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比赛

2024-10-07

锅庄舞比赛(通用4篇)

锅庄舞比赛 篇1

抓喜秀龙乡炭窑沟小学2014年春季学期

锅庄舞比赛总结

根据抓喜秀龙乡辅导站和炭窑沟小学的工作安排,4月份开展锅庄舞比赛。为了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文明高雅、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副科组组织了本次锅庄舞比赛活动,现将本次比赛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排炭窑沟小学副科教研组和班主任老师做好准备工作,要求教研组制定锅庄舞比赛的实施方案,班主任组织班级学生参加训练,努力争取好的成绩。

二、制定了锅庄舞比赛的实施方案。副科教研组在请示校领导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领导小组、评委组、音响协调组、统计组等,努力使本次比赛活动圆满成功;还制定了评分办法及标准、奖项设置等。

三、比赛结果和取得的成绩。经过评委组客观公正的评分和统计组的认真统计核算,最终得到比赛结果:一等奖为六年级;二等奖为三年级;三等奖为二年级。从本次活动的开展中绝大部分同学学会了跳锅庄舞,动作姿势优美协调;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避免了学生羞涩的心理;训练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跳藏族舞蹈有了一定的基础;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美情趣;特别是展示了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工作的成效。

四、存在的问题。本次比赛的乐曲和动作均为《羌塘锅庄》,比较老套,似乎不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为此,我们打算在下一阶段给学生教教《华锐锅庄舞》;极个别同学的动作不太协调,不太规范,今后的阳光体育活动中要及时纠正;由于地缘缘故,学生服装不能统一,这是本次比赛最大的遗憾,不能很好地突出藏族特色。

抓喜秀龙乡炭窑沟小学开展锅庄舞比赛

2014年第1期

(总第1期)抓喜秀龙乡炭窑沟小学副科教研组编

2014年4月29日

2014年4月22日下午,在抓喜秀龙乡炭窑沟小学操场内,开展了有炭窑沟小学全体师生参加的锅庄舞比赛活动,有五个年级参加了比赛,共有73名学生和11名教师参加。

为了展示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校开展阳光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营造文明高雅、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副科教研组组织了本次锅庄舞比赛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副科教研组和各年级班主任认真组织开展此项活动。加紧对学生动作的训练,要求做到动作统一、规范、优美、协调。经过两个多月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收获了较好的成绩。

经过评委组客观公正的评分和统计组的认真统计核算,最终得到比赛结果:一等奖为六年级;二等奖为三年级;三等奖为二年级。从本次活动的开展中绝大部分同学学会了跳锅庄舞,动作姿势优美协调;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避免了学生羞涩的心理;训练了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跳藏族舞蹈有了一定的基础;锻炼了学生 的身体,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美情趣。

比赛结束后校长许天海同志作了总结讲话,要求同学们积极锻炼身体,勤奋努力学习,认真练好本领,做一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锅庄舞比赛 篇2

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的舞蹈纹彩陶盆, 系马家窑文化 (新石器时代) 的珍宝, 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彩陶盆高14.1厘米, 口径29厘米, 底面直径10厘米。盆用细泥红陶制成, 陶盆内壁饰三组人物手拉手的舞蹈纹图案。舞蹈共分三组, 每组有舞蹈者5人, 共15人。他们手拉着手, 踏歌而舞, 面向一致[1]49。舞者头上有发辫状饰物, 身下也有飘动的饰物, 似是裙摆。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 增添了舞蹈的动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每组外侧两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 好像是为了表现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该舞蹈纹彩陶盆构图生动, 画面简洁, 线条洗练, 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陶器上描绘最早的舞蹈图纹样, 为研究马家窑文化和我国原始社会音乐、舞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95年在青海省同德县宗日文化遗址内发掘出土了一个舞蹈纹彩陶盆, 现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此彩陶盆经测定和专家考证, 认为是马家窑文化中的宗日文化类型, 距今有4600—5000年左右的历史[2]1。该陶盆也是泥质红陶, 上面绘制墨彩, 大口平底, 高12.5厘米, 口径为22.81厘米。这个陶盆奇妙的地方是内壁上描绘的人形舞蹈图案。这些舞蹈人像分为两组, 一组11人, 另一组13人, 共24人。他们头上戴着宽大的头饰, 下身穿着裙装, 正手拉着手跳着欢快的舞蹈。两组舞蹈人像沿着陶盆内壁围成一个圆圈, 载歌载舞。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呈现出一幅活生生的集体舞画面, 静态中透着灵动, 古朴中蕴藏着洒脱, 隐隐弥漫出一种远古文化的神韵。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极富艺术感染力, 把远古时代人们为祈求安康、庆祝胜利表达内心情感而翩翩起舞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迄今为止出土舞蹈人物最多的一件彩陶盆。

除此之外, 1991年甘肃武威市磨嘴子马家窑文化类型遗址中也发现了残碎的舞蹈纹彩陶盆[3]3。经粘接复原其造型, 陶盆为敛口、鼓腹, 下腹内收, 口径29.5厘米, 腹径28.5厘米, 底径约11厘米, 高约14厘米。在陶盆内壁上部绘有两组舞蹈图, 每组9人, 手拉手作舞。将头与下腹均绘成圆点, 身躯、手臂和腿为直线, 笔法虽简练, 但人物形象鲜明, 画出了原始舞蹈的特点, 通过整齐的动态, 表现出人物正在有节奏地踏舞。

这三件舞蹈纹彩陶盆同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 它们的表现形式均为集体舞蹈, 并以小组的形象表现出来。其中, 最少的一组为5人, 最多一组为13人, 跳舞者都是手拉手, 围成圆圈进行舞蹈。从画面上看, 这几组人物无论从舞蹈动作的一致性、协调性及熟练程度上都能说明, 这是经过精细加工、组合、操练而形成的形象。其中, 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又有抒情欢快的成分, 和谐的手势, 飘动的发辫和衣裙, 一致的面向, 规范的步伐, 协调而柔美, 表现出自然、亲切和优美的特点, 这说明中国史前时期的舞蹈已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关于手拉手集体舞蹈的文字描述, 最早见于《诗经·公刘》:“笃公刘, 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儿。”高亨注:“依, 为祭礼;跄跄, 步趋有节貌;济济, 多而整齐貌。”《西京杂记》载:“吹笛击筑上灵之曲, 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 歌示凤凰来。”新疆、内蒙古、西藏以及黔、桂、滇地区的诸少数民族都有“垂手善舞蹋之歌”的习俗。踏歌即藏人的“锅庄”, 《章谷屯志略》载:“夷俗每逢喜庆辄跳锅庄, 自七八人至一二百人, 无分男女, 附肩联臂绕行而歌。”[4]

二、原始舞蹈与锅庄舞一脉相承

首先, 它是一种集体性舞蹈。无论每组5人或9人, 还是11人或13人, 都是多人集体跳舞的反映, 他们手拉手, 连臂踏歌。在中国史前时期, 因社会生产力低下, 单人是无法生存的, 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维持生存。当时以血缘为纽带所组成的氏族、家族正适应了上述要求, 他们共同劳动, 集体消费, 反映在舞蹈艺术上, 也流行集体舞蹈, 这是史前舞蹈的突出特点。因为当时的舞蹈不是单纯为了观赏, 而是宗教性、欢庆性或者狂欢性的群众活动。

其次, 它是一种环形圈舞。在一个浑圆的陶盆内壁上, 绘有15个、18个或24个人欢舞的场面, 布局合理, 前呼后应, 并排环绕, 面向中央, 这不是一种人为想象而设计的, 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环舞的现实反映。考古学家宋兆麟先生认为, 无论是游牧民族的帐篷, 还是农耕民族的住房, 都喜欢围成一圈, 中央为广场。这些生活生产实践, 经过艺术升华, 就发展为形形色色的圆圈舞[5]43。上述彩陶盆上的舞蹈图像, 正是一种环形集体舞。

再次, 它也是一种传统乐舞。舞蹈纹彩陶盆内壁上的舞蹈者, 组与组之间都以弧线纹相隔。各组舞人牵手共舞, 服饰划一, 动作相同, 头饰 (或为发辫) 摆向一致, 尾饰 (臀部翘起的尖状物) 也均朝向一个方向, 说明舞者的动作、节奏、韵律都是很统一的。如大通舞蹈纹彩陶盆上的舞者以左脚为中心, 向左移动右脚, 然后再移动左脚, 按顺时针方向移步, 但头却向后回顾, 时而向右移步, 头则转向左边, 由此可以看出已经有了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虽然画面上看不到乐手, 但在集体舞蹈中, 动作的更换, 队形和位置的变化, 节奏的强弱, 速度的快慢, 都是离不开音乐提示的。

三、锅庄舞的艺术特色及发展现状

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 它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主要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以及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现代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 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 其规模和功能也各有不同。舞蹈时, 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 有一人领头, 分男女一问一答, 反复对唱, 无乐器伴奏。

锅庄舞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云南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锅庄舞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凝练深沉, 拖腔多而长, 犹如巨浪起伏, 舞姿舒展洒脱, 像雄鹰展翅。香格里拉一带的锅庄舞曲调轻快活泼与豪放相济, 跳舞时, 参舞者皆弯腰搭肩, 舞蹈始而平稳缓慢, 临近结束时动作小巧迅速, 变化较快, 歌舞都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德钦的锅庄自始至终有严密的顺序, 一般程序为:仪瓦 (锅庄序歌) 、央卓 (招福锅庄) 、思卓 (迎宾锅庄) 、堆卓 (赞颂锅庄) 、宗卓 (相会锅庄) 、主卓或彰卓 (辞别锅庄) 、卦卓 (挽留锅庄) 、扎西巨 (锅庄结尾歌) , 除序和歌尾外, 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 但跳唱时必须按程序来进行, 跳完这道后再跳下一道程序。

从舞蹈动作上看, 不同藏区在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韵律上都存在差异, 有的藏区动作的重点在下肢, 而上身动作较小, 有的藏区上身动作较为丰富, 而下身动作较少;从舞蹈审美上看, 不同藏区之间也有差异, 有的藏区舞蹈以大动为美, 有的藏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从舞蹈种类上看, 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间舞蹈形式, 也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囊玛歌舞, 还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虽然不同藏区的舞蹈存在诸多差异, 但舞蹈的基本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 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也比较相仿。此外, 以集体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 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 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锅庄舞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它适于不同民族、年龄、性别、体质群体的健身、娱乐和舞台表演, 其形式多种多样, 无论操场、公园、广场还是厅堂都可作为表演的场所[6]14。参与锅庄舞活动, 能充分消耗体内的糖和脂肪, 加快体内新陈代谢, 改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锅庄舞特别强调共同协作、共同感受、注重和谐、营造团体气氛, 这些优秀品质是现代社会所赞颂和所鼓励的, 它能培养人们克服困难、乐观向上、健康高雅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流传得快, 发展得也很快。“呀啦索, 金色的太阳照在草原, 我们藏民的生活进了天堂, 跳吧、唱吧, 兄弟姐妹相约在美丽的圣湖旁, 为我们的每一天扎西得勒。”在我国西部农牧区、大中小学校园、城镇社区到处都可以看到跳锅庄舞的人群。他们或跳舞或观舞, 其舞步节奏明快、动作随意、奔放洒脱, 舞蹈队伍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 也有十几岁的中小学生。

中国史前时期的舞蹈纹彩陶盆, 不仅让我们形象地观赏到“舞蹈艺术家”那幽雅美妙、整齐划一的翩翩舞姿, 而且能感受到原始社会欢快、浓烈的部落节日气氛。现如今, 这种舞蹈已遍及我国西部地区的大街小巷和大中小学校园, 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 锅庄舞的社会功能将会不断拓展, 其健身怡情价值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必须加以保护和利用, 让锅庄舞在传播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全民健身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彩陶盆上的原始舞蹈, 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史前时期舞蹈艺术的直观形象, 记载了当时人们为抒发内心情感而群起舞之的热烈场面, 这就是盛行于当下的藏族锅庄舞。

关键词:史前时期,舞蹈纹彩陶盆,锅庄舞,全民健身

参考文献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J].文物, 1978 (3) .

[2]宗日遗址发掘队, 青海宗日遗址有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 1995-09-14.

[3]孙寿岭.舞蹈纹彩陶盆[N].中国文物报, 1993-05-30.

[4]汤惠生.舞蹈盆及二人抬物盆释义[G].宗日遗址文物精粹及论述选集.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 1999.

[5]岗措.论藏族民间“锅庄”舞的文化特性和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 2008 (3) .

藏族锅庄舞的源流与特征研究 篇3

[关键词] 锅庄舞 源流 特征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灿烂艺术文化的民族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藏族与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创造了灿烂悠久的藏族文明史。锅庄舞是藏族最具特色的舞蹈之一,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展现了藏族所独有的民族魅力,有着非常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

锅庄舞的源流

“锅庄”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的传说来分析,卓舞早在吐鲁番时期就存在了,卓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歌舞形式。它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四川、甘孜等藏族聚居区[1]。《西藏舞蹈概说》记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经过的藏族商贾常携马帮宿聚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空地垒石支锅,茶余饭后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的环境。1993年,在丽江石鼓镇的轿子村,出土了一块唐代藏文画像碑,上面记载有一种舞蹈形象,舞姿躬身、低头,有一种对信仰的无比虔诚状。迪庆州文物局的相关专家获此消息后,赶赴出土地,对碑文和画像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这种舞蹈形象就是锅庄舞 [2]。锅庄舞有“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之分。擦尼相传在吐蕃祖孙三法王时就已流传于迪庆,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年人大都喜爱擦尼,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跳舞时 ,舞者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的特点。擦司的歌词内容、舞姿等都比较灵活,反映生产劳动,歌颂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经商贸易的歌词比较多,青年人通过擦司歌词中的比喻配对来表达相互爱慕的情意。

锅庄舞的特征

1.鍋庄舞的艺术性

锅庄舞是一种自娱性极强的集体舞,在一些地区称锅庄为“卓”(即舞蹈),而有的地方称“擦拉”(意即玩艺)。它是随着藏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锅庄舞的歌词,有一套比较严谨的排比和比喻规律。这种固定式格式在擦尼歌词中最为突出,擦司歌词亦采用这种固定格式,但可以灵活运用,即兴编唱,任意发挥。锅庄舞有许多舞蹈名称,亦即曲牌和词牌,如半步舞、索例哆等。在擦尼舞中,它既是舞蹈名称,又是歌词的词牌。如果领舞者唱起“孔雀舞”的曲调, 舞伴们也只能跳“孔雀舞”的舞蹈,唱“孔雀舞”的传统歌词。

锅庄舞的舞步分为“郭卓”和“ 枯卓”两大类。“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方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轮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较简单。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如:二步半舞、猴子舞等。年轻人喜爱擦司,舞时一般男女分列,左手搭肩围成圆圈。人数不限,顺时针舞动。男子两胯向左右晃动,手只随身摆动,女舞者左臂扶腰或拉手,右臂随动作前后摆动。

2.锅庄舞的体育特征

(1)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锅庄舞可以在各种聚会中娱乐。多数以徒手进行舞蹈,形式多样,不受场地、环境等条件的影响,无论在操场、公园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进行;同时,锅庄舞男女老少均可参与,舞者可根据个人体质状况,选择练习的强度,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目的。

(2)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锅庄舞是藏族地区一项追求健与美的活动项目。它是靠人的身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内心信息的运动,是完成连续的从简单到复杂的动作能力的运动,如“一边顺”、“退踏步”、“旋转”等。通过连续的组合动作,表现出协调、灵活、柔韧的动作特点。锅庄舞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并通过音乐充分地表现出来,音乐是锅庄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锅庄舞除了保存原有的民族元素外,还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其中,给锅庄舞带来新的活力。

(3)保持有氧代谢过程

快板是锅庄舞中运动量最大、强度最高的阶段,一曲舞下来,经过测定,舞者的脉搏数最高可达150次每分以上,同时对舞者的耐力、柔韧和灵敏性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锅庄舞的动作组合套路都以保持参与者在运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摄入氧气,并充分利用氧化来燃烧体内的糖元、加速燃烧体内脂肪作为前提的,以此实现体内新陈代谢、重建人体更高机能水平。

3.锅庄舞的社会体育价值分析

(1)具有健身价值

①符合科学锻炼

锅庄舞与其他民间舞蹈形式的最大不同点在于:肢体成单向姿态,右手右脚、左手左脚,胸前晃手跳跃,顺手顺脚。而且对舞者的手、膝、腰、脚等部位的锻炼也有特别的要求。锅庄舞来自民间,很多动作是模仿动物走路、跳跃、展翅、追逐,十分注重姿态的变化。“锅庄”的动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节奏缓慢,舞姿舒展、优美;另一类节奏急促,舞姿热烈、奔放。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手段。锅庄舞的节奏可以分为四个段,第一段是序舞,相当于是准备阶段,要求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脚步缓慢地交替迈步,步伐很轻节奏也不强;第二段,逐步进入慢板锅庄,这时舞者四肢舒展,使身体的肌肉、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心血管机能得到调节;第三段,进入锅庄舞最能体现粗狂奔放的快板的热烈场面,在快板中要求幅度大、移动速度快、旋转灵活、跳跃有力,这个阶段占整个舞曲的80%,需要舞者具有很好的耐力素质;在高强度的快板后面进入锅庄舞的最后一个环节,第四段结束曲,即放松阶段,使舞者从高强度逐步恢复到低强度的运动过程[7]。

②具有健身健心的价值

锅庄舞不仅可以提高人体的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而且还可以愉悦心情。舞者在跳锅庄舞时一边舞蹈一边歌唱,场面欢快和谐,通过各种舞姿可以体现出艺术感情,促使参与者心情舒畅。此外,锅庄舞动作中多模拟动物形态,加强了趣闻,无论是观众还是舞者,都可以从中得到愉快的体验,有助于缓解人们沉重的生活压力。

③对练习者形体的健美

藏族锅庄舞不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与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涉及藏族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是藏族人民社会生活的缩影。经常参加锅庄舞活动,可达到健身与健美的效果。在藏文古籍中对锅庄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活,肌腱活动要松弛。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刀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悍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锅庄舞腰部动作也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非常讲究,充分展现了人体的线条美。

(2)促进当地体育旅游发展

锅庄舞是藏族最具特色的民族舞蹈之一,民族性、地域性以及互动性是锅庄舞作为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优势。在藏族地区,不论是观看还是亲自参与体验,都会融入到锅庄舞美丽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动之中,了解其文化底蘊、社会背景,从而感受到藏文化的魅力所在。游客在观光旅游中将民族文化和健身娱乐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容,而且也会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目前,在拉萨、香格里拉等美丽的旅游景点中,游客们观光藏民家访时享受了地方绿色食品“手抓牛肉”和香醇的青稞酒后和当地的藏民一起跳锅庄舞,娱乐身心,跳锅庄舞已经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项内容。因此充分挖掘和开发藏族锅庄舞的体育旅游价值,对西部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会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锅庄舞是藏族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生产性和生活性、多元性与交融性、教育性与传承性、交流性与娱乐性等文化特征。在土家族的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锅庄舞的社会功能更加拓展,其健身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为锅庄舞在健身领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对其加以保护发掘和利用,让锅庄舞这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旅游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俊辉.西藏藏族舞蹈的健身作用[J].西藏民俗,2000,3.

[2]张海荣.西南石崇拜——生命本原的追寻[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毕妍洁.体育视觉下的藏族锅庄舞[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8,6.

[4]严睿.藏族锅庄舞体育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

[5]汪桂花.藏族锅庄舞的特征及其价值诌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4.

[6]李建英.藏族锅庄舞对西宁地区老年女性健康体适应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2007,4.

锅庄舞比赛 篇4

严冬挡不住运动的热情,阳光闪耀着青春的梦想。11月11日中午,我校在足球场隆重举行了2015级新生锅庄比赛。我校行政负责人凌道明教授,学校党委负责人甲任教授,学校行政负责人肖幼林研究员,学校行政负责人马昌威副教授,纪委负责人沈云老师,学校机关处室及各系部领导、部分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有:音舞系主任夺科教授,音舞系教师刘毓秀副研究员,体育系教师周彦宏副教授,音舞系舞蹈教师马俊杰老师,音舞系巴斯基老师。

“2015年,是学校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今年是学校升本的第一年,学校迎来首批本科学子,学校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升本梦”,但荣誉只属于过去,未来的日子还要我们携手去开拓”甲任教授在为此次比赛致辞中说道。他还回忆道“我校已经举办过16届锅庄比赛,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鼓励参赛的同学们要积极展示自己,用舞姿去展示长时间以来的劳动成果,赛出水平,赛出风格,突出自己的特色。对参加此次比赛的评委,甲任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他希望全体评委恪尽职守,公平、公正、公开。

在主持人介绍完本次比赛评分细则后,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参赛队伍身着鲜艳靓丽的羌族藏族服装,随着音乐的起伏偏偏起舞。舞者的衣带,伴随着风的吹拂形成另一种风格的美。双语系的同学身着华丽的藏族服装,独出心裁的在比赛场地中心做了个“白塔”(白塔是藏族拿来朝圣,祈祷的一种建筑),一些同学手捧哈达,围着“白塔”欢快的舞动着,一些同学在四周撒着意蕴着献给雪域挚爱的“龙达”,音乐声和着时而刚劲有力时而柔情似水的舞步,使观众席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热浪。如果说双语系的舞蹈是原汁原味的,那音舞系的舞蹈便是活力四射、巧夺天工的。音舞系的同学伴随着音乐的韵律,变幻着各种高难度的队形,加上充溢着各种情景对话式的舞蹈,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怪不得观众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鼓掌着,欢呼着„„当然基础教育系以熊猫为中心点的独特,体育系以摔跤为开场的另类,计科系随风飘动的羌红„„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最后在欣赏完两首动听的歌曲后,甲任教授、刘毓秀副研究员、周彦宏教授、学工部部长邓汉平老师、团委副书记钟顺秋老师分别为此次获奖系部颁奖。

我校身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锅庄是我校“传承、创新、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诠释。此次锅庄比赛是我校推进全员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进师生身心健康的一次盛会,此次比赛也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有效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附:

本次锅庄比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音舞系

一等奖:双语系

二等奖:基教系、美术系

三等奖:外语系、体育系、生化系

优秀奖:预科部、物电系、人文系、中文系、管理系、数

上一篇:白水中心小学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工作面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