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形式

2024-07-11

比赛形式(通用3篇)

比赛形式 篇1

1 问题的提出

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促使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技能大赛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 如何组织技能大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是每个职业院校都面临的课题。本文所说技能大赛组织形式包括技能大赛级别、技能大赛的比赛形式、学生的参赛形式和技能大赛的内容形式等4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则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和理论学习能力等7个方面。

本文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 研究技能大赛不同组织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情况, 即通过参加技能大赛, 是否提高了对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 是否提高了参赛者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是否促进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二是, 研究什么样的比赛形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以使今后举办的技能大赛形式更加完善, 效果更好。

2 文献综述

在世界范围内, 关于职业技能大赛的研究较为鲜见;在国内也不多见, 相关研究一般以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居多, 对技能大赛宏观层面上的研究也比较多见;只有个别学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与促进进行了研究。王军、林辉吉在《技能大赛对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力研究》一文中, 对技能大赛要求参赛学生所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状态、规范的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安全意识等职业素养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邬君芳、吴红静、黄丹在《职业技能大赛对我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一文中, 介绍了技能大赛对该院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和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未就技能大赛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作出专门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014至2015年, 我们课题组针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等4个职业技术学院展开了调查, 调查对象为在校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学生, 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14份。从总体来看, 不论何种形式的技能比赛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但是比赛形式不同, 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同, 甚至有较大的差别。

3.1 技能大赛级别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我们按参赛范围将技能大赛分为了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4个级别。考虑到我国目前对技能比赛没有权威的级别划分, 各个学校对比赛级别的认定不尽相同, 我们将比赛级别按地域范围划分, 不按主办方的行政级别划分;校级指某个学校范围内的比赛;市级指某个城市内部学校间的比赛;省级则是全省范围的比赛, 而国家级指全国范围的比赛。各个级别的技能比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果详见表1。

由表格1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市级、校级比赛对学生的学习促进作用更大。在回收的400多份问卷中, 参加过国家级比赛的有19人次, 参加过省级比赛的有30人次, 参加过市级比赛的有57人次, 参加过校级比赛的有191人次, 校级比赛的参与数量远远超过其它级别的比赛。可见, 虽然校级比赛级别低, 但是其举办形式灵活、教师对比赛内容、比赛形式把控度高, 对学生的影响范围大, 其作用不容轻视。

3.2 技能大赛的比赛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我们将技能大赛的比赛形式分为纯动手型、理论+实践型两种类型, 本次调查中分别有131、290人次参加。在这两种类型的比赛中, 认为比赛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或提高的比例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纯动手型的比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促进、动手能力的促进明显高于理论加动手型的比赛;而对自学能力的促进、相关课程成绩的影响、其它课程成绩的影响方面, 理论加动手型的比赛则优于纯动手型比赛;在学习兴趣、个人意志力、理论学习等方面, 两者的影响相差不大。

3.3 学生参赛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参赛形式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形式, 二者对学生学习促进的比例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个人赛优于团体赛, 在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课程成绩、学习兴趣、理论学习方面, 团体赛均优于个人赛;而在提高个人意志力、提高动手能力方面, 两者相差不大。在参赛人数上, 个人赛和团体赛的数量分别为126人、298人, 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视。

3.4 技能大赛的内容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技能大赛的内容形式分为全部在课堂上学习过、部分学习过和没有学习过3种形式, 该3种形式对学生学习的促进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 如果比赛内容全部都在课堂上学习过, 则对提高相关课程成绩、学习兴趣非常有帮助;如果比赛内容只有部分在课堂上学习过, 则对提高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有更好的帮助;而如果比赛内容没有在课堂上学习过, 则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课程成绩、个人意志力并促进理论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平时的学习能力比较差, 学习需要老师多加引导, 而如果产生了学习成就感, 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5 赛前准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赛前准备指指导老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集中培训, 从表5可以看出, 有赛前培训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各种能力的提高。此项调查也进一步印证了第四项中高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依赖性较强的结论。

4 结论

4.1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 无论什么形式的技能比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学习兴趣,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有利于培养个人意志力;团队形式的比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直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2 团体赛比个人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种学习能力。

团体赛中的分工合作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团体合作中又能产生思维碰撞火花, 对学生开拓思路、改善思维方式非常有帮助。

4.3高职学生自学能力较差, 学习依赖性较强, 学校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引导,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另一方面应多举办各类技能比赛, 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4 市级和校级比赛虽然级别不高, 但是效果却比省级、国家级比赛更好。

相比较而言, 校级比赛的举办花费最少、项目灵活、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 效果又非常突出, 因此每个职业院校都应多举办校级比赛。

比赛形式 篇2

希望之星宝宝Show场

宝宝演讲秀:

宝宝上场之后,要用进行1分钟的定题演讲。题目不定,但是要求宝宝的发音标准、语音语调流畅。并且要有舞台感,即要让台下的老师听懂宝宝的意思。还要有较好的舞台表现力。1分钟的定题演讲结束后,评委老师将对宝宝进行英文提问,宝宝用英文回答,回答的时间为1分钟。

宝宝才艺秀

宝宝上场后要进行自己的才艺展示。才艺可以是英文歌曲、英文诗歌朗诵或是舞蹈等。但是必须和英文相关。时间为1分钟。才艺展示结束后,评委老师将对宝宝进行中文提问,宝宝用中文回答,时间为1分钟。

宝宝模仿秀

宝宝上场后需要用英文告诉评委老师要描述的对象。然后宝宝有1分钟的时间去模仿1个明星(歌星、影星、潮流人物等)。举例说明,如果宝宝上台之后模仿的是Michael Jackson。那么宝宝上台需要用英文告诉评委老师他要模仿Michael Jackson,然后开始1分钟的模仿。如果模仿中需要运用语言,则可以根据模仿的对象来选择是英文还是中文。模仿结束后,宝宝有1分钟的时间用英文回答评委的提问。

宝宝哈佛秀

宝宝哈佛秀的比赛要求和2012省赛其他组别的哈佛抽提演讲的形势相同。不过,届时HARVD这5个字母,宝宝可以任选一个,然后手捧抽到的字母,告诉评委为什么喜欢这个字母即可。举例说明:如果宝宝喜欢H,那么宝宝上场之后就捧起单词H,然后用1分钟的时间用英文告诉在场的观众为什么喜欢字母H。随后宝宝有1分钟的时间用英文回答评委的提问。

宝宝儿歌秀

宝宝需要登上舞台,演唱自己最喜欢的儿歌。并且用英文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这首儿歌。总计时间为1分钟。

比赛形式 篇3

1 研究过程

研究对象:我校2010级高二羽毛球选修班学生。学生1200人, 其中选择羽毛球项目学生400人, 接近1/3。

2 研究方法

2.1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调查来研究一个现象收集数据, 得到结果, 有问卷式和访谈式。对羽毛球选修班学生发放问卷、访谈调查。我们发放问卷280张, 全部收回, 并对部分学生访谈。

2.2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研究者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 对调查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反映总体指标的过程。整理发现, 羽毛球教学中, 要求采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占80%、“分组练习”占20%、“填鸭式”为零。

2.3对比法

对比法, 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发现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 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将参与度对比、将技术程度对比、身体体能对比。

2.4参考文献法

参考文献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 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3 分析讨论

3.1依据课程理念, 了解学情, 实施“分层分组”比赛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四个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名学生受益。研究发现, 学生在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参与程度, 兴趣程度等不同, 将比赛分A、B两个层次, 其中, A层次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B层次是基础水平。每一层次由学生根据规则进行编排分组, 让学生通过比赛既学习规则有了解裁判法。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比赛, 运用讲解及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规则及裁判法。

3.2以赛代练, 提高技战术水平

教学比赛是在教学环境下, 按照比赛规则方法完成练习, 达到预设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对学生所掌握技术、战术及心理、体能等多方面素质综合检验。通过教学比赛,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技术掌握情况, 发现不足, 强化训练。有的学生对技术理解不够, 还有的学生技术环节漏洞, 也有掌握程度不够熟练, 通过比赛会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研究问题, 采取方法解决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一是课堂针对性练习;二是课下自主研究。观察发现, 学生整体技术水平有提高, 解决问题能力也有提高。

3.3自觉参与锻炼, 形成坚持锻炼习惯

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课标》提出:“自觉参与锻炼”的学习目标。具体目标强调运动参与的经常性和规律性, 突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行动,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羽毛球项目中, 通过教学比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配备学习装备, 有的学生服装、运动鞋、球拍、球、球包都很齐全, 有的是几人一把拍子一个球包, 三五成群来参与锻炼, 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彰显羽毛球项目的魅力与价值。

3.4传承“师带徒、徒认师”, 弘扬民族文化

羽毛球项目中, 我们传承“师带徒、徒认师”, 深知这一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对当代学生, 需要弘扬。教学中, 有师傅, 徒弟自选师傅, 称呼“师傅”, 学习讨论技术, 增进学生之间友谊, 提高课堂效果。

3.5加强社团建设, 促进课外活动

2011年上学期, 学生自发组建羽毛球社团, 机构健全, 制度明确, 上缴活动经费。组织社团内外比赛, 午休、体活课及大课间, 积极参加训练, 切磋球技, 带动我校羽毛球项目的发展。据了解, 20011年上学期, 社团比赛一次;2012年下学期, 社团比赛一次;校外比赛一次, 参与人数达到85%以上。

4 结论

4.1羽毛球项目中, 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愿学、乐学, 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4.2羽毛球项目中, 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战术及运用, 提高水平。

4.3羽毛球项目中, 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学生能够增进友谊, 培养集体观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在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在“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 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为羽毛球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指出, 衡量教学最优化的标准是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统一。“教学比赛”组织形式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比赛式的教学形式。教师将知识点及目标融合在竞赛活动中, 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以赛促学、以赛带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推进课程改革为目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与发展, 我校选项教学不断向前迈进, 紧跟课改思路, 羽毛球模块采用“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 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羽毛球项目,教学比赛,组织形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高性能半导体下一篇:教育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