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作品

2024-09-07

梁实秋作品(精选9篇)

梁实秋作品 篇1

梁实秋翻译作品

中国著名作家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等。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翻译书目

《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 (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 新月 1928

《结婚集》 (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 中华 1930

《 彼得潘 》 (小说)英国巴利著 商务 1930

《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 商务 1933

《职工马南传》 (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 商务 1932

《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奥赛罗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哈姆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6

《 暴风雨 》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商务 1937

《吉尔菲先生之情史》 黄河书局 1944

《 情史 》 英国乔治·艾略特著 重庆黄河出版社 1945

《 呼啸山庄 》(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 台.商务 1955

《百兽图》 英国奥威尔著 台.正中 1956

《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文星 1967

《雅舍译丛》 (诗文集) 皇冠 1985

《莎士比亚全集》 (戏剧37集、诗3集) 远东 1986

《 沉思录 》 古罗马 马克斯·奥勒留

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着作《英国文学史》。

作品风格/梁实秋

文学主张

他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曾委婉的斥过冰心散文,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从1927年到1936年,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不幸逝世,对垒式论战也自然结束。

从文学创作的主体来说,梁实秋认为文学是天才的创造。梁实秋一再说,“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独创”,“文艺是少数天才的独创”,“大多数人就没有文艺,文艺就不是大多数的”。并且在梁实秋看来,不但创作的主体只能是极少数的天才,就是鉴赏文学也是极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最高的艺术只能少数人能了解……艺术自有许多的等级,所以艺术的鉴赏亦有很多的等级。”对于一般民众的文艺要求的满足,梁实秋给他们安排了说书、唱戏、通俗文学作品等艺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能理解这样的作品,他们也只对这样的艺术感兴趣,至于伟大的艺术作品,想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那自然只有伟大的艺术家们才能欣赏、体会。梁实秋看到了不同的艺术主体对艺术有不同的要求,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梁实秋的错误在于夸大了天才等英雄人物的作用,完全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和接受中的作用。

文学题材

从文学题材上来说,表面上梁实秋主张题材无限制论。他说:“文学的国土是最广泛的,在根本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限制。”题材是不应该加以限制了,但如何处理题材,却并不是任意的,而应该是有选择的,用梁实秋的话来说,就是“批评家并不限制作品的题材,他要追问的是作家的态度和作品的质地。”这里,梁实秋所说的虽然是批评家,其实也代表了梁实秋心目中作家处理题材的态度,因为梁实秋心目中,批评和创作是大体一致的,对不符合人性的题材,作家应该通过艺术加工,使之符合人性,比如说,

对通奸这样一件事,不是说不能写,但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应该以艺术的方法指出,这样的事情是悖乎人性的,不合伦理的,这才是正确的处理题材的方法。可另一方面,梁实秋又说,“艺术的题材和艺术的方法又绝非可以离开,只有高贵的题材才值得用高贵的方法。”高贵的方法只有高贵的题材才配用,那么,要想创造出高贵的作品,自然更要用高贵的题材了。题材虽不可限制,但题材的价值是有高低之分的,这才是梁实秋心目中真正的题材观。在《现代文学论》《论诗的大小长短》《诗与伟大的诗》等文中,梁实秋一再强调,伟大的艺术作品当有一定长度,这其实是他心目中这一观点的折射。梁实秋看到了作者在处理题材上应起的积极作用,却又人为的将作品的题材划分为上中下几等,这是由他的贵族主义思想决定了的,可以说,梁实秋骨子里的贵族主义精神注定了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走不出这样一个怪圈。

文艺思想

梁实秋的人性论批评从人性善恶二元构成、善对恶的适度节制、天才才能洞察绝对真理三方面接受了白璧德的影响,但梁实秋拓展了绝对真理的范畴,强调普遍人性,更偏重实践理性。

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时,曾选修美国新古典主义大师白璧德的《十六世纪以后之文艺批评》课程,在文艺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的影响,从以前的浪漫倾向和唯美倾向转到传统的、古典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白璧德的思想为梁实秋反思了中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提供了理论资源,也由于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有相似之处,而梁实秋思想中的传统观念比较浓厚,这为梁实秋认同白璧德的人文主义提供了坚实基础。

梁实秋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他在《文学的纪律》一书中说到:“伟大的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从人心深处流出来的.情思才是好的文学,文学难得的是忠实,——忠于人性;至于与当时的时代潮流发生怎样的关系,是受时代的影响,还是影响到时代,是与革命理论相合,还是为传统思想所拘束,满不相干,对于文学的价值不发生关系。因为人性是测量文学的唯一标准。”在这里梁实秋说明了文学价值之所在。他认为,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文学是否表现了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而在于它是否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正是他的这种文学价值观确定了他的文学目的就是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正如他在《文学的纪律》一文中说:“文学的目的是在借宇宙自然人生之种种的现象来表示出普遍固定之人性。”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是超验存在显露自身的一种独特方式,艺术与存在的真理原本同一。这些对现当代世界影响深远的哲学家关于文艺的思想的一个共同点在于:文艺要显现普遍性,要显现无限和超越存在的真理,梁实秋所说的文学要表现普遍的人性和他们的理论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但其基本思路与他们是相通的,这就是梁实秋的人性论文学观的现代意义所在。

文学批评

梁实秋认为,文学批评不是鉴赏,而是判断。他说,“判断有两层步骤——判与断,判者乃分辨选择之功夫,断者乃等级价值之确定,其判断的标准乃固定的普遍的。”这个普遍的固定的标准是什么呢,梁实秋说:“常态的人性与常态的经验便是文学批评的最后标举。”接下来,梁实秋分析了批评的目的:“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换言之,批评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作价值判断,指出哪些作品是伟大的,哪些是低劣的;另一方面,批评家还需指出这些作品哪些是符合伦理的,他们又是如何符合的。梁实秋所说的伦理,主要是指儒家的伦理道德,梁实秋一生都是儒家伦理的信奉者,他说,“儒家的伦理,在我看来,大致是不错的。”而要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文学批评家才能够做到,因此,梁实秋认为,只有批评家的批评才是批评的正宗,“批评家的意见无论其与民众的品味是相合或相反,总是那一时代的最精到的意见。”

梁实秋作品 篇2

一、深厚的文学造诣

梁实秋生于北京,祖籍浙江余杭,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堂,求学期间他刻苦认真,博览群书,并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和翻译训练。清华学堂当时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教育教学完全采用美国式的西方教育方法,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尤其强调英文教学,各类课程比如英文、写作、数学、物理、生物、社会学、政治学等统统使用的是直接由美国出版的教科书,并且一律使用英语进行讲授。在清华学习期间,林语堂先生曾担任过梁实秋的英文教师,对他给予了英文学习上的悉心指导。由于清华学堂普遍强调英文课程的考核,对于汉语、历史和修辞等课程一般要求不太严格,所以很多学生都注重于英文课程而轻视中文课程的学习,但是,梁实秋却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不但如饥似渴地吸收和掌握西方的文化知识,而且全神贯注地阅读和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在各个方面都不曾掉以轻心和松懈懒惰,以追求全面的知识积累和素质发展。1920年9月,他尝试翻译的名为《药商的妻》的首篇小说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由此开始了毕其一生奋斗的文学翻译生涯。

1923年8月,自清华毕业后,梁实秋赴美留学专攻欧美文学研究。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时,他深受新人文主义者思想家白璧德的重要影响。白璧德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知名美国文学批评家,著有《卢梭与浪漫主义》等代表作,其认为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过于强调实际生活“物的原则”而损害了人文艺术的“人的原则”,崇尚人的道德想象和本源理念回归,反对功利主义的审美观,这些思想对梁实秋的人文学术观影响颇深,比如1926年他在《晨报副镌》上发表了《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认为中国的新文学存在浪漫主义的混乱倾向,提议在理性指引下应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开展恰当的文学创作。回国之后,梁实秋曾在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任教。在青岛期间,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梁实秋将很多时间都用于阅读和了解中国的古典文集之上。为此,他曾经制订过一个非常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就将《资治通鉴》、《十三经注疏》、《二十一史》等书籍列为首位。比如在阅读《资治通鉴》时,他不但对之进行了重点的“圈读”,而且对之增加了必要的“批注”;在阅读《十三经注疏》时,整部书籍全部被他“圈读”了个“体无完肤”,而且很多都是在厕所里一丝不苟读完的;一部仇兆鳌编撰的《杜诗详注》伴随了他很长时间,几乎都被他翻烂了。所以,梁实秋对于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是下了真功夫的,连他后来都自述说“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1]94

正是凭着渊博的西方文化知识以及深厚的国文造诣水准,梁实秋在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翻译中,委婉生动地将其内容原汁原味地陈述和表达出来,为人们树立了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一个重要标杆。

二、浓郁的莎翁情愫

莎士比亚对中国戏剧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介绍,莎士比亚的名字进入了中国。之后,清末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分别于1894年和1902年,鲁迅于1907年在各自的译作中提及过莎士比亚。

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娴熟的英文水准,梁实秋对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从最初的浅尝辄止到最后的顶礼膜拜,他深深为沙翁撰写的这些伟大和经典的优秀作品而心潮澎湃,决心用自己的一支笔将其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广大急需受到世界优秀文化典籍心灵浸染和洗涤的中国民众。

梁实秋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始于20世纪30年代抗战之前,当时他在青岛大学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的编译委员会,聘请徐志摩、陈寅恪、闻一多、梁实秋等组成编译委员会,“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以向中国民众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文史哲学方面的优秀著作。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订了一项计划,预备成立由闻一多担任主任,包括徐志摩、梁实秋、陈源等五人的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委员会,并在给梁实秋的信中明确指出:“我主张先由一多、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指梁实秋)和通伯(指陈源)试译散文体。”[2]86对于这项工作,闻一多等起初都非常热心,制订了初步的分工计划,但是由于动荡不安、颠沛流离的混乱时局,大多数成员都没有按照原先计划开展工作,特别是1931年11月徐志摩意外撒手人寰后,翻译人手更显得极为缺乏,因此莎翁作品合译计划根本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尽管梁实秋起初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认识较为局限,仅在求学时阅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若干剧本,但他敏锐地认为翻译莎翁作品实属意义非凡之大事,再加上受到胡适的热心倡导和支持,他最后决心自己独立完成这项工作,由此开始了其一生当中最为人所钦佩景仰的规模浩大的翻译事业。

在青岛大学期间,作为“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课程的骨干教员,梁实秋工作十分忙碌,但他仍然特别醉心于翻译工作,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事实上,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绝对算是一件苦差事,这是由于一方面莎翁的作品全部采用古英文写作,很难让人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梁实秋的翻译工作属于独立完成,量大面广,完全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还得考虑养家糊口的现实问题。关于莎士比亚原文的难度,有人曾向梁实秋抱怨说根本看不懂,为此他风趣幽默地说:“如果人们能够轻易看得懂的话,那就不是莎士比亚了。”在翻译过程中,包括父亲、妻子等在内的家人给予了梁实秋翻译工作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比如梁实秋的父亲曾叮嘱过他,“无论如何,都要翻译完莎士比亚”;梁实秋的贤惠妻子每当他翻译完一段文稿,就用中国古老的纳鞋底锥子在该文稿纸边上打洞钻孔,然后使用针线将其缝成线装书的式样,以此形成了宏富博深的翻译文稿汇本。

三、非凡的成就影响

自20世纪30年代起,梁实秋在教学之余默默耕耘,以每年大约两部的翻译速度,到抗战前夕合计完成了八部莎翁戏剧作品,其中悲剧、喜剧各四部。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实秋翻译的莎剧作品,到1939年,其相继出版了《哈姆雷特》、《李尔王》、《威尼斯商人》、《暴风雨》等合计八部作品。到1967年,梁实秋独立翻译完成的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总计剧本三十七册,诗三册,这是中国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前后历时近四十年。梁实秋因此也成为中国全面、系统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第一人,对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3]119。此外,梁实秋还出版了《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论文集,对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推介述评,其莎评是中国莎评史上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值得人们珍视的宝贵财富,因为对于梁实秋莎评的聚焦关注,不但有助于人们思考和探讨他缘何衷心莎士比亚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而且可以展示莎士比亚在20世纪初期中国混乱社会现实条件下一个学者那里的存在状态与命运礼遇。

此外,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比如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其描写和体现了一种“贵和”的理性内涵思想,反对道德的空洞说教,强调文学的独立性,而这恰恰迎合了梁实秋重视情理和谐、重视道德内涵的思想观念,使其在对文学的追求中自始至终未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绝对对立化,而试图用传统的中庸之道来调和它们,以此寻找一种适当的平衡与和谐。梁实秋一生的辛勤耕耘和孜孜追求,体现了一个中国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的自我选择,对弘扬和促进中国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严晓江.论梁实秋译莎的文化意义[J].社科纵横, 2011 (7) .

[2]李伟昉.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 2008 (1) .

梁实秋作品《老年》鉴赏 篇3

时间走得很停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在你肘腋处狠狠的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达了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几截。黄口小儿一晃的功夫就窜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跖跖的跑来跑去,喊着阿公阿婆,这显然是在催你老。

其实人之老也,不需人家提示。自己照照镜子,也就应该心里有数。马溜溜毛毵毵的头发哪里去了?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瓠犀一般的牙齿哪里去了?不是熏得焦黄,就是裂着罅隙,再不就是露出七零八落的豁口。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这个像大熊,那个像天蝎。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变成了空口袋,捏着一揪,两层松皮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兔须。眼睛无端淌泪,有时眼角上还会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胶凝聚在那里。总之,老与丑是不可分的。尔雅:“黄发、齿、鲐背、老、寿也。”寿自管寿,丑还是丑。

老的征象还多的是。还没有喝忘川水,就先善忘。文字过目不旋踵就飞到九霄云外,再翻寻有如海底捞针。老友几年不见,觌面说不出他的姓名,只觉得他好生面善。要办事超过三件以上,需要结绳,又怕忘了哪一个结代表哪一桩事,如果笔之于书,又可能忘记备忘录放在何处。大概是脑髓用得太久,难免漫漶,印象当然模糊。目视茫茫,眼镜整天价戴上又摘下,摘下又戴上。两耳聋聩,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倒也罢了,最难堪是人家说东你说西。齿牙动摇,咀嚼的时候像反刍,而且有时候还需要戴围嘴。至于登高腿软,久坐腰酸,睡一夜浑身关节滞涩,而且睁着大眼睛等天亮,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桓温看到他“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是一个豪迈的人,似乎不该如此。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荣启期说,“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所以他行年九十,认为是人生一乐。叹也无用,乐也无妨,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有人讳言老,算起岁数来斤斤计较按外国算法还是按中国算法,好像从中可以讨到一年便宜。更有人老不歇心,怕以皤皤华首见人,偏要染成黑头。半老徐娘,驻颜无术,乃乞灵于整容郎中化妆师,隆鼻准,抽脂肪,扫青黛眉,眼睚涂成两个黑窟窿。“物老为妖,人老成精。”人老也就罢了,何苦成精?

梁实秋作品 篇4

脸 谱

梁实秋

我要说的脸谱不是旧剧里的所谓“整脸”“碎脸”“三块瓦”之类,也不是麻衣相法里所谓观人八法“威、厚、清、古、孤、薄、恶、俗”之类。我要谈的脸谱,乃是每天都要映入我们眼帘的形形色色的活人的脸。旧戏脸谱和麻衣相法的脸谱,乃是一些聪明人从无数活人脸中归纳出来的几个类型公式,都是第二手的资料,可以不管。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那意思承认人面不同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人类创造者技巧的神奇,差不多的五官七窍,但是部位配合,变化无穷,比七巧板复杂多了。对于什么事都讲究“统一”、“标准化”的人,看见人的脸如此复杂离奇,恐怕也无法训练改造,只好由它自然发展!假使每一个人的脸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一律浓眉大眼,一律的虎额龙准,在排起队来检阅的时候固然甚为壮观整齐,但不便之处必定太多,那是不可想像的。 人的脸究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否则也就无所谓谱。就粗浅的经验说,人的脸大别为二种,一种是令人愉快的,一种是令人不愉快的。凡是常态的,健康的,活泼的脸,都是令人愉快的,这样的脸并不多见。令人不愉快的脸,心里有一点或很多不痛快的事,很自然的把脸拉长一尺,或是罩上一层阴霾,但是这张脸立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立刻把这周围的气氛变得阴霾。假如在可能范围之内,努力把脸上的筋肉松弛一下,嘴角上挂出一颗微笑,自己费力不多,而给予人的快感甚大,可以使得这人生更值得留恋一些。我永不能忘记那永长不大的孩子潘彼得,他嘴角上永远挂着一颗微笑,那是永恒的象征。一个成年人若是完全保持一张孩子脸,那也并不是理想的事,除了给“婴儿自己药片”作商标之外,也不见得有什么用处。不过赤子之天真,如果在脸上还保留一点痕迹,这张脸对于人类的幸福是有贡献的。令人愉快的脸,其本身是愉快的。这与老幼妍媸无关。丑一点黑一点,下巴长一点,鼻梁塌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上面漾着充沛的活力,便能辐射出神奇的光彩,不但是光,还有热,这样的脸能使满室生春,带给人们兴奋、光明、调谐、希望、欢欣。一张眉清目秀的脸,如果恹恹无生气,我们也只好当做石膏像来看待了。 我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的游戏:早起出门,留心观察眼前活动的脸,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不要以为一个人只有一张脸。女人不必说,常常“上帝给她一张脸,她自己另造一张”。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副面孔。“杰克博士与海德先生”(Dr.Jckyll and Mr.Hyde)那不是寓言。识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属道貌岸然,或是面部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得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变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 不要以为脸是和身体其他部份一样的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相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脸是到处都有的。在送殡的行列中偶然发现的哭脸,作讣闻纸色,眼睛肿得桃儿似的,固然难看。一行行的囚首垢面的人,如稻草人,如丧家犬,脸上作黄蜡色,像是才从牢狱里出来,又像是要到牢狱里去,凸着两只没有神的大眼睛,看着也令人心酸。还有一大群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人,满脸泛着平价米色,嘴角上也许还沾着一点平价油,身穿着一件平价布,一脸的愁苦,没有一丝的笑容,这样的脸是颇令人不快的。但是这些贫病愁苦的脸、还不算是最令人不愉快,因为只是消极的令人心里堵得慌,而且稍微增加一些营养(如肉糜之类)或改善

一些环境,脸上的神情还可以渐渐恢复常态。最令人不快的是一些本来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般肃杀之气,冷森森地拒人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那里去了,脖梗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遇见这样的人,我就觉到惶惑:这个人是不是昨天赌了一夜以致睡眠不足,或是接连着腹泄了三天,或是新近遭遇了什么闵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梁实秋的散文写得很好,幽默之中,总是又有着那么深刻的哲理。古人云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最近看梁实秋《脸谱》有云:“不要以为脸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受之父母,自己负不得责.不,在想当范围内,自己可以负责的,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大概都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 看了梁先生《脸谱》后,上街比较在意行人的脸.年轻人的脸,朝气蓬勃(小孩不在此列)看不出多少凶煞之气.上了年级的脸,平时心理活动带动脸部肌肉表情,脸的善恶之像比较明显,(当然也有笑面虎,但毕竟是少数这样的)真是千人千面.常听人言,面善亲切,应该是好交往的;那人脸凶,和他说话也要提防些.还没打交道,一张脸先在互相心里埋下伏笔. 于脸面来说,胖脸一般看来比较和善,那些庙里供奉的佛主,罗汉多半是胖脸,但善恶还是可以看的..瘦脸容易坦露善恶,如果心思常常计较,那仿佛是把内容都贴到脸上,一目了然. 父母給的容貌是天生的,但神情气色却是后天自己一点一滴积累上去的.一个人生活到中年,对于自己容貌善恶外向,是要负责任,不能说是父母之责了.心情快乐与否,心中计较郁结,脾气暴躁乖戾,都在一张脸上显现出来,‘相由心生’一说也是由此而来的吧. 人的善恶,即使装的再好,也总是在脸上的了。

阅读训练题目:

1. 文章中的“帘子脸”有何特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的?

2. 作者认为,脸“在相当范围内, 自己可以负责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作者在文中写到“婴儿的脸”,请你说说写它在文章思想内容方面有什么作用?

4. 文章开篇有这么一句:“看看其中有多少类型, 有几张使你看了一眼之后还想再看?”

参考答案:

1、①傲下媚上。见到下级面无表情;见到上司满脸堆笑。

②文章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将“帘子脸”的丑陋无耻描绘得淋漓尽致。如:“像一张白纸”“脸拉得驴般长”“成柿饼脸”“要抖上好大一阵”等,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2、脸不似身体的其它部位基本上由先天决定,脸的可爱或是可恶,关键还在于自己,是自己的生活态度、思想品德所决定的。

3、作者写“婴儿的脸”证明了“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从而说明后文列举的种种 “难看的脸”, “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通过对比,着重批判了那些乖戾到连一张正常的脸都无法维持的人。

4、①总领下文。

梁实秋《过年》 篇5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这个差事我当过好几次,从心坎儿觉得窝囊。

民国前一两年,我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家里由我父亲领导,在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革除了许多旧习,包括过年的仪式在内。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分装四个圆笼,除日挑到家中,自己家里也购备一些新鲜菜蔬以为辅佐。一连若干天顿顿吃煮饽饽的怪事,也不再在我家出现。我父亲说:“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逛厂甸,我们是一定要去的,不是为了喝豆汁儿、吃煮豌豆,或是那大糖葫芦,是为了要到海王村和火神庙去买旧书。白云观我们也去过一次,一路上吃尘土,庙里面人挤人,哪里有神仙可会,我再也不作第二次想。过年时,我最难忘的娱乐之一是放风筝,风和日丽的时候,独自在院子里挑起一根长竹竿,一手扶竿,一手持线桄子,看着风筝冉冉上升,御风而起,一霎时遇到罡风,稳稳地停在半天空,这时候虽然冻得涕泗横流,而我心滋乐。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的贡献 篇6

一、梁实秋先生的翻译生涯与贡献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余杭, 出生于北京一书香门第, 他从小就受父亲渲染, 对中国古典文化及英文尤为喜好, 这为其以后的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梁实秋先生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并在这漫长的八年时间内, 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1921年初, 梁实秋先生与同学顾毓秀、张忠绂等共同翻译了一本《短篇小说作法》, 这也是他的第一个翻译作品。1923年8月, 梁实秋圆满完成了清华的学业, 开始了留美生涯。在赴美的路上, 他还翻译了C.Rossetti的《约翰, 我对不起你》, 这还都属于试笔性质。第二年夏天, 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毕业, 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 并选修了欧文·白碧德的文学批评方向。在哈佛大学期间, 梁实秋还曾与同学顾一桥筹划演出一中国戏剧, 并确定了以明初高则诚写的《琵琶记》为题材, 先由顾一桥将原文改编成三幕剧, 再由梁实秋先生翻译成英文。梁实秋亲自扮演蔡中郎这一角色, 当时的冰心女士也参与了演出。最后, 演出大获全胜, 并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 其中的《基督教箴言报》还特意刊发专文。

1926年8月, 梁实秋先生学成归国, 并在东南大学任教, 至此到抗战爆发前, 梁实秋先生开始了其辉煌的翻译生涯, 他除了平时的授课及文艺创作外,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着翻译方面的工作。1928年初, 梁实秋先生与叶公超、徐志摩等人开始创办《新月》杂志, 并以此为阵地发表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如:他翻译了P.E.More的《资产与法理》、Robert Burns的《套木偶森特》及西方名著《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等多部作品。1929年底, 新月书店出版了梁实秋先生翻译的英国作家J.M.Barrie的《潘彼得》, 同年上海东南书店也出版了梁实秋翻译的第一部神话故事集《幸福的伪善者》。同时, 梁实秋先生还翻译了瑞典作家斯特林堡的短篇小说集《结婚集》。1930年, 梁实秋先生在青岛大学执教期间还翻译了《西塞罗文录》及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织工马南传》, 并于1932年初出版于商务印书馆。同时, 也正是在青岛期间, 梁实秋先生开始着手对《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1955年, 梁实秋先生出任台师大文学院长一职, 时隔四年后, 协志出版社发行了其翻译的《沉思录》, 并影响着梁实秋先生以后的创作生涯。1967年, 梁实秋先生终于翻译完成莎翁的近四十部剧作, 并由远东图书馆发行。梁实秋先生不幸于1987年底逝世, 这对文学界及翻译学界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

二、梁实秋先生对翻译事业的贡献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工作非常严谨, 广泛搜集有关莎士比亚作品, 并在版本上坚持“以存其真”的原则, 最终经过艰苦的筛选工作, 选定了未经任何删减的牛津版本。在翻译实践中, 梁实秋先生主张翻译要实时地与研究相结合, 并参阅了18世纪以来的各家文字注释及与莎翁相关的书籍文字, 最终取得丰硕的材料。这种翻译精神对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翻译观念上, 梁实秋先生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 翻译西方文学作品, 其宗旨就要放到读者对原文兴趣的引导上。梁实秋的翻译风格主要是以散文为主, 在译文中尽量保存原文中的标点符号及节奏, 同时在翻译人名或地名时, 他不主张将外国人名缩短或压缩, 原则上采用音译的方式。经过多年艰苦的翻译工作, 商务印书馆在抗战前夕相继出版了梁实秋先生翻译的八种莎翁的戏剧作品。在抗战初期, 梁实秋先生又翻译了莎翁的《第十二夜》, 这些都是梁实秋先生对中国翻译的初步成果与贡献。

1985年8月, 梁实秋先生将自己一生从事的英国文学翻译及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三大卷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译的100多万字的《英国文学选》等成果交付于协志出版社予以永久保存, 这为中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梁实秋先生翻译的作品涉猎非常广, 体裁也多样, 其翻译的《阿伯拉与哀绿绮思的情书》就是当时西方广为流传的书信集, 同时还有《西塞罗文录》、《结婚集》等不同体裁的翻译作品。梁实秋先生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文学方面, 其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集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而同时期的《英国文学史》中的译作及《英国文学选》是他翻译事业的重要结晶。梁实秋先生的翻译文笔流畅而可信, 是当时翻译界的榜样, 他对翻译工作严格遵循求全、存真及负责的精神, 不过分追求华丽的言辞, 能完整保存原文意思, 尽力做到存真的目的, 从这个方面来说, 梁实秋已经完全消除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前有关翻译的论战而产生的误解。梁实秋先生的翻译作品, 尤其是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译笔达到了“信”的效果。他并不赞成鲁迅先生倡导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而强调的是顺与信的对立统一, 对原文的忠实与灵活翻译。特别是在他的《翻译要怎样才会好》一文中所提到的:“信而不顺, 顺而不信都是一样的糟糕, 硬译不必即信, 顺译也不必即误。”这种翻译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并符合辩证的翻译观, 对中国翻译原则及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

梁实秋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用前后近40年的时间, 研究及独立翻译了莎翁的全部作品, 并表现出了先进的翻译思想。他一向反对转译, 并在其《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反对转译的观点, 这也表现了梁实秋先生对原文及译文的尊重。梁实秋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时, 在其《莎士比亚的版本》一文中, 他对各个时期的版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对比, 其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地展现原文, 给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 删除了其他版本中为了迎合观众而大量存在的非恰当言语。梁实秋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 以其聪慧的头脑及敏锐的目光翻译并更正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一些错误, 这不但涉及一些重要历史人物, 而且也包括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 还包括一些细微的剧情及道具。这都说明梁实秋存真、辨误的翻译品格。梁实秋认为, 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非常接近散文形式, 这也使得他的大部分译文采用了散文体, 这不但推动了当时的白话文运动, 而且还在普及知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与贡献。梁实秋对莎士比亚作品中押韵的部分, 在其翻译时也加上了韵脚, 并在翻译诗文中保留了原文中标点符号。梁实秋作为一名学者型的翻译家, 不但翻译了莎翁全部的作品, 而且还撰写了多篇论文对莎翁进行了系列的研究。这其中就包括《莎士比亚在18世纪》、《莎士比亚的思想》、《莎士比亚之谜》等多篇文章, 这些都是其成功翻译莎翁作品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梁实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引入与介绍英美等西方传统的莎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并开启了东方莎学研究的先河。同时, 在其对西方作品的翻译中, 梁实秋用了大量的注释与序跋进行阐释, 这就给读者阅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他在其翻译的每部作品中都对故事的写作年代及故事来源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以更好地帮助读者进行阅读与理解原文。后来, 这种增加注释的方法被当今翻译家称作学者翻译法。梁实秋先生的翻译贡献由此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

[1]冯志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2]严小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 (5) .

[3]李娟.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J].青年文学家, 2010 (1) .

梁实秋语录 篇7

2、一颗沙里看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梁实秋精选集》

3、人心里的空间是有限的,一经塞满便再也不能填进别的东西。我不但游乐无心,读书也很勉强。——《槐园梦忆》

4、我来如流水,去如风,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体会。所谓生死,不了断亦自然了断,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来到这世界,并未经我们同意,我们离开这世界,也将不经我们同意。我们是被动的.。——《闲暇处才是生活》

5、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梁实秋精选集》

6、大抵花有色则无香,有香则无色。不知是否上天造物忌全?含笑异香袭人,而了无姿色,在群芳中可独树一格。——《心守一事去生活》

7、法国国王查理九世时的大诗人龙沙有这样的诗句:当今世上谁也没我那么厌恶猫我厌恶猫的眼睛、脑袋,还有凝视的模样一看见猫,我掉头就跑。——《雅舍小品》

8、常言道,境由心生,又说心本无生因境有。总之,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吃饭睡觉,稀松平常之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心守一事去生活》

9、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雅舍谈吃》

10、文明不是短期能积累起来的,但却可以毁灭与一旦。——《梁实秋精选集》

11、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雅舍谈吃》

12、叔本华的哲学是:痛苦是积极的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是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痛苦之谓。没有痛苦便是幸福。——《梁实秋精选集》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因为淡所以不腻,才能持久。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梁实秋精选集》

14、他是非常热烈的异性恋者——就一个英国人身分而言也许是超过了正常的程度。—《雅舍小品》

15、轻柔而低缓,是女人最好的优点。——《槐园梦忆》

16、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梁实秋散文》

17、长舌男是到处有的,不知为什么这名词尚不甚流行。——《男人》

18、名士风流,以为持螫把酒,便足了一生,甚至于酣饮无度,扬言「死便埋我」。——《雅舍小品》

19、梁实秋经典语录: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送行》

20、人辛勤困苦地工作,所为何来?夙兴夜寐,胼手砥足,如果纯是为了温饱像蚂蚁蜜蜂一样,那又何贵乎做人?——《闲暇处才是生活》

21、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看着一件工作的完成。在工作过程之中,有苦恼也有快乐,等到大功告成,那一份如愿以偿的快乐便是至高无上的幸福了。——《心守一事去生活》

22、老子爱花成癖,这话我不敢说。爱花则有之,成癖则谈何容易。需要有一块良好的场地,有一间宽敞的温室,有各种应用的器材。更重要的是有健壮的体格,和充分的闲暇。——《心守一事去生活》

23、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雅舍谈吃》

24、从前官场习惯,有所谓端茶送客之说,主人觉得客人应该告退的时候,便举起盖碗请茶,那时节一位训练有素的豪仆在旁一眼瞥见,便大叫一声「送客!」另有人把门帘高高打起,客人除了告辞之外,别无他法。——《雅舍小品》

梁实秋简介资料 篇8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散文创作】

梁实秋出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旧式官僚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曾入同文馆攻习英文。他以新月派文艺批评家著称。梁实秋从1927年开始写散文,直至1987年病逝绝笔,结集出版过《骂人的艺术》、《雅舍小品》、《秋室杂文》、《实秋杂文》、《雅舍杂文》、《清华八年》等二十余种,涉及小品、杂感、游记、回忆录、读书札记等文体。

梁实秋大小品大都是从一己的人生经验出发,说古道今,谈论人物,取材于平凡的日常人生,抒发人生的情趣,体现出一种清雅通脱的襟怀.在幽默诙谐中含蕴了几分讽刺,又在讽刺椰榆中透出了几分亲切和温厚。

梁实秋的散文个性鲜明,韵味浓郁。梁实秋自称他的散文是“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但其行文从容不迫,言简意赅,留有余味。梁实秋认为散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简单”,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简约,语言精练,体现出一种由博返约的境界。此外,梁实秋的散文谈古说今,中外逢源,广征博引,文采斐然。说理融于形象的比喻,带有亦庄亦谐的情调,富于理趣。这种含笑谈玄、妙语解颐的文字,在《雅舍小品》里俯拾皆是,与内涵的闲情逸致一道造就了“雅舍体”温文容与、雅健老到的独特风格。这在40年代文坛独树一帜,延续和发展了闲适派散文的艺术精神。虽有绅士和名士气,却还是让人读来感到亲切,可品尝人生诸多况味,获得生活的真趣与愉悦。

【梁实秋1974.4.30),祖籍安徽绩溪,1927年2月与梁实秋结婚。育有三女一子。1973年夫妇二人移居西雅图省亲,程夫人不幸因意外去世。梁实秋悲痛不已,写下《槐园梦忆》纪念。

长女 梁文茜

次女(夭折)

三子 梁文骐

四女 梁文蔷

续弦韩菁清(1931婚姻经历】

【美满的包办婚姻】

1921年冬,梁实秋与程季淑初次约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已深深为对方吸引,北平的一些优雅场所几乎都印下了两人的足迹。

程季淑是一个温柔、贤惠、识大体的女性,在他们一生相守的每一道坎上,她总能理智地掂出轻重缓急,总能在关键时刻帮梁实秋做出正确的选择。她的这种美好品质,使梁实秋终生受益,也是他始终对她敬爱有加的重要原因。当时她与梁实秋立下了三年后结婚的誓言。

1927年2月11日,学成回国的梁实秋与程季淑在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举行了婚礼。

1943年春天,程季淑的母亲病故,当她和孩子们带着大堆行李站在梁实秋面前时,两人均泪流不止。程季淑时年43岁,眼角已见皱纹,耳旁已有白发。梁实秋既以一个知识分子的热忱为国事奔走,又不忘著译耕耘,眉宇间也露沧桑。1974年,美国西雅图,梁实秋和程季淑幸福地安度晚年,谁知一件祸事猝然降临到他们头上。4月30日,梁实秋和妻子到市场购物,临街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不偏不倚正落在程季淑身上。她被送到医院急救,终因伤势过重,程季淑先走了。老伴的死,对梁实秋是个沉重打击,他写下了《槐园梦忆》一书,寄托对亡妻的悼念之情。台湾远东图书出版公司接到书稿后,立即发排,并邀梁实秋到台湾小住。

【古稀突发忘年恋】

韩菁清生于1931年10月,祖籍湖北,父亲是一位巨贾,后移居上海。一天,韩菁清的义父谢仁钊要写一封英文信,借她刚买的《远东英汉大辞典》查几个英文名词。谢仁钊在餐桌上边吃饭边翻辞典,韩菁清便说:“谢伯伯,吃完饭再看吧,饭桌上有油,会弄脏辞典的。这是我用一千多元买来的!”“一本辞典有什么了不起的!”谢仁钊不以为然,“远东图书公司的老板,当年还是我送他出去留洋的呢。明天,我带你去远东,叫老板送你一本新的!” 第二天,谢仁钊果然带韩菁清去了“远东”。梁实秋也正好前来会友散心。交谈中,梁实秋与韩菁清一见如故。这一天,是1974年11月27日。

1975年3月29日,梁实秋提着一箱书信,飞过太平洋,去台湾缔结他们的“宿缘”。梁实秋和韩菁清一起走过了恩爱的12年。

【梁实秋入选教材】

梁实秋作品 篇9

历史的厚重感总会滋养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山城重庆自古便是文人成长的沃土。从古至今, 无数文人穿梭于巴渝这片神奇的土地, “巴渝”这个特定的地理名词在他们的生命轨迹中打下了鲜明的印记。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黄庭坚、贾岛、张说、陆贽、王十朋……都曾倚着巴山渝水, 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现当代, 重庆不仅拥有何其芳、马识途、虹影等著名本土作家, 而且影响了大批外来作家、诗人, 并深深影响了从大陆流亡台湾的文人创作。而这一切, 又与抗战时期的陪都与陪都文学紧密相关。梁实秋、聂华苓、余光中、白先勇、三毛等都先后到过重庆, 受到过重庆山川风物的熏陶。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等多部作品中都有重庆地域文化的书写, 梁实秋、余光中也有剪不断的重庆情结。抗战期间, 梁实秋和余光中都有长达七年之久的重庆生活。这巴渝大地接纳他们的同时, 更以独特的地域魅力赋予了他们在文学中的灵性, 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家梁实秋、余光中便是突出的代表。

二、“川娃儿”

与梁实秋一样, 余光中的乡愁中不乏对重庆的念念不忘。1938年5月, 十岁的余光中与母亲“逃亡”到重庆, 开始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巴渝生活。十岁到十七岁, 正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余光中在采访中说:“那七年里, 我是听着嘉陵江的涛声度过了, 所以我们不是四川人, 但我们讲四川话, 那时, 我开始写一点诗歌。”以致后来余光中也喜欢用四川音朗诵诗歌。1938年底和1939年初, 重庆遭到了日机的大规模轰炸, 住在市区就好像住在日机炮弹的靶子中心。所以, 余光中一家搬到了重庆以北30公里的渝北悦来场去居住。1940年秋, 12岁的余光中进入重庆渝北悦来场的南京青年会中学学习。在这里, 余光中的中英文都打下了结实的底子。余光中父母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其父余超英一直在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任职。余光中很小的时候, 父母、舅舅就教他一些古典文学。在父亲和长辈的引导下, 余光中伴着嘉陵江的涛声读了不少古文, 例如《春夜宴桃李园序》《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古文名篇。上中学时又看了很多旧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七侠五义》《平山冷燕》《东周列国志》《封神榜》《包公案》等等。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 正是余光中诗文中展现出来的古典风格的源头。余光中曾说, “中学时代, 我在四川读了七年的书, 度过了我最美好的时光。正是有了那段时光, 培养起我对祖国古典诗词的喜爱”。后来, 余光中中学毕业, 离开了重庆, 然而七年的重庆生活使这个地方魂绕梦牵着余光中整整一生, 少年时的嘉陵江畔始终盘旋在余光中的脑际。

三、游子的思念

余光中最初的创作深受中国古诗、五四新诗及英美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的夜市》等诗集标志着诗人与历史和传统的密切联系。他的诗歌题材丰富, 形式灵活多样, 风格多变。在现代和传统、中国和西方之间走出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这与他少年时阅读古典书籍息息相关, 也是他不断吸收西方艺术营养的成果, 熔古今于一炉, 形成了既古朴典雅又恬淡清新, 既沉郁顿挫又明快热烈的诗歌风格。

比如描写船夫的号子“嗨哟, 嗨哟”, 插入的重庆地理名词“晚饭到巴县再讲”, 无一不显示出诗人对重庆的回忆和想念。在其他诗集中也有一些相关的语汇, 比如诗集《蓝色的羽毛》中:听哟, 那渐进的笛声!我的心为何如此狂跳? (《七夕》) ;诗集《天国的夜市》:看哟, 看哟, 整个的宇宙都绕着我在运行! (《宇宙观》) 这样的诗句总让人读起来格外亲切, 口语的色彩更赋予诗歌一种深沉的内蕴和地域文化特色。

《舟子的悲歌》在当时台湾文坛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 反共文学泛滥, 作为台湾文坛的主流, 为了配合当时所谓的“反共抗俄”“反攻复国”的基本“国策”, 台湾当局提倡“战斗文艺”与“反共文学”, 导致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出现了大量名不副实的作品。《舟子的悲歌》被梁实秋称为“一部相当纯粹的诗集”, 对当时充斥台湾诗坛的“反共八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而也“标志着台湾诗坛开始回归诗的本位, 并逐步走向复兴, 同时也标志着台湾现代诗开始正式登上台湾文学史的舞台”。

重庆是余光中魂牵梦萦大半生的城市, 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提到过这个带给他年少快乐的地方。把重庆的一切作为意象带入其诗中, 如“出峡两载落魄的浪游∕云梦无路杯中亦无酒∕西顾巴蜀怎么都关进∕巫山巫峡峭壁那千门∕一层峻一层瞿塘的险滩?” (《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 虚拟诗圣殁前在湘江舟中的所思所感, 留下一幅这样苍凉凄绝的三峡风景图。既是诗人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巴渝大地的自况, 更是对杜工部暮年贫病交加流落异乡的同情, 亦是对杜甫诗绝好的总结。

四、大陆的呼唤

只有离开了, 才会发现内心的牵挂。只有长年远离或者永远都不能回去, 氤氲胸中太久的情感喷涌而出, 才会蓦然发觉自己的内心, 一句“不, 我思蜀而不乐”诉说了了诗人心底何等深切强烈的依恋。不是巴蜀人不能道得深切;而不是巴蜀人, 只怕也难体味得真切。余光中虽不是重庆人, 但童年却在这里度过;隔着海峡, 巴蜀便也隐然成为乡愁所系之一。以上种种, 余光中对于重庆的思念可见一斑。

带着故国之思, 带着对重庆的忆念, 余光中一生都在为树立台湾文学的自信而努力, 1956年, 与覃子豪、钟鼎文、郑禹平、夏菁成立了蓝星诗社, 创办了《蓝星周刊》。蓝星诗社和当时的“现代派”、“创世纪”诗社共同推动了台湾20世纪60年代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发展, 冲破了台湾文坛为“反共八股”所窒息的沉闷局面, 呈现出一种比较活跃的, 与抱残守缺相对立的标新立异的先锋意识。他一生笔耕不辍, 至2000年, 共发表了805首诗, 与此同时还努力译介台湾现代文学作品, 争取赢得国际的广泛认同, 为台湾现当代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共话巴渝情

“五四”以来海峡两岸的新文学事实上是在同一民族文化母体孕育下成长起来的, 有同样的文化渊源。台湾当代文学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跨入了当代文学发展的阶段。但仅仅是跨入而已, 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从台湾光复直到国民党政权迁移台湾, 台湾文坛相当沉寂, 以致这段时期被称为“文化沙漠”。战后的创伤, 作家的困惑, 国民党“战斗文艺”的猖獗, 都让台湾的当代文学不断地经受着现实的考验。所幸与“战斗文艺”几乎同时产生的还有“乡愁文学”, 盛行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后期, 大量的乡愁小说、乡愁诗、乡愁散文都在这时出现。白先勇的《台北人》、陈映真的《将军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於梨华的《梦回青河》, 于右任、覃子豪、余光中的诗歌, 梁实秋、张秀亚、琦君的散文都是乡愁文学的独特代表。“老家回不去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无根”的焦灼情绪, 使那些从大陆到台湾背井离乡的人们普遍都患上了“怀乡病”。梁实秋曾在为小民的《故都乡情》所作的序言中写道:“大概人都爱他的故乡, 离乡背井一向被认为是一件苦事。其实一个人远离家乡, 无论是由于任何缘故, 日久必有一股乡愁。”重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战时陪都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台湾乡愁文学的创作, 除了上文所述的梁实秋和余光中, 白先勇、聂华苓、覃子豪、桑禽等作品中也打着巴渝文化的烙印。

同样的土壤, 同一的根, 孕育了台湾文学同样的中华品格。以梁实秋和余光中为代表的由重庆流亡到台湾的作家, 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当代文学的文学品格。不难发现, 在台湾文学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一种中华情意和骨气:反帝反封建的基本精神, 强烈的民族意识;关注普通人的苦难命运, 具有民主主义倾向强烈的革新意识和倾向现实主义;植根于台湾乡土, 富有地方特色, 带着与祖国结合的强烈愿望。这种中华品格连接了海峡两岸, 台湾现当代文学受大陆的影响而产生和发展。乡愁文学的创作对台湾的乡土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民族文化和土壤中汲取力量是中华文学一直繁盛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促进了乡土文学的兴盛, 如陈映真所总结的:文学不再叙写个人内心的葛藤, 而是写一个时代, 一个社会。

六、结语

梁实秋和余光中不仅在台湾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 而且为海峡两岸的文学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雅舍小品》和《余光中集》中时时出现的重庆文化抒写, 可以看出, 台湾现当代文学具有巴渝的基因和山城的血脉。梁实秋和余光中带着深深的巴渝情结走向海峡彼岸, 同时也为海峡两岸文学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使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亦连接起重庆与台湾之间的纽带。

摘要:重庆由来已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哺育了聪慧灵气的巴渝儿女, 亦影响了台湾甚至海外的著名作家。本文分析散文大家梁实秋和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中的重庆情结和重庆文化书写, 感受氤氲在海峡两岸的巴渝情思。文学没有海峡界限和阻隔, 大陆和台湾有剪不断的联系, 重庆对台湾当代文学亦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重庆,台湾文学,梁实秋,余光中,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邱春英, 王丽峰.女性生命的书写者——塞尔维亚作家丽莉雅娜哈比亚诺维奇朱洛维奇[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老伍蒂.在乡野读懂文学[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15) .

上一篇:8年级物理上教学反思下一篇:妈妈真了不起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