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坠床试卷

2024-05-28

跌倒坠床试卷(共15篇)

跌倒坠床试卷 篇1

儿科跌倒、坠床培训试卷

时间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预防患者跌倒,尽量将床的高度设置为:

()

A、随患者意愿

B、最高位

C、最低位

D、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E、方便患者家属护理

2、下面哪类患者有跌倒和坠床的危险:

()

A、步态不稳者

B、头晕、眩晕、血压不稳者

C、意识 / 精神障碍者

D、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以上都是

()

3、询问患者:如“你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对哪项能力的评估: A、时间定向力

B、地点定向力

C、空间定向力

D、人物定向力

E、认知定向力

4、患者坠床高危时段是在什么时候:

()

A、夜间 B、中午 C、上午

二、多项选择题:

1、预防患者跌倒的观察要点包括:

()

A、患者的神志、自理能力、步态

B、患者的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的状况

C、评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

D、掌握病人目前的饮食情况

E、观察患者衣着

2、为了预防患者跌倒,必须提供安全的环境,下面哪些因素与跌倒有关:()A、地面过滑

C、地面潮湿

B、地面凹凸不平

D、过道上有障碍物

E、拖地时无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

3、对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应评估: A、患者年龄、意识

C、病区环境

B、生活自理能力及肌力

D、家庭、社会支持情况

E、了解患者的治疗和用药

(ABCDE)

3、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包括: A、肢体无力、行动不便者、步态不稳者

B、身体虚弱、头晕、眩晕、贫血、血压不稳者 C、精神状态差、注意力无法集中、失眠,意识障碍者

D、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药物者 E、婴幼儿、高龄、视力不佳者

4、预防患者跌倒和坠床的措施有:

()

A、保持病区(室)过道通畅

B、拖地时设置“小心地滑”提示 C、浴室地面铺防滑垫

D、在病区通道、浴室及厕所安装扶手、座椅和座厕

E、每日对平车、轮椅、床栏、病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

三、名词解释: 跌倒:

四、判断题:

1、为了预防病人跌倒,病房的洗手间、浴室要有提示易滑倒的醒目标志。

()

2、为防患者跌倒,应将病床调至最高位置,并固定好床脚刹车,必要时加床档。()

3、为了降低患者跌倒的风险,每月对平车、轮椅、床栏、病床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保持其功能状态完好。

()

4、有跌倒和坠床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患者或家属评估结果,拟采取的措施以及配合方法。

()

()

5、偏瘫、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感觉异常。

跌倒坠床试卷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89例, 女性83例, 年龄为46~87岁, 平均 (67.4±9.7) 岁;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9例脑梗死患者临床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77例, 女性82例, 年龄50~85岁, 平均 (64.4±11.7)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 对脑梗死患者首先进行常规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其内容包括:①近1年中不明原因跌倒经历 (1分) ;②意识障碍 (1分) ;③视力障碍 (1分) ;④活动障碍、偏瘫 (3分) ;⑤年龄 (≥65岁) (1分) ;⑥药物影响, 如镇静剂、降压利尿剂、麻醉止痛剂等 (1分) 。在患者入院时, 对患者进行评估, 根据具体评分给予护理。总分高于4分者, 为高危患者, 给予高危护理, 低于4分者为普通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通过临床观察及研究发现, 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除了与患者自身状态有关外, 与家属护理、住院环境都有密切关系。因此, 住院患者风险评估表[2],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 制定脑梗死患者坠床风险评估表, 包括:①年龄≥85岁3分, ≥75岁2分, ≥65岁1分;②意识状态:躁动3分, 意识模糊2分, 清醒1分;③活动能力:严重活动能力障碍、偏瘫3分, 中度活动能力障碍2分, 活动能力基本正常1分;④药物:服用镇静、安眠、精神类药物1分;⑤基础疾病:头晕、低血压、贫血等1分;⑥患者及家属配合度:无人护理3分, 有人护理但意识薄弱2分, 有人护理且有一定护理常识1分, 见表1。

对观察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 并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 记录其坠床/跌倒率。

1.3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 表示, 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共159例, 其中高危患者68例, 普通患者91例。住院期间, 坠床1例, 跌到3例, 其坠床/跌倒率为2.5%。观察组患者共172例, 其中高危患者89例, 普通患者83例, 住院期间无坠床及跌倒患者, 其坠床/跌倒率为0。可见,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方案效果显著 (P<0.05) 。

3 讨论

脑梗死多发于老年患者, 因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较高, 极大的影响患者健康, 并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影响。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包括缓解急性期脑水肿, 改善微循环, 溶栓, 扩张血管及抗凝等。由于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 其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至关重要。

本文对比了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前后的坠床/跌倒率, 发现规范、科学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坠床、跌倒, 对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同时,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指导, 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避免因护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导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

脑梗死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康复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由于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 患者常常伴随消极、易怒的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心理护理, 帮助其正确看待疾病, 树立信心。对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提高意义重大。在患者病情稳定后, 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恢复有极大帮助。目前, 肢体功能训练尚无明确的指导原则, 通常是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常见的恢复训练包括翻身训练、坐站位训练、步行训练、功能位摆放、语言训练等。应注意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评估, 切忌盲目急进。同时, 给予患者鼓励, 使其树立信心, 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本院制定的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在预防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 按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对其坠床/跌倒率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坠床/跌倒率为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施脑梗死患者协同护理方案, 对于预防脑梗死患者坠床、跌倒有重要作用, 应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坠床,协同护理

参考文献

[1]朱春萍.预防患者坠床的风险管理方法及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 (5) :347.

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的预防对策 篇3

【关键词】老年患者;坠床/跌倒;预防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80-01

患者坠床或跌倒是非故意事件,指人体从高空坠落到低处或在走动时突然倒地[1]。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70岁以上老年人的意外死亡中2/3是坠床或跌倒所致的,而成为该人群第五大死亡原因[2]。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是患者住院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一旦发生坠床/跌倒,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痛苦,还会增加经济负担,更甚者还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3]。我院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增大,故我科根据近两年来发生的坠床/跌倒事件根本原因分析结果,从预防坠床/跌倒的可控因素为切入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预防对策

1.1 制定坠床/跌倒风险因子的科学评估方法和及时准确的评估:患者入院8小时内和住院期间每天进行评估,或病情发生变化、手术、转科、服用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时需重新进行评估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评估按照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分表进行评估,其内容包括1.最近一年曾有不明原因跌倒经历(1分);2.意识障碍(1分);3.视力意识障碍(单盲,双盲,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复视)(1分);4.活动障碍、肢体偏瘫(3分)5.年龄≥65岁(1分);6.体能虚弱(生活能部分自理,白天过半时间需要卧床或坐椅)(3分);7.头晕、眩晕、体位性低血压(2分);8.服用影响意识和活动的药物 散瞳剂 、镇静安眠剂量、降压利尿剂、阵挛抗颠剂、麻醉止痛剂(1分);9.住院中无他人和家属陪伴(1分);10.无 (0分);评估后累计分值≥4分者为坠床/跌倒危险患者,加强防范措施。

1.2 制定预防坠床/跌倒的教育指南:预防患者坠床/跌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护士、清洁工人、后勤服务支持者及家属共同参与[4]。每位患者入院时即对其及家属进行环境介绍和坠床/跌倒预防的安全教育,评估坠床/跌倒危险因子≥4分的患者,在床尾和腕带上注有“高危坠床跌倒”的标志;患者的住院电子病历上自动生成红色加粗的字体“坠床/跌倒”提示牌;发放《预防坠床/跌倒告知书》。

1.3 消除环境设施安全的风险隐患:健全的基础设施是环境安全的重要保证,醒目的安全标示是预防坠床/跌倒意外伤害的重要環节。护士台墙壁和每个病房墙壁上都有《预防跌倒十知道》;每张病床都配有床栏并告知使用床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患者应可及床边呼叫器及必需用品;每个病房的厕所旁和浴室旁都有紧急呼叫器和防滑垫,由于患者的特殊性,本病区要求每个患者都有陪护并不允许患者单独上卫生间:卫生间的门不上锁,并且用任何的钥匙都能打开;工人清扫地面时在旁边设立醒目的防滑标志;有台阶的地面用醒目颜色标志;病区的走廊和厕所、浴室都配有扶手;保持病房的通道和病区的走廊通畅;转运的轮椅和平车都配有安全带,并统一放置工人间;在患者走动的范围内及转弯处有足够照明或采光。

1.4 制定患者坠床/跌倒个体化干预措施: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因子是不同的,采取预防措施时也因人而异,如意识障碍的患者可适当的选用合适的约束用具;老年痴呆患者晚上症状加重,在此期间需要更多的帮助;脑血管意外患者加强巡视和生活护理,因此要对这些患者和家属(陪护)多做宣教和督促,使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和活动能力。

1.5 制定患者坠床/跌倒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不良事件上报制度[5]。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流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危害和不良后果,做好患者及家属安抚工作。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进行审核,并与病房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制定预防及改进措施。

1.6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和强化护士安全管理意识:成立由护理部‐护士长‐病区护士质控员组成的三级质控小组,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高风险患者实行班班重点交接。定期组织学习,运用PDCA循环,不断整改,优化工作环节,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2 小结

通过跌倒/坠床评估表及一系列防范措施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措施;持续质量改进,改善患者安全是不良事件管理的目标。降低患者坠床跌倒导致伤害的风险,这符合我国卫生部提出的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和美国医疗机构联合委员会提出六大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崔妙玲,应燕萍等,住院病人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广西医学杂志,2007,29(9):1346.

[2]MA Province,ED Hadley MC Hombrooketal,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5,273,1341-1347.

[3]杨霞,李萍华,胡惠萍神经外科患者坠床/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防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12月第15卷第24期:93.

[4]郦忠,叶志宏,盛洁华,坠床与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华医药管理杂志2008年9月第24卷第9期 :646-647.

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措施 篇4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患者进行评估,在床头卡上挂防跌倒、坠床标志。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留陪护监管,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患者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时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体位不宜突然改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14、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1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16、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17、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18、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2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跌倒 坠床伤情认定及处理 篇5

1.1一级:不需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的撕裂伤等。

1.2二级: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处理、护理处置或病情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等。

1.3三级: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程度。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2处理:

患者发生坠床或跌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检查受伤情况,通知医生,同时加强巡视或通知家属留陪护。根据患者受伤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2.1一级: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2二级:根据伤情为患者实施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固定等医疗、护理处置,加强病情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2.3三级:

2.3.1对疑有骨折或肌肉人、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适当的搬运方法,并协助医师进行医疗处置。

2.3.2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严格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意识、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跌倒与坠床预防措施 篇6

1.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有坠床或跌倒的危险,并签署预防坠床或跌倒告知单

2.在患者床头或床位挂防坠床或跌倒的警示标识 3.将日常用品及呼叫铃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处,告知患者需要协助时随时按铃通知护士

4.请及时向医护人员叙述可能导致您跌倒的原因

5.当患者用药感到头晕,血压不稳时,尽量不要下床,若需要下床,起床或变换体位时勿过急猛,应先坐在床缘,待头脑清醒后再由家属扶下床,上厕所时应使用坐便器,蹲下及站起时,动作要慢

6.若患者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需要外出检查,我们会准备平车或轮椅,必要时护士会陪同前往

7.若发现地面有水渍,请告诉工作人员,并避开水渍处行走,以防不慎跌倒

8.请将物品尽量收于床头柜内,保持病史及走道宽敞,以利于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行走,避免跌倒,谢谢您的合作

9.患者有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护士会将床档拉起,并予以约束带保护,这需要您的理解和配合,切勿翻越已拉起的床护栏或自行取下护栏及约束带

10.请穿大小合适的衣裤和鞋,避免裤腿过长,鞋子要防滑,切勿打赤脚

跌倒坠床试卷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跌倒/坠床高危患者718例为干预组, 男386例 (54%) , 女332例 (46%) ;年龄76~99岁616例 (86%) , 10岁以下102例 (14%) 。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 进行预防跌倒/坠床三级管理。选取2013年3月前未开展预防跌倒/坠床三级管理的跌倒/坠床高危患者718例为对照组, 男394例 (55%) , 女324例 (45%) ;年龄76~99岁620例 (86%) , 10岁以下98例 (14%) 。两组均为外科住院患者, 无明显合并症, 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建立健全预防跌倒/坠床三级管理体系, 落实护理安全检查措施, 建立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三级监控组织管理体系, 责任护士对患者正确评估, 制订实施安全护理计划, 每班做好交接, 护士长每日督查、护理部随机督查措施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的问题及时反馈, 不断完善防范措施, 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从组织形式上确保护理安全工作有效运行。

1.2.2实施跌倒/坠床管理流程本院自制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 评估表的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活动状态、感觉、认知、合作程度、视觉、药物因素、是否需要协助及消瘦等。患者在入院时针对上述内容由责任护士进行仔细评估, 进行量化评分, 评分≥4分筛选为高危跌倒/坠床患者, 填写患者意外风险评估表, 经护士长审核上报护理部, 并制订安全护理计划。各班护士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 可随时评估填写。

1.2.3加强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通过评分评估为高危跌倒患者, 向高危人群及其家属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 以及跌倒时怎样呼救, 指导患者行走时抓好扶手, 卧床时上好护栏, 下床活动时穿合适的鞋子, 变换体位时要慢, 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 s”, 即醒后30 s再起床, 起床后30 s再站立, 站立后30 s再行走。嘱咐家属要引起重视, 共同做好防跌倒处置, 讲风险降到最低。

1.2.4实施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患者一旦发生坠床或跌倒, 护士长应立即汇报科护士长, 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报表内容包括跌倒/坠床具体经过、原因、事后处置情况、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采取的补救措施等。科护士长详细了解具体情况, 及时组织科内人员进行讨论, 制订整改措施。并填写跌倒/坠床事件分析反馈表, 记录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情形、危险因素、环境因素、采取的措施和以后要注意的问题等内容提交护理部。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一次讨论, 查找原因, 总结经验, 对共性问题在全院范围内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 预防和减少事件发生。鼓励主动报告, 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 无惩罚原则可以促进护理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 对非主观原因引起且无不良后果不予处理, 目的在于查找根源, 寻找预防和杜绝事件的最佳方法。

1.2.5采取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管理模式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使其能自觉认真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 对跌倒/坠床的高危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如加用床栏, 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 保持地面干燥等, 可有效减少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加强服务内涵, 强调以人为本, 增加主动服务意识, 平时多与患者交流, 主动询问患者所需, 并及时解决患者需要。

1.3观察项目观察和比较两组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1。

3讨论

跌倒/坠床三级管理流程有效地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检查、反馈制度, 设立可追溯机制, 及时控制护理风险[1]。本院于2013年3月开始实施跌倒/坠床意外事件管理后, 不仅强调基础护理, 更强调从护士、护士长到护理部的层层监控, 使责任到人。跌倒/坠床管理流程强调入院时即对患者进行科学评估, 对高危患者实行预防和主动护理;在住院期间, 根据病情变化或药物的使用实时进行意外事件风险评估, 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从而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使管理者能够在跌倒/坠床发生前与护士共同探讨预防措施, 极大地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内涵。对新入院、高危患者及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更要加强巡视, 护士长、护理部层层把关重点检查和监控, 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事先的安全防范措施[2,3]。实践证明, 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实行三级监控, 流程管理, 不但使患者受益, 也使临床护士和护理管理者受益, 通过全程动态管理, 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文英.门急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10) :2851-2852.

[2]刘玉青, 吕萍.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降低医疗纠纷的体会[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2, 4:169-171.

跌倒坠床试卷 篇8

【摘要】老年人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其住院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21例患者跌倒与坠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以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及健康宣教。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健康宣教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入住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1213例,其中男781例,女432例,年龄65~89岁,平均住院10~14d。住院期间跌倒坠床的21例。发生地点:病房跌倒坠床8例,独自入厕11例,坐在椅子上不慎跌倒1例,走廊跌倒1例。发生时间:夜间16例,白天5例。跌倒坠床结果:无任何损伤8例,轻度损伤10例,中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1例。

2 跌倒坠床的相关原因

2.1 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是老年人跌到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表明:51%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跌倒坠床与环境因素有关[1]。患者入院后,住院环境不熟悉,通道有障碍物,光线不足,卫生间、开水间地面潮湿.湿式拖扫未设置醒目标置,走廊、卫生间无扶手,病床过高、床旁椅过低、床脚刹车未及时固定,呼叫器位置不易触及,各种康复器材放置不当,夜间入睡后未及时拉起护栏,外出检查未做好约束保护,病员服及鞋子不合适等都易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

2.2 生理因素

80岁的老年人与年轻人相比,大脑细胞减少25%,小脑细胞减少20%[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生理机能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①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使老年人反应迟钝,灵活性降低;②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难以预料;③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对周围环境判断能力差[3]。

2.3 疾病因素

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导致跌倒坠床最多。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发作时可使脑部供血不足,导致到脑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晕、黑朦、晕厥而导致跌倒坠床的发生。

2.4 药物因素

患者长期服用降压、扩管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可影响患者的血压及心肌供血不足和脑缺氧等,而出现血压一过性降低、短暂的眩晕、视物不清、黑朦等从而使患者跌倒坠床。

2.5 心理因素

跌倒时的情绪和自信心是影响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社会角色、经济来源、家庭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加上病后心理、情绪的变化,心理特点变为孤独、悲观、忧虑、急躁易怒,思想上不愿给护士或家人添麻烦,医生及护士告知的风险不放在心上;有时又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康复后期,患者神志清楚,无肢体活动障碍,甚至恢复了部分自理能力,患者、家人、护士均容易麻痹,容易发生意外。

2.6 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我院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又普遍年轻,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生理、病理变化、特殊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防范措施。

3 防范措施

3.1 做好入院评估

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我院判断病人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标准:①近一年不明原因的跌倒史,②意识障碍,③视力障碍,④肢体偏瘫、活动障碍,⑤年龄≥65岁,⑥体能虚弱,⑦头晕、眩晕、体位性的血压、高血压,⑧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满足上述2-3项的患者即为高危患者,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2 改善住院环境

保持病室整洁,照明充足,物品摆放有序,床旁呼叫器放于患者枕旁,及时固定床脚刹车及床栏,对活动不便的患者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保持地面干燥,通道无障碍物,对开水间、卫生间等易滑地设置醒目标志,厕所使用防滑地砖或防滑垫、设有呼叫铃、应有坐式便器、设有扶手。为患者选用高度合适的床,床有床档,使用气垫床时充气不能太足。椅子要有靠背和扶手。

3.3 设置警示标志

应引导新入患者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头、床尾上做好防跌倒、坠床警示标识,使所有医务人员对高危人群心中有数、并能时时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对听力差的患者进行书面交待。

3.4 做好预见性護理

护士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患者必须用床档或约束带保护,床尾挂标识,并做好交接班。对老年行走不便、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病窦综合征、心脏发作时患者,值班护士协助洗脸、梳头、穿衣、入厕。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到坠床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消除隐患。

3.5 加强护理的责任感

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患者安全护理及专科护理的培训,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用药的护理,饮食护理等,掌握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使意外伤害降到最低。

4 健康宣教

4.1 做好安全宣教

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者史、晕厥、黑朦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者、视觉障碍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应有护士或家属陪伴,如需沐浴必须在家属陪伴下进行。

4.2 告知合理用药

告知正确服药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会增加患者摔倒的危险性,如降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常可引起头痛、头晕、眩晕、血压下降,起身、下床、入厕、活动时要有人陪伴。应用强心药可致头晕、视觉障碍、精神症状,服药后需卧床1h,起床及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4.3 告知日常活动

对高血压、心律失常、眩晕患者症状较重者,日常活动要小心,轻缓从容,卧位起身时、蹲位站立时,动作不宜过快、过猛;不易做大的旋转,或猛转身扭头,或屏气等动作,以免发生意外。

4.4 保持心情舒畅

学会自我调整心态,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遇事冷静,不急于求成,不勉强自己,凡事量力而行。

4.5 加强体育锻炼

为了使疾病不再迅速发展,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应当结合机体的一般状况和心脏功能情况,量力进行一些适当锻炼 :如散步、太极拳、气功、按摩、游泳等[3]。

5讨 论

安全性是护理服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质量特性,因为对于一个复杂的患者来说安全即时确保患者的健康或恢复健康,否则损害的不仅是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跌倒、坠床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4],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预防是控制跌倒损伤的重要手段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跌倒坠床的护理重在预防,应正确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住院老年患者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老年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教,同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和消除跌倒坠床的危险,确保住院期间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国珍,徐岩,王玉玲.ISO9000标准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手册[M].

[2]第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3]王士雯,钱方毅.老年心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林茵.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1(23):36~37.

儿科跌倒坠床管理制度 篇9

1.入院时护士告知患儿家属看管好自己的宝宝,注意不要在病房及走廊倒水,防止患儿不慎跌倒。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病人做好入院风险评估,做好家长的安全教育。

2.加强健康宣教:注意不得让患儿单独留在病床,以免发生坠床的危险。告知家长患儿有跌倒坠床的危险,需要24小时陪伴。3.教会家长床栏的正确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并保持床栏功能的完整性,时刻保持一侧(无家长侧)床栏拉起。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对于意识不清的患儿使用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4.病房悬挂【防坠床、放跌倒】醒目标示;

5.嘱咐家长为患儿穿合脚的防滑鞋,切勿打赤脚,着硬底鞋、慎穿拖鞋。

6.严禁奔跑、嬉闹。

7.需服用镇静剂的患儿应告知家长其注意事项,加强看护。8.保证良好的环境病房内光线充足,照明良好,夜间保持地灯开启状态,床头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9.保持地面清洁干燥,人行通道通畅;拖地应尽量避开患儿活动的高峰期,并用干拖把及时拖干积水和油质、湿滑处放置醒目的防滑告示牌、卫生间配置防滑地垫,安装扶手.10.告知家长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至于随手可及的位置。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患儿需要任何协助而家属又不在身旁时,请按呼叫铃通知护士。

11.物品应尽量收入柜内,保持走道通畅。将生活用品放在患儿容易取到的地方.12.入厕时请缓慢蹲下,缓慢站起,专人陪同,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护理人员。

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预案 篇10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3、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4、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5、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6、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7、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病人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

8、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9、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0、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1、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 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跌倒坠床试卷 篇11

关键词:跌倒,坠床,住院患者,危险因素评估,防范措施

护理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疗技术的局限性, 使得风险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 不仅给其身心带来痛苦, 还会造成医疗护理纠纷, 如何回避护理风险, 降低住院期间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 已成为护理领域共同探讨的话题。我院于2011年8月开始将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正式应用于每一位住院患者, 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1-6月收治的22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 年龄17~82岁, 男126例, 女99例;外科术后患者72例, 呼吸系统疾病67例, 脑血管疾病54例, 消化系统疾病32例。2011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268例住院患者作为改进组, 年龄15~91岁, 男147例, 女121例;外科术后患者92例, 呼吸系统疾病71例, 脑血管疾病69例, 消化系统疾病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

本院护理部使用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中的危险因素包括: (1) 活动障碍、偏瘫 (3分) ; (2) 体质虚弱 (3分) ; (3) 头晕目眩、体位性低血压 (3分) ; (4) 意识障碍 (2分) ; (5) 视力障碍 (1分) ; (6) 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 (1分) ; (7) 最近1年有不明原因跌倒史 (1分) ; (8) 年龄≥65岁 (1分) 。总分15分, 评分的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性越大。

1.2.2 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应用。

改进组患者入院当天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 将分值≥4分的患者列为高危人群,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包括: (1) 安全环境 (警示标识、足够灯光、地面清洁、干燥、 病房床旁无障碍物) ; (2) 辅助用具 (床档、约束带、卫浴扶手、 呼叫器) ; (3) 遵医嘱 (用药、陪护) ; (4) 对患者及家属宣教 (内容略) 。 (5) 经常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需求。以后每3d重新评估1次, 根据评分调整护理对策, 病房护士长及时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给予检查, 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对于入院评分<4分的患者随时跟踪评分, 以便及时确定患者的危险程度。对照组患者只是在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口头宣教, 介绍安全护理措施, 使患者及其家属引起注意, 防止跌倒与坠床的发生。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见, 改进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近年来, 患者的安全问题正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 在现代护理工作中, 护理工作质量无缺陷及病区服务达到患者高度满意显得越来越重要, 缺陷的存在降低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甚至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这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 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同时也损坏了医院的名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方面, 对现有的护理评估和预防措施进行评价, 有利于避免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有利于持续性的改进护理质量。

患者在住院期间, 发生跌倒、坠床与年龄不尽相关, 而与他们的原发病和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关系。通过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使用, 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就掌握了其潜在的跌倒、坠床危险程度, 针对不同的危险项目及程度制定完善的护理措施。床头放置醒目的警示牌以引起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而且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动态评估, 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结果表明, 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的使用明显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事件的发生, 对进一步提高住院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戴青梅, 陈丽英, 徐雪艳, 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J) .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8) :36-38.

[2]徐建鸣.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7) :38-39.

[3]姜旭雯, 陈影影.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 (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8) :347-349.

跌倒坠床试卷 篇12

1.各护理单元要建立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或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

2.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后,当班护士应立即奔扑现场同时通知医生,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跌倒或坠床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并认真记录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3.当班护士同时报告护士长,由护士长当日内上报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告,上报患者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原因、后果,并登记(夜间报告总值班)。

4.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后,各种有关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5.发生跌倒或坠床后,科室护士长按其性质与情节,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并确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跌倒或坠床后,当班护士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及他人发现,则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7.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发生患者跌倒或坠床的原因,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预防报告制度与处理流程 篇13

1.患者入院、病情及用药变化时由护士完成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对高危病人按要求填写跌倒/坠床病人评分表,每周常规重新进行评分,危险因子改变随时评估,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并采取预防措施,作好护理记录。

2.对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跌倒/坠床的评估、预防及处理流程、病人教育等。3.对病人和家属的教育,尤其是评分≥4分者为高危坠床/跌倒病人,包括跌倒危险因素,安全问题和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做好相关宣教,在床尾挂上高危跌倒警示。

4.病房内张贴“防跌倒”宣传图片,在住院一览表上做好标记。5.跌倒高危患者列入交接班范围。6.安全预防措施:

6.1 指导患者走动时穿防滑鞋; 6.2 教育病人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6.3 指导患者需要时及时请求帮助,如上厕所,起床。

6.4 让病人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6.5 患者能可及呼叫铃及必需物品。

6.6 保持环境安全,走廊、浴室和洗手间有防滑标记;有足够的照明。6.7 病床、轮椅、助行器的安全使用,如:病床的高度要适中,床、椅轮子应固定。

6.8 床栏的安全使用: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年老及小儿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6.9烦躁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工具。

6.10使用气垫床病人,床面距扶栏顶部需至少保持20cm以上,必要时取掉床基。

7.一旦病人发生坠床/跌倒事件,立即按坠床/跌倒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附:病人坠床/跌倒处理流程

一、目标

使坠床/跌倒的病人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病人和家属对处理结果满意。

二、工作流程

1.一旦发现病人坠床/跌倒应立即评估病人有无搬动禁忌证,如有应适当处理后再将病人安置于床上,取合适的体位,评估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的相应症状与体征,判断有无骨折及其他脏器的损伤。

2.报告医生,汇报事件经过和受伤的情况,确认有效医嘱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

3.将病人的坠床/跌倒经过、受伤情况与处理措施等准确、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4.向病人和家属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避免医患冲突的发生。

5.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坠床/跌倒的经过和受伤情况,科主任或护士长组织科室人员集体讨论发生坠床/跌倒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并记录。

三、伤情认定流程

1.病人坠床/跌倒的伤情认定由经管(值班)医师或专科医师根据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并作出治疗与处理。

2.经管(值班)医师应检查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等有无变化,伤情严重的除给予紧急处理外还应报告主诊医师。

3.经管(值班)医师体格检查后根据病情联系相关专科会诊(骨科、神经外科等),会诊医生立即到病房查看病情,给予必要的检查和处理。4.会诊医生将会诊意见记录于会诊单上,经管(值班)医师根据会诊意见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将事件经过和处理情况记录于病历上。

跌倒坠床试卷 篇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2月行介入治疗患者9 312例作为对照组,男4 683例,女4 629例,年龄25~80(65.2±7.5)岁;2014年1~12月行介入治疗患者9 405例作为观察组,男4 731例,女4 674例,年龄28~81(67.3±6.8)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制定介入手术室介入患者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对介入患者进入介入手术室行介入检查治疗前进行评估,认真填写跌倒坠床风险因素评估表,术前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情况、体态及体型、入院诊断、所行介入治疗部位及目的;术中评估内容:生命体征、易出现的突发情况;术后评估内容:患者紧张程度、介入结果、用药情况;根据评估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使介入手术室介入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常规化[4]。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跌倒坠床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0.075%(7/9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重视介入患者在介入手术室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制定介入患者个性化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表。术前对每一位介入患者依据评估表逐一进行评分,找出患者易至跌倒坠床的高危因子,对高危患者将高危因子标示在腕带上,并贴以红色标识。制定患者护理计划:如采取何种方式上下导管床、是否需要约束固定;术中重点监测的体征(恶性心律失常、意识改变、血压及体位等);备好抢救药品,保持液路通畅。对易发生恶性心率失常的患者术前贴电极片时需避开除颤的部位,并将除颤器电极涂上导电糊,处于备用状态[5]。

3.2 加强介入患者在介入手术室术前、术中、术后跌倒坠床宣教

对意识清楚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介入手术室环境,有针对性地讲授坠床所致的不良后果,指导患者上下导管床时双手及身体不能触碰臂托,以免重心不稳引起跌倒。术前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后,告知患者导管床仅有一人宽不能随意挪动或翻身,如感觉体位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给予帮助;嘱咐患者双手触摸导管床边缘,保证身体躺在导管床正中。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听从医护人员指挥,以免发生跌倒坠床。手术完毕,不能自行坐起下导管床,应由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情况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下导管床方式[6]。

3.3 提高护理人员预见性及安全服务意识

评估患者,为患者准备合适拖鞋必要时给予适当搀扶。根据患者的身高调整导管床高度,准备合适的脚蹬,在患者上下导管床时护士均应协助;肢体活动不利患者给予搀扶;年老体弱、病情危重患者使用平车或病床,移动患者时,固定好平车或病床;对意识不清、年老体弱、躁动不安及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和复苏期的患者及儿童,上下导管床时使用过床易,应有专人在床旁守护,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约束带[5]。术中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危重患者器械护士应穿好铅衣守护在患者身边,以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意识改变时患者抽搐发生坠床。术后及时移开控制面板避免误操作。对术中过度紧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血压药物或介入结果严重的患者,应使用平车搬运,绝不允许自行下床。搬运时应在导管床归位后再推平车至床旁,以免导管床挤压平车引起平车倾斜,发生坠床[7]。

3.4 提高介入手术室环境的安全性

因环境因素引起的跌倒约占跌倒原因的33%~50%[8],环境不熟悉、通道内物品堆放过多、地面潮湿、灯光照明不足、地板打蜡等均是介入手术室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适当调整室内光线,物品有序放置,清除通道障碍物;保持地面平整、干爽、防滑,避免沟、坎。地面潮湿有水时应摆放防滑警示标识,及时用拖布擦干,必要时由护理人员搀扶患者活动。指定专人定期检查导管床、平车、轮椅及复苏床等设施是否完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请相关部门维修,确保环境设施的安全。室内地面距电动门1m处画一警示红线,将患者轮椅或平车放在安全区内,固定好前后车闸,以防电动门开关时碰撞轮椅、平车。转运患者前评估工具是否安全,适当调低平车高度[9,10]。

3.5 改良传统患者约束装置

发明适合介入手术室介入患者的约束装置,以便有效约束患者使介入手术顺利进行、保证患者术中安全、减少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综上所述,做好介入手术室介入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反复宣教、根据评估结果对不同介入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服务意识,可避免或减少介入患者跌倒坠床的发生,确保每例介入患者的安全,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毛燕君,许秀芳,李海燕.介入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55.

[2]吴惠平,宋晨.临床护理异常事件案例分析与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5.

[3]郦忠,叶志弘,盛洁华.坠床与跌倒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9):646-647.

[4]陈婷.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在护理安全防范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9(9):12-13.

[5]林岩,谭淑芳.实用手术护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255-257.

[6]罗真华.介入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709-2710.

[7]刘幼方,吕玉娥,黄秋萍,等.介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2):172-173.

[8]季淑凤,朱慧.老年跌倒问题原因分析与预防[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63.

[9]刘玉香,李宁珍.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8):195-197.

跌倒坠床试卷 篇15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 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上一篇: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下一篇:四年级学年班务管理工作计划