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整理

2024-07-21

人事档案整理(精选8篇)

人事档案整理 篇1

第一类 履历材料

干部履历表(书)、简历表,干部、职工、教师、医务人员、军人、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干部简要情况表,干部信息管理登记表,以“简历”为标题的个人材料(主要介绍不同时间学习,工作的地点、单位、任职情况),更改姓名、籍贯的证明材料等。干部履历表和简历表有鉴定的,以履历为主,归第一类。

第二类 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

自传(自己写的个人经历),个人撰写的简历材料(主要内容为:个人简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带自传的履历材料或简历表,以自传为主,归第二类。

第三类 鉴定(含自我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1、考核材料:干部考核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表,考察材料,现实表现,领导干部考核量化测评表,参加形势教育干部实绩考核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报告表,后备干部登记表,干部挂职锻炼表,干部挂职推荐意见,干部挂职锻炼总结及鉴定表,民主评议综合材料。

2、评语鉴定:高等学校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核)表,报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学生操行评语,所有不带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的鉴定(包括:学生、培训、工作、出国、团员、党员、军人、“三讲”、蹲点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知青),各类人员评(鉴评表)等,党员民主鉴定表,干部考核表等。

3、审计报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的材料、,离任审计表等。

第四类 学历、学位、成绩、培训和专业技术等综合材料

1、学历材料:学生登记表(初中、高中),学生成绩登记表,考生报名登记表,新学员审批审批登记表,选拔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分配登记表,毕业生登记及鉴定表,毕业论文成绩登记表,学员结业论文登记表,学籍登记表,研究生登记表,推荐上学意见书,同意推荐上学的证明,高考志愿书(申请报考书),退学证明,肄业材料,学生学年小结表,证明毕业时间的材料,中央党校学员登记表,中央党校学员党性锻炼思想小结,中央党校学员学习小结,中央党校学员党性思想考评表,毕业(结业)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学位申请书,干部学历学位认定情况登记表,所有带学习成绩、考试成绩的鉴定,出国留学审查登记表,报考(申请)表,同意参加高考的证明,攻读博士学位专家推荐书,定向(合同)培养高校学生合同书等。

2专业技术材料:教师登记表,教师资格过渡申请表,教师任职资格申报表,医务人员登记表,医师资格认定申请审核表,技术(兼职)聘书(如经济师、工程师、教授、会计师、指导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合同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科学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呈报表,关于申请任职资格的报告,申报条件和任职资格检查表,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简表,科学技术干部技术职称评定表,技术干部定职、升职呈报表,专业技术职务任命书,专业技术职务复查考核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申报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等。

3、科研成果:创造发明、著作及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等目录。

4、培训材料:党校轮训培训班学员考核表,岗位职务培训,培训学员学习考核登记表,学员考核登记表,干部进修登记表,培训证明,预备役培训,干部理论学习档案卡片等。

第五类 政审材料 个人的说明材料(主要说明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登记表,军婚证明,军婚报告及批复,爱人(对象)情况登记表,对其家属、亲友调查情况的证明,招工政治审查表,入伍政治审查表,高等学校考生政治审查表,外出培训人员审查表,学徒审查登记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任职人员的资格审查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工作期间的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证,更改(确认)年龄、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民族、国籍、入伍时间的证明,“三龄一历(即年龄、工龄和党龄、学历)”的审核表,干部在制止**、平息反革命**斗争中的表现情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表现情况,家庭成员旁证材料,关于党内职务情况的说明等。

第六类 党团材料

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退团申请书,超龄离团登记表,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如有多份仅保留第一份和最后一份,其他材料归入本人档案的散材料中),转正申请书,转正的意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表,发展党员计划审核登记表,民主评议党员登记表,党员“双学”活动登记表,1985年、1990年制的党员重新登记表及申请,确认团龄、党龄的相关材料,加入其他党派的申请书、登记表及证明,由单位开具的党、团材料丢失的证明(说明)等。

第七类 奖励(包括科技和业务奖励)材料

所有奖励文件、奖状的复印件、先进事迹材料,党员民主评议登记表(被评为优秀党员的),得奖的著作登记单,奖学金审批表,通报表扬等。

第八类 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等材料

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个人的处分决定,上级批复,核定(调查)报告,本人的检查,交待,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复查报告、决定、结论,免予、解除,撤销处分的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批评材料,对个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不起诉决定书,刑事判决书,惩罚性民事判决书,计划生育处罚决定等。

第九类 工资、任免、身份等方面的材料

1、干部工资、定级、待遇材料:工资档案,工资审批表,晋升工资文件,浮动工资表,带工资的任免表,转正定级登记表(含无工资额的),因受奖励晋升工资相关表格,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职工考核升级审批表,工作变动登记表,各类津贴呈报审批表,待遇问题的审批表等。

2、干部任免材料:任职任免文,任免表,战士提升职务,级别报告表,干部提升晋级报告表,军官任免晋衔报告表(职务军衔或警衔同时变动的任免表),工资待遇不变晋升职务,干部职务任(免)归档材料,选为与其主要工作相关的各委员会委员的登记表(如:共青团、政协、纪委等),对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的任免表等。考察材料、现实表现也可放在任免表的后面形成一系列的材料。、干部因公出国(境)材料 因公出国人员审批表,因公出国人员备案表,初次出国人员审查表等。审查表与备案表只存备案表。

4、招工、军警、代表等材料:

(1)招工材料:招收(新)工人登记表,就业人员审批表,招收新工人审批表,招收工人审查登记表,选调生录用审批表,职工子女申请安排工作登记表,学徒工审查登记表,毕业生选留推荐表、同意推荐招工的证明,转干审批表,“吸收录用”干部审批表(登记表),吸收录用教师表,高、初中毕业生和城镇青年安置表,选拔录用干部审批表,“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组织对组织初具的证明由于其家庭原因请求安排工作的情况说明或证明等。(2)军警材料:入伍登记表,应征公民兵役役登记表,军(警)官文职干部转服预备役报告表,退伍军人登记表,军官转业审批报告表,评定授予军官军衔报告表,法官、检察官、警官等级变动审批(评定)表,转业干部推荐表,军用汽车驾驶执照申请表,车辆驾驶员审验表(军人)等。

(3)代表材料:各类代表大会代表登记表,当选与非主要工作(兼职工作)相关的各类组织委员的登记表(如:书画协会,青年联合会等)等。

(4)其它:公务员过渡审批表,公务员重新登记表(《公务员法》颁布后制定的),参照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审批表,兼职聘书(职务),调动工作审批表,辞职申请书报告及审批表,任职责任合同书,劳动合同书或协议书等。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体检表(有残疾),残疾等级材料,各类通知书,家属随军登记(报告)表,领导干部收入申报表,干部住房情况表,干部挂职锻炼总结或小结,学习小结,自愿生一个孩子申请,独生子女证申请登记表,各类函件(如:调动工作介绍信、报名介绍信),结婚报告(非军人),共同培养协议书,工会入会申请,工会会员登记表,报到证,申请下基层的申请书,合同(协议)书,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伤残,工伤等级诊断书及有关材料,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况的遗书等。

不能装入干部档案的材料:工作总结,生活小结,思想汇报,接转材料交接单,工作证复印件,档案整理复制责任卡,入党誓词,常住人员登记表(户口本复印件),论文,各类试卷,学生证等。

可不装入干部档案的材料:档案备考表(和文革有关的说明须归入档案),述职报告(如有考核表配套的需归入档案),附有索取证明材料的函(如无索取证明材料的归入档案)。

人事档案整理 篇2

自《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出台以后,各人事档案部门统一要求,开始了对干部档案材料的整理装订工作。立卷装订方法繁琐、复杂,标准过于苛刻,每页都要裁剪。作为身处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笔者亲历了此项工作的整个过程,深刻感觉到这种拆卷装订工作成为了档案工作人员一项重要负担,所以目前的这种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方式有待改进。

一、现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归档材料规格不一,加重档案管理人员的负担。

归档文件材料普遍采用21厘米×29.7厘米,即A4规格,也有的是B5或A3,如成绩单、高校录取名册等,而干部人事档案对纸张要求基本为19.5厘米×26.5厘米尺寸,即16开规格。如果出现大于标准的档案材料,必须进行裁剪或折叠,然后才能装订归档,装订线一般得距左边2.5厘米,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有切掉字迹的情况发生。如果档案材料过小或过薄,还要进行贴边、贴底或裱糊,使原有档案材料变硬,出现褶皱。

由于人员的流动,有些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在不同单位间进行转递,虽然装订规格有了统一要求,但由于很多是手工操作,方法和尺寸标准上相对有一定的误差,打孔机的边距和间距不统一,为档案人员新入材料带来很多麻烦。以本校为例,2006年两校合并,合校前人事档案材料各自进行了整理装订,但合到一起时发现尺寸大小和打孔位置全有出入,考虑到以后入材料麻烦,我们只能对新接收的千人材料重新补孔打孔,这种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2. 成册打孔装订,不利于对档案实体的保护和保密工作。

要达到《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整理装订要求,档案员需要对每个人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剪裁、裱糊、打孔,然后进行装订,要做到至善至美还要进行多次检查翻阅。而且每年人事档案都有很多新的材料形成,按文件规定:对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要在一个月内归入档案盒,每两年装订入卷归档一次。材料需要归档时,要进行剪裁打孔装订,同时必须把档案拆开。这样反复折腾,对档案的损伤是不言而喻的,既重复劳动又不利于档案的保护利用。

在档案利用方面,原来利用者可以只把需要的材料拿去复印或借用,但现在必须整卷带去复印,由于装订过厚,影响复印效果,同时也不利用档案的保密工作。

3. 繁重的整理工作,影响档案信息的进一步开发。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为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看似清闲,实则繁重。每个干部每年必须归档的材料为年度考核和工资单,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和性质,还会分别产生不同层次的提升、职称晋升、进修培训学习、各种考试和资格认定、党员材料、各种表彰及奖励、干部考察及任免等材料。同时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频繁,档案工作人员每年都要转入转出大量的档案材料,工作相当繁重。由于各单位人员相对紧张,目前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仍很不够,档案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使档案工作者整天忙于手工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技术,更谈不上去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

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改进措施

1. 做好与组织、人事、学历、科研等部门的协调工作,统一档案载体规格。

大部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都是组织、人事、学历、科研等部门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好与这些部门的协调工作,力争各部门按照档案装订规格制作出标准的档案材料,当然有些工作并不局限于本单位范围内,这就需要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各部门统一要求,使材料规格一致,这样就能大大地减轻档案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也避免了因剪裁对档案实体的伤害。

2. 装订要求适当放宽,尽量维护材料原貌。

对人事档案材料的装订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全部用同一尺寸固然美观,但考虑到长期使用和对档案材料原貌的保护原则,应该允许档案材料在尺寸上有出入,因大部分档案已经进行了新的整理装订,不必进行新的改装,只要把档案盒放大一些,到能装A4纸即可,完全不影响外部美观。

3. 改变打孔装订的方法,效仿文件材料整理方式。

干部人事档案完全可以效仿文件材料整理装订方式,避免打孔装订对档案材料的破坏,把所有材料分类排序后进行编号、编目,然后存放于特制带夹的活页档案盒内。这样其他部门或个人利用档案时就可以直接从中抽取所用材料,装入材料时直接归类装入即可,避免了因打孔对档案材料的损坏,也简化了整理工作程序,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负担,以便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深入探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参考文献

[1]彭芬辉.关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工作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3).

[2]王亚明.干部从事档案整理方法的改革[J].中国档案,2003(4).

[3]刘俊玲,宋红卫.人事档案整理方法变革之管见[J].档案管理,2006(5).

刍议人事档案的分类审核整理 篇3

关键词:人事档案 审核 分类 整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17-01

精准、完整、齐全的人事档案能够系统、全面的记载个人品德作风、最高学历、工资待遇、技术水平、任职经历及工作表现等进行记录,是企业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的重要工具[1]。由于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深化改革用人制度,所以更要充分发挥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认真分类、审核、整理人事档案,对人事档案真实、完整、安全及精准性进行有效维护,使认识档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 整理人事档案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档案建设以整理人事档案工作为其基础性工作,整理人事档案,就是将个人材料收集起来,并对其实施分类、鉴别、编目、排序、加工成卷。人事档案的人类审核整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市场中信息不准、缺少材料、整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确保人事档案分类整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要看清整理人事档案中所存在的弊端。

(1)档案整理主要为手工操作,使很多现代化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开发。通常人事档案管理员由组织部门或者人事部管辖,且其人事档案管理措施也对以往操作方法进行了延续,他们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人事档案排序、分类、裁剪、编号及装订等各道工序。因为人事档案相关配备人员缺乏、单位领导重视度不够等因素,使得各单位很少有精力去科研怎样通过计算机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审核与整理,怎样通过数据库对人才结构进行分析,怎样构建电子档案以不断与科技发展现代化需求相适应[2]。

(2)当前资料与以往资料装订规格不相符。《人事档案整理细则》中明确指出,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目录采用国际标准A4纸型(297 mm×210 mm)。材料左边应留有2.5 cm的装订边。A4纸型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和目录按照靠左下对齐的方式打3孔装订,中间孔距上、下孔(从孔中心算起)8.3 cm,下孔距材料底边5.4 cm,孔中心距左边沿1.2 cm,孔直径为0.5 cm。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转递单统一采用国际标准A4纸型。以前档案材料都是规格为16开的办公用纸载体,档案左边需要预留2.5 cm左右的装订边。而目前的档案材料规格大多为A4,比如学历材料、职称评审材料等。档案中原有小于或等于A4纸型且已按照要求装订的档案材料,不需要重新打孔和裱糊,但是A4和16开的纸张放在一起整齐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而如果对16开的材料进行重新打孔和裱糊,则又会浪费大量的人力,提高时间成本,且影响美观。

(3)人事档案整卷装订,不易长期保存,且具有较差保密性。虽然档案整卷装订较为美观、整齐,但是,在对档案进行查阅时,通常要全卷查阅,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极为不利,在材料添加或者复印时,必须全部拆开材料,由此反复拆卸,极易破坏材料,对长期保存极为不利。

2 人事档案的科学、合理分类、审核及整理

(1)审核人事档案时要做到认准、审细、补全及整好。必须对档案材料完整、齐全与否、手续真实客观与否、档案混装或者错装与否等具体情况予以全面审核,同时还要对资料整理规范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并对干部“三龄一历”予以确定,补充与不断完善档案中手续不全、材料缺失等情况,归档整理与鉴别收集补充材料。

(2)收集人事档案时要做到完整、齐全。由于人事档案是对个人经历、成长轨迹与德才表现进行反映与记录的材料,同时也是对一个人予以了解与考察的重要方式,若个人档案材料不完整,会导致认识组织部门判断失误或片面。所以,一定要归档不完整的档案材料[3]。同步进行材料收集、信息反馈及档案审核。并对材料要求与内容等进行明确补充,对相关干部的任免审批表、学历学位、工资审批表、季度考核表、个人履历表、公务员登记表及党团组织等一般资料进行收集,统一收集、布置人代会、党代会、政协会等阶段性材料,保证所收集材料的全面完整性。

(3)必须全面、准确、真实的鉴别档案材料。在鉴别人事档案材料的过程中,必须有效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这是人事档案分类、审核与整理的重要环节。所以人事档案管理者必须认真、严肃的整理每份档案,并认真审查每一份归档材料,精准鉴别,以做到“舍之有理,取之有据,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认真鉴定档案材料真实性,避免出现人事档案弄虚作假的情况。对人事档案资料进行实事求是的鉴别,保证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档案分类整理时应该做到档案重复不归档、手续不足不归档、档案填写不规范不归档等,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与准确性[4]。

(4)在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时应该做到分类准确、审核无误。在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审核整理时,为保证所整理的档案资料与规定要求相符合,一方面应该注意对档案资料及其内容进行收集与鉴别,另一方面在加工整理每一份人事档案时,要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与精美性。首先,确保人事档案能够准确分类。建议对档案资料的类型分为十类:a.履历材料;b.自传材料;c.考察、考核、鉴定材料;审计材料;d.学历学位材料;职业(任职)资格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培训材料。e.政审材料;f.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形成的材料;g.表彰奖励材料;h.涉法违纪材料;i.工资、待遇材料;招录、聘用材料;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出国(境)材料;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j.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等其他材料。依照人事档案材料的这些具体分类要求,对材料排列、分类合理与否进行分析,避免材料出现颠倒混淆、错装等情况。

3 结语

作为人事组织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人事档案被称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与基础。所以,在分类、审核、整理人事档案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完整、精准、真实。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其具体工作中应该将档案审核融入档案鉴别与收集、资料整理全过程。认真完成人事档案的分类审核整理工作对人事档案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剑晨.浅议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利用活动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1(8):63-64.

[2]吕晶.档案工作要为档案利用活动引领“行为趋向”[J].黑龙江史志,2014(1):111.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审核工作讲义 篇4

第一部分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审核工作概述

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整理工作,是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干部 人事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工 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审核整理干部人 事档案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审核复查整理工作,进一步提高 干部人事档案质量,确保我县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按期完成,更 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一、什么是干部人事档案

干部人事档案是党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组织人事管理活动中 以及个人形成并经组织审查认可的,记载和反映干部的经历和德才表 现情况,包括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 表现、工作实绩、廉政情况等内容文字材料的历史记录。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 组成部分。

二、什么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是将收集起来的干部人事档案零散材料,以每个干部为单位进行鉴别、归类、排序、编目等技术加工装订成卷 的工作过程。

三、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整理的作用及意义 1.审核工作是为进一步解决部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全、信息不 准、案卷不规范等问题,提高干部档案质量,确保干部信息来源的真 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整理工作是将杂乱零散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转化为有条理,有 系统的干部人事档案的必要途径;

3.整理工作是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完整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4.整理工作是为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达标升级,对档案材料 进行保密与保护的有效措施,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干部人事 工作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5.整理工作是为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打好基础,为组织人事工 作提供优质化服务和实现科学管理及利用的重要条件,有利于提高查 阅利用效率。

第二部分 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一、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分类: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十大类 第一类 履历材料

凡是以反映个人自然情况、经历、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基本情况为 主要内容的材料均属本类。具体包括: 1.1988 年版、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 2.各类人员的履历表(书)、简历表、登记表; 3.个人从事革命活动的简历材料; 4.本人填写的反映个人经历的材料。

注:①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要严格按照填表说明填写,没有 内容的项目要填“无”,需要本人签名的、单位审核盖章的要签名、盖

章,必须有本人的近期二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

②各种登记表不包括毕业生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入伍登记表、退伍登记表、各种代表登记表;

③职工履历表中有招工意见的归第九类2 小类。第二类 自传材料

1.本人历次所写自传(思想自传、历史自传、反省自传、小史、小 传)及带有自传内容的材料; 2.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1.考核登记表,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的综合材料、组织审定的考察 材料、定期考核材料等材料;

2.各类人员历年的鉴定(包括自我鉴定); 3.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 4.组织上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表现情况材料; 5.出国、出境、调动的鉴定; 6.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7.后备干部登记表。

注:①1994 年以来的《考核登记表》应齐全,有本人签名和 组织盖章; ②历次民主评议党员材料应齐全。③与干部任免审批表相应的考察材料或表现材料归第九类。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

包括学历、学位、成绩表、授予学位的材料、学历证明书和评聘 专业技术职务、培训材料。分四小类:

第1 小类为学历学位材料: 1.高中毕业生登记表; 2.中专毕业生登记表;

3.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 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 4.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 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 5.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 材料等。

第2 小类为职业(任职)资格材料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职 称)材料: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

第3 小类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 5 表;被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评选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 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创造发明、科研成果 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

第4 小类培训材料: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 表、考核登记表、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注:①除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的)外,一般论文不归档,只归考评老师的评语; ②报考大中专试卷一律不归档,只保留成绩。

③过去学生登记表归第一类,学习(培训)鉴定表、学习(培训)考核表归第三类,此次统一调整到第四类。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1.审查干部政治历史情况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 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情况说明材料,作为结论依据的调查证明、证据材料,甄别、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

主要依据材料;

2.家庭出身、家庭成员、本人成份、主要社会关系等政历情况的调 查报告和证明材料。

3.入党、入团、参军、提干、出国的政审材料;

4.更改(认定)姓名、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和参加革 命工作时间等过程中形成的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 明材料、上级批复;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料等。注:①更改(认定)姓名过去是归第一类,此次调整到第五类。②三龄一历认定材料也归入第五类。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1.批准转正的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预备党员转正 申请书、入党考察材料(如: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发展党 员考察表等);

2.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党员暂缓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 织审批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

3.被劝退或除名党员的主要事实依据材料;延长或取消预备党员的 组织意见(记载组织意见的入党志愿书可收集归档);退党材料; 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优秀团 员事迹材料,退团材料; 5.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第七类 表彰奖励材料

1.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 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

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2.创造发明和各种业务、技术奖励、通报表扬、立功授勋与嘉奖材 料;

3.有突出贡献和拔尖人员审批表。第八类 涉纪涉法材料 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告及 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 明材料;解除(变更、撤销)处分的材料;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法院刑

事判决书、裁定书;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 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等的行政处理决定等。第九类 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本类又分为四小类:

第1 小类为工资材料,包括:转正定级、调资、奖励晋级、各种 津贴、保险福利待遇材料。(与个人报酬有关的材料)第2 小类包括:

1.干部调配、干部任免材料,录用和聘用审批表,聘用干部合同书,续聘审批表,解聘、辞退材料;

2.公民应征入伍登记表,军队授衔、提高职级待遇的登记表、审批 表,军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登记表、审批表;警察晋衔、晋级,检察官、法官等级评定材料;

3.招工、以工代干人员转干审批表、登记表; 4.退(离)休审批表。

(简单的来说与身份、职务发生变化有关的材料归入九类二小 类。)

第3 小类包括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登记表; 第4 小类包括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代表会、工青妇代表会、民 主党派代表会等代表登记表、批件。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1.体检表;

2.大、中、专学生通知报到、分配、调动介绍信; 3.工资转移单; 4.入学通知书、准考证;

5.部队配偶体检、结婚报告、申请; 6.住房情况; 7.加入工会有关手续;

8.个人需要保存入档的总结材料。

9.干部逝世后报纸报道的消息或讣告,悼词(生平),非正常死亡 的调查报告、善后处理情况、遗书等;

二、档案材料的排序

1.按档案材料形成时间排序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七类、第十材料。其中:第十类体检表排在最前,其它材料按时序排列。2.按档案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的:第五类、第六类、第八 类材料。

第五类、第八材料的排列顺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 待材料等,其证明材料应根据每份材料所证明的主要问题相应集中排 列。其中第五类中政审材料先本人后家庭成员,再社会关系,社会关 系按血缘关系分。

例:第五类审查材料放在批复材料之后,排列顺序为:批复-审 查结论-证明、调查材料(本人-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祖父母- 舅-姑-叔-姨)

第六类材料,入团志愿书应排在入团的其他材料之前;入党志愿 书应排在入党的其他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序。

例:入团志愿书-申请-退团-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转正申 请-培养材料

3.第四类、第九类材料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分四小类排序,每小类 中每种材料再根据形成材料的时间顺序排列。

三、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程序

组卷→编分类号→打印目录→技术加工→装订→检验(一)、组卷:

干部档案以人为单位,一人一卷,档案材料以件为单位,一份完 整的材料为一件。组卷就是经过鉴别把材料按类别组织起来。这一过 程要做的工作有:

1、鉴别档案材料(注意同姓名人员材料鉴别),剔出不属归档范 围的材料。

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有:

①述职报告;②思想总结;③工作总结;④思想汇报;⑤重复的 入党申请书(留近期的);⑥两份以上的材料;⑦各种试卷(大中专招

生考试);⑧毕业证书(作学历证明的入档);⑨论文(除有重大影响 的论文);⑩工作转正申请。

红头文件原则上不归档,如果没有任免表可以归档利用。有职务(任免)审批表和职务任免文件的,正本装任免表,附本装文件。

2、散页组件。就是将属同一件的材料分散页用回形针别在一起在 一起。档案材料上的订书钉、大头针等金属装订物应当拆除。

3、横式粘贴。干部档案材料都必须横放,原竖着的材料要重新粘 贴在A4 纸上,幅面过大的档案材料要先下后右折叠。折叠后的档案材

料要保持平整,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

4、裁补三角标签,补残缺。原先的三角标签一律裁切掉,并将卷 面残缺的部分尽量用相似的纸进行修补。剪裁时不得损坏档案材料上 的文字、印章、图形等内容。

5、分类、排序。分类排序后按类别层叠排放。(二)、编分类号:

一律用铅笔,把号码编在右上角,距上边缘1 厘米,右边缘1 厘 米处。原有编号能擦的擦掉,不能擦除的用铅笔划一横。编号时注意 不要把顺序弄错。第四类、第九类编3 个号,其余类编2 个号。例:9-1-1,9-1-2,„ 1-1,1-2,1-3,„(三)、打印目录:

目录登记要逐项认真填写,不得空缺,要做到登记与实际材料的 内容、时间、页数相符,准确无误,不得错登和漏登。

序号:材料类号用汉字的“一”至“十”,二级类号用

(一)至

(四),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材料名称:材料名称就是材料的标题,是目录登记的核心内容。标题采取客观记实的原则,材料原标题是什么,就登记什么。对于材 料标题过长的要采取缩写,注意概括全面并简明额要。材料没有名称 的要自拟一个,语言规范,用铅笔写在原材料的正上方。材料形成时间:材料形成的时间,一般以最后的时间为准,也就 是以材料办理完毕、正式生效的时间为准。复制件,以原材料的形成 时间为准。材料最后未签署时间的,可根据材料内容和特征,考证出 时间并注明依据,如无可靠依据,一般不再注明。作为证明材料的摘 抄件,以摘抄时间或单位签署意见的时间为准。时间填写要尽量详细、规范,有具体年月日的,必须填写齐全,如1988 年11 月1 日,不能 填为88 年11 月,或者1988 年等。

页数:材料的每一面只要有文字的都算为一页,空白面不算页数,文字无意义的(如:某面仅有“×××印制”字样)也不算页数。备注:材料属文件的在备注栏内填上文号。目录登记后,要检验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目录做完后要填写整理注明、备考表、职务变动表。

整理注明上要写明所缺材料,材料整理前材料文字有无损失情况 等。

职务变动表放在目录后,填写时从任副科级填起,同一单位,连 任同级职务不再重填。任免时间要填齐全,同一职务的免职在同一任 职的后边填上免职时间。职务变动时间以最终审批时间为准,有注明 审批时间的按注明的时间。部门填写要具体(如:某同志任某乡书记,部门就要写明是某县某乡)。有任职文号的要填上任职文号。有没有职

务任免的,干部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和籍贯也要填上,籍贯填至 省县。

(四)、技术加工:

按照新的要求:档案材料左边、下边对齐,卷内有不同幅面的材 料,右边、上边不能对齐是正常的,不再要求“四边齐”。根据档案材料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加工包括: 裁边、贴边、扎边、包边。

1、裁边:针对原档案已装订过的装订孔,裁掉但不能伤字,注意 正反面。

2、贴边:幅面过小的材料应进行托裱,装订边过窄或装订线内有 文字的材料应加边。多页的用横式或竖式鱼鳞式粘贴法,单页的用掌 上明珠粘贴法。对字到边的用透明胶带和贴纸增加边宽,右边超过A4 幅面的折叠。材料有撕裂的要用透明胶带粘贴,材料中有孔又不能裁 的要将孔补起。

档案材料原已整理成16K 的,材料幅面不再增大。

3、包边:两页以上的材料都要包边。

4、扎边:三页以上的散材料和原成册去掉金属装订物的材料都要 用缝纫机扎边,凡扎边的材料都要包边,对包边宽度不够装订的,要 填补平。

粘贴时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多余的糨糊迅速用卫生纸擦掉。技 术加工完成后将材料平铺晾开,上面压上重物以保平整。(五)、装订:

材料晾干后,将材料整齐用重物压平,以使装订出的档案平整。装订好的档案,档案目录位于卷首,卷内材料排列顺序与目录相 符。

档案材料应左边、下边对齐,在左侧打孔装订,做到结实、齐整、美观,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文件,方便阅读。干部人事 档案如果太厚,应该分成两卷装订;分卷装订时,必须保证同一类材 料分放在同一卷中。

干部档案盒标签要书写干部的姓名、籍贯,书写姓名不得使用同 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六)、检验:

检验是干部人事档案装订成卷后,系统全面的查看档案是否合格 的一项工作。它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中最后的把关,也是消灭差 错的必要环节。

1、检验卷内的档案材料是否都属于该干部的,有无张冠李戴现象,撤出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材料分类是否准确,每类材料的排列是否准确无误。

3、检查目录登记与实际材料是否相符,材料名称、形成时间、页 数的填写是否准确。

4、检查材料上的金属物是否已全部拆除,裱糊、折叠是否合乎要 求。

5、检验装订是否整齐,有无压字、伤字现象,卷皮书写是否规范 整洁。

四、档案整理工作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 家秘密法》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相关规定,保密党和国家秘密,确保 档案安全,不得向任何人泄露档案内容;

2、档案出入库需严格登记程序,要有登记记录。

3、不得私自涂改、圈划、污损、撤换、抽取、添加档案材料或伪 造档案;

4、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因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分情况处理。

5、工作人员不得整理本人和亲属的档案;

6、严禁在工作室吸烟,保持室内整洁,防止污染档案;

第三部分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建设,是干部人事工作对干部人事档案 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重 要基础,也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做好档案审核工作,对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利用服务水平,切实发挥档案在干部人事工 作中的作用,体现组织部门坚持公道正派选好人用好人具有重要意义。

齐全、完整、真实、规范的档案材料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 的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专业技能、工作实绩 等方面的情况。

干部档案审核是数字化工作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齐全了才 能更好的进行整理编码。通过审核档案一是查漏补缺,按要求把材料 收集齐全;二是去伪存真,对档案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使干部档案信 息真实准确。

一、审核内容

①档案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审核中发现材料不齐全或不完整的,要采取措施进行收集补充,力求做到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任免考察

材料、考核表、学历学位材料、副高以上职称材料、干部教育培 训材料、入党志愿书、干部任免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等关键材料齐 全完整。

②档案材料是否手续完备。审核中发现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没有办 理完毕的,如没有单位盖章、没有落款时间、没有审批意见、没有填 写完整的,均须补办有关手续或重新补填有关材料。

③档案案卷是否条理规范。审核中发现档案整理不规范或档案零 散材料较多的,要进行规范整理。审核登记要求:一是认真填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审核登记表》,二是填好《干部人事档案缺少材料登记表》,便于索取催收补办完整。

二、审核责任

①坚持“谁审核、谁督办、谁落实”的原则。

②采取“边审核、边落实、边整理”的办法。审核整档人员经管 档人员同意,直接与全县相关单位联系档案材料的补充收集、完备手 续和内容确认等事宜,做到既负责帮助完成档案整理任务,又负责帮 助管档单位解决落实审核出来的问题,并帮助逐项落实到位,对敷衍 塞责者要追究责任。

三、审核项目 第一类 履历材料

1、应有1988 年版《干部履历表》,不补栏目内容和手续,缺少的,不补填。2、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栏目要逐项填写,应有照片、本人 签名、填表时间、单位公章。栏目空白的,应填“无”;档案中有材料,栏目中未填写内容的,不补填。3、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缺少的,由本人补填。

4、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必须与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栏目中内 容相符,缺少的应补齐。第三类 考核、考察材料 1、1994 年以来《考核登记表》应齐全。《考核登记表》 要有等次、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审批单位印章。缺少材料的,要补 填。

2、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 形成的审计材料是考察干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对干部本人进行过 审计的,应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不管干部现任何职,只要 曾做过经济工作,在应该审计的岗位上工作过,就应有审计报告。审 计材料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档案材料,有时内容比较多,许多单位将这 类材料放在文书档案中,但是干部的审计情况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因此正在修订中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将 审计材料列入收集归档范围,如果干部档案中没有这类材料,可以通 过文书档案复制补充,实际操作中只要求存放结论性审计材料即可。第四类 学历、学位、培训、职称材料

1、学历、学位材料应齐全。缺少学历、学位材料的,通知本人查 找或补办。

“文革”期间入学的,须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 记表;

恢复高考制度后入学的,大学本(专)科学历须有高校学生登记 表、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硕士研究生学历须有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 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硕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硕 士学位决定,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应有专家推荐表。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的,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 予硕士、博士学位的材料,其中授予硕士学位的还须有国家统考科目 成绩合格证书(通知单)复印件。

党校学历须学员登记表、学员成绩表和学员毕业鉴定表。2、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栏目中,填写97 年后参加2 个月以 上理论、专业、技能培训的,材料应齐全。缺少的,由培训单位补充 培训情况证明。

《干部任用条例》将干部参加党校培训等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 个条件,作了明确要求,因此,档案中应该有能够体现干部参加各种 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情况的材料。1997 年以来参加两个月(含 两个月)以上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相关材料是审核重点。这 些材料可结合1999 年版《干部履历表》和《干部任免审批表》所填写 的情况进行审核。对缺少的材料要认真查找、补充。

3、有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的,应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通知》或《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

表》,缺少的,由有关单位补充证明材料。

4、专业技术人员档案材料,评聘不一致的,聘书材料不补。第五类 政审材料

更改参加工作时间或连续工龄的,应有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凡 没有组织批复的视为擅自更改,不予承认。第六类 入团、入党材料

1、中共党员应有《入党志愿书》、1985 年《党员登记表》和1990 年《党员民主评议表》。

2、缺少《入党志愿书》的,要认真查找;确实找不到的,要由其 原单位党组织出具证明(需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审核),证

实其党员身份,现所在单位党组织要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 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组 织审查同意后,连同原单位党组织的有关证明材料,一并存入本人档 案。如果原单位现在已不存在,干部现所在单位党组织在能够确认干 部党员身份的前提下,出具书面证明,在其重新填写的《入党志愿书》 有关栏目里注明情况和原因,提出承认其党员资格的意见,报上级党 组织审查同意后,将补填材料存入本人档案。3、1985 年是正式党员的,应有《党员登记表》,审批单位印章。缺少的,由干部当时所在单位党组织写出情况说明。4、1990 年是正式党员的,要填写《党员民主评议表》,手续齐全,缺少的,由干部当时所在单位党组织写出情况说明。

5、部队转业干部缺少《党员登记表》、《党员民主评议表》的,不 另补材料。

6、干部加入、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应齐全。第七类 奖励材料 1、1999 年《干部履历表》或《干部任免审批表》栏目填写的,获 得县以上的奖励,材料应齐全,缺少的,要收集,收集不全的,可用 奖状、证书复印件替代,归入人事档案,档案中有获奖材料,《干部履

历表》栏目中未填写奖励内容的,不需补填。第八类 涉纪、涉法材料

1、干部受行政处分的,应有处分批复(通知)、决定、报告、本 人检查。如解除处分,还必须有解除处分的决定材料。

2、干部受刑事处分的,应有法院判决书、报告、本人检查。

3、干部受党纪处分的,应有处分批复(通知)、决定、报告、本 人检查。

缺少上述材料的,要收集;如确实收集不到的,要从文书档案中 复印替代。

第九类 工资、任免材料 1、1993 年以来《工资审批表》,要有填表时间及印章,材料应齐 全,缺少的要补齐。要求1993 以来的工资材料收集齐全,或是在《工 资变动登记表》中有相应记载。2、1997 年前《干部任免审批表》中空白栏目,不必补填,要有审 批单位公章。1997 年以来的《干部任免审批表》按规定逐项填写,注

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间和文号,加盖组织印章。按照《<干部任免审批表>填写说明》的规定,《干部任免审批表》 中的奖惩情况、考核情况、任免理由、家庭主要成员及社会关系 等栏目不能遗漏,要逐项如实准确填写,同时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 关、批准时间,并且有组织盖章。对于手续不完备的《干部任免审批 表》,如果要补充相关手续,也要在补填内容旁注明补充标识和时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档案的原貌,最新一张《干部任免 审批表》必须按照规定逐项正确填写,并且各项手续完备。对以前其 他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的《干部任免审批表》不再要求补填相关 内容或完善手续。3、1997 年前科级干部的考察材料的可不补。1997 年后晋升为副 科级、正科级职务的,考察材料、考察人必须齐全。考察材料归入干 部人事档案第九类2 小类。

4、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认真查找,尽可能找到原件,确实找不 到的,可通过文书档案卷复制;如当时没有填写《干部任免审批(呈 报)表》的,可找来任职通知替代。对于复制的《干部任免审批(呈 报)表》和任职通知,要注明复制标识和时间,复制时间要按实际复 制时间记录,并加盖组织印章。5、1999 年《干部履历表》填写的党代会、人代会、政协、工代会、妇代会代表登记表,缺少的,可以不补。

四、审核的方法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按照“逐卷审阅—登记分析— 补充完善—整理归档”做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核工作质 量。

1、逐卷审阅。对现职干部人事档案逐卷审阅,逐页鉴别,逐项核 对。首先应看干部人事档案中所存放的档案材料是否都是同一个人的 材料,尤其要注意是否存在同名同姓但不属于同一个人的档案材料。其次要查看是否有故意涂改某些档案内容,使干部的相关信息发生变 动的现象,尤其是有关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信息以及奖惩信 息是否有涂改现象。第三,检查档案中是否存有不真实的档案材料,对这类问题,除了从档案材料本身记载的内容、办理手续和来源渠道 分析外,还要从某一材料与档案中其他相关材料的记载进行分析。除以上三种情况,在按照重点内容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审核的过 程中,要特别注意对档案中的一些关联材料和关联信息相互印证,如 档案中存有处分材料,就要看《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本人填写的 履历表中有无这一信息的记载。对于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 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的审核,一般是根据干部本人最新任免材 料和履历材料所记载的学习经历、培训经历、任职经历,反向倒查之 前的学历学位材料、培训材料、职称材料、考察材料和任免材料是否 齐全。

2、登记分析。对审核中查出的问题分门别类做好登记工作是后期 补充完善档案材料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各单位实际情况不同,档案中 存在的问题也会存在很大差别,但都应遵循便于后期补充完善档案材 料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为了便于以后的工作,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登 记得应尽量详细一些。

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应在核实准确的基础上仔细分析,根据实际 情况,按照要求拟订出切合实际的处理意见。

3、补充完善。这是整个审核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档 案中缺少的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复制和重新制作填写等三个处理办法。

严格地讲,组织人事工作中形成的干部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应该按 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转递,都应该是传承有序的,最后都应该归入档案。对于因特殊原因没有及时归档的档案材料,主要的收集渠道还是从材 料形成部门入手,沿着材料流转途径查找,为了保持档案材料的历史 原貌和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在补充收集材料过程中应尽可能收集补充 档案材料原件。一是对存放在其他地方以及能够查找到原件并可以归 档的档案材料,应积极追要收集,如《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

表》、考察材料、学历学位材料、入党材料、审计材料等。二是对确实

无法找到原件的,可以通过文书档案卷或其他存有材料原件的地方进 行复制。可以用性质和记载内容相同的替代材料代替,不主张重新制 作,如在办理任免事项时没有制作《干部任免审批表》,可以用任职通 知或其他任免的复制件代替。三是对必须重新制作的档案材料,一定 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制作填写,如补填1999 年版的《干部履历

表》要按填表说明填写,补填《入党志愿书》要按照中组部有关重新 填写《入党志愿书》的要求进行。

对于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能够补充的手续要在确保补制的档 案信息真实的前提下,补充完善相应手续。

所有复制和补充制作的档案材料以及补充完善的档案材料手续,都要注明复制、补制标识和复制、补制时间。

4、整理归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类装订、加工整理方面的情况 进行审核时,主要是看对档案的内容有无影响、是否影响到档案的利 用以及有无明显错误和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对于审核中发现的档案材 料分类错误、目录填写错误、材料排列顺序错误等问题,要按照及时 改正。对于补充收集的档案材料,要在认真鉴别的基础上,按要求及 时归档,避免形成积压。在完成补充完善档案材料和归档工作后,应 对档案进行一次复核,避免遗漏问题。

第四部分 干部基本信息审核

一、审核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严格程序、严格审核”的原则,确保干部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准确。

2、坚持谁审核谁负责原则。要以书证形式将干部档案审核的全过 程记录在案,实行署名制,使每一步操作流程,每一个审核环节,都 有“帐”可查。

二、工作程序

1、初审。初审人按照《中共南郑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基本信 息审核认定办法》对干部人事档案的“三龄二历一身份”认真审核,填写好基本信息审核登记表,2、复核。复核人对记载不致内容或不能认定的内容再进行复核。

3、复审。干部监督科对工作人员的审核结果再次复审、确认。

4、分管领导审核。干部监督科将确认结果报分管部领导审核,领 导审核同意后,干部监督科为干部做出《干部基本信息审核认定表》。

浅谈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5

人事档案其内容及分类繁多,每一类都由历史的,全面的反映干部职工情况的材料构成。而每一大类中的每一份人事档案材料又是构成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的构成成分,只有在收集人事档案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人事档案。档案整理工作虽然不显山露水,默默无闻,但其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我室所有人感觉无比光荣与自豪。

一、思想端正,态度积极

档案整理是一项极其繁琐的、极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按“件”收集整理材料,核查后逐页打码并组卷,按要求将材料装订、盖章、编码,将材料信息录入档案管理数据库,接着将材料按要求分类装盒,打印当年归档目录,这些环节每项都缺一不可,并且只要有一个地方疏忽大意,不小心出了错,所有这些环节就必须又得从头来过。

整理过程其实是很枯燥乏味,但是组织工作无小事,我室全体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专心细致,本着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原则,坚决克服那种干部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把它看做是干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定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谈得上是向党的事业负责,向干部本人负责。

二、心系工作,任劳任怨

我们应严格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规范》中的要求对逐份材料进行鉴别、归档,做到准确、清晰、有序。对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进行技术加工,大于规定尺寸的折皱的材料进行裱糊压平,对过窄的材料或左边打洞不规一的进行加边,对档案材料上的金属物进行拆除等,保证质量,按照类别年份排列、排序,逐份手写目录,做到材料与目录无误。这些工作不仅量大、各类审核表繁多,每天还要办理几十份档案,核对大量的资料,并且天天与表格等相关的资料打交道,难免会出现眼花手乱,心烦气躁的现象,但是,工作人员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在平凡岗位作奉献,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业绩。

三、热情服务,真诚奉献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新的情况发生,这都需要我们跟紧形势努力改变自己,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巧,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人事档案整理 篇6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体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根据《中共玉溪市委、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玉溪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玉发〔2002〕18号)文件精神,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体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和国家的体育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我市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通过理顺政事职能、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优化体育人才资源配置,努力提高体育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改革的目标: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服务完善的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构规范有序、团结协作的体育事业用人机制,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充分调动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逐步建立起符合体育事业单位发展方向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管理新体制。在玉溪市体育事业单位基本建立和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实现单位用人向社会用人的转变。

(三)改革的原则:执行国家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坚持党和国家体育工作方针,结合体育部门自身实际,遵循体育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坚持政事分开,精简高效,平稳推进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民主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以单位和行业内部消化为主,妥善安置未聘人员的原则。

二、体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管理体制改革

1、体育事业单位要以人事编制部门核定的人员编制为依据,根据行业特点和本单位实际,合理设置内部机构,以重点保证专业岗位为前提,科学设置内部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对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或任务已完成、失去存在价值和工作量不足的岗位要精简合并。

2、体育事业单位继续实行并完善校(馆)长、中心主任负责制。要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馆)长、中心主任的责任权利。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根据单位的性质、规模和岗位责任,实行职员等级序列管理。

3、内部岗位设置,要重点保证专业技术岗位的比例,岗位职责界定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依据“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竞争激励”的原则设岗聘人,明确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聘用期限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条件合理,把对各类人员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4、领导干部的任用,应改革单一的委任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聘任、选任、考任、委任等多种形式选拔任用干部。要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

5、单位行政副职,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可由正职提名,报主管局考察审核后,实行竞争上岗或由行政正职聘任。单位科室及中层干部的产生,可采取公开竞争上岗的方法,也可由行政领导提名聘任;单位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负责人,按照《党章》以及党内有关规定和工青妇有关章程选举产生。主管部门要按照单位建设和业务发展的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对不胜任工作,完不成聘期任务,或在聘任期内出现违法违纪行为及重大责任事故的,主管部门可根据其性质及造成的影响解除其聘任职务并追究有关

责任;对政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并可连任。

6、完善体育事业单位行政领导负责制,明确行政领导的责、权、利,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聘期制,每届任期不超过五年,但需经考核合格以上者,方可续任。现已任用的领导,要经过考核后制定任期目标,进一步明确责、权、利;今后单位领导班子出现职位空缺或新增职位时,一律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或考聘的办法选拔任用。

7、市直体育事业单位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由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参与指导,监督实施。开展竞争上岗前,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内容包括竞争岗位数额、资格条件、竞争范围、竞争方式、组织领导等内容。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依靠职工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离任审计制度。

8、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逐步将后勤部门从事业单位中剥离出去,采取承包经营、出租等方式,形成面向社会的独立经济实体。

(二)用人制度改革

1、体育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取消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打破干部身份终身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单位根据岗位设置情况按照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协商一致的原则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等人事关系,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聘用的具体规定和程序按照《玉溪市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的规定执行。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实行竞争上岗或“双向选择”,按岗位享受待遇。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要按照结构比例管理的原则实行评聘分开,待遇与聘任职务挂钩,最终达到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转变。

2、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和人事代理制度。体育事业单位在补充人员时,要公布空缺岗位的用人条件和职责,实行公开招聘。招聘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择优聘用。应聘体育专业岗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或规定的资格条件,非体育专业人员不得参加应聘进入体育专业岗位工作。特殊岗位和高级教练员、高级体育管理人才,如在本单位聘任不到,可向省内外公开招聘或经协商后聘用部分兼职人员。单位要与受聘人签定聘约,明确聘期、聘期目标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人事制度改革后,凡新招聘的人员全部实行人事代理,按照“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严格执行聘用(聘任)合同管理规定,在聘期内双方履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聘期满后双方可根据自愿的原则续聘或不再续聘。

试用期满和聘用合同期内因违反合同或工作表现不好而终止聘用合同的人员以及合同期满未被聘的人员,与聘用单位聘用关系随即一并解除,被终止合同人员可自愿申请将其人事档案关系委托人才服务机构托管,进入人才服务中心自主择业。

3、体育局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在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数额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限额内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单位业务开展及发展方向,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自主进行定岗、定员、定责。

4、体育事业单位要积极做好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妥善做好未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未聘用人员要以内部消化为主,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一是安排转岗前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熟悉和掌握新的工作技能,调换到空缺岗位。二是组织和支持未聘人员以各种形式开展服务工作;通过转岗、移交人才服务中心托管等方式分流安置未聘人员。同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社会化安置方式。

未聘人员的转岗、待聘期为6个月,单位对待聘人员至少提供两次上岗机会,待聘期间由单位发放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生活费。待聘期满未被聘用上岗的人员,由单位将其转入托管期,托管期为12个月,期间由人才服务中心保管人事档案,发给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单位承担。托管期满后单位与其终止关系,待聘人员进入人才市场自谋职业。

5、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各项考核必须以单位的设岗定责和聘约

规定的内容为依据,量化考核指标定性与量化相结合,建立健全适合各类人员的简便、易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进行平时考核、考核和任期考核。按照谁聘任谁考核的原则,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由主管部门考核,其他人员由单位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晋级、分配、奖惩和解聘的主要依据。

6、事业单位可以按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按照聘用合同辞聘。畅通出口,促进人员流动(解聘、辞聘办法按《玉溪市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实施意见(试行)》的规定执行)。

(三)分配制度改革

1、体育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多种方式,结合体育工作的特点,在逐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的条件下,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扩大各事业单位的分配自主权,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要建立单位分配约束监督机制。单位内部分配方案,应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经单位职代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报主管部门审定,人事、财政部门审批,并自觉接受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改革工资分配制度要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相结合,在完成岗位设置和明确岗位责任后,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客观、科学、便于操作的各类岗位分配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要正确处理单位发展与职工收入的关系,首先要优先积累单位发展资金,要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搞活内部分配,使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健康发展。

2、体育事业单位要结合经费自给率和财政能力,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工资含量包干和工效挂钩等办法,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财政全额供给单位要对活的工资部分进行重新分配;有条件的体育馆、少体校可将创收中用于个人分配的部分与工资总额捆起来搞活内部分配。

3、积极探索新的分配机制。积极开展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改革途径。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的复杂和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将管理要素、技术要素、责任要素等分配因素,结合本单位的特点,自主决定不同形式的分配方法。可将体育产业开发中取得的效益按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先进工作者。对体育工作贡献突出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机制。

4、建立事业单位档案工资管理办法。实行新的内部分配办法后,工作人员的工资按单位新聘岗位和内部分配办法执行,国家规定调资晋级时,要及时为其办理档案工资调整、申报、审批手续,并作为事业单位人员计发离退休费和人员流动时的依据。

5、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按照国家、单位、个人之间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逐步形成基本社会保险、单位补充保险、个人储蓄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既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又与机关、企业保险制度相协调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女职工生育保险等相配套的社会保险制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 篇7

一、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原则

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工作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应贯穿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始终, 是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最基本的原则。为了保证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管档人员必须细致分析档案中已有的以及要新归入干部档案的各类材料, 做到逐份审核, 细致鉴别, 杜绝虚假、不实的材料归入档案,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和参考价值。二是规范性原则。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对于干部的考察、任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中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开展工作, 做到工作程序、档案内容以及工作要求的规范性, 规范档案材料的鉴别、分类、加工制作、装订等一系列工作。三是完整性和精炼性相结合的原则。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完整的原则, 细致准确地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等, 但是在保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完整性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精炼的要求, 对于参考价值较小、不应归档的材料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予以剔除, 保证干部档案的精炼、实用。

二、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要求

一是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必须做到“鉴别认真、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加工规范、装订整齐”。通过整理工作力求使每卷干部档案均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

二是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人员, 必须切实理解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 并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自我的工作素养, 熟悉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相关规定, 熟练掌握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技能, 细致、认真、负责地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三、干部人事档案整理注意事项

首先, 干部人事档案涉及干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 在整理工作中, 只有做好保密工作, 才能保证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干部信息的安全。因此, 参加整理档案的人员, 必须细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并掌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相关规定, 切实履行好安全保密制度, 确保干部档案信息的安全。

其次, 除工作需要外, 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涂改、抽取、撤换或者伪造干部档案材料, 对于干部档案材料变动应按规定工作流程进行, 并进行详细登记。

第三, 不得私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对整理中按规定应予以剔除的档案材料, 必须予以登记, 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处理。

第四, 在整理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 防止档案材料的丢失和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泄露。

四、当前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纸张尺寸问题。

档案用纸规格标准不统一, 虽然根据中组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通知》 (组通字[1991]13号) 以及《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相关文件的规定, 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6K办公用纸, 但是现行的公文材料用纸尺寸基本为29.7×21CM, 国际标准A4纸型。纸张大小、规格的不同, 导致了在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中的诸多不便, 不仅增加了档案整理人员的工作量, 也严重影响干部档案的质量和利用。

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要求, 在干部档案整理过程中, 为方便干部档案的保存、使用, 常常为了达到外观整齐、美观的要求而对超出16K办公用纸尺寸的档案材料进行裁剪或折叠等加工, 而对尺寸较小的档案材料则要进行托裱、裱糊等技术加工, 正是由于技术加工过程的繁琐增加了干部档案损坏、脱落甚至遗失的风险, 难免对干部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二) 打孔装订的问题。

虽然《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文件对于干部档案材料的打孔装订有严格的要求, 但由于各个干部档案管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以及同一单位不同时期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档案材料加工硬件设施以及其他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导致了同一单位不同时期、不同单位干部档案整理的水平参差不齐, 不仅为日后的干部档案材料归档、整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影响了档案整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而且也逐步导致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频出。

(三) 装具问题。

为了达到对干部档案的标准化要求, 中共中央组织部建议干部人事档案应使用统一标准的装具。装具尺寸为28×20.5×35CM, 卷盒设有3个金属弹簧装订立柱。有丰富的干部档案材料整理、归档工作经验的人员不难发现:档案装具因为生产厂家、生产批次的不同, 装具质量也不尽相同, 在长期频繁使用过程中, 不仅装具外表会损坏, 而且其中的不锈钢档案夹以及金属弹簧立柱也会生锈, 从而导致档案材料的破损、脱落、腐蚀, 严重影响了干部档案的阅读和利用, 而更换装具无疑是对档案材料的再次损坏。

(四) 反复拆装的问题。

在干部人事档案整理过程中, 归档材料必须经过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装订等过程, 直至装订完成的干部人事档案应做到外形整齐美观, 但是对干部档案的保管、利用以及日后的零散材料的归档、档案材料的复制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极易在以后的干部档案材料归档、复制等利用过程中损伤档案材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干部档案的内容需要不断进行充实, 每一份干部档案都将定期归入新增的档案材料, 从干部档案的建立至干部的退休甚至过世, 干部档案将面临无数次的反复拆装、装订, 部分档案材料纸张强度会严重降低甚至被损坏, 严重缩短了干部人事档案的使用寿命。

五、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档案整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档案整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干部人事档案整理的质量, 对于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整档人员必须增强自我的学习意识, 加强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的同时,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水平, 做到干部档案整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保证干部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 规范用纸标准。

首先, 相关的干部档案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 制定相关的用纸标准, 尤其是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形成部门, 应对干部档案材料的用纸作出统一的要求, 或者可以采取直接提供档案材料的标准用纸的方法, 做到各干部档案材料形成部门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统一的标准, 以便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材料归档、整理工作, 同时对于干部档案的保存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 简化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

由于各级干部档案管理部门实际情况和管档人员素质的差别, 干部档案的规范问题任重而道远, 为了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尽量做到统一化、规范化, 就很有必要减少人为因素对干部档案的影响, 因此对现行的干部档案整理工作进行一定的精简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加快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 以减少干部人事纸质档案的人为因素影响, 进而减少对干部人事档案的损坏, 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利用的质量和速度, 同时应及时对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备份, 保证信息安全, 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数字资料的利用率, 扩大其利用范围,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五) 加强各级、各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建立长效沟通机制。

及时分享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办法, 全面提升各级、各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董雪芬.试论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治黄科技信息, 2008 (04) .

浅谈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篇8

1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人档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弃档不用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单位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人档分离情况愈加严重。

1.2  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雷同。一些鉴定、考核和评价材料大多是套话,给人以“千篇一律”、“同出一辙”的感觉,不能准确反映每个人的真实情况,严重影响了档案的质量,降低了档案的利用率。

2   人事档案材料收集

2.1  主动收集。作为档案员,应密切注意单位人事档案材料产生的信息,主动争得各部门(单位)的工作配合,对应收集归档的材料要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归档。建立一定的上交制度,避免材料形成时间过长,未及时收集或经办人员岗位变动造成档案材料丢失。

2.2  重点收集。新时期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重点主要有:廉政材料、业绩材料、诚信材料,反映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个性特征、道德操守、生活作风、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材料。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另外在干部人事档案里还应增加个人信用方面的内容,使干部人事档案不再“千人一面”,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收集反映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实绩、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学识水平等材料充实档案,成为用人单位广纳贤才的依据。

2.3  追踪收集与经常收集。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中做到“口勤、腿勤、手勤”。要经常关注单位个人基本信息,经常对档案进行清查,随时掌握所有人员的变化情况。对新进入单位人员,要认真审查档案材料,将缺少的材料进行认真登记,并下发《催交材料通知书》,限定时间,要求相关单位将所缺材料按工作制度及时补交,避免时间过长或人员流动造成档案材料无法收集归档。

3  整理档案材料

3.1  材料鉴定。材料形成要规范准确,真实有效。凡需组织审查盖章或个人签字的,一定要盖章或签字后方可归档。内容不实,字迹不清,不能反映干部历史面貌、德才情况和现实表现的材料,不能归入档案;如收集时发现未盖章或签字的,应及时与归档单位或个人取得联系完善手续。

3.2  技术加工,分类准确,编排有序。高标准对档案材料进行技术加工,严把技术质量关。对小于档案规格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要进行加边或包边,切实做到整齐划一,归档材料左边应留出2.5厘米装订边。文字须是铅印、胶印或用蓝黑墨水、黑色墨水、墨汁书写。加边后的档案材料上、下、左、右边沿要和本卷其他材料相等。特别情况,例如对折皱、破损的材料进行裱糊。如内容太多可折叠后贴在备用纸上,做到裁剪仔细,装订整齐。通过以上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精练、真实、条理、方便利用,对应归档的材料,要进行逐份登记归档。对不属于归档的材料,应分别情况予以处理。属于销毁的材料,必须登记造册,由主管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字,统一进行销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3.3  及时、准确做好目录,录入计算机。要随时有效地保存有效档案。对于常规产生的档案材料,做好编排有序、分类准确、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规范有效整理,每卷档案应达到完整、真实、实用。

4  档案员的职业素养

4.1  人事档案工作政策性强,档案人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引自己的工作,要作风正派、脚踏实地、责任心强。

4.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人事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知识,熟练掌握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整理等知识和技能。要经常与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联系,开展好档案材料收集工作。要有较好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合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4.3  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强,档案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遵守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关法律规定,在整理工作中,不得私自涂改、抽取或伪造档案材料。要切实做好防火和安全保密工作,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对按规定剔除的档案材料,须进行登记,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区别情况予以处理。做好人事档案借阅、借出、接转记录和整理档案记录。认真恪守职责及人事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上一篇:奴隶优秀作文下一篇:活动方案文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