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状况

2024-10-19

上网状况(共4篇)

上网状况 篇1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具有一定职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 一般办公室职员则主要通过台式机上网, 而学生则倾向于手机上网。手机作为一种新型媒体, 以其互动、及时、便捷的特性, 较容易吸引对新事物有较强接受能力的年轻群体, 故手机上网成为网络接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调查发现, 截止2009年6月底, 手机网民达1.55亿人, 年龄在18~24岁的青少年比例达50.7%, 处于高中教育阶段的中职生和高中生比例最高, 占31.6%。从省市分布状况来看, 广东省依然是手机上网第一大省。

虽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带来极大方便, 但由于近年来部分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加之监督管理不到位, 以致在文化传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各种诈骗、暴力、色情淫秽、迷信邪教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1]。

为了促进和谐校园环境创设, 对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管理, 不仅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且也可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其他行业人士提供参考依据。2009年12月, 我们对惠州地区中职生手机上网接触不良信息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根据本次调查目的, 确定以惠州地区中职学校的在校学生为总体对象。随机抽取2008级和2009级共250名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为药剂、检验、助产、护理等专业学生。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不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后收回。考虑到该校学生的性别比例, 特意补充了其他班级的男生作为调查对象, 以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共发放问卷250份, 收回有效问卷214份, 有效回收率85.6%。

1.2.2 座谈会与个案调查

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 在学生会成员的协助下组织部分学生召开座谈会, 与学生面对面交谈, 不仅获取了大量典型材料, 而且为理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通过数据分析, 对惠州地区中职生手机上网接触不良信息状况有了初步掌握[2]。

2 结果及分析

2.1 中职生手机上网基本情况

2.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将数据收集整理并经过李克特尺度处理后, 先对样本组成进行分析。214份调查问卷中, 男生101人, 占47.20%;女生113人, 占52.80%, 男女比例相差不大。从年龄段分布来看, 学生年龄均在16~20岁之间, 且年龄段分布平均。从家庭所在地分布来看, 市区的占1/2, 农村比例偏小, 占1/5。

2.1.2 手机上网活动内容

在手机使用中, 接打电话、收发信息、上网占所有功能使用率的七成以上, 而收发彩信、拍照、摄像等功能使用率较低。对于手机上网活动内容, 有超过一半以上 (56.73%) 的学生主要是聊天和影音娱乐, 这给不良信息蔓延提供了更多机会。写博客、装扮自己的虚拟空间或玩游戏等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而新闻浏览、收发邮件、查找学习资料等比例均偏低。

2.1.3 花费时间与费用

所有学生每周手机上网平均时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不同性别 (P=0.989) 、不同年龄 (P=0.174) 、不同家庭所在地 (P=0.372)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手机上网的平均费用, 不同性别 (P=0.124) 、不同年龄 (P=0.971) 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只有不同家庭所在地 (P<0.05)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手机上网消费有影响。

2.2 手机上网接触不良信息状况

2.2.1 不良信息类型

手机上网接触到的不良信息类型见表1。对于学生接触到的不良信息中色情淫秽信息的形式调查显示, 最多的是文字 (62.62%) 和图片 (56.07%) , 其次是短片 (34.58%) 和电影 (21.50%) 。对于接触到不良信息的渠道, 大部分情况 (61.68%) 是偶尔点击某个链接发现的, 其次 (48.13%) 是某些网站的广告宣传, 只有极少部分 (8.87%) 是主动搜索。

2.2.2 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态度

学生遇到诈骗钱财信息的态度见表2。

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对于诈骗钱财信息还是能够辨别的, 但是被骗了说出去怕丢脸而默默承受的学生仍然占有一定比例, 这种现象值得警觉。

2.2.3 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因为学生的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与网上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故采用相关性分析代替回归分析, 结果见表3。

由上述相关性分析可知, 学生在手机上网时接触到的不良信息造成的生活影响与性别极显著相关, 与家庭所在地显著相关, 与年龄不相关。即手机上网接触到的不良信息已经对中职学校所有年龄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同时, 依赖性与对不同性别的学习影响和生活影响均显著相关, 也表明对手机依赖性较高的学生接触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3 结论与对策

目前中职生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 加之3G手机的问世, 使上网更便利, 手机传播信息更快捷。虽然手机网络存在诸多优点,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手机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使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中职生辨别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不足以抵制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他们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并使一部分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造成心理扭曲, 人格不健全,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

注:**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2009年12月, 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安部、工信部等9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进一步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 坚决遏制淫秽色情信息传播蔓延势头, 净化手机网络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制止学生手机上网不是根本之策, 关键是如何通过教育和引导, 让学生理性对待手机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当然, 要彻底铲除此类不良信息, 改善育人环境, 消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潜在因素, 仅靠学校的行动还远远不够, 需要全社会共同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手机上网环境。加强网络媒体经营企业的自律性, 发动社会力量监督, 为手机网络信息的传播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 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好的人文道德环境。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上网,不良信息

参考文献

[1]洪新军.基于手机的思想教育——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漫谈[J].职业圈, 2007, (22) :140.

[2]陈平雁.SPSS13.0统计软件应用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张迪良, 汪韬阳.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由手机文化引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5) :66~68.

上网状况 篇2

调查时间:2013年9月1日——9月7日

调查地点: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

调查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

调查目的:随着手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手机上网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我们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用手机上网都做些什么、手机上网的时间段、手机上网所关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手机上网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内容及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分别就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接触情况、手机上网的时间段及原因、手机上网都做些什么、以及手机上网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访问。下面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此次对大学生手机上网状况进行的调查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接触情况

调查报告显示:如今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行为非常普遍,在受调查的196位大学生当中,有192位大学生都使用过手机上网,而没有使用过手机上网的只有4个。其中有190位大学生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仅有6位大学生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而在这仅有的6位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的大学生中,有3位是因为手机无上网功能,或者为了节约钱没有开通上网服务功能。因此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当今大学生接触手机上网已经是非常普遍,手机上网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段以及原因

对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时间段的调查,也可以间接反映大学生上网的一些原因,以便于对大学生管理和控制。调查显示:63.5%的学生是在没课或者是休息的时间;15%的学生是在周末才会上;21.5%是上网时间不太固定,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包括上课的时候)。而在对大学生上网的原因调查中,超过80%的大学生是选择了没事做,打发时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无聊之时使用手机上网,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上网,这对于教学管理,调动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上课效率和自身的学业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挑战,令人堪忧。当然大学课堂的讲授缺乏吸引力、相对自由的个人行为、学

校机构的管理不善等也是造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原因。对于大学来说,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完善学业,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善高校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手机上网的优势,这才是大学体制应该重视的。

(三)手机上网都做些什么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做什么的调查可以看出,随意浏览,打发时间的人数最多,占了40%、上QQ占了20,5%、看新闻占了18%、看小说占了17%、查找资料2%、其他3,5%。大学生是一个特殊人群,是学校和社会的一个过渡期,而大学生有很多时间没有利用起来,甚至不知道去做什么,所以无聊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无聊时上网打发时间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甚至课堂时不进行听课,不知道做什么,也会使用手机上网;上QQ有很多一部分人也是抱着无聊的心态上的QQ,找人聊天、或者是挂QQ;还有一部分人开始看小说;还有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转型期,已经开始关注社会,开始看新闻,通过新闻了解社会,使自己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从这可以明显的看出只有很少一部分大学生上网是有目的性的,大部分仍旧只是把上网当成打发时间的工具而已。

(四)手机上网所带来的影响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67.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上网开拓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缓解了心理压力,结识了许多朋友,但是仍然有12。5%的大学生手机上网已经严重影响到其学习和生活,甚至无法自拔;而且从调查的结果中还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手机上网虽然不至于沉迷,但是从时间及方式上,我们都不难看出,大学生在上课、寝室都会花很多时间在上网上面,这样就会大大压缩了学习时间,这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不利的。

结论及建议:

因此,从调查的结果以及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手机上网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伴随着危害,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大学生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他们从祖国各地汇聚到学校里学习,远离亲人朋友,通过手机上网可以告知他们生活情况,近期生活中的麻烦寻求帮助。与人交往是每个社会人的实际需求。交往空间的扩大使得大学生社会性特征显现出来,从而排除孤独感等不良心理情绪。而且手机的上网功能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信息需求: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每天报道大量的时事新闻,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上网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消除人们信息的不确定性。从消极方面的一面来看:,由于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依赖性,导致大学课堂互动性变差。以至于大学教师在要求大学生提出看法或观点时,大学生不能去独立思考,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老师与学生都带来了坏处,同时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具有隐蔽性,无论课前还是课中,浏览网络信息,玩网络游戏,防不胜防。加大了课堂及学校管理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

质量。而且有的大学生过度地沉迷虚拟世界而脱离现实,长期将自身感情寄托于网络世界,精神空虚,导致其渐渐疏离现实,加剧其冷落现实人际交往。

现如今手机上网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即时快捷便利的手机上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上网的相关使用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勇于创新,张扬个性的优点。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部分学生过多的把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手机上网当中,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能够一定程度上使用手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但在使用手机网络进行学习这一方面还是不足,因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更多地是用来娱乐消遣而已。所以,大学生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约束,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学生要多与现实社会、身边朋友亲人们多沟通交流,而不是仅仅把自己的交流空间局限在QQ之类的虚拟空间之中,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正确引导自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业上,学会自律,努力在学习与娱乐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应该埋头苦干的时候就要心无旁骛,专心于学术研究当中;在有闲暇时间的时候应该把时间更多地用于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例如读书、兼职、打球、跑步等等。

上网状况 篇3

关键词:网络素养,家庭教育,农村学生,留守儿童

1 问题的提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随着移动电信网络在农村的大面积覆盖, 手机能上网等功能的升级, 农村学生持有手机率的增加, 上网对农村特别是偏僻山区的青少年学生也不再成为新鲜的事。网络对农村学生的影响同样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已成为农村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家长和学校视其为洪水猛兽, 家长见网兴叹, 学校谈网生气。

1.2 调查目的

进一步促进农村学生正确、健康地利用互联网, 大学生需要深入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农村学校实地感受和调查互联网对农村学生的影响,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身心发展, 分析原因, 探讨出相应措施应对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以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学校为调查样本。舒家村学校地处该县舒家村乡, 是县教育局主管的完全学校, 有学生606人, 其中, 小学生376人, 中学生230人。此次调查随机抽取200学生, 发放20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初中生120人, 小学生70人, 其中, 留守儿童113人, 占59.48%;非留守儿童77人, 占40.52%。

2.2 调查方法

对学生采取调查问卷法, 对家长进行访谈法, 运用Excel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法。

2.3 问卷的编制

自编调查问卷, 主要涉及网络运用、上网投入 (或上网时间) 、网络内容、上网途经以及网络影响等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和家长对网络态度、引导应用方式等家庭教育状况问卷。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90份, 运用Excel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 其结果如下:

3.1 上网状况与分析

(1) 上网人数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分析。被调查对象190人中上网人数为155人, 占81.58%, 其中, 留守儿童占53.16%, 非留守儿童占28.42%;不上网人数为35人, 占18.42%, 其中, 留守儿童占6.32%, 非留守儿童占12.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上网人次多一些。

(2) 上网时长分析。在155个上网人数中, 上网时间较长的占21.94%, 其中, 留守儿童占20%, 非留守儿童占1.94%;3小时以上的占78.06%, 其中, 留守儿童占45.16%, 非留守儿童占32.9%。显然, 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上网时间更长一些。

(3) 上网途径分析。该校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进行上网, 约占80.16%;网吧上网的比例是17.25%;家用电脑上网的比例是2.59%。智能手机上网是当前学生上网的主要途径。

(4) 网络应用分析。网络娱乐类应用是学生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 玩网络游戏在学生群体中的占比高, 占87.74%, 其中, 留守儿童占61.94%, 非留守儿童占25.8%;用于学习及其它的, 占12.26%, 其中, 留守儿童占3.23%, 非留守儿童占9.06%。显然, 被调查学生上网主要是寻求娱乐类活动。利用网络学习, 需要大力加强。

3.2 上网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调查发现, 虽然不少学生喜欢或者说沉迷于网络, 他们自己其实是知道网络对自身带来的一些弊端的。45.16%的人认为上网使自己学习成绩下降, 其中, 留守儿童占31.6%, 非留守儿童占13.56%;40%的人认为上网使自己无心学习, 其中, 留守儿童占12.26%, 非留守儿童占27.74%;11.61%的人认为上网让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其中, 留守儿童占10.31%, 非留守儿童占1.3%;3.23%的人认为上网影响现实人际关系, 全部是留守儿童。

3.3 家庭教育对学生上网的影响

(1) 家长对上网的态度。22.63%的家长禁止孩子上网,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15.79%,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6.84%;77.37%的家长允许孩子在假期或课余时间适量上网,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43.68%,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33.69%。

(2) 家长的文化程度。调查发现当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1.67%的家长无文化, 11.25%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 46.74%的家长最高学历是初中, 36.78%的家长最高学历是高中, 3.56%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3) 家长的教育手段。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犯错误的时候, 42.11%的家长会耐心的讲道理,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26.32%,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79%;22.63%的父母会严肃批评, 偶尔也会打人,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21.05%,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8%;2.11%的家长则经常会打人, 全部是非留守儿童家长;33.15%的家长会放任自流, 其中, 留守儿童家长占31.58%, 非留守儿童家长占1.57%。

4 问题讨论与初步结论

4.1 网络对农村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一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面对手机或计算机屏幕, 导致青少年学生生理机能失调、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视力下降、失眠、免疫能力降低、焦虑等伤害。二是网络的不良信息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走上犯罪的道路。三是荒废学业。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 上瘾不能自拔, 不少农村学生荒废学业, 逃课、旷课, 欺骗老师和家长。四是自我意识弱化。农村文化娱乐方式比较单调, 特别是贫困山区, 很封闭, 农村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容易弱化现实中的自我, 与他人缺乏交流和沟通。

4.2 农村学生上网率整体高, 特别是留守儿童上网率高

调查发现, 当代农村学生上网率整体很高, 舒家村学校上网率占81.58%。同时, 从统计结果分析中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上网占比高, 舒家村学校达59.48%。究其原因, 一是学生自律能力差。二是家庭监管缺位。

4.3 导致农村学生上网失控的外在因素

(1) 学校缺乏引导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调研发现, 该学校的网络设施不足, 电脑设备落后, 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由于该校地处偏僻的乡, 属贫困山区, 学校办学条件较差,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设有一个电脑房, 只有十几台电脑可用, 电脑设备几乎是要淘汰的电脑。学校没有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 学生缺乏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和引导。

(2) 社会对网吧监控不力。网络监管机构对农村网吧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及居民楼内不得开设网吧, 而调研发现, 在该乡镇街上开设的网吧基本上设在居民楼内, 离该校不足200米, 缺乏必要的法律手续和营业执照。同时, 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明文规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网吧, 舒家村乡的一些机构虽多次对网吧进行检查, 但更多的是走过场, 未取得实际效果。

(3) 家长的教育方式欠妥。调查发现, 在当地, 家长怕网络影响学生的学习, 而家长最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的教育方式较粗暴, 不是循循诱导, 其中22.63%的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会进行严肃批评, 偶尔也会动手打人。

5 对策与建议

5.1 培养农村学生的网络素养

调查发现, 80%的农村青少年学生网民希望老师教育他们一些网络使用技巧, 如利用网络便捷查阅资料、制作课表等。他们希望有技术教师指导他们正确上网, 明确上网的意义, 从而适当上网、安全上网、科学上网、绿色上网, 希望能成为网络的主人, 而不是网络的奴隶。因此, 农村中小学应开足、开好计算机基础课程, 配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老师, 有条件的学校设计和建立校园网。

5.2 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就是心理问题。教师要从心理着手, 矫正他们扭曲的心理;要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外出务工父母要重视子女的教育, 加强情感交流, 多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 建立寄宿制学校, 吸收留守儿童住校。

5.3 营造良好的上网环境

(1) 对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要对农村青少年学生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 规范网吧从业行为。重点在清理地下网吧的基础上, 严把四个关口:进门关、内容关、传播关和法规关。

(2) 建设绿色网络游戏环境。根据调查, 网络娱乐类应用是农村青少年学生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 然而, 较多青少年学生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对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严重危害着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建设绿色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3) 指导家长正确认识网络和充分有效利用。贫困山区农村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 思想不开放, 对新事物接受能力比较迟钝, 家长们很排斥网络, 见网生忧。“网络素养教育”不仅要面向青少年, 也应该要面向家长。家长关注、指导孩子使用网络, 是保证孩子安全的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关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5) .

[3]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S1) .

[4]梁钧泉.手机上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不良影响探析[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文集[C].2010.

上网状况 篇4

调 查 报 告

调查目的: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全面深化“青少年文明上网”活动。

一、当前青少年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

(一)青少年上网的好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第二:可以加强对外交流;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 第四: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学业; 第五:拓展了当今青少年教育的空间。

(二)青少年上网的弊端 一是上瘾问题;

二是部分不健康网点问题; 三是荒废学业问题; 四是诱发青少年犯罪问题; 五是网上交友问题。

(三)青少年上网的数字情况分析

性别比例: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比例高。高中男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男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男生占小学生的25%。

家庭因素: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上网比例越高。上网日期: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时间:青少年平均每周上网时为112分钟。热闹网站:新浪、搜孤、网易、百度。

网站类别:青少年上网,60.3%的时间浏览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浏览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浏览外文网站。

父母限制:8.4%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大多数父母反对子女上网,反对子女到网吧上网。

上网目的: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

常用功能:超过50%的使用率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6%),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联系方式。

需求排序:依次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味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网络内容的真实度:69.3%的青少年认为网上内容50%是真实的;24.6%的青少年认为网上的内容80%是真实的。

网吧的数量问题:82%的青少年认为当前网吧数量过多。

二、建议

1、“引导”:就是要通过各种措施,引导青少年主动接触网络,利用网络,远离“数字鸿沟”,不断提高素质,给青少年充分的“网上空间”。要考虑针对青少年的注意力,专门设立宣传正面信息的网站,增强点击律。适应网络时代的青少年社会化特点,重点培养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要在思想上为青少年修成一道“防火墙”,让青少年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首先判断能力,养成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养成道德自律。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对青少年进入网络社会进行法律保护和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2、“规化”:就是对青少年上网场所加大监督力度,规范网吧从业行为。在所有网吧设立未成年人不准进入标志,加强对进门青少年的审查,确保未成年人不准进入公共网吧。在所有网吧安装有关技术防范设备,并杜绝利用网吧经营电子游戏。采取撤销电脑主机磁盘复制功能的作法,确保非健康资讯不通过电子介质进行传播,尽快出台全方位的关于网络管理和青少年上网和网吧经营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要采取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方式,加大对网吧的监督力度,坚决清除非健康网吧。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我们既不能视之于洪水猛兽,不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我们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同时,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我们能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一时代工具。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承担未来社会的栋梁之责。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运用好这一时代工具,终将聚沙成塔,终将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上一篇:非线性动态模型下一篇:QH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