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比赛

2024-07-06

散打比赛(精选10篇)

散打比赛 篇1

散打战术是根据比赛双方的各种具体情况, 在战术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 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策和方法。散打比赛中双方除了击打技法的较量之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术, 以智取胜。

一、战术基本能力。

散打运动员应扎实掌握战术理论知识, 如传统对搏攻防讲究虚实相生, 虚实分明, 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奇正转换, 以迂为直;制人而不制于人;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后发制人;后人发, 先人至;乘人旧力已过, 新力未发;刚在他力前, 柔乘他力后;首尾相应, 如常山之蛇;顺人之势, 借人之力, 顺势引化, 顺势化打;以静待动, 以动制静;以长制短, 以短制长;连击快打;等等。这些都是现代散打运动应遵守的重要战术法则。没有战术理论知识, 所有的战术活动就是无源之水。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只有通过战术分析和战术决策才能付诸战术行动, 表现为台上对搏。良好的战术分析与决策能力, 是战术行动成功的前提。台上对搏时, 战术分析与决策是极其微妙的, 往往表现出灵活性和快速性特征。

二、散打中的战术原则

“知己”指分析自身的各种能力, 包括技术水平、心理品质、身体素质、实战经验等优缺点;“知彼”指充分了解对方的各种能力。知己知彼是研究制定正确战术方法的前提, 不针对对方和己方的优缺点而制定的战术是毫无价值的。

1. 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原则是指设计任何一种战术时, 要做到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各种攻防方法攻击对方, 达到主动控制战局的目的。主动抢攻固然体现了主动性原则, 而防守反击或反反击也是化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措施, 其主观愿望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散打比赛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双方运动员在争夺竞争的主动权。运动员在实战对搏时, 谁的战术带有主动性, 谁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控制对方而掌握主动权, 最终才有获得比赛胜利的可能。

2. 扬长避短

即使是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 其技术、心理及身体素质也很难全面、均衡地发展, 势必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如技术上有擅踢、擅打或擅摔之分, 身体素质有力量型、耐力型的差异。任何一方如果在打法上能发挥自己的擅长和优势, 避免对手攻击自己的短处, 就能够控制战局, 把握主动, 稳操胜券。

3. 灵活多变

灵活多变是指在散打比赛时, 参赛者为了争得打法的主动权, 而根据对手的特点灵活变化自己的战术方案。灵活多变的战术原则的主要特征, 是根据对手临场表现的情况及时灵活地改变、修正自己的打法。变不是目的, 那种只图形式多样, 华而不实, 没有针对性的战术, 最终只会弄巧成拙。

4. 攻防兼顾

攻防兼顾的战术原则, 是指在设计或实施任何一种战术方案时, 必须考虑到进攻与防守的两重性, 做到攻防交融, 相互转换, 攻中有防, 防中有攻。当然, 作为一种战术方案, 应该突出主体的指导思想:属主动抢攻型的, 应以快速进招攻击为主, 兼顾防守;属防守反击型的, 应强调有条不紊的严密防守, 寻机反击。

三、不同的对手战术要有针对性

散打比赛情况千变万化, 十分复杂, 因此, 其战术的运用必须根据特定的条件和具体的对象灵活运用。比赛的对手, 按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可分为:积极进攻者和消极进攻者;按人的身材的差异可分为高个儿和矮个儿。

1. 对付擅长主动连续攻击对手的战术

这种类型的对手具有速度快、攻击性强的特点, 其目的是在气势上占据优势, 把握主动权。对付这类对手, 你应该采用“以逸待劳”的战术。当对手出招发动进攻时, 你即发挥“手似两扇门”的作用, 用格、拍、挡、挂等防守技法防住对手的攻击, 并随时伺机进行防守反击或闪躲攻击。搏斗时, 必须沉住气, 反应要快, 防守严谨, 反击及时。为了减少对手速度快的威胁, 你要注意与对手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时要积极移动, 变换位置, 扰乱对手的注意力。反击时, 要善于抓住对手“旧力已过, 新力未发”的时机给予重击。再有, 要及时捕捉对手的动作预兆, 迅速地予以有效的迎击或截击。此外, 还可以采用各种防守及闪躲方法, 使对手连续拳脚落空, 以消耗其体力。

2. 对付擅长防守和反击对手的战术

这种类型的对手往往具有防守严谨、反击重狠的特点。在搏斗中, 对手一般采用“以逸待劳”的战术, 或吃招还招, 或还击, 或打持久战消耗你的体力。进攻时, 你可以积极利用假动作指上指下, 指东指西, 使对手真假难辨, 首尾难顾, 被动挨打。你也可以故意露出破绽, 引蛇出洞, 待引出对手的防守反击动作时, 你迅速攻击。

散打运动实践表明, 在一场比赛中战术的运用对比赛的结果十分重要, 谁能在比赛中运用战术变化来调动和压制对方, 谁就能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以至赢得胜利。因此, 战术的运用是我们应该十分重视的一项训练内容, 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建周.体育运动心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2]编写组.武术散打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

散打比赛 篇2

从生理上讲,假动作是利用了人体的一种负诱导,即一个中枢的加强必然引起另一个中枢的减弱。散打比赛中,进攻的一方做任何动作,对方都会做出相应的防守动作。如果支配上肢的中枢兴奋,下肢的中枢就要相对减弱,若要重新平衡,必须有一刹那的停顿,这就为进攻下盘创造了机会。

从思维卜讲,使对方思想想上造成一种假想,以为你要用拳,而你却突然出腿,使其防不胜防。假动作运用不应有规律性,否则就不称其为假动作了。而且,假动作本身还要带有真动作的性质,要有攻防意识,视对方反应而变。假动作的要领:1.逼真:使对方上当,作出错误的判断上。2.准确:假动作攻击目标要准。3.迅速:对方一露破,即迅速攻击。4.灵活:动作变化多端,使对方捉摸不定。

假动作的运用

1.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散打比赛中,双方眼睛对视,都想从对方眼睛中猜测对方的下一个动作。我突然用眼睛盯着对方的下盘,同时向前滑步,对方以为我要用腿攻击下盘,注意力分散时,我已靠近对方,迅速用直拳攻击对方面部。在散打比赛中,拳法好手与腿功好手对阵时,由于手比腿短,用拳者必须靠近对方才能发挥拳法的威力,故此招用法颇多。眼睛的突然变化,能使对方分神、上当,作出错误的防守动作,为我方的拳法进攻创造良机。

2.手。手最灵活,可作出多种多样的假动作,典型的战术即指东打西。双方对峙时,我用左直拳攻击对方头部,同时做好出腿的准备,若对方_卜当,做出防守头部的动作时,我迅速起腿攻击对方,这是腿法好的运动员常用的攻击招法。在散打干争霸赛中,70公斤级冠军张加泼惯用假动作与摔法结合,即用前手摆拳击打对方头部,对方防拳时,张加泼迅速贴身抱摔,此招屡屡奏效。

手法的假动作可作为腿法和摔法的开路先锋,尤其前手假动作运用最多。注意假动作要逼真,假动作要与真动作配合,做到真真假假,使对方捉摸不定。

3.腿。腿法威力大,常能击倒对方。但起腿半边空,速度较拳慢,直接起腿较易被对方接腿摔。双方对峙时,我先左低边腿打对手小腿,对方提膝防守时,我突发右高边腿重击对方头部、腿法假动作,还能使对方注意力只集中在防腿,我可发摔法、拳法。我左腿提膝翻胯,做出侧端腿的假动作向对手滑步,对方准备使用接腿掉时,我突然用拳法猛击其头部。去年散打王争霸赛第一周的压轴戏中,由2000年散打王“柳腿劈挂”柳海龙对2001年散打王“白眉大侠”苑玉宝。两人以前有过三次交锋,苑玉宝都败在柳海龙的劈挂腿下。此番决战,苑玉宝十分小心。开局时,两人都十分谨慎。柳海龙不时提起前腿,苑玉宝时刻注意他的劈挂腿。突然,柳海龙一记高边腿击中苑玉宝头部,苑玉宝有“苑边腿”美称,开局却被对方高边腿击中,可谓信心受挫。结果柳海龙获胜。

4.身。在比赛中,我身体前、后、左、有摆动,使对方难以判断,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身法的假动作可为踢、打、摔做铺垫。如:我身体后仰,做提膝动作,对方准备防腿时,我突然前倾身,以拳击其头部。又如:我上体前倾,做直拳击头动作,对手后仰躲闪时,我迅速下蹲抱腿摔。身法假动作运用广泛,但保持自身平衡较难,故多为散打高手运用。

5.步法。散打比赛中,双方不停地移动,步法灵活多变,假动作运用十分常见。2000年中美对抗赛中,中方运动员柯荣亮用快速灵活的步法假动作堪称经典,美方拳击手被他真真假假的步法迷惑时,柯荣亮一记凌厉的前高边腿击中对手头部而获胜。比赛中,我向左前方移动,如对方向左移动,我可迅速起右边腿攻击。又如:我向前垫步提膝,对方防腿时,我提起的前腿突然向前落地,同时用拳击中对方。

散打比赛 篇3

关键词:武术散打;比赛得分;时空特征;2007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87-04

武术散打比赛中的时间和空间是客观存在的,时间特征表现为场得分中的局间变化和局得分的时段间变化;空间特征表现为得分的使用技术手段和使用技术击中部位的分布情况。它们对比赛(胜负)的影响是通过武术散打运动员主体表现出来的,并最终反映到“得分”客体的争夺和控制上,反映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时空控制能力、时空认知水平和时空对抗能力等。本文以2007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赛)11个级别前8位的8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比赛得分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武术散打运动员训练、参赛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提供的2007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实况录像进行统计,依据2007年新修订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和《武术散打竞赛裁判法》来评判统计:前8位的运动员进16强和进8强的128场288局(优势胜利和每局未打满2min的比赛均不在本文的研究统计范围内)。原始数据以Mierosof Excel的格式输入储存并作一些常规的统计处理。

1比赛得分的时间变化特征

1.1场得分的局间变化规律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从各级别武术散打优秀运动员场得分的统计与描述可见:大、中级别运动员表现出相同规律,即第2局>第1局>第3局,只在上升和下降幅度上略显不同;而小级别运动员则表现出:第3局>第2局>第1局的规律,呈逐渐上升趋势(见表1)。

从实况录像来看,各级别大部分武术散打运动员在体力充沛的第1局打法较为保守,为试探、了解对手技战术特点,抢攻与反击次数较少。在经过第l局的试探和局间休息与教练员的沟通后,在基本把握对方技战术特点的情况下,第2局明显加强抢攻与反击,使得得分明显高于第1局;在双方各胜1局的情况下进入第3局争夺时,中、大级别运动员因双方体能下降明显,抢攻与反击次数减少,加之“击打”效果不如第1局和第2局,使得此局得分最低。小级别运动员则因体能充沛,在双方各胜1局的前提下,都想取得第3局胜利,明显加强抢攻与反击次数,加之通过前2局对技战术了解,打法针对性更强,因而使得此局得分最高。

1.2局得分的时段变化规律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每局净打2min。以30s为单元,将每局比赛时间顺次分为4个时段。各级别运动员在各局得分时间段上呈现出较多的共同规律。在第1局的4个时间段里,都表现出两个得分高峰期和两个得分低峰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在比赛的初始30s时段,由热身活动的相对低强度状态迅速达到比赛中的大强度运动状态,机体负荷还不适应,加之较紧张,进攻与防反次数较少,因而在比赛的开始30s得分不高,随着机体的调整适应,在30~60s时段,进攻与防反次数加强,出现第一个得分高峰期;其后在一方得分领先的情况下,为保持优势,避免对手抓住反击时机,减少主动进攻次数,加强防守,出现60~90s时段的得分低峰期;在比赛后30s时段,一方因时间和比分落后关系,孤注一掷,多在抢攻时机不成熟的条件下发动抢攻,被优势方抓住破绽反击,从而再次出现得分高峰期。

在第2局的4个时间段里,大级别运动员得分的时段变化,呈现出与第1局相反的规律。中、小级别运动员在比赛的初始30s时段得分较高,30~60s时段得分达到最低,分别只占到该局总得分的21.35%和19.42%,60~90s时段是该局得分的最高时段,分别都占到该局总得分的26.69%和28.16%,最后30s时段,得分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相比60~90s时段而言,分别只下降了1.07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结合录像观察和逻辑推理分析各级别运动员第2局的4个时间段得分时间变化认为:各级别运动员在第1局的较量之后,已基本把握对方技战术特点,经过局间短暂休息,大多数运动员在第2局比赛一开始就猛攻对方,掌握比赛主动权,占据心理上的优势,进入30~60s时段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一是为保持比分领先的优势,减少主动进攻次数,以免出现给对方的反击的时机,二是为恢复体能,减少主动进攻次数,以防守为主,因而此时出现得分的最低时段。随比赛时间延续,到第3个30s时段,为扩大比分优势,大多数运动员加强主动进攻和反击,使得比赛再次进入得分高峰期,在比赛的后30s,运动员可能因体能下降,导致有效进攻与反击下降,使得得分下降,大级别运动员体能下降最为明显,其次是中级别。

在第3局4个时段得分上,各级别运动员4个时间段得分曲线总体呈较平滑的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双方运动员势均力敌,都在各胜1局的情况下进入第3局的争夺,都想拿下最后关键局,双方运动员都把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能力都发挥到最大限度。结合比赛录像来看,比赛节奏始终处于控制与反控制的交替激烈状态,比分也呈交替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比分落后方加快比赛节奏,从而使得得分时段的得分比逐渐提高。中级别运动员在第3时段和第4时段得分相同,这可能是统计局数过少所致。

2比赛得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2.1得分方式的空间分布

武术散打竞赛规定运动员得分的方式(来源)有拳法得分、腿法得分、摔法得分、使对方下台得分、对方被警告得分以及对方被劝告得分等。从表2可见。各级别运动员都以腿法和摔法为主要得分手段,合计达到总得分的85%以上,具体表现为:大级别和中级别运动员得分分布曲线趋同,即都表现出:腿法得分>摔法得分>拳法得分>使对方下台得分>对方被劝告得分>对方被警告得分。小级别运动员得分分布曲

线不同于中、大级别运动员,表现出:摔法得分>腿法得分>拳法得分>使对方下台得分>对方被警告得分>对方被劝告得分,其中摔法得分占到总得分的50%以上,对方被警告得分也占到一定的比例。

得分方式的空间分布规律表明了武术散打优秀运动员有较明晰的战术意图,因武术散打运动员得分判罚主要取决于场裁判员和边裁判员,场裁判员判罚倒地(摔1、警告、劝告得分;边裁判员判罚拳、腿是否“击中”得分,判罚“击中”的依据是“看进攻、看防守、看位移、听声音”4要素。拳法因其近距离攻击,力度较小,“击打”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拳法不可能成为主要得分手段,比赛中多数运动员选择其作为得分辅助方式,在小级别运动员中表现尤为明显,拳法得分只占到总得分的5.85%。腿法因其击打力度大、速度快,而且攻击距离远的特点,往往“击打”效果较明显,使其成为运动员主要得分方式,大级别和中级别运动员通过腿法得分分别占到总得分的46.30%和50.80%。快摔是武术散打项目区别其它搏击项目的技术之一,在比赛中,抓住战机,将对手摔倒,不仅能为自身增添必胜的信心,多次成功的快摔将使对手产生畏惧心理,抑制住对方的技战术发挥。此外,有场上裁判员直接判罚,相比其它得分方式争议较少,因而成为小级别运动员的首选,其得分占总得分的50.32%。随武术散打竞技水平的提高,当前运动员防下擂的意识都较强,选择使对方下台来得分的较少。通过对方被警告或劝告来得分主要取决于对手,值得一提的是,小级别优秀运动员利用小级别运动员腿法攻击距离较中、大级别近,相比“速度快”,场裁员对“击档”判罚困难,合理利用规则对裁判员施加影响,使得通过对方被警告来得分也占到总得分的2.06%。

2.2得分部位的空间分布

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得分部位有头部、躯干和大腿;同时也规定,用腿法击中对方头部和躯干得2分,用拳法击中对方头部和躯干部位得1分,用腿法击中对方大腿部位得1分。这种得分部位和得分标准的规定就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要依据比分和对手技战术特点,有意识选择进攻得分部位。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得分部位的得分统计来看,总体上都表现出:躯干得分>大腿得分>头部得分。从表3各级别运动员得分部位得分所占的比例来看,各级别之间在得分部位的得分上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在头部和躯干得分上,小级别>中级别>大级别;而在大腿得分上,大级别>中级别>小级别。

头部因其攻击面较小,一般运动员防头意识较强,因而击中得分难度较大,故多数运动员较少选择头部作为主要攻击得分部位;躯干部位,受攻击面较大,且腿法击中得2分,使其成为大多数运动员的主要攻击得分部位之一,大、中、小级别运动员攻击对方躯干得分分别占到3个攻击部位总得分的44.84%、44.71%和54.80%;用腿法攻击对手头部和躯干来得分,存在被对手实施接腿摔的风险,而用腿法攻击对手大腿,对手很难实施接腿摔,因而攻击对手大腿得分成为大多数运动员腿法攻击的主要选择部位,大、中、小级别运动员攻击对方大腿得分分别占到3个攻击部位总得分的41.26%、36.14%和27.26%,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因其柔韧相比中、小级别差,攻击对手大腿得分仅次于攻击对方躯干得分。从攻击大腿只能给1分,而攻击躯干给2分的角度来看,大、中、小级别运动员选择攻击对方大腿得分的有效次数大于选择攻击对方躯干和头部得分的次数。

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比赛得分的时间和空间特征,体现出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依据散打竞赛规则和裁判员判罚特点实施战术变化的结果。明确各级别男子优秀散打运动员竞赛得分的时空变化和分布规律,可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和制定竞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散打比赛中重创技能运用的研究 篇4

关于重创, 《中国武术教程》上是将其作为战术的运用来阐述的, “指用力量打击对方, 使其失去战斗力。它是通过重拳或重腿打击对方, 使其身体、心理受到震动、威慑, 继而失去比赛的信心和能力来达到目的的”[1]。因此, 通过重创对手, 可以快速地形成比赛的中断、数秒、甚至结束比赛等现象。为了便于研究重创技术的运用原理, 文章将拳法和腿法打击中的击倒、击伤、运动员受到连续重击而中止比赛, 以及受重击后直接退出比赛等现象作为重创结果进行研究, 鉴于摔法是以破坏对方重心获取分数, 在打击的力度上会明显低于拳法和腿法, 故而不把摔倒作为重创的内容加以研究。

目前, 关于散打运动项目的研究内容很多, 广泛渗入到体能、技能、心理、战术、智能等研究的各个层面。而着眼于散打中重创形成的机制研究却是一项空白。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献的收集整理, 以及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比赛的重创现象观察记录, 对形成重创的拳法、腿法中的打击时机、重击部位、重创效果、打击方式等因素进行梳理研究, 探求造成重创的机制原理, 为散打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提供重创形成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 收集整理了散打技击及重创方面的资料, 为研究散打运动的重创原理提供基础。

2. 观察法。

通过观察2005年中国功夫对俄罗斯职业空手道及2006年薛凤强对穆斯里穆的比赛录像, 收集形成重创的次数, 为研究散打重创技术提供统计数据。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4. 逻辑分析法。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生理学等相关知识, 对散打比赛中产生的重创现象进行逻辑分析, 研讨重创形成的机制原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重创的形成情况及成因分析

1. 打击时机及其形成重创的成因分析

由表1可知, 在散打比赛中, 重创形成的打击时机有主动迎击和主动进攻两种形式, 主动迎击8次, 主动进攻7次, 防守反击的打击没有形成对对手的重创。主动迎击的重创结果中, 拳法5次, 腿法3次;以主动进攻重创结果中, 拳法6次, 腿法1次;他们重创频数排序依次为主动迎击、主动进攻、防守反击。该两种打击时机的重创机理如下:

(1) 主动迎击技术的重创机理。主动迎击是指运动员在通过观察判断对方的进攻后, 采取的坚决果断地直接打击。它不同于防守反击, 因为防守反击是明显包含两个阶段, 即先防守, 后进攻。如:李毓雄在《论散打技术中的“防守反击”》中得出, “防守反击是散打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一种有效保护自己并取得主动的方法, 在防守反击中, 防守是为了反击。所以不论采用不接触防守还是采用接触性防守, 在防的同时都要为紧接着的反击创造良好的距离与身体姿势。”[2]很显然, 防守是为了进攻, 却不是进攻。而主动迎击则是进攻。要么没有防守, 直接进攻, 要么集防守与进攻于一体, 即同时进行, 重在进攻。重创与打击时机有着重大关系, 不同的打击时机会产生不同的打击效果。主动迎击实际上是武术技击中经常讲的“后发先至”, 它是在对方形成进攻事实后的一种后发制人的进攻方式。从力学角度来讲, 主动迎击的科学原理是对力学的惯性定理的掌握和运用。惯性定理讲,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3]由此可见, 运动员一旦发起进攻, 受惯性作用影响, 其进攻的方向不会改变, 除非受到外部阻力。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讲, 主动迎击的科学意义与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过程时间长短有关。主动迎击者根据对方情况直接迎击只需一个神经条件反射过程, 由于其是蓄势待发, 反应时会相应缩短, 而主动进攻者神经—肌肉反应过程恰恰在运行之中, 当其看到对方的进攻时, 则需要完成第二个神经条件反射过程, 即通过发放神经冲动阻止第一个反射过程或收回原来的进攻, 由于事先没有充分的准备, 其反应时会相应延长, 最后, 加上第二次进攻或是转入防守的神经反射过程, 其神经系统反射过程需要转换三次, 相比之下, 主动迎击在时间上取得了明显优势。

(2) 主动进攻技术的重创原理。主动进攻的重创原理有两种情况:1) 了解对方技术并能控制对方技术发挥。在柳海龙对阿扎多维奇及薛凤强对谢尔盖的比赛中可以看到, 中国的两名选手均以连续进攻对方的头部致使裁判员进行强制数秒三次, 最后获取了优势胜利。其重创原理在于通过双方的互动, 掌握了解对方信息, 在其确信对方的技能水平不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威胁情况下, 发起主动进攻, 重创对手。2) 突然袭击也可形成主动进攻重创。如穆斯里穆与薛凤强的比赛中, 穆斯里穆的一记转身后踹, 将薛凤强踹出有很远。很明显, 此时的薛凤强既没有向前进攻, 也没有向后躲闪, 换句话说, 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在其后的比赛中, 由于薛凤强对其转身后踹有所防范, 穆斯里穆的转身后踹就再也没有起到突袭攻击的效果。

2. 打击方法及其打击部位对形成重创的成因分析

重创的形成除了与打击时机有关外, 还与打击的部位及方法的选择紧密相连。由表2和表3知, 拳法重创对手的部位主要是头部, 而腿法重创对手的部位很少涉及到头部, 但涉及部位较广。其打击部位与方法的选择原理如下:

(1) 拳法及其打击部位选择。在所观察的比赛中, 如表2所示, 拳法重创对手的部位主要是头部, 有单击和组合攻击两种形式。拳法攻击头部的重创原理在于:1) 拳法打击头部, 首先在于时机。曾于久认为, “进攻头部的战机在于两手远离头部、上体前俯距离时、注意力集中于下肢时。”[4]这些情况在比赛中有着相当程度的展现, 时机的出现为拳法重创头部提供了机遇, 而拳法的连续重击则说明打击已突破对方的防线;2) 拳的打击范围距离头部较近, 用拳打击头部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对方是防守, 进攻总能突破其防线, 对其构成重创。如果用拳打击对方胸部以下位置, 必须会降低自己的体位, 从而使自己的整个身体处于对方完全控制范围之内;另外, 头部是人的运动指挥中心, 重击头部可以使对方很快退出比赛。

(2) 腿法及其打击部位的选择。由表3得知, 腿法的重创部位有腿部、腹部等, 打击的部位相对较广。其重创的形式有两种:1) 破坏重心支撑;2) 移动重心位置。从打击腿部情况来看, 打击得部位有支撑腿和进攻腿两种方式。其中, 打击支撑腿是以对方身体失去重心支撑而令其倒地。如:须诺维奇用鞭腿打击宝力高的支撑腿, 使其失去重心支撑而倒地;而打击进攻腿则是使对方的重心移动而被击倒在地。在宝力高与须诺维奇的比赛中, 宝力高通过快速蹬击对方进攻腿, 使对方的重心向后移, 此时, 由于须诺维奇的支撑腿受到地的摩擦阻力, 支撑腿来不及跟随重心向后移动, 所以重心移动而被击倒地。运用腿法打击对方的腹部击倒对手与打击进攻腿的原理相同, 也是通过移动对方重心击倒对方。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腿法重创对手的位置相对较广, 但其重创对手与身体的重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要么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支撑, 要么使对方身体重心产生移动, 从而达到了重创击倒对手的目的。

结论

综上所述, 散打比赛中重创原理与打击时机、打击方法、打击部位密不可分。运动员想通过重创打法战胜对手, 必须谙熟打击时机、打击方法针对打击部位的合理结合。重创对手在打击时机上应以充分利用主动迎击, 做到“后发先至”;主动进攻对手要具有突然性, 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在打击方法上应针对对手部位采取就近原则, 当然, 如果是战术的需要,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通过重创对手不仅可以获取优势胜利, 同时还能达到避免体能上的大量消耗, 为后面的比赛保存实力, 此类打法应是运动员加以重视的方法。掌握重创的原理可以使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也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避免对方的重大打击。

摘要:重创在散打比赛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同时也是运动员制胜的一件法宝。它可以使强者在比赛中快速获取优势胜利, 结束比赛;同时也能使弱者反败为胜, 战胜强者。为此, 对比赛中运动员如何运用技能达到重创对手目的的原理进行探求, 为散打运动员提高技能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散打比赛,重创技能,运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30.

[2]李毓雄.论散打技术中的“防守反击”[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3) .

[3]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 (6) .

散打比赛 篇5

武术散打比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体育部

承办单位:体育部警体教研室

二、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1年5月27日——5月29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体育馆举行。

三、比赛项目:

男子组:48公斤级、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斤级、75公斤级、80公斤级以上;

女子组:52公斤级以下,56公斤级、60公斤级以上。

四、参赛资格及单位

(一)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经过招生委员会审核录取,并有正式学籍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

(二)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经过招生委员会审核录取,并有正式学籍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及研究生。

(三)以学院为单位参赛(法学院以系为单位)。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采用单淘汰制(4人以下采用单循环制,不含4人);第一名得7分,第二名得5分,第三名得4分,第四得3分,第五名的2分,第六名得1分。

(二)团体以本单位选手参加个人赛成绩的得分相加为团体总分。

(三)运动员报到后,先称量体重,然后抽签进行编排。注:各单位运动员在5月26日中午12:00在体育中心警体教研室统一称体重,称量时必须出示《学生证》。

(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2004年审定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

(五)若运动员无故弃权者,取消本人全部成绩,同时不计入团体总分的成绩。

六、竞赛仲裁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竞赛仲裁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组成,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和《规则》执行。

(二)竞赛裁判长及裁判员均由体育部教师担任。

七、参赛方法与报名:

(一)各代表队可报领队一名、教练员一名。

(二)各参赛单位于5月25日前将报名单盖上院,部公章送交体育部办公室吴正华老师,逾期不予办理。

八、取名次及奖励

(一)男子各级别取前6名,女子各级别取前4名,并颁发证书。

(二)团体赛单位总分取前三名,并颁发奖杯。

(三)评选“技术风格奖”及“顽强拼搏奖”各一名,并颁发证书。

九、其他相关事宜:

(一)报名单送交后一律不得更改,如运动员遇特殊情况,报经裁判长批准。

(二)5月26日中午13点30分全体运动员在南湖校区体育中心搏击馆开会关于比赛事项,请各代表队准时参加。

十、本规程解释权为体育部,未尽事宜,另行通知。咨询电话:*** 陈老师

体 育 部

浅析散打比赛中节省体力的战术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我国散打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针对我国散打运动员节省体力战术的内容等查阅大量相关内外的文献资料。1.2.2访谈法。笔者就论文中涉及的散打在比赛中体积节省战术情况对武汉多家健身俱乐部进行了电话咨询;就散打体力节省战术的部分问题对多位资深馆长进行了访谈。1.2.3逻辑分析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归纳、演绎、定义、综合等逻辑分析法, 对散打比赛节省体力战术的有关论点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能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很多散打运动员, 特别是初次参加或则参加比赛较少的菜鸟选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就是体能随着气势与斗志的下降而急速下降。往往开赛还没有几分钟, 体力就基本耗尽觉得手脚沉重, 精神恍惚难以集中注意力。而这些往往都不是平时体能训练不够的原因, 而是临场比赛意志力不够的原因。

2.2 面对进攻型对手。

进攻型对手多数都是先天优势强大的对手, 要么身高体壮要么反应过人。所以面对此类对手时, 采取硬碰硬的手法是十分愚蠢的, 也是十分浪费体力的。猛烈进攻的同时消耗的体力也是巨大的, 所以尽量采取防守战术将比赛节奏拖慢消耗对手以逸待劳是很有必要的。

2.3 对待防守为主的选手。

之前一节说道过, 猛烈的进攻必将伴随着巨量的体能消耗。但是当遇到沉着冷静, 比赛经验丰富但因年龄较大体能相对弱些的防守型选手时。依靠进攻打开局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怎样更加合理的进攻, 以求在比赛后段不会因为体能不支而给予对手机会, 将是胜负关键。

2.4 对待矮个子选手。

同重量级, 矮个子选手就会在力量和体力中体现明显优势。而且因为重心低, 摔抱能力通常也会较强。2.4.1控制距离。控制距离---此为第一要务, 只要不近身, 摔法没法起作用。要点:步法要坚持灵活;打法要多变、多向打击, 不要有规律的只想打击对方头部或者集中某个部位;拳法要灵活结合腿法应用来控制距离, 上下结合。不轻易起高腿法——高腿法容易给对方抓机会抢进或钻空门。2.4.2近身抢步。抓对方伏身抢步进身的瞬间——对方抢进瞬间, 往往会突出拟用摔技的预发劲准备, 往往会有个短暂瞬间其某个侧向的平衡会比较薄弱, 平时注意分析摔跤型选手抢步进身的类型和特点, 做些针对的训练, 进身抢步前脚将落未落时机一个适当方向的侧击配合组合招, 掌握得好的是对方先倒, 即便不倒, 因发劲前期受到干扰, 也难以继续用原来想用的技法, 逼迫其不得不变招。

2.5 高个子选手对待。

高个子选手的优势是腿长手长居高临下, 常会采取保持攻击距离的战术。二让身材较矮的选手疲于防守, 过早的大量耗费体力而落败。因此破坏对手的攻击距离, 多多近身摔抱会是行之有效的战术。另外还有几项需要注意, 以免在摔抱中过多浪费体力。2.5.1防被摔抱。摔抱中, 对手可能会借助身高优势压在矮个子选手身上以求浪费对手体力。这时矮个子选手要化被动为主动, 反其道而行挂在高个子对手身上。摔抱, 也是极其耗费体力的进攻手段。即使对手身材较高重心较高。但若先有准备, 也很难将其摔倒。2.5.2注意保护头部。矮个子选手要注意保护头部, 头部被击中引起的脑震荡会极大损耗体能, 所以与高个对手对战时。要更加着重保护头部以防对手长腿攻击。

2.6 对待腿法见长的对手。

散打中的摔法接腿摔最为常见, 如果自己的腿法灵活多变反而能对敌方造成心理和实际的危害。但是如果自己的腿法不是多么精湛还是少用为好, 因为一旦实施失败被对方接到了腿有很大被摔的几率。

2.7 对待拳击见长的对手。

擅长拳击的对手是攻防均衡较为难对付的类型。这时就要做好消耗战的准备。也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准备。但这里的关健是如何做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非相反。直拳的应对方法, 尽量选择挡下而非闪躲。闪躲会过多消耗体力, 并且会露出破绽。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先了解对手有什么习惯, 他的特点, 找他的弱点, 制定自己的打法, 这些战前准备做好了就心中有数, 在一定程度上, 可有效的保存体力。

3.2 建议。

若对方体力比你强, 你万万不克不及硬拼, 应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 以防守为主, 并避开对方的重击探求机遇反击对方。若对方体力和你相称, 应先采用先防守再反击的战术, 要费尽心机耗费对方的体力, 并坚持自己的体力, 在第二局比赛中要自动进攻。第三局比赛开端时, 细致防守一段之后, 尽力反击。依据两边的体力控制回击的时光。如果回击过早体力用尽则不克不及贯彻始终, 这时, 在几秒钟时光内就会半途而废。假如打击过晚, 比赛停止另有体力, 则评释你没有作到尽力以赴。

若你比对方体力强, 就要自动进攻, 但不是蛮干。在第二局比赛中调剂一下, 第三局进攻要激烈频仍, 不给对方以喘气的机遇。

摘要:人的体能因人而异存在上限, 所以当体能经过训练达到峰值时。如何在比赛中更加有效与合理的运用, 将成为左右比赛的关键。本文将着重从散打比赛等实战角度入手, 在实践角度总结与分析针对对手身型高矮, 进攻型, 防守型, 擅长拳击或者腿法等不同类型的节省体力战术。

关键词:散打,体能,实战

参考文献

[1]陈勇.非体育专业高校提高散打教学质量的思考[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 2005, 9 (28) .

[2]刘景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6.

[3]彭耀磊.北京市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 2005, 9 (29) .

[4]苟定邦.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2005, 4 (20) .

浅谈散打步法在比赛中的运用 篇7

步法是散打运动的基础技术之一,散打比赛中,攻防技术的运用必须通过灵活的步法移动才能完成,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散打拳、腿、摔基本技术以及攻防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的效果,如果单一拳腿基本技术掌握再好,没有步法的配合,很难在比赛中发挥作用。因此,在瞬息万变的比赛环境中,只有依靠灵活敏捷的步法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攻防技术,把握瞬间的时机进行防守和反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散打基本步法进行分析,浅谈在比赛中步法在技战术中的运用,以及在比赛中步法与攻防技术的重要关系,让广大散打爱好者更深地了解散打步法在比赛中运用的重要作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散打步法的概念及种类

散打步法是指在散打比赛或训练中为实现攻防目的所采用的脚步移动方法。一般由起动、移动、制动和回位四个环节所构成。从攻防性质来说,可以把散打步法分为进攻性和防守性步法;根据移动的方向,可以把散打步法分为前后移动步法、侧向移动步法、环绕步法。以中国武术教程中散打步法的种类为标准,主要包括:

前进步:后脚蹬地,前脚先向前进半步,后脚紧接跟进半步。

后退步:前脚蹬地,后脚先后退半步,前脚再回收半步。

收步:左脚向后收步至右脚旁,脚掌点地,重心偏于右脚。撤步:左脚向后撤一步,脚跟离地,成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上步:后脚经前脚前上一步,同时两臂前后交换,成反架姿势。

进步、退步:基本动作通前进步、后退步,但要求两脚同时快速移动。

插步:后脚经前脚后插一步,脚跟离地,两脚略呈交叉。

垫步:后脚蹬地向前脚内侧并拢,同时前腿屈膝提起。

纵步:前脚屈膝上提,后退连续蹬地向前移动。

闪步:左(右)脚向左(右)侧移半步,右(左)脚随之向左(右)滑步,同时身体向右左转动约90度。

跳闪步:双脚同时蹬地跳起,快速轻灵地向前后、左右闪躲。

侧跨步:左(右)脚向左右跨半步,右(左)脚略向左右脚靠近,两膝弯曲。

换步:左脚与右脚同时蹬地并前后交换,同时两臂也前后交换成反架姿势。

2.2 散打步法技术的影响因素

散打步法的总体要求是“活、疾、准、稳”,活指步法移动变换灵活敏捷。步法要活,力量是基础,膝关节和踝关节弹性要好。疾是指步法移动的速度,需要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肉群良好的速度力量为基础。稳是指步法移动的稳定性,稳定性的好坏决定于运动员步法移动过程中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身体重心的控制跟核心区肌肉群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作为基础。准是指步法移动的准确性,步法的准确性要求运动员移动时对距离的控制,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时空感,这种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对运动员肌肉神经系统的训练。综上所述,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步法移动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肌肉群的速度力量。

(2)运动员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

(3)运动员良好的时、空感知觉。

(4)运动员身体的协调、灵敏性。

(5)运动员的判断、反应能力。

2.3 散打比赛中步法运用的分析

2.3.1 步法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步法是散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完成各种攻防技术的基础。在激烈多变的散打比赛环境中,要有效完成进攻与防守,必须用迅速、灵活的步法进行移动和调整,并始终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如果步法技术掌握不好,很难有效进行连贯的组合动作攻击,以及抓住瞬间的机会进行防守反击,因为比赛中攻防距离及身体平衡的控制都需要良好步法技术。因此,如何在比赛中保持身体平衡,灵活、准确地移动步法,使自己始终处于进攻和防御的最佳位置,是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2.3.2 步法在散打比赛中运用的不足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发现,目前散打比赛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步法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比较单一,步法多以进步、退步、垫步为主,其它步法运用较少。单一的步法,必然会导致其他技术的单一,大量的前进步组合技术,显得技法单调和技术性击打程度降低;(2)步法与其他技法的连接技术缺少复合性,攻守转换单一。单一技法如前进步接直拳,或者接鞭腿在比赛中的应用比例十分高,而步法与拳法、腿法和摔法的复合技术组合比例比较低,反映了步法的复合技术欠缺,表现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攻防转换单一,运动员往往单一的拳腿进攻后就进行回防或缠抱。其实,这一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步法,步法的单一难以组织有效多变的技法组合。步法运用的单一及与拳腿摔技术组合的单一性,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训练当中对步法的不重视,在步法的训练手段及方法比较单一。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步法训练的研究,从影响步法效果的因素出发,如身体的稳定性、协调性及相关肌肉群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有系统的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步法的技术水平。

2.3.3 比赛中步法与战术形式的结合

散打比赛中,根据比赛双方的具体情况采用什么样的战术对比赛的胜负至关重要。步法在战术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战术形式中:(1)佯攻战术,指用虚假动作造成对方的错觉,把对方引入歧途,实现真实进攻。利用步法的移动可以转移分散对手的注意力,然后迅速改变动作方向攻击对方空当。佯攻战术既可用于主动攻击,也可用于防守反击,关键是运用步法迷惑对手的假动作要逼真,能真正引开对手的注意力,要求散打运动员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敏捷灵活的步法移动;(2)迂回战术,是指利用步法的移动从侧面进攻。采用迂回战术,向左右两侧移动步子,既可以避其锋芒,又可以制造战机。环绕步和侧跨步在这种战术中运用非常多,在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移动方向、角度、距离和进攻时机,同时更要注意步法的灵活性和身体位移的突变性。

2.3.4 比赛中运用步法进行攻防距离和角度的控制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对攻防距离的控制直接影响进攻与防守的效果以及防守反击的速度。比赛时与对手保持的最佳距离,就是自己能打击到对手,而对手却无法打击到自己的有效距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靠灵活的步法,不断地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的反击,躲闪时的距离不宜过大,以最小的闪躲距离达到防守的目的为最佳,这便于躲闪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进行防守反击。此外,比赛中还应利用步法进行攻防角度的控制,例如对手从正面进攻时,自己可以迅速移动步法,绕道对手的侧面,避开其正面调整和移动。首先要根据对方进攻时具体的进攻方向和角度,以攻击的距离,确定躲闪防守的距离。然后利用灵活的步法,迅速地上步靠近对方,进行快速而有力强烈的攻击,同时从侧面予以反击,这样一来既避开了对手的进攻,又能轻易的击中对手,通过相对角度和方向的变化,达到防守和反击的目的。

3 结语

总之,散打步法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步法技术作为基础,就没有有效的进攻、防守及防守反击,缺少拳腿摔组合技术的配合。随着散打运动的快速发展,散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加强对运动员散打步法训练的研究,从影响散打步法的主要因素为出发点,包括运动员步法的稳定性练习、灵敏、协调性练习、与步法密切相关的肌肉力量的训练。结合散打步法在比赛中的实际运用,有针对性的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训练时尽量强调步法与拳、腿、摔技术的结合,强调步法的复合性、多样性,改变目前散打比赛中步法运用单一、步法组合单一的现状。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武术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编写组.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散打比赛 篇8

关键词:拳法,散打比赛,优化运用

1 前言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以独特的技艺,丰富的技法,立足于世界武坛。随着武术散打的发展和普及,散打运动深受世界广大人们所喜爱。在散打运动迈出国门,走向亚洲,冲向世界的今天,人们不仅关注于比赛的激烈场面,且欣赏她完美的、丰富的技击技术。拳腿摔是散打运动的主要得分手段,三者相生相克,比赛中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拳腿摔的协调运用是比赛得分获胜的关键所在。通过录像分析和比赛中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散打比赛中拳和腿、摔法技术的得分比例悬殊,特别是拳法,运用主动积极,但得分非常困难。为了使散打运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如何更好的使三种技术相辅相成,本文通过研究散打比赛中拳法的优化运用一题,寻求拳法在比赛中发挥更大功能和价值的途径,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参加第十届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的运动员,共71场,148局的比赛。

2.2 研究方法

2.2.1 录像观察法

观察武术散打比赛录像,认真记录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得分情况。得分标准根据最新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精神要求进行记分。

2.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结合本课题进行综合分析。

2.2.3 统计法

对录像观察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71场,148局武术散打比赛录像,认真记录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得分的有关数据,详细情况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武术散打比赛中的运动员拳、腿、摔等技术运用统计情况(下擂技术略)。在所调查的71场比赛中运用拳法达2172次,位居第一;腿法1720次,排位居中;摔法1483次,运用最少。但成功次数却恰恰相反,摔法最多,共337次,得分414分;腿法居中,319次,得分429分;拳法最少,成功45次,共得45分。成功率分别是,摔法22.7%;腿法18.5%;拳法仅为2.1%。虽然拳法成功率很低,但在比赛中威胁性很大,直接击倒获胜2次,击晕3次。各种拳法在比赛中的运用详细情况见表2。

从表2显示,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冲拳次数最多,共1366次,成功和得分均为33次、分,成功率为2.41%;掼拳运用766次,成功和得分均为12次、分,抄拳和其它分别运用39次和1次,均未能成功和得分。

拳法在比赛中的运用相当普及,但成功次数和得分却非常困难。拳腿摔的综合运用是得分获胜的关键,拳法速度快,功力大,攻击部位主要是对方的头部,有较大的威胁性。良好的拳法运用不仅能有效得分,而且能给其它技击动作创造得分机会。

4 拳法的优化运用

拳法的优化运用首先是建立在拳法技术掌握熟练的程度上,其次各种技术能协调组合,再次要有击打功力和迅速应变能力,才能贯穿于拳法的优化运用之中。

4.1 明确的拳法击打目的和果断清晰的动作

明确的拳法击打目的是拳法优化运用的基础保障,该出手时就出手,既能节约体能,还会打出很好的技击效果。运用拳法的目的可以有很多种,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得分获胜。比赛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以拳法开路,诱敌或佯攻等等,为拳法的得分或为其它动作的得分提供条件。反之,比赛中没有明确的出拳目的,技击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尽管运用积极主动,但没有明确的进攻方向,不仅不能有效得分,还会造成很大的体能消耗,从而为对手制造有利的战机。此外,还要有果断清晰的击打动作,要让裁判员清楚看到击中得分部位,才能产生有效得分。

4.2 在迎击中运用

迎击是指比赛中一方运动员采用动作进攻时,另一方抓住对手进攻瞬间所暴露出的空当,采用相应的方法给予击打,叫做迎击。在武术散打中也被称为“以静制动或后发先制”的战术打法。拳法迎击,具有速度快,威力大,如有效击中头部,会产生异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对手以后鞭腿进攻大腿时,抓住机会以后手冲拳直接迎击对手的头部,效果非常明显。比赛中只要成功一次,就能给对手造成很大的打击。拳法迎击技术的良好运用,能有效地抑制对手鞭腿的攻击,同时也为自己技击动作的使用创造机会。

4.3 为摔法创造得分机会

拳法在比赛中得分困难已是事实,但它击打部位的特殊性却始终威胁着双方运动员,从而促使运动员加强对头部防守,避免遭到重击。在对手积极防守的情况下,运用拳法直接击打很难产生有效的得分效果,反而会被对手抓住得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以拳法开路,为摔法创造机会。一般情况下,比赛中一方运动员使用拳法进攻,另一方会后退防守、双手保护头部或腿法堵击等,如果对手后退或双手保护头部,我方可迅速下潜抱腿摔,也可在出拳的同时直接下潜抱摔,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产生较好的效果。比赛的目的就是要战胜对手,如何合理的使用、搭配各种技术是比赛获胜的关键所在。拳法虽然得分困难,但始终具有重击对手的威胁性,因此,使运动员对头部的保护更加重视。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战机,在对手积极保护头部的情况下迅速使用下潜抱摔得分。

4.4 为腿法创造得分机会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直接运用腿法进攻,容易被对手察觉并被防守、还击或被接腿快摔,使自己既消耗了体能,又没有得分。在这种情况下,要努力发挥拳法的功能,配合腿法技术组合进攻,才能发挥出腿法击打的更好效果。在以腿法进攻时,可先采用拳法进攻,分散对手对躯干或大腿防守的注意力,再迅速起腿,使对手防不胜防,达到腿法得分的目的。因此,拳法技术的良好运用和与其它动作的合理组合,可以进一步体现出拳法的运用价值。

5 结论与建议

拳法在散打比赛中运用次数最多,但成功次数和得分最少。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方面,拳法击打部位以头部为主,对对手威胁性很大,使运动员的防守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出拳目的不够明确,动作质量达不到得分要求,使拳法运用成功率低。如何使拳法在散打比赛中的优化运用,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出拳目的和果断清晰的击打动作;其次要抓住对手以后低鞭腿进攻时的迎击时机;再次在主动进攻中可以拳开路或诱导,为摔法和腿法创造得分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拳法的运用价值,为比赛的最终胜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养胜.散打比赛中拳腿法技术的得分效果及其训练构思[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3(2).

[2]赵珍.散打中拳与腿组合技术的运用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00(4).

散打比赛 篇9

格斗比赛是在相互对阵的两名运动员之间展开的一对一单人竞赛。比赛中必须有一名中立裁判员动态的处于两名运动员之间,指挥和主持对战双方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这名中立裁判员一般被称为台上裁判员或者主裁判员,暂停比赛指令便是由他发出并被运动员执行,本文中统一以场上裁判员为称呼。

自有文献和资料记载以来,格斗比赛现场一直延续着对战双方加一裁判的三人模式,对战双方停停打打司空见惯,在有的竞赛规则中也出现暂停比赛的条文,然而,关于什么是暂停比赛,暂停比赛的概念是什么却没有被提及。

虽然格斗项目中没有统一的暂停比赛的明文规定,但都直接或间接的详细说明了在何种情况下双方运动员要从相互角力的状态中脱离开来,然后重新攻防对抗,并且这些状况都是在执行裁判员的指挥下进行的,因些,可以将暂停比赛定义为执行裁判员根据规则的精神将双方运动员从对战角力状态中分离以利再战的情况。

2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竞赛中暂停比赛规则的分析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格斗项目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赛制,所有比赛均要求运动员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表1列出了散打与奥运拳击和跆拳道项目的一些基本赛制内容。

由表1可以看出,格斗比赛一般在5到10分钟之内结束,竞赛双方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激烈交锋,活动的空间也相对狭小而固定,比赛始终在一名裁判员的指挥下进行,场上三人构成了运动与停止运动循环,直至决出胜负。

格斗竞赛规则的首要原则是安全至上,其次是要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并能将运动圈定在体育范畴,使之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极高的观赏性。

每个格斗项目都有着不同的竞技内容,形式多样,格斗比赛中暂停比赛的规则具有较多共通的地方,根据规则对比赛产生的导向不同可以将暂停细则分为四类,即安全保护类、鼓励搏斗类、分辩优劣类及文明与其他类。安全保护类暂停是指为避免在运动员所使用的技击动作对对手或将使对手产生伤害而采取的中止比赛情况;鼓励搏斗类暂停是指阻止运动员消极或者逃避比赛而需采取一定措施的暂停;分辨优劣类暂停是指对运动员所做出的技击行为对比赛的得分将造成直接影响或者将体现双方战斗力时所要进行的暂停;文明与其他类指由文明礼仪以及比赛场内外一些偶发因素引发暂停的情况。

奥运拳击和跆拳道项目规则中对暂停比赛的描述各不相同,拳击、跆拳道没有明确列出暂停比赛的规则,但都具体说明了比赛中需要暂停的情况,分别出现在裁判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犯规与处罚中。

2.1 散打“暂停”比赛的规则

1990年第一版《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中就明确提出暂停比赛的规则,在赛场上由场上裁判员执行,口令为“停”,同时暂停计时。根据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和发布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散打暂停比赛有10项规定,其中运动员犯规受罚的细则为9条。

散打比赛规则自1990年以来变化较多,但暂停比赛的细则变化不大,主要集中于鼓励搏斗类和分辨优劣类两方面,如鼓励搏斗类中的背向对方逃跑为2004年后增加。

2.2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运动暂停比赛规则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格斗运动中,安全保护类的规则最多,如表2所示,涉及到场上和场下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对运动员安全的保护网络,这些规则最终是完全依靠暂停来实施的。

2.2.1 中断性暂停和临时性暂停

拳击和跆拳道竞赛规则没有所谓暂停比赛的文字出现,而表述为中断比赛或比赛中断,分别由台上裁判员和主裁判员喊“停”或“分开”两种口令执行。拳击和跆拳道暂停比赛则相对复杂,一种是场上裁判员用“停”来裁定的情况,即“中断性暂停”,还有一种是裁判员用“分开”口令来裁定的情况“分开”口令拳击和跆拳道的意义也有不同,如表3所示。

在拳击比赛中,根据解释,当执行裁判员发出“分开”的口令时,是命令双方运动员停止相互扭抱,各自后撤一步,但是比赛没有中止,只是让双方重新回到预备状态,运动员后退一步后又可以重新攻防,比赛计时并不中断,虽然这种情况在时间上是延续的,但是由于此时竞赛双方的激烈对抗已经被第三者干预,而且“分开”时运动员是不能进行攻击的,因此可以认为“分开”情况也是暂停的一种,或者说是一种不用“开始”口令而自动开始比赛的特殊暂停模式,可称之为“临时性暂停”。

在跆拳道比赛中,执行裁判员发出“分开”的口令时,双方运动员必须停止对抗,并相互分开,这时比赛计时也应该暂停,直到主裁判员发出“继续”口令,比赛继续进行。

散打比赛中明确规定了暂停比赛的规则,分别为10条规定,临场中散打由台上裁判员喊“停”口令执行,同时计时也暂停,属于“中断性暂停”。

2.2.2 暂停的异同点分析

在3个项目的裁判法中均没有出现暂停比赛这一现象的说明或者其他解释,虽然各个项目的技术体系不一样,比赛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仍有较多的相同规则。在安全保护类中,当运动员的身体越出比赛场地、受伤、护具不完备或者等情况比赛就会暂停;在鼓励搏斗类中,运动员出现消极现象比赛暂停;分辨优劣类中运动员犯规受罚比赛暂停;文明礼仪类中更是都要求运动员要有礼貌并服从裁判,教练员的临场行为也成为左右比赛中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因素,摔跤与跆拳道明确出教练员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一旦触发便会引起比赛的暂停。

3个项目暂停比赛非常明显的区别体现在运动员双方的搂抱方面。拳击和跆拳道两个项目在技术上只有击打而没有摔,拳击只限于拳法击打,跆拳道可以用拳法和腿法进行击打,不能搂抱在一起,使用摔法将使比赛暂停;相对而言,散打的技术是最为复杂的,运动员可以击打和摔法并用,可以搂抱在一起,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格斗竞赛中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任何的意外发生对于某一方运动员来说都可能意味着身体的伤害,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场上裁判员的职责尤其重大,正是由于其背负着非一般的使命,也被赋予了强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比赛的任何时段通过自己的判断以暂停来中止比赛,而其指导思想则是奥林匹克体育的竞赛精神。

3 比赛实践中的暂停现象

拳击和跆拳道则属于击打类格斗,同样击打是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主要的技术手段。拳击和跆拳道是分别代表东西方技击术在奥运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广受欢迎,散打作为新兴的技击术,正可以以此两个项目为借鉴。以三个项目最近一次重大赛事(奥运会或全运会)为例对三个项目比赛实践中的暂停现象进行研究,由于各项目中在奥运会比赛时所设的级别不同,在选取比赛实例中以奥运会比赛级别最少的跆拳道为参照,并适当兼顾差异与选样,以大致相近的原则选取各项目相应级别比赛的实例进行研究。

3.1 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析

表4列出了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拳击预选赛中决赛阶段5场比赛的暂停情况,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拳击比赛中每局暂停一般不超过5次,较好保持了比赛的延续性。小级别比赛中暂停一般都是中止性的,大级别的比赛中临时性暂停出现次数较多,双方限于抱缠之中,如果有一方先行后撤,则很可能被对方所追击,因此便僵持不动。古代奥运会拳击比赛和我国早年的打擂台中均出现过对战双方长时间僵持的情景,这种消极僵持极大的影响了比赛的体育性和观赏性。因此,在比赛实践中裁判员会及时的制止这种消极的延续,发出“分开”的口令,命令双方运动员各后退一步重新投入比赛。

通过对9次临时性暂停的观察,发现运动员每次都能很好的执行裁判员的口令,没有出现那一方运动员不后退就发动突然进攻的行为,而且后退后重新进行战斗的过程非常流畅。

2008年奥运会男子跆拳道决赛暂停比赛的情况如表5所示。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共分为4个级别,从表中可以得出,跆拳道比赛每局暂停大约在5次左右,较拳击多,主要的现象为倒地、缠抱、出界和消极。

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倒地较为常见,而且大多为攻击一方倒地,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在起腿攻击时失去重心或者重心被对手破坏所导致,虽然倒地不意味着失败,但场上裁判员必需立即停止比赛,以免意外情况发生。从比赛实例中可以发现,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缠抱也是较多的,而且各个级别均会不同程度出现,主要原因也是运动员在实战中近距离接触为避免先行撤出受到打击而采用的一种战术,因为一旦进入缠抱状态裁判员就会暂停比赛,使得双方有机会安全撤出。

3.2 散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析

第十一届全运会每一局中运动员使用拳法21.6次;使用腿法11.9次;使用摔法4.9次。由于散打比赛每局按净打时间2分钟计,运动员在净打时间内平均1.6秒就使用一次技术动作[1],具有效高的频率,因此,可以认为散打是以击打为主的格斗项目。第十一届会运会男子散打决赛暂停比赛情况如表6如示,每局暂停次数介于4至20.5次,相差较大,平均每局暂停12.9次,最多的一场比赛每局暂停20.5次,相当于比赛每进行5.9秒就要被停止一次,频率极高。

研究比赛发现,散打比赛暂停主要是在双方运动员用摔和防摔技术过程中产生,占80%以上,其次为下台、犯规、消极等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散打比赛中小级别由于先后倒地和一方倒地引起的暂停较多,大级别这种现象较少,但抱缠较多。

3.3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比较分析

由于奥运会比赛中跆拳道比赛只有四个级别,而且散打、拳击、跆拳道三个项目的级别设置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了进行合理比较,以奥运会所设级别较少的跆道拳四个级别为基准,以大致靠近的原则将三个项目的级别定义为四个区间,分别为50~60公斤级,61~70公斤级,71~80公斤级,80公斤以上级。

3.3.1 散打和奥运拳击和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差异性分析

散打、拳击、跆拳道三个项目都是以击打技术作为主要技法手段,而且暂停的情况比较类似,都以倒地、消极、双方运动员的搂抱等居多,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将表9、表10、表6中拳击、跆拳道、散打三项目每局比赛暂停次数分别用S、B、T表示,将三个项目每局暂停比赛的平均数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得出表6所示结果。

表7说明散打比赛的暂停次数和拳击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散打和跆拳道的暂停次数相比也存在明显差异;拳击和跆拳道比赛的暂停次数则没有明显差异。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散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与奥运会格斗项目暂停现象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暂停次数数倍与奥运会格斗项目。散打比赛中的抱缠暂停是数字差异的主要因素,如果将表5中抱缠暂停次数不计,则散打比赛中各级别暂停次数就会明显下降,且均小于5次,因此,散打与奥运拳击和跆拳道比赛暂停的数量差别主要来源于抱缠暂停。

散打比赛中的暂停现象居多主要是运动员在场上过多的抱缠而导致的。对散打抱缠而引起的暂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由于散打允许运动员使用摔法,因此抱缠是必要手段,但对比赛实例的观察得知,散打运动员触发暂停的很多抱缠中并没有使用摔法,而是互相靠在一起进行防守或者消极等待。图1说明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各级别引起暂停的抱缠的对比情况,把双方运动员抱缠后有使用摔法的情况叫施摔抱缠,没有使用摔法的情况叫消极抱缠,从图中可以看出,双方运动员的消极抱缠明显高于施摔抱缠。

3.3.2 散打和奥运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类比较

暂停比赛根据规则对比赛产生的导向不同可分为安全保护类、鼓励搏斗类、分辩优劣类及文明与其他类四种,依度量关系将50~60公斤级,61~70公斤级,71~80公斤级,80公斤以上级分别定义为大、中、小和轻四个级别。得出表8所示结果,其中摔跤的暂停现象是自由式和古典式之和,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目各级别安全保护类暂停比较次数大致相当;分辨优劣类和文明与其他类也相差不多,而且数量较少;鼓励搏斗类中暂停次数最多的是散打,跆拳道和拳击次之。

通过对3个项目的分类汇总,得到如图2所示暂停情况分类图,可以发现,在格斗比赛中安全保护类和鼓励搏斗类暂停占了99%,另外1%则属于分辨优劣类。鼓励搏斗类在所在类型中占比是最高的,这其中主要来源是散打、拳击和跆拳道项目中运动员大量的抱缠式暂停

在3个项目的比赛实例中都没有运动员因为被对方攻击致伤而放弃比赛,说明安全保护类的暂停对运动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较大的保障作用,场上裁判员准确地行使规则使格斗比赛中严重的伤害事故成为小概率事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暂停比赛是格斗竞赛中尊重人的生命、确保比赛安全的首要手段,是野蛮与文明的分水领,体现出极大的人文关怀。

4.1.2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无效抱缠导致了较多的暂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格斗比赛比赛节奏和频率,而奥运搏斗项目以较少的暂停保留了项目本身的激烈格斗特征。

4.1.3 散打、拳击、跆拳道等击打类格斗比赛中暂停比赛规则客观上造成会被运动员利用,以搂抱等形式争取休息时间并获得调整技战术的机会现象。

4.1.4 临时性暂停可以更好的保持格斗项目比赛的连续性。

4.2 建议

4.2.1 更好的认识和处理散打技术踢、打、摔的内在关系,减少散打比赛暂停现象。

散打项目在汲取内容的时候应有所取舍,应突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并在此前提下合理设计规则,引导技术向现代竞技体育看齐,减少比赛的暂停现象,使散打比赛更精彩。

4.2.2细化和量化暂停比赛的指标,提高执行裁判员暂停比赛的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暂停。

双方无直接关联的情况改由其他裁判人员判定,让主裁判员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比赛双方运动员,使裁判操作更加简捷易行。

4.2.3 将拳击竞赛规则的临时性暂停方式引入散打,使散打规则向奥运项目靠拢,增加散打比赛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徐诚堂.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5):57-58+7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散打竞赛规则,2009

[5]国际拳击联合会.技术与竞赛规则,2008

散打比赛 篇10

本届武术散打世界杯赛的参赛选手均是取得了2007年第九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各级别前4名的选手。因此, 本次比赛规格是世界最高、水平是世界顶尖的散打赛事。随着武术散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展,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此项目的竞赛, 国际散打运动水平亦随之不断提高, 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日趋接近, 技术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 往往是一个技术运用的成功与否就可能决定一场比赛的最终结果。笔者在中国知网用关键词“散打”搜索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 文件类型“博士”、“硕士”、“期刊”得到389篇相关文献, 但未见到对第四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的研究。通过对2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统计并分析, 意在总结运动员使用广, 成功率高的散打技术, 总结简洁、实用技术的优势和精华所在。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动作并有效得分, 为日后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第4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11个级别进入决赛的22名男子散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和维普资讯网查阅散打运动有关的文献资料, 了解散打运动研究现状, 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1.2.2 信息技术法

在http://you.video.sina.com.cn网页搜索到第4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男子48、52、56、60、65、70、75、80、85、90、90+公斤级决赛视频, 在全屏播放模式下, 采用日本进口 (型号为:SONY DSR-PD190P) 的高速摄像机以100帧/S速度进行拍摄;将所拍摄的录像视频用1394火线接口连接到华硕F5SL笔记本电脑, 通过绘声绘影11.0记录存盘到电脑上以备随时调用。

1.2.3 录像观察法

对比赛录像利用KMPLAYER播放器进行快速、慢速、常速、逐帧播放模式下进行认真观察研究。

1.2.4 数理统计法

对男子11个级别决赛共22名运动员、共11场24局比赛中运动员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 将所得数据用EXCEL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拳法、腿法、摔法技术运用总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 在第4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男子决赛中, 拳法的使用次数为404次, 使用率最高, 其次是腿法366次和摔法182次。从拳法、腿法、摔法的使用率来看不难发现, 拳法由于其灵活、攻击速度快, 相对腿法、摔法技术难度较低、体能消耗低等特点, 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经常用于试探与对方的距离, 或者作为佯攻, 伺机寻找合适的进攻机会, 另外, 在搂抱情况下不断使用拳法, 意图能致使对方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几点是促使拳法使用率居于高点的主要因素。但由于运动员对头部保护的高度重视, 拳法得分效果往往不理想。表1中显示拳法成功率仅仅为29.0%。腿法、摔法的成功率依次为、55.4%、45.6%, 而使用次数依次是366、182。显而易见, 腿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无论是使用次数还是成功率都是值得高度关注和研究的。腿法技术由于期击打力量大、攻击距离远、动作隐蔽、速度快等特点, 受到运动员的青睐。在实战中, 往往是运动员首选得分的技术手段, 在与对手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腿法技术既能主动进攻还能起到降低被攻击的作用。但由于腿法在运用时暴露给对手的空当及面积很大, 也容易被对手趁机使用接腿摔法而失分。摔法技术虽然使用次数仅182次, 但它高达45.6%的成功率却尤为显眼, 这足以看出摔法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地位。从表1中我们看到, 虽然本次世界杯散打比赛决赛中男子运动员摔法技术的使用次数远不及腿法、拳法, 但成功率却高出拳法技术16.6个百分点, 紧跟在腿法技术之后。由此可见, 摔法技术和腿法技术已经成为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的两把利剑。

2.2 运动员拳法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从表2统计结果来看, 男子运动员使用的拳法技术摆在首位的是摆拳212次。这表明摆拳是男子运动员拳法技术得分的重要来源。男运动员上肢力量较大, 在使用摆拳技术时势大力沉, 往往能给予对手重创, 特别是在双方运动员进入第2回合后, 身体疲劳, 大脑反应减慢, 运动员防守能力降低, 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摆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得分效果, 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平时加强疲劳情况下的无意识出拳训练。另外, 摆拳进攻面积较其他拳法技术大, 既可以击打头部又能进攻肋部, 在与其他动作组合攻击时能够起到先锋的作用, 摆拳33.1%的成功率就是有力的说明。但是, 摆拳攻击路线长, 在双方处于精神状态较好的第1回合很难发挥其击打效果。另外, 一些腿法、摔法较强的运动员显然只把它作为辅助性攻击。

决赛中拳法技术使用较多, 成功率较高的就是略胜摆拳的直拳, 相比摆拳使用次数仅为126次, 然而成功率却比摆拳高出0.2个百分点, 达到33.3%, 这足以说明直拳是本次比赛中男子运动员拳法技术得分的主要“武器”。究其根源应该是直拳进攻速度快、近距离相持中利于正面攻击对方面部且能获得较好的得分效果。另外, 直拳也经常被运动员用于试探对手进攻意图找出对手破绽以及作为佯攻的绝好手段。

勾拳、鞭拳使用次数分别为57次和9次, 远远低于直拳、摆拳, 这不单是本次比赛决赛中男子运动员体现出来的低使用率, 而是近年来散打比赛所反映的普遍现象。主要是由于这两项技术较其他拳法技术略显复杂, 不容易被掌握, 威胁小且不易得分。从勾拳的低至5.3%成功率来看就不难理解它被运动员冷落的原因了。纵观本次决赛, 男子运动员使用勾拳多是在搂抱情况下的非得分击打。鞭拳使用次数仅仅为9次, 通过仔细观察视频资料发现其中有5次是70KG级俄罗斯运动员所使用, 可见当前运动员对使用鞭拳是极为慎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技术难度较大, 不容易掌握;二是危险性很大, 因为鞭拳使用过程中有一个转身背对对手的过程, 对手脱离了自己的视线, 很容易被对手反击得分。

2.3 运动员腿法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腿法技术在本次比赛决赛中使用了366次, 成功率55.4%, 充分体现了该技术在整个散打比赛中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腿法技术中使用次数最多的要属鞭腿了, 表3显示数据为244次, 在所有腿法技术中处在遥遥领先的位置,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它高达58.9%的成功率。运动员在使用腿法技术首选鞭腿与该技术启动速度快、隐蔽性好以及进攻点多、击打范围广、击打声音响亮等诸多优点是分不开的。在本研究对象22名运动员中, 鞭腿技术使用次数在10次以上的就达到了14名。踹腿使用次数为99次, 虽然使用次数不及鞭腿的一半, 但是成功率却一点都逊色, 也达到了55.6%。与鞭腿相比踹腿技术要求更高, 且启动到击打过程很长, 如果没有相当的好的技术水平很难命中对手, 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踹腿使用次数不及鞭腿使用频率高。但在此次比赛决赛中踹腿高达55.6%的成功率充分反映出了当前国际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对踹腿技术的掌握相当成熟。鞭腿的高使用率和踹腿的高成功率传递给我们一个信息:随着散打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散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贴近格斗类项目的技术要求, 朝着简单实用的方向发展, 很大部分腿法由于技术难度高及技术复杂和不易得分而逐渐不被教练员和运动员采用, 相反鞭腿由于动作简单, 集进攻高效、反击便捷的优势技术特点广泛被使用。因此, 提高鞭腿技术的水平应作为运动员腿法技术训练的重点。

蹬腿和劈腿使用次数分别为34次和9次, 虽然成功率也不算低, 分别为35.3%和44.4%, 但却不被运动员普遍使用。这与蹬腿、劈腿技术的特点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这两种腿法具有速度快、动作简洁等优点, 但是在使用时容易将身体的空位展现给对方, 使对方有机可乘。因此, 在本次比赛中使用蹬腿、劈腿技术较少, 特别是中国运动员使用的就更少。

2.4 运动员摔法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表4对两种摔法技术的对比可以看出, 贴身摔的使用次数为117次, 接招摔的使用次数为65次。很明显, 贴身摔的使用次数远高于接招摔。贴身摔技术的动作要领简单易懂, 在一定时候还能起到控制比赛节奏的作用, 另外, 因为比赛中近战较多, 为贴身摔的运用创造了机会和条件。相对而言, 接招摔由于运动员竞技水很高, 击腿速度和力量相对较大, 准确性更强, 这便给在实战中使用该技法带来了一定困难;因而在比赛中运动员使用接招摔的机会较少。因此表4中贴身摔法使用次数远比接招摔法多也就很正常了。

在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好的运动员, 常常能抑制对手拳脚的技术的发挥。特别是该运动员接招摔的技术比较好时, 会给对方运动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使对手不敢轻易出招, 同时也给自己增添了取胜的信心。在本次男子48公斤级比赛中, 中国运动员何光荣在比赛不到30秒的时候, 就以一次漂亮的下潜抱腿摔法激起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欢呼喝彩。因此, 一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尽量提高自身使用摔法技术的成功率是毋庸置疑的。摔法技术也因列为教练训练计划中的重点。

3 结论与建议

1.拳法技术使用频率较高, 成功率却较低, 主要得分点来自直拳和摆拳。因此在当前散打规则下, 拳法技术的训练应该把简单实用的直拳、摆拳作为主要训练科目, 把其他拳法技术尽量作为该两项技术的丰富性训练。

2.腿法技术中鞭腿和踹退成效显著, 加强针对鞭腿和踹腿技术的练习, 提高技术水平显得十分必要。鉴于踹腿偏少的使用次数但却拥有高成功率, 建议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中丰富踹退技术的练习, 在比赛中适当增加踹退技术的使用率。

3.摔法技术中贴身摔和接招摔成功率并驾齐驱, 建议运动员、教练员对两者应给予同等高度的关注, 把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安排练习。

4.腿法和摔法的成功率高, 得分效果明显。但 “唯摔法取胜论”或者“唯腿法取胜论”都是不可取的。建议有方向性的发展拳法技术, 重点发展腿法、摔法技术, 使各项技术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亚东.第3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女运动员技术统计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3) .

[2]张岩, 王晓丽.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搂抱情况统计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 2008, (3) .

[3]王乃虎, 张文利.“散打组合动作”的概念和分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 (3) .

[4]张善强.2007年全国男子散打锦标赛技术运用情况及得分效果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

[5]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 (下)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地震下一篇:高校研究生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