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2024-08-12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精选8篇)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篇1

教师评价方案(细则)

一、指导思想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的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它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教学效能,因此,教师评价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全面性,注重分析性,注重内部导向。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强调评价信息的广泛沟通,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着眼于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二、评价目的

通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的、覆盖教师教育全过程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用客观的标准,科学的方法,规范的程序对教师的工作全面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师工作绩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评价方法

1、精心设计评价工具。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家长评教,考核小组评议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

2、强调过程评价。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与活动,每学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对教师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且将评价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及时了解工作中的得失,不断调整教育教学行为。

3、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对教师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现实水平做出分析判断的同时,也看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注重其发展的潜能和趋势,做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

4、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学校在原有教师业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随时收集教师工作成果,记录发展状况。

5、正确处理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后,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选先、评职、晋级、聘用和发放效益工资的依据,作为能力层次认定的主要条件之一。

四、评价内容

(一)教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20分)

(1)、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及奉献精神;正直诚信,遵纪守法,公正廉洁;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团结协作。(3分)

(2)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做到学习有笔记。(2分)(3)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服从学校安排。(2分)(4)秉公办事,作风正派,不乱收费,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不弄虚作假,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分)(5)不参与赌博,不打麻将,不酗酒闹事。(2分)(6)团结同志,助人为乐,为集体工作出谋划策,不拉帮结派,不惹是生非。(2分)

(7)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得到师生和家长好评。(2分)(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2分)

(9)发挥一技之长,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2分)

2、文化素质(4分)

(1)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态和审美意识,仪表端庄,稳重大方。(2分)

(2)举止优雅,谈吐文雅,衣着朴实,整洁得体。(2分)

3、业务素质(10分)

(1)具有从事教学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标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所任教学科的教师资格和学历水平,兼通相关学科知识。(2分)

(2)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标准,书写正确规范,掌握简笔画 的技巧,回操作计算机、打印各种文稿。(2分)

(3)有较强的规划设计能力,驾驭教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理解交往能力。(2分)

(4)会说课、评课、指导学法,有现代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2分)

(5)能全面了解、研究和评价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师生关系和谐。(2分)

4、身体素质(3分)

(1)身体健康,能适应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5、心理素质(3分)

(1)具有高尚的情感,良好的道德感和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

(二)教师职责(25分)

1、能围绕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思想开展工作,关怀学生的思想道德,满足学生获得尊重、信任、公正待遇的需求,满足学生获得帮助的需求。(1分)

2、能切实制定并有效实施工作计划,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前准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案。无教后记扣0.2分,少备一节课扣0.5分,全学期不备课者以0分计算,无计划、总结各扣1分。(3分)

3、按学校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量。作业布置保质保量,批阅及时符合标准记满分,不够量扣1分,无评语,无评价,无更正,批阅不及时分别扣0.5分。(2分)

4、对学生辅导有计划并对辅导对象进行辅导(有记录)记满分,无辅导计划扣0.5分,无辅导记录扣0.5分,两者都没有者以0分计算。辅导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者,另外根据奖分细则奖分。(2分)

5、根据新课程的常规要求授课。课堂教学评价分在95分以上者满分,在90—94分记5分,85—89分记4分,80—84分记3分,75—79分记2分。(5分)

6、按学校要求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13次)且每听一节课均有评课意见。按要求完成者记满分,每缺听一节扣0.4分,少评一节扣0.2分。(3分)

7、自觉参与学校各项发展计划的讨论制定,并能提出可行性意见。(1)

8、有教研教改课题,主动参与学校和教研组教研活动者记满分,无课题扣2分,有成果者根据奖分细则奖分。(2分)

9、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能认真总结教学实践,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者记满分。(1分)

10、主动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加以改进。(1分)

11、按新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考察考评。无考核考评记录者记零分;无故不监考扣1分,无故不阅卷扣1分,无试卷分析、无记分表各扣1分。弄虚作假者以0分计算。(3分)

12、及时填报上交有关表册及材料,履行有关临时性工作职责。此项按学校行政作出的有关规定给予扣分和奖励。(1分)

(三)工作业绩(15分)

1、在统考中,获前一名奖3分,获前二名奖2分,获前三名奖1分。(6分)

2、保证课堂40分钟教学时间。否则扣0.5分。(1分)

3、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有实效。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品德好。(2分)

4、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教学方法得当,教学任务完成较好。(2分)

5、学生学科考试合格率、优秀率提高快,教学质量得到学校、学生、家长、同行、领导及社会的认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科学,能培养一定比例的特长生。(4分)

(四)考勤(20分)

1、出全勤,且达到学校平均工作量。

2、请假一天扣0.5分。

3、迟到-早退一次扣0.2分。

4、旷工一天扣20分。(任课教师旷课一节按半天计算)

5、升旗仪式、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研组活动、学校活动不参加一次扣0.5分。

6、行政抽查未到一次扣0.5分。

7、搞好个人工作的前提下,能积极主动协助校长、教导工作者加1分

8、病假视其情况酌情扣分。

9、各班主任计划、总结不按时完成扣2分。

10、班主任一次不到岗扣0.1分。

11、主题班会差一次扣0.1分。

12、值周教师不坚持三巡、认真如实总结一周工作者扣1分。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篇2

《细则》指出, 学校可按专业大类招生, 允许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及选择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学校要遵循教育和专业人才成长规律, 建立有序的专业体系, 多专业选择机制, 走班选课制度和严格的监督制度。明确学生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条件, 在教学资源和教育质量得到保证的情况下, 尊重学生意愿, 努力满足学生合理的专业选择和专业方向要求。

《细则》还提到, 学校可根据工学交替和现代学徒制的要求, 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分成若干“交替式”的长短学期, 实行“多学期制”。学校对实行“学分制”的学生, 修满规定总学分且操行评定合格者, 可以提前毕业。未修满规定总学分或规定的其他毕业条件而推迟毕业者, 允许学校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课程之间、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分相互认可。《细则》还对学分认定、学分转化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和谐教育呼唤学校评价 篇3

教育部于2002年12月27日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明确了对学校评价的意义、内容、措施和方法,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很遗憾:学校评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高考“指挥棒”的意义和作用却得到了不合时宜的肯定和张扬。教育评价通过对学生文化成绩的测量间接作为主要量标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质量,却忽视了对学校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从而造成了目前素质教育不敌应试教育的奇特怪圈。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样评价?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急需明确并通过制度或立法加以规范和推进,教育的发展急需构建一个科学、完善、和谐、可持续的评价体系,其中,学校评价乃当务之急。

其实,学校评价对学校办学目标的正确与否、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高低、学校效能发挥的大小、师生成长发展的快慢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价值判断,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校的管理、督促学校的工作、提高教师的责任心、激励学生的进步、引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要达到这些要求,学校评价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教育不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还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且其内部本身也包罗万象、纵横交错,所以学校评价的标准也不统一,出现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指标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说,学校评价的总标准或者是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的标准应该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评价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媚俗跟风。当然,学校评价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与时俱进。

学校评价要评价什么,这是学校评价的关键。学校评价的内容必须全面、科学,既要符合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关注教育目标的科学设置,又要关注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还要考察教育活动的非期望效应。

从范围来分,我们可以对学校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但以综合性评价为主;既要考虑学校整体水平的发展,也要考虑个性化的成长。从学校发展的角度来分,我们又可以划分为常规评价(基础性评价)、提高评价(发展性评价)、特色评价(个性化评价)和效能评价(经济学评价)。下面着重谈一下学校管理的四种评价。

常规评价又称基础性评价,是对学校的常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它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一般说来,常规评价包括对学校的生源状况、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制度建设、经费配置等基本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定位的分析,它也是其他评价的基础。

提高评价又称发展性评价,它是对学校一段时间内学校办学目标达成度的对比判断。它着重于对比,着重于发展。我们在评价中看到变化,在变化中看到发展。

特色评价即个性化评价,它不是对学校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而是对学校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具不具备独有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办学风格进行鉴别,用以推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专长学校的发展。我们要允许学校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自主发展,更要建设一批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学校,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效能评价主要是指经济学评价,就是对学校效能进行价值判断。在效能评价中主要考察增值的问题。增值本来是经济学术语,用到教育方面来,就是指学校办学成效的前后变化,即如果要评价学校某一时期的学校效能,就要检测学生在某一时期开始与结束时的学习成就,后一次的学习成就比前一次的进步就是增值。以学生在学校里的进步来衡量绩效的增值评价,恰当地解决了因起跑线不同带来的评价不公平的问题;同时增值的概念也适当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多因性问题,将社会、家庭、学生与学校因素作了必要的分离,目的在于考察学校因素的真实效果,这就把本不应由学校承担的责任分解了,并明确了其他因素对学生发展的责任。这种评价有利于树立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的观念,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由谁来评价?这是学校评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目前一些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往往背离了教育的本原、忘却了教育方针、忽视了办学宗旨,随意胡乱地评价教育、学校,搞得教育的情况尴尬而窘迫,学校的管理无所适从,教师的教育意识失落而困惑。究竟谁来评价学校更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更能调控学校的走向呢?从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和办学体制来看,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家长是学校的消费者、社会是教育的受益对象,他们都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但是我们既要尊重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消费需求,同时也必须用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来引领他们的教育消费观念。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应是学校评价的主体,实施对学校的评价、监督、调整和改进,因为,政府出资办学和校长负责制决定了这一切。

怎么评价一所学校?在现有教育指标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校长自评与政府部门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学校办学的责权利,明确学校教育的内容,明确教师的要求,明确学生的教育消费标准,等等。那么,这怎样来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是诊断性评价。主要指学校在确定目标任务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学校的历史、现状、优势、劣势以及具体原因等做出鉴定。

第二步是形成性评价。一般指学校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也叫做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即时性的、多次的和动态的,它旨在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的调整和解决,以追求最佳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步是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学校在到达完成目标任务时限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因为它重视最终的结果,是事后的检验,所以这主要依据事先设定的办学目标或教育任务来进行评价。

一个好的评价应该有科学的依据、积极的导向和正确的方法,同时它的结果还必须充分地加以运用,否则也就失去了我们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学校评价的结果必须适时反馈、充分利用,因为教育评价“是对现行教育体制改革信息的反馈”,所以应该用其决定学校的发展生存,决定政府的投入配置,决定校长的任免进退,决定教师的评聘升降,决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校评价的结果应该记录在学校的办学档案、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之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这也决定了学校评价的多元化发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建设好学校评价体系,树立起学校评价标准,运用好学校评价结果势在必行,否则教师无法减负,学生也就无法减负,那么教育就更是负重难行!

教育要和谐,必须先让教育的细胞——学校和谐起来,做好科学性的学校评价是和谐教育的重要一步。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市第二中学校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细则 篇4

(一) 班主任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凡担任班主任工作满一学年者,可参加年度班主任考核,根据其工作绩效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种。考核结果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并作为各级各类评优及评定职称的依据。

1. 符合下列条件为不合格班主任:

(1) 从事班主任工作不满一学年被解聘;

(2) 经常外出,不能按时按要求履行班主任职责;

(3) 所负责的班级学习风气差、班风不正;

(4) 要求班主任参加的会议及活动无故缺勤,缺勤率达三分之一;

(5) 所带班级学生多数反映班主任不称职者;

2. 符合下列条件为合格班主任:

(1) 从事班主任工作一学年(含一学年)以上;

(2) 工作态度端正,对工作有足够的投入,责任心强;

(3) 基本按时完成学校、学院交付给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4) 工作有成效,受到学生普遍好评;

(5) 所负责的班级学习风气浓、班风正。

(6) 要求班主任参加的会议及活动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

3. 符合下列条件为优秀班主任:

(1) 符合合格班主任全部条件;

(2) 工作有创新,讲效率,高质量;

(3) 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全体学生在学年度内没有任何校纪处分和任何安全事故;

(4) 要求班主任参加的会议及活动出勤率达五分之四以上;

(二) 考核办法

1、对学生班主任的考核由学院来进行,《中国传媒大学班主任工作手册》、班级工作开展情况、班主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情况作为考核的相关依据。

2、班主任根据年度工作情况写出工作总结,填写《班主任年度工作考核表》,学院主管领导签署考核意见,在合格班主任中按文学院班主任总数20%的比例,参照优秀班主任考评条件评出优秀班主任。

3、学院将《班主任年度工作考核表》及优秀班主任名单报学生处审批后转人事处归档。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篇5

一、机构与分工:

1.学校成立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其成员由校长、教导主任、教育技术主任、总务主任及骨干教师代表组成。教育技术领导小组是学校教育技术的决策机构,具体任务是讨论制订学校教育技术长期发展规划;学年、学期具体工作计划;学校教育技术科研方案;学校教育技术设施的设备配置方案及经费预算;学校教育技术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等决策事宜。学校教育技术规划、计划、方案等有关工作,均应列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设立教育技术处,与教导处、总务处平列为学校中层机构。教育技术外设正、副主任2人,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若干人。教育技术处负责起草学校教育技术的规划、计划、方案及规章制度;经费预算方案;具体执行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讨论批准的规划、计划、方案及规章制度;负责学校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与经常性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指导教育技术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技术理论及设备使用操作技术;管理音像教材、电子课件及有关教研资料;指派专人管理学校各项教育技术的设施与设备;帮助教师总结教育技术教研、科研经验,撰写论文报告;组织教师定期交流教育技术教研科研经验等。

3.学校教导处应根据学校教育技术的规划、计划、方案及规章制度,协同教育技术处抓好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的教育技术推广普及工作;督促各年级组、教研组及教师制订好教育技术研究计划与教学研究、交流,协助教育技术处指导有关学科的科研实验(如组织研究课,制订测试题目,组织考查等);考核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工作情况;协助教育技术处指导有关年级组、学科组总结经验等等。

4.各年级组、教研组应根据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计划,结合本年级组、教研组的日常教学工作,要将教育技术工作列入年级组或教研组的工作计划。要在本年级组或本教研中推广普及教育技术并做好经常化;管理分发到年级组或教研组的各种音像资料;每学期内要安排若干次教育技术专题研究活动;组织本组内交流及专题研究总结。

5.各科教师要根据学校教育技术工作规划与学科、学期的具体计划及年级组或教研组安排的研究任务,将教育技术应用及研究项目列入每学期的学科学期或学元教学计划进度之中。在普及与经常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选择适当的项目(或结合自身研究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并作好学年或学期的研究总结,积极参加交流。

6.总务处要为实施教育技术做好以下工作:负责对电教设备及音像教材等的购置;制订经费预算及筹集资金;会同教育技术处做好设备的登记造册或报损;协助教育技术做好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及时购置必要的器材等。

二、教学与科研管理:

1.教育技术处在每学期内应会同教导处,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对全校各年级组、教研组的课堂电化教学推广普及与科研课题等工作,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并督促各年级或教研组与全体教师将教育技术订入自身工作计划并切实执行。同时,定期组织相应的听课交流或研讨活动。对各学科科研课题,要以学年为年限制订好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2.教育技术处负责对全校的音像教材、媒体设施以及专用教室(计算机房、多功能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演播室等)统一调度使用。

3.教育技术处应根据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应的教育技术理论和设备操作技术;进行专题和课堂教学评估;开展评比竞赛;总结经验等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理论与业务素质。

4.教育技术处要对各科音像资料、课件等分类编目,进行管理,并及时向教师推荐使用。对常用的音像教材,每学期初发到各年级组或教研组,以便备课使用,期终回收,整理、贮藏。

5.教育技术处要选择重点学科或班级,开展专题性的科研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指导和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及时推广。对教师自己编制的音像教材或课件、经验论述、典型研究课的教案等资料,要加以收集,建立档案,做好保管工作,并提供学校考核评价。

6.教育技术处要收集各班级各学科教育技术在课堂中使用情况资料,作好统计,向区主管部门汇报。

7.教育技术处要设置专人负责软件资料的开发工作。指定专人负责收集“网上资源”,按学科教学需要加以整理,充实学校网站内容,提供教师使用;指定专人负责多媒体课件的编制(成立工作室),以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开展。要尽可能地让中青年教师学好计算机技术,使青年老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编制技术。

三、设备配置:

1.教育技术处要根据学校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的需要,每学期提出电教设备的配备方案及经费预算,交由学校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讨论,经学校领导批准后,交由总务处购置。

2.硬件配置:

(一)每个教室配齐“四机一幕”。即投影器,录音机,计算机,电视机和银幕。

(二)各年级组及音、体、美教研组都要配备录放机、VCD。

(三)音、体、外语教师每人配备录音机。

(四)自然、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配备四机一幕,同时需要配备录放机及VCD,音乐室要有音响设备。

(五)多功能教室(听课室)及多媒体教室,除配有投影器,录音机、电视、录放像机、VCD等以外,要配备示频演示仪及投影机和大银幕。多功能室还要配备音响设备。多媒体

教室要完成网络化。为配合摄制课堂实录,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应要配置好相应的光源。

(六)建设有线电视系统,设置导控室及演播室,配备好摄像机、编辑机与字幕机等有关设备。

(七)建立校园网(网络中心),有学校的网站。

3.软件配置:

(一)根据新教材的实施,配齐语、数、英、思、自、社、生、音、体、美等各科配套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录音带、VCD光盘及多媒体课件等。

(二)根据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要配备好相应的软件资料。

(三)广泛发动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自行编制开发各类音像资料和课件。

(四)丰富网站资源,提供师生教与学的大容量的信息资料。

四、规章制度:

1.设备领用、保管制度。

(一)全校各类教育技术硬件设备,由总务处统一管理。

(二)各教室配备的“四机一幕”每学年由班主任出具借条向总务处领用。并由班主任(通过组织小干部)负责日常的保管维护工作。如发现设备损坏时,应及时报总务处修理或更换。

(三)各专用教室的电教器材每学年由各室专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向总务处出具借条领用,并负责保管维护。如发现设备损坏时,应及时报总务处修理或更换。

(四)每学期结束时,由总务处会同教育技术处,及保管教师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五)所有硬件设备,由总务处登记造册入帐,教育技术处复印留存一份。并由教育技术处统一调度使用。

(六)凡硬件设备损坏不能修复使用时,应由教育技术处、总务处会同使用人员签名,按规定上报有关领导批准报废。

(七)对硬件设备使用率高、保管良好的班级或教师要予以表彰奖励,凡故意损坏设备者,无论师生应给予批评或照价赔偿。

(八)公家设备一律不得私用(教师备课,收录节目或进修者除外),违者要给予批评,损坏者要照价赔偿。

(九)各专用教室的设备使用制度另外制订。

2.音像资料(软件、课件)出借、保管制度。

(一)每学期初,由教育技术处会同教导处,根据教学需要,提出各种音像资料购置预算,报请学校领导批准后,交由总务处购置。

(二)教育技术处应设置资料室,负责收录、保管、调配、出借音像资料。

(三)教育技术处对购买或自行开发出来的音像资料或课件,应分类,登记造册输入电脑储存,按“中国法”分类编目。目录应分发到年级组或教研组以便教师参考选用。对新音

像教材应及时向全校教师推荐介绍。

(四)常用音像资料(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等)学期初由各学科组、教研组组长向教育技术处借用,并负责日常使用管理。学期末回收到教育技术处整理保管。录像带、VCD光盘等,可在使用前一周向教育技术处借用,用后即归还。

(五)教育技术处除设专人负责收集、开发、编制各类音像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外,还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编制投影、录音、录像等音像教材。

(六)教师自制音像教材或课件应计算工作量;对自行编制音像教材教学效果显著的应作为科研成果列入工作考评;有突出成绩的要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

(七)在使用中故意损坏音像教材者,要给予批评或照价赔偿。

3.媒体使用统计制度。

(一)一切可以使用音像媒体的课目,均应根据教学需要尽量用好音像教材,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所有音像媒体的效益。

(二)对音像媒体使用率高,效果好的教师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有关设备故意搁置不用者(指软硬件均有配套的)要给予批评。

(三)各学科日常使用音像的课时覆盖率至少保持在30%以上。课时覆盖率的记录除任课教师自行记录外各班级可以组织小干部(负责日常保管的小电教员)进行记录,每月报教育技术处收集汇总,上报区主管部门。

4.教育技术普及与研究制度。

(一)各学科教研组应将教育技术推广普及与研究工作列入本组每学期的教研计划。对于哪些单元与课时应作用何种媒体要有具体进度,以便事先有所准备,便于备课。对需要专门收集、编制的音像资料,应在上课前二周通知教育技术处设法提供。

(二)各学科教研组在每个学期内,应根据教学需要,确定一、二个重点研究课题,开展1—2次全组性的研讨活动。对经批准立题的科研课题,要制订课题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实施中要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做好效果检测与资料积累,总结经验和撰写论文等工作。

(三)各任课教师均应将教育技术工作列入本学科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做到普及应用。

(四)教育技术处对全校各学科的研究工作要做好考核、评估工作。凡开展教育技术专题研究的课,应保留详细的教案,调查检测资料课堂教学评估表等各项资料。

(五)教育技术处要定期组织有关学科开展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自制优秀课件、教研科研论文等,应报请学校给予奖励,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篇6

一、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班班通教室、体音美舞蹈室管理人员考核(7分):

1.建立健全教学仪器、设备的明细帐目表或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卡物对应。做好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2分)

2.做好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及征订工作,确保仪器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且正常使用,并做好登记。(2分)

3.做好仪器设备的预做(预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保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并做好预做(预查)登记。实验管理员做好分组实验准备工作。(3分)

二、实验教学人员考核(7分):

1.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案,认真组织好演示和分组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并填写好相关资料。(2分)

2.做好实验安全管理工作,有安全实验预案。(2分)

3.全力配合实验“三开”检查和实验考核工作,确保实验“三开”工作和实考工作高质量完成。(3分)

三、班班通教学人员考核(7分):

1.正确使用班班通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和使用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3分)

2.充分利用班班通设备进行教学,使用频率不得低于课时的70%。(2分)

学校健康教育评价细则 篇7

中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明确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并多次强调与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讲, 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 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进一步来说, 我国要逐步形成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基础教育监控网络, 建立起覆盖全国的教育质量监测系统。

一、现有的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1) 评价对象上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采取抽样的方法,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集中测试来评价一个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情况, 例如PISA采取矩阵抽样的方法在每个国家 (经济体) 抽取4500至10000人作为评价对象。但在实际情况中, 由于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差异, 势必造成抽样的误差, 无法准确反映本国、本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

(2) 评价工具上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所选用的工具, 主要是由相关组织部门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发的评价试题和练习经过检测后编制的试题册。由此所带来的是:评价工具试题的有限性与工具开发的高成本。首先, 每一次的评价结果都是以一次评价获取的数据为依据, 每次评价时的试题容量必定有限, 同时, 不同地区接受同一测试也有失偏颇, 能否全面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有待考虑;其次, 评价工具由专家组通过前期编制, 以及后期反复检测最终编制成试题册, 成本较高,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难以承受。

(3) 评价的时间跨度

现有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主要是每3到4年进行一次, 如NA-EP是每四年进行一次, PISA每三年一轮, 因此很难针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连续的监测, 存在时间上的跨度。

二、利用校本考试成绩评价的优势

校本考试是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 结合教育教学计划所进行的阶段性考核, 例如单元检测, 期中、期末考试等。校本考试考核范围广泛, 涵盖学生接受的所有课程内容;其次, 以单元检测为例, 学生进行完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 会及时的对该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不存在时间上的断续。因此具有广泛性、针对性、时效性等优点。

除此之外, 每个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都会有大量的阶段性考试数据, 如果弃之不用将造成数据信息的极大浪费。利用校本考试数据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抽样及试题开发, 成本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总体来说, 利用校本成绩进行教学评价, 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准确性强, 并与我国当前形势下的基础教育现状相适应的特点, 可以预见, 将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三、利用校本考试成绩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由于试题的难度存在差异, 比如某位考生在一次考试中获得了高分, 但是下次考试难度提高后, 即使其能力有所提升, 但可能考试成绩也会下降, 因此不能简单的通过原始分数的对比评价其学习质量, 另外, 由于作答时存在考生猜测等因素, 使原始分数具有一定的误差。而通过一种新的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 (IRT) 的指导, 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IRT理论即项目反应理论 (Item Response Theory, IRT) , 是一系列心理统计学模型的总称, 用来分析考试成绩或者问卷调查数据。这些模型的目标是来确定的潜在心理特征是否可以通过测试题被反应出来, 具有被试特质水平不依赖于被试样本的代表性、被试能力计算不依赖于测验项目组的特点。使用项目反应理论计算出的学生能力值, 不会因为测量内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 无论测验难易程度如何, 同一水平考生计算出的能力值是稳定的。

若我们计算每次测验中考生的能力值, 分析其变化趋势, 即可以得出该校、该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 对考生的真实能力变化进行跟踪研究。例如, 在连续几次测验中, 学生的能力值曲线呈上升趋势, 则可以认为学校近期的教学质量是有所提高的。另外, 通过分析研究某一学生的能力值曲线还可以发现该生哪一部分内容没有掌握完善。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对学生能力值的计算是不需要花费太大成本的, 同一估算方法经过简单修改后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考试。

摘要:如果把中考、高考成绩看做是中学生学习成就的一次终极性评价, 那么中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各类阶段性测试成绩就可以被认为是中学生学习成就的过程性评价。我们可以将由学校根据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 结合教育教学计划所进行的阶段性考核评价结果定义为校本成绩。校本成绩因其具有广泛性、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 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教学评价,校本考试,项目反应理论

参考文献

[1]戴海崎, 刘启辉.锚题题型与等值估计方法对等值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2, 34 (4) :367-370.

[2]罗照盛.项目反应理论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80

[3]漆书青.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01-215

[4]李峰, 朱彬钰, 辛涛.十五年来心理测量学研究领域可视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07:1128-1138.

[5]熊江玲.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及项目反映理论比较研究[J].求索, 2004 (04)

[6]尹秋莲, 王涛.香港高考校本评核的运用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09:62-65.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细则 篇8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有效教学评价    实施细则

有效教学研究热了好几年,可是放眼望去,学期结束了评价一个学生的生物成绩几乎还是以一张期末考试试卷的分数作为这个学生这学期的成绩。这种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一直不改变,我认为这有碍于有效教学成果的更进一步提高。既然传统的评价方式早已经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也不能全面、即时、真实、激励性地评价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我谈谈在评价学生的有效教学成绩上做出的一些改进措施、实施细则和大胆尝试。

我的实施细则是这样的:采用分数制,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作业占10%,实验占5%,课堂表现占5%。

学生辛苦学了一学期生物,不管过程和态度如何,最终知识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一看比一比的。因为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具有费时短、见结果快、知识抽测全面的优点,所以试卷考试是必需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学生一次考好就说他平时都好,也不能因为一个学生一次没考好就说他平时都不够努力。一张试卷决定一切的这个评价,相对于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表现而言还是不够全面,也不够公正客观。因此,原本100分的试卷,考出来的成绩折合成80%计算。我认为,这个多出来的20分可以更好地用于评价学生平时的努力,这是传统评价缺失的地方,也是我要着力加强的地方。

第一个要增设的评价就是课堂。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一个学生课堂上学习努力认真与否,会有充分体现,而且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将最大限度地决定学习成果。鉴于这是初次尝试和研究,课堂评价分值设置较低,只占5%。通过观察,我发现不少学生到了中学以后,不管知道不知道,课堂上不爱回答也不爱提问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样,不仅课堂作为师生学习交流讨论的主阵地的特点体现不出来,而且无法营造良好的气氛,更不利于互通有无教学相长。一学期大约20周40节生物课,我规定并统计,每个学生只要一学期勇于举手回答问题并且至少回答对了五次提问,就可以得到5分,一次1分。为了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答案、见解,对于踊跃回答问题的学生,即使回答错了,我们也给予口头表扬和激励。对于答对了问题的学生,除了老师口头表扬外,还可以全班给予热烈掌声。特别精彩的回答,甚至可以全班起立鼓掌,给予那位回答对了的同学肯定、鼓舞和喝彩。当然了,有奖就要有罚。因为,严格的纪律、松弛有度的秩序是课堂高效学习的保证。对于破坏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我们也要给予惩罚。本着治病救人、有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原则,每人每节课上第一次破坏纪律时给予眼神警示,第二次给予口头警告,第三次是课后教育并扣分,一次扣0.1分,5分全扣完是上限。

尽管很多学生都怕写作业,可是,不可否认,作业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可以帮助学生自我检测,也可以及时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易错点与难点,等等。我认为对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价很有必要。在作业评价上,我保留了传统的学生作业批改分为A(答案全对)、B(错一个到五个答案)、C(错六个答案以上)三个等级的形式,增设了第四个等级A+(答案全对,且字迹工整美观)。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之美、书法之美是世界公认的。尽管是生物作业,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尽量书写美观大方,体现汉字之美,有良好的个人素养。除此之外,为了作业的最终量化评价,我还把作业的等级换算成了分数。为了保证生物小学科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生物作业书写评讲几乎都在课堂完成。由于时间限制,一学期我们预设做10次作业,基准分10分。学生作业一学期累计,每个A+得三分;每个A得二分;每个B得一分,C不得分也不扣分。一学期,得满10分为止。为了鼓励学生多得A+,约定共得过三次A+的学生,一学期作业评价直接10分。我始终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人品比成绩更重要。凡是作业弄虚作假抄袭者,发现一次扣1分,不写的也扣1分。会不会做是一回事,做不做、能不能认真做,做好了又是一回事。不会做不责怪,只要学生认真做努力做,纵然做得不好、做得很差老师也不会怪罪,反而会鼓励。那些不管会做不会做,总想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生行为绝不宽容。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认为,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求好,就只有从求真、求努力开始。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标新课改很注重实验课教学研究,这充分体现了生物的学科特点,生物教师也很高兴。虽然农村的实验条件不是很好,虽然现在先进的多媒体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实验,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感、成就感与兴奋感是其他形式不能取代的。为了与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和人才的创新能力相接轨,实验课中总分超过五分的,多余分数纳入学期总成绩,不设上限。

上一篇:激励自己努力的座右铭下一篇:劳动委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