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形式

2024-10-18

消费形式(精选5篇)

消费形式 篇1

2008年以来以美国次债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经济危机已扩散到我国, 影响日益严重, 单纯依托出口增长拉动GDP的传统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拉动有效需求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采用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对1997~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 建立消费函数, 通过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乘数, 对发放消费券政策提出建议。

1 模型框架

1.1 凯恩斯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 (包括收入水平、偏好、生活保障水平、对未来的预期、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满足程度、商品价格、利率水平、所处生命周期等在内) 中, 凯恩斯理论假定, 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 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 故被成为绝对收入假说。用C代表消费, Y代表收入, 则可以把消费函数写成:C=f (Y) 。当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 可以表示为:C=α+βY, α为自发消费部分, β为边际消费倾向 (0<β<1) 。

1.2 构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回归模型

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建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回归模型:

其中, Y, Ci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和各项人均消费消费性支出 (i=1, 2……8分别代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 , α为人均基本消费需求, β为边际消费倾向, ui为随机误差项。

2 实证分析

本文所取用数据均来自1997~100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两项, 利用计量经济软件SPSS10.0,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SL) 进行回归, 从而得出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的消费回归模型。由回归方程得出表1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乘数 (表1) , 对其进行经济分析:

2.1 边际消费倾向

总的边际消费倾向MPC=0.710623, 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新增可支配收入的71.0623%将用于消费性支出。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各类具体消费支出所占的份额, 按边际消费倾向由高到低依次为食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医疗保健—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杂项商品与服务。

(1) 城镇居民食品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 在新增可支配收入中有19.6%用于食品支出;

(2) 交通通信的边际消费倾向为14.7%, 说明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居民外出增多, 对信息需求越来越丰富, 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现代化, 交通通信也成为城镇居民新的消费热点;

(3)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达12.7%, 说明城镇居民生活进入小康阶段之后, 城镇居民特别重视精神文化消费和子女教育的投入;

(4) 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达8.268%, 证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 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改善和住房档次的提高比较重视, 房地产行业由以前的投资型向消费型转变, 成为又一消费热点;

(5) 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达到了7.891%。伴随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 广大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日益增强, 使得广大城镇居民增加了这方面的消费支出;

(6) 而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说明它们已不是居民消费的热点。

2.2 消费乘数

各类具体消费支出的消费乘数都并不大, 表明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 其中食品乘数最大, 对经济拉动最大, 反映了“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需求。交通通讯乘数紧随其后, 因其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广阔的辐射面, 附加值高。从表中不难看出,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居住对经济拉动贡献颇高, 要予以高度重视。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合上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乘数的分析及我国国情, 发放消费券应面向处在不同收入层次的居民, 采用灵活的形式, 多管齐下, 最大程度上刺激内需, 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 带动经济持续增长。

3.1 食品消费券

我国是人口大国,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向需要社会提供救助的弱势群体 (老弱病残及无劳动能力的人群等) 发放消费券, 具有边际效用最大化的成本优势和社会作用。食品券计划既能满足我国贫困家庭和个人的基本温饱需求, 起到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不失为政府调节农业发展的一个杠杆。

3.2 教育消费券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我国就业形势严峻。针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可发放不同类别的教育消费券, 如面向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发放攻读第二学位的“教育券”, 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发放继续教育券, 面向中学毕业生发放职业教育券, 不但可以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还可以使学员通过学习一技之长提高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 形成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人才储备, 在就业再就业问题上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同时也是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良好契机, 使之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3.3 家电消费券

一方面家电产品的单价普遍比较高, 往往超出消费券的面额, 能够带动额外的现金消费, 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另一方面, 家电行业产业链很长, 一般都有为数众多的上游行业 (如原材料、能源供应商) , 再生产的时间比较短, 对“引导消费, 创造消费”所起到的作用相当明显。

3.4 购房消费券

从上世纪末取消福利分房开始住房不断实现商品化, 居民对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发放购房消费券可以拉动房地产企业及其上游企业 (建筑材料制造商等) 、下游企业 (装饰、家电等) , 形成良性循环。

3.5 旅游消费券

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镇居民的出游热情不断升温, 而旅游业的消费乘数效应显著, 所以面向城镇居民发放旅游消费券不仅能够有效拉动内需, 同时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要:根据凯恩斯的乘数原理, 消费支出对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起着乘数作用。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 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是当务之急。本文采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 结合计量经济软件SPSS建立模型, 并提出了对于发放消费券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城镇居民,凯恩斯消费函数,消费券

参考文献

[1]吴克烈, 李江简.消费函数中的边际消费倾向[J].社会科学研究, 2004, (2) .

[2]樊茂清, 任若恩.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06, (12) .

[3]刘晓霞.对我国边际消费倾向与经济增长的分析[J].商业研究, 2008, (12) .

消费形式 篇2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凯恩斯将消费函数表达为:C=f(Y),并将此式改写为C=bY,表明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消费C随收入Y增加而增加,随收入Y减少而减少。他强调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提出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这里所指的相对收入水平有两种: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指消费行为互相影响的,本人消费要受他人收入水平影响,一般称为“示范效应”或“攀比效应”。相对于本人的历史最高水平,指收入降低后,消费不一定马上降低,一般称为“习惯效应”。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莫迪利安尼提出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而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和财产收入,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WR+b•YL,式中WR为财产收入,YL为劳动收入,a、b分别为财产收入、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他根据这一原理分析出人一生劳动收入和消费关系:人在工作期间的每年收入YL,不能全部用于消费,总有一部分要用于储蓄,从参加工作起到退休止,储蓄一直增长,到工作期最后一年时总储蓄达最大,从退休开始,储蓄一直在减少,到生命结束时储蓄为零。还分析出消费和财产的关系:财产越多和取得财产的年龄越大,消费水平越高。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弗里德曼认为居民消费不取决于现期收入的绝对水平,也不取决于现期收入和以前最高收入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持久收入,即在相当长时间里可以得到的收入。他认为只有持久收入才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CL=bYL,表明持久收入YL 增加,持久消费(长期确定的有规律的消费)CL 也增加,但消费随收入增加的幅度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b值越大CL 增加越多,b值越小CL 增加越少。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相结合构成现代消费理论,这两种收入理论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基本一致的,互相补充的。

借鉴上述消费理论,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需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发展经济,认真贯彻执行好发展经济的各项政策。因为只有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才会增加,人们的绝对收入也才能增加,消费水平才会提高,消费需求也才能扩大。只有坚持发展经济,国民收入才会持续增长,人们的持久收入才能稳定,持久消费才会持久。

二是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制定适宜的劳动报酬政策。当前所执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推行的“年薪制”等均有利于劳动者收入的增加,进而推动消费的扩大,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三是继续推行有效的信贷措施。前几年几次降低利率,对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扩大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目前的各种个人消费贷款,相对增加了人们的本期收入,扩大了住房、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但应注意引导人们在贷款消费时,做到量入为出和

预期收入有保证,否则将来对个人和社会都会带来诸多不利问题。

四是积极发展老年经济。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针对这一现状,借鉴生命周期理论,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和提高老年人收入的同时,积极发展老年经济,促进老年人的消费,使之成为扩大消费需求有效手段。

消费形式 篇3

关键词:消费模式 空间设计 互补性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提供给人们更多认识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习惯,比如购物,由传统的商场转变成网络购物。现在的消费者坐在家里,通过电脑,就可以买到商品,这种消费行为或者模式是消费者通过网络和商家进行直接的信息沟通,我们将这种模式成为BTOC消费模式。

相关数据表明,网络购物的比重和人数在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1.3%发展到2013年的7.4%,根据 CNNIC《2011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网购用户购买最多的商品类型为服装鞋帽,比例为 68.1%;其次为日用百货,用户比例为 39.3%;第三位是充值卡、游戏卡等虚拟卡,用户购买比例为 38.6%;电脑、通讯数码产品及配件的用户购买比例为 37.4%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销售模式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影响,在经过势不可挡网络销售影响之后,实体商业空间的绝对主导地位发生了转变,一些城市出现了部分商场营业困难,宣布倒闭。比如杭州的中都百货、世纪华联溧水门店等。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对商业业态形式进行更加精准的认识和理性分析,虽然在这轮消费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受冲击最大的是服装、鞋帽、百货,而其他的业态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与网络销售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反而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例如餐饮、娱乐、美容、按摩等商业空间,在新的消费模式下,更加具有活力。

二、 实体商业空间发展的设计形式的发展要求

按照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理论,新的网络销售对实体商业空间冲击的同时,也给实体商业空间带来重新审视自身的机会。除了房租、各大商场的扣点是影响实体店的因素之一,实体商业空间的服务质量和店面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进行提升性的转变。

从消费者角度来分析,实体商业空间不仅是购买产品的场所,也是认识和了解品牌的直接场所,实体店的设计风格、设计细节的考虑往往是影响消费者忠实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前对实体店进行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设计,解决店面、营销等更多的问题,设计者被赋予更多的期望和责任,那么,在实体店面中该如何进行设计,成为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人员需要静心研究的。

三、区域规划合理,注重辅助销售空间氛围的营造

实体商业空间的空间规划,是对一个空间的多功能性分割,在设计过程中每个空间的功能规划要全面,以服装店为例,传统需要有展示陈列区、试衣间、仓储、收银、休息等待区、卫生间;餐饮空间需要有厨房区、备餐区、收银、仓储、就餐区、就餐等待区、卫生间、接待区。空间类型不同,功能分区亦会不同,以上述两种空间为例,用于等待的区域设计,是提升服务,展示细节的部分,在早期的商业空间设计中,多注重产品的展示,用于客户休息的休息区或者接待区设置,有的没有,有的考虑过于简单,当今的商业空间需要更加注重这些辅助销售空间的设计和营造,包括在空间中的位置设定,以餐饮空间的等待空间区域设置为例,一般为了充分利用内部空间,就餐等待常规设置在门头入口的外部,这一区域既能很好的内外空间互动,在设计上、功能考虑上也需要更加的细致,好的就餐等待区,在设计形式和色彩搭配上主动体现品牌理念,在功能上结合服务,给等待区此区域的消费实行免费制,而且提供的是具有品质的服务,在这样的等待区等待,会一定程度上减少消费者的无聊感,减少客户的流失。

以服装店的空间设计为例,传统服装店面设计的收银台的功能主要是用于收银,目前,这一区域的功能已经不在只局限于收银,需要扩充更加丰富的功能,由原来收银、展示的功能增加到互动、客户自助选择、付账,后期货物是自主带回还是快递到家的运送方式选择等,对于服装空间的收银区域的设计需要设计者考虑面积的大小,功能的细化和丰富,改变传统的收银功能区域设定。

四、设计形式适时提升,注重体现品牌理念

店面设计和品牌体现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形式要体现品牌的理念,色彩和材质的选择要忠于品牌理念,店面空间设计提升一般做到每两年更换一次,可以给消费者新鲜感,商品展示方式也要适时更改,在设计展陈的时候,多设置可以让消费者亲身参与的方式,单一介绍和产品展示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商业空间发展的需要,商业空间需要利用设计形式和展示方式的创新来提高品牌的信息的传播,增加空间的互动。

以服装空间为例,可在空间中增设阅读和了解品牌理念的功能,可动态,可静态,按照目前消费者的主要阅读方式,以动态方式较为适合,多设置多媒体、视频点读的方式,而静态的书本或者杂志阅读的方式作为补充,在以静态为主的空间设计中需要加入更多审美元素,营造提升品牌的氛围和形式;产品展示上充分注重互动,改变传统展示的方式,运用电子手段,顾客可以通过电脑或者终端机器,快速挑选衣服,在屏幕上可以快速阅览多件衣服找寻适合自己的一款,然后实际穿着,这样,既有科技感、互动性,又可以减少顾客挑选的时间,减少顾客的畏难情绪。

针对闲逛型消费者,这类消费者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在网络销售如此普及的情况下,这些消费者往往会在实体店进行体验,选择在网店购买,实体店需要关注此类消费者,针对这类消费者,可以采用条目式消费,即消费者在实体店选择需要的产品,实体店送货上门,现场进行退换货服务,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服务成本,但是符合目前以体验为主的消费者购物模式。

五、注重情感维护,增加体验式项目

网络销售虽然愈加普及,但不能否认实体商业空间存在的价值,正因为有实体店长期的品牌积淀,才会有很好的网络销售成绩,在新的消费模式下,实体店存在的价值和作用需要根据市场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味否认实体店存在的价值,宣扬网络销售的便捷性。

作为受影响较为明显的实体商业空间,除了需要提升品牌形象,保证产品质量,空间设计的时尚性、体验性、情感的维护在目前的商业状态下越发显的重要。共情,是心理学上比较重要的一种心理疏导方式,在空间设计中运用共情,其实是注重消费者对品牌感情的培养,是通过空间连续性、升级性、季节性的设计,稳定的、缓慢的、长期的对消费者进行影响,这种影响的作用一旦开始产生,持续做好后期的有效维护,会产生长期的良性影响。

实体商业空间设计是材质、色彩、形式等多种元素在三维空间中的综合运用,每一次的空间设计的改变,体现着经营者希望带给消费者不同于之前的空间感受,但是品牌理念相对稳定,这就要求空间设计在重新运用元素的时候既要有突破,又需要顺延品牌固有的理念,这种空间的设计才能体现出连续性、升级性,才会让消费者在新设计的空间中,对某个设计形式产生熟悉或者非常惊喜的认同感,就如你熟悉的老友,改变了原来穿着风格,远远走来,蓦然间认出的感觉。

实体商业空间的空间设计相对网络销售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体商业空间的空间设计具有较多的硬装,既展示展品的空间相对固定,展示产品的展柜、展示区等在空间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并给予足够的空间,这是由于实体空间产品展示和销售的特点决定,一旦在实体空间中施工制作,后期改动较为困难,每次更新,对于实体商业空间来说都需要大费周章,面对这样的问题,如何在实体商业空间中增加体验性的功能?

首先,入口设计需要亲和性,笔者做了一项调查,以商场的店中店的设计为例,开敞的入口设计相对有围挡或者半遮挡的空间,进入的消费者人数比例会多一些,开敞的入口设计流线自然顺畅,具有较强的接纳性和易于尝试性,而有围挡的或者有封闭形式的入口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隔断动线,客户易顺着规划好的动线走向其他空间;其次,处理好场景设计,以宜家为例,宜家商场主要售卖家居用品,在其商场内根据消费者在生活中住家的户型,进行小、中、大户型的场景设计,按照不同面积的户型进行生活功能的设计,消费者在其设计的场景中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自己的居住空间需要哪些家居用品,进行购买,这种亲历和现场体验能很好的刺激消费者;再次,虚拟展示的科技手段的加入,虚拟展示是相对实体展示而言,由于其环保和空间的优势,已经是成未来空间展示的一种发展形势。虚拟展示使实体商业空间增加用户体验性成为可能,以服装实体店为例,由于产品的同质性,网络销售的便捷性,实体服装销售空间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实体服装销售空间试衣服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换脱衣服的不方便性,试穿很多次的难选择性,在实体服装商业空间加入虚拟展示的科技,可以很好的解决,销售人员通过已经开发成型的平台,输入消费者体态的数据,在电脑屏幕上可以快速的试穿店内多套衣服,增加了便捷性、直观性,对于虚拟展示合适的产品,消费者可以有针对性的实际试穿,节省时间,这种效率提升是在空间设施和前期功能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六、小结

实体商业空间的设计形式或者功能规划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为销售服务,在电子商业销售的影响下,实体商业空间需要转变思路,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便捷或者变化,对于商业空间的转变,设计人员应该在关注空间原本设计的同时,学会分析、学会提升空间作用,学会将销售和空间价值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的设计、规划,才有可能在当今多样的局势下,占有有利形势,设计出既有设计感,又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思.Bto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消费者行为分析[D],2007(6).

[2]张玉环.BtoC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关系研究[D] ,2014(5).

[3]崔蒙.互动体验设计在现代展示空间中的运用与研究[D] ,2012(5).

[4]陈红星.基于BtoC电子商务模式的服装品牌商品企划研究[D] ,2010(1).

[5]李振华.基于BtoC型电子商务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 ,2001(1).

[6]薛伟莲.基于角色互动模式的电子商务虚拟实践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 ,2003(6).

[7]陈小青.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商业室内环境设计研究[D] ,2010(6).

[8]王新征.商业空间动态展示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 中国集体经济,2010(6).

[9]田颖.商业展示中互动性设计研究[D] ,2011(6).

[10]李海龙.万达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2012(12).

[11]邓思然.新媒体艺术在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 ,2013(5).

[12]豆海菲.用户体验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2013(5).

[13]徐丹.展示设计中动态空间研究[D] ,2006.05.

[14]孙良.电子商业影响下商业空间的发展与设计策略分析 [J].中外建筑,2014(12).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形式 篇4

艺术品的种类繁多, 以艺术的时空特性将其粗略地分三类来诠释:1.“物质艺术”, 2.“信号艺术”, 3.“表演艺术”。各类艺术在观赏者面前开显的方式, 以及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的自主性程度, 每种艺术基于其不同的存在形态, 都造成了各种艺品在取得上的不同难易度, 进而构成不同的社会分布和市场规模。真正的艺术“消费”不是购买行为, 不是用钱去取得它的独占使用权, 而是用自己的感官、知识和情意, 去感受、理解、体会它——也就是心灵层次的“占有” (appropriate) 。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里, 艺术的消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向内”基于自己真正的喜好而进行的, 另一个是“向外”搞给外人看的, 让观众对自己产生特定印象, 以维持或改变、甚至创造自己的社会位置。艺术是人们用来形塑、标记身份或地位的媒介。

在专业分工的现代社会,任何特定的财货劳务,都是由一小群人专事生产提供,其他无数人则以消费者的身分购买使用。艺术也不例外,大家从小都学过画画唱歌,但长大后很少人会以此为业,只是设法取得他人做好的具有“专业”水平的成品,来欣赏玩味。那么,对广大消费者而言,艺术是如何存在着?我们又是如何与它发生关系呢?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以“美感”为诉求的事物或活动,为人类的生活提供色彩、情感和意义。从博物馆和音乐厅里的古董,到人们身上穿戴的流行时尚,只要它的生产与消费能够在精致和创意上追求卓越,我就视之为广义的“艺术”。今天咱们就来搞个“消费观点的比较美学”,以消费者的视角来探究:艺术的存在形式与社会分布、艺术品和审美经验的本质与意义、我们如何在种种社会机制下消费艺术……等等。我试以现象学、诠释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提出一套分析架构和初步论点,比较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差异,由此而对各种艺术的不同本质作更彻底了解,供读者参考延伸。

一、存在形态

艺术品的种类繁多,有些以“对象”、有些以“表演”的形式存在,而在印刷与数字科技的时代,任何东西都可透过特定“载体” (纸本或电波) 而大量再现或复制。我以艺术的时空特性将其粗略地分三类来诠释,并举例说明。

1.“物质艺术”,这种艺术品是固定不变的物质状态,占有三度空间且具有质量。一般而言,一经创作者完成,便是最终成品。如绘画、雕刻、建筑、精品、服饰等。它们的形象可经由摄像来捕捉和再现,但如此便失去其三度空间的特性,呈现的只是“影像”而非“本体”,无法触摸、感受其质地和重量。

2.“信号艺术”,以符号模组的形式存在,观赏重点不在物质质料或特性,而是符号背后的指涉或意念;例如文学 (以及下文“表演艺术”的中间产品) ,可透过印刷或电子等二度空间载体大量复制,而毫不改变其内容与完足性。

3.“表演艺术”,创作者设计出一套理型或程序,作为中间产品,再由表演者加以解码并展现为最终样态,例如音乐和戏剧 (其中间产品为乐谱和剧本) ;它无法永恒地存在于时空中,每次演出后便宣告消失,等候下次再演,即使以数字信号储存,也仍是如此。

各类艺术在观赏者面前开显的方式,以及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的自主性程度,也不尽相同。物质艺术的本体,乃完完全全地展现于空间中,任由观赏者以任何方式和程序来端详抚弄;并且它在时间中恒常存在而不消失,观赏者可在任何时候去找它,停留多久多短都无所谓。相对的,信号艺术和表演艺术是以“线性序列”的方式,从隐没的未知开始,在时间与意识的流动中逐渐敞亮开来。例如小说的文字 (或音乐的音符) ,观赏者须以它自身所规定的进程去赏析,一个字一个字顺着读下去,不可跳跃不可逆转。在文学的部分,读者还可以自己决定读的快慢,而音乐 (和戏剧) 就不行了,它的进行、速度和长度都由乐谱和演奏家所垄断。小说读不懂可以停下来,音乐听不懂的话,听者却作不了主,它还是继续演下去,它完全掌握、占有了听众的时间,要求听众的意识向它臣服,不可逃脱。音乐是真正建立于“人类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绵流动”的艺术,说它是“时间的艺术”还不够彻底,而应称为“意识流的艺术”。一首乐曲的完整性,必须整首连续演奏完毕方可达成,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打断一首交响曲,就和打断电玩游戏一样突兀和无礼,会对听众原本连绵不绝、献身于音乐时间之河的意识流造成重大损害。

二、拥有与分配

在以“私有财产权”为根本原理所构成的物权秩序中,消费者如何取得艺术品并进行赏析呢?每种艺术基于其不同的存在形态,乃至这背后的物质与经济基础 (物料、人力、工具、技术等) ,而各自具有不同的 (1) “可复制性”或“稀有性”; (2) 单位商品 (一幅画、一本书、一张唱片) 的平均价位。这些都造成了各种艺品在取得上的不同难易度,进而构成不同的社会分布和市场规模。

物质艺术”艺术品,创作者 (或品牌) 的声望与作品的美学价值一旦获得认可,就保证了该作品有一定水平的价位,从数千到上亿都有,而且“真品”无法大量复制大量流通。所以,高档的绘画、雕刻、精品、服饰等,例如毕加索、张大千、百达翡丽、路易威登……几乎成为中上阶层的专利。这些消费者有的是真心的鉴赏家,有的是装高级或赶时髦的阔佬,有的是投资炒作者。反过来说,生产者也是以这些人为目标客群进行创作的。当然,博物馆或展览会是很好的公开展示通道,但是观赏者不能把艺品带回家慢慢看;况且,博物馆背后的国家公权力,远远不能买断“以私人交易为基础的艺品市场”以便让艺品被大众看到。我们穷学生可以退而求其次,收集画册、复制画、型录或数字档案,缺点是丧失了“真品”的各种三度空间细节,包括质料、体积、笔触、做工等。如果不是特别要求,能透过这些代用品了解艺术品的大意也就足够了。不过,高档货不可得,收入普普的中间阶层还是可以购买万元级以内的中档货,例如小牌画家的画、不知真假的骨董、小型琉璃作品、名牌仿冒品……

相较于物质艺术,下面几种艺术,可以大量复制和流通,其取得大师作品所需的经济门坎就低得多了。在信号艺术的领域,文字或音符作为符号,它本身的形状并不是审美焦点 (书法除外) ,也不是创作者投注意念的部分;重点是要掌握符号所指涉的事物与意念,所以该类作品可利用印刷业的通用字体大量复制,以低廉单价大量流通,艺术家只向出版商或委托人收取版权费。一部托尔斯泰的小说,不管以多烂的纸多小的字印出、以多便宜的价格卖出,它还是百分之百的托尔斯泰。从而,文学和乐谱,似乎是“能以最低成本完整再现作品”的艺术门类,也成为穷学生最容易接触的文化库藏。例外的是,文学家和音乐家的“手稿”,是采用物质艺术的逻辑,以天价计算的,但这部分只能视为学者和阔佬的特殊需求,而非一般读者的需求。

至于表演艺术,分成现场演出和数位商品两块。现场演出的价位视表演者的行情而定,而由于国家补贴、企业赞助、观众集体分摊……等因素,一般不会太贵,从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但表演就只在一时一地举行一次,无法扩散和保存,并且演出地点有城乡差距。数位商品的单位价格较文学稍高,市场流通度稍低,适合学生少量多次长期购买,慢慢建立自己的馆藏。不过,“同样价格”的书本和音乐唱片,观赏者把它欣赏完一次所需的时间,后者较短,而且可以边听边做其他的事,因而能以较少的时间成本,多次聆听而达到熟悉化 (例如说,一张80元的原版唱片,大约一小时就听完了;但一本80元的书可是非常厚的,得看很久) 。数位商品还有个变因就是“质量”问题,如果听众要求“高传真”,就必须购置专业的播放器材,价格从数万到百万不等,是比较难搞的部分。最后,晚近非法盗版和网络下载的趋势,打乱了文学和表演艺术的市场秩序,可促成“文化普及化”的效果。它是否或如何在多大程度上损害了创作者和出版商的权益,以及整体艺文界的未来命脉,还有待评估检讨。

上述的讨论都偏重在消费者如何取得艺术品方面。但是还有一项大宗的消费,那就是“学习如何创作或表演”,例如学画、学书法、学乐器等。在专业艺术家之外,一般人 (年轻学子、社会人士、家庭主妇、退休老人……) 多少还是有业余创作的需求。学员可以真正以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去构思、主导和执行一份创作,其所能获得的成就感和主体感自不待言。学习成果如何,随缘就好,但重点是,透过这个过程,学员对该类艺术的观念和技术有了基本认识,进而懂得去欣赏别人的、大师的作品。亦即,创作或表演的经验,使他有更好的知识和敏感度去进行消费、鉴赏。不过,要学这些东西,也是得长期定量投资,尤其是要购置一定质量的器材 (画具、乐器等) ,更是不小的开销。

三、鉴赏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品的使用方式和使用场合有很多可能性,包括宗教仪式、炫耀身份、政治宣传 (例如爱国歌曲) 、示威抗议 (例如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反战潮) ……等千奇百怪。本节要谈的“鉴赏”,是将艺术视为具有内在自主性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与消费模式。在此,艺术品和作者本身就是被凝视、评论的重点,而不是任何外务的手段。

艺术品不是光买回家就好了,还要会欣赏才行。这里我要强调,真正的艺术“消费”不是购买行为,不是用钱去取得它的独占使用权,而是用自己的感官、知识和情意,去感受、理解、体会它——也就是心灵层次的“占有” (appropriate) 。

那么,到底要鉴赏些什么呢?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内在构造和承载意涵,可归纳出不同的重点。我大致指出两个范畴,其一是“感官表象”,即艺术品的物理特征或结构,作为赏析的直接对象;其二是“叙事性”或“戏剧性”,即艺术品传达了某种话语、故事和精神张力,这较适合在具有流动性的艺术中发挥。在这组范畴下 (读者可举一反三) ,观赏者就要去赏析和批评:创作者使用了哪些形式和技术、表现了什么内容或意念、达到了何种精致性或深刻性。在观赏过程中,除了要有敏锐的感知,对于艺术史和创作理论的基本知识,也是必要的。

在物质艺术的方面,感官表象是首要项目。绘画要看色彩、构图、笔触;珠宝要看纯度、成色、研磨;钟表要看机芯、动力、准确度;精品和服饰则要看质料、设计和做工 (这些名目只是随便列举,有的是普遍通用的) 。这些特征的意涵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艺术品之物理外观或构造的“精致性”,反映了创作者的完美技术和认真态度;其二是艺术品的设计或造型,可以表现各种 (1) 具体事物——例如画中景物、 (2) 抽象构造——例如宝石形状、 (3) 象征符码——例如心型、十字型——随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个别作品而有不同的侧重。观赏者在这林林总总的感官内涵中,体验到特定“意象”、“意境”或“情意”,进而获得“美感”或“价值感”,认定艺术品为可欲、可赞赏而值得追寻的对象。

至于叙事性的部分,对物质艺术来说比较隐晦,因为上述提到的表征或意象,都比较单一、片段,不成文章。例如,很多绘画都有特定的叙事性,尤其以神话或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不过它是把叙事凝结在静止画面中,必须由观赏者径自去解读、想象它的动态与时空脉络,才能把片段的意象拉开成完整、连贯的叙事。

再就是信号艺术。例如文学,它固然是以叙事性为主,考究的是文体、主旨、修辞、铺陈……等项目。但是,像声韵、排比、对偶之类的玩意,就是把文字当作感官对象来使用,也是带有感官意味的设计。至于表演艺术,感官表象仍是重点,例如音乐的音色、节奏、和声;戏剧的舞台、服装、灯光等。不过,这些表象和动作所承载的叙事性和戏剧性,是更为重要的灵魂。以音乐而言,它不只是一坨声音轮番响出,而是像说话有特定的文法、语气和神态一样,有它的节奏、旋律和音色。音乐就是用声音来说话,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不管是纯理性的演绎还是带感情的倾诉;更不用说“标题音乐”还真的指涉到外界的具体事物。

文学和表演艺术在表达世间事务和感情的方面,具有无限的包容力和潜力。语言文字就不用说了,它本来就是人类组成社会,集体地认识和建构这个世界的最有力也最常用的符号系统。至于音乐,也可以用来模仿外界事物的样貌或声响 (例如大黄蜂) ,但它本身独有的语法逻辑,在表达或引发特定的心理情状,以及在集会、仪式中带动社群意识等方面,更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作用。只要创作者有能力,文学和表演艺术可以容纳极大的信息量,诉说着诉说不完的故事,发泄着发泄不完的情绪。而它们的线性序列构造,则令观赏者可以在观赏的时间中,经历到鲜活而连绵的动态、起伏、转折,一场灵魂的旅程与历险。相较于物质艺术,它们在叙事和动态上的优势也使其更有能力去表达哲思的、辨证的、批判的和戏剧性的内涵。

以上的重点,还要放在“比较”的脉络来搞。每一件作品都只是艺术的总体“体系”中的一个小单元。它们在历史与社群的共业中,和其他的无数作品各有异同而相互关联,缔结为一巨大的体系、网络。就像宇宙中的星系一样,星星各处于不同位置,以重力维持了或远或近的相对距离。所以,艺术欣赏从来不是只欣赏一件作品,而是在多件作品、不同作者的作品、不同地区时代的作品,乃至该类艺术的历史流变与创作理论中,欣赏者经由漫长的投资和奉献,往来穿梭,相互比较,对它们总体的共性或趋势,以及个别的殊异与创意,进行逐步的、深化的了解,此即为“诠释的循环” (hermeneutic circle) 。

在理想的层面上,艺术的欣赏不是轻松随便的,而是知识上和情意上的高度淬炼与漫长追寻。欣赏必须以准学术的认真态度做很多功课,考察创作者的背景和意图,试着同情地理解和评论它;但这种理解不在于完完全全求得作者“原意”——这不可能办到,而是以你自己的生命,同艺术文本、同作者的故事相对话,而激荡出“艺术对你自己的意义”。一旦频率相合,你会得到莫大的启发,涌现丰沛的思绪和快感,甚至进入准宗教的心念境界。艺术是以“美感”——与科学和哲学互补——为诉求的涵养和修行,在创造与欣赏的对话、意识与作品的对话中,面对生命、体验生命一样……真有这么严重吗?这是理想的状况,尽力而为但不可强求。在现代人忙碌的工作和学业之余,艺术欣赏还是以调剂、娱乐为前导,有缘再循序渐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实际上,不管做多少功课和修为,人还是会有主观偏好的。没有人会喜欢全世界所有的东西,一定是有所喜有所恶,有所感兴趣有所不感兴趣,在本文中我称之为“品味”,它构成个人或团体的美学价值与自我认同。这个作用,下文继续说明。

四、艺术消费的社会心理

上述谈的鉴赏,并不是个人处在真空中闭门造车,而是在社会的土壤里所孕育。本节我以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将艺术视为个人和社会的中介,进一步检视艺术消费的本质。

人和人之间要能凝聚起来,一个方式是透过共通的嗜好或话题,借由这些“次文化”来缔结同侪小圈圈。在团体的集会中,参与者们相互分享、交流关于特定事物的心得,无形中认同彼此作为“同一圈的人”,产生了社群的情感连带;这同时也丰富、强化了个体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象和归属感,他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而获得了团体的精神加持,他的灵魂彷佛变大变强了。如此,在次文化 (艺术就是其中一种) 的“中介”下,社会不致化为散沙而能以小团体为单位串联、缔结起来,而个人也得以在小团体的土壤中获得养分,成长、茁壮。

嗜好可以把人们聚起来,当然也会把人们区分开来。在小聚会的交谈中,插不上话或是意见不合的人,自然就感到被排挤或不属于该团体。具有不同嗜好的人,就各自组成了不同的社群或社团。另方面,个体的阶级、教育、职业等客观背景,也会影响他的嗜好或品味;而这些品味自身也构成一套分类指标,例如“贵妇”、“宅男”、“雅癖”等词便是用来指称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品味倾向的。这种种的区分并不都是中性的,社会上存在着众多互不兼容的美学价值,褒扬某种品味而贬抑另一种。

在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里,艺术的消费很难是自己的事,而经常要受外人观看和评论。“外人”包括随机经过的路人,以及自己所从属、或是有所互动,但与艺术兴趣无关的人群,例如亲戚、同学、同事等。这些外人都会注意你的穿著、谈吐和嗜好,然后去推测你的品味乃至背后的人格或个性,甚至阶级、教育背景,进而把你界定成某个“种类”的人,判断他和你之间的相对关系与适合的互动方式。反过来说,在社会压力下,个人也会试着在某种程度上,透过甘愿或不甘愿的伪装与表演,去迎合他人或自我拉抬,以维持自己不被排拒而能分享该团体的利益。当然,也存在着相反的事情,也就是标新立异、反叛既有风俗的尝试,这要有很坚定的信念与很大的胆识,承担被排挤、打压的风险。所以,艺术的消费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向内”基于自己真正的喜好而进行的,只有自己和同好小圈圈 (如果有的话) 能理解;另一个是“向外”搞给外人看的,让观众对自己产生特定印象,以维持或改变、甚至创造自己的社会位置。两者或有所重迭,或可互相变换,因人因时而异。在此,艺术是人们用来形塑、标记身份或地位的媒介。

那么,在这些社会心理机制下,人如何透过艺术来丰富或演示自我呢?下面再按照不同的艺术形式,去看看,消费者如何进行向内和向外的艺术消费,而价格的因素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关于“物质艺术”的部分,我分三类来谈。其一,与消费者的身体有关的艺术品,如服饰、皮包、珠宝等对象,由主人在适当场合穿戴出去给特定观众 (亲友、同事、路人或媒体) 看;如果怕招摇,也可以纯收藏保值用。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对象与主人身体外观 (脸蛋、身材、肤色等) 的搭配,以及不同对象之间的搭配,以及当时的“流行时尚”。各项对象本身的特性,以及搭配的成果,就是主人品味的展现,必须接受观赏者的指指点点。其二,本身作为展览品的艺术,如绘画、雕刻、挂毯等,由私人布置在家中或办公室中,企业主放在公司大厅中,餐厅老板放在店里,或是怕被偷而藏在保险柜中……不一而足。主人视不同的情境与场合,或是给自己和亲信看,或是让特定的外人 (同事、客户、竞争者) 来看。如果是要放在显眼位置给人看的艺术品,题材就不能太夸张或前卫 (除非故意吓人) ,并且要考虑它和房间格局与装潢的搭配性。在以上这两种消费中,主人以物质艺术品来装点自己的身体或居所,创造了一套关于他的“自我”的形象——不管是真心的自我还是糊弄的自我;并且接受观赏者的评价,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主人自己或观者当然可以对艺术品本身的设计和搭配,进行纯粹的鉴赏,就如上一节所谈的;但是,如果是高档高价品,那么,对艺术品的购买本身,先天就具有展示财富的意味。其次,高价艺术品的馈赠 (送钻戒、聘礼、房屋等) ,也意味着赠予人而试图和受赠者建立不寻常的社会关系。借着物质艺术的购买与展示,以艺品的价格或片面声望,来向外人证明、拉抬自己的形象或地位,这就叫做“炫耀性消费” (容后再谈) 。

第三类是公共艺术,包括建筑、雕塑、桥梁、公园、纪念碑乃至整体的都市规划等。主导者可以是国家、大企业、建筑商或任何有能力创造公共景观的人们。它的逻辑其实和前两类的个人消费差不多,只是规模和内容有所不同罢了。以国家为例,它可以透过这类公共艺术,对本国民或外国人宣示国家权力、建构国家形象、塑造历史记忆、树立象征图腾……等等。

接下来是文学和表演艺术。它们本身就是无形体的、或稍纵即逝的东西,即使是载体商品 (书、唱片、在线档案) 也不像物质艺术那样能立即、直接且经常地显现给别人看到。你即使和一个人相处很长时间,例如同学、同事的关系,也未必能得知他这方面的品味,除非一起去唱歌。流行音乐和KTV文化是很强势、很能展布社会压力的次文化,但是我推测,由于单位不景气、超时工作普遍,一般人找这种乐子的频率并不高,而多集中在学生族群。因此,这两类艺术的喜好就比较能保持在个人的、内省的、灵性的层次,由个人自己或小团体的特殊品味和价值观所驱使,少受外人影响。这个“小团体”,例如社团、乐团、网友等,其职能和成员关系可以透过读书会、借唱片、玩乐器、交换心得、网络评论等各种方式来进行。当然,在志趣相近的小团体中培养审美经验,一定也存在压力和焦虑感,但这是由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或社群归属感所引发的“见贤思齐”的进取心或妒羡感,而不是为了迎合、糊弄外人而做自己未必喜欢的事。例如,看到朋友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没看过的小说,而去找来看;看到杂志或网络上的大乐评家以生花妙笔吹捧某大师多好多好,自己却听不出类似的感觉,因而怀疑自己没有慧根或音响太烂;练琴的时候,忍着百般挫折和辛苦,设法遵循老师的严格指导,去揣摩那不可企及的美妙音色;看到大师或同侪的卓越表现,也想自己搞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即使是独自一人的鉴赏和研究过程,仍不乏类似的心理机制。举个经常发生的现象为例——一个人曾经无法了解某个音乐段落的旋律或声响,没有特殊感觉甚或感到刺耳或不耐;过了一段漫长时间,他对乐理、乐器、音乐语法的认识有所进步后,突然一切豁然开朗了,原本觉得呕哑嘲的声音,现在已经能领悟它的合理性与表达的意念。这不只是对作品的体会有了进步,还意味着自己与大师的距离更近了一点,终于能听懂大天神的圣谕,Parsifal终于能感应Amfortas的痛苦。这就是“登堂入室”的幻觉,想象自己成为大师和爱乐人集团的一分子,说着彼此能互相了解的语言。

在价格所造成的影响上,文学由于价格低流通率高,不容易透过价格来彰显主人的社会地位。进而,以文学消费所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或社会观感 (他人对自己的观感) ,多聚焦在个人的人格、个性层面,以及教育、文化涵养,而较少关联到金钱财富。音乐的领域比较复杂,唱片和乐谱的部分还算ok,但像天价音乐会、高档音响、送小孩学琴等情事,的确有可能沦为“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的原理是,具有良好财力的中上阶层,透过他所购买的艺术品的价格,或是艺术品的半真半炒作的社会声望,来 (向外或向内) 证明自己的成就,或是塑造一个与自己的财富相称的“生活质量”;相对的,旁观者也会以这个逻辑来评价他,而对其财富或“生活质量”萌生妒羡。这种模式的存在,干扰了对艺术品本身美感价值的欣赏。艺术的名牌精品或高级音响,其能成为高档,一定都有极佳质量与内涵。要欣赏这个内涵,必须长期去学习和研究它,用自己的心灵和感情去接触它。消费者和旁观者若只单单关注到购买行为,关注到价格、牌子,或片面的美观性、时尚感,那根本就忽略了、掩盖了艺术品的真正价值,也就是生产者在质料、设计、做工上所投注的心念、技术和态度。购买行为根本就不能证明消费者是否真心喜爱和了解艺术品。甚至,艺品商和炫耀者所堆栈出来的高贵形象,也会使资源较差的旁观者望之却步,错失了真正认识艺术品美感的机会。低价的艺术品形式,当然也会有人偶尔买一两本莎士比亚来装高级,但如果是堆了一书架的文学书 (或唱片) ,那他即使不是每本都很熟,也必定是个真心爱书的人了,因为成堆的书 (相较于LV或Benz) 对一般人而言并没多大的炫耀能力。

五、小结

基于笔者本阶段的能力限制,讨论必须在此暂停。坊间和学界关于美学的论述汗牛充栋,许多细节再细谈下去,是没完没了的。本文只特别就笔者对不同艺术形式之间异同性的想法,以粗浅的哲学和社会学知识,提出一套参考架构,供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延伸想象或批评修正。

这里先对本文的讨论范围作一回顾。首先它是从消费者或观赏者的角度出发,去凝视、思考艺术的本质;至于生产者的部门,那又是一段截然不同的故事了。生产者的生产经验、在何种制度底下工作、如何继承前人典范又自我创新、如何穿梭于创意和形式、如何应付市场又保持自主性、文化工业的操纵和定价……等因素,在在都影响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精神内涵。

其次在艺术的种类方面,本文的举例也还不够丰富,有待未来的延伸补充。我的原意是尽可能包罗多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对我们生活周遭的美感经验作出更多元、更全面的解析和比较,从而对每一样艺术的特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都有更丰富、更清楚的认识。我这里再多举些例子作为未来的讨论选项——“平面性的物质艺术”如漫画和摄影,可由印刷和数位方式完全复制、大量流通,而漫画除了视觉感官之外更多了丰富的叙事性。“与身体有关的艺术”如化妆、发型、香水等,其现象学特征为何;另一个有趣问题是,这类以个人身体为美感中心的装扮艺术,同展览品艺术相比较,其与消费者的身体、心灵的关系有何不同。“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领域,以后吃东西的时候要想想看自己是怎么吃的。最后,“公共艺术”我在这里很少谈,而太偏重私人消费品,以后也应多注意。

甚至,这个架构还可以进一步扩充到非艺术领域 (一般不被称为艺术的事物) ,例如体育 (可以同表演艺术相比较) 、学术、科技、宗教等。透过层层的扩充,直到差异性太大而无法比较为止。这个提案当然很大,但其实不一定全部都要写出来,我们平常在自己心里,就尝试以这套理论架构去注视、感受周遭事物,进而对生命中各个不同的小部分有更细致、更条理的认识和体会,这样就很好了。

除了艺术种类的问题,本文在讨论层次上也有所限制。我没有特别区分“精致艺术”和“流行艺术”,因为各种艺术形式,从绘画、文学到音乐,都有精粗雅俗之分,这是普遍现象,但在我的比较架构下不是很需要特别去提;甚至,我相信即使是流行艺术,也还是注重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和精致性,应该予以肯定和尊重。其次我没有区分“应用艺术”和“纯粹艺术”,也可能是个缺失;每种艺术多少都含有应用和纯粹的二元性,只是比例随个别艺术品而有所不同。不过某些艺术形式,基于其用途和客群需求,在设计和生产时必须得重视应用、装饰、炫耀的考虑,例如珠宝和服饰;那么,它的炫耀性和纯粹鉴赏性,这两种视角是如何并存的,我们就还要多琢磨。最后在艺术的社会层面,我很少谈国家、学院、教育、文化工业等机构对艺术消费的影响,这个较偏向社会学议题,在本文的“美学”基调下是稍嫌难以着力,请读者自行在脑海中补充。

消费形式 篇5

关键词:武术文化,传播,消费文化,多元化

1 武术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的消费模式

武术是一种文化,融合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众多元素。其中既有历代拳师的技术创造,又有后继者的技术创新。从师徒传承模式当中可窥见儒家纲常规范掠影;在身心一统、内外兼修的功力修为要求中反映出道家哲学思想的渗透;在武术习练过程中对自身意志力的磨砺上能够看到佛家“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自我修行。

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武术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不自觉地被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消费着。武术从军事“母体”降生之后便自成体系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壮大,然而虽从军事“脱胎”的武术仍带有军事基因。相对于军事实战中的武术之“击”,娱乐范畴的武术文化“演”之功能在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更显熠熠生辉。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通过对生产实践的观察与总结创造了武术的仿生性生产,典型的表现为象形拳种的发展与武术的养生消费。道教、佛教观念与武术文化的形成亦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1.1 武术文化的军事消费

“武术是军事的初始形态”。原始社会人们狩猎、自卫的自然行为成为武术的初始模型,在人类同自然的长期斗争中,防卫、狩猎技能的积累成为武术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阶级、私有制出现,个体间、小团体间的利益争斗促生了最初的军事集团形成。原始社会末期,战争促进了军事武术的发展,“冷兵器时代,武术与军事武艺相互交融促进”,这一时期,个人武艺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也是士兵选拔的重要标准。

公元702年,武则天建立武举制,制度内容本身虽然着重强调集团作战技能,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发展。自戚继光以后,军事作战不再强调个人武艺,而转向集团作战,然《纪效新书》记载,“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然能活动手足,惯勤肢体”说明个人武艺仍是兵家操练的基础。

纵观历史,凡发动政变者皆需依靠武术的力量,而在武力夺取政权之后则多会实行禁武政策,由此可见武术在历史上具有非凡的军事、政治意义。

1.2 武术文化的娱乐消费

“娱乐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之一”。自武术由军事脱胎以来,武术之“演”便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在武术“精、气、神”的内在要求当中也明显透露出区别于实战的“演”之成分。武术在想象而非实战的“打”当中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的攻防技术,或如长拳肢体舒展、放长击远,或如形意劲力精巧、快打猛攻,或如太极端正安舒、行云流水。而喻“打”于“演”的“乌托邦”样态追求更使其发展模式多元化,亦使人们对武术的消费方式种类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武术的传播。

武术之娱乐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式。原始人在祭祀或狩猎活动前后举行的“武舞”仪式既是武术娱乐功能的体现;自秦统一中国后,在“收天下之兵,铸金人十二”的国家禁武政策之下,徒手技击术得到极大发展,角力类的徒手对抗性娱乐项目正是在这一时期兴盛;唐代舞剑之风盛行,武术寓“打”于“演”的娱乐表演功能在这一时期凸显;明清时期,各类武术拳种大量涌现,武术徒手、器械、对练套路内容丰富,武术之“演”的娱乐功能更加强化;民国时期,中国武术队随同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赴德国表演,武术文化“演”之成分已占有相当大比重;现代社会以武术为内容的娱乐形式屡见不鲜,从春晚武术表演到《武林风》栏目的播出再到各类武打、武侠电影的制作,武术之“演”的娱乐功能得到极大发挥。

1.3 武术文化在生产领域的消费

武术文化在生产领域的消费典型地表现为对武术的仿生学转换。在生产实践中与驯养动物的长期接触以及对于野生动物特殊能力的好奇与学习使象形拳得以产生。

将武术消费于对动物身体、行为的模仿,即为武术的仿生学转换之一———象形性生产。其中,人们以追求健康、长寿为目的而进行的仿生性学习即成为武术的养生化生产。另一方面,对于动物神似形不似的意义模仿成为武术消费的会意生产。除此之外,以“板凳拳”为代表,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武术消费同样是武术传播的途径之一。

发展到现代,各色源自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拳种在我国遍地开花,甚至有些拳种已跨出国门,可谓是传统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1.4 武术文化的养生消费

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可谓无微不至,在对天象四时的观察中总结出阴阳智慧,观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克而后得出五行学说。在佛家、道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中亦产生了养生之道,或追求不死,或追求返老还童之功效。

养生、导引术的发展同样可在对武术的仿生学转换式的消费当中见出。例如,人们将武术文化与长寿动物乌龟的缓慢呼吸相结合而得出“龟息法”;东汉名医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的自然状态并结合人体特点创编《五禽戏》,通过对动物象形取义的模仿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

武术技术通过对习练者运动方式快慢、高低、起伏等的不同要求进而对习练者形成身体的规训,与此同时,武德对习武者的内在修为的导向作用则是心理的规训。武术由制人到制己的发展既是身、心的双重养生,同时身心的规训亦使社会对武术人的认可度提升,有利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

1.5 武术文化的宗教消费

武术文化在宗教领域的消费极大地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播。中国历史中的正统教派或是民间宗教都对武术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并以此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容,也使武术文化借助宗教媒介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中国武术与宗教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断的相互交织、渗透,使得中国武术与宗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典型代表为少林武术与武当武术的发展。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营养元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少林武术即为佛教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武术文化。佛教文化对传统武术的贡献之一在于“悟”,“李小龙提出‘一法不立,万法皆容’的截拳道理论;万籁声先生有‘练自然拳被打,练自然功打人’之理论。这就是从佛教禅宗认识论中‘悟’出的一种精华。”

道家理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广又深,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更是如此。传统武术理论中的动静结合、虚实交替皆为道家理论的缩影。另外,“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天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道德经》对德的推崇对武德文化的产生、发展意义非凡。

义和团作为民间宗教,“刀枪不入、将神附体”的宣传也明显地带有武术特征,设坛口集众表演传播模式当中的表演内容也以武术为题材。明清时期的秘密宗教白莲教的宗教活动当中同样带有武术内容。

2 当代武术文化的多元消费模式

中国武术文化如何在变通中求发展,如何在各种外来的刺激之下制造马蝇效应,促进武术文化更加广泛的发展传播,而不是躺上西方体育文化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走上近代历史上“去门户”的发展方略,如何延续历史上海纳百川的消费生存模式是本章内容要探索的问题。

2.1 精英群体的导向性消费

精英消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价值宣言,使消费行为变成了一个自我肯定、自我表达的价值坐标系。本文在此引用这一概念意在表达社会精英群体对大众文化起到的导向作用。武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传播离不开社会精英的支持,社会精英对武术文化的多元化消费趋势及武术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2.1.1 国内武术技术与理论的新消费

(1)武术理论的新式消费

文化研究应当是个四通八达的交织网,各个领域、不同学派之间频繁的互通有无才是学术研究的源头活水。当前文化研究出现大众化、细致化、跨学科三种倾向。大众化的武术文化研究将广大的民众纳入到研究对象当中,有利于根植民间的传统武术文化的发掘与整理;细致化的研究倾向对于武术文化这一庞大的系统采取以小见大的思维、研究模式,使原本庞杂的武术文化研究能够变得更加有迹可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学科的研究模式有利于武术文化研究在整合当中迸发出亮人眼球的学术火花。值得一提的是武德内容在精英文化建构当中的作用。有必要为武德等武术的文化内容建构仪式化、符号学的表达,使以武德为代表的对社会、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武术文化在潜移默化当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2)武术技术的新消费

社会精英群体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宽裕的经济条件是其消费武术文化的主、客观条件。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使这一人群能够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国际传播当中的重要意义,进而这一人群对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播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宽裕的经济条件、相对更多的闲暇时间使这一人群对健身、休闲的有效需求相对较多,而武术这一富含本土特色的文化内容更容易引发这一人群的价值认同,由此,武术技术作为良好的健身休闲项目成为社会精英的消费对象。

2.1.2 国际传播

(1)武术文化的国际消费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是各国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太极拳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阴阳相生、动静相宜等文化元素的推广。“武术向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要保留其文化性”,作为文化整体的武术的对外传播应当注重国内外学术的交流,通过广泛的学界交流达到让国际更好地认识中国武术文化的目的,同时使西方学术在对武术文化的消费当中建构起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2)武术技术的国际新消费

武术技术的国际化传播典型代表为太极拳的推广。太极拳技术动作缓慢、轻柔,对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少,简单易学,广泛地被世界各地的中老年人所喜爱。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为太极拳推广提供了良好空间,太极拳在国外推广的高端路线可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理想范式之一。作为一种高端消费项目,武术技术体系的其它分支亟待开发。

2.2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多元化传播路线

2.2.1 传统模式的延续

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模式仍在继续,而在“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教学特点之下,传统武术文化的批量生产几乎无法完成。

传统电影、电视内容对武术文化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电影《少林寺》为例,影片的播出在全国大范围内掀起了武术热潮。除此之外,报纸、书、刊、杂志也是传统的武术传播途径,人们通过这些途径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解码方式消费武术文化。

武术进学校是对武术的有利传播途径,众多的武术专业学校对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医学领域中,传统的养生导引之法也被越来越多地作为康复手段、运动处方。以河南卫视《武林风》栏目为例,以商业娱乐为目的的搏击比赛收视率屡攀新高,然而,此类传播编码过程没有或很少将丰厚的武术文化底蕴加以编码,仅仅以武术的技术为传播内容而对宝贵的武术文化内涵挖掘甚少。

2.2.2 现代科技的应用

将现代科技应用到武术文化的传播当中将是未来武术文化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消费文化的兴起为武术文化传播的编码提供了指示器,既应将武术文化进行不同的传播编码以适合不同的消费受众,这就要求武术文化的传播形式进行多元化变革,在传统的传播编码基础上增添现代高科技的元素。

(1)高科技电影

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通过高科技的视觉制作效果以及迎合受众的表达方式将武术文化呈现在大众面前,将旧有内容以更吸引大众眼球的表达形式呈现,可谓一次成功的传播编码。微电影是现今广受欢迎的网络传播内容,为广大网民所喜爱,相对以小时为时间单位的传统电影而言,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意义的表达。然而当前以武术文化为题材的微电影却少之又少,这一传播方式亟待开发。

(2)动漫

当前动漫产业发展迅速,是青少年人群所乐于接受的娱乐传播方式。将武术文化内容编码为动漫,讲述武林、武术人的故事或仅以武德、武技为辅助元素进行动漫编码,会使武术文化成为动漫消费人群乐于主动解码消费的内容。

(3)网络游戏

将以武德为代表的武术文化内涵融入网络游戏元素当中,使武德内容成为游戏的必要条件,或以各个拳种为游戏的基本元素,在技能的使用上体现不同拳种的风格特点、演练效果,能够使武术文化在不知不觉间被游戏玩家解码消费,有助于游戏玩家对武术文化形成正确理解。

(4)高科技武术游戏

网络游戏如今拥有广大受众,针对在网络游戏过程中不能活动肢体这一缺陷,前沿领域的研究已展开探索,高科技武术游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之一。高科技武术游戏使人置身于游戏当中与游戏同步互动,能够达到健身、娱乐同步进行。以此类形式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将是未来趋势之一。

3 结语

上一篇:消费感知下一篇: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