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2024-07-13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通用8篇)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1

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第一条 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保证守法生产经营,保证生产的食品质量合格、安全,不会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二条 在申(换)食品生产许可领取证书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与当地质监部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

第三条 制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公示板。内容包括:企业资质情况、承诺内容、监管人员、分类监管等级、投诉举报电话等,并在生产加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接受社会监督。第四条 承诺内容应包括:

1、保证遵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主动维护食品安全秩序,自觉接受质监部门监管,依法承担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2、保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合格、安全,不会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保证生产加工环境、生产条件等持续保持获证要求。

4、保证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不添加非食用物质,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

5、保证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偷工减料,不掺杂使假,不以假充真。

6、保证不伪造产品标识,不冒用QS标志,不标注虚假生产日期。

7、保证遇有食品质量问题及时报告相关质监部门,不欺骗,进货查验制度

第一条 食品质量安全进货查验制度是指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对用于生产加工食品的原辅材料、添加剂、包装材料和食品容器、食品用工具设备等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严格把关,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不得用于食品生产加工。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通过制定采购文件、采购计划、采购清单或采购合同,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等措施,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索取并检查供货单位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明,查验并留存营业执照及生产许可证等证照。

第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购进的原辅材料、添加剂、包装材料和食品容器、食品用工具设备等食品相关产品,要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合格证、检验检疫证明、产品检验报告等质量合格证明,验看产品标识,或者自行检验、委托检验合格;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向供货者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第五条 进货时应进行如下查验:

(一)标识查验。所进货物标签标识应符合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事项。标识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执行标准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批号或

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质量档案包括企业建立的台帐和生产过程的记录、质量管理制度及工艺文件、外来的质量相关文件、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其他需要归档的有关材料。

第二条 企业建立的台帐和生产过程的记录包括:进货验收记录、进货台账、环境场所清洁记录、生产设备清洗消毒记录、库房保管记录、生产投料记录、关键控制点控制记录、出厂检验记录、产品检验留样记录、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不合格原料处理记录、产品销售记录、不合格产品召回记录、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记录、学习培训记录、消费者投诉受理记录、风险收集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记录、检验设备记录、停产复产记录。

第三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及工艺文件包括: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进货查验制度、质量档案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出厂检验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厂区、车间分布图;工艺流程图(应标明质量关键控制点);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第四条 质量相关文件: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代码证等有效证件;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及产品标准;计量器具检定证书;监督抽查检验及委托检验报告单;食品添加剂备案书、与监管部门签订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企业审查报告、从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第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备和持续满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化验设备、人员等条件,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厂区道路应采用便于清洗的混凝土,沥青及其他硬质材料辅设,防止积水及尘土飞扬。生产区与生活区应相互隔离;生产区内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坑式厕所应距生产区25米以外。厂区内垃圾应密闭式存放并远离生产区,厂区内不得散发出异味并不得有各种杂物堆放等。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第三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

第四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第五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出厂检验制度

第一条 食品出厂必须经过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销售。

第二条 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可开展自行检验。不具备出厂检验能力的,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第三条 企业应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包括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证号或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第四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第五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定期参加培训。

第六条 自行开展出厂检验的企业;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测比对,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第七条 企业应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产品保质期少于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产品保质期超过2年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二条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成立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企业的法人代表必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事故全面负责。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除按照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外,应立即向本行政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发生事故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地址;

(2)事故疾患者(含疑似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征;

(3)治疗单位、地址,抢救治疗的基本情况;(4)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6)需相关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的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

报告应采用电话、传真或其它快捷有效的方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第一条 企业应主动收集企业内部发现的和国家发布的与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

第二条 发现与食品企业相关的食品安全风险时,要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做出反应,实施有效应对措施。

第三条 企业要及时向辖区质监局报告与企业有关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

第四条 企业应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第五条 企业应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2

但双汇没有告诉人们, “十八层检验”检不出瘦肉精, 生猪检疫如同走过场。

据央视2011年《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 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 有毒猪肉流向了双汇。

“健美猪”这个听起来健康又美丽名字可不是什么高科技新品种, 而是吃瘦肉精长大的问题猪。同普通的猪肉相比, “健美猪”的脂肪层很薄, 有的部位薄的只剩下猪皮, 相当符合时下不少人怕油腻、图健康的需求。但是, 这“健美猪”人吃了可是非但不能健美, 反而还有生命危险。添加在饲料中的“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 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 常见的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 特别是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会诱发恶性肿瘤。早在2002年, 农业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发布公告, 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据北京工商负责食品检测的人士介绍, 目前“瘦肉精”是属于日常检测的项目, 快速检测也能检测出来。那么,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冷鲜肉专家”, 您“十八道检验”的火眼金睛竟然验不出个“瘦肉精”?

1 双汇“健美肉”折射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当双汇“健美肉”事件曝光, 很多人一味谴责养猪户, 确实, 瘦肉精是他们喂的, 但对“健美猪”的需求不是他们能决定的。消费者也觉得委屈, 难道我们追求健康生活有错了?因为我们更愿意买瘦肉就要买到会吃死人的“健美肉”么?我们多花在健康上的钱被用来给猪吃药了么?说到底, 产品的质量到底应由谁来负责?生产者责无旁贷!产品的质量问题首先暴露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

近年来,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凸显了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许多人都把问题归结为国家的法制不健全, 政府的监管不力, 而忽视了食品企业自身的问题。广东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会长黎友焕博士认为:“食品安全问题, 归根到底就是由部分食品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漠视企业社会责任, 没有很好地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

从“中国名牌产品”到“产品质量国家免检”, 从“食品安全十佳供应商”到“全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 从“HACCP”到“ISO14001”, 双汇荣誉墙闪闪发光, 各种权威认证也是行业领先。可是, 就是这样的名牌企业, 仍然没有抵挡住利益的诱惑, 放松了对质量的监管。归根到底, 这便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结果。

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应承担的, 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 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1]。对于食品企业而言, 它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是指食品企业负有生产和盈利的责任, 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对食品数量与质量的需求;法律责任是指要遵纪守法, 在运营过程中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伦理责任是指对员工不得有就业歧视, 对员工的工作提供安全保证,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等;确保产品质量, 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 不能欺骗性包装、宣传, 对有问题的产品实行召回制度等;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环境污染, 不得破坏生态环境。此外, 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中还包括慈善责任。慈善责任不是由法律和伦理所要求的, 它是企业作为社会人的“道德需要”的升华。

由于食品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质, 如食品质量的后验性、食品效用的双重性等, 对于食品企业而言, 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其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2]。在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议题展望研讨会”上, 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十大议题之一, 备受关注。“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一个成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 质量是一种固有的特征。美国质量协会主席利兹凯姆曾指出:“我们已目击到的那些企业垮台的事件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对质量和道德规范问题光说不做, 那我们就要承受长期的痛苦的后果。”[3]

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也关系到民众的幸福与安全。企业经营者要高度重视质量问题, 树立质量责任理念, 坚持“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方针, 严把质量关, 把保证质量安全、提高质量水平、履行社会责任作为首要任务;其次, 在社会责任的理念指导下制定质量发展战略, 自觉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 建立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2 食品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对质量的承诺

如果用同心圆模型来描述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CSR) , 那么, 内圆表示产品的生产需符合健康和安全的标准, 而且要与企业提供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相一致。中圆: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CSR) 表现出的道德、信誉和公众形象。外圆:将来会出现和已经存在的职责, 企业活动将改善环境, 包括就业机会和脱贫的解决方案。因此,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 是核心。

一个食品企业所要履行的完整的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之和。消费者作为企业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一, 也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各项内容时的中心。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必须与消费者的利益保持高度的一致, 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而消费者利益中最核心的层次, 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核心价值的需求, 保证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满足和安全, 决定这一切的便是产品的质量。

因此,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是以产品的质量为核心责任。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贯穿食品企业的所有社会责任, 从经济责任到法律责任再到伦理责任, 都离不开质量管理及食品安全。

2.1 质量管理可以作为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工具

企业信誉包括经济和伦理方面的信誉[4]。经济方面的信誉指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由协议和合同保证的交易业务, 也就是对商品和货币特殊的操作方式。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属于企业经济信誉的范畴。伦理信誉指道德准则, 根据这些准则, 企业恪守承诺并履行经济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 而且这些准则包括企业社会责任。这告诉人们将质量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企业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联系并将质量管理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结合起来, 那么质量管理的实施可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经济信誉可促进伦理信誉的实现。加强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可以提高经济信誉, 这样有助于企业信誉的提高, 企业信誉的提高, 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 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收益和社会财富, 可以给人们生活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并实现伦理内容在经济信誉里的渗透;另一方面, 作为市场和社会的主体活动, 企业经济活动对于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经济信誉可以为企业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带来收益, 企业对伦理信誉有更多的实用需求, 包括信任、声誉和信心, 随着经济信誉的增长, 这种需求将变成行为习惯, 这样可以提升伦理信誉的质量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2.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质量管理的实施

任何组织都要经营并承担社会责任, 因此, 每个组织都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 实现对产品以及经济效益的责任[5]。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组织会对各方面进行管理, 而其中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便是质量管理。因此, 能够很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对产品质量以及质量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的管理者都认为, 质量问题都是由一线员工造成的, 是员工的不良作业给企业制造了麻烦, 一旦出了质量问题, 那些政策的制定者、监督者和组织的管理者的第一反应就会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连车间都没进过, 生产什么也不知道, 质量问题当然要靠考核和惩罚一线员工来解决[6]。而事实上, 质量管理是一个过程, 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 由最高管理者领导。质量首先是管理者的事。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决定了质量管理的效果, 质量经理在组织中的位置反映了一个组织质量管理是否成熟。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使企业的最高领导看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和基础性, 提高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从而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是对员工的责任[7]。虽然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 而且是由最高管理着领导, 但质量管理的实施却涉及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质量管理的成败。而企业通过实施社会责任, 对员工履行相关的伦理责任, 做到没有就业歧视、保护员工隐私、保障工作安全、定期对员工培训, 从而保护了员工的权益。在现代管理过程中, CSR战略实施得好的企业往往更重视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员工的智力资源, 在满足员工自身需求的同时, 积极引导员工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 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确保产品质量, 实现经济目标, 达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实施CSR战略的企业会更重视消费者的利益。社会责任除了包括基本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还体现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人的尊重, 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讲究诚信, 尊重消费者的权益[8]。而产品质量安全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甚至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休戚相关。现代商品市场上, 各类商品琳琅满目, 功能也越来越多, 消费者每天都要与商品发生关系。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就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 或者直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甚至是生命安全。实施CSR战略的企业会认识到, 消费者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的基本责任;树立质量第一意识, 注重产品安全,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高质的产品和服务, 是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

3 结论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的推动, 需要消费者的互动, 但归根结底是需要食品企业的自发行动。食品企业经营者们只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 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作为食品企业的基本职责来加以重视, 才能真正地发挥质量管理的促进作用, 最终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双汇的网站首页, 写着这样的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无小事, 食品安全大如天”“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高于一切”。希望企业能够把社会责任当做第一要务, 把质量管理具体落实, 将挂在墙上的“理念”真正地融入每位经营者、管理者和工作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刘艳.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1) :79-80.

[2]王中亮.食品安全与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1) :36-40.

[3]李艳军.由产品质量引发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9 (23) :83.

[4]罗国英.质量与企业社会责任[J].中国质量, 2008 (6) :8-11.

[5]钟宜彬.浅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长三角, 2008 (11) :65-70.

[6]于双青.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09 (27) :27.

[7]郭振刚.对忽视质量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不可掉以轻心[J].中国质量, 2006 (5) :40-41.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3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机制,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吉林省境内从事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

(一)对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组织贯彻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三)建立职责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量和执法装备建设,保障必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监督检测经费的落实;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下级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六)组织开展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和区域性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整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农产品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

第四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各级农业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工作部署;

(二)根据职责分工依法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整顿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

(三)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排查事故隐患,防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五)定期向本级政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主动向各相关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六)迅速报告当地发生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积极参与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五条 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

(一)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政府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项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系统内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和横向分片定责,纵向采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办法,把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横向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奖惩”的要求,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监管责任人。

第六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的年度总结和检查。

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应督促下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工作,并加强督导检查,每年年底前应对本地区、本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报省农业委员会。省农业委员会应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督导检查,视情对各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抽查),并将检查(抽查)情况报省政府。检查(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制度建立等方面工作实施情况;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人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情况;

(四)依法监管、查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情况;

(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追究。

(一)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未按规定和程序履行,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2.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导致事故危害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的;

3.发生严重区域性、行业性农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

4.發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对事故情况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信息报送不及时的;

5.阻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干涉调查工作正常进行;拒绝、拖延接受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者拒绝、拖延提供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6.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重大农产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8.索贿受贿、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9.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各环节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10.其他应追究责任的情形。

(二)行政责任的追究。由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实施。监察机关在依法追究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同时,应当对责任人处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条 本制度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4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责任追究办法

为建立更加科学的医疗纠纷预防体系,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责任追究管理,推动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江西省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责任追究办法》等规章制度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1.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事故,不包括合理使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及损害人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分为三级:

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1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2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度残疾。2.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主动向科主任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重点是医疗及护理差错、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等。科室主任根据事件的情况可采用书面、电话报告医务科,由医务科根据情况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在当天给予调查处理,紧急情况立即处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减少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责任人及科室主任必须全程参与事件的处理过程。

3.医务科负责通过网络直报向市卫生局报告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或者疑似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在发现之日起15日内上报;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在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上报;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应在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上报。

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责任追究

1.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理结束后,责任科室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整个过程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行成书面材料报医务科。医务科每季度组织一次学术委员会,深入剖析每例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查找事件的性质、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同时对责任人、责任科室投票划分责任(完全责任、一定责任、无责任)。

2.医院依据定性结果对责任人及责任科室给予经济处罚:完全责任扣罚责任人及责任科室发生费用的20%;一定责任扣罚责任人及责任科室发生费用的10%,并形成书面材料存入责任人技术档案。

3.除经济处罚外,医院将视情节按以下原则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发生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由医务科、质控科责令其改正、书面检讨、告诫谈话、通报批评;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视情节采取责令其改正、书面检讨、告诫谈话、通报批评、暂停处方权、手术权、诊断报告权、延期晋升职称、降级使用、调离工作岗位;发生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由医院给予暂停处方权、手术权、诊断报告权、延期晋升职称、降级使用、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对一年内发生两起(含两起)以上医疗纠纷的责任人或责任科室,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质控科对责任人或责任科室进行告诫谈话并召开科室安全会议。

企业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2 篇5

董事长(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副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生产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综合(经营、技术质量)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公司劳动人事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拆装队队长安全生产职责 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职责 拆装队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汽车吊操作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董事长(企业法人)安全生产职责

1、领导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制定审批本单位安全生产规划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并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安全生产文件精神;

6、负责审批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工作会议,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制定本单位有关的安全规定;

8、审批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和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计划;

9、督促本单位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并采取措施,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公司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主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制定审批本单位安全生产规划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并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并向职工代表会议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生产措施;

8、审批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和安全生产资金保障计划并组织实施;

9、对职工进行安全、遵章守纪及劳动保护法制教育,检查督促各职能部门及广大职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

10、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并采取措施,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公司副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府部门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协助公司经理抓好分管的安全生产工作;

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4、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不违章指挥;

5、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拟定落实整改措施;

6、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检查、督促职能部门抓好特殊工种培训工作;

7、抓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改善职工劳动条件,注意劳逸结合,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行业、企业有关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

2、负责本单位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管理工作;

3、主持编制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项工程方案,并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特殊、非常规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组织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培训;

4、负责提出改善本单位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和项目;

5、主持编制本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跟踪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安全技术问题;

6、审定对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和教育培训教材;

7、参与对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伤亡事故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并提出技术方面的改进措施。

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在分管经理的主持下,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规划和目标、指标计划,并组织实施;

3、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掌握安全生产情况,指导基层、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分析研究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4、参与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参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对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负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和新进场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7、按照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劳动保护用品规定,负责劳保、防护用品管理工作;

8、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负责安全事故隐患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监督检查及效果验证;

9、负责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和违章处置工作,遇到严重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报告领导处理;

10、负责工伤事故调查处理,对重大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公司生产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施工法规;

2、参与制定适用于本单位施工的主要关键过程、特殊过程,参与组织项目相关部门制定作业指导书或专项施工方案;

3、在编制生产计划时,应同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4、在布置生产计划的同时,要布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管理计划;

5、在检查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完成情况;

6、在总结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同时,要总结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完成情况;

7、在评比完成生产任务中集体、个人的成绩和不足时,要对完成安全技术措施任务中的各种情况进行评比;

8、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组织指挥生产;

9、尽力安排好各种配套工作,创造出均衡生产局面,以免忙中出错。

公司财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资金保障管理制度;

2、制定本单位劳动保护、安全设施设备及安全技术措施所需费用计划,列入本单位财务预算,专款专用;

3、及时筹措劳动保护、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并督促有关部门合理使用;

4、配合安监部门做好安全奖惩资金的落实。

公司综合(经营、技术质量)办公室安全生产职责

一、经营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经营法规;

2、负责资质资格管理和合同管理;

3、负责投标合同中安全技术措施费的预算编制;

4、负责合同评审和相关部门审核,领导审批

二、技术质量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标准;

2、组织编制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方案,并协助总工向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跟踪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4、参与对安全隐患、安全事故、伤亡事故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并提出技术方面的改进措施。

公司劳动人事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

规;

2、负责签订公司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及劳动保险,维护职工的社会保障权利;

3、掌握工人的专业技能,技术专长,岗位履行能力;

4、负责工人和新工人的上岗培训的各项工作,组织对工人职业技术鉴定;

5、督促生产部门注意职工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6、遵守女工保护规定,维护女工合法权益;

7、作好工伤事故的善后工作,对因工至残的职工安排适合的工作。

施工员(拆装队队长)安全生产职责

1、项目施工员是项目工程分部、分项施工的安全生产负责人,对所分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直接负责;

2、熟悉、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帮助、督促生产班组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

3、安排生产任务时,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措施;

4、签发施工任务单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交任务时一定要交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班组执行;

5、对违反作业的班组和个人及时制止,不违章指挥,对违章作业的班组和个人有权停止工作直至改正为止;

1、班组人员发生工伤事故要立即上报并组织抢救,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

专职安全员安全生产职责

2、项目安全员是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

3、监督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4、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5、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安全检查,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

6、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教育,做好新进场工人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

7、负责项目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参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设备管理员安全生产职责

1、执行国家、政府和上级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法规、法令、规章和技术标准;

2、负责现场机、电设备的配备、验收;

3、建立现场机、电设备台帐和相关人员台帐;

4、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和运行检查记录;

5、负责现场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确保现场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符合生产要求。

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执行上级部门及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向本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3、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

4、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并根据作业环境和职工的思想、体质、技术状况合理分配任务;

5、作业前应对所用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等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汽车吊操作工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作业;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操作指令;

2、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

3、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装置,爱护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好工具设备;

4、服从安全监督人员的指导,积极参加安全活动并提出改进、消除事故隐患的建议;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篇6

本责任制规定了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和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本责任制适用全厂安全生产管理。

二、术语

“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四不放过”是指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末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三、各级行政领导安全生产职责

1.厂长、副厂长安全生产职责

(1)厂长的职责

①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 规和规定负责,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②审批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标准、规划和计划以及生产中的重大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国家规定保证所需的经费开支,有计划她解决重大隐患和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③定期主持召开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重大问题。

④检查指导副职及下属各单位领导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重大事故的责任 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审定安全生产奖惩事项。

(2)生产副厂长的职责

①协助厂长抓好全面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

②生产中认真贯彻“五同时”并及时研究解决生产中的不安全向题。

③定期组织全厂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定期检查分厂厂长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安全环保处的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奖惩会议。

④组织制订(审定)安全技术规程、制度和厂内标准,对规程、制度的完善情况负责。

⑤组织调查分析、处理伤亡事故和重大险情事故,拟定整改措施,组织落实。

(3)设备副厂长的职责

①对全厂设备、建(构)筑物良好状况和职业安全、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负领导责任。对因设备、建(构)筑物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负领导责任。

②定期组织设备安全大检查和仪表的标定,及时处理设备方面的重大安全隐患。

③负责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

(4)基建副厂长的职责

①保证从更新改造资金申安排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经费,不得挪用,组织安排安全措施项目的实施。②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同时,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设施,不留隐患,认真贯彻 “四同时”的原则。

②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5)人事副厂长的职责

①负责审批全厂治安保卫、职工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工作计划的同时,审批消防安全、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卫生的工作计划,并保证实施。

②负责组织定期的消防安全、职业卫生检查,对重大火灾事故,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③负责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

2.三总师的安全生产职责

(1)总工程师的职责

①对全厂的安全生产工作,在技术上负全面责任。

②在组织科研、技术攻关、改造、设计、施工和生产过程中,根据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条例、规程、规范和标准,认真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的科研和新技术的应用。

③组织审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标准和预防重大事故的技术措施。

④参与重大事故的调查,组织技术力量对重大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改进措施。

(2)总会计师的职责

①按审定的计划,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合理开支。

②对挪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行为不监不管,致使重大隐患得不到治理,对由此而发生的伤亡事故负责。

(3)总经济师的职责

①按国家规定,提出合理设置安全工作机构和安全干部的定编。

②在生产、经营中把安全生产列为重要内容,并严格考核。

③工人、干部晋级或浮动晋级,要把安全生产列为重点考核条件。

3.分厂厂长(分公司经理、车间主任)安全生产职责

(1)对所领导分厂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做到“五同时”,把安全工作贯穿到每个环节中去,每月定期主持一次全分厂的安全活动和进行一次全分厂安全生产检查和评比,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对本单位的规程、制度健全完善负责,针对分厂生产情况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检查和发现的隐患和尘毒危害,及时安排力量解决,对本分厂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安排解决。

(4)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考核。

(5)发生伤亡事故时,要紧急抢救,保护现场,立即上报并查明原因,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重复发生。

(6)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安全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4.工段长、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对本工段、班组工人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健康负责。

(2)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政策,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3)经常教育和检查工人遵守安全操作制度,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并注意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4)经常检查并保持工作地点的文明生产,保持成品、半成品、材料及废物的合理放置。

(5)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日活动,开好班前班后会。

(6)有权拒绝上级违章指挥,遇有事故险情时,有权立即指挥人员撤离现场。

(7)发生伤亡事故要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并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情况。

6.总工程师办公室(科技处)的职责

(1)组织新产品试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遵守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规范与标准。

(2)积极引进推广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新技术,重大职业安全卫生的规划,要积极引进推广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新技术。

(3)对新技术推广和科研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负责。

7.基建处(科)的职责

(1)确保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与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违背“三同时”造成的不良后果负责。

(2)组织基建、技术改造工程,必须督促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合同,制订安全措施,对因无安全合同组织施工而造成的伤亡事故负责。

(3)组织审查设计方案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时,必须有安全环保处(科)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

8.教育办(教育科)职责

(1)对职工末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就上岗操作而造成的伤亡事故负责。

(2)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时,应有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计划,并负责解决教育经费。

(3)按照职业安全卫生应知应会内容和继续教育工程再教育的要求,组织领导及职工的岗位培训。

9.医院、职防部门的职责

(1)发生伤亡事故后要全力组织抢救,对因抢救不及时或因采取措施不当,误诊、误治造成伤势加重,甚致死亡的后果负责。

(2)负责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防治与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有关工种的职工进行体检。

(3)对工伤、职业病人员的劳动能力和健康状况,提出鉴定意见。

10.企管处(科)职责

(1)调研制订专业经济责任制、管理办法和制度,要把安全生产列人主要内容。

(2)对各单位进行综合考核评比时,应把安全生产列为重点考核内容。

11.劳资处(科)职责

(1)对因劳动组织严重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当或劳动纪律松驰又长期末予解决造成的伤亡事故负责。

(2)负责督促检查并及时调整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不适合所在岗位工作的年老体弱和各种疾病人员的工作。

(3)不得分配女职工到女职工禁忌的岗位作业。

(4)按劳动保护要求,合理配备岗位定员。

(5)把安全生产列为工人晋级的重点考核条件。

12.财务处(科)职责

(1)对不按计划拨付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或对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不监不管,擅自核销而发生的伤亡事故负责。

(2)按有关规定的标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防暑、降温等费用的开支,同时实行财务监督。

13.保卫处(科)的职责

(1)对因防火及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质、剧毒品等要害岗位管理不严造成的伤亡或不良后果负责。

(2)组织进行全厂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检查工作,制定消防及易燃、易爆、剧毒品等要害岗位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并督促贯彻执行。

(3)参加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14.质量处(科)的职责

(1)在改进工艺、提高质量的各项措施中,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2)做好进厂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防止爆炸物品和密闭容器进人炼钢炉而发生爆炸事故。

15.物资供应处

(1)对因采购的工具、材料、防护用品等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事故负责。

(2)根据厂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组织货源,保证质量,及时供应。

(3)对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的采购、搬运、储存、发放应严格遵守国家颁发的各项安全规定,保证安全。

16.干部处(人事科)的职责

(1)应把安全生产列人干部的教育、考核内容。

(2)严格按编制定员配备、调整安全部门干部,并保证人员素质。

(3)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事故责任者的行政处分,对职责范围内工作失误导致的伤亡事故负责。

17.厂工会

(1)根据全国总工会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和宣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健全规章制度,对行政和基层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配合行政部门做好安全工作。

(2)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各种形式安全生产竞赛和技术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3)检查职代会通过的安全生产提案执行情况,组织基层工会抓好劳动保护工作。

(4)参加安全大检查工作,参加重大不安全隐患整改及尘毒治理方案的讨论。

(5)参加重大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订整改措施方案。

18.厂团委的职责

(1)经常对团员、青年进行安全法规、遵章守纪教育,组织开展团员身边无事故活动,表彰先进。

(2)组织好青年监督岗,作好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把监督岗和“无事故”活动作为评选先进团支部的重要条件。

五、安全技术专职机构的职责

1.安全环保处(科)的职责

(1)在总厂生产副厂长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是厂长、生产副厂长在安全工作中的助手。负责督促、检查、汇总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对职责范围内因工作失误而导致的伤亡事故负责。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规程、标准和规章制度,经常检查贯彻执行情况。

(3)组织制订、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定,负责编制、汇总、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组织各种安全生产检查,组织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4)组织推广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参加新建、改建、扩建以及大中修工程的初步设计和方案的审查及竣工验收。

(5)参加重伤、伤亡事故的现场勘察、调查、分析与处理,员责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报告和建立伤亡事故数据库的工作,督促检查承包项目安全工作,督促检查防护用品的质量和发放使用情况。

2.分厂专(兼)职安全员的职责

(1)在分厂厂长领导下,协助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并接受上级安全部门的业务指导。

(2)负责组织新职工(含实习、代培、调转、参观人员等)迸人车间和复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考试,定期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做好每年的普测、考核、登记莉上报工作。

(3)负责组织分厂的安全例会、安全日活动,开展安全竞赛及总结先进经验等。

(4)协助领导开展定期的职业安全卫生自查和专业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登记、上报,并督促按期解决。

(5)协助领导修订分厂安全管理细则、岗位安全操作细则、安全责认制和制定临时性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等。

(6)经常检查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对于危及工人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有权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

(7)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提出防范措施,负责伤亡事故和违章的统计上报。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7

关键词: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保险人代位权,过错

工程建设是一个高风险的项目,加之我国建筑市场严重不良的现状,使得这一风险又大幅度增加,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来分散和控制这种风险。加强工程质量保险的立法研究,尽快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在我国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既可分散和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又可以净化建筑市场,规范市场运作,最终将对提高工程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中,保险人的保险代位权如何行使、行使效果的好坏从一定角度来说将决定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是否能成功地得到实施和推广。

1 保险人代位权

各国保险立法一般均规定了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即保险代位权,它是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在履行保险合同并赔偿被保险人损失后,所取得的在其赔付保险金的限度内要求被保险人转让其依法享有的向造成损害的第三者(责任人)请求索赔的权利。它是各国保险法基于保险利益原则,为防止被保险人获得双重利益而公认的一种债权转让制度。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中的代位权是指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其承担责任的范围内向被保险人(即投保人、施工人)追偿的制度。它和目前法律中所规定的代位权有很大的区别,是一种特殊的代位权。我国《保险法》所规定的代位权是指保险人向造成损害的第三者追偿的权利,该第三者既非投保人,也非保险人,是一个与保险合同主体无关的责任人。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中的代位权则是指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追偿的权利,这里的被保险人也是投保人,即施工单位。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承担保险责任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反过来向被保险人追偿,这一做法明显不同于目前其他责任保险的规定,在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等普通责任保险中,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后,一般不会向被保险人追索,但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中,这一做法却是必要的,因为开设该保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要求施工人向业主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如果将来发生质量事故,业主不会因为施工单位赔偿能力不足而得不到赔偿。这就意味着不论何种原因,只要施工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责任,保险人就必须先行赔偿,然后由其向施工人代位求偿。从这一点来讲,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代位权和保证保险的代位权具有相似性,在保证保险中,当债务人作为投保人又不履行债务时,保险人在承担保险责任后就依法取得代位债权人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但这二者的代位权又有明显的区别,保证保险中,债务人只可能作为投保人(债权人也可作为投保人),而不可能作为被保险人的身份出现,因此,行使代位权时,保险人不是向被保险人追偿,而只可能向债务人(此时债务人不是保险合同的主体)进行追偿。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中,保险人是向同时具备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身份的施工单位追偿。

在学界肯定保险代位权的学说有多种,其中社会公平说从法律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人都应对自己的过错负责,所以加害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被保险人在得到保险人的赔偿后,有可能不再追究加害人的责任,如果此时不赋予保险人代位求偿的权利,将有违法律公平的精神。”笔者认为,法律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致使他人受到损害且有过错的人,最终应在经济上有所负担。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合同中,若作为致害人的被保险人因为受害人可以从保险人那里得到赔偿而免于承担责任,实际上是其通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而获得了不当利益,这不符合法律公平的精神。因此,无论保险人是否承担了保险责任,作为致害方的被保险人的责任均不能免除。同时,受害方的损失是既定的,法律也不允许其双重获赔,当其从保险人那里得到赔偿后,其对致害方的追偿权应理所当然地让渡给保险人,这是保险法损失补偿原则的必然逻辑结论。在我国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设计中,应当明确规定保险人的代位权,并禁止当事人在保险合同中以约定的方式对此项权利进行排除和限制。

2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构成条件

1)损害的发生必须是由于被保险人的行为引起。

损害是由于工程质量事故所引起的,而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可能存在多种,但只有在因被保险人,即施工人的行为引发事故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被保险人的责任问题,这是保险代位权产生的前提条件。而且,保险人造成的损失必须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人承担的保险责任范围之内,这是保险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条件。

2)第三人对被保险人享有赔偿请求权。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代位权是建立在第三人(事故中受害方,也是受到保险赔偿的一方)对作为被保险人的施工单位享有赔偿请求权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赔偿请求权存在,第三人才有可能在得到赔偿后向保险人转让其对被保险人享有的赔偿请求权。如果第三人没有这一请求权,也不可能产生保险代位权。各国立法均对保险人代位权加以保护。

3)必须能够证明被保险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

这是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代位权成立的一项非常特殊的规定。本文前面已经讲过,在确定保险责任时,对保险责任的责任基础——施工人的责任应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予以确定,再以此来确定保险人的责任。当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就可能向被保险人进行追偿。我们知道,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追偿的一个前提是被保险人须对损失的发生承担责任,那么,在保险人行使代位权时认定被保险人的责任应当使用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还是过错推定原则,笔者认为,如此时使用过错推定原则,将会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即发生损害后,保险人进行赔偿,然后立即向被保险人追偿,保险人在其中只是起了一个过渡的作用,基本上不承担风险,自然就不会关心如何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如何减少和防范质量风险。这样一来,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意义就值得怀疑了。如果使用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保险人要向被保险人追偿,就必须证明被保险人对事故的发生具有过错,否则,自行承担责任。

这样就将按现行法律无法分清责任的那部分损失加在保险人的身上,其优点是:a.有利于实现保险向社会分散局部风险的功能;b.也可促使保险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充分行使参与权,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所以说保险人行使代位权的一个要件之一是必须能够证明被保险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过错。

4)保险人已经赔偿保险金。

保险人的代位权来源于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后,受赔偿方向其转而对被保险人所享有的赔偿请求权。保险人没有承担和履行保险责任,事故中受害人自然也就不可能转让其赔偿请求权,保险代位权当然就无法成立。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代位权成立后,在其行使的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应当从法律上予以明确。

首先是保险代位权行使的名义问题,即保险人是应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还是应以事故中受害方的名义行使。我国《保险法》对该问题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在学界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制度中,保险人代位权应当以保险人的名义行使,另外,从保险实务来看,如果保险人必须以受到赔偿一方的名义行使,则保险人将没有独立的请求权和诉讼主体资格,而必须事先取得受害方的同意,这将会给保险人行使权利带来诸多不便。

其次是保险代位权行使的范围问题。为防止保险人的不当得利,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都规定保险人行使代位权以不超过支付的保险金为限,我国《保险法》第44条第一款对此作了专门的规定。但也有人认为,保险人以其赔付的保险金为限行使保险代位权,固然符合保险填补损害的本质特征,但是,如果保险人超出范围行使保险代位权有利于受损害方的利益,法律也可允许,但保险人获得的超额利益应当归属于受损害方。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并主张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制度中采纳此观点。

最后是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代位权行使的法律保护问题。法律在赋予保险人这项权利的同时,必须规定一定的保障措施,否则,这项权利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在这些措施中,有两项是最主要的:a.必须规定第三人的协助义务;b.是对第三人过错行为的惩罚。对于前者,保险人可以相应扣减保险金,保险人已经赔付的保险金,保险人可以请求返还;对于后者,应区分弃权行为发生的不同阶段,分别处理:a.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第三人弃权的,保险人可以在其放弃的范围内不承担保险金责任。b.保险人履行了保险责任后,第三人弃权的,该行为在法律上应当视为无效。

参考文献

[1]范健.商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篇8

一是加强领导 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迅速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二是落实责任 全省各级各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本制度,逐级细化分解目标管理责任指标,将安全生产责任逐步落实到基层。

三是深化整治 针对存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治,使各专项整治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是强化监管 各单位加强安全生产日常检查、监督和事故隐患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和安全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资金和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五是抓好基础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安监干部、乡镇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教育培训;抓好建设工程项目“三同时”;开展创安全生产合格乡镇(街道)试点活动;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与“安康杯”竞赛活动,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是严肃查处 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302号令、省政府66号令及“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做好事故调查,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全省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行政正职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起到好的警示作用。

李川指出,2003年卓有成效的工作为2004年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各级各部门要冷静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认清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及规律性,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省政府的部署,突出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着力于构建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做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做到“七个强化”: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生产责任;二、强化专项整治,遏制重特大事故;三、强化基层基础,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四、强化日常监管,落实事故隐患整改;五、强化预防为主,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六、强化法制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七、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上一篇:要感谢的人写作文下一篇:要工资做好理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