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系统(精选12篇)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1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 职业技术教育界逐渐确立了过程性的能力评价理论共识, 强调对学员能力形成各阶段水平和个体差异的真实把握, 促进与检查学员能力形成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得到推广普及。然而“形成性考核”在评阅、登分、统计等环节上费事、费力, 常使教员陷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因此, 实际情况是考核管理并不规范, 考核实施随意性较大, 对形成性考核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不够, 不能有效促进教学。
研究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能够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记录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同时, 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扩展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促进学员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1 需求分析
由于条件所限, 学员通过校园网络完成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有一定的不便和难度。但是在部分配置了局域网环境的专修室开展的课程, 还是具备条件的。因此我们希望首先开发出局域网环境下的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暂时只考虑教员和学员两级用户的情况, 由教员对课程和学员进行管理。以后再考虑拓展到教务人员作为管理员对课程、教员、学员进行管理的情况。下面对各自的需求进行梳理。
1.1 教员需求
教员实际上是兼顾了教务人员的职责。要能够完成课程管理、学员管理、考核计划管理、项目考核、成绩分析和与学员的交互等几个方面的任务。教员登录系统后, 第一任务就是添加课程、上传课程资料;然后按照课程和期班添加学员数据 (此步完成后学员才可登录系统) ;再为每门课程每个期班设置形成性考核计划和考核项目内容, 并根据课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开启和关闭考核项目, 学员完成考核项目后, 系统自动评阅客观题部分, 主观题部分由教员评阅, 系统自动将评阅结果和教员评语反馈给学员, 实践性考核项目得分由第三方软件或教员直接给出并计入系统;教员还可统计学院完成考核项目内容的具体情况, 可细化统计到某一考核项目的某一个小题目。
由于系统是在教室局域网内运行的, 教员不能所有操作都在教室进行, 因此, 要求教员可以讲系统安装在办公室电脑上, 录入课程及考核资料, 然后按需导出数据, 再将数据导入教室计算机中。
1.2 学员需求
学员的需求相对单纯一点。首先, 登录系统后要能够查看或下载教员上传的课程资料, 查看课程形成性考核计划;第二, 学员要能够联机完成教员指定的考核项目, 上传作业, 查看完成情况和教员反馈;第三, 学员要有渠道能够与教员实时交互, 反映问题。
根据课程形成性考核程序, 可梳理出如图1所示的系统业务流程图。
2 模块结构
参照系统业务流程, 我们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图2所示。
其中, 考核计划管理子系统业务流程和项目考核子系统学员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架构设计
为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和扩展性, 我们将数据访问独立出来, 采取类的封装技术设计数据访问层, 独立设置业务逻辑类, 这样可实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解决数据操作和数据访问交叉在一起的问题。通过.aspx文件实现页面显示层的视图, 编制.CS程序实现对页面显示和业务逻辑 (模型) 的接口控制。执行控制器职能, 模型部分针对业务逻辑层, 通过封装各种操作类和数据访问接口类实现该部分的功能, 数据访问层单独独立出来, 在Web.config和数据访问类的共同配合下完成数据库的访问, 满足系统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更新、删除、查询、抽取等操作需求。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
4 难点问题
在进入系统代码编写以前,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4.1 考核计划制定
制定考核计划须设定本课程所包括的形成性考核内容、所占比例, 设定好之后, 由教员激活开启该计划, 学员端方可看见考核内容以及提交作业。
一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要兼顾学习过程考核和学习内容考核:学习过程考核主要包括考勤、平时学习表现和小组学习等项目的考核;学习内容考核主要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实验 (实习) 、实践操作、小论文、大作业等。考核形式的多样, 给拟定考核计划带来了困难。在对各种考核形式进行分析后, 我们将形成性考核任务模式分成两类:一类是网上作业任务, 一类是登记信息任务。对于网上作业任务, 须从题库中选择题目组成任务并指定题目分值, 学生完成考核任务后, 系统直接计算出客观题成绩;如果题目中包含主观题, 由教员批阅打分。对于登记信息任务, 例如“考勤”, 一般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直接打出分数。
4.2 数据库表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后续开发的关键。对于本系统来说, 采用关系数据库比较合适。由于考核计划的多样性, 数据库的设计比较复杂。除了要存储考核的内容, 还要体现出考核的过程及提供数据进行考核分析。因此数据库的设计分基础性数据 (如教员表, 学员表, 课程表和题库表) 和过程性数据两个部分来设计。
按照系统形成性考核实施过程, 在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下面的表:
考核计划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都有一个考核计划表, 每一个考核计划都包括若干个考核项目。登记信息任务直接给出考核项目内容, 网上作业任务给出考核项目内容表名。
考核项目内容表:记录网上作业任务的项目内容, 包括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小论文、、课程大作业等。注意, 通过模拟训练平台进行的操作考核认为是登记信息任务。
还需要如下数据表记录学员完成考核的情况:
课程期班表:存储期班课程信息及其对应的考核计划;
学员完成考核计划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一张表, 记录学员完成考核计划情况及教员反馈;
学员项目得分表:每门课程每个期班一张表, 记录学员考核项目得分。
5 小结
开发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实现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克服考核实施随意性大的问题。系统记录的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员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及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本文只是设计了系统的粗略框架, 距离系统实现还有距离,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方案, 设计好系统数据结构, 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
摘要:针对形成性考核管理不规范, 考核实施随意性大, 及对形成性考核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不够问题, 设计了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 辅助教员实现形成性考核程序和档案的规范管理, 记录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数据, 为教员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对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方便, 有利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考核管理,考核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施勇军.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建设的研究[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3 (08) .
[2]徐亚君.完善形成性考核的几点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 2004 (02) .
[3]张明, 张睿, 袁翠松.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研究[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4]张露.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实现[J].软件导刊, 2012.
[5]王刚.基于B/S模式的形成性考核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大理工, 2006.
[6]张明, 张睿.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问题与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2
答案 否 43.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君主制被共和制所代替。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4.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连同皇帝制度一并被推翻。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5.1906 年9 月1 日,清政府公开宣布“预备立宪”。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6.戊戌变法的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7.1898 年6 月11 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8.“公车上书”是和平请愿。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9.1895 年康有为齐集十八省数千举人“公车上书”。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50.中国古代的监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层层监察。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试卷:任务2 第 1 大题: 1 霍布斯为主权者的权力设计正是君主专制的典型体现。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洛克认为:国家的目的是保护个人天赋的自然权利。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洛克认为:个人自由与天赋权利至上。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法国的孟德斯鸠是人权论典型代表。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5 英国思想家洛克是人权论典型代表。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6.孟德斯鸠确立了西方民主国家建国蓝本——三权分立学说。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7 洛克指出:人权是一国立法的基础。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8.(英国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是人权派的代表人物。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9 布丹最早阐述了主权问题。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0.法国政治思想家卢梭也是主权论的代表人物。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1.邓小平特别重视清除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2.1978 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3.17---18 世纪西方主权派认为国家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必须无条件服从。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4.权力制衡有利于遏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腐败行为。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5 在西方国家,反对党又称在野党。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6.在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反对党只具有相对意义,反对党也可以被看作是执政党的预备队。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7.违宪审查制度是美国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的方式。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8.独立检察官是美国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方式。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9.财政监督权是英国议会下院专有职权。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0.财政权是美国议会最重要的权力。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1.在美国,如果国会不通过拨款法,政府机构将会因无钱运转而陷入停顿。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2.国会听证制度是美国国会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方式。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3.弹劾权是美国国会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方式。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4.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5.在权力制约的民主意义上,洛克不及孟德斯鸠。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26.美国在18 世纪出现了三权分立制度。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7.美国国会有权拒绝通过政府提出的法案。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8.三反、五反运动把官僚主义当作重要打击目标。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9.)
由于党管干部,党的纪检监察部门更显重要。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0.1954 年,国务院组建了监察部。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1.1990 年,苏联解体。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2.苏联亡党亡国是个人原因所造成和决定的。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33.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是内部体制、制度原因而非个人原因。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4.959 年7 月召开庐山会议。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5.)毛泽东用“大鸣大放”大民主的方法,开门整风,请党外人士提意见,用和风细雨的批评与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帮助共产党克服官僚主义。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6.邓小平反对“党大于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7.邓小平加强监督监察并不是又要搞群众运动。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8.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9.1959 年4 月,撤消了国务院监察部。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0.1956 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41 1954 年9 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2.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3.1928 年,斯大林逐渐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结果严重破坏了苏联的农业基础。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4.(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党政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使体制腐败僵化。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5.勃列日涅夫当政20 年,没有监督问责机制,治国没有水平没有才能照样当一把手。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6.1986 年,苏共召开“二十七”大,开始推行党政体制的治疗。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7.正确答案 是 48.)苏联党内监督还有党的检查委员会。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9.列宁十分重视人民来信来访。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50.高度集权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任务3 第 1 大题:(得 100 分)任务3 1.所谓立宪政府就是法治政府。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2.我国通过的《立法法》为廉政立法制度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3.民主化程度越高,腐败问题就越少。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4.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应当成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努力方向。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5.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6 改革的正确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7 997 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8.)反腐败的阻力主要来自腐败受益者。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9 反腐败,关键还是反社会腐败。是 否 正确答案 否 10.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社会转型期导致。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1.政府腐败也可称为权力腐败,社会腐败也可称为非权力腐败。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2.政府官员腐败对社会能够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3.法律上一般没有“腐败”的提法。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4.寻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我国政府腐败的原因。是 否 正确答案 是 15.在权力腐败中,最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3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形成性考核
目前,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主要是传统的期末考核模式。传统的期末考核,其考核内容侧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 重点考查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考核。高校语概课程中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的体系和标准, 这使得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参与的动力,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开展。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点
形成性评价即学习过程的动态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参与状况、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评价。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行形成性考核,即是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合理、有序安排阶段性的测试,全面监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其优点是:
(一)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对学生考核的动态参与过程,这种动态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课堂小测验,课堂分组讨论以及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并通过这些考核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的创新能力。通过动态的考察,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大学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针对“语言学概论”内容枯燥且难度大的特点,学生需要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这门课程中涉及到元音与辅音发音位置的知识,学生可以找出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律,并通过例子来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元音、辅音发音位置的应用。
二、形成性考核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例如,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可以合理、有序安排三个阶段性的能力小测试,主要包括: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测试、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测试和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测试等三个部分。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系统的将学生考核的成绩进行记录,这样可以为教师在给出总成绩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形成性考核将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在教师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半途而废。
(二)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
很多高校学生为了避免麻烦,形成性考核只是在走程序,在总成绩计算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他们将会直接按照期末成绩给出总成绩。这样的考核只会助长不认真学生的懒惰心理,也会打击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此外,教师也要加强成绩考核的透明性和公平性,有效减少学生的误会。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考核,还要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既强调过程考核又重视期末考核,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确保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闭卷考核的方式,应在命题上注意不再简单地单纯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在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重点在试卷命题质量上下工夫。学生成绩总体评价=50%形成性评价(10%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20%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15%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5%考勤與表现)+50%终结性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并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体系,加强考核的公平性与透明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语言学概论”内容枯燥,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一直较低,语言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差,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强调学习过程和态度的评价,提高“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学院第一批考试改革项目:应用型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改革与实践(KG150108)]
士官院校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 篇4
(一) 时代背景
士官院校学员知识功底差, 学习积极性不强, 很少反省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很少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在学习过程中, 他们一直比较被动, 学习能力、学习动力比较欠缺, 这就要教员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 并经常性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 存在的问题
士官院校在组织形成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不能有效地根据士官院校不同类型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适宜课程考核的类型, 合理选择课程考核的方法和特点;
二是不能根据能力素质要求合理设置考核项目中的分数构成比重, 造成考核结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性;
三是不能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清晰的考核标准, 考核手段单一, 内容片面, 考核过程实施随意。
(三) 定义
形成性考核是士官院校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在学员课程学习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是对学员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 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员学习的状况及能力形成的过程。
二、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三、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与方式
(一) 内容结构
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即指构成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要素及其排列组合的比例关系。确立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必须从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涵出发, 结合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特点进行研究, 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结果。
1. 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过程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这是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应涵盖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 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
(二)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较多, 按照类型划分, 主要有平时作业考核、平时课程学习表现考核、阶段性成绩测验考核、专门设计的课程大作业考核、实践性作业考核等。
四、士官院校专业形成考核设计
士官院校形成性考核内容应涵盖学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不能有所遗漏或偏颇, 见表1。
参考文献
[1]张备.士官教育理论与实践[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2]李永峰.浅谈士官任职教育的改革[J].新一代, 2010 (10) :76.
[3]叶澜.教育研究及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篇5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BABBDCACCCACBC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BCABD ABBCDABCDBDABCDABDABCDABC
ABCDABDABDABCABCD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并改正错误的表述,每小题2分,共10分)
1、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不纳入国家公务员行列,而另列为地方公务员系列
正确
2、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
错误当地居民选举
3、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属于地方政府。
错误联邦成员政府下设的地域性政府
4、我国的地区行政公署、区公司、街道办事处都是地方政府
错误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一级地方政府(省、县、市辖区)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
5、在中国,地方政权与地方政府的含义是相同的。
错误地方政权是指由同级地方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在县以上地方各级政权中,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地方政府则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组成的一个政府单位。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2、影响地方政府活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有哪些?p43-45
参考答案:
地方制度安排
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五、论述题(25分)
1、行政体地方政府与自治体地方政府、混合体地方政府的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一)从产生方式看,(9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是作为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下级机关的行政机关;行政体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主要部属是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
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自治体地方政府不是国家的地
方行政机关,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不存在命令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存在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议决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再由地方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执行机关人民政府。
(二)从权限范围大小看,(9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限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意愿或授予。
自治体地方政府在处理法定自治事务时,拥有法定的独立处置权力;
混合体地方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上一级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命令;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和须对其负责的关系。
(三)实质:(8分)
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只是一个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自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的负责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来源于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兼具行政体、自治体政府特点的新型政府。地方政府既是国家在地方的行政机关,又是代表地方利益的自治机关。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AADAC6-10AAAAA11-15 ABBB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4.ABD5.ABC6.ABCD7.ABC8.ABC9.ABCD10.ABC
11.ABCD12.ABD13.ABC14.ABCD15.ABCD
三、判断改错题
1.(被动型)
2.地方分权的模式中,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正确)
3.在议行分立型地方政府中,地方政府对自己内设组织机构管理权限较大,具有较大自主权。(需要依据相关法律严格执行,基本没有自由裁量权。)
4.(不能成为地方议会常设机构的组成人员)
5.(存在差异)
四、简答题:
1.造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循环”局面的原因有哪些?p141
2.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p148
3.如何正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的权限?p134
4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p161-162
五、1.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地方财政体制有哪些异同?p172-17
5形成性考核三(第10-12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BDCAB6-10 DACAA11-15 BAAD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BC2.BCD3.ABC4.AB5.ABCD6.ABC7.ABCD8.ABCD9.ABCD
10.ABC11.ABCD12.ABC13.ABD14.ABCD15.BCD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古代的选拔,也是由人民自下而上进行选择统治者的过程。(是统治者自上而下选择代理人的过程。)
错误
2.民主政治就是选举政治。
正确
3.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正确
4.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地方自治就是由公民选举产生市议会和市行政首长。错误实际是地方精英或乡绅享有特权
5.西方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地方政府内部体制与机制。
同中央政府的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地方选举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p192-193
2.地方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p218-221
3.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动力有哪些?P249-251
4.阐述地方政府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241-2
43五、论述题(25分)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6
【关键词】中职;药剂学;形成性考核
现行的中职学校评价学生专业课成绩的模式,主要是采用平时考察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照一定比例来综合评定。无论是平时考察还是期末考试,往往只注重结果却忽略过程,没有凸显出专业课程特点。本文拟在对中职学生专业课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药剂学》课程成绩评价依据和基本要求,建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重在评价主体、内容和标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体现出课程的专业特点。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承担药学专业课程的部分教师围绕《药剂学》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改革,积极探索,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形成性考核体系,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一)中职学生专业基本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中职学校的培养重心应更侧重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和专业实践。客观讲,进入中职学校的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不会学习。但从我国当前的人才结构上来看,行业需要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必须也一定是出自这个阶层,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必然也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尽管这些学生在专业基础理论方面不如别人,但大多数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却名列前茅。经过教师合理引导和强化训练,都能在专业技能操作方面学得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药学行业岗位对中职药学类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要求。
通过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人才市场针对“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进行的市场调研走访,总结出行业岗位对药学专业的从业人员综合要求是:
1.职业素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队合作。
2.核心技能:(1)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2)掌握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药品营销的基本知识。
我们要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药学行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职业素养、核心技能和专业知识。坦白讲,虽然学生轻视学习的过程,但却十分注重最终的学习成绩。因此,怎样考核,考核什么将明显左右学生的学习目标。
(三)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形成性考核重在考察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如实记录学生每一阶段性学习成果,突出学生技能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围绕学生在整个技能实训与知识习得过程中的全面表现,目的是敦促学生关注学习目标,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体的考核方式和成绩分配如下:
(1)职业素养(20%)——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生职业素养考核应做到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习与其他表现相结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结合。主要考核学生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逐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目前,用人单位都愿意招聘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具备团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毕业生。我们要充分认识企业用人要求,准确规划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而奠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基础。
(2)学习过程(40%)——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在该项目考核中,平时各种作业占10%,全部单元实验共占30%,包含仪器准备操作、制剂制备、质量控制、清场、实验报告。每次作业和实验都有一定的分数,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平时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实验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在药学行业领域内进行实践的基本技能,为解决将来的工作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3)职业理论素养(40%)——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这将决定毕业生在未来技术领域所能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岗位层次。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考核以笔试的方式在学期末进行。考核内容均为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注重知识应用。
二、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实行形成性考核和原有的教学考核相比,尽管平时作业收缴、各单元实验以及专项技能实训对个别学生来说是被动的,但从实施效果看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2012~2013学年和2013~2014学年的第二学期末分别对11药剂班、12药剂班共75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 你更喜欢哪种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96%),终结性考核(4%)。
2. 你认为按时完成课程形成性考核作业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50.7%) B.比较有帮助(41.3%)
C.不太有帮助(5.3%) D.没有帮助(2.7%)
3. 你认为课程形成性考核这种形式能体现中职教育的特点吗?
A.很能体现(52%) B.比较能体现(42.7%)
C.不太能体现(4%%)D.不能体现(1.3%)
4. 你认为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合适吗?
A.很合适(74.7%)B.比较合适(20%)C.过高(5.3 %)D.过低(0)
从上面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接受形成性考核,普遍认为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对他们的技能训练与知识习得有很好地促进。通过在《药剂学》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考核,其作用及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考核目的更贴近职业市场。课题组采取的形成性考核中技能训练与单元实验所占比例达到40%,通过分阶段、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中职学生自身特点、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更加贴近职业市场需求。
2.学生技能训练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以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学习为主要目的打造的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阶段性成果记录,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考核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考核的实质在于强调对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最终得到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由于考核目标明确具体,考核方法量化可靠,更注重过程,所以使得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兴趣浓厚,成绩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明,马耀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和探索.科学教育研究,2006-07
[2]W.James Popham.促进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7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
目前,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考核主要是传统的期末考核模式。传统的期末考核,其考核内容侧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考核。高校语概课程中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价的体系和标准,这使得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参与的动力,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开展。
一、“语言学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优点
形成性评价即学习过程的动态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参与状况、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出评价。高校“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行形成性考核,即是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合理、有序安排阶段性的测试,全面监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其优点是:
(一)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形成性考核强调的是对学生考核的动态参与过程,这种动态的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定期的课堂小测验,课堂分组讨论以及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并通过这些考核方式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的创新能力。通过动态的考察,教师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进。
(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于大学课程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也是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3]。针对“语言学概论”内容枯燥且难度大的特点,学生需要积极地寻找自己的学习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应用与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这门课程中涉及到元音与辅音发音位置的知识,学生可以找出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律,并通过例子来进行记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元音、辅音发音位置的应用。
二、形成性考核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对学生考核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制定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的全面性。例如,在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和相关教学内容,可以合理、有序安排三个阶段性的能力小测试,主要包括: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测试、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测试和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测试等三个部分。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系统的将学生考核的成绩进行记录,这样可以为教师在给出总成绩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形成性考核将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在教师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半途而废。
(二)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
很多高校学生为了避免麻烦,形成性考核只是在走程序,在总成绩计算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他们将会直接按照期末成绩给出总成绩。这样的考核只会助长不认真学生的懒惰心理,也会打击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守形成性考核程序。此外,教师也要加强成绩考核的透明性和公平性,有效减少学生的误会。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考核,还要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既强调过程考核又重视期末考核,实现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目的,确保考核实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我们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闭卷考核的方式,应在命题上注意不再简单地单纯地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而应在侧重考察知识记忆基础上的理解记忆,重点在试卷命题质量上下工夫。学生成绩总体评价=50%形成性评价(10%文献检索与材料归纳能力+20%语言表达与语言教学能力+15%语言调查与语言研究能力+5%考勤与表现)+50%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8
考核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的评价, 又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检查, 还是“教”与“学”信息的反馈。根据布鲁姆的观点, 教学评价大致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 , 形成性考 核 (Formative assessment) 是指依据 一定的标准, 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习过程的状况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Fomrative的本意即成形的、有建设性的 , 重视结果形成的过程 , 所以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查、课程学习成果的各个阶段的考核, 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实现程度的阶段性测试, 是课程考核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既是一种评价体系, 又是一种学习方法[1]。
二、目前消防应急救援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 特别是我校消防指挥专业课程一直都忽视形成性评价, 注重总结性评价, 老师为了考而教, 学生为了考而学, 导致考查的是人脑储备知识的能力, 而不是人脑运用知识的能力, 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育目标的实 现。不仅 影响了消 防应急救 援课程教 育质量 , 而且挫伤了 广大学生 的学习积 极性 , 阻碍了高 素质消防 指挥人才 的培养。
(一 ) 考 核 形式 单 一 。
目前我校消防应急救援课程的考核方式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 即多以闭卷笔试为主, 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首先闭卷考试是学生在不借助任何书籍和材料的情况下, 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的。由于命题内容的抽样性, 考生考试所处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带给考试成绩的偶然性, 是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之一。其次, 在这种考试中, 记忆力的考核占有主要地位, 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 这种考试对于学生的考察是不全面的, 考试无法准确考核学生真实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2], 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既不能反映教学效果和质量, 又背离了消防指挥教育的特点。
(二 ) 考 核 内 容片面呆板 , 缺乏 科学性 。
由于或多或少地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因素影响考核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 只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检测, 题目多是对知识的再现, 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加之闭卷笔试形式的局限, 一张试卷很难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这既会造成知识性、记忆性考核成分过大, 助长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增多, 又极易形成考核中导向性知识内容比重加大和学生机械地单纯应对乃至作弊现象滋生。这种缺乏全面考量的僵化考核[3], 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 ) 消防应急救援课程 考核评价指 标。
(三 ) 重 终 结性 评 价 , 轻 形 成性 评 价 。
长期以来, 传统考核只注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教师为了考而教, 学生为了考而学, 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 下课看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卷面成绩忽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正。
在消防应急救援课程的考试改革中, 可以尝试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 建立一套动态、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评价与反馈的多重功能。
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 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科学理论体系。消防应急救援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指标, 每一大类下又有若干项具体指标。各项相加总成绩为100分, 将每位学生的各项考核评分进行累加, 即得出该学生本学期终结性考核成绩。
(二 ) 考核的基本形式及 考核内容
三、消防应急救援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
1.理论考核指标。理论学习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方面 (30分) , 包括出勤、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学习能力方面 (30分) , 包括识记能力 (课堂提问) 、研究及分析能力 (学期论文 ) 等。
2.实践考核指标。实践操作的评价指标包括: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 ;思辨能力 (小论文答辩) ;问题解决能力 (想定作业) ;组织能力 (现场演练) 。以上各项分值计10分, 满分为40分。
为了便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讲解, 得出形成性考核的最终成绩, 可将消防应急救援课程分为三大类知识点:Ⅰ类知识点:指完全以理论授课为主的内容;Ⅱ类知识点:指完全实践环节的内容;Ⅲ类知识点:兼有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的内容。不同类别的知识点, 其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不全相同, 对于Ⅰ类知识点, 评价体系包含平时课堂考勤、课堂提问和讨论、书面作业、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部分, 设定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最高比例为50%, 其余组成部分的比例由教研室、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及学生群体的实际决定相应比例。Ⅱ类知识点为实践类课目, 评价体系包含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案例分析、想定作业、小论文、操作考核、现场演练等组成部分, 不采取理论测试的方式, 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Ⅲ类知识点理论实践兼而有之, 评价体系包含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书面作业、案例分析、想定作业、小论文、操作考核、现场演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部分, 其中理论测试与实践考核的比例与理论课时数与实践课时数的比例相当。
根据以上总体方案, 教研室及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师及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课程考核体系指标, 在课程开课初将考核方案告知学生, 明确评分标准, 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如实记录以作评价依据随时备查。任课教师在某一单项考核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 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形成性考核评价的真正价值。
与上述评价指标相对应, 考核内容可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无异, 下面着重论述实践考核的形式。
1.案例分析考核。由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配给学生 ,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每组分配一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每组学生在课前对分配的案例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每次课前安排一组学生将其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并接受学生的询问。时间不可过长, 以10分钟至15分钟为宜。分析后教师要有点评, 并根据该组学生的表现评定分数。
2.想定作业。由任课教师按照我校统编辅助教材 《消防应急救援想定作业》中选取部分想定作业, 设定应急救援模拟现场, 显示灾害事故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 以及现场环境、水源条件和作战力量配置等情况, 让学员依据灭火救援指导思想、灭火救援作战原则和方法, 制订救援方案和部署作战行动, 以此提高学员的应急救援战术运用和作战指挥能力。
3.小论文答辩。消防应急救援课程中涉及的主要灾害事故分为四部分, 即化学灾害事故、交通事故、建 (构) 筑物坍塌事故、群众遇险事故。教师每讲完一部分, 选取该部分的一个前沿问题作为论题, 随机抽取全队50%的学生以此论题撰写论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 由学生进行答辩, 并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 每位同学以两分钟为宜。
4.现场演练。消防应急救援课程的某些章节可以尝试进行模拟教学, 由教师设计特定的场景、事件, 让学生进入相关角色, 以灾害事故救援为参照系, 进行实际现场的演练。例如, 在给学生讲授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这一章时, 可组织学生模拟进行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每组每位学生都有具体分工, 拟定包括接警出动、侦察检测、设置警戒、安全防护、抢救人员、排除险情、清场撤离和信息发布八个程序的操作实施。任课教师以程序是否合理, 灾害处置正确与否, 有无团队协作精神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每学期可组织现场演练两次左右, 每次以不超过四学时为宜。
四、消防应急救援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注意的问题
(一 ) 人数不宜 过多。
我校消防指挥专业授课的最大困难在于上课人数过多, 每队次上课人数在80人左右。本评价体系的实施要求人数以10人左右为宜 , 可将全队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8至10分钟为宜。
(二 ) 课程内容要 选择。
消防应急救援课程涵盖了除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涉及多种灾害事故的处置措施。形成性考核的实施, 要求实践教学部分占总学时的30%左右, 这就需要压缩理论教学时间。教师在讲授时不可面面俱到, 而应该根据消防部队参与处置的灾害事故的频次而有所侧重。
(三 ) 考核内容 要尽量量化。
形成性考核实施不到位的原因多是各种考核参数设置与成绩都靠责任老师的主观印象, 这样造成教师打分很容易, 人情分现象严重, 学生认为老师不会为难自己, 形成敷衍现象, 形成性考核成为教学的摆设, 失去原本的意义。把各项考核分量化以后, 可以避免主观、人情分, 真正发挥形成性考核的作用[4]。
(四 ) 教师的综 合素质保障。
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具备灭火救援理论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我校消防指挥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消防应急救援教师应具备与所教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 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想定作业、案例分析及现场演练考核时, 才能给予正确的评判和引导。
(五 ) 加强管理建立 激励机制。
这是针对学校的管理而言的, 教师是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实施者, 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 任何教学改革都难以实现。为了适应课程形成性考核, 广大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色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与阶段性结果的记录, 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 繁杂的工作过程使教师产生畏难和消极情绪。学校要向教师积极宣传形成性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同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改革教师工作量计核办法, 将形成性考核记入工作量。通过采取以上措施, 调动广大教师坚持形成性考核改革的积极性[5]。
五、结语
“教学有法 , 教无定法 , 贵在得法”。衡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不在于传输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不在于教师是否机械地“给分”, 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随时考核, 随时评价, 随时改进[6]。同时, 将学生的各项考核结果累加作为终结性考核成绩, 防止“一考定成败”的片面性 , 最终实现取消形式化的消防应急救援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教育必须注重过程学习, 教育的实质是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合理科学地应用形成性考核不仅有客观现实的需求, 而且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对当前和未来的消防教育形成性考核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是我校消防指挥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 有待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岳, 曹岩, 陈松.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3, 03:46-47.
[2]曲滨.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09, 02:41-43.
[3]易东初, 徐达宁.高职教育皮革专业课程考试 (考核模式改革研究) [J].行业万象, 2009, 6:25-27.
[4]卓晟珺, 付伟.社会医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3) :70-72.
[5]花有清, 苏红富.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4) :70-73.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9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熟练掌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 专业课教育成为高校教改研究的焦点之一。[1]
专业技术课由于其本身的特点[1]:技术性和严肃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对的难度和内容的枯燥, 因此在保证结果的教学过程中, 传统的“一考定成败”的考核体系不适合专业技术课程。而且专业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一般占有相对较大的比重, 但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要求牢记理论, 而是强调将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能够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为了有效的保证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质量, 实现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 我们将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思路引入到专业课教育当中来。所谓形成性考核, 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 是对学习者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 是对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这种模式更加真实的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 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教学进度, 而且有利于学生客观的了解自己目前学习的程度, 从而保证了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2,3]
2 专业技术课程中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
2.1 确定专业技术课程中形成性考核体系的评价指标
专业技术课程中形成性考核体系的评价指标应该根据具体的专业技术课程的类别不同而不完全相同。根据专业技术课程的内容性质, 可以将其分为理论型、实践型和理论实践混合型等三类。本文以质量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工程材料测试技术》课程为例来阐述形成性考核体系在专业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该课程属于理论实践混合型课程, 即兼有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的课程。
专业技术课程类型不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以及学生所属专业的不同和学生的自身情况等方面经课程组讨论后决定总评成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 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实践混合型课程其形成性考核体系的评价指标内容应包括平时考勤、提问和讨论、作业、实验考核、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等环节。对于以上考核环节, 要通过课程组讨论才能确定具体指标以及相应指标占总评成绩的比重。经课程组讨论后, 《工程材料测试技术》课程中平时考勤占总评成绩的10%, 提问和讨论占5%, 作业占10%, 实验考核占10%, 阶段考试占15%, 期末考试占50%。
2.2 在专业技术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确定了专业技术课程中形成性考核体系的评价指标后, 要按照已制定的考核环节来实施考核。
在平时考勤中, 不仅要采用点名的方法, 而且还可以通过随堂小练习等多种考勤方法来避免点名时代答等现象。提问和讨论环节中由于课程人数众多、教学时间少等原因, 最好采用分组的形式来完成。一般3-5个人为一组比较合适, 上课时一组同学坐在一起, 提问和回答是一组同学共同商讨后给出答案, 其成绩为一组同学共同的。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 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作业考核中, 为了防止抄袭的现象, 最好布置一些综合性、最后要通过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完成的题目。对于答案相同的客观题目, 在考核时要加大计成绩的次数, 例如作业成绩要有10分计入总成绩中, 那么最好要考察5次作业, 每次完成的完全符合要求给2分。
实验考核中最好以综合实验的操作考核来评定成绩。但是若是条件不允许, 例如实验设备不够或是均是演示实验等原因, 那么就要以实验操作作为考核点, 或是以一个3-5人的团队来进行考核。
阶段考试的形式和考核时间的灵活性很强。其形式可以是笔试, 也可以是口试, 可以是开卷的, 也可以是闭卷的。在时间上, 可以安排在每个阶段之后, 也可以安排在重要章节之后。采取的形式和安排的时间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效果和班级人数等因素。
期末考试可以按传统的考核模式来进行, 可以是闭卷也可以是开卷。由于其卷面成绩只占到总评成绩的50%, 没有平时好的表现, 总评成绩一定不会理想, 反之, 平时注重了学习, 不仅前期考核成绩好, 而且期末考试的成绩也会很理想。因此, 有效避免了作弊等违纪现象。
2.3 构建专业技术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体系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在专业技术课程中实施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不考虑教学硬件的条件下, 需要注意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问题:
(1) 教师的问题。由于考核环节的增加, 必将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实践考核内容的增多, 必将考验教师的基本功因此, 为了培养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应该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 并组建好老中青搭配的课程组, 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教师的作用。
(2) 学生的问题。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需要学生自主能动学习的配合, 因此课程开始前就要向学生阐明考核的各个环节,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准备, 这样才能使考核发挥它正常的作用。
3 结论
在专业课教育中引入形成性考核体系, 不仅能够强化考试功能、实现教学目标, 而且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避免了考试作弊等不良学风, 从而保证了专业课程教育质量, 为高素质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迟宝全, 黄镇海.专业技术课教学中PDCA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1 (2) :91-92.
[2]王健.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标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4:62.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10
关键词:形成性考核评价,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使学生切实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技能, 能独立进行洽谈、接单、跟单等各项操作。具体而言, 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法规。 (2) 能够利用世贸规则处理实际问题。 (3)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4) 掌握外贸单证的填写。 (5) 掌握国际汇兑的基础知识。 (6) 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务操作。 (7) 掌握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 (8) 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能力。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根据历年市场调研的结果, 明确了我校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定向为:面向各类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其他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经营企业, 从事对外销售, 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报检、跟单、单证和报关等业务工作或经营管理工作。主要的职业岗位为: (1) 在对外经贸企业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对外签订购销合同等对外贸易业务活动。 (2) 在专业报关公司与代理报关公司从事报检、报关工作。 (3) 在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跟单、制单、报检和自理报关业务。 (4) 在对外经贸企业从事专职制单的单证员工作。 (5) 在外运公司或货运公司从事货物运输与管理、货运代理或船务代理等货代业务。
改革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 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围绕上述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职业岗位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我们对国际商务专业原有的单一考核方式——卷面考试进行了改革, 将过程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 采取了多种考核方式, 形成了全面的评价机制。
我们主要采取增加平时考核成绩的权重, 对学生强化过程管理、过程激励;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考核形式, 作出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和方式上充分突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 避免“高分低能”的问题, 将形成性考试与结果性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在教学中对国际贸易专业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采用了以下措施:
(一) 国际贸易专业理论部分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及提问、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采取分散时间、分散项目考核方式, 着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1) 课堂纪律与表现。从日常的课堂教学组织出发, 对出勤率和课堂纪律情况纳入总评成绩, 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正常的教学进程,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了有效的监督指导作用。 (2) 平时作业。教师分阶段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 在内容上考虑现实性和拓展性, 或了解地方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进程, 或收集与国际商务专业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 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和创新空间。根据所完成作业的质量以及在作业中表现出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进行等级评定, 计入总评成绩。这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及思维进行有效引导;也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成果, 使师生能够及时沟通, 对不足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课堂考核 (提问+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结合各阶段所学内容设计若干问题, 随堂进行提问。可收集当地外贸企业代表性案例和国际商务活动中的经典案例, 组织讨论。根据学生每次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回答问题的质量和水平, 量化作为考核结果的一部分,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课堂考核的设立, 既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也有利于直接考查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应变能力及分析等多种能力。
视频资料学习和参观学习成绩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外贸的环节、流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组织进行视频和参观学习, 撰写视频资料观摩心得。搜索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组织学生集体观看, 如一笔进出口业务从成交到交易完成, 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 如船公司、保险公司、海关、商检公司等, 为了掌握履约过程, 我校曾跟踪一笔业务拍摄制作了录像, 运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针对每次观看的内容写出心得体会, 教师批阅给出成绩, 并与学生交流心得。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义乌海关、金华检验检疫局报验大厅、太平洋国际货运等。通过实践, 使学生增强对基本流程及所涉及岗位群的认识, 明确职业能力的构成。在考察参观前, 学生通过网络等资源收集并学习相关信息;参观过程中, 学生进行观察、听讲解和记笔记;回校后, 学生根据所知、所观、所感撰写实践总结, 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期末测试考核 (口试+笔试) 在期末, 对必须掌握的要点采用口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口试的形式看似简单, 却能考察出学生能否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 同时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 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笔试时, 应增加题型设计的灵活性, 应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的记忆, 要偏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如综合性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判断, 考核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 国际贸易专业实务操作部分
实务操作主要是通过专业实训室和课程短实习完成。其成绩构成如图2所示。
平时成绩平时实务训练以进出口业务运作程序为主线, 让学生在仿真的业务环境中训练各业务环节, 对每次训练的情况进行打分, 记入考核系统。平时成绩的课堂表现评定方法同上。操作成绩评定方法:每次上课都有相应的上机操作作业, 教师对上机操作作业进行抽查, 各次抽查作业之平均分为平时作业成绩, 计入总评成绩。
实践周实践成绩学校每学期5月下旬安排一周实习, 让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交易的过程, 熟悉交易的环节及可能涉及的职能部门, 结合义乌特色, 授课教师设计安排、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内容如下:教师将学生分成为5~6人一组, 并把事先准备好的询盘 (即商品图片、采购量等信息) 发给学生 (每组学生拿到的商品图片是不一样的) , 要求学生根据客户需要报价。学生收到询盘后, 到市场 (建材大世界、国美电器等) 找样品, 确定供货价格, 再到保险公司投保, 确定保险费率, 然后到货代公司或通过网络查找, 确定货物运输费用, 再到海关询问收费情况, 最后根据客户要求计算相应的报价 (写出具体过程) 并撰写实践报告。
操作考试成绩该部分考试的内容有:根据往来信函制作合同;审核、修改信用证;根据合同、信用证制作各种外贸单据。这两大部分, 涵盖了进出口贸易操作课程所要学习的重点内容。采用开卷形式, 允许学生带参考书、笔记进入考场, 只需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测试内容。开卷操作考核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比较、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因此, 学生必须全面、深入地掌握进出口贸易操作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把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上, 这样, 能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长时间积累知识、信息, 形成自己的真实能力。
课程评价方法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形成性考核评价, 增加平时考核分数, 让学生从有限的课堂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能在日常教学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自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重现了考试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使考试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实践考核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通过问卷调查、汇总 (见表1) , 发现形成性考核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行之有效的考评方式。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1) .
[2]肖汉.浅谈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12) .
[3]王冉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之创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4]林旭芳.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J].职教通讯, 2007, (4) .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11
【关键词】英语教学 形成性考试
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判断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个性化的学习和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趋势。在着重个性化培养的同时,如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也是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尤其在英语的教学中,语言的学习应该是重应用轻应试的,但是传统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形式却与个性化的教学脱节。形成性的考核如果如果不注重个性化的设置很多情况下也沦为阶段性的总结考核,只是将传统的考核分成若干部分,也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目的。所以采用个性化的形成性考核,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这才能实现语言教学的目的。
一、什么是形成性考核
传统的一卷式考核单凭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这就必然导致面授辅导教师“应试而教”,学习者“应试而学”。学习者通过突出重点内容,猜押题目,死记硬背等方法来对付学习和考核,忽视学习过程,漠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练习,训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形成性考核渐渐在期末考核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性考核是一种开放性考核,非集中性的考核。集中性考核是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考核,而形成性考试则突破了这两个限制。形成性考核的形式非常灵活,它可以分布在整个学习阶段,也可以相对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它可以安排在学校设置的考场,也可以在学校以外的场所完成;它可以是一份试卷,也可以是一篇小论文、调查报告,或者是一个设计、一个实用程序、一个制作等等。
二、传统形成性考核的缺点
传统的形成性考核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具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只是将传统的考试分成几个部分。以翻译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在制定形成性考试的考核标准时,是出勤占一定比例,平时测验两次,期末测验一次等。而形成性考核应该是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阶段总结性的考核。形成性考核的目的本应该是反映学生整体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应该更关注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形成性考核应该突出个性化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形成性考核
语言技能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定要日积月累,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才能实现。教育的实质在于强调对学习者的培养,通过实施科学的个性化的形成性考核,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立自信心。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重点。
1.自我评价和自主选题。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直是英语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教学改革的日益趋向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我们也可以实现教学考核的自我评价。通过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薄弱之处,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反馈让学生自主选题。翻译弱的同学可以选择翻译试题,阅读量低的同学可以选择增加阅读,词汇量低的同学可以选择词汇训练,而语法不足的同学可以选择语法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的培养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且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成为学生学好英语的推动力。
2.课上评价。语言的学习是多元的,书面语的掌握是一方面,而口语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甚至肢体和手势对于英语学习者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仅仅是词汇的掌握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课上评价主要采取教师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设置口语对话,口译翻译,小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能够在现场给予学生反馈,学生可以实时接到信号,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练习。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中症结所在,提出学习的策略和建议。
3.诊断性评价。诊断性的评价可以随机的、即时的和无计划性的。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某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可以针对这一知识点立刻布置作业,及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参与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会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也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教学处于良性学习状态。
4.小组考核。语言教学的评价是一项细致而繁复的工作,涉及多项语言技能的评价和考核,因此单一的评价和考核不能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才是英语教学考核的有效手段。小组考核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一个讨论或者一个报告。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位置,确定自己的优势,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自信。
形成性考核系统 篇12
一、传统经济法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 考核形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 考核方式仅采用闭卷笔试, 形式过于单一。目前, 一些高校在考试改革中探索了论文考核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但经管类学生法学理论基础薄弱, 撰写专业法学论文难度较大。这种形式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抄袭, 结果就是既未达到考核知识, 又未达到考核能力的目标。
(二) 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
从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 经济法的教学应注重应用能力和实务能力的培养。由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往往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 人数众多。理论考试由于不会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而在学生成绩评定中占据绝对比例。相反, 实践操作考核或无或少, 不会对学生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 重笔试轻口试
笔试对知识考核的覆盖面广, 考核的信度和效度都较高, 因此是传统经济法考核所惯常采用的方式。但笔试侧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背功, 题目多是对于知识的再现。这种考核方式重知识考核轻能力考核, 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口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而且有利于锻炼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长期以来, 传统考核只注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教师为了考而教, 学生为了考而学, 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 下课看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的局面。卷面成绩忽略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评价结果难免有失公正。在经济法课程的考试改革中, 可以尝试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 建立一套动态、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 兼顾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评价与反馈的多重功能。
二、经济法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
(一)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Diagnostic Assessment) 、形成性评价 (Formative Assessment) 和终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其中,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 其概念最早由斯克里文提出, 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 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我国对这一概念有所扩展, 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1]。这种评价方式既是一种评价体系, 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二) 经济法课程考核评价指标
形成性考核指标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 并将其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的科学理论体系[2]。经济法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类指标, 每一大类下又有若干项具体指标。各项
1. 理论考核指标。
理论学习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方面 (30分) 包括出勤、课堂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学习能力方面 (20分) 包括识记能力 (课堂提问) 、研究及分析能力 (学期论文) 等。
2. 实践考核指标。
实践操作的评价指标包括: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 ;交流能力 (讨论或辩论) ;思辨能力 (论文答辩) ;问题解决能力 (模拟情境) ;组织能力 (模拟法庭) 。以上各项分值计10分, 满分为50分。
(三) 考核的基本形式及考核内容
与上述评价指标相对应, 考核内容也可分为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 理论考核与传统考核方式无异, 本文着重论述实践考核的形式。
1. 案例分析考核。
由任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分配给学生,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每组分配一个案例。案例的选择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每组同学在课前对分配的案例收集资料并进行讨论分析。教师于每次上课前安排一组同学将其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 并接受同学的询问。时间不可过长, 以5—7分钟为宜。分析后教师要有点评, 并根据该组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
2. 小组辩论 (讨论) 会。
由任课教师选取经济法领域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 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学生在课前必须收集相应的资料, 作充分的准备, 通过小组内的讨论, 形成一致的意见, 再与其他观点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每场辩论 (讨论) 由两组同学完成, 教师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时间以10分钟左右为宜。
3. 论文答辩。
经济法课程主要分为六部分, 即总论、市场主体法、市场行为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师每讲完一部分, 选取该部分的一个前沿问题作为论题, 安排全班1/6的学生以此论题撰写论文。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论文内容提出1—2个问题, 由学生进行答辩, 并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评定分数并点评。每位同学以2分钟为宜。
4. 情景模拟。
经济法课程的某些章节可以尝试进行模拟教学, 由教师设计特定的场景、事件, 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 以经济法律规定为参照系, 进行演练。例如, 在给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讲《公司法》这一章时, 可组织学生模拟组建公司。每组每位同学都有具体分工, 包括公司住所的确定、验资、拟定公司章程、办理营业执照、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等[3]。任课教师以流程是否合法, 法律文书撰写正确与否, 有无团队精神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每学期可组织情景模拟三次左右, 每次以不超过1学时为宜。
5. 模拟法庭。
在讲授“经济仲裁与诉讼”一章时, 适宜采取模拟法庭教学法。运用此法时, 由于学时的限制, 不能过于注重案件的实体审理, 而是侧重于使学生熟悉法庭审判流程。建议将前述每组同学负责的案例作为模拟法庭开庭的案例, 这样可以使实体与程序兼顾。每学期安排模拟法庭若干场, 每场庭审安排10人参加, 时间以不超过25分钟为宜。任课教师根据庭审程序是否正确, 准备是否充分为标准评定分数并点评。
三、本评价体系的实施条件
(一) 人数不宜过多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授课的最大困难在于上课人数为宜, 并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每组6至7人左右。
(二) 各专业教学内容的适当选择
经济法课程涵盖了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及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 涉及多个部门法。本评价体系的实施, 要求实践教学部分占总学时的1/3左右, 这就需要压缩理论教学时间。教师在讲授时不可面面俱到, 而应该根据学生专业有所侧重。
(三) 以多种教学法的使用为前提
本评价体系是为配合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而制订。因此, 必须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为前提。
(四) 学生的全面参与
本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即兼顾了理论与实践, 同时对于经济法课程中所涉及的各章节均有考核, 覆盖面较广。因此, 在实施时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与上述所涉各项, 不能漏项。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的目的。
(五) 学时保障
同是经管类专业, 在经济法的课时安排上各学校差异较大:有的学校为68学时, 有的学校为34学时, 甚至还有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时不同的情况。由于本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学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安排在50学时以下很难满足教学要求, 应以51至60学时为宜。
(六) 教师的综合素质保障
在有限的学时内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这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单纯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经管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经济法教师应具备与所教学生共同的专业背景。比如, 国际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师应熟悉国际经济法、金融法等;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应熟悉旅游法规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情景考核与案例分析考核时, 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4]。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衡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 不在于传输给了学生多少知识, 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多少能力, 考核方式是否合理, 不在于教师是否机械地“给分”, 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随时考核, 随时评价, 随时改进。同时, 将学生的各项考核结果累加作为终结性考核成绩, 可以防止“一考定成败”的片面性, 最终实现取消形式化的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摘要: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僵化, 过于注重终结性考核, 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形成性考核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效果进行动态监督与及时反馈, 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方式。构建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可以对理论与实践各环节进行全面考查, 促进学生提升管理能力与法律素质, 最终实现取消形式上经济法课程期末考试的目标。
关键词:经济法,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参考文献
[1]王频, 彭六生, 郭瑶.高职教育模拟法庭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 (5) .
[2]葛梅.如何建立职业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标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9) .
[3]陆中宝.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形成性考核系统】推荐阅读:
形成性考核(信息管理系统)答案分析01-20
形成性考核05-13
在线形成性考核11-24
形成性考核答案10-06
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07-21
形成性考核一答案12-20
建筑测量形成性考核册10-20
兽医基础形成性考核册10-20
文论专题形成性考核册05-13
形成性考核管理办法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