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

2024-09-15

《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通用8篇)

《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 篇1

《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水果》。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对水果都挺感兴趣的,老师要带你们到“水果乐园”去了解更多的水果,好不好?(可见出事“水果乐园”)这里的水果可多了,有南方的,有北方的,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这几种,他们都藏起来了,要见到它们,可有一个条件,只有认识了园中的水果,才能入园和他们交朋友,你想不想见他们?

二、新授

师:好,请同学们快速打开书61页,读一读水果的名字,要求读准字音,再多读几遍,并对照图片告诉同桌你认识了那些水果?

生:学生先自读,然后再同桌交流认识的水果和水果的名字。师:(汇报)你们都认识了哪些水果?

电脑展示水果图片及名字的同时,让学生边欣赏,边读词,教师要认真听学生的读音,并进行正音,要注意生字和特殊的读法,如:“橙子”得“橙”是翘舌音,根据学生读的情况,随时纠正;又如:“枇杷”的“杷”字,单个字的时候读二声,读词则读轻声。这一点一定要在这时交待清楚。

师:还有一些水果书中没有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展示)引导学生认识“火龙果”,让学生说一说“火龙果”的样子,(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告诉学生“火龙果”的来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

师:关于这些水果你想说些什么?(屏幕上展示出所有的水果图,简单的让学生说一说,练练口语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水果,现在我们就一起看大屏幕把这些词读一读。(看大屏幕)

师:同们读的真好!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些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生字朋友,谁来做小先生,再领着大家来读一读。(屏幕上剩下的是本课的生词,生字底下点点)目的:正音、领读。

师:同学们这次读的真准,请在小组内,以你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生词再读一读,记一记。

(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咱们来个比赛吧。(运用各种方法,如:小组比、男女比、指读等)

师: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你怎么记得这么快,发现什么规律了?(目的:让学生把前几课学习的规类识字法学有所用。)

生:这些生字多数都是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师:你的眼力真棒!这些水果都是职务,所以它们的偏旁是木字旁或草字头,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这些生字为分为两类来记,(点击,屏幕闪出生字的木字旁变成蓝色,草字头生字的草字头变成绿色。加强学生的印象。)

师:同桌之间以你喜欢的方式再来帮着记一记。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师:还有一个字我们没记,“猕”字,你是怎么记的? 师:同学们的这些记字方法都很好,请打开书62页,同桌间互相查读第一题,如果你的同桌还有哪些字没记住,你再帮他记一记。

师:还有没记住的吗?(我们大家帮他记一记吧)

师:生字同学们记的真不错,老师真佩服你们,我们记住了这么多水果了,你们知道吗?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味道,你们想了解吗?那么我们打开书62,学习一首儿歌,自己读一读,在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文,组内交流。

师:谁愿意读给同学听一听?(指读,有错纠错)师: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了? 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水果有很多营养,所以我们要多吃水果,看这些水果多可爱呀!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齐来读一下吧!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听,“水果乐园”里的水果听了可高兴了,他们同意和你们交朋友了,小组长快把它们领回家吧。这些水果朋友最喜欢聪明好学的朋友了,所以他要考考你们,题目就在他们的身后,请你们一小组为单位来回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生:投影仪展示做题情况。

结束语:这节课同学们学的真棒!关于儿歌我们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老师同你们合作的非常愉快,谢谢同学们!

《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 篇2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小数

1.感受小数。

师:这是什么地方? (出示超市图片)

生:超市。

师:昨天, 老师去超市买了几样商品, 它们的价格一样吗?

生:不一样。

评析:出示超市图片, 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感受小数来源于实际生活。

2.辨别小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 你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1元、5元、11元这3个数可以分成一类;2.5元、2.60元、12.12元、4.05元这4个数可以分成另一类。

师:像1、5、11这样的数都是以前学过的整数。那么, 2.5、2.60、12.12、4.05这4个数又是什么数呢?

生:它们都是小数。

评析:让学生分类, 目的是唤起学生对小数特征的关注。教师板书时有意识地把4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则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把握小数的特征。

3.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寻小数的秘密。

二、引导探究, 认识小数

1.认识小数。

师:像2.5、4.05、12.12、2.60这样的数叫作小数, 其中的小圆点叫作“小数点”。

师:小数点左边叫整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叫小数部分。 (板书如下)

2.读、写小数。

(1) 尝试读小数。

师: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些商品的价格? (学生试着读, 当读不正确时, 教师加以引导纠正。)

师课件展示:

师:12.12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数字一样, 读法一样吗?

生:不一样。小数点前面的“12”读作“十二”;小数点后面的“12”读作“一二”。

师:读小数时, 整数部分的读法和小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生: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地读, 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

师课件出示: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 小数点读作“点”, 小数点后面的数要一位一位地读, 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

(2) 尝试写小数。

师:会读小数了, 那么你会写小数吗?大家动手试着写一写下面的小数:马拉松全长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六点七七二千米;神仙居游览区面积五百三十三点三公顷。

反馈写法, 并指出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要注意点上小数点。

评析:12.12这个数很有代表性, 体现了“以点突破”的教学理念;读、写方法的及时总结, 彰显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关注。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第88页商品价格表:

师:先轻轻地读出这些商品的价格, 再想一想这些价格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生:5.98元表示5元9角8分;0.85元表示8角5分;2.60元表示2元6角0分。

师:这个表中的小数, 它们的整数部分表示_____,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_____, 第二位表示_____。

生:它们的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角, 第二位表示分。

师课件出示:我国商品的标价一般以“元”作单位。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几角, 第二位数表示几分。

评析:方法提炼非常及时, 表示教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比较到位。

4.学习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1) 认识一位小数。

师:课件出示1米的直尺。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几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师:1分米可以用分数表示, 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米。课件演示如下:

师:为什么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的“1”表示什么?

生:因为一份不够1米, 所以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的“1”表示1分米。

师:看来,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整数部分表示米, 小数部分第一位表示分米。

师课件出示:1米直尺, 取其中3分米, 让学生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结果如下:

师:0.8米用分数怎样表示?是几分米?

师:请看黑板上有3个美观整齐的等式: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3个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3个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3个分数的分母都是10, 3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一位数。

师:分母是10的分数叫作十分之几,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小数, 叫作一位小数。

师: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1: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生2:一位小数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师课件出示: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也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评析:这一环节有两个亮点, 一是课件做得形象, 较好地突破了直观教具的局限;二是能及时引导学生归纳一位小数的初步意义。

(2) 认识两位小数。

(1) 迁移类推。

师:我们知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每份是1分米,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每份是几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师课件演示如下:

生:能。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课件出示:

评析:充分相信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结论也就水到渠成。

(2) 自主探究。

师课件出示:平均分成100份的直尺, 取其中15份, 分别让学生用分数和小数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配套展示课件:

生2:因为1厘米用0.01米表示, 所以15厘米用0.15米表示。

评析:此环节真正体现了自主探究。

(3) 即时反馈。

(4) 观察发现。

师:0.01、0.15、0.04、0.14这些小数都是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们又表示几分之几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小数点后面都只有两位数, 所以它们都是两位小数, 都表示百分之几。

师课件出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两位小数也就是表示百分之几。

评析:学生的结论同样是水到渠成。

(5) 再次反馈。

师:王东身高1米30厘米, 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生:1.30米。

评析:此环节既是小数的应用, 又是对小数意义的拓展。

三、实践应用, 巩固提高

1.想想, 填填。

1元是10角。7角是 () 元, 还可以写成 () 元。

1元是100分。7分是 () 元, 还可以写成 () 元。

2.议议, 判判。

(1) 80.80读作八十点八十。

(3) 2.07米表示2米7分米。

3.想想, 辨辨。

4.小游戏。

用1、4、5和小数点组成不同的小数, 看谁写的小数最多。

“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篇3

谈话: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愿意帮它吗?我们这个课桌面多长呢?谁有办法量出来告诉它。

咦?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边,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是呀,我们量东西的时候要有统一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量东西的統一单位——厘米。

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来量物体的长度?

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尺,尽管尺长得不一样,但它上面却有一样的东西。想不想去研究?拿出自己的小尺,仔细观察,小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二、认识1厘米

1厘米的长度在小尺上是从哪里到哪里?

除了这里的1厘米,还有哪里有1厘米?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三、感知1厘米

1.比一比

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1厘米)

像老师这样夹住小棒的两端,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现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用左手将这根小棒放回,你比划的1厘米准吗?

2.找一找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找一找。

3.捏一捏

你能凭印象捏一个1厘米的橡皮泥吗?

四、认识几厘米

谈话:我们刚才认识了1厘米,出示2、5、8厘米的线段。几厘米?为什么?

反问:那13厘米呢?——13大格

五、量一量,总结测量方法

1.自己探索量法

我们认识了尺,知道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这有两条线段,你有本领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2.巩固完善量法

大家看,这把小刀到底是几厘米?为什么量得不准确?

六、画一画

我们学会量线段的长了,你能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吗?

七、认识大约

老师捏了一个橡皮泥,几厘米?你们想捏几厘米?各自捏一捏。

你捏的是几厘米?正好5厘米吗?在5厘米和6厘米之间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

注意,现在它要动手术了。(小刀切成正好5厘米)现在它多长?(再切比5厘米少一点点)现在呢?(大约5厘米)(再切比4厘米多一点点)现在呢?(大约4厘米)

谈话:我们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非常接近几大格就是大约几厘米。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长度,首先来量量我们手掌的宽,再量量食指的长。

八、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面积课堂实录 篇4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学期内容,学生现在刚学完长度,还没接触到周长,所以本节课没牵扯到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的辨析方面。

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到二维长度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对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身边事物入手,有层次的,逐步深入来理解面积。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感知面和面的大小。

2.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用多种方法初步比较面积的大小。

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3.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4.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纸片做的树叶,两个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小正方形,小圆片,小三角形。课前活动

同学们,我们昨天见过面了对吧。现在又见面了,见到你们真高兴 今天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小小粉刷匠》 一起唱吧

在欢快的歌声中,小白兔把房子刷好了 看,它都刷了哪儿? 生:墙 师:墙的表面 生:烟囱(烟囱面)

玻璃(玻璃的面)门(门的面)

哦,你连雨水管都注意到了

小白兔住进了它漂亮的房子,那我们就准备好,上课吧? 来,上课

一、感知面和面积

活动一:找一找,说一说、摸一摸周围物体的面。师:同学们好,请坐。

同学们,在歌曲中,小白兔粉刷了好多的面 我们周围的物体有面吗?找一找 生:课桌的面

师:,对,来,完整的摸一摸。(生动手摸,)

还有吗?

生1:有课本的面、师:这是课本的封面,摸给大家看一下

大家一起摸一摸课本的封面(老师示范)要摸到全部 生2:有黑板的表面:(提醒说完整,谁的面)师:黑板也有面 生3:板凳的面 地面。。。

(生说文具盒里面,师:里面是装文具的一个空间 生说窗户的面 师:可以说是玻璃的面)师:好了,同学们,不找了,我们周围有很多的面,有的物体还不止一个面呢 活动二:比一比。体会面的大小 生4:文具盒的面

师:比如我们的文具盒,这是上面,这是下面,还有。。文具盒上面的面,和它的侧面,那个面大?那个面小?

师: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和课桌的表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数学课本的封面小,课桌的面大

师:你能在找两个面比一比,说一说那个面大,那个面小吗? 师:我们通过一摸,一比发现了——有的面(大),有的面(小)生: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师:唉,看来面是有大、有小的。

刚才我们找的这些物体的面,它们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4、揭示面积概念

师:(摸着说,老师一定注意要摸到全部的面,做好示范)大家看,数学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板书:认识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面积 谁来说一说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

师: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生接:课桌面的面积)生:面积

师:谁的面积?说准确好吗 生:课桌的面积

师:课桌面的面积(课件出示:)师:谁能完整的说一遍? 生:

师:谁再说一遍? 师:越说越好了

师:你能照这个样子,说一说什么是黑板面的面积吗?

说给你的同位听

(生互相说给同位听)

说给大家听一听。师:说的很棒

师:你能举例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生1:练习本封面的大小就是练习本封面的面积。师:说的不错

生2:窗帘表面的大小就是窗帘面的面积。我们对面积的认识也许还有点陌生,随着后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好吗?

5、完善面积概念 练习

1、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 那你们来看看,数学课本是如何摆放的? 生:

师:看看封面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

师:也就是说,同一个物体无论怎么放,面积大小都不变 我们对面积的认识又多了一点

2、观察法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课件

师:观察下面三个图形,说一说那个面积大,那个面积小? 生:正方形面积大,三角形第二,五角星最小

师:你们一眼就看出大小,是吗?嗯,面积差别大的用肉眼一下就能看出大小了,我们叫观察法(贴观察法)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使学生感知面。比一比,知道面是有大小的。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概念。学生首次由一维空间发展到二维空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受,领悟,通过丰富的实例,边摸边说,边说边想,加深理解)

二:优化方法,比较面积,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1. 重叠法

师:看,老师手里是什么?仔细观察一下,你能看出谁的面积大吗? 生:一样大,红色大 绿色大

师:答案不统一了,这种面积相差不大的,不容易看出大小,有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吗? 生:合在一起比

师:怎么合?你来比一下。

(生上台把树叶重叠,比较,展示给同学看。)师:这样就可以看出,谁的面积大? 生:绿色的面积大

师:不容易能看出面积大小的,这位同学想到合起来比,也就是用重叠的方法,一下子就比较出了大小,很有数学头脑。真棒!(板书重叠)2.优化方法

师:这儿还有两个长方形呢,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生:白色大,黄色的大

师:你用哪种方法来比的?指着黑板的两种方法(观察)

师:这两个图形面积相差不大,谁的答案对呢?我们用那种方法验证?(重叠)

师:(重叠)好,谁来重叠下,(生重叠)展示给大家看 能确定谁大吗?

生:不能

师:长边和短边都不能完全重合,重叠也不能比较出大小。怎么办呢? 师:看来要找个新的比较方法了 要是能知道这两个面积有多大就好了。生:量一下

师:大声说下刚才的三个字 生:量一下 师:多有度量意识啊

3、测量意识的初步生成。师:量长度时有长度单位

那量面积就应该用 生:面积单位

师:聪明,大胆猜想一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长什么样? 听听小精灵的提示

4、体验度量。

师:低头看桌面,长方形底下,找一找,找到什么图形? 生1:我找到了圆片 生2:我找到了三角形 生3:我找到了正方形

师:小组内商议下,你们选用那个图形来测量? 生:三角形。。师:选好了吗?还改吗?

生:不改了

师: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测量这两个面积? 生:量一下,在量一下,在数一数 师:听明白怎么摆了吗? 其他图形呢,方法一样吗?

一会老师会给你足够的图形,你就可以一个个的摆了

来,做起来,量之前,先听一听温馨提示 播放

1分工合作:两个人量一个图形,另两个量另外的图形 2.说一说:你是用哪种图形测量的 3数一数:每个长方形各摆了几个图形 4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听明白要求了吗?

师:小组长拿出你们组选择的图形,好,开始测量吧

5、汇报交流。

师:测量完了吗?比较出结果了吗? 师:我们来一起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

师:多勇敢的小组,掌声鼓励(汇报1)

师:小组汇报时。其他组做起来,要认真看,注意听,有不对的地方提出来,在补充。好吗?看那个小组最会倾听,来,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生:我们选用的是正方形来测量的,白色长方形有10个小正方形大,黄色长方形有12个小正方形大,测量结果是黄色面积大。师:谁和他们选的图形一样。是这个结果吗?

好,你们组汇报的很清晰。

师:我把他们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以吗?(把这组的结果贴在黑板上。)(汇报2)

师:用圆片测量 小组。上台来给大家交流。生:我们组选的是圆形,……

师:那个组也选了这个图形?结果是谁的面积大?

好,你们交流的很明白,请回。

师:他们的方法也要展示出来(贴测量的结果)(汇报3)

师:用三角形测量的,也给大家展示一下。生汇报

和他们一样用三角形的请举手。结果一样吧?

你们汇报的很完整,请回

同学们,把学具收到桌子的一边,坐起来,看黑板。现在让我们来回顾刚才的测量过程。

6、回顾优化。

师:我们不管是选用三角形,圆,还是正方形来做面积单位,都能通过数个数,比较出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同学们,让我们仔细观察并思考:用哪种图形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呢?为什么?

小组内先讨论讨论,在说一说,开始。生:正方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正方形能铺满,圆和三角形都有空隙。师:这是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你们和他的看法一样吗? 谁有不同看法?再来说说。

生:用三角形和圆铺都有空隙,正方形能铺满,所以我们选正方形为面积单位

师:这两个同学的解释你们满意吗?

师:掌声送给这个两个会观察,爱动脑子的孩子 小结:用三角形和圆片铺仅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但是他们没有铺满,还有空隙(板书)不能准确量出图形的面积 只有正方形能铺满(板书)师:很会观察

师:选小三角形的小组,你们觉的小三角形好用吗? 生,不好用,很难铺对,师:需要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才能铺正确,对吗 生:对

师:铺正方形和圆的呢?你们需要不断调整位置吗? 生:不用,一下就能铺好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比较和观察,既能准确的测量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又用起来很方便的,是谁? 现在我们统一选 哪种图形来作为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呢?(生:正方形)板书: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

以后,我们就选用正方形来测量面积,既准确又方便(课件:用正方形做测量面积的面积单位最合适)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正方形的这种摆法,是以后我们会学到的密铺方法。相信到时候你会体会的更深刻。

(设计意图:本小节的教学是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去比,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发生认知冲突,不断让知识在解决新的问题中得到升华。)

三、巩固应用

同学们,我们对面积有了这么多的认识,就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1、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面积有多大

面积单位选出来了,会不会用它来量面积呢? 师:(1)让我们一起数一数,师:几个面积单位?

生:有6个

师:它里面有6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的面积就是6(2)

师:这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这个不够一个面积单位怎么办? 生:移到那个地方

师:不够一个的,凑成一个面积单位 师: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8(3)自己数一数

2、有趣的发现

同学们,你们拼摆过七巧板吗?老师这里有5个小正方形,发挥你的想象,看谁能拼出最有创意的图形,生:摆出

师:让学生在黑板展示

师:先不摆了,做起来,看黑板,老师选了几个同学的作品,我们班的同学多有创意,摆出了这么多图形,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都是5个小正方形

师:都有5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它们的面积 生:面积都是一样的 师: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不一样

师:孩子们你们太厉害了,通过观察,这些图形拼虽然形状不同,但是面

积的大小是一样的。真棒!(设计意图:面积守恒的练习,即让学生巩固对面积的认识,也让面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回顾小结

1、回顾

师:同学们,让我们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生1:我认识了面积

生2:我学会了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生3:我知道了面积单位

师:这节课同学们非常棒,小脑袋很会思考,知道了什么叫面积,还会比较面积的大小,对吗?最棒的是同学们自己发现了测量面积的工具,是什么图形啊? 生:正方形

2、延伸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个任务,用这个小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学校的操场的面积吧?

师:用这个小正方形合适吗,到底用多大的好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先不告诉你。回头先自己去量量看多大合适,好吗?数学学习就是这样有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都有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今天这节课只是面积学习的开始,后面我们还会学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时,在看看你找到的测量操场的单位是不是和课本上的一样。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篇5

课前播放有关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景片段,片尾定位于一泉眼。使学生充分感受泉城济南的魅力。

[使同学们充分感受到股股清泉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了解济南,领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意境,为下面问题的提出做情境的铺垫。]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感受情境,提出问题

师:(播放课件)最近,小明家又发现了一处新泉眼,一家人商量着要以泉眼为中心修个圆形水池。(板书课题:圆)爸爸就把这任务交给了小明,这下小明可为难了,怎样才能把水池修圆呢?你们能帮帮他吗?

生:能。(学生兴高采烈,信心十足)

[当学生还沉浸在泉水的清爽之中时,教师出示农家泉水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好奇心。当故事中的小明在苦思冥想“如何把水池修圆”时,点明活动任务,抓住了学生乐于表现自己的天性,激起学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 2、合作探讨,研究问题

要求:先思考怎样摆水池才能圆?再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圆砖在磁板上摆一个圆形水池模型(每组有一块磁板、一堆圆形磁砖、直尺等学具)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汇报交流

组1:我们组先以泉眼为中心摆一圈,大致摆成一个圆形,然后把不圆的地方修修,这样圆形水池就摆成了(边摆边演示)。

组2:我认为你们组想法不错,但方法不太可行。这样修来修去很难把水池摆圆。我认为我们组的方法更好一些。我们想到:要把水池摆圆,必须使每块砖到泉眼的距离都相等。我们用尺子的零刻度线对准泉眼,在4厘米的地方摆上第1块砖;转动尺子,再在距泉眼4厘米的地方摆上第2块砖;这样依次摆下去,就摆出了一个圆形水池。

组3:你们组先思考再动手,这一点很好。利用你们的方法能把水池摆的很圆,但是太麻烦了。

组2:那你们组有更好的方法吗?

组3:(不好意思摇摇头)暂时还没有。 师:没关系。能有这种想法已经很不错了,相信如果时间再长一点,你们一定会想出更巧妙、简便的方法。对吧!

组3同学信心十足的点了点头。

师: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摆圆,任务完成的非常出色。结合你们摆的过程思考:要把水池摆圆,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沉思)

生1:我认为要想把水池摆圆,最关键的是要使砖和泉眼的距离相等。

生2:我想给你补充,应该是每一块砖与泉眼的距离都相等,才能把水池摆圆。 ……

[给学生充分活动的时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思考:如何摆才更圆?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最关键的特征——每块砖到泉眼的距离都相等,体现了做数学的思想] 3、动手画圆,深化感知

人们正是利用你们发现的这一点发明了一种非常简便的画圆工具——圆规 学生独立画圆。

总结画圆注意事项:①拿圆规上端;②圆规一端固定不动;③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固定不变。 利用经验师生一起画圆。

师:如果把这一点 叫圆上的点。那这一点 呢? 生:圆外的点。 师:这个 呢? 生:圆内的点。

师在圆的中心重重的画了一点。 生:圆内的点。

师:这个圆内的点可挺特殊! 生:它在圆的中心。

师:它又叫做圆心。(板书:圆心)

[该环节设计有三点意图:①再次深入感受圆的本质特征——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深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探讨活动进一步做感性铺垫。②通过自悟“如何使用圆规”,再次培养学生独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明确三种不同位置的点和一个特殊点——圆心。为下面探讨半径、直径做知识上的准备] 二、研究探讨,领悟新知

知道吗?在圆中还有许多的线,你们能不能在圆中画几条你们认为很重要的线,共同研究: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评析: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自己找研究对象,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开放的充分从事探讨活动的机会]

学生活动,组织汇报:

组1:我们组认为圆本身就是一条很特殊的线,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线不同,是一条弯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数学上把这样的线叫曲线,圆与长方形、正方形不同,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教师板书:曲线)

组2:我们组认为这条线 很重要。这样的线在圆中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组3:我们组还有一点补充,这条线还决定了圆的大小。其实,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表示的这条线。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大,线就长,画的圆就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小,线就短,画的圆就小。因此,我们说它决定圆的大小。

全体学生点头表示赞同,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依次板书:无数条、都相等、定大小。

师:你们组研究得真透彻,解释得也很清楚。看来,这样的线的确很重要,它又叫做圆的半径。(板书:半径)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圆的半径? 生1:我认为半径是从圆心出发的一条线。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半径应该是从圆心出发,不能出圆边儿的一条线。

生3:他俩的意见我都不同意。我认为在圆内也叫不出圆边儿,所以半径应是从圆心出发到圆边上的线。

师画一条曲线段 并用疑惑的眼光看着大家。 生4:不对,该是一条直线,一条从圆心到圆边上的直线。 生5:直线是无限长的,半径应是从圆心到圆边上的一条线段。 师:真清楚!谁还想描述一遍?

生6: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的一条线段。

师:对!其实半径就是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一条线段。 (教师边描述边在黑板的圆中画出一条半径)

组4:我们组画了另外一种线 ,它们有两个特征:在圆中它也有无数条,并且长度也都相等。

组4:我们再补充一点:它也决定圆的大小。

组5:老师,我们组也画的这两条线,我们还研究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线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那条线叫圆的半径,我们就给这样的线起了一个名儿叫“全径”。 生7:我认为叫“整径”更合适一些。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为了便于研究,人们把它叫做圆的直径。(板书:直径)你们能不能说说直径又是怎样的一条线呢?

生8:我认为直径就是从圆边上到圆边上的一条线。

生9:他说得不对,直径应是从圆边上经过圆心再到圆边上的一条线。

生10:我反对,我认为直径是从圆上经过圆心再到圆上的一条线段,而不是一条线。 生11:我同意他的意见。直径就是从圆上经过圆心再到圆上的一条线段。 师:你们描述得很准确!其实直径就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师边描述边在黑板的圆中画出一条直径)

师:记得刚才有一个组说到他们研究出“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那能不能说两条半径是一条直径呢? 同位产生了议论

生1:我认为不能这样说,大家看,这是两条半径 ,它们就不是一条直径(边说边展示)。 师:你真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数学家们的发现和你们是完全一样的,并且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用符号表示。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直径用字母?d?表示。你们能用字母表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吗? 生1:d=2r

生2:还可以表示为:r=d÷2

师:大家认为这几个结论正确吗? 生齐声说:正确! 师:没错了? 生:没错!

师:这可都是你们说的,看 ,还想说点什么吗? ……

生3:我认为这几个公式都必须在同一个圆中才成立。 生4:相等的两个圆也行。

师:你们真高!这几个公式的前提必须是在同圆或等圆中。

[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认识到圆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其关系,再通过交流研讨,使认识得以完善、升华。展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四、课外延伸

①画一个 r=2.5厘米的圆 ②再画一个d=4厘米的圆 ③思考:圆心有什么作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篇6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希望下面的环境能让你很快乐,很高兴好么? 生齐答:好。

师:好看看我们准备去哪? 生:游乐场。

师:这是我们最喜欢的游乐园,请你仔细观察,看看游乐场里都有哪些项目啊?你最喜欢哪个游乐项目?

生1:我最喜欢的项目是小飞机。

师:哦,喜欢小飞机,很好。其他同学呢,你喜欢什么?你说。生2:我最喜欢过山车。

师:唉,你看过山车离你那么远,那么小,你都观察的很仔细,那说明这个项目你非常喜欢,不错,还有其他同学吗?你说,男孩子。生3:我最喜欢小火车。

师:你们看小火车在这儿呢。还有吗?你来说。生4:我也是喜欢小火车。

师:你和他一样,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有人喜欢这个吗?(用手指向旋转木马)这是什么呀?

生齐答:旋转木马。

师:这个呢?(用手指向便利店)生齐答:便利店。

师:对了,在这便利店里还有我们喜欢的物品,是吧,唉,那这么多游乐项目,接下来我们先去哪儿啊? 生齐答:小飞机。

师:啊你们都喜欢小飞机是吗,你们看,这红红,她想去哪儿? 生齐答:小飞机。师:她也想坐小飞机。那好,我们就一起去坐小飞机。好么? 生齐答:好。

师:去看看小飞机。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有几个人?有几架飞机?那个女孩。生:有5架飞机,每架飞机上有3个小朋友。

师:嗯,你看她观察 的多全面呀。那根据这两条信息,我们来看啊,根据这两条信息我们能提一个问题吗?谁试试?每架小飞机上有3人,有5架小飞机。根据这两条信息,谁能提一个问题呀?你说。生1:飞机上一共有几人?

师:挺好的,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几人?咱们刚才同学已经观察到了,每架小飞机是几人?(生:3人)那要想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这些3怎么样呀?哦,那谁能列个算式,行吗?谁来?你来吧。生1:我的列式是3+3+3+3+3。

师:(板书3+3+3+3)我写的对吗?(生齐答:不对)你们怎么都摇头了?(生齐答:还差一个)还差一个啊,那有写几个3呀?(生齐答:有5个)唉,为什么要写5个3呀?我再多写一个行吗?(生齐答:不行)怎么不行呢?那你说。生:因为有5架小飞机,(师:所以是)所以有5个3。

师:啊,我听明白了,因为有5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上是3人,所以是5个3是吗?(板书:5个3 3+3+3+3+3)那这么长的算式相加等于几呀?算出来了吗?(生齐答:15)等于15。我们读读这个算式啊,好么,3一二。生齐读:3加3加3加3加3等于15。

师:3加3加3加3再加3你发现什么了?发现什么了啊?你说,那男孩。生:都是加3。

师:怎么都是加3啊,他提的这个问题多好啊。怎么都是加3呀。生:因为小飞机里,每个都有3个人。

师:是吗,快看看图,每架小飞机上都是3人,所以我们就是5个3相加。非常好,好啦,我们已经解决了小飞机这个问题。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先怎么样。哪个男孩 生:先观察(师:对了,先观察,我们发现了几条信息?)2条信息。(师:然后怎么样)提出了一个问题,(师:再然后呢)再列式。

师:你总结的真好,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回顾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非常棒,那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观察,找信息,提问题然后列式,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一下其他项目。好么?你可以从过山车里和旋转木马,以及小火车这三个项目里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项目来来行进研究,行吗?然后把你的算式就写到这张纸上(每人准备一张练习纸)好,开始。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项目,观察,找信息,然后提出问题把算式列出来。开始吧。(教师巡视)好,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写完了,我们先写到这儿好么,好放笔。一会儿,你先说说你研究的是哪一个项目,然后说说你都观察到了什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再说说你的列式,按照这个顺序行吗?(生齐答:行)号,那谁愿意愿意说说,分享一下,你研究的是哪个游乐项目,你喜欢哪个呀,你说说吧。你研究的是哪个项目。生1:我研究的是小火车。

师:这小火车,有谁也是研究的小火车,哦,那我们先来看看小火车行吗?号,我们来看。出示小火车图片。那你接着说,这小火车你是怎么研究的呀,观察的是那两条信息,提出的问题又是什么呢?那个女孩吧

生:观察到的是小火车一共有4节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个小朋友。师:她观察到这两条信息,提的问题又是什么呢?那个男孩说吧。生:提的问题是:小火车一共有几人?

师:很好,就这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是吗?那你们的算式是什么呀?还有谁研究的是小火车,你们的算式是什么?没有研究的同学也可以帮他们补充啊。旁边那个男孩。生:我的列式是6+6+6+6=24 师:好,(板书:6+6+6+6=24)我帮你记录下来,是吗?唉,那你们快看看,6加6加6再加6,能给他提一问题吗?给个刚刚列式的同学提个问题。你来。生:加数都是几? 师:嗯,谁来回答。生:加数都是6。

师:他说的怎么样,挺好的,这小老师当的挺不错。还有问题想问吗?那个男孩想提问题,你来。生:为什么加数全都是6?

师:呀,他的问题提的多好呀,问什么加数全都是6呀,谁能给他回答?你叫一个同学回答吧,叫一个没发过言的同学。生:因为没节小火车里都有6个人。

师:唉,快看看,他回答的怎么样,(生:很好)你给他一个评价。好,那是几个6相加啊。你说说。生:是4个6相加。

师:我听清楚了,是4个6相加。很好,宋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行吗?(生齐答:行)好,那你看看我想提的问题是什么啊,我们刚才用4个6相加,知道小火车里一共坐了24个人,我的问题是,如果再增加一节车厢,是几个6呢?那男孩。生:就是5个6了。

师:唉,我们看看跟你想的一样吗?(出示图片增加一节车厢)增加一节车厢,几个6?(生齐答:5个6)那我在算式里怎么样?(生齐答:再加一个6)对,再加一个6。(出示图片,再增加一节车厢)再增加一节车厢(生齐答:再加一个6)几个6了?(生齐答:6个6)哦,是6个6,算式里再多一个6(出示:算式用红色字体+6)。那我再增加一节车厢呢?(生齐答:再添一个6)几个6了?(生齐答:7个6)算式里怎么办(生齐答:再加一个6)再加一个6(出示:算式用红色字体+6)我要再加一节车厢,(生齐答:8个6)那我有几节车厢,就有几个(生齐答:6)那我有10节车厢,(生齐答:10个6)我12节车厢,(生齐答:12个6)你们也真够棒的,出来解决了刚才一个问题,我们有解决了一个问题,是吧。好,那我们继续看,有没有研究旋转木马的呀。都谁研究了这个问题了?看来你们非常喜欢这个有了项目。是吧,好,那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提出的问题又是什么。那个女孩。

生:每个旋转盘上有3个旋转木马,其中有一个是2个小孩坐在上面,其他3个全都有3个小孩坐在上面,问题是~ 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呀,你来。

生:可以求一共几个小朋友在旋转木马上面玩。

师:挺好的,就是旋转木马上共有多少人,对不对,非常好,唉,那你们怎么列的算式啊,那个女孩。生:3+3+3+2=11 师:(板书:3+3+3+2=11)我写的对吗,好啦,那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了啊,这个算式和这两个算式比一样吗?(生齐答:不一样)啊呀,有人都摇头了,哪不一样,你说说。

生:第一个算式是3+3+3+3+3,这个只有3个3还有一个2,(师:嗯,这是他发现的这两个算式之间的区别。那我们这两个算式整体和这个算式比呢,发现不一样了吗?你试试)

生:前面的两个算式加数都是一样的,这个算式的加数最后一个不一样。

师:你们看,这么一点细微的差别他都观察到了,这两个算式,他刚才说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呀,加数,对,都一样。那我们就可以说什么呀(生齐答:相同)对了(板书:加数相同)这两个算式是加数相同的加法。而这个算式里它的加数都相同吗? 不完全相同。是吧,那我想问,这个算式还能用几个几表示吗?(生齐答:不能)不能,是不是,这个算式就不能用几个几来表示了,啊,非常好,你们的发现很好,我们继续看。还差哪个项目我们没研究的呢?(生齐答:过山车)(出示:过山车图)有人研究这个项目吗?小点小,不太清楚是吗,有没有研究这个项目的?还真有,啊,那你能告诉我们吗,每节车厢有几个小朋友,有几节车厢。说说吧,没有研究的也可以说啊,那个女孩吧。

生:每节车厢有2个小朋友,一共有7节车厢。师:你看她数的多准呀。那你的问题是什么。生: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师: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也可以说过山车里一共有多少人,意思是一样的对吗,好啦,那解决这个问题,其他同学也帮他相想啊,该怎么列算式啊,你来吧。生:2+2+2+2+2+2+2 师:啊,我已经听不清了,慢点,我都不知道我该写多少个了,(生:2+2+2~~)你们也一起说说(生齐答:2+2+2+2+2+2+2)(有学生答:加7个2)啊,谁说的,你说,(生:要加7个2)唉,他一说要加7个2我就知道要怎么写了,我现在写的够吗?(生齐答:不够)还差几个?(生齐答:3个)(板书:2+2+2+2+2+2+2)现在够不够,(生齐答:够了,够了)你看,这个同学多棒啊,本来我写着写着就糊涂了,是吧,不知道该写到什么时候为止了,可是 他只告诉了我3个子,什么?(生齐答:7个2)唉,那我马上就知道,该写什么,写几个了,多简练啊,你能算出来是多少个小朋友吗?你说 生:一共是14个。

师:你算的真快,一共是14个小朋友(板书:2+2+2+2+2+2+2=14)是吗,唉,我刚才听到一位同学说他有一个简便的方法。是谁的呀,是他说的呀,那你说说。生:我列的是乘法(师:你列的是乘法?那你怎么列的?)2X7=14(师:你能上来写下来吗?你写在这儿)(学生到黑板上写:2X7=14)

师:谢谢你啊,你们听说过这个吗?这是什么法啊?(生齐答:乘法)这是乘法,(板书:乘法)唉,那这个乘法与这个加法有没有关系呀,(生齐答:有)那他们有什么关系呀,我都没看出来,谁看出来了想告诉我啊,你来。生:2X7就是7个2加在一起。

师:明白了,2X7就是7个2加在一起。他们只是形式不一样,是吧,也就是说,这个加法算式,也可以写成,(生齐答:2X7)2X7是这样吗,唉,你们的想法特别好,唉,你们的想法特别好,其实数学家呀,也是这样想的,7个2相加,太长了,数学家就想到了一个简便的办法,就是同学们说的这种方法2X7,它表示的就是7个2相加,表示的就是7个2相加啊,那我想问问你们,这个2表示什么呀,可以看看图,看看算式,2表示什么,谁试着说说,你来吧。生:2表示有7个2相加。

师:那这个2在图上哪儿呢,找找,能找着吗,谁试试,你来吧。生:2表示的是,一节车厢里乘坐的是2个人。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在图上找到2了是吧,每节车厢坐的都是2个小朋友,那在加法算式中,有没有?(生齐答:有)就是什么呀,加数呀,对不对,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到了啊,唉,那7呢,7表示什么,这个男孩说说。生:7表示有7个车厢。

师:挺好的,他说啊,7就表示有7个车厢,是不是啊。那在这个加法算式里能找到吗,(生齐答:找不知)找不着,那怎么办呢,能找着吗?你能找着是吗?你来指指,来,(生上台演示,这儿有7个2)那你给大家数数,哪儿呢,(1、2、3、4、5、6、7)找到了吗?能不能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找到7呀?(生齐答:能)这7就是什么呀,(生齐答:就是7个2),唉,就是这2的个数是不是,一数就清楚了,一共是几个2呀,(生齐答:7个2)非常好,谢谢你啊。2X7表示的意思就是7个2相加,很好,宋老师告诉你,他还可以写成这种形式(板书:7X2)对,你都会读了,谁给我读读,你来。生:7乘以2等于14。师:很好,那中间这个符号它有一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板书:乘号)对啦,就叫乘号,读作乘号。好,会写吗?看送老师一遍,先写左斜再写右斜,好,伸出手来,一起写一遍,预备起,左斜右斜,我们写的是什么?(生齐答:乘号)这算式,怎么读?(生齐答:7乘2等于十四)好,我给你们记下来,这个算式就读作:7乘2等于十四(板书:7乘以2等于十四)好啦,同学们,前面呀,我们在解决过山车的问题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运算,是什么法呀?(生齐答:乘法)我们还会读了这个乘法算式,还认识了这叫什么(生齐答:乘号)唉,这乘号怎么把它记住呀,(师出示一张有加号符号的图)这是什么号?(生齐答:加号)把它怎么办,(师演示)(生:斜过来)唉,斜过来就是什么啦(生齐答:乘号)说以我们说加数相同的加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加法,啊,那用乘法表示你们看这个7X2和这个加法算比一比回怎么样?发现什么了?你说 生:更方便了。

师:很好,啊,用乘法表示怎么样,(师:比较的方便)(板书:比较简便)我也可以说是比较简便。那同学们再看看,在这个算式中(手指7X2)2表示什么?那个男孩 生:2表示7个2(师:2在图中是什么)在图中表示的是小火车里有7个2,(师:那你说的师7表示的是7个2,那2呢?)2表示的就是2个。

师:唉,就是表示每个车厢里面有2个小朋友,唉,很好,那这个加法算式既可以写成这样,也可以写成这样。好啦,刚才我们认识了乘法,知道了乘号,还会读了乘法算式,那现在你能不能试着把这个(用手指着:3+3+3+3+3=15)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行吗,(生齐答:行)号,把你的想法写在这张纸上。(生写师巡视)唉,那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你的乘法算式是什么,能告诉我们吗,你来说吧,孩子。生:3X5=15 师:我来帮他记下来啊(板书:3X5=15)3乘5等于15,请坐,谁跟他写的一样?好啦,那我们看这个算式3X5=15,看这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那个男孩 生:为什么非得是3X5呢?

师:嗯,为什么是3X5呀,这个问题有点难,挺大的,我们先提一个小的,谁行,你说孩子

生:3是什么意思

师:唉,3是意思呀,3表示什么呀,需要图吗,不需要,那你们说3表示什么呀,那个男孩。

生:表示每个飞机里的3个小孩。师:他说了,这3表示的是,(出示飞机图)每架飞机里的3位小朋友。很准,借助图来说的,那算是里能不能找到3,(生齐答:能)在哪儿呢,3在哪儿呢,看到没看到,哦,就是这个相同加数,是不是啊,好,那谁再提一个问题,他这个问题提的挺好的啊,问我们3表示什么,谁能再提一个,那个女孩 生:5代表什么

师:对呀,5表示什么呀?谁能回答?你说一个吧 生:5表示5架小飞机

师:5架飞机,是从图上找到的,算式里能不能找到啊,能啊 生:有5个3 师:啊,那你数数行吗?来,到前面带着大家找找,来(生上台指,1、2、3、4、5)有什么跟大家说,(生:有5个3)你们发现了吗,在加法算式里我们也能找到5是不是,啊谢谢你,数我们就知道了,一共是5个3。唉,那刚才那个问题是,为什么是3乘5呀,3X5表示的是什么呀,我们来解决他这个问题,3X5表示的是什么,你说。

生:5个3,(师:表示的什么?)3X5表示的是5个3的意思,师:对了,3X5表示的就是5个3相加的意思,很好,还有列出的别的乘法算式的吗?不同的乘法算式有么?你说 生:5X3=15 师:对,5个3相加可以写成3X5,也可以写成什么呀(板书:5X3)5X3,非常好啊,你们不但会吧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而且还知道每个数都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很好。这个加法算式(指:6+6+6+6=24)能不能改成乘法算式?(生齐答:能)那试试,快写吧(生写师巡)好,谁说说,你是怎么写的,你的算式是什么。唉,那男孩吧 生:4X6=24 师:好,我帮你记下来(板书4X6=24)4X6=24,还有其他的吗?你说 生:6X4=24 师:好,(板书6X4=24)是6X4=24,你再读一遍,(生:6乘以4等于24)很好,那我们来看这个,6X4等于24,看到这个算式,你能提问题吗?这回提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啊,你能提问题吗?那男孩 生:6表示什么呀

师:唉,6表示什么呀?他现在当小老师了,你就点一个同学来回答吧,谁愿意来回答他的问题。

生:就是一节车厢里有6个小朋友

师:嗯,你们满意吗?(生齐答:满意)从加法算式中能看到6吗?(生齐答:能)就是这个相同加数,我们一眼就能看到了,对吧。还有问题吗?这个问题提的挺好的。谁再提一个,那女孩 生:4是表示什么意思

师:哦,4是表示什么意思呀,谁来给他解答 生:4表示4节车厢。

师:哦,又是从图上找的,算式里能不能找到?到前面来跟我们找找,来(生上台指)我们请个小老师来带我们找找,4在哪儿呢,数出来(生:1、2、3、4)几个6呀?(生齐答:4个6)唉,我们通过一数就知道了,几个6告诉大家,(生:4个6)所以是6X4,非常好,谢谢你。那你看,这两个乘法算式跟这个加法算式表示的一样吗?一样,都是什么意思啊?(生齐答:4个6)对啦,都是4个6,。好啦,同学们,我想问问,刚刚我们还列了一个加法算式,在解决旋转木马的时候,对吧,那这个算式,能用乘法吗?(生齐答:不能)那什么情况下才能用乘法呀,你说说。生:就是加数都是一样的时候,才能用乘法。

师:对啦,当加数相同的加法我们才能用什么表示呢,用乘法表示(板书: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而且我们还发现,用乘法表示要比这个加法算式要怎么样,简便是吧,你们发现的非常好,好啦,其实呀在加法算式中,他们每一步是不是都有名字啊?有名字吗?(生齐答:有)这叫什么来着?(生齐答:、加数~~和)对了,在加法算式中,每一部分也有她们的名字,老师来告诉你好吗?好,在乘号前面的这个数,它有一个名字,叫乘数,乘号后面这个数也叫乘数。(板书:乘数)指着板书,这是?(师生齐答:乘数、乘数、积)非常好。

师:学们,在刚才解决游乐园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乘法,知道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表示,而且我们认识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面能不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呀?行吗?好,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例题图片)一束里面是几个气球?(5个)有几束?(3束)问我们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你自己能解决吗?吧算式写下来,(生写师巡)好,谁说说你的算式?你说 生:我的算式是5+5+5=15 师:他是这样算的,有多少同学和他一样师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举手,好请放手,好,还有怎么列的?不一样的 生:3X5=15 师:(课件出示3X5=15)哦,你是这样列的,还有不一样的吗?你说一个 生:5X3=15 师:嗯,那宋老师想问问了,你们看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但是不管是3X5还是5X3它们都表示的什么?(都表示3个5相加)啊,她们都表示3个5相加,很好这个问题你们解决的。好,下面啊你们有点累了是不是,我们动手摆一摆好么?先不动,注意听宋老师的要求,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出示课件)叫什么?(摆一摆)听清楚了,第一次摆两根小棒,看谁快,真快,(课件出示两根)下面有要求了啊,摆4次,看谁快,(师巡视、表扬:不错;你也很好;真快)我有一个问题,摆四次师几个2 啊?(生齐答:4个2)那你快调整一下,你能让我们看出你摆出的是 4个2吗?有的同学很快就摆完了啊,很好啊,非常好,好啦,我们不在动了啊,我们来看一下啊,我们刚才摆了几次啊?(4次)4次是几个2?(4个2)(课件演示)这样我们能看清楚了是吧,好,现在宋老师有问题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谁会列算式? 生:2X4=8(师:还有吗?)4X2=8 师:很好,那老师想问问了,这个2表示什么?(生:一次摆了2根)这4呢,表示什么?想想我们摆了几次呀,4表示什么?(生:4表示一共摆了4次)挺不错的啊,其实,这个算式就是这个同学说的4个2相加。好啦,我可要提高难度了,你们行吗?(生齐答:行)难度了 啊,(出示课件)让你干什么?(请你摆出6个2)我看谁快,(师巡视,第一名,第二名,看看你是6个2吗?)好,那我想问问,现在要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么列算式?那个男孩说说吧 生:6X2=12 师:你们同意吗?(生齐答:同意)唉,怎么不列加法算式了,这回怎么列乘法算式的多了?怎么不列加法算式了?你说 生:加法算式比乘法算式麻烦。

师:麻烦,写的太长了是吧。好,下面我们不再摆了,把你们的小棒放回去,看谁最快。一、二、三。好,现在我请你们动脑子了,摆10个3会用多少根小棒呢?(课件出示问题)在脑子里想,第一次摆3根,摆了10次,就是10个3,那要求用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列算式?这么快呀?那你说。生:10X3=30 师:唉,他列的算式是什么?10X3=30,还有别的方法吗?那男孩 生:3X10=30 师:(课件出示两个算式答案 10x3=30 3X10=30)怎么没有人用加法算式了啊?这回都选择了乘法呀,能告诉我原因吗?那男孩 生:因为用加法太麻烦,用乘法比较简单

师:刚才我们同学都是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摆10个3要用多少根小棒,那如果列加法算式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3+3+3+3+3+3+3+3+3+3=30)(生:哇~)怎么了啊?(太长啦)哦,太长了,所以这次你们没有选择用加法算式,而都全选择了什么呀?(乘法)你们为什么选乘法呀?谁能说说 生:因为很简便

师:唉,用乘法很简便。那不管用乘法还是用加法,这3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的是什么呀?(生齐答:10个3)

师:好,同学们,请看黑板,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乘法)那谁能说说你学会了什么?那女孩 生:我学会了用乘法很简便 师:还有同学想说吗?你说

生:一样的数字才能组成乘法,而不一样的数字,无法组成乘法。

《认识水果》课堂教学实录 篇7

出示幻灯片1:本校概况。

师:请一位同学读题, 我请第一组同学拨第一个数, 第二组同学拨第二个数, 第三组同学拨第三个数。

老师检查并巡视一周。

师:同学们拨的都很正确, 说明同学们对万以内的数学得比较扎实, 我这里还有另外一组数, 也想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拨出来。

出示幻灯片2: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用你手中计数器能拨出来吗?不能了吧, 因为这三个数都太大, 后面都带有万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整万数。

师:那我们怎样才能用计数器把这些数字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 老师引导。

师:有同学想到了, 把两个计数器合并起来。

出示幻灯片3:两个合并在一起的计数器。

师:很显然, 合并起来的计数器, 计数单位肯定要发生变化了, 怎样变了?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板书:1.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计数单位。

师:为什么要这样改变?因为我们国家计数单位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 从右向左, 个、十、百、千, 第五个应该是万, 因为10个一千是一万, 那10个一万就应该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动画分步显示计数变化过程。

师:在原来的计数单位上又新增了计数单位,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对照计数器并一起朗读。

师:新增了计数单位到底有多大?我们用人民币来感受一下。

出示幻灯片4:人民币的数量逐步增大, 从100到1000万。

师:计数单位增加了, 新增的计数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数位, 那么以前的数位顺序表是不是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呢?

出示幻灯片5:数位顺序表。 (幻灯片略)

教师板书:2.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表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师:按照我国的计数规则, 从右边起每4位为一级, 个、十、百、千为个级, 万、十万、百万、千万为万级, 这就是数级。

板书:3.学习读写整万数。

师:有了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我们就可以去认识更大的数了, 现在可以用你手中的计数器把刚才例题中大数拨出来吗?

用计数器拨出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

师:请同学们对着计数器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并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老师引导, 并进行评价。

师:如果不用计数器, 你会很快的读出整万数吗?

学生小组交流, 得出读写数的方法:分级, 每4位为一级, 画虚线, 左边万级右边个级, 先读万级, 万级是多少, 就读多少万。写数:先写万级上的数后面加4个0。

师:现在我们做一些练习来巩固一下。

出示幻灯片6:巩固练习。 (幻灯片略)

师: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其实整万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请同学们来阅读并悬赏几组图片。

出示幻灯片7~9:盐城本地的地方资料:面积、人口、资源、工农业生产。 (幻灯片略)

师:很好, 透过这些数据, 同学们不仅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而且了解到了我们盐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同学们有没有作为盐城人的自豪感?

学生回答。

师:美丽的盐城期待着同学们去建设、去奋斗,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 多读书, 为把盐城建设的更加美好做出我们的努力。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周长的认识》课堂实录与评析 篇8

(一)感知边线和周长

师:(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老鼠绕着圆圈跑了一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还用了一个词语“一周”。

师:(播放视频)在这幅图里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农夫绕着菜地跑了一周。

师:谁听到他说了一个什么词?

生:一周。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生:绕着物体跑一周。

师:是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一周”。(播放视频)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了一周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小红没有沿着操场的边线跑完一圈。

师:我们说“一周”时要注意什么?

生1:沿着物体的边线。

生2:从原点回到终点。

【评析】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重复感知和直观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将抽象的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执教老师先是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如观看视频老鼠跑圆圈、农夫围着菜地跑一周、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一圈。

(二)引出课题

师:小红沿着操场边线跑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操场的周长。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周长”这位新朋友。

生1:什么是周长?

生2:如何测量周长?

【评析】执教老师通过“提—好问题,提好—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二、亲身体验,认识周长

(一)指一指

师:谁能够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认真观察,这位同学是从哪里开始又回到了哪里?

学生用手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你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又回到哪里?请同学们拿出课本,同桌之间互相指一指课本封面的周长。(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呈现学生的操作活动,同时进行小结:无论从哪一点出发,我们只要沿着数学课本封面的边线绕一周,这就是课本封面的周长。)

(二)找一找

师:除了数学课本封面有周长,你还能找出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学们用手指出来。

生1:我可以指出铅笔盒表面的周长。

生2:我可以指出钥匙表面的周长。

(三)描一描

师: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周长,那么,平面图形有周长吗?(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工具画长方形)谁能指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指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看这个图形(见图1),如果你认为可以描出它的周长,请你上来描一描,如果认为不可以,说一说原因。

生1:这个图形有缺口,无法指出它的周长。

师:说得好!这个图形有缺口,它不是一个封闭的图形,这种图形就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我们才能找到它的周长。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真了不起!你们通过思考和动手操作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周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怎么知道周长有多长呢?

【评析】教师结合实际,通过让学生指一指、找一找、描一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感知的过程,进而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关系,从而认识到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知道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周长,也明白了一般图形的周长。

三、实际操作,测量周长

(一)小组合作

师:我们要知道周长的长度,如长方形的周长,你有什么办法?

生:测量。

师:你的想法真妙!下面,我们动手量一量下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测量完成后,和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出来的。

【评析】从认识生活中的物体表面周长到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另外,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并体会到了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小组反馈

师:我们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展示。你们选择测量什么图形的周长?是如何测量的呢?

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测量三角形的周长,用直尺分别测量出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并将3条边的长度相加。

师:你们同意这个小组的做法吗?测量三角形的周长,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用软尺沿着三角形的边线绕一圈,直接读取软尺上的数字,这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师:做得好!这也是一种办法。现在请另一个小组来汇报展示,你们是怎样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呢?

小组成员展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先用毛线把五角星的边线围一圈,然后拉直毛线,毛线的长度就是五角星的周长。

师:做得好!你们还想到了其他方法吗?

生1:用直尺量出五角星一条边的长度,然后乘以10,就得出五角星的周长了。

生2:用软尺围着五角星的边线一周,然后看软尺上的刻度就得出五角星的周长了。

【评析】学生通过度量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平面图形周长的办法,也为探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积累了经验。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展示活动中总结经验,从而深入理解“周长”的含义。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一)算一算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但认识了周长,还知道如何测量图形的周长。现在,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周长。(电子白板出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

nlc202309082208

生1:正方形的周长是10×4=40厘米。

师:正确。你们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2:正方形的周长是10+10+10+10=40厘米。

师:你说的也对。看好了,老师要变魔术了,谁能指出它的周长?(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拉复制功能将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变成两个并列的正方形。见图2)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

生1:10×6=60厘米。

师:谁有不同的算法?

生2:10+10+10+10+10+10=60厘米。

生3:(10+10+10)×2=60厘米。

(二)比一比

用4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列图形(见图3),请思考: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生:最后一个组合图形的周长最短,周长是8厘米。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计算周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同意,要注意以每个图形的边线为准计算周长。

(三)多媒体课件出示图形

师:有一块玻璃裂开了(见图4),现在老师要用胶布把玻璃的边线包一周。猜一猜,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选择的?

生1:(1)甲用的胶布长。

生2:(2)乙用的胶布长。

生3:(3)一样长。

师:哪位同学分别指一指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甲的长边和乙的长边一样长,它们的短边也一样长,而中间的裂痕是甲、乙的共同边,所以甲、乙两块玻璃的周长相等。

【评析】通过对比、辨析,学生加深了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体会到了图形的转化思想。在初步建立了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同图形的周长,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领会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总结反思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周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你还想学习关于周长的什么内容呢?

学生交流后进行总结、反思。

【评析】执教老师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

【总评】

《周长的认识》一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思路清晰,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是一节扎实、高效的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趣。执教老师制作了“小老鼠绕着圆圈跑一周”“农夫绕着菜地跑一圈”“小红沿着操场的边线跑一圈”等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此外,执教老师很好地诠释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如让学生指出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测量图形的周长。

第二,实。如果数学课堂无法让学生获得思维的快乐,得到思维品质的优化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那么数学的本质力量也就无法得到体现。学生对于“周长”的概念的建构,经历了以下几个层次。①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出“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的数学化结果,在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架设了认知桥梁,这是学生初步接受周长的概念的建构过程。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有缺口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该图形没有周长?学生思考之后,知道了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完善了对周长的概念的理解。该教学环节是教学的亮点,凸显了数学教学最本真的追求,即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活。为了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执教老师精心设计练习题,在探索周长的测量方法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体现了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第四,美。执教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干净利索,问题指向明确,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用美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表现,如“真是一个认真观察的孩子“你们真了不起”。此外,教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直观形象的视听语言,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

(注:该课荣获2015年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致辞下一篇:小班角色商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