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024-10-14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精选8篇)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1

石门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关系个人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为改善学生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根据上级要求,在我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确保“计划”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保障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水平,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发挥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校长牵头、全校教职工执行的原则。

(二)坚持统一部署、规范管理、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的原则。

(三)坚持安全、营养、价廉、便捷的原则。

三、实施范围和方式

在全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在校学生早餐供应牛奶、鸡蛋、面包、必须营养食品,由学校科学搭配食谱每天组织学生用餐。

四、领导机构

为确保对全乡各校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和管理,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总务主任任副组长,各年级班主任为成员。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李林月

校长

副组长: 李卫东

总务主任

成 员: 陈增乐

政教主任

史慧娟

教导主任

魏永琴

九年级班主任

陈增亮

八年级班主任

李伟合 七一班班主任

贾坤玲

七二班班主任

五、补助标准和资金来源

营养餐配发标准初中生每人每天3元,全年在校(园)时间按200天计算。标准政策变化进行调整。

提供营养餐的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拨付。

六、工作程序与管理要求

(一)审定补助人数:各班每学期初将配发营养早餐学生按实名制建立学生全面信息造册上报中心校初审汇总,中心校报县教育局复核汇总审批备案,以此作为对各校发放补助资金、配送分发食品和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资金管理和使用:每学期补助资金划拨到各校后,由中心校监督,学校管理和支出,学校定期与供应商进行实际结算。营养餐

专项资金只能用于支付在校少年儿童的营养餐食品的购置费用,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三)确定供应方案:营养早餐食品(学生饮用奶、面包、鸡蛋等食品)由各校负责牵头,食品采购供应商个体必须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每学期签订一次合同,并将供应商名单送相关部门备案。供应商应按合同将营养早餐食品及时配发到学校。学生饮用奶和鸡蛋及食品每周至少配送2次,送到的食品必须在保质期内,超过时限的,学校有权拒收。学校负责鸡蛋等食品熟用的加工,确定专人保管和发放营养早餐食品,并做好当日的统计工作。

七、职责分工

1、由校长负责制定本校“计划”实施方案和办法,以校施行“托餐”和“送餐”相结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适合于本校的供餐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抓好日常管理等各项基础性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跟踪监测,开展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2、学校必须健全专项财务人员,确保资金的需要和专款专用。

3、各班班主任负责对少年儿童营养早餐食品的发放及学生用餐的安全及进行综合监督,做好本班学生的用餐记录,定期开展班级食品安全教育和管理。

4、食堂管理人员负责学校食品卫生的日常监督,按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

5、学校做好学生食品供应环节的监管,严禁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

6、学校建立专项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征求家长、学校学生意见,改进计划,并向社会做好各项宣传工作。

7、学校其他职工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计划”的相关工作。

8、各校负责落实好 “计划”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做好营养餐食谱的搭配制定、食品的保管加工、组织分发、学生健康教育和特困学生救助等工作。

9、供货商按照合同要求,负责供应合格食品,建立科学配送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将营养早餐食品按时配送到校。

八、保障措施

(一)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学校要根据 “计划”实施方案,各班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管理细则和操作流程,资金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特困生救助等配套政策,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学校要加强对营养餐食品质量及卫生安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食品配送分发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要时刻预防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引发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情况发生,坚决杜绝对进校食品质量把关不严、保管不善、加工不规范等事件,做到警钟长鸣,对强调不改,造成群体性卫生事件,产生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校长和具体管理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学校高度重视“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宣传“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使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此来确保“控辍保学”工作。学校要依托“计划”实施,加强食品安全健康宣传教育,促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石门中学

2012年2月15日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每个县抽取4所学校 (小学、初中各2所) , 以班为单位抽取四年级至六年级和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共2 233名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 233份, 收回有效问卷2 12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5.0%。其中小学生1 068名, 占50.3%, 初中生1 054名, 占49.7%。

1.2 方法

营养KAP调查问卷依据中小学生营养教育手册自行设计, 经过预调查后修改而成,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营养知识及其来源途径、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等。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调查时调查对象由教师组织, 经调查员详细讲解, 统一填写问卷, 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统一回收。回收问卷时调查员及时检查问卷的应答情况, 发现遗漏和错误及时补答。质控员对每个调查点的问卷按5%的比例抽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3.1进行资料录入, 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主要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情况

调查发现,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其中中学生知晓率为60.1%, 高于小学生的42.0%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对中国居民日常膳食以粮谷类食物为主的知晓率为75.3%, 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的知晓率为87.7%, 对鸡蛋是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的知晓率为81.9%, 对蛋奶类是富含钙的食物的知晓率为54.3%, 对橘子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知晓率为56.4%, 对海带可以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的知晓率为58.2%, 对一日三餐中能量的合理分配是3:4:3的知晓率为50.9%, 对蒸煮烹调方式营养素相对流失较少的知晓率为63.7%, 对精米、面的营养价值比粗米、面要低的知晓率为54.1%, 对发芽土豆、未做熟的扁豆和豆浆、新鲜黄花菜有毒的知晓率为70.5%。仅有24.7%的中小学生知道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 45.2%的中小学生知道猪肝含锌和铁最丰富, 17.6%的中小学生知道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 15.8%的中小学生知道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38.4%的中小学生知道脚气病和神经炎是缺乏维生素B1, 41.8%的中小学生知道铁缺乏与贫血发生有关, 30.2%的中小学生知道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该地中学生除了“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的知晓率与小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中小学生营养态度情况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89.0%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其中90.9%的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高于小学生的87.2%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95.3%的学生认为科学配餐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重要, 89.4%的学生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92.7%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79.7%的学生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 89.0%的学生认为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 90.1%的学生认为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 95.2%的学生认为早餐对健康重要, 84.9%的学生对营养学知识感兴趣, 8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学知识, 80.3%的学生愿意参加营养知识讲座, 92.4%的学生愿意通过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89.4%的学生愿意将营养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饮食。该地中学生除了“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4项的营养态度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项的营养态度都比小学生好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2。

注:K1:中国居民日常膳食以粮谷类食物为主;K2: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K3: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K4:鸡蛋是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K5:蛋奶类是富含钙的食物;K6:橘子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K7:猪肝含锌和铁最丰富;K8: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K9: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K10:海带可以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K11:脚气病和神经炎是缺乏维生素B1;K12:铁缺乏与贫血发生有关;K13: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K14:一日三餐中能量的合理分配是3:4:3;K15:蒸煮烹调方式营养素相对流失较少;K16:精米、面的营养价值比粗米、面要低;K17:发芽土豆、未做熟的扁豆和豆浆、新鲜黄花菜有毒

注:A1:科学配餐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重要;A2: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A3:想知道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A4: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A5: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A6: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A7:早餐对健康重要;A8:对营养学知识感兴趣;A9: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学知识;A10:愿意参加营养知识讲座;A11:愿意通过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健康状况;A12:愿意将营养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饮食

2.3 中小学生营养行为情况

(1)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其中中学生的健康行为发生率为55.9%, 低于小学生的61.3%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74.2%的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 57.7%的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 44.4%的学生早餐种类丰富, 79.6%的学生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18.9%的学生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 76.7%的学生平时进餐规律。该地中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和“平时进餐规律”的行为发生率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的行为发生率高于小学生 (P<0.05) , 而“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早餐种类丰富”和“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的行为发生率则低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3。

注:P1: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P2: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P8:早餐种类丰富;P9: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P10: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P11:平时进餐规律

(2)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其中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率为16.6%, 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17.2%的学生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 18.5%的学生有挑食的习惯, 30.4%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10.3%的学生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 9.0%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该地中学生“有挑食习惯”的行为发生率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和“经常吃零食”的行为发生率高于小学生 (P<0.05) , 而“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和“经常不吃早餐”的行为发生率则低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4。

注:P3: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P4:有挑食的习惯;P5:经常吃零食;P6: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P7:经常不吃早餐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周口市贫困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P<0.05) ;所有营养知识中, 中学生除了“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的知晓率与小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 (P<0.05) 。这与文献报道的中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小学生一致[2,3,4,5]。

中小学生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一直良好[3]。结果显示, 该地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中学生的营养态度好于小学生 (P<0.05)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中学生低于小学生 (P<0.05)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具体来说, 中学生“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的行为比小学生多 (P<0.05) , “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早餐种类丰富”和“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的行为则比小学生少 (P<0.05) ;“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和“经常吃零食”的行为比小学生多 (P<0.05) , 而“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和“经常不吃早餐”的行为则比小学生少 (P<0.05) 。与文献报道的中小学生营养行为差异一致[6,7]。

尽管中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和营养态度都比小学生好 (P<0.05) , 但是中学生的健康行为发生率却低于小学生 (P<0.05) , 提示营养改善计划除了营养餐的供应外, 还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另外, 在开展营养教育时, 不仅要做好营养知识的传授和良好态度的培养工作, 更应该注重中小学生行为的改变。健康的营养行为不仅关系着青少年儿童目前的健康, 对其成年后甚至一生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 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继续培养他们的健康营养行为, 使他们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 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P<0.05) ;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中学生好于小学生 (P<0.05)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中学生低于小学生 (P<0.05)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 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 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关键词:营养改善计划,营养知识,营养行为,营养态度,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帆, 胡小琪, 马冠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出台及实施[J].营养健康新观察, 2013 (1) :141-142.

[2]史金端, 陈丽珠, 肖立波, 等.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4) :457-458.

[3]谢燕妮, 刘小凤, 冯翔.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11) :842-844.

[4]陈玲.北海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 2011, 33 (6) :755-756.

[5]朱淑萍, 丁越江, 鲁向锋, 等.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21) :4378-4380.

[6]郑晶泉, 邹淑蓉, 杜尉英, 等.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6) :555-556.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3

摘要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成效取决于实施过程的管理水平。陆续出现的一些食品和资金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须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舆情监测滞后、舆情管控乏力,表明舆情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多数学校只重视营养餐的制作,忽视了利用营养餐加强营养教育和劳动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教育管理亟待加强。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 安全管理 舆情管理 教育管理

2011年底开始启动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至今已有5年时间,这一计划主要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一是通过营养干预,学生的饮食得到优化,体质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二是通过当地采购,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成效取决于实施过程的管理水平,这一计划的运作主要涉及到安全管理、舆情管理和教育管理,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制度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等。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安全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免费营养餐的制作不能只注重效益,还要确保营养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强化安全管理。数量安全涉及资金使用,质量安全涉及生命健康。安全管理的原则应该是坚持“防患未然”,管理部门需要事先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参与生产的人和物进行有效控制,并能通过技术、组织和管理上的有关手段,来消除安全隐患。

1.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意义

营养改善计划要“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低、自我保护意识弱、身体抵抗力差,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营养餐安全事故通常是群體性的,涉及成百上千的家庭,一旦发生,影响深远,将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

资金安全也是营养改善计划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容易滋生腐败,影响资金使用效益。营养餐资金如果没有足额用到食品的制作,必然会导致营养餐份量减少、营养不足,甚至出现假冒伪劣食品,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

2.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的有关措施

(1)食品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营养改善计划的供餐模式主要有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和家庭托餐等。部分地区认为企业成品供餐更安全,又好管理,其实是对食品安全的误解。营养餐成品不仅要保证源包装的食品安全,还要保证食品运送、存储过程中的安全,破袋、超过保质期、霉变都是营养餐成品的安全隐患。而食堂供餐能保证食材新鲜,营养餐温热可口、营养充足,是保证食品安全最好的供餐模式。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是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规定了食品采购、贮存、烹饪、留样等环节的管理措施。食品采购是从源头上对食品进行把关,大宗食品一般采取县里招标和配送的形式,新鲜食材由学校自行采购;食品贮存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有些食品需要冷藏保鲜,注意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烹饪时应烧熟煮透,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留样的时间为冷藏48小时,以便万一发生中毒事件,能够及时查明原因;食品分发应及时,注意餐具和用餐环境的消毒,并防止学生分发食品和吞咽食品时被烫伤。学校要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强调学校老师陪餐制度,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学校应该采取应急处理办法。

(2)资金安全管理措施

从2014年11月起,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由3元/人,天提高到了4元/人/天,达到每生每年80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监督等作了详细规定:中央财政每年9月按教育部核定的学生人数向省级财政拨付资金,然后由省级财政在25个工作日内拨付到县级财政;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纳入国库,分帐核算,集中支付;营养餐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购买食品,不得用于水电煤气费、劳务费、宣传费、管理费、运输费等,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不准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县要加强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核准营养餐受益学生人数;资金落实到学校,要求学校有专(兼)职财会人员,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并定期公布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使用明细帐目,接受学校膳食委员会或有关社会机构的监督。

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管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试点地区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舆情分析,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焦点问题、重大事件,要及时正面回应,公布真相,避免造成被动局面。教育部下发的《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切实解决好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五个突出问题的通知》,把“加强正面宣传,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解决好舆论引导问题”作为五个突出问题中的一个,再次强调了营养改善计划中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状况

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是各地营养餐舆情事件集中爆发的时期,镇雄县、织金县、洛宁县、石门县、大通县等地先后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那坡县、凤凰县等地营养餐资金被克扣等,瞬间将营养改善计划推到全国舆情的顶端。以凤凰县营养餐严重缩水事件为例,据美亚舆情网监测统计,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7日,该事件的网络信息总计3259条,其中新闻1665篇,微博631条,论坛560篇,博客35篇。2013年6月之后,全国性的恶劣舆情事件大幅减少,媒体关注较多的主要有2014年7月滕县营养餐问题招标事件。

2.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

全国多地爆发出来的营养餐食物中毒事件及营养餐资金被侵夺事件,使部分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能力产生怀疑,营养改善计划的公共话题由政策的宏观面转向执行的微观面。营养改善计划的舆情焦点集中在:营养餐食品和资金安全中的漏洞;政府渎职和政策执行力危机;舆情当事人的安全保障;营养餐事件处理结果的暗箱操作;营养餐制度建设。

3.政府应对营养餐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

(1)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是对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互联网时代,公众的议论和观点经常在网络上发布,因此,舆情监测的重点是要加强网络上的舆论监测。有些地方政府处理营养改善计划舆情事件时,没有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导致信息不全面、发现不及时、分析不准确,为舆情管控留下隐患。2012年10月30日,凤凰县支教教师梁栩哗在新浪网上发布一条微博,指责营养餐严重缩水,侵犯了学生利益,微博迅速被转发5141次,评论1007条。舆情已经达到一定的强度,但当地政府毫不知情,没有任何应对措施。11月20日,梁老师再发微博,称“两天的营养餐都未送达,山区的孩子们饿肚子”。25日,全国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报道,网民言论纷纷,舆情达到危机程度。第二天,凤凰县教育局才出面表态,努力平息舆情。从舆情形成到政府表态,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政府错过了管控舆情的最佳时机,最后被媒体批评,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2)舆情管控

如何平息舆情或引导舆情走向是考察政府舆情管控能力的重要表现,从多起营养餐舆情事件的处理经过来看,许多地方政府对舆情的管控能力较弱,无力引导舆情走向,只能任由舆情非理性发展。

2012年3月29日,贵州省织金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最后得出结论,排除了人为责任事故,认为疑似中毒事件的原因为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2014年10月11日,江西省石城县发生营养餐中毒事件,政府调查的结论与织金县如出一辙,是天气变化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学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两起调查结论不仅没有平息舆情,反而让舆情再起波瀾,网民质疑心因性反应怎么会导致大面积的学生头晕、呕吐、腹泻甚至昏倒等症状。遗憾的是,织金县和石城县在公布调查结论后,都没有作进一步解释,对网民的质疑置若罔闻。

舆情管控的目的不是压制舆情,面对舆情危机,政府应以人为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明确权责,及时处理。对群众的疑问政府应选择易于接受的措辞,反复耐心地解答。舆情管控得当,政府才可以把“危”变为“机”,得到群众更多的支持和信任。

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教育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不仅仅是学校的一项日常工作,而且是学校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做好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在学生营养餐的制作、食用、清理等环节对学生强化营养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

1.营养和养成教育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后,农村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与此不协调的是,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学生的营养知识并没有明显提高,挑食偏食、不吃早餐、爱喝碳酸饮料等行为依然普遍,这种情况恐怕和学校疏于进行营养教育密切相关。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养成,极有可能重返头晕、贫血、消瘦、体弱等亚健康状态,而且导致亚健康的原因可能并非贫困。

农村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营养和养成教育,必须落实每两周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此外还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这一教学资源,采取“寓教于餐”的形式。比如老师带领学生到食堂去参观,现场讲解食物制作过程中营养搭配和营养流失的有关知识;学校食堂推出“自助餐”,让学生自己选择饭菜的数量和种类,学会营养均衡;在用餐时间,老师要强调用餐礼仪和用餐习惯,让学生互相检查是否有挑食偏食、吞咽过快等毛病;对个别有厌食症、食物不耐受症或盲目减肥的学生,学校要安排营养老师进行专门指导;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避免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饮食习惯到了家里又变了样。

2.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励志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劳”现象比较严重,造成学生歧视体力劳动,实际的劳动技能也非常低下。因为体验不到劳动的艰辛和幸福,一些学生不爱惜劳动成果,营养餐随意浪费现象非常普遍。

2015年7月,教育部强调用3—5年时间,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营养改善计划中的营养餐是一项很好的劳动教育资源,在制作、食用、清理等整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劳动教育。在营养餐制作阶段,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厨房参加简单的劳动,如挑水、劈柴、烧火、拣菜、洗菜、切菜、烹饪等,先观摩学习再亲自动手;在营养餐食用阶段,可以安排全班同学轮流值日,值日生负责把全班同学的饭菜和餐具从食堂端到教室,然后分发给大家,并监督同学不能浪费;在餐后清理阶段,要求值日生整理餐具、清理垃圾,帮助食堂做好清洁工作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学校适度开展勤工俭学,补充食品原料供应。”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可以建立蔬菜或家禽基地,学生在老师或农户的指导下种植蔬菜、养殖家禽,开展集体劳动、分组劳动竞赛或蔬菜、家禽认养活动等。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考虑到中小学生没有劳动经验,而且活泼好动,在学生劳动的时候,老师应该精心组织、亲临指导,防止出现安全意外。

3.感恩教育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行为。有些享受了免费营养餐的学生对国家给予的帮助缺乏感恩意识,他们认为营养改善计划不是专门为自己一个人努力付出的,没必要特别去感激国家。事实上,由于缺少感恩教育,有许多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比较淡漠,缺乏正向感恩体验,平时对社会抱怨多,施恩和报恩行为少。

学校可以利用营养改善计划及“两免一补”政策,在食堂、教室、寝室等对学生现场演示教育;班主任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以讲故事、演讲、辩论、唱歌、小品等形式宣扬感恩品质。感恩教育的关键是要在学校创设人文关怀的氛围,避免单一说教,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生活化,必须让学生明白要感恩什么、为什么感恩和怎样感恩。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4

教育局营养办:

五月开篇迎福天,格中师生俱欢颜。营养改善有味道,健康向上乐无边。

我校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国发54号,省政府发136号,市政府发36号,县政府发54号文件有关要求,认真对照文件指示精神要求,对全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和食堂管理、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检查,现将自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自查情况

我校在校学生584人,提供营养餐的学生584人,100%的参与,到四月28日为止,所购食物资金为39366.58元。学校把食品安全做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一)实施营养餐管理的核心理念:我对你好。全体师生都要以“我对你好”的理念来学习和工作,做人和处事。我是每一个格中人。你不单单指格中人,亲人、朋友、社会成员。你的最高境界就是敌人,我们也要对他好。通过“我对你好”的核心理念的健行,为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奠基。

(二)实施营养餐管理的战略目标:分三步走,第一步:安全、放心。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第一步目标。第二步:有营养、有味道。学校营养办根据中学生生长和发育特点,认真研究青春期学生所需营养物质,制定出每一天的就餐食谱,采购人员按食谱对所需材料及时采购到位,食堂工人按食谱认真、卫生加工成熟。营养办每天对学生进行调查,第一至八周对300名学生调查结果为:认为好的204人,占68%。认为一般的90人,占30%。认为差的6人,占2%。认为差的主要是有时盐太淡,有时面条有点硬。从食谱上看,我校实施的营养餐是很有营养的。有味道,就是要以营养餐为契机,打造以快乐、团结、向上为主味道的格中味道。所谓快乐不单单指高兴、愉快的心情。格中快乐的本质要求首先是全体师生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要快,搞工作要有速度。其次是要乐于接受工作和学习任务,通过全体师生紧密团结,奋发向上,眼目前正在实践第二步战略目标。第三步:吃出健康、吃出青春的色彩。健康体魄是基本要求,根本要求是全体师生语言、行为、心灵要健康,最终目标是格中人要通过营养餐计划的实施,使格中人实现青春靓丽的色彩。

(三)就餐制度

1、严格按学校规定的就餐时间7:00——7:30准时吃餐,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推迟。

2、要文明就餐,排队取餐,不得插队或使用粗暴语言。

3、要求食堂师傅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食堂工人师傅。

4、建立领导配餐制度,每日值日领导配餐,并填写配餐记录册。

5、建立就餐日值,每日值周教师清点就餐人数,并广泛听取意见,监督营养餐质量、做好登记。

(四)验收制度

1、每天用餐食物,必须经验收后合格后方可使用,主要看食物的品质是否完好,有无污染变质,是否有齐全的生产厂家、商标、生产日期等标志,是否过保质期,有无产品合格证等;验数量。能称重量的,必须过称,以件计的,是否符合数量标准。坚持做好食品安检记录。

2、验收合格后,由验收人员在入库单上签名,不合格的,及时向采购员反馈,严禁不合格食物进入学校。

3、未经验收的食物严禁进入学校食堂,在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必须严格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五)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通过出黑板报、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使每位师生长记食品安全知识。

2、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

3、严格每日必查食品安全制度,由值日领导、值周教师、食品安全监督员组成小组,对每日食品检查,并做好记录。

4、班主任要让学生每天如实签名,班主任签好登记表,签好后由各班生活委员到团支部领票,并发给学生。

5、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每天早餐后,将塑料袋、鸡蛋皮等垃圾及时清理掉。各班轮值餐厅卫生。

(六)食堂食品安全

1、我校供餐食堂有食品经营许可证,无过期、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等行为。

2、炊事员都是持健康证上岗。

3、加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有通风和排烟良好。

4、食品贮存严格生熟分开,符合要求,食品、原料合格、有票证。

(七)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管账员要建立健全收支流水帐和转入、支出明细账,每月向校委会汇报一次当月的收入、支出明细账。

(八)严格资金安全制度。由校长、出纳、会计组成资金安全小组,负责对营养餐资金的预算、决算及票据的收集汇总。

三、存在的问题:

1、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我校营养早餐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口味。

2、学校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力度并不是很大。

3、食堂条件限制,面积过小,难以适应全体学生安全就餐。

4、还有少部分师生认识不足,思想没有统一到学校的高度,对营养餐的认识肤浅。

四、整改措施:

1、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要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演讲、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教育。安排专人负责向社会、家长进行营养早餐计划的宣传。

2、随季节、时令的变化,尽量多变化早餐的内容。

3、积极争取项目,尽快为学校阔修食堂。

4、提高认识,抓住契机,把营养餐的核心理念坚持贯彻到每位各种人心中。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5

为改善小学生膳食营养,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2〕92号)及教育局文件精神,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通过定点招标采购,按时配送发放,改善农村小学学生营养缺乏现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含量,提高农村学生饮食质量,发挥学校强体与育人的双重功能,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二、实施范围和方式

在本学区所辖学校内全面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校的所有小学生供应牛奶、鸡蛋、面包、馍片、火腿肠等必须的营养食品,由学校科学搭配食谱,每天以实物形式直接配发给学生食用。

三、补助标准和资金筹措

全学区在校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由国家补助的3元资金解决,每学年按200天计算,生均年补助600元。以提供食物的形式进行直补。

四、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学区长 副组长:学校总务主任

组 员: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组长职责:全面统筹、合理安排和落实本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工作。

副组长主要职责:制定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方案的落实与实施,与供货企业的业务联系,负责对营养品发放的监督工作。

组员职责:

1.负责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宣传和信息公示工作。2.负责学生实名制的管理系统,核定学校在籍学生数和需要的营养品数。

3.营养经费的核算和管理工作。

(三)成立学生营养餐计划实施监督小组

主要由家长委员会和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学校营养餐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监督。

五、供餐方式

中心校共有学生90 名,每天由五位教师完成营养餐的加工,由各班主任到食堂领取分发到学生手中。分校有学生 40 名,每天安排两位教师完成学生营养餐的加工工作,并将营养餐分发到学生手中。

六、主要工作措施

1.学校安排报账员专管营养餐经费收支帐目,经费独立核算,进行日清月结,周末核算,期末总结算,负责督促后勤人员轮流做好食堂各方面工作。

2.教导处在每学期初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在籍学生人数,并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和学生实名制的营养餐管理系统。

3.做好营养餐食品的验收、保存和留样工作。确保营养品的质量,不让学生食用过期和变质营养品。

4.严格做好营养品的发放工作,实行营养餐食品的发放登记和签名制度,防止漏发和重复发放。加强营养品发放的监督工作,经常组织监督小组成员到各校、各班了解营养品的发放情况,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按时吃到营养餐食品。

5.加强宣传,准确、深入地向社会宣传此项惠民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并且积极向家长、师生宣传营养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做好营养餐相关信息的公示工作,广泛征求家长、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我校学生营养计划实施工作。

七、管理办法

1.严禁“三无”产品进入储藏室。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上墙。3.建立采购索证、留样检查制度。4.建立健全台账管理。

5.总务主任全面负责,严格把关,索取验证对方合格证件等,确保质量关。每天对营养品的发放造册登记,每月汇集成册入档。

八、实施时间

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6

为认真实施中小学生营养计划,改善我乡学生营养状况,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14号)文件和《甘孜县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关注民生和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加快我县教育发展。对全乡学生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人口素质全面提高、教育全面发展。

基本原则:加强监督、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社会满意。

二、实施范围、补助标准和补助形式

实施范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对象为全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其中:全寄宿制19人;半寄宿制57人;非寄宿制43人。

补助标准:营养改善计划经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补助时段按学生在校就读时间计算(按照国办发[2011]54号文件规定,全年学生在校时间按照200天计算)。

补助形式: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按照季节变换制定相对固定的食谱,对学生进行营养直补。确立了早餐营养餐 模式:牛奶加熟鸡蛋,牛奶加面包等形式。

三、实施办法

(一)、营养计划实行食品采购、配送、库存、加工、分发登记和签字制度,确保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

采购:根据实际需求按周填写上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物资需求表》报教育局,由县教育局统一采购;

配送:由县教育局招标确立的供货商按时配送到校。供应商与学校之间清点数量、确认签收,签收单一式三份,供应商、学校各一份,一份教育局备案;接收物资时,供货商须向学校提供相关物品的产品合格证,学校对照产品合格证验收物品。

库存:学校设置专用的营养餐物资储藏室,确保物资储存卫生、安全、质量过关。

加工:严格按照食品加工要求,学校食品加工人员对鸡蛋进行清洗,做成熟食。冬季对盒装牛奶进行加热处理。

管理:我校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甘孜县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制度》要求,严格加工、留样、分发、建立台账等程序。

资金结算:由县教育局与供货商进行资金结算及资金支付。

(二)、管理要求

1、学校校长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第一责任人,学校营 养改善计划工作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

2、严格校务公开,准确认定享受对象。按照公开、公正、客观、准确的原则,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和上级的监督,确保符合条件的学生均能享受到政策规定的营养补助。

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4、按照工作流程,严格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物资的签收、储藏、加工、食品留样、登记等工作,并对食品的加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5、学校要设置发放窗口(固定发放点),每天营养加餐时间按时把食品加工好,由各班班主任领取并统一发放给学生,并督促学生食用。

6、要对每天发放的营养食品建立工作台账,每月汇总公示一次。

7、强化工作流程的监督管理。学校负责人要对学校落实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流程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四、保障措施

(一)认真履行职责,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食品留样工作;根据工作流程要求,填好各种管理表册,规范建立营养计划工作档案。

(二)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1、建立安全责任制。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2、加强从业人员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有关法规要求和行业规范。

3、加强食堂安全管理。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区和食品原料存放区,确保学生食品卫生安全。

4、加强食品采购管理

(1)建立食品供应准入制度。

(2)所有营养计划食品和其他物资全部由教育局统一招标确定飞商家配送。

(3)对进入食堂的原料进行检查和验收。(4)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5)加强食品存放管理。(6)加强食品加工管理。(7)加强食品就餐管理。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宣传食品卫生和科学饮食知识的教育过程,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安全、卫生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7

㈠儿童营养健康发展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儿童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智力发育障碍、劳动能力丧失、免疫力下降以及各种疾病所造成的直接济损失约占GDP的3%~5%[1]。儿童营养不良成为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持续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Fogel等的研究表明, 儿童时期的营养改善对体格、发育、健康及人力资本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中国农村地区的儿童由于长期饮食结构不均衡和公共卫生服务缺乏, 导致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山区, 家庭营养意识和营养条件的不足, 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缺失, 使得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在营养健康和生长发育等方面更是远差于中东部发展城市和标准水平。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对青海、云南、广西、宁夏等西部4省 (区) 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农村学生生长迟缓率近12%, 低体重率达9%, 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同年龄段儿童正常值。

㈡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近年来, 教育部、财政部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学生营养。2001年起, 国家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 主要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但“一补”政策覆盖面偏小、标准偏低。自2010年秋季开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的要求指出, 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的“一补”标准进行了提高, 小学生提高到了每天3块钱, 初中生提高到每天4块钱。

2011年10月26日,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本要求是:一是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 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 (市) 、约2600万在校生。据初步测算, 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 由中央财政负担;二是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 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三是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 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 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四是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 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3]。

㈢样本区域简介屏边彝族乡所在的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县之一, 地处小凉山东部边缘结合部, 是以少数民族彝族为主的民族乡。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 屏山县将采取食堂供餐和蛋奶供餐两种模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食堂供餐的学校每天向每位学生补充一顿营养午餐, 蛋奶供餐的学校每天向每位学生提供一盒学生奶和一个鸡蛋作为课间营养加餐, 当场食用。

二、样本学校计划实施前后的用餐情况对比调查

㈠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前的学生用餐情况样本学校屏边彝族乡民族中心校于2012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设有义务教育小学、初中、和公办幼儿园, 并设四个教学部:校本部、校南区、街基村小学以及木雕教学点。2011学年在册学生人数共计1273名, 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87人, 占学生总数的54%。大多数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 需要步行2个~3个小时的山路。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了上放学时间, 早上九点上课, 中午一点到一点半为午餐时间, 下午四点半左右放学。但半个小时的午餐时间, 学生们的午餐问题就随之而来了。

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前, 校本部和校南区设有学生食堂, 但条件简陋, 食物供应量有限, 大多数学生无法在学校食堂用餐。同时, 学校食堂以提供中餐大锅炒菜为主, 一荤一素加米饭一般在3元~4元左右, 对于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这个价钱相对较贵;学校门外有一两家面馆, 小份素燃面1.5元, 大份2元, 很多孩子会选择在校外就餐。但校外餐馆卫生条件非常差, 也没有相关的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长期吃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还有一些孩子会选择在校门外的副食店里购买一些便宜的零食充饥, 或者在副食店里泡方便面作为午餐。但校门外的这些小副食店出售价格便宜的零食、方便面和饮料等, 均是三无产品, 对学生的健康百害而无一利;剩下还有一部分孩子, 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馒头、玉米馍馍等食物到了中午已经凉透了, 就着凉水当午餐;不仅如此, 一些条件有限的学生, 中午在学校无法用餐, 一天只能吃两餐。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每天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息息相关。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 每餐的营养摄入要均衡, 膳食结构要多元化。每天需要从肉、蛋, 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蔬菜等食物中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才能满足儿童的成长发育需要。但是在西部少数民族偏远农村, 少年儿童特别是民族儿童的生长发育明显迟缓, 贫血问题也十分严重。其根本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西部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地处海拔一千米以上的中山和高原地区, 气候恶劣, 交通闭塞, 自身粮食多元化产出不足的情况下, 外界的运输成本也非常高。这使得西部民族山区学生的膳食结构单一现象非常严重, 膳食中以米, 面、馒头等为主, 贫困学生能吃上肉、蛋、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蔬菜的机会非常少;二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一般会生育两个以上子女, 家庭对子女的抚养能力有限, 加上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营养上无法顾及每个孩子。同时, 家长对学生营养知识的了解水平非常低, 学生母亲的营养知识水平明显落后于父亲, 妇女和祖父母对于儿童营养知识的了解几乎是空白的。该样本地区87%的家庭中每天负责照料孩子饮食起居的都是母亲或祖父母。因此, 家庭饮食结构不均衡, 学生健康成长受营养膳食的制约尤为突显。

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的学生用餐情况自2012年5月1日起, 样本学校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按照学校自身情况采取食堂供餐, 每天向每位学生补充一顿营养午餐。实施前期, 学校集中改建食堂, 聘请附近的厨师, 扩大供餐规模以达到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在午餐计划实施过程中, 实行校长负责制, 执行校领导轮流陪餐制度 (校领导餐费自理) , 轮班监督校园供餐的每一个环节, 及时反映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孩子们每天都可以在学校食堂吃到免费午餐, 吃到热菜热饭的同时还能吃饱吃好。不论是孩子自己还是学生家长, 都对营养改善计划的实行非常赞许。

计划的实施, 对于提高和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特别是西部贫困民族山区学生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多学生不再一天只吃两顿饭, 可以不用饿着肚子听课了,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贫穷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有利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的贯彻执行。

三、样本学校计划实施后的问题调查分析

但是, 样本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段时间以来, 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㈠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营养餐补助金缩水严重众所周知, 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上涨, 仅2011年就同比上涨了5.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于经费来源单一, 除财政拨款外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 下拨的3元营养补助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 其购买力持续下降。这一标准只能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而不是营养午餐, 难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状况。

㈡学校缺少专业的厨师, 提供菜品单一厨房工作人员往往是附近的农民, 缺乏营养搭配知识, 使得样本学校在提供营养午餐的过程中, 基本上每周都提供的是同样的菜式, 菜品也很单一, 均衡营养价值不高, 使营养改善计划大打折扣。

㈢营养餐物流运输成本高由于学校地处贫困山区, 交通不便, 物流成本较高, 食品运到这些地区的价格要比其他地区高很多, 吃到学生嘴里的食品也要比其他地区少很多, 新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也大量流失。为了控制物流成本, 学校更多地采用当地食材, 进一步局限了膳食结构的多样和均衡。

㈣计划提供的条件和当地经济环境条件不匹配由于西部少数山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原本的家庭营养供给基础非常差, 营养改善计划每天给孩子补3元, 如何确保财政补贴是真正“补”到孩子身上, 还是仅仅只能弥补孩子本应在家庭中所获得的基础营养需要。因此, 由有关部门统一实施计划指标和管理, 难以适应不同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学生营养缺乏的实际情况[4]。

四、结论与建议

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健康水平低下既是贫困发生的原因, 也是贫困造成的后果。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中小学阶段的营养健康状况是未来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国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决策, 也是加大教育投入的一项保障工程, 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进行营养改善计划, 是重视农村地区儿童营养问题的体现, 从长远来看也无疑是一笔持续的人力资源投入。

㈠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地方政府要拿出一部分经费配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面对物价上涨、物流成本高、学校厨房短缺等问题加大投入, 补贴这部分的费用, 保证吃到学生嘴里的是3元钱的足量营养食品。鼓励地方政府在国家3元钱补助的基础上, 根据本地的经济实际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㈡切实把握营养改善计划的核心营养改善计划的核心是营养改善, 需要切实注意一些地区将营养改善计划简单等同于理解为免费午餐的现象。首先, 要做好当地学生膳食营养和健康的摸底工作。其次, 根据当地特色制定质量上可保证, 数量上可量化, 操作上可实施, 管理上可监督的供餐方案[5]。

㈢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各级政府要开展厨房工作人员的培训, 让他们懂得一些营养搭配方面的知识, 针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请有关专家传授一些食品采购、加工、保存方面的相关知识, 消除安全隐患。

㈣加大对校长、老师及家长的营养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育管理者的营养知识水平, 强化对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通过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合作, 结合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改善政策, 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 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格的劳动力。

参考文献

[1]Meera Shekar.Repositioning Nutrition as Central to Development:a Strategy for Large Scale Action[M].World Bank, 2006.

[2]Fogel, R., Engerman, S., Floud, R., Friedman, G., Margo, R., Sokoloff, K., Steckel, R., Trussell, J., Villaflor, G.and Wachter K.Secular Changes in Ameri-can and British Stature and Nutrition[J].The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1983, 14 (2) .

[3]刘新芳.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问题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 2012, ⒁.

[4]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⒇.

贾庙中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篇8

关键词 营养改善计划  困境  对策

一、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困境

2011年11月,国家决定每年安排16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启动国家试点,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以下称营养餐)。截至2014年2月底,共有22个省699个县全部实施该计划,中央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421亿元,安排食堂建设资金300亿元。此外,还有21个省共529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地方累计安排资金93亿元。

2012年3月,江西省将17个县市纳入此次国家试点范围,分别为乐安、莲花、井冈山、永新、万安、遂川、赣县、上犹、安远、宁都、于都、兴国、会昌、寻乌、石城、瑞金、南康等,涉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97.55万名。目前,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两年多,进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社会效应。但笔者对省内部分县市的营养改善计划调查之后,发现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力度不够

自国家出台政策以来,试点县最多的赣州市和吉安市有关平面媒体对该政策进行了多次报道,如《赣南日报》、《赣州晚报》、《井冈山报》、《吉安晚报》迄今与营养餐有关的报道分别为9篇、13篇、12篇、18篇。这些报道体现了媒体对政策的关注,但宣传效果多限于大众的上层人士。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学校,很少对学生进行政策解释,导致贫困地区的学生和家长对政策了解不多。走访发现,有些家长混淆了正餐和营养餐的区别,误以为营养餐是学校提供全部免费的午餐,对学校收取营养餐之外的餐食费颇有怨言;有些家长认为学校营养餐单调难吃,不如将每天3元的膳食补助直接交给家长;有些家长甚至相信谣言,将学校的正常供餐活动向上举报,2012年下半年,乐安县和宁都县营养办都收到群众举报信,经核实,均没有违反营养餐政策。

2.食堂供餐模式推进较缓慢

食堂供餐营养效益好,资金使用效率高,餐品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是最好的供餐模式。但由于江西农村学校食堂少,2013年春季之前,全省各试点县基本采取企业供餐,统一配送营养餐成品,学校实行课间加餐的模式,营养餐成品多数为“牛奶+X”,“X”为鸡蛋、面包、蛋糕、饼干、桃酥、萨琪玛、水果、火腿肠等。2013年春季之后,随着食堂建设增多,江西省各试点县大幅增加了食堂供餐的比例,但食堂供餐的总人数还未见明显优势。如万安县实行初中学校寄宿生和4所中心小学本部食堂供餐,走读生和其他小学成品加餐的形式,食堂供餐只占总供餐人数的39%。食堂供餐模式推进缓慢的原因主要是学校食堂建设进展滞后,截至2014年2月底,2011~2013年江西省学校食堂建设项目中,完工面积仅占中央批复面积比例的33.15%,多数农村小学没有厨房或伙房。不过,调查也发现,遂川、兴国等县有些学校虽然有厨房,但并未开展食堂供餐,其原因主要是食堂供餐增加了学校的经费和人力支出,而且食品安全责任更大,不如“牛奶+X”模式方便。

3.食品安全重视不够

营养改善计划首先应确保食品安全,做好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并建立应急预案。2012年至今,云南省镇雄县、青海省大通县、湖南省新化县等多地出现学生食用营养餐导致食品中毒事件,造成恶劣影响。江西省营养餐自开餐以来,尚未出现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但不少学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万安县部分学校的食堂没有明细的食品采购记录,有些包装食品无生产日期,食堂没有冰柜或冷库,采购的疏菜、肉类等在地面随意堆放;有的食堂暗中外包给个人,工作人员未作健康体检,部分食品以次充好;有的学校饮用水井露天敞开,未作加盖处理。有的学校在分发营养餐的时候,由于监管不力,导致个别学生被烫伤,这也是与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4.专项资金监管不透明

学生营养餐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全年按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纳入国库专项资金。3元资金应全部用于食品本身,不包括和供餐有关的食堂建设及运输、人工等费用,这部分费用由中央另外拨付或地方财政配套补贴。2012年至今,广西那坡县、湖南凤凰县等地被曝供货商套利之后营养餐缺斤短两的情况。2014年6月,广西藤县营养餐采购中标的6家单位中,有3家存在资质问题。江西省制定了营养餐供餐准入管理办法,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但营养餐资金使用不够透明、社会参与度低的现象依然突出。试点县有些学校极少公开食堂账务收支状况,有些学校至今未成立膳食委员会,缺乏对营养餐的有效监管,有些学校虽然成立了膳食委员会,但流于形式。有些享受营养餐的学生由于退学、转学进城等原因不在原学校,但原学校没有及时上报,仍长期接收这些学生的营养餐补助资金。此外,有些家庭和学校在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之后,对学生的饮食支出减少了,营养餐没有起到做加法的作用,却产生了挤出效应,这是另一种资金套利。

5.借营养餐之名搭车乱收费

一些学校以前办有食堂,并向学生收取餐费,实行免费营养午餐之后,学校食堂收入减少,就巧立名目在学生饮食问题上乱收费。2013年3月,遂川县禾源中心小学要求三到六年级共800名学生每人缴纳100元,用于支付食堂聘请的员工工资及水电等杂费,否则不能享受每天3元的营养餐,经家长反映后,县营养办表示将调查该笔收费的去向。12月,乐安县戴坊镇小曹小学以煮鸡蛋名义向全校300多学生收取10元“柴火费”,这笔本应由财政负担的费用遭到学生家长抵制,之后全部退回。

6.营养餐不营养或口味欠佳

营养餐的实质是营养干预,并不是简单的吃饱,应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营养需求。我们走访一些学校看到,多数食堂的营养餐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食品没有做到合理搭配,“高脂低钙”现象比较普遍。有些食堂把蔬菜放在水池中浸泡太久,导致营养成分流失,有的菜烹煮时间过长,品相和口感均差。有些学校提供的学生奶是加入了许多调味剂的酸奶,虽然酸甜可口,但蛋白质含量不到1%,营养价值远远低于纯牛奶。江西农业大学一位营养老师介绍说:菜要香,一般得放20克油,烧茄子需要放40克油,而国家标准规定学生营养午餐放油不得超过8克,盐不能超过3克。如此一来,顾了营养和健康,就难以兼顾口味,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7.缺乏营养健康教育

国家要求学校应以营养餐为契机,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以受益终身。但我们发现,试点县的不少农村中小学没有按国家要求每周开设0.5学时或每两周开设1学时的健康教育课,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也流于形式,没有专业的营养教师和教材,没有课程考核机制。在万安县、兴国县的260份问卷调查表明,92%的学生不知道5月20日是学生营养日,73%的学生饮食口味偏重,37%的学生爱好碳酸饮料并经常喝,57%的学生有过浪费粮食的现象,63%的学生偏食,68%的学生不重视早餐,89%的学生不了解常见食材的营养成分。调查还发现,多数学生吃营养餐之前不洗手,有些学生会将一包牛奶分不同时间段多次来喝。

8.学生营养餐监测数据质量较差

国家要求在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地区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分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两种,设置了监测指标和评估内容,部分监测数据需要通过网上系统每月上报。这项工作在很多试点县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日常的数据统计和系统维护工作不到位,有的学校上报不及时,有的学校为应付检查而编造数据,学生出勤、身高体重、生化指标、学生成绩、供餐调查等项目数据质量较差,有的存在明显错误。

9.营养餐废弃物随意处置

营养餐废弃物主要是各种包装袋和剩饭菜,不少农村学校垃圾处理能力有限,营养餐废弃物随意堆放在学校周边,或在学校附近浅层填埋,日积月累,不时发出臭味。安远县车头中学和小学在学校周边随意焚烧牛奶盒与食品包装袋,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群众不满。万安县窑头中学在校园旁建起了猪圈,利用学生吃剩的营养餐饭菜养猪,虽然想法不错,但猪圈粪便的臭味不时侵入教室,影响了校园环境。

二、营养改善计划的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营养餐计划包括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县共1238个,涉及3200多万学生,实施规模仅次于印度和美国,为世界第三。这一政策关注弱势群体,消除社会不公,涉及千万家庭,影响深远。在实施过程中,营养餐实行就近购买的原则,牵扯到不少当地的企业和农户,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营养餐实施状况受到许多人的关注。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应对策略。

1.尽快确立营养餐供餐法案

学校营养餐是保障儿童食物权、健康权、教育权等各项人权的重要举措,涉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应依法治理。美国、日本、泰国、巴西、法国等国家都颁布了与学生营养餐有关的法案,我国已有的法律中无关于营养餐的条款,只有针对营养改善计划的指导意见、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等,大多是以文件形式下发的,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次。这些文件对促进学校营养餐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如法律有稳定性和透明度,并且在政策得不到实施时,目标受益者寻求救济的可能性也低。我国营养改善计划已经实施两年多,积累了一部分经验教训,可以考虑制定一部专门的营养餐供餐法案,明确有关部门的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以确立营养餐的法律地位,保障营养餐资金安全和受益人群。

2.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与营养餐有关的教育活动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4处提到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2011年4月,以邓飞为代表的媒体人士联合中国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民间公益行动,并在半年后迅速由政府接棒,形成公共政策。这一政策因为有媒体人士的参与,具有先天的媒介资源优势。为加大宣传力度,有关部门可以借鉴“希望工程”的经验,设计出营养改善计划的标志图案和代表性图片,通过报刊、电子媒体报道各地营养餐实施状况,在校园、城镇、社区拉横幅、发传单和张贴招贴宣传营养餐政策。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营养餐有关的教育活动,如营养教育、劳动教育、节俭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形式可以是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也可以是搭积木、做游戏、实际制作、知识竞赛等活动方式。

3.适度提高营养餐支助标准

营养餐每天3元的标准在各地的购买能力不同,就江西而言,多数试点县市勉强能够维持食材的费用,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学校只能压缩一些肉蛋类食材,学生能吃饱,却不一定能吃好,营养餐的营养价值就打了折扣。因此,应当适度提高营养餐支助标准,以江西的情况看,目前每天4.5元的标准就能达到吃好的目的,以后随物价波动而动态调整。此外,江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一补”资金(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是每学期打入学生惠农一卡通的,这部分资金可能会被家庭用于其他地方,不一定用于学生本人,因此可以考虑将“一补”资金转换为家庭困难寄宿生的免费晚餐,不过这一补助的比例较少,只占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总人数的31.7%。

4.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社会监督

除食材由国家负担外,水电、柴火、工作人员、食堂建设等各项经费中的一部分需要由地方财政支付,但多数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有限,学校只能从公用经费中垫付,导致一些学校对营养改善计划热情不高。这一情况表明,营养改善计划单靠政府和学校是不够的,应该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实施这一公共政策。目前,已经有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厨房”、九阳股份有限公司的“九阳希望厨房”、卡夫食品公司的“卡夫希望厨房”等社会慈善资金,为一些农村学校提供多种厨房设备,改善了学校食堂设施落后的状况。今后,政府应该吸纳更多的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企业及个人参与到这一政策中,以减轻学校负担,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为使政策效果和政策目标相一致,政策执行主体除了要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全国学生营养办要求所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的学校都要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村(社区)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这是引入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应得到落实。此外,各地营养办和有关部门应扩大营养餐违规举报渠道,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媒体要积极关注营养餐实施情况,努力将营养改善计划透明化,提高政策受益者与执行主体的互适性。

5.重视食品和资金安全

教育部等十五个部门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对食品安全的许多方面都作了规定,指出要落实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实行供餐准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配送等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办法。为加强和规范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资金安排、拨付、使用、管理、监督等作出规定,强调专项资金应足额用于营养餐食品,不得克扣、截留、挤占和挪用。两个《暂行办法》对食品和资金安全提供了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不够具体,一些操作环节缺乏周密设计。同时,有关管理部门监管不严,政策执行不到位,这些都是导致食品和资金安全出现漏洞的原因。因此,应该完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或另外制定细则,提高试点县市的公共服务及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学校实行教师陪餐制度、专项资金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实行公开招标、营养餐帐本定期向社会公示等。资金确实不足的学校可以向家长收取少量费用,但必须征得家长同意,这部分资金同样要公开透明。

6.做好营养餐调研和科研工作,定期对实施状况进行评估

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单位和个人,这一计划是否取得理想效果,需要通过调研用事实来证明。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评估是做好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制定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技术方案(试行)》,对所有试点县进行常规监测,对50个县进行重点监测,其中江西重点监测县为石城和乐安。CDC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与济南圣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系统》,这一系统包含学生出勤、身高体重、生化指标、学生成绩、供餐调查等项目,并能根据录入的数据生成监测报告,通过网络上报。《营养改善计划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13)》对营养改善计划的评估结果显示,学生一日吃三餐的比例和学生餐的质量均有提高,缺课率下降,身高体重有所增长,贫血率下降。好的监测和评估效果需要好的数据质量,各试点学校应该重视监测评估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学校要经常调查学生和家长对营养餐的意见,采取改进措施。学术界要积极开展与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的课题研究,比如营养改善计划的立法和人权问题、营养成份和营养食谱问题、营养餐的教育性问题、营养餐对地方经济的促进问题、公共政策的执行力问题、营养餐的对农传播问题、政策监督问题等,这些课题可以为不同领域的理论界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7.加快食堂建设,制定营养食谱

食堂供餐是营养改善计划的最佳选择,但受农村经济条件及学校规模的限制,许多村小和教学点是没有食堂或伙房的,如果采取食堂供餐,则面临“有米无锅”的困窘。国家虽然安排了食堂建设资金,但由于各种原因,江西省食堂建设进展缓慢。对建设餐厅有困难的学校,应优先建设简易厨房,或利用闲置校舍购入厨房设备。食堂从业人员和学生的比例为1∶100,可以由政府投入资金聘请厨师,或由学校富余教师转岗。学校食堂在提供营养餐的时候,要合理解决食品的营养和口味之间的矛盾,根据当地经济条件、食物特点和饮食习惯、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同季节特点、学校的课程安排来制定食品,食谱可以参照《农村学生膳食营养指导手册》,或使用《学生电子营养师》软件配餐,食物应以清淡为主,以植物油烹煮为佳,食品种类应尽量丰富,烹调方式要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宁立标.学校营养餐计划的人权价值及其法律保障[A].杨军昌,剪继志主编.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2年卷)[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 叶青,张明,刘伟,阮静.百亿财政资金配套营养餐:如何监管?[J].财政监督,2013(21).

[3] 袁春林.营养改善计划在农村学校实施过程中的教育性问题研究——以重庆市C县为例[D].西南大学,2013.

[4] 鲁晓黎.镇雄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大学,2012.

[作者:陈建锋(1974-),男,江西万安人,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上一篇:成长的脚步优秀作文下一篇:贾平娃与陈忠实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