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24-08-17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精选10篇)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1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做到朴素实用、功能完善。

3、坚持统筹协调。注意做好红色旅游区规划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以及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性的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坚持多方参与。要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行政优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公共性质建设项目的投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经营性质建设项目的投入通过市场运作方法加以解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2004至2007年参加红色旅游人数的增长速度要达到15%左右,2008至2010年要达到18%左右。

——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顺畅、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配套完善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项目成熟、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密切结合、交通连接顺畅、选择性和适应性强,受广大旅游者普遍欢迎的热点旅游线。

——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使80%以上达到国家旅游景区3A级以上标准,其中40%要达到4A级标准。到2007年,争取有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8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年接待规模达到50 万人次以上。

——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修缮。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上述目标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04至2007年,以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重点,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初步形成红色旅游发展的框架;第二阶段为2008至2010年,进一步巩固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实现规划目标,推动红色旅游全面发展。

(四)主要任务

1、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从打造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入手,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着力打造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2、建设红色旅游配套交通体系。结合国家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点)与主要干线公路的连接线,切实改善通达条件。

3、建设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体系。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纪念地、名人故居、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

4、建设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优势,统筹策划,利用多种宣传方式,打造红色旅游的形象和品牌,形成组织得力、参与广泛、宣传有效的推广体系。

5、建设红色旅游产业运作体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一)围绕八方面的内容发展红色旅游

发展红色旅游主要围绕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组织开发。

1、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

2、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

3、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4、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光辉历史。

5、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彰显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

6、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

7、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他们的伟大人格、崇高精神和革命事迹。

8、反映各个历史时期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的主要事迹,彰显他们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培育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1、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2、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里”。

3、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4、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5、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6、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7、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8、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9、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10、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11、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12、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三)组织规划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根据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旅游规律要求,规划建设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主要规划原则是:

1、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便于与客源地和中心城市连接,形成旅游的网络节点。

2、内部景区(点)之间交通连接顺畅,或者经过改造、部分路段建设后能够满足旅游需求。

3、便于连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形成支撑重点红色旅游区的骨干框架。

4、便于与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结合,形成吸引力强的复合型旅游线路。

(四)重点建设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建设100个左右内涵丰厚、品牌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管理服务水准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本要求是:

1、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重点,包括对广大群众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革命领袖故居、旧居、活动地以及重大战役、战斗遗址,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等。

2、景区已基本具备外部通达条件或其外部交通建设可以列入到近期建设规划。

3、通过建设和完善,景区年接待规模应达到10万人次以上。

4、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可形成有较强吸引力的综合旅游景区。

四、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要加强对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负责同志牵头,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文化部、民航总局、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研究解决发展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检查、督促规划纲要实施。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宣传部门负责审定重大宣传报道和陈列内容,指导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搞好宣传推广工作,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旅游部门负责红色旅游发展中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财政部门负责从现有财政渠道组织协调红色旅游相关区域规划编制、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和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经费;民政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本系统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改造的有关项目计划,加强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的管理;交通部门负责做好与发展红色旅游相配套的交通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铁路、民航部门要配合红色旅游做好有关车次、航班的组织调度工作;建设部门负责做好红色旅游区(点)规划与当地城乡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审定和衔接,做好相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文化部门负责组织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和文学创作,指导组织与红色旅游相关的文艺演出活动;文物部门负责相关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和文物征集、展陈、维修等方案的制定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分工要求,制定相应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将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统筹保障,将发展红色旅游的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二)落实规划要求,塑造整体品牌

各地要按照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当地红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特色,确定各自的具体主题,组织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努力形成对旅游者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区和旅游线路。

宣传、发展改革、旅游等部门要加强对红色旅游区域开发建设的指导和协调,严格控制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跨行政区的红色旅游区要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开发项目的统筹协调,树立、维护和共享红色旅游主题品牌。本规划纲要确定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规划由国家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编制,并报全国发展红色旅游协调小组审定。

(三)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开发保护

国家将安排一定的基本建设投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红色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同时对东部地区的重大项目给予一定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有关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红色旅游景区内的道路、供电、消防、环卫、给排水设施以及环境整治、与干线公路的连接道等;国家交通建设资金支持的重点是为红色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直接配套的干线公路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路网,以改造为主改善路况条件。中央财政将按现有财政渠道,主要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红色旅游区、旅游线路的规划编制和重要革命文物的保护、展示工作给予适当经费补助。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信、能源、生态等方面的建设要考虑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西部开发和农村扶贫注意做好与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的协调配合。国家开发银行可结合自身职能,在红色旅游的规划编制、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贷款支持。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对红色旅游提供金融支持。引导各类企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建设经营。

(四)加强宣传教育,做好规范管理

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结合建党、建军、建国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好红色旅游的系列宣传推广工作。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地方和部门要精心准备,适时推出一批反映这些主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红色旅游产品。要精心组织编排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红色旅游线路,策划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活动,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规定,对青少年参观游览提供便利条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红色旅游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共青团、工会和妇联要将红色旅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将红色旅游与本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铁路、民航和交通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对中小学、大专院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活动,保证票源,在车票、机票和船票价格上给予优惠。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方面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旅行社开展红色旅游经营业务。

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分级分类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旅游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红色旅游培训资料。国家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和讲解员的培训,编写和推广使用专门的红色旅游导游词和解说词。

各地要加强红色旅游区(点)、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红色旅游的安全、质量、秩序和效益,防止以红色旅游的名义从事损害红色旅游形象的活动,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各有关部门要依据《纲要》,研究制定贯彻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已日益成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档案部门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电子档案从形成到长久保存、有效利用的全程控制,正成为发展趋势;“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刻影响到档案的特性和档案工作的边界。档案事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档案工作要以观念转变、管理变革、技术转型、服务创新来适应党和国家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档案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根据“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档案事业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深化两办《意见》落实,继续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十三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 年,初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适应的、有效服务和支撑国家治理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

二、关于“十三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从六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推进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促进和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实现档案治理法治化;二是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档案馆馆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档案的形成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建设多元化;三是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模式,推进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开放档案,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进程,实现档案利用便捷化;四是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手抓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一手抓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五是强化档案安全保障,从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维度入手,大幅改善档案安全基本条件,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制机制,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化;六是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方式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

三、关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特点

科学编制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起草过程中,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系统体现了两办《意见》的要求,既注意全面考虑档案工作当前面临的紧迫形势和发展趋势,又注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呼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所以,这次的《规划》有3 个特点:一是把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档案信息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关于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也体现在《规划》的各个层面;二是更加重视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规划》一方面提出档案的业务指导、监督监管、移交接收要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拓展,另一方面把档案的开放开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在档案安全方面强调继续开展馆库建设、保障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推进异地异质备份工作等,这些都是前一阶段工作的延续和深化,目的是要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国家级专项规划,事关档案事业发展大局,希望大家认真审议修改,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科学、更趋完善,更好地指导档案事业发展。

四、关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落实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3

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纲要》提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和重大举措,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描绘出清晰的蓝图: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这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首个目标。会议认为,《纲要》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此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重要决议;诞生了我国首部《慈善法》,为中国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依法行善和依法监管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全面实施将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崭新面貌。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提升我国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部署。

《意见》提出了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90%以上重大专利到期药物实现仿制上市,临床短缺用药供应紧张状况有效缓解;产业绿色发展、安全高效,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显著改善;医药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高于10%,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位居各工业行业前列。

《意见》明确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二是加快质量升级,促进绿色安全发展;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四是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医药诚信体系;五是紧密衔接医改,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六是深化对外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七是培育新兴业态,推动产业智能发展。

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

城市公交运输服务等36项被纳入购买内容

3月8日,财政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规范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承接主体、购买内容和程序、资金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等。

《意见》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的主体为各级交通运输行政单位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承接主体是具备提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依法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应划入公益二类或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根据《意见》,在购买服务内容方面,部分事项将逐步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在公路服务事项中纳入了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政府收费还贷(债)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等。公共航道维护性疏浚、清障扫床等被纳入水路服务事项。在运输服务事项中包含了农村客运渡口渡运服务、城市客运场站枢纽运营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运营管理等。

有利于促进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运输领域治理、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积极性,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服务市场供给体系。

开展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

明确仿制药质量和疗效需与原研药品一致

国务院办公厅3月5日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品,要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品能够一致,临床上与原研药品可以相互替代。

《意见》要求,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实施前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凡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则审批的,均须开展一致性评价。

《意见》强调,药品生产企业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主体,应主动选购参比制剂开展相关研究,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与参比制剂一致。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可以国外注册申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药品上市,批准上市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在中国境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上市并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药品,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对节约医药费用,提升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质量,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性,促进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项金融政策支持西藏发展

支持和完善西藏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3月7日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金融支持西藏的24项政策意见。

《意见》从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扶贫开发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给予西藏差异化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完善在西藏的组织布局;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基础设施、“三农”、小微企业、特色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意见》还要求,支持西藏企业、金融机构通过多层次股权市场发展壮大、通过债券市场拓宽资金来源;支持保险机构根据西藏实际开展重点领域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西藏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等。

此举旨在更好地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一步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

保监会拟修改险资运用管理办法

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

3月8日,保监会下发《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明确提出允许险资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允许险资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

《征求意见稿》还增加了险资对于重大股权投资的规定。如险资对于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实施控制、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企业实施控制且投资金额较大、对拟投资企业未实施控制,但投资金额或比例达到相关标准以及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时,险企需要报请保监会进行核准。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4

同志们:

刚才,云山同志代表党中央做了重要讲话。云山同志的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对我们今后做好红色旅游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云山同志的讲话,高度总结概括了发展红色旅游几年来的情况和经验,并就贯彻中央精神、深入推进红色旅游工作,提出了要深刻认识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着力突出思想内涵,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要大力改进创新,努力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有力保障等五个方面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朱之鑫同志所做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红色旅游发展6年多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分析了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十二五”时期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路、措施和要求。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云山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红色旅游二期规划,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上来,统一到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的目标任务上来,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组织上更加严密,工作上更加务实,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要认真学习领会红色旅游二期规划的精神实质,明确纲要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落实朱之鑫同志代表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所做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三是各参会单位要及时将今天的会议精神向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向有关部门通报,为红色旅游发展,争取更多的支持。各级红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机构要认真传达学习此次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红色旅游发展新局面,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发展纲要 篇5

长江主要支流

嘉陵江:梯级渠化程度高,推进船型标准化对促进流域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体目标是: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5%,平均吨位达到30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平均吨位达到40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5%,平均吨位达到500载重吨。

湘江: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5%,平均吨位达到12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0%,平均吨位达到18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5%,平均吨位达到240载重吨。

汉江:属于梯级河道,等级多,目前船型种类多,吨位小,船龄大,船型标准化意义重大。总体目标是: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3%,平均吨位达到40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7%,平均吨位达到50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1%,平均吨位达到600载重吨。

赣江:上游河道狭窄,多急流险滩,有两处碍航闸坝;中下游河面逐渐拓宽,目前最高等级为四级航道,适宜推进船型标准化。总体目标是: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平均吨位达到30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65%,平均吨位达到40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0%,平均吨位达到500载重吨。

京杭运河及长江三角洲水网主要航道

京杭运河及长江三角洲水网主要航道渠化程度高,货流密度大,碍航闸坝多,是标准船型重点推广水域。到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将达到80%,平均吨位达到20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0%,平均吨位达到30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100%,平均吨位达到500载重吨。

珠江干线

珠江干线上游地区经济欠发达,技术水平落后,推广船型标准化有利于促进当地船舶技术进步;珠江干线中下游及三角洲航道网航道条件良好,经济发达,政府可采取引导、推荐的方式促进船型技术进步。总体目标是: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60%,船舶平均吨位达到40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平均吨位达到60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80%,平均吨位达到800载重吨。

黑龙江水系主要河流包括松花江干流及黑龙江国内段

推进船型标准化与航道梯级渠化发展相适应,宜采取引导与强制相结合,以引导为主的手段推进当地船型标准化。总体目标是:201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平均吨位达到

630载重吨;2015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5%,平均吨位达到660载重吨;2020年,船型标准化率达到60%,平均吨位达到700载重吨。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显现“示范效应”

京杭运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沟通南北运输的“黄金水道”。由于以前航行于运河的船舶标准化程度较低、船型杂乱,且噪声大、耗油量高、污染重、载重吨位小,严重阻碍了水运业的发展。发展内河航运涉及船舶、航道、港口及信息技术等诸多要素。作为主体要素的船舶,如何从既能保障航行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加快运力结构调整,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找到平衡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2003年12月,交通部联合五省一市(苏、浙、鲁、皖、豫、沪)启动了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在短短4年里,这项示范工程已经显现“示范效应”,从2004年7月1日起全线禁航水泥质船,到2007年12月底全线禁航挂桨机船,4万余艘挂桨机船退出运营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新型标准化船舶,加上沿运各地开展的“畅、洁、绿、美”工程,运河从此清静靓丽起来。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6

选好人。班子成员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班子成员的选拔必须是慎之又慎。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作风正派、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廉洁自律,且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分子选拔到班子中来。选好一个班子成员,能够调动一批人的工作积极性。反之,选一个不称职的人进了班子,会影响一大批人的工作积极性。对那些政治素质差、品质不好、闹不团结、组织领导能力不强、群众基础很差的人,要及时建议上级组织予以调整。

用好人。在用好班子成员方面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即优势和劣势。西方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所以,好的一把手要尽量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限,将其弱势限制到最小范围内,即做到扬长避短。要用人所长,容人之短。如何用人所长,唐太宗有十分高明的见解。他认为:明君任命官职,如同巧匠选择木料,直的可做车辕,弯的可做车轮,大的可做栋梁,小的可做椽子。无论曲直大小,只要选择合适,都各有用处。也就是说,有智慧的人就用他的智谋,愚笨的人就用他的体力,勇敢的人就用他的威力,怯懦的人就用他的谨慎,无论愚智勇怯,取其长处均可任用。象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作为一个一把手,如果斤斤计较于别人的微小过错,看自己的下属哪个都不行,看谁都一无是处、满身毛病,那肯定就不是别人的问题了,而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二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又一条非常重要的用人原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的经验。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7

刘延东同志强调, 要加强领导, 周密组织, 精心部署, 注重实效, 以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繁重复杂, 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全面规划部署, 分步有序推进;必须落实领导责任, 完善协调机制, 强化督导检查;要开展调查研究, 制定配套政策, 细化部门和地方工作任务, 构建分工明确、相互支持的工作体系;要系统规划, 重点突破, 扎实开展各项改革试点;要启动实施教育发展项目, 精心设计, 精细管理, 使每一个项目都成为得民心、惠民生的项目, 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后劲的项目;要建立相互衔接的教育规划体系, 完善分区域教育规划, 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等七个分领域专题规划;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切实加大教育投入, 通过科学配置、严格监管,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加强教育质量管理, 形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科学质量标准体系, 健全以教师、教材、教法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政府、学校、家长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测体系, 推动教育事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 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只要符合中央确定的原则精神, 只要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就要振奋精神, 大胆探索, 勇于实践, 敢于突破, 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部下发通知, 要求全国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一要大力学习宣传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统筹推进贯彻落实。三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有序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四要抓紧启动实施重大项目, 切实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五要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六要完善体制机制, 强化督促检查。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8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传承;作用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了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因素,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它蛰伏于近代,形成于“五四”以后,成熟和发展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它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包括革命战争时期的遗址、纪念物等物质文化和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政治制度、革命精神等的精神文化的统一体。红色旅游就是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等为引物,将红色文化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式的旅游形式,来开展组织接待旅游活动。在《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可见政府在新形势下大力扶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红色文化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指出“完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支持政策,大力推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积极支持沂蒙、湘鄂赣、太行、海陆丰等欠发达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着力培育特色农林业等对群众增收带动性强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积极有序推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革命老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所以,通过在红色旅游资源的积极开发上,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做一个探究。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保护

在红色旅游逐渐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始终是围绕着红色文化而逐渐展开,可以说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和内核。红色文化作为革命遗存,它真实的反映了红色革命时代的历史史实,传递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也是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一些学者也不断呼吁加强对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建国之初,国家就开始有计划地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对部分破坏的遗迹和文物进行了修缮工作,文化部和内务部也联合发文要求对革命史迹、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遗迹进行修建和保护。在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就规定了革命纪念地的管理部门主要任务就是管理、保护和修缮革命历史文物,也逐渐对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等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旅游至此开始萌发并发展到今天。《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全面改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的发展目标,提升陈列布展和革命历史文物保护水平的任务以及支持各地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列布展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投入措施,强调各地要加强资源普查,制定保护方案,落实保护的措施,并将未被纳入规划历史文化遗产要结合当地实际妥善保护。[ ]

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对红色文化保护的任务,是对红色文化资源抢救、挖掘和保护的伟大工程,因为红色文化遗存大部分在民间,与老百姓生活的地方紧密相连,当时大多数可能是发生在当地的土房,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更使得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困难加大。正是由于中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一大批革命历史遗址和历史人物与事迹被挖掘出来,将散落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整合,使得红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且将红色旅游资源有更多的内容呈现到旅游景点中来。

二、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红色文化传承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学校教育、歌曲、网络、电视等方式,但是这些方式针对的人群有限,并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而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将红色文化寓教于旅游之中,这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有效的途径。红色旅游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红色旅游是激活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指出:“无数革命先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永远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又要注重无形遗产的传承,大力弘扬红色传统。”[ ]

一方面,通过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广大国内外旅游者慕名而来参观“旅游圣地”,在游览革命历史场地、观光革命历史遗迹、遗物,通过聆听导游员讲述的革命故事时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使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亲身体验后得到强化,这样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之中,更加鲜明、生动和具象。按照人对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即“情感”产生于“认知”之后。通过对革命战争的思考,从而在圣地净化了灵魂,同时获取一种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于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另一方面,只有发展红色旅游,提供有效的旅游平台,强化宣传的范围,让民众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弘扬红色文化。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旅游的主要载体

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但红色旅游的物质资源是红色旅游的表现形式,它呈现出的是具体的、有形的资源要素。在物质方面,所谓红色旅游的载体是指近代中国历史以来到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和社会建设发展时期建立的一系列的历史功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标志物和场所。红色旅游作为载体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建国初期是革命纪念地,后来有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再后来发展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世纪后期才慢慢地出现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对应的红色旅游景区也在各自基础上发展起来,红色旅游正式兴起。

红色旅游的载体存量庞大、数量较多、分类也很细,承载的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指向性明显,总的来说,红色旅游载体可以分为:“旧址”类载体,如一大旧址、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遗址”类载体,如平型关大捷遗址、南京大屠杀遗址等;“祭奠”类载体,如天安门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等;“遗产”类载体,包括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如万里长城、自然风景区等;“博物馆”类载体,如军事博物馆等等。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印记,时刻警示着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它们是革命精神的载体,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历经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民族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出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精神物化在红色旅游里,形成了具有时代纪念意义的纪念地和标志物,使它们被赋予了灵魂。

红色旅游也承载着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创造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历史奇迹,形成了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铁人精神等。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熔铸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形成了如“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红色旅游的载体承载了丰富而厚重的革命历史、英雄事迹、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和支撑,也是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实质性载体。

红色旅游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寓教于乐,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更具有实效性。红色文化作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弘扬和培育红色文化,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与红色旅游的实质载体相结合,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仕廷.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 传承,2012,13:74-75+96.

[2] 2016年全国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3]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4]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立场坚定不坚定,政治能力过硬不过硬,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政领导班子作为各级组织的中坚力量,是党员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加强党政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对扎实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建设好党政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组织基础的关键,也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键。党政领导班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部,笔者认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提高领导素养作为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固根本、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激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领导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真正把《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篇10

篇一

《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规划纲要》指出,要着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忠诚,着眼坚定信仰深化理论武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持续改进作风,激励担当作为,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保证。《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年龄结构,改善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加强管理监督、激励担当作为,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强化正向激励。要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篇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入全省十强县和西部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切实在提

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激发活力上下功夫,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积极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按照主

要干部重点培训、后备干部强化培训、急需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干部加强培训的要求,坚持分级分类和全员培训的原则,以县乡党校为主阵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各类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主要内容,采取举办主体班次、外出考察学习、开办“凤县讲坛”等多种方式,切实抓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五年内将全县在职干部轮训一遍。特别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培训,切实抓好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干部培训情况通报、培训学分制、培训档案管理等制度,以各项制度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切实抓好中心组学习和个人自学。

篇三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9一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一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指出,要着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忠诚,着眼坚定信仰深化理论武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持续改进作风,激励担当作为,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规划纲要》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能力,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选优配强党政正职,优化年龄结构,改善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合理配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要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专业素养,注重实践锻炼,提高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加强管理监督、激励担当作为,严格日常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强化正向激励。要持之以恒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密切联系群众,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规划纲要》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抓好贯彻落实,提高领导班子建设质量。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选干部、配班子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履责情况要纳入考核内容。班子其他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人事)部门要与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各项工作的“指挥部”、“战斗部”,建设好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组织基础的关键,也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印发了6个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

篇四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9一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一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纲要》着眼今后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对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提出5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即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担当尽责意识持续强化,领导能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班子结构不断优化,遵规守纪、廉洁从政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明确了“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各方面,确保领导班子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落实好干部标准,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坚持依法依规、全面从严,高标准严要求建班子管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领导班子建设质量。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条。一是充分体现党中央新精神新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领导班子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二是总结运用实践经验,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做法。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领导班子建设的短板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或方向性要求。四是注意衔接现有政策规定,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同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今后5年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提出一些新举措,作出前瞻性规划。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既明确普遍适用的要求,又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力求能执行、好落实。

《规划纲要》提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把握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走在前列、作出表率,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灵魂。加强作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和亮点。《规划纲要》总结运用近年来成功经验,提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明纪律、严格教育、严肃执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作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持续开展作风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和过度留痕、问责不力和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

篇五

《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过学习“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深刻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完成好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次出台的《规划纲要》,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怎样建设领导班子、如何管好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完善顶层设计,是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并且领导班子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必须着眼发展全局、摆在突出位置。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领导班子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契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规划纲要》指出,要着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忠诚,着眼坚定信仰深化理论武装,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配强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能力素质,持续改进作风,激励担当作为,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篇六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2019一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对2019一2023年全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作出全面规划,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新时代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正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饱受欺凌,到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人民从切身经历的发展变迁中、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认知中,明白了为什么“党是领导一切的”,明白了什么是“道路决定命运”。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深化,与日俱增着信党、爱党、跟党走的深情。事实是真理的依据。所以建设好领导班子是夯实党执政组织基础的关键,也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键。

正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更应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强党的建设,规划纲要对于不断提高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质量,努力锻造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纲要从5个方面目标着手,即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担当尽责意识持续强化,领导能力、专业素养全面提升,班子结构不断优化,遵规守纪、廉洁从政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明确了“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各方面,确保领导班子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落实好干部标准,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坚持依法依规、全面从严,高标准严要求建班子管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合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提高领导班子建设质量。

上一篇:公路工地试验室安全下一篇:转化政府的行政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