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解议论文(精选11篇)
关于理解议论文 篇1
写作议论文,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诸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等等。这些要求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曾几次予以介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否则,就会走向极端,陷入理解误区,犯教条主义错误。
笔者认为,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个:一、“观点正确”排斥“言之成理”。
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求观点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列主义科学真理。如果一篇议论文,观点有严重错误,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无价值可言了。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条:观点有严重错误的,只能属五等文。这一严格规定,旨在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陷入这样的理解误区:对某一问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其中一个正确,另一个必定是错误的。其实不然。比如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学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对于这两个观点,我们能否说,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必是错误的?不能。前者侧重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观点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这类作文,不管学生写哪一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就行了。类似这样的观点还有:开卷有益/开卷并非都有益;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由此看来,我们通常强调的言之成理与观点正确的要求并不矛盾。二、“观点鲜明”不允许全面辩证地论述问题。
议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正确,还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先论证一番自己的观点,后又用“但是”一转,作出相反的议论,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不知所云。但是,我们强调观点鲜明,并不是说,通篇只能说支持论点的话,不能越雷池一步。有时为了论述的全面辩证,就需要从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方面去阐述。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时,有这样一段论述:“我们承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肮脏的环境是只大染缸,会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孟母择邻,就是因为她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报上不时登载,有些国家干部,本来很廉洁,后来在改革大潮中,受到社会上坏风气的影响,由受贿到索贿,最后锒铛入狱。这可算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了。但是,因此断言‘近墨者黑’就绝对化了。这些‘近墨者’变‘黑’,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意志薄弱;对于意志坚定、品质高尚的人来说,再‘近墨’,也‘黑’不了。”这一段论述,讲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似乎拆了自己的台,但其实是更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还使论述显得全面辩证,不陷入片面性。由此可见,论述中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与“观点鲜明”并不矛盾。三、“观点鲜明”即篇首提出论点。
不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升考指导时,反复强调,写议论文要开门见山,篇首亮出论点,以为这样才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个“观点鲜明”的印象。其实这是对“观点鲜明”理解的又一个误区。首先,观点鲜明的文章不一定要篇首提出论点。有的文章,以一则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比喻作为话题,自然引出论点。这样的开头,不仅可使观点鲜明,而且还避免了篇首亮观点给人的突兀感,这比篇首亮观点效果好。其次,篇首亮观点的文章并不一定观点鲜明。观点鲜明,不仅表现在开头,还表现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论述中模棱两可,或偏离中心,这样的文章,即使开头亮了观点,观点也不鲜明。四“叙事简洁”即要用概括事例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引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观点时,我们要求叙述简洁,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那个侧面说清楚就行了。这与记叙文要求叙事具体生动正好相反,这是因为议论文重在议论,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例如,唐tāo@①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在论述“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吸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这一观点时,是这样叙述论据的:“普希金跟他的奶奶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一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自己的文风和语法;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句把有趣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作者并未具体叙述普希金如何跟奶妈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如何写信,契诃夫如何记录有趣的谚语,只是三言两语地概述,但能证明观点的事实说清楚了,就能很好地证明观点了。但是,我们强调叙事简洁,并不是要求用概括事实,相反,我们认为具体事实比概括事实更有说服力。还看上例,相对于“古今中外不少著名作家都是靠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丰富了自己的笔头的”这一概括了事实而言,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例子,就属于具体事例了。两相比较,显然,具体事例更具说服力。由此可见,我们强调的叙事简洁,是就叙述方法而言的;而具体事例则是就事例本身的性质而言的:两个概念不属相对关系。我们一方面强调叙事要简洁,另一方面又提倡尽量用具体事例,两者并不矛盾。五、“立意准确”不允许多角度选择立意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议论文,最主要的一步是确定立意。立意准确是写作这样的议论文的重要要求。所谓准确,就是所确定的观点要符合原材料的内涵。一提到立意准确,便容易产生误解,似乎一则材料只有一个立意是准确的,那就是根据材料的中心寓意立意。其实不然,一则内涵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立意。比如《滥竽充数》的中心寓意是讽刺南郭先生这样的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我们可以据此立意。但我们亦可以南郭同事为议论对象,提出“莫做和事佬”的观点;以宣王、怀王为议论对象。提出“选拔人才要严格把关,使用干部要加强考核”的观点。这些观点均符合原材料的内涵,都是准确的。我们要求立意准确,并不排斥多角度选择立意,否则,就会导致写作中“千人一面”的局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要求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论述片面、偏激。其实,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跳出理解的误区。字库未存字注释:@①原加弓加屮下加又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写作指引对议写作要求理解误区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关于理解议论文 篇2
要想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语言。不仅理解字面意思,还要体会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语;不仅要理解文字表达的思想,还要理解表达形式的妙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每课的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地理解语言之义、运用之妙。那么,究竟该理解些什么,怎样理解?下面谨结合自身教学教研经历,谈谈肤浅看法。
一、词语
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语言理解的重点。学生没学过的词语,已接触但理解、使用不正确的词语,体现课文中心的关键词语,使用贴切、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多义词、近义词、成语,都是教学中应该理解的重点,低年级更是如此。如第一册第六课《小小的船》中的叠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第八课《树叶》中的动词“长”“落”“漂”“飞”;第二册第五课《春天的色彩》中表颜色的ABB式叠词“蓝湛湛”“碧澄澄”“绿茵茵”;第三册第十三课《征友启事》中的“同”“跟”“陪”“和”“一起”与“或者”;第八册二十二课《语言的魅力》中的四字词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
究竟怎样理解?一要体会情意,二要体会表达妙处。
先说体会情意,既要理解字面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言意义),又要体会背后的深层意义(即王建华教授所说的语用意义)。如第一册《小小的船》中“月儿”“船儿”,表面是指月亮、小船,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浓浓的喜爱之情。第十二册《穷人》中的“熬”一词,本义是指用微火煎炒至干,在文中指艰难地度过,体现了渔夫的坚忍。
再说表达妙处,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当、形象、生动。精当,是指言论、文章精确恰当,用词造句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指语言意义准确,《少年闰土》“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嵌”,《邮票上的齿孔》中的“发现”“发明”与“发生”。另一方面指感情色彩、语体色彩恰当,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中的褒义词与贬义词,《花边饺子里的爱》与《秋天的怀念》中“妈妈”“母亲”两个词语的语体差别。
形象,是指运用语言所描绘的人、物、场景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语言的魅力》中“衣衫褴褛”“头发斑白”的形态感,《山村的早晨》中“揉着”“舒展”的动态感,《火烧云》中“葡萄灰”“茄子紫”“梨黄”带来的色彩感,《江畔独步寻花》中“流连”“自在”“恰恰”的音韵感。
生动,就是指语言运用力求新鲜、活泼、富有变化,让“死”的东西“活”起来,让“静”的事物“动”起来。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中的“铺”,《雨后的森林》中的“爬”“枕”“滴”,《笋芽儿》中的“钻”“挺”。
理解词语意义,通常采用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图画、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利用字典词典、反复诵读、语素分析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理解“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中“挂”与“轮”的准确,联系图画中的蓝天理解“蓝湛湛”;联系上下文理解《詹天佑》的“杰出”“要挟”,《狼牙山五壮士》的“战士”“壮士”;联系已学过的词语理解《掌声》的“骤然”;运用语素分析理解《九色鹿》中“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无忧无虑”;运用反复诵读、细细揣摩的方法理解《暮江吟》中的“铺”……
体会表达妙处,通常采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去词比较、换词比较。如《心中那盏灯》中描写父亲磨制冰灯细节的“捂”字能否换成“摸”、父亲用冰冷的双手为“我”“掖”被子的“掖”能否换成“盖”“铺”,进而体会用词的精确。
二、句子
句子是话语交流的基本单位,准确理解句子是语用的基础与前提。正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第一、二、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第三条阐述的都是理解词句的要求。具体说来,第一学段着重理解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语意,第二、三学段着重理解结构突现的、含义深刻的、富有表现力、表现中心的、地位重要的句子,尤其对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异构变式句,含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反复修辞格的句子要给予充分关注。对重点句子,通常采用句式比较方法,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体会句中蕴含的情意,最后领悟表达妙处。
比如,声音时刻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因为其抽象性,稍纵即逝,所以很难描写,但六年级上册的《怒吼吧,黄河》一课中的声音描写却很出色。究其原因,一是运用比喻修辞,二是采用“声音+时而+特点(四字短语)+心理感受+好像+事物(生活场景)”的句式。如何让学生领悟其中的奥秘呢?笔者曾设计了“读-画-品-悟”的教学过程。读,是指自由地朗读描写光未然朗诵声的句子;画,是指分别用“_”“△”画出描写声音特点、心理感受的词语,用“”画出联想到的事物或场景;品,是指边读边思考,作者分别把朗读声比作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打比方?悟,是指领悟表达秘妙,让学生明白:用熟悉的事物或场景来比喻朗读声,使得抽象的声音变得可视、可触,语言自然就会形象、生动。
又如,六年级下册《船长》一课广泛地使用短句描写“玛丽”号巨轮遇险时的场景、船长的命令以及他与大副的对话,突现人们的惊慌与船长的沉着与果断,课文最后两句话用长句叙述船长的因公殉职。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长句短句的妙处,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1)默读课文,画一画,船长哪些命令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读后交流:船长的哪一道命令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A.品味船长下达的第一道命令。
①船长是在什么情况下下达这一道命令的?PPT出示课文片段,学生齐读。
②这样的场面,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虽只有四十二个字,却字字让人惊心。让我们把目光再次停留文字上,数数每句话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④点拨:人们紧张、激动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说话会短促,因此作者所写的话也应短促。这里大量使用短句,就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玛丽”号遇险时可怕、紧张的场面。
B.交流后几次命令。
①第二道命令之前也有对话,老师把这段对话已作了改动(出示PPT),读一读,可以吗?
②点拨:人物的对话要符合当时情景。此时时间万分紧迫,情况万分危急。只有运用短句,才能再现情况的危急、船长的果断与魅力。
(3)一段对话,两次命令,船长就将一场可能船毁人亡的大灾难控制住了。可他却随着轮船徐徐沉入大海。“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能改成“透过薄雾,人们看到,雕像沉入大海”吗?
(4)点拨:船长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人们敬佩他但又万分悲痛,此时气氛凝重,所以不再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是四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中的一句话。从语法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病句。但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它缺少谓语是一个异构突现的句子,是作者巴金看到独木成林、生机勃勃的大榕树时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话语,表达的是自己的惊喜、赞叹之情。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它的妙处的:①读读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②既是病句,我们就把它改正过来(这是一棵美丽的南国的树!)。③读读修改前后的句子,想想哪一句好?为什么?④点拨写法:说话、写话时可采用不同普通句子的结构来强调语意,突出情感。
三、段落
积句成段,积段成篇。段是由句迈向篇的一级语言组织形式。段是中年级阅读、习作教学的重点,三年级侧重于自然段,四年级侧重片段。掌握常用的总分式、顺承式、并列式、因果式、转折式构段方法,是三、四年级学生的基本表达技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基本的构段方式,体会其妙处,进而灵活迁移。
在三年级上册《吹泡泡》第三自然段里,作者冰心按照顺承关系运用准确的动词描写了儿时吹泡泡的欢乐情景,其顺承关系的构段方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表达技巧。如何理解这一构段方式并体会其妙处呢?一位老师设计了基础而实在的过程:①数数:这段话共几句?②说说:每句话写什么?③想想:这四句话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④画画:画出第一句里表动作的词语。⑤换换:这些表动作的词语可调换顺序吗,为什么?⑥点拨写法:事情发展、活动进展、自然现象、动植物生长都有自己的顺序,如果我们按照事情、事物本来的顺序来组句成段,条理就会很清楚。
再如,《鲸》的4~7自然段分别从吃食、呼吸、睡觉、繁衍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是非常明显的并列式片段。笔者曾这样引导学生体会:①4~7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概括?②用一个词语概括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③四个自然段的顺序可以打乱吗?如先说呼吸,再写吃食,然后写睡觉,最后写繁衍?④点拨写法:一个意思可以用多个自然段来表述,内容如果没有主次之分,谁先写谁后写都可以。
四、篇章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与人口头交流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书面交际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一言概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能运用语言文字说、写简单的文章(话语)。要会写文章,就必须掌握基本的选材组材、结构安排、表达方式、表达顺序、表达方法等技巧,了解各种文体基本的表达特点,而这些技巧就应从作为“例子”的课文中、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获取。
《孔明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运用语言描写与精当的神情描写来刻画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写作技巧,一位老师设计了步步踩实的教学过程。
(1)课文主要讲周瑜和孔明之间的博弈,语言描写特别多,共有四十三处,其中很多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这一句(PPT出示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齐读之后,发问:除了语言描写,它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板书:神态描写)
(2)对周瑜的语言描写在文中共有十二处,还有几处的提示语中也有神态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3)交流:
A(PPT出示)
①周瑜为什么“大惊”?联系上下文说一说。②有感情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③点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心胸狭窄。
B(PPT出示)
①这里“大喜”是喜笑颜开的意思吗?②此时他会想什么?我们试着揣摩一下他的心理活动(PPT出示说话句式)。
③引读:奸计得逞,于是暗喜———(全班接读原句)。④点拨:从这可见周瑜———嫉贤妒能。
C(PPT出示)
①运用“一读二品三谈”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②全班交流。
(4)点拨:“大惊、大喜、大疑”是文中对周瑜的神态描写,仅仅六个字就把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骄傲自负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事序、时序、空序、物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五种表达顺序。相对于外显的事序、时序、空序、物序而言,文章的逻辑顺序非常隐蔽,难以发现,但它又是使用广泛的表达顺序,学生必须要掌握。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体会表达上的逻辑顺序及它的妙处呢?一位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就处理得很巧妙。
(1)同学们,读懂了课文内容,我们再来探究文章的语言形式,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先找出两个小孩各自所说的话,再想想他们说话的思路怎样,最后想想这样说话有什么好处。
(2)学习小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观点+理由,说话有理有据)
(4)(PPT先后出示两个小孩所说的话)全班分两大组朗读,指导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
(5)师小结:在平常的交流中,如果要对某一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应先阐明自己的观点,再陈述自己的理由。这样说话,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理解要紧扣语言形式,重点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吸引读者,要“坚决与那种深挖人文主题的语意型理解说拜拜”。唯有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真正实现“阅读学写法,习作用写法”的理想,语文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浅议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 篇3
一、带着问题阅读,做到有的放矢
《大纲》要求中学生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70-80个单词,而阅读理解做题参考时限为35分钟。因此,考生必须在严格的时间内领会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所以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是非常关键的,正确的解题思路即:看试题——阅读——解题——有选择地再阅读——再解题。如果学生在阅读前能够看一下后面的试题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那么这样就在阅读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可以预测或有针对性地去捕捉文中的关键信息,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读文章既抓住了要点,又节省了时间。这样那些属于表层理解的试题,在初读时就可以迅速锁定,快速解决。而那些需要深层理解的试题再回原文去找依据。因为已读过一遍,去哪一段,哪几句找依据,已心中有数,所以不必再从头至尾重读,而只需找与题目有关的依据即可。
在阅读试题时,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到底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一般都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隐藏的观点以及对贯穿全文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需要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才能解决问题。其次,要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快速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二、抓住文章主题句,快速阅读明主题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一般来说,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叫作主题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般来说,主题句对全文往往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的作用,考生可以根据主题句知道文章描述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读者了解那些方面的内容。因此,抓住了主题句,考题中的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题就可从较容易地从主题句中找到答案。
三、深入浅出,读细节知脉络
除了主旨题以外,试题中的细节理解题也属于基础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的具体事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活动的理解。这其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有:排序题、图表题、正误题等。对于这种题型,学生必须细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做到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动手选择答案。
详读细节的目的是对阅读材料作深入、透彻的了解,包括细节内容。文章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或关系,有一定的脉落可循。如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展开故事;议论文则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和论证观点。学生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action、time、place、person、 the reason and the result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在“画图”过程中,学生们要认识到作者提出了一个话题后,必定会花一定的篇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细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因此不可忽视。但记住无论细节题如何变化形式,都应该从文章中找出相应词句作为依据。
四、层层推进,运用逻辑推理逐步深入
在实际阅读中,有时作者并未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因此学生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层理解。试题中需要深层理解的题型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因此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才能进行推理。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uggest,indicate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词加以分析和判断。
考生在解答深层理解题型时,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能够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内、句间和段落间的修辞手段或逻辑关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但是这些信息通常并不会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因此,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透过隐藏在语篇深层的逻辑线索去真正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五、前后兼顾,通过猜词悟义除障碍
当今的阅读材料题材涉及广泛,体裁多样,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甚至会出现考生并没学过的词汇。如果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或跳过去不看,都会中断思路,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思,同一单词处在不同的语境时,其意思也不一样。因此,如果在阅读时不联系文章特定的情境,很难确定生词的确切含义。因此学生们要学会“瞻前顾后”和“顺藤摸瓜”,能够大胆猜测,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扫除阅读路上的障碍。
关于生活的理解美文 篇4
其实,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深一层的理解,生的寓意不只在于出生而已,每一个选择,每一个挑战都是生的寓意,只有这些选择、挑战出现在你的面前,你才会努力的想办法去思考活的意义,生是起因,活是结果,至于过程就要看每个人的选择如何了,结果有好有坏,有喜有悲皆成定局也。
所以有人说生活是残酷的,而有人说生活是美好的,知此而已啊!
生活中有酸甜苦辣,生活中有悲欢离合;
生活中有亲情的温馨、友情的美好、爱情的甜蜜,也有面对残酷的实现的犹豫、彷徨与不解;
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解 篇5
“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学校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如何、不管他们生在农村还是生在城市、是否有残疾、也不管他对生命科学是否有兴趣、教师都应该赋予他们同等的学习机会、使所有的学生在学校都能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中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即使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整个劳动大众的素质提高,对社会的进步无疑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更何况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社会的主导性资源,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成为生产力增长的几乎全部因素,整个社会生活都将知识化、智能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强弱将取决于整个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就要从关键的教育着手,即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而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我国“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点我们做得实在是不够。首先,我们的各种资源的分配都是倾斜式的,比如我国在制度上长期采取重点学校,重点班甚至重点培养对象的做法,师资、资金、指导教师都是有选择地进行分配的。其次,因为不同的学生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道路、禀赋性格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在思维方式、日常行为和学习成绩上,也必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体差异和良莠不齐的复杂状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习成绩差;在日常行为上,有的表现良好,也有的表现较差。而我们的教师是怎样对待这些差异的呢,在我国的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学校)都有这样的老师:他们青睐、关爱成绩好的学生,冷落、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对个别品行出轨、麻烦不断的后进生,甚至想把他们逐出教室而后快,从而导致好的愈好,差的愈差,形成两极分化。一些学生受家庭变故的打击,内心自卑,精神痛苦,在得不到及时帮助和有效疏导的情况下,会自暴自弃,行为失范。还有极个别学生受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教唆和引诱,厌学逃学,混迹社会,成为迷途羔羊。这些学生如不及时转化,一旦进入社会,不仅为他们个人的前途命运担忧,同时也会给社会埋下不安定的隐患。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排名次列榜,公开评价,习惯于依靠评先进、树典型、树榜样产生刺激来激励先进、鼓励中低层次的学生上进,这是很不公平的,这只会伤害大多数的学生。要是再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国民素质将得不到整体的提高,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而社会的进步就确实很念人担忧。
要想使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资源的分配必须得公平。但责任最重大的应该是教师,起关键作用的也是教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认识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尽管我们不可能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优秀,但却应该要求学生人人品行端正;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但却应该努力使他们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至少不能成为一个危害别人、危害社会的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需要转变原来的教学观念,需要责任和良知、勇气和决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实行平等教育。教师对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性、人格、人权,不能只关爱学习好的学生,歧视学习差的学生,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然后实行学生分层,做到因人而教。因为每个学生的自身智力水平和所学科目的综合素质是不同的,教师不可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每个学生,为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必须做到因人而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2)课程的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一个班的学生可能来自各不同的家庭、阶层、民族,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和经验都各不相同。即使是有着相同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学生,也会因个性差异、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动机和需求的不同,而表现出学习风格上的差别。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进程中应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因为只有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教师可以通过实行目标分层,做到激活思维。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具体适当的学习要求,使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能激发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3)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对学生带有任何偏见、不能受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评价工作应该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应该让具有不同兴趣和精力的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和内容应该多样化, 尽量不采用排名次列榜的评价方式,以便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行评价分层,做到增强信心,有些学生如果自始至终其表现都得不到教师合理的评价,长期下去,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福山,05/2003.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理解.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王国林,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个原则问题.河南教育
【3】曹玲,7/2008.实施分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安徽教育》月刊 【4】景义林等,2000.关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考.安阳师专学报 【5】沈祝春,10/2006.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长讲坛
关于理解的作文600字 篇6
我好想得到理解。班级里需要十个值日班长,我就是其中被推选的一位。到了星期三那是我第一次上任的日子,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大。”我这火烧得可真不小呀!我非常有班集体的荣誉感。于是我就把那些中午讲话的打几下,再拖出去晒太阳,之后再叫他们进来。虽然管用,但是我的心情却不怎么好。他们那些人经常在背后说我坏话,绝大部分都是不堪入耳的脏话,其他的就是“你拽什么拽啊。当个值日班干了不起诶……”对于这种话我也无言以对,就转头走开了。
第二个星期三,同学们都大概了解我了,我其实也不怎么凶,然后就大吵大闹的,那场面比上个星期乱多了,我于是就用力拿手拍了拍桌子,大吼几句:“吵什么吵啊,这大中午的,你们不睡别人要睡,就算你们不睡,别班的总要睡吧……”
我嗓子都哑了,还在那边大吵大闹的,一看这场面我当场就下去打了那些人,他们就不服气地骂我,打我,我趴到我的位置上哭了起来……
到了第三个星期三,“老师,我不想管理班级了,实在太吵了…”还递上了“辞职信”,老师没说话,我就想焉了的花,没朝气。我打算与他们讲道理,以柔克刚。“同学们,你们要体谅我们这些年‘当官儿’的,我们对你们凶,狠,是因为你们太吵了,你们假如不说话,我们会那么对你们?是……”说着说着,眼泪骨碌往下掉,我又趴下哭了。
到了第四个星期三,就突然不吵了,个个都闭紧嘴,认真地写作业、复习,连一根针掉下去的声音都听得见!我高兴极了。
关于理解议论文 篇7
关键词:中国学生,听力理解,“心译”现象
一、引言
在现代的外语教与学中,外语交流成为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人们不仅要能通过文字材料来获取信息,更要能听懂对方的话语进行言语的交流。为保证交流的成功,听力理解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一项技巧。只有当讲话内容被另一个人所理解,这种讲话才能构成交际。而以课堂为基础的听力理解由于其独特性和信息处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听者受到母语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影响交流的进行。笔者在日常听力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倾向于把所听到的内容先翻译成中文,从而对理解造成了障碍。
二、听力理解的过程和特点
英语听力不是两种语言之间词汇、句子和语法的简单的转换,实质上是更深层次上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和语言认知体系相互置换的复杂的过程。听力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具有限时性,声音转瞬即逝,要一字不漏地记住原文是不可能的。所以,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是很难达到完整的理解的,听力理解是一个需要听者将所听到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框架进行动态匹配的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Anderson (1985)从认知理论出发,把听力理解分为相互联系又循环往复的三个阶段:感知处理阶段、切分阶段和运用阶段。在感知处理阶段,听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听力材料本身,并将所听到的内容暂时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在切分阶段,听者将短时记忆中的语音内容切分成句子、短语、单词或者其他语言单位,并在大脑中以心理表征的方式建构意义,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在运用阶段,听者将借助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将大脑中的心理表征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听力材料作出正确的解读和判断。
听力理解的过程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并不是消极地或被动地运用听觉来接收信息,而是通过调动大脑中的已有知识进行能动的认知推理,来理解说话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意图。其次,听力理解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义并不是现成地存在于语言材料之中的,不同的听话者对于同一个单词或句子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任何细节都表达出来。因此,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听话者需要根据语言材料所提供的线索以及自己的社会经历和背景知识创造性地建构意义。最后,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听力理解涉及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听力理解是交际双方在相互作用中磋商意义的过程。特别是在面对面的语言交际中,说话者可以通过听话者的面部表情和身势语来判断听话者是否理解自己的意义,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语言。
三、中国学生听力理解中的“心译”现象
所谓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出现的“心译”现象,即中国学生在听到听力材料后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翻译成中文的过程。这样Anderson的听力过程就增加为四个阶段,即在感知处理阶段和切分阶段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翻译的过程,影响了听力理解的速度及正确性。
而中国学生听力理解中的这种“心译”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初期阶段高度地依赖已经掌握的第一语言结构的知识,也意味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初期阶段,学习者初步形成的第二语言形式结构系统常常建立在第一语言的结构之上(Macwhinney, 2001∶80)。生活在单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通常会认为语言和语言之间应该是相互对等的,即他或她所使用的语言的词汇或句型在另一种语言中必定有与其对等的词汇或句型。刚刚学外语的学生会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考虑要表达的意思,再到所学的外语中去寻找对等的表达方式。这种对于母语的依赖就是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出现“心译”的现象的原因。
很明显的这种“心译”现象对听力学习造成一定的负面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理论(Transfer)也曾提到:新知识的习得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前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成会影响到后一项学习任务的进行。外语学习者倾向于用母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来代替外语中的表达或理解方式,造成影响外语学习的有害迁移。Lado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中提到:“我们假定,学生在接触外语时,会感到其中有些特征易学,有些难学。那些与本族语相似的要素,他们会感到简单;而那些不同的要素,他们会感到困难。教师如果将学生的本族语与他们所学的外语加以比较,那么学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真正的学习困难所在,并能更好地组织教学。”
四、应对这种“心译”现象的教学措施
为了消除这种“心译”现象对中国学生听力水平造成的影响,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消除母语的干扰。
1. 养成复述的习惯
听后立即复述的方法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口”这一器官上,有助于消除“心译”。在听录音时学生可以以仅落后1—2秒的时间立即重复原句,以帮助强化记忆。有人曾做过实验,结果表明:“一个语言信号只经过外耳道,在大脑中理解记忆的可能性假设为一,那么经过口头复述,在大脑中理解记忆的可能性则为三。因为同一信号经过外耳道传入大脑,而另一部分声音则直接从口腔经过内耳道传入大脑,所以,复述一次的效果是不复述的三倍。”因而,在平时训练中很有必要加强复述练习,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听懂部分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重新理解、咀嚼未听懂部分,从而有效捕捉并记录重要信息点,提高准确率。
“立即复述”关键在“立即”二字,若等到一句话念完了再去复述,就很难记清全句,复述也就失去了意义。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当一句话刚一开始,就以仅慢1—2秒的速度紧跟其后,出声跟读,仿佛复述是原试句的回声,并在复述的同时进行理解并作记录。集中注意力,纠正发音,复述多了,还能培养语感,有助于口语的提高。
2. 做笔记(Note-taking)
做笔记能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提高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能帮学生减轻大脑的负担,使其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比如记下文中所提及的人名、地名、各种数据、事实和理由等细节性的信息,能避免大脑因为信息存储量过多而不能准确地记忆和理解所听内容。好的笔记应是对所听内容作出的简要提纲,可以用关键词,也可以用短语或句子来表示,关键是要简洁、明白、快捷。也可以边听边快速核对A、B、C、D各项内容,用对错号加以标示,或针对不同选项就内容做简单笔记(后两种方法在短对话部分较实用)。
五、结语
听力理解是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和背景知识,把听到的内容迅速地转化为信息的过程。由于其转化的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也有其独特型,而中国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心译”现象也说明了干扰因素的复杂,在今后的听力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语言思维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Anderson, J.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2nd edition.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1985.
[2]MacWhinney, B.The competition model:The input, the context and the brain.In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pp.69-90.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陈建平.中国英语学习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戴炜栋, 王守元, 王守仁等.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Lado, 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5.
浅议大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词汇;句子理解;背景知识;阅读方法
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一定的速度,是对语言能力综合性运用的一种检验。阅读理解在各类考试中占很大比例,成为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加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技巧做以下探讨。
一、重视词汇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识别和理解单词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不查字典,而是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因为每查一次会干扰阅读的连续性、降低阅读速度,从而影响阅读理解。在教学中应向学生充分说明,初始遇到的生词,随着阅读的进行,其词义可能会逐渐明了,而且往往通过上下文可推测词义,尤其抓住关键词效果更加明显。当然,推测的依据也包括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及语义关联等。因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尽快熟悉并掌握构词法,这样可迅速扩大词汇量,对猜测词义有很大帮助
二、加强句子教学
能否迅速准确地判断句子的主干是阅读理解的关键所在。虽然,着重句子层次的阅读技能训练十分重要,但是,这方面的教学不应搞句型教学、培养学生的造句能力,而应为理解服务。教师应帮助学生识别句子基本结构,并在反复阅读过程中熟悉这些结构,以扫清理解中的障碍。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只关注不懂的生词,而不是围绕生词读其他的词、词组乃至句子,对理解短语和句子等较大语义单位存在困难,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名词词组、名词化结构、介词短语、非谓语形式、主从复合句和并列句等。如:中心词前后有另一个修饰词语时,后置修饰语常常使学生对句子结构判断错。而名词词组在不同层次上的错位更容易使学生对句子产生误解。当一个句子同时出现以上各部分时,理解就变得难上加难,往往使学生不明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知句子所云。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识别句子基本结构,明确主干,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另外,在学生中进行扩大视幅的训练,不仅使学生阅读时能一目十行、加快速度,还有助于学生有效辨认句子各个短语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消除理解阻碍。进行针对性训练,不仅能使理解能力和速度并进,还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构建背景知识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全面的背景知识网络。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综合性地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把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联系起来,培养其在阅读过程中自我运用背景知识的能力,以达到良好的阅读理解效果。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注重开展以背景知识激活为重点的阅读前活动,如提问、话题讨论、给出关键词或与原文相关的图片等。同时,教师也应处理好背景知识与语言因素的关系,把背景知识的介绍和词汇语言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承、互為促进,从而进一步强化阅读前导活动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注重介绍词句的文化含义或在背景知识的介绍中引入语言学习;在课外自主学习中,教师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如图书馆、网络、各类报刊、杂志媒体等开展课外泛读以期扩大知识面,推动学生知识的积累。此外,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背景知识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声音、图像、视频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发、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从而有利于学生背景知识的积累和激活,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四、培养阅读方法
首先,结合使用略读法与研读法。略读是以较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以了解其主旨及其所传达的特点、信息。研读是对重点信息加以仔细研读,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以加深理解和记忆,两者都是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应试中常用的技巧,其最大优点就是解题快。两者在考试中的具体运用过程是:先略读题目的题干(偶尔还读个别选择项或选择项的部分词语),了解并记住各题的要求,然后进行略读,发现与解题有关的信息词立刻在该处画上简明符号。一般说来,略读要完成两大任务:了解全文主旨体裁,发现重要信息,以便研读。个人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人语言能力强,记忆力好,又善于分析推理,可以不用略读, 直接在研读后解题,但对于一般考生来说,在研读文章较长而所解题目较少的情况下,运用略读加研读很节约时间。
其次,运用快速阅读法。良好的研读习惯之一就是快速研读。研究表明能快速研读的人是研读能力最佳的人,读速太慢的人常常因为厌倦分心而不能正确理解材料。对于研读一篇文章,应采用略读法或跳读法。略读法是为了获取综合的一般信息而进行选择、跳跃研读的方法,在考试中运用主要是需要寻找短文的中心思想或概述短文的大意;跳读法是读的时候头脑中带着问题的具体答案,采取跳跃,选择研读的方法,一旦找到了问题的具体答案便立即停下来,这种方法用途较广。在阅读理解考试过程中,要寻找所需要的词、句子、短语,寻找选择题的答案时,都可使用该方法。略读法与跳读法经常交替使用。
总之,阅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学习活动,阅读能力是英语运用能力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接受信息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记忆、联想、思维的组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地加以引导,讲求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正确地指导学生更好地获得信息和知识,更快地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英语文化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琴. 论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09,(27)
[2]成登忠. 论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9,(06)
[3]董磊,孙涛.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科技信息,2009,(01)
作者介绍:
关于理解的作文800字 篇9
错误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必将使艰难的人生更加晦暗。“白发三千丈,绿缘似个长”,李白理解的愁只是个人遭贬的不幸,于是来这岸边借酒消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理解的愁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也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位传颂古今的旷世才女,她理解的愁也只是思念的绵绵无期!他们理解的愁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生命的理解,因此他们的人生变得晦涩。
心无旁骛的研究,才有了无人能及的感悟,坚韧不拔地毅力才造就了千古流传的文化。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迷茫他钻研的方向,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止住他探访的脚步。当西域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被巧妙时,
人们毫不吝惜地把“国学大师”的称号赠予了季羡林先生。如果没有对华夏典籍的深刻理解,他便不会有真知灼见的眼光。
如果理解了坚强的真正含义,身处逆境的人就有了心灵的灯塔。造物主给了他们极大的不公,他们是被上帝狠狠咬过一口的苹果,是对坚强真正地理解,重塑了他们健全的品格,点燃了他们心灵的希望之火。生活在无声世界里,这样不幸的遭遇并未打垮海伦凯勒,凭着对坚强的深厚解读,照亮了她的心灵,指明了她前进的方向。还有张海迪、霍金等用轮椅向世人证明如何让自己“站”起来,站在知识的殿堂,理论的高空,他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对坚强的理解。
仲尼“韦编三绝”的故事家喻户晓,匡衡“凿壁借光”的事迹妇孺皆知,“头悬梁,锥刺股”的美谈大家也耳熟能详,这些伟人理解了坚强的内涵,也使他们从容地登上了成功的阶梯。
关于理解父母600字话题作文 篇10
这句话已经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它是我努力奋斗的源泉。
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是父母一直在鼓励我、鞭策我、支持我,给我面对困难的勇气,给我前行的力量。
当我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当我触碰到父母满是裂痕的双手,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当我看到父母满是皱纹的脸庞,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当我给父母拔下根根白发,我仿佛闻到了父母因辛勤而留下的汗味,无数的第一次,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心酸。
清晨起床,最先看到的是父母忙碌的身影。当我洗漱完毕后,总能看到茶几上放着一杯温温的白开水,温度刚刚好,像是经过了精心调试。爸爸说:“早上喝一杯温水对肠胃好,有助于身体健康。”爸爸给我准备一杯水是很平常的事,但难得可贵的是,他一天不落地坚持着,即使再热的天,他仍然在坚持。这一杯水,看似普普通通,毫无价值,但我却在着一杯白开水中尝出了温柔而又细腻的父爱。
每每放学回家,总能闻到一丝丝在空气中飘散的饭香,原来妈妈在为我做饭啊,不过现在做饭不是有些早么?我好奇地问了妈妈一句,谁想妈妈却回答说:“做给你吃的,在学校饿坏了吧,快来尝尝!”虽然我并没有饿意,但又不想让妈妈失望,于是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边吃边叫道:“好吃!好吃!”直到看到妈妈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容。
静下心来想一想,爸爸妈妈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犹如水中的明月,呈现在我眼前。我知道,他们只求我的健康,只希望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多少次书中写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可那山也有滑坡的时候,海也有退潮的时候。而父爱却永不跌滑,母爱也永不退缩。父母为我撑起了一把爱之伞,让我茁壮成长。
我要如何报答他们呢?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心学习、脚踏实地、分秒必争,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
我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我也定能成为父母的骄傲!
关于惯用手段的理解 篇11
关键词:惯用技术手段;公知常识;创造性;专利
中图分类号: G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87-2
0 引言
在实用新型专利评价报告制作和无效决定中判断专利创造性时,经常需要认定区别技术特征是否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的情形。《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关于公知常识的记载是“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或者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除“惯用手段”、“教科书”、“工具书”以外,公知常识还包括生活常识、各种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形状、尺寸的简单选择等。
虽然,实用新型专利评价报告和无效决定进行“公知常识的认定”的法律依据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审查指南中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认定方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评价报告和无效决定对于公知常识的认定在实践中有可能存在差异。
近些年也有一些文章针对“公知常识的认定”进行了探讨,目前普遍认同的做法是当一个技术特征必须同时具备下面两个条件时才能判定该技术特征属于公知常识:
①技术手段本身是公知的;
②技术手段在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是公知的。
然而这个做法也只是给出了原则性的指导,实际操作性并不强,原因主要是对于关键的第②点常常缺乏具有逻辑性的说理,导致认定结果因人而异。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试图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关于上述第②点的操作性强的判断办法。
1 案情介绍
1.1 案例简介
本案的权利要求1如下:
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所述壶体(1)的底部连接有壶身底盖(2),所述壶体(1)连接有手柄(3),所述壶体(1)外设置有隔热外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壶口向外翻卷形成反卷边,所述隔热外套(4)为开口或部分开口的筒状,所述隔热外套(4)套装在壶体(1)上后,隔热外套(4)的上端抵在所述反卷边内,所述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连接在手柄(3)上,所述隔热外套(4)的底部与所述壶身底盖(2)的上部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隔热外套(4)和壶身底盖(2)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和手柄(3)朝向壶体(1)的部位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与所述手柄(3)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
连接关系示意图
1.2 案例比较
对比文件1公开了本案的如下技术特征:包括壺体(1),所述壶体(1)的底部连接有壶身底盖(2),所述壶体(1)连接有手柄(3),所述壶体(1)外设置有隔热外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壶口向外翻卷形成反卷边,所述隔热外套(4)为开口或部分开口的筒状,所述隔热外套(4)套装在壶体(1)上后,隔热外套(4)的上端抵在所述反卷边内,所述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连接在手柄(3)上。
将本案与对比文件1相比较,存在如下区别技术特征:1)所述隔热外套(4)的底部与所述壶身底盖(2)的上部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一卡扣结构,所述隔热外套(4)和壶身底盖(2)通过第一卡扣结构连接;2)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和手柄(3)朝向壶体(1)的部位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隔热外套(4)的开口部位与所述手柄(3)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简言之就是两个卡扣结构及其连接关系。
2 案例焦点
根据上述比较可知,本案例争议焦点主要是对于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是否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存在以下两种争议观点:
观点一,卡扣是本领域中常用的连接结构,采用该结构连接隔热外套和壶身底盖以及隔热外套和手柄,属于本领域公知常识。
观点二,卡扣结构能够使隔热外套与壶身的连接紧密,进而达到通过隔热外套来承担一部分壶体内水的重量的效果。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该技术方案的选择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3 案例分析
本案例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其技术方案的核心是将壶体的壶口向外反卷,开口状的隔热外套抵入壶体的反卷边中,以此使得隔热外套不易脱落且可以承担一部分壶体内水的重量。权利要求1中限定了隔热外套与底盖、把手分别通过卡扣结构连接。
根据前述的两步法,可以分析得出:
第一,本案的技术手段“连接两部件的卡扣结构”本身是本领域公知的,其是一种常见的连接结构;
第二,公知的卡扣结构只能起到紧密连接两个部件的作用,而结合本案的技术方案核心可知,通过卡扣的设置,首先使隔热外套与壶身得以紧密连接,在此基础上,进而保证了隔热外套能够承担一部分壶体内水的重量,该作用与本领域公知的卡扣结构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上述技术手段不能同时具备前述的两个条件,故不能将其认定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本案的观点一在公知常识的认定过程中,仅注意到了卡扣结构的公知作用,却未将该技术手段结合本案技术方案中的其他技术特征综合考虑,致使对于该技术手段在本案中所起的作用的认定不够全面,进而导致公知常识的认定出现偏差。因此,在确定技术手段所起的作用时不要将其从技术方案中孤立出来单独分析,而要结合技术方案整体来确定其所带来的所有功能。
4 结论
可见,在确定技术手段是否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时,两步法还是简单有效的,只不过建议注意以下两点:①技术手段本身是否公知主要还是依赖于判断者要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考量评判;②在对比文件公开的技术内容基础上,判断分析该技术手段在本专利中实际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否是其在本领域中公知的技术问题;若具备了上述两点,则可以认为该技术手段为本领域公知常识。
参 考 文 献
【关于理解议论文】推荐阅读:
关于理解的优秀作文500字09-02
关于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理解08-20
如何理解《补偿贸易合同书》关于担保的规定10-23
关于对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把握研讨发言材料06-12
理解背诵论文08-17
理解技术知识论文09-14
理解诗歌的方法论文08-30
初中议论文的阅读理解07-19
我对美的理解初中议论文10-11
阅读理解一心得论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