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2024-09-08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共9篇)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篇1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校园管理,更加公平合理地利用好学校房产资源,切实为广大教职工做好服务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住房管理和房改政策精神及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教职工是指具有学校事业编制的教职工。教职工住房是指由学校管理的各校区内住房和校外产权属于学校的住房,包括(1)公有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指产权(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属于学校供教职工一定期限租住的住房,包括学校周转房部分。(2)个人产权住房(以下简称“产权房”):指土地使用权属于学校,房屋所有权属于个人的住房,包括个人依法购买的、产权属于个人的校区内住房。

第三条 学校教职工住房管理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执行属地政策,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合理的住房补贴和公积金调整机制;稳定公租房数量,提高周转效率;优先保障引进人才的需要;明晰住房产权,允许有序流通。学校成套公租房若向教职工出售,按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基价出售。

第四条 国资处是教职工住房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教职工住房的日常管理工作,受理和审核准入手续,以及房产交易的咨询、备案等业务。第五条 教职工住宅区逐步过渡到社会化物业管理,在实行社会物业管理后,由业主委员会负责物业公司的聘用和监管,所有住户应按照物业合同缴纳物业管理费。

第二章 产权房管理

第六条 产权房只能作为居住使用,不得改作其它用途。第七条 严禁在住房内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及从事危害公共安全及其他违法、违纪的行为;严禁在住房内仓储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

第八条 产权房闲置的,可在校内出租出借。产权人负有管理的责任,督促承租人遵守学校管理规定,产权人承担由出租出借所引起的全部法律责任。学校为教职工提供产权房出租出借校内信息平台,出租出借人可到国资处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根据教育部、建设部(教发(1998)23号)和苏教房办(1998)14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产权房不得进入市场向社会出售,.经学校批准可以在校内教职工间进行交易。

符合学校引进人才需要的,根据双方自愿原则,可以以市场评估价出售给学校。

第十条 产权房交易程序。

(一)申请。售房人到国资处填写《江苏大学校区内产权房交易登记申请表》,同时提交出售房屋所有权证及复印件、产权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二)审核。国资处根据学校住房档案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列入出售房源。

(三)公布。国资处通过校园网发布该房屋出售信息。

(四)选房。购房人自主选购出售房源中的住房。

(五)洽谈。购房人选中需要购买的住房后,自主与售房人洽谈价格、过户方式等事宜。

(六)出具交易说明。交易双方商定后,购房人持人事处出具的学校事业编制职工证明材料到国资处办理相关手续。购房人填写《江苏大学校区内产权房交易登记申请表》,并提交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等相关材料。经审核批准后,购房人交纳2000元保证金,国资处出具《江苏大学校区内产权房交易说明》。

(七)产权变更。买卖双方持《江苏大学校区内产权房交易说明》及相关材料,到镇江市房产交易所按照私有住房买卖的有关规定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八)备案。购房人领取房产证后,须将房产证复印件交国资处备案,同时退还保证金。

第十一条 产权人去世的,产权房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第十二条 产权房继承人办理产权继承手续程序。

(一)申请。继承人到国资处提交公证书及复印件、自愿遵守江苏大学住房管理相关规定的承诺书、房屋所有权证及复印件、继承人身份证及复印件等相关材料。

(二)审核。国资处根据学校住房档案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则出具同意继承人办理房屋继承的《情况说明》,继承人交纳2000元保证金。

(三)产权变更。继承人持《情况说明》及相关材料,到镇江市房产登记管理中心按相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继承登记手续。

(四)备案。继承人领取房产证后,须将房产证复印件交国资处备案,同时退还保证金。

第十三条 拥有产权房或已出售产权房的,原则上不得租赁学校公租房。

第十四条 正常调离学校的教职工在办理调离手续前,应该将产权房出售给教职工或出售给学校,否则学校不予办理离校手续。

第十五条 擅自离校、辞职离校或出国学习工作逾期不归的教职工,产权房将根据苏教房办(1998)14号文件第五条第三款精神处理(擅离教育岗位的教职工,学校有权按原价收回其住房)。

第十六条 对违反产权房管理规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除停电停水外,学校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直至取消全部绩效工资;对触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责任,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第三章 一次性购(住)房补贴管理

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住房管理和房改政策精神及规定,1998年11月30日(含)前参加工作的教职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按标准发放一次性购(住)房补贴。第十八条 货币补贴测算标准。根据镇江市《关于调整镇江市区2003年度房改政策的意见》(镇政发【2003】260号)文件精神,一次性购(住)房补贴测算标准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基本补贴450元、工龄补贴每年每平方米7.65元(工龄计算截止时间为1992年12月31日)。

第十九条 货币补贴面积标准。根据镇江市《镇江市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镇政发【1998】316号)和《关于镇江市区2001年度房改政策调整的意见》(镇政发【2001】207号)文件精神,一次性购(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为厅级干部135平方米、处级干部110平方米、科级干部90平方米、一般职工75平方米;正高级职称人员120平方米、副高级职称人员100平方米、中级职称人员85平方米、初级职称人员75平方米。

第二十条 根据政策规定,按面积计算未(足额)享受补贴的教职工(1998年11月30日(含)前参加工作)在购房或退休时,可申请领取一次性购(住)房补贴。学校每年两次(6月和12月)受理教职工一次性购(住)房补贴的申请。

第二十一条 教职工一次性购(住)房补贴申请领取程序。

(一)申请。申请人到国资处填写《镇江市区职工一次性购(住)房补贴审批表》和《享受福利住房、购房补贴情况说明表》,并提交各项相关材料。

(二)审核。国资处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三)报批。国资处汇总后,统一报镇江市住建局审批。

(四)发放。按镇江市住建局审批结果,由财务处发放。第二十二条 申请领取一次性购(住)房补贴的教职工,必须退出所租用学校的公租房。

第四章 住房维修管理

第二十三条 学校负责产权房的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住户负责房屋自用部位及自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

第二十四条 教职工住房维修原则上仍由后勤管理处实施,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维修管理将逐步过渡到物业管理性质的社会化管理维修方式。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学校周转房管理执行《江苏大学周转房管理办法(试行)》(江苏大校【2015】164号)。

第二十六条 教职工住房装饰装修执行《江苏大学住房装饰装修管理规定(试行)》(江苏大校【2015】 号)。

第二十七条 从本办法开始执行起,废止《关于下发《江苏理工大学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补充细则》、《江苏理工大学校区教职工住房分配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工校【199】152号)、《关于按房改政策收回并拆除2区1-6栋教工住宅的函》(江苏大校【2002】128号)、《关于收回校区(校本部)2区26栋退出教职工住宅产权的请示》(江苏大校【2003】193号)、校长办公室通知(办通字【2010】377号)、《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试行办法》(江苏大校【2003】72号)、《关于调整江苏大学房改政策的通知》(江苏大校【2004】28号)、《江苏大学校区内产权房交易管理试行办法》(江大校【2009】96号)。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发文之日起开始实施。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资处负责解释。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篇2

《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是上海市中低收入者的福音,解决了上海住房保障体系中,中低收入者层次缺位的问题。中低收入家庭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夹在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之间,成为“夹心层”,在廉租住房制度推行以后,上海的低收入家庭可以较好地解决基本住房需求问题,而那些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资格的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就突出起来了,经济适用房的推出正好解决了这个层次的住房保障问题。

在以往各地经济适用房的实施中,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太理想,但不能以此作为否定经济适用房的根据,关键在于管理不到位,只要加强管理定能把好事办好。上海出台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正是为了把它纳入规范管理的重大举措。

二、《试行办法》浓郁的上海特点

《试行办法》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在吸取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形成了上海自身的特点。主要有:

(一)拓宽经济适用房的来源渠道,采用多渠道、多种方式筹措经济适用房(第7、42条)。

一是单独选址,集中建设,这是主要方式;二是在商品住宅建设项目中按一定比例配置建设,初定为5%,这有助于不同群体居住的和谐共居;三是政府指定机构可以收购符合住宅使用要求的普通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作为经济适用房房源,有利于加快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

(二)严格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管理,确保能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按照国家规定的保本微利原则,明确了本市经济适用房实行政府限价管理,销售价格不得高于销售基准价格及上浮幅度。实际供应价格大体相当于同区域普通商品房价格减去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企业的预期社会利润,还可省去部分税费,从而使中低收入者也能买得起房。

(三)明确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的几项条件和标准,努力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试行办法》原则规定了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家庭成员必须符合相关条件,同时细化为具体标准。包括:①家庭成员的年限,具有本市常住城镇户口的年限为7年,所在区的户口年限为5年以上。②家庭住房面积困难标准,暂定为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③家庭收入和财产标准,既考虑是否有能力购房和支付房贷首付能力,又考虑不具备购买市场化商品房的支付能力。经测算,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标准定为2300元以下,人均年收入标准为27600元,家庭财产标准定为人均不超过7万元。④申请前家庭全体成员原有住房转让限制,初步考虑设定5年内没有转让房屋的行为。这些规定将有效防止不该享受经济适用房者趟浑水。

(四)采取审核公示制度,较好体现经济适用住房的公平性。

除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外,实行两级审核、两次公示制度,经审查公示符合条件的才能获得通过。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还将采取两次摇号轮候选房的供应方式。

(五)创新经济适用房供应方式,实行租售并举和租售转化。

(试行办法》的一个亮点是突破了长期以来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的做法,试行经济适用房出租,同时24条还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承租家庭在租赁期满期间,经申请并且由区(县)住房保障机构批准的,可以按经济适用房总价款的一定比例支付购房款,取得相应比例的经济适用住房产权,未购部分的住房以承租方式使用,按规定标准支付相应租金,在规定期限内,可以按经济适用住房原售价格购买其余部分产权。”这个规定使那些暂时受支付能力限制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这种逐步购买办法,获得产权房自有住宅。

(六)规范经济适用房售后和租后管理,纳入有序运行轨道。

由于经济适用房属于保障性住房,享受了免收土地出让金、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政府基金,以及项目外的城市建设等费用的优惠政策,因此申请家庭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只拥有有限产权,只能自住,非极特殊原因5年内不得转让和出租。承租的经济适用房也只能自己租住,不得擅自转租。出借或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取得房地产证满5年后需转让的,应先由住房保障机构按市场评估价回购,明确不回购的,购房家庭才可自行向市场转让。并且规定,应从转让总价款中,根据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中的土地等优惠费用占经济适用房销售价格与优惠费用之和的一定比例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这些规定,明确经济适用房的产权性质和购房者享有的权利,并且规范了转让行为。

三、《试用办法》征询意见的重大积极意义

坚持贯彻群众路线,是上海改革开放30年来住房制度改革的一条成功经验。经济适用房建设与管理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涉及广大市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的切身利益,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才能把好事办好。

上海市委、市政府经过近一年来分析研究,数十易其稿,目前已形成《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已于2008年12月30日在网站上公示,并进行问题解答。广大市民可以在2009年1月8日前,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填表调查问卷等方式发表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经市政府批准,将及时颁布实施。

《试行办法》公示,公开征询意见有三大好处:第一个好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听取意见,集思广益,使《试行办法》能真正符合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有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第二个好处是,在《试行办法》公示过程中,广大市民参与讨论,使方案与群众直接见面,既起了一个广泛宣传的作用,又起了统一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取得大多数市民的认同,为方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个好处是,对《试行办法》的广泛讨论,充分反映各类利益群体的意见,倾听不同声音,有利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并拉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上海市委市政府公开向广大市民征询对《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的意见,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一定会赢得良好的效果。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篇3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保障公平分配,规范运营与使用,健全退出机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运营、使用、退出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对我县公共租赁住房工作负总责,并对各有关部门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具体负责我县公共租赁住房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并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县公共租赁住房工作具体的规划、计划和落实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第五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当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

以配建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配建的建筑面积、建设标准、收回和收购条件、价格等内容应当作为取得国有建设用地的前置条件,并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或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

第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筑设计应当符合节能、省地、环保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强制性规定,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节能环保要求,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

第三章 申请与审核

第十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当地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的60%;

(二)申请人为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应低于我县上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我县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我县区域内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

第十一条 居民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对在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就业人员配租的公共租赁住房,用人单位可以代表本单位职工申请。

第十四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将审核结果公示15日,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姓名、收入、住房等情况。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公示期满无异议的予以审查核准。核准结果在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工作单位公示15日。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登记为公共租赁住房轮候对象,并在定边电视台、定边报等媒体上公开。

第十五条 对拒不配合调查,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真实或者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初审、复审或者审核部门应当退回其申请,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如有异议,可以自收到书面告知之日起20日内,向原初审、复审和审核部门申请复核。原初审、复审或者审核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四章 轮候与配租

第十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实行轮候分配制度,轮候期一般不超过5年。未经相关程序不得擅自改变分配对象和轮候次序。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障对象,予以优先分

示。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配租对象按照配租排序进行公开选择公共租赁住房。

配租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二条 配租对象选择公共租赁住房后,公共租赁住房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与配租对象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签订前,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将租赁合同中涉及承租人责任的条款内容和应当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情形向承租人明确说明。

第二十三条 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

(二)房屋的位置、用途、面积、结构、室内设施和设备,以及使用要求;

(三)租赁期限、租金数额和支付方式;

(四)房屋维修责任;

(五)物业服务、水、电、燃气、供热等相关费用的缴纳责任;

(六)退回公共租赁住房的情形;

(七)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

(八)其他应当约定的事项。

单位应当负责公共租赁住房及其配套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正常使用。

政府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维修养护费用主要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以及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租金收入解决,不足部分由财政预算安排解决;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维修养护费用由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运营单位承担。

第三十一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物业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使用人承担。

第三十二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及其委托的运营单位不得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性质、用途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用途。

承租人不得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确需装修的,应当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同意。

第三十三条 租赁期届满需要续租的,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满3个月前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申请。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准予续租,并签订续租合同。

未按规定提出续租申请的承租人,租赁期满应当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拒不腾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

且拒不整改的;

(三)破坏或者擅自装修所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拒不恢复原状的;

(四)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公共租赁住房居住的;

(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交纳公共租赁住房租金的;

(六)在公共租赁住房内从事违法活动的;

(七)其他违反公共租赁住房政策规定的。

第三十七条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做出收回公共租赁住房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当事人对取消承租资格决定有异议的可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诉,当事人无异议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退出住房。

承租人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应当为其安排合理的搬迁期,搬迁期内租金按照合同约定的租金数额缴纳。

搬迁期满不腾退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确无其他住房的,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缴纳租金;承租人有其他住房的,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人或者其委托的运营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租人腾退公共租赁住房。

天津市住房保障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篇4

2009年10月20日 16时03分 221 主题分类: 土地房产 民族民政

“住房保障”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天津市住房保障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津国土房保办[2009]409号

各区县房管局、民政局、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健全住房保障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和加强监督检查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住房保障管理,促进住房保障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现将《天津市住房保障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印发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六日

天津市住房保障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住房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第162号令)和我市住房保障相关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国土房管局)为本市住房保障监督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市住房保障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住保办)会同民政等部门负责全市住房保障的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县房管局)负责本辖区住房保障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住房保障工作监督管理遵循下列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为准绳;

(三)客观公正、违规必纠;

(四)监督检查与预防、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住房保障政策的行为,向住房保障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各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第二章 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 住房保障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监督管理原则,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编制全年监督管理计划,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制定监督管理方案;

(二)监管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督办、培训交流和考核总结;

(三)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监督管理配合工作;

(四)住房保障其他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 住房保障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应当熟悉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忠于职守、秉公执法。

住房保障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执法证件后,方可从事住房保障监督检查工作。

第八条 住房保障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人员提供相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阅或者予以复制;

(二)要求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就相关申请、享受住房保障政策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现场调查了解、核实相关情况;

(四)对违反住房保障政策的行为依法进行纠正和查处。

住房保障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配合。

第三章 监督内容

第九条 各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办法,对贯彻国家和本市的住房保障政策,执行本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计划,落实四项住房保障政策等情况实施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廉租住房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按照廉租住房有关规定,对廉租住房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1.执行政策、履行程序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廉租住房的申请、受理、初审、复核、公示、核准、缴款选房、开具通知书、发证(贴)、签约、入住等审批程序实施监督检查。

2.动态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日常和定期核查申请家庭人口、住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民政部门定期定量补助的社会优抚对象、特困救助卡、重复申请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3.实物配租代管房屋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实物配租家庭代管房屋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包括房屋使用、产权证(公产租赁合同)及原始资料留存情况、代管房屋台账的建立和出租使用备案情况以及《廉租住房配租家庭原住房管理办法》中各项管理规定的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4.廉租住房房屋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廉租住房(含公建)房屋修缮质量、修缮服务、设备设施养护维修等管理实施监督检查;对租金收缴与归集、租赁经营和物业服务等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5.对公有住房租金核减实施监督检查。

6.对住房保障相关租赁备案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二)经济租赁房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按照经济租赁房有关规定,对经济租赁房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1.执行政策、履行程序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经济租赁房的受理、核查、公示、发证(贴)等实施监督检查。

2.动态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定期核查申请家庭人口、住房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三)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有关规定,对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1.执行政策、履行程序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经济适用住房(定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定向销售经济适用住房)的受理、公示、发证等实施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对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人资格和开发建设单位销售对象的购买资格实施监督检查。

(四)限价商品住房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按照限价商品住房有关规定,对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1.执行政策、履行程序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初审、审核、公示、发证等实施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对限价商品住房的申请人资格和开发建设单位销售对象的购买资格实施监督检查。

(五)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建和收购)的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对廉租住房配建和收购的计划落实、工程进度、建设验收手续、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六)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依照有关规定对住房保障专项资金收入、归集与支出、专款专用和相应财务制度建设等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七)信访和举报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对住房保障工作的信访和举报落实情况;转交、督办事项的办复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八)审计整改落实的监督管理。根据工作实际,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九)住房保障网和其他核查系统使用的监督管理。对利用住房保障、产权产籍、公产房屋等管理系统,核查保障对象家庭住房和重复申请等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十)会同有关部门不断提升完善住房保障、产权产籍、公产房屋等管理系统的核查功能;完善住房保障管理系统不信任记录自动检索比对功能;协调配合有关部门逐步建立完善相关核查管理系统。

(十一)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的受理、初审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十二)对区县执行天津市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计划,完成住房保障指标情况和监督管理计划、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与执行落实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十三)住房保障其他监督管理事项。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条 各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健全监督管理机构,配备相应工作人员;编制监督管理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手段,形成住房保障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第十一条 采取多种形式,对住房保障工作实施日常、定期、专项和委托监督管理。

(一)日常监督管理。各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普查、抽查、调查、座谈、入户和管理系统检索等多种形式,实施监督检查。

1.加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复核管理的监督检查。按照《关于加强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复核管理的通知》(津国土房保[2009]381号)中关于“复核内容和方法“的规定,加强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复核管理的监督检查。

2.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区县监督管理部门对住房保障政策享受对象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市住保办对其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二)定期监督管理。

1.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利用住房保障、产权产籍和公产房屋管理系统对享受实物配租、租房补贴家庭的住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民政部门定期定量补助的社会优抚对象、特困救助卡等变动和重复申请情况进行检索核查。

2.区县监督管理部门定期会同民政部门,根据申请家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民政部门定期定量补助的社会优抚对象、特困救助卡等变动情况,对享受对象资格实施监督核查。

3.每年由市住保办组织区县房委办,开展全市年审工作。

(三)专项监督管理。各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住房保障工作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1.由市住保办工程部对廉租住房房屋(含公建)修缮方面和廉租住房配建收购等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2.由市住保办保障部对廉租住房房屋(含公建)经营方面和物业服务等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3.由市住保办综合部(财务)对住房保障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监督检查。

(四)委托监督管理。市住保办就有关监督管理内容,委托区县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对专项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市住保办对受托监督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区县房委办对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的受理、初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监督管理报告制度的执行。区县监督管理部门、受托监督管理部门和市住保办按每月、每季度和每年将监督管理情况分别报市住保办和市国土房管局。报告做到月有数字情况、季有统计分析、年有总结计划。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对违反住房保障政策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一)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对受理、审核部门未按规定操作的,责令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相关规定或不按程序办理情节较重的,属于国土房管系统的,按照市国土房管局行政管理人员过错追究相关规定给予处理;不属于国土房管系统的,提请有关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人员,依法严肃处理。

(二)住房保障对象。

保障对象虚报、瞒报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家庭住房情况及伪造相关证明的,区县房管局、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不予受理,并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已获得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房补贴(已骗取的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从申请人缴存的租赁保证金中抵扣),或者退出实物配租住房。对应当腾退住房而拒不腾退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情节恶劣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拆改廉租住房结构或改变用途,转让、转租、转借廉租住房,连续6个月以上未缴纳房租或无正当理由住房空置6个月的,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将该住房收回。

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采取其他手段骗取购买资格或逃避应缴政府收益的,由其按市场价格补足应缴款项,并提请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拒不补缴的,管理部门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采取欺骗手段骗购限价商品住房的,由市国土房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追回已购限价商品住房,或者向购买人按限价商品住房购买价格与其市场评估价格的差价征收差额收益。

(三)相关单位和相对人。

用工单位为其员工或其他相关单位为申请住房保障人员提供虚假收入、住房等证明的,由住房保障主管部门通知工商部门,将其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并由其承担连带责任。

对擅自改变经济适用住房用地性质的,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对擅自向未取得资格的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单位,由市国土房管局责令销售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开发销售单位补缴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价格差价,并由有关部门对其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由市国土房管局提请有关部门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对向未取得购买资格的家庭出售限价商品住房的,由销售管理部门责令销售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销售单位补缴限价商品住房与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差价。

对未取得销售许可证擅自销售、无故拖延保障性住房项目办理销售许可证时间,以及取得销售许可证后无故拖延开盘时间的,由有关管理部门对保障性住房开发单位依法处理。

(四)对监督管理工作人员打击报复的。

(五)其他违反住房保障政策的行为。

对违反住房保障政策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报请有关部门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编外职工管理试行办法 篇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编外职工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一章 适用范围

本试行办法适用于医院及医院行政管辖各部门。第二章 适用对象

院内编制外录用的行政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统称劳动者)。第三章 劳动合同管理

一、劳动者(含普通岗位的临时工)经医院批准录用后,由院人力资源科办理劳动合同的签(续)订或解除、辞职(退)手续。

从事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和技术性工作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期限一般签订3年,考核期为三个月。

二、医院对劳动者在合同期内按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进行管理。劳动者不能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或不遵守医院管理规定,经用工科室提出书面警告(须书面形式向院人力资源科报告)、业务主管部门调查核实仍不能改正者,经医院批准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提出续订劳动合同或辞职书面申请(须提前30天),经用工科室同意、医院批准,可续订劳动合同或准予辞职,并到院人力资源科办理相关手续。

三、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合同双方必须按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拒绝执行合同。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的,经双方协商一致,按原签订程序变更合同。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仍按原合同执行。

劳动合同期满或双方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如双方同意,可续订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应在劳动合同期满前30天办理完毕。

医院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提前解除。

劳动者提前30天(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医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医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或未及时足额支

付工资的;2.医院的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劳动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医院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在合同期内严重违反医院的规章制度或合同内容的;3.因身体原因不能坚持正常本职工作的;4.因失职,营私舞弊、渎职或违背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或发生医疗纠纷(个人负主要责任的),给医院利益和声誉造成后果的;5.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医院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以及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技术事故的;6.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在外兼职的;7.未经用工科室同意,擅自离岗的;或在考核中被列为不合格等次的;8.连续三年内未获得政府业务主管部门所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的;9.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被劳动教养者。

三、属下列情况之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立即解除: 1.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考入高等院校的;2.被国家机关录用为公务员的;3.有充分证据表明医院不能履行劳动合同或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

四、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医院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医院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医院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劳动者由用工科室出资培训进修的,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培训后的服务期及违约责任。具体参照《广丰区人民医院进修管理规定》执行。

六、劳动合同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劳动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造成的后果和责任大小,予以赔偿。

劳动者不到合同终止时限而提出终止合同,使用工科室或某项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医院将不归还其风险保证金,造成经济损失的,违约方还应当按照实际情况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按劳动者月工资总和×合同剩余时限/月)。如有其他规定或协议的,按其他规定或协议执行。

第五章 工资待遇

一、工资标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二、劳动者享受科室效益津贴。

三、劳动者同样享有参加继续教育、受培训的权利,享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考核的权利;与在编职工同等参加日常考核、平时考核、年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

五、劳动者工资、奖金均纳入用工科室成本核算。

第六章 保险待遇

经医院批准录用的劳动者从签订劳动合同之月起,医院按照相应比例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养老保险。

劳动者劳动合同终止后,从终止合同的下月起,医院停发工资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第七章 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按国家规定享受节假日,具体根据科室调配执行。

二、医院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中,医院、个人分别按照相应比例承担,个人承担的部份由医院从个人工资中按月代扣代缴。

第八章 其他

为加强管理和严肃劳动纪律,每月各用工科室要认真填报劳动者出勤情况并做到及时按月上报院人力资源科。

对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者,按医院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罚,并解除其劳动合同。

本办法从二○一六年一月一日起执行。凡过去行文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本办法解释权属院人力资源科,未尽事宜由院长办公会修订。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篇6

京价(房)字[2000]163号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秩序,维护产权人和物业管理企业失踪法权益,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适用本办法。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按照京政办发1998第54号文件的规定,由市计划、规划、建设部门批准建设的,按照政府指导价销售的住宅项目。

第三条 市、区县物价部门市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主管相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管理和监督。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共同制定。

第四条 物业管理企业应与物业管理委员会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服务标准、收费项目、收费办法应在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

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前,物业管理企业应按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中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办法应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费用由产权人交纳。物业管理服务项目包括公共区域的保洁、保安、小区绿地养护、化粪池清掏、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的小修、小区的日常管理。小区绿化率在30%以下(含(30%)的收费标准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0.50元;绿化率在30%以下的为每月每平方米(建筑面积0.52元。

第六条 被评为部、市级优秀管理小区的,在有效期内(部优三年,市优两年)其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可上浮25%。凡有违反本办法行为的不得执行此项规定。

第七条 配有电梯、水泵的经济适用住房,其水泵运行维护费每泵组每年18684元。

电梯运行维护费(一运一备)每年为:调频、调压、调速电梯49379元;交流双速电梯电器控制的52048元,微机/PC控制的53383元;直流电梯及交流调速电梯继电器控制的56052元,交流调速电梯微机/PC控制的52725元。以下费用应由产权人按建筑面积合理分摊。

第八条 物业管理企业为产权人提供特约服务的,其特约服务费用由产权人与物业管理协商确定。

第九条 居住小区内公益性的(如学校、医院等)配套用户,产权人按本办法有关规定交费;属经营性的,视其需要提供的劳务及使用公共设施的程度,由产权人和物业管理企业双方协商议定。

第十条 小区内发生的装修垃圾外运费、自行车存车费、机动车存车费、各项费用统收服务费等项收费按物价部门规定收费标准执行(详见附表)

第十一条 物业管理的各项收费应按月、按季或按计收,不得一次性预收多年的物业管理服务费。

上述收费标准均已含营业税及附加,物业管理企业不得另行加价。

第十二条 房屋及小区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中修、大修、更新、改造费用应从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中列支。建筑安装工程保修范围和期限内发生的维修费用,不得向产权人收取,也不得从共同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中列支。

第十三条 房屋自用部位、自用设施的维修,由产权人负责,也可委托物业管理企业维修,维修费用由双方协商。

第十四条 环卫部门收取的生活垃圾清运费按京价(收)字1999第253号文件规定每

户每年30元,可由物业管理企业代收。

第十五条 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各项服务均应按照《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基本要求(试行)》(京房地物字1999第187号)有关条款执行。

第十六条 物业管理企业收费时应实行明码标价,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办法应在经营场所或收费场所公布。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定期(每年至少一次)住户公布收费收入和支出项目,接受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产权人的监督。

第十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或擅自设立收费项目的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八条 产权人应按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定期向物业管理企业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物价局、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按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上海职工持股会管理办法(试行) 篇7

沪工总基[1998]5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工持股会的组织和行为,充分发挥职工持股会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含义)

职工持股会是指公司工会下属从事内部职工持股管理,代表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行使股东权利并以公司工会社团法人名义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

设立职工持股会旨在建立职工同公司的产权纽带关系,使职工的劳动者和所有者身份有机结合,提高职工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关切度和参与度,增强公司凝聚力;同时促进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公司资产重组,塑造多元投资主体,增强资产经营活力。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上海所属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本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条(权利义务)

职工持股会按所占有公司的股份额代表全体会员行使股东权利,职工持股会会员按所投入职工持股会餐的资金额享有出资者的资产受益和通过职工持股会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等权利。

职工持股会会员以其所持股份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五条(职工持股会章程)

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应当按照本管理办法制定并通过章程,职工持股会章程对全体成员具有约束力。

第六条(组织和管理)

工会是职工持股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工会在组织筹建职工持股会的同时应当参与原公司(企业)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和协商确定职工持股会所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第七条(原则)

设立职工持股会必须坚持职工自愿出资的原则,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职工出资组建职工持股会。

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必须坚持多元化原则,不宜采用单纯由职工出资组建职工持股会。

职工持股会所筹集的资金仅限于购买本公司股份,未经批准不得用于本公司以外的投资。

职工持股会会员仅限于本公司在册职工。

职工持股会内部不实行自然人控股。

第八条(设立和管理费用)

设立和管理职工持股会日常事务所必要的人员编制、费用和场地应当由公司负责提供〈具体事项应由公司章程规定)。理事会的活动费用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并接受会员的审议监督。

第二章设立

第九条(条件)

公司(企业)设立职工持股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

〈二〉、有符合要求的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

〈三〉、有一定的职工人数。

第十条(会员资格)

职工持股会会员应当是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在册职工。

第十一条(会员人数)

职工持股会的会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0人,不低于公司在册职工总数的80%。

第十二条(职工持股会股份来源)

职工持股会认购公司股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公司(企业)在股权设计时,设定公司总股本的一定比例为职工持股会认购;

〈二〉公司增配股时认购新股和股东配股余额;

〈三〉公司其他股东协议转让的部分或全部股份;

〈四〉其他合法途径形成的股份。

第十三条(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

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职工出资;

〈二〉公司〈企业)可分配工资〈奖金〉结余折股形成;

〈三〉公司〈企业〉提取部分公益金〈福利基金〉折股形成;

〈四〉经股东会、董事会同意提取一定比例的公司未分配利润折股形成;

〈五〉通过公司划出专项资金贷给职工持股会,贷款本息在日后公司分红中扣除;

〈六〉其他经国资办产权界定为非国有资产的可支配资产折股形成;

〈七〉职工持股会在设立的当年,由原公司〈企业〉向职工持股会提供一定的资金,用于会员死亡、离退休或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等情况下的股权转让和兑现。职工持股会对该项资金可以只享有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

〈八〉经职工持股会章程规定,可以在公司成立的第二职工持股会所得公司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在特殊情况下会员所持股份的转让和兑现。该项资金的提取比例不得超过职工持股会当年所得红利的5%,具体比例由职工持股会章程确定,当该项资金达到持股会资金总额的5%时不得再提取。

〈九〉公司成立后经股东会、董事会同意可以在每年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职工持股会专项资金(具体内容由公司章程规定〉,专项用于在特殊情况下会员的股权转让和兑现。

〈十〉以上第〈二〉项至第〈六〉项所形成的职工持股会资金应当按照一定的岗位.工龄、技能和贡献系数结合会员出资额的相应比例,以贴补或增配的方式全部转化为每一个职工的所持份额〈具体方案根据改制时实际情况并由公司〈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决定〉。

〈十一〉以上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所形成的职工持股会资金为职工持股会的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不计入职工持股会所占公司的股份。经审批部门批准,持股会解散时该项资金由会员大会决定或按持股会章程规定处置。

第十四条(资产评估)

〈一〉、国有企业设立职工持股会进行公司制改制的,根据国务院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结果须经市国资办确认;

〈二〉、原公司(企业)中非生产用资产一般以原帐面值评估作价入股;

〈三〉、原公司(企业)中的坏帐、呆帐和不实资产部分,可根据本市有关规定,经市国资办和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调整公司〈企业)的资本金;

〈四〉、在国家和职工持股会两方投资组建的公司内,经评估原公司〈企业〉资本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金,公司〈企业〉改制时仍按评估前账面值进行政制,折股人账。职工持股会对评估增值部分享有收益权,不享有所有权;

〈五〉、经评估确认原公司〈企业〉净资产为负值的,经双方协商,该部分负债可作挂帐处理,公司(企业)可按照总资产进行改制,新组建的公司对该部分负债不承担责任。该负债由原公司〈企业〉出资者承担。

第十五条(股权设置)

职工持股会资金总额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根据公司情况而定,但最低不得少于公司总股本的10%。

通过国资转让形式设立职工持股会的,根据公司〈企业〉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转让价格可以低于评估后净资产值,若职工持股会是分期出资的,首次出资应不低于总额的50%。

职工持股会内部不宜实行“经营者群体持股”。

第十六条(筹建程序)

公司〈企业〉设立职工持股会应当先形成筹建方案,经酝酿成熟,并经审批部门认可后方可开展其他工作。职工持股会筹建方案必须经公司〈企业〉职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和审批部门认可不得擅自向职工筹集资金。

第十七条(审批部门)

上海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负责对职工持股会的审批。

第十八条(审批程序)

〈一〉、公司〈企业〉向所属授权经营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改制申请,公司〈企业〉工会向所属区、县、局〈产业〉工会提出组建职工持股会的申请;

〈二〉、公司〈企业)所属的授权经营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属区、县、局〈产业〉工会审核并提出意见;

〈三〉、国资管理部门办理公司(企业〉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有关手续;

〈四〉、上海市总工会对符合设立职工持股会条件的公司〈企业〉工会出具同意设立职工持股会的批文。

第十九条(申报材料)

公司〈企业〉设立职工持股会必须向市总工会申报以下文件:

〈一〉、职工持股会筹建方案、职工持股会章程〈草〉、公司章程(草);

〈二〉、原公司〈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按筹建方案设立职工持股会的决议〈决议应由原公司〈企业〉工会代章,新建公司可由上级工会批准的工会筹备组承担职工持股会的筹建事宜;

〈三〉、原公司〈企业〉资产评估证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分别需有国资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评估确认证明和产权界定证明;

〈四〉由律师及其所在律师事务所对筹建程序和内容等事项出具的经签字、盖章的法律意见书;

〈五〉、原公司〈企业)所属授权经营公司或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属区、县、局〈产业〉工会的初审意见;

〈六〉、其他有关文件和说明。

公司成立的同时应当将职工持股会章程、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通过章程的决议〈由持股会理事会代章〉、理事会成员名单和所选派的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名单以及公司章程上报备案。

职工持股会增资扩股时必须将方案向市总工会上报审批备案。

第二十条(筹建方案)

职工持股会筹建方案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建立职工持股会的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

〈二〉职工持股会资金总额和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三〉职工持股会资金来源;

〈四〉职工持股会内部股权设计;

〈五〉职工捋股会资金募集原则和方式;

〈六〉职工持股会会员的权利;

〈七〉原公司(企业)的当年经营状况和改制后公司的投资或经营规划;

〈八〉职工持股会筹备组成员;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二十一条(职工持股会章程)

职工持股会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职工持股会统一认购的股份总额及占公司总股本比例;

〈二〉职工持股会内部股权设置;

〈三〉职工持股会会员的权利义务;

〈四〉职工持股会议事程序和规则;

〈五〉职工持股会理事会成员及理事长的产生和相应职责;

〈六〉职工持股会理事会的职责;

〈七〉股份内部转让及收益的有关规定;

〈八〉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注册登记)

公司〈企业〉持市总工会出具的同意设立职工持股会的批文和其他有关文件可到公司所属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含国有资产的公司〈企业〉持市总工会出具的同意设立职工持股会的批文和原国有资产占有证明及其他有关文件到公司所属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二十三条(会员大会的召开)

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由职工持股会理事长召集。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理事会必须在会员大会召开的一周以前将有关事项通知全体会员。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召开职工持股会临时会员大会:

〈一〉理事长或理事会认为有必要召开时;

〈二〉30%以上的会员提议时。

第二十四条(持股会会员大会的职权)

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就以下事项进行审议或决定:

〈一〉讨论审议理事长的述职报告;

〈二〉审议所选派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述职报告;

〈三〉讨论决定职工持股会章程的制定和修改;

〈四〉选举或更换理事会成员;

〈五〉选派与职工持股会在公司中的投资比例相应的代表参加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

〈六〉讨论决定行使职工持股会的股东权利和义务;

〈七〉其他认为有必要讨论决定的事项。

第二十五条(决议的形成)

职工持股会的各项决议必须经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过半数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以下事项必须经过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为有效:

〈一〉职工持股会章程的制定和修改;

〈二〉理事长的产生;

〈三〉职工持股会所持股份的转让和增资扩股以及解散清算等事项。

第二十六条(理事会)

理事会成员由公司工会提名,通过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理事长一般由公司工会法定代表人担任。

理事长代表全体会员参加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并根据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的决议行使表决权。

理事会成员任期应与公司董事会成员任期相同,可以连选连任。

第二十七条(理事会职责)

职工持股会理事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职工持股会会员大会并执行大会决议;

〈二〉筹集会员资金购买本公司股份;

〈三〉集中管理职工持股会所持股份并统一行使股权;

〈四〉管理职工持股名册,向会员发放出资证明;

〈五〉根据公司分红方案向会员办理分红事宜;

〈六〉按照规定办理股份的转让等事宜。

第四章股权管理

第二十八条(会员证)

理事会应向会员发放会员证即出资证明,作为核查本人出资金额和履行相应权利义务的书面凭证。

会员证由理事长签发并盖章,会员证必须与本人工作证及身份证同时使用方为有效。

会员证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会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证号码、出资证明号码;

〈二〉发证日期及注意事项;

〈三〉出资金额和股份的增减变动及分红情况;

〈四〉职工持股会理事长签章。

第二十九条(职工持股名册)

职工持股会应当建立职工持股名册,持股名册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会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证号码、住址、会员证号码;

〈二〉会员出资金额、持有股份数;

〈三〉出资金额和股份的增减变动情况;

〈四〉历年分红情况;

〈五〉职工持股会理事长、会员本人及经手人签章。

第三十条(会员所持股份的转让)

会员所持股份在职工持股会内部可以相互转让,但会员所转让的份额不得超过职工持股会设立时个人所持份额的50%(具体由职工持股会章程规定〉,并且必须符合章程所规定的会员最高持股额的规寇。

会员转让所持股份必须经理事会登记,并一般由理事会将会员所登记的股份在职工持股会内部挂牌,由其他会员公开竞购。

职工持股会内部股份转让价格参照公司上每股净资产值,根据内部市场需求或协议而定。会员所持股份的私下协议转让必须经过理事会批准同意,并经理事会登记注册方为有效。

会员在死亡、离退休或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必须作退会处理,其他会员对其所持份额有优先受让权利。在职工持股会章程所规定期限内(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无人受让的情况下,职工持股会必须按照不低于公司上每股净资产值受让。

第三十一条(红利分配)

职工持股会所得红利按照会员各自的所持份额占持股会股份总额的比例分配到每个会员。

国家和职工持股会两方投资组建的公司内,利润分配按原公司〈企业)改制时确定的股权比例分配。

在三方和三方以上组建的公司内利润分配时,投资各方应先按公司〈企业〉改制时确定的股权比例分配。然后,固有投资主体和职工持股会之间分得的利润之和,再按国有公司〈企业〉改制评估前的账面净资产和职工持股会资金总额的相对比例进行分配。

第三十二条(附则)

本管理办法未尽事宜由职工持股会章程规范。

本管理办法至发布之日起实施。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篇8

(四)易地安家的,发给相当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六个月的安家补助费。旅途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第二十三条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并按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领取待遇的,到达退休年龄时,继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伤残抚恤金。伤残抚恤金低于按养老保险规定计发的养老金标准的,应当按养老金的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部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时应将该职工在养老保险基金中个人帐户的个人缴费部分转入工伤保险基金。

第二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的,原则上由企业安排适当工作,并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一)按伤残等级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伤残职工本人六至十六个月工资。其中:五级十六个月,六级十四个月,七级十二个月,八级十个月,九级八个月,十级六个月。

(二)因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时,由所在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工资降低部分的百分之九十,本人技能提高而晋升工资时,在职伤残补助金予以保留。

(三)旧伤复发经确认需要治疗和休息的,按照本办法规定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伤津贴。

(四)伤残程度被评为五级和六级且企业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相当于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的伤残抚恤金。

(五)伤残程度被评为七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者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另行择业的,可以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应按照以下规定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六个月的标准发给。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其标准为:配偶每月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发给,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按百分之三十发给,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加发百分之十。抚恤金总额不得超过死者本人工资。供养亲属的范围和条件按照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供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时不再享受该项抚恤金。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四十八个月至六十个月的金额,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符合第二十二条规定享受伤残抚恤金期间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全额标准的百分之五十发给。

第二十六条 工伤伤残抚恤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每年调整一次。

第二十七条 领取伤残抚恤金的职工和因工死亡职工遗属,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可以一次性计发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具体计发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八条 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应当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处理。工伤保险待遇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交通事故赔偿的误工工资相当于工伤津贴)。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

(二)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已由伤亡职工或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或者残疾生活补助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三)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致残的,除按照本条(一)、(二)项处理有关待遇外,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四)由于交通肇事者逃逸或其他原因,受伤害职工不能获得交通事故赔偿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照本办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

(五)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帮助职工向肇事者索赔,获得赔偿前可垫付有关医疗、津贴等费用。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因意外事故失踪的,从事故发生的下个月起三个月内,本人工资照发,从第四个月起停发工资,对失踪职工的供养亲属按月发给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百分之五十。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发给丧葬补助金和其余待遇。当失踪人重新出现并经法院撤销死亡结论的,已领取的工伤待遇应当退回。

第三十条 出国、出境人员的劳动关系在国内并参加工伤保险的,在境外负伤、致残或者死亡时,应当由境外有关方面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我国有关单位应当向外方索取伤害赔偿。外方给付的赔偿金应归当事人或者其亲属所有,但需偿还有关单位垫付的费用。对于获得境外伤害赔偿的,国内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不再发给,有关单位或者国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按照本办法发给其他待遇。境外伤害赔偿金低于国内工伤保险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由有关单位或者国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出国、出境人员应当由我方承担伤害赔偿责任的,按照本办法执行。参加国内工伤保险的单位外派劳务或者到外国承包工程的,应当到劳动部办理有关证明。

第三十一条 享受伤残抚恤金或者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到境外定居后,可以凭生存证明继续领取抚恤金,也可以按照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领取有关待遇,并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生存证明应每年向支付抚恤金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一次。

第三十二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在执行劳动教养期间或者犯罪服刑期间,其工伤保险待遇可以发给。

第五章

工伤保险基金

江苏大学教职工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篇9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解决本区企事业单位内就业人员的阶段性居住困难,促进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完善本区保障性住房供应和管理运行体系,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门制订的<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0‟32号)和其他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仅适用于田东佳苑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的租赁管理工作。

第三条(运营机构)

上海徐汇惠众公共租赁住房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营机构)是承担本项目住房租赁经营管理的专业运营机构,运营机构负责制定本项目住房申请、审核、供应的实施细则,对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进行资格审核,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等。

运营机构是本项目住房的受托出租方。第四条(申请单位)

本项目住房主要解决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就业人员的阶段性居住困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可以申请租赁本项目住房:

1、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均在徐汇区,对徐汇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

献的企事业单位;

2、符合区域发展导向,属于重点扶持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且纳税在徐汇区的企事业单位;

3、承担国家和市、区重点项目且纳税在徐汇区的企事业单位。对提供1000元/人以上租房补贴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承租。

申请单位由相关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各街道(镇)推荐产生。第五条(入住对象)

入住对象一般应为所在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技术骨干或者重点引进的人员,并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持有《上海市居住证》达到二年以上并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达到一年以上;

2、已与申请单位签订两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3、在本市无自有住房或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高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因结婚分室居住有困难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高于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

4、申请时未享受过本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动迁安置等住房保障政策。

入住对象为家庭的,限制在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范围内。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急需引进的人员,以及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创业人才、市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经区人才办认定后,可不受上述居住证年限和缴纳社会保险金年限的限制。

第六条(供应标准)

入住对象为1-2人的,租赁一套一室户住房,入住对象为3-4人的,租赁一

套二室户住房。两个单身入住对象,可以共同租赁一套二室户住房。

第七条(申请方式)

入住对象向所在单位提出租赁公共租赁住房的意向,由所在单位提出租赁申请。所在单位对照入住条件对提出申请意向的入住对象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向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各街道(镇)提出推荐申请。

第八条(推荐申请)

区相关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各街道(镇)按照规定,对提出申请的单位进行审核,符合推荐条件的,出具推荐意见。

第九条(申请材料)

申请单位取得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各街道(镇)推荐意见后向运营机构提出租赁申请。

申请单位提出申请时,应提交下列材料,承诺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承诺推荐的入住对象符合规定条件:

(一)申请单位的资料

1、申请单位的申请报告和承诺书;

2、所属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各街道(镇)的推荐意见;

3、申请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纳税证明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入住对象的资料

1、入住对象的身份、户籍和居住证明;

2、入住对象本人在本市的或者在本市户籍所在地他人的房地产权证、公房租赁凭证;

3、入住对象与申请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金证明;

4、入住对象配偶和直系亲属的身份、户籍和居住证明;

5、入住对象未享受本市住房保障政策的承诺书;

6、与申请条件相关的其它材料。第十条(实施审核)

运营机构受理申请后,对申请单位提交的单位资料开展审核。

运营机构完成对申请单位的审核后,开展入住对象的审核。入住对象的审核包括户籍或居住状况、婚姻状况、劳动关系、缴纳社会保险金情况和住房状况等内容。其中对于户籍或居住状况、婚姻状况、劳动关系和缴纳社会保险金情况的审核以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提交的相关证明为基础,必要时运营机构也可以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核实相关情况,相关部门应予配合。运营机构对于入住对象住房状况的审核,按照市房管局关于印发《贯彻<本市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沪房管保„2010‟436号)的规定执行。

运营机构的审核工作应在受理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的具体办法,由运营机构另行制定。第十一条(审核结果)

经审核符合申请和入住条件的,运营机构应负责为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办理登录手续,出具登录证明。

经审核不符合申请和入住条件的,运营机构应向申请单位出具经审核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书面意见。

第十二条(轮候配租)

申请单位凭登录证明,通过摇号等方式依次轮候获配房源。优先承租等轮候

供应的具体办法由运营机构另行制定。

登录证明的有效期限为两年,有效期满后仍未获配房源的,需重新进行审核。第十三条(租赁合同)

租赁本项目住房,应由申请单位与运营机构签订《田东佳苑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申请单位应当与入住对象就租金支付、住房使用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相关费用结算等另行签订协议,作为租赁合同附件。租赁合同中应明确租赁期限内入住对象工作单位、住房情况等发生变化后的处理方式。

租赁期限不能超过入住对象与申请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一般不少于两年。同一入住对象租赁的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六年。

第十四条(续签合同)

租赁期限届满前一个月,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仍有租赁意向的,可以提出续租申请。

运营机构在决定是否与申请单位续签合同前,应征求申请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街道(镇)意见。

同意续租的,运营机构应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进行重新审核,经审核仍然符合申请和入住条件的,予以续签。续签的租赁合同期限按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租赁价格)

按略低于市场租金水平,确定租赁价格。市场租金由运营机构委托有资质的市场评估机构评估产生。租赁价格报区物价局和区房管局备案后实施。

在租赁合同期限内,运营机构不得单方面调整租赁价格。租赁合同续签的,租赁价格可以适当调整;租赁期满,入住对象不退出的,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执行。

第十六条(租赁管理)

运营机构负责制定住房租赁服务管理的具体办法,并负责入住对象的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办理租赁合同的登记备案,建立巡视、台账、租金收付等管理制度,将入住和运营等情况按季度报区住房保障中心备案。

运营机构应建立健全服务管理的具体制度,明确服务标准和要求,保证服务质量。

运营机构应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掌握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的情况,情况变更或者不再符合条件时,应及时做出变更或者办理退租手续。

第十七条(入住要求)

运营机构负责为入住对象办理入住手续。入住对象在入住前应承诺遵守运营机构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各项租赁管理制度。

申请单位应按照租赁合同约定定期向运营机构支付住房租金。

在租赁期内,申请单位和入住对象不得擅自将承租的住房出借、转租、空关或者擅自改变使用用途。

申请单位在租赁期限内应及时、如实地向运营机构申报入住对象劳动关系终止或者解除、入住对象人员增减等情况。入住对象与申请单位的劳动关系不再存续时,运营机构应解除与申请单位签订的租赁合同,入住对象应及时退出住房。

第十八条(违规处置)

申请单位、入住对象伪造申请资料,违反诚信申报规定的,给予终止审核、取消租赁资格、收回住房等处理,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通报,纳入本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5年内不得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申请单位、入住对象擅自将所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出借、转租或者空关三个月以上的,擅自改变承租住房居住用途的,违反住房使用公约拒不整改的,以及其它违反租赁合同约定情况的,予以解除租赁合同。由申请单位负责将入住对象清退,对应腾退住房而不腾退的,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执行。第十九条(运营监督)

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部门建立对运营机构的监督考核机制,保障运营行为合法、合规。监督考核的具体办法,由区房管局另行制定。

区住房保障中心应当对运营机构的申请审核工作和运营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向运营机构提出整改意见,运营机构应及时落实整改。

第二十条(解释部门)

本规定由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负责解释。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有权根据申请审核情况,对申请主体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对外公示。

上一篇:营改增后工程合同管理下一篇:综治维稳和平安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