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2024-09-27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精选13篇)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1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要根据不同的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把数学每一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一堆死东西,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组成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思考的全过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学中:

三、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便架设“认知桥梁”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还要了解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要注意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深刻理解徐长青教育专家所倡导的,简约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营造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不而且也有情感的交融,没有纯情感的认知,也没有纯认知的情感,二者协调,相互作用。积极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求知。教师要通过自己富有童趣的幽默语言、动作和表情传递给学生尊重与信任、宽松与鼓励的情感信息,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发表意见,发现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仅有知识的交流,其次,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尊重。教师要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的提问以微笑、注视和评价,在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别人发言良好习惯的同时,允许他们自由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提倡讨论、辩论和争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与教师、学生沟通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问题”心理障碍,让每个人在发现和提出问题时都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在一种平等、心理安全的环境中激疑、促思。另外,应注意创设开放的“问题”时空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现问题的空间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努力营造一种宽松、融洽,人人均思进取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保证

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氛围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教学中,应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犹如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强烈的“问题”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同学们,今天让大家来做小老师,都来考考我。大家随便报一个自然数,老师不用计算就会知道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计数器核对。随着学生报出的数,老师都能准确无误的判断,这时学生觉得老师太了不起了,特想知道老师用什么魔法来判断的。老师没什么魔法,也不是神仙,更没有特异功能,只是老师比你们先掌握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好不好?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常常是前一个知识是后一个知识的基础,后一个知识是前一个知识的发展,就象环环紧扣的链条。学生学习数学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利用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原来的知识结构中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经过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四.鼓励质疑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质疑是思维的开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都始于发现问题,始于问题所激发出来的探索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课堂教学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一位老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一课时, 听到这样的教学设计:出示六支球队, 让学生想一想六个球队要进行比赛可以怎么比? 引出两种比赛方法:淘汰赛和单项循环赛. 介绍淘汰赛和单项循环赛的规则, 让学生分别算一算一共要进行几场比赛.进而总结出规律.

一、激发“探索规律”欲望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 而应该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样的, 探索能力培养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动机是形成探索能力的前提. 因此,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是探索性思维教学的一个关键.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和好奇心.

二、经历“探索规律”过程

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当中, 技能与方法的培养我们是可以看得见的, 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的. 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 孩子们一方面将获得深刻且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绞尽脑汁之后的豁然开朗, 有层出不穷的认知矛盾, 有亲身实践后的刻骨铭心……只有在探索过程中真切地体会成功与失败, 快乐与伤心, 这种体会才能不断激励孩子们再次参与到探索规律活动中,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一方面, 由于“探索规律”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以及多样性,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探索规律而言, 一方面要让学生探索并掌握规律; 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线索, 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

三、拓宽“探索规律”途径

《数学课程标准 》提倡呈现问题的多样性、问题解决的多样性以及答案具有不唯一性. 首先每个人都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探索规律”不应该只注重结论, 更多的应该是“探索规律”的途经与方法, 其意义是让学生在探索过程当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发散性思维. 学生是个鲜明个体,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灵活开放地拓宽“探索规律”途径, 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激活思路, 充分调动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 让每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案例】 “鸡兔同笼”教学

例题:鸡兔同笼, 上面看有8 个头, 下面看有26 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

小组合作探究, 互相交流想法.

小组汇报成果:

(一) 列表法. (二) 画图法. (三) 假设法. (四) 列方程.

【感悟 】在解决 “鸡兔同笼”的过程中, 一方面引导学生采用画图、列表、假设、列方程等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 拓展思维的广度. 另一方法为了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交流探索, 让学生在不同探索的途径中掌握规律. 这不仅仅能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记忆, 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完成对规律的理解和升华,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积累“探索规律”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小学教材中定理, 定义的发现应建立在对具体情境的观察、比较、归纳、分类之上, 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情推理提出自己猜想, 最后再用演绎推理证明自己的猜想. 在探索过程中, 应从具体的形与数出发, 发现隐藏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体验“猜想———探究———发现”的过程, 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有条理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

【案例】 “商不变”规律的教学

首先观察一组加法算式:9 + 3 = 12;8 + 4 = 12;7 + 5 =12;……

归纳出加法运算具有“和不变”的规律, 即“一个加数增加多少, 另一个加数就减少多少, 那么它们的和不变”

接下来观察一组减法算式:60 - 12 = 48;55 - 7 = 48;72 -24 = 48;…… 总结出减法运算的 “差不变”规律, 即 “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者减少相同的数, 那么它们的差不变”.

再来观察乘法算式:2 × 36 = 72;4 × 18 = 72;8 × 9 = 72;……

得到乘法运算具有“积不变”的规律, 即“一个因数扩大的倍数与另一个因数缩小的倍数如果相等, 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在此基础上, 自然而然的想法就是“除法有没有类似的规律呢? ”. 应用之前“探索规律”的经验, 通过与加法、减法和乘法类似规律的类比, 联想出除法的这一规律即“被除数、除数同时 (扩大) 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

【感悟 】在上述 “商不变”规律的教学案例中, 学生之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发现“当被除数、除数同时 (扩大) 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商不变”这一规律, 得益于在探索“和不变、差不变、积不变的变化规律”中积累的经验.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3

“小专题”研究有着“小切口、短周期、平常态、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来说,“小专题”研究能切实推进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有利于推进课堂观察,形成心得,是一种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科组培养骨干,形成教研组长效机制的必由之路。

一、开展4个数学“小专题”研究,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模式

1. 开展4个数学“小专题”研究,形成“小专题”教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小专题”研究存在于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我们以小学数学某个教学问题为切入点,开展了4个“小专题”(简便计算教学小专题研究、概念教学小专题研究、图形与几何教学小专题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小专题研究)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一般来说,小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第二步,规划研究过程;第三步,分析研究资料;第四步,总结研究成果。

2. 开展4个数学“小专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构建教师教学研究的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让教师们有交流的话题,为教师们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如果每个学期每个教师都有一个研究的“小专题”,那就都有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在教学教研工作中,我们可以都围绕着这个“小专题”开展教研:上公开课、说课、评课、议课、做观点报告、写教学论文、写反思、写教学案例。

长期开展小学数学“小专题”研究,教师的研究意识自然增强。而把教学研究与常态教学相结合,能提高常态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小专题”研究才是真实的,最有效的。

3. 在小学数学“小专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进行4个小专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中,不管哪个范畴的数学教学,都可以用“先试后教,精讲善练”作为常态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常态课堂教学要凸显三个要素:一是要求教师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做到内容要精,设问要精,讲解要精,板书要精,并要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二是以“20+20”作为常态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教师尽量在20分钟内完成新授内容,并用20分钟进行综合训练;三是练习设计要体现层次性、针对性和发展性,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以小学数学“小专题”研究,促进科组建设

教研活动是为教师服务的,是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服务的,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可以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标。以“小专题”研究,开展科组教研工作,明确了科组每个学期的教研工作思路。

1. “三个一”活动,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

教研活动不仅仅局限于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讨论学法,更主要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创新。每个学期每位老师都围绕着一个“小专题”做研究,教研课就有了主题,就有针对性的研究,教研方式也随着改变了。我们会围绕一个“小专题”进行“三个一”活动(即一人上课、一人评课、一人讲座)。会为了研究一个课例进行集体备课、反复磨课、借班上课、越级上课、同课异构、同课同构、与其他学校结对交流等。科组的“小专题”教研为老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站在这个平台上,数学老师更专业地成长了。

2. 以“小专题”为载体,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教学教研的对象不宜随意化,最好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于缺乏专业研究训练的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来说,倡导以“小专题”载体进行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研的层次和质量,使教研活动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研究性的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对小学数学“小专题”研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理论概括。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撰写一批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微课、优课等,其中获省级奖2篇,市级奖20项。这些成果是教师成长的足迹,更丰富了“小专题”研究的理论。

《探索规律》六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4

纵观全课,蔡老师能细研教材,结合实际,灵活组织教材,通过截取“乘法口诀”、“数的排列”与“图形排列”三个知识环节,引导学生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及其变化趋势,鼓励学生探索数字之间、图形之间以及现实生活中蕴涵的数学规律。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赏析及商榷,评得不到之处请见谅。

一巧妙创设情境,让孩子在轻快、神秘的魔术色彩中进入新课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开课能让人耳目一新,通过“猜数魔术”开课,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语言及教态,此时都能散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稍为遗憾的是教师陈述结果时不够干脆利落,还略有疑虑及出错现象,这稍有降低“魔术”的神秘色彩及吸引力;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在课尾没有看到这个“魔术”的揭秘环节,略为遗憾。

二关注情感,让学生在愉悦体验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人文和谐的.师生对话情景,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尽情地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三关注过程,让孩子在思维活动中体悟成功的快乐

通过呈现“乘法表”让学生观察表格探索其中的规律,教师能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及渗透思维的有序性,把以前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帮助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此环节个人感觉还是挖掘得不够,如:当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横看竖观的观察层面时,教师还可以启发或呈现斜看或其它更多的观察层面所隐含的规律,如第一行“9的乘法口诀”中乘积的两数之和都等于9这些规律,同时引伸拓展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及如何判断等,又如寻找乘积相同的两个因数成反比例关系的规律,旨意在于拓宽孩子的思路,渗透多层面寻找事物之间所隐含的规律性。

通过呈现“数的排列”及“桌椅的摆放”知识,让学生探索研究并填空这两个环节,教师能启发学生逐一进行充分探究,抓住变与不变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还从多角度地揭示规律并反馈交流,引领孩子在采撷丰盛的思维成果时体悟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感觉在时间的分配上有失偏颇,在挖掘规律的深度也有待商榷。比如“数的排列”环节,能否只选取其中三几个题例进行精讲,其余略讲,放手给学生尝试练习,又比如有“桌椅的摆放”环节,能否将孩子找出来的各种字母表达式:6+4(n+1),6n—2×(n—1)……作一个合并同类项的计算,揭示出最简字母表达式:4n+2。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85~86页《找规律》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场景事物,发现隐含的规律,对事物的排列规律有初步的了解。

2、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初步体验寻找事物规律的思考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能运用简单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

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迁移尝试,运用规律

师: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我准备了几个有趣的题目,想玩吗?

课件展示

四、再探新知,深化规律

教学例2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错误!链接无效。

1、完成86页“做一做”

2、数学游戏:做动作,猜规律

3、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规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

六、总结延伸,发现规律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找规律)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多观察,多思考,相信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反思 篇6

1、课前设计。切忌草率备课或根本无备课,必须严把备课关。认真备好课是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学生认真细致地备课,它包括:实践活动的步骤;对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测;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评价策略等,杜绝实践活动课的随意性、自由性及无序性。实践活动课本来就难以把握好教学节奏及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不在课前认真地设计好,实践活动课将是一盘散沙,不能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计划。

2、准备学具。学具是实践活动课的必备用具,包括一些常用的测量与绘图用具,如直尺、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等;也包括一些常规的生活用具,如小刀、剪刀等;还包括一些实物模型,如小方纸盒、圆柱体的茶杯等。

本节课由于课前已布置了要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因此,学生对学具的准备是较好的,尤其是有几个学生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自己吃饭的碗盖代替老师要求的一次性方便碗做托盘,不仅节约,而且颇有创意,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上课特别认真,发言特别积极,效果也特别好。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7

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会画它们的图像, 能结合图像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 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 (组) 及不等式的关系, 从运动变化的角度, 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 (组) 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 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反映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在建立和运用函数这种数学模型的过程之中, “变化与对应”的思想是重要的基础, 所谓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包括两个基本意思:世界是变化的, 客观事物中存在大量的变量;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 变量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变量的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函数是数量化地表达变化与对应思想的数学工具, 变化规律表现在变量 (自变量与函数) 之间的对应关系上, 函数通过数或形定量地描述这种对应关系。

二、学习数学的基本概念, 渗透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本套教科书将对代数函数的学习分三章安排, 即八年级上学期学习第十一章“一次函数”, 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九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 分别安排了学习一次方程 (组) 、分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即按代数运算类型划分阶段, 将函数作为方程的后续内容。

《数学关系和变化规律》一章是学习函数的第一阶段, 其教学目标如前所述, 重点在于初步认识函数概念, 并具体讨论最简单的初等函数———一次函数。本章教科书力求能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渗透体现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感触体会函数内容中最基本的东西, 在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方面有所收获。本章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以一次 (线性) 运算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的已有认识上, 从变化和对应的角度, 对一次运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教科书在进入专门对一次函数的讨论之前, 安排学生先了解函数的一般概念。

教科书通过“归纳”栏目总结出这些问题中变量间关系的共同特点, 即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 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 另一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教科书又继续用心电图、人口统计表等问题对这种变化与对应关系进行了补充和强化, 这也为后面的函数表示法写下伏笔。在此基础上, 教科书第一次给出了函数的一般概念以及自变量、函数值等概念。

三、函数定义是突出变化与对应的

教科书中给出的函数定义是突出变化与对应的, 其中主要有两层意思:两个变量互相联系, 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发生变化;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 自变量的值确定后, 函数的值是唯一确定的。这是关于函数的最基本、最朴素的刻画。这一节的最后部分重点讨论了函数图像的概念, 图像是直观地描述和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

三种常见的函数表示法, 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像法, 是反映函数的三种不同形式。学生已学过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以及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七年级两册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说理的内容, 这些为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有关内容作好了准备。通过本章的学习, 可以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已学图形的认识 (如两个三角形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完全一样了, 角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同时为学习其他图形知识打好基础。全等三角形是研究图形的重要工具, 学生只有掌握好全等三角形的内容, 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它们, 才能学好四边形、圆等内容。从本章开始, 要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8

[关键词] 初一;数学规律;途径

数学规律就是指数学元素(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索数学规律,就是探索数学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初一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较复杂的数学规律往往一头雾水,如坠十里云雾之中,一脸迷茫,不知如何下手. 毛主席说:“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 ”那么,如何使学生入得其门呢?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找到探究问题的切入点,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初一数学中的数学规律问题虽说千变万化,却万变不离其宗,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事实上,探索数学规律就是对事物(数学元素之间)进行一般化的表示. 也就是如何对事物的内在联系从具体和特殊入手,经过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的过程,再到抽象、一般的过程. 认识到“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也就是寻找藏在“个性”当中的“共性”.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人的认识过程往往要经历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两个阶段,然后建立通式化的数学模型,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问题入手,观察不同的数、形和前后左右的数、形之间有什么关联,经过分析比较,在头脑中有一个初步的猜想,再把它归纳概括和数学化,得出结论,然后验证结论的合理性,最后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是先导,切入是关键,发现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从何处来切入,如何在山重水复无路之地找到柳暗花明的另一村.

从图形上观察、比较、猜想,发现数学规律

观察数学图形可通过对数学图形的结构进行分割,寻找图形的上下、左右、内外等之间的某种联系,从而发现规律.

例如,观察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特殊图形),从而猜想任意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然后通过把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去验证这个结论. 学生在实验当中不知道应该去观察图形的什么:是顶点,是三边关系,内角和,外角和还是观察其他的什么. 此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去切入,去入手. 因为越是熟悉的东西,人们往往越熟视无睹. 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观察三角形的外角和,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垂心、重心、旁心等,进一步由此及彼对四边形、五边形等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这正像一位哲人说的,“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切入点. 事实上,自然界有很多规律并不难发现,而是难于不知从何处切入.

从数的特点去切入,去发现

数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间有时乍看无规律可循,但经仔细观察,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奇偶关系、平方关系、立方关系、和差关系等,往往会灵机一动,灵感突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此,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之前,平时要多注重学生对偶数(2n)、奇数(2n-1,2n+1)等一些特殊数的表示的知识积累和铺垫,这样才能不至于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 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给定的一列数是否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再看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关系,或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之间有什么关系,再进一步看它们之间和序号有没有平方、立方、和差关系、倍数关系,这样,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轻而易举和得心应手.

例1 观察下面一系列等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

32-12=8=8×1;

52-32=16=8×2;

72-52=24=8×3;

92-72=32=8×4

分析 经过观察不难发现,等式的左边是1,3,5,7,9…的平方,而左边的底数1,3,5,7,9…是奇数,此刻立即想到奇数可表示成2n-1,2n+1,又结合序号,便想到等式的左边可表示成:(2n+1)2-(2n-1)2. 等式右边是8的1倍、2倍……,结合序号,可写成8n(n为自然数).

例2 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2,7,12,17,______,…,______(第n个数);

(2)1,8,27,64,______,…,______(第n个数).

分析 (1)中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5,是一个等差数列,故第n个数就等于首项+5(n-1),即5n-3,这也是它的通项.

(2)中的数为1,8,27,64…因为13=1,23=8,33=27,43=64,…由此可知下一个数是53,即125,自然,第n个数就是n3.

通过列表,分析数据特点和联系

通过列表,把数据列出来,分析数据的特点(平方关系、立方关系等),再找出数据与序号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便可探究出这一类题的规律,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折纸、拉面问题等.

例3 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的折痕保持平行. 连续对折6次后,可以得到几条折痕?想象一下,如果对折10次,有多少条折痕?那么对折n次呢,会有多少条折痕?

分析 因为从第二次折叠起,每一次折痕的条数等于在保留前面折痕的条数的基础上,再加上上一次新增的折痕条数的2倍,列表如表1.

分析图形关系,培养探究能力

对于图形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并寻找图形中的包含关系、对称关系、倍数关系、递增关系、衍生关系等,“快刀斩乱麻”,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例4 图1中的图形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排列而成的.

观察图形,填写下表:

分析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这组图形中的任意一个是以中间这一列长方形(由小正方形构成)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中间这一列长方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序号加1,即中间这一列有(n+1)个小正方形,中间这一列长方形的每一边(左、右)都有2n+1个小正方形,两边共有2(2n+1)个小正方形,因此图中小正方形的总数是(n+1)+2(2n+1)=5n+3. 而图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则有多种. 这里只举一种:图形的周长等于横的正方形组成的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三个竖的长方形(不包括已算过的横的长方形中的小正方形)的长的6倍. 图形中横排长方形的长为2n+3,三个竖排长方形的长为n,因此图形的周长就等于(2n+3+1)×2+6n=10n+8.

例5 如图2,图①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图②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图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第n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______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在这个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每一个图形中最里面的一个三角形,在下一个图形中又包含(3+1)个三角形,这样不断衍生下去,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

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在图形难以直观和一目了然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学生另辟蹊径,寻找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但这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学生不易掌握. 但一经掌握,便能左右逢源,使许多数学问题迎刃而解,这对学生来说获益匪浅.

例6 在同一平面内,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那么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n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

总而言之,初一数学有关数学规律方面的问题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就必须首先帮助和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切入点,这是探究数学规律的突破口. 其次,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有条理的思考.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究数学规律.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 篇9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相机,水彩笔

教学设计:

一、玩游戏,引入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动作。举手,放下,举手,放下,举手,放下。(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师: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 师: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举手,放下,举手,放下,这样说的,所以,我就猜是举手。生2:老师的口令是有规律的,举手,放下,举手,放下,按照这样的顺序说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非常准确。

师揭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生齐读: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播放儿歌,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规律的事物?(生: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

2、课件出示――彩旗图。

灯笼、彩花 小朋友。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三、动手操作,迁移发展

1、规律的多样性

做一做:①立体图形的规律

课件出示正方体、圆柱体交替。让学生跟着做一做,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组中都有什么图形?都有什么颜色?

②平面图形的规律

首先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下面的两个会是什么?为什么?再让学生找出平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这组图形和上面的几组有所不同,它们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种图形交替出现。

2、涂一涂。打开书本P89

⑴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组织评议)

⑵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学生涂色) 师:在四人小组中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学生评议、订正)

3、摆一摆,猜一猜。(机动)

⑴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篇10

(1)6912()。

(2)16()()。

(3)357()()。

(4)5()15()25。

2、填空。

1、2、3……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的数是()。

10、11、12……99都是()位数,其中最小的数是(),的数是()。

3、写出个位上是7的数

()()()()()()()()()()

4、写出个位和十位上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11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趣味性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97-01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高美术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美术课堂教学中趣味性规律进行探索,切实落实趣味性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兴趣

在探索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规律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首先应该体现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我设计的自行车》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对于自行车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轮子和一个架子的阶段。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的理解水平的情况开展美术教学。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强化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绘画功底比较好,想象能力比较丰富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和创作空间,使其脑中的新意可以更好地体现出来。对于绘画功底一般,想象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通过直观的方式,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锻炼其基本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学习的有效性可以保证。

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提高美术教学趣味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趣味性教学,教师应该注重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提高美术学习的有效性。小学生都比较喜欢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中加入游戏的环节。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同时,实现了很好的学习美术知识的目的。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保证,美术教学的效率会迅速提升。

例如,在学习《喜怒哀乐》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在小组内画出不同组员喜怒哀乐的表情。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出组员的表情,组成“表情包”。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到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在认真玩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能力的目的。

三、巧用信息技术,开展形象化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形象化教学,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加形象化地展示美术作品,提高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

例如,在学习《我是汽车设计师》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術展示多种多样的汽车图片,让学生对于汽车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使学生可以以汽车模型为基础,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汽车。这个时候,学生会对于自己设计的汽车产生浓厚的兴趣,分析自己设计的汽车与多媒体屏幕上汽车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美术学习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四、拓展教学资源,开展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应该注重拓展美术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通过欣赏拓展的美术教学资源,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力和欣赏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以及人物,然后让学生画出人物的形象。通过设置这样的创作主题,学生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会得到有效激发,学生会具有浓厚的美术创作兴趣。

五、开展作品评比活动,推动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因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这个特点开展教学。组织学生开展作品评比活动,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得到激发,更加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进行绘画。在绘画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比活动,在班级范围内对于作品进行评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对于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评比活动,可以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获得成就感。还会激励一部分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美术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美术综合素养。在评比学生创作的作品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推动到更高的层次。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规律进行探索,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接触更加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熏陶,对于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探索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相信通过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能够使得小学美术趣味性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黄虹.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8)

[2]万晓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8)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专题 篇12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这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 在项目开始之初, 就召开主题为“统筹优质教学资源, 构建良好运行机制—北京联合大学支持北京市小学开展学校特色发展项目 (即手牵手项目) ”的推进会, 决定推进项目有序高效开展。此项工作由师范学院牵头, 相关学院全力配合, 与7 所小学开展有效合作, 针对小学需求开展教学实践, 支持各小学特色发展, 同时从中探索出卓越师范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学生实践教学体系, 不断摸索教育教学共同育人规律。

一、支持小学特色建设的教学实践

一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我们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支持北京市中小学特色发展工程, 全方位、多样化和深层次地推进7所小学的体育和美育工作, 全力支持他们的特色建设。

首先, 对各个小学进行认真分析, 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 进行规划, 形成校园文化品位。例如, 针对朝阳区黄胄艺术实验小学的艺术特点, 选派优质师资, 对美术类的国画课程进行重点打造, 通过重点教学、专项培训、请名师交流指导、开展教学观摩和学生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教学实践, 该校国画课程渐入佳境, 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校艺术设计系教师和学校教师也很欣喜, 在2015年6月的成果展演中, 大部分参展的国画作品是黄胄小学学生的, 这是在我们专业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已收到很好的效果, 得到小学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其次, 将各小学的体育美育、校本课程和艺术展演等深度融合, 拓宽小学教学渠道和内容。一般情况下, 受学校条件所限, 小学校本课程相对单一。在支持小学特色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高校教学优势, 把小学体育美育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积极参与艺术展演等活动, 加以宣传和提升。各个小学领导纷纷表示, 这项工作既丰富了校本课程, 又使小学生得到高水平的体育美育教育, 并在文艺展演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是小学、学生、家长和高校的“多赢”战略。

最后, 进行一年的教学工作试点后, 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 规范课程体系。2015 年6 月, 通过对前段教学工作的认真总结和教学论证, 我们果断减掉教学实践中不受欢迎和效果不好的一些课程, 将针对各小学的课程规范成7 大类 (体育类、音乐类、舞蹈类、科技类、美术类、心理类和国学类) 25 门课。每类课程都有2~8门课程供小学选择, 教学形式包括自然班授课和社团两种。各小学可按照需求和条件与我们协商选定课程, 统一排定课表, 认真按照课表进行教学。本学期, 我们每周会组织各专业优秀教师和师范学生300余人次, 进行约120 门次的课程及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特色课程达5 000 多课时, 认真做好小学生的体育美育教学工作。同时, 我们即将出版“高参小”系列教材11本, 不断巩固教学成果。

二、探索基础教育卓越师资培养规律

卓越师资是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是广大人民的期盼, 在“高参小”项目运作的过程中, 我们深深体会到:高校与小学形成合力, 即联合育人机制, 一方面对这7所小学来说, 高校教师和师范学生认真教学, 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提高他们的体育美育素养。在这个深入教学一线的实践环节, 我们将锻炼和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掌握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规律的卓越师范人才, 因此, 我们要在这项工作中善于学习和总结, 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卓越师资培养的规律, 总结提升。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专题 篇13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明溪县盖洋中心小学 陈红妹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但现在小学数学中的作业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不高。2.学生的数学作业效果不佳。3.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提升。所以设计有效的数学作业在教学常规工作中极为重要,有效的作业可以解决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二、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设计有效的课堂作业和有效的课外作业,使大部分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学生也能通过作业的批改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出一些针对性练习加以巩固。这样,使学生作业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了解什么是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课堂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实施 3.课外作业的有效性如何实施 4.设计哪些作业类型,使之达到有效 5.教师如何使作业的评价更具人文化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对象:盖洋中心小学学生。2.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调查法:(3)对比分析法:(4)案例研究法: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阶段:(2012.9—2014.12)1.准备阶段(2012.9—2012.12)

(1)组织人员并分工,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制订实验方案,申报课题;(2)组织实验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实验方案的精神。(3)聘请专家指导。

2.实验阶段(2012.12——2014.6)

第一步:2012、12—2013、8间,着重进行体现作业有效性的设计上研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技术和理论指导。

第二步:2013、9—2014、1月间,着重进行作业评价研究,进行公开教学研究活动和交流活动。

第三步:2014、2—2014、6月间,着重进行座谈会、问卷调查,检验改革效果。

3.总结阶段(2014.6—2014.12)

课题总结、报告撰写、案例收集、资料汇编。

(二)预期成果:

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案例反思、研究心得体会等。

六、课题开展情况:

从课题立项成立至今,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准备,开题论证

在课题还没开题前,为了让全体数学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的进行课题研究,我校组织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系统的相关理论的学习。同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合理的分工(领导人:余德寿校长 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统筹课题的运作;负责人:陈红妹 负责课题的总设计,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组织课题的教研活动,负责实验过程,撰写课题的结题;组员:叶党轩 李万生 陈菊荣 罗少莲 官秀华 王贞明 叶秀琴 杨承财 负责实验过程、资料的收集、整理)明确任务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

于2012年12月19日,举行了本课题的课题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有第二片区的领导、课题组成员、教师代表等。下午第一节,与会人员在我校五一班多媒体教室听了数学课题组成员官秀华老师执教的《铺地砖》一课。第二节课与会人员在我校党建室参加了开题活动。先由进修学校曾才英副校长宣读了课题立项书,接着由课题负责人陈红妹老师作《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第三节课听课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与会领导对我校开题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首

先是李金禄校长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学有所得,二是学以致用。接着教育局黄副局长也提出建议,教师要有责任心、自信心,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应用。

(二).在教研活动中夯实课题研究

课题立项后,我校就将这一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因此我校根据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的课题研究活动。

在课题研究实验阶段第一步,我们着重(zhuo)进行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研究。为了能更好的推广县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我们以盖洋中心小学毕业班教师上优质课的形式和教学点的课题实验教师到盖洋中小上课题研讨课的形式研究了该课题。

1.5月14日盖洋教学点湾内小学毕业班数学教师王贞明(课题组成员之一)到盖洋中小开了一节《探索规律》的校级优质课。听课教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这节复习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了课程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探索数与图之间的规律、探索实际生活中蕴含的规律,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自主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解决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积极寻找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5月16日盖洋教学点温庄小学数学教师叶秀琴(课题组成员之一)到盖洋中小开了一节《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充分肯定了这节课:这节课教师先复习旧知,然后创设买电器的生活情景,在活跃的气氛中引入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通过仔细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条理清晰,在探索算法中,给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放手让学生互相沟通,展示算法多样化,增强学生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够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练习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效果好。

3.盖洋中小课题组成员罗少莲于2013年4月10日上午第二节开了一节《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题研讨课,陈菊荣于2013年4月12日上午第二节开了一节《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题研讨课,陈红妹于2013年6月4日上午第一节开了一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课题研讨课。听课教师

对这三节课分别做出了很高的评价。

在课题研究试验阶段的第二步,继续进行作业有效性的设计研究,同时进行作业评价研究,我校的课题研究活动是以课题月汇报课的形式开展的。通过这些研讨课,我们共同探讨课内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最佳方案,顺利推进课题的研究。

课题月汇报课的开展情况:我校要求课题实验教师每月安排一节课题月汇报课,并作出相关的教研活动安排表,除特殊情况,否则不能有任何的更改。具体情况为2013年9月16日陈红妹老师上了一节《观察的范围》月汇报课,2013年10月31日陈菊荣老师上了一节《有余数的除法》月汇报课,2013年11月4日新加入课题组的成员杨承财老师上了一节《垂直与平行》月汇报课。2013年11月25日罗少莲老师上了一节《加减混合》月汇报课。

参加月汇报课的老师充分肯定了这三节课: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方法新颖,形式多样,符合课改研究的要求。教师课前准备都相当充分,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运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直观教学,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这三节课的教师都能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也不是单纯的教师评价,而是结合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等多种方式,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加强学习,提升自我

(1)学期初实验老师做好课题研究计划。

(2)每逢双周星期四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具体由数学组组长陈红妹老师负责。通过学习,提高了老师们的思想业务素质与理论水平。

(3)课题研究实验老师每月完成一次的学习摘抄,一学年完成一篇案例研究和教学反思。

(4)学期末,课题实验老师能对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加以回顾、总结。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收获:

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取得一定的成效。首先课题组的老师摈弃以往陈旧的作业观,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自创 4

性。同时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完成作业由外驱转为内需,分层次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八、课题研究的困惑

1.教师在研究课、公开课时能较好的处理练习的多样性和精炼性之间的矛盾,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却很难做到。

2.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单一,一般限于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评价。3.这一课题教师们在教学中基本能够得到实践,而要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教师们能根据实践经验每学年整理出一些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和体会,而形成论文的就比较少了。

九、课题下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措施

到现在为止,本课题研究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没有达到我们的全部目标,有一些内容还要做深入的研究,经课题组研究,提出下阶段的研究重点如下:

1.继续开展作业类型和作业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2.加强开展作业评价的研究,形成作业评价方式多元化。

3.注重做好本课题的总结工作,提炼研究成果,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作。

上一篇:入职单下一篇:手术室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