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作八年级

2024-05-30

说明文写作八年级(精选11篇)

说明文写作八年级 篇1

第四节 说明

写法解读

在初中的三大文体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中,说明文由于在作文中考查的较少,只在阅读中进行考查,导致许多老师、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与指导不十分重视,只是在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技巧上重点指导。其实,在各种文章样式中,尤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无足轻重的文章形式,而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与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而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说明文正在大量涌现。无论走进哪个商场或者超市,产品说明书可谓比比皆是。大公司与大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如果无设备的使用说明书,那结果可想而知。近年来,电视上无论是养生之道节目火热,还是超级厨艺的传授节目受人关注,这都是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和说明文体所起的作用。

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从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要想把一个事物或事理很好地介绍给大家,首先,一定要把握事物或事理的主要特征或说法;然后,在介绍具体事物或事理时,一定要有层次,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一般规律;再者,说明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列图表等。

下面就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作详细阐释。

1.先介绍事物总体特征再举例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

指津:在介绍事物特征时,作者往往先抓住事物的总体特征来介绍,然后再具体地介绍这一事物。这样,读者既可以看到事物的总体轮廓,又可以详细地了解事物的具体特点。在具体介绍事物时,无论采用什么手法,都是围绕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物用途等展开的。

示例: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点评:这篇说明文主要是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第二段就把中国石拱桥的三个特点说清楚了。在指出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后,为了让读者更信服,作者又举了赵州桥和永定桥的例子,并且介绍这两座桥时,紧扣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征。选段是以介绍卢沟桥为例说明,先说卢沟桥历史悠久,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然后说其结构坚固,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最后通过桥上石栏石柱上的狮子,以及马可·波罗的话、“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证明了它的形式优美。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避免了平实说明的枯燥,让人读之,有趣;品之,有味。

2.介绍事物特征要讲求层次

指津:先总体介绍事物总体特征,然后再分层次介绍事物的具体特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定要有条理,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显得更有层次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读来一目了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示例: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苏州园林》

点评: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放眼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可见,作者的这篇文章就是抓住苏州园林设计的图画美来具体介绍的,进而总体介绍了图画美的四个表现:“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接着从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来具体说明,再联系到美术画不讲究对称表现出的自然之趣。很显然,作者要说的是苏州园林的不讲究对称同样也是为了表现自然之趣。自始至终,作者都在紧紧围绕着图画美来阐述苏州园林的完美,介绍设计者的设计精巧以及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不仅仅是建筑上的艺术,不仅仅是人创设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艺术,更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审美理论和艺术理论的结晶。

3.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结合

指津:平实说明是指多用专业术语,不描摹,不夸张,用数字、例证、推理等方法直接、准确地说明事物。数学、物理、生物等教科书的用语就是典型的平实语言。

生动说明是往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事物特征,多运用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它往往注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或细致生动的描绘,或通俗或深情的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如《生物入侵者》一文把“生物入侵者”比喻为“偷渡者”“移民”,这种打比方的运用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生动说明的句式富有变化,成语、四字句的使用都能使文章自然流畅,富有情趣。

示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点评:《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物候学。作者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让人一目了然。选段运用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及“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四字词语让语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而且又通俗易懂。

佳作共赏

佳作一

美丽的校园 □孙雨

我们的校园地处古城墙护城河畔,美丽极了,我爱我的校园。

一进校园,满眼的红花绿柳映入眼帘。两旁葱茏的树木就像一个个忠实的卫士守护着校园。往右走,就是一个大花坛。现在已经是春天了,花儿草儿全从睡梦中苏醒过来了。看,一阵风吹来,草儿们左摇右摆,仿佛在说:“嘿,朋友!欢迎你的到来。”瞧,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扬起一张张笑脸,争芳斗艳,像一个个迎宾小姐,真是美丽极了!那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在来回穿梭着,点缀了美丽的校园,更显示着无限的生机。

绕过花坛往前走,就是教学大楼。一栋五层高的教学大楼最显眼,顶梁上写着“求善、求真、求实、创新”8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每一个教室都非常整洁:乌黑发亮的黑板,乳白色的电脑平台,蓝色的窗帘„„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照亮了我们的教室,也照亮了我们几十颗求知的心。

我最喜爱的地方是校园中的植物园!这里有许许多多的花草,知名的,不知名的,应有尽有。一进门那X形的满天星花圃里,紫色的小花瓣星星点点,掩映在绿叶之中;那桂花圃里,一朵朵嫩黄的桂花散发着阵阵清香。沿着石头小径往右走,是一个小池塘,池塘边的垂柳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轻轻地摆动着腰肢。池里的睡莲有的是花骨朵儿,有的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它们全都静静地躺在池塘中„„我喜欢来这一片宁静的天地,认识花草树木,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有时候还和同学们在这儿一起聊天。

我们学校还有新建的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一个个体育健儿在这里挥洒着自己的汗水,那跳跃的身影是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孙武镇中学,你想来看一看吗?等你来了,我一定带你去参观,让你也来感受一下我们校园的美!

点评

1.作者运用空间顺序来介绍美丽的校园。按照行踪,作者依次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校园的景物,如树木、花坛、教学大楼、植物园、运动场等;在说明方法上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

2.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作者主要是抓住校园美丽的环境来介绍,多处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瞧,花儿们也不甘示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扬起一张张笑脸,争芳斗艳,像一个个迎宾小姐,真是美丽极了!那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在来回穿梭着,点缀了美丽的校园,更显示着无限的生机。”句中作者运用“笑脸”“迎宾小姐”形象地写出了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温馨和欢乐。

3.本文语言生动,娓娓道来,使人一目了然。情感细腻,想象丰富,景物描写栩栩如生。

佳作二

苍蝇的自述 □菅永鹏

大家好!我是苍蝇,你们人类的老朋友,在你们夏天的生活中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你真正了解我吗?下面我就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我属于昆虫纲。我的祖先很早就开始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了,我的家族成员约有3万多种。历史可谓悠久啊!我们经过多年的进化,形成了特别出色的眼睛,两只复眼,是由成千上万只小眼排列在曲上组成的,每只小眼都自成体系,能单独成像,视野极其开阔。我的脚的构造也很特别,末端有一个弯曲的爪,爪中有一个吸盘,能分泌黏液,因此,我能在平滑的玻璃板上行走自如。我的嗅觉也非常敏锐,能分辨糖分的性质,决定其取舍。我的家庭虽然天敌众多,而且人类对我们也恨之入骨,可是我们繁殖速度快,我们一次交配,终生能产卵,一年能繁殖10~12代,因此,我们的家族始终人丁兴旺,地球上处处有我们的身影。

我被人类列为“四害”(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之一,因为我骚扰人畜,污染环境且能传播多种疾病。我们家族某些种类的苍蝇和蚊子一样还能刺吸人畜血液,或寄生于人体内或畜体内,危害极大。

尽管我罪孽深重,而且习性难改,可是由于我眼睛独特,脚的构造奇特,能分辨糖分性质以及繁殖速度快都对聪明的人类启发很大。如人类制成的“蝇眼照相机”,一次可照上万张照片;现在正在研制“蝇脚鞋”,研制成功后再高的山人类也轻松可攀;还有正在研发“糖分”预测仪,成功后可预测糖尿病,及早治疗此病;人类利用我们繁殖快的特点,养殖我们的幼虫(蛆)作为鸡、鸟等的饲料。

现在,你对我了解了吧?我得吃饭去了,再见!

点评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给人感觉非常亲切、自然。通篇拟人化的手法,一改过去呆板说教,让苍蝇自己现身说自己,让抽象科学知识变得更易于接受了。文中大量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手法,让文章生动而又准确。整篇文章幽默风趣,又不失平易通俗,文中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佳作三

啊!美丽的泉城 □刘惠莉

我从小就喜欢水,更喜欢家乡的泉水。

坐在泉边大树下的小亭子里,听着哗哗的流水声,看着水中嬉戏的小鱼,闻着清新的青草味,喝上一口淡香的绿茶,好惬意!你羡慕我吗?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仙境?神仙住的地方?世外桃源?哈哈!我在我的家乡——济南。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心,坐落在中国的华北地区,在地图上看像个四角不同的四角星。

济南之所以得名“泉城”,是因为济南有七十二名泉,如趵突泉、墨泉、百脉泉、梅花泉、珍珠泉等。这七十二泉的泉水姿态万千、美丽如画,其魅力不相上下。但最有名的当数“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了。趵突泉有三个大泉眼,一年四季都不断地喷出清澈的泉水。水中鱼儿成群,水草多姿,珍珠一样的小水泡荡起无声的水波。泉眼就像一个万花筒,摇出千万朵晶莹剔透的水珠,犹如进入仙境一般。在泉边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会不由得想起一副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此时,一种自豪感、幸福感便油然而生,我为能生活在这样风景优美的地方而陶醉。

我最喜欢夏天在柳荫下光着小脚丫蹚水、戏水,将泉水泼在脸上的感觉,非常清爽宜人。手捧着泉水喝上一口,感觉甜丝丝的,向远处泼去,只见泼出的水花像断了线的珠子,在阳光下发出七彩的光芒。济南的三大名胜除了趵突泉外,还有大明湖和千佛山。济南既是个有山有水的城市,也是个具有许许多多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城市。近几年来,济南市又修建了“泉城广场”“省博物馆”“省体育中心”等有名的建筑物。我想,在未来的济南,将会修建出用泉水做成燃料的“地铁”,人们将更加方便、更加安全地使用它们,这样济南才不愧为是真正的“泉城”。

我爱我的家乡,美丽的泉城——济南。

点评

1.作者介绍了济南得名“泉城”的缘由,详细地介绍了济南七十二泉中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并列举了近几年来济南的新发展,如“泉城广场”“省博物馆”“省体育中心”等,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济南的喜爱之情。

2.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引用等说明方法。如,引用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济南风景秀丽的特点。

3.语言生动形象。本文运用了设问,设置悬念,引人深思;还运用了比喻,如“泉眼就像一个万花筒,摇出千万朵晶莹剔透的水珠,犹如进入仙境一般”,读来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佳作四

和厌食说再见 □王梦月

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可是现在无论走在哪里,厌食之声随处可以听到,按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应该胃口大开才是。一日三餐,有些人一见饭就烦,一提吃饭,就唉声叹气,总会说:“怎么又吃饭了?”而小孩更是当代厌食人群中的“重灾区”,常听到夫妇为孩子吃饭问题而争吵不休;常听到不少家长对医生这样叙述:“我的孩子什么东西都不想吃,喂饭很困难。”难道“厌食”真的无方可治吗?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我现在带领大家由果索因,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厌食症吧。医学上讲,厌食是指食欲减退或消失。它主要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也可由于局部或全身病变的影响,使胃肠张力减退,从而影响神经中枢而导致厌食。

治疗一定要分清是真厌食,还是畏食(进食恐怖)。前者是各种原因所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后者并非无食欲,乃是因进食后使原有的症状加重而畏惧进食,如胃溃疡病人进食后引发胃痛,因而进食减少,幽门梗阻,病人因进食后可诱发呕吐而食量减少等。如果是进食恐怖,比较好判断,对症下药治疗即可。如果是真厌食,造成原因挺多,如肠胃病,肝胆方面的病,心肾疾病,内分泌疾病,新陈代谢不良或者营养缺乏,各种慢性疾病,药物刺激如氨茶碱、阿司匹林、红霉素、灭滴灵等以及洋地黄中毒所引起的恶心、呕吐与厌食等。如果厌食是某一方面疾病引起的,应该马上进行治疗。

可是大部分情况下,厌食在医院是查不出问题的,可是一见饭就是不想吃。有些人拿“厌食”不当回事,你要知道这不是小事,美国著名歌星海伦·卡本特就是死于厌食症的,死时骨瘦如柴,仅31公斤。

想告别厌食,首先,要有健康的心态,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不要被无谓的“生活压力”困扰,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周围的人有关爱、感恩之心,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有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淡泊心态,就会吃嘛嘛香。

其次,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食欲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之一。日常生活中要多做一些易于消化、营养全面的饭菜,在饮食结构上,做到荤素搭配、米面搭配、颜色搭配;食谱应经常变化,不要长期食用肥甘油腻的食品;养成吃饭定时、定量、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大人切忌暴饮暴食,孩子切忌边吃边玩。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命在于运动,生命也在于休息。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适度锻炼的好习惯,无论大人孩子一定要保证睡眠,让生命在有规律的运动中绽开美丽的花朵。

只要记住以上三条,并且践行之,你马上就可以和厌食说再见了。

点评

本文题目活泼而通俗。文章一开头从生活导入,直接提出问题——“难道‘厌食’真的无方可治吗?”顺利引出什么是厌食症,如何克服。本文条理清晰,说明方法上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使文章的说明准确而不乏生动。特别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生命在于运动”等俗语、名言的恰当运用,让文章摇曳生姿。

素材活用

1.《向沙漠进军》中的几句话: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用“主要”表明这两种方式是诸方式中主要的两种,并没有排除还有其他方式。

(2)“沙漠是可以治理的。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可以”表明展开的治理工作是有把握的,“若干”表明成绩不只一项。

(3)“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最”字足以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之大,“自然”说明了这“敌人”的性质,“之一”表明人类的自然敌人不只有沙漠,它只是其中之一。

分析:恰当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字、范围、性质、程度等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使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

2.《中国石拱桥》中的两句话: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表示估计、推测,如果没有这两个词语,说“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样就把话说得太绝对了。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它一定是“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个时间只是一种估计、推测。

(2)(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上”一句中的“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是泛指石拱桥雄跨在江河上的时间。因各种石拱桥历时长短不一,只能用约数来比较模糊地说明。这正是尊重客观事实,显示了说明的科学性。

分析:恰当运用“模糊”词语,即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虽然说明文要求语言准确,但这与运用“模糊”词语并不矛盾,因为有些问题只有“模糊”一点,才更显得准确。

3.《看云识天气》一文修改过程中两个句子的词语选用情况:

(1)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其中,“山”改为“峰峦”,“水”改为“河川”,因为“山”和“水”的概念太广泛,不如“峰峦”“河川”的概念准确、形象、具体。

(2)原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改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作者把握了“气候”与“天气”两个词语的内涵,将“气候”改为“天气”,显示了作者选词的准确性。

分析:恰当选用近义词、同义词。我们汉语词汇丰富,近义词、同义词相当多,但它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尽相同的,如范围的大小、程度的轻重、感情色彩的褒贬等等,应当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来应用。

4.《苏州园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谢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谢”“布局”合理才美观,“假山”和“池沼”“配合”得体才有真实感,“花草”和“树木”相互“映衬”才出艺术效果,“近景”和“远景”要有“层次”。词语的前后搭配,完全合乎情理,非常恰当。

分析:注意词语的搭配。说明文中前后语言的搭配要合理,顺序要正确。

5.《人类的语言》:“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准确地概括出了人类语言的特点。

分析:适当使用概括性语句。用简短的话概括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更能显示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总之,说明事物、事理,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性质、形状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地表述。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语言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但都必须以准确为前提。

说明文写作八年级 篇2

一、半命题作文

不曾留意的_______

标题可以填上让你的生活或者人生路或思想感情发生转变的人或事物。比如“叮咛”, 比如“伙伴”……文章选材, 重点当然要落在“曾”字上。文章写法, 就是追述过去, 再现转变的过程。比如“不曾留意的叮咛”, 我们就可以回想起朱自清的《背影》, 在课后题里强调的“四句话”, 是“我”当时所不曾留意的———这是很小的细节, 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 写出了父亲对“我”的诚挚之心。而当“我”想起这些话的时候, 眼前就浮现出了父亲的背影, 从而追述了肥胖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感人过程, 让读者透过作者的泪水看到一个真实感人的父亲的形象。

二、全命题作文

会当凌绝顶

这是杜甫的《望岳》抒发胸怀的两句。从诗句上看, “凌绝顶”了没有?没有, 是“会当”而已。所以, 这是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过程的描述。比如, 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莲的生长环境、外表姿态、气质的描述, 表达了自己要达到那种“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境界。然后, 拿菊花来做烘托, 拿牡丹来反衬, 表明自己“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的高远追求。又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为了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受到打击、排挤而消沉, 要保持“唯吾德馨”的高洁情操, 先表示对被安排到荒芜之地不但不在乎, 反而非常欣赏“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的幽美;然后写自己绝不随波逐流, 精心选择自己的朋友“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还要用自己在陋室里的日常生活表达自己苦中作乐的乐观精神;最后拿不屈于贫贱的先贤来对照, 硬是得出“何陋之有”的自得精神, 显示了自己不会屈服的坚强。再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一个人要达到“不慕荣利”的境界, 要不计较门第, “不知何许人也, 不详其姓字”;要在“环堵萧然”的居住环境中做到“晏如也”;要在衣食不继的情况下还有“常著文章自娱”的心情。用了九个“不”字, 表示自己宁可粗衣素食也不残民以逞的淡泊宁静。

三、话题作文

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 残菊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后两句是说: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 正是橙子将黄, 橘子将绿的秋末冬初。我们一生之中, 肯定有许多“橙黄橘绿”的时节收藏在你的心里。

请以“最是橙黄橘绿时”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说明文写作八年级 篇3

一、作业目标

1.作文训练文体主要为记叙文,尝试写作说明文;主要训练形式为小作文抓住课文进行文体章法训练,大作文抓好主题进行构思表达训练。

2.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在作文中写出有个性的东西,作文要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进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重点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好记叙文,以及若干篇日记、读后感、随笔等,同时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

4.将网络写作的评价优势和纸笔写作训练字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双课堂优势。

二、作业实施

第一单元

大作文:祖国在我心中

训练重点: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培养。

参考题目:(1)家乡的( )

小练笔1:建议学生对《芦花荡》中人物的描写进行品析,写一个真实的小人物,力求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凸现人物性格。

小练笔2:建议学生搜集整理一些有关抗日战争的素材,尤其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写一写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战争的认识。

第二单元

大作文:爱在人间

训练重点: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请围绕在你自己身边的事情,以“爱”为话题,讲述爱的故事

训练要求:1.要选择震撼你心灵、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来写;2.在叙事中要倾注真情实感;3.要着重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如自己与亲戚、同学之间的生活经历。

参考题目:(1)妈妈,我想对你说(2)爱动心弦(3)爱是……

小练笔1:以父亲的视角改写李森详的《台阶》,通过对课文的改写,学会作者描摹人物的方法、叙事的技巧,感受人物心情。

小练笔2:《蜡烛》一课的练习中要求设想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3:《老王》一课的练习中要求改写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这一部分等。

第三单元

大作文:“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

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广阔的大自然的神奇和奥秘,认识理解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四单元

大作文:“中国传统节日”为话题的说明性文章

小练笔:运用资料阐述观点“我看克隆”;

“未来世界”

第五单元

大作文题目:莲文化的魅力

训练要求:用简单的笔墨说明连花,重点探究莲文化的魅力;在说明上有方法上要有所突破。

小练笔:对于一首词,你也许有着独特的见解,也许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许是词中某一个句子深深地打动你,也许引起了你的感慨和回忆……请抓住这个心灵片断吧,选择一首宋词,可以从表现手法、从布局谋篇,也可以从一字一词,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第六单元

大作文题目:“一则真实的日记”

训练要求:记叙为主,多种表达方式结合,吐露自己的心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化为文字,记录下来,学会在记叙中穿插抒情、议论。

小练笔1:湖光山色——写一篇游记。你一定游览过家乡的小桥流水、祖国的名山大川,你何不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游览时的感受。

小练笔2:介绍自己喜爱的某个城市或景区,或如果你是导游,为某个风景区写一篇导游词。

五、作业评价

1.评价方式 :①师评②互评③自评④网络积分

2.量化实施

①大作文实行先自评,再师评,最后互评的评分方式,一类5颗星,二类4颗星以此类推。

②随笔,日记,读书笔记实行小组互评为主,推荐一次得1颗星

六、成果展示:

说明文写作八年级 篇4

精彩开篇词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某个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二、写作导航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一篇说明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它有没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是不是使读者得到了具体而明确的认识。那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呢?

首先,细致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才能将事物了解得清楚。

其次,查阅资料。我们不可能事事亲身经历,而说明文又要求特征准确、材料翔实,这就需要查阅有关的资料,靠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来印证。

最后,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特点,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在同别的事物相比较中显示出来的。如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中国是一个大国,可以将中国与法国比,有17个法国大;与日本比,有25个日本大;相当于整个欧洲……这样一比较,既具体生动,又有说服力。

总之,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一方面靠亲身实践、细致观察,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向书本和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还要周密思考。学会比较,努力去熟悉所要说明的事物。

三、例文引路

家乡的桥

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家乡有这么一座桥——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

从家乡通往城里的路上,有条河,在新中国建立前,桥上有座木头做的桥。1970年时,这座桥才建成。清河桥建成40多年了。

桥长约50米,宽20米,横跨在清河之上。桥共有一个大拱,约35米,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与赵州桥有几分相似,既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桥的栏杆上多雕刻狮子、虎等兽类,其中以狮子居多,虽不像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之千变万化,但也有其特点。狮 子的个数两边对称,互相呼应的狮子是相同的形态,这样,桥上就有8对形态不一的狮子了。桥身呈灰色,还保留着水泥的颜色,桥上的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清河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地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分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清河桥的建成,也给家乡带来了富裕。

桥的承受力好,卡车可以通过,家乡的柑橘也一箱一箱地运了出去,每个农户现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这都是清河桥的功劳啊!

清河桥,家乡的翅膀,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愿你带着家乡的人民,飞向世界!【名师点评】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清河桥的主要特征:“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介绍了这座桥的作用和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语言生动优美,如:“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借鉴了《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方法,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四、板书设计

细致观察 说明要抓住特征查阅资料

八年级说明文600字 篇5

记忆中,每天下午四五点,妈妈总会带我去买《新民晚报》。吃完晚饭后,拾起一片油墨香。那时我总听长辈们说,曾经坐车的人总是会带着一份报纸。饭馆,咖啡厅,也总会有一排书架。那时候,读书看报应该是融入血液的经久不变的爱好吧?一盏灯,微黄轻柔的光洒在米白色的书页上,身心被一股慕名的亲切与安全感包裹。静静地斜靠在书报亭的红墙上,手上捧着心爱的书,直待晚风吹起书页,吹走了灯下人,吹阖了书报亭的门。

我床边总放着几本书,睡前读一会儿是我多年未曾变过的习惯。纵然书页边微卷,已是有些泛黄,但纸墨的清香却经久弥坚,时时吸引我进入玄奇的的书中世界;纵然书中的文字随着时间流转而褪色暗淡,但文字背后的内涵与情感却会愈渐浓烈、回味无穷,终能在人心中扎下坚实的根,开出绚烂的花。纵然书本厚重,难以随身携带,但却能使用经久,无须担心能量不足。

但现在,是我错了吧?地铁里整整齐齐,是电子产品;公交车上,白花花明晃晃,是电子产品;饭桌上,安安静静,依旧是电子产品。哪儿还有点纸的影子?

某天无意间,我瞥到妈妈的手机屏幕左下角,有一个蓝色的封面APP“当当云阅读”,电子书啊,我一时有些好奇,也有些排斥。可使用一番后,我却更坚定了心中的执着——对纸质阅读的执着。的确,电子书方便许多,一个搜索键,一本对应书,随时翻看,随时收起,从此读书的人再也不用奔波于书店和家之间。小巧的机身却能容纳群书,不论古今中外,文史艺哲,尽在掌握。但书海茫茫,又有多少人能够找到心头之爱?何况电量有限,能全身心沉浸在阅读里的读书人又有几个呢?又何况碎片化的阅读内容,又能在读者心中停留多久呢呢?

但我知道,时代变了,停不下,回不去。在我看来,新媒体容量之阔,补纸媒信息有限;纸媒任时光荏苒,经久不坏,补新媒体渐泯没于时间,不得长远。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千秋,不必争那谁输谁赢,谁轻谁重。

八年级优秀事物说明文 篇6

大人常说:我们的脸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三角区,是人体重要神经最集中的地方。三角区的顶点在人的鼻端,与人的下嘴唇形成一个三角区。爷爷奶奶常告诫我:如果在这三角区内长小豆豆的话,千万不能随意挠破,以免出现不测。在动物界中有一种一听到它的名字就不由自主害怕的爬行动物——蛇。蛇有无毒和有毒之分,区分的标准往往是蛇的头状。如果蛇头呈三角形,那么这种蛇就是毒蛇,如竹叶青蛇,眼镜蛇和五步蛇等,人们最好离这些蛇远一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大自然界中,与三角形有关的神秘东西就更多了,如百慕大群岛位于美国东岸的大西洋中,它和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尖端,再加上西印度群岛的东端,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就是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洲”。自1945年以来,在此失踪和死亡的人数已达1200多人。不论是船只或是飞机,经过这片海域都必须格外小心,因为这些人都是在未知的情况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百慕大三角洲”神秘的猜测各种各样,有的说是大海里有怪兽,有的说是天外来客,还有的说是海底爆发火山,多少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为百慕大之迷而苦恼。类似的还有世界著名的古埃及金字塔了。金字塔三面呈三角形状。有关它恐怖的咒语、离奇的猜测和古老的传说就更多了,因为这个建筑的建设就集合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文明的象征,而金字塔里面还蕴藏着更多未解之谜,所有的这些都需要人们去探索。

解读《考试说明》,提高写作能力 篇7

面对这一情形,考生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写作水平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写作在《考试说明》中的含义。高考中的写作,即书面表达,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能力,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发表意见和观点。书面表达对考生的要求如下: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覆盖所有内容要点;注意句型和词汇的多样化;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语言规范。此外,书写时还要注意大小写及书写工整。

其次,从高考英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按5个档次给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具体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评分时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不仅是写作更是评分的基本要求。因此,掌握好这三点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重要意义。

那么学生在这三方面都存在哪些不足呢?

首先, 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常常处于冥思苦想却无从下笔的尴尬境地,要么是三言两语,词汇单一内容贫乏;要么是拼凑谚语,套用“万能模板”;要么则是对要点的简单翻译,行文缺乏连贯。这样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得分肯定不高。

其次,很多学生存在词汇贫乏、用词单一,以及用词不当甚至拼写错误的现象。这说明学生的基础较差,对单词掌握不够牢固。因为许多学生平日只是粗略地记住大概含义,没有进一步进行对比斟酌词行、词义及词性,所以,写作时很难找到同义词或反义词来变化表达方式。此外,语法错误也是学生作文错误的主要表现,具体表现为时态混乱,缺少句子成分或者句式杂糅。

再次,很多学生缺乏语篇整体意识。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只是按照汉语生硬地翻译要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成分,使得行文不连贯,也就是不用任何连接机制来使得全文逻辑连贯。有的同学在使用连接成分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的连接成分缺乏多样性, 全篇都是and,but,so,because; 或者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连接词; 甚至有些同学对连接词本身存在记错的现象, 如:on the one hand记成in the one hand,last but not least记成the last but not least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文章的逻辑连贯性 ,使得行文结构松散。

就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文章内容、词汇及语篇整体意识上都存在问题。那么,我们究竟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首先,英语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与平常的知识积累相关。这要求考生平时多观察多积累,这样考试自然有话可写,否则, 写出来的作文会内容空洞,苍白无力。此外,良好的语言输入材料助于英语学习者高效地内化语言。所以,教师应提供一些短小、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优秀范文让学生背诵。学生可以从范文背诵中汲取自己所需的词汇、句型及表达方式。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其次,学生要想充分表达思想,必须有充足的词汇量,只有恰当地使用词汇,才能表达出符合英语逻辑的句子。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词汇教学,在认真讲解单词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单词的对比教学,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和一些短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并以此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此外,在词汇和词组教学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加大阅读量积累词汇和惯用表达方法, 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感受词汇的含义。与此同时,词汇教学还可与造句练习、句型教学及语法教学相结合。可用连词成句的形式或用译句、仿写句子等其他诸多练习形式,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手法、句式表达同一意思,使写出的文章生动活泼。因为,一句多译既能开拓思路,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又能为表达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言材料。

最后, 准确把握语篇的整体性和衔接性是英文写作的关键。整体性指文章应有完整的意义,而衔接性和连贯性则体现在文章的表层结构和底层结构上。针对学生写作中连贯性差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平日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语篇整体教学。由原来的注重语法讲解转变为注重分析文章段落间的连接成分,帮助学生树立整体语篇意识。第二,要注重连接词的系统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其含义和分类,还使学生了解其逻辑关系避免滥用和误用发生。再次,不仅要加强写作训练,还要调整批改及评讲作文的方法,由原来注重语法错误等表层问题转变为注重文章的连接和其他衔接成分,以此提高文章语篇整体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总之,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在领会考试说明及评分标准要领的前提下,师生双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由原来的注重语法等表层错误转变为注重文章内在逻辑连贯性。其次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点滴积累。此外,还应当教授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这样无论在高考还是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都对学生大有裨益。

摘要:写作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考试说明》及评分标准的解读对英语写作的提高有指导性作用。其中,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这三点不仅是高考英语写作的评分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入点。据此,文章分析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说明文写作布局谋篇三步曲 篇8

第一步:利用课文,使学生获得说明文结构的感性认识。

初二下学期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亮点,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如果善于在布局谋篇方面合理精讲每一篇课文,合理发挥课文对作文的媒介作用,那么学生会在初二阶段就对说明文有较高层次的认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说明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填写表格,来对说明文的结构布局有个感性的认识。学生阅读课文后从整体特征、描写角度、总结写法填写表格。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从“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栽种和修剪”“花墙和廊子”等七个角度进行说明,表现了苏州园林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通过填写图表进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手法:“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但这种印象只是粗略的,是学生初步的、被动的接受的,如果就此为本文的授课划上句号,那么对这一种方法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必需做第二步。

第二步:利用时文,使学生获得说明文结构的理性认识

学习写作方法首先是课内教材,但整个初中载入的说明文大都集中在第四册教材中,总共也不过十篇,这显然是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发现自读教材、阅读训练中选入了大量富于生活气息、反映当前时代风貌的优美时文,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时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运用课外阅读进行补充。为了巩固“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这一布局谋篇的方法,我就精心选择了文质兼美并且在写作手法上与《苏州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晋祠》,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学生很容易模仿苏州园林所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并总结写作手法,进一步把握了说明文的篇章布局和写作手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充课内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种知识或一种能力只尘封在脑海里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生命在于流动,在于运用,所以,第三步才是最关键的。

第三步:利用作文,使学生对所学方法进行升华运用。

对于学生来说,写说明文是全新的尝试。“模仿”是最佳途径之一,而课文是摹仿的最佳样板。让学生按照已掌握的某种布局谋篇的方法先进行套写,可以让说明文的“入门”变得较为容易,虽然开始会有些生搬硬套,甚至显得僵硬可笑,但是“套”来“套”去,就会由生变熟,就会驾轻就熟,就会生发出许多创造性来。在指导学生练习写说明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摹仿《苏州园林》和《晋祠》的写作手法,说明我们学校的特征。我先指导学生回顾了“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手法,然后指导学生同样用表格先为自己的作文设计提纲,请一位同学板书自己的提纲,请其余同学品评,然后进行写作。在批改学生习作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90%的同学写作思路非常清晰,“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到位,这对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难能可贵。

其实,三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不同的布局谋篇方法,如果能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并且灵活学习和运用,一定会受益匪浅。例如第二篇课文《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运用“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来布局谋篇的文章。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初步学习这种方法之后,利用自读课本中的《苏州园林》巩固这种写作手法(凤章先生所著《苏州园林》从苏州100多处园林中举出清幽古朴的沧浪亭、以假山为胜的狮子林、诗情画意的拙政园、华丽的留园等四处典型园林为例,来说明苏州园林“各有个性,各有自己的美”的总特征)。最后,指导学生运用“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说明当地某种特色事物的特征。

新教材把阅读和写作单独分开,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和发展化,但不要把课文和作文当作语文的两条平行线,因为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教育的规律决定了读写结合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把两者割裂开来,犹如把人的耳目鼻舌割裂一样可笑。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实,语文教材除了有“例子”之功,它本身就是一道文化大餐,是学生精神世界里一抹亮丽的风景,思想新,结构新,设计新,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描红”的最佳“字帖”,是作文的最好媒介。

八年级说明文:和睦相处 篇9

踏上了高中,就等于又上了一层阶梯,来到一中,崭新的校园,崭新的同学,崭新的老师……陆续都呈现在我的眼前,焕然一新的一切也应让自己也焕新一新。

人人都说,高中是奋斗的三年,是拼搏的三年,但我却不这样认为,高中三年也是开阔视野的三年,它能帮助我们在高中认识更多的.同学,了解更加更加丰富的语言文化,学习更加渊博的知识。在这新的校园中,到处都弥漫着“新”的空气,为了能在这种“新”空气中尽快适应,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自己的心万言书,与同学互相交流,与老师多多沟通,以此才能让我们能更加充分地享受以后的高中生活。

当然,在高中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经历了“中考”这一大捷后,我们必须迎接自己人生中的一次转折点,一高考,高考的成败与否关键是看我们在高中时代的努力与否,在学习这方面,我们应当吸收,学习别人擅长的一方面,而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用之所长,学习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才能够进步的。

八年级优秀说明文800字 篇10

我睁开惺忪的眼睛,正想坐起来,却突然滑到了。剧烈的疼痛使我清醒了不少。这时,我才想起来:噢!原来今天是“世界远离摩擦力实验”的第一天,我有幸成为了实验的志愿者中的一员,并搬进了仪器技术服务态度一流的新式“无摩小区”。

我拿起衣服,而它却顺利的从我手中滑落,但是我不气馁,再来一次,可还是这样,反反复复,结果却一如既往。我失望极了,但我想:再来一次,说不定就成功了。果然,这次是一帆风顺哪!衣服一下子就滑倒了身上,但是一点都不暖和,衣服和身体总是隔有一段距离,似乎衣服与身体闹别扭了似的。

穿好了衣服,该洗脸刷牙了,由于摩擦力的消失用牙刷刷牙,牙没有刷成,牙膏却涂了满背,一块湿毛巾,怎么都拧不干,吃饭时,夹起一根菜,便又掉到了盘子里,以往有序,便捷的生活,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怀念。

该上学了,我穿着特殊的剧烈摩擦鞋走在大路上,谁知,没有摩擦力,不论是什么鞋,就算你穿了钉鞋,走几步也一样能会摔倒,我只得小心翼翼地走着。虽是如此,但我还是摔得遍体鳞伤。路上的情况也不是很好,车与车都撞到一起,交警们都是皱着眉头,虽然已在尽力补救,但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发生。

终于,历经了千摔万倒,终于走到了学校,一看,眼前的景象让人哭笑不得。同学们都被摔得鼻青脸肿,一个个叫苦不迭。一群伤员聚在一起,自然是两眼含泪了,一个个都在抢着诉说

着自己的“悲惨遭遇”,哪还有心情上课,原来他们也都和我差不多。

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生怕自己会滑下来,此时,我打开电视机,电视中说道:“世界远离摩擦力试验”遭遇不好,在第一天便有志愿者打退堂鼓,几乎所有人都受了伤,大小不一,甚至有人连骨头都摔断了,幸运的是无一人驾鹤西去。“世界远离摩擦力”试验总负责组考虑到公民安全决定停止试验,志愿者可即日回家。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往家没命的疯跑,虽然摔了很多跤,但我一点都不觉得疼,突然,我又重重地摔了一跤。不,这次不是因为没有摩擦力。而是在家门口,那个有摩擦力的地方,幸福的、快乐的一跤。

例谈说明文的写作 篇11

A 马尚诗

Playing sports can not only benefit our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be good for our mental health. In terms of me, I like to play volleyball best, as it can strengthen my will as well as my belief.

At first, I didn’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skills of playing volleyball. I couldn’t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my volleyball. I was very upset. Then I knew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so I trained hard. Now, I am gradually good at playing volleyball despite the fact that my arms may get red and purple after playing it sometimes.

I can’t be a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player because it is just my hobby. I only hope to be a volleyball lover to contribute to the sports meeting in our school. I believe playing volleyball can make me healthier and do well in study.

B 平不凡

With many kinds of sports in the world, badminton is my favorite one, because I enjoy the rhyrhm of the ball when it flies between rackets. Playing badminton can give me a sense of excitement, which I am really lost in.

I became interested in it when I was young.Bedminton was just a game to me at that time. But the moment I held the racket, I was crazy about it.It was enjoyable in particular when I succe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I wasn’t good at it.

Lin Dan, known as “Super Dan”, is my favorite player. His awesome actions when he is playing badminton appeals to me, which makes me let out cheers every time.

As a amateur badminton player, I still can’t do better in it maybe because I don’t have the talent. However, I believe that diligence redeems stupidity, so I’ll try my best to practice it on my spare time. In the future, I hope to stick to playing badminton of siding with lifelong. Thanks to badminton, let me learn about the meaning of sports which is that participation comes first, and the various color of life.

【范文点评】

这次的说明文明确地提出了5项要求,我们就结合这几点要求来评讲一下这两位同学的作文:

1. begin by which sport you have chosen and explaining why

马尚诗

Playing sports can not only benefit our physical health, but also be good for our mental health. In terms of me,I like to play volleyball best, as it can strengthen my will as well as my belief.

平不凡

With many kinds of sports in the world, badminton is my favorite one, because I enjoy the rhythm of the ball when it flies between rackets. Playing badminton can give me a sense of excitement, which I am really lost in.

两人的开头均符合要求,其中马尚诗使用了not only ... but also的句式,并使用了较丰富的词组,增强了文章的衔接。平不凡的第一段的特点在于使用了独立主格结构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并在文章里加入了比喻的手法,用rhythm使描述生动化。

2. make three paragraphs using the outline above; give a reason for each of your ideas, one for each paragraph

从这两点来看这篇作文最开始就给出了以下要点:

①how you became interested in that sport;

②your favourite athlete;

③what you do to improve your skill.

所以,在写作文时应紧扣题目要求,用三段阐述每个要点并说明原因。

A 马尚诗

显然没有仔细阅读写作要求,不仅没有按上面的三步来分段,更遗漏了要点2 your favourite athlete;

就语言表述来看,其中despite the fact that my arms may get red and purple,这里应改为”black and blue”。不过have a good command of,以及despite the fact that ... 这样的结构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B 平不凡

主干部分用三段文字一气呵成,完全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各个要点。平同学对衔接副词和句式的使用值得肯定:Lin Dan, known as “Super Dan”, is my favorite player. His awesome actions when he is playing badminton appeals to me, which makes me let out cheers every time.

一个是分词做状语,一个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这两个结构的使用不仅在内容的衔接上恰到好处,也在结构上为文章增色不少。

3. finish by saying what you hope to do with this sport in the future

马尚诗

I can’t be a professional volleyball player because it is just my hobby. I only hope to be a volleyball lover to contribute to the sports meeting in our school. I believe playing volleyball can make me healthier and do well in study.

平不凡

In the future, I hope to stick to playing badminton. Thanks to badminton, let me learn about the meaning of sports which is that participgion is in the first, and the various color of life.

对比两位同学的结尾,不难看出,马尚诗的作文侧重写事实,平不凡的结尾却同时包含了一定的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属于inspiring end。

4. make your sentences more interesting by using some different linking words.

说明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一则吸引眼球范例了。这两位同学都使用了一些衔接词、短语和句式,甚至分别使用了practice makes perfect, diligence redeems stupidity这样的谚语,为文章增色不少。但平不凡同学在修饰词的使用上做得更加突出,比如really,awesome,maybe,various等。

现将曾冉艺同学的作文稍加修改作为范文:

C 曾冉艺

My favorite sport, actually, is what a huge number of people like, from the young to the old. That is, running.

The reason why I like running is a little silly to me. I run because I can. What’s more, with no more equipments, just a pair of running shoes, I can do it anywhere anytime. Apart from this, when I am running, I have time to think, which is a good way to relax in my rather busy life.

It’s because I know running needs superior perseverance and persistent efforts that I admire Liu Xiang, an athlete worth honor from all the Chinese. He always rises to challenge, and never give up. As for skills, I don’t think running needs too many skills for amateurs. You will find it easier to run the same distance than before through practising over and over again.

上一篇:水淹厂房应急预案下一篇:《哈姆雷特》感想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