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2024-10-03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1

陕西安康麦溪小学: 祝振莲

教学内容:选自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园地中的第一部分内容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交流的主题是“自然景观”。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家乡及祖国美丽的风光,感受大自然奇特的的美。2,能抓住特点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美丽景点。3,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有意识的体验生活中的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抓特点介绍一处美丽的景点。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介绍更多美丽的景点,了解其特点。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引导观察,谈话交流。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家乡及祖国美丽风光的视频资料,学生课前搜集一些自然景观的照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第一组课文,感悟到了我们的祖国山河壮观,景色美丽。那么,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看见过哪些奇特的景点呢?

生; 自由介绍自己去过的景点的名称。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自己熟悉的景点。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自然景观)。

二,欣赏家乡美景。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安康景区南宫山美景,了解南宫山景点的概况。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南宫山图片。

地址:www.51yala.com/Html/11817741-1.html

2,播放千层河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千层河视频资料。

地址:v.pps.tv/play_31A806.html

三,交流家乡美景。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家乡的这些美景,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这些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中外游客,是因为有它的奇特之处。那么,这些美景奇特在哪里呢?你亲眼目睹过吗?

生:自由介绍。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南宫山之所以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因为以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山的奇、秀、险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样,千层河以水很清、很绿和山很陡,再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赢得了众多观光者。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很多,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就能了解其特征,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四,交流搜集的资料。

1.师提出交流要求:(1)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图片资料或熟悉的美景进行介绍。

(2)抓住景点的特征进行具体描述。(3),还可以介绍自己在参观景点时的一些小故事。(4),介绍景点的同学语速不要过快,吐词要清楚。听者要认真听,听

后还可以提一些问题让介绍的同学回答。

2,分小组按要求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景点特点。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搜集到图片资料也可以抓住特点介绍自己熟悉的一处美景。

3.小组派代表进行集体汇报交流,师点评汇报交流情况。

四.指定身边景点交流特点。

师:同学们,校园里的花坛美吗?谁来做一介绍?

生:分别介绍校园里花坛的特点。

师:谁能从花坛的位置、结构、样子和花坛里花的种类、颜色等方面来进行具体介绍呢?

生:按要求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介绍。

师:小结。

五,欣赏祖国有名的风景图片。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北京颐和园的美丽风光。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颐和园图片资料。

地址:

生:欣赏交流感受,感悟大自然的美。

六,布置作业:继续搜集自然景观图片资料,仔细观察和探索大自然。

板书设计;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2

一、人造景观不应破坏自然的设计原则

现在不少城市规划中, 自然丘陵、小山体在消失, 然后又花重金人工营造这样的景观;填埋了一个个天然湿地之后又挖塘造人工水景。重人造景观, 轻自然生态的现象, 是当前不少城市园林绿化的通病。设计人员, 要在设计环节治疗这种通病, 要通过设计成果, 让城市建设者明白, 城市园林绿化最重要的功能不是造景, 而是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这是人向往自然的本能需求。“城市滨水绿化应尽量保留或者恢复原始湿地, 城市中那些能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完整的绿地资源, 在城市建设前要摸清家底, 严格保护。”

二、城市公园应与自然景观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公园的设计应优先考虑公园的功能定位, 多用科学的绿化手段。如上海世博园, 每天入园游客众多, 因此公园设计必须保证“高容量人群对生态的需求”, 也要保证“便于安全疏散人群”, 为此设计师选择了“种大树”, 把森林搬到城市来, 同时减少灌木种植, 选择耐踩踏的草坪;世博会期间正逢夏季, 因此“遮阴避阳”和“降温”的功能不能忽略, 于是设计师采用带状化植树的方法, 把黄浦江的冷空气直接导入, 再配合“雾喷”设计为公园降温;黄浦江就在公园边, 江景不能被挡, 防洪墙也不能没有, 而带状化的种植可以打开公园与黄浦江之间的视线, 绿化缓坡、绿屏等立体绿化的设计则减少了防洪墙给景观带来的影响。此外, 一系列防噪、除废气、过滤灰尘等公园功能都通过建屋顶花园、大量使用绿屏等立体绿化、使用水质净化处理、科学移植大树等方法来解决。所以“城市公园的设计不是单纯造景, 还要考虑城市的生态功能, 建立植物良好的群落体系, 体现中国传统施法自然的绿化精髓。”

三、小区绿化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的设计原则

现在的城市小区绿化普遍存在“绿地不少, 绿荫不足”的现象, 只见大片草坪和小灌木, 却忽视了居民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和儿童玩耍的需求;有些居住区不适宜南方热带棕榈植物也引进来种, 到了冬季就用塑料布包裹, 既不美观也增加了养护费用;还有一些开发商不惜花大价钱移栽胸径在40cm以上的大香樟、大银杏和大桂花等, 结果由于运输与成活的需要, 整个树冠被截得面目全非之后难以恢复原树型;此外, 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经费不足、人为破坏、挤占绿地等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小区绿化中。所以, 设计师的设计作品,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原有的地形地貌, 在深刻理解当地气候特点、当地植物种群结构和植物品种及其立地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作品。

四、在保护自然景色的前提下去构园的设计原则

人们之所以把山林地、江湖地、郊野地、村庄地等列为佳胜, 是体现中国自然式庭园始终提倡的“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的重要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对于资金建设力量雄厚、到处充塞着人工建筑的今日园林景观环境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如, 山林郊野, 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 加之树木成林, 已具有了60%的自然景观, 再按功能铺砌园路磴道, 设置必要的小建筑等人工组景设计, 园林景观即可大体构成。如, 江湖、水面、溪流环境, 经整砌岸边、修整或设计水面湖型, 再按组景方法布局, 以水面为主体的景园则可自然构成。我国很多传统景园就是按此思想构园的。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重视保护自然景观、过量地动用人工工程, 应引以为戒。

五、人工环境占主体时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在城市中心高中层建筑密集区、建筑广场、中层住宅街坊、小区和建筑庭院街道上构园是最困难的, 但它们也是最渴望得到绿地庭园的地方。所以, 在人工环境占主体中构园或平地构园应注意运用以下原则: (1) 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互为陪衬时, 可以绿树为主, 也可以建筑群为主。前者种植乔木, 后者可为草坪。根据功能和城市景观效果确定。 (2) 用人工工程仿效自然景观的构园。凿池筑山是常法 (北京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都是挖池堆山, 取得自然山水效果) , 但要节工惜材, 山池景物宜自然幽雅, 不可矫揉造作。做假山时要注意山体尺度, 山小者易工, 避免以人工气魄取胜。 (3) 划分空间与互为因借的方法。平地条件和封闭的建筑空间内构园, 要做出舒展、深奥的空间效果, 需多借助划分空间和互为因借的手法, 并注意建筑形式、尺度以及庭园小筑的作用, 如窗景、门景、对的组景等。

六、生态城市的一体化的设计原则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 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 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 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 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 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

七、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自然景观元素;城市景观设计;感官体验

徐恩淑说:“城市景观具体说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以及思维所获得的感知空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提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自然物和人工建造物都是构成景观的元素,大至自然地形、开阔空间等具有自然美;小至栏栅围墙、小桥坐凳等人工建造物具有工艺造型美。城市是人聚集而形成的场所,城市美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把自然景观元素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就是把大自然的那份纯真,合理的营造在城市这个人工环境里,尽可能的减少城市的机械感、冷漠感;进而带给城市更多的和谐。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观念,一方面是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因而在设计上主要是模仿大自然、吸收大自然之美,与艺术的手法相结合。例如,古代哲学家们认为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才能获得美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完美的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中国人把景观的运用在围墙内,强调了景观的私人性,是供少数人欣赏的景观环境。在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把围墙内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融入围墙之外,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新方向。

一 视觉层面

景观设计首先在视觉上给人冲击,形成整体印象。人们首先通过视觉建立起关于城市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绿草地甚至郊外的稻田与一块铺满花岗岩的广场;绿树成荫、形态各异的天然休息场所与铁丝高盘没有座椅供人休憩的“没有人性的广场”……都是景观设计的不同的形式。在视觉层面将自然景观元素融入城市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冲击人的视觉感受。中国的园林艺术就如中国画般注重视觉的感受,往往使意境、格调、色彩、形式、层次的搭配以及气韵浑然一体。景观设计的空间序列,可以通过强调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层次感来丰富城市景观,通过各个方向层次的转换,加强景观对于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通过空间构成元素如地形、山体、道路等对人的视线进行规划,实现景观与人的视觉的交流感。另外,在视觉层面可以将光与影充分的运用与城市景观设计中。大自然的时令、节气瞬息万变,光与影的表现效果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富有时空的美感,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将时空变化这一自然要素渗透到设计当中,可以使景观独具佳格。

二 听觉层面

听觉层面的景观刺激是细微的,是一种与景观融为一体的融恰。走在苏州山塘街里,对于江南生活的感悟就不仅仅满足与眼。在浓郁的江南建筑与小桥流水的陪伴中,耳旁总是会听到轻轻的吴侬软语,偶尔还会出现一些不知为何的鸟鸣声。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一种充满生机、全身心融入其中的热情荡漾其中。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中,风吹草动、树枝摇曳都是整个环境中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

三 嗅觉层面

味道是人通过自身感悟与体验而向外在呈现出的对于某一事物的一种理解方式。在嗅觉层面的景观设计,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升华。沁人心脾的芳香与雅致的景观环境是中国人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通过植物的配植,确保整个园林环境一年体现四季不同的景观特色,气味特点。雨后,各种不同的味道蜂拥而至,使整个景观空间立马生动活泼起来。因此,在嗅觉层面的城市景观设计,要灵活的运用各种自然元素如植物(包括一些适合当地气候地质条件果树类)、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另外,在这些元素的配合使用时,要考虑到气味融合时所带来的不同于单独气味的情况。

四 触感层面

人与景观总是希望能够更加亲密的接触,接触带来破坏。在城市的景观区域,人为破坏的痕迹比比皆是。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能够消化和吸引人为的破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讲的就是这种自我的恢复能力。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能够让人在观赏景观的同时实现一定的参与性、互动性,从而实现趣味性与亲切感。在景观元素的运用上,可以如中国园林般,有苔痕遍布的小径,有不加漆饰的木架,有林木掩映的山石,有粉墙乌瓦的建筑……看似随意布置,然而每件事物都在其应在的位置上,浓纤得宜,修短合度,仿佛出自天工造化。李冰父子创造的都江堰水利枢纽,根本没有大规模机械施工,也就丝毫没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却能巧妙地为成都平原提供人工水源,直到今天。在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开垦、利用大地根本就无需刻意为之,高处是果园、低处是稻田、洼地则是池塘,对自然地理环境利用得很天然。植物的配置也是如此。水稻、芭蕉、橘树……信手拈来,却美若天成。这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人工材料与天然材质的结合,可以大大降低城市景观中冷漠情绪,加强人与景的协调性。

把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城市景观空间的空间结构和肌理的有机相融;以及与周边地段的空间环境、建筑风格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融合。从而使空间形态具有点、线、面抽象形态的景观要素的结构关系和秩序组成一个完整、明晰的城市景观系统。另外,还要从城市景观实际出发,对城市中的元素以及周围可以利用的自然景观资料进行调研,结合城市风貌特色资源、城市性质、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点,对城市景观特色进行选择、集中与提炼,进行有意义的城市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 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骆天庆.近现代西方景园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J].中国园林.2000.3.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4

香港现用小学自然教材,是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于1989年出版的,以后各年重印的朗文科 学。每学期一册,小学一至六年级共12册。纵览朗文科学各册教材,非常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香港乡土自然教 学。这样不仅可使自然课面向香港自然环境,符合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从 儿童抓起,提高香港公民爱护香港的良好素质。朗文科学乡土自然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一、认识香港自然环境

朗文科学通过一系列香港乡土环境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意识与环境保护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达到如下几方面教学 目的。

1、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六百万香港公民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生存环境,香港 一切公共场所是为香港公民开设的,香港公民要爱护香港环境。

2、明确美化环境、美化校园、美化家庭的意义,并且积极参加这些活动。

3、了解香港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止方法。如香港陆上污染主要是由弃置的废物造成,废物的来源和种类 有:①家庭和效游人士弃置的废纸、空罐、胶袋和腐烂食品等。②商店和办公室弃置的废纸和胶袋等。③工厂 和货仓弃置的塑胶、木料和金属废料等。④建筑地盘弃置的建筑废料等。香港政府处理这些废物的.方法有堆填 法、焚化法、再生法等。

4、告诉小学生如何保护香港环境,如在公园里不乱抛垃圾,不伤害公园里的动物,不采摘公园里的花木 ;不伤害益虫、益鸟;要爱护和保护树木;要遵守香港政府公布的有关保护环境的法规;帮助香港政府整治环 境,发现垃圾堆积等现象,要利用热线电话通知市政署。

二、认识香港自然事物

朗文科学中的自然事物,大多数是香港本地的自然事物。如植物方面的课目有常见的植物、常吃的蔬菜、常见的花卉、香港的市花、常吃的水果、公园里的植物、常见的乔木、常见的灌木等。动物方面的课目有常吃 的咸水鱼、常吃的淡水鱼、海滨小动物、公园里的动物、田园里的小动物、常见的鸟类、蛇的外形与习性、苍 蝇、蟑螂、蛙等。

三、认识与香港有关的自然现象

朗文科学中天文、气象、物理现象等自然现象,大多联系香港乡土实际。如一年级下册8课天气的冷热, 联系了香港夏天的气温和香港冬天的气温。二年级上册1课天气的变化,联系了香港天气变化的气象资料和收 听香港电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二年级上册3课香港的四季,联系了香港四季的划分和香港的特征。三年级 下册5课海水的变动,联系了香港海滨海水的涨潮和退潮;三年级下册6课云和雨,联系了香港多雨的季节, 等等。四年级下册5课四季的成因和气候,用香港一年中受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及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变 化,来分析香港四季的成因,又用香港四季气象资料,来描述香港的气候;四年级下册9课空气的特性(二) ,联系香港乘搭缆车由山下到山顶,沿途耳朵的感觉,来说明大气压力随着离海面的高度而改变。五年级下册 13课风的形成,联系了香港的地理位置,说明香港春夏多吹东南风,秋冬多吹西北风的原因。

朗文科学的乡土自然教学,不仅使香港小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而且还培养了多种能力。 朗文科学各课教材均为问题思考、科学探索、重点知识及综合活动四部分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指导儿童自行 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有利于培养、训练、发展儿童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朗文科学在乡土自然教学过程中, 通过小学生观察香港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通过小学生根据乡土自然实质, 进行科学探索,思考和回答一系列具体问题,培养和训练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通过结合香港实际的学习重点,培养和训练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通过到香港自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景观规划 篇5

巅峰智业旅游规划设计院以完善和保护规划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环境总体质量,满足旅游区总体绿化景观规划要求为指导,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绿化,绿化规划为构建旅游区的以风景观赏为主点、线、面、片的立体绿化格局。规划区内主要景观节点是中心服务区各个景观节点应依据各自的定位进行城市设计,本区的空间景观规划着重于控制旅游区五大板块建立;控制五板块相互交错、彼此融合的景观格局的建立,同时禅堂水库堤岸线景观带与各功能区的交融,形成人工与自然、动态与静态观赏相结合,点、线、面统一,以人为本的特色景观系统。

旅游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在对空间景观规划区景观轴和景观节点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应严格控制,严格管理,重要景观节点的控制主要以下列几种形式体现,沿禅堂水库堤岸构建绿化景观带;沿交通主干道和次级干道为依托,构建规划区景观轴,三个景观中心:将禅堂水库、五星级酒店、温泉小镇这三个景观聚集点作为景观中心,若干景观节点由出入口、公共建筑及区域内较好景观点形成的若干景观节点,将东西向主干道两侧地段定为景观控制地段。景观控制地段体现着片区的精神面貌和主要特色,在城市设计中应注重不同功能用地景观特色的塑造及相邻近地段景观的过渡,保证景观序列作为有机整体的连续性。在首先保证规划区内各处都有良好的面湖视野的前提下,以贯穿以连续的、无视线阻隔的景观廊道和景观轴为依托,形成良好的视线通廊,形成景观联系。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6

在进行现代园林湿地景观设计时,不应该仅仅建设一个单纯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应该在其中融入该区域的文化特色,使现代园林湿地景观富有特色,增加其观赏性。因此,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文化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应该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目前,在现代园林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的设计时,也应该注重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作用,还能够使城市湿地景观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提升城市湿地景观的品质和内涵。(2)注重“场所精神”的建设。应该从精神上对城市湿地景观进行设计,使城市湿地景观不仅拥有清晰的自然空间,还拥有深厚的内涵。

4.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分析

植物是湿地景观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湿地景观的设计时,必须对其进行设计,湿地景观中的植物不仅包括岸边的植物,从植物的生活类型来看还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从植物的生长类型来看,分为水生、沼生和湿生植物三种,其中不仅包括小草、粗大的草本还包括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等。在进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合理的选择植物的种类。在选择植物时,应该根据该区域的环境情况,选择适宜生长植物,并且,选择的植物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够充分的发挥湿地系统的作用。(2)合理的进行植物搭配。做好植物的搭配,能够提升湿地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净化效果,具体来说,应该根据水的深度,合理的进行植物的搭配。

4.3现代园林湿地景观分级控制设计分析

在进行现代园林湿地景观的设计时,应该做好植物覆盖率、骨干树种和附属植被的设计,对现代园林湿地景观分级控制设计。

4.3.1湿地景观核心保护区域设计

该区域应该主要对其原有的景观进行保护,应该对该区域存在的原有生物群落进行维护,避免其遭到破坏。

4.3.2退化湿地景观恢复区域设计

该区域最为重要的是对景观进行恢复,主要包括对湿地生态效应和原有的湿地植物景观进行恢复,充分的发挥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

4.3.3湿地缓冲区域的设计

该区域应该注重对生态景观效应的构建,在该区域栽种特有的植物物种,引进既具有生态性,也具有观赏性的植物。

4.3.4户外休闲区域设计

该区域应该主要栽种乡土植物,促使农作物和湿地景观相互协调,促使湿地景观具有鲜明的特色。

4.3.5建筑和服务区域设计

该区域应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构建合理的植被空间,在建筑物和服务区域加入一定的绿地区域。

5结束语

湿地景观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此,我们应该对湿地景观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认识,明确湿地景观运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湿地景观,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统一的城市湿地景观,充分发挥城市湿地景观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J].现代园艺,(21):126~127.

[2]肖丽,许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剖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11):00264.

[3]邱建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2):00151.

[4]潘曲波,王艳.湿地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4):48.

[5]左永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6(20):203.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7

1.1 灵感

为了给人们营造一种回归自然, 体验风情的地方, 初步设计了“自然风情”主题餐厅, 让人们放松心情, 营造各地风情的场景, 使人们在喧闹的都市体验不同风格的用餐环境。

1.2 元素

本文自然风情主题餐厅的室内设计, 大多数采用自然元素和各地特色为主题, 更适宜营造自然环境, 让人更好地体验其中。各个就餐区域都有着独自的当地特色为设计元素。

2 表现手段

2.1 手绘

本文餐厅设计是利用马克笔手法表现的, 先用铅笔在A3纸上起草稿, 调整透视关系, 再用水笔勾画成具体的形态, 最后利用马克笔完成上色。

2.2 软件

本文自然风情主题餐厅的设计是用cad, 3Dmax和photo shop来完成的, 首先用cad把平面图布置好, 在平面图中要注意把握好各个功能的分区和物体的尺寸。在导入到3Dmax中进行挤压建模, 贴材质, 导模型和打灯光, 先渲染出测试小图看下整体效果, 然后进行修改, 反复渲染小图达到预想目的即可渲染大图。再用photo shop进行后期处理, 调整对比度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 最后完成效果图。

3 设计亮点

3.1 平面布局

餐厅位置坐北朝南, 服务台位于餐厅入口处, 方便消费者咨询和订餐, 指引人们等候和就餐, 大厅中央是人造自然景观, 以红绿色为主, 也不会使客人对大厅望眼欲穿。对于各个就餐区域的规划, 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灯光效果, 使客人感受也皆尽不同, 可以更好地营造各种符合主题的氛围。

3.2 入口大堂

大堂入口是礼仪、接待、登记、指引和结算地方, 其设计布局要突出特色和营造特殊氛围, 也直接影响着整个餐厅的形象和赢得客人的好感。餐厅坐北朝南的位置, 也易于大堂的采光。本文餐厅大堂没有过多的装饰, 色调统一不会使人感觉过于花哨。

3.3 地中海风情

地中海风格形成于9~11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前, 地中海风格的家具以极具亲和力的田园风情及柔和的色调搭配的。无论是材料和色彩都与自然达到了某种默契, 其室内的装饰也是基于海边轻松和舒适的体验, 屋内没有浮华、繁琐的装饰, 使人处处感到悠闲自得。

3.4 大漠风情

大漠的辽阔与孤寂和城市的繁华与拥挤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相对于都市的人们大多数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忙碌, 去过大漠的少之又少。所以本文设计以大漠风情为主题开拓了一就餐区。大漠风情就餐区墙体和地板都是利用喷砂工艺制作模拟大漠景象, 吊灯则选用了红色烛台吊灯, 更加凸显了大漠的异域风情, 绿色的仙人掌加以装饰就餐区域, 使得大漠风情不宜单调。

3.5 极地风情

极地风情就餐区域的四周壁纸以冬季冷杉为主, 搭配以蓝白色桌椅, 和灰色白纹地毯, 使室内区域达到冰天雪地的效果。而天花是以北极特有的北极光演化而成, 顶灯是以满天星的造型。壁纸和室内的色调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寒风阵阵的萧瑟。

3.6 田园风情

田园风格是采用具有“田园”风格的建材进行装修的一种方式。就是以田地和园圃特有的自然特征为形式手段, 带有一定程度农村生活或乡间艺术特色, 表现出自然闲适的情调。此处的田园并非农村而是一种贴近自然, 向往自然的感觉, 让人感受到朴实、亲切、实在。

3.7 自然风情

自然风情主题餐厅卫生间的地砖防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卫生间装饰的主要部分, 所以采用300mm×300mm的花纹防滑地砖, 不但有很好的防滑效果并且防水性能很好。而吊顶采用的是铝扣板吊顶, 这种吊顶防潮性好, 施工简单, 容易拆卸。卫生间的墙面也要铺设墙砖, 起到防潮作用, 并有利于清洁。

4 结语

本文自然风情主题餐厅是以让人体验各地风情为主, 营造各式氛围, 使人就餐其中, 享受其中, 此次设计追寻的是使人们感受到“一眼一世界, 一步一风情”的效果。通过本文的设计找到不足之处, 将其改正, 为从业者以后的设计道路汲取经验。

摘要:室内设计是以自然风情为题, 突出地方特色, 突出特色文化。使人们不再拘谨于普通的就餐, 使整个餐厅内部融入到各地的风情文化中去, 使人在餐厅就餐不但能品尝美味佳肴更能让人流连到美妙的环境中去。

关键词:主题餐厅,各地风情,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 宫灵娟.以生态为导向的餐饮空间设计[J].艺术教育, 2015 (1)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8

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在对人工林进行长期大面积栽培经营和改造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近自然林业理论”,其经营思想是对前人盲目营造人工林的质疑和进行反思后的觉悟,强调的是人类要尊重自然,尽可能按照自然规律来构建生态环境。美国生态学家McHarg一直主张在城市建设中设计要结合自然,对城市内的空地系统的潜在价值和约束因素要综合考虑,这对城市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借鉴近自然的思想,近几年来我国城市林业领域也做了相关的探索性研究。相对过去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和人工痕迹过重、生态效益不高的城市森林建设模式,通过近自然的设计和管护,创建富有活力的高效城市森林,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成提出了模拟自然状态下森林的特点进行近自然的城市森林设计和管护理念,讲究“师法自然”,模仿植物的自然组合,强调植物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结合起来,形成自然或近自然式的森林结构和环境,以满足城市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回归自然的双重需求;针对国内园林景观建设的一些反自然现象,祁新华提出了近自然园林发展模式,突出园林资源持续性满足需求的能力,更注重自然界自身而非人类的作用;结合德国“近自然”整治概念和日本“多自然型”河道改造技术,达良俊提出了“近自然型”城市河流水系恢复和水景观建设的理念和模式等等。这些近自然思想的应用研究,为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研究奠定了基础。

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理念

1人与自然和谐

城市绿化隔离带作为城市基础性设施建设,在规划中要大力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即“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代城市生态建设的核心理论,意味着人类在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生态法则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得到了大自然的良性回报,这种和谐是人与动物、植物、环境和气候的整体和谐。瑞典、芬兰等一些近自然林业国家,在治绿上都表现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强烈意识以及遵循自然规律的近自然经营法则,为方便居民亲近自然,政府创造很多便利条件,公民可以自由地进入任何一处绿地游憩,为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近距离地亲近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熏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设计遵从自然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设计遵从自然”的景观规划思想并进行了大量的设计实践以来,尊重自然过程、依从自然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已被国际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界普遍接受和应用。自然界在长期的自然适应、竞争直至稳定的过程中,每个过程都会出现独特的自然适应形式,表现在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组合结构中。我们在设计中应善于发现并充分利用这些自然形式,以恢复或促进自然过程的自动稳定。城市隔离带区域的绿地景观设计,就是要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城市风貌、结构特征、空间属性等进行规划,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组景和美学作用,使绿地景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合理功能定位

城市绿化隔离带具有调节城市气候、防治大气污染、涵养水源、防治风沙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环保功能,同时可以控制城市发展形态,保障城市的合理格局,给人们提供休闲游憩场所,满足市民回归自然的需求。因此,在对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的绿地景观进行系统布局时,要考虑隔离带的生态功能,结合所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和文化特点,分析确定隔离带的主要功能及附属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功能与整个城市规划、城市环境间的关系。运用整体功能定位的方法,综合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绿化隔离带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4创造异质性景观

景观异质性的增加,可以使绿色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组织结构,促使自行生长、演化抵御一定程度的外来影响力。在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设计中,应融入这种观念,综合考虑城市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选择模式的主导功能。斑块绿地的种群搭配以多样性为基准,依据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植被结构,进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并突出乡土植被在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中的应用,避免优势物种的绝对控制;廊道绿化则可以因环境条件不同处理成节状或块状,与斑块绿地一起构成有多层次的近自然复合植物群落,提高景观的异质性,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

5营造人性空间

现代城市设计的趋向之一是着力寻找关心人的需求,增强社区感和空间识别性的途径,即通过物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满足人们在使用方便上、心理平衡上和社会交往上以及视觉舒适上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可能性和选择性。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作为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场所,其绿地景观设计应是“以人为本”的环境设计,将空间环境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模式取得内在同构,从而使绿化隔离地区环境充满人性——邻里感、乡土感、归属感,提高城市生活的宜人度、舒适感和人情味。在绿化隔离地区绿地物态与文态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努力营造人性空间。

6丰富森林文化

城市森林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规划和构建过程中,应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物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城市隔离带的建设中,使城市森林系统具有地域和文化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立足于森林文化的建设,引导和发挥市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再生需求,形成具有特色的绿地景观。

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环境、拥有蓝天一青山一碧水以及和谐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了城市林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具有亲和性、富有人情味、舒适性和文化教育性,同时兼顾居民健身娱乐、社交活动的绿地景观,才能激起人们亲近的欲望,使城市森林的综合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2可持续性原则

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进行长远规划,综合生态上的科学性、配置上的艺术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等特点,充分考虑实现森林环境和城市空间主动的接应,争取最大程度的亲和,使之成为真正体现人与自然共存的城市空间。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城市森林各子系统之间、城市森林与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城市绿化隔离带作为城市林业建设中的组成部分,规划时应从城市整体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结合城市规划优化系统结构,合理布局森林,构建与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城市规划发展目标相协调一致的生态屏障。

4生态化原则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建设的扩展导致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退化、城市病的蔓延,生态观念的引入为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复杂城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学中共生互利和相克相生的原则,不过分追求多种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尊重自然、构建以近自然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主的建设模式,恢复近自然的森林生态功能。

5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城市地区的绿化基础和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在绿化隔离带的规划设计中,应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合理配置隔离地区的各类型绿地,做到重点突出、均匀分布,使绿地类型结构、格局和比例与当地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达到绿地景观的整体优化利用。

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模式

城市绿化隔离带处于城市人工环境和农村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是城市有生命力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是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的城市生态建设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备,现代城市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重视绿化隔离区的绿地建设,对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的系统布局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绿化带的系统布局就是对隔离带内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的合理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地系统的近自然景观设计,应以创造生态型自然式景观为目标,依据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指导,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在城市外缘布置大面积的生态屏障,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如城市周边的荒山、坡地、河道等丰富的地形,并成片保留郊区优质菜田、农田,规划建设森林公园、综合游园、生态保护区、保护林带等,在城市周边形成大面积的绿色斑块;对城市周围缺乏山林的城市,要刻意营造大面积的绿色斑块,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要利用城郊放射性道路、铁路、河道及高压线走廊两侧建设大规模的带状、楔形绿地,将绿色斑块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山水城林交融、绿荫覆盖、清新自然的开敞型绿色空间,构筑绿色斑块+绿色廊道+绿色网络的系统格局,达到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绿地景观的最优化。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篇9

第一部分:导入

【投影展示以下“名言”】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站起来的人民要改造一切!旧世界、大自然、全宇宙„„

师:同学们,在上个世纪中期,屏幕上的这些话啊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流行。来,请大声朗读。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读好“改造一切”,“其乐无穷”等短语)说说你读这些当年的“流行歌词”的感觉。„„

在上个世纪,我们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

人是万物之灵 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师:在过去,我们一直以为这些观点是真理,但是有一个学者严春友,他却说“NO”!请同学朗读《敬畏自然》的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词语来评价一下上面这些说法。(天真幼稚、不自量力)

所以,严春友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 敬畏自然!

【投影展示课题】

第二部分:整理作者观点,感受作者情怀

(一)整理观点

师: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它掷地有声的鲜明观点。【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观点鲜明

掷地有声

师:现在我们就来快速理清作者的思路,看看他的观点有哪些。这篇文章很长,也很难。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做这件事:先抛开第一自然段和末尾一段,请你快速浏览各自负责的段落,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说说每一段中作者的观点是啥。有中心句的用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就需要你自己概括了。(教师简单分组,每一个大组负责三段)

(生浏览,勾画批点)

(师生交流中心句,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比如“相形见绌”的“绌”等等)

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请同学们再进行深度提炼,用最关键的词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首先,作者让人类和自然比智慧,得出的结论是——(相形见绌)

接着,作者又探讨了人类之于自然的作用,原来人类不过是自然的——(表达工具)

最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人类和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原来大家都是——

(兄弟姊妹!)

于是,严春友最后这样归纳,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投影展示】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二)感受作者的情怀

作者的观点确实很新颖,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和普通议论文不一样的是,它和散文一样讲究飞扬的文采,彭湃的情感。

【投影展示】

议论性散文:

诗一样美的语言

酒一般浓的情感

来,同学们,只有体会到了《敬畏自然》一文中诗一样美的语言、酒一般浓的情感后,你才可能真正和严春友产生共鸣。先让我们来做一回诗人。老师把第四自然段的文字做了一个变式,大家这样来朗读。

【投影展示】

(领)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领)实在是相形见绌(男)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女)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男)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女)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

(领)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领)展示出大自然——(合)深邃、高超的智慧

(师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反复朗读,选定领诵者,灵活地点评激发诵读的热情)

告诉我,同学们,你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来朗诵这段诗一般的文字的?(是啊,同学们,也许,这就是“敬畏自然”中的“敬”吧!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最末一个句子。

【投影展示】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请用反问句的语气来读。2.请把它变为肯定句来读。3.请把它变为感叹句来读。4.请用无奈的语气来读。5.请用愤怒的语气来读。6.请用恐惧的语气来读。请你创造一个新句子来读。(仿写练习)【投影】

谁能断言那成片倒下的树木不会是„„ 谁能断言那濒临干涸的月牙泉不会是„„

师:孩子们,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来读吧!

【投影】

谁能断言那大面积排出的废水不会是人类已经变质的血液呢? 谁能断言藏羚羊死前的咆哮不会是人类灭绝前的呻吟呢? 谁能断言城市中那漫天的烟尘不是人类自己的骨灰呢?

谁能断言那被黄沙所吞噬的道路不会是人类通往地狱的黄泉路呢? 师:同学们,倾情朗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的内心又涌动着什么样的情感呢?(害怕!恐惧!战战兢兢)„„

师:是啊,同学们,如果人类不觉醒不改变,这些句子中描绘的景象就是我们人类的穷途末路啊!这恐惧这害怕也许就是“敬畏自然”中的“畏”的一种表现吧。

第三部分:总结归纳,作业设计

同学们,人是什么?自然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这也许是我们终生都必须思考的哲学命题。希望严春友的《敬畏自然》能够给你一些启示。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诵课文的最后一句,再次思考严春友的观点。

(指导学生诵读: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反复朗诵最后两句)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篇10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了解对比和反问的作用。

3。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艺作品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哲理以及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阅读,朗读,分析,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爱护自然的警句,格言导入。

二,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三,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并从中找出

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

2>明确论述思路:

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进而述宇宙生命,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同时巧妙的运用对比手法。分说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两大方面构成对比,两个方面又有对比。

四。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散文,

谈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表达了一种忧患意识和情感。

2。文中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字是那些?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爱护自然,人员自然才会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五。研读欣赏。

1。本文从表达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以议论为主,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

2。文章是怎样推出议论中心的?

运用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最后引出结论。

如;从否定征服自然到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等。

3。文章运用了那些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对比,拟人,反问

4。本文语言上有何特点?

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六。体验反思。

1。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了文章后你有那些想法,试举例说明。

2。你对于”敬畏自然”持赞同还是反对态度,还是有其他观点?

七。板书设计:

敬畏自然

人类生命与大自然

对比

人类智慧,自然智慧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拟人

自然智慧,宇宙生命

自然景观教学设计 篇11

摘 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这种认识,对乡土景观的概念、特性和表现展开了分析,然后对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景观;现代景观设计;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对乡土景观产生了无尽的喜爱之情。而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乡土景观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加强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完成乡土景观的设计,则能够在实现现代景观设计创新的同时,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特性及表现

(一)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一词起源拉丁语,原本的意思为某领地出生的奴隶,在后期发展中延伸出各种意思。而作为形容词,乡土可以被解释为某个时期某个场所或某个群体的特征。目前,可以被称之为乡土景观的景观共有两种,即地域景观和乡村景观。所谓的地域景观,则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由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具有系统性、区域性和人文性特征。在不同地域,拥有的地域文化不同,也将形成不同的地域景观[1]。而乡村景观指的是在乡村地区范围内由自然、经济、人文和社会等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其景观拥有特定内涵、形态。乡村作为人口密度小和土地利用粗放的地区,拥有明显田园特征。作为地域综合体,乡土景观包含村落、农田、道路、河流、树林和一系列生活风景。比如,仅村落就包含聚落、民房、屋后林等,农田包含村头聚会地、篱笆和菜地等,道路包含田间小路、农用道路等,河流包含池塘、水渠等,树林包含杂木林和郊山林等,生活风景则包含洗衣场所、小木屋、石碑、祠堂和木桥等。

(二)乡土景观的特性

从景观特性上来看,乡土景观首先具有功能特性,该特性也是其与非乡土景观的重要区别。具体来讲,就是乡土景观对于人来讲具有功能性,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包含人们的生活习惯。其次,乡土景观具有地域特性,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智慧和经验,美化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不同地域的农田才会有不同的肌理形状,并且种植了不同的作物,能够使农田拥有不同的色彩。而这种景观美并非刻意刻画,只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耕作需要,是经过不自觉的美化形成的,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乡土景观,是由于人们积极地适应当地自然过程和景观,同时也是由于当地自然景观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于生活需求,当地人将对所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并在生产生活中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乡土景观形成的动力就是人们生活需要。因此,地域性是乡土景观的重要特性,地域美则是在乡土景观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与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再者,乡土景观具有文化特性[2]。作为文化和社会体验的载体,乡土景观对地方的历史进行了记载,传承着当地无数动人的故事,并对土地的归属、人与土地、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叙述。

(三)乡土景观的表现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乡土景观构成要素有大有小,包含了千变万化的内容,是自然艺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具体表现上,可以从景观风貌和景观空间层次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一方面,在景观风貌上,乡土景观可以被划分为人文和自然两类。人文景观又可以被划分为经济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包含丰富的内容。自然景观是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一切景观,包含风雪、动植物和山水等元素,可实现人类文明生活的囊括[3]。只有能够与自然景观融合的乡土景观,才能拥有地域乡土气息,才能被称之为乡土景观。不同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是人文集聚。比如,聚落景观就是乡土景观构架,由结合自然景观特色的建筑物、建筑特色构成,是能够体现乡土气息的景观框架。文化景观由非物质和物质形态景观构成,如宗庙、水井、寺庙、碑刻等都属于物质形态文化景观,传承了人类文化。而非物质形态景观十分丰富,不同地域的景观特色不同。其中,风气、宗教和民俗为地域特色的重要表现内容。经济景观则是从行动上实现文化与自然融合的景观,能够展现当地文化的发展情况,包含生产场景、经济作物和农田耕作等元素,可展现当地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另一方面,从乡土景观空间层次上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景观。其中,微观景观为具体事物形成的景观,包含物件陈设和生活器皿等,可借助一个碗、一口水井展现出乡土气息。将这些器具符号化,则能将其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从而更好地进行乡土景观文化和设计理念的表现[4]。而中观景观由微观景观构成,形成了如聚落和民俗等景观片段,并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囊括在内,能够使乡土文化得到更好地体现。宏观景观是由中观景观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土空间,对当地的人文理念和自然风情进行了融合,可实现人文理念和地方特色的完美融合。

二、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一)为景观设计带来灵感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通过运用乡土景观符号将为景观设计带来更多灵感。因为,乡土景观历史传承性很强,对其进行解读能够使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地方情感和居民态度,从而使现代景观设计者与当地人的感知差异得到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景观设计将能更好地体现地域特性,可以使不同用户群体感知到设计者的思想,并理解和接受这种景观设计理念。通过理解乡土景观,设计者能够先对当地气候有所了解,然后再对土地上的人文过程进行深入理解。由于乡土景观能够使用物质形态进行真实情况的展现,所以它将能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乡土文化。同时,乡土景观具有的多样性将能为现代景观设计者带来设计灵感,从而使其完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作品设计。比如,乡土景观更为接近自然,所以更能使人感到身心放松。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融合该设计理念减轻都市人的生活压力[5]。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借助周围环境完成具有乡土气息的场景设计,以勾起人们对舒适乡村生活的回忆。此外,也可以完成与乡村生活相接近的景观设计,从而给人们带来体会乡村生活的乐趣,继而使人们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二)使景观设计融入生活

从本质上来讲,一切设计都来源于生活。而乡土景观设计更是起源于生活中的各种文化和活动,与人们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乡土景观才能自然地融入生活,轻易地被人们接受。对乡土景观展开研究,能够使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硬性文化植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可以使其更好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景观环境将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在没有设计师和建筑师的情况下,其形成的景观就没有规划设计的缺陷。乡土景观就是这样的景观,未经过刻意设计,仅仅伴随着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所以能够引导人们学会如何利用空间形式。认识到这一问题,则能使现代景观设计更好地融入生活,并为当地景观发展留有更多空间,进而使城市规划设计缺陷得到有效弥补。具体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则可以利用乡土“物”使景观传承朴素自然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与人们的生活相互融合[6]。比如,通过使用现代技术进行传统地方材料的运用,则能够使地方特色得到保护,并使当地风俗和传统得到尊重,继而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回归感。

(三)传承人文历史经验

乡土景观的形成,与人文历史经验有关。关注乡土景观,并保护乡土景观,则能实现人文历史经验的传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传统农村文化和建筑的保存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乡土景观蕴含当地文化特色和风土色彩,能够体现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情况,并确保自然环境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认识到乡土景观的这一特征,也能够使设计师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景观设计问题,有助于设计师实现人文历史经验的继承[7]。借助乡土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师能够呈现各种历史文化内容,并将人类历史文明更好的展现出来,继而使现代景观设计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提高景观生态效益

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各地景观设计显然过于注重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而这些现代景观不仅难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还将给自然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以至于导致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问题的频繁发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设计思维,完成接近原生态的景观设计,则能使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发展,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因为,对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理解,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而从乡土景观角度进行设计,则能够使现代景观生态效益得到提高,并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进而更好地体现现代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8]。具体在设计现代景观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对当地的气候、地质和水系分布等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选择合适的当地植物进行景观设计。而利用这些植物完成城市特色人文景观的营造,则能够使景观更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并且通过发挥其生态功能为城市环境提供保护。

三、结语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为生活和自然相结合的产物,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地方人文风情、传承理念和宗教信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文化符号,则能够使现代景观设计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生活,从而在传承人文历史经验的同时,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因此,相信本文对乡土景观以及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展开的分析,可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郭君洁,邓洋.论乡土景观及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233-234.

[2]孟琦.基于乡土景观及其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486.

[3]曹瑞祺.浅谈乡土景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5,(21):63.

[4]林永安.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农业大学,2014.

[5]陈晓菲,王瑶.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对传统乡土景观的借鉴与创新[J].福建建筑,2014,(08):30-33.

[6]郭选昌,高麟腋.校园景观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7]陈谦青,张飞.乡土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江西建材,2015,(20):31+37.

[8]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12):105-108.

作者单位:

李艳,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一篇:古都西安观后感下一篇:给创业大学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