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共10篇)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 篇1
一、消费状况调查。
在现在物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大学生们追求物质消费,也注重精神消费。虽然说没有高素质的消费者,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但是,当代的大学生毕竟是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他们那种没有经济基础的消费再加上他们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如果没有正确消费观的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
根据某一地区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显示:
1.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300~500元左右,来自农村的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500~800元左右,来自城市的学生家庭人均收入1000元左右。
2.大学生的生活费90%源自家庭供应,仅10%是勤工俭学或是奖学金。众多家庭条件比较优秀的学生对打工挣取生活费表示出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中甚至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件很丢脸的事情。
3.7%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是100~200元,而生活费在200~400元的人约占24%,400~600元的超过40%,600~800元占20%,800以上占9%。
4.大学生每月生活费主要用于基本生活、通讯、上网、买衣服和交友,只有极小部分是用于购买书籍。
5.75~85%的学生追求时尚和名牌。
6.大约75%的学生每月有盈余,其余者或多或少都会有透支状况,甚至是负债累累。
7.众多大学生心目中合理的消费状态认为只要够花就行,很少有人会订出比较详细的消费计划使自己每个月有结余。
8.超过70%的学生对现在的消费状况表示不满意,希望“月收入”能大于800元。
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普遍较差,花钱没有计划,经常借钱。他们大把大把的花钱,高度追求物质享受,尤其偏爱名牌商品。一部分人认为名牌产品质量好,可信度高,是财富的象征,又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因此将名牌作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以个人消费和生活方式来评价他人和自己的价值。显然这部分人是进入了消费观念的误区:作为学生,我们还没有经济基础,所拥有的财富仅是父母的劳动所得,对一个依靠父母生活的人来说,我们对自己最好的证明是学业和素质修养,而不是外在的物质高消费。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他人提供的,而不是自己的。如果感觉到只有名牌才能证明自己,那么我想,这个时候大学生需要的应该不是名牌,而是对自己深刻的反省:父母亲挣钱多不容易,那点微薄的收入既要维持家庭正常开销,还要供我们上学。父母亲对待自己是吝啬的,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而对待我们却是那么的慷慨,毫不犹豫地将一大笔钱塞到我们手中,希望我们在外吃好穿好,却不曾考虑是否要给自己买一件名牌衣服。
二、上网状况调查。
网络时代的来临,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所谓计算机网络是通过互联通道相互通信,从而实现数据和服务共享的一些分布的,智能的计算机所组成的集合,其关键是对数据和服务进行共享。处于世界颠峰的Internet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帮助:获取各种信息,另外还可从许多网站上下载无数免费的软件。信息的发布;信息的交流,象网上语言系统、聊天、网络电话、视频、电视、传真图片、会议等。Internet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它也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无形的网络虽是一个无限的信息资料库,可安全、高效地传递信息。可同时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暴露了出来:网络病毒的蔓延;网上人物的真实身份令人质疑;大量信息被随意地纂改。
从对当代大学生的调查来看,网络中的娱乐板块,最受大学生的欢迎。QQ、网络游戏、在线影视、广播、网上体育世界等。而其他的则利用较少。据调查,大学生中除极个别的人之外,7/8以上的人上网主要是出于娱乐休闲的目的。一些学生能神采飞扬的在网上了一下午,然而所谈的也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在聊天的过程中网恋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再者,网络游戏,原本是带给人快乐,可是现如今带来的却是伤害。据调查,1/5以上的大学生长时间甚至通宵达旦地上网打游戏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影响学习的同时也使身体健康状况大打折扣。
我想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必须以积极的、清醒的态度来面对网络,坚决抵制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尽量减少通宵上网的几率,自觉地控制自己不进入不良网站,最重要的是多学习电脑知识,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才是新世纪的优秀青年面对网络最端正的心态。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 篇2
关键词:网络素养,家庭教育,农村学生,留守儿童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随着移动电信网络在农村的大面积覆盖, 手机能上网等功能的升级, 农村学生持有手机率的增加, 上网对农村特别是偏僻山区的青少年学生也不再成为新鲜的事。网络对农村学生的影响同样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已成为农村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家长和学校视其为洪水猛兽, 家长见网兴叹, 学校谈网生气。
1.2 调查目的
进一步促进农村学生正确、健康地利用互联网, 大学生需要深入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实地感受和调查互联网对农村学生的影响,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身心发展, 分析原因, 探讨出相应措施应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以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学校为调查样本。舒家村学校地处该县舒家村乡, 是县教育局主管的完全学校, 有学生606人, 其中, 小学生376人, 中学生230人。此次调查随机抽取200学生, 发放20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初中生120人, 小学生70人, 其中, 留守儿童113人, 占59.48%;非留守儿童77人, 占40.52%。
2.2 调查方法
对学生采取调查问卷法, 对家长进行访谈法, 运用Excel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法。
2.3 问卷的编制
自编调查问卷, 主要涉及网络运用、上网投入 (或上网时间) 、网络内容、上网途经以及网络影响等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和家长对网络态度、引导应用方式等家庭教育状况问卷。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90份, 运用Excel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其结果如下:
3.1 上网状况与分析
(1) 上网人数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分析。被调查对象190人中上网人数为155人, 占81.58%, 其中, 留守儿童占53.16%, 非留守儿童占28.42%;不上网人数为35人, 占18.42%, 其中, 留守儿童占6.32%, 非留守儿童占12.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上网人次多一些。
(2) 上网时长分析。在155个上网人数中, 上网时间较长的占21.94%, 其中, 留守儿童占20%, 非留守儿童占1.94%;3小时以上的占78.06%, 其中, 留守儿童占45.16%, 非留守儿童占32.9%。显然, 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上网时间更长一些。
(3) 上网途径分析。该校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进行上网, 约占80.16%;网吧上网的比例是17.25%;家用电脑上网的比例是2.59%。智能手机上网是当前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
(4) 网络应用分析。网络娱乐类应用是学生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 玩网络游戏在学生群体中的占比高, 占87.74%, 其中, 留守儿童占61.94%, 非留守儿童占25.8%;用于学习及其它的, 占12.26%, 其中, 留守儿童占3.23%, 非留守儿童占9.06%。显然, 被调查学生上网主要是寻求娱乐类活动。利用网络学习, 需要大力加强。
3.2 上网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调查发现, 虽然不少学生喜欢或者说沉迷于网络, 他们自己其实是知道网络对自身带来的一些弊端的。45.16%的人认为上网使自己学习成绩下降, 其中, 留守儿童占31.6%, 非留守儿童占13.56%;40%的人认为上网使自己无心学习, 其中, 留守儿童占12.26%, 非留守儿童占27.74%;11.61%的人认为上网让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其中, 留守儿童占10.31%, 非留守儿童占1.3%;3.23%的人认为上网影响现实人际关系, 全部是留守儿童。
3.3 家庭教育对学生上网的影响
(1) 家长对上网的态度。22.63%的家长禁止孩子上网,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15.79%,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6.84%;77.37%的家长允许孩子在假期或课余时间适量上网,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43.68%,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33.69%。
(2) 家长的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当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1.67%的家长无文化, 11.25%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 46.74%的家长最高学历是初中, 36.78%的家长最高学历是高中, 3.56%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3) 家长的教育手段。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犯错误的时候, 42.11%的家长会耐心的讲道理,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26.32%,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79%;22.63%的父母会严肃批评, 偶尔也会打人,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21.05%,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8%;2.11%的家长则经常会打人, 全部是非留守儿童家长;33.15%的家长会放任自流,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31.58%,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7%。
4 问题讨论与初步结论
4.1 网络对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面对手机或计算机屏幕, 导致青少年学生生理机能失调、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视力下降、失眠、免疫能力降低、焦虑等伤害。二是网络的不良信息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荒废学业。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 上瘾不能自拔, 不少农村学生荒废学业, 逃课、旷课, 欺骗老师和家长。四是自我意识弱化。农村文化娱乐方式比较单调, 特别是贫困山区, 很封闭, 农村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容易弱化现实中的自我, 与他人缺乏交流和沟通。
4.2 农村学生上网率整体高, 特别是留守儿童上网率高
调查发现, 当代农村学生上网率整体很高, 舒家村学校上网率占81.58%。同时, 从统计结果分析中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上网占比高, 舒家村学校达59.48%。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自律能力差。二是家庭监管缺位。
4.3 导致农村学生上网失控的外在因素
(1) 学校缺乏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调研发现, 该学校的网络设施不足, 电脑设备落后, 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由于该校地处偏僻的乡, 属贫困山区, 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设有一个电脑房, 只有十几台电脑可用, 电脑设备几乎是要淘汰的电脑。学校没有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 学生缺乏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引导。
(2) 社会对网吧监控不力。网络监管机构对农村网吧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及居民楼内不得开设网吧, 而调研发现, 在该乡镇街上开设的网吧基本上设在居民楼内, 离该校不足200米, 缺乏必要的法律手续和营业执照。同时, 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明文规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 舒家村乡的一些机构虽多次对网吧进行检查, 但更多的是走过场, 未取得实际效果。
(3) 家长的教育方式欠妥。调查发现, 在当地, 家长怕网络影响学生的学习, 而家长最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的教育方式较粗暴, 不是循循诱导, 其中22.63%的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会进行严肃批评, 偶尔也会动手打人。
5 对策与建议
5.1 培养农村学生的网络素养
调查发现, 80%的农村青少年学生网民希望老师教育他们一些网络使用技巧, 如利用网络便捷查阅资料、制作课表等。他们希望有技术教师指导他们正确上网, 明确上网的意义, 从而适当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绿色上网, 希望能成为网络的主人, 而不是网络的奴隶。因此, 农村中小学应开足、开好计算机基础课程, 配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老师, 有条件的学校设计和建立校园网。
5.2 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教师要从心理着手, 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要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外出务工父母要重视子女的教育, 加强情感交流, 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 建立寄宿制学校, 吸收留守儿童住校。
5.3 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1) 对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要对农村青少年学生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 规范网吧从业行为。重点在清理地下网吧的基础上, 严把四个关口:进门关、内容关、传播关和法规关。
(2) 建设绿色网络游戏环境。根据调查, 网络娱乐类应用是农村青少年学生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 然而, 较多青少年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对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建设绿色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 指导家长正确认识网络和充分有效利用。贫困山区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 思想不开放,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迟钝, 家长们很排斥网络, 见网生忧。“网络素养教育”不仅要面向青少年, 也应该要面向家长。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使用网络, 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5) .
[3]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S1) .
[4]梁钧泉.手机上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不良影响探析[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文集[C].2010.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 篇3
随着电脑业的迅猛发展,电脑已基本普及寻常百姓家,陇西的大街小巷,网吧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人们感叹时代变化之快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中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的一族。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他们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隐藏着大量消极负面的内容。上网背后隐藏的问题令人担忧:以在校中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沉迷网络、荒废学业、淡薄亲情、疏远朋友,损害身心健康,既是涉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又是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调查研究的开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调查小组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以陇西在校中学生为对象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
调查活动分四个步骤开展,首先在本校以问卷方式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2份。其次走访网吧实地调查,我县以城关和文峰地区为主有网吧30家左右(不包括没有营业执照的地下黑网吧)。再次在公共场所针对中学生群体展开随机调查。最后将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调查结论和发现的问题
我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成以上学生周末和节假日都去上网,上网时间平均每天占到1.5小时,20%左右的学生上网目的是“聊天”,52%左右的学生是为了“打游戏”,还有6%的学生经常浏览不健康网站。真正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和学习的比例不到总数的20%。我县30多所网吧里几乎每个网吧都人员爆满,90%以上是在校中学生,调查表明,高中学生比例大于初中学生,中学生受时间限制,以周末和晚上上网为主,表现为周末全天候上网和晚上包夜上网。有些偏远地区的中学,如通安中学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专门到城关和文峰各个网吧上网或包夜,把大量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中。中学生在公共网吧上网,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控制,总体表现为弊大于利。
1.由于时间管理不科学,从而荒废学业。中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的特殊性使他们的时间既科学又紧张,空闲时间非常有限,上网学生大多数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会将周末时间全部消磨在网络上。
2.网络存在不健康内容,直接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学这一特殊阶段使他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很难辨别真伪与善恶,而网上存在的一些宣传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会负面影响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同时会造成眼睛近视、营养不良、驼背等身体病症。
3.网上交友和不健康因素等影响,诱发青少年犯罪。网上交友聊天是当前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调查表明:中学生因上网与网友常见面的占上网人数的15%,偶尔联系的占23%,而与网友见面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与网友见面被欺骗和伤害,甚至被害的事件。
4.淡薄亲情、疏远友谊、性格孤僻。调查中,部分学生已认识到由于上网耗费了大量时间,自己没有足够时间和父母交流,疏远了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导致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关系越来越淡薄。由于交流减少,使自己的性格难与大家融合在一起,越来越内向和孤僻。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1.加强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自觉从思想和心理上杜绝迷恋网吧。我县各级各类中学应该开展科学上网教育与宣传活动,学校应该积极利用自己的网络资源与优势教育资源,开展正面的教育宣传,规范中学生的上网行为。
2.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规范网吧从业者的行为。首先着力清理地下黑网吧,关停非法网吧,并严厉打击相关非法行为。其次对公共网吧加强监管,设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的标志,加强对进门青少年的审查,确保未成年人不单独进入公共网吧;最后在所有网吧安装技术防范设备,严禁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的传播及杜绝网吧变相经营电子游戏等。
3.尽快出台全方位关于网络管理、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所有参与网络活动人员的行为,尤其是我县各级职能部门要及时出台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政策与措施,大力开展“营造绿色网吧”活动,为青少年创造绿色上网环境。
4.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首先积极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满足学生对上网的需求;其次结合社区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在周末和节假日充分开放和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给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学习环境。如我县刚落成的县级图书馆,馆内资料齐全、设施先进,既有文本书籍,又有电子书刊,是我县中学生周末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篇4
1.调查时间: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一点。
2.调查人物:王美苏,钭钰惠,江盈颖。
3.所带物品:本子,笔。
4.调查问题:我们先来到了网吧的四周,环顾了一下,见到了几位刚从网吧里出来的小朋友,连忙迎上去问:“小朋友,我是水南小学的小记者,请问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上网?难道电脑有一种不可抵御的魔法吗?”
“不,不是的,上网对我们来说可以算是一种毒品,它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聊天,时间一长,就养成了经常上网的习惯,难听一点说,就是大人们所说的上了瘾!”小朋友回答道。
“哦,原来如此,那你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我继续问道。
“这个吗?……,一般我们小学生都是玩游戏,交友等,一般不会去查资料。”小朋友微微迟疑了一下说。
“那你们的家里人同意你来网吧上网玩游戏吗?为什么?”
“我的家里人不同意我来网吧上网,玩游戏,都说玩游戏会伤害眼睛和视力,每一回我都是偷偷跑出来的!”他的声音显然低了很多……
调查表格:
上网
去网吧
玩游戏
查资料
55.88%
20.8%
77.5%
15.1%
由此可见,现在的小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了。
调查方法:(我准备用问卷调查)
调查情况:
1.你一天花多少时间上网?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二小时 D一小时半
2.你们上网一般干什么?
A上网购物 B玩游戏 C聊天 D查资料
3.你们知不知道上网回伤害视力?
A知道 B不知道
4.你们上网的主要地点?
A网吧 B校电脑房 C家里 D其他
5.你们上网的感觉?
A开心 B刺激 C爽 D舒畅
6.父母支持你们上网吗?
A支持 B不支持
5.对策:
1.让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外部分施加控制。
2.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少先队员:1.不进网吧2.进网吧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3.上网要上绿色网,健康网。
3.组织“活动小组”,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素质,用科学教育孩子,给孩子多一点精神上的关爱。
4.积极倡导大网络到作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认识工具,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发展,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
6.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小组编制了六条条例:
1.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2.要诚实友好地与他人交流。
3.不能随意相信网友。
4.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5.要控制好上网的时间。
6.不要轻易告诉他人电话号码。
6.统一认识:
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篇5
引言:4月18日消息,中国官方公布了一个最新的中国网民数据,截至目前,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16亿,仍保持全球第一大网民数量国家,中文网站数量已经达到287.8万;对于无线互联网经济,目前有6.7亿移动用户,其中有1.176亿手机上网网民;对于中国3G发牌后,中国的无线上网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调查对象:邯郸学院大学生,年龄均在18-22岁之间。其中男生58%,女生42%。大一33%,大二41%,大三18%,大四8%。
调查结果:
1.大学生上网比例:调查显示,所有接受调查的人均会不定期上网,所以其上网比例为100%。
2.上网地点:其中58%在网吧上网,20%在学校上网,17%在自己的住所上网,5%上网地点不确定。
3.网龄:所接受调查的人全部在大学以前就开始上网,其中有28%从初中就开始上网,3%在上初中以前就已经接触电脑。
4.上网时间:在上网时间上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男生中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三个小时的占到了22.4%,女生中只有9.5%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会超过三个小时。
5.会不会通宵上网: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了男生多余女生的情况,男生中82.7%有过通宵的经历,甚至13.7%的男生平均两个星期就会通宵上网一次。而女生中35.7%有过通宵上网的经历,但是女生均表示只是偶尔通宵上网。
6.上网干什么:大学生上网在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常规上网任务项中,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对于使用电子邮件的同学中,对于给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发邮件的频率比较大。
7.上网交友:交友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个普遍现象,网友个数少于5、6-
10、11-20和20以上者的比率分别为42%、24%、14%和21%,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QQ是大学生应用最多的聊天软件,在被调查的所有学生中,使用QQ的比例为100%,而且QQ的地位已经不亚于手机号码的地位,成为大学生联系朋友交流感情的最重要工具。
8.关于网恋:对于网恋77%的被调查者认为网恋不应提倡也不应反对,对其抱无所谓的态度,12%的调查对象有过网恋经历。在对网恋的态度方面,11%的人认为网恋是选择理想恋人的又一有效途径,13%的人认为网恋纯粹是胡闹应予以反对。
9.上网与学习:在上网与学习的关系方面,有46%的人认为上网耽误学习,18%的人认为上网可促进学习,而41%的人认为上网虽不能直接促进专业学习但可以增强综合素质。认为网上信息可信度较高、一般和较低者分别为11%、73%和16%。
10.网络游戏:现在,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上网最主要的活动之一,调查中的男生中有72.4%曾经玩过网络游戏,有51.7%的男生现在就在玩网络游戏,17.2%的男生几乎所有上网的时间都在玩游戏;相比之下,女生就少得多了,仅有35.7%表示接触过网络游戏,16.7%的女生还在玩网络游戏但都表示只是偶尔玩。
11.网络健康: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等不健康东西感兴趣者为26%,厌恶者只有12%,62%的大学生网民则表示“不太关注“,认为只要适当还是可以有的。对于前段时间的网络净化活动的态度:有51%表示很好,40%的人表示无所谓,9%的人表示反对。
12.上网的态度:女生中90.5%的学生认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上网时间,调节好上网与其他
事情的关系,8.5%的女生认为自己上网的时间有些长,应该减少上网时间,35.7%的女生觉得如果不上网就很无聊空虚;与此相比,只有60.3%的男生表示自己上网的时间比较合适,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与健康,39.7%的男生觉得自己的上网时间过长,影响到了自己的学习和健康,34.5%的男生如果不上网就觉得很无聊。
13.手机上网:在调查的人中72%的学生会用手机上网,其中大部分为中国移动的客户,手机上网的人中基本都会用手机上QQ聊天,上网浏览网页。对有3G业务,还没有学生使。总结: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作为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则更是严重。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网络已经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的上网素质都比较高,能够轻松应对网上遇到的问题,而且对于网上的信息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对于新闻上所说的网络成瘾的情况在我们学校并不严重。但是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却很令人不满意,和我国整体的上网情况相比,大学生上网大多只是为了娱乐而没有在学习。而上网聊天更是只为打发时间。
在网络健康方面,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并不是特别好,例如仍然有26%的人对色情内容感兴趣。更为严重的是他多的大学生上网只是在玩游戏,甚至无法控制自己每天的上网时间过长,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健康。
最后,本人以为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将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更加有意义,将自己经理尽可能多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是大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1、既费钱,又影响身体健康。调查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7.7%的学生在2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2-5小时,25.1%的学生为5-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名大一的男生还反映,自上网后,视力明显下降,肩部、腰部经常疼痛。
2、上网环境差。45.9%的学生在校内上网,44.3%的学生在网吧上网,利用自己电脑上网的仅占9.8%。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网吧,都非常拥挤,且空气相当污浊,尤其是网吧,每台电脑所占面积还不超过1.5平方米。
3、学校的教育不到位。31.9%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网络,30.2%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书籍,26.7%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向同学朋友请教,从学校教育(如计算机课等)获得网络知识的学生仅占11.2%;同时,对于学校举办网络知识讲座,仅有17.4%的学生表示一定去,如果有时间就去的学生占57.9%,不感兴趣的同学占24.7%。由此可见,学校的网络知识教育不到位,学生已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
4、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大学生感兴趣的两个重要主题是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这两个主题又是和网上聊天分不开的。调查显示:94.6%的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对于聊天的评价,14%认为是排解现实中压抑不满的重要方式,16%认为是展现另一个自我的途径,33%认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认为是重要的交友途径,仅有20%认为是无聊。虽然多数同学都知道网上的信息未必真实,但由于网上交友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空间的局限性,而且表现自我时没有思想负担,所以他们还是乐此不疲。5.2%的学生还有过网恋经历,对于网恋的原因,24%学生是为了排遣寂寞,28%的学生是为了寻求刺激,12%的学生是为了追求浪漫,36%的学生是为了赶新潮。除此之外,网上游戏也体现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22.8%的学生认为刺激过瘾,24%的学生认为可以展示自己才能,满足成就感,25.3%的学生没玩
过而无法判断,27.9%的学生认为无聊。
图三:对于聊天的评价
5、影响学习成绩。63.1%的学生曾因上网而耽误过上课,26.3%的学生认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大二的一名女生说她迷上聊天后,脑海里总是惦记网上的蒙面人,推测他的性格、人品,猜想他的语言真实性,甚至还得挤出时间与对方相会,浪费了很多时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五、对调查结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应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大学生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及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
互联网向大学生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网络完全开放和虚拟的空间可以让大学生随心所欲的表现自己,但如果把握得不好,猎奇的心态和过分追求个性张扬的心理也许会把大学生引入歧途。
”E时代"是迅速制造距离的时代,在纷繁的现象背后,仍是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清净的大学校园也是如此,因小看大,不可不戒。
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族的精英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网上生存能力直接影响其成才。对大学生网民的教育也应成为高校的一项经常工作。根据大学生的呼声和网络发展的实际,大学生网民教育应该纳入正规教育轨道上来,开设相关系列课程势在必行。除了开设有关网络技术课程之外,可考虑开设以网络资源利用为主题的诸如《网络交际》之类的课程。
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它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的交际工具。如果说计算机网络原理类课程是教学生如何制造或维修这个“工具”,那么电脑和网络应用类课程则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工具”,但目前还没有教学生如何正确、高效地使用这个“工具”的课程。就像只教人如何使用枪枝却不管其何时何地因何事把枪对准谁一样,如果不从人文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网络文化,网络这个人类的工具终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网络交际》课程应基于使学生正确、高效地利用网络工具来获取有效信息的角度,融言语表达、信息智化、计算机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为一体,把网络的交际属性、网络交际的特点、网上信息的分类和猎取、网络信息的加工处理、网络单双向交流、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及文明上网等方面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篇6
调查主题:中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人员
调查时间:1月----202月
一、课题背景
随着电脑的普及风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已成为网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平添了许多烦恼。我们今天的研究课题是--------中学生上网情况。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探究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告诉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网络,让网络这把双仞剑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好帮手,让祖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
三、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目的:提出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查找来了解有关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二、整理数据:把调查的数据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删减。
三、具体分析:整合数据,写成论文
四、调查方法
1.网上搜集、查询
2.查阅报刊、杂志
3.问卷调查、实地调查
五、研究成果报告
改革的春风催人欲醉,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成为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民众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信息沟通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对求知欲强烈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 篇7
一、大学生手机上网问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 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认识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 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培育和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进一步培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提供参考[3]。
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课堂, 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殿堂。通过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 研究大学生的手机上网问题, 有利于使高等学校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动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同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148份。剔除无效问卷2份, 合计有效问卷146份, 有效率98% 。
( 二) 研究方法
本文在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任务、目的的基础上, 采用文献资料, 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 分析当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原因, 寻找研究的最佳思路, 为本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及原因
( 一)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
1. 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的积极方面
第一, 扩展了学习途径。在被问到“当你需要查找资料或者遇到问题时, 你第一时间更倾向于哪种解决方法?”时, 有51% 的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搜索解决。在对问题“你是否下载或存储学习资料于手机, 用于平时学习参考?”的调查中发现, 有21% 和42% 的大学生选择经常或者偶尔下载、存储学习资料在手机中用于平时学习。扩展大学生的学习途径是手机上网带来的第一大便利。
第二, 拓宽了交友渠道。相比于朋友介绍、校园活动交友等传统的交友方式而言, 通过手机上网聊天交友的大学生相对较多, 占46% 手机上网的出现, 为大学生带来了新的人际交往方式, 大大突破了现实生活中因院校制约而给人际交往带来的不便, 使他们个体之间真正实现了平等而便捷的交流和互动。
第三, 丰富了课余生活。29% 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看新闻和奇闻异事, 53% 的大学生进行聊天、听歌、看小说、玩游戏等娱乐活动。相对于传统电脑网络而言, 手机上网显得更加便利和快捷, 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大学生进行交友、听歌、玩游戏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的要求, 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2. 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的消极方面
第一, 学业下降。59% 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在6小时以上, 53% 的大学生是通过手机上网进行“聊天、听歌、看小说”等娱乐活动, 60% 的学生由于老师上课内容乏味或者自己不感兴趣,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 28% 的大学生则习惯了上课玩手机, 边玩边听讲。
第二, 交往障碍。57% 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不利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 人际交往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网络交往障碍是指由于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 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人格障碍和各种交际冲突。”
第三, 网络成瘾。大部分学生对上网行为的约束力不足, 60% 和30% 的大学生经常或者偶尔超过预期。在对问题“你不上网的时候, 是否经常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的调查中发现, 57% 和27% 的大学生选择经常或者偶尔, 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对网络的依赖。适量的网络生活对大学生来讲是需要的、合理的, 但是,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危害是极大的。“网络成瘾, 也称为网络过度使用或病理性网络使用,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4], 其特征是: 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上网, 必须增加上网时间才能获得满足感, 向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症状反复发作等。”
( 二) 大学生手机上网消极问题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大同大学学生手机上网的调查, 分析得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家长、教师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 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缺陷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中, 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他们基本是以家庭供养的方式接受高等教育的。父母对他们的管理和约束相对较少, 对子女抗挫能力以及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和熏陶缺乏重视, 从而造成个别学生人格上的缺陷。
2. 教师的重视力度不足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老师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对问题“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的反映是什么?”的调查中发现, 70% 的学生认为老师持无所谓态度, 只管讲课。与小学、初中、高中相比, 课堂气氛更加开放和松散, 大学老师很少仔细入微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 他们往往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大学生, 希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独立自主地学习, 间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所以老师很少用比较传统的教学策略去管理课堂秩序。
四、解决大学生手机上网消极问题的对策
( 一) 转变教育方式, 加强沟通交流
首先, 家长要和子女平等对话, 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 沟通的前提是家长视子女为独立的个体, 而非自己的私有物和附属品, 尊重子女, 在引导他们发表意见的同时, 给予相应的参谋, 最终让子女自己做出判断。其次, 家长应加强对子女手机上网行为特别是假期在家上网行为的监督, 及时发现子女的手机上网问题, 并采取相应措施。
( 二) 提高管理力度, 进行心理辅导
首先, 教师应当采取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积极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工作, 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如果发现个别同学出现手机依赖症、网络成瘾等心理疾病, 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理性地认识和试用手机网络。其次, 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当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三) 养成良好习惯, 确立阶段目标
首先,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应调动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 增强自控能力, 减少上网时间, 明确上网目的, 合理使用网络, 努力成为网络的主人。其次, 大学生应为自己设定一个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 明确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做。无论在何种处境, 都要清醒地认识自我, 提高自制力, 培养自觉精神, 以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实现行为的理智抉择。
参考文献
[1]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Z].新华社每日电讯, 2014-01-16.
[2]楼锡锦, 沈黎勇, 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2) :74-80.
[3]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29 (7) :101-106.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民族高校;上网;建议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173-01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北方民族大学13个学院的学生,按年级(共四个年级)进行抽样,每个年级抽取50人,共计200人作为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 200份,回收问卷200 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法。所用 《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 情况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共 19道小题,由学生按问卷指导语和各题要求逐一做答。
二、民族地区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上网时间和地点。
调查结果显示,北方民族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1小时以内”的占17%,“2—3小时”占39.5%,“3—4个小时”占25%,“4个小时以上”占18.5%。当前北方民族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2—3小时”居多。
上网地点在“学校电子阅览室”占6.5%,在“学生宿舍”占74.5%,在“网吧”占10.5%,“其它”占8.5%。当前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是自己的宿舍。
(二)关于大学生上网工具的选择。
调查的大学生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重较大。根据相关专家的建议,每天上网的时间应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较为合适。由于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增多,手机具有便携性、易操作性等特点,很多学生成为“低头族”,沉浸在手机的网络里,虚度光阴。再者,由于手机屏幕小,辐射大,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对身体健康(如视力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大学生要控制使用手机上网时长,合理使用手機上网。
(三)各年级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四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长集中在 1-2小时之间,而每天使用超过 3小时以上的仅占13.8%,都低于一年级、二年级,主要原因是大四学生忙着工作或者找工作等,因而上网时间较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上网时长比较接近,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的比例都在30%左右,主要原因是大一、大二学生未体味到毕业的压力,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到了大三,大学生的专业课会比较集中,而在这个时间段准备考研、公务员等的学生也在认真准备,所以大三学生上网的时间也相对较短[1]。
(四)关于上网的目的。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中,占比较大的为:浏览新闻与搜集查找资料、玩游戏、聊天,比例分别达到43.5%、32.5%、13.5%。北方民族大学生上网“浏览新闻与搜集调查资料”占比最大,但是上网“玩游戏”的比重也达到32.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游戏上花费时间过多对学业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民族地区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一)上网场所缺乏有效监管。
随着民族地区高校校内网络建设的加速,网络资源的优化,再加上便捷等因素,很大一部分学生上网地点由校外转向校内。据调查,北方民族大学现有81%的学生选择在校内上网。不论在校外还是校内,对大学生上网场所的监管都尤为重要。
(二)学生自控力较差。
大学期间,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束较高中相比,比较宽松。部分学生大学期间缺乏合理的规划,每天沉迷于网络世界,逐渐引发“网瘾”,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学业。大学生上课期间玩手机的现象比较普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
四、促进民族高校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的对策建议
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结合这次调查的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期间的成长对后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多大学生选择上网是为了消磨时间。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才会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就不会感到无所事事而选择上网消磨时间。
(二)对学校的建议。
第一,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上网。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上网的态度参差不齐、认识不一。学校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意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性。
第二,科学制定课堂规则,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在调查中发现课堂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学校和老师两个层面出发。从学校层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校规,如建立“无手机课堂”,学生在上课期间将手机关机。从教师层面,许多大学生表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导致课堂分心玩手机。教师在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
第三,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加强对上网场所的监管。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可以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有益的帮助[2]。学校需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上网的资源。同时,应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页内容,提高网络传输速度,为学生建立绿色网络通道,同时,建立有效的上网场所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11(7)
[2]赵雪梅,姜笑君.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学院学报.2006(12)
本论文为北方民族大学2013年校级人格养成项目结项报告。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9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我们是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的学生,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完成此问卷调查。随着科技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据此情况,特进行此次问卷活动,请您如实作答,谢谢合作!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长为:
□1小时以内□1—3小时□3—6小时□6小时以上
3、您的上网场所是在 [可多选]
□.宿舍□.网吧□.机房□.其他
4、您上网的目的是: [可多选]
□.学习□.游戏 □.购物 □.娱乐 □聊天 □开店 □其他
7、您每月平均花费在网络购物的金额:□□
□.100元以下□.100—500元□.500—1000元□.1000元以上
8、您是否有通过网络学习知识(专业技巧)的经历:
□.没有□.很少□.偶尔□.经常
9、您使用过以下哪些网络学习资源 [可多选]
□.网络课程 □.图书馆电子资源 □.课件学习展示 □.网络学校 E.网络文学 □.其他
10、您感觉你对网络的依赖程度
□.非常依赖,感觉离开网络就有异样□.有一定的依赖,偶尔去上网□.只是为了娱乐和轻松□.只是为了学习的需要而上网
11.总体来说你认为上网:
□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两者相当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10
调 查 人:张倩(组长)
小组成员:王雨欣、汲一路、范浩源、胡彩霞
调查时间: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活动内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
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调查正负影响: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⑴容易上瘾。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6)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7)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8)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9)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10)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正面影响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5)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
(6)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7)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8)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三)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
无法清除它们。
解决方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
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6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7.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8.提高现有网络德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资金、技术投入,促进德育网络的形成(1)要进一步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增加资金、技术的投入,并以结对子的形式扶助薄弱学校。争取使各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得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点击率。
(2)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各校园网要建设好学习频道、心理频道、交际频道、游戏频道、生活频道等,建设并管理好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
(3)各校还应想方设法改善中学生在校上网的条件。可设置学生电子阅览室、电
子课堂、网络走廊等,一方面增加中学生上网时间,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同时,结合课程改革,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向中学生们系统地传授网络知识和技巧。
9.切实加强对网吧、网站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理顺对网吧的管理体制,加大依法治理网吧的力度。成立专门的网吧监管机构;设立全市统一的投诉热线电话;建议电信部门发行青少年专用的上网卡,此卡具有上网费用低廉,自动屏蔽不健康网站等特点。
10.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德育的指导
【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07-31
关于我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10-19
大学生上网依赖问卷调查10-25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反思08-26
大学生上网时间问卷调查总结07-05
上网状况10-19
引导学生上网09-03
学生上网管理09-20
学生上网指导09-24
八年级学生上网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