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的推广(精选12篇)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高校教育面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倾向于生理和心理的有机结合。散打作为一项现代武术项目在高校教育中颇受青睐,和传统文化科教学相比,武术散打的开展更具有兴趣特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追求和拼搏意识。因此高校开展武术散打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发展综合教育的有效途径。科学的散打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也能从意识形态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奋斗的优良品质。新时期对散打的推广不仅涉及到基本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训练,同时对散打所传承的体育精神也需要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1 武术散打教学的必要性
1 . 1 促进学校综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优秀的散打项目不仅注重学习者对身体技巧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散打过程所涉及到的礼仪、涵养的理解和提升。因此高校开展武术散打项目不仅是综合教育理念下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也是学校提升“软”实力的必要措施。首先,从意识形态上丰富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观念,通过对武术散打细节的学习和领会,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历练学生在竞技过程中虽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某种程度上,其作用不亚于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课程。可见,散打教育的实质并非单一的技能型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和提升,对促进学校综合教育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1 . 2 促进其他格斗技能的整体发展
散打从技术环节要求对起势、手法、步法等有严格的要求,作为一项健体防身的特殊体育运动项目,散打中身体机能运作是有机的整体系统,从手法、步法以及心神等多角度进行系统配合,因此优秀的散打手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协调能力,散打技术的训练不仅是个人身体机能的拓展,也是对各项动作协调性的锻炼。譬如,在散打技术中强调的进步、退步、上步、撤步、闪步、换步、跃步等与其他格斗项目中的要求大同小异,从武术的本质上来说,无论是散打还是其他格斗项目,其目的是唯一的,都是力求通过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获得有效地攻击效果,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进攻和防守的理解上,散打主要强调通过主动进攻实现有效防守。因此散打中对不同腿法、手法以及心智的训练为其他格斗技能奠定了基础,也符合武术项目在实现目的方面的相通性。
武术散打不仅是对出击力量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对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因此只有配合灵活多变的格斗战术才能使得散打水准得以提升。可见,武术散打对其他格斗项目的辅助作用不仅体现在身体机能的锻炼上,从思想意识上也起到完善作用。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科学训练武术散打能够从根本上完善其格斗心智,进而提升综合格斗技能。
1 . 3 对大学生精神意志的熏陶
武术散打表面上属于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对意志品质也有很好的锻炼作用。从基本动作的训练到前面实战的练习,每个阶段都需要散打者付出必要的心血,面临的困难和考验是其他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因此大学校园内开展散打教学能够对大学生的精神意志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经过散打武术精神的灌输让学生更加注重面对挑战的坚忍不拔和处理事情的灵巧技能等。
此外,严格的散打训练能够对个人生活习惯进行良好的约束,增强大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压能力,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缓解大学文化课带来的紧张情绪,实现大学生在劳逸结合中健康成长。武术散打本质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精神,因此大学生训练武术散打不仅可以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散打竞技的实际体验而激发传统武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并以此焕发出由武术赋予的正义感和奉献精神,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养人才。
2 新形势下武术散打的推广策略
2 . 1 大学校园开展武术散打社团
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散打社团是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综合教育中起到重要角色。大学校园从本质上是由具备不同意识形态的青年学生组成,因此对生活的追求和认识具有较高的层次,某种程度上开展社团活动能够满足不同人的思想追求和业余爱好,武术散打作为一项竞技型体育运动,自身具备较大的体育欣赏性,然而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正是处于追求人格魅力的阶段,因此对武术散打的学习具有潜意识的自我陶醉感,社团活动正好满足了对体育魅力有着较大向往和追求的学生,进而不仅推广了武术散打,更重要的是使得大学生活更加充实。
此外,大学校园本身具备百花齐放式的文化氛围,开展武术散打社团能够使得校园文化更加全面化,在文化气息的熏陶下实现体育运动精神的有效渗透。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大学开展社团具有更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训练氛围,因此对散打技能的练习更加科学。散打社团的开展不仅是武术散打的推广方式,也是大学生实现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并非仅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注重具备优秀的综合身体机能,可见散打技术能够从自身角度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2 . 2 完善武术散打评估机制和激励措施
现阶段我国高校对武术散打课程的绩效评估体系尚未完善,尤其在教学成果的定量化考核上相对欠缺,导致体育教育中对散打教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高校对开展武术散打的认识不足,未能从学校基本教育目标中定位散打所需的教学体系。建立并完善散打教学体系不仅有利于武术散打在高校中的普及,同时也丰富了综合教育的内容。武术散打评估机制应该考虑到开设散打教育的目的,因此以实战为基点,综合评估散打教师和学生的综合散打水平,尽可能量化散打水平的考核,比如以实际对抗积分制作为学校定期考核的主要标准等。此外,有效推广散打的途径除了科学训练以外,构建激励性散打机制成为激发散打兴趣的根本途径,该举措也体现了散打本身所具备的竞争本质,通过散打比赛的实际奖励能够从意志上激励散打练习,进而使得散打项目健康发展。
2 . 3 增强武术散打在不同院校之间的交流
武术散打本身属于一项竞技性体育运动,因此其巨大的魅力是通过实战比赛所体现,对武术散打的推广必须以竞技为基础,从高校角度出发,实现武术散打的普及必须以实战为基础拓宽武术散打的竞技范围,尽可能实现和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之间的竞技性交流,只有有效、频繁的散打比赛,才能激发选手的训练激情,在心中树立起练习散打的奋斗目标。不同院校之间的散打交流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校之间有关散打教育的教学现状,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实际身体的摩擦和对抗激发学生对散打的自我探究意识,深化对格斗技能的自我见解,进而为提升散打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此外,不同院校之间的散打交流除了实际的比赛对抗形式以外,对武术散打的理论交流也尤为重要,认为技能型格斗技术都具备其科学的理论指导框架,散打作为技巧性极强的体育项目,从手法、步法等角度进行合理的理论培训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散打的境界,因此不同学校之间的散打交流必须以散打理论培训为重要内容,定期举办散打理论常识研讨会等,有效实现散打在高校的发展。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2
散打运动的特点
1.体育性
散打是两人运用踢、打、摔等基本技法,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的一项较技、斗智的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散打与其他运动项目基本相同,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它又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20年散打比赛的实践证明,散打对人体的健康不仅没有伤害,而且能增强人的体质。
2.对抗性
徒手对抗格斗是散打运动的基本特征。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打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斗智,一分上下。
3.民族性
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在擂台上进行比赛,就是沿袭了中国古代“打擂比武”的遗风;散打技术是拳打、脚踢、摔跤等技术的并用,也反映了中国武术的历史传统。
散打运动不同于摔跤、柔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等对抗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突出了武术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原则,且独具武术踢、打、摔技术全面应用的特色。显然它不?quot;拳击加腿“,冲拳,贯拳,抄拳,与拳击的直、摆、勾拳有相似之处,但仍有不同之处。尤其是鞭拳、弹拳、盖拳在拳击中无可觅踪。腿法丰富,运用最广。充分表现出”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三分手,七分腿“的武术技击术特点。腿法有弹腿、踹腿、前扫腿、后扫腿、摆腿、勾挂腿等诸多花样,运用巧妙,成功率高。散打的又一特点就是”摔术"的应用,有抱腿摔、挟颈摔、过肩摔、抱腰摔等摔法。尤其是接抱腿摔法,其他项目更少见,如接腿别腿、接腿压腿、接腿涮腿、接腿托送、接腿击腿等。可见,不论是技击的原则,还是具体的技击术,散打是应用中华民族体育--武术这一传统技击法进行对抗的运动。
锻炼价值
1.前言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社会价值极高。武术散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散打练习可以健体强身,陶冶情操,交流技艺,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武德。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之一的散打,它在健身方面也有特殊的意义。散打是一种搏斗类的运动项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到散打的竞技表演方面的作用,认为散打是暴力的可怕的,从而也使得不少人避而远之。然而散打的健身作用却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散打在健身方面的作用作一些深人的探讨研究,使人们更加了解散打的内涵和健身作用,以便散打运动更好的为群众所服务,以达到散打存在的更大价值。
2.散打的健身作用
散打是一项以动力性为主的、强度不断变换的运动,属于非周期性运动。散打也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如果按照竞技散打的训练方法训练的话,训练量太大,作为一种健身的运动项目,量的大小最好控制在中小强度。练习散打的时候应该以打靶、打沙袋和模拟实战为主,强度的大小可以任意控制,针对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练习强度大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为目的。
2.1 对生理的影响
2.1.1 运动系统
散打训练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拳法技术在散打运动中常用的有直拳、勾拳、摆拳等,腿法包括正蹬腿、侧踹腿、鞭腿等,摔法包括抱双腿前顶摔、抱双腿过胸摔、抱单腿拉腿摔、过背摔等。从拳法和腿法的种类和技术上可以看出,有直线型的,有曲线型的,摔法也有不同类型。以上可以看出进行散打训练,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锻炼,肌肉和关节也比较全面地得到了锻炼,这样对身体的锻炼更全面。和普及世界的跆拳道健身相比,散打不但具有类似跆拳道的腿法练习,还具有独特的拳法和摔法,锻炼更全面,健身效果更好。长期坚持散打练习,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的不同更加整齐和有规律,骨表现肌肉附着结实起来更加明显。散打中的打手靶和打脚靶,可以使手和脚直接或间接的触靶,这样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
由于散打固有的特点,系统的练习,既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通过练习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囊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通过专项柔韧练习,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较快的掌握各种技术的要领和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减少伤害事故。
因为散打运动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经常练习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组,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健壮、结实、匀称有力。长期坚持散打训练,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从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有利于肌肉持续长时紧张的活动。散打有它独特的练习方法,训练比较全面,所以身体很多肌肉都能参加运动,对身体肌肉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少年时期。少年时期骨的有机成分多,无机成分少,骨头柔软,所以进行散打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练习的手靶、脚靶和沙袋多用柔软的,要不容易使少年的骨头变形,小量多次的散打训练对骨骼生长有好处;肌肉的发育较晚,少年时期进行散打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少年时期肌肉发育不完全容易疲劳,但是经常的少时间多次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更好的发育。青年时期肌肉发育完全,散打训练使肌肉发育更完全,肌肉更结实,无论在打靶、沙袋还是实战练习都可以放开的练习,但是量不要太大,要不就起不到健身的效果了,作为健身运动必须控制训练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大影响健康。
2.1.2 神经系统
散打是在一定的场地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项目。在实战或模拟训练中,队员根据场上变化不定的形式进行应对,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应变性。在实战中,散打训练的拳法、腿法和摔法在场上综合运用,根据场上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战术,其实就是思维灵活多变的过程,锻炼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与其他的运动项目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相比,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比如田径中的慢跑,虽然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综合能力,但是慢跑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多为被动。而散打是主动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少年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神经发育迅速,要想让神经系统发育的更好,散打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青年时期神经系统接近发育完全,是神经灵敏性、兴奋性、活性最强的时候,在这个时期进行散打训练使神经系统更能完全的发育,在一时期可以进行较大强度的训练;中年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完全,并有开始衰老的迹象,在这个阶段要少量多次的训练。经常练习散打能使神经保持良好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为进入老年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
长时间进行散打训练的人,其身体的灵敏性,爆发力和柔韧性指数,往往高于正常人,在训练中,要求训练者的大脑和身体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的协调。而且和其他健身的项目相比,散打健身比较注重实用性,运动量比较大,训练难度和训练要求也往往高于其他健身项目。经常参加散打训练,特别是对处于生长期的少年时期,骨骼、肌肉等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期,练习训练比较全面的散打,有利于少年的身体的全面发育,和其他很多运动项目相比,散打练习更能全面地锻炼身体,保健效果更好。
2.1.3 其他系统
肺活量是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经常参加散打锻炼,尤其是对一些拳法加强练习,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大量实验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经常进行散打锻炼可以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所以从事散打练习的人上呼吸道疾病大大减少,有慢性病的人经过锻炼后肺功能也可得到改善。
经常科学地坚持散打锻炼,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使人的基础心率和运动心率均减慢,而心搏量增大。其原因是训练可引起中枢性迷走神经冲动加强,并伴随交感神经抑制机制提高,而加强心脏对全身的血液供应。经过长期训练后,心脏体积增大、心肌血管分布增多、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等一系列的变化。这样有利于心脏的健康,防止心脏疲劳,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如血栓、心肌梗塞等)的发生。经常参加散打练习还可以使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和免疫分子增加。这样整个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使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止疾病。
2.2 对心理的影响
2.2.1 散打对情绪的影响
现在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而且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使人得内心的消极情绪也无意示的积累和加重。散打练习能为这些压力产生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有效发泄口,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情绪和心理,如情绪的沮丧和意气的消沉。散打是对抗性体育项目,如果有愤怒和不满的情绪时,可以通过打靶和沙袋发泄一下情绪,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转移,这样不但能使身体在压力面前便的更坚强,而且还能避免造成因为愤怒和冲动的情绪而引起的过激行为和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2.2.2 散打对精神意志的影响
散打训练,从开始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练习,到条件实战以至全面实战的练习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次都对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考验和锻炼。
艰苦、疲劳、激烈、竞争是散打运动的特点。初学散手时,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时,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加量加强度时,要克服疲劳之苦;进行实战时,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冒失等不良心理反应。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习者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而且可以使人形成坚持不懈的作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礼让谦逊的,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为社会和国家练就具有优秀品质的现代建设者。
2.2.3 散打对自我认识的影响
散打可以通过人从自我的发展过程慢慢的提升到自我认识,进行散打训练可以使身体更强壮,灵活性和协调性更好,对自己自身的满意程度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使自我的认识得到了肯定。训练散打的对抗的过程中,不但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还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在心理上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克服缺点改正不足,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2.2.4 散打对行为协调和反应适度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指出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散打是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教练在教授散打的同时总是会不断的把武德融入到训练与生活中去,使散打运动员在生活学习得日常行为上有很大的自我调整。而散打实战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散打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3.散打与其他搏击运动做对比
3.1 散打与跆拳道比较
3.1.1 散打与跆拳道的技术对比
散打是中国武术在现代竞技体育模式下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是从传统技击武术中吸取了个别技法,综合拳击、跆拳道、摔跤等精华于一体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竞技体育比赛的对抗性项目,它虽然与中国传统武术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更接近国外各种格斗类项目,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散打就不可避免的与跆拳道存在必然的联系。
早期跆拳道的形成也借鉴中国武术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武术理所当然的是散打和跆拳道的开山鼻祖。但从技击内容上讲,散打是运用“踢”、“打”、“摔”;跆拳道则以腿法见长。虽然在散打比赛中,散打王柳海龙的“柳氏劈挂腿”运用的是与跆拳道极为相似的腿法动作,而在跆拳道技术风格的分类中也存在着“作风顽强、攻守得宜、自成一体”的散打型运动员,但仔细分析散打的技术结构我们不难发现较跆拳道而言,散打技术既存在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个方面散打中上肢的训练体系较为先进,应用的拳击的体系,在加上各种拳法、组合拳法、不断变化的灵活步伐的应用。无论是格挡闪躲还是攻击反击都有他的独到之处,这方面散打不是弱点;第二个方面散打中大多采取上段和下段的鞭腿,优势就是速度快,打击力强,虽然说散打的高段踢需要时间和准确,不过这点良好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协调性完全可以弥补,而且加上散打在对战中的各种摔法,尤其是面对跆拳道的时候散打以有效的鞭腿牵制加上接腿摔反而成为了散打的优势所在。最后一个方面散打的抱摔是出名的,所以,躯干部分的抗击打能力绝对不错,但是散打的腿部则是致命的弱点,由于在平时训练中,散打的鞭腿没有充分的机会硬碰硬,更多的是采取打空挡的战术,而跆拳道腿法的一大特点则是腿法灵活,并破坏对方的防守,理所当然要硬碰硬了,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威慑力。
通过对散打与跆拳道技术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散打的锻炼效果是全方面的,由拳法、腿法、摔法在加上各种组合使身体得到全方位锻炼的目的和效果。而跆拳道就相对逊色一些。
3.1.2 从精神上对比
从精神上分析散打和跆拳道,自我感觉跆拳道尤其胜出些。散打与跆拳道在训练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区别,但是内在的精神有所不同。在人们看来散打是一种技击术只是为了健身防身 的目的来练习散打,对散打的认识与体悟只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没有它当做一种“道”来修炼。而跆拳道注重“身心合一”,不仅注重身体练习,更强调精神修养。我们的散打运动更注重身体练习,以取胜为目的,忽视了对练习者的精神修养的引导。最注重的“武德”也因传统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思想所影响,而没有达到真正“武德”的内涵。跆拳道就非常注重礼仪,“礼仪”是跆拳道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部分。要求练习跆拳道时要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以示尊重。人们普遍反映“练习跆拳道的孩子懂礼貌”可见跆拳道的教化作用。跆拳道就是用最初级的礼仪开始教化孩子,使其能从起初最好,慢慢的引导到精神上面的修养。而练习散打的过程中表现自我,抛开执着、偏见、束缚,达到心灵自由无羁的境界,所以跆拳道从礼仪上开始练习修养是值得散打运动去借鉴的。
散打作为脱胎于传统武术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它折射了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它不仅要从传统武术中吸取精华,还要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散打练习者不仅要通过练习散打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还要以此为途径来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推广散打运动来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3.2 散打与拳击做对比
从健身角度分析,经常进行散打与拳击练习都能够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所以经常进行散打与拳击的练习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二者不但是比技术、比力量,更重要的是比智能,所以经常参加散打与拳击练习,不但能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使人保持清醒,还能使人的思维敏捷,应变能力提高,延缓大脑机能的衰变。
西方拳击更注重人体的外在表现,通过人的外部形体运动和肌肉活动塑造完美的身姿,特别是上肢和躯干。由于拳击对身体力量的要求都很标准,尤其是适宜的活动年限相对短暂,所以在健身养生上就失去了散打的优势。
中国散打文化内涵超出了一般的体育概念,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这种注重整体、注重和谐、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正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这种现代式的健康思想将使中国散打在健身养生方面的潜能得到不可想象的开发。
4.结论
散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极强可使人强壮筋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经常参加散打练习能使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全,体型健美,姿态端正,动作矫健;中年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易于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3
关键词:散手 泰拳 比较 借鉴
中图分类号:G85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b)-0217-01
1.1 研究对象
以历届中泰对抗赛,参赛选手及比赛结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为写作本论文作者查阅了大量有关武术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泰拳的发展历史和训练方法,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依据。
访谈法:对山东省武术部分武术前辈进行访谈,面对面的了解散打和泰拳各进攻基本技术的动作结构的异同,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第一手资料。
观察法:观看散打和泰拳比赛的录相,对运动员比赛中各种进攻技术的运用情况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比较法:运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对散打和泰拳各进攻基本技术的动作结构的异同,以及运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2 对武术散打运动与泰拳运动的对比研究
2.1 发展背景
散打的发展背景:散打是中华武术徒手搏击运动的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散打属于武术的搏斗项目,她是以踢、打、摔、拿等为主要技击动作,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现代散打运动的发展则是在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开展起来的,她是汲取了现代西洋拳的竞赛形式以及技术优点,并且结合中国散手自有的技术特点和比赛实践,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体育竞技之体系。
泰拳的发展背景:泰拳是一种实战性极强且威力巨大的徒手搏击术,自古以来,泰拳就以其凶悍残忍、凌厉无比而著称于世,泰拳手曾多次远征欧美各国,以独特的技艺把空手道、跆拳道、自由搏击和拳击的高手们打得一败涂地,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泰拳以无可争议的事实确立了在世界武坛的重要地位。泰拳的发展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相传是由泰国古暹罗王所创;也有传闻是在二千多年前由中国云南省传入。泰拳的群众基础十分广泛,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泰拳久盛不衰,并且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竞争力的武术运动,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武学体系。
2.2 技术特点
综合各种教材和多名教练员、运动员对散打与泰拳各种进攻基本技术的阐述,按照拳法、腿法、摔法、肘法、膝法五类技术。
散打的技术特点:中国散打属于搏击类项目,它主要以踢、打、摔、拿为主,散打运动动作变化多样,强调技术的综合性,鼓励多花样、精彩;以灵活多变的腿法和独特的快摔技著称,其踹腿能力和快摔技术使对手防不胜防。散打的进攻技术分为踢、打、摔3大类。所谓踢打法,即为腿法和手法。踢打法共性特征如下:速度快、力量重、力点准、预兆小、方法巧。
泰拳的技术特点:泰拳强调的是动作的杀伤力度,以重挫对手为制胜的目标,不拘形式,只求实用;比赛时多采用立体进攻,进攻凶狠、硬打硬攻、意志顽强;尤其以鞭腿、膝法和肘法著称。边腿、肘法和膝法是泰拳的特长,泰拳没有套路运动,纯对抗性;泰拳腿、脚异常坚硬、身体抗击打能力强;擅长肘、膝技;勇往直前、强攻硬取是泰拳的主要技术风格。
2.3 竞赛规则
2010年3月19日中泰拳比赛规则:第一,每场比赛采用5局制,打满5局决定胜负,每局比赛毛打3分钟(以前各种对抗赛均为2分钟),局间休息1半分钟。第二,中间可以使用摔法,泰方也可使用膝和肘供给,击中身体有效部位得一分(前几届中泰争霸赛,也可以使用摔、膝、肘,但摔得1分、膝肘不得分)。第三,为使比赛更具有悬念,让选手每局比赛都全力以赴,本次比赛每局结束并不当场宣布局分,而是等比赛结束后才亮分(以前比赛每局结束后亮分)。
根据中国散打1998年规则,中国散打的赛制为3局2勝,每局净打2min;禁击部位是后脑、颈部、挡部;禁用方法是肘膝、用拳连击头。得分标准是3分、2分、1分;比赛场地是擂台无绳圈8m×8m;护具为护齿、护裆、护胸、护腿、护脚背。而泰拳的规则是:5个回合每回合3min,中间休息2min,累计得分;禁击部位是后脑、裆部;禁用方法是摔;得分标准是每回合胜者得5分,负得3~5分;比赛场地为擂台有绳圈7.3m×7.3m;护具为护齿、护裆。
3 中国散打的缺点和不足及其可借鉴之处
3.1 缺点和不足
(1)抗打击能力差:与泰拳手相比, 中国散打运动员在技战术上的训练和水平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功力训练却远远不及。正因为如此,历次中泰比赛中,多次出现我方选手重击对手不倒,对手重击我方选手,我方选手因抗打不行而败北的局面。同时,由于功力水平与对手有较大差距,也造成了我方选手因心理上惧怕对手而大多处于被动局面,间接造成了比赛的失利。
(2)肘法、膝法不足:肘、膝方面,泰拳的肘、膝法有相对优势;摔法方面,散打摔法中的主动摔技术因对方凌厉的肘、膝技术的限制,严重受挫,而接腿摔技术由于离对手身体距离较远,不易受对手肘、膝攻击等优点,在中泰对抗赛中表现出绝对优势。
(3)灵活但缺乏力度:拳法方面,散打拳法速度快,技巧性强,但欠缺力度,杀伤力不够,往往造不成实质有效的伤害;泰拳拳法虽然不及散打灵活,不及散打速度快,但是其成功率高,且力度大,杀伤力强,几乎拳拳造成实质性的伤害。相传,我国一代技术宗师李小龙,曾受到泰拳高手的挑战,并与之交手,虽取胜,但亦被对手击成重伤,修养数月才恢复。他对对手的攻击力和抗击力非常惊叹,并潜心钻研提高功力的方法。
(4)耐力不足:体力方面,我们有待提高,从几次比赛中,中方运动员体力普遍不如泰拳手;这点我们回忆5月4日在澳门的比赛,泰方中途违约,要求将原来“如果一方以3:0领先,则为该场比赛的胜方”改为“所有比赛都必须打满五局”,其目的就是以为中方运动员的体力不如他们,并希望在后面的两局比赛中以技术性击倒中方拳手的缘故。这说明我们的散打运动员锻炼的时候较泰拳选手缺乏耐力,不擅长打持久战。
3.2 借鉴
增强身体的抗打击能力:散打作为一种对抗性比赛,对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运动员的抗击打能力,只有如此,才会尽量的减少中国散打运动员的弱点,有利于中国散打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的推广 篇4
1 我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散打发展现状
散打运动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此期间很大一段时间内, 散打运动可谓在我国红极一时。首先是我国各大体育专业院校开设散打专业, 散打正式被列入学校教育内容。再到2000年左右的散打王比赛可以说是散打在我国发展的鼎盛时期, 像柳海龙这样的散打名将被国人所熟知。可见当时散打的推广力度和发展情况都是很成功的。这种良好的开端也在大城市中得到了延续, 大城市里散打培训机构很多, 各大城市体工队拥有众多散打专业运动员。各大体育院校也培养出很多优秀散打运动员。各大城市学习散打的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但这种良好的势头并没有在中小城市得以体现, 由于中小城市缺少专业的散打教学机构, 比如高校没有散打课程和体育市场没有专业的散打俱乐部等, 加上中小城市没有比较稳定的散打文化, 再加上散打王比赛停办, 电视里也再没有再出现过比较有规模的散打赛事等。散打犹如一夜之间与中小城市地区的民众失去了联系, 民众对散打运动的关注越来越低, 甚至有人分不清散打与拳击, 跆拳道的区别。学习散打的人也多是自学, 对散打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 使散打在中小城市的发展与大城市相比截然相反。这种现实的落差让我们每个散打人多少会感到一点遗憾。
散打运动在之前的良好氛围下所孕育出的有利环境为什么不能在中小城市得到相应的体现?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其原因绝对不是我们从表面所看到的情况那么简单。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去研究, 才能得出确切的答案, 以便为散打在中小城市的推广寻找出路。
2 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散打运动缺乏媒体的重视和宣传
不管是任何运动任何事项, 在推广过程中都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 有了良好的传播媒介, 散打运动才能为大众所熟知。纵观国内外各大成功项目的推广如美国的NBA, 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等, 都离不开媒体的大力宣传。这一点不仅仅是中小城市做的不够好, 就连当今国家很多大城市也做的很不好。我们每天都可以从中央电视台观看很多精彩的体育节目, 但几乎没有看到过散打比赛的直播与转播, 就连国内外的重大散打比赛也很难在电视上看到, 这说明散打不仅在中小城市没有得到媒体的重视, 就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传媒龙头老大也没有给予散打运动足够的重视, 这直接说明很多中小城市对散打运动不够重视, 那就更别说能够有多大的宣传力度。一个运动项目不能得到媒体的重视和有效的宣传, 散打比赛不能像其他职业联赛一样被媒体所报道和宣传就无法为市民们所熟知, 那么散打运动的推广就显得很艰难, 无法达到预期的推广效果。
2.2 没有系统和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在信阳市所有的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后, 教练员们纷纷表示新信阳市到目前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和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都是分散在各健身俱乐部的名下, 或者是其他舞蹈培训机构等。这样杂乱无章的机构设置无法保证散打运动的正常推广。一个市级地区却没有一个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和文武学校, 而是将散打培训附加在健身俱乐部和其他培训机构内, 这样的机构设置也不免让人怀疑这些机构的散打培训的资格性, 是否具有培训他人的水平。这就让大众市民感觉这个地方的散打培训机构都不够专业甚至是骗人的, 那愿意去学习散打的人就少之又少, 想学习散打的人也会感觉没有地方可以学习散打。这就造成了当地有像学习散打的潜在人群但没有可以接受这些潜在学习人群的机构。久而久之这些潜在推广人群就转移其兴趣爱好造成了推广人群的流失从而产生了这种恶性循环, 越是没人去学习散打就越是没有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2.3 教练员队伍的师资水平
对所有散打爱好者进行调查后他们普遍表示教练员的水平不是很高, 减低了他们对散打的热情教练员是教学训练的主体, 其水平是决定教学训练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因此, 师资队伍建设是散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从以上调查结果, 可以看出, 教练员队伍同比年轻, 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其中专业退役, 无学历者和无资格教练所占比重较大。各俱乐部招聘教练员的时候, 都要求教练员对散打有自身兴趣, 对教练员职位有一定经验者, 明确自身职责与任务, 能良好的教授任何一个队员。这样要求不仅是对俱乐部的队员负责同时也是对散打行业的壮大把好关。散打教练员的工资同其它体育项目的教练员相比低很多, 根本达不到一般职工的生活标准, 出队比赛的费用也少于其它比赛项目, 由于这种因素不能激励教练员, 也就使得他们没有心思去带队比赛和日常训练, 对这个项目也就无法做到尽心尽力, 所以导致很多优秀运动员转到其它项目上, 直至人员流失, 对此, 教练员不负其责。因此, 这些都成为影响散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现存的教学设备与器材
学生对教学器材明显不满, 教学设施是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得以开展的硬件条件, 虽然散打运动对教学设施的要求较低, 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场地和器具, 那必然给散打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然而, 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人们都偏重于眼前经济利益、短期效应, 忽视了长远计划。许多俱乐部不顾实际地扩招, 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造成了许多矛盾的激化。俱乐部内的许多硬件设施相对不足就是其中矛盾之一。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尤为严重。在调查中发现器材明显缺乏。在对散打学员的调查中, 发现学员们对俱乐部的器材普遍表现出不满意。拳套、脚靶、沙袋不能保数量充足, 同时破旧的很多, 甚至连最基本的武术垫都没有。这给散打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俱乐部对此也不够重视, 这样的硬件设施情况无法给学员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散打学习环境,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施, 无法保证训练效果, 更严重的是这些破旧器材让学员们产生了厌恶情绪, 学员们训练时这些破旧器材味道太臭等原因让学员们感到训练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情, 导致学员们训练无法专心, 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使得散打的发展更是步履艰难。
2.5 中小城市大众对散打运动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很多人认为散打是高危项目。在中国功夫王争霸赛中上官鹏飞的不幸事件产生后, 外界议论纷纷, 有人认为散打是高危项目, 应该怎样怎样, 甚至有人说要取消比赛等等之说, 对于这些言论, 大众过于偏激, 没有完全了解散打运动, 容易把散打运动 (中华民族的国粹) 妖魔化。
第二, 很多人认为散打是专业运动员的项目。中小城市大众普遍认为散打运动需要从小练起, 就算去学习训练了也不会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平, 所以就干脆不学。甚至于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学习散打是浪费时间, 因为在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散打不会达到任何预期效果,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得不偿失。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散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应该被我们每个人掌握和熟知。现今, 我国体育专业院校都开设了散打专业, 甚至许多普通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散打课程, 足以见得散打在教育中的地位。
第三, 有些人学习散打的动机不健康。有一部分人认为只要学习了散打, 就能在社会上为所欲为。学习了一式半招后便到社会上惹是生非, 结果自己却落的轻伤乃至重伤。这会让很多人认为, 散打对于强身健体和防身没有任何作用, 所以本来想学习散打的想法又有点动摇。对于这种少数的个别现象,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散打知识的普及。同时给每个学习散打的人灌输“武德”的概念。首先要让人们清楚散打是两人在一定的规则下, 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有规则的, 不同与在任何地点没有规则的街斗。是一项体育运动, 而不是惹是生非称王称霸的技能。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每个学习散打的人灌输“武德”的概念, 不要以学习散打为资本去做一些违背我们学习散打初衷的事情。
第四, 中小学生认为学习跆拳道比学习散打更好。许多中小学生在选择业余爱好时, 经常会选择跆拳道, 他们认为跆拳道有独特的道服可以将自己区别与其他人而彰显出自己的特殊。认为练习跆拳道比联系散打更好。这种观点首先是错误的, 跆拳道与散打都属于对抗性的技击项目。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技术动作内容, 不能人为的对此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
3 武术散打在中小城市发展的对策
(1) 国家应重视散打项目的发展与推广, 国家定时举行大型散打比赛, 并提高散打比赛的奖励。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 强化运动员的训练动机。为散打制造一个像NBA那样的具有标志性的比赛来吸引注意力。此外, 在电视上开展定时的介绍散打, 推广散打的讲座节目以及散打实时比赛节目。
(2) 加大散打运动与中小城市传媒资源的联系, 充分利用中小城市, 传媒资源成本低, 范围扩散快的优势。为散打运动在中小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传媒环境, 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的经常接触到散打, 久而久之的把更多的群众转变为散打的潜在推广人群。
(3) 建立专业的散打培训机构, 在中小城市形成具有体育竞争力的散打体育品牌。将散打更好的融入中小城市体育市场, 增强散打运动在体育市场的影响力, 让人们在选择体育爱好时多一个选择。
(4) 严格审核散打教练资格水平, 杜绝“黑教练”和其他不专业的教练混入散打教学队伍。以此保证散打培训的教学质量, 让来学习散打的人感到学有所得, 不虚此行。建立良好的市场口碑。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
(5) 加大投资, 建设专业的散打教学场所, 购进合格的散打器材, 保证散打教学的硬件设施合格。给教练和被培训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散打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硬件基础, 保证散打推广不是虚有其表。
(6) 对民众进行散打专业知识和学习散打的意义等其他方面的教育, 普及中小城市民众对散打的正确认知。正确认识散打项目, 区别散打项目与其他项目的混淆, 让群众能正确感受散打运动自身的文化和竞技魅力, 让群众自发自主地去学习散打。然后借助群众自身推广散打。
(7) 大城市散打培训机构应该不局限于开发本地散打市场, 应当积极拓宽异地市场, 将大城市有名的具有竞争力的散打培训机构植入相邻的中小城市体育市场。一来可以拓宽业务, 二来可以为中小城市散打推广做贡献。大城市体育职能部门应当积极带动下级县市进行散打推广, 让中小城市的散打发展与大城市保持同步, 使中小城市能及时接收最新的散打发展政策。从政策上保证中小城市的散打推广与大城市相比不滞后。中小城市应当积极借鉴大城市散打推广的成功经验, 从众多成功案例中吸取先进理念与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方法,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办法进行散打项目推广。
参考文献
[1]邱丕相, 朱瑞琪.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2]李金钟.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博览, 2011 (10) :28.
[3]王守都.浅谈跆拳道俱乐部推广对散打运动普及的借鉴[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3) :114-115.
[4]李勇.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2) :170-171.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5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1届)
论作指文题目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者
张
磊 冯 宝 元 导教师
指导教师教研室
田径教研室 学生所属系 毕学
体 育 系
体育教育
070107277 业专业 号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目 录
摘要„„„„„„„„„„„„„„„„„„„„„„„„„„„1 1前言„„„„„„„„„„„„„„„„„„„„„„„„„„ 2研究方法„„„„„„„„„„„„„„„„„„„„„„„„1 2.1文献质料法„„„„„„„„„„„„„„„„„„„„„„1 2.2专家讨论法„„„„„„„„„„„„„„„„„„„„„„1 2.3 观察法„„„„„„„„„„„„„„„„„„„„„„„„2 3 分析与讨论„„„„„„„„„„„„„„„„„„„„„„2 3.1 直拳的动作要领与说明„„„„„„„„„„„„„„„„„2 3.2 直拳的特点„„„„„„„„„„„„„„„„„„„„„„2 3.3直拳的作用„„„„„„„„„„„„„„„„„„„„„„2 3.4拳的有效位置 „„„„„„„„„„„„„„„„„„„„3 3.5直拳的技术分析 „„„„„„„„„„„„„„„„„„„„3 4 直拳的训练方法„„„„„„„„„„„„„„„„„„„„3 4.1发力训练方法„„„„„„„„„„„„„„„„„„„„„3 4.2 副交感神经训练法„„„„„„„„„„„„„„„„„„„4 5直拳的运用方法„„„„„„„„„„„„„„„„„„„„„4 5.1刺探„„„„„„„„„„„„„„„„„„„„„„„„4 5.2进攻„„„„„„„„„„„„„„„„„„„„„„„„4 5.3防守反击„„„„„„„„„„„„„„„„„„„„„„5 6训练结果„„„„„„„„„„„„„„„„„„„„„„„„5 7结论„„„„„„„„„„„„„„„„„„„„„„„„„„5 8参考文献„„„„„„„„„„„„„„„„„„„„„„„„6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作者:张磊 指导教师:冯宝元
摘要:直拳在实战中,能破坏和扰乱对方阵脚,混乱其视线,以便为其它攻法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直拳是开始学习散打技术的第一步,有助于新手掌握远距离的技术和培养正确的距离感,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讨论法、观察法就以直拳的功效与训练方法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加以分析,供广大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考。直拳具有位置优越、隐蔽性强、出击速度快、并使头部防守严密,能扰乱对手的作战部署及使对手的心理错乱,在散打比赛中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地位。关键词:直拳;散打中;运用;训练方法
1前言
散打技术中的拳法包括冲拳、摆拳和抄拳三种,其中直拳是最基本的拳法,而直拳更为“基本中的基本”,纵观近年来国内的散打赛事,比赛中拳法攻防全面者很少,更谈不上散打比赛中还有会灵活运用直拳的人,然拥有完美直拳技击术的人总能在散打赛事上乘风破浪凡是在散打王争霸赛中的拳王和著名的散打运动员,都有一手久经磨砺的直拳技术。例如:散打运动员“刑士杰”多次在比赛中以直拳的巧妙运用,多次击倒对手获胜,他的直拳使得对手难以招架,2004年中日对抗赛中柳海龙就以直拳将日方选手击倒,可见直拳是散打技术中是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比赛中运用效果最佳的拳法。可见直拳的重要性,在今后赛事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也是可预见性的。本文就直拳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加以分析。直拳的特点在于路线短,冲力大,速度快,发力狠,动作突然,防不胜防,拳法简单,易于运用身体的力量,与其它拳法相比较,动作简单,运用广泛,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拳法和技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质料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文献并根据研究的目的阅读了相关学术论文,为论文设计打下了基础并确立了基本框架。2.2专家讨论法: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通过对学校老师教练进行讨论与学习找出前手直拳在训练,学习,运用中的不足。
2.3 观察法 通过观察各种全国比赛的录象,研究出前手直拳在比赛中的运用。3 分析与讨论
3.1 直拳的动作要领与说明
两脚自然开立,稍宽于肩,左脚在前,脚尖踏向内转,右脚在后,脚尖指向在斜前方,左脚稍离地,后腿膝关节弯屈,前腿近手伸直,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上体稍向前倾,收腹含胸,身体斜对着对方,以减少受攻击面积,头部稍下低落并收下颚,以保护喉部。两臂自然弯屈放松,同时两肘下垂,前臂抬高,高度应低于自己的眼睛,后臂弯曲置于右肋部,拳与对方下颗同高,两肩自然放松。由实 战 姿 势开始,左臂迅速用弹力伸直,同时左肩前送,上体距向左转,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左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左拳向内转至拳心向下成一直线时用力出击,肘关节随拳心内转向上翻转,随着出击的同时,左脚蹬地,顺势向前踏出,用前脚掌的内沿着地,右脚蹬地后,脚跟提起,身体重心移到前脚上,在出拳的同时,还要利用腿、腰、髓发力以增加击打力量,使力量通过肩、臂、腕关节和拳峰沿一系直线作用在被击目标上,在出拳过程中应放松臂和肩部肌肉,使发出的直拳在最近距离更为有利,在即将击中目标时,右手随左手的击出面自然前移,保护下领和面部,在肘贴近心窝部位,待击中目标后,拳、臂迟迟放松,由原来的路线收回,恢复成实战姿势。3.2 直拳的特点
在有效范围内出前手直拳时,身体变化不明显,容易击中对方。直拳的特点是速度快,动作突然,并且易于运用身体的力量,是一种具有较大威力与实用价值的拳法。直拳是比赛中最基本,也是比赛中实战效果最佳,使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拳法和技术,并且在单位时间内比其它拳法连续出拳的数量多,掌握了有效的直拳技术,往往可以获得赛场上的主动权,为取得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统计了2004年在广洲举行的中日散打对抗赛中的一场比赛共计110回合(有的比赛未能打满四回合),前手直拳占总出拳次数的36.5896,大大超过了其它散打动作在整个比赛中的百分率。3.3直拳的作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直拳可作为其它拳法的引路拳,给其它拳法创造进攻的条件。比赛中可用直拳连续击打和引诱对方,破坏对方的平衡,干扰和混乱对方的视线。直拳还可以用于有意识退步时击打,可破坏对方动作,打乱对方平衡,是争取胜利的主要手段。当对手进行猛烈进攻时击出前手直拳,把直拳运用在闪躲和格挡的同时,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击中对方而得分。直拳不仅对身高的的运动员有利,小个子队员也可以用直拳作为引拳,然后,逼近对手作近距离进攻,尤其在同一级别中个子相对较小的运动员拳较重,所以打直拳再配以其它的组合动作打出自己的特色来。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直拳比赛中作用的重要,而且直拳的动作结构和特点决定了直拳能在比赛中发挥有效的作用。3.4拳的有效位置
俗话说的好:“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这双手不仅是保护好自身的堡垒,更可理解为进攻时为自身铺好路线,从而撕裂对方防守屏障的利器。而各种拳法中的直拳,就是其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在散打中,直拳是相对于实战势中后手拳而言的。位于实战势的前方,他的拳锋位置与下巴平、大臂与小臂成90度~110度之间。略略偏开前视路线,以不挡住自己的身体路线为适,与对方是最近距离的前线阵地。就这一位置已经确立了他在散打中突出的位置。3.5直拳的技术分析
“理论指导实践”要想灵活运用,首先就要学到正确的拳法。前手发力原理是建立在“力发于足,主宰于腰”的武术宗旨上。所以必须清楚,力量的源泉不是在手上而是在下身,都是前脚蹬转地面,把地面反转回来的力量通过转髋拧腰,传递给上身,此时,整个上身躯干连同腰部同时转动,不要有脱节现象,把强劲的体内暴发力传给肩部,此时,肩关节有一个细小的鞭打动作,再通过大臂推动小臂,力达拳面。在手臂行走的路线中,肘不能外翻,以免分散劲力。走直线,加大刺伤的快捷与渗透力。使力以波的形式透过对方,击打对手。4.直拳的训练方法 4.1发力训练方法
直拳有其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首要就是让运动员如何发力。可采用,抓苹果训练法:把一堆苹果放在一张课桌上,让四、五个队员比赛谁抓的多,规定一次只能用前手抓一个,而且必须和桌子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激发潜能,在不自觉 4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中整个身体的能量在手上体现为速度和力量。达到就收也是打的最高境界。对于躯干力量的整合,可以通过模仿投掷的姿势来体会,从而获得。4.2 副交感神经训练法
当直拳攻击对方时,发出爆发力(劲),是以自己的身躯作为后座力的“炮座”,自身内脏易亦受到反冲击振荡,因而发出的爆发力(劲),也受内脏副交感神经的耐受性能力的大小而限制。所以,必须提高副交感神经的训练,提高内脏副交感神经的耐受能力。
训练方法:散打预式站好后,重心必须移至后脚,全身放松,两胯微曲、下坠,两膝微曲,沿左右水平面转动下腹部引出前手直拳,手臂必须放松,转动幅度在1/5~1/4圆周。动作轻、均,逐渐加快,振荡内脏。每日一至二次,必须空腹不饥饿时。开始时每次10~30秒,逐渐增至3分钟即成。每次感到胸闷、腹内翻腾不适即止。5 直拳的运用方法 5.1刺探
直拳轻便、灵活,不易影响到身体重心和防守暴露破绽,在初与对方的会战中,可以利用直拳,虚晃进攻,骗取对方做出反应,观察对方是沉着而立,还是急急后退,还是茫然起动作,还是僵死原地;从而判断对方的应变能力、技术层次、心理素质,为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找到最合理的进攻方法。同时,还达到了干拢对方进攻思路和进攻节拍,让对手难以揣摩你的心思,进攻变的更为小心翼翼,从而能为打败对手收集最有利的资料。5.2进攻
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2004年“中日散打比赛”中,柳海龙就以一记直拳将日方选手击倒,而不是自己最擅长的腿法。因为在散打比赛中直拳处在与对方交阵的最前点。而且,拳路走直线,是诸多攻击方法中距离最短,最快捷,最隐蔽的,往往会打个对手措手不及。如果拳打击力度大的话,会让对手产生畏惧、胆怯,甚至击倒对方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而人们通常将后手、后腿的重力打击视为自己的王牌武器,却忽略了直拳在散打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散打队员并不惧怕直拳。正因为人们对他的轻视,教练员们也不注重直拳训练,使得散打比赛中的拳法越来越脆弱,相反有智 5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者认识到直拳具有位置优越、隐蔽性强、出击速度快、使头部防守更严密。重视直拳的训练,那么直拳的威力也越来越大。5.3防守反击 在2000年的散打王比赛中,任彦兵面对技术全面、擅摔能打,名气远远大于自己的腾军,就是发挥前手直拳的反击作用,频频得点,在直拳频频反击击中腾军的同时,还将素有摔跤大师之称的腾军摔得没有招架之力。待到腾军反扑,任彦兵就稳扎稳打,终于凭借直拳以点数优势战胜了天王。6 训练结果
通过训练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我们向解放军散打队输送的运动员潘贤华,首次参加99年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水上擂台赛就获得了70公斤第三名,同年又获得了全国散打锦标赛70公斤级第二名;2001年参加中国武术散打王比赛,获得了全国五大天王----“敢斗王”的称号,同年又在中、美、意三国散打比赛中获70公斤第一名;2002年又获得了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75公斤第一名。他的直拳在国内外比赛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直拳的巧妙运用。7 结论
7.1、在散打比赛使用的拳法中,直拳的出拳数在数量上是占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在训练中要注重直拳这个最基本拳法的训练量。
7.2、直拳可用作试探性的拳法,起到试探对方虚实,发现对方破绽的作用。7.3、直拳在散打比赛中是最简便、实用、有效的拳法,又具有快速反击对方和良好的自我保护特点,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发挥这些优势,以取得场上主动,赢得比赛胜利。
7.4、直拳可作为其它拳法的引路拳,为其它拳法创造进攻的条件。因此,在训练中要多练习以直拳为引拳的组合拳,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重视直拳的训练和运用,能使队员的技术战术水平、专项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到一个更好在状态。所以教练员们必须重视、加强直拳的训练运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人体育出版社,1999年。
[2] 《孙子兵法》苏州出版社,1994年。[3] 《中国散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4] 《练武.练气.练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5] 胡保兄主编.拳击[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J]2004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录象带
[6] 雷鸣.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武术散手进入奥运会的问题探析[J]2003 年9 月
[7] 任丽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论散手实战中的进攻时间差[J]2005 年11 月 [8] 潘海湘,搏击·武术科学浅谈诡道谋略在散手运动中的运用[J]2006年9 [9] 刘德新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浅谈散手课的教学 [J]2005 年第6 期 [10] 李守东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浅谈散手运动的速度训练 [J]2 0 0 3 年第4 期
[11] 王伯余, 蔡衍铿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浅析散手运动员战术思维与培养[J] 2 0 0 6 年2 月
散打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软素质” 篇6
一、聪明的头脑
好的武者应为智者,打拳不仅用身,还要用脑。赛场如战场,必须针对不同的对手,根据不同的战局,采取不同的打法,运用适合的战术,把握整体格局,最终战胜对手。相反,没有头脑的武者只不过是一介武夫,一味的猛打猛撞只会一败涂地。在2000年散打王总决赛中,七十五公斤级的柳海龙对阵八十五公斤以上级的任彦兵,面对身高、体重都大大超过自己的对手,柳海龙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灵活、快速的优点,避免以硬碰硬,积极游斗,使得任彦兵身大力沉的优势无法发挥,反而在柳海龙的游击战中陷于被动。最终,柳海龙以小博大,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过人的胆魄
拳谚云:“过手放对莫疏忽,一胆二力三功夫”。过人的胆魄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在比赛中,胆魄更是取胜的关键。超级散打王柳海龙曾说过:“散打比赛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不怕,无所畏惧。因为散打是身体直接对抗,非常剧烈,只有不怕,你才敢放手去拼,技术特长也才能发挥”。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三、坚强的意志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一直以生理上更加坚强的承受力和精神上不可摧垮的意志与对方对抗。意志上稍有松懈,一瞬间便可招来灭顶之灾。众所周知,对于散打王柳海龙来说,体力相对较差一直是他的软肋,但在2000年的散打王总决赛中,他却在两个小时之内连敌三人,苦战十一回合,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使他最终蟾宫折桂,登顶封王。
四、良好的心态
对于一个散打运动员来说,胜负乃兵家常事,赛场之上,风云变幻,作为一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无论是比赛中还是比赛后,都应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平静的心态,客观地看待比赛的胜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不被“捧杀”,也不被 “棒杀”。
五、控制局面的能力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7
1 不同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1.1 大武术观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2011年是中国武术的标准化年, 高小军在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做了题为“树立大武术观, 加强标准化建设, 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他指出根据武术项目的发展需要, 必须确立“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指导思想[1]。在标准化前提下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方面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 这是几十年来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套路和散打规则的又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整。规则的改变有利于武术散打运动向国际化接轨, 更早向奥运的目标前进。
武术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是从武术的各拳种门派中分离出来的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中竞赛规则对散打运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82年初稿的制定到1990年第一本规则的正式出台到现在的竞赛规则经过了五次的修改, 每次修改规则都是在一些大型比赛后进行, 在实践中发现漏洞和不足。新规则变动具体措施:第一, 通过改消极8秒为5秒、严格执行消极搂抱的处罚、在判定胜负方面取消平局, 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等来提高比赛的节奏和观赏性。第二, 通过先后倒地不得分遏制利用小摔获胜的战术, 利用不同的动作产生不同的分值按各自不同的分值累计相加得分, 来提高拳腿得分的优势。第三, 改变称量方法, 即一次赛事只称两次体重, 分别在抽签前和进入前8名后。这种新规则变动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一是减少对峙和消极搂抱情况, 来提高武术散打比赛拼打节奏和激烈程度;二是以便优化散打拳腿摔三大技术体系的均衡发展;三是有利于运动员在赛场上保持体能, 得到运动队的赞同。
从上述比赛规则分析, 这次规则的改变发生了大的变化。得分标准的改变符合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便于裁判人员的操作和判罚, 注重引导技术的发展和规范, 注重踢、打、摔技术的均衡发展, 称量体重的改变, 使得竞赛更为合理、简洁、规范, 正符合了大武术观的标准化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武术散打运动向国际化接轨的方向发展, 这也与坚持申奥的理念不谋而合。例如改消极8秒为5秒, 从而改变了以往8秒在有限比赛时间内所占的比重, 影响了散打比赛的连贯性, 增加了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 在判定胜负方面取消平局, 判技术强者为胜方来看, 改变了以往出现平局加赛的办法, 这样有利于运动员体能的保持, 也便于迎接下次的比赛准备, 促进了武术散打运动科学体系的形成。
规则的修改, 不但符合大武术观的要求, 而且给散打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营造出了良好的赛场氛围和热烈的赛场气氛。通过比赛的实践验证, 所有运动队、裁判员和观众对实施新规则的比赛都有新鲜感, 对比赛规则、运动员的表现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 对散打项目这样精彩、激烈和具有观赏性的比赛都感到非常的满足。这些规则的变化都验证了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武术散打运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正是符合了“大武术观”所讲的站在全局的层面上, 以对武术事业整体发展高度负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武术的一种价值观和认同感。这也正是中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选择。高小军认为:“这说明武术散打规则做了一些调整后, 比赛更加激烈, 同时更加具有观赏性, 这种调整符合项目发展”。朱瑞琪也认为:“散打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 首次做了规则上的大修改, 从比赛的效果来看, 改革是成功和有必要的, 能够促进散打项目的发展”。这种新规则、新标准、新规划的实施, 为中国散打运动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新的气象。
1.2 审美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 一项体育运动能否具有美感, 即是否具有观赏性, 对该项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极其重要[2]。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中国武术散打, 是一项属于体育, 又高于体育的运动项目, 当然也渗透着浓厚的美学因素。由于武术散打运动的美是以人为对象, 以人体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 可以说武术散打运动的美是以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3]。2011年武术散打新规则的出台给散打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在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了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 给观看比赛的观众带来了很好的审美感受。
1.2.1 武术散打体现的节奏美
在客观世界中, 节奏无处不在, 它是作为运动过程中秩序的连续。许多的体育项目中都有鲜明的节奏, 增加了该项目的观赏性, 突出了节奏的审美价值。节奏美是比喻规律、步骤工作要有节奏地进行过程中给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美感。武术散打运动中也存在着节奏, 而且这种节奏对运动员非常重要。在散打比赛过程中, 倘若运动员恰如其分地掌握比赛节奏, 往往就能控制比赛的主动权并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4]。在新规则中改消极8秒为5秒、消极搂抱和先后倒地不得分以及平局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 这些条款的修订都是引导比赛节奏更加紧凑、激烈的同时使散打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从审美视角分析, 这些条款的变化,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克服了以往比赛时间到了还没有发挥好自己的水平造成遗憾, 比如在以往比赛中会出现双方运动员对峙时间过长, 影响了散打比赛的观赏性, 也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新规则改变了以往的情况, 从2011年的“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全国体育院校武术散打锦标赛”上分析, 比赛中运动员在运用进攻速度的缓慢和虚假动作的引诱来把握时机, 时机一旦出现, 做出的动作快速、连贯、流畅的技战术, 显示出了整个比赛过程中使比赛节奏显得更加紧凑, 突出了武术散打的特点“两两相当”的激烈对抗性, 这在比赛中给观众所带了一种前所未有审美感受, 使人们观赏和体验到变幻无穷的节奏美, 满足了观众观看比赛的心理需求, 几乎每场比赛均观众如潮。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散打新规则更加注重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多进攻使少搂抱的技战术打法, 通过对比赛节奏的把握, 运动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力和运用自然规则所获得的自由感, 这样一来, 就使得武术散打比赛表现出他的井然有序, 体现出鲜明的节奏美, 也显示出了新规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全面和简洁。
1.2.2 武术散打体现的劲力美
武术散打运动的劲力美主要体现在它向观众传递着力量的象征, 即散打技术动作产生的击打力量。对抗过程中从护具上发出的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正是散打运动劲力美的体现, 充分显示了武术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新规则中规定边裁不允许举平局牌, 虽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 但鼓励主动进攻者, 在抢攻的次数和效果方面有优势者为胜方。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多采用主动进攻的方法, 提高了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意识, 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比如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及“消极搂抱对方”被判技术犯规, 这些都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的发挥, 诸如运动员可以用冲拳、鞭腿等击打的劲力就表现出来了, 进而更好地发挥平时在比赛中不常用的鞭拳、摆腿等, 鼓励运动员不常用的技术动作和发掘新的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这种劲力美正是武术技法“尚劲不尚力”的表现, 体现了中华武术的技击特征。
武术散打的对抗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极强的娱乐功能,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对事物的追求愈加需要带有刺激性。武术散打对抗的激烈和紧张正好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的需求, 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心理满足感, 人们通过锻炼能更好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以及通过自身的体育运动来挖掘人类自身特有的阳刚之美, 所以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欣赏这项体育运动, 亲身体验到这种体育美的乐趣, 这对增强民族体质, 振奋民族精神, 激发民族情感,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1.2.3 武术散打体现的组合美
现代散打运动不仅以运动员精湛的拳法、凌厉的腿法、巧妙的摔法以及灵活的战术给人们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直接感受, 而且运动员健康的体魄、内在的自信、不屈不饶的斗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还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审美体验。根据技术的表现特点, 散打技术可分为拳法、腿法和摔法三种。在新规则下, 由于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 因此, 从得分效果来看,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为拳法、腿法得分的增加和摔法得分的下降, 体现新规则对踢、打、摔三种技术体系的结构向拳腿组合技术倾斜, 表现出了武术散打技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全面性。比如说, 侧踹腿接后冲拳, 再加一个前高鞭的动作, 这种通过快速组合美的动作来赢得得分, 展现散打运动的技术特征, 使得观看比赛的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美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 在那瞬间中让人享受到永恒的美。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新规则的导向作用, 使得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1.3 市场需求视角下散打新规则的完善
散打规则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大武术观思想和散打运动发展的规律, 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现在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散打运动一直也尝试着走市场化的道路, 由于这几年来国家武术散打运动的重视与推广, 武术散打有了一定的商业市场, 也逐渐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功夫片的盛行, 武术馆校的收入反映了武术产业的萌发。武术产业伴随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馆校、俱乐部的不断做大、做强。从2000年武术散打王赛事的兴起, 武术散打的市场才有进一步的发展:门票收入、媒体收入、包括电视广播、广告等[5], “中国武术散打王”是采用商业手段运作将比赛与市场结合的成功典范,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定期热播的“中国武术散打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6]。竞赛规则对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这次修改的条文在执行中均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也出现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需要进一步的再次修改。对今年的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来说, 在一场80公斤级半决赛中, 武警队选手崔飞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回合时, 连续用摆拳击打上官鹏飞头部, 致使昏迷37天脑部细胞逐渐死亡, 身体肝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这一事件在中国的拳台上刮起了强烈的风暴, 散打运动是否安全, 所改变的规则是否能完全保证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群众们对此产生了各种疑问。从后来的视频回放来看, 崔飞的连续几次摆拳进攻几乎全是从后面打到了上官鹏飞的后脑部位, 而这在比赛中是绝对禁止击打的部位, 违反了比赛的竞赛规则。在比赛中为保护运动员的安全禁击部位是不允许击打的, 禁击部位, 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规定不能被击打的部位, 包括后脑、颈部和裆部。后脑是指头部耳廓垂线以后的部位[7]。
通过观察、分析录像, 崔飞在第一个摆拳击打上官鹏飞后发现上官鹏飞直觉有点失常, 而裁判没有立马喊停, 场裁技能指的是在散打比赛中, 裁判根据相关要求, 在台上进行比赛评判和指挥的能力。由于散打是两人在台上的对抗, 因此, 场上裁判往往对比赛节奏、运动员的发挥等有直接的影响, 它要求熟悉裁判基本的口令与手势, 口令清楚无误, 手势准确规范, 熟悉竞赛规则, 判罚及时、准确, 应变能力强, 及时处理台上的意外情况, 站位恰当、移动及时合理。通过这件事以后可以看出, 散打规则在商业化比赛执行中的不完整性,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的规定, 规则制定的依据是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这里违背了规则的判罚。在这次的事件中场裁因为位移的角度没有看清楚崔飞的第一击, 而边裁和裁判长也没有按规则的尺度来执行,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散打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不够威严, 这也不符合商业化运作的规律。在市场化的情况下, 只有制约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竞赛规则具有权威性, 有统一的标准, 达到国际化标准的需要, 才能促进该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 规则引领下散打运动发展趋势
纵观新规则启用后的2011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 可以看出我国散打运动员整体水平提高很快, 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新队员层出不穷, 各级别高手如云, 竞争异常激烈。新规则促进了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 在技术结构上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得分标准的改变减少了搂抱现象、对峙的时间, 鼓励运动员多采用主动进攻的方法, 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 提高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在未来的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规则的改变应朝着符合运动项目发展的科学规律和市场需求的特点, 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达到国际化需求的标准, 以及还要有一套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支撑, 才有利于武术散打更早走入奥运的殿堂。
2.1 符合运动发展的科学规律
修改后的竞赛规则正在营造出和谐的赛场气氛、公正的竞赛环境, 新规则在注重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更加注重观赏性, 为武术散打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武术散打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必须符合该运动项目发展的科学规律, 2008北京奥运武术及武术散打没有进入比赛项目, 主要原因是武术及武术散打的东方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还没有完全融为一体, 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改进。例如, 散打竞赛规则难以体现客观公平地让各会员国统一接受, 国际武术比赛参加国的数量不是很多, 女子散打的竞赛发展比较落后, 世界各国发展不均衡等。因此, 我们在武术散打中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让世界人民能接受的东方武术文化, 使武术散打和奥林匹克运动在文化上能够相融。目前散打礼节和服装上面过于简化, 散打的短裤、背心没有体现文化的内涵, 且显得有些不文明, 所以应该对服装进行从新设计, 在款式、颜色、装饰图案等方面融入尽可能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同时还可以设计散打训练服装和比赛服, 这些都是丰富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这方面, 属同类项目的跆拳道项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散打在进行国际化传播推广时, 必须强调“术道并重”, 充分发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多元价值功能。
2.2 迎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及世界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下, 散打市场化是其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散打市场化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 必须迎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特点、市场法律法规行事。新规则下, 由于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等, 这些都有利于运动员向组合技术全面发展。由于比赛节奏的加快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防守反击能力、抗击打能力, 在今后的竞赛中尤为重要, 新规则始终在贯穿一个“实”字, 运动员必须具备综合实力才能赢得胜利。这些规则变化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的审美感受正是符合了当今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要。2011年, 武术被列为2020年奥运会备选项目[1]。2012年3月至9月, 国际奥委会体育委员会对这些项目进行审查考察。目前, 国际武联正在积极准备报告、材料及相关赛事[1]。另外, 中新社西安2月25日电 (记者王曦)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成立仪式25日上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而建立一支专门的国家队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尚属首次[8], 这也是散打项目发展的需要。条款的变化有利于武术散打更早的进入奥运, 前提是必须按国家既定的目标竞技化方向延伸, 才有利于武术散打更好地向国内、国际化市场方向发展, 通过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模式, 可促进各种社会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造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3 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
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才能促进该项目的发展。首先必须从制定该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竞赛规则入手, 改变规则是必然的。众所周知, 所有进入奥运会或世界性比赛的运动项目, 都必须有一部完善的运动竞赛规则[9], 武术散打运动也不例外, 除了继续完善现有的竞赛规则外, 还必须严格执法, 在规则执行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制定的规则去执行是影响该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今年的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上官鹏飞一事就说明了该规则执行中的不严密性, 对裁判执行规则中的偏差给予纠正, 才能顺应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促进武术散打推向奥运大殿堂。此前轰动中国体坛一时的“上官鹏飞事件”曾折射出中国运动员保险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 国家队此次特别声明, 将在未来时间内不断完善队伍的保险制度, 以使每一位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都能得到保障[9]。武术散打毕竟是竞技运动, 在追求竞争激烈性的同时, 保护竞赛者的基本安全应是第一要素, 也是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法则[10]。再次就是随着规则的改变对散打技术的发展体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例如新规则中, 通过先后倒地不得分,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 因此, 从得分效果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为拳法、腿法得分的增加和摔法得分的下降, 体现新规则对踢、打、摔三种技术体系结构向拳腿组合技术倾斜。规则执行在比赛中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体现了武术散打技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全面性, 表现出了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 促进了该项目的发展。当然, 未来散打运动想发展, 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完善, 无论细节怎么改变, 改变永远是运动的主要魅力。每项运动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诸多作用的综合影响才发展到今天。所以, 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不仅是运动项目的发展史, 汇集到最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要:改变永远是运动的主要魅力, 规则的改变是促进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新散打竞赛规则的出台, 就顺应了各方需求和散打运动发展的规律。文章从大武术观、审美、市场需求等不同视角对散打规则的新变化做了解读, 并由此对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散打运动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涛.2011年中国武术十大亮点[N].中国体育报, 2011-12-29 (7) .
[2]汤太礼.从体育美学角度探讨竞技武术散打比赛观赏性[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8 (5) :72-79.
[3]吉洪林.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10) :10-12.
[4]周小青, 张冬琴.新竞赛规则下散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9) :142-144.
[5]徐再飞.论武术散打的市场化运行[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3) :288.
[6]杜建军, 李静华, 李东民.从新试行的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看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75-76.
[7]杨祥全, 管建民.武术散打教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92.
[8]王曦.中国正式成立武术散打队[EB/0L].中国新闻网, 2012-02-25.
[9]黄晓鹏.试论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再完善[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29-32.
散打运动的中国特色 篇8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可看作文学坚持中国特色的典范。能为散打乃至竞技武术走进奥运会提供借鉴。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后, 当天发布了一则新闻公报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 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毫无疑问, 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有分析家指出, 莫言的作品非常具有中国特色, 字里行间都显露出中国文化和文明独有的生命力, 而这一点是与西方乃至全世界的主流文化相契合的。可见, “特色”并与西方体育融合对散打运动走向世界至关重要。
古语有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 言其特别出色也”。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 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是其所属事物所独有。自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特色中国”的发展道路始终前行, “特色”在我国已成为社会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一把利器。大至特色城市建设、小至特色村落发展, 特色旅游、特色美食、特色疗法、特色社区等, 特色带给了我们众多机遇与体悟, 我们在大力打造“中国特色”的同时, 也在努力开拓“特色中国”的宏伟蓝图。
散打运动作为中国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试点之初就重视和研究中国特色, 形成了“远踢、近打、贴身摔”的风格、特征。经过30多年来的改革发展, 甚至“否定之否定”的规则轮回, 逐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竞赛体系, 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技、战术展示形态。但从技术的标准化、规定性方面, 散打运动的改革和发展还要围绕区别国外的技术风格和中国特色作进一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以奥运会同类项目为例, 柔道以其立技与寝技著称, 作为奥运会比赛中唯一允许使用窒息与扭脱关节等技术手段来制服对手的运动项目, 柔道比赛要求运动员对对手通过采用锁臂、扼颈等“温柔的方式”将对手扔倒或压制在地取得胜利, 以彰显运动员对技术掌握的娴熟程度;跆拳道则以其腾空、旋踢脚法技术而闻名, 在被正式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过程中, 为了适应国际大型比赛的要求, 韩国曾对跆拳道技术进行了不断改进, 如手技方面, 出于对保护运动员和增强比赛观赏性考虑, 仅限于攻击被护具保护的躯干位置, 世界跆拳道联盟还专门设置特别技术委员会, 专门用于改进现行跆拳道技术。柔道、跆拳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散打技术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启示散打技术改革和突出特色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当然文化特色也不容忽视。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2008北京奥运会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盛宴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日仍令我们记忆犹新。开幕式上从泼墨山水画至活字印刷术、从四大发明至文房四宝、从击缶而歌至丝路之舞, 无处不绽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以中国特色动物为原型的“福娃”, 以中国玉璧为主题的“金镶玉”奖牌, 以中国“青花瓷”系列组成的颁奖礼服, 将中国特色、奥运理念和世界文化融为一体, 共同构筑完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 则一改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理念, 通过融合英国工业、英国医疗体系和摇滚乐等“英国元素”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9
散打运动属搏击格斗类运动,对抗时以击中对方、倒地为得分手段。因其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激烈的竞争性和多变性,损伤的发生率很高,在训练、比赛中致伤、致残、致死的事故屡有发生。本文根据散打运动发生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选取西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专项学生(共177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
3、引发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
参加训练或比赛的运动员缺乏人体解剖知识,在散打运动中忽视对薄弱部位的保护,易引起受伤。防护器材、场地的不完善也是运动员受伤的原因。教师或教练员在散打教学、训练课中组织不当,参训、参赛者的抗击打能力差、技术水平悬殊大也是致伤的重要原因。某些散打运动员存在例如冠心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变、心脑血管瘤等潜在疾病。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可能会诱发此类潜在疾病突然发作,加之,无严密的医务监督,受伤运动员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急救处理,造成严重后果。
4、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散打是一项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技术灵活多变的运动,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技能、心理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通过教学和训练,不仅要促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生理、心理、生化各方面发生适应性的变化,更要利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在长期的教学、训练、比赛中,往往会因为某个环节的疏忽造成运动损伤,为了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就必须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
4.1、准备活动要充分
在训练课的比赛前,必须进行充足时间、适当运动量的热身活动,包括跑步、关节操、压韧带、踢腿的幅度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充分拉伸。严寒和炎热天气,在情绪最兴奋和低落时,准备活动不合理、不充分极易引起损伤,对此,初学、初练者更应予以重视。
4.2、教学与训练的原则需遵循
在教学及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的系统性和可接受性原则,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进度。在扎实掌握动作方法后,学习技术要领,并持续加强专项身体素质和一般身体素质的练习。攻防训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只有具备了攻防能力及抗击打能力后,才可尝试小范围的攻防练习。随着身体各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和成熟的技战术形成时,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及大范围的攻防练习。
由于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等条件的不同,每名运动员的训练能力及比赛能力也存在差异,教练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性训练,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发展。
4.3、医务监督工作应加强
体育教师、教练员、医务监督工作者需走访每一名入训运动员的直系亲属,从中了解运动员是否具有家族病史、遗传基因,必要时可进行身体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脊柱的正侧位拍片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训练的前、中、后期医务监督人员或教练应适时进行心率测定,准确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4.4、运动员在实战训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待加强
培养运动员实战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总结运用新颖的防守教学方法,增添防守的练习内容,加强自身薄弱部位的训练。通过对易受伤部分佩戴护具或是利用沙袋替代实物训练,并在训练中增加抗击能力的内容,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4.5、正确的技术动作需掌握
研究发现,因未掌握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导致的软组织损伤及关节扭伤在散打运动中时常发生。有些运动员因为技术粗糙、不全面,在比赛中急于求胜,盲目进攻,忽视防守的严密性,极易被对方直接击中而导致损伤。因此,应该强调技术全面,攻守兼备,动作规范。
4.6、心理素质应加强
运动员应充分意识到运动损伤对其运动生涯的制约力,树立正确的运动观,严于律己。教练员安排心理课堂,帮助运动员在课堂及日常的训练中建立自信心,培养运动员积极进取、勇攀高峰、不惧失败的意志品质。消除消极心理;提高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特别是内部动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文华,毛占洋.武术散打选修课常见运动损伤与预防[J].福建体育科技,2004(6).
[2]余学好.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5).
[3]张东.散打运动损伤的救治和预防[M].拳击与格斗,1992:(9): 18.
[4]史清钊,王廉.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治疗方法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对散打运动中重复重击的研究 篇10
现代散打运动员的抗打能力越来越强,在比赛中KO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个现象慢慢影响到散打比赛的观赏性,散打运动也将难于在国内外立足。在美国的综合格斗比赛中,运动员如果发现对方有破绽或者出现击中头部眩晕等情况,重复重击法将是首选。在散打比赛中,如果运用重复重击的方法,将会在散打比赛中增添一分色彩。运用重复重击的方法对比赛的取胜有什么作用及重复重击这一击打战术适不适应我国的散打比赛,这将是这次研究的目的所在。
在国外的搏击比赛当中,虽然没有对于重复重击的研究,但是重复重击已经随处可见。如拳击,由于它的特殊性,需要重复的重拳击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重复重击,可见重复重击在拳击选手那里已经习以为常。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安德森·席尔瓦KO视频、拳王帕奎奥KO视频、康李、中国国家散打运动员等比赛视频资料。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阅读有关散打击打技术、运动损伤等书籍和观看重复重击相关的KO视频等资料的基础上,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为本文提供研究的依据。
2.2.2 数据分析法
整理相关的资料,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与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在我国散打运动史中,由于散打项目的特殊性,击打的理念参差不一。在散打理念里面有一击致命之说,但是现代散打运动员的抗打能力越来越强,一击致命往往不成效果;还有巧打以点致胜一说,在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以巧致胜是首选,但是散打运动员技术越来越全面,想要争取以巧致胜已经相当困难;还有我国一龙,让我们看到了金钟罩、铁布衫。
在外国的搏击项目里面,重复重击打破了金钟罩、铁布衫,如在著名的搏击比赛UFC当中,可以看到重复重击使对手完全失去抵抗力;又如在世界拳王争霸赛当中,许许多多选手都是被重复重击头部出现了短暂的晕厥。下面结合网上的视频对美国UFC一场比赛的数据进行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直接重击头部击倒3次,膝击头部击倒1次。
3.1 重复重击的有效部位和部位的易损伤度
在我国散打比赛发展史上,早期出现了很多死亡事故,从而取消了许多的击打技术,其中包括肘击等主要的技法。在散打比赛的逐步演变中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规则,规定了许多的有效击打部位和不允许击打的部位、犯规等等。下阴、后脑、颈部是不允许击打的部位。击打的有效得分部位为躯干、头部、下肢等。
重复重击部位的易损伤度分析:
躯干的面积比较大,躯干正面分为胸部和腹部。腹部是比较容易击打的部位,也是比较容易得分部位,腹部是没有骨架支撑的地方,如果受到重击或者重复重击容易造成内出血和腹直肌的损伤,击打腹部还可以使其在短时间内呼吸困难;重复重击心窝可以使人迅速产生刺激副迷走神经导致心脏停止,使人昏厥,重复重击需谨慎,尽量不要选择别人的重伤来赢得我们的胜利。胸部由骨架和胸大肌等组成,它的抗击打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胸部的面积比较大,所以较为容易击打。在击打胸部的散打击打技术里面,一般除了直拳、勾拳、摆拳之外,还会受到正蹬、侧踹、鞭腿的击打,重复重击胸部,容易造成气胸,也有可以造成胸大肌的损伤,从而使其进攻的速度变慢,力量变小,防守的能力下降;两边的肋骨分为真肋骨和假肋骨,假肋骨受到重击,最容易造成肋骨的骨折,在我国的散打史上就出现过,腋下肋骨遭重鞭腿重复重击导致骨折而终结比赛,可见重复重击胸部对比赛的胜利有一定的作用。
头部控制肢体有意识的活动,大脑成为了控制中心,重复重击头部或者重击头部,容易造成被击者大脑发生轻微或者严重的脑震荡;头部有着丰富的血管,供血时由颈内、外动脉系统供应,细分后有额动脉、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以及枕动脉。重复重击这些动脉所在区域,就容易使其损伤或者坏死,容易造成致晕或者脑部供血不足;头部也是器官很多的部位,有眼、鼻、耳等器官。鼻子受到重复重击时容易出血和骨折,如果发生骨折后,比赛将很难进行,击打鼻子是比较好的选择,在我国散打史上,就有出现击打头部休克导致死亡,在UFC里面KO的视频,80%是重复重击头部所致,可见重复重击头部的杀伤力。
下肢的大腿、小腿都是很容易受到击打的。大腿是稍强的。大腿有着很多粗大的肌肉,比如说股四头肌群、缝匠肌、股二头肌群,还有内侧肌群等。击打大腿是非常容易的,如果大腿受到损伤,使移动变得缓慢,那么比赛的取胜概率将迅速降低。大腿的抗击打能力是相当强的,一次的击打往往不成效果,经过重复的击打,就可以使其肌肉受到严重的损伤,还可以使其股骨发生骨折,在我国散打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方比赛队员被鞭腿连续重击导致比赛终结。重复重击大腿是争取比赛胜利的一种手段。提膝防对方的低鞭腿往往是惯用的招数,但给小腿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重复的提膝格挡,很容易使小腿的肌肉损伤,使其移动变缓。提膝的同时,形成了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反关节,受到低鞭腿的重复重击时,往往容易损伤。
不管机体的哪个部位,受到重复的击打,都会使其进攻和防守的能力下降,造成比赛的失利。
3.2 重复重击的散打技术
在散打比赛里面,拳法击打到头部的机会比较多,如直拳,左右直拳对头部的威胁是比较大的,击打的目标要明确,头部才是击打主要目标;在比赛时,击打头部的次数多了之后,对方会特别注意头部的防守,那么就要配合其它诱敌技术,比如说先击打对方的腹部,让其把头部的防守松懈,紧接着抓住机会对其头部进行猛击;在对方头部的防守松懈的时候,利用左右直拳对对方头部进行重复快速的击打,使其在短时间内受到重挫。
重复重击胸部、腹部的运用方法:运用勾拳、摆拳、直拳、正蹬、侧踹都可以对对方的腹部、胸部进行击打,击打的方法形式多样。如佟庆辉著的《散打连击技法》介绍到了许多的击打方法,如寻找对方空挡时进行击打;抢拍击打,在对方没有做出动作的时候,对其先进行击打;还有格挡后顺势击打等等。重复重击的目标要明确,有了目标,那么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散打技术进行击打,击打的目的性越强,击打到目标的机会就越大。
重复重击对方的大腿的散打技术,想要做到重复重击对方的大腿,鞭腿是主要要用到的技术,在比赛时要有一个理念,要是把对方的大腿击打受伤,那么离比赛的胜利就不远了。在比赛时,击打对方的大腿是比较容易的,利用鞭腿击打的时候要抓住时机,先给对方狠狠一击,紧接着利用其移动速度下降给对方重复的鞭腿击打,直至其大腿严重受损而不得不输掉比赛。
左右直拳、摆拳、勾拳、左右鞭腿、前后脚的侧踹,与前后脚的正蹬等都是重复重击所需的散打技术。要做到重复重击,还需利用一些散打的战术,比如抢超击打等。
3.3 在国际搏击项目中的重复重击
在国际搏击项目中,重复重击已经随处可见了,比如综合格斗、世界拳王争霸赛、泰拳比赛等等。本文结合美国UFC安德森·席尔瓦的网上比赛视频进行分析。由表1得出,重复重击头部次数最多,其次为大腿内侧和外侧,最后是胸部,其中采用拳法击倒对方的比例占很大比例,其次是膝部。综上所述,重复重击的理念在比赛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同时增加了观赏性。
在世界拳王争霸赛里面,几乎在每一场比赛里面都会有重复重击,这些重复重击是由无数的组合拳形成的。KO对手的方法主要也是由于重复的击打。著名的拳王帕奎奥重复重击对手的头部是造成KO的主要手段。
在一龙和泰拳王蓝桑坤的一场比赛中,泰拳王就是运用无数的冲膝得到比赛的优势,也使一龙的金钟罩、铁布衫在重复重击面前显得无力。
3.4 重复重击在散打中的运用
在我国,重复重击在散打中运用得比较少,但是也有先例,如有着美国散打王之称的康李就在比赛中运用了重复重击。在2006年的一场比赛中,康李的摔角功夫在MMA擂台上第一次显露,纠缠中一个拧腰绊摔重重将布瑞恩砸倒在地,起身后布瑞恩试图用重拳乱中取胜,可康李的拳法凌厉出乎对手的意料,五发凶猛的组合拳都砸中布瑞恩头部,受到重击的布瑞恩摊倒在地上,散打选手使用重复重击效果显而易见。在1999年的一场散打比赛中,我国的那顺就是因为抵挡不住康李的犀利的进攻和被连续组合拳重复重击,而且组合拳都对头部进行了连续的重击,最终告败。从康李的例子得出,重复重击在散打中的运用是很有前景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在世界不同的搏击项目中都运用了重复重击同一部位的击打方法,而且都有着很显著的效果,在我国的散打里面也是适合运用重复重击同一部位这一击打方法。
4.2运用了重复重击,则比赛的观赏性会增强很多;重复重击对比赛的取胜也有着很关键的作用,重复重击同一部位,使对方在比赛中渐渐消弱那个部位的功能或者使那个部位的功能丧失,从而在比赛中就会占据劣势。
4.3 重复击打对于散打运动员是适合的。
摘要:在我国现代散打运动中,运动员的抗打能力越来越强,击打理念越来越丰富。在散打比赛中,虽然重复重击取得比赛的胜利非常少见,但是在国外的搏击比赛中,重复重击同一部位却越来越常见。在我国的散打运动中,重复重击也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散打,重复重击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6):367.
[2]张为等编.运动与损伤[M].武汉:武汉体院科研处,1980.
[3]蔚编.散打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佟庆辉.散打连击技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5]安德森.席尔瓦ko视频资料[EBOL].http://www.56.com/u95/v_NTg1MDkz NDg.html拳王帕奎奥ko视频资料[EBOL].http://www.yunpp.com/v/jiaodian/35231.html.
武术散打运动特征分析 篇11
【关键词】散打运动特征;时间特征;体能特征;战术特征
An Analysis of the 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Sanda
WU Yun-long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cognition of the sport law of Wushu sanda and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mpetition rules, the technique and tactic systems of sanda are becoming mature, and it demonstrate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space, physical agility, technique and tactic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of experts and logic reasoning,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analys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sanda, which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daily training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Keywords】Sport,time,space,physical agility,tacfics
散打自1979年作为试验项目开展以来,已经经历了31个春秋,随着各种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成功举办,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中阔步前进。随着人们对武术散打运动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掌握以及竞赛规则的完善,不但促使散打运动的技、战术体系更加完备,也使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性空前增加。散打是一项在特定时间与空间里与对手较智斗勇运动,同时也是一项强度大、间歇多、攻防转换快、以优势取胜,具有独特的时间、空间和体能特征的同场对抗性项目。
1 散打运动的时间特征
散打作为竞技对抗性项目,要求运动员在每局比赛里,要尽可能地重创对手以期获得优势胜利,或尽可能多地击中对手以点数获胜。根据散打竞赛规则,国内外的散打比赛(商业性比赛和团体赛除外)都是采用三局两胜制,即在一场比赛里先胜两局(优势胜利除外)的选手获得胜利。每局净打两分钟,局间休息一分钟。根据李勤等所作的统计,散打每局比赛总对抗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的28.6%,平均每次对抗时间(4.29±2.93)秒,总间歇时间占每局比赛时间的71.4%,每次平均间歇时间(10.71±4.58) 秒〔1〕,而且一局比赛中每次对抗时间越长对抗次数就越少,比赛就越剧烈。
除对抗时间外,加上每局由于倒地、先后倒地、强制读秒和有可能的犯规、下台等所需的暂停时间,每局比赛时间大概需要3分钟左右,根据竞赛规则规定的每场的前两局都是同一选手获胜的不进行第三局比赛,每场比赛大概需要7(两局)至11(三局)分钟的时间,但比赛中出现选手被KO、优势胜利、犯规或受伤中止比赛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在这些状况出现的情况下,比赛的时间就很难确定。另外,如果在三局比赛中出现平局,将会加赛一局,直到比出胜负为止,这样一场的比赛时间将超过15分钟。
所以,散打每局比赛属于变速运动,大约1/3的时间做快速运动,2/3的时间速度平稳,而每场比赛属于间歇性(局间休息1分钟)的变速运动,比赛时间表现出区域集中性的特征——每场比赛所需时间主要集中在在7至11分钟的时间区域内,分布在大于1秒的时间区域上。
2 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
散打运动的比赛是在高60厘米、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的,双方运动员必须在激烈的对抗和快速的攻防转换中保持自身的平稳,一方面要尽可能通过合理技、战术的应用击中、摔倒对手或迫使对手下台,又要防止自己在快速移动中滑落或被对手击落擂台(竞赛规则规定一方运动员下台,台上的运动员得两分,如果在一局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先下台两次则另一方获胜)。所以,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首先表现在运动员的移动上,运动员在场上不仅要抓住每一次得分机会进行猛烈的攻击,而且在后退防守时要时刻注意自己在擂台上的位置,以弧线后退为主,这既可以躲过对手的直面攻击,又防止自己跌落擂台或身处擂台边缘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进而为自己的反击赢得空间距离和时机。散打运动的空间特征其次表现在运动员的形体上,散打运动员一般有相对较长的四肢,正所谓“腿长臂长,拳脚为王”,较长的四肢放大了可以进攻的有效距离和防守范围。
散打运动的场地空间较小,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很容易跌落或被击落擂台,因此,运动员的移动要快速、灵活,击打要凌厉、凶狠,阻击要果断、快速,战术要全面、娴熟,这样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给予对手最有效的打击。这不仅说明散打运动对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灵敏和柔韧素质有很高要求,而且要求运动员有较好的抗击打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战机出现时果能断出击。
3 散打运动的体能特征
3.1 散打运动的供能特征
根据我国著名的训练学专家田麦久教授的项群理论,散打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目,具有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级和优势胜利的比赛特点,且在比赛中相持而无进攻动作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8秒(竞赛规则规定),因而,间歇时间短、回合多、攻防转换快是散打比赛的显著特征, 根据有关统计研究,一局比赛中选手有平均10次以上的交锋和相应的间歇次数,每次平均对抗时间为(4.29±2.43) 秒,最长对抗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每次间歇时间平均为(10.71±4.59) 秒〔1〕。这说明散打比赛是一项强度大、时间短、速度力量型的对抗期和非对抗期组成的变速运动,这样的项目特征决定了散打运动员的供能方式是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3〕 的混合供能,但由于比赛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实验条件的局限性,在实际比赛中很难对其供能特点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根据李勤等的研究,散打运动的无氧供能约占84.7%,有氧供能约占15.3%,该运动以无氧供能为主。在其测定的30秒和60秒极限运动后散打运动员的血乳酸与200米跑运动员最为相近,且个体乳酸域也基本相同,说明散打运动员的无氧功能更偏向于ATP-CP供能系统。从技术特征看,快和狠是散打运动的重要技术特征,在比赛中表现为起动突然、移动快、回防快、反击快和击打力量大、迅猛,这些动作都需要运动员有很好的爆发力,而爆发力是指身体在最短时间内的最大用力,ATP-CP系统的供能是肌肉发挥爆发力的基础, 是爆发力动作的能量主要供应系统,但它在人体的含量少〔2〕 ,在激烈运动中,肌肉内的ATP-CP只能维持10秒左右的时间,消耗后的20-30秒内合成一半,2-3分钟可完全恢复〔4〕。而散打比赛每局比赛需要持续3 min,时间较长,因此该项目既依赖于磷酸原系统又需要乳酸能系统供能〔5〕 。一般认为,在极量强度运动的开始阶段,乳酸能系统即可参与供能,在运动30秒左右供能速率最大〔4〕。
所以,散打运动是一项以无氧供能为主、有氧供能为辅,且无氧供能更偏向于ATP-CP供能系统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训练中要注重对无氧供能能力尤其是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同时又要强调动作技能的提高,因为随着运动技能的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能量消耗会减少,机体利用能量的效率会提高〔5〕。
3.2 散打运动员的体形特征
竞技运动就是要充分挖掘人体的潜能,逼近人体的极限,创造超人的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有两方面决定,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即与生俱来的天赋,它决定了一个运动员将来能取得的成绩的高度,这也是凭什么进行运动选材的依据。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即对潜在竞技能力的充分挖掘,它是让运动员表现出超高运动水平的重要手段,决定着运动员潜在的能力能否表现以及表现时间、充分程度和保持的年限,这也是为什么训练要科学化的原因。
运动员的身体是参加训练和比赛的物质条件,也是潜在的运动能力物质载体和表现工具,运动员的身体结构即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适合从事某项竞技运动。贺子文〔6〕在《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原理》中指出,格斗项群运动员要求有较高的身高与较长的四肢,身高和体重保持恰当的比例。这符合结构决定功能论,即一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定的形态结构实现特定的机能活动〔7〕。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样告诉我们,功能反过来又促进结构的适应性改变,“用进废退”是整个生物界进化的规律。
赵发田〔8〕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中选取了29项反映身体形态的测试指标,经过与普通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长度指标虽然大于一般运动员的指标,但四肢、躯干比例匀称。优秀散打运动员帕格休指数、臂围指数较一般运动员大,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型比较粗壮,上臂肌肉体积和横断面积大,肌肉发达,收缩能力强。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劳雷尔指数(体重/ 身高3×1 000)和维尔威克指数〔 (体重+ 胸围) /身高×1 000〕这2项指数都较一般运动员大,说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较一般运动员好。另外,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体型分值均数为 1. 65-4. 41- 2. 60,一般运动员体型均值为1. 82- 4. 34- 2. 77。说明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 肌肉力量大,击打与抗击打能力强。
高亮〔7〕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形态特征研究》中,经初选指标和有关专家的经验筛,选取了身高、胸围、皮褶厚度等20项测试指标,经研究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首先是以身体围度为主,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围度都较大,尤其以上肢围度和胸围表现突出;其次优秀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比较高大、 上肢和小腿相对较长;再次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体脂含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身体较高大、粗壮,四肢较长、围度较大,体脂含量少、身体充实度高,身体比例匀称,是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形特征。这不仅可以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外在体形特征的依据,也为日常的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3 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
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各内脏器官(如心血管器官、呼吸器官、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工作能力〔9〕。它是人体承载运动负荷与强度的内在器官和系统,其功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与强度极限。由于在运动训练中涉及到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没有心率那样简便、易操作,而且能够直接控制和反映运动强度,所以在运动实践中,对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它器官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
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是反映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房斌〔10〕在对优秀散打运动员安静状态下某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测试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冠状动脉循环、心肌收缩力,较低的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心脏具有良好的做功储备能力,而且微循环指数略低于普通值,并有大动脉顺应性较好的特征,这可能是散打运动员心血管功能适应长期训练的结果。
赵光圣〔11〕等在研究中推算散打比赛中最大心率百分比为 96%左右,练习时应使心率保持在 180 次/分钟以上,间歇至心率达 120~140 次/分钟,以此间歇训练方可提高成绩,并建议用比赛心率值监测训练强度,用运动员的心率恢复来监测其疲劳程度。赵发田〔8〕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中,经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选取了心率、肺活量、反应时、运动时等四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经分析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显著低于一般运动员,心力储备高;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肺活量显著高于一般运动员的肺活量,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活量较大;优秀散打运动员反应时和运动时的均值都小于一般运动员,反应和动作速度快。
综上所述,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特征可以概括为:心血管系统功能好,心力储备高;肺活量高,呼吸肌的力量大;神经系统灵敏,反应时小,动作速度快。这些特征都很好的反映了武术散打的对抗格斗特征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要求,既要有良好的体能做基础,又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与行动。
此外,由于武术散打是一项集踢、打、摔和防守技术于一体的徒手对抗项目,身体对抗十分激烈,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的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身体机能方面还具有以下特征:内脏器官的抗震性能好,可以抵抗身体被摔倒时或受到重击时对内脏器官造成的震荡和冲击力;应急能力的适应性强,表现在运动员一旦进入实战状态,血液中血糖增加、血压升高、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应对各种刺激对身体危害的能力加强;触觉加强,表现在与对手交手时,可以通过肢体接触感觉对手的进攻意图和发力方向;痛觉减退,表现在抗击打能力的增强,不但能经受住常人不能忍受的重创,而且身体反应较小;前庭分析器的稳定高,主要表现在快速的击打、移动以及受到重击或摔倒对方时对自己重心稳定的把握。
3.4 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
如果说运动员的身体是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物质条件,那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便是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动力和保证。身体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通常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由于散打运动独特的技术特征,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带有明显的专项性特征。
3.4.1 散打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与身体素质
随着散打规则的不断完善和对散打运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散打技术已趋向成熟。江正〔14〕等在《论当代武术散打运动的技术发展特征》中,把散打技术分为预备姿势、步法、拳法、腿法、摔法和防守技术等六类,并认为散打各种技术虽然有其各种不同的具体特征,但总的看来可以归纳为:“快”、“狠”、“准”、“巧”、“全”、“稳”、“隐”等特征〔14〕。
“快”是散打技术的核心,表现为起动快、击打快、回防快和移动快等,只有快才能制造和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才能赢取主动,保持优势。拳谚“踢腿如放箭,回腿不见面”、“打拳如放炮,收拳如火烧”等便是对“快”的最佳诠释。这些快速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员非常好的爆发力,所以爆发力的训练是散打力量训练的重点。
“狠”是指击打动作要凌厉、迅猛,它是给对手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和威慑力从而占据场上主动的最佳途径,“一力降十会”便是这个道理。这不仅需要运动员有很大的绝对力量,而且对相对力量的要求更高,因为散打运动比赛采用的是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级比赛的方式,所以,力量素质特别是相对力量的训练也是散打运动素质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准”不但要求击打动作要准确,而且要判断准确。只有击打准确才能在拳来腿往的交手中避实击虚,只有判断准确,才能有效克制对手的进攻占据主动。“巧”是技术应用效率的最大化,即用最合理的技术去克制另一种技术的发挥。江正〔14〕等认为“准”是得分取胜的关键;而“巧”涵盖着“活”的内容,“活”是指身体的转动、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快速转换要求灵活敏捷。动作击打准确需要神经系统对肌肉的确准调控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而动作的灵活多变则需要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快速准确的交替,这些在运动员身上则表现为散打运动员要有较好的灵敏和协调素质。
“稳”是指完成技术动作和快速移动时,对身体重心稳定的保持,它是各种技术得以稳定发挥的前提。这需要运动员有较好的平衡能力和感知觉能力以及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
“隐”是指击打动作的预兆小、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其看做是“快”的延伸。正所谓“千有千来解,万有万来解,一快则无解”。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爆发力和快速力量的要求。
“全”是指运动员技术的全面性而言,全面技术是特长技术发挥的基础,没有较高水平的全面技术,特长技术就无法发挥作用,因为在双方交手时由于一方技术不全面,会导致其特长技术还未运用之前已经落败;同时全面技术还是战术灵活、多变的基础,因为灵活多变的战术是各种技术的变异组合,如果运动员的技术不全面,在比赛中就不可能运用出灵活多变的战术。技术的全面性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
综上所述,从技术特征看,武术散打是一项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全面的运动项目,最大力量、相对力量、爆发力、协调和灵敏素质尤为重要,是日常训练的重点内容。
3.4.2 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赵光圣〔11〕等在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模式与标准中,对78名运动员的10s立卧撑、10m×4次折回跑、纵叉、横叉、立定跳远、双臂曲伸、1min仰卧起坐、50m、10s高抬腿、400m、800m、1500m、3000m等项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速度耐力、耐力对散打运动水平影响最大,其次是速度与力量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对专项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小。
赵发田〔8〕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中,经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选取了深蹲、卧推、10s象限、10s立卧、10s鞭腿、10s冲拳、100m和400m等9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经过测试并与一般散打运动员相应指标的测试结果的比对发现,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的绝对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优于一般运动员。绝对力量大可以提高动作速度,不但增加了得分几率和动作的威慑力,也是给对手造成重创的前提;较高的速度耐力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较长时间保持动作速度,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较高的灵活性可以让运动员随机应变地完成各种动作和组合,是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一。
李国强〔13〕等在《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中,经过测试分析认为作为反映散打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灵敏素质的8m×40往返跑是相当重要的,其次是立定跳远,体脂率和心功能指数所占的权重最小,对专项体能的作用相对较小些。
从上面的实验比对研究可以看出,绝对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素质是散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核心,而柔韧素质对专项水平的影响较小。
4 散打运动的战术特征
随着武术散打技术的逐步成熟,散打战术也表现出了鲜明的项目特征,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主动性、迷惑性、应急性、多变性、层次性和隐蔽性。
“主动性”是散打战术的首要特征,也是战术实施的核心。双方交手在于制人而不制于人,通过自己主动的、有目的的快速移动或真假动作的施展达到战术目的的实现。在实战中,能否调动对手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比赛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术作为基础,更需要聪明灵活的头脑根据对手的不同技、战术特点采取合理的战术,并适当应用于实战中才能占据场上的主动。战术特征的主动性,具体在实战中的表现并不一定都是先发制人,在很多情况下也表现为后发先至,无论是哪种战术的施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对手,形成有利于己方的态势。
“迷惑性”是散打战术的实施的手段。只有在实战中迷惑对方,才能隐藏自己的进攻意图,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孙子兵法》曰:“兵者,诡道也”,即“兵不厌诈”,在散打实战中则表现为合理的利用竞赛规则,在竞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计谋使自己的技术得以发挥,而使对手技术水平的发挥受到影响或抑制,从而占据优势,取得比赛胜利。
“应急性”是指战术应用的灵活性,是战术实施的关键。在实战中不能死搬硬套按照赛前准备的战术进行比赛,而要根据对手的战术变化做出快速的变化和反应。“应急性”包括“变”和“快”两方面的含义:“变”是指战术的“多变性”,是制敌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如《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快”是技击制胜的决定因素,只有快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武谚曰:“千有千来解,万有万来解,一快则无解。”现代散打中,突袭战术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突然进攻,出其不意,打对手个措手不及。
“层次性”是武术散打战术实施的保证,在实战中表现为攻中带防,防中有攻,攻守兼备。拳谚曰:“只攻不守失误多,只守不攻取胜难。”所以在你来我往的攻防转换过程中,只有做到在进攻的时候注意防守,在防守的时候伺机进攻才能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隐蔽性”是指战术实施过程中的预兆性要小或者没有预兆。它不仅是战术奏效的前提,也是技术发挥作用的前提。只有预兆小或者没有预兆,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当中还包括“快”的含义,即战术实施一定要迅速,才能起到“拳打人不知”的效果。
5 小结
武术散打的运动特征是其运动规律的生动表现,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武术散打的运动特征,是深化认识武术散打运动规律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本文从武术散打运动的时间、空间、体能、技术和战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较具体全面地展现了各部分的本质特征。此外,果敢精神和聪明灵活的头脑也是武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勤,肖国强.散打运动员能量供应特点生理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7,(12):61-63.
〔2〕TrumpME,HeigenhauserGJ,PutmanCT,etal.Importanceofmusclephosphocreatineduringinter-mittentmaximalcycling〔J〕.JApplPhysiol,1996,80(5):1574-1580.
〔3〕赵光圣,高炳宏,郭玉成,苟波,王道.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3):47-49.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163-165,315.
〔5〕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贺子文.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训练原理——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7〕高亮,朱瑞琪,陈超.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形态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2):140-142.
〔8〕赵发田,朱瑞琪,李蕾,李军.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72-75.
〔9〕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专业课参考教材,2002.
〔10〕房斌.散手运动员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193-196.
〔11〕赵光圣等.中国散打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前的生
理生化监测手段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1):51-55.
〔1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184-232.
〔13〕李国强,李米环,雷宗怡,刘宏,吴伟.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体能模型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12):120-122.
〔14〕江正,李波.论当代武术散打运动的技术发展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7(3):57-58.
散打运动的推广 篇12
自Raymond(1992)等人的研究后,美、英、意、加等20余个国家的研究小组相继报道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共同结论是,“视觉通道上一定存在注意瞬脱现象”。
由上可以看到,视觉通道内存在注意瞬脱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产生的内部机制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
散打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其训练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运动员的人体运动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散打运动员在对决中,利用视觉通道获得近距离对手的各种动作,然后通过分析并做出防守、进攻动作。这需要运动员对对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运动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以做出正确的应答。因此,竞技武术运动员良好的注意能力不仅表现在空间维度上,还表现在时间维度上。注意瞬脱(attention blink)是在多重任务的系列快速视觉呈现中,主体对目标刺激的正确辨认阻碍其对时间上与它相近的后继刺激的辨认现象。利用注意瞬脱这一指标对散打运动员进行注意时间维度上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品质。在散打项目上,就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现象这一心理学问题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级别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现象的初步研究,希望对散打该项目运动员的这一心理问题有一初步的了解,为散打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提供指导、帮助。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利用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查阅十余年来与本课题有关学术期刊;通过Internet网站查阅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取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与信息。
1.2 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走访心理学专家、本运动项目专家、知名教练,对有关问题进行请教,获取有关资料、信息。
1.3 实验法
1.3.1 实验受试对象
实验受试对象共分成两组:实验一组由高水平散打队运动员(一级以上,含一级)组成;实验二组由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二级以下,含二级)组成。所有受试对象的视力(矫正)均为正常。各组受试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
1.3.2 实验材料
注意瞬脱是指在多重任务的RSVP中,受试对象对目标刺激的正确辨认阻碍其对后继刺激的辨认现象。本研究采用“BT——LYR注意能力测试软件”(该软件的复测信度大于0.96)中的注意瞬脱模块进行该课题的研究。
其在该软件中的测试材料为:160串由英文大写字母组成的RSVP刺激流,呈现速度为135ms/个(呈现时间10ms,间隔时间125ms);每串刺激流中,在目标刺激(T)前随机呈现7-15个字母,在其后呈现8个字母;X只会在T后8个字母的位置上(依序定为P1-P8)各随机(几率为50%)出现10次,共80次。要求受试对象在每串刺激呈现结束后,报告T的名称并判断X是否出现。其操作定义为:受试对象对目标刺激T及8个P位置上的探测刺激X的应对正确率。
1.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中数据均在Spss11.0统计软件环境下完成。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运动级别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水平与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对目标刺激T的应答正确率均高于对8个探测刺激位置上的探测刺激p的应答正确率,因此,从整体上看两组被试对象对目标刺激T的正确应答都对后继探测刺激p的准确辨认产生了干扰。
根据有关研究,注意瞬脱被分为六个等级(区间):对8个探测刺激位置上的探测刺激的应对正确率大于95%的为注意无瞬脱;在85%-95%之间的为注意轻微瞬脱;在75%-85%之间的为注意轻度瞬脱;在65%-75%之间的为注意中度瞬脱;在55%-65%之间的为注意重度瞬脱;小于55%的为注意完全瞬脱。
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p1、p2探测位置上出现中度注意瞬脱;在p3、p4探测刺激位置上出现轻度注意瞬脱;在p5、p7、p8探测刺激位置上出现轻微注意瞬脱;在p6探测刺激位置上则为注意无瞬脱。因此,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经历了中度注意瞬脱、轻度注意瞬脱、轻微注意瞬脱、注意无瞬脱。而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在p1-p3探测位置上为完全注意瞬脱;在p4、p5探测位置上为重度注意瞬脱;在p6、p7探测位置上为中度注意瞬脱;在p8探测位置上为轻度注意瞬脱。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则经历了完全注意瞬脱、重度注意瞬脱、中度注意瞬脱、轻度注意瞬脱四个区间。
从以上分析和表2两组被试对探测刺激的应对正确率可以看到,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水平比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要轻。
2.2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持续时间短,出现的最低点迟,最低点的注意瞬脱轻
从表3可以看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目标刺激T的应答正确率与探测刺激P的应答正确率之间的差异出现在p1、p2、p3、p4、p6位置。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在p1-p5位置上的探测刺激的应答正确率之间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p6、p7位置上目标刺激T的应答正确率与探测刺激的应答正确率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一般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持续时间为7×135ms=945ms,要长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675ms)。
从图1可以较直观看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对探测刺激目标的应对正确率在p1-p8位置上均明显高于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对探测刺激应对正确率的最低点出现在p2位置270ms处而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对探测刺激应对正确率的最低点出现在135ms处的p1位置。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出现的最低点较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迟,且在该点附近对探测刺激的应对正确率比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要高。
对刺激t及p1-p2的应对情况曲线图
从表4可以看出,在探测刺激位置p1、p2、p3、p4、p5、p6、p7上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与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探测刺激p8位置上,两者之间也达到显著性差异(p=0.032<0.05)。
综合分析表明,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较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要轻;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持续时间比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要长,这表明注意瞬脱在两组受试对象之间存在着运动级别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3.1 散打运动员产生注意瞬脱现象运动级别差异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发现,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与一般散打运动员两者的注意瞬脱,前者对探测刺激的应对正确率高于后者,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前者的注意瞬脱区间为中度注意瞬脱-无注意瞬脱,后者则经历了完全注意瞬脱-轻度注意瞬脱区间;前者的注意瞬脱持续时间要短于后者。所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比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轻,两者表现出了不同运动级别的群体差异。
产生以上的注意瞬脱群体差异结果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训练因素。散打运动是一项开放性的对抗项目,动作对象(对手)的刺激(动作)快速、变化模式多、频繁且复杂,要对对手的进攻动作做出准确、及时应答。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经过了多年的训练和多次淘汰、选拔,科学化程度高的、更系统的训练使高水平运动员动作熟练程度更高,防守、进攻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因此,他们反应相对迅速,信息加工时间缩短,信息加工容量相对的增加,能够处理更多的信息,对外界刺激反应更迅速、灵敏,能够对外界刺激信息更准确、及时地加以处理加工。所以,无论是在训练年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4.37±1.69;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2.25±0.39)还是在训练方法及综合身体素质上,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均长于或优于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另外,注意瞬脱实验需要运动员注意高度集中,高水平运动员的注意集中稳定性较一般水平运动员高也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因此,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较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较轻微,持续时间短。二是遗传因素。注意瞬脱是在高级神经系统中枢参与下完成的,是大脑对连续刺激流处理能力的一个客观反映,该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信息加工的生理结构表明它不能排除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讨论可推知,注意瞬脱的群体差异既有训练的成分,也有遗传因素,但两者比重多大目前尚无定论。因此,注意瞬脱在运动中绩效有多大,还有待进行进一步的大量实证研究。
3.2 注意瞬脱在散打运动员训练、选材中的意义
从对散打运动员注意瞬脱的研究结果来看,注意瞬脱在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注意瞬脱在散打运动员的选材、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的针对性及训练监控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散打运动作为一项开放性的外部注意类型的对抗运动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近距离里准确、及时、快速地对对手的各种动作做出反应和判断,因此,注意瞬脱在该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中是一个重点考虑的心理指标。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对方拳、腿能达到的范围内,要想避开对方的攻击是不大可能的。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水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对有中度注意瞬脱的运动员对其进行远距离的防守反击的技战术训练,对有轻微或完全无注意瞬脱的运动员采取近距离的贴身快速进攻方式的技战术训练等。因此,通过对运动员注意瞬脱情况的了解,可以对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的定向及训练的经济性等方面提供帮助。
注意瞬脱的测试需要受试对象要高度地集中注意,所以它是注意集中稳定性的深度指标,因此在训练和选材过程中,注意瞬脱可以作为运动员的一个训练监控和选材指标。
4 结论
(1)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现象表现出注意瞬脱程度轻、持续时间短的特征。要求在训练中应根据该项目特点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训练。
(2)高水平散打运动员与一般水平散打运动员之间注意瞬脱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轻于后者。在训练中应减轻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
(3)掌握竞技散打运动员的注意瞬脱情况,对训练定向、训练状态的监控、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制定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运动员注意瞬脱有遗传因素,也有训练因素,两者比重多大目前尚无定论。但把注意瞬脱作为选材指标,不失为节约时间、人力等有限资源的有效途径。
(5)以上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运动员注意瞬脱的训练因素,即通过训练可以减轻运动员的注意瞬脱程度。
参考文献
[1]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编写组.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李永瑞.运动员注意能力测评体系初探[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书面交流论文集,2000.
[6]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李永瑞.注意力测评方法的初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
[8]李永瑞.注意瞬脱现象及其理论解释[J].心理学动态,2001(1).
【散打运动的推广】推荐阅读:
武术散打运动员06-30
武术散打运动特征论文08-03
散打运动素质训练方案05-23
散打运动损伤调查综述08-12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09-23
散打与跆拳道的差异08-10
中学开展散打体育课程的研究论文08-16
散打项目07-05
散打专业07-06
散打比赛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