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照的近义词推荐

2024-10-26

写照的近义词推荐(精选8篇)

写照的近义词推荐 篇1

写照的近义词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咱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照的近义词,希望大家喜欢。

写照的近义词

写真

写照造句

(1)这繁忙的早晨,不正是他们勤劳、持家的精神写照吗?火红的朝霞不正是象征着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和蓬勃奋发的精神吗?

(2)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3)在你十五到十八岁之间的一言一行,就是你一生的写照。

(4)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那些好吃懒做纨绔子弟的生活写照。

(5)诚是心的写照,信是行的准绳。

(6)新时期记者写照:表面很风光,内心却彷徨,容颜虽未老,心里尽沧桑,常怀正义心,谨慎出文章。记者节,祝你快乐!

(7)新时期记者写照:表面很风光,内心却彷徨,容颜虽未老,心里尽沧桑,成就很难有,加班竟经常,常怀正义心,谨慎出文章。记者节,祝你快乐!

(8)学无术不?不学无术!这便是当代大学生的真实写照!

(9)星星倒映在河面上,微风一吹,水面上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星星的光芒散开来,河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金,美丽极了!我忽然想起一首诗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真是眼前的真实写照呀!

(10)感谢自然,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自然不总是温和的,大海是它的真实写照。它也有暴躁的时候。它使植物疯长,暴风雨来临;它让巨峰耸立,让寒冷降临,锻炼人们的肌体和意志。

(11)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12)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有适当不满或者牢骚,是健全的象征。假如一个企业里的员工鸦雀无声,很可能就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写照。

(13)当小草冒出嫩芽时,那是春的呼唤,细密的雨永远是青春的寓言;当太阳直射大地是,那是夏的照耀,池塘的莲永远是热情的写照;当树叶静静飘落时,那是秋的气息,凉爽。

(14)“万顷湖平常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古人赏景大都有闲情逸趣,平湖秋月,泛舟湖上,与友把盏,悠哉悠哉。白居易的“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这便是古人游水时抒怀的写照。

(15)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16)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被践踏、被冻伤,它仍与泥土紧紧贴在一起,期待着新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便是它生命力的写照。

(17)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几千年来,黄河流域是咱们中华民族进行文明创造的重要基地。黄河奔腾向前、百折不挠的气势,是咱们民族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精神的生动写照。

(18)音乐是一种奇药,抚平心底的创伤。音乐是一面明镜,清楚地反映内心。音乐是一盆冷水,使你冷静下来。音乐是鼓舞的号角,使你振作起来。音乐是人类内心的写照,情感的表达。

(19)咱们无论做什么,惊天动地也好,默默无闻也好,人活着,其实就像是在沙滩上做沙雕。有的人捏了一座泰姬陵,你只划了一条线。你觉得羞愧吗?不会的,浪花一来,沙滩就又都平了。这就是咱们活着的写照。七堇年

(20)劳动是光荣的、崇高的、神圣的,是创造文明的一个伟大写照。

(2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22)你用行动述说着过城的重要,没有无尽的终点,没有无法攀登的险峰,希望载着终点在向你微笑,拼搏吧!经历是一种精彩,迸发你全部的能量,成功是你汗水的写照。

(23)假如说,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最好体现,那么和平年代里,默默奉献是军人最好的写照。

(24)而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根本仍未能脱离水深火热的景况,惨淡经营,挣扎求存,这才是众多企业现实的写照。

(25)他得意时,门庭若市;失意时,门可罗雀。这正是世态炎凉的最好写照。

(26)此词即是他本人以及当时不少士大夫醉生梦死颓废生活的如实写照。

(27)黛玉说:感情是一种伤感,感时花溅泪就是感情的境界。曹操说:感情是一种美轮美奂,不爱江山爱美人就是感情的写照。李自成说:感情是一种悲壮,舍身自杀就是感情的表状。武则天说:感情是一座丰碑,无字的说明就是感情的释怀。

(28)我退休后,每日莳花种草,闭门谢客,门可罗雀正是我的生活写照。

(29)假如你稍不留意在骚乱中被付之一炬的购物中心的灰烬,你很可能会认为这就是4月份的游行的写照。

(30)不少会计界的朋友,最近向我表示,这件事让王苗两人来作出超重的承担,并不见得合理,问题在众怒难犯之下,也只能如此,这是将事件简单化的一个最好的写照。

我的真实写照 篇2

我的真实写照

我的真实写照       我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我相貌平平,一头黑里带黄的头发常常招来羡慕的眼光,一个可爱的大脸蛋,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活出自己的个性!”是我的口头禅,也是我的人生格言。     我在班上算得上是最有特色的`人了。     我这个人最看不惯男生打女生了,只要听到我们班某某男生打了某某女生,我就会立刻走过去和那个男生大打出手,而男生常常会被我打得“落花流水”、“伤痕累累”,所以,班里大部分男生都怕我,甚至还给我起了个小名――辣妹子,我就当没听见,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王佳诚把他的同桌陶应杰打哭了。陶应杰正趴在桌子上“呜呜”地哭呢!作为旁观者的我看得肺都要气炸了,我三步并作两步气势汹汹地跑过去,瞪着眼睛抓着王佳诚的衣领说:“哼,你这个男生实在是太猖狂了,我今天非要收拾你不可!”呵,也许王佳诚见我来者不善,便乖乖地向陶英杰赔礼道歉了。事后,有人说我很泼辣,我笑着对她说:“泼辣好呀,活出自己的个性嘛!”说完,向她摆了个pose。     我有个坏毛病,粗心!我的粗心无人能比,在数学上这个毛病表现得尤为突出。     就拿昨天做的数学课堂作业来说吧!     昨天的晚学班,数学老师布置了12道计算题,我很快就做好了,草草地检查了一遍便交上去了。结果发下来我错了两道题,其中的一道就是没点小数点,可另一道,我算了好几遍,答案还是老样子,这到底怎么回事?看着其他同学都在做数学回家作业,我就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我连忙去请教丽娜,丽娜把我本子上的题目和黑板上的题目对照了一下,然后笑着对我说:“唉,老吴,你题目抄错了,你把除号抄成乘号了!”我顿时傻了眼,啊,我又抄错题目了!我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毛病,不再让粗心虫有空子可钻!     这就是我,一个泼辣而粗心的女孩儿!

生活的现实写照高三作文 篇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是大自然中春的美景。18岁是人生的春天,而当它到来,我的美景在哪?在高三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书本把我18岁的光辉遮盖得严严实实,习题也不肯给它留一点缝隙。

苦尽甘来,是一份追求。解题的成功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点心。它使你忘记了那曾经的`劳累,滋生一丝的骄傲,以及唯我独尊的情绪,忘掉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的努力的本分。求学路上却不能没有甜,而这甜是期盼中的苦心人,天不负,只有这种甜才值得我们不知倦怠地去争取。

马上就要进入高三,心里总不平静,遥想一年以后的高考,不由得有些胆怯。毕竟在求学路上奔波了十多年,望窗外落叶纷飞,听室内书声朗朗,曾经的豪情与壮志都不翼而飞,当年的励志誓言都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紧张和压抑。闭上双眼,未来的景象在脑海一晃而过。

没有风雨的人生,就永远见不到那美丽的彩虹。古人素有:头悬梁,锥刺骨。他们为了金榜提名,能够吃苦,我们生活在21世纪,为什么就不能像古人那样,努力,刻苦。做一个金榜无名誓不归的好男儿呢?

面对高三,我选择让自已过得单调一点,让自已多一份竟取的力量,少一点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当童年的天真离我们远去之后,我们却拥有了朝气蓬勃的青春。对于过去,不去追忆。因为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于明天不期待,因为那是一张没有数额的存折。

窗外那几棵高大的榕树,不知何时,开始默默支撑起我的高三生活。那或许是一种天外飞来的幸福,让我惊喜,也带着感动。如果说生命是上帝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珍惜并且感激的话;那么,那榕树,便让我的生命更加充满激情。我要执着地向前,在生命的激流中毫无畏惧。

成功是我们的喜悦,成功背后是我们辛勤的汗水,没有耕耘那有收获,没有付出哪有所得,因此,对于高三的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充实自己,把自己的理想变为势不可挡的动力。

给高三生活一个微笑无论你伫立在愉悦的顶峰,还是徘徊在失落的低谷无论你是在为曾经的精彩而陶醉,还是在为过去的放纵而伤怀。给高三生活一个微笑,你会收获一份属于自已的快乐和喜悦。

怀着彷徨,畏惧,忧虑的心情,我走进了高三。曾几何时,每当我望着高三,这个神秘而又陌生的教室时,高三总是让我有一种敬畏的感觉。我曾经向往届学哥学姐询问,高三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它是高山,需要抓住一条信念的绳索,努力向上攀登;有人说它是帆船,只要设定一个目标,紧抓住理想的船桨,定能戮穿它虚幻的外衣,领略它神圣的美景;有人说它是沙漠,枯荒,严酷;有人说它是谷地,孤寂,无聊。

苦难童年的写照——读后感 篇4

可怜的阿廖沙三岁丧父,被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他性格暴躁,自私贪婪;两个舅舅也粗野不堪,自私至极。阿廖沙每天看到的是令人作呕的丑事:争夺财产,打架斗殴,愚弄毒打儿童在这个典型俄罗斯小市民家庭中,层出不穷的暴行和丑事压得幼小的阿廖沙喘不过气来。但仍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们给了阿廖沙正确的指引和支持,使他看到了光明。他们都是他的良师益友。正是这些善良,平凡的人哺育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反抗精神,也就是临近尾声之时,十一岁的作者被外祖父残忍地赶出家门,走向了人间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步曲中的第一部,那是一段由一个真善美的天才所讲述的残酷、悲惨的生活中的故事。读完童年,感受到了作者儿时的悲惨遭遇。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有父母的疼爱,母亲的.关爱,同学的友爱,我们生活在爱的天空下,而高尔基呢?与我们恰恰相反。有人说: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高儿基。在如此邪恶和污秽的天地里,他那颗光明博爱的心没有变,没有变得肮脏而变得越加开阔、光明。也许,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童年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坚强勇敢、正直自信。

一个工程瓷砖业务员的真实写照 篇5

一个工程瓷砖厂业务员的辛酸历程

炽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稻黄半枯蕉。一个工程瓷砖厂有业务员顶着烈日,背着宣传画册,拉着样品,来回奔波于各大装饰材料市场。接受着客户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受着非人的气。来自不仅有身体上的折磨,更多是心灵上的无数次的煎熬。这就是一个工程瓷砖厂业务员的辛酸历程的真实写照。他就是我的朋友啊明。不过,我的这位朋友的抗压能力强,他已经在哈德逊瓷砖品牌干了五年了,业绩可是一路的攀升。听说哈德逊经贸有限公司里面的员工,个个都像农民工一样辛勤耕耘来回报社会。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人民能住上漂亮舒适的房子,在辛苦也值得。

写照的近义词推荐 篇6

最近公司开展读书月活动,推荐了《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一书,看完此书,掩书自问,什么样的员工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要我说,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就是那些具有螺丝钉精神的员工,螺丝钉具有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如奉献、钻研、合作、敬业等,企业就是一部大机器,而这些螺丝钉精神,就是维持企业这部大机器所必需的精神。

螺丝钉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它在企业中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看看我们企业就知道,销售人员接到订单转到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加班加点赶交单,后勤保障部门保证原材料的供给,最终订单如期交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环,这些环节中,需要合作、敬业,更需要主动自愿、将奉献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这种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不正是螺丝钉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螺丝钉具有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对于企业来说,只要存在生产经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生产国庆六十周年庆典瓷时,出现水果盘的对接问题,在生产中南海二代瓷时需要解决白、透、薄问题,最后所有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为什么?不就是因为我们企业中存在着这样的螺丝钉吗?是螺丝钉的钻研精神最后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更为企业作出了贡献。

螺丝钉的坚韧精神对于实现目标至关重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不断看涨的状况下,景瓷却在最近几年里实现了经济指标的一次次刷新,靠的是什么?难到是运气吗?不是,靠的就是全体景瓷人像螺丝钉一般坚忍不拔的精神,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都不屈不挠,向着最终的目标一步步前进,最终完成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

写照的近义词推荐 篇7

在一些武术大家心目中,太极拳是有着独特风格的内家拳术;在匆匆忙忙从公园路过的上班族眼中,太极拳是一些“怕死”的老年人的养生之术;在外国人偶尔瞥过的眼神中,太极拳是有着东方韵味的中华文化的代表;在太极拳爱好者的感觉中,太极拳是冷暖自知的一种内在体验。套用人们评论莎士比亚名着《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要说:“一千个听说过太极拳的人心中就有一千种太极拳”。确实,太极拳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单从太极拳的流派来看,当今人们公认有陈杨吴孙武赵等6大流派,但是,许多人还不满足于此,结合自己的体会,又不断地推出了自己编创的太极拳新品种,比如,最近几年,就陆陆续续有三星太极拳、循经太极拳、东岳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导引太极拳、康复太极拳等问世,更有一些人在太极拳前面加上自己的姓就使自己成为太极拳某一家的编创者了。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新编创的太极拳除了少数的之外,许多仍然沿着“太极操”的路子发展,太极拳的深刻内涵表现得仍然不够。

其实,更独特、更有太极拳韵味的太极拳,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薪火相传。这其中,杨健侯秘传太极拳(老六路)就是其中的一支。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与社会上我们经常看到的杨式太极拳各种架式以及其他各家太极拳都不一样。这套老六路更多保留了原汁原味太极拳的风貌,更多的保留了中华道统文化的内涵,更多的保留了让我们的思维感觉新鲜的内容,更多的保留了从各个方面滋养身心的资讯。我们所要继承发展太极拳,但是,对于这套太极拳来说,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继承。其实,如果我们能把这套太极拳完整的继承下来,则就功莫大焉了。如果这套太极拳失传了,再想找回来、继承下来,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为什麽这样说,因为这套太极拳与我们认识的任何太极拳都不一样,更与我们后天养成的习惯不一样。这套太极拳是超越我们平时想象力范畴的一套太极拳。此时此刻,我依然在追思我们的老前辈,他们是如何探研出这样的太极拳的呢? 20世纪80年代,当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汪永泉老师把自己早年跟杨健侯学练的杨式

太极拳老六路讲述出来的时候,许多曾跟他学练十几年太极拳的徒弟都很吃惊,太极拳里边竟有这麽多的内涵——云手里竟然包含着“三个开合”、揽雀尾里竟然蕴藏着“三捋”、单鞭里面竟然埋伏着“滚错折磨”四种内劲等等。许多武林界的朋友建议,让他把这个老六路改为汪氏太极拳,汪老师说:“不能改,这本来就是人家老杨家的,只不过我曾经答应过老杨家,这些不能随便往外传。”

自古以来,太极拳就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脉络是把太极拳当成体育锻炼的一种方法,这条脉络在各派各系太极拳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在传授太极拳的过程中,太极内功不易被人们理解,而且,一旦心怀不轨的人掌握了就会做坏事,基于此,大面积普及太极拳时,许多太极拳老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保留一些不传之秘。当年,杨式太极拳呈前啓下的代表人物是杨澄甫,他在广泛传授太极拳之前,其父杨健侯就告戒他只能传架子不能传内功心法。于是,他定型的杨式太极拳就成为现在为人们广为熟知的太极拳——并最终成为国家体委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的蓝本。

有人认为杨澄甫定型的杨式太极拳架子就是杨式太极拳的全部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也不了解当年杨露蝉三下陈家沟学拳的艰辛历程—-辛辛苦苦学来的“太极拳门里的”的内功哪能轻易向外传授呢——这就涉及了太极拳另一条发展脉络:内功心法的传承体系。据笔者所知,这一传承体系是杨露蝉→杨健侯→杨澄甫→汪永泉→魏树人等。据一位曾与许多太极拳大家有过接触的朋友说:“汪是真正能把《太极拳论》中所要求的内容都表现出来的人。”据采访过许多太极拳名家的记者说:“魏树人老师所继承的太极拳,应该是原汁原味的太极拳。”

是的,在人世间还有这样一种太极拳——自然、柔和、优美,以每个姿势练得是否舒适为检验标准;着意体现松、稳、慢、匀的运动特点,具有极大的养生价值;揉手练习时,没有打人之心,要有扶人之心,如是才能将人弹到拙力所远不及的距离,同时被弹出者还感觉特别的开心舒服;在开始、运行、起止、变化的过程中,以身形和神意气所引起的太极变化,不断的沟通天地阴阳,完美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味;涵盖太极术、太极功、太极道等不同层次的锻炼内容,让学练者始终觉得奥妙无穷,乐趣无穷——这个太极拳,就是杨健侯秘传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改变思维,建立新的太极观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作为中华道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法不传六耳”思想的影响,从创始人杨露禅开始,就一直保密,这有其历史根源,我们不能苛求

古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老六路内功心法的真谛,始终流淌在杨健侯、汪永泉、魏树人等人血脉的深处,从而薪火相传,为我们今天有机会窥见这套内功心法的真谛打下了基础。魏树人老师完整的把这套老六路继承了下来,他多次表示,一定要传下去,发扬开来,进而能造福于社会。

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尊师,就是要尊重并理解杨式太极拳内功心法一脉的任何老师,要感谢他们在百余年的世事纷纭和历史沧桑中,痴心不改,默默探研,不管是经历颠沛流离的生活,还是在铲除“封建毒草”的年代,他们都以一生的时光来传承内功心法的真谛。重道,就是不要把这些内功心法当成一招一式的技巧和与人比高低的秘密武器,而是要把它当成值得用一生时光来追寻的人生之道、太极之道;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滋润身心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不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定的,而是沐浴中华道统文化之阳光雨露,让人的智慧和能力成为自由自觉活动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太极文化是自成体系、独辟蹊径的实践方略、人生哲学、科学殿堂。

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其中内涵。我们一出生,就习惯了按照现代西方科学(局部的、逻辑的)的模式来改造人的先天本能,并在后天的学校生活中,不断改造着中国先辈们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整体生命观、人生观等。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太极文化所强调的无极、太极、阴阳等内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思维中就会荡然无存了。等有一天我们试图用心灵来感觉来理解中国的太极文化的时侯,却在自觉和不自觉之间,怀疑它的真实性和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就是一些对太极文化有所了解和认识的学者、太极拳家,也不能深入地进入太极文化独特的语言符号和内核空间,甚至一生都在太极文化(太极拳)的门外徘徊。为什麽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后天养成的思维习惯阻碍了我们接近太极文化的土壤。从西方传来的体育锻炼模式大都是从形体入手的,所谓的外向性的思维方式;而中国的太极文化则主要从内里边入手的,所谓的内向性的思维方式。古希腊早就有人说:“要想健康,跑步吧!”而中国的太极文化则强调“意在先,气催形”。跑步说的是形体锻炼的方式;而太极拳“意在先,气催形”则涵盖了神意气形各个方面。并不是我们在这里孤芳自赏,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同。基于此,我们学太极拳老六路,一定要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明确自己

的学习目的。学术界大多数人认为是张三丰创立了太极拳,那麽,张三丰创立太极拳的目的是什麽呢?王宗岳在《太极拳经》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世之末也。”可见张三丰创太极拳的初衷是延年益寿——道家修道的主要目的是长生不老,能否达到姑且不论,但道家多高寿则是不争的事实。一般来说,现在学练太极拳的目的也应该落到此处,否则就违背了张三丰创太极拳的目的了。把太极拳作为与人一争长短的技击之术,确实有些糟蹋了太极拳。当年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被人称为“杨无敌”,但他最让后人难以忘怀的,却不是打败了某些人,而是他让太极拳这种延年益寿之文化被世人所知晓,并进而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持续百年的太极文化热。由于历史原因太极拳的内功心法少有人知,这也就为我们珍视它埋下了伏笔。有幸继承这种独特文化的内涵,我们身上就多了一分责任:在自己受益于它的时候,有义务让更多的人也得到它福泽——也许我们一下子不理解、不习惯于内功心法的要求,但是,我们却可以在内功心法的滋润下,一步步前进。也许有一天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自己已深入其中很久了。

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按照内功心法的要领来理解、来学练。内功心法是什麽?内功心法就是人的神意气的集合体。我们一般人学练太极拳往往先学拳架套路,殊不知这样一旦养成了习惯,就离真正太极拳越来越远了。有人说:“我先学架子再学内功,”其实这是不了解内功心法乃精神上、心灵上、气质上、意识上的一种修炼,如果拳架子形成了习惯,内功心法“意在先”就有了障碍,就会形成意识屏障,阻碍“意在先”作用的发挥。太极拳是阴阳拳,阳面的动作虽然很好学,但是,阴面的神意气却是太极拳能否真正改变自身的健康状况、能否提升功夫层次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神指的是精神、眼神,同时,还指意念的发轫点(佛家有明心见性之说,这个“性”其实就是自己能体察到意念的发轫点了,当然,这是很高的境界,常人可能很能理解,我们这是只是一种比附、一种形容);意念指的是自己的念头、想法,这个念头有正念和邪念(杂念)之分,在进行89式老六路的练习时,念头落在盲点、鹘星、胯圈等地方,则这个意念是正念,如果想其他的事情,如中午吃什麽饭等就是邪念(杂念)了——练习太极拳就是要训练我们多正念,少杂念,进而没有杂念。气是构成我们生命的一种无形无相的特殊物质,但是,我们一般人感觉不到气的存在,但是,我们练习老六路可以比较快的

感觉到气的存在。如何我们通过不间断的练习,使“气遍身躯”,则功夫就上身了。到了这个程度,疾病也就不会随意侵犯我们了,此时也就“全体透空”的境界了。当然,在具体的操练过程中,我们要只管意念不管气,气是在意念引领下自己发挥作用的。神意气的修炼是最根本的修炼,这也就是太极拳论等经典着述所说的“心为令”、“意为帅”、“气为旗”的内在含义。

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在日常生活和练拳的过程中训练内心的愉悦感。杨健侯与人揉手的时候,是面带微笑的;汪永泉老师平时看起来很严肃,但是,他打起拳来或着与别人揉手的时候,面部表情则很随意的、很自然;魏树人老师练拳时好像是用微笑催动着姿势,他与人一接手,心中一沈着,眉宇间仿佛透出泉水般的笑意,太极拳威力就立刻展现,让人跳到什麽方向人就跳到什麽方向。为什麽练太极拳要始终使自己高高兴兴的,原因就是人一高兴,气血就能更好的流通,就会减少忧愁烦恼,有些人只是一念之差,功夫就走样子了。对于控制情绪问题有的人以为这不是练功夫,其实这是真正的练功夫,是练神意气通畅无阻的最好方法。在揉手实践中,如果我们特别严肃,使出的就是拙力,让别人很不舒服不说,自己也会有些不舒服;而一微笑,再那麽意念一动,对方就有可能会轻飘飘(或出乎自己意料的整体的出去了)跳出去。微笑是让内心世界和头里边灵明起来的诀窍。头里边灵明了,“阶及神明”之太极拳大境界才有可能来临。

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在日常生活和练拳的过程中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求知欲、练太极拳的欲望在日常生活和练拳的过程中要保持,不正常、不正确的欲望则一定要抛弃。这是人生观问题。追求就是欲望,要控制自己,不让坏的欲望産生出来,影响功夫的上进。过去,正式拜师学佛时,老师一般会提出三条戒律:“第一,从现在开始,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其他的任何法师、居士的讲经说法,都不准听;第二,不论是看佛经还是其他任何书籍,不经过我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你以前所学的,我通通不承认,从现在开始,跟着我从头学起。”第一不准听是把你的耳朵给塞住了,第二不准看,把眼睛给遮住了,第三个是要求你从零开始。道家也有戒律,如初真戒、十真戒、天仙大戒、无极大戒、智慧大戒等。守戒,其实就是给自己订很多条条框框,使自己不去违犯它,这样就把自控能力提高了。为什麽要有戒律,戒律是为了使思想、行为正确,杂念减少,自身的神意气少消耗。如果想取得好的锻炼效果,就必须有

所约束,有约束才能産生精神的力量,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会不断进步。我们认为,学练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一定要:戒烟,少喝酒,不参与赌博、嫖娼、吸毒等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

学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要坚持而不刻苦、舒服而不别扭、愉悦而不拘谨。许多太极拳老师都要求学习太极拳的人要刻苦练功,说只有苦练才能出真功夫。其实,这是以前老师考验徒弟的一个策略。刻苦练习拳架子,也许经过千锤百炼的磨炼,有些人确实能出功夫,但是,臻于大乘的却很少,有些人也闯出了很大的名气,但寿命却很短。为什麽?因为神意气并不是只有练习太极拳的人才能练出来,别人不练拳就没有。

神意气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先天素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构成部分——太极拳内功心法的训练是让人能运用神意气——就像外国人学使筷子,并不是筷子不存在,而是外国人不会用。太极拳之所以受到千百万中老年人的喜爱,就是因为慢慢悠悠的感觉很适合养生。对了,太极拳就是要取得“延年益寿不老春”的效果。为了练好太极拳内功心法,如果过多的强调刻苦练功,往往在练的过程中内心很难放松下来,而身心不放松,则神意气就会滞住,不容易把功夫练出来,身体健康的目的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提倡每天都要坚持练习几遍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但内心里边一定不要有我正在刻苦练功的概念。练之前要重视,练的过程中要特别的随意(姿势不刻板),特别的放松(精神不紧张),特别的愉悦(面带微笑、内心高兴)、特别的无所谓(不去分辨神意气形的对错)。总之,练的过程中是一种美的极至,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是气血流通后的通体舒畅。太极拳五大进展阶梯修炼任何一家太极拳都必须按程序进行,程序不对,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甚至会南辕北辙,离太极拳的真髓越来越远。

由于太极拳之理既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有自身的实修特性,所以,实际修炼过程中,往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许多钟爱此拳之人士穷毕生精力仍不能解其中奥妙。”也因之与太极拳奥妙无穷的风采、魅力无限的境界失之交臂,从而徒留悲伤和叹息在心头。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这里的“序”字,就是程序。程序指的是先后排列顺序,不能马虎,不能错乱,不能颠倒,不能想当然的根据原来的参照系去追求。太极拳的程序,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进展阶梯:

第一种,学练过程中反复体察神意气和形的关系,由开始的不能进入到阴阳互孕; 第二种,通过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来感悟; 第三种,按照拳架(包括内功心法),拆手拆架,揉手的进展来进行。这三种一开始不能融合,但到最后,则必须都必须融进“阶及神明”、“无形无相”、“无我无为”的境界中。

那麽,太极拳修炼的程序都有那些步骤?魏树人老师传授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有七个不同层次的进展阶梯可以供学练者参考。第一进展阶梯:打基础

开始学练太极拳的时候,最初的十多天最困惑,许多人都感觉自己特别笨。其实,并不是大家笨,而是因为太极拳内功心法的术语及用意不用力的要求,对于人们建立知识参照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体验——也可能这方面的本身就是一张白纸,连个参照物都没有。但是,这就是培养、激发内功的重要途径,这个途径必须从一开始就树立起来,否则光顾尽快学会动作,然后去追求动作的规范与否,就会与秘传太极拳“神意作主宰”的要求越来越远。这样的学练太极拳几年、几十年,只能算是比划太极拳套路,只相当于天天练体操,可取得活动筋骨的效用,而太极拳丰富的内涵之滋味就无从品尝了。所以,学太极拳的第一阶段,关键的关键就是解决如何学拳,如何练拳的问题。魏树人老师说:“由简到繁地学习、掌握太极拳的内功理法,是把握太极拳基本技术核心的关键。从内功理法入手,由浅入深地琢磨、体验动作的内含主旨,随着日久功深,便可自然转入下一个阶段——内外相合。”这个阶段关健就是学会动作要领,粗通神意气的内涵,并能一点点的融进行拳走架的整修过程中。此外,有些基本功在这个阶段要经常练。第一,老六路22式的起势和收势(十字手、合太极)要反复锤炼;

第二,两手相对,抱着一个意念想象的气球反复开合拉气、反复揉动气球,要体会其中拉不开合不拢的感觉,有了基础之后,可以练习把手中的气球用意念放到地上复又弹升回到手上——练习日久,手上可逐渐地和地气融合、缠绵、粘糊,如是就能练出行拳走架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手中有球的内涵来。有的人光练这个气球,每天就练1个小时。第二进展阶梯:内外相合

着名学者南怀瑾在《易经杂说》一书中指出:“中国道家讲修道,令人欲修成神仙,必须打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二脉打通,就要‘黄中道理’,这个‘黄中’抽象的是天地之中,具体的是人的内部肠胃一切都好,黄就是中央的顔色,‘理’不是道理的理,是中国医学上的“腠理”,就是皮肤毛孔。工夫做到了,修养够了的人,内部通了,外部亦通了,每个毛孔都通了,这个时候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到达身体来了,面上都有光彩。这时真美,充满了四肢,全身畅通了,那麽,‘内圣外王’,内在有了这样高的修养,如果有机会发到外面,发于事业,就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美丽极了。”这段话所说的内涵,可以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来实现。如何实现,关键就是要做到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就是指自身与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贯通。内外并非指身体之内部与肌肤之表皮在人体构造层面的划分,而是练拳者由神意气形所构成的功夫,在与外界大自然之气的交流、融合、混化、贯通的过程中不断地吐故纳新、充盈壮大。原北京武协副主席汪永泉先生所传的太极拳中,修炼内外相合最畅达的途径就是三道气圈。三首气圈由身中发出,弥漫在肩、腰、胯的周边,其中以腰气圈为主,上支配肩气圈,下支配胯气圈,由此形成一个内气与外气和合充盈的整体,从而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平时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地练习这三道气圈。走路的时候带着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转身的时候要照顾到三道气圈;站桩时可专门练习三道气圈(包括三圈相摞)。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内外之气就融通了;神意的力量就有了基础;身体的健康程度超过一般人了;对外界的感觉就灵敏了,比如揉手时,对方碰到你的气圈,你就有可能先一步发觉之,并能用神意的力量调动气圈産生不经意的反应。第三进展阶梯:上下相随

一般来说,三道气圈有了基础后,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就要多体会上下相随了。关于上下相随,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先生说过:“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这是有关上下相随重要性的论述,这是拳理。

但是,上下相随,不仅仅是“上面的手如何动,下肢的足也如何动。”在杨式太极拳秘传的方法中,还有特殊的练法,那就是三道气圈平等散出之后,肩气圈主引领两臂的运行;胯气圈主引领两腿的起落与移动;腰气圈是肩、胯气圈的主导与媒介。此外,为了避免在行拳走架中心意和躯体散乱,从而使平行的三道气圈能协调一致地运行,一定要在三道气圈的中心垂直地降下一条身中垂直线(意识线),这时,身形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全凭这条身中垂直线的引领与操纵,由此可望在内外相合的基础上做到上下相随。

丹道之功或藏密之法有修中脉之说。其实,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也有与此说法相类似的身中垂直线修炼的内容。在上下相随的进展阶梯阶段,此是一个长期修炼的

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是“气遍周身不稍滞”的过程;是“浩然正气留正中”的过程。如何做到这些呢?按照杨式太极拳老六路22式内功心法的要求,内心舒适地去盘拳直架;去体悟“全体透空”的内在含义。当然,这个阶段,如果能配合着进行太极功(内功修炼法)和太极松腰法的训练,则能有效地提高能力。衡量身中垂直线的修养水平标准有三:

第一,垂直线软而活,在揉手的时候,让对方发不出反应力; 第二,把身中垂直线与钟锤融为一体,可上提下落自由旋转;

第三,让身中垂直线粗而且膨胀力强,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使之混乱。

以上三个标志不是传授出来的招式方法,而是内功修为的自然体现。反之,如果你感觉对方有了这三种情况,则表明对方的功夫比自己强,就没有必要去和人家较量了。汪永泉老师称此为杨式太极拳秘传的“三不打”。第四进展阶梯:拆架子

许多人满足于演练太极拳的拳架子套路,以为一门心思地天天演练就可以功夫上身。岂不知太极拳还必须经历修拳阶段的身心锤炼,这个阶段重要的内容就是拆开架子。拆开拳架子的目的是为了在每个动作姿势的运行与转换到下一个姿势的过程中都融入内功之术。一般流行的太极拳主要是把每个架子的应用法作为阶段原教授内容。比如白鹤亮翅、高探马、扇通背等等是对付什麽招式的;而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秘传的拆架子,则重点放在每个分解动作都依赖相应的内功心法去引领、催发动作姿势方面——这个时候,后面的动作是被前一个动作的神意气催发、孕育出来的;所有的动作姿势都是神意的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聚一散;所有外在动作都是“不经意”出来的,没有管形体动作,但每一式都符合要领。拆架子的关键是纠正并逐渐杜绝只动作形体的空架子现象。只有意识到太极拳必须要使术与招相融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逐渐达到“招中有术,术由招出”,到此境界,便可体会与感悟太极拳架阴阳相合的奥妙,为下一步进行揉手的应用打下实实在在的基础。第五进展阶梯:拆手

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云手、下势、十字手等等有特定手势的动作,练习者将之看得很重,也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意识、眼神等等总跟着手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天长日久的锻炼,会形成浑身僵硬去不掉,进而産生自身神意气对形体动作过分依赖的弊病;甚至有的人会因之出现血压升高等病理现象。所以,拆手阶段必须多去体会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散通空“。盘练太极拳架时,梢节的松散、通空尤为重要。松与散能使手部内气在自身气势的外

缘与大自然的外气自然交融;也便于实现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的境界。如何实现与外界之气的交融使之与身体形成一团混元气呢?关键的关键就是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心中、眼中、感觉中逐渐淡化手的存在,直至最终忘却双手,达到周身一家、“手非手”的境界一般来说,此阶段训练要重点体会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单鞭等动作。特别是手挥琵琶中“琵琶面、琵琶柄”之意代替手;单鞭中“一身背五弓”关于“空四梢”的内在的训练等要反复进行。“松散”之后必须要伴之“通空”,内气的通出实质上是“吐故”;一通即空是内功劲法蓄发相间、自然转化的窍要所在。这样反复体味,就会逐渐领悟到手上松散通空的妙用,继而循序渐进,由脚而腿乃至全身都达到松散通空,如是方能周身内外成为混元一体,从而神意灵敏,元气充沛、延年益寿之实效自然展现。

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産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壶中日月化太极

副标题:——体验太极拳内在感觉的诀窍

如今,学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有的却练着练着就停练了。拳友们很关心地派人去问,听到的回音却是:“练着练着,感觉没什麽意思。”对于这样的人,许多人往往都从太极拳的健身角度来劝解,但是,人家却说:“其他的体育专案也都有健身的作用。”于是,只好看着自己的队伍中少了一位拳友,与此同时,有的拳友虽然还在练太极拳,但一直没有出现内在感觉,甚至连基本的健身效果也没出来。为什麽练着练着兴趣索然呢?为什麽练了很多年太极拳却没有内在的体会呢?原因就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没有体验到独属于太极拳的特殊感觉,或者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练太极拳的方法。内在感觉关乎到能否练好太极拳。独属太极拳的特殊感觉藏在太极拳传统的名称里。过去,人们称太极拳为“绵拳”,称太极拳爱好者所从事的运动为“摸鱼”运动。这些称谓不怎麽正规,却形象地描绘了太极拳内在的奥妙——行功走架时要“神穆穆,貌堂堂,气象浑沦,虚录具一心”,其情其景,其内其外,或缠绵悠悠,或隐隐约约,犹如在水路摸鱼,犹如在天地之间寻找一片柔和的温馨。其实,这是在做一种若明若暗、时隐时现、恍恍忽忽的内里运动。这种运动是把神意气形所産生的内在感觉互动为阴阳变化,而这种阴阳变化,需要在时间的积累和身心深处的揣

摩中来自然呈现,因为,这种微妙的内感很神奇,如果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能反复地揣摩这些内感,则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太极拳练习者,甚至会永远在太极拳门外徘徊。而没有内感的太极拳运动,老前辈们称之为“空描”。意思是说这个人内里边没有东西。以太极会天机,阴阳互根来演化宇宙变化之真髓,从某种意义上讲,练太极拳时的内在感觉如何,是关乎太极拳练习者能否真正窥测到太极微妙,能否全面提升身心健康水平,能否步入太极拳至高境界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所有的练太极拳的人都会出现内在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有与无、多与少、强与弱,与练习者练太极拳的时间长短有关,与习练者是否能沈下心来潜心研究有关,与习练者对太极拳阴阳的关系是否了然有关。内在感觉含意深远当然,由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及人的身心状态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体现在行拳走架过程中,相同师传的弟子之间的内在感觉并不是一样的。这也是太极拳后来分为许多流派的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练太极拳中会出现以下的内在感觉。

第一,行拳走架的时的动触感。太极拳虽然寓内在的修炼为行拳走架,但是,由于动中寓静的关系,只要做到心平气和,则虽动犹静,练着练着,身体的相关部位就会出现相应的动触感,比如热、麻、胀、冷、动、酸、跳、等佛家坐禅所说的“八触”。如果内气充足,则双足,两肾,十指尖都是暖融融的,冬天在室外练拳,甚至不用戴手套。第二,静中寓动的整体感。由于太极拳讲究开合相寓、内外相合,所以,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形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整体感,这种整体感是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的特殊感觉,仿佛自己的心意一动,则内气与外气融合在一起,从而催发形体産生起承转合的变化,这种变化,招招相连、式式相接、内外一如,意气不二;这种变化,和宇宙的运动相契合,和大自然的变化共起舞。

第三,起始、运行、终止、变换过程中的气感。行拳走架时,心中的一静一动,所孕育的起始、运行、终止、变换,会自然而然地节节贯穿,舒缓而动,悠而荡之,手背及小臂的毛孔蠕动可知,人体与空气的摩擦隐约可觉。此时,悠悠荡漾的内气通过劲源或匀布周身,或与外气融合;两膊相系时若气丝相连,上下相随时如有气团移动,如是,动作虽缓放松,则内里的力量无坚不摧。进入这种状态,其内在的身心愉难以言表,置身其境,方知神意气所催发的形体动作是如此的美丽和高贵,内气的充盈是如此的丰富和舒适。行功走架中的内在感觉,远远不止这些。有些状似石火电

流转瞬即逝,有些虽搜遍人间的所有辞汇而难于言表。终生相伴升华自我

在21世纪60年代,刚刚经历了3年自然灾害,有一个小伙子,“先是全身浮肿,数月不消,时常头昏眼花,心跳过速,低烧不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到医院一查,肺部有很重的阴影,医院最初怀疑是红斑狼疮,治了一阵不见转。转了几次医院,又被推断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这两种病都是很难医治的重病。”“就是在这样的日日与病魔相伴的日子中,我结识了太极拳。这个年轻人即后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被誉为“当代毕升”的王选。王选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就是“我的每一天都是从一个小时的太极晨练开始的,我懂得用太极拳保护自己。”大学者梁漱溟一生痴迷太极拳,通过太极拳等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能以平和的心态、宠辱不惊的太极境界对待人生的得与失,苦难与挑战。1974年,他遭遇到长达7个月,大小100多场斗会,这期间,他不仅坚持着自己的主张,更是经常在批斗会的间隙,旁若无人地打起太极拳来。正是有太极拳的滋养,经历了许许多多坎坷的他才得享95岁的高龄。

人的构成,不仅仅是形体的存在,更包括神意气等内在修为。内在修为是人最根本的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标志。太极拳阴面的神意气和阳面的形体之阴阳互孕,其实就是全方位的身心整体状态的自我优化和自我铸造。

太极拳的底蕴包括了内气的培养与人格的修炼,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的精髓――既有道家的“抟气致柔能婴儿乎”的无我无为真谛;也有儒家“善养吾浩然之气,气以直养而无害”等直面人生的气度;更以“阶神明”的境界与佛家的“明心见性”内涵相契合。可以说,掌握了太极拳的这些髓核,也就开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对于太极拳。一开始,我们或许只能从健身的角度来理解它,但是,随着太极拳修炼进程的深入,其“行走坐卧不离”的神意灵明;精神状态“如鸡孵卵”、“如猫捕鼠”般的宁静专一;内气之“气宜鼓荡”与外气之“自然之水”的妙趣天成;皮肉筋骨所构成的躯体,以“全体透空、无相无象”般的大气,昭示了人的生命所能抵达的至高境界。

核心原则成就太极,神,是气势,是眼神,是意念的发韧点;意,是念头,是想法、是内气催姿势的统帅;气,是旗帜,是能量、是生命展示活力的源泉;形,是神、意、气的寓所和使命赖以生息繁衍的沃土、港湾。

没有什麽能比太极拳更清晰地描述出神意气形之间的关系了。但是,如何修炼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不过

,以下五点,则应成为太极拳修炼者必须把握的核心原则。

第一,知行合一。对于太极拳要高度重视,视之为进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真正途径。许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语汇和道理的诠释上。这样的认识是逻辑的推理和辨析,是外在知识的积累,与返求诸已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混元整体的境界还不能兼容,甚至连自身的健康都保持不住。2000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这两个高等学术机构里举行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在1996年到2000年这5年期间,一共有130多个专家去世,这些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多一点。这里边的教训很值得深思。中国古人创造的太极拳,既和《周易》等传统文化之理念一脉相承,又与自己的人生境界和功夫修养相匹配。这就是知行合一。真正太极拳家修炼的至高境界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成境界。这种境界修炼的先天混元气,而这种气可营养身身,使自身的神明、意灵、气足、形体通透,这样的人可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身心的健康。如梁漱溟、王选等。明白了这些道理,练太极拳就有了方向,会为实现内在境界的混元、外在知识的混元、内外之气的混元而努力。如是,则人生通达,太极拳功夫深厚。

第二,自然舒适。许多人都提倡练太极拳要刻苦,并以历史上某某人多麽刻苦来说明之,其实,这是违反人的先天本能的做法,只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一些很出名的太极拳师,一天练太极拳几十多遍,结果连60岁寿命都达不到。真正源自传统文化的太极拳家并不提倡刻苦修炼,他们认为“悟觉方能明道”。魏树人老师,经常接待来访者,有一天美国的潘丽文来,给他作了一个白鹤亮翅的动作,很漂亮,架式很低。魏老师说,你的架式这麽低,自己难不难受?在魏老师所着《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一书中引述原北京市武协副主席汪永泉的话:“练太极拳并不是先苦后甜,苦是练法不当所致,不得法,纵然长期苦练不会有盘拳舒适的感受。随时随时地找舒服就是盘拳养生的窍门。”违背自然的强求刻苦,是不符合太极拳与宇宙虚空同一的特性的,更会出现以形体的僵局硬损害神意之灵的弊病,这就是老前辈们反复强调的“以行害意”的真意所在。

第三,理法不二。到太极老前辈的家中,他们多从理上来啓发我们。其实,太极拳本来练的就是人的先天本能,只是我们后天许多知识和道理把先天的本能给掩盖了,或者说,我们从小建立的参照系没有放置进太极拳方面的思维。如果我们想进行太极拳的修炼,就必须理解“茫点、鹘星、身中垂直线、三道气圈、九曲串珠”等太极

拳术语;“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刻刻留心在腰间”等太极拳经典论述中的深刻内涵。理就是法,法就是理,理法不二,理法一如,因此,学太极拳者必须反复体悟《太极论》、《十三势歌》、《密授歌》等太极拳经典理论,如是才能建立起相应的太极拳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养身的效益,揉手的工夫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産生,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功能,人的生命活力和道德情操等等就会有整体性的提升。第四,一门深入。

我的一位老师,20世纪70年代开始杨式太极拳,那个时候,3个月才学一个式子,如果3个月这个式子内在的东西练不出来,老师是不教下一个式子的。结果刚刚3年,他的功夫就出来了,而此时,他连完整的太极拳套路都还没有学完呢。当代人学知识讲究效益,于是,恨不得3年把太极拳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大流派的东西都学会,于是,就形成了会许多太极拳套路,但身体疾病却没有改善的现象,甚至连基本的放松都做不到。古人学知识,特别讲究一门深入。只有这样,功夫才能上身。太极拳更是强调“专注一方”。如何做到一门深入呢?每个人可根据自身学练太极拳的目的,或选择传统的太极拳;或选择国家体育部门推广的太极拳,专心研究一套太极拳(或者一个太极拳体系)。通过几年的时间的反复锤炼,等身上有了功夫,就会发觉,套路并不是根本,一举一动,“混元一体,内外一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等等才是关键的关键。第五,无我无为。

练太极拳时身体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感觉都不管它,只把握住“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要旨就可以。这个要旨既是太极之理的根源,又是人内在修养的描述。经常与人揉手的太极拳爱好者都知道,凡是有“打人、发人”的念头,肯定把别人发不出去。这个“无”还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次应邀去做健康讲座,我提出,不要总关注自己身体的某位,或总是惦记疾病,要多想象自己身体空了、虚了(炼神还虚)——第二天,一个患肩周炎的中年妇女告诉我,说她的肩周炎好了,原来,听讲座的当天晚上,她自己运动手臂时,想象患有肩周炎的这只胳膊不存在了,结果胳膊反而一下子擡了起来。太极拳来源于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特别强调“无中生有”只有达到了“无”的境界,人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才能做出有益于人类的事情来。着名作家梁衡先生写得《大无大有周恩来》这篇散文,就描述了周恩来从“大无”入手修养自己,反而获得了“大有”。周恩来的大有就是“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

那种倾城倾国,倾倒联合国的风貌,特别是他的大爱大德。”太极拳的关于“无我无为”的修炼,也是为了实现“大有”如何实现“大有”呢?必须从“无”上求,也就是所谓的“无中生有”啊!这个有就体现在武功上可“发人于丈”;体现在养生上可“益寿延年不老春”;体现在人生修养上可“无我无为入化境”。把握这这些,才能说抵达了太极拳修养的至高境界。翻江播海尽性立命人在社会上生存,是离不开太极拳之理的。许多人,或疾病缠身;或心情郁闷;或做事业总不成功;或家庭不和谐。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能按照太极拳所说得“一张一弛、亦刚亦柔、神宜内敛、舍已从人”等理念去修养自己啊!

2003年12月,80岁的魏树人老师宣布,不再教拳,不再外出,只把时间放在怡养天年上。2004年春天,有人以很高有报酬请魏老师每天教拳1小时。魏老师并不动心,委婉拒绝。他说自己现在主要工作就是怡养天年,传拳的事情,已是徒弟们的事了。人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应该怡养天年,这才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太极真义。魏老师可谓深得其味也。人在各个年龄都有自身的使命,但是,有的人却在各种诱惑面前把持不住自己,甚至年事已高的时候,还为名为利而到处奔波。这也是违反太极之道的行为呀!这些道理,在《密授歌》中早有阐述:“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忘物自然,西山悬磐;虎喉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这8句口决都很重要。“无形无象,全体透空”不仅仅体现在太极的技击(揉手)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名对利的态度上。此外,这个口决的最后两句,更道出了太极拳修炼的方向和目标―――“翻江播海”就是让人一生过程中,元气充沛,流动不已;“尽性立命”则指出人的心性修养和人生的使命。修炼太极拳就是修炼壮丽的人生!

修炼太极拳就是保护自己、优化自己,从而使自己尽善尽美地完成一生的使命!

这是人用一生的时光来修筑人生大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从始至终地把持住人的本性——努力追求大智慧大自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愉悦地完成一生的使命——身心健康,幸福平等,事业成功。有关太极拳内在境界的文化梳理副标题:枝繁叶茂盛奥妙无穷。太极拳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由于它历史悠久,学练者从多,从而在传达室承过程中不断分化,形成了枝繁叶茂的局面。以前人们只知道有24式、37式、42式、88式、太极拳,后来,传统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太极拳还有更丰富的内容:螳螂太极拳、无限太极拳、养生太极

拳、八卦太极拳、循经太极拳、岷山太极拳、绵山太极拳、开合太极拳、三世七、四维太极拳、闾山道家太极拳、邋遢派太极拳、益寿太极拳、张三丰太极拳、静功太极拳、自然门太极拳、原地太极拳、两仪拳、东岳太极拳、武当太极拳、先天太极拳、开极太极拳、三星太极拳、四合一太极拳、九宫太极拳、原地太极拳等等,这些太极拳有的来自历史悠久的传统,有的则源自个的新感悟。比如,养生太极拳的编创者是北就体育大学的退休教授张广德;东岳太极拳的创编者是北京体育大学的门惠丰教授;循经太极拳的创编者是民间武术家李兆生;三星太极拳的编创人是退役武术运动员李晖。如此之多的太极拳,真让人无所适从了。仅仅把太极拳当成简简单单的健身方法也就罢了。但是,由于传说中太极拳的内在境界太吸引人了,所以,热爱太极拳的人士还是愿意用一生的时光来追求它、来理解它、来觉悟它。但是,在说法各异的太极拳之门派的海洋中,有许多我始终理解不了太极拳的奥妙及丰富的内涵,总感觉太极拳所说的“耄耋能御众”、“四两拨千斤”、“阶及神明”等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太极拳赶不上前人,而是历史原因,其真谛不被外人所知罢了,如果理不出太极拳内在的规律,太极拳所应该达到的效果就会大大打折扣,甚至有的人练了许多年的太极拳,竟産生了深深的怀疑,喟然发出“太极拳不过如此”的感慨。内里干坤悟真不易太极拳名家李雅轩说:“近来之练太极拳功夫者,百分之九十九弄不对。所以有太极拳十年不出门之说。漫说十年,如无其传,就算练一辈子,也是瞎捣鬼,那就不止十年了。”为什麽会出现这麽多学拳而不得真髂的现象呢? 第一,前辈们藏私,其秘密的东西很少公开披露;

第二,前辈们怕初学者不得要领走入岐途,比如出现“神不役气‘的现象;

第三,前辈们不希望太极拳降为与人一争长短的技艺,因为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早就说过”太极拳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节之末也“。第四,对太极拳理论和思维方式不习惯或者说自身没建立起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此外,还有一个现象影响了太极拳真谛的普及,那就是由于太极拳是以内功心法为载体的修道学说,其内在的感觉和行为方式,不容易用语言表达清楚。因为,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平常人的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一位老先生,老师过世了几年以后,才突然悟到太极拳的奥妙所在,比如,老师为什麽不用力能把自己弹发出去。原来,当年自己过多追求姿势的优美和动作规范,对内在的神意气从来滑琢磨

写照的近义词推荐 篇8

一、自讨苦吃含义

自讨苦吃,汉语词汇。注音:zì tǎo kǔ chī。讨: 招惹。释义:自己找苦吃。明·张岱《陶庵梦忆·朱云崃女戏》:“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

二、自讨苦吃反义词

罚不当罪

三、自讨苦吃造句

1、这不安全并且让人羞愧,他们真是自讨苦吃。

2、有些人是那么喜欢倒霉,以致他们会赶半程路见它去(自讨苦吃)。

3、他们认为,我和戈尔忽视了选举支持我们的人们更深切的忧虑和利益,我们这样做是在自讨苦吃。

4、如果你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你会自讨苦吃。

5、如果在一年前,她就会瞪着他,告诉他这样做是想自讨苦吃。

6、总体来看,当前美国的债务危机很大程度上属于自讨苦吃。

7、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的许多外交成就和政治成就都是在美国自讨苦吃的情况下占到的便宜。

8、向一个游戏人生的人提问这么严肃的问题,我真是自讨苦吃。

9、不要埋怨他了,是你自讨苦吃!

10、然而,某些同事想负起责任把冰箱里的食物清理掉却可能是自讨苦吃——不仅是生理上也可能是法律上。

11、如果人们明明知道怎么钻这些酒店价格体系的空子,还继续使用你们的品牌网站,那他们就是自讨苦吃。

12、对于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而言,忽视妇女行为无异于自讨苦吃。

13、你也许断定他们是自讨苦吃,毕竟发展中国家将首先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14、别怪我,因为你是自讨苦吃。

15、这位青年已惹恼了几乎所有的同事——我敢肯定他是在自讨苦吃。

16、你自讨苦吃!我告诉过你他是个畜生!你非要亲自去见识见识!所以说,把他甩了吧!

17、当男人在体重方面寻求帮助时,英国健康服务体系的无所作为,必然会导致其自讨苦吃。

18、尝试去控制或去改变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只会带来自讨苦吃的结果。

19、人们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20、他指出,因为没有对这个问题采取行动,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正在“自讨苦吃”。

21、你自讨苦吃!我告诉你他是一个很差劲的人。你不相信我。回来吧,宝贝。我们家里需要你。

22、你自讨苦吃!我告诉你他没有那么好。你根本不信我的话。

23、若开始就知道某个目标达不到却硬要去实现,那不会有任何好处,只会自讨苦吃。

24、假如你在雾天去爬山,你是在自讨苦吃。

上一篇:消防安全指示标志下一篇:树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