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2024-10-23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共9篇)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1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由“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组成。在这三大领域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的教学相对较难,特别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宇宙》单元,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天体星空的内容,由于宇宙天体与小学生的生活所处空间较远,加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受限等原因,学习理解时往往比较困难,故本单元教学难点多,学习效果差。对教师而言,由于教师对宇宙天体教学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与支撑,教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身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受现行教学评价影响,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故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灌输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宇宙天体知识,感受到浩瀚宇宙无穷的魅力,而且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怕学情绪,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探究宇宙的兴趣,与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如何改变这一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双怕”困局,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这一“双怕”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教学内容看: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其与我们的生活时空差距大(相对而言,宇宙中的时空是宏观的、抽象的,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微观的、具体的),对其中的现象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虽然本单元教学仅是宇宙知识的起始内容,但需掌握的知识仍然不少,如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太阳系组成、星座等,这些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历,故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嵌入式”的,而非在原有知识与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一种演绎、归纳与提升,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从学生思维能力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束手无策,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学生对浩瀚宇宙中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难以在脑海中予以想象,造成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

从教师自身看: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科学教师大都以培养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的“通才”为目标的师范毕业生,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支撑,面对宇宙天体知识,老师很难驾驭课堂。

采取的措施与行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我们提出“建模教学法”,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建立模型,简言之为“建模”。这一理论在数学界研究运用较为广泛,指通过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本课题中的建模仅指通过运用多手段、多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从而理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所谓模型是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描述,以揭示系统的功能、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当然,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将实际物体小型化或大型化的实体,科学课的模型既可以是一个装置、一个计划、一份草图,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想象。本课题所指的宇宙空间模型不仅指将宇宙空间小型化的模型,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合理的想象,让宇宙中各种天体不断运动变化及产生的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并组合,形成大脑中的宇宙空间模型。本课题尝试利用资料、形象、实验、图形、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一、资料建模

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再提升。课堂学习是学生认识宇宙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学生认识与学习的全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能通过运用书籍、影视、网络等资料资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已有知识。毫无疑问学生平时通过许多途径也了解了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但都是零星的、独立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宇宙是朦胧的、模糊的,课前可以布置查找资料,帮助学生把那些不完整、错误的知识及时的替补,使学生在大脑中初步形成宇宙空间模型,为后续的建模做准备。本单元资料的收集贯穿于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课前为学生开出相关的书目,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普世界》、《小学生自然百科》、《科学探索者》丛书中的《天文学》、《中国少年科学(6—9岁)》丛书中的《太空邻居》等,还鼓励学生浏览中国月球科普网、星空天文网、梦幻星缘天文网等天文网站,让学生把得到的第一手文本资料按教材的内容分类,通过整理分析学生们对宇宙单元的大部分内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宇宙空间模型。

二、形象建模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宇宙》单元学习的内容离学生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宇宙的天体——地球上,时刻都能看到昼夜的日月星辰等变化,都能感受到四季冷暖交替等变化;“远”是因为宇宙浩瀚无边,而我们肉眼可视的范围又是如此的狭窄,遥远的宇宙太空还有多少陌生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对于人类已知的宇宙领域也是让许多人为之“着迷”。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按课本言传口授,用具体的、庞大的数据描述、介绍天体,学生听了往往惊叹不已,只知道很大,但到底大到怎样的程度、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怎么样,仍然一知半解。实践表明,通过强化式的记忆,虽然能记住相关知识,但在学生头脑中知识间往往“支离破瘁”,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形象,也就体会不到宇宙的浩瀚,更加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天文的兴趣。教学中,我们利用比喻,把学生实际能观察的事物、现象与遥远的宇宙空间事物、现象联系起来,沟通起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形成宇宙空间模型,真正体会宇宙的浩瀚无边。如把宇宙比喻为一片汪洋大海,我们人类所认识的那一部分时空——总星系,就是大海中的一处岛屿,银河系只是小岛上的一个小石块,太阳系是粘附在这块小石块上的一颗沙粒,地球就更渺小;把恒星比喻为一台功率强大的探照灯,那么行星就只是站在探照灯边缘的一只小小萤火虫;如果站在远太空遥望银河系,侧看它像体育运动中抛掷出的铁饼,瞰视则像急流中的大旋涡。还利用图片、录象,把天体大小对比的图片、天体运动的录象展示给学生,如《太阳系》一课中可以给学生展示太阳系天体大小真实比较图,让他们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太阳系模型。

三、实验建模

实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模型的建立也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手段来进行。模拟实验可以比较直观的再现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天体运动的模型。本单元教学中,关于太阳——地球——月球“三球”运行所引起的月相的变化,是本单元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更是知识测试的重点。在教学时,如果仅通过一般的讲解与演示,学生的认识仍然普遍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而且很容易忘记相关知识,表现在考试中,往往错误率较高。虽然我们的教学不是仅为了考试,但这一失分现象表现出来的是学生对知识不理解而造成的。教学时,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用篮球代表月球(一半用白色粉笔涂白代表太阳照亮的一半),黑板代表太阳,学生围坐在中间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月球围绕着地球逆时针运动,让学生记录月相的形状。这个模拟实验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把遥远的宇宙空间发生的,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连续观察才能观察到的完整现象展示了出来,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完整的月球运转的空间模型,从而让学生知道了月相变化的规律。

四、图形建模

教学示意图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常用方法,由于其具有明显的简洁性、方便性、灵活性特点,普遍为教师教学所接受。画示意图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如在日食和月食的模拟实验的同时,让学生用示意图(见下图)把日、地、月三者的位置表示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做好模拟实验,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月相变化及日食、月食成因的模型。《太阳系》一课中,在学生交流太阳系八大行星资料的基础上画出八大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书本提供的数据表来画太阳系的模型图,从而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发现八大行星大小、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是非常大的,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真正建立太阳系的模型,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活动建模

活动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参与、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形式。宇宙浩瀚无边、奥秘无穷,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宇宙,光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我们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有趣而且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结构模型。本单元典型的实践活动是制作月球卡、观察白天月相、制作太阳系模型和北斗七星模型、观察星座等,如制作月球卡,让学生课外用电脑幻灯片、word文档或文字等形式制作月球卡,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很认真的完成了,其实制作的过程也是他们建模的过程。

成效

通过一轮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掌握明显得到加强,特别是通过举办小报展览、宇宙影像资料展播等形式,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也有所增强,有的班级还掀起了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潮,自发组织宇宙探秘小分队,利用晚间或周末时间到乡下观察月相及星空,形成的观察报告参加市国际天文年评比活动、区小学生科学观察日记比赛,有7人次获奖。

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阅读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积累丰厚的教育信息;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一些成绩,如:总结撰写的《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模型——关于<宇宙>单元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获区科学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市二等奖, 2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等。

反思及后续研究

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1、研究工作缺乏持续性。《宇宙》单元的教学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课题的具体实施只有一个月时间,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新产生的问题来不及解决,新的想法又只能在下一轮的教学中再作提升。

2、研究成果推广普及面不广。由于本次研究研究十分注意课题的实践性与针对性,选择的课题也十分单一,参与研究个体也仅是六年级的教师(实际只有1人),教师参与面不广,受益面也不广,成果的运用也难以得到推广。

3、观察(观测)缺乏统盘考虑与安排。观察(观测)仍是建模的有效途径发,也是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相对集中,在安排的天体星空观察(观测)中,往往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很难实现观察(观测)目标。

因此,在下步的研究中,一方面,要吸收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以增强研究的持续性,增强研究成果运用;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观察有个统盘的考虑,特别是在适合学生观察(观测)星相天体景观的节点上,要及时发布消息,引导或组织学生观察,增强学生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寓抽象的知识于平时的观察观测之中。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2

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做到“四性统一”, 即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 让小课题研究活动成为放飞学生潜能的天空。

一、贴近生活, “活”中发现

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研究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开放性的原则, 组织学生从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 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提出身边和周围环境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学科拓展方面———蚕宝宝存活率低的原因调查、家乡的植物种类调查研究;环境领域方面———关于家乡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社会领域方面———社会调查活动“家乡的变化”等。

小课题研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近———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 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探究课题, 找到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

2. 小———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

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事情、小现象折射出的却是大问题、大观念。如, “农村百姓行为习惯的调查研究”看出人们文明礼貌、生活观念的转变;“关于家乡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折射出的是环保问题。这些小问题、小现象清新自然, 往往使孩子童趣盎然, 符合孩子乐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天性。

3. 实———实在、具体、可操作。

小课题从内容上、研究策略上, 有很多操作的余地。只要很好地利用主客观条件, 就能得出研究结果。这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让参与研究的学生感到快乐。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选题的过程, 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是值得研究的, 所以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筛选。

二、联系实际, “学”中设计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 需要指导学生做好研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使学生在设计和论证过程中对整个探究活动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了解。

1. 研究分工要实际。既要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兴趣, 又要考虑他在课题组内分工负责的研究任务。

2. 研究过程要严谨。

要考虑全面, 提高效率。在方案制订完成后要组织论证。通过论证, 可以继续完善方案, 还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把握了方案设计的要求, 提高了参与热情和关注程度。

3. 研究方法要科学。

要考虑参与学生的能力水平, 要联系小组成员的物质条件, 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重视体验, “行”中探索

小课题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进步。各研究小组依据自己的方案, 在课余按照预计的分工分头行动, 在活动中学习、探索。学生有的收集资料, 有的做实验, 有的开展社会调查……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 体现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 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也注意积累资料, 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等, 像记研究日记、写实验报告、写过程体会等, 提高了学生研究的效能。

如六 (1) 班吴双双等同学开展的“家乡水质情况调查”的小课题研究, 各成员去了工业开发区、居民生活区, 开展调查、访问、观测等实践活动, 回到学校后, 学生又上网、上图书馆进一步查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资料, 相继开展了“这水能不能用来洗衣服”“这水能不能用来养鱼”“这水能不能用来灌溉农田”等实验, 学生在参观、调查、访问、实验的过程中, 懂得了许多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知识, 从中深深感受到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由衷地产生了要保护环境的强烈感情。

学生独立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开始时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 并成为活动深入进行的障碍, 加上科学实践活动重在过程与体验学习, 所以教师要加强过程指导和评价激励。在适当的时候“架”上“一个梯子”, 使学生多掌握一种探究的工具, 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探究实践。

四、创设平台, “乐”中交流

1. 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碰撞。

小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思维的空间, 学生在这里通过自身的尝试与体验, 不断地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在此基础上举行的交流活动, 能进一步激发起思维的火花。通过交流, 可以在资料的收集和在对研究问题的认识上相互补充, 加以丰富;通过补充, 可以激发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永不满足, 将正在研究的课题尽可能深入地进行下去;通过激烈的争论,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在成果鉴定会中完善成果的表达。

在对探究成果进行评价时, 我们要求重点是对探究过程进行评价, 其中包括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成果表达等, 大家可以提出看法或进行辩论, 而不是简单地用等第或分数来评价。必要时, 我们也组织“专家组”对成果进行鉴定, 具体做法是:先将成果发给“专家”, 在学生主持下, 由课题组组长介绍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过程, 特别是介绍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过程, 并要介绍研究态度、合作精神、研究结论、对策建议、研究体会等;之后由“专家组”对学生介绍的内容进行质疑, 同时学生进行答辩;最后由“专家组”代表对成果给予评价。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技能的运用更加熟练, 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的方案 篇3

[关键词] 科学小课题;自主探究;方案

科学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动手做”,亲身经历“动手做”的活动,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的指导,从不同类型的小课题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切实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主探究能力、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独特的性格以及对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对全年级学生的小课题研究调查发现,80%的学生很乐意去挑战自我,动手研究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给予学生自我研究的机会,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课题方案设计

科学小课题研究可以按照现行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一般模式,进行方案的设计指导。流程分别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明确要研究的课题。科学小课题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动手探究的;二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条件下的可操作性;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具有独立研究的可能。

根据调查分析将从以下三种类型指导六年级学生科学小课题方案的设计:

1.科学实验类

科学实验类是科学小课题研究的主流方向,可直接按照科学探究的七步法进行课题研究。从问题出发,先对问题提出疑惑或假设可能的结果,根据假设制订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以学生小课题“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根据学生发现的“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这个问题,确定研究的课题,设计课题方案。可采用最简单的方式,每天利用身高贴量出身高,用画脚步轮廓图找出脚趾和脚后跟的直线长度,持续研究至少半个月以上,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2.科学幻想类

如果说科学实验是科学小课题的主流方向,那么科学幻想绝对属于偏门,但是不可否认,很多以前的科学幻想在现在都变成现实,比如说电话诞生之后,从有线到无线,从体型硕大到小巧玲珑,从功能单一到智能手机;再比如说电脑,从刚诞生的埃尼阿克占据几间房,到微机,到笔记本电脑,到掌上电脑。纵观科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很多时候都是思想在先,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实现的可能性。科技创新大赛中的科学幻想画类也许就是想从孩子们的想象力中发掘未来可能变成现实的想法。

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创造发明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画出一幅蓝图”——幻想达到的效果,这个可以用画笔绘出,也可以用语言描述,最好是图文并茂;其次,进行“结构设计”——如果是实物幻想发明,则需要说明内部结构特点;如果是未来展望,则需要全面介绍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实现幻想的效果。

3.资料整理类

这种类型的小课题,主要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与宇宙范畴,现阶段很难有条件去进行实验观察。经调查发现,六年级近50%的学生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用资料搜集整理的形式进行类似文献综述类型的课题研究。

例如,《阿波罗登月真伪》从网络中发现对阿波罗登月的怀疑出发,搜集各种类型的资料进行分析,去寻找证据来认证阿波罗登月的真假。可利用网络搜索关于阿波罗登月的争议话题,登陆谷歌月球,寻找登月第一手资料,从双方辨识的焦点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实践研究,数据记录

确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时间较长的实验研究来说,坚持不懈、认真实验是比较难的,可以称为长周期实验的课题研究。此时教师需要不时通过各种方法督促学生进行实验研究,鼓励学生的研究过程,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持续研究。例如,“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要求至少研究半个月以上才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因此这个课题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完成长周期任务的能力。

科学幻想类的课题,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最大的肯定,不怕学生天马行空,只要能圆满解释,那么就是成功。学生最怕的就是别人笑话他异想天开,这种情绪有时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科学课课标里明确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资料搜集类课题,就是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资料,再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分析总结,撰写科学小论文

科学小课题以科学小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分析自身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搜集的资料等基础上表达课题研究的成果。学生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原始数据的重要性:哪怕是错误的数据,也不可以更改。有时错误的数据也能引发重大发现。

以“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小课题为例,出示研究的科学小论文。

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变化的研究

我针对身边的小疑问:人一天中身高和脚长是否有变化?从自身感到困惑的地方出发来设计实验:每天在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20点先通过身高墙贴测量身高;再通过画脚部轮廓图,测量脚长。最后通过比较早中晚的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经过17天连续不断地测量,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晚上的身高比早上要矮将近1.5厘米,脚长却是晚上要比早上长1厘米左右。

通过资料搜索,人一天中身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和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3厘米。

而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又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脊柱这一生理增减,仅是一日之内的变化,经过一夜睡眠,肌肉得到充分休息,疲劳消除后,身高也随之恢复。

通过观察和资料搜索发现:一天中脚长的变化原因是人活动了一天之后,脚的血液循环慢,发生了肿胀,脚部就会增大;而当晚上睡觉时,脚和心脏的位置在同一水平线,血液循环加快,所以早上脚部就会小。

根据不同课题类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让学生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蔡艳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新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2).

[2]任英丽.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的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8).

科学小课题实施计划 篇4

对于小课题研究,这是一个比较难度较大的课题,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着寻找途径。

1.小课题研究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结合。

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内容设置的基础是与小学科学(常识)教材的紧密结合,它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2.小课题研究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

小学科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情况,让大自然与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存打好基础。因此,小课题研究的课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这是小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在选好课题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课题探究小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提出的课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推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落实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和任务,提醒学生有关安全注意事项,落实安全措施,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并强调做好有关科学实践活动的记录。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最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的过程。根据小学生实际,我们采用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收集资料法。

资料的来源很多,有书籍的、生活中的、网络的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应用资料。

(2)参观访问法。

这种方法打破课堂限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观察实验法。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能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设计观察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4)尝试实践操作法。小学科学常见的实践活动是观察与实验,但学生尝试性操作也是实践。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获得了许多强烈的体验和有价值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记录、科学小论文、创意小点子、科幻画、科学小报等形式积累资料。

3、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提炼。共同交流提炼是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必定有许多收获,有许多新的认识。但是,这些收获和新的认识比较零碎,不够全面,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归纳。学生一般采用讨论和辩论的办法,交流自己对小课题研究的描述与记录的内容。根据学生共同交流情况,很多时候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第二次的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再进行共同交流提炼。根据学生实际探究情况,如此循环研究,使这个小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5

小课题研究报告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校本小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谭慧燕

一、课题的提出

1、环保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环境问题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解决环境问题就是维护和创造人类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何来进行环保教育也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借用美术教育这个平台,在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且能够以实际行动真正为学生成长打好一定基础。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教学实践表明在美术课堂进行环保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在美术课堂上,或是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往往只重视了美术活动,以完成自己的作品为目的,却轻视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手工制作课上,由于所带用具比较多,用具乱摆放,用过的废旧物品乱扔,把墙壁涂脏,有的学生甚至将自己的脸也涂得很花,严重时影响下节课无法正常进行。虽然,我们在课堂上也进行了教育,但收效不大。所以就把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小课题来进行系统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一)前期研究

1、通过观察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A 课上美术用品乱摆放。

B 美术课堂上用过的废旧物品乱扔。

C 教室里有废纸。

D 随手扔纸。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深入班级调查。

美术课堂环保问题调查分析表

姓名

年龄

调查问题

调查

时间

调查

地点

调查结果

评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什么是环保?

你认为废纸有用吗?

你看见地上有废纸,怎样做?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你喜欢什么样的学习环境?

你认为美术课堂所带用具怎样摆放?

你认为把废纸乱扔对吗?为什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3、通过问卷进行分析。

学生环保调查问卷

年级:

班别:

姓名:

此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生活中不环保的现象认识和看法,希望你能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与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相符合的答案,请在下面各项问题中选一个或多个答案,并且打“√”。

1、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不环保现象吗?

A经常 B有时 C 很少 D不清楚

2、你认为不环保对我们有影响吗?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有

B没有

C有一些 D不清楚

3、你认为自己有环保方面的不良行为吗?

A有

B有时

C很少

D不清楚

4、你在学校发现有同学有不环保行为,你会怎么做?

A制止

B不理睬 C看情况 D不清楚

5、你发现的不环保现象最多的是什么方面?

A吃的方面 B穿的方面 C用的方面 D资源方面

6、当你制止别人的不良行为时,别人不予理睬,你会怎么做?

A继续制止 B不再制止 C帮助他改正 D不清楚

7、举例说明你认为环保的方面不良现象有哪些?

(二)现状分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学生环保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不能把废旧物品进行合理利用;

3、缺乏整理文具等基本习惯与能力;

4、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等行为习惯。

(三)课题实施

这个小课题从申报起(2006年3月-2007年6月)共历时一年多,从课堂实践入手初步探索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1、把环保教育有效地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材基本上在每年级每册都有变废为宝方面的内容。如:全日制人教版一年级第2册第11课《彩球滚滚》,主要材料有:废报纸、美术课堂用剩的彩纸。

第2课《飞旋的纸条》,主要材料有:一些废纸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第15课《由小变大的画》,废纸条不乱扔,拿在手中拼一拼。画了一块接着画,手中画儿小变大。

四年级第2册《蛋壳玩具》,主要材料有:用过的鸡蛋﹙废蛋壳﹚

二年级第2册第10课《望远神镜》,主要材料有:废纸筒

第11课《看大夫》(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废纸盒做保健盒。)

以上是美术教材中关于变废为宝的一些内容,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必要利用自身与周边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使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加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抓住环保这一主线,为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一是从美术课堂教学入手,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引导;二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把环保教育的比重加大。积极依托美术教学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渗透,使美术课堂不再是生产废品的课堂,而是对废品进行合理运用,使课堂教学成为废品处理的一种途径和方式。这样,通过美术课堂,一件件美术作品在学生独具慧眼与巧妙组合中产生了。作品琳琅满目,学生高涨的创作欲在作品中表露无疑,环保小制作,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还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常被我们丢弃的废物,都是及其有利用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值的宝物,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环保意识。

2、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环保教育。

A、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美术环保“六件事”的活动。

当今世界,在信息发布与传播的过程中,环保小报、环保宣传、环保口号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媒介,它能在数秒种的短暂瞬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环保小报又具有强烈、明快而有效的视觉效果,能准确地对内容作直接、单纯的传达,表现出使人惊奇、注目的效果。所以,用以下形式宣传、警示学生怎样环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具体活动如下:

人人画——画一张主题鲜明的环保小报

人人想——想一个富有创意的环保金点子

人人讲——讲一次深入人心的环保宣传

人人贴——贴一张图文并茂的环保口号

人人做——做一件变废为宝的科技作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人人争——争做新世纪的环保小卫士

B、在班级开展争作新世纪环保小卫士的活动,激发学生进行环保的积极性。

勤劳小卫士――热爱劳动,勤于保治。

机智小卫士――聪明机智,善于思考。

创新小卫士――富有想像,独具创新。

勇敢小卫士――勇于宣传,敢于制止。

C、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整理美术用具的比赛。

让学生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文具盒,逐步养成独立整理和保管自己用具的习惯,引发他们了解文具的数量、大小、厚薄与怎样整理的关系。这样,以整理学习用品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有序、合理地整理自己文具的习惯和能力。

3、利用制度对学生环保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制度可以用来约束人的行为,在班级建立环保制度,就是要求学生在制度制约的前提下,由强制到自制,由无制到自觉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渗透环保意识。

目前,在三年级已经成立美术课堂环保小组,已经制定了美术课堂环保制度,并且设立了曝光台或红黑榜,张贴在教室,引导学生随时对照,及时给予指导,保证了环保效果。

4、利用儿歌、童谣把环保知识渗透在课间活动中。

儿歌和童谣一般节奏感强,易诵易唱,琅琅上口,易于儿童学习、掌握,并且将知识、道理、教训融为一体,对儿童起到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接受教育的作用。并且内容单一,道理浅显,往往使儿童在游戏中就接受了教育。

例如三年级下册《变废为宝》一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编写成儿歌:

变废为宝

叮当当,上课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环保行动开始了!

纸盒,瓶罐,包装纸,纷纷登场显其功。

漂亮的“外衣”我来做,强壮的“身体”我来当。

开发我们的小小手,变废为宝乐趣多!乐趣多!

校园环保儿歌

1=F 2/4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 3

| 5 6 |3 6 |

不让

随风

飘,垃圾

分分

类,1

3

| 5 6 |

不见

垃圾

心情

好,我们

争做

小环

保,环保拍手歌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花草 浇浇

水,5 3 |

-|

校园 走一

遭,废物 变宝

贝,5 3 3 | 2 3

1:‖

保护 校园

人人 要。

校园 卫生

真正 好。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你拍一我拍一,爱护环境争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环境是我们的另一半儿。

你拍三我拍三,爱校爱家爱自然。

你拍四我拍四,争当学校环保小卫士。

你拍五我拍五,学校环保要鼓舞。

你拍六我拍六,顺手捡起废纸绺。

你拍七我拍七,随手不乱扔垃圾。

你拍八我拍八,学校环保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环境美好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要诚实。

这些环保儿歌,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怎样保护环境的内容融为一体,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在课前、课间吟诵,渗透在平时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环保知识,在快乐中接受了环保教育。

5、采用“十字”方针,对学生不良习惯进行矫正。

以上各项措施对班上90%的同学作用明显,效果良好,但每班都有极少数学生已经养成了不良习惯,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掉却有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采取“制约、教育、影响、帮助、监督”的“十字”方针进行教育。

教育:单独教育,环保小组教育,学生之间互相教育。

影响:通过教师、周围同学的言语、行为来影响。

帮助:行为好的帮助差的,“一帮一”。

监督:互相监督(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师生之间互相监督)

制约:用制度制约,行为制约。

通过以上方法,对养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进行教育,这些学生也会逐步地改掉他身上的坏习惯,最终加入到好学生的行列中来。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美术课堂教学板块儿,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手工制作课上,由于学生所带用具比较多,可以根据需要把美术课堂划分成板块儿,进行板块儿式教学。

第一个板块(1-2分钟时间),环保知识的有效渗透阶段(讲解环保知识,对照曝光台或红黑榜批评或表扬个别学生)。

第二个板块,进行课堂教学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些环保方面的内容。

第三个板块,在下课前的时间(大概1-2分钟时间),主要检查美术课堂环境卫生保持的情况。(要求环保小组成员快速检查各小组卫生,保持室内清洁,尤其是手工制作课,学生所带用具较多,给学生适当留点儿时间(大概一分钟时间),整理用具,检查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做到干净、整洁。

形成美术课堂教学板块,长期地坚持下去,坏习惯变成好习惯,好习惯变成好行为,一个感染两个,两个感染多个,多个带动全部,这样,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班级在环保方面就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二)学生转化明显。

1、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A、课前能够整齐的摆放好学习用具。

B、学生能够自觉的捡起地上的废纸。

C、美术课上用过的物品乱扔情况越来越少,而是保留着下次再用。

D、向地上扔纸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即使有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发现后也就及时的捡了起来。

美术课学生转化情况对照表

课题研究前

课题研究后

转化情况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整齐用具摆放

31.5% 94.6% 63.1%

自觉捡拾纸片杂物

22.7% 98.8% 76.1%

废品利用情况

4.7% 71.9% 67.2%

不良行为习惯

63.3% 8.7% 54.6%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作品多次获奖。

学生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高涨的创作欲在作品中得到彰显,环保作品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2006年11月,在参加“艺术之星”全国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中,组织80多名学生参赛,均获奖,其中3名学生获全国特等奖;同年,学生美术作品在校、市、省文艺展演活动中均获一、二、三等奖;2007年5月,又有160名学生参加全国少儿书画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三)初步探索出美术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1、把环保教育有效的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2、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利用制度对学生环保行为进行有效的培养。

4、利用儿歌、童谣把环保知识渗透在课间活动中。

5、采用教育、影响、帮助、监督、制约的“十字”方针,对学生不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良习惯进行矫正。

(四)形成美术课堂环保制度一篇、班级美术环保小组制定的适合班级特色的环保制度六篇(略)。

小学美术课堂环保制度(针对美术教师和学生)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自觉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B、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

C、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做到废品会合理应用,不乱扔垃圾。

D、每位学生都要自觉爱护公共环境,做到无乱丢、乱吐、乱画、乱写等现象。

E、美术课前要整齐地摆放好自己的学习用具。

F、美术课后快速地整理好自己的用具,检查周围的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G、在班级成立美术环保小组,师生要接受环保小组的监督。

美术环保小组的成员由四名学生组成,分别是: 勤劳小卫士、机智小卫士、创新小卫士、勇敢小卫士。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利用课前预备时间快速检查班级的卫生。

B、对美术课堂不讲卫生的学生有权批评教育。

C、检查学生是否把废品装进了自己的垃圾袋中。

D、检查课前学生用具是否摆放整齐。

E、对美术课堂环保有突出贡献的学术有权当众表扬。

F、利用美术课后课间活动时间,快速全面的检查室内卫生,保持整洁。

G、随机评价,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批评,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五)形成典型案例、论文、环保儿歌共10篇。

1、形成环保方面的论文三篇:《学生在美术课方面的环保意识及行为的现状及对策》、《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美术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2、形成教学案例四篇:《彩球滚滚》、《变废为宝教学案例》、《变废为宝教育案例》、《小鸟的家》。

3、形成环保儿歌三篇:《变废为宝》、《校园环保儿歌》、《环保拍手歌》。

四、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经过努力,虽然在美术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取得了一点成效,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个课题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

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自觉环保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使课题研究的效果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学生的环保行为不能及时巩固,在下次活动中有淡化的倾向。

二是由于时间短,研究的这个小课题是我们接触的新领域,研究过程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中,运用的方式方法比较简单,在探讨美术教学促进学生自觉环保意识形成方面还是很不够的;

三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没有学生自觉参与研究活动的奖励激励措施,使开展更加广泛的调查研究缺乏主体,影响了大范围的研究活动。但是,我们将不断努力,争取让学生做到人人参与,个个重视,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校时时讲环保,处处讲环保,成为一所真正的文明、环保校园而不懈努力。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6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

1、要明确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制定学校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目标的原则必须基于老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于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基于学校资源优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2、要确立小课题研究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比如以校为本、走出一条创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之路,通过小课题研究开发学校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不断积累,优化资源,努力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资源体系。

3、学校要为教师开发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资源提供支持与帮助。

4、还要建立开发网络,形成综合开发的合力——组成学校联动网络,共同开发,资源共享,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等。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过程指导角度来看:

1、要发挥学校各学科人力资源的作用,指导他们发挥各自特色或风格选好小课题,确立研究问题,定方案与措施。

2、指导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让小课题实践有明确的理论作指导。

3、要引导小课题研究的教师考虑本校实际,从本校人力、经费、信息等资源利用实际出发,让本校小课题研究有教师个人风格,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本校特色——走出一条创设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之路。

4、学校要鼓励教师发挥自己的特色,用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有“我的研究我作主”的精神。

5、学校更要立足本校、根据本校实际,小课题研究以课例研究为主,变课堂为问题研究的活水源头(主阵地),即发挥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智慧——共同去研究。

学校如果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话从成果推广角度来看:

1、学校应该设立成果分类收集平台,积累各类师生的成果优质资源。

2、设立成果评优和奖励机制,定时定期对小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优评奖活动;上行下效,促进优质成果的积累与实践中推广。

3、学校组织者要有公正心,对共享的有使用、影响价值的成果资源,应提供平台向学校范围或更广阔的空间推广,有机会就应该负责向相关评奖机构或刊物推荐。

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7

关键词:校本小课题研究,有效研究,行动中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研培的一种新形式。它是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和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的整合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以学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研修活动。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强调立足学校, 从学校实际出发, 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同时更强调学校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全面管理。

“小”并不是说研究的问题无足轻重、不关痛痒, 恰恰相反, 小课题研究应该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如新时期教学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 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等。这些问题都是关键问题, 也是大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 要结合实际、自己的特长及兴趣, 寻找“小”的切入点, 从而在实践中, 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学校实际出发, 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真实的、具体的问题, 转化为课题加以研究的活动。它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从研究的对象上看, 可分为教育问题研究和教学问题研究;从课题的来源上, 可分为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总课题分解出的子课题的研究等等。

一、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课题研究中, 一提到研究, 教师就望而却步。其实我们所倡导的小课题研究, 是围绕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 做一番学习、设计、思考和总结, 这其实就是研究, 并且是最真实的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研究能力自然得以提升。有些教师, 一提到课题, 首先就有一种畏难情绪, 认为缺乏研究水平, 无法进行课题研究。从另一角度说, 也正因为我们“缺乏”研究水平, 我们才要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二、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问题涉及德育工作中的问题、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等;教学问题涉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问题, 如情境创设的问题、板书设计艺术性的问题、提高提问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性的问题、练习及评价有效性的问题等等。有效的问题研究, 才能支持并生发出有效的教育教学。教师通过小课题研究, 有助于澄清自身课堂所遮蔽的种种问题, 并做出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如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包括选题、学习、设计、实验、总结等基本环节。这个过程也正是行动研究的过程, 即在行动中反思和学习, 为了行动而研究。这个过程中“选题”是研究的起始, 也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关键。选题的来源概括起来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原有研究课题的分解, 二是教育教学中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实践证明, 要想把大课题落到实处, 必须细化目标, 明确分工。而教师根据实际, 确立相应的具体的子课题, 并把这些子课题作为校本小课题去研究, 是最具有成效的。

围绕小课题研究 篇8

一、价值体现,重师生实践反思

1. 在课堂中落实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我们进行的《小学音乐、美术学科多元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小课题研究,对音乐技能测试评价表改进,采用了星级、等级与分数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综合运用。结合课堂情形的观察和分析,将学生实际表现出的技能水平、情感态度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并对他们的努力程度和进步表现作详尽的记录,这样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设计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评价也较为及时。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明确应该达到的目标,教师也可以对评价表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践证明评价内容和指标的多元化,使评价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使教师了解发展中的需求,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2. 在记录中反馈小课题研究,提高师生反思总结能力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情况,学校数学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开展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纠错措施,感觉到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措施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决定在进行《提高学生错题分析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小课题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索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和整理,从而有效地避开错误“陷阱”,显著提高防错“免疫”能力和解题的准确率,最终寻求一条减轻学生学习数学负担的方法与策略,所以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分析本质错因,这样的错题本,不仅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错因来源,更好地备学生,提高教学效率,其次是教师定期建立错题库,即教师错题分析表,及时反思调整。长此以往的反思,师生辨析能力定会提高。

3. 在生活中渗透小课题研究,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语文组加强课外阅读的小课题研究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各个实验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开展班级共读绘本,谈谈自己的感受想法,美文共读,读后写体会,同时将阅读当作为兴趣作业布置给学生,分享阅读,提倡每天晚上家长与学生共读书,让孩子感受,身边的人都是喜欢读书的,彼此都有共同爱好的文章,能寻找到共同的话题,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各班每学期开展1、2次的故事大王比赛、故事对对碰、根据阅读故事改编的小品。通过种种在课堂里、生活中渗透的课本以外的阅读,提高了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 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小课题研究,提高师生互助合作能力

科学组进行的小学生无土栽培实践活动的研究小课题,由于直观性很强,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植物从种子的萌发、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开花直至结实的整个生长过程。因此,是小学科学课的良好教具。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小学生中从书本到书本、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把无土栽培技术应用于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活跃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通过无土栽培这种融知识性、趣味性强而且具有实践活动的技术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由于首次对生菜、小白菜、番茄、 黄瓜及一些花卉植物的无土栽培试验,所以实验教师也全身心的投入,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都带领孩子们到教学楼顶开展试验研究,不仅孩子间的合作试验能力得到加强,师生间也产生了一种互助试验的情感。

二、资源共享,常展示教研成果

1. 经常开展小课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活动,是促进相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交流的有效方式,我们每学期组织一次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总结推广一年中所取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同时把这些成果发布在校园网上,让教师学习并推广。如低年级语文教师“形成的绘本、古诗、读写结合读物的有效指导模式”让我们亲临了一个充满想象的课堂;数学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的错例分析表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实效性;音乐美术教师进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自评、互评、师评)让我们看到图音老师们把图音课不仅仅当做只会唱歌、画画的场所,也看到了老师、学生对于艺术的多元追求。

2. 为激励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我们已逐步建立青年教师教学业务成长资料袋,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优秀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有效实现优质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建立网上教育资源库。我们充分发现校园网络作用,把广大教师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学故事、优质课教例、论文、读书心得在网上建立资源库,便于老师们及时查阅、借鉴。

环保小课题研究报告 篇9

一、发现问题:

每当起风的日子,我们学校的操场上便经常会有红红绿绿的塑料包装袋、纸片等垃圾随风飞动,使校园变得又脏又难看。这些垃圾是哪里来的呢?我们决定弄个明白。

二、研究问题:

今天又刮风了。我们几个同学连忙分头行动,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寻找塑料包装袋的来源,最后,我们都来到学校的垃圾箱前,原来垃圾是从垃圾箱里被风吹出来的!我们仔细观察垃圾箱,发现我们学校的垃圾箱没有顶棚,为了方便低年级的同学倒垃圾,门也做得很低,只要风一吹,里面的塑料包装袋、纸片等垃圾便会飞出来。

三、解决问题

原来是垃圾箱出了问题。我们为学校设计了一个漂亮的蘑菇型垃圾箱,“窗户”就是垃圾的入口。“窗户”上安装一个活动的窗帘,既方便倒垃圾,又能防止垃圾被风吹出来。我们把垃圾箱的设计图交给了校长。校长在集会时表扬了我们。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用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垃圾箱了!

XX县XX镇XX小学三(X)班课题组

上一篇:乘加和乘减教学反思下一篇:配餐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