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形式

2024-05-10

投资形式(通用7篇)

投资形式 篇1

近段时期, 来自于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和国内的人工成本、地价、和原材料的上涨, 加上欧美国家执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 使国外热钱涌入中国;再加国内老百姓手中有充足的闲钱, 促使国内物价飞涨, 居民手里的货币不断贬值。国家统计局公布2013年2月份CPI涨3.2%, 在这种情况下, 家庭财产如何使用、投资, 才不至于缩水, 促使家庭理财、投资保值增值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一般来说, 中国居民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储蓄投资和国债投资

一直以来, 中国居民资产增值渠道主要是储蓄和购买国债。这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资形式。按目前银行存款年利率3%的比例来看, 能实际从中获取的收益十分有限, 甚至是亏损的。

据媒体2010年报道,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汤玉莲婆婆, 1977年将400元存进银行, 这笔存了33年的400元存款连本带息能兑付多少钱呢?400元存款产生了438.18元的利益, 扣除中间几年需要征收的利息税2.36元, 汤婆婆连本带息仅可取出835.82元。

汤玉莲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20元。1977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36元。1977年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15元足够了。400元相当于大学生两年的伙食费。查询了一下1978年的物价情况:面粉0.185~0.22元/斤, 猪肉0.85~1元/斤, 北京地铁票价0.1元, 水费0.12元/吨, 中华香烟0.55元/盒, 茅台酒8元/瓶……

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计算了一下, 汤婆婆当年可以用这笔钱买400斤猪肉, 1818斤面粉, 727盒中华香烟或者50瓶茅台酒。但按现在的物价来计算, 835.82元仅可买420斤面粉, 69斤猪肉, 40盒中华香烟或者1瓶茅台酒。

汤婆婆33年前省吃俭用下来足够买一套房子的400元, 现在只能取出800多元, 连一平方米都买不到了。在通货膨胀预期再次抬头的今天, 我们能够从汤玉莲婆婆的事例吸取到什么经验呢?

有媒体用万科的股票来了笔更“狠”的账, “1991年万科的配股价是4.4元, 如果汤婆婆当时再添40元钱, 就可以买100股。她若持股‘睡大觉’至今, 算上万科近20年以来所有的配送转和分红, 她持有的股票市值将达到惊人的152238元 (复权价) , 投资收益为345倍。”

若作为投资的话, 我们可为汤婆婆算笔帐, 当年的400元没有存进银行, 而是真的买了房子, 就算忘了33年不打理, 现在也比假设投资万科获利的15万多值钱。所以在中国, 还是房产保值!

所以, 长期存款“贬值”十分惊人, 表面上看, 本金没有少, 实际上购买力已经下降了好多。目前, 通胀高企、热钱冲击、高房价的牛头始终难以按下, 招致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将要密集出台。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三大调控手段都可能再次给力。在这种投资环境下, 货币政策使用不当逼迫百姓选择风险大的投资产品, 可能会给大多数百姓带来更大损失。

事实上,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教育、养老需求不断增加, 储蓄和债券投资带来的增值已经难以跟上人们对未来支出的增长。生老病死都是大项开支, 如果不靠平时储蓄, 一时难以应付, 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来说, 既没有什么稳定的投资手段可供选择, 银行储蓄几乎是他们最为依赖的唯一的投资选择。

国债投资。国债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 较储蓄利息高, 比股票风险小, 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国债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 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金融资产投资。

居民通过购买金融产品, 享有金融产品获得收益。如投资证券市场、基金投资、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和保险市场投资的形式, 这也是居民较为主要的投资形式。

我国股民大军年年都有大发展, 股市的财富效应激发了场外投资者纷纷加盟其中。一部分居民存款随着利息的降低积极的流向了证券市场, 有专家认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股市投资, 将逐渐演绎成全社会及其普遍的投资行为, 保持一个活跃的股市, 使其能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非常重要。管理层为搞活股市推出的一系列实质性利好措施必然会推动大盘发力上行。

虽说炒股有可能获得较大赢利但风险莫测, 许多保守业余型投资者并不想涉足, 这类人非常乐意把钱投到基金中去, 让投资专家代为理财, 坐在家里便可安享股市投资的成果, 特别是那些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尚浅的人, 与其自己绞尽脑汁、费尽心机收获不大, 还不如选择各类信誉良好的投资基金, 既降低了投资风险, 又轻轻松松地赚了钱。目前, 我国的各大银行月月均有各种名目的理财产品, 就是对着这些人而设立的。因此, 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理财工具, 投资基金必将成为中国居民日常投资的重要方式。

保险投资。所谓保险, 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 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 采用契约形式, 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 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 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 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 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 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 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 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 则保险投资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 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 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 但却是最必要的。

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 通过交易所进行, 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 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实业投资。居民以独资或入股的形式投资于实业并获得收益的方式。如从事个体工商业、创办私营企业、投资入股取得红利等都是居民实业投资的方式, 它表现出强烈的家庭财产积聚属性。

实物投资。居民投资实物部门, 如住宅、门面、邮票、字画、艺术品或贵重金属等的投资形式。实物投资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增殖性强等的特点, 是居民投资的良好选择。特别说明一下艺术品投资。在海外, 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 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 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 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 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 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 一旦购进艺术品, 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 其购入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 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 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实物投资还有一项是贵金属投资。2013年5月, “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战胜华尔街大鳄的新闻受到媒体热议, 而新一波下行的金价也“套”住了“中国大妈”。为什么中国大妈会被套, 这里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投资模式和现代投资模式的一种差别。

首先90%买黄金的“中国大妈”不在乎金价下跌, 反倒认为肯定能涨, 跌了也可以留着, 传子女, 这是中国传统的投资模式。而现代国际上流行的投资模式讲求的是交易成本低, 快进快出, 流动性好。其次, 长久以来, 国人都认为“实实在在、摸得着的投资品才好”, 黄金和房产的交易成本都很高, 但两者仍然是国人投资的首选。这表明相对于实物投资, 中国的虚拟投资市场还不成熟, 要健康持续发展。

调查显示,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为199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但收入预期基本平稳, 未来预期变化不大。央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 四季度26.1%的受调查居民在投资方式上首选房地产。此次调查覆盖全国50个城市的2万户城镇储户。

其实, 百姓不愿意储蓄而选择投资是被逼无奈的。不断高企的CPI导致我国实际利率为负。与其把钱放在银行眼睁睁看着它不断亏空, 倒不如拿出来到市场进行投资。负利率逼迫百姓不得不弃银行奔市场, 撞撞运气。

必须注意到, 居民弃储蓄而选择投资, 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风险更大的收入安排。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房地产调控声声紧, 预计明年以至于以后若干年内都不会放松, 百姓无奈将存在银行的血汗钱取出后投资到房地产上, 一方面流动性差, 变现能力差;另一方面调控带来的投资风险仍然不可忽视。二是这么多居民首选房地产投资, 说明房地产调控的效果非常有限, 无论是开发商、地方政府以及百姓都预期房价下跌难, 调控达到目的难。这非常值得各级政府反思, 也是一个警钟。这说明房地产调控没有想象中的效果好, 至少没有改变百姓对房价上涨的预期。

仅17.3%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 折射的问题或许更加严重。这不但与刻不容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拉动经济转到内需消费为主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而且反映出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在降低, 生活压力在增大。目前居民恩格尔系数出现走高现象, 说明百姓用于生活生存的开支增大, 而用于享受型支出减少, 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 百姓的生活质量在下降。

因此, 改变百姓收入安排倾向, 要让货币政策再给力, 比如提高利率等。还要坚持楼市调控不动摇, 改变“一房难求”影响百姓消费和幸福感、满意度的状况。同时, 要迅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比重。但是, 值得注意的事, 当周围所有人都认为买房保值的时候, 房地产市场也就危险了。对于年轻人来说, 学习技能就是一种投资, 把钱花到教育上了, 就有可能改变你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位置。”

综上所述, 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 财富的重新分配是一个明显的过程, 所以如何规划自己的财富显得特别重要。

摘要:通过从居民投资的概念和特点来看, 对居民的投资各种形式分析, 阐述中国居民投资的必要性, 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进行防范, 如何合理组合, 达到规避风险;并进一步探讨了应该如何完善我国居民投资市场在现有的政策利导下, 要学会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 扩大投资渠道, 运用各种理财工具, 科学组合、分散风险, 走出理财误区,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居民投资,资产,家庭理财,合理组合,收益

参考文献

[1]柯静.家庭投资理财ABC.时代金融, 2004 (11)

[2]董雪梅.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3 (2)

[3]薛韬.家庭投资理财之道.国际市场, 2001 (11)

[4]张勤朴.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上海保险, 1998 (8)

[5]戴永良, 张雪良.基金买卖实用全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5

投资形式 篇2

——我国允许进入的外国资本形式及其有关法律问题

国际投资的资本形式,是指一国投资者在另一国用来投资的各种资产表现的各种形态的总称。它主要是依照东道国的国内立法或双边国际投资协议或国际投资保护协定来确定。综合看来,各国国际投资的资本形式,不外乎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货币或有价证券有形资产及其他各种物权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以 国际投资资本形式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专有技术

国际投资法是一个由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有关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组成的,既包括资本输入国法制又包括资本输出国法制,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的独立法律体系。这一体系如下图:

法外国投资法,合营企业资本输入国法制国内法律法规等外汇管理法,涉外税法资本输出国法制海外投资保险法等促进与保护双边投资条约 投资协定等国际投资法区域性多边投资条约东盟出尽和保护投资协定等建立多边投资国际法律法规世界性多变投资条约担保机构公约等章等联合国大会决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

国际惯例佣金当地救济原则

在国际投资法律体系中,我选择了《国内法律法规》下《资本输入国法制》中的“国际投资的资本形式和相关法律问题”做了一个思考和总结。这里选择我过准许进入的外国资本形式及有关法律问题为例。

依照1990年4月4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下简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一下简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8年9月20日《中外合年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1988年4月13日通过的《中外合月作经营企业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以下简称《外资企业法》)和1990年10月28日发布的《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以及中国和一些国家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等这一系列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允许外国投资的资本形式主要有货币资本、实物资本、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等等。下面则结合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分别对这几种资本形式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货币资本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业法》中规定的“现金”出资形式显然是一种货币资本形式;《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外国投资者可将从外资企业所得的利润在中国境内投资,经审批机关批准,也可以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它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其中,“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和在中国赚得的人民币利润这两种出资形式都是货币资本形式。

吸引外国投资者的货币资本,是一种最为直接又比较理想的利用外资的方式待建立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尤其是对于一个亟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又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显得迫切而必要。

外国投资者用货币投资,在我国主要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1.投资者对出资的货币拥有所有权。1988年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中规定:合营各方按照合营合同的规定向合营企业认缴的出资,必须是合营者自己所有的现金,合营企业任何一方不得以合营企业名义取得的贷款以及合营者以外的财产和权益或者合营他方的财产和权益为其出资担保。这些要求对中外合作经营 企业的投资方同样有效。该规章就明确规定,合营各力 的出资必须是自己所有的现金,不得以贷款作为出资,也不得以他人的财产和权益作为出资或作为担保。《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对中外合作者以自己的名义借款及其担保也明文规定:“中外合作者用作投资或者合作条件的借款及其担保,由各方自行解决。”

从上述法律规定看,作为外商则应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不得以合营、合作企业的名义借款出资,也不得无理需求中方合资、合作者或地方政府为其出资提供担保。

2.开立外汇帐户。我国是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外国投资者以货币资本在中国境内从事投资活动则一般要求在中国境内指定的外汇银行开立外汇帐户。依照《外汇帐户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应在投资实体注册或者登记所在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开户,需要在中国境内其它地区开立外汇帐户的,应当持注册或登记所在地外汇局的核准文件及有关资料向开户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并按照规定办理开户手续。外国投资者确有需要在中国境外开户,在具备一定的条件或履行了申请批准手续后,也可以在中国境外开设账户。198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对侨资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汇管理施行细则》规定,在中国从事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外资企业,其独资承担的勘探资金和合作开发、合作生产的资金,准许存放在经中方同意的外国或者港澳地区开立外汇存款帐户,必须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申请批准,经批准在外国或者港澳地区开立外汇存款帐户者,须于每季终了后30天内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局报告外汇存款帐户的收付情况。

3.出资验证与登记备案。外国投资者出资后,应当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由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者,由企业根据验资报告发给出资证明书。然后,再由其将企业发给的出资证明书报送原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验资报告报审批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

(二)实物资本

从1994年起,外商以实物资本投资于我国的比重已逐年下降,其中外商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也开始减少,到1995年这一势头更加明显,从1996年开始,我国已取消投资进口设备免税的优惠政策。这说明我国对外商以实物投资开始有所选择,并力促其规范发展。实物资本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者对出资的实物拥有所有权。依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的若干规定》。合营各方按照合营合同的规定向合营企业认缴的出资,必须是合营者自己所有、并且是拥有处置权的实物。外国投资者得出具其对该实物拥有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有效证明,并要求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实物不得存在任何担保物权。

2.对实物出资有一定限制条件。不是外商想投资于中国的实物都能满足作为资本的条件,我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有关法规对实物外国投资者用以投资的实物确实是适合出资的要求是:外国投资者用以投资的实物确实是适合中国需要的,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必不可少;中国不能生产,或中国虽能生产但价格过高,或在技术性能或供应时间上不能保证需要的。

3.作价。外国投资者以实物投资时,必须作价,一来可以确定投资者的出资额,二来可以出资比例确定投资者可以分享到的收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外资企业法实

施细则》对实物投资的作价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国投资者作为投资的机器设备或其它物料的价格由合营或合作双方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聘请中外方当事人同意的第三方评定,作价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或其它物料当时的国际市场正常价格;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企业,其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等实物由外国投资者自己作价,但作价不得高于同类机器设备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

4.鉴定。在外国投资者顺利报关进口,领取进口许可证、征收关税和由商检机构出具检验报告后,对于外商投资的实物进行价值和质量的鉴定则是一个关系到主权利益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一些不法外商以“合营”、“合作”为名,甚至与中方当事人串通合谋,大行欺诈之实,往往采用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的手段将旧设备作为出资,严重地损害了中方当事人和中国国家、政府的利益。为此,国家商检局、财年月政部于1994年3月18日发布了《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管理办法》,依此规定,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的内容包括外商投资财产的品种、质量、数量、价值和损失鉴定。经申请人提出鉴定申请,鉴定机构依法鉴定后,出具鉴定证书。

5.验证与审批。外国投资者以实物投资,必须凭财产鉴定证书到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办理验证。实物出资,还得经国家的审批机关批准。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国的投资者作为出资的机器设备或其他物料,应经中国一方当事人的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审批机构批准。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外资企业的,对作价出资的机器设备,应当列出详细的作价出资清单,包括名称、种类、数量、作价等,作为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报送审批机关,如与实物的实际情况不符,审批机关有权要求外国投资者限期改正。

(三)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

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这两种形式都是技术资本的形式。从新兴工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经济的起飞的奇迹看,从日本工业发展的轨迹来看,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不断引进本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并不断增加对引进的外国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和创造的能力。这对我国如何吸引技术资本,增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不可谓不是一个重大启示。关于健全和完善技术资本引进的外资法律制度,解决在技术作为资本形式而进入国内的法律问题,也显得日益重要而紧迫。

1.投资者对所投技术无权利瑕疵。所谓无权利瑕疵,也就是说外国投资者必须拥有对其出资的技术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依我国外资立法,外国投资者为保证技术为自己所有,必须向我国审批机关提交其技术所有权证书的复制件和拥有处置权的有效证明,以及其有效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且,作为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之上不得设立任何担保物权。如果其中有一项存在瑕疵,外商便不能以其作为出资的资本。除此之外,外国投资者还须提交有关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的技术特性的资料和实用价值的资料。

2.必须符合一定的实质性条件。我国外资立法对关于外商投资的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有一些实质性要求:(1)确实是适合中国需要的,为外商投资企业所必需的;(2)能生产中国急需的新产品或出口适销产品的;(3)能显著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能显著节约原材料、燃料动力的;(4)设立外资企业的,作价金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我们认为,这些规定对我国引进技术作了限制性的约束和原则性的要求,这是完全必要的。

3.作价。相对说来,对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的作价显得更为复杂,专业性、政策性的要求更高。《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设立合营企业的,外国合营者要与中国合营者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协商确定,或聘请合营各方同意的第三方评定;设立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作价的根据和标准作为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报送审批机关。具体而言,关于如何尽可能地对作为出资的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合理作价,在与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以及大型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或与间接投资相关的补偿贸易合同中,合同当事人都尽可以详尽地对作价作出约定条款。

4.验资与审批。依照我国外资立法,外国投资者无论以何种资本形式出资,都应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验证,并由其出具验资报告。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外国出资者作为出资的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应经中国一方当事人的企业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审批机构批准。设立外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对作价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应当备有详细资料,作为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的附件一并报送审批机关。外国投资者作价出资的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实施后,审批机关有权进行检查,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审批机关有权要求外国投资者限期改正。

(四)其他财产权利

投资形式 篇3

关键词:基层政府;审计;表现形式;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涉及的审计事项种类多、专业性强,这些工作事项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工作经验达到专业要求,更好地为政府为人民服务,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及结果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其目的是最大限度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以此来发挥资金最大化的效益,促进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近几年牟定县的审计情况分析,典型的主要有建设项目高估冒算和超投资计划,现对两种情况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1 高估冒算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及对策

高估冒算不良行为,是指工程建设责任主体违反国家及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计价办法以及超过规定的计价标准,弄虚作假多计工程价款编制工程竣工结算文件的行为。

1.1 高估冒算的表现形式

1.1.1 多计工程量。①隐蔽工程及措施项目。隐蔽工程覆盖前,发包方承担的措施项目临时工程拆除前未进行检查验收或验收时多计。②工程现场签证不实或不当。一是工程签证不实,即签证与实际不相符或虚假签证。二是工程签证不当。三是重复签证。③工程量计算错误。施工单位在结算的编制过程中,一是不按规则计算或没按竣工图纸及实际尺寸计算,而出现工程量计量错误。二是重复计算工程量,而出现工程量计量错误。

1.1.2 高套定额。高套定额是施工单位结算中最常见手段之一,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定额子目套高不套低。②高套取费标准和定额标准。③不套定额议定工程价。

1.1.3 材料价格。①材料价差调高不调低。②施工单位利用建筑材料品种繁多,“价格信息”没有全覆盖,而任意加价以获取不当价差。或者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实际使用低价的二等材料,结算时取一等材料的高价。③材料设备不实行招标竞价采购结算按甲乙双方签证价格计取。

1.1.4 费用计取。①计取不应计取的费用。②未扣应当扣回的费用。

1.2 高估冒算发生的原因 “是赔还是赚,全靠编结算”在建筑行业流传甚广,反映了工程结算的重要性,同时也透露出承包方通过高估冒算工程竣工结算来逐利的本质。高估冒算的主要原因:①承包单位为了获得额外利润,受利益驱动,在工程施工当中偷工减料,以及在编制工程结算时进行“注水”造假,他们抱着审出了就减,审不出就稳赚的侥幸心理,主观故意而为之。②主管部门对高估冒算行为认定取证难,缺乏有效的查处机制,打击不力,从而助长了承包单位的气焰。③建设单位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内控执行有效性不足。

1.3 治理高估冒算的审计对策 ①应制定并严格遵循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程序和制度。②健全高估冒算不良行为查处机制,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加大依法打击力度,让失信者付出代价。③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把审计决定执行和审计整改情况纳入行政问责的范畴,切实维护审计权威和政府公信力。

2 政府投资项目超计划的成因及对策

通过审计情况分析,超投资计划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

2.1 主观因素 ①建设单位批少建多,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先斩后奏,使其形成事实。②建设过程中变更设计、擅自提高装修标准。③承包商采用先低价中标,然后设法通过中途变更来实现其利润,增加工程造价,导致工程造价失控而超投资计划。

2.2 客观因素 ①工程设计漏项和设计错误而必须变更,导致增加工程投资。②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勘探不详细而造成基础变更导致增加工程投资。③人力不可抗自然因素造成的增加工程投资。

2.3 防止国家建设项目超投资计划的对策 ①发展计划部门应严格项目审批,项目审批后应跟踪检查,严厉杜绝建设单位不批就建、少批多建。②建设单位要严格按工程建设程序操作。工程建设应遵循其本身所特有的建设程序进行,应先计划后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③建设单位要加强勘察设计阶段的监督管理,提高地质勘探基础资料的准确度,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内容,设计范围,设计深度,图纸内容,设计进度,明确设计标准和设计质量要求。④建设单位要认真积极组织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纠正设计中的缺陷和失误,提高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尽量使设计完善合理,减少和杜绝设计变更。⑤建设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施工单位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⑥建设单位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根据外部控制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内控制度。如在工程变更签证上可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一是及时做好签证,督促施工单位对变更事项做到日清月结,并对价款合理性进行确认;二是引入监理机制,由监理单位对变更的确定项目变更审批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要经建设单位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或部门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审查确认,以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变更签证来增加投资情况的发生。

3总结

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与形式浅述 篇4

从一定意义上说, 文化资本是一种体现在文化资源上的获取收益的潜在能力的价值。作为一种自行增值的价值, 文化资本不仅在生产过程内活动, 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活动。与其他资本一样, 文化资本也会经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的循环和职能转换过程。文化资本只有不断地从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 再从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 这样循环往复地运动, 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

投资活动是投资主体追求资本增值的经济行为。任何投资者都会关心自己的投资风险和回报率, 这是投资运行的起点和归宿。文化产业投资是将一定数量的资金或实物或其他相关的有形的物品或无形的价值作为文化资本投入到文化产业领域内项目或企业的新建或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活动。文化产业投资的功能和目的也是实现价值增值或创造新价值, 但是文化产业投资的投入和回报规律, 与食品生产业、金融业、机械制造业等其他产业, 又是同中存异。

一、文化产业投资的特点

1. 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链条可以不断延伸。

因为在文化产业投资过程中, 投入和产出的是资本和其他的经济量, 而提供以文化价值为主的产品和服务, 具体如表演、咨询、展示等具有文化价值的商品化劳务。多数文化产品由文化内容和物质载体两大部分构成。如小说的内容是文字信息, 剪纸的内容是有独特意义的造型, 而其载体是纸张、印刷品、薄膜等具体的物品。就多数文化产品而言, 其载体如纸张可能一次性或慢慢消耗, 但其内容价值可以供人们多次消费, 反复享用, 并不会因为千千万万人观赏之后而磨损。这恰恰与食品、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形成鲜明的对比。文化投资者通过投资活动, 将已有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戏曲、影视剧、连环画等形式, 录制成CD、拷贝、相关纪念品或礼品,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即使多年以后, 经典性的文化资产仍如陈年佳酿, 不断升值。如曹雪芹的《红楼梦》, 经历了几代人的阅读和品鉴, 反倒越发魅力十足, 北京电视台更是借拍摄新《红楼梦》电视剧之机, 策划“红楼梦中人”的选秀活动, 获取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 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通常不是通过一次性的市场销售, 而是在一个较长的链条上, 通过分段开发、转让和销售, 逐步获得回报。因此, 文化产业投资空间广阔, 投资者根据各阶段的现实情况和投资回报预测, 可以集中做上游开发, 特别是打造文化的原创性内容, 也可以投资于链条的中下游, 做文化内容的再开发和文化产品的加工销售。

2. 文化产业投资的市场回报率受社会评价影响较大。

文化的核心主要体现为人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进而形成不同的文化追求。这些文化追求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差异甚至是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因此, 同一种文化产品, 因为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追求的不同, 其受到的评价也不同, 甚至是截然相反。这也要求文化投资者在进行文化产业投资前, 必须甄别所投资文化产品或文化项目的性质, 看是否适合多数人的审美情趣, 是否符合消费人群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越是具有人类共性的文化产品或项目, 其市场回报越可观。正如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所说: (文化产品) 只有满足千百万人的文化需求, 才能获得巨大的市场回报。

3. 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具有间接延伸性。

文化价值常被附加在很多商品和服务上, 通过向人们提供独特的体验及感受, 间接地实现其市场回报。人们在进行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体验消费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体验消费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 注重感性经验, 推崇自我感觉, 创造一种“进行时”的独特经历。另外, 体验消费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商品为道具, 文化为投入, 围绕消费者创造一种值得他回忆的活动。体验消费的载体仍然是传统的商品和服务, 但在这些商品和服务中加入了娱乐元素、审美元素、文化元素。如现在盛行的体验式农业观光园、体验式旅游项目等, 都将传统或现代的文化融入到娱乐、旅游等项目中, 增强了传统游乐项目的吸引力和文化影响力。

二、文化产业投资的形式

1. 货币形式的文化产业投资。

即以一定数量的现金, 投入到某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或某个文化企业的新建或改扩建之中。在文化资本循环中, 这些货币资本会依次转化为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然后, 包含着已增值的资本量, 回到原来的货币资本形态。实物形式的文化投资, 是以一定价值量的文化产品生产资料如建筑、土地、机械、原材料等, 投入到某种文化产品的生产或某个文化企业的新建或改扩建之中。这些实物资本以生产资料的形式进入资本循环, 形成商品资本。当文化商品在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后, 原先实物形式的投资变成了货币形态产品, 其中包含了资本循环所产生的价值增量。随着生产的进行, 实物形态的文化投资不断被磨损, 价值也不断地转移到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中, 直到这些实物形态资本被磨损完毕, 其价值被全部转移到文化产品中, 然后转化为货币资本。

2. 无形资产形式的文化产业投资。

即以一定价值的无形资产投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或某个文化企业的新建或改扩建。将无形资产作为文化投资的现象在文化产业领域里比较常见, 相比其他产业, 这是文化产业的一种较特殊的投资方式。无形资产通常指文化产业领域中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品牌、版权、著作权等。这些无形资产若不用于使用价值的创造, 即不与具体的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或文化产品结合, 就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名声, 并不是文化资本, 充其量只能当作潜在资本。但是, 其一旦与具体文化企业、文化项目或文化产品结合, 就变成了一种无形资本, 并伴随着该企业的有形资本进入资本循环的各个环节。受让无形资产的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 或是因该项无形资产而埋设了产品的价格, 或是因之提升了知名度进而促进了市场销售, 其提升了有形资本的增值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 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有着本质的区别。有形资本无论是货币、实物还是产品, 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资本, 并且, 有形资本价值量逐渐被转移到所生产的商品资本中, 最终, 有形资本需通过货币资本在市场上购置而得到补偿。而无形资本通常没有具体价格, 也很难用价值量来表示其大小。其在资本循环中, 也不存在任何物理磨损, 却能使资本增值。并且, 人们既不能在市场上购置相同的无形资本, 又不能以任何形式对其加以补偿, 其既无法“筹集”也无法“借贷”。由此, 我们也可得出, 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是人的创意, 创意不但能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 提高各产业产品的附加值, 而且也能唤起投资者浓厚的兴趣, 创意的商业价值是难以穷尽的。

投资形式 篇5

2009年10月21日

当前,利用网络等媒体开展的非法证券投资咨询,非法委托理财活动蔓延势头未止,甚至愈演愈烈,形势和手段更加复杂多变,成本低,传播快,点多面广,花样不断翻新,隐蔽性,欺诈性更强,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不受侵害,现列出九种常见非法咨询活动及委托理财活动的表现形式,提高投资者对这些非法行为的认识。

1、虚假承诺高收益。这些机构或个人通常从劳动市场或网络招聘无任何证券业务经验的业务员,将业务员的收入与所拉客户,资金数额挂钩;通过业务培训,统一口径欺骗投资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以及电话推销,以推销“黑马”,“涨停板”股票,保证高额回报为诱饵,抓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了解不深入,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急于赚钱或弥补亏损的心理蛊惑投资者,向投资者收取高额咨询费或会员费,胡乱推荐股票造成投资者损失。

2、推销炒股软件。一些所谓的软件公司、科技公司向投资者推销炒股软件、模拟炒股软件或电子证券刊物等信息产品,宣称炒股软件等产品具有专业选股功能,能够准确把握买点和卖点,同时公司专家团队通过炒股软件论坛、手机短信、QQ等渠道向投资者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可以确保投资者盈利。其表面上推销

炒股软件,但在后续服务中为客户荐股和股评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实质是变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3、分析师无证券执业资格。一些不具有相关证券业务资格的机构或所谓的分析师,以专家、老师免费诊股或免费提供金股为诱饵,引诱投资者发送短信或拨打其提供的热线电话,获取投资者的电话号码后再通过业务电话营销话术诱骗投资者入会,有的仅将网站或其他机构的研究报告信息提供给投资者,诈取会员费、服务费。

4、利用网络平台非法荐股。一些不具有相关证券业务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开办网站或开设炒股博客、QQ群、UC视频聊天室等网络互动平台,发表大量股评和荐股信息,以推荐黑马、免费荐股及诊股、保证收益等为名公开招揽客户,非法提供荐股服务,诈取投资者的费用。

5、冒充知名的证券经营机构。一些不法机构或个人冒充知名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或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或使用与知名证券经营机构相似的名称,通过设立网站或电话营销,以实施操盘工程或“做庄”计划等为名招收会员,诱使投资者上当,接收其证券投资咨询或委托理财服务。

6、以代客操盘为陷阱。不具有相关证券业务资格的机构或者个人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或电话、短信等公开招揽客户,宣称可以提供一对一指导和代

客操盘,以获取高额投资收益、保证本金安全为诱饵,获取客户账户交易密码代理操作股票账户,或者由客户将资金汇到指定账户直接由其统一操作,双方约定收益按一定比例分红。投资者将资金打入其账户后,不法机构或个人往往宣称其投资已获利,并提供虚假的盈利对账单诱使客户不断汇款。一旦客户要求分红或者退款,不法机构或个人往往以各种理由推托,最后玩“失踪”。

7、以涨停股为诱饵。一些所谓的私募操盘机构或个人收市后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投资者推荐明日涨停股,宣称正在招募实施坐庄计划,通过推荐涨停股验证其实力,所推荐的相关股票往往在第二天开盘即涨停,有的甚至连续两天均涨停,以此引诱投资者,并吸收投资者入会,向投资者收取“坐庄费”或咨询费,但投资者接盘后相关个股往往冲高回落并持续大跌导致被套。

8、对外声称私募基金。一些不法机构开设网站,对外宣称为合法的阳光私募基金公司,以证券投资管理和企业资产委托管理等为主业,与信托投资公司合作发售证券资产集合产品,募集资金用于证券投资,并每日公布证券资产集合产品和净值、收益率等指标,引诱投资者购买其产品。其网站往往还有会员荐股等栏目,非法发布荐股和股评信息。

9、假冒证监会或交易所工作人员名义。一些机构和个人为更快地敛财,甚至直接冒充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工作人员,欺骗投资者,招揽投资咨询业务,不

仅属于非法证券经营活动,还涉嫌诈骗。

投资形式 篇6

组织形式对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的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国内外私人股权投资的发展经验来看, 主流的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契约制三种组织形式中, 有限合伙制将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最优的组织形式, 它除了在税收、管理、激励机制等方面能够为投资机构带来明显的竞争力之外, 更核心的优势在于, 它所蕴含的合伙文化和精神更是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基业长青的灵魂和瑰宝。

当前, 国内包括监管层在内的业内对有限合伙制的认识还存片面认识或抱有偏见, “重公司制轻有限合伙制”的政策环境就可见一斑, 事实上, 对其所存的异见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对有限合伙制内在的合伙文化和精神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一、有限合伙制在中国的发展

以1985年9月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呱呱落地为标志, 我国私人股权投资行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几度风雨, 几度坎坷, 经历了前期较长时间的探索后, 国内的私人股权投资也逐步走向高速发展道路。

尽管世界各国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名称各异, 制度安排也由于国情而各不相同, 但是就组织形式而言,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契约制。

业内对公司制和契约制应更为熟悉, 并已有相对较长的实践经验:公司制是根据公司法组建的投资性公司, 作为公司股东的投资者既是投资人又是投资决策者;契约制则是以信托契约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代理投资制度, 通过发行收益凭证来募集资金, 反映了资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间的信托关系。

而有限合伙制则稍显陌生, 有限合伙制即是由普通合伙人 (General Partner) 和有限合伙人 (Limited Partner) 根据合伙企业法组成的企业, 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担任基金管理人的角色, 其出资一般只占基金总额的1%至2%, 但拥有管理权和决策权, 一旦投资失败, 必须对基金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投资者则作为有限合伙人, 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但同时必须放弃对合伙企业管理的权利。

一般而言, 相比于其他组织形式, 有限合伙制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在税收上, 合伙企业在许多国家不作为独立的所得税纳税主体, 只需要合伙人各自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即可, 避免了双重征税, 在我国, 按照新《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合伙制企业同样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在管理决策上, 不需要公司制中的董事会、股东大会、总经理等多方主体层层审批决定, 而由普通合伙人决定合伙事务, 决策机制高效灵活。在激励机制上, 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利益捆绑, 基金管理人能够有出资额对应的收益、合伙协议约定的管理费和附带权益, 其中, 基金收益越多, 管理人获得的收益越多, 能极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在约束机制上, 基金管理人作为普通合伙人, 对债务承担着无限连带责任, 由于关系到个人责任, 基金管理人必会慎重用心经营, 最大限度的保证基金以低风险获得高额回报。⑴尽管有限合伙制已经风靡全球, 尽管业界对有限合伙制已经有上述较为一致的认识, 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探索期的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对组织形式的选择仍然存有很大的争议, 甚至是一些偏见。

我国在2007年正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2005年11月15日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法律法规基础, 但从国内目前的政策落实上来看, 监管层对有限合伙制的认可和推动还非常有限, 表现在对大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含国有成分的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上, 仍然还是以较为谨慎的态度对待。公司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由来已久, 其成熟的治理框架为管理层所熟悉和推崇。目前国家对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扶持政策也主要是以公司制为框架建立的, 国家有关部门的态度也是更倾向于支持公司制。⑵而在目前国内的法律环境下, 公司制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确实有容易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容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在IPO时容易获得市场认同等优势。

国家发改委官员也公开称, 公司制较有限合伙制的优势在于公司制本身是法人主体, 特别是按照现行的税收管理办法, 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能充分享受到法律的保护。公司制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股权转让不会影响另外的股东, 因此, 公司制股东要退出也很容易, 但合伙企业不是一个独立法人实体, 任何一个退股或者转让, 整个合伙协议要重新签订, 然后再重新登记。另外, 公司制基金期限能较长, 而有限合伙制基金则面临合伙人之间重新签订协议的困扰。⑶而从实践现状来看, 目前, 公司制基金是我国本土基金的主体。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2009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报告》对私募股权投资 (专指PE) 领域的统计显示, 我国2009年新募集的私募股权基金中三分之二的基金仍选用公司制的组织形式。2009年新募集的PE基金中有四分之一采取了有限合伙制, 但较2008年的51.9%则大幅降低。现实中有限合伙制发展并不如意成为了客观事实。

当然, 本土私人股权投资界对有限合伙制的探索也从未停歇, 但却不乏坎坷和波折。有本土机构在探索中曾变异般地实践过在有限合伙制中采用了非常模糊的创新, 增加投资人作为投资决策委员会人员的案例, 其中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便是东海创投。

温州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2007年7月成立, 它是我国第二家有限合伙制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 有限合伙人是8家乐清民营企业、一名自然人, 普通合伙人是北京杰思汉能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了让出资的投资者们顺利过渡并接受有限合伙制, 在东海创投成立时便设计了“合伙人联席会”制度, 合伙人联席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 所有的投资都由联席会议来决定;决策程序是先由基金管理人杰思汉能提供决策依据, 然后提交到联席会议, 联席会议讨论投票后最终决策, 每一笔投资都要经过所有投资人签字, 最后再交给杰思汉能执行。⑷应该说, 东海创投的案例并非个案, 其制度设计看似创新但实际模糊不清,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身份角色出现了事实上的颠倒, 有限合伙人主要参与投资管理, 而普通合伙人则沦为了事实上的“打工仔”, 合伙制度外衣下并无合伙事实, 更为合伙精神的体现, 危机在其诞生之日起似乎就已经注定。果然, 7个月后, 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有限合伙投资机构分崩离析, 宣告失败。投资人与管理人并没有妥善解决明确权责和合理分权的制度性安排, 因此双方的矛盾最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这也反映出了有限合伙制在中国私人股权投资领域发展中所遭遇的波折。

二、从美国的实践经验看合伙文化和精神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非常重要, 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协调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乃至影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整体效率。中国私人股权投资业的历史还很短暂, 但从国际经验来看, 整体而言, 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对组织形式选择的格局是:有限合伙制是私人股权投资领域中最主流的选择;公司制等其他组织形式的发展时间也较长, 在经历了几度起伏和兴衰后也依旧存有不小的市场。

国外的有限合伙制与公司制等其他组织形式格局此消彼长的发展经验又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以美国为例, 公司制是最早出现并成为美国私人股权投资业中的主流组织形式, 尤其是在创业投资领域, 公司制成为当时创投机构的普遍选择。1946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 (第一阶段) , 公司型组织形式起步并得到快速发展时期, 形成了美国第一次创业投资浪潮。

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是有限合伙快速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 , 税收政策的变化直接推动有限合伙制的快速发展。由于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的不公平税收政策、美国资本收益税的大幅度增长、公司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与此同时, 法律上确认了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合法性和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的建立, 实现了私人股权投资的良性循环, 致使越来越多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按有限合伙形式设立。

进入80年代以来 (第三阶段) , 公司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又迎来了一个重新恢复时期, 1997年美国国税局发布的“打勾规则”, 解决了公司型创业投资基金的双重征税问题, 公司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当时又出现了复兴的苗头。⑸上述历史反映的是, 从短期视角来看, 组织形式的选择直接受到了税收和法律的限制和影响, 美国的私人股权投资历史中各种不同组织形式都曾盛行一时。但从一个较长视角来看, 在制度不断变迁的过程中, 有限合伙制才是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和实践沉淀的组织形式。数据显示, 在美国, 有限合伙制在经过很多年的大浪淘沙后, 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美国80%以上的基金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这足以体现有限合伙制的优越性和现实操作性。⑹我国许多学者也都将有限合伙制看作是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⑺再从微观角度来看, 国际上最成功、最主流的基金中, 有限合伙制仍然还是主要的选择, 如黑石、KKR、红杉资本、KPCB等均选择的是有限合伙制, 黑石和KKR尽管已经实现了上市, 但依旧是坚持着合伙制不动摇, 可见其对有限合伙制的忠诚和依赖。

因此, 虽然表面上看税收、法律制度是决定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直接原因, 但从根本上而言, 决定一个投资机构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这家机构的内在基因。笔者认为, 有限合伙制所蕴含的合伙文化和精神, 对一家投资机构的成败兴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也是有限合伙制能够成为美国私人股权投资主流组织形式的根本原因。有限合伙制从内在来讲是一种合伙文化和精神, 它是让众多优秀投资人凝聚在一起的深深信念, 从外在的讲就更多的是体现在激励和管理制度的精心设计上。

到底什么是合伙文化和精神?从高盛集团身上就能找答案。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 众所周知, 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之一。但不为人知的是, 高盛集团实际上是从在华尔街附近地下室从事票据业务的卑微开始, 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应力最多也是最受尊敬的企业。而且, 相对于几乎所有其他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金融机构, 高盛所取得的牢固市场领导地位, 并不是靠南征北伐收购兼并同业获取的, 而是在百余年中耐心、执着、有机地成长起来, 成为了世界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高盛的合伙制在它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坚持合伙制最久的华尔街投行。投行沿袭合伙制由来已久, 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 其中相当一部分创始人是1830至184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德国犹太人。所罗门兄弟、雷曼兄弟和高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这些投行里, 一到两名最著名的合伙人管理着整个公司, 即便在整个金融界中也举足轻重。这个古老而悠久的制度使得少数卓绝的个人成为一个公司乃至一个时代的代表, 反映出金融业务基于人际关系和信用的本质与特征。正是合伙制这种文化基因, 使得像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在100多年中, 得以将才能最优秀也是流动性最高的业内精英集结在一起, 形成了一种独特、稳定而有效的管理架构。

高盛的合伙文化最大特色就是把人力资本与股权等利益绑在了一起, 两年一次的合伙人选拔像选总统一样认真, 数名员工都想成为1200名中层中的一员, 1200人又个个想成为300名合伙人之一。这种合伙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吸引着每个聪明因子为高盛的安危与荣辱赴汤蹈火。⑻1996年时高盛为了保持这一文化内部否决了一次上市机会, 在高盛的历史上, 已经多次否决了这样的动议, 高盛员工非常清楚, 合伙文化是促使他们成为世界一流投行的核心动力, 他们坚持认为合伙制是其胜利的源泉, 他们对合伙制充满了信任和依赖。

尽管1998年8月, 高盛最终还是改组成了股份有限公司, 因为公司高层管理者制定的扩展计划需要公开的股票交易以获取相关业务, 从而结束了合伙制的投资银行历史, 但这种合伙文化仍然得以保持。

高盛合伙文化成为了华尔街传诵的经典, 合伙文化的精髓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在国内, 由于国内市场经济及金融行业发展历史并不长, 职业经理人市场和文化不成熟, 合伙制的实践少之又少, 最近在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里频频出现的高管跳槽的情形即反映出了合伙文化的缺失, 更凸显出了合伙文化的可贵。风物长宜放眼量, 要推动合伙文化的普及和深入人心, 要在打造一家经得起历史和风雨考验的本土私人股权投资百年老店, 无疑, 有限合伙制组织形式的引入和实践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三、理解有限合伙制的精髓, 有限合伙制才是最佳选择

正如前文所述, 尽管有限合伙制较其他组织形式的差异及其优势十分明显, 但不可否认的是, 受到当前法律、税收制度、LP市场成熟度等客观环境的影响, 国内业界在对有限合伙制的探索遭遇了较大的压力和重重波折。

但有限合伙制需要正确对待和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尽管外在环境对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 对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这些表层因素或短期利益上, 一家投资机构是否能够长期立足于世、能否成为百年老店更取决于基金内在的基因。从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来看, 有限合伙制既是一种高度契合私人股权投资行业“人合”需求的组织形式, 它能满足私人股权投资业务运作的内在要求, 又是培育和传承合伙文化和精神的最佳载体, 因此, 它才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最佳的组织形式。国内监管层和一些业内人士恰恰是过分执着于法律、税收制度等外在因素及短期利益, 而忽略了这些蕴藏在组织形式内深厚的文化基因。

1、有限合伙高度契合私人股权投资业务的“人合”需求

企业是利益攸关者的集合体, 各个利益攸关者依靠资本的力量和人身信赖的力量聚合在一起, 即所谓的“资合”和“人合”。但与其他领域的企业不同的是, 私人股权投资有着高度的“人合”需求。

私人股权投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 对技术和智力要素的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的依赖, 它的业务涉及“融、投、管、退”四个业务环节, 同时, 由于被投资企业大都具有风险性、不确定性且信息披露少, 也特别需要投资人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审慎调查和严格筛选, 只有依靠基金核心管理团队高度专业化的技能、丰富的产业金融复合经验和广阔的资源渠道而开展业务。因此, 私人股权投资业务高度依赖着基金管理人的综合能力, 相比于资金的聚合, 对人才聚合的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因而,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架构的设计势必以“人”为本, 基金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机制都应该紧密围绕着“人合”的需求来制定, 以灵活的制度服务于核心团队能力的彰显和激情的释放, 而非以机械的制度简单粗糙地将人集中在一起。

再看有限合伙制, 它兼具“人合”性与“资合”性, 且是强“人合”性弱“资合”性, 也是所有组织形式中最契合私人股权投资需求者。其人合性体现在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高度信赖基础上, 将不同合伙人的能力、资源凝聚成一个共同发挥功效的利益集合体。

更为可贵的是, 它通过制度设计让合伙制的文化和理念深入到组织体系的运作中, 将相互信赖、合作共赢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了基金的日常事务中, 这种合伙文化拥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推动着基金生生不息的成长。

2、有限合伙保证投资人与管理人既“统一且独立”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从行业发展的外在客观规律和基金运作的内在要求来看, 必须保证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既独立且统一”的实体。

独立是指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在管理权、决策权上有独立的权力与责任归属, 管理人有独立的投资理念不受投资人影响。

投资理念是反映投资机构投资个性特征、指导其正常开展分析、评判、决策、投资行为的价值观。投资理念之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就如同人的灵魂一般重要, 它是一个机构必须笃信的教条, 系统性地指导着基金生存发展的战略, 同样也是基金需严格恪守的纪律规范, 只有在纪律的规范和约束下, 才可能有效施展其专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投资理念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信仰, 缺失投资理念的投资只会变成是实质性的投机行为。

正如同巴菲特能靠价值投资理念名扬海外, 获得“一代投资大师”的美名一样, 投资理念是投资机构成功的基石。从国外著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 各个机构的投资理念都不尽相同, 但共通之处是它们独特的投资理念为其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在投资战略方面, 红杉资本是将早期投资及高成长投资作为投资主要方向;黑石集团从诞生之日起, 就以基于资产重组的收购为基金盈利的主要模式, 数十年来, 这样的投资理念一直坚持未变, 成就了它私人股权投资大鳄的美名;KKR则是将大型并购交易作为其独特的投资方向……这些都是成功投资机构坚守其投资理念的体现。可见, 每个投资机构笃信其投资理念, 并将其传承延续, 才可能造就一个名垂千古、基业长青的伟大投资机构。

显然,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理念只能由管理人来缔造, 并附着其身上传承延续。因为投资人的背景、风险偏好不尽相同, 每个投资人都对投资理念的认知会有较大差异, 难以形成统一风格并加以传承延续;而管理人本是依靠共同认知而集合在一起的整体, 已形成了认识高度统一的团队。而有限合伙制正是保障管理人投资理念的独立性, 不受到投资人的影响和干涉的最佳组织形式, 也是承载和传承投资理念最佳途径。

正因为此, 有限合伙制严格区分投资人与管理人, 是投资理念传承延续的最佳载体。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双方是在同一个平台上, 但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干预已经尽可能降到了最低。基金的核心事务全部由普通合伙人负责, 不仅投资理念, 管理人的决策权、管理权、控制权的独立性同样得到充分的尊重, 也意味着其专业能力受到了制度性的保障, 为管理人提供了施展投资才华的广阔空间。

“统一”则是指, 一方面投资人与管理人是利益诉求上高度一致的利益共同体, 双方的法律关系受到了合伙法的严格保护;另一方面, 基金的投资理念在不断传承和延续中形成纵向统一, 延续其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人和管理人尽管都是独立的主体, 但它们的利益诉求却是高度一致, 都是为了寻求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这种统一并不仅仅是各种要素的共处和联系, 对规则、秩序的遵守, 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结果。实现统一的过程就是不同主体的相互融合, 彼此融合成有机的系统, 产生1+1>2的效果。

从法律上来看, 有限合伙制将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之间的关系以合伙法的形式加以保护, 全面性和严谨性大大胜过普通的合作协议, 该制度为双方构造了一个紧密的统一体。有限合伙制还通过团队利益的统一、激励机制的科学性、合伙精神和文化来保障投资机构的统一性。

另一方面, 投资理念作为基金的核心, 在运作时应保持战略方向和运营管理的一致性, 有限合伙制很好地保证了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通过管理人的稳定来传承和延续。比如在同一个品牌和平台下, 黑石管理着许多子基金, 都叫黑石基金, 各种子基金尽管在投资人构成、投资策略方面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但却在核心的投资理念方面得以延续和传承。

国外知名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百年历史都验证了有限合伙制这一独特的组织制度能满足私人股权投资机构“独立且统一”的诉求, 以此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团队的影响力延续。而反观公司制、契约制都有巨大的缺陷, 很难达到保障“独立且统一”的诉求, 公司制有统一性缺独立性, 契约制则有独立性却缺统一性。

公司制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有统一性却无独立性。公司制基金中, 不可回避的问题便是管理人能力和权利会受到很大制约和干涉。公司制基金中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又通过董事会来控制着管理团队,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公司法》等严格规范, 统一性很强, 但基金核心管理团队完全不具备独立性的制度条件, 管理权和决策权受到公司内部管理规范的约束, 独立性得不到任何的保障, 必定受到股东等的制约和干涉。

此外, 过多的层级也使得核心投资团队在进行投资时畏手畏脚, 无法充分发挥其投资才能, 核心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尊重。

再看契约型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它有一定独立性却又在统一性上有重大缺失。从契约型基金架构就可以看出, 投资人的资金所成立的基金与基金管理人两个独立实体之间是信托契约关系, 相当于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基金, 但基金的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独立性也没有有限合伙制明显, 管理权限混淆不清;且管理人对基金的控制力很弱, 两个独立实体间的统一性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这种契约关系与法律体系严格规范下的有限合伙制相比, 保护力度不足, 基金难以成为一个高效运行的统一整体, 可延续性也较强差, 统一性上存重大缺失。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有限合伙制让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独立且统一”的内在要求浑然一体, 最适合私人股权投资基金, 而公司制将逐步淡离市场, 契约制则会长期存在但不会占有主流地位。

3、客观理解有限合伙制在中国遭遇的现实挑战

虽然国际私人股权投资领域中有限合伙制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和广泛的实践, 但是, 我国对该组织形式的探索仍然还只是起步阶段, 尚存诸多不成熟之处。

一方面, 政策环境尚存差距, 理解认识不全面, 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怀疑或质疑, 甚至在监管层、业界都出现了一些反对有限合伙制的观点。

另一方面, 国内私人股权投资机构进行有限合伙制的探索中, 也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变异做法, 这些探索也遭遇到了很多挑战。东海创投的案例便是遭遇有限合伙制在国内遭遇挫折的一个案例。

东海创投的问题甚至今天在许多基金中依旧存在, 该如何客观认识这种状况呢, 这些现象是否又意味着有限合伙制在中国并不具备现实土壤呢?

从法理上来说, 投资人和管理人的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 如果投资人以变异的形式来参与了投资决策的管理, 事实上, 这已经和有限合伙人的定义和初衷相违背, 名义上的有限合伙人变成了实质上的普通合伙人, 由此变异出的组织形式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有限合伙制。

我国目前还缺少成熟的有限合伙人阶层,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产生的第一代企业家, 大多数是创业家, 他们作为出资人往往倾向于亲力亲为地参与管理决策甚至控制, 这种思维惯性延续到了股权投资领域, 当这些企业家成为投资人时, 由于缺少对基金管理人的信任, 没有认识到有限合伙制度的精髓在于出资人与管理人的职能分离, 没有认识到有限合伙制契合私人股权投资“独立且统一”的特性, 因此造成了有限合伙制施行中委托代理关系不彻底的特有情况, 这并不能成为鼓励的方式。

而据笔者了解, 东海创投的挫折也并非只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投资人和管理人本身对双方本身就存在信任度不足、理念认知上的差异等多种其他因素集合在一起造成了不愉快的结局。但国内诸如赛富、鼎晖等具有实力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 其有限合伙制完全遵从法律要求和国际惯例, 亦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综合来看, 国内各方对有限合伙制的认知和政策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本土的LP市场也正在成熟, 这为有限合伙制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一些地方政府为大力推动和发展私人股权投资业, 拉动经济增长及结构转型, 也对私人股权投资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并从配套法规方面对有限合伙制开了绿灯, 税收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比如个人GP的征税标准虽在很多地区仍未明确, 但在上海和天津地区已陆续得到了明确。

而笔者也注意到, 随着近两年有更多人在实践中对有限合伙制进行了更加广泛的探索, 有限合伙制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 通过一定时期的培育, 中国的有限合伙人市场将更加成熟, 为有限合伙制的广泛发展做好铺垫。

总而言之, 本土的有志之士如果志在致力于打造世界顶尖、传承百年的私人股权投资机构, 就一定要以有限合伙制作为制度保障, 它骨子里融入的合伙制精神和文化精髓将成为企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理性看待有限合伙制的确立——基于我国法律环境对创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的考量》, 成璨, 《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7月第7期

⑵《国有公司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模式选择》吴江, 《中国集体经济-财税金融》2010, 05 (下)

⑶《PE监管:合伙制与公司制之争》国际金融报2008年7月9日李卫玲

⑷《我国PE“合伙人联席会”制度受考验》中国证券报2008年9月22日林-

⑸《我国创业投资基金组织模式的比较与变革研究》, 刘亚莉, 《生产力研究》No.20.2008

⑹《基于优化视角的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选择研究》, 费威, 夏少刚, 《财经问题研究》, 第10期 (总第311期) 2009年l0月

投资形式 篇7

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全球化迫使投资者必须采用全球环投资策略, 因此跨国投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但是获取全球市场利润的同时, 投资者不得不面临比单一国内投资形式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个风险控制和测度问题吸引了众多理论工作者, Miller[1,2]很早就用一个模型来测度跨国投资环境的风险, 紧接着, Miller、Keith D.Brouthers[3]对跨国投资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关于此类风险分析, 关键问题是如何挖掘出风险环境, 统计学的方法[4]提供了很多途径, 例如Zeta模型[5]、逻辑模型等。国内学术界[6,7]对此问题虽然有一些研究, 但大多抽象地探讨国际风险预警和防范措施, 没有对风险进行量化及建立风险因子指标体系, 因而其成果绝大多数不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本文提供一个新的识别风险环境、测度风险的工具, 称之为概率化的形式概念分析。形式概念分析 (Formal Concept Analysis) 的方法最早由德国数学家Wille[8]发现并通过格的理论表述[9], 其核心思想是从关系型数据中提取层次化的数据。此文的设想是从某种角度赋予形式背景一个概率, 目的是寻求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环境挖掘和度量的方法。

本文第2节研究基础模型, 引进关于形式背景属性集的各个子集的特征数, 在正则随机变量的条件下定义风险测度的概念;第3节给予我们新模型在投资风险分析中的一种解释, 并且应用到长沙A公司的跨国投资风险分析的实例中;第4节对我们建立的模型与经典的VaR模型进行比较, 说明新模型是VaR模型的一个自然衍生。第5节作一个评价性的结论。

2 基础模型研究

一个形式背景是一个三元组 (G, M, I) , 这里G、M是两个集合, 而IG×M.集合G和M的元素分别称为对象和属性, 从形式背景中抽出的形式概念反映了对象集和属性集之间的一种称为Galois联络[9]的关系, 形式概念是认识论中概念在数学上的一种具体表达。

一般地, 给定一个形式背景 (G, M, I) , 可以定义极化算子如下:

引理1设 (G, M, I) 是一个形式背景, , j∈J.那么有:

由引理1 (L5) , (α, ω) 明显是之间的一个Galois联络。关于形式背景 (G, M, I) 的一个形式概念是一个集合对 (A, B) 使得α (A) =B且ω (B) =A, 其中A和B分别称为形式概念 (A, B) 的外延和内涵。记形式背景 (G, M, I) 的所有形式概念形成的集合为B (G, M, I) 。而对于任意两个形式概念 (A1, B1) 和 (A2, B2) , 规定 (A1, B1) ≤ (A2, B2) 当且仅当, 显然关系≤是B (G, M, I) 上的一个偏序关系。显然, .众所周知, B (G, M, I) 在关系≤形成一个完备格 (即B (G, M, I) 的任意子集在B (G, M, I) 中都有上确界和下确界) 。注意, 为了区分对象集和属性集的极化算子, 本文采用函数符号α和ω代替在经典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的符号, 但是读者可以仔细对照本文的表达可以找到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相对应的术语。

为了应用的需要, 有必要在对象集G定义一个σ-代数σ (G) , 并且赋予一个概率P.为此, 进一步限制 (G, M, I) 。如果下面的一致性条件 (C) 满足:

称 (G, M, I) 是可测的, 而且一个可测的形式背景用符号 (G, M, I;P, σ (G) ) 来表示。对于一个 (G, M, I;P, σ (G) ) 和任意, 根据引理1, 有 (ω (B) , αoω (B) ) 是一个形式概念, 从而有ω (B) ∈G.基于此, 定义M的任意子集B的特征数r (B) =P (ω (B) ) 。从上面的论述, 下列引理是明显的。

引理2对于一个 (G, M, I;P, σ (G) ) 和任意的B1,

为了计算r (B) , 将使用M的方向集。众所周知, D叫做M的一个方向集当且仅当:①D是M的一个子集族;②如果B1, B2∈D, 那么有B3∈D使得

命题1[逼近]给定一个 (G, M, I;P, σ (G) ) , 如果M是可数的且D是M的一个方向集, 那么有r (∪D) =inf{r (B) |B∈D}。

注意到对任意一个, {Xd|Xd是B的一个有限子集}是一个方向集, 因此命题1有一个明显的应用, 那就是:对于一个具有可数属性集的 (G, M, I;P, σ (G) ) , 任意如果知道所有有限的的r (X) , 则可以计算任意的BM的特征数r (B) 。

定义1给定一个 (G, M, I;P, σ (G) ) , 且令Y:G→ (-∞, +∞) 是一个随机变量。Y称为正则的当且仅当对任意, Y满足条件:①Y (ω (B) ) 是Borel-可测的;②ω (B) =Y-1 Y (ω (B) ) 。

用符号 (G, M, I;Y) 来表示对于一个带有正则随机变量Y的 (G, M, I;P, σ (G) ) , 因为在下面的行文里并不关心σ-代数σ (G) 。现在定义M的任意子集B关于一个正则随机变量的风险。

定义2给定 (G, M, I;Y) 和, 令Yω (B) =YB.令

称为B的风险测度。

命题2给定 (G, M, I;Y) 和, 这里F是Y的分布函数。

证明按照条件期望理论[7], 有:

因为Y是正则的, 且P (YB) =P ({g|g∈Y-1 (Y (ω (B) ) ) }) =P (ω (B) ) =r (B) , 所以结论成立。

命题3给定一个 (G, M, I;Y) , 设M是可数的, 且D是M的一个方向集, 那么可以推出μY (∪D) =inf{μY (B) |B∈D}。

3案例分析

当结构 (G, M, I;Y) 给予如下解释时, (G, M, I;Y) 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投资风险分析:

G:客体的观察状态, 可以解释为一个概率空间;

M:客体的风险因素集, 具有可数性特征;

I:状态与风险因素的关系, 状态g和风险因素m包含于I当且仅当状态g具有风险m;

Y:关于状态空间的一个正则随机变量。

长沙A公司是一个有多年海外投资经验的公司, 课题组针对A公司历年海外业务受损情况, 认为主要是如下原因 (表1) 导致的业务损失。

各个风险因素的具体解释如下:

①经营管理风险m1:投资决策;政府监管及服务;国际市场变化;国际企业管理;企业境外融资;汇率变动;人事。

②政治事件风险m2:战争和内乱;征收;汇兑限制;延迟支付;政府违约;市场准入;第三国干预;政治暴力。

③当地法律风险m3: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④自然灾害风险m4:台风、地震、海啸、传染病等。

⑤文化差异风险m5: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及语言困扰;管理层多元文化冲突。

⑥行业状态风险m6:技术革新;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行业内企业间竞争与垄断。

A公司记录了近5年所有损失造成损失的原因, 详细数据如表2。

可以考虑一个损失数量和相关联的损失原因当作一个状态, 这种设计可以使得一对一的把状态嵌入损失, 因此可以使用在对象集上的离散空间作为其σ-代数。课题组调查的结果是每一种状态具有同样的出现概率, 假设各个风险因素是独立的且损失数量是状态空间的一个正则随机变量, 则我们获得如表3的一个 (G, M, I;Y) 。

由表3可以得形式概念集B (G, M, I) , 把B (G, M, I) 的元素列出为表4。从某种意义上说, 表4中的内涵可以解释为一种投资环境, 例如{m1, m4}, {m2, m4, m5}, 请注意, 内涵为空意味不存在该种投资环境, 同样, 外延为空也表示不存在六种因素共存的投资环境。表4显示A公司的投资环境仅有21个而不是26=64个, 因此大量的因素组合形式不出现在表4中, 如{m2, m4}, 没有出现的因素组合对于A公司来说就不是一个投资环境。

直接计算得到E (Y) =39.9。表5列出了各单个风险因素环境的特征数和风险测度。这里, 采用命题2获得公式:

从表5可以看出, 行业状态因素m6处于显著地位, 而引理1和引理2断言了行业状态环境的特征数是所有环境中最大的。

4 模型评价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风险度量工具是称之为在险价值 (VaR) 的工具, 其一般定义为:VaR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 特定可能性下 (置信区间) 的最大损失。设为损失的分布函数, 数学上处理VaR常见的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分位数形式:, 这里1-c是置信度。

②期望形式 (条件VaR) :, 即计算当损失超过VaR时的条件期望值。

无论那种形式, 在使用VaR工具时, 通常考虑其分布函数为正态分布, 但是, 正态分布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各随机因素的方差一致的小, 即所谓林德贝格条件。因此, VaR方法仅适应风险因素的影响均匀小的情形, 对于显著因素的处理不得不做压力实验[10]。当把损失Y置于 (G, M, I;Y) 模型中, 对显著因素的风险分析和测度则显得非常自然。事实上, 基于Y的正则性假设有ω (B) =Y-1 Y (ω (B) ) , 所以考虑VaR值时, 得到Y-1 ([VaR, +∞) ) 为 (G, M, I;Y) 模型定义的一个风险环境, 而c=∫+∞VaRf (Y) dY恰好是该环境的特征数, 从这个意义上讲, 特征数概念是VaR分位数形式的一个推广, 但 (G, M, I;Y) 模型挖掘的风险环境是完全的。又注意到条件VaR的定义, E (Y|Y>VaR) 反映的是Y-1 ([VaR, +∞) ) 环境的平均损失, 这不是投资理论的核心思想:风险是预期偏差程度的度量。根据命题2知道, 当 (G, M, I;Y) 模型定义一个风险环境具有非零特征数时, 该环境的风险测度本质上是条件标准差, 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G, M, I;Y) 模型中的风险测度是经典理论中的风险概念在风险因素挖掘中的一个自然延伸, 不仅如此, (G, M, I;Y) 模型容许特征数为零的环境具有非零的风险测度, 这种情形刚好对应显著事件 (小概率事件) 的一个风险度量。

长沙A公司的案例表明 (G, M, I;Y) 模型可以很好的处理用于风险损失及原因的事后评估问题, 但是它可以进步一步应用到事前分析, 基本的思路是将时间轴离散化:Δt1, Δt2, …当分布函数关于时间下标变量具有某种稳定性, 如独立同分布、遍历性等, 则可以对过程的处理转化为截面的处理, 从而实现对投资环境的事前分析。

5 结论

概率化的形式背景模型提供了新的分析跨国投资活动中可操作的风险环境挖掘方法和风险度量方法, 此种模型的一个应用优势是投资环境是导出的一个数据而不是预设的。该模型应用到长沙A公司海外投资风险分析可以得出风险因素主要是行业状态风险。为了计算各投资环境的特征数, 理论上的第一个难点是确定各因素的联合概率分布情况, 尽管独立性条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但是这种假设是一个很强的要求。第二个难点是确定随机变量的正则性, 本文中的几个命题的结论是离不开正则性假设的。

参考文献

[1]Miller K D.A framework for 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92, 23:311~331.

[2]Miller K D, et al.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downside ris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671~691.

[3]Brouthers K D, et al.Industrial sector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entry mode strateg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 55 (6) :495~507.

[4]Kallenberg O.Foundations of modern probability[M].Berlin:Springer, 1997.

[5]Altman E I, Haldeman R G, Narayanan P.Zeta analysis:A new model to identify bankruptcy risk of corporation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 1 (1) :29~54.

[6]王玉晶, 李晓娣.跨国经营企业危机预警系统构建[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5 (12) :16~19.

[7]陈菲琼, 钟芳芳.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2 (1) :87~99.

[8]Ganter B, Wille R.Formal concept analysisMathematical foundations[M].Berlin:Springer, 1999.

[9]Davey B A, Priestley H A.Introduction to lattices and order (second ed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上一篇:产前胎儿下一篇:电子档案管理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