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2024-06-17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共10篇)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1

**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自查自纠报告

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局:

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管理、规范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根据黔东南州卫生局《关于对全州16个县市新农合资金管理进行交叉检查的通知》(黔东南州卫发【2012】58号)和三穗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新农合基金开展自查自纠的紧急通知》(穗卫通【2012】48号)文件要求,我院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2011年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展开自查自纠,现将我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贯彻落实自查自纠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经院务会研究决定,成立**镇卫生院新农合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其具体组成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对我院2011年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包括病历书写、各种辅助检查、新农合药品目录使用等)进行检查。

二、加强合作医疗基金管理

我院严格按照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办法>的通知》(穗合管委发【2011】1号)及《三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实施方案的决定》等文件及会议精神,严格执行门诊按照50%的减免和住院按照85%的补偿,对入院就医患者实行严格审核后,按规定的比例给予报销,进行报销直通车。

1、加强门诊统筹的日常监管

严格按比例报销,门诊50%报销,并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并严格按照一般病种不得超过3天用药量,慢性病种不得超7天量的规定执行。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公示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维护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的透明度,我院每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加大了参合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3、加大宣传力度。把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抓实,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增强农民自愿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群众的就医意识。

二、存在的问题

1、合作医疗收费系统不健全,我们有些项目根据相关文件是可以收取的,在我们乡镇合作医疗收费系统上没有这些项目,但是又是病人发生的治疗及检查,所以就只有用相近的项目进行收取如:主治医师诊查费换为检查费收取2.00元/人.日、妇科兰氧治疗68.00元换为妇科特殊治疗3次,18.00元/次、头皮静脉穿刺、护理卫生材料费今天未收取。

2、我院新购进了彩色B超,根据检查部位收取了 还有个别医生处方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3、有个别医生病历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总之,通过此次自查自纠工作,虽然我院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本次自查自纠,我们会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予以整改,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农合工作的督查力度、审核力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安全,促进我乡新农合工作健康发展。

二0一二年五月十八日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2

1 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

实施新农合以来, 按照医疗机构的有关规定, 医院的级别不同, 报销门槛不同, 收费不同, 报销比例也不同。医院的级别越高, 报销门槛越高, 收费标准越高, 报销比例越低。

以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为例, 其住院报销补偿标准如下 (资料来源:《朝阳市龙城区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方案》) 。乡镇级定点医院起付线为50元, 在该报销方式下乡镇卫生院报销门槛低, 报销比例大, 可引导农民就近选择乡镇卫生院就医。然而, 农民生小病在乡镇卫生院治疗, 稍大些的病往往选择县级以上医院。我们看一看下面某位农民患者的情况:2008年9月, 家住朝阳市城区一位怀孕180天的孕妇, 因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 连夜打车到朝阳县医院, 经县医院确诊为妊娠高血压, 经过几天的治疗, 这位患者病情稳定了。我去看望该患者, 问市中心医院不到1km的路程, 为什么打车跑5 km的路程到县医院就医?患者说在县医院比市级医院看病报销的钱多。那么, 乡镇医院近在咫尺, 报销的钱更多, 为什么不去呢?患者说乡镇卫生院条件差、水平低, 小病还可以, 大病不敢去。该患者的经历, 或许是一个典型事例, 或许是农民看病的一个缩影, 但这也代表了农民看病治病的一种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乡镇卫生院的可信度不足。

2 导致农民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的原因

2.1 医疗卫生资源城乡配比严重失调

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比例严重失调, 这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长期存在的弊端。即在原本已经很少的卫生投资情况下, 重城市轻农村, 进一步导致了基层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治疗水平有限, 医疗机构和医生数量不足, 使农村卫生资源相对匮乏[2]。

2005年, 我国市、县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分别为4.99人和2.15人, 医生人员分别是2.14人和0.96人, 护士人员分别为1.66人和0.51人, 也就是说市、县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分别为8.79人和3.62人。然而,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为1.16人, 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为1.05人。

2005年全国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为1 552 472台, 其中乡镇卫生院仅有168 569台, 仅占全国总数的10.08%[3]。另据国家卫生部公告, 截至2006年末, 全国卫生机构总数为30.9万所, 而乡镇卫生院只有4万所, 由此可见,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资源配置结构的失调, 使得农村居民的卫生医疗服务的有效要求得不到满足。质量也得不到保障[3]。

2.2 工作环境差

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差, 房屋破旧、年久失修。有的乡镇卫生院还没有暖气, 甚至没钱买煤取暖。

2.3 医疗技术和设备落后

城市医院医疗设备日益高级化、尖端化, 而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的乡镇卫生院, 多数医疗设施简陋, 设备陈旧, 有的乡镇卫生院连个救护车都没有, 还有相当数量的乡镇卫生院停留在“老三件”即听诊器、体温计和血压计的水平上[4]。像肺炎、气管炎这类疾病, 大医院一般经X光检查后即确诊。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只能凭临床经验诊断, 要是患者不放心就到县级以上医院检查, 确诊后带药到乡镇卫生院输液用药。医疗设备陈旧和卫生条件差, 其直接原因在于多数乡镇卫生院的经济效益不佳而带来的恶性循环, 乡镇卫生院整体上经营状况不佳, 举步维艰, 最终导致不能正常维持工作, 甚至有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

2.4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

城市医院技术人才充足, 技术水平高,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匮乏, 技术水平低。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高水平的医务人员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乡镇卫生院工作, 相当一部分威望高、责任心强和业务精的骨干调离乡镇卫生院, 正规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就业, 或选择其做跳板。据调查, 中专、大专和本科以上医务人员占乡镇卫生院人员总数的比例依次为52.43%、14.00%和1.34%, 很多乡镇卫生院根本没有本科生[4]。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医生大部分年龄偏大, 知识老化, 学历层次低, 忽略了他们继续深造和技术的提高。

2.5 管理不规范

有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不善, 虽然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报销比例高, 但有些医疗保险药品变相涨价, 使农民享受的新农合补偿大打折扣。此外, 部分乡镇卫生院条件简陋、卫生环境差、缺乏合格的医务人员和服务质量差等因素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要, 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不能在基层得到解决[5], 农民只能到大医院就医, 大医院就医报销门槛高、报销比例低且收费贵, 致使一些农民“小病拖, 大病扛”。

上述几点是导致相当一部分乡镇卫生院患者少、收入少的主要原因, 从而也制约了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3 建议

为了使乡镇卫生院适应当前农村卫生工作的需要, 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 促使农民到乡镇卫生院合理就医,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第一, 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向乡镇卫生院倾斜, 尤其是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条件更差, 农民去大医院就医更加艰难。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环境, 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提高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待遇, 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 聘请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使更多的农民直接受益, 使新农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第二, 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的培训, 更新他们的业务知识, 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在加强对农村现有医疗卫生人才培训的基础上, 培养大量定向于乡镇农村的医生, 并建立城市医院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

第三, 完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机制。建立比较完善的乡镇卫生院规章制度, 引导医务人员爱岗敬业, 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医疗卫生制度。

第四, 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乡镇卫生院的地位、作用及其现状, 在全社会开展帮扶、募捐活动, 让有能力有爱心的单位和个人为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献上一份爱心, 哪怕只捐一元钱、添一块砖。共同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是农村就医、住院的第一道关口, 也是使农民早就医、少花钱和不使小病拖成大病的重要一环。目前, 全国很多地方启动了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 通过投资、引进人才、引进项目和引进技术, 解决疑难问题, 使乡镇卫生院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整体功能和服务得到了显著加强和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广大农村应该加强建设经过几十年辛苦积累下来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和健全农村卫生防疫和医疗网络, 建立起与新农合制度相适应, 设施齐全, 医疗卫生条件较高的, 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农村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 方便农民就近就医, 农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在乡镇卫生院得到救治。这不仅能极大地减少医疗费用开支, 有效地节省新农合资源, 而且缓解在大医院就医难的矛盾。这项民生工程不仅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也让农民就近获得优质、高效、价廉和方便的医疗服务, 改善农村卫生体系落后的状况, 加快建立、恢复和充实以农村卫生室为基础, 乡镇卫生院为纽带, 县医院为龙头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网, 使有限的卫生资源既能满足国家大政方针的需要, 又为促进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6]。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彭国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到哪——徐闻下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调查报告[R].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2008-09-19.

[2]储德银, 经庭如.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公共财政对策构想[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 (10) :4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J/OL].www.moh.gov.cn.2006.

[4]祈胜勇.把脉“病弱”乡镇卫生院——解读“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审计调查报告”[N].燕赵都市报, 2005-03-03 (1) .

[5]武岩生.大病到医院, 小病不出村, 政协委员建议健全农村卫生室[N].燕赵都市报, 2006-03-12 (1)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查报告 篇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试点以来,成效显著,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本文通过调查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对新农合实施过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发展。

一、调查分析

(一)村庄概况

济源市是河南省新农村合作医疗第一批试点,自03年起就推行新农合政策,参合率以每年平均7个百分点的幅度递增,在河南省省率先实现了农业人口的全覆盖。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位于坡头镇内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全村1300多人,共分为14个大队。村子整体经济水平较低,村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大队里的财产很少。全村有300多人外出打工,单纯靠务农维持生活的较少。全村参合率高达99%以上,群众支持率较高。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南省济源市坡头镇大庄村为例,探究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现状,希望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大庄村的深入走访,获取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当地实施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当地政府及医疗机构对新农合的统筹情况,切实反映新农村合作医疗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并根据所获得的资料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促进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与提高。

(三)调研对象及方法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大庄村村民、村卫生所医生、村支书、坡头镇卫生院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并参照了济源市卫生局、坡头镇卫生院的有关信息。我们所用的调研方法有:深度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焦点小组等方法。

二、资料分析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落实情况

08年新农合进行了改革,个人交费由10元增至20元,国家、当地财政补贴由20元增至40元,报销上限由2万元增至3万元。这些改革政策在坡头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在访谈过程中,大庄村村民基本上都知道08年改革的内容,对改革后相关政策的变动也有一定了解。农民从08年以来都改为交纳20元,并且年末到卫生所看病划价金额由8元增至16元。

但是改革中存在村民只了解改革后村民交费、在村卫生所划价金额的变动,对于国家、地方财政要缴纳费用、报销比例的变动并不了解的情况。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对新农合的政策宣传的力度较小,镇新农合办公室只对住院病人发放传单,村卫生所只负责收费;农民看到身边人确实受益,知道新农合是惠民政策,就响应参合,而自身对国家政策改革不主动了解。

个案A

大庄村村民,张金芬、王玉芬

张金芬和王玉芬是大庄村5队的两名妇女。王玉芬是一位农民,53岁,夫妻两人以种田为生,家庭经济水平中等;张金芬是一位73岁的老人,患白内障和高血压多年,常年用药,家境较差,常常因为经济问题而舍不得用药。

当我们问大庄村实行了几次医疗变革,每次变革的内容是什么时,她们回答:“04年以前没有医疗报销,花多少钱都要自己拿。04年到08年是每人交10元,村里补贴2元,国家、镇上交多少不清楚,能报销40%—60%。现在每人交20元,其他交多少不清楚,不知道报销比例怎么调整的。”

当我们问如果今年如果没有报销,交的20元钱能够挪用到明年累积使用时,她们回答:“一般20元钱到年底要花,去医疗队拿药可以抵20元钱。不知道来年能不能重复使用,因为人总会生点病,所以都去医疗队买点常用药。”

当我们问去镇级以上医院报销的程序时,她们回答:“去镇级以上的医院报销,把证件直接交给住院的医院就行。报销超过1000元的要拿到市里批准,10元钱的时候是300元以上的允许报,现在交20元报销的最低标准是多少还不清楚。”

我们发现她们只了解自己日常能用到的相关政策,而对新农合改革缺乏全面认识时,问她们“对新农合改革后的新政策不太了解,不去卫生所询问一下吗?”她们笑笑,回答:“村里的人都不问,国家政策已经颁布了,政府不会贪污这点钱,农民比较厚道。”

而当被问到对新农合政策满意不满意时,她们回答:“国家政策没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不报也这样,报了更好些。国家的政策咋样都是会好一些的。”

(二)高参合率的背后:村民的态度与存在的问题

参合率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在新农合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大庄村的参合率并不太高。很多农民看到刚出台的政策,都持观望态度。随着新农合的逐步开展,很多参合农民从中受益,这些受惠实例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新农合是一个惠民政策,积极参合,09年大庄村的参合率高达99%以上。

但是在高参合率的背后,仍然有少数没有参加新农合的人。据我们了解,不参合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觉得自身身体条件好,不会生大病,不愿参合;当我们问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为什么有少数人不参加新农合”时,值班人员回答:“可能年轻人觉得自己在身体好,很少得大病,不需要。”一种是极为贫困的孤寡老人,实在没有能力支付20元的费用,而无法参合。在与大庄村14队的村民刘新道、刘开亮访谈过程中,当我们问他们大庄村的参合率如何时,他们回答:“99%以上的人都参加新农合了。大庄村14队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杨西平,因为家里穷交不上钱所以没入。”

(三)各方对信息的掌握不一致、不全面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大庄村村民所说的报销内容中的费用与新农合办公室人员的回答不一致。对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不仅村民内部的回答不一致,而且导致报销麻烦的原因,村民与新农合办公室负责人的解释也不统一。

村民原芬在接受采访时说:“报销最低限度是300元钱,检查费、医药费都不报销,住院费可以报销,报销比率是50%左右,不低。”但是当我们就报销哪些项目这一问题询问镇医院新农合值班人员时,她的回答与村民给出的答案不同:“医药费、检查费、手术费都能报销;急救费、车费、一次性用品的费用——比如注射器——等费用不能报销。”而镇医院新农合办公室的负责人李友芬的答案是:“住院费、检查费、治疗药物费用都能报销。新特药、试用药不报销。不在报销范围内的药要与病人签订协议。”

至于报销手续是否繁杂这一问题,村民原芬反映说:“一般是将手续交上去,一个月左右才能拿到钱。有熟人能快一点。办理出院手续,然后交上费用条,一二十天才能结算。”而当我们问村卫生所医生报销程序是否麻烦时,村卫生所医生回答:“去省级医院的手续必须直接拿回来到本市或本县报销,交到镇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去市里领取报销费用;去济源市的医院,手续直接给大夫,就能够报销。”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据新农合办公室值班人员说,镇医院只给来住院的人发宣传单,不会派专人去各村宣传;村民自身也不主动了解新农合政策,而是盲目跟从国家政策,糊涂参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住院报销“封顶线”、“分级按比例报销”、“有些药品不能报销”等设置,村民并不清楚。即使是卫生所的医生,对新农合也缺乏主动了解的态度。当被问及新农合政策还需要哪些改善的时候,卫生所医生回答说:“国家很重视新农合改革,这都是国家制定的政策,我们不懂,配合就行了。”

(四)部分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不太满意

虽然大部分村民对于新农合政策都持支持态度,但是部分村民对新农合政策仍有一些意见。村民对新农合的报销政策意见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报销的起付线较高,能报销的钱太少;二,报销的上限相对于高昂的手术费而言,对家庭的帮助太小;三,新农合报销多为事后补救而不是事前预防。

村民李友芬反映:“新农合报销的不够。乡、县一级的都给报销,但是钱太少。自己得了肾结石,花了100多,因为没住院不给报销。只有住院、生大病才能报销,但是医疗花费主要在平常看病,这部分钱却很难报销,而且报销的起付线高能报销的钱少,并且在村医疗队看病不能报销。”

有的村民认为,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报销只能是在手术完成后,交上手术费用等相关材料才能报销,却没能解决有的家庭手术前没有钱交纳手术费、无法及时进行治疗的问题。而且由于新农合规定了报销上限2万元,(08年改革后上限改为3万元),对于手术费高昂的家庭来说,报销的钱相对帮助较小。

个案B

村民张春来,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自家开一个小面粉店,生活拮据,是贫困户,领政府补助金。妻子患脑出血,为了给妻子做手术家里四处借债,但是还是没有及时筹够手术费,妻子第一次脑出血后没能在病情较轻的时候进行治疗,导致第二次脑出血,不仅手术费用增长了数倍,而且由于病情加重、手术不及时,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妻子如今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里也因为四处借债,成了特困户。

张春来在回忆给妻子治病的曲折经历时,情绪仍然很激动。他说:“新农合报销只能在妻子做完手术后报销,却不能在动手术前解决没钱付手术费的问题。况且新农合报销上限两万元,而住院及维持到现在已经花费将近二十万,报销的那些钱对于这么大的支出,帮助并不大。新农合报销这么迟,等给了钱了,自家也成了特困户了,妻子的病还耽误了。”他一再向我们提议:“新农合应该能提前报销才行。”

三、思考及建议

(一)科学有效地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尽可能多地受益。

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准确地测量农民疾病的风险,适当提前报销相应费用,以免出现没钱支付手术费无法看病的现象,让补助金真正能解参合农民的燃眉之急。落实“大病二次补助”政策,在帮助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同时,对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重、难以承担的部分,应给予适当补助。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大的实际,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对农村救助对象应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的协调互补,共同解决贫困农民看病就医难的突出问题。

(二)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在宣传方式上注意做到集中宣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走村进户把道理讲清;把政策宣传与服务指导相结合,从而增强农民自觉参合的主动性。医疗机构要与村委会加强合作,通过举办新农合知识普及讲座等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新农合政策内容,保障村民能有效地运用政策为自身服务,引导农民加强对新农合运作过程的监督。

(三)加强各部门协调,形成合力。

“新农合”工作应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健全组织,明确职责,由卫生、财政、农业、食品药监、物价、民政等部门齐抓共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各部门要协调共进,互相配合,如卫生部门做好新农合的医疗服务;民政部门负责特困户、五保户农民的参合资金交纳等,从而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高效的工作机构。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4

自查报告

根据XXX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XX区关于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专题会议精神,院党委高度重视,先后组织召开了院长办公扩大会议、中层以上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了《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深刻领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的重要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经认真学习和充分讨论,院办公会议决定成立以纪检书记XX同志为组长的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情况自查自纠领导组,对全院2010—2012上半年新农合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现将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健全,制度完善

根据市、区卫生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要求和统一安排,医院及时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职能分工明确、管理流程科学。为保障农合工作正常开展和有序进行,我院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诊疗项

目、服务设施项目、用药范围、收费标准三公开,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规定的学习、宣传和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掌握相关制度。

二、医疗服务行为规范

1、医院严格执行执业许可证制度,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进行诊疗活动,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坚决杜绝超范围诊疗服务行为。

2、医院将合作医疗病种住院目录印发至各科室,严格按照住院收治标准收治病人。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首诊负责制,严格出入院管理审核制度,坚决杜绝冒名住院、挂名住院、虚拟住院、伪造病历、处方、收费票据等骗取新农合基金等行为;严格监测价格高、用量大的药品并及时给予警告或停用,严禁把补偿范围外的病种、药品、医用耗材和诊疗项目变通为补偿范围内行为。

三、严格执行财会,物价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会计法,严格按照《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诊疗服务收费,无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范围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和空计费等行为。

2、医院严格按照河南省药品招标的有关规定进行集中招标,全部药品采购均通过河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采购药品。严格按照河南省招标网内明确的药品品种、价格和

规定的供货渠道采购药品,对所购进的药品认真检查药品的批号、有效期、外观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保证了药品的帐、物、票、清单相符。药品发放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四查十对”管理制度,对所放出的药品认真核对,逐一将药品交付患者,保证发出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四、加强行风建设,健全监督体系

1、行风建设事关医院兴衰,更关系广大农合患者切身利益,多年来我院不断完善行风管理制度,健全行风管理监督体系,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监督评价的行风建设管理体系,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投诉箱、建立首投负责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2、为保障参合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运行,我院不断完善各项新农合公示制度,对农合病人如何报、怎样报、具体比例等进行公示,做到内容完整、规范、及时,并建立了宣传栏、公示栏,采取多种形式对参合农民进行宣传。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5

各市卫生局,大企业卫生处,厅直有关单位:

现将《2012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2012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工作要点

2012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全国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强化基金监管,控制医药费用,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提高基金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益,确保农民受益。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巩固完善运行新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全省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㈠认真落实新农合筹资和补偿政策。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确保2012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40元,个人缴费不低于60元,全省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300元。稳定参合率,以县为单位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积极协调落实政府补助资金,市、县两级财政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制定指导意见,指导各地调整优化新农合补偿方案,适当提高住院补偿比例和封顶线,确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5%,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乡级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基本药物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90%,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10万元。召开新农合补偿方案会审会议,集中对各统筹地区的补偿方案进行会审,在以市为单位实现补偿方案基本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全省补偿方案的一致性。

㈡努力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在新农合基金中设立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基金,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的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儿童先心病、白血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血友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9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开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11类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工作。对卫生部制定临床路径的重大疾病,按照临床路径合理测算病种费用及付费定额,实施按病种付费,争取重大疾病的实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同时,做好与医疗救助制度衔接,协调民政部门落实救助政策,切实提高参合农民的保障水平。建立省级示范县,对示范县进行重点联系指导,总结、推广示范县做法和经验,探索重大疾病保障的有效统筹形式。

㈢大力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对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统筹费用全面实行门诊总额预付制,预付总额包括药品费用预付总额和治疗费用预付总额,取消封顶线,补偿比例达到50%左右,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配合公立医院改革,住院统筹费用推行按病种、按床日、按人头、总额预付等混合支付方式改革。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覆盖统筹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在三级(省、市)定点医疗机构推行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支付方式改革。研究制定支付方式改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指导各地将临床路径与支付制度改革相结合,科学测算确定支付标准和总额,搞好总量控制,确保服务质量和受益水平不断提高。召开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推进工作深入开展。通过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使医疗机构由被动控费向主动控费转变,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㈣加快新农合信息平台和系统建设。加快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建设,力争年内建成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与统筹区域经办机构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新农合信息互联互通。指导各县(市、区)加强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升级改造,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与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指导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的改造与完善,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省级信息平台对接,在信息汇总、数据分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农民健康“一卡通”试点工作力度,争取今年实现统筹区域内全覆盖。

㈤统筹做好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加强监督和指导,规范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和统筹区域内即时结报,推进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统筹区域经办机构与参合农民就医的省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即时结报服务协议,与省级新农合信息平台联网的统筹地区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参合农民住院治疗即时结报。建立即时结报调度和考核制度,加强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工作调度,每月通报进展情况。加大考核力度,把各市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即时结报工作情况纳入各市及单位重点卫生工作考核和医改任务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考核。

㈥切实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严格执行新农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挤占、截留、挪用,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完善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及时预警不安全因素,防范基金风险,既要防止“收不抵支”,也要防止结余过多,当年结余率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建立基金督查制度,组织全省新农合基金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基金安全隐患,核对基金的筹集、支出、结余等情况,并向社会公开。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法违纪行为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基金安全责任追究制,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基金安全。做好信访工作,认真查处群众来信、来访的投诉举报,逐件查处实名举报信访案件;建立暗访制度,对各地和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做好审计署统一开展的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工作。

㈦探索创新新农合经办服务机制。鼓励各地在规范有序、强化监管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购买信誉良好、服务网络健全、队伍素质较高的国有商业保险机构承办新农合支付业务,探索第三方经办的有效形式,创新新农合经办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以市为单位购买服务试点,由市级商业保险机构统筹所辖县(市、区)基金经办支付业务。

加大乡镇新农合经办人员县级垂直管理工作力度,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推广各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力争年内各县(市、区)都实行垂直管理,实现新农合工作在基层经办与医疗服务的相对分离,不断完善新农合经办服务体系,创新新农合经办管理体制,切实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㈧深入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按照《2011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精细化管理活动方案》要求,督导检查活动开展情况,指导各地进行整改完善。召开经验交流会,通报检查、考评结果,总结各地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情况。建立定点医疗机构诚信等级评价制度,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组织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评定,指导各地做好分级分类管理的评定工作。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督促医疗机构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逐步建立按病种付费制度,控制和降低治疗费用。加强对统筹区域经办机构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经办人员培训,举办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和精细化管理培训班,提高管理经办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总结新农合实施10年来的经验成效,加大宣传力度,为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㈠完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开展综合改革“回头看”活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财政补偿机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性的收入分配机制,巩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着力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按照单位工作任务和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双层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绩效工资,适当拉开收入差距,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生机和活力;召开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对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改进考核方法等问题进行座谈讨论;组织各地开展综合改革工作经验交流,总结推广综合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㈡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制定乡镇卫生院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的规范化管理。根据卫生部统一要求,启动新一轮的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评审机构,开展评审标准培训,按照中心卫生院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评审、省级抽查复检,一般卫生院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评审、市级抽查复检的办法,年内完成30%的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任务。加大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力度,举办全省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班,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工作特点,围绕新医改政策、卫生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分期分批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举办乡镇卫生院院长论坛,推动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

㈢实行村卫生室分级管理。研究制定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功能和服务范围,规范村卫生室管理。探索村卫生室分级管理,选择部分市开展村卫生室分级管理评审试点,制定以机构设置、建筑布局、人员配备、仪器设备、就诊人次、公共卫生服务数量、信息化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现村卫生室分级管理。

㈣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管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协同有关部门推动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政策;指导各地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严格乡村医生准入,加强执业注册管理,下半年组织开展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乡村医生队伍管理;完善山东省乡村执业注册管理系统功能,上半年实现系统升级改造和网络化运行。组织各地开展乡村医生合理用药和规范诊疗知识的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㈤发展和完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强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在卫生服务上的管理新机制,积极推动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鼓励各地选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逐步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结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乡村业务技术合作,探索建立分级诊疗体系。选择30%左右的县(市、区)开展乡村医疗机构首诊制试点,研究制定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范围、防治结合实施策略,建立转诊服务机制,不断提高乡村医疗机构就诊比例,逐步形成“首诊在基层、按需进医院、全专结合、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提高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整体功能。

㈥认真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农村地区的组织实施,规范服务内容、标准和流程,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组织编写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手册,指导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规范开展工作;举办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保证项目工作任务的落实;组建由乡镇卫生院临床(全科)医师、公卫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分片责任包干,走村入户开展巡回医疗,指导乡村医生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继续推动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以信息化为依托,对农民健康实行动态全过程管理,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逐步实现信息共享。

㈦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组织召开全省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家会议精神,部署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加强对新农合、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乡镇卫生院优秀骨干人才保障、农村全科医师团队建设、农村卫生信息化等方面调查研究,查找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措施,促进农村卫生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落实医改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加大协调督导力度,提高执行力,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信息宣传和经验交流,做好《山东农村卫生简讯》信息采集和编写工作,及时反映各地工作进展和成效。做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在沂蒙革命老区的组织实施,加强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6

(图为观风海镇纪委书记王宏在记录卫生院院长苏宁汇报的情况)

3月,3日下午,镇纪委书记王宏在镇合管办负责人的陪同下到镇卫生院调研了医院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情况。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7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念的解释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乡村医生(60~70年代称谓‘赤脚医生’”,并称为解决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三件“法宝”,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农村合作医疗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医疗、健康保障问题。从本质层次而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是一张保障农民生存健康权的社会防护网、安全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医疗、健康的保障制度,制度的设计原则以健康人群和患者群分担灾难性风险这一保险原理为基础,其设计前提在于该制度将会有农村人口最广泛的参与,其设计目标是对参保人提供机制性的经济保护,防御由大病风险引起的打击和经济上出现的危机,给农户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合作医疗可以视为是最有效的健康风险管理机制,对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出发,替老百姓解决看病付费的问题。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社会统筹医疗保险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趋势[1]。

1.2 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变化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卫生服务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健康意识增强,相应的对卫生服务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疾病谱与年龄谱的结构变化带来新的需求,群众医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始由基层向全科医疗层次方向发展;三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时间价值观念增强,就医要求带来了新的需求,农民生病希望在基层就近就医,减少转院;四是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有病在治疗中希望诊治方便、价格便宜、疗效满意。在城乡统筹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居民的保健意识和治病需求逐渐向较高层次方向发展,卫生服务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要求供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优质卫生服务的愿望越来越强。

1.3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保障体系,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网底,是服务方式(供方)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分工合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协作密切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乡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可以让城乡居民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是人民群众享受卫生服务的供方,在农村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可以从方式和内容上保证农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1.4 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可以积极有效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两者的结合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大病、重病的发生率,将有助于建立规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保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患者,让一般的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治疗;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社区卫生服务要求为农村居民提供温馨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愿望,两者相互为用,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推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顺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区卫生工作面向世界医学发展战略的时代潮流。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2.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桥梁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和普及,广大农村居民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不断扩大,根据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变化以及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居多,大部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患病后都愿意选择较近的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就医,他们觉得方便,基层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接触基层城乡居民的机会较多,思想感情、思维方式容易接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桥梁作用使农村居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断增强。

2.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并增加了活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必然刺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使基层卫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增多,就诊率和住院率提高,农民住院的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55%~70%之间,农民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利用筹集的资金对农民进行健康体检,拓宽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农民得实惠受益,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发展增活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社区卫生服务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保证农民享有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解决农民平等的医疗需求,体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3 积极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意见和有关规定,应允许各类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请并审定明确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的规划设置应坚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就医”的原则,兼顾农村医疗卫生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定点医疗机构一般分为四类。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一类定点医疗机构;镇(乡)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二类定点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为三类定点医疗机构;县级以上(不含县级)的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为四类定点医疗机构。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县卫生局、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审批、合管中心审批,其准入条件为:(1)医疗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必须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或达到一定规模的非营利性专科医院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2)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特别是药品的统一购进和药品、服务项目的收费统一符合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镇(乡)卫生院、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或限期达到规范化或示范化标准;(3)遵守医疗卫生服务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有关管理标准的技术操作规范;有健全和完善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4)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价格政策;(5)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及职责;(6)有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并接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培训,取得相应资格;(7)配置符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需要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获得批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必须认真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政策规定,达到具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要求。

4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截止2007年底,全国244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7.3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85.7%,确立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构建大病统筹、医疗救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4.1 实施大病统筹

使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一定保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因病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而发生的符合支付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根据医院大小,分级确定比例,按照医药费用,分段计算,实行经济补偿。

4.2 实施医疗救助

加大对农村贫困居民的医疗帮扶力度。在实施大病统筹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救助体系。对农村五保供养户、低保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其大病统筹个人出资,由县(市、区)、乡镇两级财政代缴,同时两级财政出资每人10~20元不等,设立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对上述对象及个别发生大额医疗费用,严重影响基本生活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象实施除大病统筹外的医疗救助,以解燃眉之急。

4.3 实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借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实行城乡统筹的卫生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活动,通过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乡卫生室、中心卫生院)、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适当让利,争取体检项目和农民自选项目相结合,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进行基线调查,作出社区诊断和干预措施,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病、精神病、残疾人等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对筛选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进行系统的动态管理,将档案用活,对慢性病实行定期检查、随访、健康教育等,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建立诊治优惠措施,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县、镇两级财政对每个服务中心每年给予按服务人群每人每年20元投入,对每个服务站每年给予3万元的补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人群(包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实施“六位一体”的服务,让农民朋友享受社区卫生的惠民政策,如免费项目有健康教育、康复、预防、保健,优惠项目有:医疗、药品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让利,免收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让利等,深入社区,下乡巡回医疗,健康宣教和扶持边远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等,解决边远农村居民“看病难”的问题,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集资金,国家、市、县80元,个人为10元,农村居民的实惠不断加大。

5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享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引导措施

不断深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强化基层卫生基础工作,合理拉开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补偿起付线的自负比例,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如部分地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补偿起付线为60~100元,住院报销比例为55%~70%之间,县级医院起付线为300~600元,住院报销比例为40%~50%,省市级医院起付线为1 000~1 200元,住院报销比例为25%~30%,利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建立双向转诊制度,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将适宜的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纳入支付范围,引导农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和中医药服务。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证,数据显示镇乡卫生院、中心卫生院,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后,门诊和住院患者在原基础上增加40%~60%,产生的医疗费用明显增加,6万人口左右的乡镇每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为80万~110万左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农村居民越来越愿意接受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6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结合需要卫生人才的支撑,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农村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6.1 健全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实行镇(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的一体化管理;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聘用制度;来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逐步在基层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特点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人才队伍。人才配备按农村每万名居民2~3名医师(含中西医类别)1名公共卫生医师,医师与护士的比例为1:1,其他人员不超过编制总的5%,对学历层次要求达到中专医学专业以上,大专以上学历比例应达到20%,并具备执业资格,对农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定期、全科培训。

6.2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

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员和村卫生室转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主管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结合,确保基本实现所有社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

6.3 完善继续教育

进一步明确对农村卫生专业继续教育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7 加强对农村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

7.1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计算机联网,实行实时结报,信息共享。针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点、制定方便、高效的业务管理流程、不断完善费用结报方法。建立医疗费用监测评价制度,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7.2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有关规定纳入定点服务协议,作为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内容,并与费用结算相挂钩

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点服务评议活动,建立违规行为举报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满意度调查制度。根据日常监督检查,考核评议以及参保人员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加强对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动态管理。对不规范医疗行为严重、欺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定点考核不合格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满意度低的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行政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可解除定点服务协议并取消其定点资格。对管理规范服务高效、农民满意的定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给予表彰。

在我国,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城乡健康差距较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并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进行有机结合是新时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连接农村卫生服务“供方”和“需方”的桥梁,在向农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方面可起到重要的作用,而社区卫生服务可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改变农村社区卫生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落实上门服务,小病不出社区,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医疗费用合理,让群众看得起病;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过硬,让群众看得好病;预防保健、疾病控制工作落实、让群众少生病;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因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没有农村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利于推行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基本建成农村卫生工作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卫生技术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实现双向转诊”的服务格局,努力实现“户户拥有家庭责任医生,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从而满足农民的卫生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机结合,并举发展,从而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8

莱卫医字〔2009〕41号

—————————————————————————

莱芜市卫生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

工作的通知

各区卫生局,高新区、雪野旅游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泰钢工业园,各定点医疗单位:

为强化各级新农合管理机构的责任,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根据省卫生厅有关新农合的指导意见及市政府办公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莱政办发〔2009〕3号),《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一补偿方案》(莱政办发〔2009〕5号),就新农合管理工作作如下规定,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基金管理

(一)管理模式。从2009年起,全市统一实行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模式。新农合基金分为一般统筹基金和风险基金,一般统筹基金包括住院统筹基金、门诊统筹基金和其他

2管,没有及时传报的报销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特殊情况可先就医、办理住院手续,但入院后需在2个工作日内持《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院合管办、住院处补办登记手续。

3.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到新农合管理制度上墙,在醒目位置明确参合农民就诊流程,悬挂新农合宣传标语,在诊室桌面放置“请出示合作医疗证”牌等,营造良好的新农合宣传氛围。

4.定点医疗机构要指定一名领导分管新农合工作,成立新农合管理科(处、室),做好定点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农合有关政策、要求、补偿比例和程序、医护人员职责及应注意事项等,使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掌握新农合业务知识和相关政策,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开展新农合工作的需要。

(三)转诊转院。

1.取消市内转诊转院审批制度,参合农民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须办理转诊转院审批手续。跨区就诊的,须向户口所在区合管办报告。

2.严格市外转院审批。参合农民到本市以外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须提供市内二级以上定点医院门诊病历或经治医师提出转院意见,并填写“莱芜市新农合转诊转院审批表”,由医院医务科或门诊部盖章,在5个工作日内持《合作医疗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以及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到区合管办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否则按擅自转院处理。参合农民因急诊、外出务工在市外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可先就医,后补办有关手续。

3.参合农民市外就医后,凭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出院结算证明、住院病历首页、费用清单、医院住院收费发票及新农合管理机构转院审批表等材料,回户口所在地乡镇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外伤、中毒病人还要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

4.参合农民在市外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费用不得纳入新农合基金补偿。

(四)费用控制。

1.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严格执行新农合有关规定,在诊疗过程中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为参合农民提供价格合理、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2.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目录外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在村和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应分别不高于5%、10%、15%和20%,并将其作为对定点医疗机构考评的重要指标。

3.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进行治疗,特殊情况必须使用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药品时,要征求患者或其家属的意见并签字,同时在处方上注明“自费”字样。

4.定点医疗机构为患者检查和治疗时,不得将自费药品

6院总费用的,不严格执行领款人签字制度的等,所发生的不合理补偿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于拨付定点医疗机构补偿费用时扣除。定点医疗机构发生以上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3.各级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在督查过程中,发现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违纪行为,要依照规定处理并将检查结果(现场检查笔录)和拟处理意见书面上报市合管办。瞒报或不处理的一经发现将逐级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4.对定点医疗机构严重违反新农合政策规定,出现套取新农合基金情况的,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的同时,按照管理权限将追究相关管理经办机构的连带责任。

5.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严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除取消其定点资格外,并按照《关于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行政处分规定(试行)》(鲁政办发〔2005〕96号)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结算办法

严格规范基金拨付程序,全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实行微机联网、网上审核、即时报销。定点医疗机构要设立专门的新农合结报窗口,参合农民在市级和本区定点医疗机构在规定范围内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出院时,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其应补偿费用。各区合管办按月审核汇总各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合管办报销支付的医疗费用,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汇总表(支款凭证)送交市卫生局合管办审核,报市财政局申请应补偿资金,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给定点医疗机构或乡镇合管办。

五、年检与考评

实行住院平均医药费用通报和警示告诫制度,并以适当的方式定期公示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情况,对超过平均医药费用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给予书面告诫,对多次或一次严重超过平均医药费用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并予以纠正。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年检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对连续两年考评合格的,可实行两年一考评制度。对考核不合格或不按时接受考核的定点医疗机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向社会公示。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9

张村镇位于渑池县城西12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陇海铁路,西与陕县相接,总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2.5万人,耕地面积达2.9万亩,镇区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镇区总人口16300人。现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宣传,提升全镇村民搞好环境卫生的积极性。户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并规范运行,对沿街门面的广告牌匾、墙体广告、小广告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杜绝、取缔乱搭乱建行为,对保洁员进行考核,实行卫生保洁与保洁人员工资相挂钩,对保洁不负责、不到位的,环卫管理站有权建议随时更换或扣除相应工资。

二、提升路网硬化。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公路网。

三、提升村庄亮化。对镇区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提升环境净化。建立全镇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全镇配备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保洁员83名,负责日常卫生打扫、保洁,按每户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每个组设置垃圾收集点,配备大型垃圾箱75个,今年投资140余万元完成荆村、秦村、杨家、利津、杜家、河南庄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工作顺利进行,投入11万余元购置大型垃圾运输车辆一台,增加垃圾运输效率。全镇雨污水管道已铺设到户,确保了村民房前屋后清洁整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五、提升整体美化。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六、提升饮水安全。张村镇饮用水源为地下水,采用集中供水,构建户户通的自来水管网,保证自来水供水入户率达100%,水质合格率达100%。村庄内供水干管管径取DN200mm,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两侧,供水管网全覆盖,入户率近100%,同时村庄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也达到100%,符合饮用水要求。

七、提升排污能力。张村镇年生活污水3000吨,村内污水管道已铺设到户,人畜粪便及生活污水全部经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率达到80%,主要措施:

1、雨污分流,定期检测。

2、修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二次利用。

3、定期维护,保证畅通。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八、提升美丽庭院。扎实开展“认领美丽庭院、建设美好家园”活动。积极组织召开村三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创建工作,确定包片负责人,发动村组干部和党员代表带头创建“美丽庭院”,先将自己的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整治一新,以点带面,带动群众自己动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充分调动片区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美丽庭院整改到位的镇政府发给农户奖补资金500元,提高创建氛围和力度,并持续不断把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常村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篇10

一、常熟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情况

我市2003年开始由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转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并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 发展建立覆盖全市非就业人群的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全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高位水平, 政府补助力度不断加大, 筹资标准逐步提高, 卫生服务利用不断加强, 病人流向占比合理, 居民受益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制度优势逐步显现, 深受城乡居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我市根据国家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制定了《常熟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及其《常熟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常熟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就医转诊管理办法》等20多个配套文件, 形成了完整制度框架。近年来, 随着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 全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 我市切实加强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保障基金安全, 提高基金使用绩效。

(一) 加强参保缴费管理

明确制度覆盖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所有农村和城镇居民, 加强医疗保险证卡管理、经办机构认真核实身份, 做好缴费、制 (发) 卡和就医结算工作, 各镇在每年6月30日前, 及时将当地财政补助资金足额划拨至市财政专户。

2011年1月, 市卫生局、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本市范围内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建立了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加强参保人员身份信息比对, 消除参保人员重复享受待遇现象。

(二) 规范合理使用基金

每年补偿方案的调整, 均在综合分析历年补偿方案运行和基金使用等情况的基础上, 结合筹资标准的提高, 进行科学测算, 受益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尽可能与基金承受能力相适, 至2013年末全市基金累计尚有300多万元结余, 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我市从2006年开始, 规范市外就医转诊备案制度, 完善急诊、异地居住就医等管理办法。全市市外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占比稳定在3.5%左右。

(三) 加强对定点服务机构的监管

严格定点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由经办机构与定点服务机构的谈判机制, 规范和强化协议管理, 明确违约责任和处理办法。定期开展对定点服务机构的考核评价, 将费用增长幅度、平均住院床日、住院 (门诊) 人次占比等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并加强监测预警, 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接受舆论监督。对医疗机构挂床住院、虚报门诊人次等情况, 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四) 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

我市从2006年7月开始, 开展住院按病种结算试点工作, 2012年1月开始, 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全面实施支付方式改革, 门诊实施总额预付、住院实施按床日和按病种付费的混合支付方式, 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100%、住院病种和病例覆盖率达到100%。通过支付方式改革, 增加医疗机构控费意识, 引导医疗机构建立费用分担和约束机制,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五) 严格执行基金财务会计制度

我市2006年开始, 基金实行市级统筹。市财政局设立新农合基金专户, 市经办机构设立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户, 居民个人缴费、镇财政资助资金直接划入市财政专户, 市经办机构按月填报用款申请, 经市财政部门审核后, 由财政部门将基金从财政专户拨入支出户, 向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垫付的医药费用, 向事后审核参合居民支付补偿费用。按年度编制基金预算,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2006年以来, 常熟市审计局、省审计厅 (委托苏州市审计局) 和国家审计署分别对我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年度审计, 强化外部监督。

(六) 建立健全市镇两级经办机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我市市级成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将合管所与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合并, 成立公共卫生和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隶属于各镇人民政府。乡镇一级经办机构与乡镇卫生院机构和医疗服务做到完全分离。市镇两级经办机构设置了财务、审核、稽查等岗位。规范统一审核流程。事后审核采取分级负责、市级定期复核办法。通过现场调查、电话查询、入户回访等方式, 对需要事后审核的尤其是发生大额医疗费用的参保患者进行跟踪核查。

(七)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2007年4月, 我市建成农村合作 (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系。2011年开始, 全市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了在全市域范围内, 参保者刷卡就医, 即时结报 (包括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补助) 。将各项政策转变成管理软件, 通过计算机管理, 实现了实时监控。高效信息化系统保证了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制度运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为实现精细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八) 做好不同制度的有效衔接

我市新农合在2006年开始, 将参合对象扩展到了本市城镇居民, 2007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纳入新农合并轨运行。2009年全市以新农合为基础, 有效整合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少年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学生医疗保险等资源, 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所有非就业人群的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新制度。

2004年开始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新农合和以新农合发展建立的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制度实现了无缝衔接。

2012年开始在巩固完善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 组织实施大病补充医疗保险。

我市以新农合为基础发展建立的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覆盖了全市所有非就业人群, 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又为基本医疗保险作了有效补充, 再加上医疗救助基金为贫困对象兜底, 从而形成了具有常熟特色的“三位一体”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体系, 实现了全民基本医保新格局。

二、自查存在薄弱环节

1.我市市镇两级经办机构岗位设置由于受到人员配置不足影响尚不规范, 主要是市级经办机构稽查人员、乡镇经办机构财务人员配备不足, 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情况。

2.全市居民基本 (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重点需要在内部工作制度特别是稽查、审核、责任追究等方面建章立制, 坚决在制度上堵住基金不合理流失的渠道。

3.我市制定有三级公示制度。但近年来, 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少数乡镇经办机构公示制度执行不规范。全市未能很好建立参保人员、定点医疗机构诚信记录制度。

4.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医疗机构逐利行为未能得到有效遏制, 医疗费用增长幅度居高不下。

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打算

1.以本次新农合制度建设回头看活动为契机, 针对检查发现的薄弱环节, 我市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2.完善经办机构内部制度建设, 建立起有效的管理经办制约机制。

3.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特别是对民营医疗机构和市属医院的管理,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4.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 实现新农合管理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 从技术上堵塞新农合资金管理存在的漏洞。

上一篇:永修县创卫2012汇报下一篇:班运动会准备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