法用笔密不可分。比较绘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你有什么发现?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句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

我们来分析《五牛图》(韩滉)中的线描表现,并思考如下问题。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线条的质感是方正还是圆润,凝重还是飘逸?

3、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四)、用墨赋彩

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五色具"一语概括。教师依照《墨葡萄图》图示列举的方法讲解墨色变化。

墨色的表现不可脱离用笔,对比两幅山水画,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容膝斋图》疏淡用笔,表现了什么样的心境?《山水图轴》与《容膝斋图》笔法上的不同之处以及墨色效果差异。

(五)、作业与课堂评价:

1、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教师进行补充。

2、参照教材上的一幅作品,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篇2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1.课前谈话。

2.多媒体播放2008年汶川地震的画面, 《无间道伤感曲》配乐。教师深情地配画外音:2008年的那次汶川大地震……

孩子们, 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大地震, 感受灾难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3.板书课题:最后的姿势。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深情的旋律, 熟悉的画面, 感人的场景, 动情的描述, 把学生一下子带进文本, 使他们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激发了他们的情感渴望, 为本课的学习定下了情感基调。】

二、潜心会文, 体会情感

(一) 感受情况危急

过渡:山在颤, 地在抖, 现场惨不忍睹, 这样的情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从字里行间去细细感受。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边读边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2.指名读, 大屏幕出示句子:

天空阴沉沉的。

忽然, 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 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楼房塌陷了……

3.交流, 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

4.我们不愿触碰那些画面, 记忆却已刻骨铭心。 (播放地震视频) 大灾无情, 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文字。

【设计意图:一段视频, 几段文字, 给学生视觉以冲击, 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在激情诵读中, 学生将静态的语言化为动态的场景, 这为了解谭千秋, 走近谭千秋, 领悟他的大爱千秋奠定了基础。】

(二) 体会谭千秋的恪尽职守, 无私大爱

过渡:教学楼即将坍塌, 在这紧要关头, 在这短暂的瞬间, 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不倒的丰碑, 他最后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1.请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用“———”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反复品读, 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让你的感动打动同桌。

3.汇报交流。要求先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再说出你的体会。

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 指名读。

(2) 对这句话,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带着你的理解再读。

(3) 孩子们, 会读书, 能将一句话读成几个字。请小声再读读这句话, 哪几个字叩击了你的心扉? (拉、撑、护) 从这三个字中, 你又读出了什么?

(4) 孩子们, 此时此刻, 在你的眼中, 这三个字还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吗?我们一起来读———

(师引读, 生接读句子一)

师:它是一场殊死的战斗———

师:它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师:它是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责任———

(5) 师总结:在灾难来临的瞬间, 一双大手拉回了四个孩子, 一个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 一个生命呵护了四个生命, 人民这样赞叹——— (出示)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句子二:我们发现他的时候, 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1)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2) 放开声音读一读, 从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3) 指导朗读。谁还想读一读这句话?谁敢和他比一比?谁还想读?举手的同学一起读。

(4) 你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 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砖块掉下来了, 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 但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 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 但谭老师依然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 疼痛难忍, 谭老师依旧张开双臂, 死死地护住学生。

(5) 睁开眼睛, 把你刚才看到的画面融入朗读中, 男女生赛读。

(6) 面对灾难, 面对死神, 谭老师用血肉之躯与之抗衡。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 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们再一起读。

(7) 此情此景, 怎能不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然而更震撼人心的还有, 还有废墟下谭老师的声声鼓励。孩子们, 假如你就是谭老师, 此时此刻, 你会怎样鼓励你的学生?

(8) 那声声鼓励, 成了人们记忆深处的绝响, 人们这样赞叹——— (出示)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句子三:地震时, 眼看教室要倒, 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1) 你又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2) 面对危险, 谭老师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飞身一扑, 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生命之门, 怎能不令人震撼? (男女生轮读)

过渡:面对这一幕, 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

●句子四: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 论条件, 老师离门口最近, 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1) 理解“生死攸关”。

(2) 指导朗读。指一生读, 其余同学小声伴读。

(3) 渗透写法 (侧面描写) , 分角色朗读。

(4) 是啊,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齐读)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体验读、默读、齐读、赛读、范读、引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读中感悟, 读中内化, 读中生情, 凸显了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 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三、品味课题, 内化情感

过渡: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 在学生眼里, 他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在老师眼里, 他是最爱孩子的, 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 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1. 齐读课题。

2. 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 它还表达着一种精神, 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 那就是爱与责任。

●句子五: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师引读, 生接读句子五)

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 永远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四、瞻仰丰碑, 升华情感

面对废墟中惨不忍睹的血肉之躯, 面对那钢铁压不弯的脊梁, 面对那羽翼下鲜活的生命……谭老师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 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 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内涵。让我们全体起立, 共同瞻仰那座不朽的丰碑: (齐读) 谭千秋, 一位普通的老师, 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五、自由表达, 抒发情感

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 我们不愿去回想灾难来临时的惨烈场面, 但此刻, 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英雄老师谭千秋说。请拿起手中的笔, 写下你对英雄的哀思、钦佩吧!

【设计意图:“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以浓浓的情感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 以情激情, 以情生情, 以情导情, 知情并育, 让学生获得了情融融、意切切的心灵感受, 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浑然一体。】

初中美术写意画的笔墨法教学 篇3

写意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材中大都是以写意画为开始。教材通过写意画教学,使学生认识写意画、喜欢写意画、会画写意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自己能够泼墨挥毫并做到恰到好处。我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写意画的特点入手,正确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写意画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写意画绘画的基本笔法与墨法的运用技巧。

一、写意画的笔法教学

我国从远古彩陶艺术时代就有用笔历史,南齐谢赫提出“六法”第二条“骨法用笔”仍强调线条的造型技法功能。唐张彦远提倡书画同源,强调书画用笔在造型功能运笔方式上的效果。

由于初中生接触中国书画较少,对毛笔笔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在写意画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发现——创造”的学习全过程,充分满足学生表现自己的愿望,让其多探究几种表现方式。刚刚上中国画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如侧画、竖画、逆画会产生不同笔迹,当画面出现多种不同观赏感观效果时,借此机会现场演示运笔,引导学生掌握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笔法的运用技巧。同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鼓励他们换几种方法试一试。让学生有创作的自由和信心,大胆地去尝试、创造。如在上《泼墨荷花》一课时,让学生观察名家张大千作品《荷花》的用笔特征,笔墨线条的变化,以及荷花梗、叶、花的线条差别,然后跟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变化丰富的笔墨是如何运笔的。紧接着让他们自己多次尝试运笔,并感觉笔墨在宣纸上所产生的变化,这时老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如运笔力量的大小,运笔速度的快慢,运笔方向的变化等。学生们在自己亲身体验与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作画运笔技巧,作起画来热情主动、心中有数。

二、写意画的墨法教学

中国画色墨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滋养,墨和色的应用具有极强的意象性。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见红画红、见绿画绿的客观化,更不会刻意追求物象因光源、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中国画所有的色彩运用都是为了深化作品的主题,讲究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意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色彩观。因此,也就有了“以墨代色”“素以为绚”“运墨而五色俱”等艺术主张。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云:“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青黄朱紫矣”,就是对水墨画意象色墨观最好的诠释。

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并领会中国画意象的笔墨观,在反复练习中,要让学生在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既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又是对学生进行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教师通过在宣纸上边演示边讲解,以墨撞水、以水撞墨、以色冲墨、以墨冲色、泼墨等用墨技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始练习时,先不要求学生绘画具体内容,只是让同学随意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观察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所产生的效果,然后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作画,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中领悟写意画的水墨技法。如在上《水墨探索》一课时,我在黑板上贴上五张宣纸,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笔墨比赛,看哪一组的学生画出的墨色最有层次感。学生热情高涨,踊跃上台,画面墨色出现很多层次,效果很好。接着再让个别学生介绍其所画的墨色是如何得来的,就笔墨的饱和度,含水量的多少一一作了描述。其他学生根据所听的与自己所体验的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示,收益非浅。

《笔墨藤趣》教学设计 篇4

教师:刘海峰

教学目的: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葡萄的画法和技法,掌握国画葡萄创作构图,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葡萄的画法和技法,掌握国画葡萄创作构图,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毛笔、调色盘、中国画颜料、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猜谜语:

一棵藤儿弯又弯,挂着珍珠一串串。

有紫有绿真好看,熟的甜来生的酸。(猜一水果)

学生猜出:葡萄

教师提问:从哪些字词可以表现出是葡萄呢?

学生回答:藤、弯、串串(形状)紫、绿(颜色)甜、酸(味觉)

二、教学步骤:

1、观察:葡萄的结构。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整株葡萄。(1)葡萄的叶子:一片叶子有五个角,当中的叶脉也有五条主线。

叶子画法:大笔蘸淡墨,笔尖蘸浓墨,五笔画出叶子的形状,将干未干时,用叶筋笔勾叶筋。

(2)葡萄的藤:弧线、曲线、绕圈线、交叉线。

(3)葡萄(果实):绿色、紫色、绿紫色、蓝紫色。一棵葡萄是一个小圆形,一串葡萄是一个圆锥形。

绿紫色葡萄画法:先用藤黄加花青调成绿色(不能太干),再用笔尖蘸胭脂,在调色盘上稍作回旋,即在宣纸上画圈,当中空出高光部,最后用浓墨加葡萄蒂和点出果脐。

同学们再探究紫色、绿色葡萄的画法。

2、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一幅葡萄创作作品,边演示边讲解,画好后落款题字盖章。

3、名画欣赏:南宋林椿《葡萄草虫图》 南宋温日观《墨葡萄图》 明徐渭《墨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近代齐白石《葡萄图》《风味如此合流涎》

4、作业练习:学生讨论如何将葡萄叶子、果实和藤进行组合,同桌两人合作画六开生宣纸作品一张。注意叶子的组合与虚实关系,果实的外形起伏关系,藤的粗细与主次关系。

5、巡回辅导: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巡回指导时以个别指导为主,若遇共同难点,可再集中讲解。

6、作业点评:

7、课外拓展:指出有关葡萄形象的在美术上有广泛的应用。展示葡萄的装饰花边、图案设计、商标设计、瓷器图案等。

三、教学板书:笔底明珠——葡萄的画法

1、观察:葡萄的结构。

(1)葡萄的叶子: 将葡萄叶子、果实和藤进行组合,(2)葡萄的藤: 同桌两人合作画六开生宣纸作品一张。(3)葡萄(果实):

2、作业练习:

四、教学反思:

猜谜语导入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形象地抓住葡萄的特征。

我认为在讲解葡萄的叶子的时候展开的稍嫌过多(即时间分配上用的太多),那是插入让学生做葡萄的叶子的组合练习(参考素描静物的构图原理,将一张叶子比作一个苹果,以三个苹果的构图为例子,展开四个苹果、五个苹果的构图练习)。不过这个环节学生做的还是很开心,很积极。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历代名画欣赏的时候,作品张数过多,可以再精挑细选,用少数的张数达到强化和学习的目的。这样的画,时间还是可以节省一些让学生去练习。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分析

主要介绍了中国画的绘画语言-----“笔墨”,以及运用“笔墨”来表达思想情感、“传达心灵的絮语”。

本科属于初中阶段“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7---9年级中国画教学的起始课,它和后面的《写意花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造型.表现”教学领域中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掌握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方法,体验中国画造型活动的乐趣而设置的。

学生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理解笔墨韵味给人点来的美感,通过用笔用墨技法的学习,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从而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水墨画的绘画语言“用笔”和“用墨”的方法和特点,理解用“笔墨”来表达情感。

能力目标:临摹或创作一幅中国画作品,提高学生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中国画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审美能力提高,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难点:能透过作品欣赏和笔墨练习体会笔情墨意。教学重点: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水墨画工具 名家作品 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本节课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画的知识,对学习内容有较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农村学校条件有限,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过中国画,没有基础。因此,我将本课定位为从最基本理论和最基本技能入手。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激发好奇心。

直观演示、欣赏归纳、对比探究:调动学生积极性,掌握新知识。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更真切、更深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中“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画动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讲授新知: 看一看:先介绍绘画语言“笔墨”。即“中国画笔法 ”和“中国画墨法”(1)中国画笔法 a介绍用笔的基本方法:中锋 侧锋 逆锋 拖笔

b教师应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学生观察思考:几种用笔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表现效果各有什么特点? c、学生讨论发言 d教师总结(2)中国画墨法

a教师介绍墨的“五色”__________焦墨 浓墨 重墨 淡漠 清墨

“六彩”________指黑、白、浓、淡、干、湿

b教师运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学生观察思考:五色、六彩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c学生讨论发言 d教师总结 设计思路: 教师运用视频展示台示范可以让学生看的更清楚、更仔细。教师演示时让学生分别观察思考“中国画笔法”和“中国画墨法 ”的方法及特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动探索新知识,试之获得的新知识更真切、更深刻。

教师总结并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知识条理化,使知识掌握的更深刻,更牢固。

试一试

让学生分别尝试中国画笔法和中国画墨法的方法。设计思路: 通过实践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体验笔墨情趣,将“所学”转化为“所用”,使用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激发学生更近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赏一赏

a“赏一赏”分为“作品赏析”和“作品欣赏”两部分。让学生欣赏分析作品中各部分的用笔用墨特点。

让学生比较蒋兆和的中国画《流民图》和法国画家莫奈的油画《莫奈夫人和儿子》两幅作品塑造人物的线条各有什么特点及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让学生对比欣赏、思考、讨论东西方绘画的异同。设计思路: a作品赏析由浅入深、各有侧重。让学生分析作品用笔方法和墨色的变化;让学生理解运用笔墨塑造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让学生理解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歌;让学生体会东 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体验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

b采用对比欣赏法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作品艺术特点,学习对中国画审美方法。

C让学生积极发言讨论,“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审美思维、创设愉悦、活波的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到的审美感受才是真切的审美体验,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及时给予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创造性。

作品欣赏

教师利用课本提供的中国画以及网络资源下载大量的水墨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设计思路: A提供大量的审美素材开拓学生视野。

B欣赏配以中国传统的音乐、创设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氛围。(三)学生作业(练一练)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水墨作品。

设计思路:考虑学生的能力有差异,采取作业(临摹或创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四)作业评价(评一评)作业评价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设计思路: A应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题,强调了参与与互动。

B,通过自我介绍和自评,让同学了解自己的创作思路,表现形式,思想主题以及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等内容,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条理化,鼓励学生“评头论足”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价、欣赏能力,从而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五)延伸与拓展

课外作用,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某一画家或某一时期的艺术特点。设计思路:通过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六)课后反思

1、本课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创设了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篇6

卞(bian)毓(yù)方,当代作家,记者。

二、人物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吉安市)。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三、词语:

怦(pēng)然凛(lǐn)凛而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独柱擎(qíng)天煌煌(huáng)笔墨云愁雾惨颠簸(bǒ)黄钟大吕舍身取义刀光剑影戕(qiāng)灭衢(qú)州迫不及待葵藿(huî)秽(huì)土精神侏儒摇唇鼓舌聒(guō)噪不已戟(jǐ)指厚脸昧心李煜(yù)辚辚(lín)绝尘一代枭(xiāo)雄趾高气扬衣单形瘦雍(yōng)容戏谑(xuâ)恼羞成怒撒手锏(jiǎn)箴言(zhēn)缧绁(lãixiâ)孛(bâi或bï)罗乱髭(zī)倒竖拽(zhuài)博学宏词科诘(jiã)难歇斯底里黔(qián)驴技穷孤注一掷奸佞(nìng)攘(rǎng)袂(mâi)心旌(jīng)嵇(jī)绍祖逖(tì)颜杲(gǎo)卿擦拭笔走龙蛇摧枯拉朽 ※补充词解: 怦然:形容心跳的样子。凛凛:严肃,严厉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比喻竭力挽回危险的局势。独柱擎天:比喻独力支撑起大局。煌煌:明亮。

舍身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秽土:肮脏的土。

精神侏儒:指精神上苍白、猥琐的人。戟指:直指的意思。

绝尘:完全没有了尘土,形容走远了。

一代枭雄:某个时代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或智勇杰出的人物;或魁首)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撒手锏:指旧小说中厮杀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掷敌手的招数,比喻最关键的时刻使出最拿手的招数。

箴言:劝诫的话。诘难:追问,责难。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黔(qián)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了。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奸佞(nìng):奸邪谄媚的人。心旌:心旗。

笔走龙蛇: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跨。

四、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五、研讨:

1、全文主要写了文天祥一生中哪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1279年被元兵所俘,1280年被押送至北京囚禁,在狱中写完《正气歌》。(1283年被元朝杀害)按时间顺序。

2、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

中国画的笔墨意蕴与招贴设计 篇7

一、意念为先深化文化内涵

黑格尔曾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艺术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悠远的韵味美,通过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表现出来。中国画是最擅长以笔墨表现意蕴与意境的,优秀的国画作品在主体形式结构之后都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以思想、意念等精神性的内涵形成意蕴美。笔墨是中国画的视觉形式,更是中国画的精神内容。中国画擅长以含蓄的有限笔墨表现意蕴,创造独特意蕴而感动观者。中国画“意”的体验是审美感性的过程,是心物相遇瞬间激发的感动,给人一种感性的认识升华,在感性光芒闪耀中,启发观者从物象的感性外观去体会某种内在意蕴,以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使观者注目、感动并留有极深刻印象的特点,与招贴设计通过传递广告信息与信息背后隐藏的精神,实现精神交流与满足,进而最大限度地达成广告效应的最终目的相一致。因此,中国画的笔墨意蕴之美可以增强广告传达过程中的文化感染力。《影相随》是一幅关于民间皮影艺术的文化招贴,画面背景以中国水墨山水画法来描绘,主体造型以飘逸的行书和唐山皮影造型元素相结合,整个招贴扑面而来,鲜活的艺术气息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国皮影的艺术风采,让更多的人去关注皮影文化的保护传承,整幅作品画面简洁,极富视觉感染力,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

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整个民族的责任和设计行业的追求。中国绘画笔墨的意念为先的表达方式被许多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大师借鉴。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可以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现代设计理念中去的先驱人物。他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一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实际这也是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意境。他的很多设计作品体现了这种思想,以中国绘画笔墨为素材,并用象征手法赋予设计元素以生命,含蓄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感染消费者。

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出于老子,意境成为美学范畴始于唐,意境在悠久历史中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关于意境美学的本质,谢赫提出艺术不能受到物体的局限,应该“取之象外”,以期达到“气韵生动”的唯美境界。唐代司空图《诗品》一书归结出雄浑、冲淡、劲健、沉着、缜密、高古、典雅、清奇、洗练、疏野、旷达、飘逸、含蓄等24种意境,是对民族文化中意境美的系统理论总结,也成为我国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追求。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是中国绘画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绘画以浓淡、黑白等表现山川万物及作者的独特感受,利用省略和空白,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以表现主体,提升画面意境,增强表现效果。优秀的招贴设计往往能够通过意象的变异、重构表达超于意象外的意境,情景交融,意象互通,以画中意境、弦外之音引发受众的联想,以视觉上的冲击触动人的内心,引起情感的共鸣,增加画面的灵性与气韵。

“北京2008”奥运会系列主题海报招贴,展现了中国绘画笔墨意蕴在海报招贴中的魅力,以流动云纹之虚映衬运动形体之实,画面意象简洁生动,富有韵律美,充满奋发进取的激情。作品融合了中国绘画的水墨技法和现代设计的视觉传达理念,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

三、寓繁于简传深意

寓繁于简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境界。中国绘画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物象结构和色彩属性,而是根据画面美学意境的需要,通过对物象特性的归纳、取舍、夸张等艺术塑造方式,增强所表现物象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塑造出高于生活的典型艺术形象。

在招贴设计中,为了表现和传达物象主体的特性,必须对其元素属性进行归纳整理,精确提炼主题,以其重要属性作为招贴的主要诉求点进行设计,寓繁于简,增强招贴画面视觉传达的冲击力,这是招贴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中国绘画和招贴设计这种表现手法的相通性,使中国绘画元素在招贴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

四、跨越时空显创意

布局平面化是中国绘画的特性手法。中国绘画追求点、线、面在画面中的韵律节奏,布局灵活,可超越时空,不受时空限制,把不同时空的事物或者不同时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于同一画面中,十分自然和谐,画面的装饰性更具美学韵味。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这样穿越时空的经典之作。穿越时空也是招贴设计的重要创意手法,平凡普通的事物幻化于另一时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事物会在视觉传达过程中产生变异,某些观念得以更出色地表现和传达。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商业招贴以中国水墨意蕴与商品有效融合,增添品牌和产品的文化认同感。水墨不仅应用于平面招贴,也可应用在影视广告上,最近中央电视台水墨主题的自身品牌广告,将水、鸟、鱼、龙、长城、太极、武术的动态融化于飘逸洒脱的水墨,跨越时空,展现了深邃的中国文化,同时又富有现代感,每个画面的水墨表现手法都让人震撼,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视觉传达方式表现中国传统水墨意蕴的典范作品。

结语

千秋五丈原 篇8

五丈原侧望似一道土岭,实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公里,拔地40多丈。原体突兀而起,原顶平阔,东西北三面壁坡陡峭,且均有河水阻隔。南面背依巍巍秦岭,紧扼褒斜古道,北控东西通道,形成坚固铁闸。

这里,曾是战旗林立、金戈铁马的鏖兵之地。

这里,曾是魏蜀统帅帷幄筹谋、两军对垒、用智斗勇的争锋之地。

这里,曾是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壮志未酬、鞠躬尽瘁的献身之地。

据《三国志》记载,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从秦岭的斜谷关出而伐魏,驻扎五丈原上,与魏国司马懿的抗击军队对垒百余日,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进退两难,以至忧虑成疾,在此逝世,时年54岁。

历史的云烟,虽在昔日战场的遗址上空翻过了十几世纪,但随着《三国志》、《三国演义》等煌煌巨著的代代传阅,人们愈加怀念诸葛亮兴蜀伐魏的建树和业绩;愈加对这颗智慧之星的早殒而惋惜;愈加向往五丈原这一历史名地。

深秋的一天,我们随如织的游人踏着当年军士汲水的“盘盘道”,登上五丈原顶。伫立原头,俯瞰广袤的八百里秦川,但见滔滔渭河蜿蜒东去,两岸沃田茵茵,使人顿觉视野无垠,心旷神怡。回眸望去,眼前一座庙宇掩映在苍翠丛簇的古槐松柏之中,这就是始建于元代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庙门上是“五丈原诸葛亮庙”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楹联。迈入气宇轩昂的庙内,高大的献殿,琉璃瓦向上扶拥着千姿百态的脊兽,屋檐下、梁檩上、墙壁面彩绘着诸葛亮文治武功的故事壁画,笔法流畅,色调和谐,呼之欲出。细观那生动的画面,仿佛置身当年群雄争斗的千军万马之中,亲眼看到诸葛丞相日理万机、废寝忘食的情景……

穿过献殿,风格别致的八卦亭即在眼前。亭身高大空阔,彩绘绚丽夺目。8根立柱托起八卦屋顶,玲珑精巧,卦象环生,变幻无穷。大殿正中,是诸葛亮坐式塑像,羽扇纶巾,鹤氅皂绦,仪态端庄,好似仍在此处运筹帷幄。两边是姜维、杨仪、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其雄风赳赳,英气犹存。

特别引人注目和感慨的是殿中墙壁上镶嵌着的40块大青刻石,每块0.7平方米,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就刻在上面。据说,岳飞手书“两表”时心潮澎湃,“挥涕走笔”,故其运笔如龙腾蛇舞、雄健磅礴。在这前面,还刻着明太祖朱元璋所题“纯正不曲,书如其人”8个遒劲大字。从岳飞书后的附言看,此刻石的墨本,书于南宋绍兴八年八月中旬某日,当时岳飞行军经过南阳,遇雨宿于庙内。次日,住庙道士出纸求字,岳飞随即飞笔疾书前后《出师表》送给他。又从此刻石后尾附刻的四位收藏者的跋语看,墨本经过多次辗转,到清朝时,落入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桓之手,袁在西安刻之于石。光绪四年,岐山县令方鸿宾在重修诸葛亮庙时,复拓取在西安的石刻,重刻石上,镶之于壁。至于袁氏所得墨本则不知下落。于是,仅存此处的岳飞手迹石刻,就已成为珍品。对此,人们称之为“两绝”:一是诸葛亮的文章写得绝;二是岳飞的字写得绝。

古往今来,士人凭吊诸葛亮无不颂读他心似明镜、志若鸿鹄的华章—— 前后《出师表》。陆游过四川夔州时,夜读《出师表》,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的警策名言。

出庙门,再回首,整个庙内建筑,错落有致,恰似诸葛亮当年军营气象。

此古原何曰“五丈原”?文管所同志告诉我们,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三说原高50余丈,原称50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与周围的古迹、传说多与诸葛亮及这段历史有关。

我们立原南望,在五丈原的靠山处,平地上有突起的两道土墙,当地人称之为“旮旯城”。当年诸葛亮就在这里筑城作堡设中军帐。城中曾出土过蜀军军釜,人称“诸葛锅”。城后的山上有一块平展的大石,据说诸葛亮常与杨仪在此石上下棋,此山也被称作棋盘山。附近的一个村庄,因《蜀志》记载诸葛亮病逝的当晚,一颗红色有芒角的星沉落于此,遂改名为“落星村”。

原下有上下两泉,人称“诸葛泉”。上泉为蜀军饮用,下泉为饮马之处。千军万马每日饮水数量相当之大,故汲水的人马硬是在原北的陡坡上踩出了1条道。此道有13道弯,今称之为“盘盘道”。

在距“诸葛泉”约1公里的渭河南岸边,是当年蜀军先锋魏延驻防的前哨营地,故名“魏延城”。今为岐山县五丈原镇所在地。

沿着“旮旯城”的旧址向山跟前行,即到古堡斜道的北口—— 斜谷关。只见重峦叠嶂之间,一条大路伴着一条遍布石头的小河,迂回曲折地并排伸展出来,山脚与山脚相扣,形成一处天然要塞。对此,苏轼有诗云:“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望五丈原,郁曲如长蛇。”据史料记载,诸葛亮面对路途遥远、山路崎岖、粮草不继等困难,在此发明了令魏军胆寒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出斜谷关,我们又来到“古葫芦峪遗址”,即渭河南岸的葫芦峪。当年火烧葫芦峪之战事就发生在这里。葫芦峪实际上是一条沟,有四五里路长,沟口临渭河,呈葫芦状。沟里树木茂密,杂草丛生,朝下探望难见其底。当忆起诸葛亮用计赚取魏兵,用大火烧之的史实,文管所的同志和我们一样很是激动,亦不乏几多遗憾:如果不是大雨不迟不早下在节骨眼上,就是10个司马懿也早化为灰烬了,此谷中曾出土过三国时的箭镞,沟里的石头,因火烧也变得一半白一半黑,我们细瞧,少许大石上仍留有火烧过的痕迹。

离开葫芦峪,我们又去了与五丈原遥相呼应的高地“三刀岭”。这里是诸葛亮以“女人服”讥辱司马懿速战速决之地,也是司马懿看破诸葛亮用心,不但不怒反而穿上裙衫,在此处向诸葛亮遥拜,致使诸葛亮气郁满胸、卧病不起的不祥之地。

文管所的同志还介绍说,五丈原自魏蜀在此首开战场后,相继又多次成为鏖兵之地。前秦皇帝苻坚与晋刺吏司马勋、氐族首领苟渴与秦将军姚谌分别在此角逐。1949年解放大西北的扶眉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与胡宗南部队也曾几次在五丈原展开激战。

沧桑巨变,今天的五丈原,既有著名的历史名胜,又有当代新建的景点。其最为瞩目者当数斜谷关水库的“亚洲第一土石高坝”。此坝高114米,登临坝顶,极目四野,满眼翠绿,那坝中平涛安澜,碧水如镜,乘船畅游,如在画中。

千秋冰雪天山庙 篇9

在哈密,拜谒完回王陵后,朋友建议去天山庙。我问:“道路如何?”朋友答:“车可以开到山顶。”遂开车前往。

出了哈密城,一路北行,远处的天山顶上还是积雪覆蓋,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约莫60余公里,便到了南山口,车子顺着蜿蜒的公路爬行,爬至半山腰,因路上积雪太厚,车轮被陷,不能行进。我们只好下车,徒步而行。

因为是春季,山上的积雪还未化。我们踩着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顶攀登。花了两个多小时,走了十几公里的路程,正当疲惫不堪时,朋友高喊:天山庙!

翘首望去,一亭凌空而立,六角飞檐,双层,赭色琉璃瓦,红色立柱,描金彩绘,在白雪蓝天映衬下,显得格外壮丽。朋友说,那是观景亭,可登高望远,天山景色尽收眼底。亭下就是天山庙。庙前立一石牌坊,上面镌刻“天山庙”三个大字,左右镌刻一联,曰:

惟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鎏金,隶书,古意盎然。

牌坊后为天山庙,倚北向南,庙前立一铜香炉,上刻“关帝庙”三个大字,繁体,汉隶,身如汉罐,顶若伞盖,只是罕无人迹,少了点香火气。右边立一石碑,上刻《重修天山庙碑记》。庙为青砖砌墙,中开一拱门,左右蹲两石狮,把守庙门,门顶悬一黑色牌匾,上书“天山庙”三个大字,中间两根红色木柱,左右悬拱形木牌,上刻一联,曰: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字均为鎏金,隶书,联语对仗工整,高度概括了关帝的一生。

天山庙本是“关帝庙”,原称“天山关帝庙”,始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北宋至清屡经战事,多次修复。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哈密办事大臣明春又重修此庙,庙以巨木为梁,青砖为墙,古朴无华,结构坚实。从外表看,似座方型楼宇,其貌不扬。据说当时重修天山庙时,成千上万块青砖是用羊群一次一次驮运到山顶的,可见古人修建天山庙之良苦用心。

1931年马仲英在攻打巴里坤的战乱中,据说在途经天山庙时,其部下受不了山顶刻骨的严寒,就把重建的天山庙毁坏了一半,拆下梁柱焚烧取暖。到解放初,天山庙遂成了一派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

古时的天山庙是何等模样?由于年代久远、风雪剥蚀,旧貌难寻。但据史料记载,历代所建天山庙,青砖筑墙,巨木为梁,飞檐三重,气宇轩昂,庙内供有关羽、关平和周仓塑像,香火旺盛,被誉为“天上之庙”,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道教胜地。

庙旁原有厢房一间,内藏有汉代裴岑碑、唐代姜行本碑和清代福群王碑,其中以唐姜行本碑最为著名。在民间传说中,这些古碑被人们看作是能避水火之灾的神灵之物,清人方士淦在《东归日记》中说:“自来不许人看,看则风雪立至”,“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伊犁领队大臣到此,必看此碑,庙祝跪求不准,强进屋内,未及看完,大风忽起,扬沙走石,其趋马下山,七十里至山下馆店,大雪四日夜,深者丈余,马厂官马压死者无数,行路不通,文书隔绝数日。吁!真不可解也”……古人的这段记载,给天山庙这一历史人文景观平添了一道神秘的传奇色彩。2002年哈密于原址重建,旧貌重现,修观景亭一座,塑班超像一尊,遂成为东天山登高望远、怀古思幽之胜地。

站在天山之巅的观景亭上,登高望远,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俯视天山,可谓南北两重天,南面白雪皑皑,北面林海莽莽,使人颇有九天奇幻之感。遥想当年班超、姜行本、岳钟琪等名将“马嘶人泣”从天山古道一路走过,驰骋天山南北,马革裹尸,建功立业,将是怎样的一番惊天动地的景象。

笔墨千秋教学设计 篇10

一、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一) 书法教育是对教育政策的及时响应

2011年8月6日, 教育部发文倡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 并明确规定了写字的基本要求:“中学阶段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 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 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加强中学生书法教育意义深远, 这是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真知灼见, 目前需要强化落实, 确保书法课进校园, 让书法教育回归基础教育体系。

(二) 开设书法课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 就是要构建生活之园地、传承艺术之气息、塑造真善美之人格。”开展书法教育, 学习传统文化艺术,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 书法教育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在平时教学中大力开展书法教学, 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的书法艺术, 还能不断规范学生的书法品质、书写习惯, 让学生在艺术中领悟人生的哲理, 陶冶情操。有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底蕴, 人与人之间有了和谐的感觉和艺术的氛围, 学生的学识修养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如何进行书法教学

书法不同于文字, 文字要求书写整齐看懂即可, 而书法的观赏形式是属于绘画角度的, 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 即美感神韵。要想真正把书法课上好不是件易事,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 用书法赏读引导学生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当学生被书法所包藏的无穷魅力征服的时候, 书法的有效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 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 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 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 光彩照人, 气势奔放, 而无荒率之笔,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通过这样的碑帖赏读既能了解苏轼的人生际遇和心灵世界, 又能顺势入情, 提高审美能力, 进一步地让学生体会到书法的真谛, 读懂“无声之音, 无形之相”。

(二) 用书法作品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作品的文化意蕴

历史上留下了很多书法家学习书法的生动故事, 如智勇习书“登楼不下, 四十余年”, 以至于“退笔成冢”;怀素则“种芭蕉万余株, 以蕉叶共挥洒”;大书法家王羲之, 其《兰亭序》“得其自然, 兼具众美”,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不仅字写得好, 而且人品也好, 其社会评议相当高, 连李世民都爱之称其“尽善尽美”、正是人格、天才、学养加勤奋造就了书圣王羲之, 这人格所包容的风貌、气质、情感、个性等, 都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沉淀和升华。文化塑造了人, 人把化为自己血肉生命的文化挥写成字, 书法故事的文化内蕴和兴趣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三) 以临摹作为书法训练的主线

临摹是书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从古到今, 书法家和书法建树者, 无一不是从临帖中一步步走过来的。明代书法家王铎就曾说过“一日不临帖, 一日不为人作书”。这就说明了临帖在学书中的重要性。学习书法, 必从临摹入手。而临摹, 需做到这样二字:“临”和“出”。临——充分发挥主能动性, 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出——即从所临碑帖所继承的传统中跳出来。中学生作为初学者当从一种碑帖入手, 教师展示一些易于入门的书法经典法帖, 让学生自主选择临摹的范本, 让临摹贯穿整个课程, 以实临为主, 务求逼似, 在入帖之后, 通过背临, 尝试创作等方式努力出帖, 这个“出”不是抛弃而是扬弃, 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的抛弃。入帖和出帖两个过程是可以穿插交织, 然后由渊至博, 先由一家的一帖到多贴, 再到遍临多家, 一直到有自己的面目。

(四) 加强对学生书法练习的课堂辅导

书法课特点是班级集体教学, 课堂辅导所占比重较大, 教师的辅导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样式, 既可以有对书法普遍原理和方法的整班教学, 也可以由练习同一法帖的学生结成学习小组, 小组内部相互交流, 教师参与指导, 还可以由小组之间相互赏评和教师单独辅导。

(五) 搞好课堂延伸, 倡导书法人生的理念

仅靠上课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不够的, 课外功夫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书法兴趣小组, 进行课外延伸, 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下, 各级各类书法展览比较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 让学生和书法艺术面对面, 师生共同鉴赏、讨论、提高。教师还可以组织班内的书法展览和班级之间的书法比赛,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书法练习兴趣。

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是我国的国粹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 以其特有的启德、益智、审美、健体的功能, 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探索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效书法教学任重道远, 我们应更好地探索书法教学效果最优化模式, 让书法教学在中学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 让书法艺术薪火相传, 发扬光大。

摘要:现在, 加强中学生的书法素养已经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让书法课回归中学课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开设书法课的意义入手, 对如何进行书法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生,书法,课程开设意义,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千秋诸葛我评说 篇11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隐居隆中,虽“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已明察天下大势;出山后,为投刘备知遇之恩,“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运筹帷幄,折冲樽俎,成为集忠贤、坚毅、睿智于一身的“贤相”。刘备死后,为了不负刘备的“托孤”遗诏,诸葛忠心耿耿辅佐刘禅,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同样是重义的楷模。当“孔明挥泪斩马谡”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严于律己,遵守规矩的将才。

我并不否认诸葛亮是千古难觅的贤臣、将才,但他也确实有个缺点——古板。白帝城,刘备快要驾崩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是刘备为了蜀国着想,而诸葛先生听后“汗流遍体,手足失措。”读遍三国,我认为蜀国的灭亡与刘禅没什么关系,毕竟文韬武略都不如诸葛亮。而诸葛亮有先帝遗诏,能够将其取而代之,但由于诸葛亮古板的忠君思想导致蜀国走向衰败、灭亡。“贤者为王”这是亘古不变的,如果没有一个有才能的皇帝,这个国家是无法长久的。

千秋岁 篇12

数声鶗鴂, 又报芳菲歇。惜春更选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 梅子青时节。永丰柳, 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 怨极弦能说。天不老, 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夜过也, 东窗未白凝残月。

张先, 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以“不如桃杏, 犹解嫁东风”及“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名句蜚声北宋词坛。

这首词是一首传统的伤春怀人词, 写女子因爱情横遭阻抑引起的自怨自艾、自伤自怜。上片描写残春之景、惜春之情。词一开篇即写鸣声悲切的鶗鴂, 《离骚》中有“恐鹈鴂之先鸣兮, 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它在向人们报道美好的春光又过去了, 这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寂寞环境中敏感多情的女子的触物伤情。“又报”二字, 显然在说二人的爱恋已非一年, 而此情却频繁地遭受挫折。“雨轻风色暴, 梅子青时节”, 这两句表面是写时令、写景物, 其实是在说爱情的横遭受破坏。谁料正当梅子青时, 却被无情的风暴突袭, 青春时期的美好恋情便遭此残酷打击, 情何以堪!下片承接上片“惜春”之意, 表现出了情感的大幅度的跳跃和升华。借用“幺弦”这个道具加以表现, 避免了直抒的白露, 婉曲地表现了哀怨之情。“天不老, 情难绝”, 表现只要天不老, 情感就不会断绝的决绝。“心似双丝网, 中有千千结”, “丝”与“思”, 谐音双关。在这个情网里, 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 把彼此牢牢实实地系住, 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这是全词表达思想感情的高峰。情思未了, 不觉春宵已经过去, 这时东窗未白, 残月犹明, 以此作结, 可谓恰到好处, 言有尽而意无穷。

百年故宫 典藏千秋 篇13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各种征战和历史遗留问题。为避战火,一部分文物随着国军的撤离,精选装箱、几经辗转搬迁到台湾;1965年,以古物陈列所与历史博物馆文物为主的中央博物院,和以紫禁城文物为主的故宫博物院,在台北外双溪共同组成了举世知名的中华文化宝库与艺术殿堂——也就是今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典藏主体来自清代朝廷,亦即其所承袭宋、元、明、清的宫廷典藏,可谓历代国家府库所藏“国宝”概念的总和。加之长期捐赠、购藏的新增文物,馆藏煌煌然有六十八万余件之多,集中了八千年文化中器物、书画、古籍的瑰宝,也涵盖清代朝廷督导的美术、工艺与典章档案之精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和特定的时代背景运命紧密相连;2011年正值辛亥百年之庆,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就文物之历史性、重要性、稀少性、艺术性者,精选百件藏品共呈“100年,100件”,呈现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和文人墨客之财富伟业。

镇馆之宝,盛世极品

清代帝王重视工艺制作,内廷设置造办处,诸般雕作、镶嵌以及制瓷、织绣等督办造作,均汇集南北匠工,展现高超的技艺与巧思。此次台北故宫文物选取,展现了清代宫廷工艺集大成者,精致而丰富,兼具王朝正统性及生活趣味感。

台北故宫藏品传承帝王殿堂的典藏特质,巧夺天工,别创一格;内廷绘制画珐琅,模拟西欧贡物,转化为铜、瓷、玻璃上诗、书、画并呈之趣。而内苑巧工还雕画小件器物,颇有掌中赏玩之妙。至于四方贡物汇聚内廷,为汉地匠艺注入新意;其镇馆之宝,因色施雕的翠玉白菜、纤密如空纱的象牙提食盒,更是多年来凝聚目光焦点的典藏精品。

·清 翠玉白菜,长18.7 cm,厚5.07 cm,宽9.1 cm

此藏品是以半绿、半白的翠玉为材,运用巧色雕刻的手法,借助天然的颜色设置形制,琢碾成一株叶绿梗白、上停驻着两只昆虫的翠玉白菜。翠玉材质与白菜造型初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末明初的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此翠玉白菜原本为陈设在紫禁城的永和宫内之“宝石盆景”的一部分,因清末光绪皇帝的瑾妃曾住过此处,故有推测,翠玉白菜可能是其嫁妆。青叶白梗的白菜寓意清白,象征人品纯洁;而叶尖昆虫寓意多产,祈求子孙绵延。其造型生动,雕刻精湛;翠玉鲜嫩欲滴,洁白无瑕,叶片和草虫兼生动可人。此藏品同时具备了自然色泽、人为形制、象征意念,三者和谐而圆满,遂成最深刻且共有的美感经验,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清 象牙镂雕人物玲珑提食盒,横长30.4cm,纵长21.6cm,高45.4cm

此件提食盒的盒身设计成共四层的椭圆形屉格,除底层外上三层均可活动取下,可分层置放不同的食物,但从它吹弹欲破的玲珑镂空雕工看来,其观赏性大大胜于实用性,为颂寿祝福或陈设供赏之器物。

此牙雕提食盒细节考究,盖钮、盒身框架及提手,都有湛蓝或红色来点缀。提把上刻有中国传统的八仙人物,亦随画面所需加以染色。其镂雕纹饰精细繁复,巧夺天工;其主体部分用镂空精雕的象牙片,嵌置于框格中。除寺塔楼台、屋宇花树,以及穿插其中的官绅、仕女、市担人物等具有广东牙雕特色的图案,更尚有云蝠拱寿、母子瑞狮、童子献桃、仙道人物等赋彩的吉祥寓意。

精工细作,叹为观止

10-17世纪,中国有多项享誉世界的工艺成就。陶瓷器、漆器、珐琅器等,在朝廷倡导下,倾力研发技术,以充礼仪、陈设、日常之用。台北故宫所藏,均为称富于世的精工细作之品。

冶陶制瓷,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台北故宫藏有数量颇丰的宋代名窑——汝窑、官窑釉色如天青般温厚,定窑牙白纯净,均树立了宋瓷典雅永恒的美感。明代御器厂则追求色泽艳丽明亮的各色美瓷,而青花、斗彩、五彩的釉彩变化,为世代窑火科技独步全球的创新成就。

此外,明代宫廷督造剔红、剔彩等雕漆工艺,充分掌握漆质柔腻与剔雕层叠的特色。御前作坊的珐琅,缤纷饱满的色料附着于沉厚的金属材质,则是将14世纪传入中国的新技艺结合当地的工艺传统的创新之举。引领了历代文人清雅古致的品味和主导此后的精致文化之主流。

·北宋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高10.4cm,口径16.2cm,足径8.1cm,深7.6cm

此藏品为传世唯一的青瓷莲花式温碗,虽然在同时期的其他窑口,甚至12世纪末的韩国高丽青瓷中,皆可见到相似的器形;但其比例适中,厚薄得宜的变化,仍然超越其他瓷窑,足以作为宋瓷典范。汝窑独特的天青色釉,自北宋末以来即被看成是青瓷之魁,到了南宋,已稀珍罕见;至晚明,又演变成仅次于五代柴窑的宋朝第一名品。

青瓷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口缘花瓣流畅贯连,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匀,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蓝,有细微开片。全器满釉,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黄色。

·清 雍正 铜胎画珐琅牡丹纹蟠龙瓶,高21.3cm,足径8.8cm

画珐琅是清朝才发展的全新的艺术形式。清雍正时期,在朝廷的高度关注下,源自西方的画珐琅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一批独树一帜的画珐琅精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极负盛名。无论瓷胎、铜胎、玻璃胎,画珐琅不仅色彩鲜丽,纹饰亦极其讲究。

此件铜胎画珐琅蟠龙瓶,其丰富的用色,即是雍正朝宫中珐琅炼制出九种新颜料、与旧有色料混合,调制出更多色彩的成果。牡丹花为传统中国吉祥图案,而器肩两侧镶嵌的夔龙和颈上装置的卷草环,雕工精细,尽显宫廷御仪之气势,代表了清宫铜胎画珐琅艺术之最高成就。

·明 洪武,青花瓷缠枝牡丹纹大碗,高15.9cm,口径41.3 cm,底径23 cm

此藏品呈直口,深弧壁,矮圈足。青花釉色灰暗,釉白灰青。内壁口沿饰有缠枝灵芝纹,中间绘缠枝莲花,其下为回纹,碗心画折枝牡丹花。外壁口沿饰波涛纹,中间绘有缠枝牡丹,其下为内缀宝相花之莲瓣,圈足饰回纹。洪武青花瓷器的器形与纹饰,因部分仍具有元朝风骨,故可以看成是连接元、明青花转变的重要代表作品。

·明 永乐,青花瓷花卉纹扁壶,高38.8cm,口径5.4cm,背径34.4cm,带座高45.5cm,宽36.5cm

此件扁壶是台北故宫所藏永乐青花瓷器的名品。它的形体硕大浑厚,气势堂皇庄重,器形极为特殊。扁壶胎体细密,釉面莹润,器身以青料绘有缠枝花卉和海水波涛纹,青花艳丽浓重,绘画线条流畅,布局疏密有致;除了展现明代永乐时期青花瓷器制作的高超工艺和时代特征,也是当时中外交流的具体例证。

,针刻款,楷体直书“大明永乐年制”。

·明永乐剔红漆花卉长颈瓶,高16.3cm,口径6.2cm,腹径9.2cm

雕漆是中国漆工艺的特色技巧,永乐剔红又是雕漆中的极品。此藏品造型稀有,盘口、长颈,颈及腹均直,圈足,底髹黑漆,口沿饰回纹,全器满饰花卉纹:枝叶作波浪状,上下分枝交错安排四朵全开的花朵,下层牡丹两朵,上层为茶花及栀子花。枝干婉转相连,花形饱满,枝叶丰厚,与端庄的器形相应,显得落落大方,气势不凡。漆层甚厚,色泽艳丽,花瓣得以层叠高低错落,饱满圆润;花蕊交织似锦,簇拥成团;叶片舒展有致,叶脉刻划挺劲有神。其纹饰的布局从容协调、工艺技术严谨;且用刀藏锋,精细打磨,其纹样线条隐起圆滑,纤细精致,充分表现漆器内敛的光泽与温润的质感,达到剔红技法的最高境界,是明代永乐宫廷严格督制下的产物。瓶底足内右侧边缘,针刻款,楷体直书“大明永乐年制”。

丹青瑰宝,翰墨光华

中国汉字书法的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最早刻画在陶器上的图画文字,已经透露汉字初生的雏形。先民摸索造字表形、表音、表义种种法则,逐渐建构汉字的体系。秦以前汉字的创造已臻完备,统一文字的书写,颁行小篆,然而通行未久,汉字书法的发展进入另一阶段,出现书体的衍变。直到唐代,书体渐次稳定下来,崇尚古风,同时追求书法意境的提升,趋向表现个人特质和学养。

中国绘画的发展则是在不同时代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等画科典范的交织下,发展出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精谨富丽的工笔和潇洒写意,画坛名家各领风骚,流派百出。中国绘画集古代典范的大成,以笔墨再造自然,对后世绘画格局有深远影响。

·宋 米芾:蜀素帖,长卷,绢本,纵:27.8cm,横:270.8cm

米芾(1052-1108),字元章,湖北襄阳人,世称米南宫,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收藏家,是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列为北宋四大书法家。

元祐三年(1088)八月,米芾应林希之邀,结伴游览太湖近郊的苕溪,即兴在蜀地所造的素绢上写下八首诗。通幅字体极尽变化之能事,沉着与轻盈的线条交互挥洒,墨渍浓淡互现,流利的笔势与涩滞的触感相生相济,愈到后面笔意愈见畅达奔放,为米芾求古以达变的成熟佳作。

此长卷所用蜀素是一种珍贵的绢,于神宗庆历时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献之影响最深,有一种俊逸疏爽之气;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笔法和速度最灵活而有变化。此卷虽书于乌丝界栏内,但行笔飞扬恣肆、神采生动,丝毫不为格式所拘。另在此贴中,附有各位后世藏家所作题跋和所盖款识,其中不乏书画大家和清宫御笔,更显珍贵。

·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立轴,绢本,浅设色画,纵:206.3cm,横:103.3cm

范宽(约活跃于10世纪),字中立,陕西华原(今耀县)人,擅长山水,初学李成、荆浩,因长年观察自然而独创一家面貌,为宋代山水画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生前经常来往于京师与洛阳一带,个性宽厚,举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长山水画。范宽初学五代山东画家李成,后来觉悟道:“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隐居华山,留心观察山林间,烟云变灭,风雨晴晦,各种变化难状之景;当时人盛赞其“善与山传神”。此图是他传世唯一的名作。

上一篇:给干妈写信有范文没下一篇:七上25《世说新语两则》复习学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