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2024-09-08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共8篇)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1

人本管理

目前本企业人本管理运用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表现为任人惟忠,惟亲不惟贤,亲戚、朋友或亲信担任着企业重要的管理岗位,导致管理上权责不分、权责不明,导致员工的反感,严重挫伤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加大企业员工的离心力,降低了企业凝聚力。

二是激励机制认识上存在误区,许多本企业仍然奉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经营者仍然把员工当作“经济人来看待,缺乏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单纯依靠物质利益的满足对员工进行激励,甚至“金钱至上”,忽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

三是激励方式存在问题,表现为“大锅饭”式激励,分配没有与业绩相挂钩,工资等级制仍然流行;奖金没有成为表彰先进的工具,被扭曲为不管工作业绩如何,任务完成好坏,人人均有奖;奖励措施单一,奖少罚多,以罚代管现象突出,企业给予的奖励大多集中于奖金和提高工资方面,而对于培训、晋升、参与管理、精神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领导缺乏感情投资,上级与下级之间缺少沟通,没有构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企业环境。

四是对“以人为本”领悟不透,陷入“以能为本”的误区里,能本管理建立与能力要素相同的“能级”造成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另外在众多能力要素不同的情况下,“能级”不具有比较性,很难保证测验的公平、公正、可靠与有效,在实践操作中容易引起歧视与偏见,以及员工中的相互抵毁,嫉妒及技术封锁,最终阻碍了能力的发挥。五是过程缺乏沟通,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处于封闭的环境中,积极性不高。六是缺乏企业文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缺乏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对员工极少进行价值观、企业文化及公司管理理念方面的教育。由于员工和企业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理念错位,这也是本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本企业人本管理运用对策措施

1.塑造互信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文化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并发展壮大,也须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通过创造一个环境整洁、氛围友善、运作有序、管理规范的良好企业形象,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合力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人才的一个有效手段。互信、尊重、竞争是不同企业文化中相同的部分。对本企业而言,在为员工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方面难以与大企业比肩,但在实现对员工的尊重、信任、协助员工创造价值方面却是可以与其一争高低的。从生活上关心员工、体贴员工、把员工冷暖放在心上、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中,企业要力求实现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可以体现在如实质性的工作、明确的前程规划、无偏见的工作环境

中等。作为主管,应创造交流环境,定期与下属进行沟通,了解下属的思想状态。

2.进行物质激励,构建科学公平的薪酬体系

人本管理的薪酬激励应该本着公平性、激励性、经济性和合法性原则,来选择企业自身合适的薪酬结构。现代企业的薪酬结构包括:基本薪酬、奖金、津贴、福利,对于本企业一般应选择高弹性模式,也就是基本薪资、奖金、津贴与个人绩效挂钩的比重幅度大些,而福利和保险占比重较少的模式,这样具有较强的激励功能,有利于减少优秀员工的流失,但员工安全感较差。相反,如果选择将薪酬决定因素定位在工龄与公司经营状况上,与个人绩效关系不大的高稳定模式,虽然员工有较高的安全感,但缺乏激励,企业负担也会加重。要使得所选择的薪酬模式即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管理者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目标及个人绩效,合理组合薪酬的各要素,确定各要素的比例,使薪酬制度达到高效激励员工的目标。企业要正确处理工作业绩和激励管理的关系,实施绩效奖金制度,从员工的德、能、勤、绩全方面进行考评,构建以人为本更深层次的奖金激励制度。另外,本企业在设计和考虑本企业的职工福利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内容。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自身的财力状况,尽可能为企业员工提供完善的福利条件。比如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或补助、免费培训、幼儿入托和赡养老人补贴、休闲娱乐、休假等福利。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取消已存在的福利,以免挫伤积极性。

3.情感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

由于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使得大部分本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酬、高福利来激励人才。因此,精神上的激励,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感情投资、情感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情感管理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深层行为动因的一种科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鼓励手段,联络感情,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需要,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使职工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企业领导不论是在制定计划还是在日常的交往中,都必须发自内心地记住这一重要意义,并且处处体现在行动上。作为管理者应当通过接触、交谈,主动去接近职工,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对每一位员工都要真诚相待,信而不疑。给下属充分的权力,并创造一个充分施展的空间。总之,应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积极的情感诱导,激发员工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消除其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以融洽企业内部关系,减少企业内部矛盾。

4.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明晰员工的职业前景

职业生涯激励成为员工目标激励最有效的方式,已倍受管理理论界的认同和企业家的广泛应用。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利于本人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有利于组织和员工制定出有计划性的培训计划、鼓励员工自我控制自己前途和命运,有利于人尽其才,达到员工与企业目标的共同实现。本企业往往不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很多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没有清醒的认识。

因此,本企业经营者要做到人尽其才,就必须尽可能地做到让员工选择岗位,并允许在发展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员工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明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要将企业的发展、需求等相关信息展示给员工,以全面分析外界条件,更好结合个人特点制定出可行的目标。提供各种方法,帮助员工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尽力做到性格与岗位的匹配,兴趣与岗位的匹配,特殊能力与岗位的匹配。

5.参与式管理,让员工来当家

民主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参与管理,这也被称作“全员参与”。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已不再是少数专职管理者的事。本企业的决策相对更为具体、简单,管理者应与员工共同讨论员工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认真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积极采纳员工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随着员工参与管理的程度的提高,对业务娴熟的员工还可以实行员工自主管理。管理者可以指出企业整体或部门的工作目标,让每位员工拿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经大家讨论通过后就可以实施。由于员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有较大的决策权,所以有很强的工作主动性,并且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通过员工对企业管理的深度参与,增进了员工对工厂业务流程的了解,更能体会管理者的辛苦和决策的用意,从而成功改善了劳资关系,提高了执行上级计划的自觉性,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6.推行阶段性的岗位轮换,提高员工换位思考能力

企业员工在一个固定的岗位呆的过久,容易对工作产生枯燥和厌倦感,甚至产生惰性,工作的热情和效率大大降低。对本企业员工进行阶段性的岗位轮换或交流,让企业员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使员工达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水平,逐步把员工从仅具单一能力培养成为复合型员工,可以承担多种工作是很多员工梦寐以求的愿望;通过岗位轮换培养跨岗位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员工一个评价自己的资质和偏好的良好机会,学会与人沟通、增进人际关系、拓宽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对新的岗位和工作产生兴趣和新鲜感,也使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事务,有助于员工增强工作的热情,提高工作绩效。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2

研究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能够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记录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同时, 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扩展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促进学员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1 需求分析

由于条件所限, 学员通过校园网络完成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有一定的不便和难度。但是在部分配置了局域网环境的专修室开展的课程, 还是具备条件的。因此我们希望首先开发出局域网环境下的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暂时只考虑教员和学员两级用户的情况, 由教员对课程和学员进行管理。以后再考虑拓展到教务人员作为管理员对课程、教员、学员进行管理的情况。下面对各自的需求进行梳理。

1.1 教员需求

教员实际上是兼顾了教务人员的职责。要能够完成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考核计划管理、项目考核、成绩分析和与学员的交互等几个方面的任务。教员登录系统后, 第一任务就是添加课程、上传课程资料;然后按照课程和期班添加学员数据 (此步完成后学员才可登录系统) ;再为每门课程每个期班设置形成性考核计划和考核项目内容, 并根据课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开启和关闭考核项目, 学员完成考核项目后, 系统自动评阅客观题部分, 主观题部分由教员评阅, 系统自动将评阅结果和教员评语反馈给学员, 实践性考核项目得分由第三方软件或教员直接给出并计入系统;教员还可统计学院完成考核项目内容的具体情况, 可细化统计到某一考核项目的某一个小题目。

由于系统是在教室局域网内运行的, 教员不能所有操作都在教室进行, 因此, 要求教员可以讲系统安装在办公室电脑上, 录入课程及考核资料, 然后按需导出数据, 再将数据导入教室计算机中。

1.2 学员需求

学员的需求相对单纯一点。首先, 登录系统后要能够查看或下载教员上传的课程资料, 查看课程形成性考核计划;第二, 学员要能够联机完成教员指定的考核项目, 上传作业, 查看完成情况和教员反馈;第三, 学员要有渠道能够与教员实时交互, 反映问题。

根据课程形成性考核程序, 可梳理出如图1所示的系统业务流程图。

2 模块结构

参照系统业务流程, 我们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

其中, 考核计划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和项目考核子系统学员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架构设计

为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扩展性, 我们将数据访问独立出来, 采取类的封装技术设计数据访问层, 独立设置业务逻辑类, 这样可实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解决数据操作和数据访问交叉在一起的问题。通过.aspx文件实现页面显示层的视图, 编制.CS程序实现对页面显示和业务逻辑 (模型) 的接口控制。执行控制器职能, 模型部分针对业务逻辑层, 通过封装各种操作类和数据访问接口类实现该部分的功能, 数据访问层单独独立出来, 在Web.config和数据访问类的共同配合下完成数据库的访问, 满足系统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更新、删除、查询、抽取等操作需求。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4 难点问题

在进入系统代码编写以前,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4.1 考核计划制定

制定考核计划须设定本课程所包括的形成性考核内容、所占比例, 设定好之后, 由教员激活开启该计划, 学员端方可看见考核内容以及提交作业。

一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要兼顾学习过程考核和学习内容考核:学习过程考核主要包括考勤、平时学习表现和小组学习等项目的考核;学习内容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实验 (实习) 、实践操作、小论文、大作业等。考核形式的多样, 给拟定考核计划带来了困难。在对各种考核形式进行分析后, 我们将形成性考核任务模式分成两类:一类是网上作业任务, 一类是登记信息任务。对于网上作业任务, 须从题库中选择题目组成任务并指定题目分值, 学生完成考核任务后, 系统直接计算出客观题成绩;如果题目中包含主观题, 由教员批阅打分。对于登记信息任务, 例如“考勤”, 一般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直接打出分数。

4.2 数据库表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后续开发的关键。对于本系统来说, 采用关系数据库比较合适。由于考核计划的多样性, 数据库的设计比较复杂。除了要存储考核的内容, 还要体现出考核的过程及提供数据进行考核分析。因此数据库的设计分基础性数据 (如教员表, 学员表, 课程表和题库表) 和过程性数据两个部分来设计。

按照系统形成性考核实施过程, 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下面的表:

考核计划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都有一个考核计划表, 每一个考核计划都包括若干个考核项目。登记信息任务直接给出考核项目内容, 网上作业任务给出考核项目内容表名。

考核项目内容表:记录网上作业任务的项目内容, 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小论文、、课程大作业等。注意, 通过模拟训练平台进行的操作考核认为是登记信息任务。

还需要如下数据表记录学员完成考核的情况:

课程期班表:存储期班课程信息及其对应的考核计划;

学员完成考核计划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一张表, 记录学员完成考核计划情况及教员反馈;

学员项目得分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一张表, 记录学员考核项目得分。

5 小结

开发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实现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克服考核实施随意性大的问题。系统记录的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及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本文只是设计了系统的粗略框架, 距离系统实现还有距离,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方案, 设计好系统数据结构, 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

摘要:针对形成性考核管理不规范, 考核实施随意性大, 及对形成性考核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不够问题, 设计了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记录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考核管理,考核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施勇军.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3 (08) .

[2]徐亚君.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几点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 2004 (02) .

[3]张明, 张睿, 袁翠松.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张露.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 2012.

[5]王刚.基于B/S模式的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大理工, 2006.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6-0063-02

形成性评价可以全面地、动态地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过程,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提高、保持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李建平,2002)。

一、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建立的依据和过程

广义而言,模型是指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它描述与操作时间和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影响更改的事件、事件的序列、事件的环境以及事件的组织。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测评,对学习者课程学习的阶段性考核。一些远程教育机构将课程形成性考核分为网上学习、面授辅导、小组学习、平时作业、课程实践、专题讨论、学习记录等内容。并按照一定比例,根据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计算出该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于开放教育课程要求不一,课程侧重点不一,有的课程侧重于实践,有的课程侧重于基本理论介绍,加上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再者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不同,让学生按照统一规定的考核内容和比例参加并完成各种形式的形成性考核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能更有利于了解形成性考核的教学管理过程和教学管理行为,能够更好地将影响课程形成性考核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形成性考核方案,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张家界电大分校建校于1989年,相对湖南省其他电大分校来说,学生基础和学习条件普遍较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组织、管理和实施难度较大,取得的成效也不尽人意。为了更好地抓好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根据张家界电大实际,结合学生群体需求,初步建立了张家界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是指学生根据课程要求、学习条件、学习特点等因素,按照一定程序选择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张家界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目前共有“622”模式、“433”模式、“253”模式。其基本框架结构如下:

张家界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动态模型

在这个框架图中,学生通过学习学校形成考核的相关文件,根据自身学习条件、专业基础、学习特点等情况,经过与管理教师、导修主任等学习支持服务人员的反复交流,最终确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专业课程安排、学生学习条件和学习能力等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学生在不同的学期,对不同的课程可以动态地选择不同的形成性考核模式。

二、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研究与实践成效

(一)师生观念进一步转变

教学观念、管理理念和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成功进行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自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试动态模型实施以来,新生通过开放教育入学指导,老生通过文件制度的学习,基本上理解和支持学校颁布的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杨孝堂,2001)。辅导教师和管理教师多年从事开放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更加明白开放教育是给学习者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开放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闻不问。狠抓形成性考核是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师生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要学生学”的现象,初步形成了“学生要学”的局面。例如,“622”模式中,由于形成性考核中网上学习部分占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60%,而且学生的上网学习行为实现了透明告知和分值量化,学生可以实时了解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网上学习部分的成绩,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逐步使学生适应了网络学习环境和在线学习习惯。管理教师在形成性考核方面的工作量也有所降低,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初步实现了切实落实教学环节和严格教学管理的目标。

(二)科研兴趣逐渐提高

在学校,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反过来,教学也能够带动科研。实事求是地说,我校相当一批教师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较丰富的开放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但是很多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科研能力,无法将一些宝贵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总结出来。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更加注重了科研工作,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形成性考核管理科研工作。学校教务科根据调研情况和集体讨论结果,确定了形成性考核研究项目。团队成员广泛涉取形成性考核各类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根据团队集体研究的方案开始了课程形成性考核教学管理的研究工作。团队成员科学研究兴趣逐渐提高,论文写作从无到有,已经撰写了《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册分析与思考》、《网上学习形成性考核实时分值量化监控设计与实践》等文章。

(三)规章制度日趋人性化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为了保证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先后制定了《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办法》、《张家界电大开放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办法》等办法、规章和制度。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支持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提供不同形式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团队成员进行了广泛调研。重新制定了《张家界电大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对考核重点和考核形式重新进行了界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决定目前张家界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主要由网上学习与交互、面授辅导、平时作业三项内容组成。这三项内容基本囊括了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的全过程,突出了考核要点,操作更简单,适应性更强,回避了原来以往形成性考核中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小组学习、学习记录等内容,使课程形成性考核更加容易落到实处。

重新制定的形成性考核制度重点强调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的落实与监控,突出全程性、真实性和验证性,强调学习质量与教学效果兼顾,人本关怀与和谐发展并存。目前,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条件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课程形成性考核可以选择模式“622”、“433”、“253”、任何一种模式。还可以根据特殊情况与管理教师协商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模式。

(四)教学管理不断创新

教学管理需要不断创,只有创新才能出成果,出效率。学校技术部门根据学校形成性考核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形成性考核动态模型研究结果,开发、制作了课程形成性考核网上学习的管理模块。该模块更加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形成性考核网上学习部分的得分情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改变了以往教学平台上网时间累计计时统计的思路,将学生上网学习时间分段处理,并结合学校对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标规定,把网上学习时间与课程形成性考核网上学习部分的成绩联系起来;改变了学生依赖管理教师查询上网学习结果的状况。学生可以通过改进后的管理模块实时了解自己网上课程学习时间及当前所获的上网学习所获得的平时成绩,使得学生上网学习行为透明化和分值化。

参考文献:

[1]章敏. 电大形成性考核网上自测资源建设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7,(02) .

[2]张明, 张睿. 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问题与对策[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3]张露. 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实现[J]. 软件导刊, 2012,(01).

[4]张秀娟, 全世海.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改革探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8).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4

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项目:走访一家组织及其管理者

内容:选择一家企业、医院、学校或政府机关等组织。与管理人员进行谈话,观察并了解他们的工作。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答:担任副校长一职.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作业2

综合分析题

项目:分析某个行业的竞争状况。

答:苗木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1.同行业竞争者的直接竞争目前,总的来说,园林绿化苗木行业同行业竞争相当激烈,苗木企业的集中度高。由于园林绿化企业的产品主要面向城市绿化美化,所以绝大多数苗木企业都建立在城市近郊和交通方便、离城市不远的地方。产品差异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经营速生的种类,如各种杨树、柳树、泡桐、黄杨、各种槐树和其他速生、易繁殖的观赏乔、灌木树种等,各个苗木企业之间经营的苗木种类差异不大,原因是这些树种生长快,市场需求量大,利润丰厚。此外,这些苗木产品虽然固定成本较大,一般需要较好的土地和育苗设施,但它们的转换成本很低。竞争者多样化,有私营企业,各种层次的国有企业,还有外资企业。苗木企业的退出障碍较小,企业比较容易从行业中以转产的形式退出,从苗木生产转向农产品生产。因此,要在激烈竞争中取胜,一个苗木企业需要开展良种苗木(品牌)的研发,提高产品性能,创立自己的新、特、优品牌,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营销宣传,加强服务等措施来吸引客户。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对未来苗木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新进入者的竞争(竞争程度)由于苗木生产的规模对产品价格有很大影响,规模经济的要求很高,而且产品的差异较小,品牌特征不很明显,此外,新企业的进入还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苗木行业的进入障碍很大,但因苗木市场仍不断扩大,利润可观,苗木行业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现在,尽管许多新的苗木企业还在不断产生,进入苗木行业。但苗木行业退出障碍行业为容易,并受政府激励政策的影响较大,导致目前仍有很多新的竞争者进入行业中来,并力图建立优良苗木品牌,提高产品差异,增强竞争实力。

因此除非新的竞争者拥有新的品牌并实现了规模经营,其他新加入的竞争者不会构成大的直接竞争威胁。

3.替代品威胁目前苗木市场暂时还没有太明显的替代产品威胁,因为苗木产品与其他产品有着明显的差别,那就是苗木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少则几年,多则上十年,而且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基本上都是速生树种,能够进入市场的新的品种生长速度较慢,但具有更大的观赏价值或其他特殊用途或功能,而且这些生长速度较慢的树种,由于培育成本较高,进入市场的价格也会较高。此外,一个新的品种也需要经过前期的小规模试验之后再推广,才能降低风险,因此,目前来看园林绿化苗木市场的替代产品威胁不大。

或者答手机行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即行业竞争对手,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买方,供应商。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

以手机业为例,1.行业内竞争对手为各手机品牌商,主要竞争对手有,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其中,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较高。

2.潜在入侵者,已经有进入,变为显在的竞争者,比如,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以其推出的新概念及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手机业竞争更加激烈。以及国内一些家电企业进军手机市场如海尔手机等。

3.替代品,比如小灵通、无线固话,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市场构成威胁。

4.买方。现代人,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市场潜力良好,同时,由于各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使手机价格不断下降。

5.供应商。供应商在新功能开发加大力度,成本控制水平越来越高,供应商数量越来越多。

作业3

一、理论分析题

试分析现代企业管理决策的新特点。

企业管理决策伴随着组织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以及组织目标的进一步多元化,过去那种只凭借领导者个人阅历、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经验决策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决策出现了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

1、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广

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当今决策客体已变得越来越复杂。决策对整个企业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地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决策成败的意义己不仅是在决策本身,还必须更多地考虑决策可能引起的企业相关联的环节,甚至社会相关联环节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这就是,决策的影响面越来越大

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

决策环境的快速变化,必然对决策的时间和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天的决策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长时间的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认证、决策这种“一看、二慢、三通过”的程序来进行了,这样必定要坐失良机。决策之后,也必定是时过境迁。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能尽早地先他人而动,尽快地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决策时,迅速地理清庞大复杂系统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中,通过科学的信息工程手段,找出其规律性,并迅速地对此进行判断,做出决策。也就是说,整个的决策时间将变得越来越短。

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随着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市场关联性的不断加强,决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深。要正确的决策,单凭个别决策者的个人经验和直觉必将使决策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现代决策要求在准确、及时和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进行,那么所有相关联的市场、产品、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就成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信息量的不断加大,不仅使处理信息的工作量加大,还使判断该信息的价值难易程度加大,从而使最后的决策复杂程度加大。

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在前工业时代,由于决策客体的规模小、变化慢、关联少,所以管理决策主要由个别的企业主要领导者进行个人决策,决策也多以领导者的个人经验和判断为主要依据。虽然在那个时候,领导者周围也有不少幕僚机构,但这种幕僚机构在决策中的作用则很小。而进入后工业时代,大工业生产和组织化使得决策在量和质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决策的关联性使决策变得异常复杂,决策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仅凭个别领导者的经验和胆略就能完成,它逐步向群体决策转变;同时,由于决策的技术化和知识化不断加强,不少专家、学者,甚至是企业外部的专业人事也加入到这个决策群中。为防止决策失误,决策技术被更广泛地应用,主观判断的成分越来越少,决策己经成为了一种主要依靠决策技术的群体决策。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决策的这些特点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决策客体的复杂程度还在加深,决策环境的变化速度还会加快,决策包含的信息量将会有增无减,决策时间的要求还会更短,决策的影响面还会加大,决策不仅保持着群体决策的特点,同时,决策对决策技术的依赖程度还会加大。也就是说,现代企业管理决策需要先进、科学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技术的支持。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杨瑞的苦恼”答题

1.首先杨瑞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周时间就提出许多问题并下了结论,有些仓促,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凭一人之力改变整个公司以往的运作模式。其次王经理是小型家族企业经理,又是负责研发工作的,没有管理理念。

2.最关键的问题是沟通障碍,杨瑞和王经理两人的想法完全没有达成一致;从组织角度讲,上下级之间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该小型企业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协调不够.从个体角度讲,杨瑞和王经理两人属于选择性知觉,都是根据自身的背景经验及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想法。

3.由于沟通障碍,杨瑞陷入困惑;如果不离开这个企业就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把上次提出的问题与小型家族企业的现实联系起来,明确一个重要的近期能做的问题;沟通前要对沟通目标进行分析,问问自己能否改变王经理的态度;问问自己能否争取到王经理的认同;调整心态,沟通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杨瑞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周时间。她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王经理需要什么。

4.王经理在这个小型家族企业里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应该接受并认真考虑杨瑞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学习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并从管理者的组织行动上克服沟通障碍。

管理学基础作业四

从教材中找出五个关键词,并加以解释(任选五个)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决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4.控制:是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确保实现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

5.激励: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

6.领导: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7.战略: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二、撰写短文

管理作为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大至国家,小至企业、学校、医院,凡是有一定目标的组织或存在协同劳动的地方,都比不开管理。全球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我国企业除了要加快现代化制度建设和推进技术创新外,还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5

第2题: 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

第3题: 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

第4题: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体现枉()。

第5题: 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

第6题: 关系规范化理论中强调的函数依赖关系主要有

第7题: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有()

()

第8题: 信息所具有的特征是()

第9题: 下述工作中,哪些属于企业的辅助行为?()

第10题: 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

第11题: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是()。

第12题: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小组的开发人员有()。

第13题: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

第14题: 下面哪些属于开发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第15题: 确定系统的逻辑优先顺序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第16题: 作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的有()。

第17题: 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有哪些影响?()

第18题: 信息系统的特征体现在()。

第19题: 信息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有()。

第20题: 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符号包括()。

第21题: 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将企业(系统)划分为子系统的数量多少与()有关。

第22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单选题

第23题: 系统调试策略有()

第24题: 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将查询结果输出,等待用户确认的输入校验方法是()

第25题: 构造信息世界模型的数据库设计阶段是()

第26题: MIS的逻辑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是()

第27题: 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低的是()

第28题: 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部分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

第29题: 最适合于规模为大中型且不复杂的系统转换方式是()

第30题: 程序框图绘制完成的阶段是()

第31题: 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完成阶段是()

第32题: OO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33题: 系统的评价指标中包括()

第34题: 系统维护的类型有()

第35题: 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

第36题: 完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的阶段是()

第37题: 数据流的定义是()。

第38题: 下述人员中,()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第39题: 在人类社会,以下那一种不属于信息的表现形式:()。

第40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被列入社会发展的三大科学支柱之一:()。

第41题: MIS平台模式中,()模式在对应用环境的适用性,数据处理特点,应用程序设计及对硬件发展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该模式是今后MIS平台选型的主要方向。

第42题:()能够充分地说明低层模块内部的处理细节和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的关系。

第43题: 关系模型中,主码也被称为()。

第44题: 描述异步传输模式的是()

第45题: 业务流程图的主要构成元素有()

第46题: 构成决策树的元素有()

第47题: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是()

第48题: 人机对话子系统与模型库子系统的交互作用,可实现()

第49题: 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应当存放在()

第50题: 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的是分析数据的()

第51题: 决策支持系统是由()

第52题: 下列选项中是“数据”形式的是()

第53题: 信息的特点是()

第54题: 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

第55题: 系统程序设计时变量初始值的设置用到的控制结构是()

第56题: 登记学生档案的界面设计方案是()

第57题: 在DFD中,标号为P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

第58题: 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高的是()

第59题: 完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的阶段是()

()

第60题: 消息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第61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定义企业过程的是()

第62题: 完成程序流程图绘制工作的阶段是()

第63题: 所谓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指的是()

第64题: 专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65题: 系统调试策略有()

第66题: 表格分配图的主要构成元素中有()

第67题: 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

第68题: 企业中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通常由()负责。

第69题: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企业的管理层次?()

()

第70题: 管理信息按管理层次从上到下可分为()

第71题: 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第72题: MIS按管理功能分包括()

第73题: OO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74题: 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

第75题: 用来描述MIS的业务调查结果的工具是()

第76题: DSS与MIS相比,其面向的人员是()

判断题

第77题: 用户使用权限检查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资源时,事先检查是否规定了用户有访问数据资源

第78题: 结构化开发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

第79题: 客户关系的退化期只出现稳定期发展之后。

第80题: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第81题: 数据是已经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信息。

第82题: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

第83题: 知识主管的核心工作任务就是规划及实施知识管理,将企业的知识转变成企业的效益。

第84题: CKO是一个全新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程序,促进知识创新。从目前看,CIO更多偏重于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组合管理,而CKO更多的是对知识、人员、技术与经营的组合

第85题: 社会对企业信息管理者群体的认识,并不是看每个企业信息管理者的工作如何,而是看该群体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如何。

第86题: 中层信息管理者培训的重点,应该是领导艺术和信息管理技能的提高。

第87题: 由直接上级进行考评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促进上级关心下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由于下级是被管理对象,因此最了解上级的管理能力,能够发现上级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

第88题: CKO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管理与学习问题。

第89题: 工作成果的考评,指的是通过考察一定时期内企业信息管理者在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中所完成的实际工作,来评估其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

第90题: 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而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发送者发送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

第91题: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是系统研制工作的继续,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日常运行的管理、运行情况的记录以及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92题: “自上而下”方法具有整体性好,条理清楚,开发不造成系统浪费的优点。

第93题: 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但又不完全确定的情况,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第94题: 决策制定的差别可按管理层次分类。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职能不同,所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信息系统类型也不同。

第95题: 某企业有一个职工考勤二级子系统,因负责职工考勤的是车间中的统计员,按企业组织机构来看,统计员属于生产系统,所以职工考勤二级子系统应属于信息系统的生产子系统。

仓储与配送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篇6

(×)1、仓储的对象可以是生产资料,也可以是生活资料,但不一定是实物动产。

(√)2、物料成本主要包括购入成本、订购成本和存储成本三项。

(×)3、仓储企业在积极竞争时期采用高水平服务、低价格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为服务定位策略。

(×)4、仓储合同是我国合同法分则的无名合同。

(×)5、仓储物的任何耗损和短少保管人都应该予以赔偿。

(√)6、现代仓储的功能已由保管型向流通型转变,即仓库由原来的仓储、保管货物的中心向流通、销售的中心转变。

(×)7、在自动化立体仓储、入库、检验、分类整理、上货入架、分拣配货、出库等作业全部由人工来完成。 (×)8、根据旋转方式的不同,旋转式货架可分为垂直旋转式货架、水平旋转式货架和个体旋转式货架。

(×)9、仓库拣货出库的时候,由于先入库的货物被压在了下面,所以遵循的出库原则是“先上后下”。

(√)10、监控系统是自动化仓库的信息纽带,它在整个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负责协调系统中个部分的运行,各设备的运行任务、运行路径、运行方向都需要由监控系统来统一调度。

(×)11、自动化仓储内的数据通信设备主要是电话线、传真机、电话机,信息传递的媒介只有电缆。

(√)12、仓储组织的目标就是实现仓储活动的“快进、快出、多存储、保管好、费用省”。

(√)13、入库通知单是仓库据以接收商品的主要凭证。 (×)14、散堆法在商品堆码方法中运用最广、最多。

(×)15、商品保管卡在使用时可采用几垛一卡、但必须一种品种、规格的商品一卡。

(√)16、出库时提货数与实际数不符,属于入库时记错帐,因采用“报出报入”法进行调整。

(√)17、库存管理水平一般用服务水平和周转率两者综合表示。

(×)18、定量订货方式的优点在于不需要经常检查和盘点库存,可节省这方面的费用。

(√)19、JIT是一种拉动式的生产管理方式。

(×)20、合理的仓库布局应能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双向和直线运动。

(×)21、物资仓库网点的配置,只是确定仓库设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城市。当这个问题确定之后,企业就要进一步确定仓库在这一地区或城市的具体位置。这项工作就是地区选择。

(×)22、配送是运输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目的是送货。

(×)23、食品配送主要采用共同配送的方式进行。

(×)24、配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手段,是在变革和发展运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订单处理分人工和机械两种子形式。

(√)25、拣货作业是配送作业的中心环节。

(×)26、配货作业既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也可采用人机作业方式,还可采用自动化作业方式,其组织方式基本相同。

(×)27、备货是配送的基本环节,包括两项具体活动:分拣和配货活动。

(×)28、城市配送是配送中心能够开展少批量、多批次、多用户的配送活动,也可以开展“门到门”式的送货业务,它的辐射能力很强。

(√)29、集散功能是配送中心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实践证明,利用配送中心来集散货物,可以提高载货汽车的满载率,并可以由此降低物流成本。

(×)30、配送中心只需具有货物存储、配送的功能,不需要具有加工的功能。

(√)31、配送运输是对于线运输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属于末端运输、支线运输。

(×)32、双程有载往复式线路不考虑驻车的调空行程时,其里程利用率大于50%,但小于100%。

(×)33、原则上,客户的配送顺序安排好后,只要按货物“先送先装”的顺序装车即可。

(√)34、各种运输方式都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选择时应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

(√)35、辅助运输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运输过程的正常进行,而必须进行的各项辅助性生产活动。

(×)36、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会因为经营方式的不同发生转化。

(√)37、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也称集中协作配送。

(√)38、对于每增加一单位配送量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也就是说,边际成本就是变动成本。

(√)39、企业在安排车辆完成配送任务时,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40、标准化策略要求厂家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考虑怎样节省配送成本。

二、简答题

1、仓储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

(1)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

(3)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

(4)流通过程的衔接

(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7)提供信用保证(8)现货交易的场所

2、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

答:

(1)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对于所经营的商品要充分地熟悉,掌握其理化性质和保管要求,能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对仓储管理技术充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3)熟悉仓储设备,能合理和高效地安排使用仓储设备。

(4)办事能力强,能分清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事务。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查阅财务报表,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仓储经济信息,进行成本管理,进行价格管理和决策。

(6)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质。

3、仓储的概念是什么?仓库具有哪些功能?

答:仓库是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仓库可以可以理解为用来存放货物包括商品,生产资料,工具或其他财产,及对其数量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场所或建筑物等设施,还包括用于防止减少或损伤货物而进行作业的土地或水面。

4、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功能有哪些?其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分?

答:(1)自动收货 (2)存货 (3)取货(4)发货 (5)信息处理

(1)高层货架及仓库建筑(2)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及周边设备(3)自动控制系统

5、简述仓储技术作业过程及其特点。

答:仓储技术作业过程是指以保管活动为中心,从仓库接收商品入库开始,到按需要把商品全部完好地发送出去的全部过程.

仓储作业过程主要由入库,保管,出库三个阶段组成,按其作业顺序,还可以细分为:卸车,检验,整理入库,保养保管,拣出与集中,装车,发运等七个作业环节.

特点:

1.仓储技术作业过程的非连续性

2.作业量的不均衡性

3.仓储作业对象的复杂性

4.仓储作业范围的广泛性

6、简述ABC分类管理方法的控制要点?

答:

A类库存: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5%至20%,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60%至70%. C类库存: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60%至70%,占用资金金额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15%以下.

B类库存:介于两者之间,库存品种约占库存品种总数的20%至30%,其占用资金金额大约占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20%左右.

7、试述JIT方式的理念和最终目标?

答:准时供应方式的简称

库存对企业来说是浪费,对企业来说是负债。因此,是要求尽量实现“零库存”

JIT最终目标是一个平衡系统,也就是说,一个贯穿整个系统的平滑,迅速的物料流。

8、如果要设计一个装载1 000个货位的仓库,则库容量设计为1 000就可以了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需要考虑通道损失和蜂窝形空缺损失。

9、结合实际阐述如何理解仓储组织与管理的目标?

答:仓储组织,就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将仓库作业人员与仓库储存有手段结合起来,完成仓库作业过程各环节的职责,为商品流通提供良好的存储劳务的一系列活动。

仓储组织目标:按照仓储活动的客观要求和仓储管理上的需要把仓储有直接关系的部门、环节、人和物尽可能合理地组织搭配起来,使工作协调、有效地进行,加速商品在仓库中的周转,合理地使用人力、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实现仓库活动的“快进、快出、多储存、保管好、费用省”。

10、简述配送的三种业务模式?

答:(一)商流与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业务模式,是一种销售配送模式或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其模式结构如图所示: 适用范围: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作为配送的主体,围绕着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这个根本目的,把配送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而与商流融合在一起的.最典型的形式是以批发商店为主体所开展的配送活动,以及连锁经营企业所进行的内部配送活动.

优点:配送企业可以直接组织到货源及拥有产品所有权和支配权,可获得一定的资源优势.

缺点:不利于实现物流配送活动的规模经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销售的制约.同时,生产企业采取销售配送模式直接配送自己的产品,往往难以获得物流方面的优势,并不是其配送模式的最佳选择.

(二)商流与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当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把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处理的时候,便会出现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如下图所示:

1.应用范围:从事配送活动的专业组织如配送中心,专门为客户(生产企业)提供诸如货物的保管,分拣,加工,运送等系列化服务,属于“交货代理物流服务业”,其初级形态是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

2.优点

(1)配送企业的业务活动比较单纯,占压的资金比较少;

(2)配送活动属于代理性质,其经营风险比较小;

(3)易于扩大其服务范围和经营规模.

总体说来,商流,物流分离型的配送模式,尤其是社会化中介型配送形态,是一种有效的,比较完整意义上的配送模式,代表了现代物流配送业务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7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

目前,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主要是传统的期末考核模式。传统的期末考核,其考核内容侧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考核。高校语概课程中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的体系和标准,这使得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参与的动力,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开展。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点

形成性评价即学习过程的动态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参与状况、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评价。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行形成性考核,即是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合理、有序安排阶段性的测试,全面监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其优点是:

(一)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对学生考核的动态参与过程,这种动态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课堂小测验,课堂分组讨论以及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并通过这些考核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的创新能力。通过动态的考察,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大学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针对“语言学概论”内容枯燥且难度大的特点,学生需要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这门课程中涉及到元音与辅音发音位置的知识,学生可以找出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律,并通过例子来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元音、辅音发音位置的应用。

二、形成性考核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例如,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可以合理、有序安排三个阶段性的能力小测试,主要包括: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测试、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测试和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测试等三个部分。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系统的将学生考核的成绩进行记录,这样可以为教师在给出总成绩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形成性考核将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在教师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半途而废。

(二)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

很多高校学生为了避免麻烦,形成性考核只是在走程序,在总成绩计算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他们将会直接按照期末成绩给出总成绩。这样的考核只会助长不认真学生的懒惰心理,也会打击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此外,教师也要加强成绩考核的透明性和公平性,有效减少学生的误会。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考核,还要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既强调过程考核又重视期末考核,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确保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闭卷考核的方式,应在命题上注意不再简单地单纯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在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重点在试卷命题质量上下工夫。学生成绩总体评价=50%形成性评价(10%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20%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15%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5%考勤与表现)+50%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形成性;考核;电视节目制作

G712.3

一、目前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考核的缺陷

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一指导思想直接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的考核方式必须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学历教育下的考核方式。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及考试制度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传媒类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为例,现行的专业课程考核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考核方式与传媒属性不符。高职传媒类专业由于受传统本科院校的影响,考试仍采用标准化试题。这种试题重点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记忆情况,而对实操性知识难以考察。此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体验、直接经验等这些传媒业需要的基本素养,通过笔试的形式难以体现。因此,传统的考试形式与方法不利于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的技能、素养等综合素质.

(二)考试时间与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不符。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大多以项目进行,例如《非线性编辑技术》、《数字视频包装技术》、《电视摄像》等专业核心课程都是以项目的形式实施教学。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专业课程的讲授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的掌握情况怎样,单纯通过一次期末考试是无法完全体现的。

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势

课程形成性考核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与评价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终成绩的依据。对电视节目制作专业来说,这种考核的优势主要有:

(一)形成性考核符合传媒属性。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个人只能完成其中的某个环节,而整个节目的完成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因此在考核中,个人的成绩占一部分,小组的总成绩也将作为参考。在团队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考核将学生课堂陈述、平时学习表现、实操能力、日常作业等结合起来,能够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活躍课堂气氛,进一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动口”与“动手”的能力。

三、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课程考核设计采用形成性考核的形式进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包括平时考核、技能考核、课终考试三大部分。

(一)平时考核重在“学”。电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在学期开始时,老师需要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此阶段重在学生“学”。在学期前半段,可让学生围绕课程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多做平时作业,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后半段的技能训练打下基础。平时考核还包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课堂讨论,学生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阐述自己观点同时也听取其他的意见与建议,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平时考核也包括学习态度的部分,即课堂考勤。严格的时间观念在学生上课时就必须养成。此外,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还可获得一定比例的加分。这种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30%。

(二)技能考核重在“说”与“做”。如果说前一阶段学生已经对理论知识掌握了,那么在第二阶段便可进入到说的环节。在课堂上以3—4人为一组,围绕某个选题进行策划阐述并制作成PPT。在“说”好的基础之上开始“做”。“做”主要体现在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后期特效与包装等方面的技能考核。在此考核中,要求学生从前期策划开始到中期拍摄再到后期剪辑与特效包装,每组完成一部完整的视频作品,此项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30%。

(三)期末考试。在学期最后,老师仍会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与大部分其它专业考试不同,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因为考试试题基本都是开放式题型,并无统一的标准答案。这样能够从答案中进一步对那些有想法的学生进行发掘,这种考核一般占总成绩的40%。

此外,在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学会欣赏学生。同时,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授课内容与考试内容要密切结合行业动态,尽可能地发掘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艾昌清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9787562927662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05

上一篇:五年级生命安全试题下一篇:行业市场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