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2024-09-28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共10篇)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1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作者]王宗元/张岚

[内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多项能力培养的新探索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蓬勃开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各地使用了多种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实验。从1993年秋季开始,全国普及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各套教材都重视了识字教学,大家共同认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就小学识字教学中多项能力的培养谈谈我们的研究与实验。

一、探索识字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识字教学从识字的心理过程与程序以及方法都在进行着研究与探索。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要求“边读书,边识字”,不在讲读课前专设识字环节。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教学分三步骤,即:读书中学习字音;理解课文中解决字义;全面理解课文后分析字形。(课文全部注音。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巩固直呼音节的教学成果与独立阅读课文)。

小语大纲要求识字要做到四个结合,1.把字的音、义、形结合起来;2.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3.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4.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改进识字方法,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并认识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识字,要求学生掌握字的音、义、形,就必须把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规律,逐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基本字、查字典是四大基础。学生有了直呼音节的能力,就能读准字音,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又认识了一批构字率极强的基本字,就有了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进而学会了使用工具书,就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也就是说,学生具备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就能识记、理解字的音、义、形,也就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有利于儿童学习迁移,提高识字的效果。

二、发展学生能力,分层明确任务。

各年级儿童的识字形象记忆特点是:就识字的音、义、形三要素相对而言,义最难,音其次,形更次。而年级愈低,字形因笔画多少和结构的复杂性,使字形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难点。各年级按年段分层要求,均体现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

三、在识字中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1.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教材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突出四个结合,“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全日制小语大纲为依据,博采众家之长,用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系列有序的教具,不断改进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把识字与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识字和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明显提高。

2.教具与学具和设计

按低、中、高三段分别使用五种系列教具,每种教具配合学生使用多功能练习本,以便在课堂操作中使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同步进行。

3.教学基本模式

教无定法,但教学中必须有法可依。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与实践结果所证明了的。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方法虽不断改进,但缺少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教具与学具的系列辅助手段。我们根据各段的不同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从总体上规划了教具的配套使用和教学基本模式。

低段:低年级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在阅读中的识字、学词,进行语言训练。以看图归类识字为例:

(一)观察图,看拼音,思考:有几幅图?每幅图上有什么?每行有什么特点?(按事物归类,进行词句训练。结合“正音”,“讲义”。)

(二)词语中哪些是生字?(多功能教具出示:音序、音节、部首、结构、组词。进行分步训练。)哪些生字不好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动脑思考,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记忆。)

(三)重点学习一组后,总结学法,进行知识迁移,指导运用。

(四)提出操作程序,课堂练习。

中段:中年级的训练项目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识字教学从时间上讲,占用得较少,从理解上讲,要更多的体现独立性。以讲读课为例:(最后一教时)

(一)指导读书,总结性提问。

(二)信息反馈,巩固字音、字义。

(三)从文中找出生字所在的词句。

(四)自学生字,查字典。

(五)出示多功能教具,汇报自学情况。进行矫正。

高段:教学重点是篇的训练。在生字的学习上完全体现学生的独立性。多功能教具可用于预习、复习和查字典。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识字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突出各年级的不同训练重点。严格地、扎实地进行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发展了思维与语言,调动多种感官使用配套教具。做到了识字教学有序,讲求实效,体现了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四、“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实验的先进性

1.汉字是复脑文字,科学的学习汉字有利于儿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1995年召开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黄初教授对语文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面临世纪之交的五项工作要求。其中第二项就是:要进一步研究汉字、汉语、汉文的特点和学习规律,设计出可以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案。

1982年,英国著名学科杂志《自然》曾发表过一篇轰动世界的文章。专家们对英、美、法、德、日五国儿童进行智商测查。欧美四国儿童智商平均为100。唯独日本儿童智商平均达111,原因何在?说法很多,最终结论是:日本儿童学习了汉字。日本教育学博士石井勋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和测查,发现日本儿童6岁入学时,没学过汉字的,智商也是100;5岁开始学汉字,6岁入小学,智商可达110;4岁开始学两年汉字,智商可达120;3岁开始学3年汉字,智商可达125—130。为什么学习汉字有利于儿童智商的提高?学者指出: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在大脑左半球上发生作用,可称为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形码、音码、意码在大脑左、右两半球上同时起作用,可称为复脑文字。可见学习汉字这种复脑文字,有利于儿童智商的提高。

是否学习了汉字就一定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商呢?我们认为,如果学习方法不科学,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在各校都能见到的学习困难者就是证明。

在探究汉字学习方法时,考查人的大脑的活动功能是必要的。人大脑的左半球主要从事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工作,而诸如感觉、体验、想象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主要在大脑的右半球进行。我国现有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数、理、化等科目,主要只训练了学生大脑的左半球。然而,人类的实践表明,科学上的任何发现和发明,都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所以,学校教育既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又要训练他们的感觉、体验、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我们称此为全脑学习法。在全脑学习法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使左脑、右脑协同活动,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掌握形象思维学是全脑学习的核心。钱学森教授曾指出:掌握形象思维学将掀起新的技术革命。

因此,我们在复脑文字——汉字的教学中提出了“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教学法,在实施“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教学法时,学生不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做到四个结合,这四个结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其中增强了感性的、形象的思维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左、右脑均衡发展,也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提高儿童的素质将有深远的意义。

2.“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教学法吸收了两种学习观的合理成分。

(一)两种学习观在我国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长期以来,认知主义学习观对我国课堂教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认知主义学习观重视理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强调学习认识过程,表现在课堂教学上的特点为:①重视认识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准确、规范,注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规律。③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④重视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为主的考试环节,以掌握知识多少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但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缺少对学生学习动机和需要的注意。

环顾我们所熟悉的各种教学理论,诸如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皮亚杰的认识论、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论等,可以看出认知主义学习观对我国的课堂教学产生过并且仍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认知主义派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各种挑战,其典型代表之一就是人本主义学习观。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动机和意义学习。以人本主义学习观指导的课堂教学其特征应该是:①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师要提供各种外在条件,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教学效果。②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懂得怎样学习,学会自我评价。④在课堂教学中,要十分注意情感的重要性,使认知因素、情感因素、体验性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优良效果。人本主义学习观在我国课堂教学中运用还很不完善、很不深入、还未形成完整的模式,但是其学习观是具有建设意义的。把认知主义学习观和人本主义学习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应成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学习法有利于落实四个结合,是两种学习观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

四个结合符合汉字的认识和学习规律,在课堂上创造了较好的语言环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个结合,强调学生要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了汉字复脑文字学习的功能,使左右脑得到均衡发展,十分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四个结合有利于吸收和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大纲和教材。

因此“发展小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教学法把认知主义学习观的准确、规范、认知规律和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动机、意义学习较好地结合了起来。虽然只是进行了局部的实验,但是其效果是令人鼓舞的。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2

一、观察力的培养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 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为观察对象, 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 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 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 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能, 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是:

⑴提高观察目的性:在观察以前, 教师要明确观察的对象和目的,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程序, 如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 后查比例尺, 再看图例, 然后才能阅读其他内容。

⑵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 如观察普通地图时学生常从兴趣出发, 有的注意地名, 有的注意地形, 有的注意交通线, 却不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 教给学生依次观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而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

⑶善于对比观察:有些地理事物仅凭概念是难以真正区别的, 应用对比观察可以加强理解和应用, 如对于五种地形类型, 仅仅知识概念是没多大意义的, 必须能够在实地加以区别。利用图像同时显示五种地形类型, 进行特征的对照和比较, 要比只观察一种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⑷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的变化是异常缓慢的, 如植物的变化、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等, 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坚持长期观察, 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本领, 而且能锻炼其意志和品格。

⑸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 使认识过程更为合理, 观察也更为全面, 还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新课程里有很多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 来确认岩石, 了解各种矿物特性的活动, 通过这些野外活动, 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全面发展。

二、注意力的培养

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 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⑴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 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 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 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 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 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 涉及到形态和成因, 学生不好理解, 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 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 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 同时不断引起兴趣, 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⑶难易要适度, 环境要安静, 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 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 这是感知的结果, 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要进行加工改造, 构造出新的形象, 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⑴加强形象感知:创造各种条件, 使学生能够大量阅读地理景观图片, 丰富地理表像。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触概念, 如讲解“什么是山脉”时, 不宜直接给出概念, 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体的山脉图片或录像, 使其能够想象山脉的特征, 然而再归纳定义。

⑵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综合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的条目, 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可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可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

⑶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 鼓励学生自由想象, 充分发挥, 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如对“大陆漂移说”, 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布, 再引导观察各大洲的轮廓, 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 然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 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四、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记忆对于地理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 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 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 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 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除了加强理解记忆等意义记忆, 还应注意:

⑴重视机械记忆:对于大量的地名、特产和数据, 还需要机械记忆, 通过反复再现和比较, 尤其储存在大脑中。

⑵充分应用联想:经过理解的知识容易记忆, 如记住”秦岭——淮沙”就可以联想出冬季0℃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等。

⑶强化对关键特征的记忆:区分主次, 重点记忆关键知识, 如地球的经线很多, 但关键的几条是本初子午线、日界线、西经20°线和东经160°线。记住这几条经线, 就抓住了经度位置的关键。

五、思维力的培养

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 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

⑴充分运用地图:地图特别有利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 因为地图是形象的, 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抽象, 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 经常阅读地图, 综合各种地图要素, 归纳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 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有利于抽象思维。

⑵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教师应利用地理事实, 充分说明人类既要生存又要发展, 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 资源既要利用又要节约, 环境既要改造又要保护等辩证关系, 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展。

⑶提倡自主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 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刻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同时, 培养求异思维、多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国家的重任, 又是教育教学的关键实施者, 在教学实践中, 就要不断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改进方法, 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 以迎合时代的脚步。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3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大屏幕显示技术的日益完善,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然而,如何将电化教学与传统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出最佳效果,还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几年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课堂的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明確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上电教课时,必须明确本课题的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语言文字的讲解配合教师的表情动作来完成教学任务。但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则不然,有些专业术语抽象难懂,不易接受,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教学效果不理想。电化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来传递教学信息,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得到充分展现,能诱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启迪学生的思想灵感,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极大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

二、选择适当的媒体和电教软件

课堂电化教学跟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可以采用幻灯片、录相带、Flash、模拟室进行教学。由于专业和课程的不同,且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每堂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的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

三、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明确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客体的观念根深蒂固。长久以来,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领导者、指挥者,学生是被管理的对象。在运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像一个组织者、引领者和主持人,处于协助者与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与他们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有助于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电脑能取代教师的许多工作,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进行激发、引导、启迪、组织、交往、评价的环节,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余地更大,从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变为自觉主动学习探究的“主体”,使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确认。

教师在播放时适当讲解,进行诱导启发,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播放课题所讲内容、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课题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得出科学结论。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运用多媒体和实物相结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形式新颖、活泼,再加上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维更加活跃,课上能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它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又摆脱了传统教学枯燥无味、毫无生气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消化本次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就视听内容进行讨论。教学是双边活动,电教课程同样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双边活动协调有序,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师要写好课后小结

小结应以电教教案为内容,以教学过程为实践,认真分析教学效果,包括时间安排是否得当、电教教材是否合适、重点难点是否解决、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等。小结中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方法,做到教其所需、解其所惑、学以致用。

总之,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入教学中,目前仍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仍要由教师完成。只有精心设计和巧妙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让教学成为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学有所进的过程,才能达到乐学、好学的效果。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4

分组进行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习成绩_英语教学论文

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提高了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1993年我在初三年级两个教学班中使用分组教学,112名学生中考及格率达95.3%,优秀率达49%,平均分80.1分,三项指标名列全县前茅。1994年,我又接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仍然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通过一年的努力,使这两个基础较差的班级中考及格率达到89.7%,比刚接课时提高38个百分点。

一、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陈规,这就往往会适成许多学生“初一 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到了初三,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教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

如何摆脱这样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上进行探索。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1)先摸底,后分组。

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1994年10月,我接了初三、二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 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1分以上3人;70-79分12人,60-69分17人,60分以下24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组教学计划。我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A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绩A为最高等,A是26个字母之首,A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符号。在我的心目中,A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A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

(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

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3)实行动态组合。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差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三、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

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

当为A组同学讲练完毕后,就安排A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在A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B组学生订正他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为B组学生讲练。?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组先讲后练、B组先练后讲、C组自练解答”的模式。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实践证明的分组教学,提高了差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5

【篇一】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近期,在韩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了解到改革动向,明白在当下身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好哪些准备,现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1、注重德育工作。曾经我所理解的德育工作就是所有有关于“爱”的工作,但在这次学习中,我更加具体的了解到德育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身为教师要从文化、活动、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与提高。让学生从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主义,让学生把国家放在心中,把党牢记在脑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让国家的发展蓬勃向上。

2、强化体育锻炼。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无论家长、老师还是自己都觉得身为学生,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事,所以语数老师经常占用体育课来讲课。如今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见中提到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我想好的身体是一切个人发展的基础,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与能力。

3、加强劳动教育。曾经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学生在学习上堪称“神童”,生活上却是“低能儿”的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想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练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辛勤创造出来的。现在,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严重。这些不良的现象大抵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所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珍惜劳动的成果,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4、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才能充满童年的美好回忆。但在考试评价制度的驱使下,有些学习任务的下达渐渐偏离了方向。这次意见中提到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对于这项意见我非常赞同但也觉得稍显片面,学生程度不同导致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不同,如果单单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评定任务量的话,我觉得不够全面,也不够客观。所以我觉得身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因生而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加强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优秀生的探索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宏观的了解了教育改革的实情,认清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想,教育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要努力在其中找寻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篇二】

教育教学改革一直是我们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近期,在侯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了解到最新时期的改革动向,明白在当下身为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好哪些准备,现就这次学习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1.注重德育工作。曾经我所理解的德育工作就是所有有关于“爱”的工作,但在这次学习中,我更加具体的了解到德育工作的范围和重点。身为教师要从文化、活动、实践、管理等方面进行道德方面的教育与提高。让小学生从小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引导学生坚定爱国主义,让学生把国家放在心中,把党牢记在脑中。有了坚定的信念,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才能让国家的发展蓬勃向上。

2.强化体育锻炼。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无论家长、老师还是自己都觉得身为学生,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事,所以语数老师经常占用体育课来讲课。如今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见中提到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我想好的身体是一切个人发展的基础,学校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就是从基础上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能在体育锻炼中加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与能力。

3.加强劳动教育。曾经我们看到过不少关于学生在学习堪称“神童”,生活上却是“低能儿”的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想没有经历过劳动磨练的孩子,往往不动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劳动人民辛勤创造出来的。现在,有不少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爱护东西,浪费现象严重。这些不良的现象大抵都可以之间或者间接的从缺少劳动教育中找到根源。所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学生珍惜劳动的成果,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

4.完善作业考试辅导。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充满童年的美好回忆。但在考试评价制度的驱使下,有些学习任务的下达渐渐偏离了方向。这次意见中提到统筹调控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对于这项意见我非常赞同但也觉得稍显片面,学生程度不同导致完成学习任务的速度不同,如果单单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来评定任务量的话,不能正确的来限定标准。所以我觉得身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因生而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加强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优秀生的探索能力。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宏观的了解了教育改革的实情,认清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想,教育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要努力在其中找寻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意见》的落实而努力奋斗!

【篇三】

X月x日,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针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也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基础教育领域又一个重磅政策性文件,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是引领全国高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思想统领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意见》以“立德树人”为纲,系统设计发展路径,对开创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篇四】

xx届三中全会已经落下帷幕了,这次大会主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改革,其中有关教育改革尤其引人关注。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那么xx届三中全会又给我们哪些力量和信息呢?

1、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

一年来,改革讯息频频传来,改革举措系统深入:各地陆续出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流动的花朵”就地入学考试的长效机制有望建立;电子学籍系统建立,一人一号,终生不变;研究生教育深入改革,将推进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剑指“减负”顽疾……

新的改革举措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抓住突破口,啃下“硬骨头”,让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扎实稳步推进。

2、让大学教育更公平普惠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审慎、科学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事关社会的稳定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与民族未来。

9月,开学之初,十多年从未走出过家乡的王成韬来到了清华大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王成韬来自淳朴而闭塞的中缅边境小城云南腾冲,能够进入清华大学,正是得益于“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改革举措。与他一样,全国还有832个贫困县的3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将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正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此同时,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研究生招生改革、通识教育与创业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也都是以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词”。

各地改革举措百花齐放,江苏省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浙江省扩大“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学校和专业,山东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衔接和完善,北京中高考改革框架方案公布……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人才培养朝向“个性化”、“多样化”迈进,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渐搭建。

3、依法治校,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办学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8月12日至23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章程核准稿公开征求意见。小消息折射大背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全国高校努力的方向,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然从积极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开始。

仔细浏览6所高校的章程核准稿,这样的讯息跃然纸上:依法对学校管理体制作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学校管理的基本架构,促进了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规定了学校内部学术权力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运行与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也是风生水起、稳步推进。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江苏省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学校法人属性、产权归属等突出问题;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我国积极创办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大学和项目;完善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机制,安徽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完善农民工子女就学体制机制三项基础教育改革……

更令人欣喜的是,20xx年6月,《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通过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无疑,这是一次“倒逼”性质的改革,通过评价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践行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将真正成为可能。共识的凝聚、制度体系的建立,使得教育改革在“深水区”里挺得住,走得稳。

4、从严治师,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教师的师德、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深化始终是教师队伍改革的主旋律。以来,从严治师,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年来,《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先后制定,“以德为先”旗帜鲜明,“一票否决”措施严厉,对师德的强调和评价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各地基于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一些长期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难题开始得到解决:山东对中学教师培养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模式,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行全科综合培养;浙江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检查制度,把师德作为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的基本条件;建立教师培训长效机制,陕西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制度;河北建立“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级审查—市级统筹—省级备案”的学员遴选程序。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以来的种种改革举措,已经充分彰显了进入“深水区”、啃下“硬骨头”的决心。

【篇五】

党的xx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公报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不但承继了35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又有新的视角和立意。尤其是公报上将教育领域的改革,描述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完全体现了党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表明了对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更加明确了教育彻底改革创新的鲜明态度。公报中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叙述中,首次使用了“综合改革”的字眼,这实际上是拓展了教育改革的范畴。这不仅意味着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要强化履行政府的法定义务,还意味着技能教育、高校教育将向更加注重教育规律,注重创新的模式转变。

在学习中,我深刻

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紧紧围绕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教育改革”主线,自觉参与,积极创新,立足本职,恪尽职守,联系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认识到教育的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在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施教,踏踏实实育人,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到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充实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做到文明执教,育人为本。要尊重和关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教育牵系着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教育牵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平时要克服急躁情绪,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做起,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对待待优生要有耐心,不要歧视他们,注意发现他们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有着对学生无私的爱心,精心营造和优化育人环境,积极为他们的腾飞创造条件。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师德形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学生一定要充满爱心,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心育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最伟大人格魅力的体现。育人不能仅仅凭热情和干劲,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教师的举止言行,就是学生学习的楷

模。作为一名教师,一生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4.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教育改革实践,关注细节、追求和谐的教育价值观,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5、紧跟全国课改的新形势,积极参加课程改革,深入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在以导学稿为载体的探究式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做改革的先锋者。在工作中认真学习教育改革理论,用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6

1、第一步是确定当天的学习时间,并近可能把它安排在自己的黄金时间内。

2、排除干扰源,做好准备,排除干扰。如告诉别人不要打扰,拿掉桌子上能干扰注意力的物品。不要太饿或太饱,拿大瓶的水放在身边,减少机会。同时学习用到物品,要事先准备好。

3、在学习之前先放松自己,进行深呼吸。

4、告诉大脑,今天学习的具体目标。如今天看30页书,或看完一课,做20个练习题等等。

5、每当学习完一段时间后,根据后面剩余的时间把学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6、当你不得不中断学习去做别的事时,不要马上停止。

7、最好把主要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关注重点。

8、不要做笔记把要记的内容直接写上书。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重点。

9、遇到难点,如果解决不了,就暂时跳过它,看看后面的部分。

10、在当天的学习完毕时,快速复习当天所学到的知识,如果你制定了思维导图,就可以在几分钟之后复习一遍。

11、记录自己当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记录下来,记录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这个记录,来制定学习计划。

12、如果有些学习方法对你无效,就换掉它。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践行,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是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即在实践中提高。要做好这一步,首先应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教,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他们的有效参与意识,从而逐渐缩短差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较好发展。现报告如下。

一、采取目标分层,激起学生参与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学好的前提,只有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可能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差异,采取目标分层的办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循序,渐进的可实现的目标,从而增强每个学生取得成功的信心, 激发他们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例如,在进行《Modern Heroes》这一课的阅读教学时,应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大目标和子目标。大目标为: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的子目标应当不同:1.理出课文的情节提纲;2.注意单词拼写和词语用法;3.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表演的形式,完成各种任务,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这些目标层层推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基础选择目标。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程度,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觉得自己有事能够做好,使中等生感到自己要认真动脑,使优等生懂得自己还有些问题有待审慎思考。

二、在训练中给予学生参与机会

如果按同一标准和要求对所有学生进行整齐划一的训练,那么必然出现强者索然无味、兴趣过剩,而弱者因难而退、扫兴放弃的不良局面。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其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弱之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参差不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训练的方法,一方面可保证每个学生得到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水准的训练,另一方面因人而异地训练,可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训练的机会,从而激发兴趣,提高总体水平。

三、采取评价分层,让学生获得参与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评价“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由此可知,“新课标”反对评价的功利性。而且,评价具有激励、导向功能。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按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同样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他们良好的心态和充分的信心。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恰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相互评价,形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取长补短,掌握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了鉴赏能力,使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分层评价与子目标相对应,能较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四、开展探究活动,完成体验

英语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阅读主体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不仅有多层面、极富个性的感知,也有因个体内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知识“灰色盲区”,应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教师作为阅读的引导者应因势利导,开展适宜的英语实践活动,针对他们在阅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探究的方式去再次理解、把握,重新形成新的感知,进而用多元的思维模式构建和深化体验。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英语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其重要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完成体验,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形成英语能力。

全面提高初中语文写作能力尝试 篇8

关键词:作文教学;尝试;质量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自外而内的吸收,是学习语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是自外而内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以学习语言为基础,必须通过阅读的内化吸收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于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奈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一、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尢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牛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商、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自然也就难以下笔成文。倘若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

比如,要求学生写山水游记、状物绘景类的作文,可用投影快速映出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及相关的提示性文字。这样,教师按投影字幕依次讲解,既节省了板书时间,又可以加深学生印象。与此同时,播放供学生进行观察写作的自然山水风光录像片(可以关掉片中的配乐及解说音响,只展示给学生直观、完整的画面),并指导学生逐…观察,对所要表现的客观事物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学生有了生动可感的写作材料,下笔成文也就比较容易了。初稿完成后,教师重播被观察过的录像,并打开配乐及解说音响,让学生用自己的作文与片中的解说词进行比较,找出观察写作中的疏漏和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再进行补充修改。由此而写出的作文,质量往往比采用传统作文指导方法,由学生自由写出的作文要高出许多。

如果是要求学生写叙事、说理、抒怀类的作文,亦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或用投影映出作文材料(文字、图画等),或用录像展示客观事物的原貌(整体、局部、细节等)、发展变化过程和社会生活画面,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如根据漫画进行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写作,可将报刊上发表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漫画用复印机复印在投影跤片上进行投影。一幅并不惹人注意的小漫画被突然放大映现在银幕上,能给学生以清晰、直观的感知,倍增写作的新鲜感。教师再通过指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思考并联系社会生活作启发性分析,就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出写作的欲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影像进行课后评改,培养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

作文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评改是学牛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以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牛包写作,教师包评改。其结果是教师疲于奔命面学生收效甚微。如何把教师从评改作文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又能使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大家在多年的作文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所形成的共识。于是相继出现了在教帅指导下进行的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及师牛综合改等评改作文的方法和措施,但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毕竟有限,操作程序繁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评改作文如果不改变“纸上谈兵”的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难得轻松,相对来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比包办代劳更费心机。

有鉴于此,我们将作文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电教媒体中,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是:学生初作成文后,教师浏览,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用复印机将其复印在投影胶片上(或利用复印机缩小复印的功能将其制成幻灯片)投影在银幕上。集中令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鞭所指之处,或教帅示范改,或帅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集体受益。同时,教师又能节省大量批改时间,可谓事半功倍。

如果在作文前使用了录像(或电影)为学生提供过观察写作材料的作文,还可在成文后的作文评改中将电教多媒体协同使用,用录像展示观察内容、写作材料;用投影提示写作要求、学习习作,指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评议、修改。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交替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的能力就不断增强,作文教学质最就会不断提高。

全面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篇9

管理论文 初稿

陈 瑶

全面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后勤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后勤队伍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适应队伍的快速发展;二是后勤服务设施的相对滞后不适应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后勤的本身发展不适应职工、季节工需求的提高;四是职工、季节工对服务需求的认识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及后勤发展目标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直接导致了,后勤的保障机制总体服务水平有限、缺乏主动服务、服务质量达不到职工季节工的满意,成为影响后勤乃至队伍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后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职工年龄结构普遍老化,管理干部年龄结构断档。

近几年来物探技术不断提高,勘探项目越来越大,用工量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科学化,后勤供应越来越复杂,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大项目人员的需求,必须建立一种适应大项目人员多的后勤保障组织管理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后勤保障与服务工作在大家看来大多是工作环境比较好,劳动强度小的劳动,年龄结构相对老化,这种观念是不利于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只有培养出大项目相应的后勤管理组织人员,才能提高大项目后勤生活保障和能力,起到保证野外生产的需要,促稳定,促实效,保安全的作用。

2、后勤职工队伍的学历水平、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在服务一线的职工中,具有中专中技以上学历的 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的 人,他们多是农村青年招工,只能靠经验做些简单的工作。而物探队伍本身的特点就是少量的正式职工队伍,必须用临时工来补充,师傅带徒弟,只能是旧经验的延续,不可能要求他们的技术水平会有多大提高。现在我们物探队伍发展迅速,现在还处于良好运转阶段,以现有工人的学历水平和技术水平,无法承担现在设施设备的操作维护与管理。

3、管理干部、正式职工结构老化及人员匮乏只能由编制外用工来补充。临时工已成为队伍后勤服务的主力军。

现在很多一线班组大量使用临时工担当班组长等管理员。工资待遇与技能水平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关联的,工资待遇低,直接影响到聘用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近些年招聘的季节工,大多是学历水平低、技能水平差的人员。经多年工作培养的熟练工人也因工资待遇低而去其它的用工单位。这些临时工因临时性、流动性很强,致使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责任心相对较差,工作中会出现态度生硬、服务不到位、服务水平低的现象,大大降低职工、季节工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目前这一问题非常突出,直接影响到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4、职工、季节工对后勤服务的认识与现在社会的发展和后勤改革发展的目标存在着偏差。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后勤管理的逐步科学、规范,部分后勤服务工作、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着相对不足,因为管理队伍的老化,凭经验管理的占多数,缺乏科学、规范及创新精神的管理意识;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尽完善,岗位职责不近分明,时常出现遇事拖拉、推诿扯皮现象;责、权、利制度不到位,缺乏有效地奖惩机制,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服务欠缺,职工反映比较大。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解决好后勤干部队伍、主要服务岗位技术骨干的进入和培养渠道,以解决干部年龄老化、中间断档的问题,具有潜质和培养前途的职工重点培养,留住这部分骨干力量,稳定后勤职工队伍。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解决好后勤职工队伍建设,尤其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问题。

加强职工季节工队伍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后勤的干部职工中,切实树立后勤就是服务的思想和意识。重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职工,包括季节工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以适应新形势下后勤服务的要求,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队伍的快速发展

2、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做到以制度抓落实,以制度求提高,以制度促发展,严格规范后勤管理,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及季节工的服务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充分调动职工季节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展开各种培训。a野外帐篷搭建、保管及帐篷选址培训 b帐篷物资管理培训 c野外炊事员职责培训 d防食物中毒培训 e防火和防煤气中毒培训

4、建立强有力的后勤生活管理机构

成立相应的生活管理伙委会,由队上主要领导参加,负责后勤生活管理的相关领导,有各个班组代表参加,每月召开一次伙委会,讨论本项目后勤管理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的各项内容,完成并积极参加反映职工对后勤管理生活保障的合理化建议。

四、总结

五、今后打算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 篇10

电化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电化教育主体,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通过多媒体的组合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成为当务之急。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结合多媒体及其组合发挥其作用已成为新的趋势。……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才是决定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教材、媒体等一切外部条件虽然是重要的,但都只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要根据中学生好问、好奇、爱做游戏的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快乐因素”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进而在情景中设难解凝,培养学生能力。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这就是以电脑为手段,让学生对电脑感兴趣,乐意动手操作,利用他们想展示自己操作能力的欲望,教会学生英文打字,并使用“轻松背单词”教学软件,让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因而学习节奏加快,课堂知识容量就大。兴趣会是他们展开理想的翅膀,由“听力难、写作难”变成“听力易、写作乐”。

现在的教学班,以学生的年龄为基点划分的,而同一个班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四结合”教学把班级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和进度。在单词教学中,在达到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操作熟练、智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打出单词,而且能够利用这些生单词进行词组造句练习,甚至连词成句,连句成句群。

以初二(2)班为实验班,水平相当的初二(3)班为对照班,使用计算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幻灯、录像等综合教学手段,并保证每周二次计算机操作练习,二节多媒体教学课。上课地点为计算机机房与多媒体综合教室,为上好课,自己也亲自制作了一些教学课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验在实践中进行”,但是“上课”不等于“研究”,“实践”也不等于“实验”。按照课题的研究需要,选定一系列“典型课例”上研究课,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

通过一系列典型课例的教学,如初中英语第二册Unit  15  Lesson  57,复习比较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等典型课例,不仅可以落实“实验内容”,而且收集到了事实资料在一定范围内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教师要想上好电教课,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只用做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课堂电化教学,才能把教学由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整体素质。但不能认为电教实验研究是用电教媒体上课,仅仅用了电教媒体上课并非完成了实验研究。

因此,在教学设计是,根据训练点和经验,预先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会发生变化,适时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重点内容尚未引起学生注意时,学生思维展开尚缺少形象材料时,学生碰到困难需要辅导以及检查教学效果时。故投影片的使用方式,可以是老师先演讲,后播放,再概括;也可是先设疑,后播放,再演讲;还可以边播放边讲解等。

为获得课堂电化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自己动手制作教学课件。

(一)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师才能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研究教什么,怎么教,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确定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着眼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依据。

(三)优化课堂电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因此,使用电化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要有利于创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2)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要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

不论是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现代电化教学方法,都应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防止电教为“电灌”。

教学中应注意到两点:

1、引思原则。多挖掘媒体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要求学生主动思考的,决不“包办”。

2、激励原则。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我们通过精心选择媒体,精心选择软件,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或制造扣人心弦的教学悬念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这一动态过程中进行。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和谐教学法,有以下运用:

1、音乐渲染,创造情境。在课前3-5分钟播放优美动听的歌曲或音乐,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2、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3、激发思维,增进想象。

4、优化板书,扩大密度。

5、视听示范,培养语感。课堂上播放一些标准朗读录音对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实验结果,检测的目标有二个:一是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态度、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变化。二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程度。经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英语成绩变化如下:(全班平均分)

(初一)97、11期中测试:50.7分

98、1期末测试:57.2分

99、4期中测试:62.3分

98、7期末测试:65.2分

(初二)98、11期中测试:68.4分

99、1期末测试:70.3分

99、4期中测试:73.5分

99、7期末测试:76.5分

全班及格率及优秀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全年级最后一名跃居第三。

综上所述,以现代电教手段进行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而且是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 运用电教手段??快乐学好数学

★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目标教学

★ 获奖论文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竞技健美操专业教学论文

★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

★ 浅谈电教手段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 资源利用新趋势论文

★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论文

★ 地理兴趣培养教育论文

上一篇:新衣服散文下一篇:小学师德先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