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绝诗歌

2024-06-24

无双绝诗歌(精选2篇)

无双绝诗歌 篇1

无双绝诗歌

随时间冲逝记忆

寂寞的倒影,一晃千年

那辈子的承诺

守口如瓶的悲剧

层层信纸间

流露爱情的真谛

那血杜鹃,纸鸳鸯

绘不出的情节

任凭雾霭掩盖

千年后,缥缈间

轻舞衣袂盼君归。

柔情处,片片红花落满地

谁道是,无情人该无情终?

血竹林,那点点红丝

缠绵了谁?

你若不信

杨柳岸畔的脚印

便是那深深的证据

那孤零零的豪情

成就了霸王如斯的残剑

夜灯烛影

演练出一夫当关的气概

若奈何?

自是英雄难抵美人关。

双双坠入了轮回

那奈何桥,生死簿

能断人性命

忘情水钟多情人

天涯海角的信念

抵不过泪水肆虐的`沧海桑田

那蝶儿,可是你的轮回么?

如若不然,为何如此的依依不舍?

西兰花,苦丁蓝

牵不出的哀愁

信仰像是流浪的乞丐

随处可见

时间化为命运的终结者

打破虚空

那乱流,拉扯出法则的谎言

在那肆舞飞扬的时代

记忆随风而来

一晃,就是一世

无双绝诗歌 篇2

关键词:闻一多,《奇迹》,爱情诗

闻一多,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家, 青岛两年对其一生来说, 也是极重要的阶段。曾经在20年代如此有影响力的著名诗人, 为什么会转入学术研究的领域, 并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我们还可以从这两年, 分析闻一多思想发展的很多方面, 包括他思想的转变, 他对中华民族出路做出的假设等等问题。在青岛, 除了作为文学院院长和教授之外, 闻一多重要的文学活动内容还包括创作出了诗歌《奇迹》;写了抒情散文《青岛》;但更重要的是以唐诗为主的古典文学研究的全面铺开。因而, 青岛大学时期是闻一多从诗人向学者转变完成的重要时期。在其彻底完成这种转变之前创作的诗歌《奇迹》一直以来像一个美丽而深奥的谜, 在文学界争论不止, 那么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它反映了闻一多何样的心境呢?

一、学界争论

自1928年1月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后, 闻一多已经不太写诗了, 但仍

然喜欢、关注新诗的发展, 也就是说他并没有离开诗的氛围。闻一多在青岛大学担任的课程有基础课《国文》、《中国文学史》、《唐诗》、《名著选读》, 还给外文系开设了《英诗入门》。诗人般的气质, 诗人般的情怀, 使听课的学生完全陶醉, 率性、爽直的诗人性格也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在学校的大礼堂里他还公开朗诵过自己的新诗。他捧着《死水》, 说明《天安门》、《罪过》等诗的写作经过, 随后用那不十分纯熟的国语和沉着的低音诵读起来。“老头儿和担子摔一跤, 满地是白杏儿红樱桃。”这两首诗吸收了北京土话, 读来抑扬顿挫, 且出于穷苦人口吻, 非常亲切。“平素不能喜欢白话诗的朋友, 都一致表示极感兴味”。而且闻一多的朗诵流畅自然, 不像旁人那样声嘶力竭, 并且那飞扬的神采、流动分明的节奏和旋律、激扬的情感, 给所有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青岛大学这个充满诗意的文学港湾里, 诗人用一首《奇迹》给了30年代文学界一个不小的惊喜。

对于诗中“奇迹”的真切所指, 历来争论不止。在李广田、季镇淮及俞兆平等人的理解中, 《奇迹》一诗, 表露了闻一多欲告别某种旧的生活状态, 向一种新的人生理想转变的趋向。这被李广田称为是“一种幻灭的表现”, 而幻灭正是新生的开始。季镇淮认为是“脱离诗人园地的告白……抛弃虚幻的理想那奇迹的追求, 切实地走向平凡———目前现实生活即学术研究。”而俞兆平则认为“是闻一多对自己多年来所受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影响的总的回顾与清算, 是他对新的理想境界的寻觅与探求……这种‘奇迹’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中当然包含着他的人生与政治理想”。显然《奇迹》一诗中的“理想”是朦胧完美的, 因而写诗的生存行为就显得遥远无法切近。“在这几乎是闻一多诗歌‘绝笔’的《奇迹》中, 闻一多实际上已发出了严峻时代里‘诗歌无关宏旨’的呼声。”还有人认为“这篇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力作”, “比较不容易理解”, 但揣摩之后, 可以发现诗人“向往光明的赤心”, “提出了对光明和美的追求”。“《奇迹》是诗人脱离诗坛的自白, 宣告抛弃虚幻的理想即对奇迹的追求, 切实地走向学术研究。”事实上, 这些个对诗歌意蕴不同理解, 就是对《奇迹》美学意义的不同答案。最早被选于《新月诗选》时, 闻一多的学生陈梦家在序言里, 只字未提及诗的旨意。但这首诗隐含的旨意, 一直都未被准确地认识, 因为诗本身的朦胧模糊为理解它设置了重重障碍。也就是说, 《奇迹》发表以后, 人们对它旨意的接受就一直处于文学的想象与猜想中。而当时闻一多的学生臧克家的评析, 虽已接近诗意本体———爱情诗的理解, 但对于诗中情感背景的隐秘却仍无法揭开。

二、事实本相

一直以来, 闻一多在爱情问题上都是用高度的理智来控制、扼杀自己的感情, 使之不逾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界限。他在理智和思维方式上接受了新思想, 但在深层文化心态上还是守旧的, 这种复杂的矛盾心态, 左右着他的爱情观。像他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不少见的, 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当时持这种矛盾心态与思想的知识分子具有普遍性, 他们受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切, 普遍面临着主观想脱离束缚, 而实际又常常难以自由选择的境遇。处于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中间地带的这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自身的精神结构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使得他们内心的焦虑永远那么沉重。接受过美式教育的闻一多, 又经过“五四”开放大潮洗礼过, 主张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 但在个人问题上却没能走出传统的束缚, 在行动上选择了服从包办婚姻的命运。婚后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我之此次归娶, 纯以恐为两大人增忧。我自揣此举, 诚为一大牺牲, 然为我大人牺牲, 是我应当并且心愿的。”这里表面上说自己甘愿为父母做出牺牲, 其实内心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忍受着巨大而强烈的内心痛苦来顺从父母的意愿, 与其说是家庭锁住了他的身心, 不如说是传统文化中旧的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了他的思想。这种矛盾心态的焦点实际上就是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而实质上又是自由与理智之间的矛盾。甚至他在青岛大学完成由创作向学术研究的转向, 到后来由书斋到介入政治等一系列的行为, 几乎都可以从中体味到这种矛盾心态对作家的影响。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探究闻一多精神结构里自由与理性的矛盾关系, 目的就是为《奇迹》这首诗做出尽可能符合历史本相的解释。

这首被徐志摩称为“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的诗, 创作于1930年12月, 发表在1931年1月20日出版于上海的《诗刊》创刊号上。也就是说, 《奇迹》是闻一多到青岛大学四个月后的冬天里完成的。期间, 他专心于古典文学研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足二三年, 未曾写出一个字来。今天算破了例。这消息自然得先报告你们。听我先谈谈, 不忙看诗, 因为那勉强算得一首长诗。”他为沈从文在《新月》上发表的评论《死水》的文章而兴奋不已, 为诗人陈梦家、方玮德的诗歌近作而“欢欣鼓舞”, “这一欢喜, 这一急”, 使得他整整“花了四天功夫, 旷了两堂课”, 完成了这首诗。为此, 他颇有些喜形于色:“毕竟我是高兴, 得意, 困为我已证明了这点灵机虽荒了许久没有运用, 但还是没有生锈。写完了这首, 不用说, 还想写。说不定第二个叫春的时期快到了。你们该为我祝贺。”可惜第二个叫春的时期并没有出现, 而这首诗却因为情感的隐匿和表现的独特, 直到今天依然是新诗中的上乘之作。

最早披露这是一首爱情诗, 并暗示这首诗的某些意旨的是闻一多的好友梁实秋。梁实秋在回忆文章中说, 徐志摩创办《诗刊》, 向闻一多急着催要新作, 当他收到《奇迹》后在信里写道, 自己近来连在“睡梦中都常常攥紧拳头, 大概是在帮着挤多公的奇迹!”“其实志摩误会了, 以为这首诗是他挤出来的”。“实际是一多在这个时候情感上吹起了一点涟漪, 情形并不太严重, 因为在情感刚刚生出一个蓓蕾的时候就把它掐死了, 但是在内心里当然是有一番折腾, 写出诗来仍然是那样的回肠荡气。”后来, 梁实秋还披露过闻一多此时期创作的另一首没有发表过的爱情诗《凭藉》的手稿, 再次谈到了诗作的感情背景, 说它是作者在“一阵感情激动下”写成的。梁实秋说:“我再在这里发表一首一多从来未刊布的诗。这首诗写得并不好, 有些英国形而上诗人的味道, 只是有一个平凡的Conceit而已。但是这首诗是他在青岛时一阵感情激动下写出来的。他不肯署真名, 要我转寄给《诗刊》发表。我告诉他笔迹是瞒不了人的。他于是坚持不发表, 原稿留在我处。”关于闻一多情感上“一点涟漪”的原因, 闻黎明也曾对此作过说明:“梁实秋说的所谓情感上吹起了一点涟漪, 大概是先生与中文系的方令孺之间的关系。”

当然方令孺是否就是当年令闻一多心动的女子, 并没有确切的记录, 只是学界的揣测而已。这里我也只认为有可能是她, 但并不确定。因为是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说明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动摇这样一个事实。1930年, 33岁的方令孺来到青岛大学任国文教师。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笔致优美的后期新月派的女诗人和散文家, 在当时的文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正是在美丽宁静的青岛大学, 31岁的闻一多相识了方令孺。闻一多在写完《奇迹》后即给朋友的信里说:“今年新年, 是该新诗坛过一个丰富年。此地有位方令孺女士, 方玮德的姑母, 能做诗, 有东西, 只嫌手腕粗糙点, 可是我有办法, 我可以指给她一个门径。”由此可见, 热情洋溢的闻一多先生是以怎样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向朋友们介绍当时自己的感受!”酒中八仙原只有七人, 在杨振声倡议周末聚饮时, “闻一多提议邀请方令孺加入凑成‘酒中八仙’之数。于是猜拳行令、觥筹交错, 乐此不疲者凡两年。”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铺垫, 从“爱情诗”这个角度去切入文本, 理解这首杰出的诗的内涵和神秘的传达方式及美学特征, 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也只有从这个维度开始去理解、体味这首诗的旨意, 才能够充分去理解当时那个兴奋的、激情澎湃的闻一多的内心世界。

与闻一多所有的爱情诗比较起来, 《奇迹》应算是最深奥、最神秘的一首诗。它用象征性的意象和曲折的传达, 将自己个性的情感普遍化, 对真爱的追求与永恒美的期盼等等, 给人们接受的多种可能性, 给予读者接受的想象以广阔的空间。闻一多说:“诗中文字本有艰难费解之处。”成仿吾在与闻一多讨论译诗的文字里也说:“诗是最容易误解的东西, 稍不注意, 就会差到与原诗相反。”因此读者接受起来就可能产生无限可能性, 诗的意味也就更加深厚, 所以说接受与解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通过阅读原诗, 我们可以体会到“奇迹”的来临对于诗人心灵产生的震撼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起伏, 某种美妙的情感仿佛让诗人获得新生, 最终爱的真挚情感升华为生命美的“奇迹”。不过美妙只是“一刹那的永恒”, 这情感上的“一点涟漪”必须用理性来克制。前面说过, 在闻一多的内心一直存在着矛盾与无奈。虽然他也无比渴望“奇迹”的来临带给自己的重生, 然而在诗人的心中, 理性必须战胜情感, 在这个矛盾的精神世界里, 自由自在的状态必须让位于社会责任感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这正是诗人的可悲可怜之处, 也符合闻一多一贯理性自制却又心向往自由的文学理念。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云清文化 企业通用理念下一篇:回不去的故乡是远方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