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废弃物

2024-09-08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共8篇)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 篇1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2013年第260号 【发布日期】2013-11-29 【生效日期】2014-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60号)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九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2013年11月29日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妥善处置建筑废弃物,根据《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中转、回填、受纳、利用等处置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办法所称建筑废弃物,是指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以及装修房屋等工程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砖瓦、混凝土块和建筑余土以及其他废弃物。

法律、法规对建筑废弃物排放、利用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部门)负责建筑废弃物的减排与回收利用管理,向建设单位发放建筑废弃物管理联单并对其遵守联单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管,规范建设项目建筑废弃物运输业务的发包行为,监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并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依法追究建设、施工等相关单位违法处置建筑废弃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条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部门)负责对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及其运输车辆的道路运输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指导、监督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废弃物处置活动。

第五条 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行驶禁行路段核发道路通行证,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在道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第六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管部门)负责建筑废弃物受纳管理,对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所受纳建筑废弃物、运营及遵守联单制度等情况进行监管,对建筑废弃物处置过程中污染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七条 规划国土部门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和综合利用设施规划并纳入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对在政府储备建设用地内乱倒建筑废弃物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止并及时报告城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建筑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在水源保护区内乱倒建筑废弃物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水务部门负责对在供排水设施、河道、水库、沟渠等管理范围内乱倒建筑废弃物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指导、监督水务工程建筑废弃物处置活动。

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对在山地、林地、菜地、公园、绿地、海洋、海域等范围内乱倒建筑废弃物的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第八条 建立建筑废弃物运输和处置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决策建筑废弃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

联席会议由市政府指定的部门、机构负责召集,成员单位包括本办法第三条至第七条规定的部门以及与统筹、协调、决策事项有关的其他部门、单位。

第九条 建筑废弃物处置应当符合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分类管理的原则。

鼓励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回收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建筑废弃物可以再利用或者再生利用的,应当循环利用;不能再利用、再生利用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处置。

产生建筑废弃物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依法分类收集排放和处置建筑废弃物、及时消除建筑废弃物污染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和建筑废弃物混合排放和回填,不得在公共场所及其他非指定的场地倾倒、抛洒、堆放或者填埋建筑废弃物。

第十条 建筑废弃物管理联单由市建设部门统一格式制作。联单由建设、施工、运输单位和填埋、中转、回填、综合利用等受纳场所(以下统称受纳场所)分别签署,并交回城管、建设部门备案。

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指派监管员签署联单,运输单位应当指派执行当次运输任务的驾驶员签署联单,受纳场所应当指派办理受纳手续的当事值班人员签署联单。各联单签署人是联单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根据管理实际和技术条件,建设部门可以会同城管等部门实行电子联单管理并按程序制定电子联单管理具体办法,电子联单应当附注排放单位、运输单位及车辆、受纳场所等必要的相关管理信息。第二章 排放管理

第十一条 市建设部门应当加强建设项目建筑废弃物运输业务的发包管理,要求市、区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总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总承包企业违反建筑废弃物排放、运输等处置管理规定的违约责任。

第十二条 新建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既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以及本市建筑废弃物减排利用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后,编制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在工程项目开工前报建设部门备案。

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应当附有下列材料:

(一)建筑废弃物排放处置计划,如实填报建筑废弃物的种类、数量、运输路线和时间、处置场地等事项;

(二)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与运输单位签订的运输合同及运输车辆基本情况;

(三)合法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所同意受纳的证明材料或者在建工程需回填受纳土方的证明材料(含异地填埋、中转、回填、综合利用);

(四)水务部门出具的水土保持方案批准文件;

(五)其他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

建设部门核发建筑废弃物排放备案凭证时,应当一并向建设单位核发联单格式文本,建设单位根据建筑废弃物排放的实际需要自行印制。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或者工程总承包单位确定的运输单位应当向市公安交警部门申请核定建筑废弃物运输路线,市公安交警部门根据道路交通流量、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以及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信息等情况,在受理申请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定。

建筑废弃物运输时间应当符合市公安交警部门会同市建设、城管、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确定并公布的车辆通行时间。

确需变更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的,建设单位应当持新签订的运输合同、运输车辆基本信息资料到建设部门办理变更备案。

第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周边和出入口的环境卫生管理,采取有效保洁措施:

(一)工地出入口内侧应当进行硬化处理;

(二)设置冲水槽,配备高压冲洗设备并对驶离工地的车辆进行冲洗、查验,确因现场条件限制不能按标准设置冲水槽的,应当提供情况说明及解决方案;

(三)设置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泥浆、污水、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四)工地泥浆应当经过沉淀、晾干或者采取固化措施后方可运送至指定受纳场所。

施工单位进行管线铺设、道路开挖、管道清污、绿化等工程的,必须设置围栏,隔离作业,采取有效保洁措施,并及时运输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施工完毕48小时以内应当清理遗留的建筑废弃物并运至受纳场所。

第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设置专职从事建筑废弃物装载、保洁的监管员,并在工地出入口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出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视频影像资料保存1个月。

未经监管员签署建筑废弃物管理联单的,建筑废弃物不得运出工地。监管员签署联单并经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驾驶员核对签字后,监管员留存施工单位一联,将剩余联单交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驾驶员。

施工单位应当将监管员记载的联单情况纳入施工日志。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应当对监管员履行建筑废弃物装载、保洁的监管行为负责。

第十六条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不得允许有超载、未密闭化、车体不洁、车轮带泥、车厢外挂泥等情况的车辆出场,不得将建筑废弃物交给个人、未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资质的运输单位或者未取得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车辆检测合格证明的车辆运输。

施工单位违反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的情况,纳入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并对单位和项目经理分别记录;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违反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未尽监理职责的,其行为纳入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并对单位和项目总监分别记录。

施工单位违反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在3次及以上,或者因违反建筑废弃物管理规定的行为受到黄色警示2次及以上、红色警示1次及以上的,建设部门可以派员或者委托安监机构驻场监管。第十七条 房屋内部装饰装修、修缮维护等依法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建筑废弃物减排及处理方案备案的建设活动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由业主或者物业服务单位实施袋装,在物业服务单位指定的地点统一堆放且不得超过48小时,运输至合法的受纳场所进行处置。

运输前款规定零星建筑废弃物的车辆,应当具有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证件和《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的准运证。第三章 运输管理

第十八条 个人不得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经营业务。

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应当依法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资质,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建立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技术档案,并到交通部门办理运输单位及车辆的管理档案备案,取得备案凭证。

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及车辆管理档案备案的具体办法由市交通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在本市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的车辆应当安装符合国家和广东省规定标准的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并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取得具备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车辆检测合格证明。

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安全性能、综合性能、环保排放、密闭性能等集中统一检测程序制度,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公安交警、城管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本办法施行起12个月内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运输单位在运输建筑废弃物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道路行驶的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必须保持整洁,禁止车轮带泥、车厢外挂泥;

(二)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实行密闭运输,不得沿途泄漏、遗洒,泥浆应当使用专用罐装器具装载运输;

(三)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不得超高超载超速;

(四)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并经依法确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

(五)建筑废弃物应当运输至经批准的受纳场所,进入受纳场所后应当服从场内人员的指挥进行倾倒;

(六)随车携带车辆管理档案备案凭证、检测合格证明、联单及相关运输证照。

第二十一条 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驾驶员应当根据《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市交通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书。持有非本市交通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书在本市驾驶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的人员,应当到市交通部门备案,换领本市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书,具体办法由市交通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二条 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的驾驶员应当核对施工单位监管员签署、移交的联单,确认无误后签字;在建筑废弃物运至受纳场所并办理受纳手续后,应当交由受纳场所当事值班人员签字,并留存运输单位一联后,将剩余联单移交受纳场所当事值班人员。

第二十三条 对经备案的建筑废弃物减排和处理方案中确定的运输单位,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制度管理范畴。

运输单位及其运输车辆、驾驶员的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在建设、交通、公安交警、城管部门等政府网站、本市主要媒体进行公开警示。不良行为情节严重的,由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依法采取责令整改、处以行政处罚等措施。

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不良行为记录制度,由市交通部门会同市建设、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章 受纳管理

第二十四条 设立受纳场所的,应当向城管部门申请办理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工地内部或者工地之间进行土石方平衡回填的,无需办理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由建设部门按照本市有关规定进行监管。

第二十五条 城管部门负责办理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市城管部门应当根据管理实际,明确市、区城管部门办理受纳许可的职责分工,经规定程序审查后向社会公布。

符合以下条件的,城管部门应当核发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

(一)取得规划国土、建设、环境保护、水务等部门的批准文件;

(二)提供受纳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受纳场运营管理方案、封场绿化计划、水土保持方案等资料;

(三)受纳现场作业摊铺、碾压、除尘、照明、计量等设备和排水、消防等设施符合本市规定的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管理规范要求;

(四)受纳场出入口按照建筑工地出入口管理要求设置视频监控系统、采取保洁措施,并经城管部门验收合格。

市城管部门应当在其网站公布经许可的本市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相关必要信息。

第二十六条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应当加强作业现场周边和出入口环境卫生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在出入口设置相应的冲洗设施、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对出场车辆采取除泥、冲洗等保洁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污染道路。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的管理规范由市城管部门会同建设等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制定。

第二十七条 受纳场所当事值班人员在办理建筑废弃物受纳手续时,应当与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驾驶员核对联单内容,确认无误后签字,并接收剩余联单。

填埋、中转、综合利用等受纳场所应当将联单留存一联,剩余联单在次月5日前经统计制表后送城管部门。

回填受纳场所应当将联单留存一联,剩余联单在次月5日前经统计制表后送建设部门。

异地填埋、中转、回填、综合利用的,受纳场所留存一联,剩余联单由运输单位在次月5日前经统计制表后送建设部门。

第二十八条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未经批准不得受纳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非建筑废弃物。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应当在封场停止受纳30日前报原发证机关。受纳场停止受纳后,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封场计划实施封场。

第二十九条 建筑废弃物处置实行统一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物价部门会同财政、建设、城管等部门制定,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执行。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建设部门应当会同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环境保护等部门建立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及相关管理制度,实现以下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即时共享:

(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基本情况及建筑废弃物减排、处理方案;

(二)运输单位资质及运输车辆情况;

(三)受纳场所地点、最大容量和实际容量等情况;

(四)建筑废弃物回填信息;

(五)施工单位与建筑废弃物处置相关的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

(六)运输单位建筑废弃物运输不良行为记录;

(七)建筑废弃物运输时间和运输线路;

(八)在线填报的联单统计报表信息;

(九)建筑废弃物受纳场、综合利用场所相关信息;

(十)其他必要的监管信息。第三十一条 建设、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置的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的统计、运输合同履行等情况;

(二)联单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建筑废弃物处置设施的运营、使用情况;

(四)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情况;

(五)施工工地文明施工情况,包括保洁措施、建筑废弃物装载等情况。

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书面检查、现场检查、现场核定等。

第三十二条 交通、城管、水务等部门可以委托公安交警部门对在道路上的建筑废弃物违法处置行为实施行政执法。

前款所称“行政执法”包括行政检查、立案、调查取证、行政处罚、有关物品的处理等。

第三十三条 公众可以通过市政府统一设立的举报热线对建筑废弃物处置违法活动进行举报和投诉。

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现场调查、处理,并在1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第三十四条 违反规定处置建筑废弃物造成倾倒、污染,除依法责令限期清理、处以行政处罚外,对当事人逾期仍未清理的,由依法查处该违法行为的部门组织清理,依法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清理费用,由组织清理的部门依法追偿;但相关法律、法规对拒不清理行为规定了行政强制执行方式的,相应部门可以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对无法查明违法倾倒、污染行为人的无主建筑废弃物,由被违法倾倒、污染场所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负责组织清理,依法应当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的清理费用,组织清理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可以在明确违法行为人后依法追偿。

相关部门作为被违法倾倒、污染场所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组织清理无主建筑废弃物前,应当制定处理方案,向市、区财政申请费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出租、出借、倒卖、转让、涂改、伪造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处以2万元罚款。

第三十六条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将建筑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合进行排放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3000元罚款;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废弃物进行排放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3万元罚款。

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将建筑废弃物与生活垃圾混合进行排放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1000元罚款;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废弃物进行排放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2万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 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在非指定的场地倾倒、抛洒、堆放或者填埋建筑废弃物的,由本办法第三条至第七条规定的具有查处职责的相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清理,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第一次违法的,按每立方米50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属第二次及以上违法的,按每立方米750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三十八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未经备案排放建筑废弃物的,由建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3万元罚款。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变更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未办理变更备案的,由建设部门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罚款。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采取保洁措施的,由建设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0元罚款。

第三十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将建筑废弃物交给个人、未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资质的运输单位或者未取得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车辆检测合格证明的车辆运输的,由建设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处以10万元罚款。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准许有超载、未密闭化运输、车体不洁、车轮带泥、车厢外挂泥等情况的车辆出场的,由建设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对施工单位按每次每车处以5000元罚款。

第四十条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施工过程中造成市容环境污染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清理,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第一次违法的,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0元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属第二次及以上违法的,每增加一次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前次处罚标准2倍的罚款。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在施工完毕48小时以内清理遗留的建筑废弃物并运至合法受纳场所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清理,给予警告;逾期仍未清理的,处以5000元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资质或者管理档案备案凭证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业务的,或者个人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经营业务的,由交通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0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以10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建筑废弃物运输单位有下列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一)、(二)项规定,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未密闭化运输,泥浆未使用专用罐装器具装载运输,车身不整洁,车轮带泥、车厢外挂泥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每次每车处以5000元罚款;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泄漏、遗洒建筑废弃物污染道路的,由城管部门、交通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其限期清理,并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200元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三)、(四)项规定,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有超高、超载、超速,冲禁令,不按规定时间和线路行驶,无通行证和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使用伪造或者变造机动车号牌、故意遮挡或者污损号牌、拼装、改装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等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处以行政处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六)项规定,未随车携带车辆管理档案备案凭证、检测合格证明的,由公安交警部门按每次每车处以3000元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五)项规定,未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经批准的受纳场所的,或者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入场后不服从场地管理人员指挥进行卸载的,由城管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按每次每车处以5000元罚款;

(四)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无《道路运输证》,驾驶员未取得市交通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交通部门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罚;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未取得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车辆检测合格证明的,由公安交警部门按每次每车处以2万元罚款,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扣留运输车辆;

(五)强迫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交警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对运输单位或者相关责任人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六)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超载或者有其他交通违法行为,造成市政道路、公路、路面井盖等公共设施损毁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运输单位或者相关责任人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七)运输单位不良行为记录达到规定程度,或者发生较大级别以上(含较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由交通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依法吊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擅自受纳建筑废弃物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其补办手续或者限期清理,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第一次违法的,按违法受纳建筑废弃物每立方米处以50元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属第二次及以上违法的,每增加一次按违法受纳每立方米处以前次处罚标准2倍的罚款。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受纳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范围以外的其他垃圾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第一次违法的,按受纳其他垃圾每立方米处以50元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属第二次及以上违法的,每增加一次按受纳其他垃圾每立方米处以前次处罚标准2倍的罚款。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在1年内具有前款规定违法行为5次以上的,城管部门应当依法吊销建筑废弃物受纳许可证。

本条规定清理费用的承担,参照本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保洁措施不落实,污染周边环境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清理,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第一次违法的,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0元罚款,罚款总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二)属第二次及以上违法的,每增加一次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前次处罚标准2倍的罚款。

建筑废弃物受纳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超过受纳场的计划受纳容量继续受纳,或者未按计划实施封场的,由城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万元罚款。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业主或者物业服务单位委托无道路货物运输营运证件或者无准运证的车辆运输零星建筑废弃物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30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业主或者物业服务单位统一堆放零星建筑废弃物超过48小时的,由城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将零星建筑废弃物运送至合法受纳场所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车主按每次每车处以3000元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未领取准运证运输零星建筑废弃物的,由城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车主按每次每车处以3000元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建筑废弃物联单管理制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建设、城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

(一)伪造、擅自涂改、变造联单的,处以1万元罚款;

(二)拒不执行联单制度的,处以3万元罚款;

(三)违反联单管理其他具体规定的,按每次每车处以500元罚款。

建设、施工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建设部门实施处罚;受纳场所(回填除外)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城管部门实施处罚;建设、城管部门发现运输单位有违反联单管理行为的,应当通知交通部门纳入运输单位不良行为记录。

按照本条规定对单位处以罚款的,对联单管理直接责任人处以5000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 建设、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监管过程中不履行职责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流(液)体、沙石、粉状煤灰、矿渣或者其他原材料、废弃物在运输过程泄漏或者乱倒卸,造成道路污染的,按照本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项的规定由交通、城管部门分别依法处理。

货物堆场、停车场、混凝土搅拌场、矿场、采石场、沙场、取土场等场地未采取保洁措施,造成周边环境污染的,按照本办法第四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由城管部门依法处理。

本办法施行前尚未清理的无主建筑废弃物,参照本办法的规定组织清理。

第四十九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对违法行为处罚计算罚款时,违法排放、造成污染、受纳的建筑废弃物以及违法受纳的其他垃圾不足1平(立)方米的,按1平(立)方米计算。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1998年4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70号发布,根据2004年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35号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余泥渣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 篇2

1 建筑废弃物主要类型

1.1 废旧建筑塑料

在中国, 塑料建材的生产总量已超过630万吨, 废塑料建筑, 生产约250万吨, 占93%的填埋, 焚烧的占2%, 只有5%的回收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 建筑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化率极低。根据建筑节能的推广应用, 建筑业在保温材料的消耗逐年增加。尤其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最主要的应用是在包装中做防护减震材料和建筑中做保温隔热材料。按照其生产方法有模塑成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 和挤出成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XPS) 两类。近年来, EPS在中国发展迅速, 我, 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EPS专业委员会资料2013年总量已经达到115万t, 其中包装45万t, 建材59万t, 其他11万t。我国每年废弃的EPS泡沫塑料量在50万t以上。按照平均比重18 kg/m3计算, 体积高达2 500万m3。

1.2 废弃混凝土

有数据表明, 有百分之四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是由建筑业排出的, 其中排出量最大的废弃物是废弃混凝土。2013年, 全国建筑垃圾排放总量60亿t, 其中废弃混凝土约18亿吨—24亿吨。目前, 废混凝土通常是用于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 所以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需要较高的处理成本和运费。废弃混凝土去除灰尘, 通过堆叠过程引起的沙尘, 形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二次污染。废弃混凝土循环再生利用可解决其导致的资源、能源、环境及相关社会问题, 缓解骨料供求矛盾, 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国内外技术现状

2.1 废旧建筑塑料

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塑料生产, 塑料垃圾年产量也在2010世界排名第一, 废塑料回收利用率达到45%。美国的化工原料提取的热分解的废塑料已被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日本是世界塑料生产的第二大国, 1997年产量已达到950万t, 其中塑料废弃物排放量相当于生产量的46%, 一度成为该国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 在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日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相比于日本, 中国废塑料回收利用的应用近年来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例如, 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EPS) 产品回收已达到实用水平。

2.2 废弃混凝土

对废混凝土, 目前主要采用再生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这样, 一方面可大量利用废弃的混凝土, 经处理后作为循环再生骨料来替代天然骨料, 从而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另一方面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应用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天然骨料日益匮乏及大量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

2.2.1 国外废弃混凝土的应用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有效途径。通常, 建筑材料, 如石头, 原材料价格比回收的材料成本低。由于国土面积小, 资源相对匮乏, 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要比欧洲高。因此, 日本的废弃混凝土建筑废物的产品, 高度重视可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发展。例如, 港口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部分可以使用回收的石头, 而不是大量的天然石砾料。德国将建筑垃圾分成土地开挖、碎旧建筑材料、道路开挖和建筑施工工地垃圾。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垃圾炭化燃烧技术, 可以单独让各种可再生材料非常干净回收, 生成天然气用于发电, 垃圾通过干馏有害重金属物质燃烧处理仅2公斤/吨~3公斤/吨, 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土地问题。

2.2.2 国内废弃混凝土的应用

总的来看, 目前我国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没有足够重视旧混凝土的回收利用, 只有少量的机构和单位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质和应用做了初步研究。如:清华大学的冯乃谦, 邢锋等人总结了日本再生骨料研究成果, 提出了用30%以下再生骨料等量取代普通混凝土中骨料时, 混凝土的性能与基准混凝土大体相同的观点。

我国其他的一些机构和学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表观密度、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伸以及高强高性能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比普通混凝土要好, 且其脆性降低, 韧性增加, 比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低、耐磨性差、体积稳定性差、耐久性不高, 这极大的限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

国内典型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合宁高速公路使用的再生混凝土混凝土骨料。概括起来,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废弃物在建筑材料中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进步很大。但是, 还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

1) 再生混凝土研究工作多数属于低水平重复性研究, 缺乏统一协调和系统性。

2) 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 我们的技术应用于废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工作的不够深, 在循环利用建筑材料技术方面进展缓慢, 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3) 我国现有的利用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 其产品的生态性能还存在很多不足, 虽然利用了废弃物, 但是有些产品本身还会对环境或人身造成二次危害, 这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之, 建材行业对建筑废弃物更多更好的利用, 必将促进资源节约, 加快建材行业的绿色化进程;绿色建筑的政策也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完善固体废物回收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政策法规的出台, 企业和有识之士的自觉参与, 我国建材工业将逐步降低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增加对建筑废弃物的利用以减小环境负荷, 建建材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节约材料, 废物利用, 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

摘要:重新利用建筑废弃物是我国建筑业进行持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 结合我国国情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阐述了当前建筑废弃物现状及综合利用现状, 以促进资源节约。

关键词:节能减排,建筑废弃物,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于贵宝.建筑与装饰工程环保节能材料的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1)

[2]赵学友, 张晓华.浅谈新型节能环保性建筑材料[J].河南建材.2012 (03)

建筑废弃物和再生建材的应用 篇3

摘 要: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越来越注重保护环境。而建筑又是国家发展必须要做的。然而建筑垃圾如何处理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建筑垃圾如果处理不好,无论是对环境还是对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危害。本文就如何处理建筑垃圾及对发展可再生绿色建材做出合理的建议,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处理建筑垃圾问题上起到作用。

关键词: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应用

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数量己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许多地区建筑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夭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但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耗用了大量调征用土地费、废弃物清运费等建设经费,而且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散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建筑废弃物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如废钢筋、废铁丝、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成各种规格的钢材;砖、砂石、混凝土等经破碎后,可以代替砂,用于疲I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路基垫层、制作砌块和铺路砖等建材产品。

一、现阶段国内主要建筑废弃物的种类

建筑废弃物又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废弃物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废弃物成分有所不同,其基本组成一致,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

二、国内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受资源、观念、政策法规影响,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在我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每年产出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为24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将建筑垃圾进行轻度分拣,回收废金属、废混凝土等,采用这类处理方式的建筑垃圾仅占2%,二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被运到郊外或者农村,买或者租块地,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这类处理方式的建筑垃圾约占98%。这种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使得建筑垃圾成为我国废弃物管理中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内一些建筑公司在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三、可再生建材也称绿色建材的发展

(一)绿色建材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绿色建材,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从绿色墙体材料具有的特点来看,发展绿色墙体材料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

(二)绿色墙材的特点明显

1.节约资源:制造此类材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

2.节约能耗:既节约其生产能耗,又可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

3.节约土地:既不毁地(田)取土作原料,又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4.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可清洁生产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或极少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大幅度减少噪声,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5.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

因此,发展绿色型墙体材料有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

新型绿色墙材包括农业废渣类、建筑垃圾类、石膏类和复合墙体材料等。木材是当今四大材料(钢材、水泥、塑料、木材)中唯一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国外的经验表明,只要遵循森林资源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方针,森林资源就可持续发展,木材的供应就能得到保障。木质建材产品中,墙体材料产品充当主要的角色,主要应用于隔墙和复合外墙的内侧。所用的木材并非实木,而是经过加工的人造板材或工程木材,如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定向板、胶合木等。施工应用一般是将木质板材与龙骨配合组成复合墙体,或者与石膏板等其他轻质板材组合成墙体。随着矿石类资源的日益衰竭,木材这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将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毫无疑问,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木质墙材产品属于绿色墙体材料。

四、发展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它放在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推进,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社会的战略任务。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突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热门话题的时候,如何节约能源,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我国仍有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砖、瓦、灰、砂石来建造房屋,且绝大部分是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的小型企业生产的,不仅毁坏了大量的良田,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房屋的建筑功能也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排放的工业废渣大量堆积,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满足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摒弃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做法,做到既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又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发展绿色建材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文库《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2]《可再生建材应用初探》.

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 篇4

第三十条 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城市管理、公安、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以下原则制定建筑废弃物运输时间的方案,并公布实施:

(一)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二)运输时间避开上下班等道路交通高峰期;

(三)适当放开日间运输。

第三十一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技术规范,报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

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前款规定的技术规范纳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内容。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技术规范,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密闭性能、车容车貌的检验。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得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

第三十二条 建筑废弃物运输价格参照广东省有关建筑工程计价和综合定额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或者专业分包单位应当与具有《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证》的运输单位直接签订建筑废弃物运输合同。建筑废弃物运输合同应当包括双方单位名称,施工单位、运输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名单,运输线路与时间,运输车辆数量与车牌号码以及消纳场地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运输建筑废弃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车辆整洁、密闭装载,不得沿途泄漏、遗撒,禁止车轮、车厢外侧带泥行驶;

(二)承运经批准排放的建筑废弃物;

(三)将建筑废弃物运输至经批准的消纳、综合利用场地;

(四)运输车辆随车携带《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运输联单;

(五)按照建筑废弃物分类标准实行分类运输,泥浆应当使用专用罐装器具装载运输;

(六)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输;

(七)禁止超载、超速运输建筑废弃物。

第三十五条 运输单位应当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进行监督管理,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要求做好运输车辆密闭启运和清洗工作,保证运输车辆安装的电子信息装置等设备正常、规范使用。

施工单位要求运输单位违反禁止超载的规定装载时,运输单位的现场监管人员和运输车辆驾驶员应当拒绝装载,并立即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报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依法及时查处。

第三十六条 运输建筑废弃物造成道路污染的,责任人应当立即清除污染。责任人未及时清除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清除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第三十七条 建筑废弃物运输实行联单管理制度。联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一式四联。

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废弃物运出工地前如实填写联单内容,经现场工程监理人员和运输单位的现场监管人员签字确认后交运输车辆驾驶员随车携带。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进入建筑废弃物消纳场地后,消纳单位应当核实联单记载事项,并将第一联交回施工单位,将第二联于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之前送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第三联、第四联分别由运输单位和消纳单位留存备查。

联单运输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八条 鼓励采用水上运输等方式进行长途、跨区域建筑废弃物运输。

经营建筑废弃物水运中转码头的,应当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配备符合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洗车槽、车辆冲洗设备、沉淀池、道路硬化设施以及除尘、防污设施,设置建筑废弃物分类堆放场地,并向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深圳市建筑废弃物 篇5

(2012年11月1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2年11月2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

2012年11月29日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7年12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10月27日青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青岛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推进本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建筑废弃物,是指新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市政道路、管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等废弃物。

本条例所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

第四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机构承担。

各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工作。

环境卫生、发展改革、城管执法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遵循统筹规划、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物尽其用的原则,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第二章

资源化利用方案的编制与审核

第六条

建设单位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项目申请报告,应当包含建筑废弃物减量、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内容,并将相关费用列入投资预算。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新建、改建工程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前,编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报送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市、区(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的或者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征收实施单位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应当向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拆除工程施工备案。征收实施单位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应当在办理拆除工程施工备案前,编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报送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名称、地点、建筑面积或者拆除面积;

(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单位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姓名;

(三)建筑废弃物的种类、数量;

(四)建筑废弃物减量、分类、运输、污染防治措施;

(五)建筑废弃物直接利用数量;

(六)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数量。

第九条

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进行核实,发现存在问题的,书面告知报送方案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整改。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备案信息告知市、县级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房屋征收实施单位或者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产生建筑废弃物的数量向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交纳处置费,并按照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处置建筑废弃物。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确定不宜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废弃物,按照有关规定向区(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处置核准并交纳处置费。

第十条

鼓励具备条件的施工单位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现场分类。禁止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危险废物等混入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密闭装载,不得裸露、扬撒、超载。

第三章

再生产品的生产

第十一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城乡规划等部门根据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编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场所布局规划。

第十二条

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经营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企业选址应当符合布局规划;

(二)年处理能力一百万吨以上;

(三)采取封闭式生产工艺;

(四)生产条件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

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经营,应当向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发展改革部门立项批复、核准、备案文件;

(二)土地使用证明;

(三)厂区规划图;

(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五)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六)人员及设备情况资料。

第十四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对企业备案内容进行核实,发现存在问题的,书面告知企业进行整改。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备案名录,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五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划定专门区域,用于存放建筑废弃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建筑废弃物污染周边环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建筑废弃物实行库房式储存。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按照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粉尘、噪声等,防止二次污染。

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利用中水和其他再生水进行生产。鼓励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进入施工现场,利用移动处理设备回收利用建筑废弃物。

第十六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不得将根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接收的建筑废弃物直接转让或者随意倾倒,不得以其他原料假冒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产品。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对无法利用的弃土、弃料等,应当按照规定到市、县级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废弃物处置核准。

第十七条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使用建筑废弃物生产的再生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者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出厂时应当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并按照《青岛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备案。

经备案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由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标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统一标识,并列入建筑节能产品推荐目录和政府采购目录,定期向社会公布。第四章

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

第十八条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市、区(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宣传推广,鼓励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提高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使用比例。第十九条

市、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第二十条

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平台,每年预测并公布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和种类,公布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名称、地址、消纳建筑废弃物的种类和所生产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品种、数量。

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活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建设单位、拆除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报送相关统计数据。

第二十一条

以建筑废弃物为原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二条

生产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预制构件等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

第二十三条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工程项目,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能够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应当采购和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

建设单位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在设计招标时应当将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相关要求列入设计招标文件,并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使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

建设单位使用经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建筑废弃物再生产品的,按照比例返还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参与相关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第二十五条

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发挥技术指导和服务作用,推动和规范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发展。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未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报送备案的,由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办备案手续;逾期不补办的,给予警告,可并处一万元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处置建筑废弃物的,由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从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经营未备案的,由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补办备案手续;逾期不补办的,给予警告,可并处一万元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直接转让或者随意倾倒接收的建筑废弃物,或者以其他原料假冒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产品的,由市、县级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章

第二十九条

装饰装修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含有或者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建筑废弃物以及其他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公司简介 篇6

一、今日市建

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国家大型施工企业,注册资本金20486

万元。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土石方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专业承包壹级资质;消防设施工程施工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具有深圳市政府工程承建资质和房地产开发资质,同时在世界各地拥有承包建筑工程经营资格。

深圳市建创始于1952年。59年来,深圳市建的每一次飞跃都见证祖国前进的步伐。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司与深圳经济特区同发展,共繁荣,生产经营良性互动,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并通过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高质量承建了深圳大学体育馆、深圳书城、深圳宝安创业路立交桥、深圳地铁15A标段、深圳大学城北京大学园区、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深港西部通道港方场地、深圳软件园(西区)工程、三亚凤凰水城A区4、5号楼工程、滨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龙岗北通道一标段市政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创下多项广东省、深圳市优良优质样板工程,并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金牛奖等奖项。

2000年以来,公司发展态势良好,能抓住契机,把握好“核心竞争力”及人才团队的建设,建立好治理机制、制衡机制及“激励与制约”机制,公司以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信誉在房地产开发、酒店管理、金融保险等领域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59年来,市建员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 1

伍,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守约,依法经营,被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连续十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多次荣登深圳市“守法纳税大户”排行榜,被国家经贸委评选为 “全国100家连续十年以上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当选深圳市优秀施工企业、广东省企业100强、深圳市企业100强、深圳市民营企业50强、“2007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综合评价金质品牌企业”、“2008年中国建筑业综合实力100强”、“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建筑施工最具综合实力100强”、“2010年深圳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市建不断与时俱进,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制度,不断进行市场创新,意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良好的形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发展规模

市建将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多业并举”的经营 策略,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六大产业集群,实现产 业规模和积聚效应,提高产业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以资产经营、金融地产协同建筑施工、酒店管理、物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企业生产经营 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增长。通过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益,打造高效运作的市建品牌。先后成立了深圳市中泰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深圳中泰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泰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随着整体实力的不断强化,公司形成了以金融投资、地产开发、酒店经营及其相关物业管理、境内外旅游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目前,中泰来投控已投资深圳平安银行、深圳市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与多家世界知名酒店、设计集团

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携手在粤、赣、湘、鲁等地展开了城市综合体的投资与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圳市中泰来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酒店管理与策划、投资兴办实业、国内商业、经济信息咨询。是一家跨地域、国际化的酒店管理公司。公司与国外著名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培养现代高级酒店管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投资星级酒店和输出管理,通过酒店质量管理体系、高品质的专业化酒店管理服务和高效的市场推广战略,打造“中泰来”酒店管理品牌,成为集酒店管理、酒店顾问、酒店培训于一体的专业酒店管理公司。公司旗下拥有的酒店包括四星级的深圳市戴斯酒店、湛江中泰来大酒店、江门中泰来大酒店、及井冈山地区唯一的五星级酒店——井冈山中泰来大酒店,在建中的珠海喜来登大酒店。

三、人员结构

公司在编员工合计480人,中专以上学历334人,占总人数的69.58%;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合计238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00人,初级职称105人;持有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合计92人次,其中一级建造师50人次,二级建造师42人次。

四、党团建设

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4月。2009年4月党委换届。现有党员(含预备党员)132人,公司总裁兼任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四名。下设党支部七个。我公司团总支成立于1985年5月,随着团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共青团深圳市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9月。现有团员99人,团委委员五名。下设团支部四个。

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讨 篇7

1 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需要新建和拆除大量的建 (构) 筑物, 建筑废弃物的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资料表明, 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弃物就达4 000万t, 建筑废弃物已成为继城市生活垃圾之后第二大固体废弃物[1]。目前大量产生的建筑废弃物基本上未作任何处理就运往市郊和乡村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 不仅占用大量耕地, 在清运及堆放过程中产生的遗撒和粉尘飞扬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据估计, 我国城市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60多亿吨, 其中建筑废弃物就占了30%~40%;垃圾堆存侵占土地面积达5亿m2, 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2]。另外,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和能源高消耗产业, 其物流量超过世界总物流量的40%, 能源消耗接近全球总量的40%。如我国的水泥产量目前已居世界第一位, 产量为每年5亿多吨, 与之相伴使用需要消耗20多亿立方米的砂石[3];另外建筑和建材生产还要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玻璃、燃料和电能等等。如此巨大的物质流和能耗, 如果不采取措施任由发展,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不仅加剧了资源和能源的危机, 而且造成了相当大的环境压力,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废弃物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属清洁的废弃物, 无机物占90%以上, 其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经过处理可作为再生资源利用。德国最先大量利用建筑废弃物, 在二战后的重建期间, 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了约1 150万m3废砖集料, 并用这些再生集料建造了17.5万套住房[3]。预计到2020年, 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 城市的规模将更大, 而在46种支持性资源中, 只有6种资源能够自给[4], 其余大量依靠进口, 城市建设必须资源化城市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不但可以解决建筑垃圾堆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 还可以减少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原则

1) 原地资源化原则。城市建筑废弃物产生于新建筑的建设场地和旧建筑的拆除场地, 一般还要在原地继续建设的, 可以在原地资源化建筑废弃物, 以减少清运费用。例如, 美国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 可以100%的回收利用旧沥青路面料, 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 同时成本可降低1/3[5]。2) 适材适用原则。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拆除方式不同而变化, 但其基本组成是一致的, 主要是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金属、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以及旧建筑拆除得到的构件等。应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进行资源化利用。土、渣土可以用于造景、制砖;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 可以代替砂, 用于砌筑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 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 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 可以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可以用于造纸、制造人造板材;旧建筑拆除得到的构件经鉴定后, 可继续用到新建筑上。3) 避免污染原则。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本身就是一个环保范畴的项目, 更应当注意加强环保意识。一方面, 建筑废弃物的堆积应与其他建材隔离, 避免污染其他建材;另一方面,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应在噪声、粉尘、烟尘、污水等方面避免二次污染。

3 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措施

1) 完善法规和技术标准。长期以来, 我国把建筑废弃物当作垃圾进行管理。2005年修订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等法规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但是如何执行却没有涉及。因此, 应依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制定相关的法规标准, 完善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 规定拆除建筑的材料回收种类、检验标准以及使用规范;其次, 规定建筑垃圾可利用的种类, 资源化途径;第三, 制定再生建材的标准和使用规范。通过这些法规标准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资源化建筑废弃物提供了依据。2) 加强技术研发。科研工作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基础, 既包括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也包括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操作层面的技术方案。国外建筑废弃物再生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 在建筑废弃物源头减量化机制和技术、废旧建筑的拆除技术、再生建筑材料行业和市场的运行和监管等方面, 已经有大量研究和技术经验可以借鉴[6]。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 应该加强研究与开发, 指导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3) 实施产业化运作。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资源化建筑废弃物, 也只能利用其中的一部分, 只有实施产业化运作, 才能提高其资源化率, 并且降低其成本。建筑废弃物的产业化运作涉及旧建筑拆除、废弃物收集、运输、加工、再利用等内容。旧建筑拆除, 采用人机混合拆除方式, 尽量保持材料的完整, 使其可再利用。分类收集建筑废弃物, 在原址加工成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等低等级建材。4) 政策扶持。我国建筑废弃物还没有实施分类收集, 其资源化需经过收集、运输、分选、粉碎、加工等环节, 生产费时费工, 而按垃圾处置如填埋费用很低, 资源化费用高于填埋费用。而且我国资源税普遍较低或不收取, 天然原料价格偏低, 造成再生建材的成本和价格高于原生建材。因此, 应对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项目在土地、信贷、税收上给予扶持, 还可将收取的建筑垃圾处置费补贴到再生利用上, 提高再生建材的市场竞争力。5) 建立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筑废弃物也是资源, 只要合理利用, 就可以发挥其价值。应通过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示范, 让大家了解接受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例如:1990年7月, 上海市第二建筑公司在两项工程中, 将结构施工中产生的废渣碎块粉碎后, 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和作为细骨料, 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 砂浆强度可达5 MPa, 共计回收建筑废渣480 t, 净收益1.24万元。科技部近期验收完成的“地震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与抗震节能房屋建设科技示范”项目, 针对地震灾区实际情况, 开发和示范了四种不同体系的抗震节能示范房屋, 形成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产品生产工艺和成套技术等, 形成了都江堰和绵竹年产100万t建筑垃圾资源化示范生产线等示范工程、中试线, 对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4 结语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建设产生大量的建筑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可以当作资源进行再利用。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应遵循原地资源化、适材适用、避免污染等原则, 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加强研发、政策扶持、实施产业化运作、建立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等措施来实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

摘要:指出我国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可以当作资源进行再利用, 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必要性和资源化原则, 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必要性,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培栋.该是重视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时候了[J].学习与实践, 2004 (9) :24-27.

[2]王家远.建筑废料减量化管理措施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4, 21 (9) :32-33.

[3]王武祥.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J].建材工业信息, 2005 (3) :22-26.

[4]申琪玉.建筑企业要大力推行绿色管理[J].建筑经济, 2004 (8) :51-53.

[5]吴可.漫谈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2) :202-203.

4.8平方米用废弃建筑拍出 篇8

之后他真的这么干了。他用电钻与鹤嘴锄在这座建筑东、西、南、北四面钢筋水泥墙上凿出约3.175毫米的小孔,建造暗箱房间,曝光并显影巨幅照片。尽管在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在挂在温哥华市中心的伍德沃兹大楼里十几米高的地方进行展示时,也没那么顺利,但最终他完成了这一项目。

“我是想找个地方实验一下暗箱技术,这栋即将被拆除的建筑正好让我用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北美家喻户晓,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说过那些纪录缔造者的传奇事迹。我从没想到过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吉尼斯世界纪录给我带来了名声和威望!哈哈,开玩笑的!在那之后,我的生活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项目完成一年之后,吉尼斯世界纪录才宣布它创下了新的纪录。他一直忙于手头的其他项目,甚至连给那些作品冲扫留档的时间都没有,希望可以找个时间在著名展馆好好展示这些作品。同时,他正在学习建筑学、三维建模和动画,希望进行更多拍照实验,捕捉不同波长的光线,如红外线、伽马射线和X光射线。“而这一切的尝试,都只是源于我好奇天性。”

上一篇:幸福其实很简单作文下一篇:心理辅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