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精选5篇)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 篇1
1 概述散打与跆拳道的发展历程
作为东方国家传统技击术的散打与跆拳道,在发展产生的环境因素、文化背景以及运动形式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但是两者之间在后续的改革与探索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点的不同造成了彼此间的推广传播形式、技术体系、服装服饰以及竞赛规则、训练场地和训练道具有了很大的差异。
中国散打的发展历史很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出现,后来随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了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散打有着不同的叫法,如相搏、手搏、手战、散手等,是由当时的历史阶段而形成的称谓。现代中华武术的大力推广使得散打运动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便于向世界宣传推广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形式,而今散打运动的发展正在逐步与国际竞技体育进行接轨,已成为国内外引人关注和广为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跆拳道(TAEKWONDO)起源于亚洲朝鲜,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民间武艺,又名手搏、跆跟、花郎道,讲究手脚并用、内外兼修,是以脚为主、以手辅助的搏击对抗运动。
跆拳道经过吸取多国格斗技击术的长处,结合本土自卫技击术的特点,在技艺理论方面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现代跆拳道被视为韩国的国技,在不断地推广宣传下深受韩国民众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了国际体育组织和奥运会正式的比赛项目,风靡世界。
2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分析
2 . 1传统文化继承和精神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分析
中国散打与韩国跆拳道均属于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民族技击术,都依托于厚重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因各自的民族特色而广为流传。然而,中国散打与韩国跆拳道在传统文化继承和精神价值取向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中国散打虽然也重视“术德并重”,但是沿袭传统历史文化继承的劣根性,仍然视“技击”为生命, 运动宗旨和技击理念较为淡薄、弱化,散打的精神价值取向频频流于表面形式,其礼节性远远落后于韩国跆拳道。韩国跆拳道崇尚修身养性,强调道德教育第一,运动技巧第二,习练者较为注重操练礼仪的优雅性,对韩国传统文化继承和精神价值取向的体现较为充分,重在健全精神、磨练意志,而且习练时装备比较齐全,十分注重对习练者的保护性。
2 . 2技击对抗风格和技击理念方面的差异分析
中国散打与韩国跆拳道在技击对抗风格和技击理念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国散打的技击对抗风格主要是通过冲、掼、抄、鞭的拳法,蹬、踹、扫、摆、勾的腿法,“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摔法, 来进行“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防守技术以及直线型和弧线形两种进攻技术,体现出全身击打的多点接触与接近实战的技击特征和灵巧善变、贯穿全身的技击理念。而韩国跆拳道的技击对抗风格主要是远距离用腿技、近距离则用手、肘、膝等来进攻, 用直接格挡来防守,以刚制刚,拳法单一,腿法多样,发力刚劲,讲究劲由腿发、全身协调配合,接触目标瞬间要求短促有力,刚劲爆发,体现出较大程度的游戏性技击特征和目标直接的标记性特征, 渲染出一种勇往直前、激烈壮观的技击理念。
2 . 3比赛服饰和练习道具方面的差异分析
中国散打与韩国跆拳道具有不同的比赛服饰和练习道具。中国散打的比赛服装主要是以“短裤背心”为主,比较容易散发运动带来的身体热量,而且能够相对减少衣服对肢体运动造成的阻力, 容易更好地发挥散打动作;练习散打时使用的道具主要是护具和靶具。而韩国跆拳道的比赛服装主要是以“长衣长裤”为主,辅以宽松、简洁、开口袖的款式设计并搭配白色、红色、黑色腰带以区分高低级别,这些都比较符合跆拳道的动作需要,而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带给观众较强的视觉效果和视觉感受;练习跆拳道时使用的道具也主要是护具和靶具,但是它们的安全性和美观性较散打好些,尤其是贻拳道的双拍脚靶整体设计的科技美与使用过程的“音响”美都是独具特色的。
2 . 4国际化推广模式方面的差异分析
在国际化推广模式方面,中国散打与韩国跆拳道相比更稍逊一筹。中国散打的国际化推广模式主要沿袭西方竞技体育的推广模式,这种单一的传播模式加之现代散手缺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导致中国散打走向国际化道路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而韩国跆拳道在国际化推广过程中从对外传播国家、国际比赛最高组织形式、练习人数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主要以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这两种运动形式作为其重要的国际化推广模式,致使跆拳道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因而可以这样说,韩国跆拳道较之于中国散打而言,在国际化推广模式方面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3 对散打运动与跆拳道运动未来发展的建议
由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兴起较晚,国家对其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近年来,鉴于跆拳道运动在国际体育活动中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同时在国际化推广模式以及技术理论系统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这项体育竞技类运动项目。为了充分挖掘跆拳道运动的巨大潜力,我国跆拳道运动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与国际间多方面沟通交流,努力全面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加强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和系统化的竞技运动理论知识的研究和训练,挖掘和重点培养有潜力的运动员,形成科学合理的队伍梯队建设,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体系建设来保证跆拳道运动的技术性、学术性及观赏性;采用科学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和优秀竞技运动员的培养。
作为我国传统竞技运动项目的散打,在经过多年来的改革与创新,已经逐渐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竞技技击术类运动。但是, 目前我国的散打运动体系建设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需要注重技术规范建设和武德素质的培养,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可以真实反映出参与散打运动人员技战术水平的竞技比赛规则,增加散打运动的观赏性、对抗性。我国的散打运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较为落后,在发展竞赛对抗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散打理论的探索, 还要树立散打运动自身的品牌价值意识,充分体现出我国的武术精神和民族特色,以便于其在国际上的宣传与推广。在建设阶梯式一条龙教育培养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方式来展示中国散打运动的魅力和特色,从而使我国的散打运动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4 结语
作为当今世界流行的民族技击术,中国散打和韩国跆拳道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又有着彼此之间的相通之处,均具有厚重而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丰富而独特的技击内涵。中国散打是中华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运动形式,伴随着我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而得以推广和普及。但是,我国散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继承传播、武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国际化推广途径和宣传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期盼我国的散打运动能够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成为奥运会正式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韩国跆拳道也是博采众长、内外兼修,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熟知,在习练跆拳道时要有意识地锻炼运动员小腿的抗击打能力和整体的抱摔能力,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力量。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散打和韩国跆拳道一定会呈现出更好的发展空间,一定会出现更加美好的明天。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 篇2
1 武术散打、跆拳道与泰拳在发展背景方面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在内容形式方面, 散打作为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融合了套路及技击术, 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跆拳道分为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 竞技跆拳道主要通过实战的比赛来实现, 是跆拳道的核心。而大众跆拳道主要由品势 (套路) 、功力练习、自卫术等主要内容组成, 以个人演练为主要表现形式;泰拳是泰民族在长期的抗御外来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其主要是以击杀术为主的搏击运动。在发展时间上, 散打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里, 都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发展着, 可谓历史久远。而跆拳道的发展却只有仅仅的100年左右, 泰拳也只有500多年的历史, 因此, 从发展时间上看, 以散打的发展时间最长, 其次为泰拳, 最后为跆拳道。在发展模式上, 相对散打来说, 跆拳道与泰拳的模式更为科学理想, 他们都采用职业化或商业化的发展模式, 这使得他们在世界上的发展更为迅速, 而散打还处在由业余化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过渡的时期, 发展速度缓慢。从发展状况上来看, 跆拳道与散打跟泰拳相比更为流行, 目前, 跆拳道已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会员国已达到150多个;而散打只是亚运会的参赛项目, 成员国只有80多个;泰拳由于是特殊性, 其主要在东南亚等国比较流行, 但也逐渐“进军”欧美等国, 现有成员国80多个。通过对三者在发展背景方面的比较说明:散打尽管有较悠久的历史, 但发展状况并不乐观, 而同样作为搏击项目的跆拳道及泰拳相比武术散打来说, 发展速度更为理想。
2 武术散打、跆拳道与泰拳在技术特点上的比较
2.1 散打的技术特点
中国散打以踢、打、摔、拿为主, 动作变化较多, 注重技术的综合性;以灵活多变的腿法、实用的拳法和独特的摔法著称。其鞭腿技术和抱摔动作使对手防不胜防;但散打由于受到点数获胜规则的限制, 更加注重强调战术组合的运用, 多以灵活的变化为主, 缺乏激烈的对攻场面, 动作相对复杂, 简练性和实效性相对不足。散打战术组合复杂多样, 强调技术全面, 但是特点并不显著, 由于规则中摔倒对手可得3分, 所以教练在练习战术组合时大多都是围绕摔和防摔技术, 于是缠抱和抱摔在比赛中所占比重较大, 显得不激烈。近年来散打在技术特点上的改革, 使得其观赏性较以前有所改观, 但显著性并不明显。因此, 散打在注重竞技的同时, 也应该考虑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 使竞技与商业一体化。
2.2 泰拳技术特点
泰拳主要以拳打、脚踢、膝撞和肘击为主。它强调动作的杀伤力度, 以重创对手为目标, 只求实用, 不拘泥于形式;尤其以鞭腿、肘法和膝法著称;泰拳纯对抗性, 没有套路运动;泰拳的腿和脚异常坚硬, 且身体的抗击打能力强;强攻硬取、勇往直前是泰拳的主要技术风格。泰拳以其技术风格的强硬, 唤醒和激发人类的本能, 使人们长期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深受大众的喜爱, 较散打和跆拳道更具观赏性。
2.3 跆拳道的技术特点
(1) 以腿法为主, 拳脚并用。由于规则的限制和跆拳道进攻方法的特点, 跆拳道主以腿法攻击为主, 拳法一般偏重于格挡与防守。 (2) 动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跆拳道的动作都以技击为核心, 要求速度快, 力量大, 技击效果好。 (3) 强调呼吸, 发声扬威。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 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 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 (4) 以刚制刚, 方法简练。受跆拳道精神影响, 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多是直击直打, 进攻大多采用直线连续进攻, 以连贯快速的脚法组合击打对手。防守多采用格挡技术, 或采取以攻对攻, 以攻代防的技术。
通过对散打、跆拳道与泰拳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比较 (表2) , 可看出跆拳道与泰拳的技术特点相似, 但跆拳道和泰拳更加注重动作的简练、战术意图的明显以及击打的实效性等, 这大大增强了其对抗的激烈程度, 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由于跆拳道和泰拳在规则及技术方面比散打合理完善, 这使得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因此建议:散打可融合跆拳道和泰拳的技术优势, 加强肘、膝在练习比赛中的运用, 加强力量训练和抗击能力的训练, 增强自身的格斗对抗能力。逐步完善比赛规则, 增强比赛的对抗性, 突出本民族特点以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3 武术散打、跆拳道与泰拳在竞技规则方面的比较
由于武术散打规则的不统一, 这大大制约了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通过对散打、跆拳道及泰拳的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分析, 可了解散打在规则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进行取长补短,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散打规则提供借鉴。
3.1 赛制比较
通过表3我们可看出:在赛制方面, 武术散打采用的是三局两胜, 每局净打2分钟, 局间休息1分钟的比赛方法;跆拳道采用的是一场比赛分3个回合, 每个回合为3分钟, 每两个回合之间有1分钟休息时间;泰拳比赛共五个回合, 每个回合3分钟, 中间休息2分钟;从赛制方面可以看出泰拳及跆拳道在回合及回合时间上的规定都比武术散打要求的高, 这些规则使得跆拳道及泰拳运动员在练习中必须练就较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高素质的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大大吸引观众的眼球, 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这也是跆拳道及泰拳较散打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建议武术散打对赛制方面进行改进完善。因为, 规则的改变不仅可以促使运动员积极的训练, 同时也会提高比赛观赏性, 使得武术散打得到较好的推广。
3.2 禁用方法比较
在禁用方法方面及禁击部位方面, 为了保证运动员生命安全, 散打、跆拳道及泰拳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对有可能伤害运动员生命的比赛行为都禁止出现。散打禁用方法: (1) 都不可以用头、肘、膝和反关节的动作击打对方; (2) 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 (3) 用任何方法攻击主动倒地方的头部和被动倒地方。跆拳道的禁用方法:手抓、抱、推对方、逃避性地背对对方、假装受伤、扔对方、攻击后背等。泰拳的禁用方法:头、反关节或有意砸压对方、摔法等。从三者禁用方法比较, 可看出三者规定的禁止行为都差不多, 这是因为规则的制定者都本着安全的原则去制定的。禁击部位:除散打中多规定不能击打颈部外, 三者都规定不能击打对方的后脑及裆部等要害部位, 这可确保运动员生命安全。
3.3 计分方面比较
在计分方法方面, 散打、跆拳道及泰拳都是2分以内的计分方法, 这是因为世界搏击项目的特点要求计分裁判员在短时间内, 对正在处于搏斗状态的双方运动员得失分情况进行记录, 大量实践证明, 评分标准过于细化会给裁判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1]。
3.4
在得分部位方面, 散打、跆拳道及泰拳的得分部位大致相同, 这与世界搏击类项目的得分部位趋同。
3.5 可用方法比较
在可用方法方面, 三者都利用拳法和腿法作为进攻和防守手段, 可见拳法和腿法是搏击类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术。在摔法方面, 由于泰拳是泰民族在长期的抗御外来侵略战争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因此其主要是击杀术为主的搏击运动, 所以摔法一直不被运用, 反而膝法及肘法被推崇运用, 而这在武术散打及跆拳道中为了保护运动员膝法及肘都被禁用。在擒拿法方面, 三者都在比赛中禁用。
3.6 竞赛场地比较
在竞赛场地方面:散打及泰拳都采用擂台的形式进行比赛, 跆拳道用的是弹性地垫。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比赛场地都没有边绳, 而泰拳有边绳限制。在比赛场地的尺寸方面, 三者都采用方形的场地, 这与世界搏击运动的场地一致。但为了突出武术散打的民族特点, 从文化角度来讲, 圆形场地更符合阴阳结合、辨证统一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从技击特征来讲, 圆形场地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武术“走打”结合的技击思想, 避免因死角限制技术的发挥, 比之方形场地更合理。而无边绳的擂台更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 以合理的边台技术将对手打于台下, 以巧妙的闪躲将对手引下台去, 是区别于空手道、跆拳道、拳击等徒手搏斗竞技项目特点之一。竞赛规则采用无边绳的圆形擂台, 应该更能体现武术散打的中国特色[2]。
4 武术散打、跆拳道与泰拳在礼仪规范上的比较
4.1 散打竞赛规则中的礼仪规范
众所周知, 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文明于世界。讲“礼”重“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散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相互尊重、武以德显、文以德彰、礼贤自谦的武德精神。查找散打比赛有关礼仪规范的文献阐述来看, 对行为规范的要求贯穿于比赛的始终。散打对服饰也有较高的要求, 散打服饰为:背心和短裤, 护具包括:拳套、护头、护胸、护齿、护档;比赛开始时的礼仪: (1) 介绍运动员时, 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2) 每场比赛开始前, 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3) 临场执行裁判人员应集中精力, 不得与其它人员交谈, 未经裁判长许可不得离开席位。 (4) 运动队须遵守规则, 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不满的行为。通过观看比赛录像, 发现在比赛中教练员及运动员都非常重视礼仪规范, 但是有时候也会比较散漫, 对礼仪规范不是很注重, 尤其是在小型的不正规的比赛中, 还有是对礼仪动作的规范性的不重视, 这些行为使得武术散打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文化理念, 不能体现本民族的特色。因此, 建议:不管是在训练及比赛中, 教练组不仅要抓运动员的技战术, 更要注重运动员礼仪规范的建设, 加强运动员在礼仪规范道德层面的教育。
4.2 跆拳道竞赛规则中的礼仪规范
礼仪是跆拳道练习过程与竞赛中都必须具备的礼仪规范和要求。从有关跆拳道礼仪的文字阐述来看, 跆拳道对礼仪的要求都非常的严格, 跆拳道要求不管是在平时训练场还是在竞赛场上都严格规定必须穿着白色的跆拳道道服及系上不同颜色的腰带。宽松的跆拳道道服不仅便于练习者的训练, 最重要的是能够体现跆拳道的精神, 体现鲜明的韩国文化特色。练习者要系上代表不同级别颜色的腰带, 从腰带的颜色就可区分出习练者的水平, 通过这种方式可激发及促进习练者的晋级渴望, 有利于练习者形成超越自我的尚武精神。跆拳道运动中的行礼要求有: (1) 练习者进入场地时, 首先向老师敬礼。 (2) 练习前双方应相互敬礼, 练习后再次相互敬礼。比赛时的礼仪: (3) 每场比赛开始前, 运动员要依照主裁判“立正”“敬礼”令, 向陪审席行标准礼, 标准礼为:两手紧贴于双腿两侧, 腰部向前屈不小于30度, 头部前屈不小于45度, 。 (2) 运动员依主裁判“向左向右转”的口令, 内转相对, 立正站好, 再依“敬礼”的口令, 相互敬礼。比赛结束后的礼节: (1) 运动员在各自的位置相对站立。 (2) 运动员依主裁判“立正”“敬礼”的口令, 相互敬礼。 (3) 运动员依主裁判“向左向右转”及“敬礼”的口令转向监督官, 向监督官行标准礼。在比赛中受到裁判处罚, 也要行鞠躬礼表示服从。比赛结束要向对方教练敬礼表示尊重。从以上可以看出跆拳道对礼仪规范的重视程度。其对礼仪规范的要求不仅只是在赛场上, 而且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是一样, 长期下来每位练习者都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
4.3 泰拳竞赛规则中的礼仪规范
泰国人信奉佛教。在泰拳比赛中, 选手在赛前必须有祈祷仪式, 选手上场时, 各披战袍, 在音乐声中走进赛台, 选手头戴圣圈, 形如花环, 圣圈泰语称之为“望功”。选手进场先合十向观众致礼, 然后, 擂台旁的乐队奏起“出战歌”, 鼓鸣笛响。拳师闻乐起舞向天祈祷, 由于师承和派别的不同, 所以祈祷的形式也不一样, 有的屈膝跪地埋首不动, 默默祈祷;有的随乐起舞向观众显示健美的身材和武姿;有的双手掩面无言呆立;有的双手合十举于额际, 围擂台而转。由于这一仪式是很神圣的, 所以选手们非常认真。向天祈祷, 向祖师祈祷, 以求成功。整个仪式非常隆重。
通过对武术散打、跆拳道及泰拳方面在礼仪规范方面的比较 (表4) , 可以得出:散打、跆拳道及泰拳不管是在比赛开始时还是比赛结束时都有适合本民族特点的礼仪规范, 这说明三项运动项目都注重礼仪规范的建设。但是在训练及比赛中, 散打在礼仪规范的重视程度上面远不如跆拳道及泰拳, 跆拳道及泰拳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 要求运动员都要做相应的礼仪, 而且要求在做礼仪时必须规范, 而散打在这方面就稍有不足, 在小型比赛及训练中, 有些散打运动员做礼仪时都比较散漫, 而且规范性比较差, 因此, 为了实现武术散打正规化及国际化, 必须要加强运动员的礼仪规范建设。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武术散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 相比跆拳道与泰拳来说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武术散打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远不如跆拳道与泰拳流行。
5.1.2.武术散打、跆拳道与泰拳在技术体系方面相似, 各有各的技术特点, 武术散打擅长侧踹腿和快摔, 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动作简练但实效相对不足, 战术意图不是很明显, 观赏性不是很强;跆拳道在腿法上具有较好的优势, 动作追求速度, 力量和效果, 动作简练、注重实效、战术意图明显,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泰拳以鞭腿、膝法和肘法著称, 杀伤性大, 动作简练、注重实效、战术意图明显, 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5.1.3. 在竞技规则方面, 武术散打与跆拳道和泰拳的规则具有差异性, 尤其是在赛制及禁用方法等方面, 这大大限制了武术散打自身的发展。
5.1.4. 在礼仪规范方面, 武术散打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不够, 对训练及比赛中的礼仪规范不重视, 不能凸显本民族的特色;而跆拳道及泰拳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非常重视礼仪规范和武德建设。
5.2 建议
5.2.1 武术散打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抱摔技术, 突出项目特点, 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同时, 要借鉴跆拳道及泰拳技术, 提高拳、腿技术在比赛中的得分比重, 引导运动员提高拳、腿的击打力度和使用频率, 进一步增强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强抗击打能力训练, 提高运动员机体的抗击打能力, 以应对世界各种搏击流派的挑[3]。
5.2.2 武术散打在规则方面一方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但同时在主要方面也要与世界其他类搏击项目的规则一致, 尤其是在赛制及禁用方法及得分标准等方面进行吸收完善, 这不仅有利于散打与跆拳道及泰拳的交流, 更有助于散打的国际化。
5.2.3在礼仪规范方面, 武术散打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 从小对运动员的礼仪文化规范进行抓起, 严格要求, 确保礼仪的规范性及民族性。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及分析法, 对武术散打、跆拳道及泰拳在发展背景、技术特点、竞技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三者在这几个主要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武术散打本身的特点, 但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散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 建议散打在保持自身优势特点的同时, 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吸收跆拳道及泰拳在技术、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的长处, 取长补短。
关键词:武术散打,跆拳道,泰拳,比较
参考文献
[1].韩红雨, 马振水, 徐海龙.中国武术散打与世界搏击项目竞赛规则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0) :86.
[2].韩红雨, 马振水, 徐海龙.中国武术散打与世界搏击项目竞赛规则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0) :87.
论散打鞭腿与跆拳道横踢腿的异同 篇3
关键词:散打鞭腿,跆拳道横踢腿,异同
散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 竞争十分激烈的运动, 鞭腿技术具有攻力量大、打击距离远等特点, 是散打技术中最具有杀伤力的技术之一, 具有技术内容丰富、运用多变、攻击面大、回收速度快等特点, 是夺取比赛的胜利法宝。跆拳道的技术主要是以腿法为主, 拳脚并用的搏击项目, 横踢技术具有动作隐蔽、便于回防和连接, 变化多端, 攻击部位广泛, 击打效果清晰明显等众多突出特点, 在训练和比赛中横踢技术是得分最多的攻击性腿法。通过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散打和跆拳道专项班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得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天津体育学院武术系2010级、2011级散打和跆拳道专项班学生。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从期刊网、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等, 收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进行分析与总结, 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 数理统计法:对所收集的资料做系统详细的数理统计。 (3) 逻辑分析法:对所获得的相关文献资料, 进行综合比较、归纳与演绎等对散打鞭腿与跆拳道横踢腿的异同进行全面的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横踢和散打鞭腿动作要领比较分析
从表1中散打鞭腿和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过程中不难看出, 一个完整的跆拳道横踢腿法, 由准备姿势开始可分为提膝、转髋、踢腿、还原四个部分, 而一个完整的散打鞭腿, 由准备姿势开始可以分为提腿、踢腿、还原三个部分, 两者都是曲线运动, 鞭腿是弧线, 横踢则是直线与弧线交织在一起。如果是用右腿, 两者都需要把重心转移至左腿, 都是用脚面击打目标。另外, 跆拳道着力点在大腿, 散打则在小腿, 击打时散打膝盖需要内扣, 力达小腿。
2.2 跆拳道横踢和散打鞭腿击打目标时的特点比较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两者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曲线腿法, 都是用脚的被部击打, 击打的部位基本相同, 都具备相当大的渗透力和杀伤力;另外, 击打时的力量、速度等, 这是跆拳道横踢和散打鞭腿的共同特点。不同之处在于跆拳道横踢讲求击打技巧的准确性与击打前的隐蔽性, 而散打鞭腿则注重杀伤力与威慑力。
跆拳道横踢的力量与其两腿的协调性与柔韧性以及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密切相关, 散打则注重单腿的杀伤力与威慑力。
2.3 跆拳道横踢和散打鞭腿在实战中运用的特点比较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 跆拳道运动主要以腿法为主, 实战中讲求得分, 横踢则是实战比赛得分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技术之一, 这就要求击打时讲求准确与速度, 准确有力的击中两肋部与胸部的中间被护具保护的部位和头部被头盔保护的左右两边和面部才能得分, 散打实战中, 对手两侧的低、中、高三点一线, 鞭腿都可以击打比如左低鞭腿—右高鞭腿, 左低鞭腿—左高鞭腿, 右高鞭腿—左低鞭腿等组合, 实战比赛中鞭腿的技术含量也经常是与拳法和摔法相结合的产物。
跆拳道横踢技术包括进攻与反击两个方面, 进攻技术包括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直接近距离进攻和直接远距离进攻, 间接进攻包括曲线进攻和连续进攻;反击技术亦然。以腿法为主, 运动员在比赛进程中, 横踢的运用就应该而必须是实战比赛的主要腿法之一, 因为横踢是左右方向的运动, 较之后踢等腿法容易得分。
跆拳道在比赛中只注重腿法的得分意识, 必然要求它的作用力具有开合性与收缩性, 不然则容易失分, 以至于导致比赛失败;散打鞭腿则不同, 因为散打在比赛中拳法、腿法和摔法并用, 讲求的是综合运用, 鞭腿如果没有击中对手, 则容易被对手使用拳法和摔法反击得分, 所以在实战比赛中散打鞭腿的灵活性与实用性要远远低于跆拳道横踢技术。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要真正理解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 找到训练比赛时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感觉和节奏, 必须学习和掌握不同的比赛规则, 分别增强两者的专业性训练和辅助性练习的强度, 找出两者的本质联系。 (2) 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都是曲线运动, 鞭腿是弧线, 横踢则是直线与弧线交织在一起。如果是用右腿, 两者都需要把重心转移至左腿, 都是用脚面击打目标。另外, 跆拳道着力点在大腿, 散打则在小腿, 击打时散打膝盖需要内扣, 力达小腿。 (3) 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在击打时的力量、速度等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跆拳道横踢的力量与其两腿的协调性与柔韧性以及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密切相关, 散打则注重单腿的杀伤力与威慑力。 (4) 跆拳道横踢技术包括进攻与反击两个方面, 进攻技术包括直接进攻和间接进攻。直接近距离进攻和直接远距离进攻, 间接进攻包括曲线进攻和连续进攻;反击技术亦然。实战比赛中鞭腿的技术含量也经常是与拳法和摔法相结合的产物。
3.2 建议
(1) 加强对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特征和实战比赛中的特点的学习, 并深刻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本质, 更要重视研究横踢技术和鞭腿技术在实战比赛中的应用时机。 (2) 加强对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和竞赛规则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比较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加大对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的力度, 增加比赛能力。 (3) 用全面和发展变化的观点的看待散打鞭腿技术和跆拳道横踢技术的本质关系, 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在训练中应围绕连续攻击的能力, 攻防一体化的技战术特点,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 增强运动员使用动作不断变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星理.浅谈散打鞭腿动作技术的应用与训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9) .
[2]曹华.散打鞭腿与跆拳道横踢腿的对比研究[J].搏击 (武术科学) , 2009 (8) .
[3]王勇.跆拳道比赛中横踢的运用与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 2004 (4) .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 篇4
“跆拳道的技术动作以腿法为主,主要腿法有横踢、下劈、侧踢、后踢和旋踢。据统计在实战中以横踢腿最为常见。”[1]踢腿技术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有力、准确,其中最重要的是获得的水平速度这一观点已经被许多高水平运动员所认识。散打的技术动作以踢、打、摔为主,主要腿法有鞭腿、侧踢、后摆、前扫、后扫和正蹬,其中以鞭腿最为常见。鞭腿技术的基本要求是快速、有力、准确,散打鞭腿尤其注重打击力量。由于散打中摔、打也是很重要的手段,并且由于技术相克的原因,这两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鞭腿的出腿频率。尽管如此,鞭腿仍是散打中很重要的得分手段尽管两种腿法的技术要领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共性,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可比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A:赵波(60KG),男子散打运动员,全运会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
B:刘杰(58KG),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全国锦标赛冠军。
2.2 研究方法
实验法:Motion Analysis System(Motion Analysis System是美国Motion Analysis公司提供的用于记录和分析录像数据的仪器设备软件,它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运动信息测量系统,她是由计算机化的软、硬件组成,它能快速、准确的采集和自动处理数据Motion Analysis系统包括:四架红外线高速摄像机、一台测力台、五台红外线跟踪显示器、一台常速Sony摄像机、一台与摄像机和测力台相连的计算机,摄像机与测力台之间由同步器相连,摄像机的拍摄频效率为120幅每秒,对他们的后鞭腿和后横踢腿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寻找出两种技术动作的异同点及各自的技术优势和不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们把出腿脚跟离地瞬间到踢中对方为一个完整的踢腿过程,把这个运动过程分为预动——提膝——屈膝——击中(这四个阶段开始时间分别如表2),完成这个动作用了0.30秒。
3.1 预备阶段分析
任何技术动作的开始都要有准备阶段,我们把该动作的准备阶段称为预动阶段。A的预动阶段时间为0.02秒,这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速度分别为2.13、1.45、1.26(m/s),踝关节速度最大。从上述数据反映出我在运动的启动阶段髋、膝、踝关节的运动速度明显较大,根据运动技术的特点及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正确的技术应该是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运动,形成鞭打技术,这样就能使人体各部分肌力得到充分发挥。A此时髋关节的速度为2.13m/s明显大于踝关节的速度1.45m/s,和踝关节的速度1.26m/s,可见他的动作从动作质量来说符合运动学中近侧关节先动,大关节带动小关节依次运动的原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为了散打肢体打击的速度,即增加肢体打击动量,应增加在最后用力阶段时肢体的冲量(FT=MV),这要求散打运动员在发挥最大力量的同时,延长肌肉对肢体的作用时间,会降低肌肉的收缩力量,不利于肌肉的爆发用力收缩,也就不能达到增加冲量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发挥肌肉量大用力的同时,通过延长力的作用距离来增长作用时间,要求我们在量后用力前使身体尽可能的超越肢体。这样,一方面可使用原动肌充分拉长,以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另一方面可延长最后用力的作用距离,从而延长作用时间,达到增大冲量的目的。从录像上可以看出,A在提膝前有一个明显的的展髋动作,这就延长了髋关节的大肌肉群对大腿的作用时间,从髋关节获得的启动速(2.13m/s)明显大于A的髋关节启动速度(2.02m/s)。这样髋关节的大肌肉群力量相对来说得到充分的释放,因此我的鞭腿打击效果也就是打击力度也就会想对较大。
而B的启动阶段的时间为0.02s,这时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速度分别为2.13 m/s。1.09 m/s,2.29 m/s踝关节的速度最大。从上述数据反映出A在引动的启动阶段,髋、膝、踝关节的运动速度的基本相同,根据运动技术的特点及能量守恒定律分析,正确的技术应该是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运动,形成鞭打技术,这样就能使人体各部分肌肉得到充分发挥。A此时的髋关节的大肌肉群力量相对来说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见表2)
3.2 对各关节最大速度的分析
从表3我们很容易看出,A的髋、膝、踝关节最大速度(2.29m/s,6.98 m/s,11.55 m/s)要比B的髋、膝、踝关节的最大速度(2.13 m/s,6.41 m/s,8.63 m/s)要明显高出许多,究其原因,是A在提膝钱阶段有一明显的展髋过程,故在提膝时髋关节获得最大速度2.29 m/s,要比A此时的髋关节最大速度2.13 m/s高出0.79 m/s。由鞭打动作的原理我们可以得知,人体四肢结构类似鞭子,它们近端环节质量大,末端环节质量小,因此在做鞭打动作时,近端环节先加速挥动,获得角动量,然后不动,在制动过程中,角动量向末端环节传递,由于末端环节质量较小,因此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A的动作相对来说比较符合鞭打原理。
3.3 从完成动作的时间分析
由表3我们得知:A完成整个动作的时间为0.3秒,而A却耗时0.32秒,比B多用了0.02秒时间,这主要原因是A在提膝展髋不充分,踝关节运动轨迹较短,A的踝关节运动轨迹较长。所以虽然A的速度虽然大于B,但是运动轨迹却比B要长,所以完成整个动作时间比B长。表现在运动效果上,也就是说A的动作要比B慢,B的动作速度比A快。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A对该技术动作的完成基本是合理和准确的,动作质量符合运动学规律,髋关节速度较大,能使髋关节的大肌肉群力量得以充分释放,同时使大肌肉群充分带动小肌肉群,使其膝关节的速度、踝关节的速度也相对较大,因此打击力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对对方造成重击。但是,B由于动作幅度对较小,这样就缩短了整个动作的完成时间,动作速度加快,使对手防不胜防,因此在比赛中以该动作得分率很高。
摘要:文章运用实验仪器Motion Analysis System对散打运动员的后腿鞭腿技术与跆拳道运动员后腿横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找出两种不同技术各自优势与不足,为相关的技术训练提供高理论依据,以提高散打后鞭技术和跆拳道后横踢技术的科学化训练程度。
关键词:鞭腿,横踢腿,散打,跆拳道
参考文献
[1]陈育.对跆拳道后横踢技术的分析与比较.安徽体育科技[J].2000(4).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 篇5
格斗比赛是在相互对阵的两名运动员之间展开的一对一单人竞赛。比赛中必须有一名中立裁判员动态的处于两名运动员之间,指挥和主持对战双方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这名中立裁判员一般被称为台上裁判员或者主裁判员,暂停比赛指令便是由他发出并被运动员执行,本文中统一以场上裁判员为称呼。
自有文献和资料记载以来,格斗比赛现场一直延续着对战双方加一裁判的三人模式,对战双方停停打打司空见惯,在有的竞赛规则中也出现暂停比赛的条文,然而,关于什么是暂停比赛,暂停比赛的概念是什么却没有被提及。
虽然格斗项目中没有统一的暂停比赛的明文规定,但都直接或间接的详细说明了在何种情况下双方运动员要从相互角力的状态中脱离开来,然后重新攻防对抗,并且这些状况都是在执行裁判员的指挥下进行的,因些,可以将暂停比赛定义为执行裁判员根据规则的精神将双方运动员从对战角力状态中分离以利再战的情况。
2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竞赛中暂停比赛规则的分析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格斗项目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赛制,所有比赛均要求运动员按体重分级别进行比赛,表1列出了散打与奥运拳击和跆拳道项目的一些基本赛制内容。
由表1可以看出,格斗比赛一般在5到10分钟之内结束,竞赛双方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激烈交锋,活动的空间也相对狭小而固定,比赛始终在一名裁判员的指挥下进行,场上三人构成了运动与停止运动循环,直至决出胜负。
格斗竞赛规则的首要原则是安全至上,其次是要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并能将运动圈定在体育范畴,使之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极高的观赏性。
每个格斗项目都有着不同的竞技内容,形式多样,格斗比赛中暂停比赛的规则具有较多共通的地方,根据规则对比赛产生的导向不同可以将暂停细则分为四类,即安全保护类、鼓励搏斗类、分辩优劣类及文明与其他类。安全保护类暂停是指为避免在运动员所使用的技击动作对对手或将使对手产生伤害而采取的中止比赛情况;鼓励搏斗类暂停是指阻止运动员消极或者逃避比赛而需采取一定措施的暂停;分辨优劣类暂停是指对运动员所做出的技击行为对比赛的得分将造成直接影响或者将体现双方战斗力时所要进行的暂停;文明与其他类指由文明礼仪以及比赛场内外一些偶发因素引发暂停的情况。
奥运拳击和跆拳道项目规则中对暂停比赛的描述各不相同,拳击、跆拳道没有明确列出暂停比赛的规则,但都具体说明了比赛中需要暂停的情况,分别出现在裁判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犯规与处罚中。
2.1 散打“暂停”比赛的规则
1990年第一版《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中就明确提出暂停比赛的规则,在赛场上由场上裁判员执行,口令为“停”,同时暂停计时。根据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和发布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散打暂停比赛有10项规定,其中运动员犯规受罚的细则为9条。
散打比赛规则自1990年以来变化较多,但暂停比赛的细则变化不大,主要集中于鼓励搏斗类和分辨优劣类两方面,如鼓励搏斗类中的背向对方逃跑为2004年后增加。
2.2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运动暂停比赛规则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格斗运动中,安全保护类的规则最多,如表2所示,涉及到场上和场下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对运动员安全的保护网络,这些规则最终是完全依靠暂停来实施的。
2.2.1 中断性暂停和临时性暂停
拳击和跆拳道竞赛规则没有所谓暂停比赛的文字出现,而表述为中断比赛或比赛中断,分别由台上裁判员和主裁判员喊“停”或“分开”两种口令执行。拳击和跆拳道暂停比赛则相对复杂,一种是场上裁判员用“停”来裁定的情况,即“中断性暂停”,还有一种是裁判员用“分开”口令来裁定的情况“分开”口令拳击和跆拳道的意义也有不同,如表3所示。
在拳击比赛中,根据解释,当执行裁判员发出“分开”的口令时,是命令双方运动员停止相互扭抱,各自后撤一步,但是比赛没有中止,只是让双方重新回到预备状态,运动员后退一步后又可以重新攻防,比赛计时并不中断,虽然这种情况在时间上是延续的,但是由于此时竞赛双方的激烈对抗已经被第三者干预,而且“分开”时运动员是不能进行攻击的,因此可以认为“分开”情况也是暂停的一种,或者说是一种不用“开始”口令而自动开始比赛的特殊暂停模式,可称之为“临时性暂停”。
在跆拳道比赛中,执行裁判员发出“分开”的口令时,双方运动员必须停止对抗,并相互分开,这时比赛计时也应该暂停,直到主裁判员发出“继续”口令,比赛继续进行。
散打比赛中明确规定了暂停比赛的规则,分别为10条规定,临场中散打由台上裁判员喊“停”口令执行,同时计时也暂停,属于“中断性暂停”。
2.2.2 暂停的异同点分析
在3个项目的裁判法中均没有出现暂停比赛这一现象的说明或者其他解释,虽然各个项目的技术体系不一样,比赛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仍有较多的相同规则。在安全保护类中,当运动员的身体越出比赛场地、受伤、护具不完备或者等情况比赛就会暂停;在鼓励搏斗类中,运动员出现消极现象比赛暂停;分辨优劣类中运动员犯规受罚比赛暂停;文明礼仪类中更是都要求运动员要有礼貌并服从裁判,教练员的临场行为也成为左右比赛中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因素,摔跤与跆拳道明确出教练员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一旦触发便会引起比赛的暂停。
3个项目暂停比赛非常明显的区别体现在运动员双方的搂抱方面。拳击和跆拳道两个项目在技术上只有击打而没有摔,拳击只限于拳法击打,跆拳道可以用拳法和腿法进行击打,不能搂抱在一起,使用摔法将使比赛暂停;相对而言,散打的技术是最为复杂的,运动员可以击打和摔法并用,可以搂抱在一起,但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格斗竞赛中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任何的意外发生对于某一方运动员来说都可能意味着身体的伤害,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场上裁判员的职责尤其重大,正是由于其背负着非一般的使命,也被赋予了强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在比赛的任何时段通过自己的判断以暂停来中止比赛,而其指导思想则是奥林匹克体育的竞赛精神。
3 比赛实践中的暂停现象
拳击和跆拳道则属于击打类格斗,同样击打是散打比赛中运动员主要的技术手段。拳击和跆拳道是分别代表东西方技击术在奥运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广受欢迎,散打作为新兴的技击术,正可以以此两个项目为借鉴。以三个项目最近一次重大赛事(奥运会或全运会)为例对三个项目比赛实践中的暂停现象进行研究,由于各项目中在奥运会比赛时所设的级别不同,在选取比赛实例中以奥运会比赛级别最少的跆拳道为参照,并适当兼顾差异与选样,以大致相近的原则选取各项目相应级别比赛的实例进行研究。
3.1 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析
表4列出了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拳击预选赛中决赛阶段5场比赛的暂停情况,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拳击比赛中每局暂停一般不超过5次,较好保持了比赛的延续性。小级别比赛中暂停一般都是中止性的,大级别的比赛中临时性暂停出现次数较多,双方限于抱缠之中,如果有一方先行后撤,则很可能被对方所追击,因此便僵持不动。古代奥运会拳击比赛和我国早年的打擂台中均出现过对战双方长时间僵持的情景,这种消极僵持极大的影响了比赛的体育性和观赏性。因此,在比赛实践中裁判员会及时的制止这种消极的延续,发出“分开”的口令,命令双方运动员各后退一步重新投入比赛。
通过对9次临时性暂停的观察,发现运动员每次都能很好的执行裁判员的口令,没有出现那一方运动员不后退就发动突然进攻的行为,而且后退后重新进行战斗的过程非常流畅。
2008年奥运会男子跆拳道决赛暂停比赛的情况如表5所示。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共分为4个级别,从表中可以得出,跆拳道比赛每局暂停大约在5次左右,较拳击多,主要的现象为倒地、缠抱、出界和消极。
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倒地较为常见,而且大多为攻击一方倒地,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在起腿攻击时失去重心或者重心被对手破坏所导致,虽然倒地不意味着失败,但场上裁判员必需立即停止比赛,以免意外情况发生。从比赛实例中可以发现,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的缠抱也是较多的,而且各个级别均会不同程度出现,主要原因也是运动员在实战中近距离接触为避免先行撤出受到打击而采用的一种战术,因为一旦进入缠抱状态裁判员就会暂停比赛,使得双方有机会安全撤出。
3.2 散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析
第十一届全运会每一局中运动员使用拳法21.6次;使用腿法11.9次;使用摔法4.9次。由于散打比赛每局按净打时间2分钟计,运动员在净打时间内平均1.6秒就使用一次技术动作[1],具有效高的频率,因此,可以认为散打是以击打为主的格斗项目。第十一届会运会男子散打决赛暂停比赛情况如表6如示,每局暂停次数介于4至20.5次,相差较大,平均每局暂停12.9次,最多的一场比赛每局暂停20.5次,相当于比赛每进行5.9秒就要被停止一次,频率极高。
研究比赛发现,散打比赛暂停主要是在双方运动员用摔和防摔技术过程中产生,占80%以上,其次为下台、犯规、消极等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散打比赛中小级别由于先后倒地和一方倒地引起的暂停较多,大级别这种现象较少,但抱缠较多。
3.3 散打与奥运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比较分析
由于奥运会比赛中跆拳道比赛只有四个级别,而且散打、拳击、跆拳道三个项目的级别设置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了进行合理比较,以奥运会所设级别较少的跆道拳四个级别为基准,以大致靠近的原则将三个项目的级别定义为四个区间,分别为50~60公斤级,61~70公斤级,71~80公斤级,80公斤以上级。
3.3.1 散打和奥运拳击和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差异性分析
散打、拳击、跆拳道三个项目都是以击打技术作为主要技法手段,而且暂停的情况比较类似,都以倒地、消极、双方运动员的搂抱等居多,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将表9、表10、表6中拳击、跆拳道、散打三项目每局比赛暂停次数分别用S、B、T表示,将三个项目每局暂停比赛的平均数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得出表6所示结果。
表7说明散打比赛的暂停次数和拳击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散打和跆拳道的暂停次数相比也存在明显差异;拳击和跆拳道比赛的暂停次数则没有明显差异。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发现,散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与奥运会格斗项目暂停现象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暂停次数数倍与奥运会格斗项目。散打比赛中的抱缠暂停是数字差异的主要因素,如果将表5中抱缠暂停次数不计,则散打比赛中各级别暂停次数就会明显下降,且均小于5次,因此,散打与奥运拳击和跆拳道比赛暂停的数量差别主要来源于抱缠暂停。
散打比赛中的暂停现象居多主要是运动员在场上过多的抱缠而导致的。对散打抱缠而引起的暂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由于散打允许运动员使用摔法,因此抱缠是必要手段,但对比赛实例的观察得知,散打运动员触发暂停的很多抱缠中并没有使用摔法,而是互相靠在一起进行防守或者消极等待。图1说明了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各级别引起暂停的抱缠的对比情况,把双方运动员抱缠后有使用摔法的情况叫施摔抱缠,没有使用摔法的情况叫消极抱缠,从图中可以看出,双方运动员的消极抱缠明显高于施摔抱缠。
3.3.2 散打和奥运拳击、跆拳道比赛实践中暂停现象的分类比较
暂停比赛根据规则对比赛产生的导向不同可分为安全保护类、鼓励搏斗类、分辩优劣类及文明与其他类四种,依度量关系将50~60公斤级,61~70公斤级,71~80公斤级,80公斤以上级分别定义为大、中、小和轻四个级别。得出表8所示结果,其中摔跤的暂停现象是自由式和古典式之和,从表中可以看出各项目各级别安全保护类暂停比较次数大致相当;分辨优劣类和文明与其他类也相差不多,而且数量较少;鼓励搏斗类中暂停次数最多的是散打,跆拳道和拳击次之。
通过对3个项目的分类汇总,得到如图2所示暂停情况分类图,可以发现,在格斗比赛中安全保护类和鼓励搏斗类暂停占了99%,另外1%则属于分辨优劣类。鼓励搏斗类在所在类型中占比是最高的,这其中主要来源是散打、拳击和跆拳道项目中运动员大量的抱缠式暂停
在3个项目的比赛实例中都没有运动员因为被对方攻击致伤而放弃比赛,说明安全保护类的暂停对运动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较大的保障作用,场上裁判员准确地行使规则使格斗比赛中严重的伤害事故成为小概率事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暂停比赛是格斗竞赛中尊重人的生命、确保比赛安全的首要手段,是野蛮与文明的分水领,体现出极大的人文关怀。
4.1.2 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无效抱缠导致了较多的暂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格斗比赛比赛节奏和频率,而奥运搏斗项目以较少的暂停保留了项目本身的激烈格斗特征。
4.1.3 散打、拳击、跆拳道等击打类格斗比赛中暂停比赛规则客观上造成会被运动员利用,以搂抱等形式争取休息时间并获得调整技战术的机会现象。
4.1.4 临时性暂停可以更好的保持格斗项目比赛的连续性。
4.2 建议
4.2.1 更好的认识和处理散打技术踢、打、摔的内在关系,减少散打比赛暂停现象。
散打项目在汲取内容的时候应有所取舍,应突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并在此前提下合理设计规则,引导技术向现代竞技体育看齐,减少比赛的暂停现象,使散打比赛更精彩。
4.2.2细化和量化暂停比赛的指标,提高执行裁判员暂停比赛的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暂停。
双方无直接关联的情况改由其他裁判人员判定,让主裁判员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比赛双方运动员,使裁判操作更加简捷易行。
4.2.3 将拳击竞赛规则的临时性暂停方式引入散打,使散打规则向奥运项目靠拢,增加散打比赛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徐诚堂.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5):57-58+7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上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4]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散打竞赛规则,2009
[5]国际拳击联合会.技术与竞赛规则,2008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推荐阅读:
散打速度训练与方法08-30
跆拳道的教学与训练11-14
少儿跆拳道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06-11
散打运动的推广08-13
中学开展散打体育课程的研究论文08-16
散打项目07-05
散打专业07-06
散打比赛07-06
武术散打08-06
女子散打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