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2024-09-08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通用8篇)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篇1

关于创建人民满意村致全村群众的公开信

尊敬的各位村民:

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适应板仓小镇建设的发展要求,着力提升我村品位,我村今年积极争创人民满意村。为此,特向全村群众提出如下倡议:



一、动员全村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人民满意创建活动,自觉实践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营造人人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创文明业绩、树文明新风尚的良好氛围。



二、全村居民必须自觉维护开明村村容形象,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并做到不随意损坏公共设施,不乱涂乱写、乱张贴,不损坏绿化、不践踏花草、不乱搭乱建非法摊棚,不乱丢乱扔垃圾。

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做到不扰乱社会治安,不危害公共安全,遵守交通秩序,不乱停车辆。

四、提倡文明经商,诚信经营,全村各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要做到不生产制造或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坑蒙拐骗,不霸道经营或占道经营,自觉服从管理,依法纳税。

五、加强学习,打造学习型社会,提高村民素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倡导求知求学,反对封建迷信,自觉抵制和揭露伪科学,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加强身心锻炼和道德修养,有效遏制“黄、赌、毒”等现象。

创建人民满意村不仅是每个村民的义务,更是每个村民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认真开展创建人民满意村活动,在全村抓起一个强劲的创建热潮,为建设好我们开明村而努力奋斗。我们坚信,通过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开明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开慧镇开明村

2011年07月28日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篇2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问题,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城区功能的转变, 处于市郊的农村被逐步纳入了城市建设的范围, 形成了“城中有村”的格局。城市建设牵动城中村土地的快速升值, 致使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 影响了城市经济的科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在整体上延缓了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和发展的步伐。因而, 改造城中村是实现农村城市化和推进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是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内在要求,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城中村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和扩张进程中, 农村土地全部或部分被征用, 村民仍居住在原始村落基础上自发建设而形成的村庄。其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

究其形成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说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是指“城市”和“农村”分属不同的管理模式, 二元所有制机构是指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而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制度。在一些城中村内形成了以城市与农村“二元所有制结构”并行、共同发挥作用的“边缘社区”。在客观上就造成土地的快速升值, 村民依靠出租土地或者房屋谋生的结果。

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病”, 由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也正日益显现和扩大,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对城中村的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 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 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

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化城市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城市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但是, 城中村杂乱无章的建筑, 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拉低了城市的品位, 影响了城市城区整体功能的发挥。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可以做到:一是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日趋完善城市功能, 有效提升城市品位, 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成果;二是加强城市管理, 改变城中村的现状, 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善;三是进一步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 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由于历史原因, 绝大多数城中村的配套设施不全, 使得城中村在消防、抗震、排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严重危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村民虽然生活在城市, 但其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可与城市居民同日而语。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 使得城中村与城市实行无缝对接, 将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改造提升基础设施, 采取有力的措施综合整治周边环境, 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三) 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

城中村改造对于有效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扩大投资需求, 尤其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对于扩大内需, 增加对住宅、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 通过城中村改造能够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盘活土地使用效益, 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带来城市环境的优化升级, 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当前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从农民角度出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存在潜意识的抵触情绪。

失地农民受到旧的思想认识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对城中村改造存在一种潜意识的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 虽然城市生活令他们向往, 但是更多的担心是来自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后的生活问题。大多数村民受教育程度低, 缺乏劳动技能, 导致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生活没了着落。同时, 对将来成为市民是否能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问题都存有疑虑, 多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农民对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

2. 部分被拆迁的农民对补偿标准不认同。

城中村的改造, 影响最大的就是农民的利益。将原来旧的农村景观变成新的城市景观, 要拆掉农民的房子, 征用农民的土地, 房屋拆迁和土地补偿标准的制定就成了关系“城中村”改造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问题。由于拆迁周期长、跨度大, 导致各区块补偿标准执行不一, 有时差异较大, 甚至各村、各项目、各实施主体补偿都不一致。当拆迁补偿低于村民的预期时, 就认为补偿标准太低, 不配合拆迁改造工作, 拒绝拆迁。更有甚者认为多闹多得、不闹少得, 对补偿款漫天要价, 纠集部分人群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以暴力阻挠拆迁改造工作的正常进行。

3. 投机主义乘风, 增加改造工作难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新增建设项目陆续开工以及大量的务工人员的涌入, 土地价值迅速提升。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受利益的驱动, 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屡禁不止。当闻听某一地区划入拆迁改造范围, 这一区域的一些投机主义者趁机加建、抢建, 各类地面附着物随之密集出现, 导致拆迁成本骤增。在拆迁中普遍存在“拆不动”和“拆不起”的现象, 加大了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难度。

(二) 从政府角度出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拆迁工作人员对改造工作认识不够充分。

城中村改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居住、就业、环境、市政等方方面面。随着工作难度的不断加大, 参与拆迁工作的一些单位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波动起伏较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拆迁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准备不足, 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没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二是遇到群体性上访时, 在反复做工作无果的情况下, 部分干部和工作人员产生畏难思想, 始终以维护社会稳定或拆迁群众情绪不稳定为借口拖延工作;三是对拆迁改造前期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 没有营造出和谐拆迁的工作氛围。

2. 土地利用率低,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我国实行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 城中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在拆迁改造过程中, 政府可以征用作为农民生产资料的农用地, 但难以征用作为生活资料的宅基地, 开发商也就无法介入城中村的整体性改造开发, 而只能留给农民分散地进行粗放式开发。随着改造工程的不断深入, 城中村建设用地的无序和凌乱开发使得拆迁改造工作陷入难境。形不成开发的规模效应, 破坏了土地利用的整体性, 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使得管理长期处于混乱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3. 规划周期长, 改造资金筹措困难。

由于城中村改造工程量巨大、工期长, 需要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的改造资金。遇到成片土地的开发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城中村的拆迁改造, 由于每个村实际情况的差异, 使得规划、改造的周期往往超过预期, 拆迁改造工程进展缓慢。尽管, 城中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但投资能力毕竟有限。政府不可能大规模的直接投资, 一般只能在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上给予适当的支持。开发商的介入虽然是条较好的融资渠道, 但是开发商会更多地考虑投入和收益的比例问题。资金如何筹措关系到改造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4. 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影响改造工程进度。

城中村改造不是一个简单地拆除、重建的问题, 参与的主体包括政府、开发商和村民。各主体利益倾向不一致, 参与改造的意愿表达能力也不同。因此, 改造城中村的过程注定就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的过程。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 可以为政府赢得良好的投资环境,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品位;可以为村民赢得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现代文明生活;可以让开发商从中获取可观的收益。但是由于三者主体地位的不平等, 使得各方在利益分配上不对等, 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三者之间存在利益的博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中村的改造建设。

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措施

(一) 提高认识, 深化理念

城中村改造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位, 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 广大社会成员要逐步树立四种意识:

1. 城市意识。

引导群众要摒弃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 树立城市意识, 要把自己作为城市的主人, 融入到现代城市文明当中, 各地各级政府要加大行政推行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 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和提升经营城市理念, 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 民生意识。

城中村改造从根本上讲就是解决民生问题, 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 让村民充分意识到此举既可以改善群众生活的居住环境, 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发展条件和就业机会, 彻底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3. 机遇意识。

各地抓住机遇开展城中村改造建设, 为的是通过改造升级城市形象, 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 一定要居安思危, 要有早改早主动, 晚改就被动的意识。

4. 责任意识。

参与拆迁的工作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大对“公平公正、阳光操作、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拆迁原则的宣传力度, 使与被拆迁人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对工作不力的单位或个人实行问责制度, 努力为拆迁改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 完善规划编制, 分布实施, 突出重点

规划是城中村建设和发展的“蓝图”, 是改造和管理城中村的基本依据。建设好城中村, 首先要把城中村改造的总体规划编制好, 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地使用土地。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 将城中村改造统一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体系中,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年度住房建设计划编制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建成区与城中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完善城中村所在地的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燃气、垃圾收集等设施系统。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区块, 将其列入先期改造重点, 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在改造过程中采取积极、稳妥、有序的方法推进, 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尽量减少对城市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

(三) 选择适当的改造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

由于我国各城中村的文化、地理、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中村的具体情况, 制定不同的策略, 以多种改造模式对城中村进行改造。选择整体改造模式能使城中村与城市快速融合, 但所需资金量大, 启动困难。选择局部改造和调整改造所需的资金量小, 但不能彻底改造城中村。无论采用哪种改造模式, 都一定要慎重, 要多方面、多角度分析论证后再决定实施。而强大资金的保障又是城中村改造建设顺利实施的坚实后盾。在融资渠道尝试多元化, 探索成立城中村改造融资平台, 有条件的可以用拆迁平整出来的土地先期抵押, 以保证工程资金的及时到位;对城中村改造的出让地块, 在明确土地出让金用途的前提下, 优先安排挂牌出让, 以求尽快平衡资金;健全建设经营机制, 采取BOT、BT、TOT等多种方式, 鼓励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城中村改造, 实现多方的共赢局面。

(四)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率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城中村规划的关键, 城市作为三维空间, 土地利用既要做到平面的合理布局, 也要考虑到各类建筑的用地要求。充分发挥单位面积效能, 合理确定不同地段的建筑高度及容积率, 防止浪费土地, 做到科学、高效的利用土地。根据土地利用的圈层机构, 把村划分为若干个圈层, 规划、设计城中村土地布局。为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 对整理出来的土地不能单纯地进行商品住宅建设, 拿出其中30%~40%的土地搞商业开发, 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这样做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五) 加强对城中村建房的监督和管理, 依法控制违章建筑

目前, 城中村内违法违建现象较为普遍, 村民在宅基地上抢盖、加盖的现象较为突出。对违章和抢建、加建房屋的拆迁赔与不赔的问题, 在具体工作上难以把握。倘若赔偿了违建, 那么私搭乱建, 投机乘风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有背于拆迁补偿政策;倘若不赔偿, 拆迁工作就会举步维艰, 难以开展。要想彻底扼杀村民的投机心理, 就必须开展农居普查, 建立详细的房屋管理登记档案, 并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建房的监督和审查, 夯实管理工作责任, 打消村民套取拆迁补偿金的念头, 做到补偿公平, 最大程度上地保护村民的合法利益。

(六) 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城中村的改造应该做到“以人为本”。要从解决被拆迁人生活出路的深层次问题入手, 在扶持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做文章。

1. 合理制定征地补偿标准, 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征地补偿必须在确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科学的补偿标准, 除了要考虑土地被征用前的价值之外, 还应考虑因土地的区位、市场供求、经济发展及政府宏观政策等因素造成土地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和潜在收益, 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 兼顾三者利益, 让农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

2. 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积极扩大社会保障支出比列, 实行普遍性保障。尤其要对被城市化的农民建立“最低生存保障”制度, 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医疗保险则可以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鼓励商业保险作为一种辅助或补充模式, 为被征地农民投保团体大病保险等等;为被拆迁农民办理失业登记制度, 由社保机构为其发放失业保险金等等。

3. 多种渠道解决就业问题, 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坚持就业与创业并重的原则, 积极为被拆迁农民的自主创业搭建平台。政府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层次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 力求做到时间短、掌握快、费用低、学得会;加强市场信息服务, 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 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大胆创业, 兴办个体、私营企业, 政府给予创业指导, 帮助他们拓宽生产经营门路, 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通过解决就业, 被拆迁的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保障生活的同时生活质量也随着城市化思想的融入逐步提高。

五、结语

城中村改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要树立整体观念, 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切不可贪大求全、急于求成。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才能把这项民生工程落实到实处。相信随着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 城中村将永远成为过去。

参考文献

[1] .王亚旗“.城中村”改造模式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2] .朱斌, 于卓伟.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J].商业时代, 2010

[3] .张建生, 郑立志“.城中村”改造的效益分析[N].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4] .张妍“.城中村”土地利用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村集体供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村级供水;监管制度;计量收费;维修基金

吃水是我国农村的头等大事,解决吃水困难是农村最大的公益行动、公共事业。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巨资,因地制宜,努力解决农村吃水困难,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缺乏制度保障、资金支撑,不能合理收取水费、没有维修基金等原因,村集体供水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村民吃水总的可分为集中供水、自备用水两类。集中供水又可分为水务公司运营和村集体供水两种,本文专题讨论村集体供水问题,重点探讨持续运行问题。

一、村集体供水的现状与问题

村集体供水,即村委会(村集体)负责供给本村村民吃水,负责本村供水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以及日常运营管理。近年来,各级政府多渠道筹措,加大投入,集中为很多吃水困难的村庄建设了较为完备的供水体系,户户通上了自来水。看着花花流出的自来水,村民喜悦的心情挂在脸上,感激的话儿无法言表,各级各部门也都觉得做了一项民心工程、功德工程。但是吃水不是一次性的、阶段性的工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供水必须持续运行,长久保持。通过探访部分村庄发现,目前村集体供水突出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水表失控,改为定时供水。供水必须计量准确,按量负担,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目前各户的水表主要由乡村公共资金主导建设,普遍安装在各自的院内,由于主管道与水表之间有一段距离,可能存在管道破损漏水、个别人偷水等情况,这些水无法计量。如果按表计费,可能不足以弥补运营成本,从而无法持续;如果找不出损耗原因或者不惩治偷水者,将水耗均摊到各户,就会助长偷水行为,让老实人吃亏,这一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用户就会拒绝缴费,也就无法持续。如果偷水者不承担后果,水表计量准确的用户反而多缴费,那么自毁水表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按表计量收费的机制自然瘫痪。有鉴于此,有些村庄不得已而改变供水办法。一是定期供水。将全天不间断供水,改为定期供水,有的每天或者隔天定时供水,有的每天不定期供水(临时广播通知)。二是定点供水。不再向各户供水,而是在村内主要路段设立供水点,由专人看管,按量计价。造成这样的结果,是无奈的选择,给村民带来的不便可想而知。

(二)定额收费,运营权承包给个人。一是定额收费。有的村庄对农户用水不是从量计价,而是按户定额收取,如定额收取60元/户年,不足部分由村集体兜底。这多存在于集体收入富足的村,收取的费用低于户均平均水平。这种做法简单、易操作,但是弊大于利。看似平均,实则不公平,助长了浪费,不利于节约用水和监管水耗,出现有的农户长流水、用自来水浇地的现象。二是承包给个人。村委会(村书记)为了减少事务,或者出于某种原因,将供水运营权转包给某个或者几个村民,由其进行收费和负责运营。由于个人运营受制度约束差、随意性大、难评价,实际效果并不好,也降低了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公信力。

(三)坐吃老本,无钱维护。供水设施、设备建成后,需要一定的费用运行、维护、改造。现在村庄普遍的做法是,只向用户收取当年支付的电费,维持最低的运转水平,至于公共管道、供水设备等需要维修、改造或者重置,就没钱了。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庄,只能倚在政府身上“等靠要”。如果县乡政府不能及时拨款维护,村集体供水就会停摆,时间长了,全部设施、设备就会遭受破坏。所以,一些原来已经解决了吃水困难的村,如今又变成了吃水困难村;原来吃上自来水的村,有的又建起了家庭自备井。

二、完善村集体供水管理的对策

在目前体制下,要做到村集体供水持续长久,不能单靠村庄的智慧和力量,县乡政府及其主管单位必须尽心尽责,发挥作用。县乡应当针对村集体供水的实际,比照水务公司供水管理办法、村集体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定包括供水设施建设、计量计价、公共维护、资金收支和纪律约束等内容的“基本规范”文本,再由村委会依照制定各自的管理办法,经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后施行。具体说来,村集体供水要坚持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一)坚持从量计价。按量计价,就要管好水表,准确计量。管好水表有两条措施:一是统一安装监管水表。各户的水表,应统一安置在户外便于核查、管理的公共区域,例如楼下、胡同头、街头,置于村视频监控范围之内,防止有人破坏。二是定期公布用水情况。每期(一般按月)抄录、收费后,都要公示各户的用水量、缴费金额。有异议的,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复议,直到达成一致;对刁钻蛮横,不听劝告,无故拒缴、欠缴、拖缴水费者,可采取停水等措施,直至足额缴纳。

(二)坚持集体管理。村集体供水应由村委会直接领导,日常抄表、收费、支付,以及运营、监管等工作由村会计人员兼任,或者指派其他村干部兼管。已经领取村干部报酬的,原则上不再单独领取管水的报酬,以降低供水监管成本。村集体供水资金要作为整个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部分,纳入村级财务核算,实行财务公开。

(三)坚持循环发展。村委会根据各自供水公共维修需要及村级收入状况,从水费及村级其他收入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村集体供水维修基金,用于集体供水公共维修、改造或者重置,保证供水持续运营。同时,严格供水维修基金监管,除了村委会要健全制度以外,乡镇财政、经管、水利等主管单位也要履行职责,强化监管,保证资金安全,保证专款专用,保证村集体供水持续运转。在资金集中管理方面,维修基金要全部上缴乡镇“村级资金专户”,像一般村集体资金一样进行管理和核算。同时,严格审批手续,按照村集体资金支付程序,对改造和重置等大额支出,由村委会研究、村理财小组审查、村民代表会议批准,并报乡镇经管站。经管站要按照村集体资金和供水维修基金管理办法等制度,认真把关,严肃纪律,避免套取、挪用资金事项的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论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4

摘要:“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过程的产物,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事物。“城中村”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阻滞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鉴于此,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解决举措。只有把“城中村”纳入城市的管理范围,以人为本,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才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城中村;秀灵村;改造

“城中村”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具有中国特色,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时期的一个新事物,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密切相关。论文论文参考网其不仅是个社会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危及社会正常秩序,会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和关键时期,此时也是各种矛盾凸显的多发期,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缓解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城中村”的定义

对于“城中村”的定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阐述。吕宏芬、王积瑾认为:“城中村”是指在城镇中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体制的农村社区,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产物,是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现象。高迎伏、黄仕伟和董平指出:“城中村”就是指原来是农村,由于城市的扩张成为社区,现已基本没有耕地,没有农业,也没有农民,但仍按村的行政管理体制来管理的城市中的特殊社区。笔者认为“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城市周边的村庄列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而又在特定的时期内存留城乡二元体制的状况。城市的飞速发展,需要通过征用周边农村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提升城市的容量,不断蚕食周边的耕地,这就形成了“城市—农村一城市—农村”环形衍射的空间布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包围着城市,城市又包围着农村,城村交替出现的现象。

二、“城中村”产生的原因

问题的产生,总有其原因。我们既要看到其产生的内在根源,又要清楚其外在的推力。只有全面客观地分析、把握它的本质,才能为解决“城中村”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

(一)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体制是“城中村”产生的本质原因

建国后优先发展城市,限制人口流动,制定严格的地籍和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城中村”就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产生了。而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城乡二

元结构制度的核心。所谓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就是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实行国家所有制。在二元土地结构所有制的基础上,相应地形成了两种产权,即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正因为两种所有权的差异,造成了国家可以征用农业生产的农用地,而很难征用作为农民生活的宅基地,特别是《物权法》颁布后,国家对村民宅基地的征用,未经村民同意是不能执行的,否则是违法,所以说这种二元土地结构制度是“城中村”产生的关键。由于制度的差异和条件的不成熟,地籍和户籍没有统一,就保留原来的村落,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

(二)可观的租金收益是“城中村”存在的经济根源“城中村”交通便利,房租廉价,吸引很多外来打工的中低收入者,本地居民通过出租房屋获得很大的收入。在这些巨大利益驱动和诱惑下,村民想尽一切办法,甚至违章违规加建、扩建、改建,根本不会考虑房屋建设如何与环境相协调,是否可扩建等问题,这就使原来规划不合理的“城中村”更加密集拥挤、杂乱无章。当“城中村”的房屋加建或建成后,政府想整改或拆迁非常困难,改造的成本更高,涉及到复杂的产权和赔偿问题,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政府只能留存“城中村”,等待改造的时机。“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主观上是原村民突破各种政策法律限制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是城中村居民在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驱动下,追求租金的后果;客观上是城市按照其经济规律以扭曲形式释放其应有价值的必然。

(三)村落的历史渊源、传统风俗是城中村存在的又一因素

“城中村”有自己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浓厚的传统观念和生活风俗,表现为乡土性很浓的血缘和地缘社会意识。村民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感,在村民传统意识观念中,村落就是他们生存的根,是世代相传繁衍的地盘,村落改造或整体性搬迁,就意味着失去生存的根,失去繁衍生存的窝,所以部分村民极力反对“城中村”改造或拆迁。人是情感的动物,村民很难摆脱根深蒂固传统教化和历史风俗的束缚,先进和文明作为一种软力量在短期内不能将其瓦解同化。“城中村”在这种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的内在意念的力量框架下,暂时留存下来。

三、“城城中村”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表现出利益性和复杂性。“城中村”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像雨后春笋般冒出,各地城市的发展情况不同,其具体现状也不一样,但都存在共同的特征。

(一)管理体制和政治选举还保留农村模式

“城中村”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的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的边界之外,由于体制和管理的滞后,很多的“城中村”仍然没有撤销村民委员会,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民主的居民自治。笔者所调查的南宁市西乡塘区秀灵村就是一个典型,在行政管理上还是以

村委会主导,村委会作为村中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实行半封闭式的村治管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这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城中村”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村委会成了村中一切大小事情的裁决者,成为村治的公共权力机构。“城中村”两委的选举换届,是村里的一件政治大事,但内容和形式上类似于农村的选举换届,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三年进行一次选举,两者同步进行,两委的换届都表现出宗族式、大姓氏的选举,一般来说村支书和村主任都是由人口多的姓氏的人来担任。秀灵村本土人口1700人左右,张、梁、卢、陈、黄五姓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分别为30%、28%、27%、8%、7%,这么多年来,两委委员大多数是由张、梁两姓来担任。

(二)租金是村集体组织和居民的主要收入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是没有经济来源的,主要是靠出租土地、房屋等集体资产和上级政府的补助来维持两委的正常运转及两委委员工资的发放,很多“城中村”都充分利用土地、房屋等有偿使用的集体资源。秀灵村把靠近街道的两栋大楼出租给友爱医院和水电工程学校,每年的租金收入大概有几十万元,这些钱大部分投入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6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租金、土地征用后的赔偿、集体资产出租后的分红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收入。由于城市的发展状况不一样,这个赔偿金和租金是有所差异的,由于土地赔偿金低和房屋租金廉价,秀灵村村民的生活还是很困难。总体来说,以上两种主体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租金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有些学者称之为新型的租金食利阶层。

(三)道德价

值的差异性和村民思想观念落后

“城中村”的流动人口比较多,人员构成相当复杂,造成了这个群体中人员的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由于生活方式和意识观念也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就有可能引发多种矛盾。“城中村”村民的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生活方式跟不上时代和城市发展步伐,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小农经济思想很严重,只图吃饱穿暖,满足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低,文明礼仪不讲究,不懂技术,角色上没有从村民彻底转变到市民,这样就非常难以融入现代文明的都市。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追求,“城中村”的本土居民都是从事一些脏、苦、累的工作,或者干脆不工作,就靠租金度日。

(四)社会治安欠佳

“城中村”管理滞后或不规范,警力巡查和监管有限,综合管理相对薄弱,赌博、吸毒、卖淫、打群架、超生等行为时有发生,“城中村”也就成了“问题村”,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有人将“城中村”称为城市中的死角、贫民区和犯罪发生区。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城中村”的案发率和犯罪率比城市的其他地区偏高。鉴于“城中村”社会环境复杂,治安欠佳,西乡塘区公安分局在秀灵村设立民警值勤点,打击各种非法行为。面对有着1万流动人口的复杂群体,村里成立了由民兵组成的护村队,不定时地在村落范围内巡逻,对各种违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震慑作用。

(五)身份没有明确,地位尴尬

“城中村”无法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很多的城市专门为“城中村”的管理出台规章条例,把它们列为所谓的城市“特区”,这就使“城中村”更加难以融入大都市。“城中村”处在城市管理的边缘,由于政策、制度、条件的不成熟,管理的滞后,不能完全按照城市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介于城市的管理范畴和农村管理行列之间。这样尴尬的管理定位,造成许多村民享受不到城市就业、养老、低保等相应的待遇,也享受不到农村的优惠政策。“城中村”的村民对自己的身份界定很困惑,有时办理有关手续、证明等相当麻烦。秀灵村的秀灵小学的学生,如果他们属于农村的,又享受不到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减免;如果属于城市的,又享受不到城市教育的待遇和保障。

(六)建筑混乱,卫生条件差

村民不规范建筑,形成了“握手楼”、“接吻楼”、“贴面楼”、“一线天”等这样的“城中村”典型的建筑景观,而这些杂乱、陈旧、矮小的建筑影响整个城市的整齐美观和 生机活力。由于建筑的混乱,没有整体性规划,许多的功能没有完善,特别是排污系统和垃圾的处理很随意,直接排放或倒在街道上,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鉴于“城中村”的建筑物无序、卫生环境差,与城市里的金碧辉煌的摩天大厦及清洁宽敞的公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人把“城中村”称为都市的“疤痕”。

四、“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局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国民的利益;从一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来看,“城中村”改造是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和谐都市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对“城中村”实行综合管理

政府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管理者和城镇公共产品管理者的双重作用,在坚持公共性、公平性、参与性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障好村民的利益,也要考虑改造单位的利益,让市场参与商业性运作。在城区一级政府,废除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组建综合性部门,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和行政效率;防止条块分割,成立综合办公室,对“城中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建设、安全、拆迁、安置等实行有效管理。

(二)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从体制上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将“城中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只有土地国有: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村民对土地的独立处理权,一切土地使用都归土地规划部门管理。在“城中村”实行集体资产股份制,这是我国改革的一个新探索,按股份制的原则改造集体经济,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核算、资产评估,使村集体资产的产权明确清

晰。经营管理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操作,量化资产,明确股权分配,村民按出资额大小来分红,个人所拥有的股份可以自行支配,有权利赠送、转卖给他人。村民获得了实惠,他们会很积极地参与到“城中村”的改造。

(三)加强立法。依法推进改造

由于“城中村”改造是前所未遇到的,涉及户籍、土地的变更,还有行政管理体制和城镇管理体制等复杂问题。国家的法律法规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因而操作上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各地城市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粗糙的管理条例。需要出台一些可操作性更细化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推进“城中村”的改造,以法律保障“城中村”改造的成果。

(四)妥善安置村民,给予合理的补偿

“城中村”改造之所以那么困难,主要是利益问题没有协商解决好,安置或补偿没有达到村民的要求。村民的房屋被拆迁后,户籍划入城市管理,身份变为城市居民,给予合理补偿,应按照城市居民的管理标准保障村民的利益,解决好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就业、子女上学问题等。只有以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顺利、稳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

(五)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高素质,培养技能

村民在特定的群落聚居生活,由于受村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还比较守旧,生活方式还比较单一,文化技术还比较低,缺乏竞争进取的精神。只有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技能,才能为“城中村”的改造减少阻力。比如免费举办一些扫盲脱产班或技能培训班,摒除陋习,使他们的脑袋充实起来,树立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意识。知识素质高了,有了一技之长,生活就有了保障,利益得到了维护,村民对改造的抵触情绪自然就降低了。

(六)对城市的空间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城中村”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开始时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城中村”泛滥,问题恶化,这给我们后人很大的教训。因此,必须树立超前意识和前瞻性,规划好未来蓝图,对郊区、城市周围有可能将来再成为“城中村”的村庄、村群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现状,在宏观上把它们划入城市管理范围,严格控制土地的投放,做到合理规划,不能让“城中村”在无序的状态下肆意发展,减少或杜绝一边改造“城中村”一边产生“城中村”。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遍的产物,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代名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其问题的利益性和复杂性使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让“城中村”真正融入都市之中。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篇5

一、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问题

松溪乡地处通江县东北部,辖10个行政村,52个农业

合作社,2251户,总人口9451人,现有党员339名,属于2005年的合并乡。地理位置偏远,人户分散,情况复杂,每次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上届选举,矛盾较为突出,经归纳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不好处理。诸如村务问题中的国土、林业、计划生育审批、低保申报、惠农政策落实等政策兑现方面,平常没及时处理或没处理好,积累了矛盾和问题。一些村在如何管理和分配这些利益问题上,村干部以及村干部与村民之间频发矛盾。有的村民为了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借口村里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采取各种手段阻止或破坏选举,每到选举前就蠢蠢欲动,制造麻烦。换届不成功或难度较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村内遗留问题较多,对换届选举工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因换届上访上诉问题不易解决。由于有的村在换届过程中急于求成、图省事、怕麻烦,对一些必要的程序进行了省略,操作环节不够严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村民意见较大,并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上访上诉。同时,由于在选举过程中涉及利益冲突,个别村民借机预谋无理上访、缠访,甚至出现干扰换届选举工作的行为,影响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如石缸坪村,届届选举,届届告状,无理上访、缠访不断,多次处理,难以平息。

(三)村“两委”班子运作不好协调。有个别村干部片面理解村民自治,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认为自己是村民大会选举的,对村中事务应由村委会说了算,我行我素脱离党的领导,搞“自治”。使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难以发挥,尤其是对财务管理,党支部对村委会缺乏监督手段,对集体收入的支配及费用报销等“谁说了算”而闹意见,影响了村两委的团结协调。

(四)竟选目的日益多元不好调控。以往换届选举中,大多数参选者是为了为村民、百姓干点实事,但也有少数人出于“私利”而参与竟选。有的出于“私利”参与竟选;有的是为了“名”,光宗耀祖;有的为了“利”,认为村干部可支配的资金增多,当上村干部有利可图;有的认为可以利用当上村干部的便利,在本村土地审批、村内建设等项目上求“近水楼台”,牟取私利;有的是为“保护既得利益”;有的是为混熟人,找上级好办事;有的是为了“气”,与其他村干部争高低,树己威,求认同。竟选目的不同,使一些村干部当选后,方法简单,纪律松驰,作风飘浮,脱离群众,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五)政策法规不明确贿选现象不好处理。贿选现象由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呈现出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公正性。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不好查处,如送一包烟、请一顿饭,甚至送少量现金等不正常现象,算不算贿选,既无法规条文也无文件规定,导致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送钱送物现象难以得到真正追查处置,进而纵容了拉票行为,破坏了选举的公正性。对“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或者未经村民会议依法选举成为村委会成员的”,虽然有“视情节,由有关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理”的规定,但对“有关机关”没有作进一步的界定,责任不清,致使“有关机关”推诿,一些违法行为无法得不到及时处理。

(六)好的村级领导班子不易选出。有的村现有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村级后备干部资源普遍缺乏,选择余地不大,即使有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参加竟选,也会因为多年读书在外,不在村上居住,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缺乏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而难以被选出来。因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难以实现。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困难重重,妇女干部几乎没有。

(七)村民选举资格不好确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选民资格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年龄条件,即必须年满18周岁;二是村民资格,即必须是本村村民;三是政治权利,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年龄条件和政治权利的条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比较明确,执行起来不困难。但对村民资格这一条件的确定,由于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解释,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过程中不好处理。如户口是否为界定选民的唯一条件,农村拆迁安置中的金钱安置户的选民资格问题,户在人不在(户口在村,但人多年常住在外,甚至在外买房居住)的选民资格问题,人常住在外但党组织关系在村(无处可转)的选民资格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成为不稳定的因素。

(八)村“两委”候选人不好确定。一是一些“能人”不愿当“村官”;二是个别村长期不发展新党员,不愿使用有能力的年轻人,致使党员队伍年龄老化,党员文化素质偏低,合适当村支部书记的人难找;三是少数原任村干部虽然经验丰富,能力强,也曾办过不少实事、好事,但由于在平时的工作中,得罪了一些人,出力不讨好,失去了一部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选不进村级领导班子;四是一些优秀的后备干部由于锻炼的机会少,又没有当任过村干部,群众了解不多,再加上在选举时,对群众宣传不够,不能获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九)外出选民参选热情不好调动。部分外出村民认为:“我一个人不能决定选举结果”、“反正人不在村里,选举谁都无所谓”。因此,多数外出农民。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意回家参选的人数愈来愈多,如何确保选举人数过半数,如何保证外出选民依法进行委托投票,成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的新难题。有的村因为怕麻烦,没有印制书面“委托书”,有的外出选民只采用口头委托方式,造成在家的父母、兄妹、夫妻之间争着委托填写选票,致使委托失控。有的村对外出选民所在地不知道,如果既不找落实,又无解决办法,就会造成外出选民返家索要自己的“选举权”而造成被动。

(十)宗族派性势力干扰不易避免。宗族派性势力在农村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时表现得尤为突出。不同家族、派性之间的矛盾在选举时集中暴露出来。各自为政,互相攻击,把村级组织换届视作宗族、宗派势力的比拼,恶意承诺,选票误投,民意误导,使赞成票难以过半,致使选举难以成功。有个别候选人考虑到自己当选的可能性不大,就“我干不成你也别想干”,故意在选举中捣蛋。不少农民看问题,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家族、宗法、姓氏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如祭田坝村的熊、罗两姓,素来恩怨相斗,到换届选举时,双方都想让本姓的人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于是明争暗斗,相互攻击,严重影响村级组织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解决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加压,强化党组织对换届工作的领导。树立强势组织意识,不管白猫黑猫,一定抓住好猫,不管苦果涩果,一切服从效果。健全目标责任体系,强化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的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行县级领导挂村联系责任制,每位县级领导负责统指导所挂片区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强化对具体指导选举人员业务培训,做到工作细、情况明、法律熟、程序严、效果好;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的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乡镇党委书

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包片,一般干部包村责任制,确保换届选举和农村各项工作两不误;选举工作开始前,做好村财清理审计、干部考察、村情民意调查等准备工作。做到:一是及早抓换届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提前近半年时间深入各村调查摸底,制定下发《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情况调查表》,摸清各村“两委”班子情况、党员干部情况、群众认可度情况以及村情民意等情况,为换届选举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民主测评方式,掌握广大党员和群众对本村两委主要领导工作实绩的评估,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及早开展集中整顿。对排查掌握的换届选举工作可能难以开展的重点村、难点村,及时研究对策,并采取措施,分类进行集中整顿,及时化解可能影响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各类不利因素;三是及早启动试点。为了保证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集中换届工作前,确定几个换届选举先行点,适当提前换届时间,为全面铺开积累经验,掌握主动权;四是先行进行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提前半年选出村党支部委员会,选出主心骨,推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二)广泛宣传,强化对选民民主法制意识的引导。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提高他们参与选举的积极性是保证换届选举成功的前提。做好每一个层面的工作,引导村民把注意力集中到换届选举工作中来,对在家的村民,突出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基层组织选举条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实在的形式,比如高音喇叭、院户会议、坝坝会议、宣传车、赶场宣讲、标语等,引导他们认识换届选举的意义和作用。对外出的选民,采取指明其家人发信函、打电话等方式,将换届选举工作的准备和进展情况及时告诉他们,争取他们回乡参加选举,对不能回家现场参选的村民,依法制定严格的代票办法;对选民资格的认定严格以常住户口为准,举家搬迁在外常住三年以上的,不计为选民(因为已一届未在村,对村内事务已不够了解了,参政的说服力不强);对干预换届选举的宗族、帮派,坚持正面教育,多方疏导,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解答,打破他们的利益同盟。同时,注意加强对选民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珍惜法律赋于自己的权利,增强自主意识、竟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旗帜鲜明地引导他们既按照上级的要求,又符合自己的意愿,推荐和选拔好村干部,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那些问题多、矛盾深、班子软、群众散、工作难的重点村的换届选举工作重点抓,多渠道、多形式地化解各类矛盾,解决各类问题,确保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对贿选问题不能抱以宽容的心态,要坚决纠正“贿选是一种进步的表现”、“是与国际接轨”的错误认识,或以“难界定、没证据、难查处”等理由任其发展。对于贿选拉票的问题,必须抱以正确的态度,严肃治理,坚决遏制。通过典型案例和多种形式宣传贿选的危

害性,教育和引导竟选人及选民正确行使权利,对那些不听劝告的人,要严肃查处,按有关规定处理,杀一儆百。

(三)严格把关,强化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首先严格法律程序,确保换届选举工作质量。在选举实施阶段,严格程序,依法操作,并直接接受群众监督,使选举工作真正实现“阳光操作”和“阳光选举”,努力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1、建议县委制定严格、详细的选举政策,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详细界定,大问题全县一个标准,以利增强基层工作的可操作性。

2、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因村制宜原则、确保稳定原则和强化党组织领导原则,重点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选委会产生关;二是把好推选关;三是把好正式选举关。

3、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分类有序推进,确保选举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在充分调查了解、吃透上情、摸准下情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由易到难、分批实施的办法,对各村进行分类排队。首先是确定选举工作试点村,由县、乡抽调人员进行驻村指导,在工作实践中摸索经验,做出样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明晰的选举方案,一切服从选举,一切规范到方案中去;把村班子坚强、村委干部威信高、能保证顺利过渡的作为第二批;把村两委班子齐全、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作为第三批;把宗派矛盾突出、村情复杂、工作难度大的村作为最后一批。然后按照村情类别抓好第一批,推进第二批,谋划第三批,最后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综合整治剩下的第四批。

4、强化监督,化解矛盾,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扎实稳妥进行,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工作做得扎实、成绩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态度不端正、工作拖拉落后的予以批评。对因换届选举引发群众上访的问题,责成专人负责,及时处理,能当场明确答复的当场明确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认真做好回访调查。对上访者反映的问题经调查属实的,该改正的改正,该推倒的推倒,给上访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大的村,坚持不怕揭盖子,不怕捅篓子,找准症结,因村施策,采取思想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认真加以解决。建议发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引入司法公证制度和选举观察员制度,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资源到选举竟争激烈或易发生纠分的村监督观察选举全过程,保障选举公正,减少矛盾。

(四)提高素质,强化对当选干部的培训。一是完善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坚持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以乡镇为依托,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为载体,以农村党员活动室为辐射点,建立经常性的党员干部教育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教育培训纲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检查,凡落实不到位的严格问责。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强化农业科技、法律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二是以学习选进典型、先进事迹为契机,切实解决群众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化、工作方法简单有伤害群众情感的问题;三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业务、练技术,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解决一部分党员干部不愿带头、不会带头、带不起头的问题;四是突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善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学会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解决群众纠纷,维护农村稳定,做学法、用法、守法的带头人。通过系列培训,切实增强村“两委”干部的群众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提高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村主任的综合素质。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篇6

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作问题及措施

横水供电所 2013年4月27日

横水供电所

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作问题及措施

县公司:

按照公司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供电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建设,促进居民用电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我所参照西北电监局“两个不准”、“五个提高”工作要求,开展自查工作,现对自查出问题整改措施如下:

一、自查存在问题

(一)、员工对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作思想上认识不到位。

(二)、对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作未能做到常态化建设。

(三)、个别员工因个人业务原因延迟居民用户提出的电表校验申请。

(四)、居民用户满意度调查人民群众知晓度低。

(五)、在营业厅坐收电费的基础上,村村虽然设立交了收费点,但推行移动POS缴费、自助终端缴费、银行代扣电费、网上缴费等缴费方式工作开展缓慢。

(六)、在辖区横水村北变、尹稼务村村变等配变有配电网投资增速与居民用电需求增长不相匹配现象发生。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工程问题排查,对照“两个不准、五个提高”要求,查找居民用电服务各个环节中的薄弱点和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要求。

(二)加强居民生活用电停限电管理,不随意停限居民生活用电。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居民停送电管理规定》。各站所要加强电力供需形势预警预判,在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时,要把居民生活用电放在首要位置。在执行有序用电方案停限居民生活用电时,要认真履行停限电提前告知义务,至少提前1天将停电区域、停电线路、停电事件进行公告。非特殊情况下,连续停限电时间不超过5小时。城市居民用户累计停电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农村居民用户累计停电时间不得超过80小时。

(三)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不随意增加居民用电负担。各站所要加强抄、核、收管理。采用交叉换位抄表,抽查考核等手段确保抄表到位,确保不估抄、不漏抄,居民用户电能表实抄率100%。要严格执行居民生活电价,不乱加价,不在电费中加收、代收国家政策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在向居民用户提供有偿服务时,收费项目及标准要严格执行《陕西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供电服务收费的通知》(陕价价发【2009】106号)文件规定,不得自立项目、自定收费标准或超标准乱收费,确保收费公平、公正、合理。

(四)完善居民电能表运行档案,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能表,对运行的居民电能表按照《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进行周期检定(轮换)与抽检,对检定不合格的电能表及时更换。在居民用户提出计量装置校验申请后,不得拒绝,要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检测结果,不得延迟;在居民用户提出抄表数据异常后,要在7个工作日内核实并答复。对居民用户计量装置轮换时,要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用户;更换电能表时,如居民用户不在家,应以电话等方式通知其电能表底数;对拆回的电能表至少存放30天。要按照下达的计量升级改造计划,按期完成一户一表改造任务。

(五)按照公司《客户来信、来访与投诉处理实施细则》,及时处理12398转办和96789接到的投诉举报,提高人民群众用电满意度。对12398转来的投诉举报事项,应在1个工作日内与客户联系,4个工作日内查处完毕并答复客户,同时回复12398。由96789在24小时内对客户进行回访,确保当事人满意率不低于90%。对情况复杂的,在向客户说明原因并报集团公司市场营销部同意后,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对96789接到的投诉举报,要根据客户反映问题的内容及性质,按照投诉分类和范例生成投诉受理工单,在规定时限内传递到相应职能部门或者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复客户,要及时、公平、公正地解决好客户投诉,化解供用电纠纷,力求让客户满意,确保96789投诉处理满意率不低于90%。

(六)开展“停限电”剖析和“低电压”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用电质量。一是对涉及居民用电2012年多次停限电馈路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停电、设备故障停电、过负荷停限电、检修停电、计划停电、临时停电等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措施,限期整改,实现城市地区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农村地区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8%的要求。二是摸排涉及居民用电的低电压点,从线路状况、配变容量、用电设备变化、供电能力等方面分析造成低电压的原因,制定出治理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对因供电能力严重不足造成低电压的馈路,要制定电网改造计划,上报市公司立项改造,确保辖区城市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农村地区居民用户受电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3%。

(七)严格执行《报装接电管理办法》,向居民用户提供方便、便捷的优质报装接电服务。对于居民用户提出的报装申请,由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厅)受理,实行“一口对外”,由业务办理人员按照报装接电工作流程办理内部传递业务,并负责与客户沟通协调。在受理用电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要向客户提供供电方案,在受电装置验收合格并办结相关手续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装表接电,达到居民报装接电时限不超过6个工作日的要求。

(八)贯彻落实国家电监会《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电力供应与服务若干意见》,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供电与服务工作。各站所要根据掌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提前规划实施电源建设工程,确保优先满足保障性安居工程用电需求。在客户中心或营业厅设置保障性安居工程报装接电窗口,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其受电工程提供供电方案、设计方案审核、启动中间检查、启动竣工检验和装表接电的期限不超过40(如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高压单电源供电,则为15个工作日)、15、3、5和5个工作日,确保办理各环节业务比一般受电工程相应的各环节时限要求减少2-5个工作日。严格工程收费标准,合理收取工程费用,坚决杜绝“三指定”现象。

(九)整合抢修资源,快速处理电力故障。加强抢修队伍建设,提供24小时电力故障抢修服务,各抢修队要严阵以待,车辆、工具及备品备件处于良好状态。一旦出现电力故障,城区范围抢修人员达到现场不超过45分钟,农村地区不超过90分钟。在快速响应的同时,提高抢修效率,推行综合检修、带电作业,快速处置故障,及时恢复供电,最大限度减少居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具备条件的单位可研究制定城乡服务均等化工作方案,适时开展城乡服务均等化试点。

(十)拓展缴费方式,增加收费网点,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交费服务。在目前营业厅坐收的基础上,推行移动POS缴费、自助终端缴费、银行代扣电费、网上缴费等方式。要尽可能增加城市收费布点,研究农村设置缴费点的方式和方案,制定计划,逐步实施,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城市“十分钟缴费圈”和农村“村村设缴费点”。

(十一)按照电网规划和基建计划,做好配电网建设工作,着重解决城乡电网薄弱问题,优先实施提升居民用电质量的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解决“卡脖子”、低电压、供电半径长、线路老化等问题,充分满足居民生活用电需求,大力提升居民生活用电质量。

(十二)做好重大节假日期间居民用电保障工作。(1)按照国家电监会《关于加强重大节假日期间居民生活用电保障工作的通知》(宝供电【2012】137号)要求,建立健全重大节假日期间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机制。(2)全面排查供电能力和设备隐患,及时开展线路和设备巡视及消缺工作。(3)根据可能发生的设备过载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保电方案和应急预案。(4)针对农村用电负荷季节性特点,以及临时用电需求变化,做好居民用电各项保障工作,防止配变和线路超载损坏而影响电力供应,确保居民用电安全稳定供应。

(十三)根据国家电监会《供电企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要求,全部公开应该公开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在中国电力信息公开网上的相关信息。要在电力客服大厅和供电营业厅公布业扩报装流程、办理用电业务相关程序及时限要求,现行电价、有偿服务收费的项目、标准和依据、《供电监管办法》、供电服务十项承诺、96789热线电话、12398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在营业场所提供电费查询服务,在用电台区每月公示电费明细单,向社会公布停限电区域、线路和停电时间等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执行的供电质量标准及实际“两率”情况。

浅谈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董集乡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董集镇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城西南20公里处, 东距东营市中心城区5公里, 西倚黄河与利津县城隔河相望, 交通便利, 区位优越。全镇版图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全镇共有33个行政村, 2009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总额159万元, 村均收入4.8万元。根据收入情况分组, 集体经济年可支配收入1万元以下有17个村, 占总行政村数的52%;年收入在1~5万元的有11个村, 占33%;5万元以上的有5个村, 占15%。根据收入构成分析, 2009年全镇村级占地款收入总计121万元, 占村级经济总收入的76%;承包费收入10万元, 占6%;其它收入28万元, 占18%。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支出126万元, 其中管理费支出71万元, 占56%;公益福利及其它支出55万元, 占44%。全镇村级集体组织2009年末当年结余总额33万元。当年结余额在1万元以上的村有5个, 占村总数的15%;收不抵支的村有21个, 占村总数的63.6%;收支大体平衡的村7个, 占21.4%。在集体经济管理上, 全镇33个村的帐务全部纳入镇农经站统一管理。同时各村全部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 这些理财小组的建立, 发挥着一定的监督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低, 部分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够组织运转开支。据初步统计, 2009年, 全镇33个行政村中有58%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下,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10万元的村占30%, 超过10万元的村只占12%。根据典型调查, 一般行政村一年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至少需要3万元。这说明, 全镇有近75%的村其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够当年的组织运转开支。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2009年, 董集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村约4.8万元。但大多数村的村集体经济薄弱, 一些村甚至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大体上说,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70%集中在30%的村, 而70%的村只占有30%的收入。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 生产性经营收入比重低。村级集体可用资金的来源总体上可分为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两个部分, 而经营性收入的多少是衡量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从本次调查的情况看, 去除土地征用补偿费、占地款等非经常性收入, 当前村级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基本上局限于土地等资源的发包收入, 2009年, 全镇资源发包收入占6%。目前能从资源发包中获取收入的村, 要么是当初没有把村集体所有的果园、水面分包到户的村, 要么是近年来在土地整理中增加了土地的村, 但这样的村所占比例并不高。4) 村级集体经济支出刚性增长, 村级负债有增加的趋势。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 而农村基层组织运转、财政支持项目资金配套等支出刚性增长, 村级债务呈增长的趋势。其中因财政支持项目资金配套引起的债务达40万元, 这说明, 各级政府在增加对“三农”投入的同时, 由于要求项目建设单位资金配套, 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

三、原因分析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体制、政策, 产权、资源等各方面制约。当前,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既受到来自外部的体制和政策的制约, 也受到来自内部的产权制度和要素的制约。在政策上, 政府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措施相对较少,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甚至不能享受到专业合作社所享受的政策待遇。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本身看, 大部分缺乏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缺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四、对策及建议

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应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选好带头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必须首先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使他们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是村级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体现, 是为民办实事的前提, 也是保障农村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村“两委”负责人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加强集体资产管理,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切实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进一步壮大村级实力,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二是要转变观念。要进一步理清思路, 找准方向, 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途径, 努力克服畏难情绪, 消除“等靠要”思想, 形成有利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氛围。三是创新机制。要通过盘活土地、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行土地流转机制、开展有效经营等措施, 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 使村级集体资产始终做到保值增值, 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大扶持力度。要整合各种资源, 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为集体经济发展输血, 促进其发展。比如在资金方面, 加大对农村“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对村集体兴办的经营项目, 经认定确有发展前途的, 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必要的基础;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 培养学习型农民, 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科学和道德素质, 使其真正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进而提高村民自治质量。五是要通过制度规范开源节流, 实施民主管理, 加强村务公开, 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要健全村级内部管理制度。如建立健全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开支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定期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职审计制度等。要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占村集体当年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和总量, 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 在兴办公益事业时, 必须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要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开支, 按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备干部, 提倡交叉兼职, 尽量减少村干部人数, 加强村干部报酬监管, 既要实行村干部报酬与本村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的激励机制, 同时又要防止经济较强的村干部工资失控、奇高, 坚决压减不合理的高报酬。大力压缩村级交际、接待费用, 从严控制各项管理费用支出。要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规范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强化村务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落实一事一议制度, 重视村民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创建满意村存在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4-0041-05

浙江省长兴县虹星桥镇2002年建立“村级财务指导服务中心”实行“村账镇管”,2011年全面推行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将原来简单的“村账镇管”扩展到“三资”全面管理,并建立“三资”网络平台。近几年来,虹星桥镇虽然在制度建设、检查监督和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狠抓落实,使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际管理中依然存在着管理行为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不科学、民主监督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对此群众意见较大,举报和上访时有发生,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如何进一步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一、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度收支无预决算管理

村干部对年度收支预决算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甚至根本没有预决算这一概念,对村级资金安排毫无计划,当收支赤字时就以借债来解决资金缺口。有些村连村干部报酬都不进行预先核定,收支状况较好时就多发,收支状况不好时就少发。由于没有规范的预决算管理,整个村级财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状态,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有序高效使用。

(二)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订有详细的管理制度,但严重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原始票据实际运用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白条入账屡禁不止。2010年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长兴县虹星桥镇17个行政村的2009年度财务进行审计,发现白条入账额约占村级总支出的90%;近两年白条入账虽有明显减少,但依然有一定的数量。二是实际开支内容与票据记载内容不一致。为了避免白条入账,同时避免因取得税票而交税,因此就借用其他税务票据入账。三是票据要素不规范、不完整、不正确,如建设项目工程款支付,经常性出现不以单位名义而以个人名义开具税务发票进行结算;有的虽然以合同单位名义开具发票进行结算但未加盖单位公章;有的村为了图方便,平时以借条预借工程款,工程结束后一次性开具正规发票结算,导致工程尾款不足以支付税票税金和工程管理费时,施工单位迟迟不进行工程结算。这些不仅违反了财务制度,同时也给工程后续管理埋下了隐患。

2.分级审批与监督未得到真正落实。根据长兴县“三资”管理办法规定,村级财务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同时规定每笔开支应有经手人、证明人和审批人。但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几万元、十几万元的支付项目由财务负责人一人审批后就直接付款现象。这不仅违反了财务制度,削弱了对重大开支项目的监督,同时还容易引起干部间的相互猜忌和不信任,影响干部的团结。

3.结算时间和支付方式不规范、随意性大。村级开支不及时结算以及采用现金结算几乎成了顽习,突出表现在三大支付项目上:一是村级招待费,村级组织平时发生招待费用长期赊账,不作账务处理,到了年底才集中支付,因此经常出现一个月内招待费动辄几万元的现象,给监管带来困难。二是土地征用款的支付不直接打卡到户,而是将大额资金交由承包组长保管,使大额土地征用款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监管,一旦出现纰漏后果不堪设想。三是工程款支付不能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支付,随意性大;同时存在着收到单位发票后将工程款直接划拨到个人账号的情况,给腐败滋生创造了条件。

4.专项资金移作他用数额较大。专项应付款一般都有特定用途,当专项应付款尚未使用时,应以相应的货币资金形态存在。2013年底虹星桥镇17个村专项应付款总额为2124万元,而17个村的账面货币资金只有484万元,也就是说移用专项资金达到1640万元。

(三)管理费支出和债务逐年膨胀,隐性负债数额大

虹星桥镇17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都相对薄弱,2013年17个村总资产规模只有4889万元,年总收入为876万元,基本上与2012年持平。其中经营性收入只有145万元,而当年村级总支出达到了1499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36.5%,其中管理费支出达到了851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21%;2012年17个村资不抵债的就有9个村。为了弥补资金缺口,行政村只能大量举债,2013年负债总额达到了2755万元(不包括专项应付款2124万元),比2012年的1627万元增长了69%。在负债中付息借款为1077万元,其中高息借款为887万元,年利率最高的达到了18%,17个村年支付利息约为116万元。在总债务中还未考虑如赊账消费的招待费、年度结算借款利息、完工未结算的工程尾欠款等相当数量的隐性负债。

(四)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在看到存在问题时,大多数人会碍于情面,或者抱着对商议事项“办成了自己受益,办砸了是集体损失”的想法,因此不愿讲真话、讲实话,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在民主监督成员选定时,已考虑了与村级班子间的“认同性”,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民主推选,因此其成员存在着先天不足,大大地削弱了监管的力度。

(五)建设工程项目以及资源发包及管理不规范

一是发包程序不规范。个别村对工程建设以及资源发包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搞暗箱操作。特别是建设工程,有的即使实行公开招投标也往往只对主体工程进行发包,而将大量辅助工程作为追加工程来处理,以此来规避招投标监管。二是发包合同不规范,突出表现为合同主体不适格,应该由相应资质单位承建的工程却发包给了个人或资质不符的单位建设;有的虽然通过招投标选择了资质相符的施工单位,但却与中标单位的施工负责人个人签订合同,留下了合同隐患。

nlc202309051223

(六)账务处理不规范、财务数据失实

工程建设支出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习惯于像管理性支出一样直接报支;工程完工交付后不结算工程造价,而是付一笔款报一笔账,使资产项目和工程尾欠款不能及时得到反映;一次性收起多年承包的发包项目,直接将全部款额作当年收入处理;将专项应付款错误界定为财政补助收入等等。由于账务处理不规范,使得财务数据和报表披露失实。

二、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资”管理问题只是一个外在体现,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干部法制观念淡薄,长官意识、权力意识严重

村干部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队伍的稳定性又相对较差,因此在干部中往往存在着以下几种思想:一是认为完全自主地支配村集体“三资”是干部的正当权力,没有认识到权力需要制度的约束;二是认为有些项目资金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级争取来的,因此毫无疑问有独立的支配权,而没有看到争取项目资金的权力和机会本身来自于组织成员的赋予;三是混淆果断与独断的区别,误认为独断专行是具有工作魄力的表现;四是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觉得既然当了干部,那就要从中得到“实惠”,财务混乱可以混水摸鱼。由于认识的不正确,因此科学管理“三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存在严重不足。

(二)集体“三资”主体不明确,管理缺乏利益机制

村集体“三资”是村级组织全体成员共同的“三资”,村干部只是代行管理行为。对每个成员而言,究竟有多少份额是自己的权益并不明晰,如何行使管理权也缺乏必要的途径,同时由于每个成员对集体“三资”享有的份额相对较小,因此很难激发成员参与和监督“三资”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干部而言,管理行为、管理结果与其管理责任和利益没有切实挂钩,相反混水摸鱼却可以给自己带来某些“利益”,同样缺乏必要的责任和利益机制。

(三)政绩意识与攀比心理导致主观和畸形决策

片面理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行政村之间相互攀比,为不落他人后大量举债兴建形象工程。甚至村与村组织党员、承包组长外出参观考察也进行攀比,“你去南京,我上北京”。主观和畸形决策导致村集体经济入不敷出,甚至资不抵债。

(四)“三资”管理中心鞭长莫及、监管乏力

乡镇“三资”管理中心作为“三资”管理的最后一道岗,目前大量事务尚属于“事后”管理。对“三资”管理活动的先期行为缺乏必要的了解,更没有事前、事中参与,不少事务到了“三资”管理中心已既成事实,很大一部分事务难以更改。同时乡镇“三资”管理中心一般只有业务指导的职权,并无纪律处分和人事调动权力,因此这也助长了部分干部“屡错不改”。

(五)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独立性差

目前乡镇“三资”管理中心的财务人员大多数是在现有乡镇干部中调配上岗的,多数人员并未接受过正规的财会教育,缺乏必要的财务理论基础。村报账员更是年龄大、文化低、稳定性差、专业知识缺乏,处理业务大多是凭借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去操作。在人事管理上,目前村级财务人员完全由村级班子自行确定,因此村级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独立性,财务人员的原则性和财务监督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三、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法制教育,切实提高“三资”管理自觉性

在村干部和财务人员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引导广大干部和财务人员自觉遵纪守法,自觉规范和提升“三资”管理行为。重点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党员队长中开展民主教育,把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真正宣传到位,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自己有哪些权力、如何依法行使这些权力,增强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引入民主决策机制,努力营造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方便群众发表个人意见。加强对监督行为的引导和保护,使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从源头上规范“三资”管理行为。

(二)摆正政绩观,杜绝好大喜功的攀比行为

乡镇党委、政府要科学合理设定村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行政村的“三资”运行情况、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发展情况等因素进行考评,切实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绩效意识;对过度举债、盲目铺摊设点、好大喜功、攀比争胜行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直至追究责任,从思想认识层面杜绝畸形无度行力。

(三)规范预决算,科学合理经营集体“三资”

乡镇纪委、“三资”管理中心要对村级预算、决算方案进行备案、审查和督查;行政村每年应认真做好收支预算,科学安排村集体收支,力求村级收支总体平衡,有效控制赤字预算,对确实需要赤字预算的,须报乡镇纪委审批同意;村建设工程特别是非生产性支出应在村级收支总体平衡的前提下来考虑,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适度控制和严格规范村级举债行为;年度终结应按照决算要求认真做好决算,对突破预算的项目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向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四)注重制度落实,全面规范“三资”管理行为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落实。

1.严禁坐收坐支,严格控制现金结算。村报账员必须携带“省统一收据”进行报账。“三资”管理中心会计对开出收据进行逐联审核,与银行缴款单进行核对,确保收取现金已全部缴存开户银行,杜绝现金收入迟延报账。“三资”管理中心通过保管村单位印鉴,实施对村级支付项目和银行取现的审核与监督,报账员向银行取现必须填制“银行取现审批单”,写明用途与金额,由村财务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报“三资”管理中心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加盖单位印鉴,从源头上杜绝无度现金结算和挪用单位资金的可能。

2.明确财务细则,规范财务操作业务。一是规范报账时间,明确行政村按月报账,确因当月未发生财务业务的,应在报账时间内向“三资”管理中心做出报告,接受真实性审查。二是严格执行会计分期和收支配比原则,及时结算当月收支账务,比如记账消费的招待费要严格按月结算进行账务处理。对年终一次性发放的干部报酬要严格制作月工资表,并按月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三是通过审查收款收据、银行对账单和现金库存余额,三管齐下解决报账不彻底的问题,当现金库存余额超过限额时拒绝加盖单位印鉴,控制取现、停办银行转账手续,促使报清账目。四是规范票据运用,严格分级审批,对审核未通过的票据一律退还补办手续,对无法补办的由村向乡镇纪委做出书面说明,由纪委书面审批后,按审批意见处理,防止行政村在票据管理上的“试探性行为”。五是严格专款专用,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和款项拨付进度的“同步性”审查,防止专项资金拨付到村后村截留不付或超前付款的情况发生。

nlc202309051223

3.克服片面管理,全面盘活“三资”存量。全面体现制度要求,纠正“重资金管理、轻资产、资源”的思想,尽快从传统的村级财务管理转向“三资”管理。当前要重点抓好资产、资源的清查登记以及确权工作;摸清家底,建立资产和资源台账,明确管理责任,引入资产、资源出租与发包的竞价机制,全面盘活“三资”存量,充分发掘“三资”效益。

(五)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规范村级建设工程管理

村级建设工程是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头戏,群众对此关注度高,也是最易滋生腐败的“重灾区”,因此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单项工程建设内容规划和资金预算,防止无度追加后续工程和投入失控。二是严格工程发包程序。对符合招投标条件的工程严格实行公开招投标;要合理设定投标人资格条件,严防以提高投标人资格条件及其他手段来限制投标人,削弱竞价力度;对招投标起点以下的工程也应按一定的工作程序合理选择施工单位,严防个人说了算。三是规范签订发包合同。工程合同必须主体适格,不得直接与投标单位现场施工员个人签订施工合同;不得签订背离招投标文件的合同。四是规范工程计量。要防止不对工程量计量而直接按合同价款作为竣工造价支付,对工程变动特别是隐蔽工程应及时出具工程变动联系单,作为最终完工结算依据。五是严格控制工程联系单。明确允许工程联系单占工程招标预算造价的额度范围,对单个追加工程符合招标条件的应实行招投标管理。对工程联系单总额超过招标预算造价一定比例的,责成建设单位说明原因,并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严防肢解主体工程、做大追加工程来规避招投标管理。六是严把工程款支付审核关。财务人员应依次审查中标通知书、工程发包合同、合同付款进度、发票要素、结算方式、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结算书、工程审价报告以及最终结算造价与投标价差距是否合理。上述款项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财务人员应拒绝支付或拒绝加盖财务专用章,对需要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情况的应及时反映上报。

(六)明晰产权主体,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

对符合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行政村,适时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集体现有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明确股东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权,充分调动农民股东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改制,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集体资产经营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实现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管权四权制衡,提高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水平。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监管力度

一是在岗学习。开展在岗人员从业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实际从业能力,鼓励财务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对完成学历教育的给予费用补助。二是逐步“换血”。对年龄偏大、业务水平难以适应要求的财务人员进行换岗或提前退休,选拔有一定业务特长的年青人充实财务队伍。三是提升地位。要有“专业意见领先”的意识,在“三资”监管过程中充分重视财务人员的意见,加大对监管行为的保护,使财务人员能够监管、敢于监管;注重对村报账员的人事管理,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胜任工作的村报账员,未经乡镇党委政府批准同意,村级班子不得随意调动或撤换;对玩忽职守、丧失原则、不宜担任村报账员工作的,由乡镇党委政府责成所在单位予以撤职或免职。

(八)落实责任追究,严肃“三资”管理工作责任

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关于“三资”管理的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三资”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每年对“三资”管理的履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履职有误造成不良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以增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和管理科学性。

(九)完善审计监督,强化“三资”审计结果运用

严格推行“三年一审,一审三年”的审计制度,注重审计效果,防止走过场。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村级财务审计通报制度和整改、落实反馈制度,加强审计后续检查与跟踪,加强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使审计监督成为推进“三资”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抓手。

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制度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的频发期,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会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村集体“三资”管理同样也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对“三资”管理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村集体“三资”管理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分析新情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明.增透明 促增长 求实效——江苏省农村集体“三资”

管理工作纪实[J].农村工作通讯,2012(08):45-47.

[2]叶绍存,任东健.江干区构筑“5+5+5”农村“三资”管理

模式的实践[J].新农村,2013(05):14-15.

[3]宋晓敏,王鹏,李相彪.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农村集体“三资”

监管水平[J].农村工作通讯,2012(24):38-39.

(责任编辑:郁 琤)

上一篇:历史成本原则论文下一篇:施工防台风防汛的应急预案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