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全面成长(共12篇)
引导孩子全面成长 篇1
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引导并陪伴,孩子,我们一起成长
孩子的学校向家长征集“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家教经验”文章,原本因学识浅薄,不打算写,可是后来越琢磨“价值观”一词,越觉得困惑起来,还是赶鸭子上架写一写,好有话题与孩子及其他家长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所谓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调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所以,作为家长,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胡适先生说:生命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你赋予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呱呱坠地的一刻,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随着她长大,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会形成她对世界的一系列的认识,即她的价值观。孩子对于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她的成长环境,来自于周边的人和事,来自于媒体、书本等。家长作为孩子最亲密最重要的人,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帮助孩子树于正面价值观,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我的孩子今年7岁了,是个女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这几年里,我们和孩子之间以沟通为主,几乎每天都要有大量的语言交流,对于她的教育,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乐观
之所以把“乐观”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乐观的态度对于人生的影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用乐观的心态看世界,世界就充满阳光;用乐观的心态处理事情,事情就会顺顺当当,遇上挫折也易反败为胜。有一次带女孩逛商场,女儿想要一个玩具,可是在我看来,那个玩具很贵且不实用,就对女儿说:“这个太贵了,我们暂时不买它了好吗?”女儿虽答应了,可是离开商场的时候却心事重重,对我说:“妈妈,我们家要是有一棵发财树就好了,那样我们就有钱了!”回到家里,我跟女儿说我们玩一个游戏吧,女儿说好。我先给她的口袋里装了一些钱,说:“你现在是有钱人哦!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游戏使女儿很开心,咯咯咯笑个不停,然后我把她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说:“好,你现在没有钱了,给我了。继续游戏!”女儿同样玩得非常开心,前仰后合的。之后我又把钱给了她再拿走,这样重复了好几回。游戏结束后,我问女儿:“你开心吗?”女儿说:“非常开心!”我说:“你口袋里有钱的时候和没钱的时候,都是同样的开心吗?”女儿说:“是的!”我说:“那这说明呢,不管有没有钱,都不会影响我们的快乐,快乐来自于我们的心里,而不是来自于口袋里的钱。同样的道理,当你做什么事遇到挫折了,它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从我们心里来的,而不是从心灵之外的东西来的,你明白吗?”女儿似懂非懂地点头,好像在仔细地琢磨这个问题。我想,即便孩子在幼小时并不能太明白,但通过家长不断地引导,孩子始终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形成不为身外之物影响心态的心理能力,能够在处理事情时,由心内激发出积极快乐的感觉,从而使事情朝着一个乐观的方向前进。
2、正直诚信
女儿经常和我们一起看法制频道,对于其中的一些案例,她有时候也会发表 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哪个人做了什么事不应该,哪个人是个坏人之类的。我们也会跟她做一些探讨,比如这件事是为什么发生的,原告和被告都有什么样的错,如果各自处理得好一些,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等等。也会有一些“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教育。女儿很豪爽,经常会答应小朋友们很多事情,我经常督促她: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小事还是大事,都要做到。担心她会因此活得太累,也经常告诫她:量力而行,别人请求帮助时,你要考虑一下再回答,如果自己无法做到,一定要委婉拒绝;但是你一旦答应了,就要想办法做到,不能食言。我们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其实也是告诉我们,因为失掉了人们的信任,所以得不到帮助,导致严重的后果。现如今很多企业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拿消费者的健康和性命不负责任,毒奶粉地沟油防不胜防,是一种严重的诚信缺失,没有底线,失去良心,也必定失去人心,招致失败,失去了他们原本追逐的利益。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民众的判断力日益提升,谁没有诚信,谁必定会迅速遭到围观,寸步难行。
3、宽容心
与人接触,总难免会有一些矛盾或者误会,一家人之间也是这样。我自己因为工作繁忙,自控力较差,有时候会因压力大而发脾气,伤害到孩子。事后我会很诚恳地跟孩子道歉,并向她解释我发火的原因,希望她理解和原谅我,并明白这不是针对她的。女儿总是很大度地原谅我,并很体谅地劝我心情好一点,要经常微笑,还适时地夸我笑起来会漂亮些。相比女儿这点,我是很惭愧的。也经常会同女儿讲,以后的生活中,也许会遇上像妈妈一样脾气坏的人,要学会容忍,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把别人的伤害写在沙子上,让它一会儿就消失,而不要放在心里。伟大的黑人总统曼德拉经历了20多年的囚禁生涯,受尽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折磨与欺辱,在他出狱后,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然生活在监狱中。”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宽容别人,也是放过自己。抛却伤害与仇恨,保持一颗放松、纯净的心,世界依然是美好的,充满希望。
4、独立性与协作精神
孩子从小与父母在一起,如果太溺爱,会加重孩子的依赖性,逐渐形成一种惰性,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人生方向,都要别人帮忙来做选择,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使她一旦失掉了可依赖的人,便失掉安全感,失去生活的能力。从小教会孩子自己动手,独立思考问题,独自处理力所能及的事,长大后,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她也能自己求得生存,判断好恶,保护自己。孩子作为一个个体,要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但当她参加工作后,无论是经商、公司职员、老师、医生还是别的行业,都要形成一个团队,要从团队的整体情况来考虑问题,不能随心所欲,要明白一个指头的力量始终大不过一个拳头的力量,与团队成员平等沟通,精诚协作,共同努力,使团队目标顺利达成。在自立自强的独立人格之外,也要学会尊重别人,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身,达到一个人也能活得很好,在团队中也能使团队合作得很好的状态。
5、爱
有一句话说,世界是面镜子,你对她笑,她便对你笑。那么你厚爱这个世界,作者:魏数锋
联系邮箱:yuximami@126.com 这个世界定会回报你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爱是神奇的,她使我们有同情心,有责任感,懂得分享与感恩,使我们学会担当。一个心里充满爱的人,眼睛里便充满温暖和阳光。不要太计较当下,不要太在意得失,你付出了爱,会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形式,得到爱。爱是上天给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她是柔软的,却又是强大的。《感动中国》每年都会播出一些大爱的典型事迹,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让孩子从中体味和学习。爱是一种善,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不是煽情,如果每个人从小就接受爱的教育,每个人都播种爱,传递爱,美好的人间就不是传说。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比较注意强化的一些东西。当然,对孩子的教育远远不止这些,除了“乐观、正直诚信、宽容心、独立与协作、爱心”,还要具备责任感、同情心、尊重他人、分享、感恩、忠诚、明礼、公正等美德。北京精神所倡导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以及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导向,需要我们去理解、领悟和贯彻。
当然,一个人的价值观会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虽已为人父母,但与孩子一样,媒体报刊电视广播,以及周边人群的观点与行为对我们的价值观也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人应该像一棵树,树的主干部分是其核心价值观,生长出来的枝杈是从自身之外接受过来的价值观。应该分清好坏,学习好的东西,而摒弃坏的东西,使自身不断健康成长,使主干部分汲取积极养分,具备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作为家长,我们与孩子一样,一直在受到外在的影响和挑战,要不断地修正自我,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多引导和陪伴孩子,进行适时的言传身教。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构成体,个体的价值观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兴国之魂。树立良好价值观,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家长们,让我们与孩子携手,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引导孩子全面成长 篇2
一、激发阅读兴趣
高尔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黑塞曾说:“每个人应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作品开始阅读, 不要迷信任何模式, 必须走一条爱之路, 而非义务之路。”因此, 在推荐学生阅读时, 我就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
首先, 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许多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比如, 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冰心奶奶的文章,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 冰心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等;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 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一摞摞的书都被他啃了下来。
其次, 结合课文学习的内容, 引导学生对名著产生阅读的欲望。比如说, 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 引导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时, 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学习《三顾茅庐》时, 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
还有, 用电视节目指引学生阅读经典。比如说, 要求学生读《水浒》时正好是电视剧《水浒》热播的时候, 可以经常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谈论《水浒》, 很快, 学生就迷上了《水浒》。学校附近有的小卖店都有关于《水浒》的人物卡, 学生集了好多, 没多长时间他们就搞清楚了《水浒》复杂的人物关系。好多的情节社会背景, 也都感兴趣了, 可以说学生读《水浒》得益于天时、地利和人和。
很多好的课外书籍营养丰富, 读一遍往往吸收不来或吸收得很少, 因而我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受益。
第一步, 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的内容并对内容作一个简单的讲解, 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第二步, 整体感知阅读。学生初读作品, 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特点。同时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 查阅工具书, 记在阅读笔记上, 以备交流、检查。
第三步, 咀嚼阅读, 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 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 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在学生有层次的阅读中, 教师要和学生一样, 一遍一遍地阅读, 并在书中作评点, 随时和学生交流心得, 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二、培养阅读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经典阅读, 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每天在学校给学生规定固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籍, 规定必读的书籍, 并定时上交读书笔记, 使学生在读后有思考、有总结, 这样效果会更好。
教师要重视家校联系, 构建校内校外沟通、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班级设立图书角, 开放校园图书馆, 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建议家长在家里营造读书的气氛, 家里要有报刊、书籍。当学生有时间时, 随时可以拿到一张报、一本书来读, 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阅读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
经过较长时间的引导、阅读之后, 有部分喜欢语文、精力充沛的学生往往不满足教师指定的作品, 往往提前阅读或者让老师推荐其他名著。因为他们体验到了静静读书的乐趣, 尝到了激烈争论的甜头, 而这类现象的出现, 可以在班内或校内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
如何引导孩子科学上网、健康成长 篇3
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新时代标志的电脑和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领域,成为每个人与时俱进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电脑,网络的出现,给予每个人无限的成功机遇,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同时又难以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新的问题。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他们最为担忧的孩子问题就是网瘾。
去年年初,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录制有关少年儿童上网成瘾的节目时,编导告诉我,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不少网瘾儿童,年龄最小的才2岁!当时,我还以为这应该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甚或可能是他们夸大其词吧。
无独有偶,不久后,山东济南团市委邀请我做相关讲座,当我提及此事时,一位年轻的妈妈哭着走上台来向我倾诉:她的丈夫是修电脑的,喜欢玩网络游戏,结果他们2岁的孩子也玩游戏上瘾,现在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在场的人都震惊了,也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网瘾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预防网瘾工作的重要性。
2004年5月至今,我们连续进行了四次“素质教育、健康上网”全国行。在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40余座城市的行程中,我们一次次地扶起下跪求助的痛苦家长,一回回地面对深陷网瘾的迷茫孩子。同时,还常常有家长焦虑地问道:“孩子老缠着要买电脑,能不能买呢?”或是“孩子非要接宽带上网,又怕他上网成瘾,你说怎么办呢?”
我们的回答: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孩子一定要学会电脑,一定要懂得运用网络,否则,孩子是难以走向成功的。这里的关键,是要引导孩子从小就科学上网,真正把电脑和网络当作学习的工具来使用,这样的孩子才能够在网络天地中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那么,家长怎样引导孩子科学上网呢?
家长学会电脑和网络教育
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自己必须要掌握如何运用电脑和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地指导孩子。电脑和网络诞生主要在美国,而现在美国青少年的网瘾问题远没有中国这么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美国家庭里,最先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往往是家长,孩子是看着家长们用电脑学习、工作,在网上查资料,做研究长大的。
然而,在中国,通常家长们比孩子接触电脑和网络要迟,知道的要少。我们的调查发现:38%的家长基本上不懂电脑和网络,29%的只有粗浅的了解,22%的会一般使用,仅11%的家长比较精通。此即表明,很大一部分家长不具备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更让我们意外的是,有将近1/5的网瘾青少年第一次玩电脑,是从其父母那儿学会或看来的;约有1/4的孩子是小时候父母主动让其去玩游戏机或电脑游戏。他们原以为小孩子玩玩这东西不要紧,可能还会有益于孩子智力的发展,熟不知尔后孩子却沉迷其中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因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认为网吧比较安全,就跟网吧联系好,让孩子放学后直接去网吧;还有一部分父母是把电脑或装宽带上网作为奖品提供给孩子,没想到最后却导致其上网成瘾。
上述表明,在众多青少年的早期家庭教育中,相当缺乏如何科学使用电脑和健康上网的指导,因而他们未能从小树立起电脑网络主要是工具而不是玩具的正确概念。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难以获得良好的电脑,网络教育,从而“输在起跑线上”,以至最终走上令人扼腕的网瘾之路。
增强孩子网络免疫力
近几年来,不但是电脑游戏化、网络娱乐化的情况日趋严重,而且网络文化乱象也在不断地恶化,暴力色情的游戏和信息泛滥成灾,网上诈骗和网络赌博也时有发生。由于实质性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有些网民在网上任意散布流言飞语,毫无顾忌地污蔑漫骂,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不宜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再加上遍布大街小巷的网吧明目张胆地违法经营,容留少年儿童在网吧里打游戏,有的还提供方便面、矿泉水,沙发等,让孩子包夜通宵达旦地玩,致使更多的未成年人陷于网瘾泥潭。
因此,为了保护孩子免受不良网络文化的污染,家长们应该主动出击,把使用电脑和上网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孩子最开始使用电脑、接触网络时,家长们必须多花点时间陪伴在旁,给予及时的必要指导。通过细致的分析比较,培养孩子的识别鉴赏能力;注意加强孩子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孩子初期独立上网时,也可以配备相应的过滤软件设备,或申请适合于少年儿童的专网等,这样,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抵御网瘾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大量的事实早已证实,青少年一旦染上网瘾,会导致很多其他毛病,如厌学、逃课,或自闭,或暴躁,有的还会进行网恋,网婚,为了上网费用而骗、偷、抢劫,更可怕的是还有可能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甚至堕落犯罪。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状况越来越严重。在各地的少年犯管教所里,60%左右的犯罪是与网瘾相关联的。
不仅如此,现实还表明,孩子上网成瘾后要想真正完全戒除,是一件非常艰难而长期的痛苦过程。目前,全国各地有两三百家戒网瘾的各种机构。根据反映,其中绝大多数是用药物,电休克、长期关闭,强制训练,或者使用暴力等不当手法,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对孩子的第二次摧残。孩子已经上网成瘾的家长万分后悔,希望其他家长以此为鉴,把预防工作做早、做好。
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治本。要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开展早期的家庭素质教育。只要通过素质教育引导孩子科学上网,孩子就能够在广袤的网络天地中健康成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家庭素质教育是相当重大的课题,我们会在今后的文章中逐步详细讲解。)
网络教育案例:
大概5年前的非典时期,北京的孩子在家上网的时间特别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的孩子那时也是这种状态。一天,这位教授给那台电脑查毒,居然发现了一些淫秽网站的网址和图片。教授明白,不是他看的,肯定是儿子看的。教授为此很着急,他知道,可以很简单地骂他一顿,说“你无耻”、“你以后不能看不干净的东西”,但是不会起作用。
第二天,妻子不在家的时候,教授跟儿子说:“孩子,我们俩都是男子汉,你现在14岁了,14岁在西方都过成人节了,你也成人了。什么叫成人,你知道吗?成人就是跟孩子不一样了,你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了,你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任了。有一个比喻,一个人就像一个天平,你在这端,可以要你想要的任何东西,财富、欲望等等,但是你要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你的付出,甚至你的荣誉、健康等等,这才平衡。”
教授问儿子看没看那些东西,他没有说话,但教授知道,没说话、没辩解就说明承认了。教授接着说:“你看的那些东西也没什么,成年人多少都会看,但是你现在小,有很多东西你不了解。你知道什么叫吸毒粉吗?在引诱人吸毒粉的时候,都说能让你产生兴奋感、飘飘然,但是没告诉你,成瘾之后的难受和后果。在网上所接触的这些图片本身也是这样的。它给了你很多感官的诱惑,但是没人告诉你,你的责任、健康、安全,你对别人、社会的责任。所以,你所了解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你有必要了解另一面的信息,然后你再决定应该做、应该以什么方式做,还是不做。这就是一个成年人面对的东西。过去,我们帮助你压制天平的另外一端,但是现在要逐渐由你自己来做了。还有,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要揠苗助长,少年有少年的乐趣、青年有青年的乐趣、老年有老年的幸福,别提前,过早撕破了、透支了你未来的幸福,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你自己考虑应该怎么做。你怎么做,我都尊重你。”
晚上,教授再看电脑时,所有那些页面都删掉了。尽管教授的教育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但至少在这一点上,孩子知道了信息的不好的一面,知道这些是他目前还不能接触的东西。教授的儿子后来还按照他说的,写了一篇作文。
引导孩子读书 篇4
1、给孩子营造读书的环境气氛
假如你家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我建议你在家里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传奇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名人传记,动物知识,海洋生物知识,以及简易的历史地理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手里,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事实上,很多伟人正是在艰苦的童年因为读了几本书,哺育了他们的心灵成长期,改变了他们一生的方向,甚至造就了他们未来的事业。
2、给孩子朗读优美的作品
家长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孩子感兴趣的作品一字一句的朗读给孩子听,能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书籍的熏陶。给孩子朗读作品,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成人要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的兴趣特点的图书,在朗读之前,要先对图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故事发展情节、角色人物的特点、语言风格有所理解,从而有助于朗读时更好地运用声音、语气、语速去表达作品。让儿童坐在自己的身边,书的高度与儿童视线平行,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在朗读前引导儿童通过观察封面图画预测故事情节,然后向儿童提出验证各自预测的要求,使儿童带着问题聆听故事,吸收新的信息,思考新的问题。
3、和孩子一起读书 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一家人在晚间的灯下,彼此朗读一段书给家人听。这种习惯,不仅分享知识,也是维系家人感情的良好方式。当代中国的家庭,往往只是“生活的共同体”,除了柴米油盐、锅碗瓢勺、吃喝拉撒以外,常常找不到共同的话题,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常常找不到沟通心灵的话题。如果养成了一家人一起读书的习惯,正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最佳途径。如果能经常和孩子聊聊书中的故事,复述书中的故事情节,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这个家庭就会逐渐变得高雅。特别是图画书、故事书的内容,假如孩子能够清楚、正确地复述大意,就表示他已经吸收了书中的内容。就书中某一角色进行讨论,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既帮助了记忆,也锻炼了思考认识能力。让孩子说说读完此书的心得和感想,这对孩子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这种崇尚学习的家庭氛围肯定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有一个母亲在谈到鼓励孩子读书时是这样说的:
儿子上学后,为了使他积累词汇,我们母子经常玩成语接龙的游戏。自然,一开始儿子经常输给我,我有时也有意输给他几次,他表现出了“不服气”的神色。于是他开始翻书、查成语词典,到处搜集成语。我看时机已到,便偷偷地买来《成语故事大全》,放在书架上。这一招果然很灵,趁我不在家时,儿子如饥似渴地读书,准备了一大串成语来对付我,还知道了不少成语的出处。儿子终于“大获全胜”,我佯装不知,但目的已经达到。这学期,孩子又报了一个书法培训班,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和儿子约好,每天放学回家后,儿子负责教我,我们每天练字一篇,看谁写得好,看谁进步快。儿子早已摩拳檫掌,准备与我一决高低。
就这样,我们母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其乐融融。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说,也没有声色俱厉的强迫,偶尔还互相吹捧几句。我对儿子说:“儿子你真棒!将来肯定要超过老妈。”儿子也顺势拍个马屁:“”那是,也不看看咱是谁的儿子!虽然说这样跟着儿子跑跑颠颠的,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你追我赶的滋味还满有意思,亲情有时变成了友情,母子有时有成了小“哥们”,而彼此的心却靠得更近了。
10年教育儿子的路程使我深深体会到,做一个母亲很难,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做母亲是我毕生的伟大事业。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享痛苦与欢乐,共同体验成功与挫折。我虽然知道,终有一天,他会挣脱我的怀抱,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但我不会为此感到遗憾,因为我除了拥有自己的天空,也分享了孩子的世界,是孩子使我生命的体验更加多姿多彩。
4、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
为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是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有效途径。它能凭借故事的魅力强烈地吸引孩子,从而诱导孩子为寻找乐趣而自觉自愿地去读书。同时,也能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这种要求也会逼着父母必须坚持经常看书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以便需要时如囊中取物一般。
首先,要选择好讲故事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最好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形成习惯以后,你和孩子每天都会期待着这一时刻,从而使这一活动成为每天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都会更加自然地参加这一活动,彼此间合作会更加愉快。我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最适当的时间是每天的上床睡觉前。因为这一时间既固定又不固定,具有一定的机动性,不容易被琐事耽误。
其次,你可以在家里安排一个固定的讲故事的场所。我认为最合适的场所是在卧室或书房。另外,昏暗的灯光有助于创造某种氛围。再次,对于低龄儿童讲故事,每次讲故事的开始和结尾最好有一个固定的动作。譬如,开始时你可以用手在书架上“捞”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把故事“扔回”到书架上。这样,会对诱导孩子看书起到暗示作用。
成人应以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讲故事法与朗读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用口头语言来讲故事,还需要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去演绎故事的内容。成人在讲故事时应根据故事的内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调、音量和速度,用脸部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等来表达角色和故事情节的变化。在讲故事的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书插图及文字,可以促进孩子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
5、故事表演法
孩子阅读故事图书后,在成人的引导下,以玩偶或自己扮演角色的形式,把图书故事内容、情节表演出来的一种方法。这是在图书阅读后较长一段时间里进行的延伸学习的方法,对孩子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要鼓励孩子模仿故事里的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模仿各种人物的活动姿态、行为与动作。帮助孩子学习故事里角色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对话语言。另外,要启发孩子把日常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人们说话的表情、语气、音调等运用到故事的角色语言中,发挥他们的表演潜力。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对图画书里的角色,故事情节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会逐步加深对图书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表演,孩子学习角色的对话和故事里的语言,会促进了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增强阅读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6、与孩子共同讨论书里的内容
父母与孩子一起围绕所阅读的图书,提出一定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讨论,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里的内容。可以是一边朗读或讲故事,一边与儿童进行讨论,也可以是阅读前或阅读后的讨论。
在讨论中,家长的提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问的类型而言,有以下几种:引导孩子观察和描述的提问,引发孩子回忆和比较的提问,启发孩子联想和想象的提问,引发孩子因果推测的提问,引发孩子假设、质疑的提问。当然,成人也要鼓励和激发孩子的提问,通过双向互动的探讨问题的方式,孩子对图书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的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地分析和综合,扩展或修正自己的认识,能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7、“缠着”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知识讲给父母听 当孩子养成了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以后,为了强化孩子的读书兴趣,家长要有意地“缠着”孩子请他讲故事或书中的知识,或者以相互给对方将故事为条件,“引诱”孩子讲故事。每次讲完后,家长可故意做惊奇状,大加赞扬,或“缠着”孩子问这问那,询问故事的细节。这会使孩子以后看书更加细心,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做法会激发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使孩子读书的兴趣更加稳定。
讲故事的作用不仅是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还能从故事中获得教益。从“岳母刺字”到黄继光、董存瑞,从女娲补天到宇宙飞船,从安徒生童话到伊索寓言,从祖冲之到李四光,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鞭挞,对科学的向往,对世界的认知,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8、引导让孩子从书中寻找疑难问题的答案
孩子一般都有缠着大人问这问那的习惯,当家长适时地告诉孩子,他问的问题在某某书中有很好的解答时,孩子就会产生接近书本的强烈要求。例如引导孩子读《十万个为什么》就适宜采取这种办法。家长对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可以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就在某某书中,孩子也会慢慢对书发生兴趣。当你给孩子讲三国的故事讲到最精彩的片段时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孩子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的第几章、第几页,孩子就会主动去翻书阅读。
9、帮助孩子选择读物
一本好书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一本坏书也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挑选书籍时,要把孩子带上,要让孩子在购书现场看看家长是如何选择书籍的。一般来说,选购书籍应先读一读书前或书后的内容提要,从中弄清这本书是否适合于孩子的年龄,是否符合孩子的兴趣,再看一下目录,判断一下孩子是否能读懂,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本书。这里给大家推荐几本中小学生普遍喜欢的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西游记》《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等。
10、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
如何引导孩子讲礼貌 篇5
最近我在班上经常引导孩子们说“谢谢”“对不起”“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经常用到的礼貌用语,比较注重对孩子礼貌用语方面的培养,我觉得孩子们现在也已经有所进步,最起码能主动向老师问好了。
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列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其次,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
第三,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哦,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流行歌曲尽量不要放在家中,在家中,最好放些古典而优美的钢琴歌曲,或者一些静心的轻音乐,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歌曲,这样可以陶冶孩子高尚的艺术的情操。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像龙龙这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境,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
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
第四,家长不能用诱惑、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叫阿姨给你糖吃,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怎么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篇6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常言道:“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贻害终生。自古以来,许多有见识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孟母三迁”与“断织”的历史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反复地讲道理和单纯的启发兴趣上,而要注重行为练习,因为习惯只有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地按规律去做才能形成。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四各方面入手:
1、抓好早期教育。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在上幼儿园时期已初步形成,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而读书、写字、计算这样一些学习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失时机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种按时作息、生活有条有理,能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就能扩展到学习活动中。如孩子刚上学时,怎样拿笔、怎样写字、怎样做作业等,对孩子的要求应严格,反复练习,多次重复正确的行为,当孩子练得好的时候,就及时鼓励,使其更有兴趣练下去,有了兴趣,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家长要根据学校上课时间,给孩子制定合理适度的作息制度,并要求他严格遵守。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做作业,都要有相应的规矩,而且无特殊情况不能违反。比如:让孩子学习前先把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去掉,然后把需要的东西有条理地放好,这样用起来方便,又不碍手碍脚;读书学习时要专心,抓紧时间,不要想别的事,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做家庭作业既要认真仔细,又不拖延时间;做完作业要准备好明天的学习用具,整理好书包,等等。孩子生活作息有规律,就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做作业是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孩子的天性是自由天真、好奇心强、贪玩,常常会因为贪玩 忘记了做作业,或因玩得时间过场而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作业。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做作业与玩的关系,既保证孩子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又不过分强制性地去压抑孩子的天性。首先要教育孩子重视作业。在孩子做作业时,家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家长说话、做事最好不要弄出太大的声音,更不能随便中断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感到做作业与家长做重要的一样是严肃的,使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责任,懂得学习自己的首要任务,必须用心认真完成,切实养成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
4、及时与教师沟通。作为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的要求和孩子的表现,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切磋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故事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篇7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是不可缺少的。通过阅读带来的启发,能解决孩子视野和品格的问题。世界各地,家长不约而同地把阅读作为对孩子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而少儿阅读也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在林林总总的童书中,有真正的儿童教育理念,能真正给家长和孩子带来实用价值的精神食粮才是最受欢迎的。而强制性的、一味说教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不受欢迎,这就使得故事引导应运而生。这几年,故事引导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童书里,其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我们不妨以《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为例分析一下故事引导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故事引导能使孩子学会自我教育。
故事引导能培养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孩子辨明了是非后进行自我更正,这就是孩子的自我教育过程。《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就是以故事来顺势引导孩子,使孩子主动改变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我不任性》一书中把任性的小鳄鱼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演绎了一段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故事。小鳄鱼很任性,去公园玩儿的时候碰到了更加任性的小猪,小鳄鱼和小猪闹腾起来,各种窘事环生……这就不动声色地教孩子认识了任性的坏处,孩子会主动改变任性的坏习惯。时隔几天,孩子嘴里的“我偏要……”就变成了“妈妈,我们再来讲小鳄鱼不再任性的故事吧”。这个功效是说教类的图书无法企及的。因此,这套书的主旨也是让孩子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想改变人生就应该从改变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也是一种自我教育。
其次,看故事、听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很不容易,但是故事有这种魅力:一开始讲故事,再淘气的孩子也会很快静下来。因为故事,尤其是充满趣味的故事,会创造一种童心的空间,让孩子享受这种空间带来的温馨和美好。所以,孩子至少有一段时间坐下来,集中注意力看故事、听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例如,《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的《我不害羞》这本书,孩子听故事开头就很想知道,害羞的鸭子和不害羞的鸭子会有什么区别;接下来,孩子就会急切地想知道害羞的鸭子和不害羞的鸭子换了角色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再后来,孩子会很关心害羞的鸭子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这个故事就使孩子能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最后,故事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听故事,能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能让孩子正确地发音,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会组词或造句,或者让孩子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叙述故事的能力。《清华幼儿好习惯故事绘本》这套书语言活泼、简练、流畅、通俗易懂,除了语言描写,还融入了心理、环境等的描写,语言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适合语言初萌阶段的孩子。例如,这套书的《我爱清洁》一书中,讲述了小狐狸不爱清洁,房间里的东西到处乱扔,给朋友准备的几件礼物翻来翻去找不到,一次次着急,后来,有一件礼物实在找不到了,小狐狸哭了起来。其他的动物朋友帮他把屋子收拾干净,然后找到了礼物,小狐狸心中暗想,还是整洁的屋子看上去舒心,他开心地去给朋友过生日了。这个故事集语言、心理描写于一体,是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不二选择。
怎么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篇8
第二,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
第三,用同一步调增强主动行动力。
第四,让孩子先吃点苦,再尝甜头。
第五,培养孩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母亲的激励最重要,母亲是孩子终生的班主任。
第七,要改变孩子先改变你自己的态度。
第八,偶尔用恳求的证据与孩子说话。
第九,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
第十,给孩子适当的报酬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十一,多带孩子与大自然接近,让孩子接地气。
第十二,让孩子知道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努力了就会有结果。
第十三,培养孩子主动自我的激励。
引导的前提:理解孩子 篇9
(江苏南京 袁美英)
我不赞同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理由如下:
1.娃娃家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理解他人行为,发展操作、合作等能力。如红红给布娃娃剪头发能实现对妈妈行为的理解,也能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而教师的阻止很有可能使红红产生消极情绪。
2.角色游戏强调幼儿对角色的投入和自主性的发挥,而红红的行为恰恰反映了这一特点。很多时候,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常常不能很好地扮演各自的角色,不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游离于区域之外,甚至干扰他人活动,以至活动不能有效开展,教师常常为此苦恼。而红红给娃娃剪头发表面上看是破坏行为,实际上恰好是“妈妈”这一角色应有的行为,专注的神情充分体现了红红对角色的投入。这样的自主和投入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3.幼儿需要大量的经验才能理解“生长”现象。大部分4岁和5岁儿童认为生物和非生物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大小变化,只有6岁儿童能从生长角度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并能把生长的不可逆性作为生物的共同特征。由此可见,小班幼儿还不能正确认识“生长”现象,教师的告知显然不能说服红红。
教育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如果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红红给布娃娃剪头发这一看似破坏性的行为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是我,我会静静地观察红红的行为,然后问她原因并努力理解她的行为。最后我会通过提问“布娃娃的头发会不会像你的头发一样长出来”,引导她继续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抛出话题: “我为何不能给娃娃剪头发?”
针对话题展开的讨论:
理性看待幼儿游戏/(安徽芜湖 吴玲)
珍视儿童的游戏精神/(江苏南京 黄小丽)
引导的前提:理解孩子/(江苏南京 袁美英)
走进孩子的世界/(江苏淮安 丁霞)
关注孩子的需要/ (浙江温州 詹慈)
艺术地引导/(上海 张慧)
支持幼儿的发展/(江苏南京 任巍)
针对“我为何不能给娃娃剪头发”来文集粹
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篇10
——整理网络文章而来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往往站在成功的前列,而不会利用时间的人则通常与失败为伍。帮助孩子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就会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并将成功牢牢握在手中。
家长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玩耍;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情;做事总是杂乱无章,缺乏条理;在家坐下来学习时,往往不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找学习用具,剥指甲,上厕所,喝水,等等。这是孩子时间观念不强的表现。磨蹭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毛病。它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跟孩子的性格、能力及家庭教育方法失当有关。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时候,爸爸妈妈如果不加注意,就会让孩子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会根深蒂固。那怎样让孩子增强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呢?
一、提高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对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是对孩子自立能力的训练,是孩子成长的一项内容。但现在的父母事事包办,使孩子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从而导致了孩子能力的弱化,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所以,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人的事情帮着做”。在孩子做不好时,父母不要急着帮忙或轻易责怪,以免孩子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感,而应鼓励孩子在不断尝试中学习、锻炼、进步。
二、增强时间观念
孩子年龄小,时间对孩子来说非常抽象,所以他们一般体会不到时间的重要性,脑海里没有时间观念。有时大人在旁边心急如焚,孩子深处其中却坦然若之。所以,家长可以在平时与孩子交流时,明确的使用时间用语,帮孩子树立对时间的初浅认识;也可尝试让孩子在一分钟内做事,体验时间的长短,或与孩子一同游戏,并在规定的时间嘎然而止,训练孩子的时间行为,让孩子意识到“规定的时间作规定的事”。
1、要建立严格的作息制度, 教孩子做事情学会计划。家长要为孩子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对起床、就寝、吃饭、做功课、自由活动、做家务的时间都要做出具体的规定,并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孩子养成按照时间表作息的习惯。
只有把作息时间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孩子才能对时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成时间观念的前提。
要想让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就得让孩子学会检查自己的时间运用状况。在日常生活当中,爸爸妈妈可以要求孩子每天把自己的时间运用情况记在日记本上,每月分析自己时间运用的规律,找出浪费时间的地方。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时间浪费。
2、训练孩子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许多孩子在学习开始时,总要收拾书桌,整理书包,把书拿出来,放进去,再拿出来,再放进入,浪费很多的学习时间。因此,家长要让孩子遵循一条原则:立刻开始学习,不要拖拖拉拉,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能习惯于毫不迟疑地投入学习,往往会觉得时间过得快,不但学习效率高,还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使孩子更乐意泥塑。另外,要使孩子的生活条理化,如学习用品放置条理化,日常生活用品摆置固定化等,帮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这样,浪费的时间会大大减少。
3、让孩子养成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学习经常中断,或拖拖沓沓,既浪费时间,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要轻易打扰,不要随意叫正在学习中的孩子去买东西、倒垃圾、看电视等,努力让孩子养成学习时全神贯注的好习惯。
孩子的书桌上尽量不放平日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家中不要有太多的噪声,要给孩子提供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爸爸妈妈也不要陪读或监督,只需在孩子学习结束后进行检查,一是看孩子是否按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二是看孩子完成的作业的质量如何。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爸爸妈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孩子没有按规定去做时则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4、教孩子科学的统筹方法,指导孩子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统筹方法是从全局出发,全面考虑事情应该如何安排才能提高效率,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们的事情往往是由爸爸妈妈和老师来安排的。这是造成孩子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一大原因。
事实上,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才有可能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爸爸妈妈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如考试、测验;
第二类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如完成家庭作业;
第三类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如提高阅读能力;
第四类是既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情,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不做。
如果孩子能够按照这个顺序来安排学习任务,可以保证把重要的事情都完成,把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
5、让孩子学会利用点滴时间
时间十分珍贵,许多人都知道珍惜大段的时间,但却会忽略很多点滴的时间,比如坐车等车的时间,打饭排队的时间,约会等人的时间等。这些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利用这些点滴的时间能够完成很多事情。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
6、教孩子有效利用黄金时间,学会高效地学习。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每一个人的生物钟都不完全相同。有的人在早上记忆力好,看两遍单词就能够记住,而有些人是晚上睡觉前脑子清醒,看什么东西都过目不忘。同样的时间段,一个人心情愉快时就会记东西快,情绪低落时就会记不住东西。让孩子注意观察自己这方面的特点,掌握自己最佳的学习时间,然后把最重要的知识放在最佳的时间里去记忆,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一个孩子来说,一天内有四段高效的记忆时间:
第一段:早上6至7点,适合记忆一些新的概念、新的内容。
第二段:上午8至10点,适合记忆大量基础理论知识。
第三段:下午7至9点,适合进行综合性知识的记忆。
第四段:晚上10至11点,适合记忆精确性高、容易出错的知识。
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有些人早上学习效率高,有些人晚上学习效率高。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注意观察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然后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到最佳时间里去学习。
三、开展竞赛游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行为是后天习得并通过不断强化而巩固下来的。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磨蹭的习惯,应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开展一些适合孩子的充满趣味的竞赛活动,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愿望,锻炼孩子的能力。如:孩子穿衣特磨蹭,就和他开展“穿衣”比赛,让孩子通过不断练习,逐步提高速度。
四、运用同伴效应
孩子通过与同伴交流、嬉戏、玩耍,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所以,家长应多让孩子与那些性格活泼开朗、做事速度快的伙伴交往,有助于发挥榜样效应,使孩子开阔视野,并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不
自觉地用交往的规则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保持和强化那些受群体接纳的优点,改变和摒弃一些坏习惯,这种“调解力”是纠正孩子磨蹭毛病的一剂良药。
五、给孩子一定的玩的时间
爸爸妈妈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比如,有的爸爸妈妈要求孩子每天放松一小时。在这一小时内,孩子可以玩、听音乐、休息等,不管干什么,爸爸妈妈都不去干涉,等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和愉快,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时,就会比较愿意开始较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教育随笔:引导孩子直面挫折 篇11
教育随笔:引导孩子直面挫折
一天早晨,吴志元小朋友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园,可是他却不愿意进来,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他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今天是怎么了,我赶紧走过去问:“吴志元,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不愿意进来?”他低着头不说话,这时他妈妈说:“他从昨天回家就不高兴,我问他,他说是老师让填组成式时,不如吴玉东快,就不愿意上幼儿园了。”听了他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原来昨天在填4的组成式时,有几个小朋友也许在家里已经学会了,因此他们学的很快,而且在填组成式时,他们很快就填完了,为了鼓励他们,我给他们贴上标志,并表扬了他们。吴志元小朋友在他们几个填完之后,也很快填完了,我也给他贴上标志并表扬了他。当时我也没看出他有什么不高兴。
我知道,吴志元小朋友是个多才多艺的好孩子,而且很听话,很能干,我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帮忙,他每次都完成的很好。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并且对活动内容掌握的也很快,凡是教过他得老师都这么说,从来不让老师操心。就这样,他每天得到的都是奖励和表扬,小朋友们也都以他为榜样。他就在这种环境中从小班一路快乐的走到大班,也是这美丽的光环养成了他只听表扬,而不能经受一点挫折的.性格。就像今天因为老师先表扬了其他小朋友,他就不愿意了。看来,让孩子受点挫折教育是必须的,因为他不可能永远比别人强,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将来他可能会遇到比他更好的人,如果像现在这样是不行的。我把这些告诉他妈妈,他妈妈也很担心,并且表示以后原因配合老师一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努力学习 篇12
为什么要读书?经常会有孩子不明白读书的意义,甚至或多或少地认为,读书就是为了父母,因为他不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即使是父母老师苦口婆心地说是为了你好,孩子依然一知半解,因为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
这时候,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谈谈自己那个年代读书是如何的辛苦不易,并且告诉孩子现在赚钱有多难,让孩子学会分担。
我读书时候的一位同学,家里特别困难,她妈妈跟她说如果不好好读书,你一辈子都会在这个拥挤贫困的家里待下去,你愿意么?同学说不愿意。正是因为她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早早明白读书的意义,如今她已年薪五十万!
马云说:
“凡是学习的场所,门口停的是奔驰、路虎、宝马、劳斯莱斯等等,而在网吧、游戏厅、麻将馆门口,停的都是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这就是为什么会读书的人越来越优秀,不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差劲!
要知道,孩子在学习上偷过的懒,在未来都会成为阻碍他奔向美好生活的绊脚石!所以,从现在开始,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意义,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
约法三章
除了兴趣外,规矩也很重要。很多孩子能够变着法子偷懒,并且习以为常,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规矩约束,家长不妨这样做:
每天背多少个单词,背多少首古诗;
每天作业是否按时完成;
下一次考试要比上一次考试好;
学期目标要达到班级多少名;
只要家长给孩子定好目标,孩子就有动力朝着目标前进,不然,孩子像个无头苍蝇,只能“嗡嗡”乱飞了!
奖励惩罚齐上线
当家长立好规矩后,自然也不能少了奖励和惩罚。但是,很多家长都害怕物质奖励孩子会让孩子索取无度,最终有害无利!
【引导孩子全面成长】推荐阅读:
引导孩子07-24
引导孩子读书06-18
引导孩子读书12-23
如何引导孩子读书08-16
如何引导脾气暴躁的孩子07-21
引导孩子控制愤怒的情绪11-28
家长引导孩子读书的七大妙招12-29
孩子早恋,家长应如何教育和引导12-23
带着大爱去引导和启迪孩子礼仪知识08-09
成长引导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