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

2024-06-18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通用3篇)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 篇1

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国家税务局、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财规[2010]14号 2010-05-31

各市、县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张家港保税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省地方税务局直属税务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规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8年前(含2008年)已经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应当提供所属期为2008年度和2009年度两年的申报资料,通过认定的,自2008纳税年度起享受优惠。2009年成立的非营利组织,应当提供所属期为2009年度的申报资料,通过认定的,自2009纳税年度起享受优惠。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管理,保障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负责本级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工作。经省级(含省级)以上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shui5.cn进行资格认定。经市(地)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进行资格认定。经县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进行资格认定。

第四条 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且活动范围主要在中国境内;

(二)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正常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三)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四)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五)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本款所称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六)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得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不超过上年税务登记所在省辖市市级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乘以2得出的数额。上年度是指申报资料所属年度的上一年度;

(七)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一年度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结论为“合格”;

(八)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第五条 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申请享受免税资格,需报送以下材料:

(一)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见附表)

(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

(三)税务登记证shui5.cn复印件;

(四)非营利组织登记证复印件;

(五)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或税务师事务所的鉴证报告,报告内容应涵盖申请前一会计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及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六)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一年度的年度检查结论;

当年新办非营利组织仅需提供上述(一)、(二)、(三)、(四)项资料。

第六条 需报省级认定的非营利组织的申请材料由非营利组织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后,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省税务机关;需报市级认定的非营利组织的申请材料由非营利组织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受理后,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市税务机关;由县级认定的非营利组织的申请材料,直接报送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七条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认定,原则上每年办理一次。初次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单位应在每年9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免税资格申请材料。

财政、税务部门在联合审核后于每年12月底前予以公布,并同时报上级财政、税务部门备案。

第八条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有效期为五年,自申报资料所属年度起计算。

非营利组织应在期满当年9月底前提出复审申请,不提出复审申请或复审不合格的,其享受免税优惠的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非营利组织提出复审申请时,需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报送相应材料。

第九条 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应按照要求及时报送纳税申报表及有关资料。对纳税申报收入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有关规定免税条件的收入,shui5.cn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税手续,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

取得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对纳税申报收入中不符合免税条件的收入,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非营利组织的应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相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开核算,划分不清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十条 未经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其所有收入一律不得享受免税待遇,应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十一条 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在资格有效期内,存在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规定条件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暂停其享受当年度的税收优惠,并由认定机关发布公告,取消其免税资格。

第十二条 已认定的享受免税优惠政策的非营利组织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并由认定机关予以公告。

(一)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逾期未参加年检或年度检查结论为“不合格”的;

(二)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三)有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行为的;

(四)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

(五)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而受到税务机关处罚的;

(六)受到登记管理机关处罚的。

因上述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一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申请;因上述规定的除第(一)项以外的其他情形被取消免税优惠资格的非营利组织,财政、税务部门在五年内不再受理该组织的认定申请。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 篇2

(参考格式)

合同号:xxxxx字(xxxxx)xxxxx号

报告号:xxxxx字(xxxxx)xxxxx号

XXXXXXXXX(委托单位):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单位XXXX年度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进行鉴证,并出具鉴证报告。

贵单位的责任是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纳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我们的责任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第14号令《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注册税务师执业基本准则的通知》(国税发〔2009〕14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法规、财政和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所审查项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进行职业判断和必要的审核程序的基础上,出具真实、合法的审查报告。

在审查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对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估测试、对各项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对会计资料及纳税资料进行审核计算和职业推断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核程序。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查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查意见提供了基础。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基本情况 1.成立日期:

2.税务登记证号(纳税人识别号):

国税登记证号:XXXXXXXXXXXXXXXXXXX; 地税登记证号:XXXXXXXXXXXXXXXXXXX。3.地

址: 4.法人代表: 5.注册资本: 6.注册类型: 7.经营范围:

8.其

他:贵单位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是查账征收。

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审核过程及主要实施情况:

简要评述客户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有关的各项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三、审查结论

经对贵单位XXXX年度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进行审核,我们确认:

(一)设立或登记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是否属于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

(二)活动范围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的范围,是否主要在中国境内发生。

(三)收入用途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是否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

(四)财产及其孳息分配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财产及其孳息是否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五)投入人享有财产权利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的投入人是否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投入人是指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

(六)注销后剩余财产用途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是否按照登记核定或章程规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是否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是否变相分配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八)免税资格申请前年检结论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申请前的年检结论是否为“合格”(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除外)。

(九)财务核算的审核情况

提示:审核该组织是否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四、其它应披露的事项

提示:1.披露该组织有否存在因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而被税务机关依法处理的行为;2.披露该组织有否通过关联交易或非关联交易和服务活动,变相转移、隐匿、分配该组织财产的行为。

五、附件资料(会计报表)

提示:附列该组织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

附件:税务师事务所和注册税务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中介机构:广州XXXX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执业人员签名并盖章:

执业人员签名并盖章:

地址:

报告日期: 年

说明事项:

1.本报告格式适合申请免税资格的非营利性组织使用,正文的提示在出具正式报告时应删除。

《江苏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办法(试行)》 篇3

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04-21 16:19:40

佛财法〔2010〕38号

各区财政(财税)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现将省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我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法〔2010〕24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明确认定职责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对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经市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市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经区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区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联合认定。

二、免税资格条件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必须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3号)明确同时具备的九条规定认定。

三、申请需提交的资料

申请单位需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一式一份)

(二)广东省非营利组织 年度免税资格申请表(一式三份);

(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章程或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一式一份);

(四)税务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一份);

(五)非营利组织的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一份);

(六)申请前年度的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公益活动和非营利活动的明细情况(一式一份);

(七)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申请前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一式一份);

(八)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年度检查结论(一式一份);

(九)上年度人均工资计算方法及说明材料(一式一份)。

《通知》第三条第(五)项要求报送的材料中,申请前年度情况是指:非营利组织申请2008年度免税资格的,提供2007年的情况;非营利组织申请2009年度免税资格的,提供2008年的情况;非营利组织申请从2010年1月1日起免税资格的,提供2009年的情况,以此类推。2008年成立的申请人,申请2008年度免税资格的,可提供2008年度资料;2009年成立的申请人,申请2009年度免税资格的,可提供2009年度资料。

申请单位提交资料应装订成册,并附资料清单(一式一份)。

四、受理机关的确定

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的受理机关为申请单位的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

对尚未办理税务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按以下原则确定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

(一)2002年1月1日前设立或登记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提交免税资格申请;

(二)2002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设立或登记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局提交免税资格申请;

(三)2009年1月1日起设立或登记的,应向其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局提交免税资格申请。

五、受理的时限

申请单位申请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应按规定时限报送资料,超过规定时限,当年不予认定免税资格。

非营利组织申请2008年度和2009年度免税资格认定的资料受理时间为:2010年4月30日前。

非营利组织申请2010年度及以后年度免税资格认定的资料受理时间按照《通知》执行。

六、受理的程序

(一)经市或区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凡符合《通知》规定条件的,应到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递交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申请。

(二)主管税务机关受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申请时,应认真核实资料是否齐全。对资料齐全的,同意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

(三)受理期结束后,主管税务机关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单位的申请资料转送市(区)国家税务局或市(区)地方税务局。

(四)市或区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对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资格联合进行审核认定,并予以公布。

七、免税备案办理

根据《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粤国税发[2010]3号)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属于实行简易备案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减免税优惠项目,申请单位应在汇算清缴结束前(包括预缴期)报送资料,税务机关受理后,即可享受该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一次备案有效期为5年。非营利组织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非营利组织办理免税手续备案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备案表(一式两份);

(二)加盖公章的登记设立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三)认定单位出具的非营利组织的认定文件和证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八、各区对非营利组织的认定受理办法,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各区在工作中碰到什么问题,请及时向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反映。

佛山市财政局 佛山市国家税务局 佛山市地方税务局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广东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我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

题的通知

粤财法 [2010]24 号

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佛山市顺德区财税局: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9]123 号,粤财法 [2010]10 号转发,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为做好我省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工作,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由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 nDL理道财税咨询网

(一)经省级以上(含省级)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登记的非营利组织(以下简称省级非营利组织),由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进行认定,凡符合规定条件的,提供《通知》第六点和本通知规定的相关材料,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税务机关递交免税资格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接到企业提交的免税资格申请后,应在 5 个工作日内转送省国家税务局或者地方税务局,由省财政厅牵头组织认定。

(二)申请享受免税资格的省级非营利组织,除需报送《通知》第六点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报送《广东省非营利组织 ____ 年度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一式 3 份(见附件)。

(三)《通知》第三

(五)六条要求报送的材料中申请前年度情况是指非营利组织申请 2008 年度免税资格的提供 2007 年的情况,非营利组织申请 2009 年度免税资格的提供 2008 年的情况,非营利组织申请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免税资格的提供 2009 年的情况,以此类推。

(四)《通知》第三

(五)六条要求报送的材料中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申请前会计年度的的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内容应包含对取得应纳税收入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的情况。

(五)省级非营利组织申请 2008 年度免税资格的,应于 2010 年 3 月 31 日前将申请材料报送主受税务机关;省级非营利组织申请 2009 年度免税资格的,应于 2010 年 4 月 30 日前将申请材料送主受税务机关;非营利组织申请 2010 年度及以后年度免税资格的受理时间按照《通知》执行。

(六)对符合享受免税资格条件的省级非营利组织,经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审核认定后,定期予以公布。

(七)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对省级非营利组织的免税优惠资格进行复审,复审程序按照初次申请免税优惠资格的规定办理。

二、由地(市)级或县级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对经地(市)级或县级登记受理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其认定受理办法由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制定。

附件:《广东省非营利组织 ____ 年度免税资格认定申请表 》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

广东省地方税务局

上一篇:向总书记学习下一篇:网上购物系统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