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2024-08-30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精选7篇)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1

1前言

散打运动员的速度是指运动员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快打慢”是散打运动的一个客观规律,随着武术散打的不断发展,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的攻防转换迅速,单个技术动作变化的快而准确,并且在攻防两端的迅速转化都是衡量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标准。因此,在散打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能力要求很高,在对抗中,先发制人的进攻技术和后发制人的防守反击技术都需要很好的单个动作速度能力。在散打比赛中鞭腿是散打技术中最具威力的腿法技术之一,鞭腿技术既有屈伸性腿法的特点,又有扭转性腿法的功能,其攻击力度大,回收速度快,是比赛中重要的得分方法之一。在第12 届全运会男子散打个人赛关键比赛中运动员腿法共计使用270 次,其中鞭腿技术的运用次数为226 次占84%。鞭腿技术在实战中进可攻、退可守。动作隐蔽性较强,攻击范围比较广产生的效果也较为明显。由此可见鞭腿技术的发挥在散打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训练中应把鞭腿技术作为重点训练之一,本次研究设计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从身体素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三个方面并列出阶段性训练计划对运动员在训练中如何提高鞭腿技术的速度能力作为重点,为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中能够更好地使用鞭腿技术做出理论研究与实践上的技术参考。

2鞭腿技术动作速度训练概要

鞭腿技术看似简单易练,但是其进攻手段丰富多样,可击打的范围比较广。在训练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科学系统的训练原则,且不可操之过急。所以在各个训练阶段的系统安排尤为重要。因此,本人就如何提高鞭腿技术动作的速度制定出一份训练计划,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提高阶段;第三阶段:强化阶段。具体实施步骤和详细方法文字说明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规范鞭腿技术,细化鞭腿技术)

训练目标:要求运动员熟练掌握鞭腿技术,规范运动员鞭腿技术的标准性以及加强鞭腿技术进攻意识。

训练任务:主要以专项技术练习,空击训练、打靶训练、并配合身体局部暴发力训练方式为主。

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提高鞭腿技术的速度能力)

训练目标: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鞭腿技术的速度,培养运动员在实战中战术思想和在实战中鞭腿的进攻意识。

训练任务:主要以围绕如何提高鞭腿技术为中心所采取的,专项力量(爆发力)练习,借助器械的练习、专项技术练习(空击、打靶、打沙包)练习等训练方式为主。

第三阶段:强化阶段(强化鞭腿技术的运动能力)

训练目标:培养运动员在实战中鞭腿的运用能力,增强运动员的在实战中使用鞭腿技术的能力和积累实战经验。

训练任务:全面加强鞭腿技术训练。采用空击、打靶打沙包、力量练习、器械练习、条件实战等综合练习全面强化提高鞭腿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

3训练的内容、方法及手段

3.1 身体素质练习加强腰腹及腿部的快速力量

(1)腰腹快速力量练习方法。如:快速两头起(运动员平躺在垫子上双腿伸直双手与身体垂直平放于耳朵两侧手心向上)教练员以口令指挥练习,教练员发出指令后要求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5 次动作。要求双手双脚伸直听到口令后同时进行双手拍打双脚。然后迅速恢复准备姿势按要求继续循环完成5 次为一次口令练习。每组一般为1—2 个8 拍。(2)腿部力量的练习方法:快速蹲起、练习要求运动员身体直立双手抱头,在下蹲时腰部要挺直不要弯曲,目视前方,脚后跟不能上起。练习时要求最快速度去完成每20 次为一组。(3)快速高抬腿、练习要求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做练习时应注意上下肢协调进行,膝关节收紧脚面绷直大腿抬起与腰部成水平位置。每10 秒为一组,每组应以最快速度完成练习。(4)短距离冲刺变速跑,距离不得超过50米。

3.2 专项素质练习

借助橡皮筋的弹性,快速做鞭腿的启动练习(转腰抬大腿)练习方法每组分为六次。第一次练习次数20 次。第二、三次练习次数为10 次。第四、五、六次为5 次。以递减的形式完成每组任务。做完每次练习之后应快速击打沙包练习完整的鞭腿技术。做练习应注意身体的姿势,以及动作关节的角度和动作的击打路线。每组练习结束后要测运动员的心率要求运动员能达到最大心率。(运动员最大心率220 减去年龄/ 分钟)测试时间为10 秒钟。计算出运动员最大心率后除以6 也就是运动员10 秒钟所应达到的最大心率值。

3.3 专项技术练习

在单位时间内要求运动员结合步法移动快速完成鞭腿技术。(假设前方有一对手迅速做出鞭腿技术)2 分钟/ 组。

3.4 专项技术练习

打沙包练习、练习方法要求运动员使用鞭腿快速连续击打沙包(要求腿法以中高腿为准)每组分为3 次练习,第一次为20秒、第二、三次每次为10 秒。每次之间休息10 秒。每回练习为5- 8 组。

3.5 专项技术训练

持靶者手持脚靶在移动中突然举靶。运动员用最快的速度去击打。持靶者拿靶的方式不要固定,位置也不要固定,运动员根据脚靶的方向位置、快速反应去击打脚靶。训练时要求运动员的思想要高度集中,根据持靶者的持靶信号,做出快速的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技术动作。2 分钟/ 组,3- 5 组。

3.6 条件实战

在规定的要求下,双方运动员采取鞭腿的对攻或一方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鞭腿的抢攻,另一方利用步法的移动闪开对方的进攻进行鞭腿的反击。再练习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反击都应当注意第与对方的距离感以及出腿的时机,在把握好适当有效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的有效的击打时机时会提高使用鞭腿技术的成功率。2 分钟/ 组每次练习3- 5 组。

3.7 在训练中应注意的事项

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速度训练中所要注意的事项

(1)在训练中应注意正动作标准性,防止动作出现变形。

(2)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时间,每次练习在5- 20 秒内,是理论上保持最大速度的最佳练习持续时间,组间休息不应过长。休息时间过长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降低,过短则身体得不到充分的恢复,无法保持最大速度进行练习。

(3)训练量应控制在以保持最大速度能力为准则。当疲劳出现,不能继续保持最大速度时,应停止练习或转向其它内容的练习。

(4)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争取训练方法防止训练受伤。另外还要注意因训练而产生心理问题和消极的思想情绪,要经常疏导,做一些训练后的及时恢复练习。

3.8 训练内容的比重

第一阶段:一般身体素质训练30%,专项素质训练20%,技术动作训练50%。

第二阶段:一般身体素质训练30%,专项素质训练30%,技术动作训练40%。

第三阶段:一般素质训练20%,专项素质训练20%,技、战术训练60%。

4监督训练过程的负荷节奏

第一阶段负荷量和强度不大,先有增加负荷量开始,逐渐增强训练负荷。

第二阶段负荷强度相对较高,负荷量适度下降。负荷量的适度降低有利于有利于保证原定负荷强度状态下的训练质量,使机体在适应后能强化所获得的训练水平。

第三阶段负荷量呈波浪式渐进,提高运动负荷,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增加交叉进行。

5阶段训练简明计划表

6结语

在散打比赛或实战中鞭腿技术的使用和成功率都非常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对鞭腿技术应严格要求。首先是对鞭腿技术的速度能力的要求,快打慢是散打运动的一个客观规律。运动员只有提高了动作的速度能力,在实战或比赛中才能更好地完成鞭腿技术。本次设计就是为运动员在训练中能够提高鞭腿技术,并举出例子希望通过训练来提高鞭腿技术的速度为使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提高鞭腿技术的速度能力,提供理论与实践性的参考。

摘要:在散打运动中,鞭腿技术动作在整个技战术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并结合运动实践,对散打运动中鞭腿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与实践研究,旨在平时的训练中能为提高鞭腿技术动作速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散打,鞭腿,速度

参考文献

[1]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3]曾于久.武术散打训练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4]李大龙,黄俊儒.我国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特点及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4(7):6-10.

[5]李大龙,李小龙.我国高水平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运用特点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5(4):105-107.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2

散打运动员的进攻一般要进攻对手防守较弱的地方。反击速度必须要快,迅雷不及掩耳,疾电不及瞬目。《孙子兵法作战篇》中:“兵贵胜,不贵久”、“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先声夺人争取主动,先行后胜,会给剩余时间内的比赛造成主动,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孙子兵法·九地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在比赛中,教练员与运动员都应注意,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散打运动员良好的速度素质是获胜的关键。只有具有较强的速度,才能在对抗中,判断和反应正确而迅速,起动突然移动快,才能做到动作灵活多变,在快速复杂的比赛中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体院学报以及有关报刊杂志提供的相关资料。

1.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从事多年散打教学与训练的教师及教练员进行访谈。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速度在散打运动中的表现形式

2.1.1 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它包括简单反应速度和复杂反应速度。反应时是视觉(或感觉)发现情况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分析,再将信息(神经冲动)传到相应的肌肉(效应器)的过程,动作时是效应器收到神经信息产生动作(肌肉收缩)到动作结束的过程。反映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与运动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及神经肌肉的灵活性。只有兴奋性及灵活性提高,反射弧各环节节律同化作用明显,才能保证兴奋传导的时间加快,效应器才能由一种状态迅速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在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主要运用视觉观察对手的移动、速度、角度以及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是出拳还是起腿,甚至面部表情等都要求运动员用自己敏锐的视觉去观察。而与对手在发生身体接触以后又要求通过触觉了解对手的用力和方向、重心位置等。这些综合感觉的能力都依赖与专项训练、专门训练及培养程度。因此,提高巩固运动技能就可提高反应速度。

2.1.2 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在散打运动中是指有效的完成踢、打、摔等技术动作的快慢。人们完成任何动作时都是通过效应器肌肉收缩来实现的。肌肉收缩率与动作速度是成正比的,当肌肉的收缩率增快时,动作速度就会加快。肌肉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在肌肉中肌纤维越多、越粗,肌肉收缩速度就越快。肌力的大小也影响着动作速度,肌力越大越能克服外界的阻力及内部的阻力完成工作,所以凡影响肌力的因素也必将影响动作速度;肌肉组织的兴奋性高低也同样对动作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兴奋性高时神经传来的刺激强度低而且作用时间短,就可以引起组织的兴奋加快动作速度。各神经间的协调配合能改善各协调肌群之间和它的对抗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利于提高动作速度。

散打技术动作,通过学习与练习,在大脑皮层中建立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复杂的,因为有视觉中枢、触觉等参与。连锁一个技术动作的许多环节,是一个环节的结束与另一个环节的开始,又是本体感受性的。因而技术动作越熟练,条件反射越巩固,分化就越精细,速度也就越快。

2.1.3 位移速度

位移速度是指改变自己身体位置的速度快慢,它是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的综合体现。在散打运动中,位移速度表现为起动快、移动速度两个方面。只有起动快、移动迅速才能有利于调节与对手之间的距离,使你控制距离以便有效实施攻防。从运动学上讲,速度是距离(S)与通过该距离所用的时间(t)之比V=S/T。提高肌肉相对力量是位移速度加快的重要手段,因为肌肉相对力量的增加是克服自身体重造成的阻力的重要手段。

2.1.4 动作频率

动作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数量的能力。散打要求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套动作组合,发挥最大动作频率。散打中包括单个动作频率和组合动作频率。组合连击是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连续攻击对方。连击法共分为拳法连击,腿法连击,拳腿连击,拳摔连击,腿摔连击,拳腿摔连击等六种,它既可以单招连续进攻,又可多招连环击打。

2.2 提高散打运动速度的方法和途径

2.2.1 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指人对对手动作变化及意图的正确判断,并相应的做出反应的能力,也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外界条件刺激被人体感觉器官接受所需时间T1;刺激沿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将信息发送到中枢所需时间T2;大脑处理信息做出判断时间T3;判断刺激传输到肌肉时间T4;肌肉接受大脑发出的指令后形成肌肉运动,而肌肉从静止到开始运动又有肌肉处于潜伏期和肌肉克服外界阻力这一段时间T5;最后是单纯完成动作所需时间记为T6,这样才能完成某一动作。要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就是要缩短以上T1、T2、T3的时间。对于优秀的散打运动员而言,在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形成了散打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运动员的动作速度、神经反射相差无几。运动员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战术外,还需良好的对散打技术动作的预见能力。反应速度快就能迅速发现对方的进攻路线、范围和方法,并做出相应的防守或躲闪的动作,就能及时抓住对方弱点、破绽和空隙,捕捉住攻击的时机。迅速的反应速度能为自己的进攻、防守和反击提供先天条件。

2.2.2 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与位移速度

(1)主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

散打技术动作中后手直拳动作(本文散打的站位都采用左式站位),腿的登地发力加上胯的扭转带动躯干绕垂直轴的转动产生向前的运动(右侧的躯干由原来的右后方变成扭转后的右前方)。躯干的扭转会带动前、上臂扭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送肩现象,使后手直拳预先有一个初速度,从而加大后手直拳肢体环节的打击的初速度。其他的动作如鞭腿、摆拳等都有这一原理。另外,采用移动中做到出技术动作,也可起到加大肢体初速度的目的。例如:垫步侧踹腿,在垫步向前进攻的过程中,人体有一个向前运动的初速度,也等于是腿环节的进攻有了一个初速度,再加上腿部肌肉的收缩发力产生的速度,从而在脚环节产生非常大的打击力量,起到预期的打击效果。向前滑步(跑动)时正蹬腿的运用,通过滑步(跑动)使腿预先有了一个初速度,滑步(跑动)越快,加上腿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产生的正蹬打击效果也就越大。这些动作预先提高肢体的初速度,加大打击肢体的动量。

(2)被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

利用对方的进攻与我方产生相对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动作。虽然我方的主动性速度不产生变化,但是由于对方的相对速度,自然提高我方的打击速度,起到有效的打击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实施攻防。例如对方发动进攻,用左右摆拳扑向我方,我方可直接起前侧踹腿攻击对方胸腹部。我方正是利用了对方扑向我前方的速度,使我方腿的攻击速度相对增大,很好的破坏对方的进攻。

(3)增加在最后用力阶段肢体的冲量

在加大人体冲量,可增加冲力或增加力的作用时间来实现,也可同时加大二者来实现,在保证发挥肌肉最大用力的同时,通过延长力的作用距离来延长作用时间。后手直拳动作蹬地转胯带动躯干扭转向前运动,而前、上臂处于静止,也就是说身体超越了肢体。蹬地、转跨带动躯干的扭转进而产生送肩现象,加上人体完成动作后身体重心会前移,其力学实质加大了肩部肌肉工作的距离,从而加大肢体的打击动量,左侧的前侧踹腿也就是这样。提膝、翻胯,腿部肌肉工作完成后发力侧踹,在这个动作中加上送胯动作——髋关节、胯向前送出去,这样使腿部肌肉工作距离更长,增加腿的有用功。其目的是在脚环节产生较大的打击效果。当我们做右后鞭腿的技术动作时,为了加大打击的力量,身体躯干在腿蹬地发力的同时有预先向左方扭转的现象。通过这一扭转就加大了腿部肌肉的工作距离,特别是大腿主收缩肌的工作距离,增加脚背的打击动量。

(4)做适当幅度的肢体摆动动作,增加肢体的速度

因为缓冲阶段完成蹬伸、鞭打动作的肌群,做退让性收缩时能发挥出更大的肌力。蹬伸、鞭打的四肢能承担因摆动动作而引起的额外负荷使得蹬伸、鞭打的力增加。而在蹬伸、鞭打时,次要环节的摆动动作的加速度减小、也就是说蹬伸、鞭打的主要环节可以做更大的有用功。其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当摆动环节做加速运动时,必然对施加力的部位躯干产生反作用力,并通过腿的肌肉用力作用于地面,从而增大蹬伸、鞭打的力量。

(5)鞭打动作力学原理(环节的制动与环节之间的能量转移)加大打击的角速度

人体四肢结构类似于鞭子,它们近端环节质量大、末端环节质量小。因此在做鞭打动作时、近端环节先加速挥动,获得角动量。然后制动,在制动过程中,角动量向末端环节传递,由于末端环节质量小,因此获得较大运动速度。例如:采用左式站位时的后手直拳,开始时散打运动员下肢蹬地发力产生旋转,下肢的动量矩逐渐转移到上身,使上身迅速随下身绕轴转动。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的腿部突然发力制动,使下肢、身体躯干突然停止转动,这时下肢以及躯干的动量矩全部转移到手臂,使打击的肢体的动量矩增大,加大运动员肢体的打击力度。人体内部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人体内力只能改变各环节的相对位置,改变各环节的动量值。例如上、下肢的鞭打动作(摆拳、鞭腿),通过大环节带动小环节,借助近侧环节的制动,加大远侧环节的速度,其力学机理就是在相邻肌群的收缩力作用下,使动量由近侧环节转移到远侧环节。

(6)打靶速度和力量速度练习

运动员实战式站立,教练员用击拳或击靶等声音做信号,运动员听到信号马上发拳或发腿;或教练持靶,运动员接所出靶位进行拳或腿的快速击打。

教练员手持手靶或脚靶,在体侧或体后,运动员原地跳动,教练员突然举起靶,运动员用最快的速度去击打,教练员有时举手靶有时举脚靶,靶的方向不定;有时向左有时向右,有时向前有时向后,高度不定;有时在头部有时在腹部,运动员根据靶的方向、位置快速反应,同时调整距离、角度,快速击打。

2.3 提高散打动作频率

(1)提高单个动作的速度

没有快速的单个动作的连续击打能力,就会将抓住战机丢失,给对方提供“喘气”机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的局面,通常具备了一定训练水平的人才能进行连续击打速度的练习,否则会影响技术动作的正确性。

(2)提高组合动作频率

由于技术动作的繁多,所以连击方法多样千变万化,但组合不是盲目的要根据动作转换的合理性和实战中运用的可行性,时效性来组合搭配才能达到连击重创的目的。在运用时要注意真假结合,虚实相接,使对手处于上下左右多点受击之中,防不胜防。另外,要注意动作之间的衔接。一般来说,第一级的结构是第二级的最佳发力点击姿势。突出组合动作的频率,快慢结合,打出节奏,才能准确的击中对手。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散打技击法对速度的要求突出在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上。

(2)散打实战中有效的完成踢、打、摔等技术动作的快慢是获胜的关键。

(3)使散打运动员明确各种技术速度的力学原理与技巧,是提高速度的有效方法。

3.2 建议

广大的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从速度的角度出发,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观点及方法分析、研究散打的技术动作。依据这些规律建立散打运动技术动作速度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模式。

摘要:散打运动是一项具有极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攻防过程中,速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就速度在散打中的体现和应用加以论述,得出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频率。散打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要求很高。在散打训练中速度练习的重点是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关键词:散打,速度,应用,训练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加大散打肢体环节打击效果的力学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4).

[2]张山等.中国武术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程啸斌.中华散打新篇[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3

关键词:散打边腿,技术分析,训练方法

散打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可按照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古代散打和现代散打。散打是享誉世界的搏击术, 在我国有很多的散打爱好者, 在散打比赛中运用的是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散打边腿作为武术散打中主要的进攻技术, 主要是利用支撑腿为轴转体、肩、腰、胯、髋, 最后带动大腿, 右大腿带动小腿, 将力量传递到各个部位, 并使其速度以此增加, 在到达脚背时将脚向目标甩出。要想提升散打边腿的技术就要应用完整的技术核心理念, 将提膝、展髋、鞭击这三个紧密相连的动作做到融会贯通。

1、散打边腿的发展

散打运动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延续到现在, 这与社会文化背景和运动本身有很大的联系, 自1990年起, 散打腿法的使用率和成功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在高手如云的散打比赛中, 一些极高难度动作频频出现。国家为鼓励运动员完成具有高难度的比赛动作, 曾规定:使用转身摆腿击中对方躯干的运动员得3分;使用前后扫腿使对方倒地的运动员得3分, 这种倡导运动员向技术型发展的武术风格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且比赛本身所具有的激烈特点也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2、散打边腿的技术分析

边腿又称边腿和横踢腿, 分为前腿边腿和后腿边腿两种, 一般情况下, 在比赛中都运用前腿边腿, 因为这种方法适合主动出击, 能够在远距离的情况下直攻对手。下面以前腿边腿为例对散打的技术结构和要领进行分析如下:

2.1、技术结构

在散打边腿训练中, 主要分为攻击腿、支撑腿和躯干三大部分。其中攻击腿可分为提膝、展髋、鞭击这三个过程。

(1) 提膝:首先左腿蹬地, 身体呈微侧倾的态势, 然后膝关节自然弯曲, 并向正前方提膝, 大腿与躯干呈90°, 之后小腿垂直地面, 使脚尖绷直。

(2) 展髋:髋关节向外扩展, 大小腿自然折叠与地面平行, 让脚背对准攻击方向。

(3) 鞭击:膝关节由屈到伸向攻击方向自由鞭击, 在鞭击结束后, 保持侧肩、髋和侧脚在同一条直线上。

支撑腿是当身体微侧时, 稍屈, 在鞭击时以前脚掌为轴转, 在鞭击一瞬间扭髋, 伸直。躯干则是在提膝、展髋的时候, 上体稍微向右侧转, 在鞭击时猛然拧腰并右转前送髋。左肩呈向前下方扣压的形态, 并使左手后摆, 右肘前带, 头微微低下, 下颚内收, 目视攻击方向。

2.2、技术要领

从以上的边腿技术分析, 能知道提膝、展髋、鞭击是一个完整的动作, 是一气呵成的。通过拧腰、展髋、转胯而形成轴转支撑腿是鞭击发力的关键, 在上体侧倾和反向挥臂时, 使鞭击力的力矩得到了提升, 同时防止了上体被袭击的可能。边腿鞭击力的制约因素是由膝关节的灵活性、腿部和髋关节的柔韧性决定的。边腿的攻击路线是一条折弧线, 它的发力部位是脚背和小腿正前面的下半部分, 由于边腿的进攻幅度大, 使得攻击动作完成后的还原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要想达到攻击动作完成后的还原, 就需要在实战中灵活多变, 并调整适合边腿进攻的有利位置, 运用适合的方法攻击, 从而解决边腿运用的还原问题。

3、散打边腿的技术与训练方法

在散打中, 压腿、压垮是最基本的动作, 因此, 在训练前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压腿、压胯, 要严格按照竖劈腿、横劈腿、正压腿和提膝压胯等姿势压。要注意的是在压腿之前必须把身体的各个部位活动开, 以免造成拉伤韧带的现象。在压腿的同时要注意踢腿和甩腿的练习, 踢腿时要把胯部完全放开, 往最高处踢, 同时要挺胸、眼睛平视正前方;一般情况下, 甩腿练习要用手扶着墙壁然后将腿前后甩。在基础训练完成后就要进行专项训练和辅助训练的练习, 以下是专项训练和辅助训练方法:

3.1、专项训练

初学者在了解动作结构和方向路线的基础上, 原地练习边腿动作, 要慢速、反复的对提膝、展髋、鞭击向支撑腿方向转化进行分解练习。

3.2、空击练习

运用边腿技术连续空击, 在练习时, 要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连贯性, 使路线方向和力点能够准确的平衡和还原。要做到心中有假想敌, 并且意念真切。有三种方法可以提高空击边腿练习, 具体如下:

(1) 垫布边腿。

垫布边腿分为前垫布边腿和后垫布边腿, 就前垫布边腿而言, 需要学习者的后腿向前一步, 前腿提膝, 以大腿带动小腿, 向前方边打。后垫布边腿与前垫布边腿是相反的。

(2) 原地提膝滑步边腿。

原地提膝滑步边腿使用前腿直接提膝边打, 由前腿带动后退, 要求腿必须打在应有的高度。

(3) 防守边腿。

防守边腿, 顾名思义, 在后退步法中做出的边腿动作, 动作要领同上。

3.3、沙袋练习

沙袋练习是提高鞭击力的最佳方法, 沙袋重量不是越重越好, 而是要以能踢动为宜, 沙袋练习中应注意的是:在踢沙袋前, 腿部肌肉要保持放松的状态, 在击中的瞬间猛然紧张, 之后再次呈放松状态, 反复练习,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沙袋的作用。在踢沙袋时, 要全神贯注, 想象着自己在踢脚之时能够扫过一切, 这样的练习才能够使鞭击具有穿透力。要随时保持沙袋摆动, 并且在沙袋回摆时, 出腿迎击, 从而缩短鞭击的距离感和时间感。要用脚背与沙袋接触, 避免脚尖去触碰, 以免使脚尖受伤。为训练边腿鞭击最后的防守, 要求在鞭击动作完成后, 利用沙袋的反作用力, 将腿迅速还原。

3.4、引靶练习

引靶练习实际上是提高连续出腿的密度和速度。在引靶练习训练时, 要不断的变换角度和位置, 要求练习者在进攻时具备快速反映的能力, 在攻击对方时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

3.5、试招练习

应用边腿技术, 与对手进行有限制的实战练习, 双方可按照一攻一守的方法进行练习, 从而提高边腿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丰富实战经验。

3.6、实战练习

该练习是高级阶段的综合训练法, 尤其是赛前的重要训练内容, 能够有效地检验和提高运动员边腿鞭击力的训练、应用水平, 是积累实战经验、提高边腿鞭击力实战效果的有效措施, 但训练时必须注意实战中的安全与防护。该训练不宜经常进行, 每周一次即可。

3.7、辅助训练

在进行专项训练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者的身体素质训练, 这是提高散打边腿的基础和前提, 要注意在训练前后始终贯穿腰胯和腿部的柔韧性练习, 还要运用抽打和擀压等练习方法练习, 尤其要注意力量的轻重, 要定期进行腿部力量和速度的素质训练。

散打边腿训练是以实战为核心的训练, 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 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胜利的基本保障, 应该进入高强度质与量的苦练阶段, 要用尽全力猛踢、苦练, 使其运动反射功能不断增强, 要练就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形成本能的运动, 要坚信只有日复一日的艰苦练习, 才能够成就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坚强意志, 要在苦练的基础上, 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总之, 边腿是散打比赛中一种常见的腿法, 由于其速度快, 击打点多, 所以是散打比赛中一种运用频率较高的腿法。要想提升散打边腿的技术就要应用完整的技术核心理念, 将提膝、展髋、鞭击这三个紧密相连的动作做到融会贯通, 在对抗中运用技术进行比赛, 并针对武术散打动作“边腿”的技术特点, 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边腿”质量, 从而达到通过专项训练和辅助练习的紧密结合, 练出高边腿鞭击力。

参考文献

[1]申国卿, 李义志.散打边腿的技术要点和鞭击力训练[J].体育函授通讯, 2002, 18 (1) .

[2]夏虹.散打边腿的技术要点和鞭击力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 2004, 23 (4) .

[3]袁国华.浅析散打技术边腿的训练方法[J].体育时空, 2013, (17) .

[4]傅金明.散打侧踹腿的训练方法[J].卷宗, 2014, (3) .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4

近几年来,随着武术散打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赛事的不断增加,散打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在运动员实战能力和身体素质训练水平逐渐接近的情况下,近几年来国内外各种大型赛事的实践证明,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靠单个技术动作已经很难主导比赛、战胜对手,而擅长组合动作的运动员往往能够发挥出较强的技术水平从而赢得比赛,根据戚虎《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主动进攻组合技术运用现状分析和研究》对2007年世宇杯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140场比赛组合动作运动情况分析得出拳腿组合运用次数是1280次,运用率百分之三十九,成功次数达608次,得分672分等,这一系列数据远高于其他组合的运用数据,说明了拳腿组合在散打比赛实战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因此在比赛中运用连续的拳腿组合技术成了发展的必然趋势。运动技术实践的证明,提高技术组合能力,是提高技术整体水平的主要方法。用现有技术结合实战经验取长补短,使组合动作不断发展并创造出新的组合。由于单个动作种类太多,排列组合的动作几乎是无限的,教练员在制定拳腿组合训练计划时,大多是根据个人的经验而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训练和比赛相脱节。因此对拳腿组合训练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散打界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 拳腿组合训练计划概要

2.1 阶段中周期的训练目标和训练任务

散打拳腿组合技术灵活多变,包含的动作技术比较广,训练内容和方式比较繁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理想水平的,拳腿组合需要拳与腿二者协调发展,二者的针对性训练缺一不可,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循序渐进,而不可操之过急,基础阶段的训练尤为重要,因此本人就拳腿组合的基本提高训练而制定出一份训练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准备期第二个阶段是提高期第三个阶段是强化期。具体实施步骤和详细方法文字说明如下:

第一个阶段为准备期(掌握动作技术,巩固技战术)。

训练目标:熟练掌握技术动作,规范运动员动作的标准性和组合动作的连贯性合理性等,以及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训练任务:主要是以空击训练、点击训练、素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组合速度,培养战术意识)的方式为主。

第二个阶段为提高期(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强化技术,战术技能)。

训练目标:提高运动员组合技术动作的速度、力量、准确性和组合动作的攻防实践性,培养运动员战术意识和实战意识的完善。

训练任务:以打靶,沙袋以及专项力量训练方式为主。

第三个阶段为强化期(强化竞技能力)。

训练目标:培养运动员在实战中的拳腿组合运用能力,提高运动员的实战心理素质,培养运动员敢打敢拼的实战能力,强化队员针对不同对手打法的合理安排战术的能力,积累实战经验。

训练任务:以攻防练习、模拟练习、,条件实战,实战的训练方式为主。

2.2 各种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

第一阶段:(1)空击训练是徒手进行的练习,空击练习是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空击练习可以不断巩固技术动作的正确定型,不断加强条件反射,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位移的速度,每一次动作空击时,要注意动作的合理组织,拳腿的有机配合(每出击一个组合动作,要有拳有腿,有腿有拳,拳腿不分家)。突出组合动作的重击性,动作和步伐配合要连贯,出击动作不可用力过猛,每一个动作要带有实战意识。(拳法:1分钟×6组;腿法:1分钟×6组;拳法:组合1分钟×6组;腿法:组合1分钟×6组;拳腿:组合1分钟×6组)组间休息15秒。(2)点击练习根据队友或教练的信号及时作出动作反应的练习方法,常用的信号有手势、口令、靶位等。点击练习可有效提高练习者的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提高实战中的反应能力。练习中辅助者要注意信号的突发性,信号要清晰,靶位信号要准确,训练者反应要快,做到眼倒动作到。(手势信号1分钟×6组;口令信号1分钟×6组;靶位信号1分钟×6组)。组间休息15秒。(3)一般素质训练是通过全面的身体训练,使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都得以全面提高,为专项训练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根据现代散打运动的特点,主要发展柔韧,速度和耐力的素质训练。在练习中注意每项练习内容的连贯性,保证质量和数量。(柔韧训练:肩、臂、腕、腰、髋、腿、踝等部位。速度训练:各种距离的冲刺跑(30m50m 60m×8组),俯卧撑拳30×6组推小车10m×6组高抬腿50次一组×6组,全蹲跳30次一组×6组。耐力训练:5000-10000米的越野跑),组间休息30秒(除耐力训练)。

第二阶段:(1)打靶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敏性以及动作击打的力度和准确度。针对提高拳腿组合的训练,打靶练习主要是围绕反应和强度进行的。这样可以使训练的节奏和强度大于实战,训练要围绕从实战出发的原则,练习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为固定靶练习,练习规定的动作,拿靶者配合要准确。另一种是不固定靶的练习由拿靶者结合实战及动作组合的合理性给练习者不固定的动作训练。注意每个动作的力度,力点,动作的连贯性,动作启动的速度。(反应靶、强度靶:拳法2分钟×6组腿法2分钟×6组拳法组合2分钟×6组腿法组合2分钟×6组拳腿组合2分钟×6组)组间休息30秒。(2)打沙袋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组合动作的击打力度,以及连续击打的能力,培养距离感。针对提高拳腿组合的训练,打沙袋练习主要围绕速度和重击进行的。一种是固定式打法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两个交换固定沙袋训练,一人扶住沙袋,一人单击和组合准确地击打。注意击打要领,体会拳脚的发力,动作击打沙袋的鞭击力、穿透力,保持好与沙包的距离。另一种是打活沙袋:注意出击动作与步法的配合,组合动作的合理连贯性,体现出追击打、退步打、迎击打、连续击打、等等。(速度,重击:拳法2分钟×6腿法2分钟×6组拳法组合2分钟×6组腿法组合2分钟×6组拳腿组合2分钟×6)组间休息30秒。(3)专项力量训练应合理安排顺序,因为各种力量训练对肌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小负荷多次数的力量耐力训练主要影响肌肉结构的变化,而大负荷少次数的力量训练主要是使肌肉内协调功能得到改善。力量素质训练应先使肌肉结构得到变化,然后再提高肌肉内协调功能。每个力量练习动作注意其技术规格要求,按着要求训练,才能发展肌肉群的力量,否则技术动作变形,影响训练效果。主要力量练习是以甩杠铃片、负重仰卧起坐、高抓、负重深蹲、卧推,杠铃弯举、杠铃腕弯举等训练方式为主。(甩片40次1组×8组负重仰卧起坐50次1组×6组高抓30次1组×6组卧推30次1组×6组负重深蹲20次1组×6组杠铃弯举30次1组×8组杠铃腕弯举30次1组×8组)组间休息40秒。

第三阶段:(1)攻防练习是双方运用拳腿组合技术进行的攻防对抗练习,在练习中双方要注意击打的力度最好不要有肢体的接触,以免受伤。在练习中规定一方进攻一方反击,要明确攻防任务不可乱出动作,攻防练习可以提高运动员对拳腿组合技术的动作力量控制和运用能力,培养攻防理念,提高战术思想,消除害怕对抗的心理。(拳腿组合2分钟一组×6组)组间休息20秒。(2)模拟练习是运动员在观看比赛录像后,模仿录像中优秀运动员组合技术的运用,有针对性的进行的计划性战术的练习,主要练习方式是空击,两人配合战术练习。(观看比赛录像,空击)。(3)条件实战是双方运用拳腿组合技术进行的实战练习,提高运动员拳腿组合的运用能力,培养运动员的时间差和差距离。练习方式是两人一组护具穿戴整齐,进行车轮战,锻炼运动员针对不同类型的选手所采用的拳腿组合技战术.注意在练习中要主动进攻、动作启动快、多出组合、多对抗、击打有力动作规范、组合动作合理,战术意图运用明确。(拳法实战2分钟×车轮战腿法实战2分钟×车轮战拳腿组合2分钟×车轮战)。(4)实战是检验和提高运动员技术和战术在实战中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运动员熟练掌握各种进攻、防守反击,迎击等技战术,进一步提高拳腿组合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为日后在比赛中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打下基础,在提高运动员自我拳腿组合技术在实战中运用效果的和实战经验同时也可观摩学习别人的拳腿组合的运用能力。要求主动进攻、启动快、多出动作、多对抗、注意击打有力动作规范、战术意图运用明确,大胆运用所学技术动作。练习方式是两人一组护具穿戴整齐,采用正规比赛规则进行车轮战。(2分钟×车轮战)。

2.3 训练内容的比重

第一阶段:一般素质训练35%;专项素质训练25%;技术动作训练40%。

第二阶段:专项素质训练20%;力量训练30%;技术动作训练50%。

第三阶段:技术动作训练30%;实战训练30%;战术训练40%。

2.4 监督训练过程的负荷节奏

2.5 监督检查的时间及指标

训练初或训练过程中定时安排空击,打靶,打沙包,以及条件实战等训练方式进行测试,检查运动员拳腿组合的基本动作技术以及动作技术的组合能力和拳腿组合在实战当中的运用能力训练指标,来了解掌握运动员拳腿组合的训练效果。

3 阶段训练简明计划表

摘要:随着散打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在运动员实战能力和身体素质训练水平逐渐接近的情况下,散打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靠单个技术动作已经很难战胜对手,而擅长组合动作的运动员往往能够发挥出较强的技术水平从而赢得比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结合运动实践,对散打运动中拳腿组合训练的计划和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提高了散打运动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散打运动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散打,拳法,腿法,组合训练

参考文献

[1]武术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散打常用战术训练及其方法研究 篇5

随着散打运动的发展, 尤其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身体训练水平的日趋提高, 要想在激烈的赛场中取胜, 就要求运动员科学地运用自己的技术和战术, 合理安排体力, 要根据自身和对手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 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并能够随场上的细微变化而作及时的调整。这种运动员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战胜对手, 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计策和方法就是散打的战术。散打的战术, 是根据对手的体能、技能、性情和临场表现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而采取的有利于发挥自身技能和体能的计策与行动。运动员要像学技术一样去学习战术, 只有这样才会使运动员成为一名善用头脑战胜对手的强者。

1 散打战术训练的重要性

同技术训练一样, 战术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就是比谁的战术训练质量高。在高水平的训练当中, 其战术训练占40%, 技术与身体训练各占30%, 可见战术训练的重要性。战术必须与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解决技术的不足, 战术训练的本身就是进行着技术的训练, 而战术训练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技术水平的提高。

2 散打战术训练的方法

2.1 自我训练的方法

自我训练法也可叫假设敌训练法, 是指运动员个人设想各种不同对手的不同打法, 努力使自己“身临其境”, 然后采取相应的战术形式瓦解对方的进攻。如先进攻性诱惑, 接着迅速连击快打等。可以结合各种情况进行自我训练, 也可利用树干、假人等当目标, 采用“多点进攻”或“佯攻直取”来击打目标。这种想练结合的方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掌握各种战术的具体作用方法。

2.2 录像解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教练员从一些重大比赛的录像中选择一些能够反映战术特点和应用战术比较典型的战例片段, 组织运动员观看, 并由教练员讲解分析, 这种战例可以选择战术应用好的、成功的, 也可以选择战术不好的、失败的, 借助这种直观的教具, 能给运动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启发运动员的综合分析能力。

2.3 增减难度训练方法

运动员是初学者, 对其采用战术训练时, 一般是减难度训练法, 主要指降低对手对抗力度的方法, 让运动员充分使用各种战术训练的形式的练习。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 则采用增强度训练法。例如:小级别的选手由大级别选手陪练、女运动员由男运动员陪练等, 都可以有效的提高运动员的战术能力。

2.4 分解—完整训练法

一般情况下, 一种战术形式由几个技术动作组成, 运动员首先分别学习战术形式的各个局部, 直至掌握必要的程度后再将局部组合起来, 进行完整的战术训练。例如:上下中体进攻的多点战术〈直拳—小鞭腿—侧踹〉, 可先练直拳接小鞭腿, 目的是为了打乱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然后再练侧踹, 要求出腿必须快速有力, 最后再将三种技术结合起来完整练习, 掌握正确的动作节奏。

2.5 模拟实战的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针对散打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的过程。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散打运动员对比赛应激情境的适应能力, 在头脑中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 以便使技术战术在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下得到正常发挥。主要有:模拟主动进攻型的对手、模拟防守攻击型的对手、模拟擅长拳法的对手、模拟擅长腿法的对手、模拟擅长摔法的对手, 通过不同体型的对手进行模拟训练、模拟比赛环境、模拟比赛中各种特殊情况等。模拟实战训练应循序渐进, 逐步增加难度, 以提高运动员对各种战术打法的运用能力。

2.6 实战比赛训练法

比赛条件下训练。通过一些单一的技术、战术训练, 使运动员掌握攻防转换的规律, 培养攻防意识, 了解各种战术打法, 并根据自身的特点, 确定自己的战术打法。具体的训练方法有:移动靶的喂靶练习, 攻击移动中的教练员或同伴的手靶、脚靶, 从而使该战术打法形成动力定型, 达到自动化;移动护具的喂靶练习;练习者运用某种战术打法, 攻击穿有护具的教练员或同伴, 突破对方的防守而击中对方的有效部位从而提高运用战术的能力;不戴任何护具的攻防练习。通过该练习, 能有效地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攻防能力, 培养战术意识。

3 散打战术训练方法的形式

3.1 直攻战术

直攻战术, 是指在没有虚晃及假动作的掩护下, 使用方法直攻。运用直攻战术须具有一定的条件: (1) 当对方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慢于自己时。 (2) 当对方体力不足时。 (3) 当对方的防守姿势出现空隙时。

3.2 强攻战术

抢攻战术特点。抢攻战术运用特点, 就是抓住战机, 争取主动。如遇到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对手时, 可采用快、准、狠的直接攻击方法, 一旦得势, 则连环猛攻, 不让对方有喘气之机, 散打竞技中要懂得“先下手为强, 后下手遭殃”的战略。在与有势力或经验的对手搏击对抗时, 要防守严密, 尽量做到攻中有防, 有攻有退, 保存体力, 再寻机会予以反击。

3.3 佯攻战术

佯攻就是以假乱真, 以假象迷惑对方, 以伪装的攻击掩盖真正的攻击方向。其特点主要包括指上打下, 指下打上, 晃左击右, 晃右击左等方式。运用这种战术时, 充分利用好假动作, 把对方注意力引到佯攻的部位, 露出较大的攻击空当诱对方上当。

3.4 制长和制短战术

制长战术, 是采用相应的方法, 制服对方技术特长。针对对方的擅长制定战术, 使其擅长不能正常发挥, 从而采用被迫采用其他的动作, 这无疑能起到作用。制短战术, 是集中力量专门进攻对方的薄弱之处, 制其所短。每一名运动员既有自己的长处, 也有自己的弱点和短处, 采用制短战术, 关键在于是否了解和掌握对方的短处和弱点。

3.5 下台战术

由于散打比赛是在无护绳的擂台上进行, 将对手打下台而自己站在台上者。对下台方法的训练除进行必须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之外, 还必须进行战术训练。假设性训练要求运动员精神高度集中, 有面对对手的实战态势, 设想对手采用各种打法, 自己运用灵活的身法, 去破解对方的攻势, 并把对方逼打下台。

3.6 边角战术

边角战术是利用对方退到擂台边缘或角上, 怕掉下擂台而进行攻击的战术。比赛中有目的地将对方逼到擂台的边级或角上, 造成对方的心理恐惧、惊慌而导致动作紊乱。练习这种战术对运动员的心理要素要求比较高, 往往运动员在场上比赛生怕下台导致失败, 造成心理恐惧, 故比赛中这种战术相对应用得较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边角战术训练的缘故。

3.7 体力战术

体力战术, 是通过合理地分配体力已取得胜利的战术。散打运动员体力消耗大, 采用体力战术, 技术在一场三局的比赛中, 合理地分配体力, 每一局中如何分配体力, 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定。

参考文献

[1]张智录.武术散打战术训练微探[J].搏击·武术科学, 2004 (2) .

[2]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3]梁亚东.试论散打运动员“绝招”技术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5 (专辑) .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6

关键词:大学体育,散打,表象训练

1、表象训练概述

运动动作表象是指运动中动作和过程在人脑中的重现, 是动作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以及力量和方位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特点, 综合了视觉触觉、动觉等多方面的感知表现。在高效散打教学中, 表象训练可以使学生再不进行任何身体动作的前提下, 直接刺激大脑皮质促使其对肌肉进行活动指令。散打教学中的表象训练教学方法一般是通过媒体或教具配合教师的讲解来进行。 这样的方法更加直观, 更加容易引起年轻人的注意力和兴趣, 提高学生在散打教学方面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初步学习阶段表象训练的运用特点

在散打教学的初步阶段, 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为多余动作多动作不协调, 肌肉过分紧张僵硬, 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神经过程扩散广泛, 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差, 无法有效的运用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这种情况下就会经常出现错误动作, 而学生自己又不能察觉。 在这一阶段表象训练一般分为外在表象训练和部分表象训练。

外在表象训练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学生的各个生理唤醒水平调整到适宜水平, 是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完成的过程上通过教师的示范,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主动的运用头脑中的视觉表象强化正确的动作表象, 配相应的语言暗示来练习。 外在表象训练使学生自己想象完成动作的形象及过程, 从而获得更多的调节动作的视觉反馈信息, 进一步完善脑海中的动作表象。 例如散打教学中鞭腿动作的教学, 先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初步的技术动作在脑海中建立较为笼统的视觉表象, 这是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的基本,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示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将鞭腿动作的技术特点大腿带动小腿, 展胯, 弹踢的动作要领加以练习, 加速学生脑海中视觉表象的形成和完善, 同时是学生体会正确的外部形象。

3、动作改进和提高阶段表象训练的运用特点

学生度过散打教学的初学者阶段将会逐步适应动作的运用, 懂得如何利用肌肉以及消除不必要的动作, 而且对动作的整体套路也会有初步的体会。 然而动作结合需要的不仅仅是视觉表象, 更重要的是细节, 比如力的收放大小等,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表象训练对学生的动觉系统进行提高, 从而掌握动作的每一个细节, 纠正动作的细微错误。这一阶段的表象训练分为三个部分:内在表象训练, 表象夸张训练, 表象替换训练。

内在表象训练是指学生在想象自己完成整套动作的过程中, 着重感受肌肉和情绪的细微反应。 通过对自身的动觉表象的加深, 配合语言暗示使整体的动作在动觉表象中越发清晰, 同时综合各种表象的信息反馈提高自身对于动作的理解与掌控。 比如, 在散打教学中左手抄拳的表象训练, 教师应提示学生着重感受力由脚上传到腰, 再上传到肩, 再聚集到拳向右发出的内在过程。这一过程在外在的表现就是蹬地、展腰、展肩、抬肘、挥拳的过程。

表象夸张训练是纠正错误动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大学体育散打教学中, 一些学生会受到错误动作的影响形成习惯动作, 这就极大的干扰了学生对于散打动作的掌握和学习, 而往往这些习惯动作最为隐蔽不会被学生自己发觉, 且改正起来极为困难。 表象夸张训练就是将这样的动作以极其夸张的, 与正确动作有明显区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是学生从内心对于这个动作产生感触从而自发的注意这一动作的细节, 进而发现问题所在, 改正错误。

总体来说, 表象训练在动作改进和提高阶段的运用特点, 是视觉和动觉表象相结合, 通过完成理想动作, 回忆, 强化, 这一周而复始的练习加深正确动作在人脑中的痕迹, 从而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正确稳定的技术动作表象。

4、动作自动化阶段表象训练的运用特点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习, 学生应当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技术动作形态, 基本省去了不必要的多余动作, 而视觉注意也已经减弱甚至消失。动作的联系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 并日趋稳定成型而成套的动作也可以基本依靠本能的直觉反应来完成, 基本形成动作的连锁反应。 对于肌肉动作的表象愈发清晰, 注意的范围愈发增大。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表象训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理想模式训练以及回顾式表象训练, 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改进局部细微动作技术, 培养学生发现和选择最合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完成相应的动作, 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理想模式训练通过观看他人的正确动作演示或技术动作录像, 在心里进行角色替换, 虚拟打斗场景获得并体会完成动作的运动感觉。 回顾式表象训练简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练习完成的最满意的动作进行回顾, 加深印象。

5、结语

通过对表象训练在大学体育散打教学中各个阶段特点的阐述可以看出, 表象训练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 丰富课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有效的节省课时, 同时表象训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散打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因素, 锻炼学生大脑神经活动, 开发学生智力, 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使学生有效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宜海.爆发力及其训练手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 篇7

现代散打的发展情况:散打, 是武术中的传统对抗项目。随着运动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散打运动向着速度更快, 技术性更全面, 攻防转换更快, 以及对抗性更激烈的方向发展, 为了适应现代散打的发展趋势, 在散打教学中, 不断的完善各种训练方法, 但还是在实战中发现些问题:a.消极对抗;b.被一方追着打;c.对抗技术不够全面;d.攻防转换慢等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们去寻找更加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 以加强学员的技、战术水平, 提高实战能力, 所以,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2m场地限制性训练方法, 收到良好的效果, 学员实战能力明显提高, 训练效果突出。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调查法:

调查浙江省散打队、西安体育学院散打队。

(注各以6名高水平运动员和6名掌握攻防技术但毫无对抗经验的初学者做为对象)

2.2 观察法:

观看了2007年“山川杯”山东省武术散打比赛;2007年浙江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

2.3 文献资料法:

为论证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以及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查阅了1995年以来关于散打文献资料, 对所收集的资料归纳分析。

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现场实战训练分析, 统计出专业运动员在2M场地实战训练中各方面的技术应用。

3 结果与分析法

3.1 什么是2m场地限制性训练方法:

所谓2m场地限制训练方法就是, 在2m直径的圆内, 运用散打当中一切可行的动作, 如踢、打、抱、摔、扛等技巧, 以达到将对手击倒或击出圈外的目的。

3.2 如何进行2m场地限制性训练:

在2m限制圈内学员互相攻击不到的范围内相对警戒式站立 (采用散打比赛规则) 听教练口令同时相对方发起攻击, 迫使对手两脚全部出圈或把对手摔倒、扛倒、扫倒、或迫使对方自动离圈。

3.3 2m限制训练法对运动员在实战中的作用。

3.3.1攻防转换加快:因为2m圆中迫使对手进行攻击, 防守几乎没有可以逃避的空间, 只有最佳的攻击, 最有效的防守才是唯一不败的出路。3.3.2步伐更敏捷:进攻、防守是否奏效最主要看你的步伐是否得心应手,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无条件的改变各种攻出方位, 角度和最佳发力姿势, 而这些都要靠敏捷的步伐提供条件。故加强训练能有效的提高步伐的敏捷程度。3.3.3消耗减少:任何一个不必要的空档或不必要的动作都将使你在2m场地中被对手击出圈外, 因为攻击的距离短、空间小、时间短。采用一种最短、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攻击方式或防守方式才能脱离险境。故长久的训练将使你减少许多不必要出现的空档和附加动作, 减少消耗。3.3.4对抗能力增强:仅仅只有2 m场地的空间Á, 学员被击打的程度、频率、密度远远超出常规的训练, 对手双方将同时增加攻击的密度、力度。想方设法击打对方, 故对抗能力就在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击打与防守中不断增强。3.3.5抗击打能力增强:因出拳、出腿的密度高, 被击中的可能也就大。同时, 在没有逃避空间的可能中, 双方都会奋起还击或格挡。从而下意识地提高被击打后的恢复能力和抗击能力。以防止被击后出现被对手连续攻击的情况。

3.4 在2m场地限制性训练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猛冲猛打;经常出圈;消极对抗;近战能力差。

3.5 运用2m场地限制性训练方法的注意事项:

3.5.1场地:周围2m以内没有障碍物, 且外界干扰少、光线充足、无影, 场地限制线清楚, 且不易打滑的高泡场地。作用:因为良Á好的场地能使学员树立信心和排除一些心理障碍能使学员更好的发挥动作技术打下基础, 也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运动损伤。3.5.2护具:按正规散打比赛中装备。作用:注重学员在格斗中的安全措施, 以避免发生危险或运动损伤, 而且还能在比赛中适应其格斗方式创造条件。3.5.3训练中必需要有教练在场。作用: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 有教练在场可以应付一些紧急情况, 也可以纠正一些动作技能上的错误, 可以查漏补缺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信心, 因为有教练在场学员会下意识的认真完成训练。3.5.4在学员有一定实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作用:训练中一起基本功不扎实的因素很可能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而其本身的散打教学当中就存在较大的危险性, 所以在平时必需加强实战练习, 以增强学员对2 m场地限制性训练方法的适应能力。3.5.5训练前必需有充分的准备活动。作用:每一项体育活动, 必将伴随着准备活动。只有充分的准备活动, 才能把运动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也只有充分的准备的活动才能在2m场地限制性训练中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3.5.6训练中尽量减少外界干扰。作用:对于空间少、高强度、高密度的对抗最忌外界干拢。因为有时一次小小的外界干扰也有可能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或导致学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训练效果。3.5.7为达到训练效果, 每次训练不得少于3分钟。作用:练习每一种动作技能总有一个适应过程。散打也一样。如果时间短, 学员未进入状态就结束训练,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建议采用三分钟的比赛时间, 那样学员在对抗中可以对抗多个回合。并能在不断的训练中总结经验, 改旧换新, 举一反三, 才能使学员不断在对抗中消化教练的教给的动作技能及战略、战术。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4.1.1运用2m场地限制性训练方法, 对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4.1.2应当在运动员掌握扎实的攻防能力以后, 方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训练。4.1.3爆发力、注意力、时间差、心理战术等几个主要方面都是在实战训练中关键的重要因素, 教练员在指导训练中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4.1.4实战训练中应注意安全, 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干扰。

4.2 建议。

4.2.1加强实战中心里素质的练习。4.2.2加强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提高思维、判断能力和击打的准确性。4.2.3加强各方面技术的训练以及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的训练强度。4.2.4加强体力和在对抗中抗击打的练习。4.2.5可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适当的练习每一个动作的技能改旧换新, 举一反三, 才能使学员不断在对抗中消化教练教给的动作技能及战略、战术。

摘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很多队员在实战训练当中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针对现代散打的要求, 进行了2m场地限制性训练法的实践, 获得一定的成效, 并运用散打理论对这一训练方法进行分析, 试图以此促进散打运动的训练方法更加完善。

关键词:2m场地,限制性训练,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剑.大学生散打技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8:1-5.

[2]王岗、张铁矛.现代散手技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06-110.

上一篇:阶段计划下一篇:理解诗歌的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