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智慧课堂(精选8篇)
3d智慧课堂 篇1
3D创新课程——活字印刷
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
王秀杰
3D创新课程——活字印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3Done中六面体的绘制方法及参数的设置。2.掌握3Done中拉伸工具和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3Done中预制文字工具的应用技巧及参数设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绘制立体模型的过程中,将数学的知识应用到建立立体模型上。2.通过3Done工具应用方法的自学视频,自主学习各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参数的设置方法。
3.设置适当的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都在任务驱动中进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三维空间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主于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感,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另外对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对活字印刷术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是基体的建立,拉伸及移动工具的应用方法。
(二)难点是移动工具的参数设置方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1.情境导入(播放活字印刷的视频,介绍历史上的发明,以及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活字印刷有记载,接下来展示用3d打印出来的活字印刷的效果)
提出问题:古代人在制作每一个活字的时候,使用的是篆刻技术,雕刻每一个字的速度很慢,如今科技发达了,我们发明了3D打印机(展示幻灯片3D打印机),能够快
速的完成这项任务,接下来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制作过程。
2.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在制作之前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1)每个活字的主体形状是什么形状?(六面体)六面体有哪些参数?给出学生六面体参数:长、宽、高。
(2)观察每个活字底面和顶面的字,有什么特点?(一个是正的,一个是反的)正字我们在排版找字的时候是不是很的容易找到?但是在打印的时候要用反面打印,这样打印出来的才是正的字。
3.绘制六面体
教师活动:参数都确定了,接下来我们赶快去实践一下。(教师演示)(1)利用3Done中基体实体工具中的六面体工具绘制六面体,并确定中心点位置及坐标轴的参数。
(2)根据指定参数,输入数值,即形成一个三维的六面体。学生活动:任务一
(1)尝试建立六面体,理解不太好的同学也可参照微课学习制作。
(2)六面体制作完成的同学可以根据微课中提示的文字的添加方法尝试添加文字。
4.制作文字 教师活动:
(1)简单介绍篆刻的小知识,使学生了解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幻灯片)(2)展示制作好的阴刻和阳刻效果对比的图片,进一步了解阴刻和阳刻的区别。如果想让六面体上出现阳刻的效果那文字的高度要比六面体的高度高一些,高多少呢?顶面和底面都高出两个单位的话,文字的高度应该是多少呢?(学生回答34)宽度是不是要比六面体的底面小一些?(六面体是15,那文字的大小设置成8)
(3)演示预制文字工具的应用方法及参数的设置方法。
(4)提出问题:文字如何拉伸?引出拉伸工具的应用方法以及参数的设置方法。
学生活动:任务二
(1)根据老师给定的参数数值制作文字,并用拉伸工具拉伸。(可参照拉伸知识点微课)
(2)文字体制作完成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如何把六面体和文字合到一起。
5.移动六面体 完成活字制作
教师活动:
(1)提出疑问:请同学们观察文字和六面体和文字是不是在同一个平面?如果现在移动六面体的话那底面的文字就不会凸出来,也不能出现阳刻的效果。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把六面体提高两个单位,或者把文字降低两个单位)
(2)讲解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参数的含义,然后演示把文字和六面体合到一起。合到一起时请同学思考是移动六面体方便,还以移动文字方便?(六面体,因为有的文字不是一个整体,是由几部分构成,移动起来不太方便)
学生活动:任务三
(1)利用移动工具完成提高六面体或降低文字的高度,单位2个。(2)把文字和六面体合到一起,文字 6.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
(1)很多同学都掌握了制作活字的方法,现在要印刷一本诗集,我们分成四个小组,我这里有描写春夏秋冬的诗,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季节,每人负责一句,最后我们汇总成一本诗集打印出来。
(2)演示保存文件的方法。(源文件和模型文件两种不同的类型,源文件可以修改,模型文印用于打印不可修改)
学生活动:任务四
小组合作完成文件柜中诗集的每个活字的制作。注意一个活字保存成一个文件,这样便于打印。
7.作业提交 展示评价(1)学生提交作业到ftp。(2)教师展示作品,(3)评价作品: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从文字在底面的位置是否居中
2、上下是否都突出两个单位
3、每个小组完成的字数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d智慧课堂 篇2
当今, 虚拟现实技术已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由此带动了信息数字化的强势推进。“数字校园”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而在此基础上衍变更新的“智慧校园”甫一面世, 即已成为学界宠儿, 获得了多方的瞩目及关注。“智慧校园”是通过对于校园的三维建模, 在计算机中构建出校园的整体模型, 而后通过一些交互手段来实现用户对于数字校园的操控, 具有信息集中化、界面可视化、操作简便化等优势特征。目前大部分学校均已展开有关3D数字校园建设的研究, 本文即在此背景下, 推出一套设计方案, 致力于为各所高校的校园数字化建设提供一种更加可靠高级的建模与交互方法。
传统的平面地图以及简单的用户操作体验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即以上海海洋大学为案例, 设计出的3D智慧校园不仅可以使校内的同学轻松在自己的电脑上模拟行走学校路况, 熟悉地形以及各个建筑物的用途, 有效利用学校各种资源。不仅如此, 还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对外宣传推广的平台, 对外界更加真实立体地传播校园的实际情况, 使人们有如身临其境, 并获得有关学校的直接贴切的第一手珍贵观感资料。与此同时, 本文也提供了一个效果良好的3D智慧校园实际案例, 在建模、贴图、引擎以及用户操作方面, 都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
整个软件主要由三维建模以及引擎设计两个方面来完成。在建模方面, Vega、Auto CAD、3D MAX、Arc GIS、CCGIS、Maya、VRP等都是各具特点的建模软件。这些软件或技术在三维数字校园的开发上, 其在诸如开发成本、建模速度、建模精度、数据量、工作量、逼真度、沉浸感、实时性、交互性、兼容性、开发周期、实现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均是各有优劣, 难判高下。具体使用时, 则需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而智慧校园模型的贴图以及引擎的搭建也已有多款软件可供研究者自主选择使用[1,2]。
结合开发成本、开发周期、以及学校的一些特殊情况, 本项目选择了真实感、操作感、沉浸感等方面更胜一筹的maya为其模型基础, 再通过Photoshop以及Illustrator进行美工图片处理, 完成后则利用Unity 3D作为整个数字校园的运行引擎来最终实现上海海洋大学的3D智慧校园。
1 软件功能与规划
1.1 软件实现流程
(1) 需求分析与功能构想。该流程是整个项目的关键, 不仅需要考虑项目最终达到的效果, 即传递智慧校园在时下学生校园生活的应用便利, 还需要多方面考虑完成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时间, 由此制定完善的项目设计规划;
(2) 采集校园建筑数据、平面图。通过google地图等工具, 多角度采集校园平面数据图, 该流程是随后建立模型的基础, 模型的比例、模型的材质都与采集的素材密切相关;
(3) 基于Auto Maya进行3D建模;
(4) 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模型与贴图。一方面为前期制作的3D模型选择材质、绘制纹理贴图, 另一方面为Unity引擎设计的软件设计界面UI;
(5) 基于Unity引擎搭载3D智慧校园虚拟环境。利用javascript或C#程序设计语言, 以第三人称为视角搭载3D智慧校园软件;
(6) 评价调试与功能拓展。Bug检测与功能改善。
1.2 软件模块架构分述
整个软件主要分为两大模块, 分别是建模与引擎搭建。前期主要以3D建模为主, 后期主要是基于Unity3D平台程序设计, 通过C#和javascript编程语言设计GUI界面, 同时提供给用户交互功能体验。
1.2.1 建模模块
校园模型构造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如图1所示。
1.2.2 基于Unity3D引擎设计模块
在3D建模初具所成之后, 便可以开启Unity3D引擎的搭载进程, 其界面显示以2D与3D相结合的手法实现, 用户导航等功能界面将以2D、GUI进行设计, 而在3D虚拟环境中则以3D进行布局。在此过程中, 可以将前期Maya中设计的模型导出为obj格式或者fbx格式, 导入到Unity3D引擎中进行程序控制。整个程序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3 功能实现
基于3D引擎的搭载主要实现以2D界面的形式宣传与介绍校园信息, 以3D模式进行虚拟环境用户操控与体验, 且重点以3D功能搭建为例进行介绍:实现以第三人称视角控制虚拟人物在数字校园环境中的游览;以基本符合现实的比例构建数字校园环境, 力求自然、逼真;构建数字校园水环境, 包括不同透明度和折射度的湖、喷泉、瀑布等;仿真多种物理效应, 诸如从高空坠落的重力效应、刚体碰撞试验、对于楼梯还是墙壁的分析以判定其是否可以向上攀爬等机制;营造环境3D声效, 增强现实感;大小地图切换、定位、导航等基于虚拟数字校园的功能模块;模拟一天24小时不同时间段的光线的环境氛围。
2 校园3D建模的设计
2.1 数据资料的收集
在数据资料的收集中, 上海海洋大学各个教学楼的设计图纸, 实地照片, Google earth的俯视图, 地形图, 剖面图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后期建模的基本数据。学校各建筑的平面图则如图3所示。
2.2 多边形建模实例
在Maya建模中, 大量的运用布尔操作, 而布尔操作具体来说可分为三种, 分别是:Union、Difference、Intersection。在建模过程当中, 楼梯的制作也是通过多边形建模的整合进行实现的, 多个立方体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如果要做11阶台阶。Y方向每一次改变 (6.4-0.8) /11=0.5, Z方向每一次改变[6.4- (-0.5) ]/11=0.6, 于是就有11组数据, 具体将代表11个长方体的位置。之后, 多次使用Mesh->Booleans->Difference命令即可得到楼梯, 如图4所示。
2.3 材质与纹理贴图
在对模型建模以后, 便要对建模设定材质, 选取贴图。材质是指定制物体对灯光所做出的自然折射状态。而贴图则表示物体表面的色彩, 好的贴图会增加物体的真实性, 逼真性。Maya中常用的材质如表2所示。
贴图主要分为2D和3D贴图, 如表3所示。
在Maya中的2D贴图主要分为3种方式:Normal、Projection和Stencil;这些不同的贴图方式, 主要用来处理贴图和物体表面之间的关系。而本文获得贴图的主要步骤为:获取UV———>将UV导入到PS中->根据UV绘制贴图[3]。
3 基于Unity3D引擎的校园人机交互的搭建
3.1 主场景设计与实现
利用人物模型, 模拟真实的场景效果。主界面右下角为场景中的应用菜单, 具体如图5所示。
3.1.1 小地图导航的设计与实现
在主界面的左下方是场景中的小地图模式, 点击地图按钮后, 小地图便将从最左边呈现出来如图6所示的效果。
图中圆点表示人物在校园中所在的位置, 同时小地图右边的“+”与“-”符号按钮, 通过“-”符号按钮可以调节小地图的视野范围。
小地图的设计原理:采用在场景中另设一个摄像头的机制, 将新设立的摄像机命名为Camera0, 而将原主场景中的摄像机设为Main Camera;Main Cameara负责主场景中景色的渲染;再将Camera0摄像机放在高空中, 其镜头对向地面, 小地图的成像实际就是高空摄像机对地面的投影;此后再将摄像机的X、Z坐标与场景角色的X、Z坐标完成绑定, 由此就实现了小地图的设计[4]。
3.1.2 Unisky插件的有效使用
利用Unisky插件可以在场景中模拟不同的天气, 不同的时间段场景中的景色, 其视像可如图7所示。
3.1.3 设置界面多参数的调控
设置界面中, 有五个参数是可以调控的, 分别是音效、音乐、行走速度、旋转速度以及时间轴。研究中采用滚动条的方式进行调控, 如图8所示。
由图8可见, 左下角的与时间同步滑动条是可以调控的, 以决定进入场景时的时间景色是否与系统时间保持一致, 由此看家在不同时间段进入各自场景中的呈现均是不同的。
3.2 角色操纵与调控
3.2.1 角色移动控制程序
首先判别控制的角色是否在地面, 倘若处于地面, 则可以通过按键控制角色移动, 同时调用封装好的角色行走动画。实现代码如下:
同时, 也可以对人物失重后的预设场景, 模拟重力加速度, 代码如下:
通过以上代码便实现了利用键盘W、A、S、D键对场景中任务的控制。此外, 配合Unity引擎自带的Smothfollow脚本, 将会使Main Camera总是跟随场景人物移动。
3.2.2 角色视角调控
滑轮调节远近视角、Q、E键调解视角的高低, 代码如下:
3.2.3 刚体碰撞试验与重力效应模拟
刚体碰撞参数设置如图9所示。
在设置模型时勾选generate colliders, 从而给模型添加刚体, 这样当场景中的人物接触建筑时, 便不会穿过建筑了。
利用下面的条件语句可判断人物是否落地:if (controller.is Grounded==true) {}倘若人物没有落地, 则movedirection.y-=gravity*Time.delta Time;否则, 人物即可判定为落下。
另外, 也可以定义浮点型变量gravity作为重力系数, 重力系数越大, 人物落下去的速度越快。也就是, 将以此来模拟人物的降落特效[5]。
4 结束语
文中基于Auto Maya 3D建模与Unity3D引擎搭载, 提出了构建3D校园虚拟与现实人机交互的新思路。该平台对于各大高校建立数字校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功能拓展性强, 可以将校园信息与3D数字校园进行有机结合, 甚至可以与时下电子商务彼此结合。该项目对于高校实用性强, 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推广度。日后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U3D的功能与应用, 其研究成果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给3D数字校园环境与用户间开拓了一种较为新颖的交互思路, 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校园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用性较高的实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芳, 肖洪, 杨波, 等.三维数字校园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技术, 2010 (1) :71-75.
[2]王国栋, 任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急推演沙盘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软件, 2012 (8) :23-27.
[3] (美) 米德, (美) 阿瑞马.Maya 8完全学习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亚峰, 于复兴.Unity3D游戏开发技术详解与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3d智慧课堂 篇3
冷酷秋冬 做智慧“水”美人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等医典中,都对蚕丝神奇的护肤功效有所记载,如今,高姿从天然蚕丝蛋白中重现发掘而出“丝蛋白”提升肌肤保湿力的秘密。
高姿美白国际护肤研发中心,联合BASF巴斯夫法国研发实验室,历时一年之久,攻克層层技术难题,从天然蚕丝中提炼出“丝蛋白”成分,并进一步研发出“Silkpatch丝蛋白3D智慧保湿网”这一全球首创载体技术,该项技术首先应用到高姿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通过丝蛋白3D智慧保湿网技术,包裹AMC、欧蓍草、橄榄油精华等多种天然保湿活性物,有效渗入肌肤。权威机构测试:使用该系列产品,24小时后肌肤保湿力增加20.7%。24小时牢牢锁住水分、赋活细胞,深、透、倍、润,真正解决肌肤的干燥问题。
万众瞩目 首创科技荣耀登场
明星助阵 唱响高姿爱之新旅程
高姿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在第五届高姿爱之旅暨《我为歌狂》全明星演唱会上闪耀发布。发布会上,高姿董事总经理陈丹霞女士现场致辞并介绍了Silkpatch丝蛋白3D智慧保湿网这一科研成果。亚洲顶级美妆大师小P老师现场分享了夏末初秋的健康肌肤保养之道,畅谈高姿丝蛋白滋润保湿新品的试用感受。2013年,高姿美白BB霜《我为歌狂》不负众望连续多期收视勇夺卫视之冠,发布会现场,《我为歌狂》王者战队成员伍思凯、郁可唯、罗中旭、温岚,组成红黄蓝绿四支战队同台飙歌,令高姿丝蛋白滋润保湿系列的震撼上市更受瞩目。
全国名师智慧课堂 篇4
十八里中心中学 杨玮
2012年3月18日,我有幸参加在阜阳师范学院举办的全国名师智慧课堂高端培训,欣赏了由全国第五届初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得主康韶韦和全国第七届高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得主向前两位名师的两堂示范课。从他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等,尤其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呈现,无不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他们的课,有时波澜迭起,层层递进,有时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有时平淡中见功底,有时稳重中显素质,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过这次课堂教学观摩,我解开了心中很多的困惑、疑问,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确实受益匪浅。
首先,备好课是一堂成功的英语课的前提和关键。康老师上的是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1的reading: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教学的导入采用让学生欣赏春节晚会节目机器人跳舞,接着还设臵各种问题,如:机器人可以做哪些工作?你认为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这样,迅速把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学生开始了对机器人的探究,也开始了快乐的英语学习。
看似一个简单轻巧的导入,需要做很多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视频的搜集加工,问题的设臵等等。备课,是衡量教师师德的主要标准。是教师工作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工作是教师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对这些工作应该是充分准备、一丝不苟而不是马虎从事,应付了之。要教好课,就得先备好课,这一点对任何一个老师来说,都不例外。备课,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因此要上好每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还必须周密考虑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这就得认真备好课。
其次,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养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保证。一名道德高尚品行优良的教师其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学生中有很高威信学生会模仿这样的老师会因为对老师的崇敬喜爱而喜欢老师所教的课。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使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新理念下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丰富的辅导和支持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方法。新课程的英语课本包罗万象,十分具有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英语教师要积极为自己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英语教师只有不断充电通过自学、互学、进修等渠道,不断提高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才能是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
总之,通过这次观摩学习,确确实实使我成长了不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借鉴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逐渐提高自我的英语教学水平
累并快乐着
十八里中心中学 杨玮
--参加在合肥农大举行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整体观摩会感受
我有幸与校其他三位教师在2012年4月21号参加了在合肥农业大学(老校区)举行的“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整体观摩会。这次的旅途可用两个字来概括:-累-乐。
由于距离合肥较远,为不耽误21号的观摩会,我们一行四人在20号就早早出发了。为了赶时间,我们连早饭都没吃。在火车上,再经一路的颠颇,空空的胃早就受不了了。只能大口大口的喝着矿泉水,盼着能早早的到达目的地。下午的一点钟,终于到达了合肥,这个陌生的大都市。草草的吃了“早饭”—其实叫做中午饭更为合适一点。就到指定的地点去报名,人生路不熟,口音也不同,再加上天空飘来几许雨丝,让我们这帮人显得更为狼狈。只能用蹩脚的普通话向行人问路。等到一切安排停顿之后,时针已经指向5点了。却总感觉不到一点饥饿的感觉。我们四人而疲惫的身躯倒头便睡,那一夜睡得很香甜,也许是累吧!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惊喜在前方等着我们。
这次的观摩会由于杜郎口副校长高俊英的行程的安排问题,对会议的议程进行了调整。21号杜郎口副校长高俊英的专题讲座 《校务管理》在农大礼堂举行。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高校长的讲座共分为几下几点: 1.杜郎口中学掠影与回眸
山东杜朗口中学在1997年之前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中学,并且在全县20多所初中里排名连年倒数。当时是被划入撤并行列的薄弱学校,全校一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仅是个位数,学生辍学率接近三分之二。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依靠其扎根课堂教学实践创造的一整套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几年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产生了极为壮观的教改效益。98年8月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年深入逐年发展,04年在该校召开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随后名声在外,“旋风”似的席卷全国,至今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交流的各地人员已达10万多人。2005年,杜郎口中学有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其中有287个学生报考了茌平县最好的茌平一中,考上了286个。在06年茌平一中高考成绩前十名的学生中就有四名是杜郎口中学的学生。
2.杜郎口中学办学思想和理念总括 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五种精神
一种理念是要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一种模式是要认真理解,深刻领悟“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五种精神: 一是不甘落后,穷则思变的奋进精神; 二是敢于放手,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 三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四是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敬业精神; 五是始终如一,一以贯之的恒久精神。
3.杜郎口中学特色课堂模式
杜郎口中学在几年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堂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再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正是这个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造就了活跃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好地解决了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问题、学生主体问题以及面向全体共同发展的。
在很多方面,我们学校与杜郎口的过去有很多相似之处。杜郎口中学今天的发展,是我我们值得深思的东西。杜郎口中学的同仁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诠释了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更给我们树立了一座新课改的丰碑,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理念和经验,需要的也不是理论和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和破釜沉舟的决心!参加学习考察的老师们都表示,回校后要认真总结这次考察活动,反思本校本班的管理情况,借鉴杜郎口中学的改革作法,结合本校本班实际,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进程。
重点是在22日的杜郎口英语教师李华英的英语课堂,我早早的就到达了会场。李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是ENTERTAINMENT.当看到参与的学生比较紧张,李老师就用两个故事引导学生 “十人围锅喝汤”和“英国青年的故事”引导学生要大胆自信,勇于创新,竞争超越,展示自我。YOU TRY A CAN FLY.并且让学生从舞台上下来,与听课教师握手,捶背。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彻底放松起来。在课堂上,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同样的教学内容,为什么我们确凿不这样的效果呢?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在杜郎口中学的英语课堂上,能让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什么杜郎口中学英语老师能做到而我们的英语老师做不到呢?
在杜郎口中学的英语课堂上,他们所采用的小组互动和所实施的“让任务驱动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特别在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时,老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发给每个小组,明确任务,落实到人、组,而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每个学生自始至终感觉到自己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主持者,甚至是小老师(练习都是学生自己讲解)。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干劲、很充实、更有成就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然会兴趣浓厚的。
但我校的英语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大,不少学生因记不住、听不懂很快就会失去信心而导致厌学,我们的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这些越来越多的掉队者一个一个地补习。久而久之,到了初三就出现了大面积的英语盲(不少学生26个字母都拼写不出,头脑中没几个英语单词),老师用尽办法想把他们拉上来,他们自己却失去信心早就放弃了。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避免英语老师面对大面积的差生再次无奈,更为了尽可能提升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效益,取杜郎口中学英语教学之长,舍我校英语教学之短,我想给学校领导及英语组提几点个人想法或建议:
1、组织全体英语老师认真观看、学习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取长补短,讨论出适合我校学生的可行性、高效性教学模式。
2、在英语教学中,上新课时老师可多讲一点,因为作为语言,首先要学会说且听得懂学生才能运用,老师反复示范后让学生以多种形式来相互操练英语口语和听力。老师尽可能设计多种形式的情境活动,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从初一开始养成习惯,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每堂课设计适当的练习以纸条形式发给每个小组,每组的练习最好不同,题量以
一、两小题为佳,小组成员讨论完成后,以汇报的形式来汇总本堂课所学知识。并且定时检查全班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补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5分钟内完成)
4、上练习课时(包括每堂新课之后的练习讲解),老师尽可能少讲,我们可参考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独立完成——﹥小组互查互教——﹥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情况(讲解本组练习,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并板书到黑板上)——﹥全体学生讨论——﹥学生讲解——﹥老师点评。
5、把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小组与班级模块管理相结合,从初一开始按好、中、差把学生平均分成固定小组,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可以以模块形式围坐且更换座位时小组整体移动。许多班级说是模块管理,实际上是以竖派排或每两横排为小组单位(主要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考核),并且每换一次座位,小组成员就有所不同,老师在教学中实施小组讨论和小组评价时时很不方便。当然好、中、差各组的成员可定期流动。
6、除了采用第2、3、4条中的办法让学生现学现卖,感受“我也能做老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外,建议每个班在墙上用漆画一个“小组学习综合评价表”(表中内容用剪纸粘贴以便更换,用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剪纸代表不同科目及不同等级)来激励各组相互竞争。
很快,观摩会转眼就结束了。累是累点,但是能有幸参加这样一次规格高、质量高、水平高的跨区域观摩活动,在这里真诚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亲眼目睹了杜郎口中学教师的教学风采、现场感悟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看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课型、新教法,得到最新的教研成果和他们走向成功的宝贵经验,所以这次学习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感悟之一:以生为本,变教师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之二:数学课堂注重学生方法的训练
感悟之三:大胆进行课堂改革,让“三三六”模式做为我们的课堂法宝。
感悟之四: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
智慧课堂活动总结 篇5
张东旭
学校 “智慧课堂”综合学科评优课活动已落下帷幕。留给人无尽的思考,细细品味,回味无穷,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组员老师均感觉收益颇丰。教师的内心感受也起了微妙的变化。不再把评优课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看作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很好的锻炼机会;下面就这次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过程中,各教研组长提前通知、认真组织,十分到位,本学科组中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参加听课、评课,相近学科的教师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听评课记录客观真实、具体细致,上交的非常及时。
各执教教师,在课前都能认真钻研教材教法、领会策略精神、理清教学思路,授课中,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触发了听课教师们的思考,使更多的老师借鉴运用,更好地促进了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听完课后,与老师们一起评课切磋、交流探讨,客观真诚地指明优缺点,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开拓了老师们的思路,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焕发了老师们的热情。务实高效的研讨氛围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亮点——
1、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亲和、声音响亮悦耳、指导明晰具体、点拨适时到位。
2、教学环节紧凑顺畅、科学合理,辅之以多媒体手段,使学习更直观形象具体,学生乐于接受。
3、知识传授与方法指导相结合,使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得法于课内,必得益于课外。
不足——
1、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仍想做“牵牛放牧人”。老师们较多的担心教学任务与进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我们应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师生一起研讨学习,追求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
2、习惯养成教育不系统化。学生的学习常规与习惯,除了班主任反复强调外,学科老师应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勤指导督促,勤总结反馈,习惯养成教育应贯彻课堂始终,特别是七年级更应如此,常抓不懈,将事半功倍!
智慧课堂介绍 篇6
一、智慧课堂的定义
对智慧课堂的定义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基于“智慧”的语义学定义,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另一类是从技术的视角定义。皆成教育的定义侧重于后者。
所谓“智慧课堂”,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加端的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
关于对智慧课堂定义的理解,需把握五个关键要素:(1)在理念上,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
依据知识建构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知识建构螺旋上升的特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创设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实现智慧课堂的目标。
(2)在技术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
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决策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型和方法。此外,数据的分析过程也是自动化的,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分析结果。
(3)在途径上,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
通过课前预习测评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通过课中随堂测验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和资源推送,实施针对性辅导,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4)在应用上,实现“云+端”的教与学应用 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部署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平台——智慧教室。其主体由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云平台等组成,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时空概念,具备动态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使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5)在发展上,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基于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传统教学流程颠倒过来,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全面支持,从一般性观看视频转变为课前预习及测评分析,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从对课堂的控制转向基于数据的动态分析和教学机智,从而实现智慧的课堂。
三、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大数据时代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基于数据的课堂。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新形态。
(2)高效教学的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环境,用大数据构建高效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学习者潜在的学习需求,在智慧课堂中学习者通过资源订阅和智能推送的方式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
(3)个性化学习的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使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度更清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制作针对一个人的“微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服务。
(4)合作探究的课堂。依据知识构建的需要,智慧课堂中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者自动形成学习共同体,就某个问题开展深入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动态开放的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系统超越了时空限制。智慧课堂不是忠实地、封闭地传递和接受知识,而是鼓励课堂创新与开放,鼓励生成,积极为学生激发创新、发展智慧提供有利条件。
(6)教学机智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方案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智慧课堂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采取机智性行动,及时调整课前的教学设计,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进程。
四、智慧课堂的应用模式
(一)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5+4流程”模式,即包括教师教的5个环节和学生学的4个环节,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
(1)教师备课:教师依据上一次课学生作业和教学经验进行备课。(2)学生预习:学生对上一次课堂上布置的预习内容进行预习。(3)授课实施:教师依据备课方案进行讲授,学生跟随老师的思路进行听课。其间,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提问,部分学生代表回答问题,实现了部分互动。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的作业和预习任务。
(5)完成作业: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第二天或下一次上课时递交给老师。(6)批改作业:老师在收到作业后完成作业批改。
(7)评价反馈:老师将作业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通常需要两三天之后。
(二)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8+8流程”模式,即包括教师教的8个环节和学生学的8个环节,共同组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课堂教学过程,构成了教学持续改进的过程循环:
1、课前环节:
(1)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提供的学生作业成绩分析,精确地掌握来自学生的第一手学情资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发布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教师向学生推送富媒体预习内容(微课、课件、图片、文本等),同时推送预习检测的内容;
(3)学生预习:学生预习教师推送的富媒体内容,并完成和提交预习题目,记录在预习过程中的问题;
(4)课前讨论:针对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在论坛或平台上进行相关讨论,提出疑问或见解;
(5)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预习检测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2、课中环节:
(1)新课导入:教师采取多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主要通过预习反馈(对学生提交的预习检测统计分析)、测评练习和创设情景等方式导入新课程,提示或精讲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展现与分享:学生展现课前自学成果,围绕新课导入进行演讲展示、分享观点,并重点听取在预习中理解不透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3)新任务下达:教师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并下达任务完成后的随堂测验题目,即刻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
(4)合作探究:学生开展协作学习,主要包括分组探究、游戏教学等方式,教师设计活动,为学生分组,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开展小组协作后提交成果并展示;
(5)实时测评和反馈:学生课上完成课程导入和新任务后,进行诊断服务,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得到实时反馈;
(6)讲解与点评:基于数据分析,教师根据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7)运用巩固:学生对所学习的新内容进行运用巩固。
3、课后环节
(1)个性化推送:教师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发布个性化的课后作业,推送学习资源;
(2)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并及时提交给老师,得到客观题即时反馈;
(3)批改作业:教师批改主观题,并录制讲解微课,推送给学生;(4)总结讨论: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所录解题微课,总结所学内容,在平台或论坛上发布感想与疑问,与老师、同学在线讨论交流。
五、智慧课堂的创新与应用特色
1、基于“智慧教室”,实现课堂形式的变革
(1)云端智慧教室无传统的讲台与黑板,课桌以分组讨论方式摆放,教师面向学生教学并直接融入小组讨论;
(2)教师可以通过手中的任意移动终端设备(手机、PAD)实现书写并向教室内大屏幕投射,教师常用的PPT不仅仅是一帧一帧展示用,而是可以进行任意的手写、标注、推演等。
2、基于学习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教学设计
(1)通过微课推送等形式,实现数字化预习和预习情况的反馈,精准掌握来自一线学生的学情分析;
(2)通过智能评测系统实现数字化作业或预习预设的问题评测,收集、判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自动数据分析与反馈,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及时、准确、立体的信息,据此实现有的放矢的备课,选择适应的教学策略。
3、基于动态测评,实现教学机智
(1)课堂结构发生变革,学习与智能评测在前,教师依据课前评测分析,以学定教,分层教学,通过微课吧、分组讨论、课堂精讲等方式组织更加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2)通过随堂练习及评测系统,进行实时测评、统计,快速分析与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与内容,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展示教学艺术。
4、基于“微课”制作与推送,实现常态化应用
(1)“壹师壹生”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视频制作和应用工具来说,更加简单、方便、实用,使得智慧课堂的实现,不再只是表演阶段,因为技术足够的简单与方便,教师能快速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2)随常录制的微课,因为其足够的“小”,足够的方便,让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实现常态化。
5、基于教育大数据汇聚,构建区域“智慧教育”
3d智慧课堂 篇7
在引进了3D打印的学校中,有些学校忽略了学科教学的本质。比如,有些学校以通用技术课作为3D打印课程的主阵地,一会儿打印变形金刚,一会儿打印埃菲尔铁塔。这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进行启蒙与引导,但老师对于如何把3D打印与语文、数学学科相结合,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
过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群学生一位老师,就是课堂的全部。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继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之后,3D打印机也迅速走进课堂,成为各级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标配”。但是,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不能变成教学的目的。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研的规划、教法的设计,无法取代用了心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法取代一线老师多年在教学一线对于学科课程的深度把握。3D打印进课堂,一定要考虑学科特点,从学科的本质入手来灵活地使用技术,而不是从技术本身入手来开展学科教学。
二、从学科入手,以知识点为内容节点,通过3D打印串联,构筑立体课堂
重庆渝高中学的刘文韬老师,在讲解高中语文课文《归园田居》时,将学生分组,有的设计“方宅、草屋”,有的打印“榆柳、桃李”,有的则考虑“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布局。然后,在一曲流传了几百年的古曲《渔樵问答》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结合知识点引导学生领会课文要义、感悟作者的思想。
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刘文韬老师将打印的过程安排在了课后,这样既不占用课堂时间,也丝毫没有减弱学生们对于自己制作的产品的兴趣,好多学生因为是自己付出劳动和思想构思、创作出来的作品,所以尤为珍惜。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对诗句更是倒背如流,一点也没有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的感觉。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历史、地理有形的学科还好跟3D打印结合,那英语学科呢?其实,在这方面,有些学校已经在尝试了,而且效果很好。福建莆田一中的英语老师,在一节英语视听课上,先是播放电影《2012》的原声,让学生们听对白。紧接着,从中外观众对电影《2012》中所预示的“世界末日”的相信程度惊人的对比,引出世界古代史中知识点中欧洲一些小国“亡国灭种”的惨痛经历,说明外国观众大多数相信2012的原因。再让学生搜索“沉没于大西冰底的庞贝古城”,并用3D打印机进行局部“古城还原”,最后让学生用1-2句英语描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感受,并附上所有小组同学的姓名,同样用3D打印机刻在课堂作品上。
通过这些课例,学生不仅没有通常英语视听课上只看情节不听对白的“不走心”的现象,反而都想通过最终的英文小结显示自己的特长,再加上历史知识点的导入,这样就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是多纬度的概念的认知,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会翻出历史课本甚至找一些地理书籍来求证。这样的多学科融合的课堂应该说就很鲜活了。
三、多学科融合的3D打印创客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
3D打印具有可视化、立体化、灵活性等特征,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丰富的效果选择。但是,“新技术”不等于“新教育”,更不等同于“创新教育”。要想让3D打印为传统教学锦上添花,一定要分清主次,课堂教学和学科知识是土壤,是基础;然后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协调,才能有所增益。
(一)课程结构的更新
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开展面向真实生活的主题教学,让3D打印从教师的教学工具,变成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蒙工具。比如,重庆广益中学的黄祖清和廖义员2位老师将历史学科变成为历史、考古、美术、社会实践的统一体。学生从教室走进磁器口古镇,走进重庆博物馆,结合本地特色历史、人文,用3D打印机重现自己眼中的历史,立体呈现我眼中的故乡——“黄桷桠老街”。3D打印机帮助学生留下观察世界的记忆,收获学习知识的成果和快乐。
(二)教学流程的调整
因为3D打印本身过程较为漫长,可以尝试打破40或45分钟的固定课时安排,根据学科和课型特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开展混合式教学。课堂上老师瞄准需要精讲的知识点,发挥讲授式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内化。而课后结合3D打印则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利用3D打印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教研内容的创新
教研内容的创新是3D打印进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教研,同样是一门思维的艺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背后隐藏着内在的关联。比如通过“护航黄岩岛”的这一虚拟课程的设计,让学生“指挥”舰队从宁波港出发,给定出发月份,距离、航速等条件,让初次接触物理课的同学迅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同时又融合进海里与公里的换算,航速“节”的概念。在同学们迅速给出答案时,提醒同学们7月份是季风多发季节,还有洋流运动得考虑进去……通过这样一节课的教研设计,地理学科的很多知识被深深地印在学生脑海里。很多时候,正是对看似简单答案的不断追问,才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3D打印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的新颖上,它的未来应当是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学科知识点重组和教法的创新,开创的一种技术为教育服务的全新课堂方式。
四、让技术为教育服务,迎接创新教育的美好时代
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科技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这次的“科技三会”将再次吹响科技强国的新号角。6月25-27日,第一期多学科融合3D打印创新课程培训在中科院广州电子研究所进行,培训以3D打印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结合为主题,培养中小学学科带头人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方向,约有来自全国13所学校的20多位一线学科老师参加。作为国家3D打印重要科研单位之一,中科院广州电子研究所李耀棠所长表示:“通过与广大中小学校合作共建‘中科院3D打印创新实验室’,发现不管是过程结合,还是成果呈现,都离不开内容的创新,只有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构筑创新校园才能成为现实”。
五、结语
虽然3D打印机的普及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都会逐步解决解。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这种新兴学习技术,借此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改革。
摘要:近年来,3D打印成为教育领域的“新时尚”,一大批中小学校纷纷购买3D打印机开设创客空间或创客教育实验班,探索3D打印结合下的创客教育,尤其是在语文、历史、地理、通用技术等学科中,3D打印的应用较为广泛。但随着3D打印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学校仅仅把3D打印当成一种工具,最短的学校上了3周的课,把厂家附带的模型打印出来以后就不知道下面的课该怎么上了。也有的学校虽然有专门的兴趣社团,也配备专门的信息技术老师,但因为技术语言与学科教研语言之间的互联互通没有彻底贯穿,也没能通过课堂实现3D打印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3D打印,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董子凡.3D打印:将虚拟“打”进现实[J].科技生活,2012(23):5-6.
[2]王雪莹.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3-5.
智慧教育和翻转课堂 篇8
——略解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
一、背景
1.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其来势之猛,大有颠覆传统课堂、迎来课堂教学革命之势。这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如山东省昌乐一中宣称是省内第一家“慕课学校”,从2013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在初
一、高一各取两个班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也于2013年7月颁布了“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实施意见,提出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的探索,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特别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9月成立了慕课中心,并组织了高中、初中、小学慕课联盟(C20MOOCs),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甚至有的专家放言:“慕课将翻转基础教育课堂”,“将来可能一门课就是一个优秀教师上课,别的都是辅导员”,教师未来的选择就是“当讲师还是当辅导员”。
2.宜宾市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总体目标:
到2020年,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智慧教育全覆盖。其中,2018年实现高中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2019年实现初中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2020年实现小学阶段智慧教育全覆盖。
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
基本实现学校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基本实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现代化。
逐步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位于全省前列。
3.宜宾市教体局智慧教育试点方案(2016年)总体目标:
通过试点开展“在线课堂、翻转课堂、共享课堂”为代表的智慧课堂,推进信息化教育方式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探索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教育模式、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的宜宾路径和方法,基本实现我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为基础,在我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教育示范校。
二、慕课
(一)概念
MOOC 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从理论上讲,Massive(大规模的)是指对注册人数没有限制,用户数量级过万;Open(开放的)是指任何人均可参与,并且通常是免费的;Online(在线的)是指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网上;Course(课程)是指在某研究领域中的围绕一系列学习目标的结构化(Structured)内容。
(二)主要特点
(1)完整的课程结构: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MOOC 除了提供视频资源、文本材料和在线答疑外,还为学习者提供各种用户交互性社区,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完成课程的学生还可获得证书,选择特定课程的学生并可获得学分。
(2)重视学习路径导航:在课程开始前,授课教师以邮件的方式告知课程开始时间和相应的学习准备,并发布在平台公告上。为了方便学习者及时获悉
课程动态,授课老师会将课程的任何动态以邮件和公告两种途径通知学习者。
(3)及时的学习过程反馈: MOOC 的测试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基于视频的嵌入式测试和单元测试,测试题目大多数以客观题为主。MOOC 利用机器测评的方式及时反馈测评结果,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并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学习资源推荐。
(4)授课团队的无私投入:一门MOOC 为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当中来,并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者,需要课程设计团队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对课程设计进行螺旋式的动态调整。一门精心设计的MOOC 需要团队化运作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视频的精致化。首先,MOOC 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15 分钟之间,便于突出教学重点、要点和难点,从而降低认知负荷、提高注意力和加工深度。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灵活设计视频表现形式。
这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应用领域主要是高等教育,但随着MOOC 其教育价值的凸显,其应用领域也逐渐由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拓展。三.微课
(一)概念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说简单点,微课就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
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提供的是“碎片化”的知识。
2、教学内容较少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
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5、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传播形式多样(网上视频、手机传播、微博讨论)。
(三)发展
近年来,微课资源网站不断涌现,并取得新进展。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小学微课资源网站是“中国微课网”,它是国家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微课大赛”而创办的资源平台,现有上万件微课作品,涉及中小学各学科内容。
(四)微课的制作方法 1.摄像工具拍摄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或白纸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或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录屏软件录制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 课件;第二步,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Snagit 或Cyberlink YouCam);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
(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四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此外,中国微课网(http://dasai.cnweike.cn/?c=main&a=make)有很详细的微课制作教程。
四、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在美国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教师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时常错过正常的学校活动,并且学生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往返学校的巴士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学习进度。2007年春天,学校的两名化学教师开始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更具开创性的是,这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节省出课堂时间来为在完成作业或做实验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久,这些在线教学视频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很多学生晚上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又叫 “颠倒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翻转课堂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视频并不能取代教师,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学习模式。
(三)翻转课堂的特点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
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二,课堂时间重新分配。翻转课堂的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最终,这种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为了更好地把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进行对比,我们先来看一个教育教学理论,这个理论是1956年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布鲁姆把知识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从识记、理解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从低到高,难度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识记和理解),传统课堂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来完成的,这个阶段难度不大,我们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个阶段是学生在课后或回家通过作业和练习来完成的,这个阶段的难度比较大,而我们的老师却只能给学生提供很少的帮助。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这个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识记和理解)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由于这个阶段难度不大,教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帮助,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吸
收内化”(应用、分析、评价、创造),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来完成的,这个阶段,难度较大,教师给予了学生很多的帮助,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这是两种课堂的对比。在翻转课堂中,信息传递的阶段,难度比较小,学生在家完成,老师给予很少的帮助,而,吸收内化的阶段,难度比较大,师生在课堂上研讨,老师给予了较多的帮助和支持。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如果发现几个问题回答的不好,学生可以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仔细思考哪些方面出了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学视频另外一个优点,就是便于学生一段时间学习之后的复习和巩固。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第五,教学管理转变。
教师、学生、课堂管理、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变化。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本模式: 1.课前设计模块(1)教学视频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可以由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
教学视频的视觉效果、互动性、时间长度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考虑视觉效果、支持和强调主题的要点、设计结构的互动策略等,帮助学生构建内容最丰富的学习的平台,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能够坚持观看视频的时间。
(2)课前针对性练习
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学生在家可以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2.课堂活动设计模块(1)确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5 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当问题涉及面较广并可以划分成若干子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按照“拼图”学习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当问题涉及面较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2)独立探索
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方面,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个体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在翻转课堂的交互性活动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其互动涉及2 个或2-5 个人。在翻转的课堂环境中小组合作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活动中;允许和鼓励学生以低风险、无威胁的方式有意义地参与;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并可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
指导翻转课堂小组活动的教师,要适时的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常用的小组交互策略有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浅谈令牌、拼图学习、工作表等。
(4)成果交流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除了本班师生以外,还可有家长、其他学校师生等校外来宾。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
(5)反馈评价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专家、学者、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评价的内容涉及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二段四步十环节”
五、实践
“数字化翻转课堂”要在我们学校开花结果,要促进我校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第一,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
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 “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数字化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固态平衡,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第二,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当今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今天的教师不同,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
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近感。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人来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数字化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
第三,要抓住“数字化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为了实施“数字化翻转课堂”,很多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数字化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第四,要做好师生角色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