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2024-09-23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精选12篇)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篇1

随着近几年来一些重大的中外散打对抗赛, 像武林风、功夫王等大型商业散打赛事的成功举办, 大量的武术爱好者逐渐喜好练习武术散打。我国竞技散打在争奇斗艳的世界体坛上, 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武术文化精髓和特色并能为世界人民所接受的“大散打”。[1]现在散打专业在全国各大高等体育院校均已设立, 吉首大学于2007 年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散打运动员以来, 已经走过了6 年的艰辛历程。由于招收的学员均来自于全国各大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高中等。因此, 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为此, 本研究想通过研究的这个题目, 调查分析出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在在比赛过程中, 技术运用的特点, 从中发现技术的优点与缺点, 以至于在今后的训练中弥补技术层面上的不足, 同时也为吉首大学散打教学与竞技, 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价值。

1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竞赛拳法得分状况

以2011 年12 月份在吉首大学举行的“首届技竞杯校园散打王争霸赛”男子专业组二级运动员为研究生的对象, 参赛人数为45 人。 通过观察表1, 散打运动员的各种出拳的次数, 不难看出直拳的使用率69%最高, 因为直拳的出拳路线, 较短, 速度快, 杀伤力大。所以在比赛中运动员对于这种拳法的使用性较高。摆拳是弧线的一种拳法打击的面也比较大, 在控制对手的中、近距离作战时比较实用, 运动员一般采取的较多。尤其有些运动员喜欢把摆拳路线的幅度拉大, 从而增加出拳的力量, 但是这也带来了, 动作的预兆性较大, 很容易被对手识破。从勾拳的数据来看, 散打运动员运用次数不是很高, 勾拳是一种近距离作战最好的技术, 动作幅度小, 寸劲大, 主要攻击对手的下颚。转身鞭拳的技术难度较大, 在比赛过程中, 运动员要主动运用该技术较少, 盖拳的技术运用也相对不容乐观, 原因在于运动员运用该拳法技术时不规范。

2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竞赛腿法得分状况

通过表2 可以看出, 在运动员在采取主动性进攻时, 利用前鞭腿的腿法进行抢分得点的运用率为39%, 成功率为57%, 位居所有腿法首位, 由于前鞭腿的启动快速度快, 幅度小、预兆性低所以很多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较多的使用。后鞭腿的启动速度慢, 幅度大, 从使用率来看低于前鞭腿, 但是后鞭腿的杀伤力最大。在对抗时, 暴露出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的鞭腿的得分意识, 击打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高鞭腿使用的难度性较大, 所以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 高鞭腿在起腿时需要一定的协调控制能力,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散打运动员在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还比较欠缺。

对于侧踹腿的使用率32%, 成功率为46%, 略高于后鞭腿, 主要是这种腿法属于直线腿法, 无论是进攻还是在反击时都比较实用, 而杀伤力比较大, 通过比赛看出吉首大学运动员在比赛时, 进行阻击时采用的该腿法的比较多。但也暴露出, 一些运动员在起腿时动作的翻胯、出腿的打击点的力度不够强。从蹬腿的运用状况来看, 该技术运动员运用的次数较多, 但是成功的次数不是很高, 主要的原因在于打击的效果达不到得分的要求。转身的腿法属于一种高难度的技术动作, 需要很强的腿部控制能力和技术, 才能达到有效的得分, 从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使用状况来看, 对于该技术的运用还未达到娴熟的阶段。扫腿和勾踢, 这两种腿法在实战中已经不多见到了, 但是想完善运动员的散打技术, 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平时的训练或对抗当中对该腿法加以练习运用, 在比赛当中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 本人认为加强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的绝招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地。

3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竞赛摔法得分状况

通过表3, 运动员所使用的效果来看, 分析接腿摔法, 包括接鞭腿、侧踹腿、正蹬腿等的成功率比较高。贴身抱摔的成功率略低一些。其原因主要, 在于运用贴身摔技术时不好控制住对方的位置, 很难找准对手的重心, 在运用动作技术的过程中, 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施以反摔, 同时也极大的消耗了自身体能。而运用接腿摔时对方只能用一条腿支撑地面, 支撑点的面积较小, 重心更容易破坏, 所以成功率更高。[2]接腿摔必须在对手踢腿情况下使用, 这就要求接腿的时机要把握住, 以免错失机会。贴身摔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情况一般是对手两脚没有离开地面支撑点, 始终是一个面稳定性相对较好在贴身摔过程中也较容易被防守或摔倒对手时把我方也带倒, 导致不得分或倒地在先影响效果, 另外有较多贴身摔方法运用中只要一贴近对手就马上防守也有使用方主动贴身却马上转换为防守状态导致接腿摔和贴身摔的运用次数和成功率产生大的差距。[3]

4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三种技术结构的比例状况

通过表4 看出, 腿法在竞赛中有效得分最高, 因为腿法的打击点比拳法要清晰, 得分意识比拳法强, 所以从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成功率来看还算较为理想。拳法的运动次数最高, 而成功率仅有46%, 其主要是在比赛双方运动员在拳法相互拼打过程时, 互不得分, 造不成给对手的重创或者是清晰有效的得分, 从而也就会产生拳法的成功率低于腿法的状况。但是在比赛中拳法出现KO的机率要高于腿法。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散打运动员的上肢的最大力量和爆发力练习, 提高运动员出拳的准确性和重击性。摔法是吉首大学运动员运用次数最少的一项技术类型, 成功率仅有37%, 其原因主要是摔法在比赛中浪费体力较大, 尤其像贴身摔, 往往在比赛中消耗运动员的大量的体力。但是摔法是三项技术类型中得分最为明显, 尤其是在精神给对手造成重创, 使对手产生畏惧的心里。在今后的训练中同时需要加强和改善散打运动员在主动摔法时, 快摔的能力。

5影响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技术形成的因素分析

5.1 运动员个性因素对技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个性直接的影响一个运动员的技术风格, 对于该运动员的技术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些运动员性格属冲动型, 在竞赛的打法善于强攻战术。然而通过访谈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的一些训练经历了解到, 很多运动员个性因素对于自身的技术成长影响很大, 尤其在比赛时刻的一些关键时刻, 运动员的敢打敢拼的技术风格, 是要由一个良好的个性作为支撑地。同时, 这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训练中运动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 遇到困难时要勇于挑战和克服, 培养自己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5.2 运动员训练经历对技术风格形成的影响

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大部分的散打运动员都来至于全国各地的武术学校或各省市专业队, 由于他们的受训练的经历, 都迥然不同。通过访谈散打运动员了解到, 在技术特点形成过程中, 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 教练员在散打技术中最为擅长的技术动作, 该运动员也会对该技术的掌握程度较好。这种技术的传递, 对于该运动员的今后的技术成长也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 同时也会暴漏出一些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技术动作单一化, 在比赛时不能对不同的技术风格的选手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也需要在今后的训练中, 对运动员进行合理性的训练, 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5.3 运动员身体素质对技术形成的影响

散打是搏击类较强的运动, 当然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也就更高。在散打竞赛的过程中, 速度是核心, 力量是基础, 耐力是保证。较好的柔韧性, 对于的技术动作的稳定性有着很强的作用, 尤其是在一些运动员在做出一些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 这同时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作为前提, 才能保证该技术能有效的运用。较强的灵敏性对于运动的取胜同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动作反应迅速, 灵敏性很强, 能频频有效得分。然而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 在动作的启动速度, 爆发力和绝对力量方面还有所欠缺, 通过观察竞赛录像, 一些运动员的动作启动速度较慢, 在防守反击的灵敏意识做的不够强, 拳法在相互击打的过程中重击对手的频率较少。这也需要在日后的训练过程中, 加强运动员的综合身体素质训练, 增强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和最大力量。

5.4 运动员战术意识对技术形成的影响

散打赛场上瞬息万变, 战术的运用也因该根据场上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这就要求运动员长期积累战术经验和战术知识。通过访谈了解, 散打运动员, 在以往的比赛中, 教练员在竞赛前对于运动员碰到的对手做出合理的分析, 并向运动员灌输好自己的制定战术计划, 并设想出场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然而在竞赛过程中, 如何有效的去执行教练的意图, 就需要运动员自己发挥自己的大脑的灵活机动性, 。优秀的运动员通过自身的战术去控制比赛的节奏, 同时也会化不利为有利, 在场上控制住以我为主的主动权。

6改善吉首大学散打教学与训练的对策

6.1 提高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当中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技术规范则是一种前提, 只有做好动作的规范才能在竞赛的过程提高动作得分的清晰度, 然而, 有些运动员动作技术不规范, 在竞赛的过程中给予对手造成的打击力度和打击的位置不明显。因此, 在平日的训练应以规范动作为前提, 对应于一些老运动员, 动作技术已经形成, 对一些不易更改的不规范动作, 应该适当的提高这名运动员动作在竞赛过程中得分意识。并可以通过对镜练习让运动员自身发现动作存在的问题, 以至于自己更能深刻的改正, 但在规范运动员动作技术的同时, 一定要培养运动员头脑中的意识, 模拟空想的对手, 这样的训练才能让运动员, 意识明确有目的的去进行练习。

6.2 在训练当中应加强条件反应实战的练习

条件实战是最好输出运动员的技术的过程。由于散打有着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特征, 所以在平日的训练中, 要有针对性的对于某一个技术部分进行有效的训练。例如, 在训练中对于这一周的训练内容主要拳法为主, 那么在前一节课主要是对拳法的动作练习, 在第二节课时, 就主要针对拳法做一些条件实战练习, 比如直拳的条件实战反应、摆拳的条件实战反应、近距离勾拳的实战条件反应。然后在第三节课时, 进行综合拳法实战练习。只有通过在这种条件的对抗中, 才能使运动员把训练过程的技术与实践做好结合, 并且发现自己的不足, 来完善自己技术。

6.3 组织有效的交流比赛, 增加战术运用实战的机会

通过一些教学比赛或于其他院校进行交流比赛, 来增加运动员的竞赛经验, 并检验散打运动员训练的成果。根据湖南省高校散打比赛要求的实际情况, 可以定期的规定一个相互切磋技艺的时间, 利用比赛来相互交流运动员之间的技术, 并提出对于运动员技术发展的有利建议。在培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前提下, 提高学生的战术素养。

7结论

通过研究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拳法的技术运用状况表明, 直拳和摆拳的使用率和成功率最高, 勾拳的使用率比较低, 这就表明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在近距离作战时, 拳法比较薄弱, 没有把该技术的特点在实战中更好的运用出来。在腿法技术上, 吉首大学散打运动员腿法得分太过于单一, 主要是以鞭腿为主, 这样不利于散打运动员技术的完善。从摔法的技术运用状况可以看出, 对于接腿摔的技术掌握上, 散打运动员在竞赛中运用较多, 但是贴身摔就比较欠佳, 一些运动员在使用贴身摔时, 技术的动作不正确, 导致运动员在比赛时无辜的消耗自己的体能。

参考文献

[1]于翠兰.十运会武术散打半决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103.

[2]陶凌荣, 丁彪.十运会散打比赛搂抱摔技术的统计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8) :43.

[3]陈养胜.接腿摔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J].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6 (6) :57.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篇2

散打运动的特点

1.体育性

散打是两人运用踢、打、摔等基本技法,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的一项较技、斗智的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散打与其他运动项目基本相同,属于体育的范畴,但它又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20年散打比赛的实践证明,散打对人体的健康不仅没有伤害,而且能增强人的体质。

2.对抗性

徒手对抗格斗是散打运动的基本特征。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打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斗智,一分上下。

3.民族性

散打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内容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在擂台上进行比赛,就是沿袭了中国古代“打擂比武”的遗风;散打技术是拳打、脚踢、摔跤等技术的并用,也反映了中国武术的历史传统。

散打运动不同于摔跤、柔道、泰拳、跆拳道、空手道、拳击等对抗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突出了武术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原则,且独具武术踢、打、摔技术全面应用的特色。显然它不?quot;拳击加腿“,冲拳,贯拳,抄拳,与拳击的直、摆、勾拳有相似之处,但仍有不同之处。尤其是鞭拳、弹拳、盖拳在拳击中无可觅踪。腿法丰富,运用最广。充分表现出”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三分手,七分腿“的武术技击术特点。腿法有弹腿、踹腿、前扫腿、后扫腿、摆腿、勾挂腿等诸多花样,运用巧妙,成功率高。散打的又一特点就是”摔术"的应用,有抱腿摔、挟颈摔、过肩摔、抱腰摔等摔法。尤其是接抱腿摔法,其他项目更少见,如接腿别腿、接腿压腿、接腿涮腿、接腿托送、接腿击腿等。可见,不论是技击的原则,还是具体的技击术,散打是应用中华民族体育--武术这一传统技击法进行对抗的运动。

锻炼价值

1.前言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社会价值极高。武术散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散打练习可以健体强身,陶冶情操,交流技艺,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武德。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之一的散打,它在健身方面也有特殊的意义。散打是一种搏斗类的运动项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到散打的竞技表演方面的作用,认为散打是暴力的可怕的,从而也使得不少人避而远之。然而散打的健身作用却被人们所忽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散打在健身方面的作用作一些深人的探讨研究,使人们更加了解散打的内涵和健身作用,以便散打运动更好的为群众所服务,以达到散打存在的更大价值。

2.散打的健身作用

散打是一项以动力性为主的、强度不断变换的运动,属于非周期性运动。散打也是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如果按照竞技散打的训练方法训练的话,训练量太大,作为一种健身的运动项目,量的大小最好控制在中小强度。练习散打的时候应该以打靶、打沙袋和模拟实战为主,强度的大小可以任意控制,针对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练习强度大小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健身效果为目的。

2.1 对生理的影响

2.1.1 运动系统

散打训练包括拳法、腿法和摔法,拳法技术在散打运动中常用的有直拳、勾拳、摆拳等,腿法包括正蹬腿、侧踹腿、鞭腿等,摔法包括抱双腿前顶摔、抱双腿过胸摔、抱单腿拉腿摔、过背摔等。从拳法和腿法的种类和技术上可以看出,有直线型的,有曲线型的,摔法也有不同类型。以上可以看出进行散打训练,无论是上肢还是下肢都从不同角度得到了锻炼,肌肉和关节也比较全面地得到了锻炼,这样对身体的锻炼更全面。和普及世界的跆拳道健身相比,散打不但具有类似跆拳道的腿法练习,还具有独特的拳法和摔法,锻炼更全面,健身效果更好。长期坚持散打练习,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的不同更加整齐和有规律,骨表现肌肉附着结实起来更加明显。散打中的打手靶和打脚靶,可以使手和脚直接或间接的触靶,这样可以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

由于散打固有的特点,系统的练习,既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固性的加大,主要通过练习增强了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囊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通过专项柔韧练习,使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较快的掌握各种技术的要领和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减少伤害事故。

因为散打运动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经常练习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组,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健壮、结实、匀称有力。长期坚持散打训练,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从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有利于肌肉持续长时紧张的活动。散打有它独特的练习方法,训练比较全面,所以身体很多肌肉都能参加运动,对身体肌肉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特别是处于发育期的少年时期。少年时期骨的有机成分多,无机成分少,骨头柔软,所以进行散打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练习的手靶、脚靶和沙袋多用柔软的,要不容易使少年的骨头变形,小量多次的散打训练对骨骼生长有好处;肌肉的发育较晚,少年时期进行散打练习的时间不要太长,少年时期肌肉发育不完全容易疲劳,但是经常的少时间多次练习有利于肌肉的更好的发育。青年时期肌肉发育完全,散打训练使肌肉发育更完全,肌肉更结实,无论在打靶、沙袋还是实战练习都可以放开的练习,但是量不要太大,要不就起不到健身的效果了,作为健身运动必须控制训练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大影响健康。

2.1.2 神经系统

散打是在一定的场地进行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项目。在实战或模拟训练中,队员根据场上变化不定的形式进行应对,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应变性。在实战中,散打训练的拳法、腿法和摔法在场上综合运用,根据场上的变化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战术,其实就是思维灵活多变的过程,锻炼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与其他的运动项目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相比,散打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大。比如田径中的慢跑,虽然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综合能力,但是慢跑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多为被动。而散打是主动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更能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少年时期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神经发育迅速,要想让神经系统发育的更好,散打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方法;青年时期神经系统接近发育完全,是神经灵敏性、兴奋性、活性最强的时候,在这个时期进行散打训练使神经系统更能完全的发育,在一时期可以进行较大强度的训练;中年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完全,并有开始衰老的迹象,在这个阶段要少量多次的训练。经常练习散打能使神经保持良好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为进入老年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

长时间进行散打训练的人,其身体的灵敏性,爆发力和柔韧性指数,往往高于正常人,在训练中,要求训练者的大脑和身体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的协调。而且和其他健身的项目相比,散打健身比较注重实用性,运动量比较大,训练难度和训练要求也往往高于其他健身项目。经常参加散打训练,特别是对处于生长期的少年时期,骨骼、肌肉等器官都处在生长发育期,练习训练比较全面的散打,有利于少年的身体的全面发育,和其他很多运动项目相比,散打练习更能全面地锻炼身体,保健效果更好。

2.1.3 其他系统

肺活量是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经常参加散打锻炼,尤其是对一些拳法加强练习,可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大量实验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经常进行散打锻炼可以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所以从事散打练习的人上呼吸道疾病大大减少,有慢性病的人经过锻炼后肺功能也可得到改善。

经常科学地坚持散打锻炼,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可以使人的基础心率和运动心率均减慢,而心搏量增大。其原因是训练可引起中枢性迷走神经冲动加强,并伴随交感神经抑制机制提高,而加强心脏对全身的血液供应。经过长期训练后,心脏体积增大、心肌血管分布增多、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等一系列的变化。这样有利于心脏的健康,防止心脏疲劳,可减少心血管疾病(如血栓、心肌梗塞等)的发生。经常参加散打练习还可以使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和免疫分子增加。这样整个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使身体健康,延缓衰老,防止疾病。

2.2 对心理的影响

2.2.1 散打对情绪的影响

现在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而且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使人得内心的消极情绪也无意示的积累和加重。散打练习能为这些压力产生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有效发泄口,调节人的一些不健康情绪和心理,如情绪的沮丧和意气的消沉。散打是对抗性体育项目,如果有愤怒和不满的情绪时,可以通过打靶和沙袋发泄一下情绪,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转移,这样不但能使身体在压力面前便的更坚强,而且还能避免造成因为愤怒和冲动的情绪而引起的过激行为和有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2.2.2 散打对精神意志的影响

散打训练,从开始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练习,到条件实战以至全面实战的练习过程中,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次都对人的意志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考验和锻炼。

艰苦、疲劳、激烈、竞争是散打运动的特点。初学散手时,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时,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加量加强度时,要克服疲劳之苦;进行实战时,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冒失等不良心理反应。通过长期的散打训练,可以培养习者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而且可以使人形成坚持不懈的作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礼让谦逊的,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为社会和国家练就具有优秀品质的现代建设者。

2.2.3 散打对自我认识的影响

散打可以通过人从自我的发展过程慢慢的提升到自我认识,进行散打训练可以使身体更强壮,灵活性和协调性更好,对自己自身的满意程度提高,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使自我的认识得到了肯定。训练散打的对抗的过程中,不但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认可,还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在心理上的优点与缺点,从而让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发挥潜能与长处,克服缺点改正不足,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2.2.4 散打对行为协调和反应适度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指出行为协调是指人的行为是一贯的统一的,反应适度指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刺激的强度与反应的强度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散打是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教练在教授散打的同时总是会不断的把武德融入到训练与生活中去,使散打运动员在生活学习得日常行为上有很大的自我调整。而散打实战是在规则的规范要求下进行,每位运动员都会受到规则约束,因此散打运动对培养人良好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3.散打与其他搏击运动做对比

3.1 散打与跆拳道比较

3.1.1 散打与跆拳道的技术对比

散打是中国武术在现代竞技体育模式下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体育项目,是从传统技击武术中吸取了个别技法,综合拳击、跆拳道、摔跤等精华于一体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竞技体育比赛的对抗性项目,它虽然与中国传统武术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更接近国外各种格斗类项目,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散打就不可避免的与跆拳道存在必然的联系。

早期跆拳道的形成也借鉴中国武术的内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武术理所当然的是散打和跆拳道的开山鼻祖。但从技击内容上讲,散打是运用“踢”、“打”、“摔”;跆拳道则以腿法见长。虽然在散打比赛中,散打王柳海龙的“柳氏劈挂腿”运用的是与跆拳道极为相似的腿法动作,而在跆拳道技术风格的分类中也存在着“作风顽强、攻守得宜、自成一体”的散打型运动员,但仔细分析散打的技术结构我们不难发现较跆拳道而言,散打技术既存在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个方面散打中上肢的训练体系较为先进,应用的拳击的体系,在加上各种拳法、组合拳法、不断变化的灵活步伐的应用。无论是格挡闪躲还是攻击反击都有他的独到之处,这方面散打不是弱点;第二个方面散打中大多采取上段和下段的鞭腿,优势就是速度快,打击力强,虽然说散打的高段踢需要时间和准确,不过这点良好的技术功底和出色的协调性完全可以弥补,而且加上散打在对战中的各种摔法,尤其是面对跆拳道的时候散打以有效的鞭腿牵制加上接腿摔反而成为了散打的优势所在。最后一个方面散打的抱摔是出名的,所以,躯干部分的抗击打能力绝对不错,但是散打的腿部则是致命的弱点,由于在平时训练中,散打的鞭腿没有充分的机会硬碰硬,更多的是采取打空挡的战术,而跆拳道腿法的一大特点则是腿法灵活,并破坏对方的防守,理所当然要硬碰硬了,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威慑力。

通过对散打与跆拳道技术上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散打的锻炼效果是全方面的,由拳法、腿法、摔法在加上各种组合使身体得到全方位锻炼的目的和效果。而跆拳道就相对逊色一些。

3.1.2 从精神上对比

从精神上分析散打和跆拳道,自我感觉跆拳道尤其胜出些。散打与跆拳道在训练上没有什么比较大的区别,但是内在的精神有所不同。在人们看来散打是一种技击术只是为了健身防身 的目的来练习散打,对散打的认识与体悟只停留在“术”的层面,而没有它当做一种“道”来修炼。而跆拳道注重“身心合一”,不仅注重身体练习,更强调精神修养。我们的散打运动更注重身体练习,以取胜为目的,忽视了对练习者的精神修养的引导。最注重的“武德”也因传统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思想所影响,而没有达到真正“武德”的内涵。跆拳道就非常注重礼仪,“礼仪”是跆拳道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部分。要求练习跆拳道时要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跆拳道练习或比赛前后都一定要向对方敬礼以示尊重。人们普遍反映“练习跆拳道的孩子懂礼貌”可见跆拳道的教化作用。跆拳道就是用最初级的礼仪开始教化孩子,使其能从起初最好,慢慢的引导到精神上面的修养。而练习散打的过程中表现自我,抛开执着、偏见、束缚,达到心灵自由无羁的境界,所以跆拳道从礼仪上开始练习修养是值得散打运动去借鉴的。

散打作为脱胎于传统武术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它折射了民族传统文化思想,它不仅要从传统武术中吸取精华,还要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散打练习者不仅要通过练习散打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还要以此为途径来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推广散打运动来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3.2 散打与拳击做对比

从健身角度分析,经常进行散打与拳击练习都能够提高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所以经常进行散打与拳击的练习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二者不但是比技术、比力量,更重要的是比智能,所以经常参加散打与拳击练习,不但能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使人保持清醒,还能使人的思维敏捷,应变能力提高,延缓大脑机能的衰变。

西方拳击更注重人体的外在表现,通过人的外部形体运动和肌肉活动塑造完美的身姿,特别是上肢和躯干。由于拳击对身体力量的要求都很标准,尤其是适宜的活动年限相对短暂,所以在健身养生上就失去了散打的优势。

中国散打文化内涵超出了一般的体育概念,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这种注重整体、注重和谐、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正与现代社会在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相契合,这种现代式的健康思想将使中国散打在健身养生方面的潜能得到不可想象的开发。

4.结论

散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极强可使人强壮筋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经常参加散打练习能使青少年生长发育健全,体型健美,姿态端正,动作矫健;中年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易于延缓老化过程,健康长寿。

散打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软素质” 篇3

一、聪明的头脑

好的武者应为智者,打拳不仅用身,还要用脑。赛场如战场,必须针对不同的对手,根据不同的战局,采取不同的打法,运用适合的战术,把握整体格局,最终战胜对手。相反,没有头脑的武者只不过是一介武夫,一味的猛打猛撞只会一败涂地。在2000年散打王总决赛中,七十五公斤级的柳海龙对阵八十五公斤以上级的任彦兵,面对身高、体重都大大超过自己的对手,柳海龙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灵活、快速的优点,避免以硬碰硬,积极游斗,使得任彦兵身大力沉的优势无法发挥,反而在柳海龙的游击战中陷于被动。最终,柳海龙以小博大,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二、过人的胆魄

拳谚云:“过手放对莫疏忽,一胆二力三功夫”。过人的胆魄是散打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在比赛中,胆魄更是取胜的关键。超级散打王柳海龙曾说过:“散打比赛中最重要的心理素质就是不怕,无所畏惧。因为散打是身体直接对抗,非常剧烈,只有不怕,你才敢放手去拼,技术特长也才能发挥”。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

三、坚强的意志

散打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一直以生理上更加坚强的承受力和精神上不可摧垮的意志与对方对抗。意志上稍有松懈,一瞬间便可招来灭顶之灾。众所周知,对于散打王柳海龙来说,体力相对较差一直是他的软肋,但在2000年的散打王总决赛中,他却在两个小时之内连敌三人,苦战十一回合,正是这种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使他最终蟾宫折桂,登顶封王。

四、良好的心态

对于一个散打运动员来说,胜负乃兵家常事,赛场之上,风云变幻,作为一个优秀的散打运动员,无论是比赛中还是比赛后,都应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平静的心态,客观地看待比赛的胜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既不被“捧杀”,也不被 “棒杀”。

五、控制局面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坚持性 篇4

散打运动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运动项目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作为运动技术的课程来教授。大学生在对散打运动的坚持性往往不高。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坚持运动的相对较少坚持散打运动的就更少。

1、大学生与散打运动

大学生接触散打运动往往是在大学校园里。不仅可以通过相关的体育课程还可以通过武术协会、社团等认识和学习散打运动。 散打作为一门新接触的散打运动大多数学生对这项运动充满了好奇, 散打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的散打运动,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大多数参与散打运动的学生多是处于对武侠片、功夫片的热衷才参与到散打与运动中来的。 通过学习散打技术动作和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了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

2、坚持参与散打运动

散打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 由于其运动技术的特点,是需要长时间的、刻苦锻炼的运动项目。 多数大学生缺乏坚持参与锻炼, 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更愿意选择去打工或者恋爱以及网络,而不是选择散打运动。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参与散打往往集中于体育课上,学生能在课后对散打课上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主动练习相对较少。

在上散打课时学生往往能认真的按照老师的布置去练习。但课下后主动参与练习的却寥寥无几。学生对于学习散打技术常以通过考试为主的目,并没有坚持参与的热情。 大学开设的散打课在学生感觉是一门新鲜的课程,一旦学生对于散打的“新鲜感”过去。 其学习和参与散打运动的动力就会下降, 转变为已通过考试为目的学习。 这失去了散打运动作为一项民族传统散打运动的魅力。

3、提高大学生参与散打运动的坚持性

3.1、提高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

兴趣一方面改善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也就改善了学习的结果导致质与量上更优越的学习。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生参与散打运动坚持性主要体现在, 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兴趣。 对散打运动的兴趣的起点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喜欢散打运动带动了他去参与散打运动,从而喜欢上这项运动。 或者是对武侠片、功夫片的热衷有一个“武侠梦”才参与到散打运动中来。通过以上以及其他原因使大学生对参与散打运动有了接触并产生了兴趣。 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去参与到散打运动中来。 要让大学生在参与散打运动的同时体会到快乐、成就感,这样能为建立学生坚持散打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了对散打运动的兴趣基础,就会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散打运动、 学习与散打有关的知识,这样会使学生对参与散打运动的坚持性到加强。通过对散打运动兴趣的建立,使学生对散打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其在以后的学习和锻炼中的坚持起到重要作用。

3.2、提高散打课的教学水平

散打课是学生学习散打知识和散打技能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在散打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散打知识、掌握散打技能还要让学生热爱散打运动。 教师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对那些容易产生兴趣,那些方面是学生难以掌握的,熟练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在学习同一个散打技术动作的时候, 学生会因为身体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产生挫败感,运动能力差、学习散打技术慢的学生的挫败感较强。 教师应从设计教学内容入手由简到繁,在动作练习时要适合好、中、差三档不同类型的学生。学生对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练习期望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多,就越能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地处理好教材、教学的要求加强教学方法研究的同时,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散打教学质量。

3.3、加强相关散打活动的开展

为满足学生对于散打运动的比赛欲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实战或比赛,散打运动由于其自身的提点,在比赛对抗时有一定的受伤风险,这也是阻碍散打比赛在大学校园开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任何形式的比赛对抗都有受伤的风险,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找出平时练习的差距和不足, 在以后的锻炼中才能得以加强。通过散打对抗、比赛的开展使学生认识到自身技术、经验等方面与对手的不足。 高校开展散打比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专业武术教师指导,有训练比赛场地和器材,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武术散打的训练与比赛。散打比赛的开展增进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之间的请感得到沟通。才能让学生更加热爱散打运动,坚持散打运动将散打运动作为体育锻炼的首选。

4、小结

(1) 兴趣的建立会对大学生坚持散打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驱使大学生去参与散打运动,热爱散打运动。

(2)教师应从学生的身体条件出发以人为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散打运动的坚持性。

(3)通过组织相关散打比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身散打运动技术机会,推动散打运动在校园的开展,使更多的学生坚持参与散打运动。

摘要:针对大学生学习散打技术的坚持性和以散打作为锻炼身体的主要主要手段进行分析,找出大学生对坚持散打运动的主要原因,对加强大学生坚持散打运动提供帮助。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篇5

西安体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011届)

论作指文题目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者

磊 冯 宝 元 导教师

指导教师教研室

田径教研室 学生所属系 毕学

体 育 系

体育教育

070107277 业专业 号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目 录

摘要„„„„„„„„„„„„„„„„„„„„„„„„„„„1 1前言„„„„„„„„„„„„„„„„„„„„„„„„„„ 2研究方法„„„„„„„„„„„„„„„„„„„„„„„„1 2.1文献质料法„„„„„„„„„„„„„„„„„„„„„„1 2.2专家讨论法„„„„„„„„„„„„„„„„„„„„„„1 2.3 观察法„„„„„„„„„„„„„„„„„„„„„„„„2 3 分析与讨论„„„„„„„„„„„„„„„„„„„„„„2 3.1 直拳的动作要领与说明„„„„„„„„„„„„„„„„„2 3.2 直拳的特点„„„„„„„„„„„„„„„„„„„„„„2 3.3直拳的作用„„„„„„„„„„„„„„„„„„„„„„2 3.4拳的有效位置 „„„„„„„„„„„„„„„„„„„„3 3.5直拳的技术分析 „„„„„„„„„„„„„„„„„„„„3 4 直拳的训练方法„„„„„„„„„„„„„„„„„„„„3 4.1发力训练方法„„„„„„„„„„„„„„„„„„„„„3 4.2 副交感神经训练法„„„„„„„„„„„„„„„„„„„4 5直拳的运用方法„„„„„„„„„„„„„„„„„„„„„4 5.1刺探„„„„„„„„„„„„„„„„„„„„„„„„4 5.2进攻„„„„„„„„„„„„„„„„„„„„„„„„4 5.3防守反击„„„„„„„„„„„„„„„„„„„„„„5 6训练结果„„„„„„„„„„„„„„„„„„„„„„„„5 7结论„„„„„„„„„„„„„„„„„„„„„„„„„„5 8参考文献„„„„„„„„„„„„„„„„„„„„„„„„6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作者:张磊 指导教师:冯宝元

摘要:直拳在实战中,能破坏和扰乱对方阵脚,混乱其视线,以便为其它攻法的运用创造有利的条件。直拳是开始学习散打技术的第一步,有助于新手掌握远距离的技术和培养正确的距离感,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讨论法、观察法就以直拳的功效与训练方法以及在比赛中的运用加以分析,供广大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考。直拳具有位置优越、隐蔽性强、出击速度快、并使头部防守严密,能扰乱对手的作战部署及使对手的心理错乱,在散打比赛中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地位。关键词:直拳;散打中;运用;训练方法

1前言

散打技术中的拳法包括冲拳、摆拳和抄拳三种,其中直拳是最基本的拳法,而直拳更为“基本中的基本”,纵观近年来国内的散打赛事,比赛中拳法攻防全面者很少,更谈不上散打比赛中还有会灵活运用直拳的人,然拥有完美直拳技击术的人总能在散打赛事上乘风破浪凡是在散打王争霸赛中的拳王和著名的散打运动员,都有一手久经磨砺的直拳技术。例如:散打运动员“刑士杰”多次在比赛中以直拳的巧妙运用,多次击倒对手获胜,他的直拳使得对手难以招架,2004年中日对抗赛中柳海龙就以直拳将日方选手击倒,可见直拳是散打技术中是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比赛中运用效果最佳的拳法。可见直拳的重要性,在今后赛事中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也是可预见性的。本文就直拳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加以分析。直拳的特点在于路线短,冲力大,速度快,发力狠,动作突然,防不胜防,拳法简单,易于运用身体的力量,与其它拳法相比较,动作简单,运用广泛,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拳法和技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质料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资料和文献并根据研究的目的阅读了相关学术论文,为论文设计打下了基础并确立了基本框架。2.2专家讨论法: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通过对学校老师教练进行讨论与学习找出前手直拳在训练,学习,运用中的不足。

2.3 观察法 通过观察各种全国比赛的录象,研究出前手直拳在比赛中的运用。3 分析与讨论

3.1 直拳的动作要领与说明

两脚自然开立,稍宽于肩,左脚在前,脚尖踏向内转,右脚在后,脚尖指向在斜前方,左脚稍离地,后腿膝关节弯屈,前腿近手伸直,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上体稍向前倾,收腹含胸,身体斜对着对方,以减少受攻击面积,头部稍下低落并收下颚,以保护喉部。两臂自然弯屈放松,同时两肘下垂,前臂抬高,高度应低于自己的眼睛,后臂弯曲置于右肋部,拳与对方下颗同高,两肩自然放松。由实 战 姿 势开始,左臂迅速用弹力伸直,同时左肩前送,上体距向左转,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左臂向前伸直的同时,左拳向内转至拳心向下成一直线时用力出击,肘关节随拳心内转向上翻转,随着出击的同时,左脚蹬地,顺势向前踏出,用前脚掌的内沿着地,右脚蹬地后,脚跟提起,身体重心移到前脚上,在出拳的同时,还要利用腿、腰、髓发力以增加击打力量,使力量通过肩、臂、腕关节和拳峰沿一系直线作用在被击目标上,在出拳过程中应放松臂和肩部肌肉,使发出的直拳在最近距离更为有利,在即将击中目标时,右手随左手的击出面自然前移,保护下领和面部,在肘贴近心窝部位,待击中目标后,拳、臂迟迟放松,由原来的路线收回,恢复成实战姿势。3.2 直拳的特点

在有效范围内出前手直拳时,身体变化不明显,容易击中对方。直拳的特点是速度快,动作突然,并且易于运用身体的力量,是一种具有较大威力与实用价值的拳法。直拳是比赛中最基本,也是比赛中实战效果最佳,使用最多的一种进攻拳法和技术,并且在单位时间内比其它拳法连续出拳的数量多,掌握了有效的直拳技术,往往可以获得赛场上的主动权,为取得胜利奠定良好的基础。我统计了2004年在广洲举行的中日散打对抗赛中的一场比赛共计110回合(有的比赛未能打满四回合),前手直拳占总出拳次数的36.5896,大大超过了其它散打动作在整个比赛中的百分率。3.3直拳的作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直拳可作为其它拳法的引路拳,给其它拳法创造进攻的条件。比赛中可用直拳连续击打和引诱对方,破坏对方的平衡,干扰和混乱对方的视线。直拳还可以用于有意识退步时击打,可破坏对方动作,打乱对方平衡,是争取胜利的主要手段。当对手进行猛烈进攻时击出前手直拳,把直拳运用在闪躲和格挡的同时,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击中对方而得分。直拳不仅对身高的的运动员有利,小个子队员也可以用直拳作为引拳,然后,逼近对手作近距离进攻,尤其在同一级别中个子相对较小的运动员拳较重,所以打直拳再配以其它的组合动作打出自己的特色来。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直拳比赛中作用的重要,而且直拳的动作结构和特点决定了直拳能在比赛中发挥有效的作用。3.4拳的有效位置

俗话说的好:“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这双手不仅是保护好自身的堡垒,更可理解为进攻时为自身铺好路线,从而撕裂对方防守屏障的利器。而各种拳法中的直拳,就是其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在散打中,直拳是相对于实战势中后手拳而言的。位于实战势的前方,他的拳锋位置与下巴平、大臂与小臂成90度~110度之间。略略偏开前视路线,以不挡住自己的身体路线为适,与对方是最近距离的前线阵地。就这一位置已经确立了他在散打中突出的位置。3.5直拳的技术分析

“理论指导实践”要想灵活运用,首先就要学到正确的拳法。前手发力原理是建立在“力发于足,主宰于腰”的武术宗旨上。所以必须清楚,力量的源泉不是在手上而是在下身,都是前脚蹬转地面,把地面反转回来的力量通过转髋拧腰,传递给上身,此时,整个上身躯干连同腰部同时转动,不要有脱节现象,把强劲的体内暴发力传给肩部,此时,肩关节有一个细小的鞭打动作,再通过大臂推动小臂,力达拳面。在手臂行走的路线中,肘不能外翻,以免分散劲力。走直线,加大刺伤的快捷与渗透力。使力以波的形式透过对方,击打对手。4.直拳的训练方法 4.1发力训练方法

直拳有其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首要就是让运动员如何发力。可采用,抓苹果训练法:把一堆苹果放在一张课桌上,让四、五个队员比赛谁抓的多,规定一次只能用前手抓一个,而且必须和桌子保持一定距离,从而激发潜能,在不自觉 4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中整个身体的能量在手上体现为速度和力量。达到就收也是打的最高境界。对于躯干力量的整合,可以通过模仿投掷的姿势来体会,从而获得。4.2 副交感神经训练法

当直拳攻击对方时,发出爆发力(劲),是以自己的身躯作为后座力的“炮座”,自身内脏易亦受到反冲击振荡,因而发出的爆发力(劲),也受内脏副交感神经的耐受性能力的大小而限制。所以,必须提高副交感神经的训练,提高内脏副交感神经的耐受能力。

训练方法:散打预式站好后,重心必须移至后脚,全身放松,两胯微曲、下坠,两膝微曲,沿左右水平面转动下腹部引出前手直拳,手臂必须放松,转动幅度在1/5~1/4圆周。动作轻、均,逐渐加快,振荡内脏。每日一至二次,必须空腹不饥饿时。开始时每次10~30秒,逐渐增至3分钟即成。每次感到胸闷、腹内翻腾不适即止。5 直拳的运用方法 5.1刺探

直拳轻便、灵活,不易影响到身体重心和防守暴露破绽,在初与对方的会战中,可以利用直拳,虚晃进攻,骗取对方做出反应,观察对方是沉着而立,还是急急后退,还是茫然起动作,还是僵死原地;从而判断对方的应变能力、技术层次、心理素质,为自己接下来的比赛找到最合理的进攻方法。同时,还达到了干拢对方进攻思路和进攻节拍,让对手难以揣摩你的心思,进攻变的更为小心翼翼,从而能为打败对手收集最有利的资料。5.2进攻

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2004年“中日散打比赛”中,柳海龙就以一记直拳将日方选手击倒,而不是自己最擅长的腿法。因为在散打比赛中直拳处在与对方交阵的最前点。而且,拳路走直线,是诸多攻击方法中距离最短,最快捷,最隐蔽的,往往会打个对手措手不及。如果拳打击力度大的话,会让对手产生畏惧、胆怯,甚至击倒对方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正所谓“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而人们通常将后手、后腿的重力打击视为自己的王牌武器,却忽略了直拳在散打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散打队员并不惧怕直拳。正因为人们对他的轻视,教练员们也不注重直拳训练,使得散打比赛中的拳法越来越脆弱,相反有智 5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者认识到直拳具有位置优越、隐蔽性强、出击速度快、使头部防守更严密。重视直拳的训练,那么直拳的威力也越来越大。5.3防守反击 在2000年的散打王比赛中,任彦兵面对技术全面、擅摔能打,名气远远大于自己的腾军,就是发挥前手直拳的反击作用,频频得点,在直拳频频反击击中腾军的同时,还将素有摔跤大师之称的腾军摔得没有招架之力。待到腾军反扑,任彦兵就稳扎稳打,终于凭借直拳以点数优势战胜了天王。6 训练结果

通过训练以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我们向解放军散打队输送的运动员潘贤华,首次参加99年国际传统武术暨绝技大赛水上擂台赛就获得了70公斤第三名,同年又获得了全国散打锦标赛70公斤级第二名;2001年参加中国武术散打王比赛,获得了全国五大天王----“敢斗王”的称号,同年又在中、美、意三国散打比赛中获70公斤第一名;2002年又获得了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75公斤第一名。他的直拳在国内外比赛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直拳的巧妙运用。7 结论

7.1、在散打比赛使用的拳法中,直拳的出拳数在数量上是占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在训练中要注重直拳这个最基本拳法的训练量。

7.2、直拳可用作试探性的拳法,起到试探对方虚实,发现对方破绽的作用。7.3、直拳在散打比赛中是最简便、实用、有效的拳法,又具有快速反击对方和良好的自我保护特点,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发挥这些优势,以取得场上主动,赢得比赛胜利。

7.4、直拳可作为其它拳法的引路拳,为其它拳法创造进攻的条件。因此,在训练中要多练习以直拳为引拳的组合拳,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重视直拳的训练和运用,能使队员的技术战术水平、专项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到一个更好在状态。所以教练员们必须重视、加强直拳的训练运用。

浅谈散打运动员直拳技术的训练和实战运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审定,人体育出版社,1999年。

[2] 《孙子兵法》苏州出版社,1994年。[3] 《中国散手》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4] 《练武.练气.练禅》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5] 胡保兄主编.拳击[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J]2004年全国拳击锦标赛录象带

[6] 雷鸣.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武术散手进入奥运会的问题探析[J]2003 年9 月

[7] 任丽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论散手实战中的进攻时间差[J]2005 年11 月 [8] 潘海湘,搏击·武术科学浅谈诡道谋略在散手运动中的运用[J]2006年9 [9] 刘德新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浅谈散手课的教学 [J]2005 年第6 期 [10] 李守东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浅谈散手运动的速度训练 [J]2 0 0 3 年第4 期

[11] 王伯余, 蔡衍铿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浅析散手运动员战术思维与培养[J] 2 0 0 6 年2 月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 篇6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散打项目;心理训练

On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ng for Juvenile Free Combat Athletes

CHEN G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By reviewing materials relevant to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f free combat athletes, and referring to our own experience in training, matching and teaching, as well as talking to experts and young athlete to understand ways to improve mental quality of athlete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for juvenile athletes, in hope to offer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in this regard.

【Keywords】 free combat, juvenile athletes,psychological training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1〕。散打是国标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2〕。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它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的项目。

散打是一项直接对抗性项目,在高度紧张激烈的竞争中,要想发挥好技、战术水平,就必须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决定比赛胜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在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中,由于主观上忽视了心理训练,导致选手出现了过度紧张、情绪紊乱、怯场、急躁、畏惧对手、尿频等情况,致使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与发挥受到影响,良好的竞技状态无法实现,因此,加强心理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心理训练的作用和概念

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完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以及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的形成。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3〕。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青少年运动员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由于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常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情绪的波动性较大,意志力与自信心不够稳定。为使运动员能在瞬息万变中适应比赛中所承受的压力,广大教练员不仅要在技术上加以指导,更要在心理上给运动员上好课或补好课,使其能控制和调节心理承受能力,使整个大脑的控制能力形成巩固的、熟练的信息联系,使大脑的抑制与兴奋形成网络,灵活运用,在比赛中稳定情绪、充满信心,用健康的心理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2.1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很容易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同时也容易对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训练感到厌烦。

2.2青少年散打运动员意志品质力较差,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困难时往往表现出畏难心理。训练中遇到难点时不能正确对待,容易出现不主动不积极的厌训心理,比赛中遇到实力强的对手时容易出现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

2.3青少年运动员散打情绪不稳定易于冲动,比赛前容易过度兴奋,造成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比赛中,比分领先时盲目兴奋,沾沾自喜,过高地估计自己,不能按预定的计划比赛;比赛相持不下和比分接近时,容易急噪、不知所措;比分落后时容易出现消极畏惧心理;比赛后容易因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获胜骄傲自满、忘乎所以,失败丧失自信、妄自菲薄。

3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3.1对事物的理解抽象思维能力增强

在文化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中,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和知识面的拓展,他们已经对事物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逐渐由以往是这样办转变为应当这样办,在观察、处理事物时,目的性、自觉性、概括性明显提高。

3.2具有很强的人格的独立性

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够逐渐确定行动计划,主动安排时间,独立地采取行动,但冲动性、盲目性在一定程度存在,有时表现为任性。

3.3追求成就感

希望和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意志。在一般情况下,热衷于表现自己、发展自己,渴望成功,注重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是自我意识增强的明显表现。

3.4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分析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多指当外界环境及社会条件的急剧变化超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可能承受的范围时,出现的适应不良或心理异常。如认知失调、情绪障碍等。通过多年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发现,有60%左右的运动员会产生各种神经机能反应类型的情绪失调,这种失调是对精神创伤因素做出的反应,它会引起运动员行为和自我感觉上或大或小的改变,因而对训练、比赛和运动员个人的发展均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青少年散打运动员情绪失调常常表现为以下类型:

(1)惊慌期待性反应。它是指运动员往往伴随行为的显著改变。如手忙脚乱、极度兴奋、心不在焉、脸色常变、说话声调不正常,甚至口吃;不乐意交往,答非所问,好离群索居,对教练员的忠告漫不经心,睡眠不好、食欲不振、口干舌燥,有时显然“心情恶化”,小便次数增多。进行神经机能检查发现,其四肢的腱反射和腹壁反射增强,手心和脚掌多汗,眼皮、舌头、伸出的手指明显颤动。

(2)厌倦性反应。它是指运动员伴随全身衰弱和容易疲劳,轻度头疼、睡眠不好、食欲减退,易激动等表现。

(3)抗议性反应。它是各种不同的失调行为。如从不服从、无纪律性和态度粗暴,到对周围队友带有破坏性趋势及攻击性行动。

(4)疑病反应。它是指运动员诉述全身无力、极度疲劳,“厌倦”训练,背部、心脏、肩胛带、手、小腿和足部的不适使他们不安。

4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比赛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规则的改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日趋缩小,运动员要想在紧张的比赛中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并取得好成绩,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还必须拥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比赛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临场发挥技战术水平、体能的前提和保证。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挖掘心理潜力、发挥心理优势,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的竞技状态。现代散打比赛中,运动员身心都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心理过程的变化激烈、迅速,要消耗体力和心理能量,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调控。因此,即使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水平都很好,离开了充分的心理训练,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所以,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5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常用方法

5.1自我心理暗示法

运动员通过重复默念某些词句(如“我很勇敢”、“我要镇静”、“我是最好的”、“我能行”等)或回忆技术动作以及最佳状态时的技术表现、比赛场上胜利时的身心感受,从而加深对技术、战术的理解,树立自信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达到最

佳的心理状态。

5.2放松训练法

模拟在比赛条件下进行放松,学会只要意识到自身紧张的信号,马上进行深呼吸、慢呼气,使之立即出现一种放松反应。同时,运用默念套语的方式进行自我暗示,如:我的上肢肌肉放松了、我的小腿放松了等等。还有,在赛前,当运动员过度紧张时,可播放轻松、节奏慢的音乐,使其身心逐渐得以放松。

5.3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是用接近比赛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战练习,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的心理训练方法。模拟训练可预防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提高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接近比赛的实际情况主要是适应比赛的环境,包括适应裁判、对手、观众、场地、灯光、比赛时间等方面。在平时训练中,对自己的训练条件非常适应,一旦参加比赛,有许多因素都会给运动员造成心理影响,模拟的目的就是在这些方面使运动员得以适应。方法是:

(1)按比赛要求进行实战。平时训练除非压成双肩,一般都不记分,而模拟训练就要记分,使运动员增强比赛得分的意识。

(2)模拟裁判偏袒对手。裁判有意错判或反判,该给自己得分的不给分,用以培养运动员不被激怒、不受影响的心理素质。

(3)平时训练一般在上、下午,而比赛时间可能还有安排在晚上的,这又要有一个适应比赛时间和适应灯光强弱等问题。

(4)在平时训练中,全队一般情况下是集体做准备活动,而在比赛时,大都是自己独立做准备活动,并且马上就要在一起比赛的对手很有可能和自己在同一块垫子上活动,对手可能用语言刺激或在行动上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响,或是在自己面前显示出很有实力的样子等等。以此使运动员适应比赛环境,排除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

5. 4意志品质培养法

教练员应注重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教练员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方法及手段很多,主要应在“苦”字上下工夫。因为不在“苦”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是经不起比赛的考验的。所以教练员们要在平日训练中,让运动员在苦练中提练动作、升华动作,在苦练中逐渐培养自己的意志。由于刻苦的训练,对高难度动作和新的连环组合动作就能自如对待,并提高动作的畅快度,提高实战中击打力度的灵活性。教练员应有意安排与实力强的队员配对培养在实战中有信心、有决心战胜对手,以此培养队员的敢拼敢斗、勇猛顽强并树立一定能战胜对手的良好心理品质。在平时专项训练上,教练员一定要严格要求运动员对待每一次练习,如在训练课的主要部分快要结束时,运动员大都感到非常疲劳,这时应该强化每一秒钟的练习动作到位程度,以此来培养专项上的顽强的意志品质。由于实战中是两人接触的激烈对抗项目,如膝、脚、踝等关节部位容易被踢伤、撞伤和扭伤,肌肉韧带被拉伤等,教练员要针对运动员的受伤情况,一方面安排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要激发运动员克服伤痛的勇气和信心,安排好受伤后的训练,上肢受伤,就练下肢;左臂不能动,就练右臂,使运动员能在伤痛时培养意志品质。

要注意运动员自我意志的培养。俗话说“场上三分钟,场下三年功”,散打运动员没有场下的刻苦训练是达不到登峰造极的目的的。自我意志的培养是每个运动员后天所必备的一个主要条件,平日里要多给自我设想一些动作难度,对高难动作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也要对失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两者均具备了,方能突破难关。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在心理上要有自控能力,这样面对大赛方能不急、不躁、不暴、不弃,达到内紧、外松的状态。这些都需要运动员在平日训练中从点点滴滴中培养。如在出击高难度动作时,你的心理是急躁还是冷静。如急躁,动作不协调、无击打力度,就不能得分或击倒对手。如冷静下来,仔细推敲问题所在,对症下药,就会在较短时间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成功与失败往往会出现在一念之差时。对困难是胆怯还是拼搏?对出现的失败或成绩不理想时,是放弃还是找出差距去拼搏?这都是对运动员的心理考验。健康心理应是努力拼搏,主要靠运动员自身来培养,如果自控能力强,面对大赛会泰然处之,实现自己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M〕.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孙哗.社会心理学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吴晋东.浅谈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训练〔M〕.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篇7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13年版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为准,并参照2012年和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的各级别运动比赛录像、文字资料,综合两者作为全文研究的对象。

2、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查阅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1、新规则对散打技战术的影响

技战术,是散打运动的核心与灵魂。自从2013年新版散打规则出台后,擂台上的散打比赛被注入了全新的血液,整体而言,比赛更为激烈,为了适应比赛规则的变化,运动员在技战术上也做了调整。而本文通过对2012年、2015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各级别比赛的观察,从拳法、腿法两个方面的技战术出发,进行了整理,得出如下结果:

首先,随着2013新版规则的引入,在拳法技战术上,勾拳这一传统技战术动作的使用率明显下降,而直拳和摆拳这两种主动进攻类拳法技战术使用率则呈大幅度上升的态势,具体来说,2015年的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较2012年相比,勾拳的每场应用率下降30%,而直拳和摆拳的应用率则分别上升35%和50%。其中的主要原因为:新规则中增加了“消极搂抱”的判罚,而勾拳的应用,十分容易造成运动员的搂抱现象。

其次,在腿法技战术上,侧踹腿的使用率显著下降,而鞭腿和正蹬腿的使用率则大幅度上升,具体来说,2015年的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较2012年相比,侧踹腿的每场应用率下降25%,而鞭腿和正蹬腿的每场使用率分别上升40%和60%。其中的主要原因为:新规则的引入,使比赛的观赏性、激烈性增强,侧踹腿由于容易被对方接住使用摔法,引起“先后倒地”问题,造成失分,因此,应用率下降。

2、新规则对训练方法的影响

新规则的引入,增加了很多新的元素,因此,必将对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带来一些影响,通过对2012和2015年比赛录像的观摩,加之对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相关资料的整理,将相应的影响综述如下:

首先,2013版新规则中,采用了“先后倒地不得分”这一新规,这使得摔法的使用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很多散打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也逐渐减少了对摔法的投入训练。

其次,由于新规则中,将运动员的消极判罚由8秒改为5秒,无疑大大提升了比赛的节奏,因此,很多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加大了一些KO技术的训练频度,以期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KO结束比赛。

再次,新规则对每局净打时间的要求更为精确,这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很多运动员加大了自身体能的训练频度,以其通过提升自我的体能素养,适应快节奏的新规比赛。

3、新规则对比赛观赏性的影响

散打新规则的启用,对比赛观赏性带来了显著的影响,通过录像观察、文献查阅,将相应的影响总结如下:

首先,新规引入后,散打比赛节奏感变得更加强烈。由于新规中,引入了消极搂抱、先后到地不得分等规则,因此,运动员在现场比赛时,会尽可能地降低搂抱和倒地的频率,更多地采用硬碰硬、拳拳到肉的策略进行比赛,这无疑提升了比赛现场的节奏感、进攻性,如此一来,比赛也变得更加具有观赏性。

其次,新规引入后,散打比赛激烈性变得更加强烈。新规则中,增加了很多促进比赛激烈性的元素,例如,“最终比赛结果双方运动员得分一样时,另一方进攻次数多为胜出者”、“5秒没进攻罚分”等,为适应上述规则,比赛双方运动员必须要采取短、频、快的技战术,组织犀利的腿法、拳法,尽可能地以KO的方式结束比赛,这也无疑增加了比赛的激烈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第一,2013版散打新规则的启用,使得散打拳法、腿法等技术的应用率大大增加,摔法的应用率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因此,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必将增加拳法、腿法的训练强度和频度,适当降低摔法的训练频度,而上述变化,都显示出运动员适应新规的素养。

第二,2013版新规的启用,增加了很多对消极比赛的惩处项目,因此,比赛的节奏感、激烈性大大提升,运动员也加大了比赛中使用重击、快摔等技战术的频率,以期通过KO在短时间内结束比赛。

第三,2013版新规的启用,完善了我国散打比赛的规则,必将促使比赛向更为公正、公平、公开、严肃的方向发展。

2、建议

第一,为使现有的散打比赛规则更加完善,国家体育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散打技战术的评判标准,使散打的主要技术——拳法、腿法和摔法的比赛应用更加均衡,如此一来,也能使运动员的综合技战术水平得到提升。

第二,为适应比赛新规,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结合规则,为每一名运动员制定科学的训练机会,针对运动员的特征,为其选定合适的训练策略,加强高鞭腿击头、转身性腿法、快摔技术的训练,让运动员掌握更为过硬的快速比赛技能,为增加比赛的激烈性、节奏性奠定基础。

第三,加强对运动员有关新规则的理论培训和学习,在平时的训练之余,各级体校,专业散打队伍应为运动员提供全面,充足的散打新规理论培训和学习机会,例如,规则理论讲座学习、散打比赛录像观摩学习等,让运动员掌握扎实的规则理论,从而为他们更好地投入实践训练奠定基础。

摘要:散打是我国体育竞技项目中的代表运动,近年来,为使散打运动更为优化,我国体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规则。本文着重采用文献查阅、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了新规则的应用对散打技战术、比赛观赏性以及运动员训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新规则变化,散打运动发展应做出的变革,以期为我国散打竞技运动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散打新规则,技战术,比赛观赏性,训练方法,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少杰,杨少雄.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进透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1(5):17-18.

[2]叶冬清.散打规则的变化对散打战术发展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3.

[3]王清.散打规则的修改对战术发展影响的研究[J].武魂,2013(7):33-34.

[4]李莉.新散打竞赛规则的变化对散打摔法技术影响的探究[D].成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3.

散打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研究 篇8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打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运动员要在其各个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这项运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对抗性、竞技性,为了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运动员往往控降体重参加级别较低的比赛,这对于体重处于级别边缘的运动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的控降体重应当以不影响运动能力为原则,根据运动员本身的客观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措施;而不科学合理的控降体重则会损害运动员的健康,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下降。如出现肌力下降、抽搐、体温调节紊乱、心脏负担重,不能正常参加比赛,有些运动员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体重的控降范围往往超出了正常范围的7、8公斤,这不但不能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散打运动员赛前体重调控分为增加体重和控降体重,但是在散打运动实践中只有个别运动员为了团体成绩去增加体重参加级别较大的比赛,大多数运动员还是控降体重参加小级别比赛,本文以实践为导向,主要研究控降体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影响,给出测算身体成分的具体方法,探讨控降体重的具体方法和原则,为教练员、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提供参考。

1 散打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理论基础

体重是反应人体骨骼、肌肉的发育程度以及肥胖程度的指标,也是反映人体体型的一项指标。从生理学角度看,体重也就是身体成分的总重量。身体成分是指组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总成分,其生理组成由体脂(脂肪体重)和去脂体重(瘦体重)两部分组成。即体重=去脂体重+体脂。去脂体重包括肌肉、骨骼、器官、体液以及皮肤等非脂肪组织。身体成分通常用体脂百分数来表示(体脂百分数=体脂重量/体重×100%)。运动员的体重变化要以身体成分的概念来表达才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运动员要把自己控降体重的范围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体能,提高技术质量。教练员必须给运动员制定建立在对运动员身体成分客观评价基础之上的控重计划,寻求每个散打运动员控降体重重量的最佳值。

1.1 散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评价

正常人的体脂含量约为10%———30%左右,青年男子10%———15%,女子为20%———30%。重竞技运动员体脂在8%不宜减重,散打成年运动员体脂的最低值为5%,散打青少年运动员体脂不少于6%———7%。体脂含量应依运动员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各方面因素的具体情况而定。

1.2 身体成分的测算方法

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下面介绍一种实用性较强的间接测量法(Brogek测量法),步骤如下:

(1)测量被测者的肩胛角下及上臂部皮褶厚度之和,设为X;(2)根据运动员的年龄和性别,把X代入以下方程(表1);(3)根据方程得出身体密度D,代入Brogek公式(体脂%=4570/D-4.142),从而得出身体成分。

2 散打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方法

散打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方法大体可以分为缓降方法和急降方法两大类,其目的均为减轻身体的重量。缓降方法与急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不同。缓降方法是依据负热能平衡原理,采取限制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支出或限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支出相结合的方法,其实质是减少体脂来减轻体重,进程缓慢,周期较长;急降方法多是采取急剧限制人体所需物质摄入法或排除水分法,其实质是减少去脂体重(主要是水)来减轻体重,进程快速,周期较短。两种方法以“缓降”为主,“急降”为辅,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1 缓降体重的主要方法

2.1.1 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就是指限制摄入脂肪和过量的糖类物质,其实质是限制能量的摄取量,造成热能负平衡,达到消耗体脂,减轻体重的目的。一般认为在比赛前2~4周开始有计划的控降饮食。通常能量摄入要限制在每天18-31 kcal/kg,大约使每日热能亏空1000———1500kcal。饮食上少吃大块的高热量食物,吃一些精肉、牛奶、水果、蔬菜。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因肌糖元缺乏而造成的疲劳、乏力。注意补充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无机盐、维生素等。

2.1.2 增加运动

热能的负平衡除了减少热能的摄入以外,还可以增加机体的热能消耗,运动就是增加机体消耗的主要方式之一。强度小、量大的运动对于减少体脂,保持去脂体重效果较好,然而考虑到散打运动的专项特异性,不允许运动员花太多的时间去从事减体脂运动,另外从训练学角度说,低强度、长时间减脂运动对散打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会产生副作用,教练员要适当安排。

2.1.3 限制饮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

缓降体重最主要目的和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消耗体脂,同时维持去脂体重不变。限制饮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使能量摄入的限制量有所放宽,避免限制饮食量造成去脂体重的丢失,同时保留了运动降重的优点。

2.1.4 中药配合调理法

在控降体重的过程中配合中医药的调理,有助于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中医调理在于滋阴补气养血,主要以西洋参、人参、熟制三七等通过采用系统的中医药调理方法配合传统降体重方法控制运动员体重。具体用药以泽泄、白术等为基础方,气虚为主者加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阴虚为主者加西洋参以补气养阴、益肺生津,血虚为主者则用药较为特殊,采用熟制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有补血之效。

2.2 急降体重的主要方法

2.2.1 急剧限制人体所需物质摄入法

限制饮食和饮水总量,每日饮水量限制在500ml至600ml范围内。食物中的盐摄取量在5克至6克之间,在比赛前1至2周内实施,可降低体重3公斤左右。这种方法要保证必需的营养物质,使食物保持低糖、低盐、高钾。另外,还可以通过胰高血糖素、降钙素、蛙皮素、胆囊收缩素等药物手段控降食欲,但不主张用药物给运动员控降体重。

2.2.2 排除水分法

水在人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排除人体内的水分能够快速达到控降体重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方式:首先是热浴法,采用盐水沐浴、热蒸气或干燥空气浴,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过激的控降体重方法。一次可降2公斤左右,通常在比赛前1至2天使用。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热浴法应在医生的严格监督下进行,防止机体大量脱水,引起严重的后果;其次是运动排汗法,穿上透气性较差的运动服进行各种练习,如多做一些力量性练习和耐力性练习。力量性练习保持肌肉质量和加快代谢速度,耐力性练习消耗更多的热量。这种方法大约一天能减少体重约2公斤左右。穿透气性较差的衣服跑步,也是控降体重中常用的急降方法;再有就是药物法,一般使用发汗药、减肥茶、轻泻药等。这种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去3%或更多的体重,但在对抗中常出现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因此,这一方法需在医务监督下使用,并注意不能使用违禁药物,以免违背公平竞赛原则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散打运动员赛前控降体重的主要原则

通过走访经验丰富的武术散打专家,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对控降体重的科学基础及其具体方法的理解,总结出控降体重的几点主要原则,供教练员、运动员在控降体重过程中参考。

3.1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控降体重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运动员的机体和身体机能造成负面影响,不能一味地追求运动成绩而无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严禁用各种违禁的方法来达到控降体重的目的。

3.2 个体化原则

每个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教练员或运动员要制定一整套控降体重的方案,科学合理地控降体重。

3.3 循序渐进原则

控降体重要适度,即使是急降方法幅度也不宜过大,否则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3.4 有效监控原则

控降体重要与正常的训练计划相结合,教练员对训练和控降体重过程要加大监控力度,加强医务监督,保证控重计划和训练计划的有效结合。

4 散打运动员控降体重后的恢复

散打运动员在称重后应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控降体重后的恢复。因为运动员控降体重过程中对自身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合理的恢复可以使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恢复自身状态;不科学合理的恢复手段,不仅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和运动成绩,而且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运动员在称重后不要暴饮暴食。暴饮导致身体瞬间补充大量水分,容易造成身体浮肿。暴食会带来诸多肠胃疾病。在赛后一星期内多食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多的食物,少食含脂类多的食物。

教练员应在医生的协助下给处于恢复阶段的散打运动员制订合理的恢复期训练计划。训练应以加快恢复运动员机体水平和调整运动员状态为目的。多以技术练习为主,多做积极性休息,避免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员尽快出现超量恢复,为下阶段的训练作好准备。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控降体重分为急降方法和缓降方法两种。缓降方法的实质是减少体脂;急降方法的实质是减少以水为主的去脂体重。

(2)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变化要以身体成分的概念来描述才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身体成分的概念是确定运动员控降体重范围的前提。控降体重是一个科学的进程,应对控降过程中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使运动员控降体重顺利完成。

(3)控降体重对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科学合理的控降体重是可行的。

5.2 建议

(1)根据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特点,适宜采取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两种方法以“缓降”为主,“急降”为辅。赛前3-4周开始采取缓降体重方法,赛前1-3天使用急降方法,严禁通过违禁方法来控降体重。

(2)教练员要对散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变化做实时跟踪,以运动员的身体成分去确定其控降体重的范围,遵循控降体重的个体化原则。

(3)教练员从散打竞技性角度出发需要对运动员控降体重,但是要加强对运动员控降体重过程的管理、监控,制订一整套与训练计划相结合的控降体重计划,尽量避免控降体重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在散打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在赛前都会控制体重,这对散打运动员能否取得理想成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能发挥运动员的优势,保持运动员良好的竞技状态;而不科学合理的控制体重,不仅会抑制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减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对竞技能力保持阶段产生负面影响。文章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运动员赛前控制体重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科学控制体重的手段与方法,为散打运动员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参考。

大学生散打运动员 篇9

1 不同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1.1 大武术观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2011年是中国武术的标准化年, 高小军在全国武术协会主席和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做了题为“树立大武术观, 加强标准化建设, 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他指出根据武术项目的发展需要, 必须确立“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指导思想[1]。在标准化前提下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方面做了一些修改和完善, 这是几十年来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套路和散打规则的又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整。规则的改变有利于武术散打运动向国际化接轨, 更早向奥运的目标前进。

武术散打是中国武术的一部分, 是从武术的各拳种门派中分离出来的并成为一个独立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其中竞赛规则对散打运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1982年初稿的制定到1990年第一本规则的正式出台到现在的竞赛规则经过了五次的修改, 每次修改规则都是在一些大型比赛后进行, 在实践中发现漏洞和不足。新规则变动具体措施:第一, 通过改消极8秒为5秒、严格执行消极搂抱的处罚、在判定胜负方面取消平局, 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等来提高比赛的节奏和观赏性。第二, 通过先后倒地不得分遏制利用小摔获胜的战术, 利用不同的动作产生不同的分值按各自不同的分值累计相加得分, 来提高拳腿得分的优势。第三, 改变称量方法, 即一次赛事只称两次体重, 分别在抽签前和进入前8名后。这种新规则变动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一是减少对峙和消极搂抱情况, 来提高武术散打比赛拼打节奏和激烈程度;二是以便优化散打拳腿摔三大技术体系的均衡发展;三是有利于运动员在赛场上保持体能, 得到运动队的赞同。

从上述比赛规则分析, 这次规则的改变发生了大的变化。得分标准的改变符合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便于裁判人员的操作和判罚, 注重引导技术的发展和规范, 注重踢、打、摔技术的均衡发展, 称量体重的改变, 使得竞赛更为合理、简洁、规范, 正符合了大武术观的标准化指导思想, 体现出了武术散打运动向国际化接轨的方向发展, 这也与坚持申奥的理念不谋而合。例如改消极8秒为5秒, 从而改变了以往8秒在有限比赛时间内所占的比重, 影响了散打比赛的连贯性, 增加了散打比赛的激烈程度, 在判定胜负方面取消平局, 判技术强者为胜方来看, 改变了以往出现平局加赛的办法, 这样有利于运动员体能的保持, 也便于迎接下次的比赛准备, 促进了武术散打运动科学体系的形成。

规则的修改, 不但符合大武术观的要求, 而且给散打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营造出了良好的赛场氛围和热烈的赛场气氛。通过比赛的实践验证, 所有运动队、裁判员和观众对实施新规则的比赛都有新鲜感, 对比赛规则、运动员的表现大家都感到非常兴奋, 对散打项目这样精彩、激烈和具有观赏性的比赛都感到非常的满足。这些规则的变化都验证了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武术散打运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正是符合了“大武术观”所讲的站在全局的层面上, 以对武术事业整体发展高度负责和包容的心态看待武术的一种价值观和认同感。这也正是中国武术运动发展的必然选择。高小军认为:“这说明武术散打规则做了一些调整后, 比赛更加激烈, 同时更加具有观赏性, 这种调整符合项目发展”。朱瑞琪也认为:“散打项目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到现在, 首次做了规则上的大修改, 从比赛的效果来看, 改革是成功和有必要的, 能够促进散打项目的发展”。这种新规则、新标准、新规划的实施, 为中国散打运动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新的气象。

1.2 审美视角下散打规则新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 一项体育运动能否具有美感, 即是否具有观赏性, 对该项运动的推广与发展极其重要[2]。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中国武术散打, 是一项属于体育, 又高于体育的运动项目, 当然也渗透着浓厚的美学因素。由于武术散打运动的美是以人为对象, 以人体运动为主要表现手段。因此, 可以说武术散打运动的美是以人的本质力量在自身的直接展示[3]。2011年武术散打新规则的出台给散打运动的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在比赛中运动员表现出了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 给观看比赛的观众带来了很好的审美感受。

1.2.1 武术散打体现的节奏美

在客观世界中, 节奏无处不在, 它是作为运动过程中秩序的连续。许多的体育项目中都有鲜明的节奏, 增加了该项目的观赏性, 突出了节奏的审美价值。节奏美是比喻规律、步骤工作要有节奏地进行过程中给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美感。武术散打运动中也存在着节奏, 而且这种节奏对运动员非常重要。在散打比赛过程中, 倘若运动员恰如其分地掌握比赛节奏, 往往就能控制比赛的主动权并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4]。在新规则中改消极8秒为5秒、消极搂抱和先后倒地不得分以及平局判主动进攻技术强者为胜方, 这些条款的修订都是引导比赛节奏更加紧凑、激烈的同时使散打比赛更具有观赏性和吸引力。从审美视角分析, 这些条款的变化, 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克服了以往比赛时间到了还没有发挥好自己的水平造成遗憾, 比如在以往比赛中会出现双方运动员对峙时间过长, 影响了散打比赛的观赏性, 也不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新规则改变了以往的情况, 从2011年的“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和“全国体育院校武术散打锦标赛”上分析, 比赛中运动员在运用进攻速度的缓慢和虚假动作的引诱来把握时机, 时机一旦出现, 做出的动作快速、连贯、流畅的技战术, 显示出了整个比赛过程中使比赛节奏显得更加紧凑, 突出了武术散打的特点“两两相当”的激烈对抗性, 这在比赛中给观众所带了一种前所未有审美感受, 使人们观赏和体验到变幻无穷的节奏美, 满足了观众观看比赛的心理需求, 几乎每场比赛均观众如潮。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散打新规则更加注重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多进攻使少搂抱的技战术打法, 通过对比赛节奏的把握, 运动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力和运用自然规则所获得的自由感, 这样一来, 就使得武术散打比赛表现出他的井然有序, 体现出鲜明的节奏美, 也显示出了新规则更加的规范、合理、全面和简洁。

1.2.2 武术散打体现的劲力美

武术散打运动的劲力美主要体现在它向观众传递着力量的象征, 即散打技术动作产生的击打力量。对抗过程中从护具上发出的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正是散打运动劲力美的体现, 充分显示了武术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新规则中规定边裁不允许举平局牌, 虽双方运动员得分相同, 但鼓励主动进攻者, 在抢攻的次数和效果方面有优势者为胜方。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多采用主动进攻的方法, 提高了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意识, 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比如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及“消极搂抱对方”被判技术犯规, 这些都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战术的发挥, 诸如运动员可以用冲拳、鞭腿等击打的劲力就表现出来了, 进而更好地发挥平时在比赛中不常用的鞭拳、摆腿等, 鼓励运动员不常用的技术动作和发掘新的技术动作都有一定的帮助。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这种劲力美正是武术技法“尚劲不尚力”的表现, 体现了中华武术的技击特征。

武术散打的对抗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极强的娱乐功能,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对事物的追求愈加需要带有刺激性。武术散打对抗的激烈和紧张正好迎合了人们这种心理的需求, 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心理满足感, 人们通过锻炼能更好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以及通过自身的体育运动来挖掘人类自身特有的阳刚之美, 所以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欣赏这项体育运动, 亲身体验到这种体育美的乐趣, 这对增强民族体质, 振奋民族精神, 激发民族情感,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1.2.3 武术散打体现的组合美

现代散打运动不仅以运动员精湛的拳法、凌厉的腿法、巧妙的摔法以及灵活的战术给人们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直接感受, 而且运动员健康的体魄、内在的自信、不屈不饶的斗志、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还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审美体验。根据技术的表现特点, 散打技术可分为拳法、腿法和摔法三种。在新规则下, 由于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 因此, 从得分效果来看,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为拳法、腿法得分的增加和摔法得分的下降, 体现新规则对踢、打、摔三种技术体系的结构向拳腿组合技术倾斜, 表现出了武术散打技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全面性。比如说, 侧踹腿接后冲拳, 再加一个前高鞭的动作, 这种通过快速组合美的动作来赢得得分, 展现散打运动的技术特征, 使得观看比赛的人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美的动作就在那一瞬间, 在那瞬间中让人享受到永恒的美。这也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了新规则的导向作用, 使得比赛更加激烈精彩。

1.3 市场需求视角下散打新规则的完善

散打规则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大武术观思想和散打运动发展的规律, 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现在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散打运动一直也尝试着走市场化的道路, 由于这几年来国家武术散打运动的重视与推广, 武术散打有了一定的商业市场, 也逐渐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功夫片的盛行, 武术馆校的收入反映了武术产业的萌发。武术产业伴随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馆校、俱乐部的不断做大、做强。从2000年武术散打王赛事的兴起, 武术散打的市场才有进一步的发展:门票收入、媒体收入、包括电视广播、广告等[5], “中国武术散打王”是采用商业手段运作将比赛与市场结合的成功典范,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定期热播的“中国武术散打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6]。竞赛规则对一个运动项目的技术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这次修改的条文在执行中均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也出现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 需要进一步的再次修改。对今年的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来说, 在一场80公斤级半决赛中, 武警队选手崔飞在比赛进行到第二回合时, 连续用摆拳击打上官鹏飞头部, 致使昏迷37天脑部细胞逐渐死亡, 身体肝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这一事件在中国的拳台上刮起了强烈的风暴, 散打运动是否安全, 所改变的规则是否能完全保证运动员的生命安全, 群众们对此产生了各种疑问。从后来的视频回放来看, 崔飞的连续几次摆拳进攻几乎全是从后面打到了上官鹏飞的后脑部位, 而这在比赛中是绝对禁止击打的部位, 违反了比赛的竞赛规则。在比赛中为保护运动员的安全禁击部位是不允许击打的, 禁击部位, 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规定不能被击打的部位, 包括后脑、颈部和裆部。后脑是指头部耳廓垂线以后的部位[7]。

通过观察、分析录像, 崔飞在第一个摆拳击打上官鹏飞后发现上官鹏飞直觉有点失常, 而裁判没有立马喊停, 场裁技能指的是在散打比赛中, 裁判根据相关要求, 在台上进行比赛评判和指挥的能力。由于散打是两人在台上的对抗, 因此, 场上裁判往往对比赛节奏、运动员的发挥等有直接的影响, 它要求熟悉裁判基本的口令与手势, 口令清楚无误, 手势准确规范, 熟悉竞赛规则, 判罚及时、准确, 应变能力强, 及时处理台上的意外情况, 站位恰当、移动及时合理。通过这件事以后可以看出, 散打规则在商业化比赛执行中的不完整性,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的规定, 规则制定的依据是在保证运动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这里违背了规则的判罚。在这次的事件中场裁因为位移的角度没有看清楚崔飞的第一击, 而边裁和裁判长也没有按规则的尺度来执行,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散打规则在执行过程中不够威严, 这也不符合商业化运作的规律。在市场化的情况下, 只有制约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竞赛规则具有权威性, 有统一的标准, 达到国际化标准的需要, 才能促进该项目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 规则引领下散打运动发展趋势

纵观新规则启用后的2011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 可以看出我国散打运动员整体水平提高很快, 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新队员层出不穷, 各级别高手如云, 竞争异常激烈。新规则促进了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 在技术结构上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得分标准的改变减少了搂抱现象、对峙的时间, 鼓励运动员多采用主动进攻的方法, 提高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 提高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 在未来的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规则的改变应朝着符合运动项目发展的科学规律和市场需求的特点, 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达到国际化需求的标准, 以及还要有一套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支撑, 才有利于武术散打更早走入奥运的殿堂。

2.1 符合运动发展的科学规律

修改后的竞赛规则正在营造出和谐的赛场气氛、公正的竞赛环境, 新规则在注重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同时更加注重观赏性, 为武术散打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武术散打在以后的发展当中必须符合该运动项目发展的科学规律, 2008北京奥运武术及武术散打没有进入比赛项目, 主要原因是武术及武术散打的东方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文化还没有完全融为一体, 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改进。例如, 散打竞赛规则难以体现客观公平地让各会员国统一接受, 国际武术比赛参加国的数量不是很多, 女子散打的竞赛发展比较落后, 世界各国发展不均衡等。因此, 我们在武术散打中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让世界人民能接受的东方武术文化, 使武术散打和奥林匹克运动在文化上能够相融。目前散打礼节和服装上面过于简化, 散打的短裤、背心没有体现文化的内涵, 且显得有些不文明, 所以应该对服装进行从新设计, 在款式、颜色、装饰图案等方面融入尽可能多的传统文化元素, 同时还可以设计散打训练服装和比赛服, 这些都是丰富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这方面, 属同类项目的跆拳道项目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散打在进行国际化传播推广时, 必须强调“术道并重”, 充分发挥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多元价值功能。

2.2 迎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特点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及世界体育发展的大趋势下, 散打市场化是其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散打市场化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 必须迎合市场需求的发展特点、市场法律法规行事。新规则下, 由于取消了比赛中“先后倒地, 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等, 这些都有利于运动员向组合技术全面发展。由于比赛节奏的加快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防守反击能力、抗击打能力, 在今后的竞赛中尤为重要, 新规则始终在贯穿一个“实”字, 运动员必须具备综合实力才能赢得胜利。这些规则变化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的审美感受正是符合了当今市场化的发展需求, 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要。2011年, 武术被列为2020年奥运会备选项目[1]。2012年3月至9月, 国际奥委会体育委员会对这些项目进行审查考察。目前, 国际武联正在积极准备报告、材料及相关赛事[1]。另外, 中新社西安2月25日电 (记者王曦) 中国国家武术散打队成立仪式25日上午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而建立一支专门的国家队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尚属首次[8], 这也是散打项目发展的需要。条款的变化有利于武术散打更早的进入奥运, 前提是必须按国家既定的目标竞技化方向延伸, 才有利于武术散打更好地向国内、国际化市场方向发展, 通过市场化、职业化的发展模式, 可促进各种社会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创造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散打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3 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

作为一个运动项目的发展趋势, 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特色的技术体系才能促进该项目的发展。首先必须从制定该项目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竞赛规则入手, 改变规则是必然的。众所周知, 所有进入奥运会或世界性比赛的运动项目, 都必须有一部完善的运动竞赛规则[9], 武术散打运动也不例外, 除了继续完善现有的竞赛规则外, 还必须严格执法, 在规则执行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制定的规则去执行是影响该项目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今年的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上官鹏飞一事就说明了该规则执行中的不严密性, 对裁判执行规则中的偏差给予纠正, 才能顺应现代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 促进武术散打推向奥运大殿堂。此前轰动中国体坛一时的“上官鹏飞事件”曾折射出中国运动员保险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 国家队此次特别声明, 将在未来时间内不断完善队伍的保险制度, 以使每一位运动员的生命安全都能得到保障[9]。武术散打毕竟是竞技运动, 在追求竞争激烈性的同时, 保护竞赛者的基本安全应是第一要素, 也是奥林匹克宪章的基本法则[10]。再次就是随着规则的改变对散打技术的发展体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例如新规则中, 通过先后倒地不得分, 且对主动进攻进行鼓励, 并对消极搂抱进行更为严厉的判罚, 因此, 从得分效果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为拳法、腿法得分的增加和摔法得分的下降, 体现新规则对踢、打、摔三种技术体系结构向拳腿组合技术倾斜。规则执行在比赛中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体现了武术散打技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全面性, 表现出了散打运动所体现的节奏美、劲力美、组合美等, 促进了该项目的发展。当然, 未来散打运动想发展, 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完善, 无论细节怎么改变, 改变永远是运动的主要魅力。每项运动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诸多作用的综合影响才发展到今天。所以, 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不仅是运动项目的发展史, 汇集到最后是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要:改变永远是运动的主要魅力, 规则的改变是促进运动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新散打竞赛规则的出台, 就顺应了各方需求和散打运动发展的规律。文章从大武术观、审美、市场需求等不同视角对散打规则的新变化做了解读, 并由此对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散打运动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涛.2011年中国武术十大亮点[N].中国体育报, 2011-12-29 (7) .

[2]汤太礼.从体育美学角度探讨竞技武术散打比赛观赏性[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8 (5) :72-79.

[3]吉洪林.武术散打运动的美学初探[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10) :10-12.

[4]周小青, 张冬琴.新竞赛规则下散打技术的运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9) :142-144.

[5]徐再飞.论武术散打的市场化运行[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9 (3) :288.

[6]杜建军, 李静华, 李东民.从新试行的2004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看散打运动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75-76.

[7]杨祥全, 管建民.武术散打教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92.

[8]王曦.中国正式成立武术散打队[EB/0L].中国新闻网, 2012-02-25.

[9]黄晓鹏.试论中国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再完善[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29-32.

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研究 篇10

散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武术项目,目前在国内外发展势头良好,已在全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开展、普及,每年国内外都会举行大量的散打比赛。散打运动的技术、规则、组织等各项工作也日臻完善,其“奋勇拼搏、以德为上”的武术精神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天然地融为一体,共同支撑着散打运动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开展。

但是,随着散打运动的开展,一些制约因素也日渐暴露出来,比如技术水平的单调、赛会组织手段的陈旧和运动员伤病的增加等。尤其是一些教练员及运动员由于不具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或者没有对运动员进行科学的选材,以及对伤病防治工作准备不足等原因,致使运动员伤病数量剧增。在这些伤病当中,尤以膝关节损伤较为常见,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及比赛,还会导致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出现困难。所以,必须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重视运动员的膝伤情况,寻求解决之道。

本研究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散打队2000届-2005届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出现的膝伤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以供队员参考,希望能就此减少散打运动员膝关节伤病的发病率。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体育学院2000届-2005届散打队的56名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有关散打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资料。

2.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ECL10.0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经过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广州体育学院散打队28名运动员的受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2.4 专家访谈法

同散打教练、伤科医生等相关专家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本研究的意见,并将建议分类归纳。

3 结果与分析

3.1 导致受伤原因及位置情况分析

膝关节是人体活动的主要关节,其主要功能为屈伸运动,在半屈或屈90°时有轻微的旋转运动。膝关节由股、胫、膑、腓骨构成。上下杠杆长,是人体构造复杂且比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关节,损伤范围包括: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十字韧带、半月板、髌骨损伤等。

随着散打运动市场化的进一步开展,现在的比赛更加激烈残酷,力求一击取胜,由此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发生率逐步上升。

广州体育学院散打队56名运动员中,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20±3.2岁;最长的训练年限12年,最短4年,平均训练年限8±4年。据统计,在训练和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有过不同程度的伤病,受伤率达99.9%,其中膝关节损伤共32例,其损伤的原因及位置如下。(见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56名散打运动员中,膝关节各类损伤的共32人,约占受伤率的57.1%,其中双膝关节损伤的共6名,占受伤人数的6.25%,左膝关节损伤14名,占受伤人数的43.75%,右膝关节损伤12名,占受伤人数的37.5%。可见,武术散打运动中膝关节的发病率还是偏高的。

(1)由摔法导致的膝关节损伤有10例,占受伤比重最大,占受伤人数的31.25%。因为摔法是散打运动中最典型的技术特点,在训练、比赛中队员的动作过猛、疲劳、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防范意识差、场地器材等,都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2)由撞击导致的膝关节损伤有6例,占受伤人数的18.75%。在武术散打比赛中,双方竞争激烈残酷,力求取胜。又因为散打比赛中腿法的得分点最多,因此比赛中腿法的运用比较常见,如双方同时起腿发力,双方判断力不够,那么就易产生相互撞击。

(3)由疲劳、活动不充分导致的膝关节损伤各有4例,占受伤人数的12.5%。准备活动做得好,是较好完成训练或比赛的关键。运动员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开,常常表现出没有精神,肌肉神经粘滞性比平时高,所以在比赛或训练最初忽视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特别是膝关节如果活动不开,会导致膝关节肌力薄弱、机能运动活动达不到最大状态,因此在用动作过程中易造成膝关节各类损伤。

(4)由动作过猛、心理素质差、技术差、其它导致的膝关节损伤各有2例,占受伤人数的6.25%;场地器材导致的膝关节损伤为0,但并不排除具有一定的影响。

3.2 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性质情况分析

不同的受伤原因、受伤位置,会造成膝关节发生不同性质的损伤,如表2所示:

据统计,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常见于柔道、摔跤、武术套路、散打、排球、举重等项目。由上表可以看出,散打班膝关节损伤人数及比例为:内侧副韧带损伤8名,占总受伤人数的25%;外侧副韧带损伤10名,占总受伤人数的31.3%;十字韧带、半月板损伤各6名,占总受伤人数的18.7%;髌骨损伤占的比例最低,占总受伤人数的6.3%。通过不同部位损伤的人数及比例不难看出膝关节损伤对散打运动的发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3.3 武术散打运动员训练年限与膝关节损伤关系分析

损伤与年龄无明显关系,而与专业训练年限有关。训练年限短,技术不完善,经验少,因此受伤率较高;反之则技术较完善,经验丰富,因而受伤率较小。(见表3)

3.4 诊断及治疗

在膝关节各损伤中其诊断并不困难。根据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活动障碍、扭伤交锁等不同迹象、症状。可以明确地判断出损伤的程度及性质。然后根据确诊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轻微侧副韧带扭伤,膝关节患处由远心向近心做轻推拿、揉捏法,练习直膝抬腿及负重直抬腿抗阻直抬腿2-3次,时间约40-50分钟;较重的侧副韧带扭伤,早期的治疗着重于止血、止痛和保护受伤韧带不致进一步加重损伤。采用按摩、理疗、中药熏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都有良好效果;侧副韧带断裂,合并十字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的病历应立即加压包扎与固定制动,转送到专科医院作进一步诊治等。

4 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

膝关节各类损伤一旦出现,会严重影响散打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身体健康,主动预防此伤比伤后在去治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预防膝关节各类损伤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注意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散打训练的安排要注意节奏性,大、中、小运动量训练要有机配合,这就要求教练员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在每堂训练课上合理安排好运动负荷,预防训练引起的疲劳过度,因为疲劳过度会破坏运动员原有的动力定型和稳定的心理状态,还能使器官系统功能失调,以及造成各种心理障碍,故损伤多在此发生。运动量的安排要因人而异,应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此外,还应适当加强膝部肌肉和柔韧性的练习,因为膝关节是由胫、股、膑、腓骨构成的,膝部运动是个构成部分协调运动,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受伤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膝部的活动功能。在作膝关节训练中要注意腿法的运行路线,由慢到快,循序渐进,体会动作的要领,不可过快过猛,这样,既可以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也可以避免膝关节的各类损伤。

4.2 准备活动要充分

通过对散打队32名膝关节有损伤的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其中4名是由于在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的,占了总受伤人数的12.5%,可见在训练和比赛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准备活动做的充分,不但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训练和比赛作好准备,而且还能增加身体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开放数量,提高各部分肌肉的机能,增加各关节韧带的伸展性,防止膝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损伤。

4.3 注意间歇,做好课后放松

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在间歇时要注意休息,这样,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的供给得到休息,这对降低膝关节各类损伤有积极的意义。在每堂训练课或一场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之间应主动互相放松,一方面可以尽快消除训练或比赛后紧张的肌肉反应,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能更快地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的训练和比赛中去,从而更好地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在回到休息室内,运动员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自我按摩,使机体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对膝关节损伤防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4 作好训练及比赛的医务监督

运动员作好医务监督工作,对预防膝关节各类损伤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加强运动员督促检查,应该有专人对运动员的生活、训练,进行注意、观察、登记,对不合要求的运动员应给予纠正。第二,运动员的休息日,应结合积极性专项活动进行安排,不应纯粹休息,应有一定的活动量,特别是膝关节有伤病的运动员应在平时也加强膝部肌肉的小力量练习。如:深蹲、纵跳等。第三,在运动员外出训练或比赛时,应该合理安排好运动员每天的活动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细致而耐心的监督工作,这是不可忽视的。

4.5 其他

对运动员本身,有时因为比赛需要控制体重,在控体重的这段时间里,运动员容易产生饥饿感,精神状态差,严重的可导致自身体力下降,竞技状态降低,身体各部分肌肉失去强性韧带伸展性低,脂肪减少就会失去对各个关节的保护作用(因为脂肪可以起到保暖和保护关节作用),运动员就易发生损伤,因此应合理有效的控体重。

运动员平时应严格要求自己,有一个正确的生活制度,充分利用好休息时间,调整好正确的训练心态,在训练或比赛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这样也可以降低损伤的发病率。

做为一名运动员,应时常与随队医生和教练进行沟通,可以通过谈心或写训练日记的方式向教练员或医生反映当前的训练情况几自身的健康问题,这样对预防损伤也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合理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也是防止膝关节损伤、降低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以广州体育学院散打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对武术散打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及其防治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导致膝关节损伤产生的原因、损伤的性质、训练年限与损伤的关系和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科学的防治膝关节损伤的方法和建议。以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膝关节损伤及其防治情况的重视,从而减少其发病率,保证我国散打运动健康稳步发展。

关键词:散打运动,膝关节损伤,防治

参考文献

[1]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陈青山.武术运动的损伤与预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

[3]梁永文.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9).

[4]张云龙,刘宝禄,吴妙云.论武术运动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体育科研,1994(1).

[5]庞晓峰.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创伤与急救[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7(3).

世界散打运动的新起点 篇11

中国队8名运动员全部进入决赛,共取得6枚金牌,2枚银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名列第一,再次捍卫了中国散打在世界的优势地位。取得各级别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分别是:48公斤级石旭飞、52公斤级康永刚、56公斤级李必金、65公斤级格日乐图、70公斤级李杰、80公斤级柳海龙。散打强国伊朗、俄罗斯、韩国的参赛选手夺得了其余级别的金牌。伊朗选手夺得75公斤级、85公斤级和90公斤级3枚金牌,俄罗斯选手取得90公斤以上级金牌,60公斤级金牌落入韩国队手中。

本次比赛良好的组织、精彩的开幕式节目以及选手激烈的比赛,给广大电视观众和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国际武联和各参赛运动队的普遍好评。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的圆满举行,是国际散打运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散打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国际武联高度重视首届世界杯

作为一个现代体育竞赛项目,散打是从1979年由中国正式开始试验比赛的,随后向全世界进行推广。经过23年的发展,散打运动已经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普及与开展。1999年国际武联代表大会通过举办世界杯散打比赛的决定,2001年国际武联执委会正式确定由中国举办第一届世界杯散打赛。

国际武联对本次比赛高度重视,国际武联主席李志坚率9名执委亲自参与了本次比赛工作。国际武联秘书长严建昌担任了本次比赛组委会的执行主任,亲自主持组委会的各项工作。新当选的国际武联技术委员会主任黄凌海等6名技委会委员具体负责指导竞赛部门的工作,并由技委会组成本次比赛的仲裁委员会,监督比赛的裁判工作。

为保证本次比赛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国际武联技委从10个国家选派了15名国际级裁判担纲执法。这些来自全世界具有不同肤色、讲着不同语言的裁判在比赛中认真负责,确保了比赛的成功举行。尤其是法国裁判威廉姆在场上出色的表现,赢得了组委会官员和运动员的尊重。受中国武术协会主席李杰的邀请,威廉姆将于今年年底来中国执法散打王争霸赛的总决赛。

二、世界散打强国踊跃参加首届世界杯

随着散打运动在世界的普及和推广,五大洲的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散打队伍。亚洲的中国、韩国、伊朗;欧洲的俄罗斯、罗马尼亚;美洲的巴西、美国以及非洲的埃及近年来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参加本次比赛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巴西、韩国、越南、菲律宾、伊朗、罗马尼亚、埃及、波兰、黎巴嫩、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名运动员。俄罗斯除4名参赛运动员外,还派出了7人的教练班子。缅甸、亚美尼亚等国家还派出观摩团前往上海观摩世界杯散打赛。

三、竞赛组织工作受到各方好评

武术源于中国,由中国来举办第一届世界杯散打赛,是国际武联88个国家和地区会员协会对中国的信任,同时也是中国不容推辞的职责和义务。本次比赛由国际武联和中国武术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体育局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近年来,中国先后承办数十次大型国际武术赛事,但世界杯散打赛是继1991年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后十多年来在中国举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赛事。为了办好本次赛事,中国武术协会抽调了精兵强将,精心策划了比赛的总体方案,认真细致地筹备各项具体工作。上海市体育局在竞赛场地的选择、参赛人员的食宿及接送站方面进行了严格、细致的安排。国武公司作为一家运作散打赛事的专业公司,运用两年多来承办散打王赛事积累的丰富经验,负责本次赛事的具体运作,使竞赛工作有条不紊,井井有条,再次展示了国武公司的整体实力。

四、新闻媒体积极参与

在以住的武术比赛中,中央电视台只是转播决赛,本次比赛则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以及国内十几家电视台三天全程直播。中央电视台为了保证本次比赛的转播水平,调用了近千万元的转播设备,将原计划的50人的转播队伍扩大到100多人。

其他新闻媒体参与本次比赛的积极性,大大超乎了组委会新闻部门的想象。以往采访武术活动的记者最多也只有五六十人,但是本次到组委会报到登记的记者就达到106名,并且全部都是自费参加。使得比赛中的记者证成了最热门的证件,有些拿不到证件的记者只好从组委会领票到观众席观看。重庆电视台两名记者更是在看到中央电视台第一天的直播后,坐飞机直接赶到上海现场采访。

五、观众热情不断高涨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市民,观看赛事的胃口很高。本届比赛第一天就遭受到了这种尴尬,由于第一场比赛在下午举行,现场观众刚过半数。第一天比赛直播后,第二天的比赛现场观众达到了四分之三。第三天晚上决赛的门票到中午就全部告罄,连组委会秘书长都领不到一张赠票,晚上比赛时现场观众爆满。

由于第一天的比赛放在下午,许多电视观众都是请假观看的。世界杯官方网站的论坛上,更是异常繁忙,最多时一千多人同时在线。

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 篇12

1.1 力量素质的定义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力的能力。

1.2 力量素质的分类

根据完成不同运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将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分为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等。所谓最大力量就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值。绝对力量的大小反映潜能甚至在最大限度的意志努力下也不可能完全表现出来,而只能在专门性的外部影响下才能显示出来,如对肌肉采取电刺激的方法。相对力量是指绝对力量除以体重,运动员的相对力量素质对散打运动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散打动作大多数是克服运动员自身体重及其带来的惯性力而完成的,因此体重越小,相对力量越大,也就越容易完成难度大的动作,而绝对力量反映运动员的潜在力量,不涉及其体重。显而易见,体重越大越不利于完成散打动作。速度力量指神经———肌肉系统动员其机能潜力,在最短时间内表现最大力量指标的能力。在运动中人们常常使用“爆发力”一词,爆发力是散打重要的一项专项力量素质,也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己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是指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这项素质在散打运动中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2 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青春发育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以身体形态发育的突增现象为主,也叫生长加速期,身高增长迅速,肌肉的生长主要是长度的增加,肌肉成分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肌肉细嫩,收缩能力差(女孩为10-12岁,男孩为11-14岁);中期:以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又叫性成熟期,此阶段形态发育速度减慢,全身各器官系统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加,骨骼的增长较前期相比速度有所减慢,肌肉中有机物比例逐渐增加,水分减少,肌肉重量明显增加,但是身体各部肌肉发育也不平衡,肌肉的收缩力增加明显(女孩为13-16岁,男孩为14-17岁);后期:身体发育达到完全成熟阶段,身体各部发育已接近成年人,身体形态基本定型,身高增长缓慢,肌肉仍在增长,但主要向横向发展,肌肉横段面增加较明显(女子为17-23岁,男子为18-24岁)。

3 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特点分析

青少年时期是一名运动员打好基础的时期,各项身体素质都快速发展,而力量素质又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只有以良好的力量素质做铺垫,其他各种素质才能更游刃有余的发挥,同时力量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其他素质水平。由于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阶段性、不均衡性,因此,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在不同年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变化。在运动训练理论中,我们把某种素质在某年龄发展较快的现象称之为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果在某种素质的敏感期内进行有效的、适量的训练,就可以使训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力量素质也是如此。据资料显示:绝对力量的敏感期在10-13岁,相对力量的敏感期在14-17岁,速度力量的敏感期在7-13岁。也有研究发现,前屈肌力量男子在12岁以后增加明显,10-13岁以后,腿部弹跳力明显增加,14-16岁以后,握力明显增加,青少年力量训练要结合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进行。

4 散打专项力量的定义、内涵

散打专项力量是指完成散打动作所需要的力量,根据力量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散打专项耐力、散打专项相对最大力量和散打专项速度力量。从散打项目本身来看,很明显,整体上散打是一种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参与供能的主要是磷酸原系统(ATP-CP)和糖酵解系统。散打难度动作的完成需要良好的最大力量或速度力量,动作的力量强度很大,在不同的专项中,表现的力量特点和用力部位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散打专项力量的训既要虑项,又要考整。

5 发展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指导思想

5.1 正确确立训练目标

在开始进行体能训练时,正确确立训练目标非常重要。大多数情况下,确立目标要具有挑战性、易达性,要有目的性和专业性。

5.2 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最好要有一个基本的训练计划,要认真落实,并保持一段时间。切忌受其他信息和方法的干扰与影响,而轻易改弦更张。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适合任何人的一种所谓“训练方法”,力量训练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并持之以恒。

5.3 充分准备与量力而行

力量训练开始时,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柔韧性与伸展性练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盲目模仿他人或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这样极易产生挫折感。另外,在力量训练的开始阶段,如果练习过程中感到疼痛,一定不要“死要面子”硬挺。可以改变一下练习方法和手段,这样既发展了该身体部位的力量,又不至于造成受伤事故。

5.4 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

在进行力量训练初期,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如果过多改变饮食习惯只能适得其反。因为骤然改变习惯的生活方式,常常会导致无法完成训练和丧失训练效果,出现顾此失彼的后果。另外,在力量训练初期,伴随着体重的增加是正常的。青少年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主要阶段,必要的营养物质补充对力量的增长有明显影响。人体许多矿物质对肌肉力量影响很大,其中对肌肉力量影响最大的是钾和钠,缺钾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正常活动受限制,严重缺钾者,骨骼肌的收缩功能会丧失因此,科学合理摄取和补充钾、钠是进行力量训练时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6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练习方法

6.1 爆发力的训练

运动生理学爆发力的定义是:人体在短时间内所完成的最大做功能力。武术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快速移动,所以相对爆发力显得更为重要。虽然通过训练可使肌肉增大,绝对肌力增加,爆发力得到提高。但是如果肌肉的体积太大,体重过重反而不利,所以在训练中肌肉的体积只能适当地增加,保持较强的肌肉力量更为重要。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可采用的方法:采用极限重量的30%-40%,以极限速度练习2-4次,每组完成2-4组,组间间歇4-5min。采用极限重量的25%-40%,以极限速度重复5次,完成3组,组间间歇3-5min。各种快速度跳跃,每组10-15次,完成3-5组,组间休息5-8min。

6.2 最大力量训练

最大力量是指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爆发力指数=最大力量÷用力时间。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最大力量是运动员发挥重拳腿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击打效果首先要提高最大力量。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可采用方法:重复法:特点是负荷量的大小随肌肉力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加,采用负荷强度为50%-70%,每组次数2-4次,组数为4-6组,每组间歇时间为4min。强度法:特点是采用最大负荷安排。采用负荷强度为60%-80%,每组次数为1-3次,组数为4-7组,每组间歇时间3-5min。极限法:特点是进行极限数量的动作重复,直至实在练不动为止。采用负荷强度为30-50%,组数为2-4组,每组间歇3-5 min。

6.3 力量耐力训练

力量耐力就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的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力量耐力对散打运动员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散打比赛的后半程,一些运动员由于力量耐力不够,出拳乏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结果,往往在前几个回合场面占优的情况下,被对手扭转局面。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可采用方法:采用20%-40%负荷强度,每组完成8-15次,进行2-4组,组间间歇30-90s;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以快速的动作节奏完成练习,每组重复15次以上,完成2-4组,组间间歇30-60s;采用低强度负荷的专项手段,如轻负荷的拳法、腿法练习、步法练习和单支撑连续高抬腿等,每组重复20-40次,间歇60-90s,完成3-5组。

7 发展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应注意的问题

(1)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和专项动作特点应紧密结合。侧重于动力性练习,并与速度、柔韧、灵敏等素质以及专项技术的练习结合进行,使力量成为“活门”。

(2)进行负重练习时,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性别、年龄和训练程度的差异。有针刘性地合理安排训练的负荷并注意平衡发展,避免局部负担过重。

(3)在负重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循序渐进,防止伤害事故产生。负重练习期间和练习后要穿插放松性的练习,使肌肉富有弹性。这对于发展爆发力有积极的作用。

(4)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避免手段模式化,单一化训练方法要多样化,并与专项紧密结合,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随肌肉力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负荷量与训练强度。

摘要: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力量素质作为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技术的掌握,同时它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先进技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练习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散打运动训练的特点,提出不同类型力量训练的方法,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散打,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练习

参考文献

[1]童世斌.浅谈散打运动中身体素质练习[J].体育科学研究,1996(4):38.

[2]江云国.浅谈散打下肢专项素质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1998(3):56.

[3]张山,江百龙.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武术散手)[M].北京:人民体育出社,1999.

[4]商伟.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J].中国学校体育,2005(2):36.

[5]徐超,王文静,闫鹏.谈青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几点问题[J].体育教学,2006(2):56.

上一篇:主问题教学下一篇:抓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