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2024-09-12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通用8篇)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1

浅谈江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江西红色旅游是全国红色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把江西红色旅游产品更好地推销出去是值得江西旅游企业思考的问题。发展江西红色旅游产业,整合江西旅游产品的资源,对于推动江西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应不断整合区域资源,采取营销联盟、战略合作等方式,巩固红色旅游的营销体系,促进江西红色旅游产品营销和产品发展。关键词:江西;红色旅游;营销策略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参观游览的主题旅游活动。开展红色旅游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决策。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江西大多数革命遗址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应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发展好江西红色旅游对于繁荣江西乃至我国旅游经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江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江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红色旅游发展优势、劣势,看清当前存在的机遇和面临的威胁,研究、确立红色旅游发展营销策略,是红色旅游强省的必然要求。

第 1 页(共 10 页)

一、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的涵义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红色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红色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的主体很广,包括所有红色旅游企业及宏观管理的旅游局。如: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以及旅游交通部门等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红色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红色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研究红色旅游市场营销无疑会对江西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江西红色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江西是一个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被称为“红色摇篮”。这里有“中国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共和国摇篮”——瑞金,“人民军队摇篮”——南昌。还有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安源,据统计,有1258处革命旧址、旧居和遗址,像井冈山黄洋界。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萍乡安源总平巷、水新三湾改编旧址等著名的革命旧址一有170多处,其中有9处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江西省始终走在前列,成为中国红色旅游兴起策源地。

1998年,江西在全国率先提出响亮的红色旅游促销口号——“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具有江西优势的旅游品牌并推向市场。

2001年,在“成都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江西旅游局率先推出红色旅游的品牌。

2004年1月,江西旅游局联合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北和浙江等省市旅游局共同签署了《七省市共同发展红色旅游的郑重宣言》,擎起了中国红色旅游的大旗。

2004年10月,江西又联合15省开展了“红色之旅万里行”大型红色旅游

第 2 页(共 10 页)宣传活动,为发展江西红色旅游造势,为发展老区的经济打开新突破口。此后,江西省又率先制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力求对全省的红色旅游发展加以指导和规范,努力使红色旅游成为江西旅游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2005年,江西进一步组建了红色旅行社总社,对全省红色旅游线路进行深度涉及,统一包装,推出精品线路:南昌——吉安——井冈山线、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井冈山——水新——茶陵——株洲线。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南昌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萍乡市红色旅游景区(点)(萍乡市、铜鼓县、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地系列景点,萍乡市安源区安源煤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井冈山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赣州市、吉安市、抚州市、中央苏区政府根据地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上饶市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怀玉山方志敏博物馆清贫园。

自2005年至2009年,江西已举办了五届全国性红博会。2005红博会于2005年10月25日盛大开幕,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旅游盛会,共吸引了38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内28个省市的120余红色旅游景区的3000多家旅游企事业单位、4万余名代表参展,观景的中外游客达到102万人次;2006红博会于2006年10月16日在瑞金举行,同时在南昌、上饶、萍乡、井冈山市等地举办了系列策应活动,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达到1.5万人;2007红博会于2007年7月至10月在南昌会场,萍乡九江宜春会场、井冈山会场举行,活动期间恰逢南昌“八一”起义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因此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参与;2008红博会开幕式于2008年10月7日在井冈山举行,系列活动从10月至12月连续在南昌、吉安、赣州、上饶、萍乡、景德镇等地举行;2009红博会于2009年11月13日开幕至2009年11月15日闭幕,期间包括江西黄金旅游线路推介会暨、中国旅行社营销合作峰会、江西旅游产品交易会等活动,同时与22家境内外旅游企业签约合作并“探路”国际市场,闭幕活动上,境外旅行商对江西赞不绝口。

促进了江西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在2005-2009红博会举办

第 3 页(共 10 页)期间,江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以及红色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增长之势,且涨幅也是逐年提升。红博会的举行对江西红色旅游有重大推动作用。

三、江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

1、江西红色旅游市场的优势

(1)、江西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绿色生态环境

江西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全、品位高,“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八一起义英雄城”南昌、“红色故都”瑞金、“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安源等革命圣地就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是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的重要基地。江西的人文景观以革命纪念地旅游资源在全国占绝对优势,构筑成独特的垄断性的红色旅游资源。加上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推动,其消费群体也相对固定且持续更新,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江西省森林覆盖率高达59.7%,居全国第二位;8条主要河流中,1至3类水质断面比例达85%;11个区市中,有9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8位上升为2005年的全国第4位,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取得的喜人成果,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江西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的发展

今年初,赣粤、泰井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京九铁路线与赣龙铁路线连接;井冈山旅游机场恢复通航。

“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决策,让江西在短短数年间发生了巨变——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500公里,位居全国第9位;共开通运营南昌、九江、赣州等5个机场,开辟了日本、新加坡、韩国、菲律宾和我国香港等主要的国际、国内航线。

(3)、江西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

2005·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成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空前盛会。超过10万人的参与规模,全国100多个红色经典景区荟萃一堂,16个省(市、自

第 4 页(共 10 页)治区)及港、澳旅游部门共商发展、联袂共舞,海内外近百家媒体聚焦“红博会”,毫无疑问将成为江西发展红色旅游推出的标志性品牌。

2、江西红色旅游市场的机遇

江西红色旅游市场具备红色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1)、江西省旅游局某官员说,红色旅游源自革命传统教育,要使之通过现代旅游的形式发挥出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功效:把红色旅游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游、以游促教;把红色之魂与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相整合,集休闲、观光、度假等为一体,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线路;把红色旅游的各种资源要素充分整合、创新,以市场化推动产业化;在行政区划内或与周边省份积极开展跨区域、跨省际红色旅游的联合协及作发展。

(2)、2004年11月份,李长春同志在河北省考察工作时,对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意义第一次做出了最全面、最深刻、最权威的该概括,他指出:“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整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种形式,是一件有利于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3)、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意教育的重要阵地;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红色旅游与其他项目密切结合、交通连续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重点打造约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到2007年,争取有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80个“红色旅

第 5 页(共 10 页)游经典景区” 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传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的修缮;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

3、江西红色旅游市场的劣势

(1)、江西红色旅游资源虽然遍布全省各地,但有些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普遍存在着产业结构单

一、资金短缺等问题,致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红色旅游热潮时,在吃、住、行、娱、购、游发面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的问题凸显了出来。由于这些地方条件艰苦,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少,促销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没有充分利用“绿色”,“红色”,“文化”,“网络”等新的促销方式,从而导致红色旅游发展受到制约。

(2)、江西红色旅游地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览阶段,展示的内容雷同,形式单调,旅游者在浏览此类景点是均以参观为主,缺乏参与。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基本上都是模仿当年的建筑,各景区之间的风格差异较小,这就使得一部分游客不禁发出了“红色景区是一个样”的疑问,红色单调的革命历史遗迹观光活动,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在革命博物馆或者纪念地走一圈,出现了“景点多,看点少;旅游热,市场冷”的局面。

(3)、旅游部门有开发景点积极性,但出于对文物资源保护的考虑,文化部门却不愿放手让旅游部门来开发。红色旅游景区往往有旅游、文物、民政策等多个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严重,资源整合困难,管理秩序混乱,旅游部门景点开发的行业职能不能有效体现。

4、江西红色旅游市场的威胁

(1)、随着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其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整体素质偏低,管理不到位,对从业人员培训意识不强,对人员招聘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当前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一,良莠不齐,有些导游员和解说员的解说词不能充分反映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第 6 页(共 10 页)(2)、尽管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一些景点也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拨款,但由于资金管理不力,一些景色的改建、扩建工程往往受资金数量,使用方式和资金到位时间等方面的限制。

(3)、目前,与红色旅游资源相关的词语被抢注的现象很严重,与红色旅游有关的一些词语,如“井冈山”、“八一”、“第一枪”、“红都瑞金”、“英雄城”等等,以及与这些词语相对应的汉语和英语被大量抢注。各个与旅游无关的行业将红色旅游词语作为商标进行疯抢注册,对江西红色旅游也得营销有较大影响。

四、江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策略

1、确立江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战略

(1)、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的全面启动

要充分认识到红色旅游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功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方面属性,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政治教育功能、先进文化的传播功能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抓。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红色旅游的经济功效,走政治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进的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互动

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红色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从起步到发展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各级政府要在进一步指导红色旅游业健康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而各红色旅游景区必须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办红色旅游的局面。红色旅游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出现差错的。所以要由政府做好政治上的保证,而文化建设需要全民的参与。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化的原则运作红色旅游,真正的把红色旅游推向市场。

(3)、统一规划、总体布局、分层开发的协调发展

第 7 页(共 10 页)坚持对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空间、结构和开发时序进行统一部署和总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要有长远眼光,各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要服从大局,在盘活全省红色旅游业的前提下,按照“一个龙头、两个集散中心、三个支点、六大区域、三大协作区”的总体布局,优先建设重点景区,以重点景区的发展带动其他景区的发展,促成江西红色旅游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共同发展的局面。

(4)、求同存异、深挖主题、创新形式的特色发展

各地发展红色旅游要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现实。“红”是红色旅游发展的主题和品牌,但红色旅游和其他各种旅游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内容和形式。红色旅游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好,人文积淀丰厚,有着发展其他多种旅游的良好基础。红色旅游应主打“红色”品牌,力推复合型精品,逐步形成红色主题、多彩内容的红色旅游新理念。各个景区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旧址观光、馆舍展览形式,开发成融瞻仰、教育、观光、休闲、体验、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地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开拓红色旅游市场。要充分发挥各红色旅游区的自身优势,形成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差异化开发,个性化发展的红色旅游新气象。

(5)、明确目标、立足国内、走向国际的战略提升

目前江西红色旅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份额很少。针对国内国外市场失衡的状况,应采取措施促进红色旅游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红色旅游在保持游客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效益。快速发展国际红色旅游,以增加红色旅游外汇收入,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改善红色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提高红色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整体素质的要求。各红色旅游区在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并坚持这一目标,深刻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做大做强国内市场;同时拓宽思路,放眼未来,把红色旅游推向国际市场,积极地将中国红色文化推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2、江西红色旅游市场营销发展的具体对策

第 8 页(共 10 页)(1)、转变观念,坚持对红色旅游资源科学规划、适度开发的原则。

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充分了解江西自身红色旅游资源特点之后,对整个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适度开发。按照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区域联动、突出重点、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做到朴素实用、功能完善。

(2)、加强政策扶持和多渠道筹集旅游资金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和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下进行。各级政府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红色旅游的发展。要切实增加对革命旧居旧址、红色旅游开发和景区公路建设的投入,完善红色旅游参观点和相关基础设施。同时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经营性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

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江西省政府还可以设立江西红色旅游开发基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动员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个人积极参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合作、合资、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对新建项目和现有景点进行改造和建设。

(3)、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据统计,2004年至2007年,江西红色旅游累计接待811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521亿元,这就对江西旅游从业人员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旅游专业人才进行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各级导游证考试当中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鞭策导游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聘请监督员,微服探察,适时进行监管,对有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停业或吊

第 9 页(共 10 页)销营业执照。

(4)、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联动

为充分利用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江西应通过区域联动,实现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推进区域合作,携手打造红色旅游产品。目前各个省份都在探讨红色旅游区与发展之路,如陕西省加强区域合作,联合开展红色旅游营销,与河北省签订了红色旅游合作协议,与江西省共同开展了红色旅游宣传活动。在国家旅游的指导下,还与北京、上海、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共同签署了发展红色旅游七省市宣言。2005年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中部地区建立了发展旅游合作机制,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嘉兴等9个地方签署的《共同发展红色旅游井冈山行动纲领》。(5)、充分运用科技手段

要注重发展、应用科技手段,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互联网等引入旅游经营当中,使各个公司网络连接,做到信息通畅、快捷、方便,促进旅游工作效率的提高。

江西红色旅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逐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一条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成了红土地人民的“致富线”和“小康线”。红色,正成为江西旅游的主色调;红色旅游,正在被打造成江西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热线。“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将成为江西响亮的品牌和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第 10 页(共 10 页)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2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这传统的四大媒体而言,被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通过一种动态体验的模式对旅游信息进行传播,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信息的传播能力。

(二)在线旅游快速发展

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更是在中国乌镇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中提到,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这为在线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2014Q1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564.2亿,同比增长16.9%。2013年我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仅为7.5%,低渗透率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在线红色旅游市场拓展

在线旅游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增加,在线红色旅游的推广就成了不能忽视的问题。而现在我通过百度搜索关键词“红色旅游”,除了“中红网—红色旅游网”,“红色旅游台_央视网”这两个网站,第一页就只有“江西红色旅游网”是地区网站的链接,而且点进去也发现首页还停留在2011年的宣传活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从线下平台转移到线上交易,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在线旅游市场。湘潭在线红色旅游要想拓展市场,最快捷的方式便是与各在线旅游代理商合作,应用智慧旅游的手段提升旅游体验。

二、新媒体在红色旅游营销中的作用

新媒体的出现,促使营销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营销以碎片化、精准性、互动性等特点和有事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便捷并达到深入的传播效果。

(一)新媒体营销

基于新媒体的营销模式,是由宣传度向卷入度的一种改变。新媒体营销先通过分析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营销模式。这打破了传统的营销单纯追求 “覆盖量”的做法,精确的收集整理访问数据,更为精准、有效和节省时间。

(二)红色旅游营销应用新媒体的必要性

《2013 年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出红色旅游以年轻游客为主体且成散客发展趋势。散客的话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路线的时候大多都会先参考网上信息来辅助选择,所以在目的地选择这一方面更容易受新媒体的影响。

(三)红色旅游资源的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这个时代背景,营销传播和旅游品牌的塑造需要新的策略和方法。

1、在媒体平台加大信息的“分享”量,可以更好地给受众以直接感受和体验。湘潭红色旅游的发展可以通过游客游后在网络论坛中发布游记、照片而带动更多的旅游者前往。有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给出意见和建议时,建议设置专人给予积极的回复或解释。

2、新媒体发展下,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传播可以采用隐性植入式传播策略。湘潭的红色旅游可以通过知名视频网站发布视频广告进行宣传推广。将一些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队活动情况摄录下来,经过编辑制作上传到知名视频网站开展营销活动。

三、红色旅游营销的区域合作与创新

(一)红色旅游区域合作

在区域合作方面,韶山加强了与中山、广安 “二十世纪三大伟人故里行”旅游产品线的建设与合作;通过整合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三大伟人故里红色旅游资源,推出湖南省韶山、花明楼、乌石伟人故里“红三角”经典旅游线路,这已经是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品牌;湖南省旅游局推出了“毛泽东成长之路”旅游线路。

(二)红色旅游路线设计创新

在线旅游市场的核心是信息匹配效率的提升,我认为湘潭红色旅游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点进行创新,在需求端,拓展红色旅游产品的受众面,打开下游市场空间。在供给端,大数据的利用将针对个性化需求进行私人定制。打破供需两端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后,根据消费者需求生产产品,根据消费者需求扩展渠道。

四、红色旅游创意营销方略

(一)旅游直销方略

国家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及“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建设力度”。这三点非常有利于湘潭的红色旅游。除此之外, 另一客源主体可锁定60岁以上老年人所代表的“银发”旅游消费群。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相关资料显示,其中近70%的老人都有旅游的愿望和需求。这些老人身上大都带着鲜红的时代印记,重游伟人故里缅怀毛主席追忆峥嵘岁月,这一点是其他旅游不可比拟的。

(二)旅游产品动态创意营销方略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3

范双全: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中红色旅游日益受到青睐。红色旅游方兴未艾,逐步向构建产业化格局迈进。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及相关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联合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全国红色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有红色景点数千处,其中湘赣闽、陕甘宁等红色旅游区12个,北京—遵化—乐亭—天津、张家界—桑植—永顺—吉首—铜仁线等30条精品线路和天安门广场、平津战役纪念馆、井冈山等123个经典景区。

几年来,中央和各省市县加大对红色景区、景点的投入,各红色景点的设施、环境极大改善,旅游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可喜的是,国外游客明显不断递增。

记者:红色旅游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华红旅国际投资集团有何构想?

范双全:红色资源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还有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不仅各地要对本地资源进行整合,还要推进所有红色景区的资源整合。最近,我们两次组织全国的相关企业家和投资者到湖南张家界、江西井冈山进行红色旅游资源考察,大家对开发红色资源投资红色旅游有极大兴趣。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我们还将对其他十个红色旅游区进行考察,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最终,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红色旅游必须确立主题,突出特色。我们要把红色旅游做为系统工程来实施,建设精品工程、配套工程、保護工程、宣传工程、产业工程。形成从全国到省和地级市的红色旅游发展的大网络和大格局。

在景区的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转变观念,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谈到可持续发展。一要对遗迹、文物等革命史迹按照旅游发展规律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和旅游景点、线路和景区的重组;二要以井冈山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为核心,对在精神内涵上与之具有共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归类、提炼和升华。三要把资源保护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整合相关旅游资源。突出抓好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整合,形成红绿(生态旅游)结合、红黄(文物文化旅游)结合、红俗(民俗旅游)、红蓝(海滨旅游)结合,旅游区、旅游线、旅游点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整合旅游要素资源。把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行社及所有旅游要素整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产业链做宽、做长、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

要实行区域大联合。要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把全国看成一个大系统,每个革命根据地所在区域为分支。统筹兼顾不同层级的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区域内、区域间必须加强营销上的联合、宣传上的合作、旅游营销人员培训上的交流、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实现集聚效应。

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努力实现极大的政治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文化效益。

“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要共护共享红色旅游主题品牌。严格控制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防止以红色旅游的名义从事损害红色旅游形象的活动,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红色旅游景区大多在老、少、边、穷地区,如何吸引游客吸引投资者?

范双全:是的。我国红色旅游产品过于单一且雷同,层次低,底子薄弱。特别是革命历史景点,模仿和抄袭盛行,缺乏特色,品牌意识淡漠,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对红色旅游项目设计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加上经营理念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

所以,高度重视旅游项目的开发迫在眉睫。第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最终体现在旅游产品上,旅游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经济优势,与旅游产品开发合理与否密切相关。第二,稳中有增的客源是旅游企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开发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载体。随着外资旅行社的进入,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谁能抢占市场的核心部分,关键在于旅游产品能否迎合游客的需要,能否打动游客的心。第三,随着人们对旅游产品需求出现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趋势,旅游产品设计开发要迎合这种趋势的变化,开发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靠特色与内涵树立品牌,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因此,对于目前的市场状况,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出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改变目前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市场状态,以迎合旅游者的多种需求,赢得游客、赢得市场,进而提高旅游活动的整体享受性。

要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怎样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现代旅游者的审美观念和消费心理,从挖掘内涵到展陈方式和表现手段,都进行一番大胆的探索和创新。运用高科技手段,变单一的平面展示为平面、立体、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相结合,使游客身临其境,见物、见人、见精神,提高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比如,井冈山推出的“当一天红军”的旅游系列活动,参观者穿红军军服、住红军屋、吃红军饭、唱红军歌、模仿红军练兵等。

运用网络营销策略,提高营运力度。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将打破现有旅游市场划分的壁垒,旅游客源市场将面临重组和再瓜分,最有实力的旅游电子商务供应将拥有最广泛的客源市场。现在大部分景区都采取此种营销策略,红色景区可建立自己的旅游网站,或联合几家景区合作建立共享网站,开发潜在客源。网站可以通过在线猜谜、红色旅游知识竞赛、专题活动题目有奖征集或有机地组合声音与图像等,使旅游产品更加有趣、真实、生动,吸引更多的浏览者。

记者:根据您刚才提到的旅游产业投资以外,中华红旅国际投资集团还介入了其他哪些相关产业?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4

张旺芝

2013-3-28 10:02:14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12期上

摘要:大西柏坡建设提出“一抹红色带七彩”战略,即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做大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文化旅游首当其冲。但目前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存在定位模糊、产品单

一、缺乏体验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引入体验营销理论,从体验主题、体验细节、参与性、纪念品、感官刺激等方面,全面构建体验者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体验,真切体验圣地西柏坡的魅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体验营销,体验者,西柏坡

20世纪九十年代起,“体验经济”登上了历史舞台。1998年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文中提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体验营销作为一种为体验所驱动的营销和管理模式,将取代传统的营销和经营方法,使客户需求得到全方位满足。而旅游是一种提供经历、阅历和感受的活动与生活方式,具有典型的“体验性”特征。因此,关注体验营销视角下各种体验因素在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中的构建,将成为充分发掘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着眼点。

一、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现状

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指挥了三大战役、颁布了第一部《中国土地法大纲》、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也正是这个时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农村到城市、由革命到建设的战略转移和历史转折,不仅创造了振奋人心的解放全中国、结束长期战争的大好局面,而且为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五大革命圣地的西柏坡,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03年西柏坡纪念馆由市委宣传部代管以来,西柏坡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教育功能和配套设施日趋完备,陈展水平列居全国先进水平,研究和宣讲成绩显著,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但取得发展的同时,仍有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一)定位模糊。在我国红色文化旅游市场竞争中,没有明确而合理的市场营销定位就没有发展前途。西柏坡的红色文化旅游营销定位还不明确,缺乏层次性,未能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未能体现出西柏坡及其周边优势资源的市场竞争优势,造成在全国如火如荼的红色文化旅游市场中,特色不够突出,主题不够鲜明。

(二)产品单一。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简单,产品单一,无法产生对旅游者的吸引。西柏坡虽然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平山县,经济欠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宣传促销经费严重不足,造成旅游项目和产品十几年如一日,丝毫未变。在经营上还主要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的展示阶段;展示内容雷同、方式单调、僵硬。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停留时间不长。

(三)缺乏体验性。由于对旅游者需求缺乏研究,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缺乏体验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革命历史文化挖掘不够,表现方法陈旧,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二是仅仅依赖红色旅游资源,片面理解“红色”概念,过分突出政治色彩,使游客被动接受单一的革命传统教育;三是产品开发方式缺乏感官、情感、行动、思考、关联等方面的体验设计,难以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体验营销视角下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若干问题

体验营销要求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构建应注重体验设计,使各种体验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体验到“畅”的感觉。笔者认为,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参与性、过程性和心灵感受。传统观光旅游主要注重自然风光的美丽、壮观,体验式旅游则是围绕体验主题,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情感认同,引发体验者的思考和行动,以此抓住体验者的注意力。因此,体验式旅游行为是以体验为基础,开发新产品、新活动;强调体验者的参与性,以体验为导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借助体验过程来触动消费者内在情感和情绪;以创造体验吸引体验者,注重体验者的心灵感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体验细节构建。西柏坡纪念馆作为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景区,室内展示居多,为突出红色文化旅游和“爱国主义”主题,说教的成分较大。并且西柏坡纪念馆周边景点孤立地存在着,主题与周围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反差,缺乏统一、鲜明的主题来统领。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不仅仅要关注各种场馆设施的建设,更要注重内外体验细节因素的构建,使体验者不需过多讲解,就能够体验到西柏坡红色文化的魅力,留下深刻的记忆。

(三)综合体验的构建。目前,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仍然处在资源导向阶段,拥有什么旅游资源便开发什么旅游产品,产品较单一,体验性较差。

B.Joseph Pine和James H.Gilmore按顾客的参与程度(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和顾客与相关事件的关系(身心投入和身体融入),将顾客体验分为四种类型:被动参与、身心投入的娱乐体验;主动参与、身体融入的教育体验;主动参与、身体融入的遁世体验;被动参与、身心投入的美学体验(其中娱乐体验重在“悟”,教育体验重在“学”,遁世体验重在“做”,美学体验重在“赏”)。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包含四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是四个领域的交汇处“甜蜜地带”。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旅游产品都会显得单调,缺乏张力,无法满足游客多方位的需求。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只有融合当地的风俗和文化,与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战争题材等旅游相结合,突出悟、学、做、赏,才能实现综合体验。

三、体验营销视角下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体验营销认为,体验者是体验的主体,只有开发重视体验者的真正需求以及体验的差异性的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启动大西柏坡的红色旅游市场,进而实现“一抹红色带七彩”的大西柏坡旅游规划。

(一)体验主题化。体验提供者通过设计精炼的主题,为一个参与性的故事撰写剧本,为剧情的发展提供线索,从而迈出通往体验之路的第一步,而且也是关键的一步。指挥三大战役、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七届二中全会等历史事件,其历史意义是全国其他红色文化旅游地不具备的,具有独特性。因此,笔者认为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主题应是“革命圣地,新中国摇篮”,既能很好地区别于其他红色文化旅游主题,又能高度概括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体验价值。为彰显这一主题,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应整合现有的纪念馆、名人石刻园、军委作战室等景点,融入新建的红色圣典公园、圣地城、实景演出等,并在红色文化旅游服务中的所有要素中,如人员、设施、服务场景、互动过程等,都充分体现“革命圣地,新中国摇篮”这一红色文化主题,发掘西柏坡红色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二)以正面线索使印象达到和谐。主题是体验的基础,而体验还必须通过印象来实现。通过精心构思的线索,给体验者创造一个易于把握西柏坡红色文化主题的整体环境,充分刺激消费者感官,使消费者感到身临其境,最后留下难忘的印象。所以,在体验者消费的过程中,景区营造的内部布局和建构,视觉、听乃至嗅觉冲击,还有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必须成为消费者可寻找的线索。经营人员在筛选、设计这些线索的时候,不能忽略掉任何一个细节,要力求每一个细节与主题的一致性。在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体验过程中,要尽量注意细节,如工作人员的着装要注意穿红军的军服,一些体验活动中的道具和用品要尽量还原革命斗争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三)突出角色参与性。旅游中的活动,一般可分为参与性和交互性两种。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一般是教育成分较重,通过参与性设计,可以把枯燥的历史遗迹、抽象的文化景观转变成为体验者与科技、历史、文化的过程性接触,细节触摸式接触,环境复原式接触,奇巧游戏化接触。通过人与人交互式活动的组织,通过群体角色扮演,可以使西柏坡红色文化中的角色与体验者的社会角色形成更替,获得深层次的体验。如在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基础上,可以购置或租赁坦克、军车、枪炮等军用物资,让体验者装扮成三大战役时期的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体验真实的战时场景;还可以选择性地再现七届二中全会、打土豪分田地等经典场景,让体验者更多地参与进来。

西柏坡有些红色文化景点的体验过程较为艰苦,可有所选择地改善条件,但切勿出现城镇化、商业化、舒适化的倾向,这就违背了红色文化旅游重体验轻享受的特性,可通过突出参与性、体验性、挑战性和教育性,使艰苦的条件合理化、真实化,形成体验者对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的深度认同。

(四)注重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西柏坡作为一个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即使食、住、行、游、娱各种设施和服务都很完备和出色,但若没有提供一个代表其特色和形象的纪念品,这个体验就是不完整的,会给体验者留下遗憾。在旅游体验中,体验者要求得到一个难以忘怀的回忆,经常购买一些纪念品,作为对难以忘怀之体验的留恋。这不仅在产品体验消费过程中产生,而且可以在富有西柏坡特色,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的旅游纪念品中保存下来,增强体验的事后效果。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是完整体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开发要承载西柏坡的红色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代表一定的时代、民俗特色。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很多,从红军用的草帽、草鞋,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工具的模型,红军纪念章等,到五大书记雕塑、领袖故居模型、领袖头像等,只要是符合西柏坡红色文化内涵的载体,都可以成为纪念品。

(五)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适当地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可以给游客留下难忘的体验印象。心理学家克珍特·米哈依指出:最优的旅游体验标准是“畅”,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官刺激能够支持并增强体验者的体验,所涉及的感官刺激愈多,设计的体验就愈容易成功。体验营销就是要创造一种让体验者产生与“革命圣地,新中国摇篮”主题相一致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西柏坡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应考虑如何通过刺激体验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以促使顾客展开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想象,从而达到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如大型实景演出《人间正道》,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法,组合利用声、光、电等工具,精选董存瑞炸碉堡、三大战役、进京“赶考”等景点素材,从而使体验者产生难忘的体验。

主要参考文献:

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篇5

宋玲玲重庆工商大学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2-056-01

摘要重庆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正持续快速发展,但目前重庆旅游资源优势尚未有效发挥,旅游业发展还需完善。本文从重庆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重庆市旅游发展现状

自1998年以来,重庆市旅游业取得了又快又稳的发展:

(一)重庆入境旅游市场游客人数增长态势

重庆市入境旅游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除了2003年“非典”爆发影响了旅游市场以外,过去十年入境人次年平均增长率46.52%,表明入境旅游市场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二)重庆入境旅游收入增长态势

改革开发二十几年来,重庆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接待和收入等经济指标迅速提升。2007年旅游外汇收入38231万美元,与1998年相比,全市旅游外汇收入十年来年均递增率达到43.26%表明重庆市旅游经济增长迅速。

(三)与周边旅游城市入境旅游比较

重庆旅游业与世界旅游大发展的现实及趋势相比,与旅游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重庆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多而不精,特色不够鲜明

从整体看,重庆旅游没有亮点,没有依托点,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感觉多而不精。西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各地区内部亦存在相似性,这就使要求重庆市要在相似之中突出自己的特色,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优势。

(二)旅游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卫生环境有待提高

由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势,筑路修桥的成本相对比较高,部分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差,长江三峡沿线重要旅游区的码头建设及其环境的综合治理亟待加强;星级饭店尤其是三星以上的星级饭店数量偏少,不能满足旅客的需要;重庆旅游景区环境卫生差,街面不整洁,严重影响重庆旅游形象。

(三)旅游市场混乱,旅游业难以正常发展

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法律制度不健全,旅游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加上旅游业内部结构失调,导致服务质量低下,违反行规,恶性竞争等现象时有发生。各区县旅游业多而杂,但作为个体往往采取低价劣质服务来抢游客,推销产品,破坏了旅游市场的正规运行。

(四)旅游资源及旅游宣传整合不够

旅游市场开拓、宣传促销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和应有声势,重庆旅游的整体形象需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整合差,旅游区(点)的开发建设不足,投入乏力,相关资金结合不够,社会资金特别是有实力的大业主介入旅游业不多。

三、重庆市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一)建设以旅游精品为龙头的旅游产品体系

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精品、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新品。形成山城都市、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三大世界级旅游精品为龙头,主题鲜明、竞争力强、互促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建设立体山水园林城市景观、营造动感的现代化大都市氛围、挖掘丰富的抗战历史遗迹和浓郁的巴渝文化为核心的山城都市旅游中心,辐射带动近郊温泉、湖泊度假休闲旅游和远郊特色旅游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来促进旅游的发展

价格的制定与其企业自身产品特性及其所处市场的营销环境相关.而旅游景点的价格策略同样与其景点的品质和资源的特性而定,好的价格策略则会促进景区的发展.例如:针对旅游散客,实行票房挂牌价、恰当把握社会团体的优惠价格、实行差别旅游团队价格。

(三)实施网络营销扩大销售渠道

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营销策略的多样化,使得网络营销成为了当前最为便捷的营销渠道之一。各景区应该开展网上售票服务,及相关预定事宜,使广大游客轻松便捷地做出旅游计划。同时应及时搜集网民的反馈意见,创造满足旅游者与旅游产品销售者之间的交易。

(四)大力宣传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联动的整体宣传促销格局,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运用影视、歌曲、广告、等多种宣传促销形式。一些以重庆为背景的电视剧的播放将会提高宣传促销的影响力,增强促销实效。要精心制作一系列的旅游宣传品,设立重庆旅游形象的大型促销宣传牌,大力宣传重庆旅游。参考文献: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6

一、中国高尔夫旅游的经营现状

近些年来,国内在高尔夫旅游上已经开始起步,作为整合旅游资源和高尔夫资源的高尔夫旅游的推广,高尔夫旅游带来了一定规模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实现了两者的双赢,也为国内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与国外已经形成的数十亿美元的高尔夫旅游市场相比,国内在高尔夫旅游的开发和 经营上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经营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岌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许多高尔夫行业的经营者缺乏高尔夫产业的意识,致使其在与旅行社的合作上显得顾虑重重,第 二,在高尔夫旅游业务的开发上,旅游机构和当地球场在利润和客源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

第三,目 前,在经营高尔夫旅游的旅行社尚缺乏专业性,相关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第四,一些有计划有组织的高尔夫旅游的服务质量较好,而对自由到访的游客,服务不尽人意等 问题还大量存在。

二、中国高尔夫旅游客源细分市场

从目前中国高尔夫的发展及国内外参与高尔夫运动的消费人口的分布来看,从广义上按地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可将高尔夫旅游的客源市场划分为三大块:国内市场、亚洲市场和欧美市场。

(1)、国内市场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公布的信息,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正在以每年1%的比重增长。1999年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为15%,2003年达到19%。按我国12亿人口计算,扣除9亿农村低收入人群,2亿中小学生,目前我国潜在高尔夫球消费人口近1900万,每年将增长19万潜在高尔夫消费群。从经济和中产阶级人口增长比重来看,尽管国内现阶段能够有相应经济实力承担得起此项消费的人口还很有限,但中等收入人群的增长速度较快,国内存在着相当比例的高尔夫潜在消费人群。立足于国内,拓宽国内高尔夫旅游市场,开发潜在的本地客源,仍然是现在乃至将来球会经营根本所在。

(2)、亚洲市场

据亚太高尔夫联盟执行主席托马斯-李介绍,亚太地区高尔夫运动正在以全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亚龙湾高尔夫球会2004年接待的韩国客人达1万1134轮次,在主要客源地中名列第一。近年来,日韩等高尔夫爱好者激增,“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现。韩国目前有200个高尔夫球场,却有350万高尔夫爱好者。来自韩国关税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前6个月,携带着高尔夫运动器材向海关申报赴国外打高尔夫的游客为53087人,比去年同期的43328人增加了22.5%,对中国来说,亚洲市场中仍以日韩为主流市场,来自日韩的高尔夫游客占到了入境游客的大部分。由地缘优势,交通便利,该市场可操作性、可控性较强。且亚洲市场的经营已有一段时间,发展相对较为稳定。

(3)、欧美市场

据调查,目前,美国的高尔夫运动人口已超过3000万,73%的欧美高尔夫球手正在寻找新的球场;欧洲30%的高尔夫球爱好者会定期开展高尔夫度假活动。

欧美市场是继亚洲市场之后最大的高尔夫客源市场,尽管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国内在欧美高尔夫旅游市场的经营中所占份额还很小,但开拓欧美市场必然能够带来巨大的效益,其不仅拥有相当规模的高尔夫参与者和爱好者,而且从近年来已进入成熟期发展的美国高尔夫市场呈现出一定的稳定缓和发展的趋势,为中国面向欧美市场的开拓和经营提供了一个契机。

三、目标市场的选择

1、各球会会员和非会员中的高尔夫爱好者及参与者

在国内高尔夫旅游市场中,限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高尔夫的参与者和爱好者仍停留在少数中高层阶级,高尔夫旅游市场在国内仍属高端旅游市场。根据目前消费人群的构成应将目标市场定位于各球会会员和非会员中的高尔夫爱好者及参与者。

2、包价旅游的高尔夫旅游者

以日韩为主流的亚洲市场,其高尔夫旅游者主要的出游形式为两种:包价旅游的高尔夫旅游者和以散客形式出游的高尔夫旅游者。而基于目前国内对该市场经营的成熟度,以及与以散客形式出游的高尔夫旅游者相比团体式的包价出游客源相对集中,经营难度相对较小。因此,应将目标市场定位在包价旅游的高尔夫旅游者群体。

3、高端商务客人及以企业为单位的奖励性度假客人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高尔夫市场进行消费的欧美高尔夫旅游者中,以高端商务客人为主,换句话说,也就是此类高尔夫消费者出游是以商务办公为目的辅以高尔夫消费,以此部分人群入手推广欧美高尔夫市场将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四、三大市场的营销策略和市场推广

1、努力拓宽国内市场

(1)、推出主题鲜明,具有个性色彩的高尔夫旅游路线

国内众多旅行社在高尔夫线路的经营中存在着一个误区,把高尔夫旅游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观光旅游,缺乏对高尔夫消费者整体的分析。从消费者构成中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高尔夫消费人群绝大部分都属于社会中产阶级以上且都有能力支付得起这项消费,他们已把该项运动作为提升品质,彰显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高端游客,价格因素已不再成为主导因素,而体验一种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休闲感受,注

重品质内涵的概念越来越吸引着这部分消费者。针对这一消费群的心理特征,主题鲜明,具有个性色彩的高尔夫旅游线路的推出无疑能吸引这部分人的眼光。从而,以此部分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如其家人,朋友等进一步扩大市场,而与高尔夫相关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传统意义上的巡回赛“平民化”

从盛世旅游的概念来看,高尔夫职业、业余巡回赛也可划入盛世旅游的范围内,高尔夫作为一项运动本身,决定了其具有的竞技性,而与其它的体育竞技项目不完全相同,许多大型的高尔夫的比赛都是以巡回赛的形式举办的,长距离、多站式的比赛,在交通、住宿、资讯等方面必然在消费旅途中产生。虽然目前国内还不具备承办较大规模的国家间赛事的经济实力和经验,但是,国内地区间的各球场的合作,省外的区域合作完全可能。由于国内高尔夫职业和业余选手的数量有限,正规意义上的巡回赛在国内也很少。因此,组织一系列的高尔夫爱好者的国内巡回赛,使得更多的爱好者真正参与到该项运动中来,国内赛事的举办,使传统意义上的高尔夫职业业余赛平民化,且可以使各地的高尔夫客源流动起来,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尔夫文化的传播和大众化的进程,扩大了市场

2、逐步完善亚洲市场

在对亚洲市场的包价旅游者的有关调查中显示,在旅游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服务质量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因素,其次是环境,交通。对于已具有一定规模的亚洲市场而言,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将这块蛋糕做好,完善该市场,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显得更为重要。

(1)、包价旅游经营中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经营体系

旅行社(机构)应增强高尔夫的意识,拓宽经营思路,积极加强与国外旅行社的合作与交流。目前由于国内高尔夫的参与者和爱好者人数较少,高尔夫旅游的组织和经营尚缺乏经验,在盈利微薄的情况下,组织高尔夫旅游无疑是风险投资,众多旅行社不愿意涉足。

而投入到经营高尔夫旅游的旅行社,在整个高尔夫旅游的经营上还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只起到了”地接社”的作用,则其它不可控环节的因素发生改变极易影响整体的经营。因此,应积极做好与国外旅行社双方协商,达成利益等各方面的共识,积极加强与国外旅行社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将不可控因素减小到最低,通过合作将国外游客引进国内市 场。

(2)、借鉴泰国经验,努力提高环境、交通、服务等质量。

亚洲市场的竞争对手泰国,其不仅通过低价的打球费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外来游客,更重要的是其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较高,提供服务的质量较好,以其来吸引和留住大批的客人。因此,积极提高国内高尔夫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其服务质量,改善周围环境和交通状况是目前最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对于旅行社,加强导游人员的素质的培养,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普通导游业务相区别,将服务质量提高到一个层次上来;另外,在策划高尔夫旅游活动时,注意改善工作的细节,即人性化的服务。高尔夫与一般的游客团体相比,存在特殊性,客户的特殊性决定着服务的特殊性。对于计划参加高尔夫旅游的人来说,其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优质便利的服务。酒店地理位置、服务标准都是旅行社要为游客考虑到的。

3、积极开拓欧美市场

与国内和亚洲市场不同,欧美市场发展较为成熟,且其经营也较为完善。除地理因素外,客源结构,消费动机等都是需要考虑到的。作为高端消费者的商务客人,其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球场的品牌效应,其旅游动机也已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打一场球,上升到对高尔夫品牌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提升。正如圣安德鲁斯球场的外来客源中排首位的是美国,其次是日本。对于欧美市场的开拓,则应转换思维,不能照搬照套原有的模式。

(1)、树立特色品牌,积极对外宣传

对国内球场的品牌建设和对外宣传尤为重要,特别是突出特色的品牌建设。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各地都分布着众多不同种类的球场。球场建设除了自身服务质量的提高外,打造各具特色的不同主题的品牌才能吸引欧美出游的高尔夫旅游者。

(2)、建立与大型会务公司和国际大企业的联系

在欧美国家中,许多大型的商务企业都将高尔夫旅游度假作为一种奖励推出给员工。而且多数活动的展开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加强与这部分大型企业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将会给球场的经营带来相当部分的稳定客源。

(3)、充分利用推进公共关系合作的协会等中间媒介

桂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篇7

一、桂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桂林作为革命老区, 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经济, 现已初步形成以桂林市牵头, 辖内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合围的红色旅游经济圈, 初具规模的红色旅游产业圈为桂林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

截至2014年, 桂林市旅游接待人次从2007年的1, 530.64万人增长至2013年的3, 584万人, 年均增长15.23%;旅游业总收入从2007年的85.51亿元增长至2013年的348.48亿元, 年均增长26.38%, 2013年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21%, 其中红色旅游综合总收入占旅游业总收入不足10%, 未来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中办、国办在2004年及2011年颁布的两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五年规划中相继将桂林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博物馆、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两处纳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 将贵阳—凯里—镇远—黎平—通道—桂林旅游路线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中。2011年自治区出台《2011-2015年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其中更是明确以打造桂林红色旅游基地, 建设以桂林为核心的桂北红色旅游区, 推出重走红军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设立湘江战役觉山铺阻击战旧址景区 (全州县)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旧址景区 (灌阳县) 、老山界景区 (资源县、兴安县) 为自治区级红色旅游精品景区。

二、桂林发展红色旅游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 桂林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优势。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抗战文化名城,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有包括抗战遗址、墓地、故居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红军遗留物品等物质资源, 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为桂林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红色历史遗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370多处红色旅游资源中, 仅桂林地区就占有56处, 被列入国家级层面的则有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在政策层面上, 2011年国家及自治区红色旅游规划的相继出台也为桂林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全国各组织、各地区也更加重视红色教育, 体验革命生活, 感悟红色精神成为时下潮流, 无疑也为桂林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契机。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自2013年12月桂林开通动车以来, 截至2014年, 桂林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3, 870万人次, 增长8%;全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21亿元, 增加20.5%。动车的开通使桂林的交通格局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不仅意味桂林旅游将会遇到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更意味着这个西南旅游重镇将成为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桂林的旅游文化将会更加便利地为世人所接触。

(二) 桂林发展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桂林仍存在红色旅游产品单一等景区建设类问题。以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为代表的部分景区旅游产品单一, 馆内旅游产品以静态景观陈列的方式, 简单的陈列物品以及展览图片, 电子展板老旧, 缺乏新意与活力, 难以让游客在参观中深刻感受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功能。

由于桂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零散, 部分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仍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以美国飞虎队桂林遗址公园纪念馆为代表的部分景区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公园周边仅有一座加油站而无一家酒店、餐厅、超市与其配套, 公交线路虽有4条却无专线, 且园内修缮不太理想, 无旅游工艺品发放与售卖, 整个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是其发展核心之一, 因此红色旅游景区如何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是景区建设的一大重点。但是, 以桂林李宗仁故居为例的部分景区宣传力度不够,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几乎没有在公共媒体中露面, 其宣传方式目前仅仅是通过口碑宣传, 力度较小且效果不佳, 景点开发纵深有待加强。

红色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政治意义, 其不可再生性及独特性等特性要求相关部门更加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修缮, 但桂林仍有一部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仍存在问题。以桂林八百壮士墓为例的部分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妥善保护与开发, 坐落在七星景区内的八百壮士墓碑文风蚀严重, 保护措施仍欠完善。桂林全境的28处历史文化名人旧居中被列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名录的仅占75%, 即21处。即便是列入了名录, 目前也只有李宗仁官邸 (包括临桂两江镇的李宗仁故居) 一处成立了专管单位来管理, 仍然有大部分故居亟待保护。

三、桂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习近平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论述指出红色旅游发展应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开发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 可见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桂林市红色旅游资源主要聚集在市区以及资源、龙胜、兴安、灌阳、全州五县, 其中市区、资源、全州主要以自然景观旅游产品为主, 龙胜、兴安、灌阳主要以人文景观旅游产品为主, 两者发展均初具规模并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根据桂林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开发红色旅游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三种开发策略:

(一) “红绿结合”复合型旅游。

“红绿结合”复合型旅游开发模式是指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生态旅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桂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景区有漓江风景区、资江猫儿山景区、天湖景区等,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旅游经济已经初具规模。在桂林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中挖掘红色旅游资源, 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从而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如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发展红色旅游产品, 如红军帽、红军水壶、红军人偶等衍生工艺品及真人CS游戏类等体验服务,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红色旅游产品嵌入到绿色景区内, 从而形成自然景观旅游带动红色旅游经济增长, 达到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目的。这样开发的优势在于, 将红色旅游的功能和内涵与自然景观旅游相连接, 在完成游客审美休闲需要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既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又丰富了旅游内涵与形式, 整合了地区内的两种优势旅游资源, 充分地发挥出各类旅游形式的功能, 有利于地区内旅游深度开发。

(二) 加强“红民”旅游产品的开发。

“红民”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具体是指将当地历史建筑、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兴安县以灵渠、秦家大院、秦文流觞、天韵阁、秦城遗址等人文历史景观资源, 龙胜少数民族自治县以龙脊梯田、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寨落为主的民俗文化资源, 灌阳县以农具文化、茶食文化为主的农俗文化资源共同构成了“灌阳—兴安—龙胜”先的民俗文化旅游;龙胜平等龙坪一兴安—灌阳文市、新圩这一条线与湖南的三关交接, 包含了平等民族红色旅游景区, 龙胜旅游红色矮岭温泉景区、华江—老山界红绿旅游景区、湘江战役红色旅游景区、文市古民居红色旅游景区的绝大部分景点, 同时此三县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当地人民脱贫的愿望越加强烈。这就给当地通过发展“红民”旅游产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通过整合修缮县内红色旅游资源, 例如兴安推出灵渠—湘江半日游, 导游讲解结合实情实景, 深化游客对于湘江战役历史事迹以及灵渠景观的印象, 从而推动建设以红色旅游和人文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经济增长点;龙胜建设博物馆系统展示少数民族抗战历史, 从而加强游客对于西南地区多民族抗战史实的了解;灌阳县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与革命精神推出特色农家乐, 如体验红军第六、第七军三出灌阳的经历设计重走红军路徒步路线, 结合灌阳茶食产品设计忆苦思甜餐等形式, 从而深化游客红色感悟。以红色历史与少数民族、农民的渊源为轴线, 着力将红色文化打造成当地的旅游文化符号。“红民”旅游产品的开发既有利于帮助当地人民脱贫, 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也有力保护和发掘民俗文化以及红色旅游资源。

(三) 建设“五县一市”红色旅游文化圈。

桂林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桂北的灌阳、全州、兴安、资源、龙胜五县。桂北五县虽然红色旅游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仍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带处于桂林市区, 各种旅游开发资源偏向于市区。长期处于这种情况, 必然会造成城市拥堵、资源浪费、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与保护等问题, 这也就为建设五县一市红色旅游圈提供了契机。

所谓五县一市红色旅游圈, 是指以桂林市区为核心, 以305、322国道, 201、202省道等路政交通为轴带, 以资源、龙胜、兴安、灌阳、全州为新兴增长点的红色旅游圈。形成旅游圈的措施主要有:经济措施为整合圈内红色旅游资源, 发掘抢救文化价值高但未被重视的红色资源, 开通红色旅游专线, 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七星公园半日游、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园一日游等;文化措施主要在成立市级红色旅游文化研讨会, 加强县市间的红色文化交流活动。从而逐渐将开发重心由市区分散到县, 缓解城区压力, 有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促进区域红色旅游产值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王树茂, 刘高平.开辟红色旅游发展新境界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 2014.11.28.

[3]桂林市旅游局.桂林市旅游总体规划编修.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5]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1-2015年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

[6]唐晓燕.桂林5月28日起对东盟10国旅游团实行6天过境免签政策“一站式”畅游桂林更便捷[N].南国早报 (数字报) , 2015.5.27.

[7]梁亮.桂林现有历史文化名人旧居或故居28处亟待挖掘保护[N].桂林生活网, 2015.3.13.

[8]禹玉环.遵义红色旅游资源与仡佬族民俗文化整合研究[J].青年与社会 (下) , 2015.5.

[9]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科学出版社, 1998.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篇8

关键词: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一、红色旅游基地

(一)红色旅游基地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上的一种参观游览活动,其内在涵义是吸收承载于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上的革命精神,进而产生红色文化,激励现代人的革命情怀。红色旅游基地是红色旅游资源相互结合的综合体,通过完整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来构建起来的具有红色革命气息的区域,也是红色旅游文化的载体。

(二)本市红色旅游资源梳理

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是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的基本资源,因而开展资源梳理很有必要。吉林省白山市的红色资源丰富,按不同类别可以梳理如下:

1、烈士陵园类

可以分为个人陵园和集体陵园两类,其中以抗日名将杨靖宇将军的个人陵园最为有名,除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外,还有张蔚华烈士陵园、王德泰将军墓等。此外,还有大栗子烈士陵园、长白塔山烈士陵园等集体陵园资源。

整体来说,陵园类资源丰富,但分布较为散乱,需要优化线路才能加以利用。

2、纪念馆类

纪念馆一般以展厅的形式进行打造,通过导游讲解和史料参观能够极大地发挥红色旅游的爱国教育价值。本市的纪念馆最著名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3、纪念地类与遗址

纪念地和遗址一般以某一特定的场景作为标志,由于纪念地的历史重现感较为强烈,因此可以多加利用。本市的纪念地最为著名的为日伪时代白骨满山的石人血泪山,石人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此外还有那尔轰会师纪念地等。本市的遗址资源较为丰富,涉及的层次也较为广泛。

4、故居

名人故居能够将名人的生活、工作场景再现,有较好的情景式教育的作用。本市拥有以陈云旧居为代表的名人旧居旅游资源。

二、红色旅游基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

在开发红色旅游基地的爱国教育作用之前,需要明确其能作为教育工具的可行性。具体来说:首先,爱国教育能够通过红色旅游实现。爱国教育的方法与内容与红色旅游能够完美融合,爱国教育的精神也能被红色旅游资源承载,进而升华发挥作用。其次,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在资金上,政府都给予了红色旅游基地不遗余力的支持。而政府也曾明确提出,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的一大目标就是倡导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客源充足且优质。红色旅游基地的主力客源依然是国内的客源,也有不少国外客源。充足的客源无疑保障了红色旅游基地进行爱国教育的受众数量。

三、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基地对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策略

(一)各部门:增强协作,推进红色旅游基地资源的开发

各部门之间的应当增强协作性,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的开发,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开发道路。开发的过程要有主有次,才能发挥特色资源的热点效应。同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做到“红绿结合”,传递诸如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等观念。

(二)各教育主体:对红色旅游基地进行有效地利用

利用红色旅游基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质上是通过紅色旅游基地的资源将课本上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进行生动的再现,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育主体中,各级学校、机关单位、党团组织应充分认识到利用红色旅游基地进行实践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充分地利用当地的红色旅游基地资源,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到红色旅游基地去参观、旅游,尤其是一些知名景点,不能单纯旅游。

(三)各教育客体:主动求知,深入体验

游客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在游览红色旅游基地时,除了接受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应当放松身心,将自己投入到红色旅游基地的环境中进行深入体验。同时保持主动求知欲望,通过探求革命故事的细节,才能探求到更多的爱国主义内涵。同时,社会上也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增强公众爱国主义热情,引导公众认识到其自身是需要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

(四)旅游基地: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效应

红色旅游是一种个特殊的旅游产业,需要有计划、有重点与有步骤的开展宣传活动,为红色旅游营造良好的氛围。如结合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针对烈士陵园利用清明节开展烈士宣传周,举办宣传周活动,撰写烈士事迹,接受电视、新闻媒体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同时借阅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对红色旅游基地、革命先烈实际进行宣传,立足创新,打造红色旅游基地精品工程。在红色旅游基地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刊登工艺广告,张贴宣传画,扩大宣传效应。在进行旅游服务的同时,导游、讲解员等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植入与衍生,时时刻刻宣传与发扬爱国主义思想。

结语:以红色旅游基地为载体的红色旅游能够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那些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可以唤醒人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而达到巩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而如何对红色旅游基地进行利用与开发,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坚持与奋斗。

上一篇:文明村标语下一篇: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