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2024-10-25

“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共3篇)

“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篇1

“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梁实秋不仅是现代中国举足轻重的文坛大家,也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

一、引言

梁实秋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坛大家,也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梁实秋一生译绩辉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翻译成就是他用38年时间独立完成的40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堪称中华译坛的一座丰碑。此外,他还译有《织工马南传》、《咆哮山庄》、《百兽图》、《沉思录》等多部西方文学名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大陆译界的众多出版物中,梁实秋经常是被一笔带过,比起对“文学家梁实秋”的研究,对“翻译家梁实秋”的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因此,本文以梁实秋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试图对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点有益的补充。

二、梁实秋的翻译原则一以“存真”为第一要义

众所周知,上世纪20、30年代,梁实秋与以鲁迅为代表的“左联”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争论的焦点之一便是翻译问题。梁实秋撰文多篇来阐述他的翻译主张,如《论鲁迅先生的“硬译”》、《通讯一则一翻译要怎样才会好?》、《论翻译的一封信》、《欧化文》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嘲讽地将鲁迅翻译的文章说成是“硬译”和“死译”。由于鲁迅先生“宁信而不顺”的翻译观广为人知,与之进行翻译论战的梁实秋长期以来被人们误认为是提倡“宁顺而不信”的典型。

然而,事实绝非如此,梁实秋批评的是让读者看不懂的“硬译”,他提倡译文要通顺可读,但也坚决反对为了译文的顺畅而牺牲对原作的忠实性。在漫漫五十余载的翻译生涯中,梁实秋始终将“信”字置于首位。在《论翻译的一封信》中,他明确指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如能不但对原文的意思忠实,而且还对‘语气’忠实,这自然是好的翻译;虽然能让读者懂,而误译原文,这种翻译是要不得的;既误译原文,而且还要读者‘硬着头皮’去读,这是太霸道了。”很明显,在梁实秋看来,译文的顺畅必须要建立在对原文“信”的基础上。在晚年接受丘彦明女士采访时,梁实秋也一再强调:“我翻译中首要注意之事是忠于原文,虽不能逐字翻译,至少尽可能逐句翻译,决不删略原文。”可以说,梁实秋一生的翻译活动都以“存真”为第一要义,“存真”的翻译原则深刻影响了梁实秋的翻译态度、翻译选材以及翻译实践,下文将分点予以阐述。

三、“存真”原则指导下梁实秋的翻译活动

1、翻译态度一认真负责,强调翻译与研究相结合

首先,梁实秋注重对原作版本的选择。既然梁实秋强调忠实原作,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这就必然要涉及到原作的版本问题。以《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为例,由于莎士比亚作品不止一个版本,有古本,也有现代本,因此译者需要决定以哪个版本作为原文材料。在版本的选择上,梁实秋本着“存真”的原则,通过对莎士比亚早期版本的反复研究,参考现代诸版本,最终选定了未经任何删节的牛津版本,也就是没有删除剧中为了迎合观众而大量存在的污言秽语的版本,力求为读者再现一个全面、真实的莎士比亚作品集。

其次,梁实秋强调细致的文本研究工作。梁实秋在《翻译之难》一文中谈及:“从事翻译的人若不自己先彻底明白他所翻译的东西就冒昧的翻译起来,那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遇到引经据典的地方,应该不惮烦的去查考,查出来应加注释,使读者也能明白。”为了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梁实秋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他广泛收集了田汉、孙大雨、朱生豪等人的译本以及国内外一切可以得到的珍贵资料,参考了18世纪以来各位名家的`注释,兼收并蓄,以便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原文文字背后的意义。浏览各家之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特别是遇到解释不一致的地方,译者更要仔细进行辨别与考证,可是梁实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优秀的译德始终如一地坚持查考工作。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期间,他同时撰写了多篇研究莎士比亚的论文,比如《莎士比亚与时代错误》、《莎翁夫人》、《莎士比亚的墓志》等等,这些研究工作成为他翻泽莎士比亚作品的重要前提。一个称职的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需要尽可能了解与所译作品有关的信息,这样才能充分把握原作、忠实原作,避免自己的主观臆测。对查考研究工作的重视充分体现了梁实秋对“存真”原则的推崇。

2、翻译选材一第一手的原文,反对转译

梁实秋以“存真”为翻译的第一要义,特别强调译者要从“原汁原味”的作品直接翻译,反对转译。在上世纪30年代的那场翻译论战中,梁实秋在批评鲁迅的“硬译”的同时,也明确指出鲁迅的“误译”主要归咎于他的“转译”。转译比直接翻译简单,因为原文中许多令译者踌躇的地方通过原译者的翻译方便了许多。但是我们都知道,从一种文字翻译到另一种文字,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原文传达信息的损失,如果说经过翻译所得到的译文已经有所变形了的话,那么用这种已经变形了的译文作原文,将它再次翻译为另一种文字,造成的信息损失就更大了,转译的方法和忠实原著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梁实秋反对转泽,表明了他对于“存真”原则的坚守。

3、翻译实践

3,1 以“句”为单位进行直译

将“信”置于首位的翻译家大多属于“直译型”的翻译家,梁实秋也是如此,在句法结构以及内容上,梁实秋的译文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貌。

首先,在句法结构上,梁实秋以“句”为单位进行翻译,基本遵循原文的语序,体现了“亦步亦趋”的风格。请看《麦克白》一剧第一幕第二景中的一段台词。

原文

SERGEANT……The merciless Macdonwald-――

Worthy to be a rebel,for to that The multiplying villainies of nature

Do swarm upon him--fromthewe emisles

of kems and gallowglasses is supplied……

梁实秋译文:

军……那凶恶的麦唐纳一真不愧为一员叛将,为了做成他的反叛各种邪恶的品质都丛集于他一身一西方的群岛还以轻兵铁骑来协助他……

在这段台词中,莎士比亚运用了结构较为复杂的长句,中间三个分句是插入语。在翻译的时候,梁实秋没有对原文进行调整,而是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进行翻译,甚至连标点符号也和原文保持一致。

其次,在语言内容上,梁实秋以“意译”为主。下面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第二幕第三景中的一段台词进行说明。

原文:

FRIAR LAURENCE Be plain,good son,and homely in thy drift;

Riddling confession finds but riddling shTift

梁实秋译文:

劳讲清楚些,好孩子,不要那么累赘,

谜一般的忏悔只能得到谜一般的赦罪。

从“谜一般的忏悔只能得到谜一般的赦罪”这句译文明显可以看出,梁实秋在内容上完全按照原文进行直译,虽然中国读者读起来有些费解,但这样却是对原文最大限度的忠实,以“信”为基础的“直译”也成了梁实秋译本的一个鲜明特点。

3,2 异化策略为主

梁实秋在翻译时恪守“存真”原则,这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还体现在文化内容层面上的“传真”。因此,梁实秋主要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力求真实地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让读者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比如在人名的翻译问题上,和梁实秋同时代的翻译家们倾向于译笔的归化与地道,例如著名翻译家傅东华在20世纪30年代末翻译美国小说《飘》时,把众多的外国人名中国化,如“Scarlett Hara”译成“郝思嘉”、“Rhett Butler”译成“白瑞德”、“Ashley Wilkes”译成“卫希礼”等等。这种采用归化法的人名翻译虽然有利于中国读者的接受,但是可能让当时的读者误认为英美人的姓名与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阻碍了异域文化的输入。梁实秋本人非常反对将外国人名中国化,他大多采用音译法翻译作品中的人名,例如将“Julius Caesar”译成“朱利阿斯西撒”,而不是采用流行的译法,诸如“凯撒大帝”或“凯撒大将”。音译法保存了“洋气”,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风貌,能让中国读者直接感受到中外姓名文化的差异,是梁实秋“存真”翻译理念的又一体现。

3,3 展现原作全貌,不随意删略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许多为了迎合当时的观众而存在的污言秽语,梁实秋在翻译这些猥亵语时没有任何删节,没有顾及任何忌讳。相反地,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时将这些淫秽之词全部删去,以迎合当时中国的伦理规范。梁实秋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翻译之“信”的背离,他认为莎剧中的这些粗俗话语反映了人物粗陋浅薄的性格特征,而且对于激活剧情、增加舞台效果等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是原作内容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他主张对这些粗俗话语予以保留,以存其真。在“存真”原则的指导下,梁实秋的译文对原文高雅处还其高雅,粗俗处还其粗俗,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精神风貌。

四、“存真”原则对梁译本的影响

梁实秋的翻译以“信”为根本,其译作的最大特点便是忠实原文。“存真”原则对梁实秋译作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梁实秋译本的忠实性使之成为“学院派”译本的典范,有助于读者了解莎剧原文。我们中国读者直接阅读莎士比亚原著并非易事,梁译本对原著高度忠实,加上其中简明扼要的注释,在读者阅读莎剧原文时能起到一种“拐棍”的作用,对照梁实秋的译文,有助于读者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欣赏。因此,梁译本的特殊学术价值不可低估。

第二,“存真”的翻译原则使得梁译本保留了较多的异域文化特色,从而促进了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比比皆是,典故是一个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本国读者相当熟悉的典故往往不为另一种文化中的读者所知晓,因此这里就以梁实秋对于莎剧中典故的翻译来进行说明。请看《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二景中的一段台词:

原文:

PORTIA If I live to be as old as Sibylla,I will die as chaste as DianaunlessI be obtained bythemanner of myfather’swill

梁实秋译文:

波如果我活到西逼拉那样老,我也愿意贞节如戴安娜而死,除非是按照我父亲遗嘱的方法出嫁。

注:西逼拉(Sibylla),老态龙钟的预言家。

朱生豪译文:

鲍西娅要是没有人愿意按照我父亲的遗命把我娶去,即使我活到一千岁,也只好终身不字。

在这个例子中,“Sibylla”和“Diana”是英语中的两个典故,分别是“老态龙钟的预言家”和“贞洁女神”的意思。朱生豪运用归化手法,翻译成“活到一千岁”和“终身不字”,虽然减轻了读者的阅读障碍,但是也丧失了向读者传递异域文化的机会。而梁实秋采用音译再加注的方法,不仅保留了异域风貌,而且帮助中国读者了解了“Sibylla”和“Diana”两个典故的含义,为本国的文化输入了养分。

当然,不可否认,“存真”原则也给梁译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过分强调忠实于原文,梁实秋的译文不可避免地有“欧化”过度的倾向,因而某些译文显得生硬拗口,比如说中心词之前“的”字结构用得比较多,造成定语冗长,以及被动语态用得比较频繁等等。另一方面,在最能体现莎士比亚语言精华的双关语的翻译上,梁实秋显得创新不足,他多数情况下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仅在注释中对双关的用法加以说明,很难使读者体会到“话外之音”的妙趣。

五、结论

梁实秋一生以“存真”作为其翻译的信条,正是在“存真”原则的指导下,梁实秋严格筛选原作版本并主张翻译要与研究结合;他主张从第一手的原文进行翻译,反对转译;在翻译实践方面,他以“直译”和“异化”策略为主,并完整保留原作风貌,不随意删略原文。梁实秋以“信”为翻译的根本,因此他的译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风貌,成为“学院派”译本之典范,极大地便利了读者研读原著,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同时,梁译本保留了较多的原文异质性的成分,从而起到了传播西方文化,为本土文化输入养分的作用。从辩证的角度看,因为梁实秋将“存真”置于首位,因而他的译本有时会出现“欧化”过度以及“译趣”缺乏的特征。

总体看来,梁实秋的翻译是成功的,悠悠三十八载,译竞《莎士比亚全集》,是中国独立完成莎翁全集翻译的第一人和目前为止的唯一一人,他的译本也是目前为止最忠实、最详尽的译本。可是目前大陆学术界对于梁实秋翻译的研究还略显欠缺,我们希望梁实秋翻译大师的地位能够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

“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篇2

一、梁实秋先生的翻译生涯与贡献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余杭, 出生于北京一书香门第, 他从小就受父亲渲染, 对中国古典文化及英文尤为喜好, 这为其以后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梁实秋先生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并在这漫长的八年时间内, 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1921年初, 梁实秋先生与同学顾毓秀、张忠绂等共同翻译了一本《短篇小说作法》, 这也是他的第一个翻译作品。1923年8月, 梁实秋圆满完成了清华的学业, 开始了留美生涯。在赴美的路上, 他还翻译了C.Rossetti的《约翰, 我对不起你》, 这还都属于试笔性质。第二年夏天, 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毕业, 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 并选修了欧文·白碧德的文学批评方向。在哈佛大学期间, 梁实秋还曾与同学顾一桥筹划演出一中国戏剧, 并确定了以明初高则诚写的《琵琶记》为题材, 先由顾一桥将原文改编成三幕剧, 再由梁实秋先生翻译成英文。梁实秋亲自扮演蔡中郎这一角色, 当时的冰心女士也参与了演出。最后, 演出大获全胜, 并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 其中的《基督教箴言报》还特意刊发专文。

1926年8月, 梁实秋先生学成归国, 并在东南大学任教, 至此到抗战爆发前, 梁实秋先生开始了其辉煌的翻译生涯, 他除了平时的授课及文艺创作外,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着翻译方面的工作。1928年初, 梁实秋先生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开始创办《新月》杂志, 并以此为阵地发表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如:他翻译了P.E.More的《资产与法理》、Robert Burns的《套木偶森特》及西方名著《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等多部作品。1929年底, 新月书店出版了梁实秋先生翻译的英国作家J.M.Barrie的《潘彼得》, 同年上海东南书店也出版了梁实秋翻译的第一部神话故事集《幸福的伪善者》。同时, 梁实秋先生还翻译了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短篇小说集《结婚集》。1930年, 梁实秋先生在青岛大学执教期间还翻译了《西塞罗文录》及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织工马南传》, 并于1932年初出版于商务印书馆。同时, 也正是在青岛期间, 梁实秋先生开始着手对《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1955年, 梁实秋先生出任台师大文学院长一职, 时隔四年后, 协志出版社发行了其翻译的《沉思录》, 并影响着梁实秋先生以后的创作生涯。1967年, 梁实秋先生终于翻译完成莎翁的近四十部剧作, 并由远东图书馆发行。梁实秋先生不幸于1987年底逝世, 这对文学界及翻译学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二、梁实秋先生对翻译事业的贡献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工作非常严谨, 广泛搜集有关莎士比亚作品, 并在版本上坚持“以存其真”的原则, 最终经过艰苦的筛选工作, 选定了未经任何删减的牛津版本。在翻译实践中, 梁实秋先生主张翻译要实时地与研究相结合, 并参阅了18世纪以来的各家文字注释及与莎翁相关的书籍文字, 最终取得丰硕的材料。这种翻译精神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翻译观念上, 梁实秋先生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 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其宗旨就要放到读者对原文兴趣的引导上。梁实秋的翻译风格主要是以散文为主, 在译文中尽量保存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及节奏, 同时在翻译人名或地名时, 他不主张将外国人名缩短或压缩, 原则上采用音译的方式。经过多年艰苦的翻译工作, 商务印书馆在抗战前夕相继出版了梁实秋先生翻译的八种莎翁的戏剧作品。在抗战初期, 梁实秋先生又翻译了莎翁的《第十二夜》, 这些都是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翻译的初步成果与贡献。

1985年8月, 梁实秋先生将自己一生从事的英国文学翻译及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三大卷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译的100多万字的《英国文学选》等成果交付于协志出版社予以永久保存, 这为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梁实秋先生翻译的作品涉猎非常广, 体裁也多样, 其翻译的《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就是当时西方广为流传的书信集, 同时还有《西塞罗文录》、《结婚集》等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梁实秋先生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文学方面, 其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集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而同时期的《英国文学史》中的译作及《英国文学选》是他翻译事业的重要结晶。梁实秋先生的翻译文笔流畅而可信, 是当时翻译界的榜样, 他对翻译工作严格遵循求全、存真及负责的精神, 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言辞, 能完整保存原文意思, 尽力做到存真的目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 梁实秋已经完全消除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前有关翻译的论战而产生的误解。梁实秋先生的翻译作品, 尤其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译笔达到了“信”的效果。他并不赞成鲁迅先生倡导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而强调的是顺与信的对立统一, 对原文的忠实与灵活翻译。特别是在他的《翻译要怎样才会好》一文中所提到的:“信而不顺, 顺而不信都是一样的糟糕, 硬译不必即信, 顺译也不必即误。”这种翻译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并符合辩证的翻译观, 对中国翻译原则及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

梁实秋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用前后近40年的时间, 研究及独立翻译了莎翁的全部作品, 并表现出了先进的翻译思想。他一向反对转译, 并在其《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反对转译的观点, 这也表现了梁实秋先生对原文及译文的尊重。梁实秋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 在其《莎士比亚的版本》一文中, 他对各个时期的版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对比, 其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地展现原文, 给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 删除了其他版本中为了迎合观众而大量存在的非恰当言语。梁实秋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以其聪慧的头脑及敏锐的目光翻译并更正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一些错误, 这不但涉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 而且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 还包括一些细微的剧情及道具。这都说明梁实秋存真、辨误的翻译品格。梁实秋认为, 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非常接近散文形式, 这也使得他的大部分译文采用了散文体, 这不但推动了当时的白话文运动, 而且还在普及知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贡献。梁实秋对莎士比亚作品中押韵的部分, 在其翻译时也加上了韵脚, 并在翻译诗文中保留了原文中标点符号。梁实秋作为一名学者型的翻译家, 不但翻译了莎翁全部的作品, 而且还撰写了多篇论文对莎翁进行了系列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莎士比亚在18世纪》、《莎士比亚的思想》、《莎士比亚之谜》等多篇文章, 这些都是其成功翻译莎翁作品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梁实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引入与介绍英美等西方传统的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并开启了东方莎学研究的先河。同时, 在其对西方作品的翻译中, 梁实秋用了大量的注释与序跋进行阐释, 这就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他在其翻译的每部作品中都对故事的写作年代及故事来源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进行阅读与理解原文。后来, 这种增加注释的方法被当今翻译家称作学者翻译法。梁实秋先生的翻译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2]严小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5) .

[3]李娟.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 2010 (1) .

“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梁实秋 文化心理 乐观旷达 散文创作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梁实秋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散文大家。人们在提及现代白话散文时,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射于周作人、鲁迅、朱自清等,而对梁实秋及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包括续集、三集、四集)知之甚少,语焉不详。事实上,梁实秋的散文在海外长期风行,在专家读者中广受赞誉。如梁实秋代表作《雅舍小品》至今中文版已经再版超过五十多次,创造了散文出版的神话。对于《雅舍小品》的巨大意义,朱光潜曾在给梁实秋的信中说:“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1]梁实秋的散文作品还有《雅舍杂文》《雅舍散文》《秋室杂忆》《雅舍谈吃》《秋室杂文》《槐园梦忆》等,可称中国现代散文的独具风格之作。

要全面客观地展示梁实秋散文的艺术魅力,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化心理。梁实秋赴美留学后,师从新人文主义祖师白壁德,并深受其影响,推崇古典主义,同时,“儒家的至圣先师孔丘的主张‘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为梁实秋所佩服,故而他的一生都别具一种士大夫的风范”[2]。在《文学的纪律》中,梁实秋强调“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3]因此他认为文学应该表现普遍永久的人性,只有深入发掘属于人性内蕴的真实,文学作品才能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同时,他强烈反对情感至上的浪漫主义,在文学批评中,不遗余力地强调理性的作用,强调要给情感、想象和欲望都套上理性的笼头。“情感与想象都要向理性低首。在理性指导下的人生是健康的常态的普遍的;在这种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人性亦是标准的;在这标准之下所创作出来的文学是有永久价值的文学。”[4]因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文学表达成了梁实秋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梁实秋的这种文学观念,无疑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实践。

纵观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在文中他常以旷达幽默的态度对待日常事物、世相人情、人生境遇,从而对它们进行审美把握,在这种与日常生活事物的和谐相处中建构起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人生境界,从中展示梁实秋乐观旷达、优雅风趣的人生情怀。这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

梁实秋自幼接受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后来就读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接受新式西方教育,又到美国留学,可以说他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士子的精神情怀,又受到西方思维话语的浸染,因而具有某种开放的文学眼光和情感认知方式。从步入中国现代文坛开始,梁实秋就自觉承担了为中国现代文坛把脉问津的历史使命,他是“怀抱着救中国文学之弊的理想和建构中国现代批评新体系的愿望开始他的文学批评生涯的,这也便使他得以超越大多数文学者济世的启蒙和救亡立场,高蹈于焦灼激切的时代大氛围之上”[5]。但是梁实秋的古典主义在中国始终没有找到立足之地。他先因对五四新文学的刻薄批评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又因与文坛泰斗鲁迅数次针锋相对地论争,而落下“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骂名。三十年代因反对“文学的阶级性”遭到左翼理论家的围攻。在1938年又因一篇《编者的话》成为“与抗战无关论”的历史罪人。经过种种历史风波和无情的打击后,梁实秋在重庆北碚写作《雅舍小品》时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慷慨激昂的文坛斗士变为一名宠辱不惊、旷达恬适的中年学者,早年冲动进取的精神已经被平和沉稳所取代。

梁实秋曾说:“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道释三者合流的产物。”无疑,他追求中和之度,正是立足三教之上的重构,也正是他自己清淡雅洁,随心所欲,以内心的丰赡适意为人生情趣的写照。写作《雅舍小品》时,梁实秋似乎更钟情于“道家”,他在行文中总是心平气和,随遇而安。“他以轻松自得的笔调玩味生活中的各种情趣,并把纯粹的生活体验化为人生的审美,即便是痛苦的经验也常常进入审美的视野。”[6]这种散淡平和的人生态度正是他《雅舍小品》的精神内核和独特风范。如《雅舍小品》的开篇之作《雅舍》,最能集中全面地体现梁实秋人到中年的雍容心态和乐观旷达的人生情怀。雅舍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时与友人合资购买的一幢房子的名称。雅舍“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而且“鼠子自由行动”,“聚蚊成雷”。是时,国运艰难,战火连绵,梁实秋心系国家之安危而身处此陋室,却还觉得“‘雅舍还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于是“不论住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7]好感油然而生,在平凡简陋的环境中寻求乐趣,感悟一种旷达、安谧与亲切。梁实秋便是在这荒山辟野、安闲恬适的氛围之中,以一种普通人难以拥有的超然态度来体验人生和咀嚼、享受人生的种种滋味,将外部环境给人造成的无奈与痛苦变成虚幻缥缈、自得其乐的人生享受。在淡然一笑中忘怀得失,感受人生情趣,求的是精神上的丰腴与完满。这是因为梁实秋身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经历了世纪风云的变幻,受到了中西两种文化濡染,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在精神风貌上得到了改观。梁实秋对“雅舍”的眷恋之情,只因“住得稍久”而产生感情,完全超越了现实功利性,因此,梁实秋便在类似“雅舍”的世俗物质上培养了一种超越世俗的乐观心态。

梁实秋这种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他对现实人生的热爱,追求一种充分享受人生的艺术生活。于是理发、散步、请客、旅行、过年、饮酒、下棋、吸烟、喝茶以及中年、老年、退休都成了他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他看来,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中体现着某种可以玩味的“人性”因素。梁实秋便是凭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宛如外科医生一样一丝不苟地解剖着日常生活中各种习俗和事件,并用优雅风趣的文学表达使之显露无遗,一切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梁实秋的显微镜下都表现得格外荒诞和夸张。如在《谦让》一文中,梁实秋仔细剖析了人们在各种场合的礼让心理,得出结论:“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翻,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人们在某些场合之下虚伪的心理和伪装的面目。在《旁若无人》中则惟妙惟肖地描摹了在某些公共场合中人的不雅行为,例如欠伸本是常事,但某些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张开血盆巨口,做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并且“伸胳膊伸腿,如演太极”,更有甚者打呵欠时还带着音乐“其声呜呜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以滑稽幽默暗示着人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和规范。这些身边琐事,经由梁实秋艺术的体验和描述,便升华到了超越现实功利的境界,体现出独特的韵味和光彩。

对于一般的世风,梁实秋的笔调与针对官场的笔调有所不同,他总是以冷静的态度,去描写一种永恒不变的人性。因此在描摹世相人情的时候,语言显得比较温和委婉,表现出一种绅士之风。如《旁若无人》中细致地描写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的某些不良行径时,梁实秋并没有板起脸孔,语重心长地训诫开导,而是以轻松诙谐的语调娓娓道来。在文章的末尾引用了叔本华的一段寓言提醒人们:“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刺毛都尽量伸张。”[8]在不动声色的背后隐含了自己强烈的感情,真正达到了鲁迅所称许的“无一贬词,而情伪毕现”。这类作品对人的讽刺虽然轻微,但却可明显看出梁实秋崇尚文明,反对愚昧落后的价值取向。

梁实秋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正反映了这位现代文学巨人独特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哲思。梁实秋虽然经历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和是是非非的冲击,接受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熏陶,但在散文中他表现的始终是一种散淡平和的心态。对外界事物随遇而安,对生老病死取豁达之态,不消极避世,不贪图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审美的享受,以一种超然自适的平和心态衡量着人性的真善美与生活中的苦乐。在对生老病死的感慨、世相人情的描摹中,梁实秋总是以一种雍容典雅、亦庄亦谐的笔调来深深地吸引住读者,让人在阅读时感觉就像在一盏油灯下与一位饱经磨砺的智者促膝谈心,闲话家常,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从他优雅风趣、温柔敦厚的语言风格中感受到他旷达乐观的情怀,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

在散文创作中,梁实秋以丰富的学识,深邃的思想,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崭新高度,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创造了有别于文人散文和学者散文的崭新的散文范式,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1]陈子善编,梁实秋著:《梁实秋文学回忆录》(第1版),岳麓书社,1989年,第64页。

[2]黄长华:《简洁典雅,含蓄蕴藉——试论梁实秋“雅舍小品”系列》,福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5年,第3期,第17页。

[3]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4]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5]刘聪:《论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的反思》,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第99页。

[6]李云雷编著:《速读中国现党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梁实秋卷》,北京:蓝天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7]梁实秋:《雅舍小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8]梁实秋:《雅舍小品》,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上一篇:说明文阅读导学案2下一篇:不断的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