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2024-09-11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精选13篇)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1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1、担任培训组织、实施班主任,负责组织和实施培训活动与课程。

2、跟进培训内容,督导学员学以致用,协助推动贝壳标准作业流程;

3、调研各层级及品牌员工培训需求,不断完善培训体系,组织内部课程讲师认证工作;

4、协助培训方案设计,以及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5、管理、跟踪培训课程,并根据后期培训效果与反馈不断优化课程;

6、组织搏学知识点、搏学试题整理和研发,搏学学习路径设计。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21、根据公司需求进行招聘,候选人的邀约,接待;

2、负责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及统计;

3、负责公司员工出勤管理及考勤统计;

4、负责新员工入职培训

5、协助组织公司员工活动,如生日会、户外拓展等;

6、负责日常行政人事接待工作,落实具体后勤工作;

7、公司领导临时交办工作;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3

1.根据公司培训计划,完成线上培训和实体培训的运营,保证培训有序进行;

2.跟进和追踪报名学员,解答学员相关疑问,协助学员完成培训申请,完成学员信息的整理和归档;

3.培训结束后,协助进行套装追踪,解答学员对套装的疑问,帮助学员完成套装采购;

4.协助制作培训课件;

5.协助进行线上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6.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41、盘前进行市场信息梳理,券池新闻公告分析,确定操作基调和重点;

2、盘后进行交易数据的整理与复盘,做好个股和行业及近期热点板块研究功课,积极参与公司培训和交流学习;

3、执行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51、拟定并完善角膜塑形镜的整体/区域培训方案;

2、制定角膜塑形镜的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反馈不断完善培训课程;

3、按照培训计划实施角膜塑形镜的区域培训授课;

4、评估培训效果;

5、发展和维护区域客户关系;

6、配合和支持区域销售工作,完成其他专业化推广的工作。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6

1.协助公共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做好培训支持工作;

2.协助各部门建立与完善内部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各部门检查与更新作业指导书及课件,监督各部门落实内部培训体系;

3.完善和更新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与帮带制度,完善试用期资格认证与考核;

4.抽查并监督前场员工应知应会掌握情况与服务质量,每月通报检查情况;

5.建立全公司培训档案,对各类培训证书及岗位资格证书(外部)建立电子档案库;

6.协助建立公司内部岗位资格认证制度与体系,协助岗位资格证书(内部)发放;

7.提醒和协助各部门组织岗位资格证书的考核与复审工作,确保岗证结合、人证匹配和证书时效;

8.监督各部门制定并完善员工个人培训履历表,并进行检查与汇总;

9.协助企业文化活动的推动与实施。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71、负责人事资料整理归档;

2、负责新员工入职手续办理;

3、负责一线人员的上岗培训;

4、负责员工年终技能评定;

5、负责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2

2014年6月23~25日, 全省农机监理人员岗位培训班在宜宾举办, 全省150余名2013~2014年度新增农机监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宜宾市农机研究院万明泉高工、四川省农机安全生产协会彭公权秘书长、绵阳市农机监理所熊永贵副所长及四川省农业厅农机安监处郑跃副处长分别讲解了拖拉机驾驶考试、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农机事故处理和农机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会议还邀请了浙江湖州金博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现场就农机监理移动检测设备与考试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组织学员进行了拖拉机实地安全检验和拖拉机驾驶考试现场操作, 最后组织学员进行了理论笔试, 全面提升农了机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3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11-821-02

Doi:10.3969/j.issn.1671-4954.2010.11.029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临床患者提供了合理、安全、高质量的静脉药物配置服务[1]。目前,我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物冲配工作大多数仍然由护理人员承担[2]。因此,做好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她们成功转型,是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2009年2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经过一年的运作,现已成功开展了创伤急救大楼10个病区的全部静脉用药物的配置及全院所有全胃肠外营养(简称TPN)和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工作,满足了临床需要。本文就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作具体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形式

采用课堂集中讲授、自学、多媒体教学、幻灯、岗位实践指导、研究讨论等培训形式,力求使培训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1.2 培训方法和内容

1.2.1 岗前培训

1.2.1.1 建立健全护理人员准入制度(见图1)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准入制度,由护士长对新调入的护士按照准入制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一般为多媒体教学、自学、课堂讲授等,培训内容重点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相关知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一周后由护士长对所培训护理人员进行考核。

1.2.1.2 实践操作采取“一带一”、“老带新”的方式,开始由护士长带教新护士,工作陆续开展后,由资深护士带教新护士,可与上项同时进行,内容为按规定着装、严格核对程序,无菌配置操作、清洁消毒程序及洁净环境的维护与管理等,时间一般为2周—4周,根据护士掌握情况而定。

1.2.1.3 考核、完善培训记录(见图2) 在上述两项培训后,由护士长对所培训护士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80分为合格。考核合格后,完善培训记录,并留档备案,安排护士上岗。80分以下人员进行再次培训。

1.2.2 岗位再培训

1.2.2.1 岗位实践指导新护士上岗后,安排与老护士同台操作,工作由老护士监督指导,护士长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

1.2.2.2 定期工作小结每周召开一次工作小结,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讨论。如加多支安瓿时,在抽吸完安瓿后,将空安瓿统一置于篮子输液瓶口的一端,可有效防止药品空安瓿扎破输液瓶的现象。改进标签张贴方法,将标签下端反折后贴于输液瓶标签的上端,暴露输液瓶标签上的药品名及浓度,既方便核对,也有利于药液澄明度的检查,有效杜绝了排药错误的发生。注意相似药品的鉴别,药品名称相似如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药品外包装相似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噻吩、丙帕他莫和脑蛋白水解物等,相似药品核对时应特别注意,并尽可能分台摆放,以杜绝差错发生。当相关的操作规程更新或有修改时,应马上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都了解被修改过的工作程序。

1.2.2.3 规范配药操作培训 对一些需反复强调的程序进行再培训,如核对程序、无菌操作、简单科学的冲配技巧、严格操作规程等。在配置抗肿瘤药物和TPN时做到双人核对,以杜绝差错发生。在抗肿瘤药物配置中注重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包括按规定着装、戴防护面罩、铺一次性防护垫、待生物安全柜运转正常后方可工作、操作应小心谨慎,防止溢出、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尽可能减少细胞毒物质对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如有不慎溢出,立即启动细胞毒药物溢出应急程序。学习TPN的配置规范,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配置流程入袋,仔细检查是否充分混匀、有无发黄、变色、混浊、沉淀等。制作标准操作规程录像资料,供护理人员学习。

1.2.2.4 药学知识培训每月请药学人员为护理人员讲解药学知识,包括药理知识、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用药错误的实例鉴别等。可以使护理人员更新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在静脉药物配置时更有效地发现不合理处方,及时堵塞漏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结果

12名护理人员均经过规范化培训,11人合格上岗,1人进行了岗前再培训,2周后合格上岗。2009年2月—2010年1月共配置静脉药液16466袋,抗肿瘤药物1387袋,TPN 1335袋,无1例差错(指已出门,由病区发现,重新反馈给配置中心)发生[3]。

3体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医院药学发展和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控制的洁净环境、完善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标准管理制度(SMP)和标准操作规程(SOP)】、受过良好系统培训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置操作的工作人员是静脉用药配置质量的有效保证[4]。因此,应做好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使她们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加强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教育她们持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配置技能,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慧,高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优势和困难[J].药事组织,2009,10(18)74—75.

[2]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0.

[3]张俊鹏,张宝婵,喻丽元.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输液配置差错分析与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09,21(4)268.

护理人员岗位培训 篇4

1.培训目标

重点培训“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工作中要求了解各种工作职责与程序,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了解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

2.具体要求

安排轮转。护士长要经常组织召开新护士座谈会,了解其工作情况有何困难,并对其工作进行评议,以求不断克服缺点,尽快成长。

(1)新护士进院前,必须接受护理部组织的“岗前教育”和服务规范训练。各科室由护士长做好环境、规章制度与各类工作职责的介绍。

(2)护士长应结合每个护士制定出具体培训计划。

(3)护士毕业后第一年为试用期,须加强临床护理实践,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方可独立完成工作。

(4)参加护理部及所在科室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

(5)新毕业的护士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工作时,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工作认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指挥、尊敬教学老师、勤奋好学、搞好团结。

(7)年终时,由个人写好总结,所在科室给予考核并签署意见,经各科及护理部批准后方可转正。

二、毕业后1~5年护士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有熟练的基础护理技能。

(2)熟悉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要求及护理技术。

(3)掌握各专科治疗仪器(如心电图机、除颤器、起搏器、人工呼吸机、腹膜透析装置、监护仪、输液泵等)的操作方法。

(4)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要点。

(5)掌握各专科疾病的主要治疗药品的给药方法、常用剂量及毒性反应。

(6)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要求掌握医学术语、各专科用药的英语名称及简单的专业英语会话。

2.培训方法

(1)安排工作计划:以临床护理为主,熟悉各岗位工作的职责与程序。

(2)实习基础护理操作:如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表格书写等操作。

(3)实习专科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①护士长有计划地安排护士实习机会,并在操作前组织讲座与示范。

②护士每次操作后要登记考核表,由护士长或教学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并签名。(4)理论考核

每年按护理部的部署,组织基础护理操作考试、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考试等。护理部将各项成绩分别记入各护士的个人档案内。

科室

1每月一次。

2由护士长根据科室理论学习内容出题,护士以笔答的方式回答

3护士长将考试成绩记入科室护理人员档案内。(5)记录工作表现与病人反应

①对政治素质诸如服务态度、仪表、组织纪律、团结互助精神、出勤情况、病人反应等都记录于考核表内。

②调离本科时,除将在科内的各项考核登记转至下一科外,还要做出自我鉴定。

三、对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专科护理技能(如监护、康复等),属于定向培养。可结合工作需要与个人特长,使之发挥教学、科研或管理才干,达到主管护师的任职水平。

(1)具有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护理技能。

(2)熟悉对重危病人的观察方法,并掌握急救技能。(3)掌握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身心整体护理。

(4)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预防保健及教学的能力。2.培养方法:

(1)所在科室多安排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配合工作,做好抢救记录,并不断总结抢救经验。

(2)担任护生及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3)参加护理科研课题设计及完成工作。

四、对主管护师的培训 1.培训目标

(1)具有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并精通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能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不断更新知识,能在管理、教学、科研中发挥骨干作用(如担任护士长以上行政领导工作、护理学术组成员、科研课题的负责人等)。

(2)具有课堂教学、编写教材及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各病房护理会诊、护理查房及参加全院性护理会诊。

(3)能写出一定水平的论文。

(4)逐步达到副主任护师的任职条件。2.培养方法

(1)护理部组织系统讲课,聘请院内外专家讲授新业务、新技术及各科新进展。并有计划地安排讲授各科常见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知识。

(2)每年写出1—2篇护理经验总结性文章,凡有文章在杂志上发表者,年终予以奖励。(4)每月结合院内及科内的学习内容进行考试,并将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五、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的培训 1.培养目标

(1)在护理部领导下,能够负责指导全科护理、科研、教学工作。

(2)指导本科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组织指导疑难病例的护理会诊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本科护理学术讲座。

(3)组织并指导主管护师的查房,并担任主讲,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4)了解国内外本科护理的发展动态,努力引进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从而发展护理学科。

(5)拟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胜任本科生及大专生的讲课与临床带教工作。

(6)组织制订本科护理科研计划和监督实施,并写出较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或译文。

(7)向护理部主任提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护理队伍的建设、业务技术和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

2.培养方法

(1)安排病房的护理查房,并指导主管护师组织的查房,以不断提高护理水平。(2)组织主管护师的业务学习,拟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并负责讲授。

(3)负责组织本科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

(4)负责或参与本科生、大专生的护理教材编写、课堂讲授及临床带教工作。

(5)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与护师的晋职、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

(6)参与市内医院评审护理论文,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成果鉴定工作。

教育培训行业招生部人员岗位职责 篇5

1、根据学校计划,制定全年及学段招生计划,预算并按计划执行全年宣传经费;

2、负责新思维学校品牌的推广及延伸形象设计和使用。重点做好宣传材料的策划、设计与制作,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效果;

3、制定宣传计划以及宣传人员的培训,切实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确保方案与目标任务的落实;

4、负责竞争对手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反馈与建立档案;

5、负责对教职工形象、口才、技巧、心理和团队等需要提出项目策划;

6、协助各校区开展综合形象的打造工作,协助各校区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传播校园文化,标榜优秀教师,展示耕耘成果,树新思维人形象;

7、负责形象据点的建立;

8、在重大节日策划活动,制定全年固定策划活动;

9、协助教学部、学管部合作开发新产品;

10、评估全年生源流量与分布,并对下一生源数量进行测评与预估;

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核评估报告 篇6

根据北方公司2011年安全教育培训计划,10月份在物流中心举行了关键岗位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安全理论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此次培训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关键岗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的安全意识和素质,为了今后的安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此次培训由青岛公司安委办安全员xxx主持,xxx对近期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了讲解,又结合具体的叉车、车辆驾驶及仓库管理的最新的安全理论知识,对大家做了详细的安全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大家认识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并且学会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运用安全理论知识来排除安全隐患,创造一个更高的安全工作环境。

讲解完安全基础理论知识后,由xx、xx对叉车的日常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xxx、xx对日常的仓储管理中的安全方面进行了表述,以及下一步要做的安全工作,xxx作为兼职安全员对公司的安全工作有一定了解,同时在工作中特别重视安全的因素,给所有关键岗位员工做出了好的榜样。司机xx对自己驾车多年的经验进行了阐述,并对最新的驾驶员知识及规定进行了讲解。通过这样经验交流式的学习培训,关键岗位的在岗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重要的认-1-

识,对安全生产有了更重要的认识,为今后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培训结束后对物流中心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考试,应参加考核7人,实际考核7人,考核率为100%,均已全部通过。

针对此次考核经分析研究,关键岗位员工已经对此次考核中出现的安全基础知识有深入了解,同时新员工在某些方面还有不足,对一些专业知识存在一定的漏洞,通过此次的培训考核情况,还应采取相应的改进。首先,加强对关键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其次,要多进行相关操作知识的学习,保证关键岗位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操作知识。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7

长期以来, 基层电视台的发展受专业人才、技术装备与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 无法得到快速与深入发展。其中, 缺乏专业人才是基层电视台面临的关键问题, 据统计, 绝大多数基层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并非科班出身, 而参加过相关岗位培训的采编人员也并不多, 知识储备不足、业务能力欠缺等问题普遍存在。

岗位培训工作不仅能够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能力, 同时也为基层岗位采编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岗位培训为采编人员提供了更多可供分析的典型案例, 通过对典型案例中稿件的文字部分、图片部分等进行分析、评价, 指出案例中所存在的不足, 使岗位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岗位培训将全面提高基层电视台的行业竞争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数字化终端的普及, 传统电视台业务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 使基层电视台的发展更加艰难。作为传统媒体行业的中坚力量, 基层电视台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保证传统业务占有率的同时, 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不仅如此, 基层电视台也要加强采编人员的培训工作, 全面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与采编质量, 从而提高基层电视台的行业竞争力, 具体做法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2.1 加强基层环境的了解

在对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的过程中, 除进行政治思想、业务等方面教育外, 也要使采编人员深入了解基层电视台采编工作的环境。由于不同地区的实际环境有所差别, 因此, 在制定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岗位培训内容时, 需要从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以地区自然环境、民俗民风、人文历史、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等方面为主要培训内容, 并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岗位培训中的基层环境培训将使新闻更加生动, 便于基层群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

2.2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

在基层电台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过程中, 需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其中以重温我国新闻行业发展历史为主线, 进而全面了解我国办报办刊的历程。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的创作需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党对基层电视台新闻工作的具体要求相结合, 在新闻报道中, 应选择主题鲜明、政治感强烈的新闻事件, 并着力引导社会舆论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加强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对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也为基层电视台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指明了发展方向。

2.3 规范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的行为

大多数基层电视台在人员配备方面严重不足, 相关工作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也导致了部分新闻采编人员并非专业人员, 加之缺少科学的岗位培训, 在采编工作中极易因个人行为不规范导致基层电视台的业务开展越发艰难, 甚至将会影响到基层电视台的权威性, 更有甚者, 还对政府形象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 在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岗位培训过程中, 需要对被培训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严格培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基层电视台可将采编人员行为规范印制成册, 便于新闻采编人员学习。

3 岗位培训有助于实现基层电视台的稳步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压缩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基层电视台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因此, 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将是基层电视台实现突破的关键。通过岗位培训, 基层电视台新闻采编人员将在业务能力、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有较大进步, 并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使新闻报道更富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基层电视台的新闻采编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科学的岗位培训工作将使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报道效果的管控能力提高, 通过不同形式的新闻报道实现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因此, 对于采编人员的岗位培训有助于实现基层电视台的稳步发展。

4 结语

基层电视台是人民群众主要的新闻来源之一, 是政府决策、重大事件传播的重要渠道, 因此, 确保基层电视台采编工作的正常开展极为重要。基层电视台应当通过对采编人员的岗位培训, 提高行业竞争力, 避免在新媒体的冲击中丧失地区主导媒体地位。而作为基层电视台的采编人员, 在岗位培训过程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政治思想水平, 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 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为基层电视台的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目前, 我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已经超过25万人, 并且, 这些新闻采编人员均参加过专业的岗位培训, 而2014年的采编人员统一考试则被称为“全国记者首次国考”, 此次考试成绩作为办理新闻记者证的唯一标准。由此可以看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电视台采编人员岗位培训工作给予了极大重视。然而, 基层电视台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是:新闻记者、采编人员接受专业岗位培训的机会较少。本文从岗位培训的重要性出发, 进行了深入讨论, 以促进基层电视台采编人员在政治、业务等多方面的进步。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浅谈 篇8

关键词:特种作业 培训 质量反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X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48-01

特种作业事故频发,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分析了1510起特种作业伤亡事故,发现由于特种作业人员的过失造成的事故占67.6%,死亡人数占69.46%。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2009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白皮书》:2009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380起,死亡315人,受伤402人,其中违规使用特别是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事故总起数的66%。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总结了大量伤亡事故后提出了88∶10∶2理论,即在100起事故中,有88起是纯属人为因素造成的,有10起是人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人难以预防的。

在统计数字和案例面前我们错愕,都说机器无情人有情,但是造成一起起血肉模糊的事故的罪魁祸首却正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够改变这一状况。

1 特种作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仅仅从定义中我们就能看出,特种作业人员工作的岗位是高危岗位,因而对其有更高的要求。

(1)特种作业人员应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事特种作业时能谨慎操作,不麻痹大意;(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较多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3)特种作业人员应有较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较高工作的可靠率,避免失误;(4)特种作业人员需要较强的应急能力,遇到异常情况时,能果断正确的采取应急措施,把事故消除在初始阶段,防止事故的扩大。

这就表明特种作业人员有着超乎一般作业人员的要求。他们除了必须接受一般员工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接受从事特种工种作业所要求的严格教育培训,因而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安全教育培训已是刻不容缓。

2 我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现状

我国的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使用的一套较完整的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安全培训考核更加规范,教育培训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但随着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的逐渐展开,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安全培训流入形式。这在企业和培训机构中都有明显的表现。不少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机构为了减少开支,没有按国家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标准》的要求进行培训,减少了授课时数;有的培训机构在组织培训时,由于条件所限,只进行了理论考试,没有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

(2)只重技能不重意识。现在很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只是专业技能知识的讲授,而不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殊不知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亦是十分重要,国内外对特种作业工人安全胜任力的研究中均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为此,我们的安全培训要注重安全意识的教育,实现特种作业人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只有作业人员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了安全,从能在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到的安全技能,才能真正实现“三不伤害”。

(3)培训形式单一。虽然现在很多培训机构也开始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还是很单一,局限于教师的课堂讲授。这种培训方式的效果很大的程度上要依赖于培训教师的个人能力。并且受训学员的文化层次和对所从事工作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统一的大课堂讲授难以实现培训的针对性。

3 特种作业培训质量反馈评价

3.1 质量反馈评价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的为培训而培训。培训方式和方法没有得到及时和持续的改进。所谓培训质量反馈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信息收集处理,对培训活动及其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的系统过程。培训质量反馈评价从本质上来讲,是对培训工作及其教学效果的价值判断。其在培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检验效果、诊断问题、引导方向的作用。培训质量反馈评价不仅是培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更是新一轮质量更高的培训工作的开始。

3.2 质量反馈评价体系的构建

特种作业安全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受训学员是培训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反馈质量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受训学员,评价的出发点建立在是否有利于学员的“学和用”上。特种作业培训质量反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制定目标、过程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反馈改进。其中每個部分相对独立运作,又密切联系,相互通信、互相影响,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制定目标。培训目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培训目标,既要考虑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又要考虑受训对象的接受能力,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培训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该目标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应该根据反馈数据持续改进,逐步趋向理想。(2)过程管理。培训方式的选用、培训时间的控制,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通过对培训过程的管理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3)信息收集分析。收集整个培训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例如受训对象对培训的反应、对培训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评价,培训是否使受训人员的行为发生改变,生产过程中存在特种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原因等。通过对有效信息的分析,准确了解活动各环节与预期效果的差距。(4)反馈改进。将信息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到相应环节,不断修正偏差,最终达到预定目标。反馈改进系统是链接整个体系的链条,其运转效果是该体系能否持续改进发挥作用的关键。

4 结语

特种作业人员事故频发,尤显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之重要性。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培训、考核等方方面面。我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虽已逐步走上正轨,但却仍存在种种不足。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郭建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0(2).

[2]李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浅谈[J].现代职业安全,2009(6).

[3]王绍铭.“经验之塔”前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4]丁卫泽.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内部动因[J].药学教育,2004(1).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9

中检办发(2011)47 号

关于开展全国质量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布了GB/T 2828.10-2010《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0部分:GB/T 2828计数抽样检验系列标准导则》、GB/T 22555-2010《散料验收抽样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两项抽样检验标准,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GB/Z 22553-2010《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GB/T 6379.6-2009《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6部分:准确度值的实际应用》及CNAS-GL27:2009《声明检测或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指南》等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国家标准和文件。同时还先后颁布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该规范包括了检验依据、抽检、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等重要内容,尤其对产品质量判定作出了新的规定。

为帮助广大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及时学习并掌握质量检验最新标准和方法与法规,加强企业质量检验工作,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制度,提高企业质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将全国质量检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纳入了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计划。为落实上述工作计划,我们决定在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质量检验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质量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质量检验人员任职上岗、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和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和ISO9000认证的综合考察指标。望各有关单位按此通知后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一)质量检验最新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依据

1、质量管理发展最新动态与质量检验;

2、质量检验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3、检验的定义和要求;

4、质量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5、产品图样、工艺文件、订货合同与技术协议。

(二)抽样方案、抽样计划和抽样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质量检验文件及其控制

1、抽样方案、抽样计划和抽样系统的优化设计;

2、质量检验文件(程序、计划、规程、指导、记录、质检报告目的种类、印章与检验证书);

3、质检文件的控制与管理(文件、记录、档案)。

(三)结合最新标准解析质量检验方式和方法的优选

(四)质量检验实施的最标准解析

(五)结合最新标准解析质量检验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1、数据修约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2、在重复性与再现性条件下最终结果的确定。

(六)理化检验与计量管理的最标准解析

(七)结合最新GB/T 6379解析检验误差和数据处理

1、检验误差;

2、随机误差的性质与评定;

3、系统误差的性质与处理;

4、异常值的判断与剔除;

5、检验数据的修约;

6、测量不确定度。

(八)统计技术及其应用

1、统计技术常用三种典型分布;

2、产品质量分布基础:排列图、直方图、工序能力等;

3、产品质量控制:计量控制图与计数控制图;

4、正交试验法及其应用。

(九)抽样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1、产品批质量的表示方法及其抽样验收判断过程;

2、接受概率与OC曲线和对百分比抽样方案的评价;

3、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与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技巧。

二、时间及地点(开班前三天为报名截止日期)

2011年11月17日——21日上海市2011年12月 8 日——12日郑州市2011年12月27日——31日宁波市

三、有关费用与报名办法

1、每位学员交纳培训费1230元(含资料、专家等费用);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请各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安排选择期次参加,并在报名截止日期前把

填写好的报名回执表传真或寄至(邮编100029):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培训部收

报名电话:(010)52963608,52963609,84640940 传真:(010)52963609

我们收到报名回执表后,于开班前三天电话或传真报到通知书,详告准确的报到时间、地点、食宿及日程安排等有关事宜。

四、内部培训计划

为满足不同地区各单位质量管理、检验人员培训工作的需要,我单位可组织有关专家直接到企业授课,具体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可由组织单位拟定,具体事宜请来电咨询。

二О一一年九月

附件:

“全国质量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班”报名回执表

注:

1、此表复制有效;请务必在报名表上注明单位名称及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等内容。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10

x月xx至xx日,我参加了xx组织的基层管理人员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培训,xx大学的精心组织和科学的课程安排使我们受益匪浅。现重点围绕“运用企业文化打造具有执行力的团队”对五天来的所学内容、所得收获进行总结。

xx人都知道,x万余名交控员工不仅用汗水浇灌出企业发展的骄人业绩,同时也培育出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了以“通达之道”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的力量,打造具有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众所周知,xx的团队理念是“心齐、气顺、劲足、风正、实干”,具体内涵为:给人信念,让“心”更齐;给人公平,让“气”更顺;给人激励,让“劲”更足;给人规矩,让“风”更正;给人使命,让“干”更实。

在管理工作中,如果管理者不能真心为员工服务,不能真正处理员工的矛盾、洞察员工的需求,对上级要求起不到有效的上传下达,甚至出现阳奉阴违、不能以身作则等情况时,久而久之,员工便会对团队的负责人、领导者慢慢失去信心,不能很好执行团队要求,最终团队便会失去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反之,如果管理者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落实“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关爱理念,以职工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实施厂务公开、满意食堂创建、改善员工住宿环境、关爱员工业余生活、关心困难员工等暖心工程,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巨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产生获得感,员工便会主动为企业发展奉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也会将企业的发展作为目标追求,作为自己的事业。

如何搞好工商管理人员的培训 篇11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员培训分析

0引言

要培养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探究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深刻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系统优化理论探求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途径和有效措施。

1现阶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教育培养知识单一尽管近年来各部门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工商管理者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工商人员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1.2缺乏企业家素质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

1.3应变能力缺乏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工商管理人员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1.4接收新技术少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2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单位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①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②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③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④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刨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

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要培养人员的自主意识,保护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人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人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2.2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2.3培养复合型人才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3.1大力培养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人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人千人一面。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要有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3.2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

水电企业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篇12

1 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 由培训部门、主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办法和技术, 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从而确定培训的必要性及培训内容的活动及过程。它既是培训目标和设计培训方案的前提, 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重要依据。

2 培训需求分析对企业培训的作用

培训需求分析作为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 对企业培训与开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找出差距确立目标

主要是确认员工现有技能水平和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 明确培训目标与方向。差距的确认一般包括3个环节: (1) 对所需要的 (理想的) 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分析; (2) 对当前实践中尚缺的知识、 技能、能力进行分析; (3) 对所需要的和当前的知识、技能、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为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应独立有序地进行分析。

2.2 有利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培训分类, 把几种可选择的方法综合起来, 就能形成多样性的培训策略。

2.3 有利于进行前瞻性预测分析

在组织变革时, 能迅速地把握其特殊、直接的需求, 从而给员工指出发展之路。

2.4 有利于进行培训成本的预算

通过回答“不进行培训的损失与进行培训的成本之差是多少”的问题, 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避免浪费。

2.5 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达成共识并获得决策层的支持

只有参与了培训需求分析的过程, 才能感受到培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而且培训需求分析是领导者进行培训决策的第一手资料, 一份好的培训需求报告有利于领导快速做出决策。

2.6 有利于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需求分析可以为培训效果的评估提供可供参照的标准。

3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与方法

通常培训需求分析前, 都需要了解分析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 这样更能有效地、有针对性地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在掌握了培训需求后, 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所以, 培训的需求分析也是帮助人们确定主观的培训需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一个过程。

3.1 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一个完整的培训需求分析过程包括3个层次的分析, 即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图1表明了培训需求的原因及所得出的结果。

从图1可以看出, 有不同的根源带来培训的必要性, 但这些根源不能保证培训就一定能够带来解决的途径。了解培训需求评价程序, 就能更好的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工作。

3.2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

3.2.1 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般需要建立并随时更新员工背景档案, 与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多方收集需求反馈, 为培训需求调查做好准备。

3.2.2 制定调查计划

包括明确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这对于重要的、大规模的培训需求分析尤为重要;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提高可信度;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如工作任务繁忙的企业就不宜采用面谈法, 而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员工也不宜使用观察法, 大型的企业活动则可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会谈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不要过于宽泛, 要多角度调查, 便于取证, 否则浪费时间金钱, 例如培训预算的表头, 就可以设定为项目、培训对象、内容、基本预算等。

3.2.3 调查工作的实施

提出培训需求建议或愿望, 分层级采集, 例如可以开会将公司层面的培训发展战略布置给各部门领导来采集信息;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态;分析培训需求, 关注员工现状、存在问题和期望。汇总培训需求意见, 确认培训需求, 制定初步计划和预算方案。

3.2.4 分析与输出结果

以调查信息为依据, 根据紧急程度、个别需求或当前未来需求对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总结, 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实施程序的把握, 有利于对培训需求信息准确度的控制, 也利于获得有针对性的培训需求信息, 从流程上帮助工作人员做好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3.3 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 企业需要从不同的水平上收集使用不同类型的信息, 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最常见的信息来源有:书面材料、员工文件、培训申请、不良品反馈报告、员工不满、绩效评估、工作说明书、设备维修要求、管理层决策等。在培训需求分析时, 最常使用的方法是:面谈法、调研问卷、观察法、工作任务分析法、重点团队分析法、档案资料法、关键事件法、自我分析法、绩效分析法、组织分析法等。通过实践操作后发现, 在实施中同时使用多种方法结合分析, 如采用观察法与面谈法、工作任务分析法等结合起来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就更能从多个角度, 更加有效的获取培训需求。

当然, 在分析过程中, 还需要借助一些模型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这样能得到更全面而准确的需求, 一般多采用以下几个模型:培训需求分析模型、循环培训评估模型、全面性任务分析模型、绩效差距分析模型、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等。

很多的企业在做培训需求分析时, 很难准确选择使用哪一种或者几种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这也是造成分析后的需求不准确的原因之一。因此, 只有认识到所有的方法和分析模型都只是一种分析的工具后, 才能提炼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操作性强且简便快捷的分析方法, 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3.3.1 找差距

培训需求的产生应当从部门或个人的绩效差距入手。一方面, 因为企业理想的绩效标准与员工实际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差距;另一方面, 还应包括企业战略或企业文化需要的员工能力与员工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 它导致低效率, 阻碍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 只有找出存在绩效差距的地方, 才能明确改进的目标, 进而确定能否通过培训手段消除差距, 提高员工实际效率。

3.3.2 找原因

发现了绩效差距的存在, 只是走出了培训需求分析的第一步, 此外还必须寻找造成差距的原因, 因为不是所有的绩效差距都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去消除。有的绩效差距属于环境、技术设备或激励制度的原因, 有的则属于员工个人难以克服的个性特征原因, 只有在员工不是因为难以克服的个性特征原因而存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能力不足的情况时, 培训才是必要的。这其中, 绩效差距、KSAIBs差距、内外竞争环境等都是可以通过需求分析后, 利用培训获得解决。这样才有利于培训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3.3 确定解决方案, 产生培训需求

找出了原因之后, 就能判断是采用培训方法还是非培训方法来消除差距。当然, 实际操作中, 根据绩效差距原因的分析结果来确定所要采取的解决方法, 才是正确的做法, 否则将导致严重影响培训的效果。

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的深入了解与操作, 只有在培训需求分析引入PDCA循环模式, 滚动进行, 不断提升, 适时比较, 把握需求动态, 才能在产生的培训需求上, 找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同时为培训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还能为培训效果评估奠定基础。

4 培训需求分析流程体系的建立

培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培训能否解决目前企业的实际问题, 都与培训的首要必经环节——培训需求分析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 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体系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1) 了解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 是组织原因还是个体原因, 应该进行明确的分析归类。

2) 确定培训需求的来源, 即需求分析要覆盖哪些层面。这些层面包括战略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等。

3) 根据有效性的培训需求, 对照标准详实有序的进行分析。

只有把培训需求分析上升到一个相当高的认识, 才能确保培训最大限度的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 系统的培训规划要根据基于企业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来制定, 培训需求分析就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人才的要求应运而生的。所以, 培训的发展方向将是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素质模型的培训体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只有正确认识了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掌握其根源,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 坚持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不同阶段对人力资源活动进行及时地评价与完善, 并有效地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 才能做到真实有效地反映员工的培训需求, 开展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唐志红, 骆玲.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180.

[2]雷蒙德.A.诺伊, 约翰.R.霍伦贝克.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刘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287.

[3]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21.

[4]徐源.培训主管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29.

[5]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94.

[6]颜爱民, 方勤敏.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390.

[7]李冰, 李维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59.

培训人员岗位职责 篇13

一、培训目标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组织岗位培训,使全体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明显提高,形象明显提升,着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交通执法队伍,使其行政执行力和社会公信力显著上升。

二、培训内容

以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工作思路、业务规范、行业发展研讨、区县学习、走访乡(镇)、村、拓展训练为培训主要内容。

三、培训方式

采取自学和脱产培训相结合,专项培训和学习讨论相结合方式,以政策理论学习,聘请专家、教授授课和领导带头宣讲为主,采取现场授课、讨论、答疑、拓展训练、现场观摩等形式,并辅以学习心得撰写、考试测试。

四、组织实施

按照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决定成立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项春荣;副组长:胡日起张伟;成员:刘坤长、邱雁飞、闵玉福、李要兵、韩军;办公室设在运管所,闵玉福任主任,成员由方艳萍、苏丽红、吴菁等组成,具体负责对此次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评估。

全区交通执法人员培训从6月下旬开始至7月底结束,培训时间为1个月,其中自学半个月,集中培训半个月。具体培训内容见《徽州区交通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安排表》。

五、培训纪律

1、所有参训人员应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表》的要求参加培训,以免漏学;

2、严禁迟到、早退、旷课,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须经培训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培训授课时不得互相说话,把手机关闭或设置静音,不得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准在教室吸烟,保持良好的培训秩序;

3、认真听讲,如需提问,请举手或在课间向授课老师请教;

4、认真做好培训笔记,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不少于1000字)不少一篇。

六、培训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各单位和部门要切实加强执法人员自学和集中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培训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防止走过场;

2、经费保障。执法人员培训是全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后勤保障,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保障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上一篇:区红旗中队事迹介绍下一篇:《长度单位》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